wlcg2014 发表于 2014-1-13 12:47

wlcg2014 发表于 2014-1-13 12:48

2)中国去年11月份出口数据超出预期,同比增长近13%。这表明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正在受惠于发达市场的经济复苏。这很重要,因为中国经济对出口的依赖程度很高。

wlcg2014 发表于 2014-1-13 12:48

wlcg2014 发表于 2014-1-13 12:49

 3)尽管外界对中国2009年实施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有可能造成的坏账存在种种担忧,但中国的不良贷款率仍然很低。

wlcg2014 发表于 2014-1-13 12:50

wlcg2014 发表于 2014-1-13 12:50

4)去年年底,中国新领导层宣布了一系列大胆的改革议程,这应该有助于其经济增长模式从投资驱动型转向消费驱动型。那些看好中国的人认为,这应该是一个平稳的转型过程,并且确保中国经济在未来几年内进一步强劲增长。

wlcg2014 发表于 2014-1-13 12:51

wlcg2014 发表于 2014-1-13 12:53

5)大多数人(包括笔者在内)都认为***可能是可以做出艰难决策的领导人,从而在前任领导层忽视采取急需的改革措施之后推动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显然,他一直侧重于巩固自己的权力;接下来应该会致力于经济改革。

  6)如果中国果真遭受一场严重的经济衰退,那么中国拥有足够的资源(以近3.7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形式)来应对这种情况。这应该会确保中国不会发生唱衰者预言的所谓经济硬着陆。

wlcg2014 发表于 2014-1-13 12:53

wlcg2014 发表于 2014-1-13 12:54

上述看法有何问题

  这些看好中国的理由存在的弱点如下:

  ·几乎所有人都一致认为,中国过去三十年以来一直采用的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在未来是不可持续的。

  ·过去日本和韩国对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进行的转变都导致经济增速大幅降低。

  ·对政府筹划经济增长模式成功转型抱有信心也与许多历史经验相悖。

  让我们对这些弱点逐个讨论一番。

wlcg2014 发表于 2014-1-13 13:08

重要的是要了解中国的经济如何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展到如此大的规模。其经济增长的速度在近代历史上无出其右,而且是采用典型的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的结果。

  这意味着,中国已经能够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大量生产商品,因为国外对这些商品的需求强劲。这已经帮助工业投资提升到远超出如果中国仅侧重于国内市场所需要达到的水平。而且中国一直获益于在全球舞台上拥有的一个关键竞争优势:廉价劳动力。最终的结果是,中国已经能够抑制国内需求,而向投资提供大量资源。

  这种以出口为主导的增长模式不可持续的原因,在于中国现在生产这么多的产品,以至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不可能全部消费掉。大致而言,中国已发展到太大的规模,以至于成为自己发展的障碍。

  当2008年金融危机来袭时,中国出口锐减,而这种经济增长模式的局限性变得很明显。然而,中国通过实施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缓和了金融危机对其经济造成的打击。实际上,中国向基础设施、房地产(行情 专区)和工厂等方面的投资注入了更多的资金。至今面临的问题是这些投资并没有最终需求。换句话说,出口需求依然疲软,而商品的国内需求一直没有能够填补出口需求放缓所造成的缺口。

  而更大的问题是,通过这些经济刺激措施进行的许多投资是借助于债务融资——主要是向国有企业提供的债务融资。这些公司被中国各大银行视为风险较低。

wlcg2014 发表于 2014-1-13 13:09

对于一直无法获得银行融资的小企业而言,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鉴于出口和国内需求双双减少,他们不得不采取向银行渠道以外的所谓影子银行体系融资的办法。因而他们不得不支付更高的利率。而且众所周知,用于非银行融资的抵押品质量通常不太可靠。

  正如你或许能够从上面看到的那样,中国过去三十年以来一直采用的以出口为主导的增长模式即将走到尽头。中国新领导层现在正在试图做的就是将中国经济转向更加偏重于以国内消费为主导的增长模式,因此这样或许可以弥补出口增长势头减弱所造成的缺口。

  过去一些国家从出口主导型增长模式转型的历史读起来并不让人觉得轻松。正如下图所示,1973年的日本以及1991年的韩国进行的这些转型导致经济增速大幅放缓。

wlcg2014 发表于 2014-1-13 13:10

wlcg2014 发表于 2014-1-13 13:11

最后,似乎错误地相信新领导层能够成功实现经济转型。如前所述,我们认为***是带领中国在未来十年里向前迈进的合适领袖。而且他提出的许多改革措施确有可取之处,应该会在中国经济的重新平衡进程中起到帮助作用。

  然而,事实是,中国已经把自己逼到了短期内解决办法数量有限的困境之中。如果对信贷驱动型投资规模加以削减,那么GDP增速就会急剧下滑。如果继续推动信贷驱动型投资,那么就会面临在不久的将来遭受更大打击的风险。此外,看好中国的人省事地轻视了结构性改革措施的实施在短期内会对经济增长造成净负面的影响。

  至于所谓中国为了支持其经济发展,可以随时动用其外汇储备来提供进一步的刺激力度这个理由,摆出这个理由的人没有多少经济学的基础知识。

  如果中国以这种方式动用大量外汇储备的话,那么中国就会成为美国国债的一个重要的净卖家。为了防止利率飙升,作为美国央行的美联储将不得不显著增加国债购买力度——这最终由公民个人储蓄提供资金。这些储蓄的数额减少会降低美国的消费支出,进而最终降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换句话说,中国大幅削减外汇储备这个举动,不仅对发达国家而言是一场灾难,对于中国自身而言也是一场灾难。

wlcg2014 发表于 2014-1-13 13:12

最近发生的一系列情况是个临界点吗?

  如果你认同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而且任何转型都将会是困难的话,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变成,中国什么时候可能会发生一场更加严重的经济衰退?简短的回答是,没有人真正知道。但最近发生的一系列情况正在开始显示中国经济面临严峻压力。这或许是未来将会发生什么状况的一个信号。

  首先,很明显,为了帮助GDP增长,中国正在设法让投资热潮持续下去。虽然总体信贷增长已经有所放缓,但2013年信贷规模的同比增速仍然有可能达到20%。这比名义GDP的同比增速要高得多。

wlcg2014 发表于 2014-1-13 13:13

wlcg2014 发表于 2014-1-13 13:14

 持续的信贷热潮正是中国房地产价格依然居高不下的原因所在,尽管许多人多年来一直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

  问题是,信贷繁荣正在导致人民币购买力降低。最近的制造业调查结果已经显示增长放缓。

wlcg2014 发表于 2014-1-13 13:15

wlcg2014 发表于 2014-1-13 13:15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的同比增幅也有所回落。后者表明工业产能过剩,也就是说生产的产品太多,而需求太少。

wlcg2014 发表于 2014-1-13 13:16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查看完整版本: 今天开始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