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技术分析的实质
指标技术分析的实质指标技术分析是从不预测行情的.它属于统计学范畴,给出的只是一个概率分析.也就是说技术指标只能给我们发出买卖信号,而不可能告诉我们市场必定会发生什么事情.这是对技术分析简单的介绍.广大投资者如果能真正理解技术分析的意义,也许大家就能向成功迈进大大的一步!遗憾的是大家似乎并不明白这么简单的道理.
技术指标从大的角度来看,不外乎就是两种完全对立的思想.一种是趋势思想;一种是整理思想.前者因为上涨而买入股票;后者因为下跌而买入股票.前者是使用以均线系统为首的"趋向指标";后者是使用以kdj指标为首"超买超卖"指标.也许技术分析就是在这两种水火不相容的思想上建立起来的.使用技术指标的关键就是:在某个特定市场找到适合分析尺度的技术指标;或者说找到适合某种指标的市场尺度.
我们看上证指数的周(日)线可以发现明显的趋势特征,但在月线中却可以发现明显的周期整理特征;而在伦敦铜的月线中可以发现明显的趋势特征,但在年线中却可以发现明显的周期整理特征......也许是因为通货膨胀的原因,以上两个市场在更大的尺度上又都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任何市场在不同的尺度上都分别呈现趋势和整理的两种特征,也许市场就是两种矛盾的统一体.也许技术分析就是这么的简单.在呈现明显趋势特征的市场尺度上,使用均线系统来把握趋势行情;而在呈现明显整理特征的市场尺度上,使用kdj类的指标来进行周期分析和阶段分析.当然没有理想化的市场。我们说的明显趋势特征,并不是绝对趋势特征!!在不同的阶段,这种市场也会表现出整理特征,只不过趋势特征要大大高于整理特征。比如2000年以后的一年半时间内,中国股市的周线就是明显的整理特征。技术分析说白了就是,选择尺度,承担阶段!!选择具有明显特征的尺度,承担小范围内(阶段)中相反特征带来的成本!这就是技术分析必然会有“缺陷”(成本)的原因,并且这种“缺陷”(成本)是无法避免的!
技术分析居然是如此的简单.简单到可以用两条线,最多三条线来发出明确的买卖信号.简单到只用两种指标就可以分析行情.简单到最经典的两种技术指标系统居然可以在任何股票软件中找到......我要说技术分析并不神秘!我可以很负责人的说:均线系统在中国股市的中期行情分析中有极其重要的使用价值!要知道上证指数周(日)线中的趋势特征不是不可能改变,但是绝对不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改变!既然真理就在电脑屏幕的下放,为什么我们中小投资者却不能实现盈利呢?甚至是亏损的一塌糊涂!问题出在哪里呢?我希望大家认真的回答我一个问题:有没有人能够专一的使用上证指数日线中expma指标来作为自己唯一的操作系统,并且坚持数年??!!
一开始我就已经说过:技术指标属于统计学范畴,给我们的只是概率分析。所以技术指标不能告诉我们市场一定会怎么样!这就是说任何技术指标都是具有先天“缺陷”的,当然我将其称为“成本”!也许问题就是出现在这里:股民不能容忍技术指标的这种“缺陷”,他们总是试图追求完美!!也许大家正是在这种追求完美的过程中,离成功越来越远!他们总是自作聪明的想着“好一点”、“再好一点”、“更完美一点”。。。。。。当一个股民通过某种技术指标卖出股票时,已经距离最高点有20%的空间。那么他就开始自作聪明的玩调整指标参数的游戏;当发出一次假信号时,他又开始继续玩修改参数的游戏。他不明白,(调整灵敏度)有一得就会有一失!甚至有的股民在数次假信号后,将这种技术指标的价值完全否定。从而彻底放弃这种指标,并且去寻找更完美的指标!
也许人类的天性就是追求完美。当然技术分析的高手早已不会在上面的两个怪圈内挣扎,他们开始用别的方式来追求完美。他们开始寻找更多的采样特征,来扩充技术指标分析思想。有的加入成交量,有的加入基本面的信息。。。。。。甚至有的高手开始学会嫁接不同的技术指标,来实现更高的准确率!好在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在电脑走入家庭的情况下,上面的工作似乎开始变得简单。这样就出现了许许多多奇怪的指标,很多我从来都没有见过。
我并不是说这种高采样得到的技术指标不能提高分析的准确性。但是越精确的指标,稳定性就越差!时间稍一流逝,市场稍一变化,这种技术指标就会被市场所淘汰!也许这种淘汰就发生在指标研发阶段的同时!也许模糊与缺陷比完美更能天长地久!爱因斯坦说过,能够预测未来的公式中必然存有不确定性!波浪理论和江恩理论这两种不属于正统技术分析的技术分析,确实是预测未来的公式!但是他们之所以能长久存在于市场上。就是因为这两种预测未来的公式中具有不确定性!(这里我就不多谈这两种非指标技术分析的价值和意义,我只是希望大家明白。他们之所以完美,绝对是一种模糊的完美,具有不确定性的完美)简单的就是美的,简单的就是稳定的。氢原子很简单,但却很稳定。越重的原子核衰变的速度越快!
也许大家在炒股票以前.学学哲学,学学物理学是完全有好处的.各个行业中的大师都在忙着找到所有事物的共同性,而竭尽全力忽略差异性.这是一种哲学思考问题的方式.就是把复杂的事,总结到简单!生物学家将世界上无数的生物进化,追述到单细胞生物的起源.物理学学家爱因斯坦在发现"相对论"后晚年,致力于"大统一"理论的研究(自然界四种力的统一).试图使物理学世界大同!当然他只走出了一步"弱电统一论",也许他的思想需要后人继续钻研.朔大的宇宙还不是起源于一个简单"奇点",五彩缤纷的世界还不是有少数基本粒子组成.当然科学家并不满足,还在寻找基本粒子的共性!这是科学家思考分析的方式,他们找到所有现象的本质.而我们呢?是在绣花,是在添枝加叶,把简单的事情弄复杂!也许我们的世界就是有两种相反的力量发展起来的,形成五彩缤纷的世界.......哈哈,这一段说的有点跑题,没有兴趣的可以略过.
在这里我想对技术指标的研发高手说几句。均线系统和kdj指标的(同尺度)嫁接并不能培育出所向无敌的技术指标,而只能让你永远的生存在时时刻刻的矛盾中!分析思想越多的指标产生矛盾的机会也就越多,当你取得一利时自然不可避免的吸收一弊!想想也很可笑,技术分析高手可以花毕生的精力来提高技术指标的准确性,但却不肯接受微小的成本!这就好像一个卖冰糕的大娘,不是把精力放在如何提高销量来获得更多的利润!而是把全部精力放在哪里的冰糕批发价格更低,甚至是哪里的冰糕批发可以不要钱!哈哈,这样多好呀。没有成本,销售收入就等于利润。
最后我做一个我自认为很恰当的比喻。市场就好像是5张扑克牌,其中4张黑桃1张红桃。有两种赌博方式:一种是抽到红桃赚10元,而抽到黑桃赔1元;另一种是抽到红桃赔10元,而抽到黑桃赚1元。市场的变化(不同)只不过是黑红比例和黑红赔率的变化!当然你可以在每一次赌博以前,任意选择赌博方式。技术分析只能告诉我们选择何种赌博方式,而不能告诉我们如何第一次就抽中红桃并且赚10元!!或者如何交替使用两种不同的赌博方式实现利润最大化!!有兴趣的人可以玩玩这种游戏,试试看专一使用第一种赌博方式、第二种赌博方式、交替使用。哪一种最后盈利更多?!!我想没有人会傻到尝试这种无聊的游戏,反正我是无聊的试验了很多次。遗憾的是,股市中大多数人是使用第二种赌博方式!往往由于“短期经验”的关系,使用交替赌博方式的人有可能输的更多!
交易不是精确的科学,而是一种心态的锻炼,一种赌术的培养。成功的投资者,都是在完全不具有必然性的市场中,找到一丝必然性来实现最终盈利的!往往这种一丝的必然性不是来源于市场,而是自己的策略!大家也许会觉得我扑克牌的比喻很可笑,但是如果把1元换成1万来进行这场游戏。看看大家能不能连续三次,甚至是6次,连续输掉6万而无动于衷!!这就是心态的锻炼!!策略很简单,更关键的是心态。要知道我们玩游戏的时候,是明知道固定的概率!而市场却只能给我们一个大致的概率,不可能如此的清晰!!
把所有的方法`理念浓缩为-----
把所有的方法`理念浓缩为-----mimi11110
你一定懂波浪理论,也一定了解江恩理论,对形态论也是深有了解。但是,当许许多多股票跳跃在你的眼前时,或者说遇到难以琢磨的期货商品的行情时。你会发现这些理念或许用不上去,或许不好用。
波浪理论,很难。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无法把握他的起点,这是很关键的。还有就是大循环和小循环,怎么判断?有时间周期吗?我们不知道,也无法把握。
最难的,是江恩理论。理论本身很难,不好懂。何况时间周期真很有用吗?时间点,共振等等。真的会发生吗?以前看报纸时,几乎每周都会有几天成为很重要的时间窗口。但是事实呢?很少,很少!!
还有就是形态论,也叫道氏理论。很多人会发现自己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突破后不敢买进,或者卖出。为什么?因为形态形成后,一定已经有所涨幅或者跌幅。心理因素阻碍了我们继续按照理论行动!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提前一些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市场弱时候。对于多头的突破后往往会不在继续前进!今年的市场还好一些,主要在于一些主力蓝筹品种中!
而对于一些理念,确实需要有一定的悟性才能有所领会。这不妨碍操作,多学多看,对我们很好。
我写这些并不是在于批评他们的理念方法。批评,对于我们一点好处也没有,不是吗?批评虽然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去思考一些问题,但是却不见得很有用!
那么,我们具体应该这么做?现在我把我的一些心得和大家交流。希望有所得吧。
大家一定知道趋势吧,我想肯定很多人知道。也很多人按照这个去做的。但是,很多人喜欢画趋势线,但是这个实际买卖点无法把握。很多人知道这个股票在上升趋势中,可以说是所有。000625长安汽车在10多元的时候谁不知道他在上升趋势?恐怕没有吧。但是为什么一般的投资者想不到去买呢?因为我们找不到买入点位,或者说没有人介绍该如何买卖!
那么,我为什么还要介绍趋势呢?趋势重要吗?我们不妨继续往下看!!
趋势重要吗?重要!及其重要!趋势是价格的直接表现,任何人无法在下跌时做多赚钱。无法在上涨时放空获利。因为价格是你是否获利的直接原因,不是吗?
既然趋势重要,那么,我们如何来把握趋势呢?或者说有一种很好很简单的趋势判断方法和具体买卖以及仓位布置和止损呢?
这是我们今天所需要探讨的!(注:以下趋势判断参考过《短线交易秘诀》拉瑞著)
趋势,分为长,中,短三种趋势。响应的趋势对应相应的操作!
什么判断短期趋势?如短期上升。这个我们就要来找短期低点了,什么是短期低点?就是日线低点的两旁出现较高的低点,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判断,这个低点就是短期低点!从短期低点向上就是短期趋势上升!
短期趋势下降,同理了。
那什么是中期趋势呢?我们接着!
中期趋势的判断要复杂一些,但也不难懂。
中期上升有以下几种:
1.上升力度最强的。直线上升的中期趋势!那么怎么去判断呢?我们应该注意几点。a,上升的幅度和上升的时间!我们可以先对前期的一段段中期上升的幅度计算后平均下,只要这次在3天内涨幅幅过平均30%,就可以判断中期趋势来了b,怎么算直线上升。上升过程中找不到短期高点,也找不到短期低点的,就是直线上升。结合了这两种情况我们就可以判断直线上升的中期趋势了!!当然,这里有一个特殊就是每天小涨的,但是却几乎天天涨,我们可以在6天以上涨幅过30%,才可以判断为这种趋势!!
2.上升力度次之的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短期低点的。也就是震荡上行的。也就是每次的短期低点都比前面的一个短期低点来的高,就是短期低点不断上升。这就是力度次之的中期上升趋势。
但是,这里要注意的是:会遇到短期高点的情况。怎么理解?我们来看。a,短期高点也是不断上升的,这种走法是这里的最强。b,形成中期高点(一个高点两边有较低的短期高点,这个高点就叫中期高点),因为一旦中期高点形成后,会对价格有向下的牵引作用,所以他的力度次之。c,短期高点一个比一个低或者持平。这样上升的力度和下跌的力度几乎相当。于是就形成整理。上升的力度就最弱了。
中期上升趋势中最弱的是,出现中期低点!
什么是中期低点呢?低点附近有两个较高的短期低点,那么这个低点就是中期低点!
对于短期高点和中期高点的影响可以参考上面,这里不再重复了!!
中期上升趋势还可以结合周线。周线形成短期向上,那么我们可以判断是中期向上。如果周线中期趋势向上,那么我们可以判断是长期趋势转为上升。
周线趋势如何判断,和日线是一样的。但是要特别主义的是,周线发出的信号往往慢于日线。所以应该已日线趋势为主!!
下面我们不妨谈谈,什么是长期趋势?该如何判断?
那么?怎么判断长期趋势呢!这里也有几种方法。第一,就是有两个或以上的出现中期低点。低点是不断抬高的。第二,出现长期低点。什么是长期低点呢?就是低点两边有较高的中期低点。那么这个低点就是长期低点,长期低点形成后就转为长期上升趋势!!第三,就是周线形成中期趋势!!
对于股价而言,无非就是从一个低点到一个高点。上升变为下跌,无限循环!!
好了,我们现在似乎已经知道股价运行的规律了吧,不要急最重要的是如何来通过这些趋势要布置仓位和买卖点,止损等等!!
下面的内容跟精彩,我将用图表来为大家作详尽的说明!!
仓位的控制,仓位的布局,仓位的结构(指的是在不同种类上的投入)!
出局,与止损!我们在如何用好他之前,先来看看他们的定义和作用吧!!
首先是仓位的控制,也就是说你用多少资金去参与买卖,既仓位。仓位有用吗?胭脂兄已经和我们作了长期的探讨,结果是有用。最根本的 是,即便这次亏损了,也可以继续交易或者说不影响你的交易。如何理解?我们不妨那商品期货来举例。假如你是一个高手,你每次出手都可以获利,,但是这次偶然的时间中(比如9.11),因为你是满仓,所以结果----暴仓了!为什么一身或者努力的付出最终却轮为穷人呢?答案太简单了,就是因为仓位的问题!!
对于股票而言最重要的是股票流动性和你资金大小的一种关系。也就是说在这样的流动性的股票上,你要想一天之内,或者说一定的时间内出完所对应的股票数量,这就是相应的仓位。比如商品期货上,仓位越显得重要,什么样的比例仓位可以确保一个最佳安全状态。当然,最后一个方面是,你做的出发点是什么?持有仓位的时间周期是多少等等!!
仓位的布局!很简单啊,就是怎么去买进一个标的。是分仓买入,还是一次性买入。是在获利情况下不断加仓,还是逢低买进?特别是很多资金比较少的投资者会说,分仓是对于大资金而言的。我们这点钱还分仓买入啊?!那么我想请教这样一个问题,当你帐户资金亏损-2%,-4%,-6%,-8%-----你怎么来弥补损失?你会说,反正这钱输了我照样活着!如果要是这样说,我无语。但是你毕竟是来着个市场上来拿钱的,而不是
亏钱的。仓位的布局对于任何人都有用,即便你的资金还不到1万。不要想着成为爆发户,稳健获利才是你的最终选择!!
仓位的结构。我们就那期货和证券两个市场来说。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或许有个区间,但我无法去分析或计算出,希望朋友们可以给我一些建议!为什么要在两个市场或者说更多市场投资呢?会不会出现多而杂的局面呢?我无法回答你,我真的没有什么经验。但是有一点,普通投资者不好用。我试过,很乱!需要更多的经历!但是,资金一大,我觉得不乏是一种好方法。
止损与出局!很多人回认为是相同的原理,思路。是这样吗?我觉得肯定不是!首先是意义不同,出局是获利以后的平仓。而止损是为了使亏损竟可能降低但是又不想被洗出去的强制做法,执行要求很高。
他们的作用,不用我多说了吧。大家都明白!!
结合这些东东,和我的趋势判断,我的一套不成熟的交易系统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可以提出批评!!
如何真正运做,我们不妨继续!
先来看一下,什么是短期低点,中期低点和长期低点,以及所形成的趋势。(见图)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8/8/leson1234,20060808142927.gif
下面的图分别是各种中期趋势,以及他们攻击能力的大小比较。(短期趋势就不讲了,就是两种既短期高点形成后的短期向下趋势,以及短期低点形成后的短期上升趋势)。那么中期趋势有多少种呢 ?我们上面已经介绍了,是4大种,看图!!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8/8/leson1234,20060808143213.gif
那么,在上升的趋势中高点的变化有岁末影响吗?答案肯定有。要看高点所形成的相应趋势,和上升趋势一样,下降趋势越大,对上升的影响也越大。甚至会改变上升趋势变化为中期下降趋势!!我们还是用图来分析!!(如图)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8/8/leson1234,2006080814304.gif
高点低点是相互制约的,可以随时转化,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市场千变万化。如果死认准一个想法,显然是不对的。他变了,我们也要变。虽然可能有些多余的动作,但是为了稳定和安全的收益我们必须这样去做。特别是商品期货!
我在这里不把图全部画了,大家可以按照这个意思自己画画吧!!
下面我们来看看,长期上升趋势的几种的形状!!
长期上升趋势的图,如下!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8/8/leson1234,20060808143030.gif
趋势,我们就看到这里。但是,没有还没有解决啊?买卖点怎么确定,仓位怎么布局?止损怎么设?等等问题!
但是别急,趋势出来了以后一切都好解决了!!
那么,我们在进行股票买卖之前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我觉得有下面几个!!第一就是要看大盘的趋势,这是前提!买卖的原则就是跟着市场走。市场的趋势越强我们介入的利润越大,所以此时仓位也应该越重。如果上升在一个长期的趋势中,那么我们每次减仓都应该是少量。有少量加仓,当然也有少量减仓的说法了。如果是长期趋势,我们的止损也要大一些。
第二,就是要关心选入股票处于哪种趋势?是不是最强的?中期还是短期的?我们的第一目标自然就是最好的!!
市场考虑了,股票也选好了,那么我们就正式开始来讲讲一些具体的细节!
这也是广大投资者最需要的,当然我只是一家之言,大家不妨先琢磨琢磨吧!
我们还是讲讲上升趋势的做多。至于下降趋势的放空,反过来就行了!
对于操作股票首先还是要先看大盘所在趋势!我们可以把舱位简单分为50%和100%。趋势一般的,我们是最多半仓。趋势好的我们就可以满仓。
那么对于个股怎么来弄,很不好说。首先来看短期趋势吧!短期趋势向上,我们可以先进场最多该买入的1/3仓。怎么理解?比如说,大盘现在中期上升的加速阶段,买卖股票可以满仓,那么这次我们就是先买入总资金的1/3舱位,懂我意思了吗??
如何找具体的买点?第一,加速上攻可以介入。二,刚形成短期低点,可以介入。三,30分钟K线再次上攻可以介入。四,创新高可以进!
如何止损?一般是在买入价格下方的1.5%--2%。
如何卖出?既平仓!一,出现相反爆发性行情。二,出现短期高点。三,收盘价越高,可能见顶(提示)
如果判断为中期上升趋势,我们再看!!
对了,没有和你们讲内包线和外包线吧,这很重要。
内包线就是今天的高低点都在昨天K线以内。外包线就是今天高点比昨天的高,低点比昨天的低。
在判断短期高低点时,这些情况是要排除的!!(图)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8/8/leson1234,2006080814314.gif
来看个示例吧,大家一定想着看这个呢!!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8/8/leson1234,20060808143240.gif
当短期趋势转变为中期上升时我们可以继续加大舱位,到50%---80%。
如何找具体的买点?第一,加速上攻可以介入。二,刚形成短期低点,可以介入。三,30分钟K线再次上攻可以介入。四,创新高可以进!
如何止损?一般是在买入价格下方的2%---4%。
如何卖出?既平仓!一,出现相反爆发性行情。二,出现短期高点。三,收盘价越高,可能见顶(提示)
如果判断为长期上升趋势,我们再看!!
我们已经说过中期趋势有很多种,我们可以通过趋势强弱来决定舱位和止损!!
下面还是来看几个股票的K线图吧!!
这是一个直线上升的中期上升趋势图!!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8/8/leson1234,20060808143417.gif
这是一个中期趋势次之的走法:震荡上行!!看图!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8/8/leson1234,20060808143530.gif
中期趋势向上!是通过一个中期低点形成的!!形态相比弱了些!!
还可以看图!!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8/8/leson1234,20060808143626.gif
贴了这些图,大家的心理,应该明白了许多了吧!!我想也是的,其实股价就是这样简单的循环着,周而复始的。把握了趋势,作起来至少可以心理有个底,不要脑子里一篇空白。。。追啊,杀啊,的!!
当然,对于股票的话需要再主语一下成交吧,这个和商品期货可能不太一样哦。
对于,长期上升的趋势确立我不打算再多说了,稍微理一下吧!!
当中期趋势转变为长期上升时我们可以继续加大舱位,到满仓。
如何找具体的买点?第一,加速上攻可以介入。二,刚形成短期低点,可以介入。三,30分钟K线再次上攻可以介入。四,创新高可以进!
如何止损?一般是在买入价格下方的4%---7%。
如何卖出?既平仓!一,出现相反爆发性行情。二,出现短期高点。三,收盘价越高,可能见顶(提示)
出局的话,可能要变,越往上我们的出局力度加大,再进场的力度减小。。 又是一个循环!!!
我们已经说过长期趋势也有很多种,我们可以通过趋势强弱来决定舱位和止损!!
下面还是再来看几个股票的K线图吧!!
长期趋势的一个图!是两个中期低点形成的,且中期低点不断上移!!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8/8/leson1234,20060808143744.gif
再来一个长期趋势的图,周线出现中期上升!!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8/8/leson1234,20060808143830.gif
可能字多了点,不过还是希望大家耐心看。此帖的部分理论来自《短线交易秘诀》拉瑞的。
文章对于时间循环给予强烈的批评,并且作者用15年的时间去验证了,的出的结论是,根本无时间循环。即便对于季节性很强的农作物价格,也很难找到一些循环。
作者强调了或者说价格波动的很简单的运行,就是从短期高点到中期高点,或从中期高点到中期低点,,,这样的循环波动。 这可能就是一些简单的循环吧!!
这个理论在商品期货上是很好用的。那么在股市上好用吗?
我的回答是,在你没有真正了解其中内涵的话,你未必可以很好的用他。时间长了,你可能会非常喜欢这种方法。因为他确实给予很好的指导,具体的买卖点位,舱位,出局点,止损点等等!!!
对于价格的趋势是不断转变的,也就是不断循环。。象刚才这位朋友提到了600094。虽然这个股票处在长期上升中,但是这个股票出现了两个短期高点,如果此次在出现一个短期高点,且高点较低的话,就形成了一个中期高点。这回阻碍上升趋势的进行,如果低点不断创新低,该股就可能再次进入下跌的过程中!!
这就是价格的循环,关键的问题是买卖的出现的早。舱位如何布置很明了。当然,这里还涉及到一些成交量的问题,这也应该去考虑进来的。。呵呵-----
来个马后炮,因为很多人会这么说的。我想也是,,,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8/8/leson1234,20060808143931.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8/8/leson1234,20060808144044.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8/8/leson1234,20060808144221.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8/8/leson1234,2006080814437.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8/8/leson1234,20060808144445.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8/8/leson1234,20060808144548.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8/8/leson1234,20060808144713.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8/8/leson1234,20060808144759.gif
庄周的三张图
庄周的三张图http://images.blogcn.com/2006/8/9/2/leson1234,200608093570.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9/2/leson1234,200608093574.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9/2/leson1234,2006080935717.gif
第一张图是没有提问和解答的原图
在第二张图上,多出来的是提问者的问题
在第三张图上,原作者用黑字做了回答,比第二张图多出来的黑字就是原作者的回答
我们先看看原图
我们会有什么想法或者问题呢?
再看第二张图的提问
最后再看第三张图的解答
大家觉得提问怎么样?
解答又怎么样?
大家看看图,一起思考如何?
(注:因为帖子中的文字令人看得眼花,所以spring整理如下,
原作者写了7点~用括号表示先后的秩序,
提问者的问题写在==>>之后,
作者后来的回答以==**>>表示,
请大家帮忙看一下,这样子有没有弄错贴子的意思?)
(1)起点-A的上升过程事先是不好确定的
==>>明白
(2)A-B是必然会发生的,但A在哪里,B到何处也是无法确认的
==>>明白
又==>>如何确定一个起点?是否必须是一个下跌趋势以后的点?
如果是,那么这个下跌趋势如何确定结束?
==**>>请参考我对F的阐述
(3)假如B不会低于起点,则B-C的运行过程是必定会发生的,C高于A也是确定的
(4)假设我们错误地将B点理解为起点,那么,A点即是现在的C点,D点便是B点,
实际上E点并没有高过C点,如何理解呢?
==**>>C点是可能的结果,但不是可以捕捉的目标,所以在其出现以前要清仓。
又==>>我们应该如何确定A\B\C\D\E….各点的出现?这里?还是这里?
==**>>这些并不重要
(5)从C回到A以下是不能确定的,但假如确定E不会高于C,则也可以基本确定今后会低于D到不确定的F
==>>【假如确定E不会高于C,则也可以基本确定今后会低于D到不确定的F】此处我非常感兴趣,能否详细解释?或者推荐一些书给我?谢谢
==**>>不好意思,是我的统计发现,没有理论证明的。
(6)F-G的过程存在是确定的,但G高于D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当G高于D以后,G-H的发生也是不确定的,但当G-H发生发,假如H将不低于F,则今后运行到I以及I高于F都是确定的。
==>>【假如H将不低于F,则今后运行到I以及I高于F都是确定的。】????
==**>>对不起,笔误:应该是I高于G
(7)假如L低于J,但高于G,然后运行到M并且高于K,则假如再度回到N;这时只要N不低于L则今后必将高于M及I…。
==>>必将出现新高?还是一个概率的问题?
==**>>是概率极高的必然!
又==>>最重要的是:哪里是可交易的位置?
==**>>此处是没有交易机会可言的
罗静
好图!能做此图和文字说明的是高手!
在第一张图中红颜色的提问一般,没理解图的意思。
而第二张图的进一步解释,基本上阐述了其操作的思想和策略。当然里面还有很多的手筋,和实际的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
此图的真正精髓在于趋势,它几乎包含了趋势的理解和实战应对的全部。。。
理念是相通的,但用最简单的方式阐述最难的东西,我还是佩服万分。。。
boyboyboy
我的理解,请大家指正。
1。一段趋势发生后,必然(概率100%)会发生相反方向的调整(或反转)。起点->A,F->G,L->M
2.调整发生后,如不破前期低点,则再次反方向调整时突破前期高点的概率大于50%。
B->C,H->I,N->...
以上总结:对于连续的两个低点,后一个低点(如:B)比前一个(如:起点)高时,我们可以确认一个向上的趋势。并且此后形成的第二个高点(如:C)高于第一个高点(如:A)的概率大于50%。
ll1
因为没有时间构架和成交量显示,也没有价格变化的大小,我不太能完全明白
乍一看整个图形象一个整理形态
如股价的波动空间不大,我觉得没有什么交易价值
A-H是多空相持的局面
H点以后多方取得了主动
这张图上我主要看到的是支撑和阻挡
当J?L?N?得到C点的有效支撑时,向上突破已是必然
提问者水平一般 试图寻找一个万用公式
作者的观点我的看法和boyboyboy兄一样
只是觉得作者的看法“调整发生后,如不破前期低点,则再次反方向调整时突破前期高点的概率大于50%”有点武断!
spring
这一张图,spring的思考点~
1.任何起涨,先以三波视之,所以从起点开始上涨后,看AB之回档强弱度为何,
由AB之强弱度来看BC之长度,因为D已破A点,
正常的状况下,反弹应不过C点高,所以此一上涨行情在此时便可确定认调整波,
所当采取的行动是反弹至高点E时择机下空单。
2.短线的下跌,由C点当起始点,CD下跌后,视DE之反弹强弱度为何?
再看EF之长度。
3.而行情行进至G点时,因为G点高于D点,
所以在G点时又可确认此一下跌行情为调整波,轮到多方发球,
在H点附近择机进多单。
4.在J点时,因为不破G点,所以为多头波,而L点的不破G点,
更可确认这件事,而有之后的上涨,诚属必然。
。。。。。。。。
所以spring可以明白原作图者的意思,可是弄不懂一点是~
(4)假设我们错误地将B点理解为起点,那么,A点即是现在的C点,
D点便是B点, 实际上E点并没有高过C点,如何理解呢?
想不明白呢!
。。。。。。。。
另外还有一个地方,也弄不清楚他们两人的意思!
又==>>最重要的是:哪里是可交易的位置?
==**>>此处是没有交易机会可言的
到底他们的一问一答是指哪里呢?
ll1
如果把A前的那个低点作为低点
那么基本可以确定在这之前起码是一个下降趋势
所以从A到C有可能只是一个反弹
因此是没有交易机会可言的
E点不高于C点可假定这时一个反弹那这一波的下跌将跌破D点
F的存在是确定的
问题是它会在何处止跌
如跌破起点,则下降趋势会继续
但图上它在靠近起点的地方止跌
证明底部可能已经探明 但还不能完全确定
而以后G点高于D点
H点高于F点 则可确定底部的成立
那I点高于G点则顺理成章
从I向后形成一个巩固头肩形且在G点的位置得到支撑
后市创新高也就必然了
量度比例关系可能是反映了上涨和下跌的力道
这个费波纳其数列我看了头疼 没有学过
整个图形中有波浪理论的影子
应该是融易通的东西
是不是通过上涨和下跌量度比例关系来确定下一浪的运行力量
???
提问者可能没有弄清作者的意图
作者是讲述了一个操作思路
提问者当成了一个操作方法
我瞎寻思的结果就是这些
gfzkm
一点思考,请各位指正。
B比前一个起点高时,并不能确认一个向上的趋势,B点和一个起点这两个点怎么能够确定一个趋势呢?即使突破了A点后也才能初步怀疑形成一个趋势,单凭不创新低怎么就能确定一个趋势呢?上升趋势是由一系列不断抬高的高点和一系列不断抬高的低点来确定的。
B点之后可能变成一个调整,之后往哪一个方向突破,那还得观察,等市场来决定(事前你不知道,上帝知道),可能突破A点,也可能跌破起点。
我不明白,那怎么就能说“假如B不会低于起点,则B-C的运行过程是必定会发生的,C高于A也是确定的 ”呢?图中后面的那些点也是同一个道理。
不创新低必创新高,不创新高必创新低,在一个长期的时间架构内是正确的,可这对我们相当于一句口号,就象“如果你活的足够长,什么都能看到”一样,没有操作意义。
未济
可能,就我的理解
我倒不认为提问者没有看懂原图的意思,或者是想求个万能公式
提问者是庄周
原图作者是融易通
看他们的文章和图表也有一段时间了
给我的感觉,融易通接近于图表分析师(约翰。莫非一类的)
而庄周或许更象个交易者(务实)
我并没有贬低融而提高庄的意思
其实,我认为他们都是很有水平的人物
庄周一直研究杠杆和分形
应该很有些体会(自己也比较自信)
而原图中的形状和他熟悉的东西应该是有相通处的
所以他才有问题出来
按我的想法,如果他真是不懂的话,他反倒不会问什么问题了
看了庄周的全部问题
其实可以归结为2个
1)最重要的是:哪里是可交易的位置?(注:当然应该指整张图表了)
2)是否不创新低就必然创新高?是否不创新高就必然创新低?
如果让我来问原图作者,我或许也是这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其实很可以理解的
我看过庄周的一些贴子和文章
如果有图表,他不仅有类似的分析,往往还会标明在哪里进场,进多少;止损设多少;哪里加仓,加多少;怎么出局等等
所以他看了原图后就提出了这个问题
就他的功底,想来不会不知道应该在哪里交易,怎么样交易
他的问题只是在提醒原图作者,作为一个交易知识的传播者,还应该注重务实的一面
我是这样认为的
可惜,不知是什么原因
原作者的回答竟是“此处是没有交易机会可言的 ”
从左到右真是没有交易机会可言吗?
恐怕不见得吧
那么,是原作者没有看懂问题?
对于第二个问题
因为原图作者先有了“假如B不会低于起点,则B-C的运行过程是必定会发生的,C高于A也是确定的 ”这样的说法
所以提问者才有了“假设我们错误地将B点理解为起点,那么,A点即是现在的C点,D点便是B点,实际上E点并没有高过C点,如何理解呢? ”这样的问题
这是没有理解原图的意思吗?
我看是切中了要害
因为就原图来看
由B点开始的上涨应该比起点开始的上涨更为可靠和有力(起点是新低,B点不是新低了)
那为什么C高于A可以是确定(必然)的,但E点却会低于C呢?
其实,统观原图
尽管图表有变化(有时处在上升趋势中,有时处在下降趋势中——注:这里的趋势是借用道氏的东西)
但原图作者总在表达一个意思“不创新低就必然创新高,不创新高就必然创新低”
尤其在开始的那句“假如B不会低于起点,则B-C的运行过程是必定会发生的,C高于A也是确定的 ”则更为明显
后面则是该结论的延伸
居于此,庄周又提出了问题——这是必然,还是个概率问题?
可惜原图作者说这是“必然”
我看到在帖子里一些朋友用大于50%来表示“必然”
我想,这个百分比或许少了吧?
从中文的近义词来配
“必然”可以近义于“一定”
那么,百分比大于多少才能称为“一定”呢?
100多年来,关于趋势,大概只有道氏的能够得到历史的肯定
想了很多次,始终觉得有其颠扑不破的至理
道氏对趋势的定义(或者确认)需要两个点
而原图作者却省到只需一个点,就是“必然”了
那么,这当中肯定有一个会存在问题
大家觉得会是谁呢?
:)
5istock
偶试回答一下庄先生的问题,按从左到右的顺序:
1、起点:很重要,往往需要回过头来才可完全确定。涨跌同理,要确定起点,先看下跌完整否,确定起涨的概率有多大;然后是价量关系健康否;突破下降通道/趋势线、前平台;涨升角度、K线、气势。。。
2、交易位置:在B点,波型完整、量价关系、K线对比、均线等都可以反映出多空在此位置的状态。
3、保证不会在图示位置出现A/B/C/D/E的是级别判断,观察最小级别的趋势,直到日线级别/周线级别的趋势。
4、F~N和必将:F~N其实是A/B/C的复杂模式或者说是包含A/B/C模式的更大级别的趋势运动;这个必将表现在--L不破G、M高于K以及J/L/N的角度变缓(甚至于再多出一脚P,形成ABC-X-ABC调整)--因此成功率必然较高。
其实偶觉得,融先生的这张图示可以分成三部分看待:A/B/C;D/E/F;F~N--为不同的交易模式。若非要把它们全部联系在一起看的话,这是一个3-3-5方式的ABC反弹,但F~N所组成的C浪,可能非常少见,这是牛的模式,除非出现在大级别的B浪反弹中.
我用经典指标----成交量
我用经典指标----成交量大炼钢铁
看透成交量背后的真实含义
大致流程:
对照指数.看个股历史价与量的表现.去体会控盘资金想干啥。就能大致推测出其目的------当前的放量到底是攻击性质,补仓性质,减仓性质,还是高抛低吸降低成本。
历史高位区域的巨量,一定套牢众多跟风资金。一而再再而三地解放套牢盘,但不立即上涨却回调,说明有人对该股筹码感兴趣,但他可不是为了套牢自己呦.这种情况往往意味着补仓后的滚动操作,高抛低吸。这也是一种比较积极地吸筹方式图1 图2 0009750023
某日放出巨量,随后几日不给解套机会 在其下沿反复震荡,让你感觉割了可惜(大盘背景不错,该股技术形态不错,或有什么好消息,等等)这种情况往往意味着真正的出货清仓。图3
600808
单独对某一天的放量做评判.是极不客观的,至少应看随后几日的表现才能给其定性。比如:
某日放出巨量,随后几日不给低点买进机会 在其上沿反复震荡,振幅越来越小,换手越来越小,这种情况往往意味着真正的攻击。图4 600808
以上只是针对“量”这个点做出的判断,到真正地决策买卖还有距离,一定要铺到“面”,利用你尽可能多的知识去做判断。
最最最主要看位置,要与经典理论结合.比如:图5 600832
维克多的2B法则处的放量往往意味着真正的出货清仓。
江恩说过,第四次突破前高点,往往意味着真突破。
江恩角度线的位置,往往意味着真出货与真补仓。
波浪理论中的B浪新高带巨量,往往意味着减仓,滚动操作,高抛低吸。
波浪理论中三浪位置的放量,往往意味着真突破。
成交量的变化,代表了人气的变化,情绪的变化.
可以这么说:量能是人气变化的量化值。尤其针对A股市场的应用,极为价值。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9/10/leson1234,20060809185738.jpg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9/10/leson1234,20060809185758.jpg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9/10/leson1234,20060809185815.jpg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9/10/leson1234,20060809185823.jpg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9/10/leson1234,20060809185834.jpg
记得刚刚接触股票是在2001年3月吧 当时特冷 我在地摊儿上地看灵犀
写的一本书《棉里针》其中有一篇叫 转折点。当时云里雾里的不清楚啥
意思,但作者的思路非常吸引我:恩 买下来 看看这个说话口吻象大将军
似的人到底要说啥?
嘿嘿 直到一年后再翻这本书 才明白他要表达的含义 哦 量比价先行
又过了一年 才算是真正明白了 哦 在关键位置的放量 才是转折点
又过了一年 我才明白啥叫“位置”;原来“位置”需要领悟道氏.波浪.
看 转了1000天的圈.苯得可以吧 哈哈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9/10/leson1234,20060809185656.jpg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9/10/leson1234,20060809185534.jpg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9/10/leson1234,2006080918563.jpg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9/10/leson1234,20060809185615.jpg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9/10/leson1234,20060809185634.jpg
论“技术派”的几大误区(同时为技术分析正名)
论“技术派”的几大误区(同时为技术分析正名)大忽悠㊣
??技术分析是上乘武功,练的人虽多,但能掌握个八九成的凤毛麟角。许多人学了个一招半式,常以技术派自居,但未得技术分析精髓,甚至走火入魔。自己亏了不说,若是因此误导了新手,或是给外人留下技术分析不是好武功的不良印象,岂不令人扼腕叹息。在下不才,研究技术分析虽有不少时日,但也仅领悟个三四成而已,今日
跳将出来,欲将自己的心得与诸位分享,也算是为技术分析正名,替门派清理门户。
误区一:错把技术分析当科学
技术分析是科学吗?不是。科学讲究精确性、严密性和正确性,怎么看都难以把技术分析和科学沾边。与其说技术分析是科学,不如说是一种艺术。把技术分析当科学的人,难免会陷入迷信的误区。此类人有两大特征:1、随便给他一张K线图,他就能拍着胸脯说出第二天的走势,甚至能信誓旦旦的说出某年某月某日能涨到某个价位。这哪里是高手,简直就是神了!2、喜欢开个门诊铺,祖传秘方,包治百病。不管什么股,都能开药方。什么突破买进,反弹出货,再加上几句类似逢高派发逢低吸纳的废话,也能让病人们听的一愣一愣的。特此声明,此二类人,非我门派中人。
对股价运动趋势的判断,如果能达到70%的正确率,那就是百里挑一的武林高手了。炒股说白了就是概率的游戏,技术分析通过研究历史来对未来可能的走势做出判断,这肯定是由局限性的。由于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因此,技术分析的作用也仅仅是增加自己获利的概率,而减少亏损的概率。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谈技术分析,只能是瞎扯淡。
误区二:错把技术指标分析当成技术分析
在外人眼中,一说到技术分析,就让人联想到诸如MACD、KDJ、RSI之类的技术指标。即使是我门派中人,也常常自觉不自觉的把技术指标挂在嘴边。这实在是一大误区。迷恋技术指标的大体上分为两个层次:1、初级层次。试图寻找一个一劳永逸的技术指标,对于KDJ、MACD这样的经典指标,喜欢不断的变换参数设置和时间周期,最郁闷的事情莫过于技术指标发出的信号常常失败。2、高级层次。经过长期的摸索,发现传统的指标正确率不高,开始自己开发新的技术指标。喜欢上各大股坛和别人讨论技术指标公式,一看到有人写了新的公式就恨不得把公式的源代码分析个透。就像永动机不可能存在一样,股市里也没有无敌的万能指标。
说了这么多,那么技术分析和技术指标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技术分析是门上乘武功,但这门武功的精髓在于独门心法,不在于具体的武功招式,更不在于你手上拿的是什么兵器,而技术指标就是习武者手中的兵器。MACD、KDJ等技术指标就如同十八般兵器,你如果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固然很好,但和人打架斗殴你带上一两样最拿手的兵器就行了,犯不着全身上下挂满刀枪剑戟,知道的说你是个武器通,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个卖兵器的。可悲的是,许多人自以为是技术分析门派中人,不好好学习武功心法,却整天沉迷于研究开发新兵器,甚至耗尽毕生心血。恕我直言,这样的人,顶多成为一位一流的铁匠师父,却永远不可能成为一等一的武林高手。真正的绝顶高手,绝不会拘泥于某一具体的技术指标。在高手眼中,落叶飞花皆可伤人,板凳沙发亦可为武器。如同天龙八部中的扫地神僧,一出手便不同凡响,又有谁会去研究他最擅长的是什么兵器呢?
误区三:数浪数到脑抽筋
本门至创派以来,高人辈出,留下了大量武功秘笈,一方面彰显我派繁荣,但另一方面也给不少初学者带来不少困扰。其中,艾略特先生的波浪理论,乃本门最有争议的武功之一。在下认为,作为一门以预测为主的理论,波浪理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几乎没有实战的价值。想必论坛里有不少波浪理论的追随者,我在此无意冒犯各位,只是谈谈自己的看法。在股市多年,我也见识过一些数浪高手,尽管每个人数出来的都不一样,但理论说起来都是一套一套的,只可惜数浪高手不是赚钱高手。
艾略特先生虽然创立了波浪理论,但自己始终是作为分析师的角度而不是作为大资金的实战家来看待股市的。或许也正因为如此,使得波浪理论在实战方面存在着重大缺陷。作为波浪理论的祖师爷,晚年的结局竟是穷困潦倒而死。
波浪理论是一个狡猾的理论。标准的一个循环是八浪(牛市中表现为五个上升,三个下降),但在实践中,每一个波浪并不是相等的,它可以压缩,可以延长,可以简单,可以复杂。浪可以延伸(称为延伸浪),可以失败(称为失败浪),还可以变异,总之只要你翻开历史K线图,所有的走势都可以用波浪理论来解释。
波浪理论是个好理论,可惜不是赚钱的好方法。有志于在技术分析方面一展拳脚的新手,对于波浪理论可以不必理会,此等华而不实的武功,不学也罢。若是立志投身于歪嘴股评门的朋友,波浪理论是万万不能落下的,此等忽悠人的好东西,不学岂不可惜。
痴迷于波浪理论的朋友,往往走火入魔,浪越数越多,钱越数越少。也或许是我孤陋寡闻,未遇高人。
"空分析"是赢利的诀窍
"空分析"是赢利的诀窍(原创)chaowaihuisos
分析哲学大师 维特根斯坦,很会语义分析,认为规则或交流的凭据会先不确认--本无所定,
也未必已经“云了某某”,有的未必“有”。
另外 他还在印度哲学中借了很多关于“空”的思想。
当机会走掉了,对投机者来说是“落空”,时间是具有压迫性的,
普通人因为在忙其他的而又有其他收入,市场的机会是无用的,是一种“纯空”,
而投机者的落空是“逆空”是资金的占用。所以,从这点看,投机者已经
处于劣势,投机者的第二个劣势来自统计数字,多数甚至95%的人亏损,
而少数人挣钱,所以这是零和游戏的残酷性,零“和”是第二个劣势的来源,
也是一种空,“概率不利的空”。
因此,象伯纳德·巴鲁克的定义:
“投机者就是那种观察未来动向,并在这种动向发生之前采取行动的人”,
其实又是一种必然,也即必须在行情发动以前采取行动,否则会落“空”。
问题是不管投机者的测市技术的准确概率有多高,必有失败的发生,进
而有“财空”,因为如果有人能知道明天后天确实会发生什么---则世界就是他/她
的---这是不可能的。即使很走运不是财失---而是得财,但人的希望,贪婪是让其
不满,继续操作而很容易从得财到结尾的失败---空如“Jesse Livermore”而终。
故普通看空已不能满足这个趋势,倒是禅机中的证“空”会带开悟的转机。
作为一个结论:入市场者先别说“有”机会,而先说“空”
例子如“幽灵的礼物”中所说的:从一个错误的头寸开始...任何头寸都假设
是错误的,直到市场证明这头寸是对,如果是对的还要冒反要止损的危险,“有
了”不要当有而要当“空”---不要落袋为安,因为落袋为死---要在正确的部位加码。
要在还要疯狂还要放量而可能上行时当“空”:全部清除头寸。
例子还有,不要在一个价位上赌对错,入单要试错,要错了表象时继续试,
结果往往是没有在一个“点”,一个价位让所有头寸进入,而是在一条"线"上布单。
还有倒空自己为先的概念:“你必须将注意力百分之百地转向市场变化本身,完全抛弃
自己对市场的个人意见。”---杰西·利弗莫尔。
空空如,而后有正数账单。
开悟得空,佛理讲勿执。投机者的使命是“非空”,但不可执于进单,耐心等道氏趋势
完全逆转,或中继同向形态在发“真突破”是必要的。
而这一切都需要先空仓(或长单勿动,有仓作空仓看)。
都要“不急切切”,而要先倒空自己,多方学习提高,多多研究---就是先不行动。
硬生生地将“动向发生之前采取行动的人”变为,不先动的“空”人。
这是正解得第一步。
OK,在技术上,空的分析也很重要,
市场有涨跌“近停”三态。因为市场除星期天休市,不可能真停,所以用“近停”.
“近停”则应等,涨跌可当涨跌,也可当做不涨跌(近停).比如1.25涨到1.26但回1.25就
相当于“近停”,对长线单只能这么看,即行情上的有也是"空".
我们知道足够的价位差是赢利和亏损的根源,所以技术上的空分析要从.
曾经有个笑话,说某人先在期货市场从400万冲七百万,然后赔成300万,请教成功人士
为何?反问:市场有几个方向,答涨跌二项。,嗯,您挣钱的地方是上升市道,用均线
甚至趋势线,或者知道见高就突破作单,都可以赢钱。但近来为盘整(第三个方向),
只有“甲板”法才能挣,假突破几次很容易把钱整回去。可见,市场在“ 近停”处可以
对方向问题看空。就是因为价位不动所以不会损。而市场在涨跌时却不能对方向问题马虎
。同样的涨要做的单可以是买(突破-趋势)也可卖(假突破-盘整)。所以把买卖的对立
关系看“空”是下单的条件,否则,每每主观断定真假确实困难。只有空分析解脱:1,
每每此时都不作;2,或者真的假作,假的真做(如果在基本面和其他分析中找不到一点概
率高的方法来判断盘整或趋势的话。)
人生自我改进的道路仅有两条,一条是从自己的经验和错误中领悟并汲取教训;另一条
就是借助他人的思想和经验教训来启发自己.这份小帖子能呈给的就是:
把小概率事件当“有”而把大概率时间当“空”,具体会在英磅行情中给出。
理由是投机和随机的东西相联。但盈利---您不愿它随机(至少不愿要负数),因此
将机会(带随机性的)看“空”是正常的出路。
1,技术分析的陷阱和模糊点,部分地可以用“空”分析解决:
外感而内应,如果认为波浪理论好,用在某些行情还可以,因而应用这理论情绪高昂,继
续用,结果出了不满意的地方,开始怀疑,这样内应也成了一种波动。往往会对理论“随
机”而评,有时信有时不信。如果在这个意义上把理论看“空”,也成为市场生存的必然。
否则发明好理论的人可以把金子都抱回自己家,上帝不会如此安排的。每一种确定型的理论,
都有随机心理在等它,因为市场本身是随机的。
道氏理论认为,趋势结束还不能确认,---把它看空,周期理论认为该到低点了,---把它看
空。震荡指标认为超买了,---不要沽“空”,因为在另一个道氏理论的时间结构上,将会
修理空头,可把“指标”看空。如果您很无聊,所有信号都矛盾,请照常交易,把矛盾
看空。实际上三重过滤系统-时间结构选择已经较好解决这些问题。如果考虑了消息面
的影响,同时看空大多数“机会”,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则可以用下面的“三节棍”
模型解决技术和基本面结合的问题。
2,三节棍模型(原创)
AUD/usd,GBP/usd
(请等下一贴)补
“我们每个人都受到一个共同的人性弱点的诱惑,每一次轮流下注时,都想参与一份。”
然而看空大多数“机会”才是我们有所为的前提,才有真机会。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3.离险预警法---“空”分析,交易心理的“禅”研究:
安全离场问题:行情不明而有头寸在市场的情况如何办,在此情的早期,
我们分不清是方向对不对,方向是微细处就有,而价差却有积分性质--数学上按时间一点点累加价格,
通俗地将,开始阶段即使反了,不过5-15个点,如果以后曲折地 +10,-20,+5,一点点倒没什么,但
如果+10,-20,-40,-30,-80甚至一百多点您就受不了,如果方向对就是正的一百点收入。行情开始
阶段往往来来回回(++,- -),这时候您因为选了方向,故在交易心理上有禅机可用:上即下,涨即跌
(有-空不明),有向就是无向。但是+-30点以上时(如果您不做长中线),“禅机梦”就快醒了。如果
行情反则请在第一时间出场。这里的离险预警法是依照“空-有”模糊分界线为准,如果您把分界线看
“空”(30点=0),可能可以逃离“积分负100点”的后果。如果,心理是“死猪不怕烫”(注我看过这
样的人得意几回-一点不损,但天网恢恢被某次的爆仓行情轻易击中。),那还不如在分界线上看“空”,
以得到更健康的交易心理。开悟可以让人的劣性去除得容易些。将“希望”当“空”,将“客观”当有。
除了市场本身,其他都是空。(方向开始的时候是空是本式的要诀。)
4.在“真突破点处也有回调(价位的和时间的)的”问题上用用"空分析",
因为假突破泛滥,在思想上用"空"分析已经不可避免.
真的有不回调这回事情吗?---宁可没有,即使不回调也要看淡,权当"空".心里有谱,比看市兴叹好.
空分析!,得从1970年代的行情谈起,那时真突破的机会多,而,标准普尔,NASDQ以后1980后骗线增多。
英国熟练操盘手近年在GBPUSD上也是如此。实际上,当真突破发生后,因为是关键价位,
所以(恐高,恐低)倒已经成了新惯性,而新市场心理不可能那样干脆.
对真突破的空分析当然是把它当 " 假的" ,只是方向还是向上突破方向(有基本面支持),而只等回调作单.
第2波有时甚至3-4波后再见低买入,同时将"长中单变短单",操作上用贴近止盈技术.
就是当2-3波站稳在突破线之上后,止盈不象传统的远离.而是比较紧(60-70点).
这样虽真突破而操作上却要"假"作,就可以每波赢一些点(累计1-3次),最后如果还是扫掉止损,也只好放
弃此段行情,变成真正的小段"空"。
但有两个优势您还可以留住:一,您的账单是正的(没有逆作沽空),二,因为用止赢单所以,
即使扫掉概率大,但仍然有在盘子急上时不被扫而得到这笔即时盈利的可能.
当然这个做法并不是胆小,而是能得到一个暗含的好处:
“满怀希望是人类的显著特点之一,担惊受怕同样是另一个显著特点,然而,一旦你将希望和恐惧这两种
情绪搅进投机事业,就会面临一个极可怕的危险,因为你往往会被两种情绪搅糊涂了。”---而如上的
“空”分析的单法能无意中做到克服这个。
空分析,在突破行情的第二个着眼点是将突破看"空"---当平常,而 在离突破点还远时就进单.职业主
力和散户作迷藏是老用(一定去突破一下的招数),所以,按本人的经验,外汇市场投机过度的时候常有,常可
以假设,"奔阻力点"是行为的一种,先试一单朝向阻力点的,作一回本空却"有"的试单.但是以临场行情为走
向,如果行情不停,就让它试"突破",如果停则反一点就40点内止损.要有市场节奏感.
总的来说,在优秀交易员的四个环节上:顺势操作,快速任赔,放任利润做大,风险管理上都有禅机。
望各位挖掘。
其他作"空"分析的地方还有,就不一一列举了.请多批评.
总之 :看空机会---耐心---选很少的地方进单是可能达到成功的,是必须的。(一家之言而矣)
把小概率事件当“有”而把大概率事件当“空”
对市场的多数时间的走势进行“空”的处理,当成“近停”是进步的开始。
我早先也不觉察能有什么好处。后来发现一个基本理由:平时不作==不损,而等那种
1-3日价位突然大变而单向的市,其实就是做了一个赌注,操作很简单,在同币种上买卖个一手,
然后在(消息发处)30-50点的反向设止损,这样一个30-50的小亏换来2-3日150-350点的
行情,能不赌赢吗?很多技术分析也省心。
总之,回到“五行之中”先将大多数行情视为“空”是硬币的第一面。
硬币的第二面就是如何找到云云众生中独有的“可赌”窗口。三节棍模型是一个原创方法。
因为天底下没有新鲜事,版权在2千年前就有。所以暂时将名词看空。
(我的观点是三节棍模型,认为 20点以下是随机的,而120点的可能
是有目的的(一个消息或人气或主力资金)大家一齐买(卖)的结果。
然而,虽然“ 基本面决定长期,资金定中期,消息定短期波段”大概不错。
如果不允许看月图。那么,这消息还是(-,=+,+,-,+,++,-,--,+)
或利多或利空,消息是在这个层面上是随机的.
所以,消息头(第一节) 不好拿,20点随机波动(第三节),
也不好拿,只有行情发动,是1-2日的趋势时可以取栗.
(版权所有的诀窍是:所谓“顺势而为”就是平常不为而自“空”,到三节棍模型窗口
才为之而拿住99%会向某个方向跑得第二“趋势”节。其他的趋势本人也看空,呵呵。
帐单会不同的。)
详细一点重复,可加深评判依据,复述如下。
前图作过一个分野倾向图和三节棍图,认为+_10点以随机价位变动为主.也认为120点波动
该是有目的的运动.问题是,作盘的人买进是因为货币基本面好,然而基本面是一个模糊的
东西,而且受消息影响.在一般图表之后,
画一个"正负消息模糊量化图,必然也有,+,++,-,-,+,--,+,---,++,...,今天对某货币有利,明
天又不利,也呈随机趋势.1.市场的基本假定( 30,50,80,120,更多点数的价位运动是有目的
的(非随机的),比如USA数据好,主力想买USD,借势开始买,散户见价动也跟进(或者,因变为损失位,而止损(空部位,买入结单离场)促进买入速度,终于奔出160点...,显然,这是市场参与
者,有意而为.
2.但是,即使基本面清晰地(利好某货币),消息还是随机地发出,不是一边倒的.看起来象扳动有目的行为的最
初""扳机""却是随机的.常见情形如下:随机一个消息,然后人做有目的的较大价位变动,而这种有目的的大动,
在成交时也有一些10点以下的随机变动.随机在""扳机""和成交差价小摆动上.
3.总之,三节棍模型是我们依靠的原理模型:只有中间一节您可以拿住(这节叫短期价位移动方向明确=有趋势);
在第一节消息在随机"振动";在第三节买卖价位在随机波动.4.在中间一节,您做对了(跟从了趋势)就有利,违反
了就受罚,是利润-损失的创造节;在第一节只有墙头草才能留命,是趋势,逆转,甚至反向一手单等行为的根本控
制处.第三节决定您必须设30个点以上的止损。
赢得轻松的人在第一节受惠.感觉第一节终究无法控制的人(象我自己也是),只好向中间一节要栗子。
第3贴的(把小概率事件当“有”而把大概率事件当“空”)可以引用例子AUD/USD:因为四月
真加息,而在图1被套330点。
同样如果gbp在八月英国真加息的可能走上为图(2)。虽然概率很低,但是,把小概率事件当“有”而把大概率事件当“空”,忘记您做空时的推测而,看重这种概率不到10%的行
情。因为这和盈利有关。
“空分析”-结束。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10/9/leson1234,20060810173019.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10/9/leson1234,20060810173025.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10/9/leson1234,20060810173014.gif
什么是技术分析?
什么是技术分析?鬼仆
世界上最难参透的学问恐怕当属技术分析了。
首先,技术分析不是自然科学,其表面上虽然有一整套概念明确的内容:比如“曙光初现”、“黄金交叉”、“价量背离”什么的,但是其皆不会象“1+1=2”这样有绝对标准的答案;
其次,技术分析类的各种理论、技巧虽然都有比较严谨的体系和概念标准,但又不象学习诸如舞蹈、乐器、美术等只要你达到了各自标准的要求就可以“毕业”了——掌握技术分析的熟练程度和因之赚钱的程度之间好象经常没有什么关系。
学习技术分析有一点象学习围棋里的定式:定式本身是“科学”的、不会定式肯定下不好围棋;但若仅仅只知道定式本身的应对顺序而不了解应变要点、恐怕也是下不好棋的。
由于股价波动是涨跌交替的趋势运动,所以、人们经常感到困惑的是:面对“下跌”,不知道其究竟属于局部的调整、还是属于整体“熊市”的开始。于是,当股价上升到一定程度以后、人们往往不敢介入该股;又由于人们普遍认同“没有永恒的下跌”、故当股价脱离“高点”有相当距离以后人们就义无返顾地大胆介入了。
这就是为什么爱“抄底”的人比爱追高的人多很多的原因。
问题出在99%的技术分析使用者都不掌握(甚至可能都不知道)关于“目标测量”的理论及其应用。若不能辅以目标测量,即使能对趋势作出判断、面对“下跌”行情也都将无所适从:因为大跌是从小跌开始的、而小跌是经常发生或存在着的。
各行各业都有令人尊敬的“大师”级人物--所谓“行行出状元”是也,因为有标准、于是有楷模;惟有技术分析领域很难产生公认的鼎级人物:无它、标准不好定。
无论用什么方法、对市场的预测都是无法做到“精确”的,技术分析以及对股市预测的最高境界是接近准确--即是依靠或通过平均准确率而取胜、不以“百战百胜”为“招牌”;但是,公众却无法接受或容忍“偶像”居然会必然地有出错的时候~!
另一方面,由于股价不是涨、就是跌,于是好象人人都可以对其未来走势发表一下看法--谁敢说谁一定对或者一定错?!不象下围棋、下一步子落何处未必有基本范围--九段高手和业余三级的差别“地球人”都能看得出来,更何况真外行--所以没有谁会在此领域自遭其辱;股票就不一样了:我说“明天会涨”、你能100%地否定吗?我如果说“明天可能会有反弹的机会”、你就更难反驳了~:收市反弹叫反弹、盘中反弹也叫反弹……由于“明天”如此不可确定、于是技术分析从此没有“权威”;由于“明天”不是涨、就是跌,于是仿佛也没有必要发现“权威”……于是,技术分析也就变得越来越尴尬了。
技术分析--进一步说是技术分析的应用--最难把握的一点是: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随着行情的变化不断“修正”分析思路和应对方略的过程,其无法一劳永逸--而人都会有“疲倦”或大意的时候。
技术分析还不能象诸如跳水运动那样可以通过接近无休止地反复练习达到“熟”以至“巧”--并非不能,而是无用:你永远不可能遇上绝对一样的市场背景,所以你面对的总是全新的市场状况--尽管其最终都不过是简单地表现为“涨”和“跌”!
技术分析是一个包括归纳、分析、排除、确认、比较、决策在内的完整的思维过程。
对“技术分析的普遍缺陷”的讨论
问:为什么技术分析总是事后解释是丝丝入扣、事前则成败参半?
以k线理论为例:
k线理论是以股价在单位时间(一般为日、周和月)的走势特征为研究对象的。比如对在该时间段以最低价开盘、最高价收盘且涨幅可观的就称之为“大阳线”,反之则为“大阴线”。其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持续类和反转类。反转类的四大经典k线分别为“黎明之星”、“曙光初现”和“乌云盖顶”、“穿头破脚”。
由于股价不是涨、就是跌,所以在由涨转跌的时候几乎注定会出现类似于“乌云盖顶”或“穿头破脚”这样的图况以及在由跌转涨的时候也几乎注定会出现类似于“黎明之星”、“曙光初现”这样的图况。问题出来了:真正转势的时候的确会出现k线理论所描述的“转势信号”,但是、是不是这些所谓的“转势信号”一经发生就一定或曰必然导致转势的结果出现?!
答案是不容置疑的:8月23日的日k线就是标准的“黎明之星”、但仍未能就此成功地引导一轮上升行情;7月3日、7月12日的日k线也都是标准的“黎明之星”、但是后来的结果已经无须赘言了。
“切线”也存在这个问题:行情有效突破某区间的时候当然也会突破某“切线”--但不容易证明在突破某“切线”以后是不是就一定意味着后市会涨、还是跌?!
移动平均线也存在这个问题:什么单位时间的什么单位的均线和什么单位的均线之间发生“金叉”或“死叉”一定意味着后市会涨、还是跌--虽然伴随着行情由跌转涨或由涨转跌的过程中必然有形形色色的“金叉”或“死叉”。
目标最重要!必须知道还有没有上升空间或曰上升空间还有多大
这就是波浪理论的内容了~!
底部确认和顶部测量(提纲)
一、走出“散户厅”
大屏幕上的行情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即孤立的股票价格不说明任何问题;有意义的是股价的比价关系--即股价在不同时间的不同位置。
二、知道“走势”、了解“趋势”
对股票价格变化把握的关键是“势”。势是客观存在的--打开任何一幅股票长期走势图、你都会很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点;势也是稳定存在的--即它会在相当规模的空间里持续运行相当长的时间;势的存在还具有规律性--即我们可以对其“事先”感知或在“事后”第一时间对其予以确认。
势在操作上的意义是:买正在上升的股票吧--因为它极有可能还会继续上升;不要“抄底”--因为“底”和“腰”的价位差别不大、但时间成本差别却会很大。
三、必须采用经过“复权”处理的图表
即图表上不能有因除权而人为留下的、不但没有指导意义反而会有误导嫌疑的“跳空缺口”。
四、必要的分类
以方向分类:正在上升的和正在下跌的;
以性质分类:局部上升或下跌的和将要创新高或新低的;
以位置分类:正在新低、在原历史低点附近、在“腰”部、在原历史高点附近、正在新高……
以形态分类:正在构筑(某形态)中、已经完成构筑、处于该(形态)的后果中……
(说明:这里的举例属于抛砖引玉,意在启发新股民了解对股票作分类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以及分类基本原则和思路)
五、关于底部和顶部的分类
底部:“新低”点、原历史低点、局部低点、阶段低点……
顶部:“新高”点、原历史高点、局部高点、阶段高点……
关于底部形态的分类:V形底、弧形底、双底、多重底、头肩底
关于顶部形态的分类:V形顶、圆弧顶、双顶、多重顶、头肩顶
六、如何确认头肩底(道氏理论中关于“势”的确认和演变)
1、从某“历史”低点启动有规模的反弹;
2、反弹结束后再创新低;
3、有规模的创新低后重返该某“历史”低点以上(大底筑成的第一信号);
4、在重返该某“历史”低点以上后居然能继续上升至前度反弹的目标水平(大底筑成的第二信号)
5、在可能的再度回落中居然能在该某“历史”低点附近止稳(大底筑成的第三信号)
6、再度启动上升行情并放量突破前度反弹的最高点(头肩底确认!)
【 作者:胖熊 时间:2002-10-22 21:30:44 】
股票指数期货操作技巧及其风险防范(提纲)
股票指数期货及其相关产品
股票融资(俗称“透资买卖”)交易;
股票融券(俗称“卖空”、“做空”)交易;
股票指数期货 以期货的形式交易股票组合(即指数),它属于合同交易(不同于现在的股票交易属于“现券”交易);是按金--大约为合约金额的5%~20%--形式的交易(不同于平常的股票交易属于“实盘”交易);该交易存在时间上的约束(不同于股票交易属于“无期限”交易)。
股票指数期货属于金融期货(外汇、债券、金融指数)的一种。
股票指数期货涉及概念介绍:
1、手数 指“合同”份数;
2、保证金 指确保“合同”能正常履行的按金,一般为合约金额的5%~20%;
3、合约月份 虽然在一般情况下投资者都从事“现货月”合约交易、但也可以做指定月份的合约交易。例如“Z208”意味着是到2002年8月份到期的合约代码。
4、开仓/平仓 建立合约头寸叫“开仓”、了结合约头寸叫“平仓”。
5、对冲 有三个含义:一是投资者的平仓行为,二是经纪商将在同一时间里不同投资者之间发生的合约数相等、方向相反的头寸直接在内部了结,三是指经纪商对不同投资者之间所有方向相反的头寸均按平仓处理(以降低保证金占用额)。
6、止损指令 投资者为防范突发风险而采取的“停损”措施,当行情出现对其持有的头寸方向不利的情况时、其愿意按在第一时间出现的“差”于市价的价格平仓(也有用此方法开仓的)。
7、盈亏计算 (点数差x每点点值-手续费)x手数。例如(以上证指数为例):
在2245点做空、在2005点回补,共5手,假设25元/1点,手续费 100元/1手;
[(2245-2005)25-100]5= +29500元
8、交割 在最后交易日按现货价对未平仓合约予以对冲。
9、升水/贴水 期价高于现价称为“升水”、反之为“贴水”。
10、弃仓 由于行情突发导致投资者帐户上的保证金余额成为负值、投资者为逃避经纪商追缴保证金而逃匿。
11、手续费 和股票交易的手续费收取方法不同;由于期货交易最终均要平仓,故其手续费在计算上不是按开仓价和平仓价来分别计算、而是按固定数收取--一般是在平仓时扣除。
12、追加保证金/强行平仓 由于期货交易属于按金交易,当行情出现对投资者所持头寸方向不利的时候、其极有可能面临在极短的时间里(比如5分钟以内)其帐户内的所有保证金均损失饴尽的结局;经纪商为确保自身不致承担因上述结果而导致的风险(一般情况下、作为交易所只与经纪商--俗称“会员”--作结算、不理会具体的投资者-即“客户”-的资金情况,即当投资者出现保证金不足时、交易所将直接向经纪商追讨保证金),一般都规定“当每手保证金少于**元时,经纪商有权或通知投资者补足保证金、或在自己认为有必要的情况下直接将保证金不足部分的持仓予以代为(强行)平仓,由此产生的一切损益概由投资者承担--经纪商并拥有向投资者追索因无法及时强行平仓而代投资者垫付的资金部分。”
股票指数期货的操作过程(与普通股票交易相似)
1、单独开户、单独存取保证金、单独核算盈亏;
2、有电话落单、柜台交易、电脑下单等多种形式;
3、确定合约月份(一般在每月25日以前均从事当月合约交易、25日以后从事下一个月份的合约 交易)、交易方向(看涨或看跌、俗称“做多”、“做空”)和交易手数。
4、动态地掌握可用保证金的变化情况、以避免因行情在短时间发生异动而出现持仓保证金不足的情况。
5、平仓。
股票指数期货的基本操作技巧
1、从事指数期货交易首先是为了规避长期持有股票现券的市场波动风险,因此在操作上的传统做法是在“择高沽空”指数的同时、继续持有现券。此做法俗称“风险对冲”。
2、在操作上还应坚持“完全等值”原则,即所持有的期货合约量与所拥有的现券市值相等。
3、“风险对冲”的必然结果是在对冲期间期货合约和所持现券必有一方会有一定的损失,故衡量“损失”的标准是:持有期货合约所产生的“盈利”有没有减少持有现券的损失、持有期货合约所产生的“亏损”有没有超过所持现券新升值的部分。只要整个“投资组合”持续对自己有利、就不得随意改变组合结构。
国际主要股票指数期货品种介绍
香港恒生指数期货
保证金 90000港元/1手
点值 50港元/1点
最小跳动点 1点
合约月份 1--12月
交易制度 T+0
对我国推出指数期货交易的初步探讨
由于指数期货交易的推出在我国历史上是首次,必然存在以下之不足:
1、缺乏有经验的宏观决策者和行业管理者;
2、缺乏有经验的一线从业人员;
3、缺乏高素质的分析人员;
4、最严重的是:自上而小皆没有亲历过的真实的感觉。
影响和后果
1、在相当程度上将导致股价波动的异常活跃--尤其是下跌将变得无所顾忌;
由于有了做空机制、主力不再必须依靠单一的拉升股价作为“创造”利润的唯一方式,其亦可以通过诸如买进“看跌期权”的方式打压出货而不致蒙受“计划外”损失。其直接导致的后果是散户将逐渐被逼出局--或加盟有实力的开放式基金(证券营业部的总数将因此而出现大规模压缩)。
2、可以促进理性投资、推动证券市场的良性发展
指数期货交易以及相关的多种交易形式的推出将令“庄家”操纵市场的风险增大(例如象0008冲击100元这样的走势发生后、不排除遭致其他机构联手“融券”沽空迫其“崩盘”而渔利);市场变数增多的后果之一是制约“妄动”。(从百多年来只出了一个“索罗斯”以及“巴林银行事件”上可以感知这一点)
3、为进一步拓展其他金融产品投资渠道起“练兵”作用
股票交易仅仅是投资金融产品的渠道之一,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历程还很短、绝大多数投资者还没有机会接触到其他如外汇期货、国债期货(曾经的出现属于昙花一现)、期权交易、远期合同交易等多种组合形式的投资机会,故指数期货交易的推出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和掌握多种组合形式的投资技巧;对于证券经纪机构而言、这也是训练和培养业务骨干的机会。
指数期货交易的投资风险和经纪风险
投资风险
1)期货的最大特点是无论涨与跌、均对一半的投资者有利;因此、其在各种时间单位的波动将比以前剧烈得多,由此加大了投资者对行情判断的难度和持仓信心上的心理压力。
2)影响指数变化权重较大的股票将被主力格外“关照”,从事该股票交易的风险将加大。
3)假如诸如融资、融券、期权等都能推出,行情变化将变得更为复杂--但也可能更趋于理性。
经纪风险
今后不排除会形成单纯指数期货投机群体、这将加大证券(经纪)公司的风险监控难度。
作为大客户、其有可能提出以现券作抵押融资来作指数期货交易。一般说来,假如其目的是为了作“风险对冲”、经纪商应给予鼓励和支持;但是,其若是用于投机、则可能产生双倍的风险。
经纪风险主要体现为保证金监控风险。由于尚不知道今后将实行什么模式的运作(如是否引进“庄家制”、“主做市商制度”;是在现有的证券交易所开展运作、还是单独成立类似于“恒指”交易那样的独立的运作机构--以及该机构究竟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非盈利机构”;还有诸如“交易透明度”、“风险监控机制”等一系列问题),故作为证券公司应该未雨绸缪、将建立自己的交易风险监控机制置于首位:包括保证金动态预警、敞口头寸动态预警、市场整体风险评估等。
此外,如果在“合约”的设计上甚至在整个交易的运作上存在漏洞、不排除出现“系统性风险”(比如在技术上如果存在无法强行平仓的现象、将会导致经纪行业出现灾难性崩溃).
技术分析精论之------TAI
技术分析精论之------TAI趋势的变化首先来自于大多数交易者(或有大量资金的部分交易者)改变了他们对现在价格的看法,他们的决策体现在成交量的变化上。然后,动能开始变化,再后来,趋势发生改变。假如你能够在趋势形成的最初10%进场,并在该趋势的最后10%出场,无疑你会非常快乐。我们试着通过阅读下面的部分来达到这个目的。
每当成交量增加,我们即知道进场的委托单增加;每当成交量减少,我们也知道进场的委托单减少。但是,我们需要精确地评估成交量变化对市场造成的影响。换句话说,我们必须知道市场对成交量变化的反映。大的成交量未必可以改变趋势,市场的作用本来就是寻找价格的均衡点,而且是在瞬间完成。我们需要一个测试成交量变化对市场影响的指数。
我初步把它叫做技术分析指数TAI---Technical Analysis Index
TAI的计算方法很简单,用成交量除以交易其间的高、低价差,再乘以一个系数。即:
TAI=VOL/(HI-LO)*N
其中VOL是成交量,HI是最高价,LO是最低价,N是一个你喜欢的系数,其主要作用是避免TAI的数值太大或太小。不怕麻烦的话,用1就可以。
TAI的目的是用来衡量每一单位价格(元或分)上成交量的表现。TAI数值本身并没有太大意义,其意义在且仅在于和它的前一个TAI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以日线图为例,则今天的TAI与几天前或数月前的TAI比较并无意义,尽管它们可能都是1235。我们仅可以拿今天的TAI和昨天的TAI比较,因为我们希望知道,今天的价格变化倾向是转强还是转弱。如果TAI数值变大,则说明需要更多的委托单才能推动价格运动,价格变化倾向变弱;TAI的数值变小,则说明很少的委托单就可以推动价格运动,价格变化倾向显然变强。
TAI是一种非常精确的指标,在很大程度上比RSI或MACD更能反映市场的情况。
随着市场的波动,TAI将持续呈现相对的波动。市场的变动随着时间而变动,TAI与它们的关系也随之变动。
在趋势变化以前,成交量会首先变化,而TAI会对成交量的增/减产生反应。
下面是成交量与TAI的四种组合,我们将逐一讨论:
1、绿灯-----成交量+;TAI-
我们称此组合为绿灯,因为它代表安全的、已经产生了的市场走势。
假设你是在北京站的流浪汉,你希望去南方。你有两种方法可以找到正确的列车。一、你可以四处查看列车的标签,如果标签上的目的是南方的城市,则它必然会开往南方,你可以找一个舒适的车厢,然后躺下来等待列车发动。第二种方法是你站在车站的南方,第一辆向南开出的列车出站时,你立即跳上去。这个第二种方法就是我们所说的‘绿灯’。火车已经开动,市场趋势也已经产生。不过有一点,你当然不愿意站在火车的正前方,同样,你也不希望在K线图中逆市操作。
‘绿灯’是一种突破信号,当时的最佳策略是顺势而行,不论其方向。它有三层含义:
A:更多的交易者进场(成交量+);
B:交易者偏持的心态反应在K线图的移动方向上;
C:价格的变动速度加快(TAI-)
2、衰退------成交量-;TAI+
“衰退”是市场休息或丧失意愿的信号。“衰退”和“绿灯”恰好相反:成交量减少,但是却需要较大的成交量才能推动价格的运动。这表示交易者对目前的价格失去了兴趣。市场走势会相当沉闷,但是,优秀的交易者将注意观察市场的动能是否有蓄积的征兆。
3、徘徊------成交量-;TAI-
“徘徊”表示成交量减少,同时市场需要的推动价格的动力也在减少。这意味着市场正在驱动价格,但并没有受到更多的交易者的支持,所以价格移动很不扎实。不论基于什么原因,市场吸引的交易量不如前一个阶段。在某种情况下,“徘徊”是大行情发动之前的暂停现象。
4、潜伏------成交量+;TAI+
“潜伏”是最具有获利潜能的组合。几乎所有的趋势都是以“潜伏”的模式结束,就是说,在所有重要的趋势里,其顶部或底部的三支K线内,通常会出现“潜伏”的状态。利用这项结论,可以有效地把握另一个趋势的开始。请注意:所有趋势虽然都是以“潜伏”结束,但是“潜伏”未必表示趋势结束。
如何使用MACD进行股票交易
如何使用MACD进行股票交易techana
----------------《MACD指标详解》之续篇
在《MACD指标详解》中,我们论述了MACD指标的原理、特征和一些基本概念。这里我们继续讨论‘如何使用MACD进行股票交易’。
几点说明:1、本文的图例均出自分析家软件,所有价格(趋势)为还权后的价格(趋势)。
2、现在是2001年6月,我尽可能选用近期数据和未完成的趋势,以便大家对所示股票能够进行长期追踪。
3、图例一般有两个副图指标,都是MACD,但是参数不同。中期的MACD我使用的参数是(5,34,9),长期MACD是(10,89,34)。
4、就我个人的交易习惯,以趋势的反转点加一挡为最佳进场点,以突破下降趋势的第一次回调为第二进场点,以创新高为第三进场点。换句话说,我更喜欢‘完美’的交易、较长期的持股和较少的交易行为,不太喜欢短线。当然,这并不表示短线或其他的交易方式不好。
5、因为DEA和MACD均出自DIFF,本文仅使用了DIFF曲线,而隐去了DEA和MACD。一般情况下,文中所说的MACD以DIFF表示。如遇疑难,可凸显DEA和MACD共同验证。
6、本文希望阐述的是一种交易方法,而并非在推荐股票。所示图例有随意性和普遍性。
7、欢迎大家与我共同探讨有关MACD指标的使用。更欢迎对我的不足给予严肃的,强烈的批评!
第一部分 趋势的底部判定
不是每只股票的底部(顶部)都会发生MACD的背离现象,但是发生了MACD背离的股票有94%将至少出现一个次级的中期反向趋势,大约有60%是趋势完全反转,尤其是较长期的趋势。就是说,发生了背离的股票的价格将向原趋势的反向运动,至少要DIFF回到或贴近O线为止。请注意,这里说的是DIFF,并不是价格----DIFF回到O线,价格(有时侯)可能回落很小甚至几乎没有变化。(详见《MACD指标详解》)。请看图5:
如果你是稳健型的交易员,你应该至少使用不少于两张的副图(最好三张),分别表示短、中、长期的趋势变化。
我们先看几个图例。
600727鲁北化工的长期趋势图(图6)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自1999/07/12开始,600727走在一个漫长的下跌趋势里,仅发生了一次中级反弹和一次短期反弹(可忽略),幅度都不能说大(我个人认为,超过60%的算大幅反弹,介于40%-60%间的是正常反弹,低于40%的算小幅反弹,回调同理),市场形成了两个顶部和三个底部。在中期的MACD图上,这五个地方都出现了背离。但是在长期的MACD上,只出现了两次背离,即:2000/05—2000/06间的负背离和目前的正背离。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区域A和区域B之间的价格波动不是很大,DIFF在长期的MACD图上只是接近而没有触及O线,因此,包括区域B里的中期MACD背离,几乎是连续发生了长期和中期的背离。
但是上述说明并不能证明600727现在就是底部!!!
我们需要一次强劲的反弹,和一个次级的上升趋势来证明底部的存在。根据道氏理论,这个次级的中期上升趋势的顶点应该高于,至少等于前面一个下降趋势的顶点。(在600727中是长期的19.00元和中期的17.62元)
600727鲁北化工的近期趋势图(图7)
这是600727的近期走势图。不难看出,中期趋势和长期趋势都连续地发生了两到三次背离。如果你是追求‘完美’的交易者或者资金比较巨大,你应该选择现在这个时机进场。
由于我的分析家的软件不能作分时图,因此不能确定准确的进场价格,但是原理类似。
假设我们按今天(06/13)的收市价进场,并将止损定在近期的最低价(16.06元)下方一档(比如16.00元),按照道氏理论和我下文将要阐述的原则,三个月内,价格将上升到17.62以上的水平,六个月内,价格将上升到19.00的水平。风险和利润比如下:
风险:(16-16.40)/16.40=2.44%
利润1:(17.62-16.40)/16.40=7.44%
利润2:(19-16.40)/16.40=15.85%
风险利润比大于3,可能的年利润率为31.7%。
至于是否可以实现,读者可以拭目以待。嘘!别让庄家听见。 :)
当然,600727只是我用来试图说明趋势底部的一个例子,她并不是最佳的可交易股票。在每次选择中,我们总是希望选择‘最好的’股票(“明天是涨停板”的那支股票是最好的,可是我们选不到,真的!),而往往事与愿违。实际情况是,我们永远也不可能选到‘实际上’是最好的,而只能选到‘我们认为’是最好的那支股票。有人说选股票如同选老婆,太对了,你肯定没有选到‘最好’的女人,你只是选择了‘你认为是最好’的女人,实际情况是:“她不错!”。(对婚姻不满意的人,就算是‘被套’吧,斩不斩仓由你,估计熬个十年八年也就解套了。嘻嘻。)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600064南京高科(图8),还是从长期趋势开始。
从1999/06/29开始到现在,包括了两个下降趋势(一个自1999/06/29开始,另一个自2000/04/21至今)和一个次级上升趋势(结束于2000/04/21),三个趋势都没有完全结束。但是更大的趋势是个上升趋势(请读者自己查阅,毕竟跨越的周期太长了,我们不想做漫长的等待,不是吗?这里不做图示)我们偏向于进场交易(再次强调,这里只是介绍MACD的交易方法,不是荐股。)
可以看到,中期和长期的趋势都发生了背离,而且长期的MACD还包含了一个更大的背离(图中未标出,读者可以试着找找看)。
600064南京高科的近期趋势图如下(图9)
按照道氏理论和我下文将要阐述的原则,600064南京高科在三个月内将上升到16.80以上,六个月内将上升到18.24的水平。风险和利润如下:
风险:(15.30-15.65)/15.65=2.24%
利润1:(16.80-15.65)/15.65=7.35%
利润2:(18.24-15.65)/15.65=16.55%
非常遗憾,我们举的两个例子(我随便挑的)都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收益率,是否能够成功,也有待市场验证。但是我希望读者可以从中得到思路,明确如何使用MACD来判断市场底部。
我们总结一下本章所要表达的思想:
当MACD形成背离后,市场可能形成了阶段性底部,一般情况下,将出现一个反向的次级趋势,在这个反向的趋势结束后,才能确认目前的趋势是否反转。如果我们希望进行‘完美’的交易,必须遵守以下的规则:
1、长期和中期的MACD都形成背离是一个基本前提。
2、在市场底部,必须有一次强劲的反弹。我们在反弹结束的回落中(反弹回落到1/2或1/3处)进场交易。
3、止损是技术分析的必要手段。一般设在最低价的下方一档。
4、如果确实出现了一轮次级上升趋势,根据道氏理论,我们将目标价格定在上次下降趋势的顶点的上方,并祈祷会出现另一次背离。
读到这里,我想,你也许会说:“KAO,我不想完美,我要赚钱!”。别急,请继续看下文。
第二部分 已经形成的趋势
这次我们看一个已经完成的图例(图10),600053江西纸业:
http://club.999.com.cn/upload/images/图10.gif
在2001年2月份看来,600053江西纸业从2000/09/20的10.29到2000/12/27的14.28是一个不错的上升趋势,价差近4元,而且,显然依旧处在更大的上升趋势中,因为她的高点在不断抬高,低点也在不断地抬高(请自行查阅前期数据)。
如果你希望在一个已经经确认的上升趋势里交易,这是个好的选择-------你需要等待一次回调,以便能够找到合适的价格。
2001年2月下旬,这个机会来了。我们发现,中期的MACD产生了背离,长期的MACD也开始掉头向上(请注意,长期的MACD没有发生背离,但是开始掉头向上。我在前面说过,不是每个趋势结束都有背离现象发生。背离不是趋势结束的充分必要条件)。
假设我们两、三天后在12.20元买入了这支股票。根据波浪理论(后文论述),可以把目标价格定在上一个上升幅度(14.28-10.29=3.99)的1-1.6倍,既:11.17+3.99=15.16元到11.17+3.99*1.6=17.55之间。时间大约为三个月(见‘MACD中的时间因素’部分)。我们以11.00为止损价格。风险和利润分析如下:
风险:(11.00-12.20)/12.20=9.8%
利润1:(15.16-12.20)/12.20=24.3%
利润2:(17.55-12.20)/12.20=43.9%
我们再看一个未完成的图例(图11),600018上港集团:
http://club.999.com.cn/upload/images/图11.gif
从图上看,600018上港集团正运行在一个良好的上升趋势中,长期的MACD长期运行在0线之上。2001/04/25到2001/05/28发生了一次小规模回调(小于40%),中期DIFF接触0线后开始向上运动。长期的DIFF也开始抬头。
不一定要交易,我们可以跟踪这只股票,初步的策略是7月份将有25元的价格出现,9月份将出现29元。这个判断以今后不出现MACD的负背离为前提。
本章的思想总结:在下降趋势被打破或者一个上升趋势中,我们总是‘假定’价格将高于前一次的高点,并以此制定交易策略。由于处在上升趋势中,正背离变得不很重要,但是必须注意是否出现负背离,尤其是较长期的MACD。
我们应该(最好)在一次回调即将或已经结束时进场,基本原则如下:
1、上升趋势中的回调浪,其低点的DIFF至少应该贴近0线,最好是在0线下比较远的地方。
2、回调浪不一定需要出现背离,但是背离后更有把握。
3、回调的低点不能低于前一个低点。
4、价格穿越前高,趋势得到进一步验证,可以追加买单。
5、并非价格达到目标就表示趋势结束,很大的可能是回出现一轮回调,然后继续前进。
第三部分 波浪理论、黄金分割和MACD的综合使用(MACD的价格幅度)
由于MACD的缺点是不能把握价格变动幅度,我使用波浪理论和黄金分割来弥补这个不足。
第一浪:第一浪出现在下跌趋势的底部,是一种趋势变动的走势。她的特点是长期的MACD发生背离现象,TAI指标(详见拙作‘TAI’指标)出现‘潜伏’组合,价格位于超级波浪的价格区域,如果这时以最低价为基础,连续两个交易日没有出现新的低价,几乎可以肯定旧的趋势结束,新的趋势开始了。(图12)0571新大洲
http://club.999.com.cn/upload/images/图12.gif
第二浪:第一浪结束时,我们预期回出现反方向的第二浪。第二浪来自于涨势中的新卖压(或跌势中的新买盘),这些交易者无法辩识新趋势的第一浪,因而在第一浪的顶部卖出股票。已经因第一浪获利的人并不着急,尚未进场的交易者一旦发现新机会,便会迫不及待地冲近来。正确估算第二浪的终点非常重要,因为最大的行情发生在第三浪。
在大多数情况下,第二浪的终点在第一浪的38%-62%之间(黄金分割),这个概率是75%(比尔-威廉姆《混沌操作法》),还有16%的概率(同上)会超过第一浪的62%,如果第二浪的幅度小于38%,那么她通常是不规则的修正浪(参考“修正浪”部分)。第二浪结束时,DIFF通常在0线附近。
第三浪:第三浪是‘神奇的景观’,她提供给我们最大的获利机会。特色之一是她的斜率。因为价格速度加快,她通常比第一浪陡峭,有时甚至是接近‘垂直’的走势。特色之二是成交量放大。特色之三是基本分析法开始支持当时的行情(第一浪不是这样),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开始互相配合。这是市场中最有获利机会的时期,稍后股评家将开始推荐。
第三浪的长度几乎不会小于第一浪,一般是第一浪的1倍到1.62倍之间,也经常会大于第一浪的1.62倍而达到2.62倍(黄金分割)。另外,第三浪顶部经常出现短期MACD的背离现象(实际上是其中第三次级浪和第五次级浪所发生的背离)。
第四浪:强劲的第三浪结束时,获利回吐开始出现。优秀的交易者在第一浪初期就已经进场,现在有了可观的获利。在性质上,第四浪和第二浪截然不同,根据ELIOT的‘可替代原则’:如果第二浪很单纯,第四浪就会很复杂,反之亦然。(单纯是指曲折型(ZIGZAG)的走势,复杂则是指横向休整,比如平坦型、三角形或多重的修正)。
《混沌操作法》指出,大约85%的震荡走势发生在第四浪,如果你非常难以断定自己所处的位置,你很可能是在第四浪里。但是尽管如此,要是你不想错过第五浪的收益,你就必须正确判断第四浪的终点。
第四浪的回调通常是第三浪的38%--50%,小于38%的概率是16%,还有,就是第四浪永远不会低于第一浪的顶部,这是波浪理论的一项‘铁率’。然而,在实际交易中,我们仍然可以发现一些例外情况。
第五浪:第五浪是乐观的交易者试图创造新高价(新低价)的乐观行为,她不象第三浪那么令人鼓舞,一般说来,第五浪的斜率没有第三浪大,成交也相对密集。专业的交易员将利用新高价(新低价)了解头寸,新手依然试图进场建立新头寸。判断第五浪终点的方法如下:1、衡量第一浪起点到第三浪终点的幅度,比如是A。2、以第四浪的终点起算,大约0.62A到1A的价格区域是第五浪终点的大概位置。
完成上述五个波浪之后,其整体顺序将成为较高级别的一个波浪,可以是较高级的第一、第三或第五浪。同理,abc修正浪序列完成后,将成为较高级别的第二浪或第四浪。
修正浪:修正浪分为单纯修正和复杂修整。但是不论单纯还是复杂,b浪必然由三个波浪构成,c浪必然由五个波浪构成,只有a浪,也许是3个,也许是5个。
如果推动浪(第一至第五浪)的幅度非常大的话,修正浪也可以用来交易。其方法与推动浪的交易方式相同。修正浪的种类非常复杂,这里不做列举(因为我不会作图,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和我联系讨论)。只是告诉大家一点:修整浪经常结束于第四浪的终点附近。
第四部分 MACD中的成交量
成交量是推动股票价格运动的直接的,唯一的因素。所有可能导致股票价格变化的其他因素必须,也只有通过成交量来表示后,才能成为导致股票价格变化的真正因素。可惜的是,这些(一般有很多)因素是被柔和在一起后,才通过成交量进入股票市场的,以至于我们无法分辨究竟那个因素多一些,那个少一些。
技术分析者仅仅使用价格、成交量和时间来进行对价格趋势的分析,就是根据上面的道理。
然而,成交量毫无趋势可言,也没有数量限制,唯一可参考的是成交量平均线-----太少了!
为了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我设立了TAI指标(详见拙作《TAI》),TAI的定义如下:
TAI=VOL/(H-L),其意义为每单位价格上的成交量累积,一般要和成交量(VOL)共同使用,成交量为主,用TAI看异常变化。
图13是两条TAI曲线的变化:
我们应该注意价格峰位、成交量峰位和TAI均线的穿越。
图14是TAI的DIFF变化:
注意图中方框区域和TAI的几次背离,是成交量所不能或提示不清的。
实际上,TAI的平均线和VOL的平均线并没有本质的差别,但是两者是从不同角度在分析问题。TAI能够反映方向性,VOL不能。很多时候,VOL在不断放大,但是本质已经发生了变化。(比如有大量的对敲单)
其次是“成交量放大”和“成交密集”的关系问题,也牵扯到TAI:(图15)
图15显示的是“成交量”和“成交密集”的区别,注意标志区域。
“成交密集”也可以理解为“成交笔数”大幅度提高。
由于对成交量的变化(大小)没有“精确”的度量,我们必须使用TAI和“成交密集”(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指标,我只是提出了一个思路)来尽可能地“精确”她。
还有一点要提醒大家,成交量不仅是推动价格上升的动力,同时也是推动价格下降的动力。没有成交量,就没有价格变化。
本章的内容几乎没有其他书籍参考,请仔细阅读。
第五部分MACD中的时间
一般我从三个角度考虑时间因素:
一、MACD存在着‘对称性’。
无论使用什么参数,跟随着价格的变动,MACD必然将在O线的上下波动,大多数情况下,是由正数变成负数,再变成正数的循环过程。
1、如果DIFF仅仅出现单峰,以峰位为中心,两边的K线数目大致相当(时间相等),请注意,说的是DIFF,不是价格。
2、如果DIFF未触及O线即向原方向折返而形成双峰,那么,从O线到第一峰(AB)和从第二峰到O线(DE)的K线数目大致相等,而且,以中间的谷为中心,到两边峰位(BC和CD)的K线数目大致相等。(图16)
3、当DIFF在某处发生折返而形成简单的峰(谷),从峰(谷)回到这里的时间大约等于其耗费的时间。就是说,任何一个单独的峰(谷)有对称性。
我们可以这么想象:有一匹小马,在山峦起伏的DIFF上奔跑,每上一个峰(下一个谷)和下(上)到同样高度的时间大致相等。
我们应该明白:这是一个事实,而不是想象。
如果MACD的对称性被打破,价格将向K线数目多的方向的反方向发展。(图17)
上图中DIFF的对称性连续两次被打破,第一次耗时较多(K线数目较多、时间较长)的方向是上,表示价格将向下运动。第二次刚好相反。
也可以理解为:如果一个漫长的价格趋势被一个迅速的反趋势吞没,说明反趋势的动力强劲,价格将继续向反趋势的方向运动。再次强调,这里说的是DIFF,而价格则作为被预测的目标。
二、波浪理论中的时间规则(请参阅有关书籍),我仅强调两点:
1、第四浪将站整个五浪的70%的时间。
2、第三浪是强烈的主升浪,一旦价格发生横盘的现象,就表示第三浪结束。
三、周期理论(请参阅有关书籍)
后记:这篇文章是我研究MACD的部分结果,并非全部,其余部分正在制作和补充中。希望将来能够作为技术分析爱好者的工具(很差,但是可以用)。
:)
我真正希望的是大家看完后,说:“哦,技术分析应该这么研究,而不是简单地知道什么‘金叉’‘死叉’就可以了。”
自我感觉这篇文章还很不完善,而且缺点多多,我会努力将MACD形成一套完善的理论,为技术分析的发展做一分贡献,也请读者不吝赐教,帮助我实现这个理想,毕竟,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梦想。
本来还想写《如何用MACD创造最佳效益》一章,后来想想,没有必要画蛇添足了。世上本来就没有什么最佳,何必自寻烦恼呢?!
战术理念与市场的结合:关注均线系统的重要性
战术理念与市场的结合:关注均线系统的重要性西门吹牛㊣
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一直在想如何清晰的把他说清楚,有些技术和理论,我经常会在不经意之间已经使用了,但是,当别人问我为什么的时候,我也一时回答不清楚,特别是这个问题的实质到底是什么。
均线,即移动平均线,是用统计处理的方式,将若干天的股票价格加以平均,然后连接成一条线,用以观察股价趋势。移动平均线的理论基础是道·琼斯的“平均成平”概念。移动平均线通常使用进有3日、6日、10日、12日、24日、30日、72日、200日、288日、13周、26周、52周等等,不一而足,其目的在取得某一段期间的平均成本,而以此平均成本的移动曲线配合每日收盘价的线路变化分析某一期间多空的优劣形势,以研判股价的可能变化。一般来说,现行价格在平均价之上,意味着市场买力(需求)较大,行情看好;反之,行情价在平均价之下,则意味着供过于求,卖压显然较重,行情看淡。
以十日移动平均线为例。将第1日至第10日的10个收盘价,累计加起来后的总和除以10,得到第一个10日平均价,再将第2日至第11日收盘价和除以10,则为第二个10日平均价,这些平均价的连线,即成为10日移动平均线,移动平均的期间长短关系其敏感度,期间愈短敏感度愈高,一般股价分析者,通常以6、10日移动平均线观察短期走势,以10日、20日移动平均线观察中短期走势;以30日、72日移动平均线,观察中期走势;以13周、26周移动平均线,研判长期趋势。西方投资机构非常看重200天长期移动平均线,以此作为长期投资的依据,行情价格若在长期移动平均线下,属空头市场;反之,则为多头市场。
上面是教科书式的理论看法,我们需要理解的是:
1、移动平均线是反映了某一段期间的平均市场成本,当股价在平均市场成本之上时,市场平均处于获利状态,反之则处于亏损状态;
2、移动平均线按照时期长短分短期均线和长期均线,一般而言市场处于强市的时候,投资者普遍处于赢利状态,长期均线在短期均线下方,而市场弱的时候,投资者普遍处于亏损状态,长期均线在短期均线上方;
3、当短期均线上穿长期均线的时候,股价可能出现向上拐点,反之股价可能向下转折;
4、股价也可以理解成条平均线,周期是1天。
下面我们以中短期重要评判指标30天线和60天线来做分析理解:
1、为什么我们选择30天和60天的均线来分析呢,这个和我们投资者的投资喜好周期有关系。大家知道,移动平均线是反映了某一段期间的平均市场成本,比如30天线代表了30天的平均成本,根据中国市场的投资特点,30天是一个活跃交易者的平均持股周期,这个周期影响了股价的短(中)期走势。而60天线几乎是目前市场短期活跃投资者能承受的极限持股周期,因而研判中期走势以60天线为重要指标。实际上,短期走势研判从5天线到10天线到20天线都有参考意义,以30天线为依据是我根据目前市场的变化而改变的,我感觉我们的市场平均短线周期在增长,同时,主力操控耐心也越来越好,经常对10天线甚至20天线进行洗盘,同时部分短庄的建仓周期就是一个月左右,因此我们的操作也不能象前十年那样频繁操作,以30天线看一个波段短期的强弱比较合适。这里我也要说明一下,我说的短期实际上不是短线。
2、30、60天线的含义及实质:30天线代表了30天内的投资者买入该股票的平均成本,60天线代表了60天内的投资者买入该股票的平均成本。举例来说,某只股票30天线成本为9元,说明30天以内买入的投资者平均成本为9元。如果股票价格上升到30天线以上即9元以上,则30天以内买入的人平均是赢利了,这个时候人的心理是追涨的,短期可能吸引投资者继续买入,对股价形成了支撑;如果,股票跌穿了30天线,说明短期投资者基本平均是被套了,会激发止损盘的涌出,更加加剧股价下跌;同时,股价在30天线附近震荡,这时市场平均成本就在这里,投资者会采取观望,等待方向的明确。这就是均线的支撑和压力的实质。这样我们可以理解,30天线是短期投资者的生命线,股价上升途中,短期操作的底线就是30天均线,跌破30天线说明短期内活跃投资者将失去信心,下跌即将来到。前面我说过,目前有些主力经常利用跌破10天、20天线来欺骗投资者抛出筹码,但是突破30天线洗盘会导致图形毁坏、失去投资者的跟风热情,极少有主力在上升途中使用,因此比较安全。而如果股价跌破60天线则可能将所有短期操作的投资者都套住,将在较长的一个时期内承受解套盘的压力,这种图形在上升市场中要特别注意,一般这种状态下,短线操作将有较大风险。
3、以600205举例说明股价线、30、60天线的趋势分析:
(1)股票建仓(或者长期低位)时期:一般来说,由于主力希望尽量吃到便宜筹码以及更加多的筹码,其市场平均成本必然是比较稳定的并随着筹码的流通性减弱,曾现一个成本稳定上升的趋势,中短期均线会逐渐聚集到一起。我们从600205的QFII主力的进入时期可以发现,主要的QFII资金花旗、渣打的进入主要从2005年6月到2005年12月这段时间,从图形上也可以得到证实,这个时期短期中期均线出现纠缠,但是逐渐开始出现同步上升。建仓期间,股价数次突破30天及60天均线,但是均迅速收回。股价也数次向上涨升,也是迅速打向均线,这样逐渐使得市场上活跃投资者的成本与中期投资者成本一致,主力的成本也逐步聚集在这个位置。---这样的图形往往是建仓的明显标志。
(2)股票拉升时期:我们可以从图形上看,600205的拉升真正开始是2005年11月18日,好日子,主力也讨个好口彩。当天大盘涨了22点,并没有太大的涨幅,特别是后面还出现了较长时间下跌,而600205则开始出现了牛市行情。这个期间我们分两个阶段:11月18日到2006年3月27日,股价突破了30日均线向上突破,并持续上涨,其间虽然多次对10日、20日均线进行打穿修正,但是一直在30日线以上运行,大家可以放心,短期趋势没问题,同时60日均线一直在30日线下方层上升趋势,均线呈现发散状态,大牛市明确无疑。第二阶段,2006年3月27日到2006年6月7日,这个期间,股价两次击穿了30日均线,大家要注意这里的不同,一个是获得支撑,而一个是有效突破:3月27日,600205首次跌穿30日线,这个周期一共4天,均贴在30日线附近徘徊,活跃投资者开始观察趋势,后受到LME的刺激(我个人认为这个可能是QFII的一个计策),股价在30日均线受到支撑,再次向上,当然如果按照突破30日线卖出止损的也不用急,一般股价在受到支撑收复30日线后会对其支撑再进行确认,2006年4月13日左右,股价继续考验30日线支撑,结果到20天线就被买力托起,继续进入拉升。----长期均线在短期均线下方,均线发散;获得支撑和有效突破的区别。
(3)股价掉头跌穿均线系统:这个里面要注意,当股价拉升离均线过远,市场平均获利率将非常大,例如,2006年5月15日,600205股价26.93元,30日均线在17.4附近,60日线更在15.7附近,30日短期投资者平均获利近60%,这样的获利压力是非常可怕的,一旦风吹草动,股价就会雪崩,2006年6月6日,股价又连续在30日线附近徘徊,但是6月7日的放量下跌宣告30日均线失守,短期投资者开始迅速止损,导致股价继续下穿60日均线,6月9日跌穿60日线后,投资者也会有观望,但是6月30日,30日线下穿60日线,这个打击是非常大的,同时,市场短期均线也向这个位子聚集,均线再度出现粘合,但是这次是出现在顶部,要非常注意,后面的危险非常大。很多上次在30天线跌穿没有来及走的投资者在2006年7月3日将这次上穿30天线作为了跌穿后回抽确认的最后机会出货,则后面股价完全确认跌穿30、60日均线,引发巨大的中期获利盘涌出,同时,60日均线出现在30日短期均线上方,股价完全在弱市中运行。----注意短期乖离率;60日均线下杀30日均线;股价下穿30、60日线后中期向淡。
这个例子当然是个“事后诸葛亮”,但是这个例子的非常好的说明了均线系统在不同时期的形态研判,大家可以对照600205的日K线走势(F5)理解和体会一下。
从上述的均线系统作用来看,目前的大盘指数走势是非常微妙的,假设没有突发消息的影响,目前大盘正在对这轮上涨中首次跌穿60日均线的一个回抽确认,同时,30日均线正逐步向60日均线靠拢,如果出现30日线下杀60线同时指数不能够有效收复上述两条均线的情况,那大盘的整理调整时间将不会短,这点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大家也不妨对手中个股的均线形态进行一个判断分析,30日、60日线目前是什么关系。前面说的这些也就是我在个股问题中很关注这两条线的重要原因。
-----说了很多,也不知道说清楚了没有,还有,实际上这个也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稍微耍几下,各位高手也不要见笑。
技术分析随笔
技术分析随笔【 原创:pitdoor 】
大多数小额度投机者用技术理论技术分析做买卖理由或者基准
大多数人对技术分析只留于表面话
经常看到的是 这是支撑线 这是压力线 这是。。。。等等
市场是混沌的没有人能诠释 技术分析是试图在混沌中找出清晰找出规律
影响价格波动的因素有很多{消息 政策 经济 突发事件 人为操纵 等}
图表上的价格或者形态与趋势是各种因素权衡争斗后的结果
所以图表技术是有其滞后性的 要承认 不要过于相信图表表面化 所以纠错是技术分析使用者重中之重 单纯的技术分析使用者要承认我们拿的不是什么超前武器
技术理论是随着投机市场的产生总结出的经验的产物 着眼于历史会重演
历史真的会重演吗? 不一定 所以技术分析的答案是不确定的
对小额投资者一定要清楚明白这样一个概念 用单纯的技术来分析大势或者个股他是滞后的 不确定的
既然不确定那么就应该端正态度 端正认知 每次交易行动上一定要做两手准备
影响价格波动的因素既然那么多 所以技术分析的局限性就会体现出来
举例:技术分析不能去分析政策 技术分析也不能分析消息的来源 更不能分析突发事件等等
而这些不能够 往往正深刻的影响者价格的变动
政策与消息解读能力与信息不对称正是小散户的致命弱项
技术分析对资金量有非常明显的局限性 资金量足够大的话也会影响标的品种的供求关系 所以大资金很少用技术分析
是他们在引导技术分析 不是吗??
大额主导性资金层面对政策与消息 行业潜力 与金融背景的认知、把握与创造综合能力是它们每次战役成功的基础
所以散户在没有资源优势的情况下只能退而求其次用技术分析来指导自己的买卖操作 没办法的办法
中外的技术理论的创造者都是散户 都是个体 包括江恩 。5鹊?所以技术理论更适合散户
华盖这么理解,单纯的技术分析使用者会不会有泼凉水的感觉呢?
没办法这就是技术分析的缺陷 这就是技术分析的盲点 结论它是滞后的并且结果是不确定的和有局限性的
知道技术分析的缺陷 才能更好的把握运用它 否则江恩也不会在他严密的技术理论框价体系里加上买卖规则21条
技术理论生存的环境是什么?
市场是人在参与
技术分析更多的本质是一种心理分析与大众行为分析 每一个形态都都是大众行为与心态的体现
所以说技术分析不融入大众心理与大众行为分析那是很浅薄的掌握
图表上每一个头部K线几乎都是疯狂的追涨者留下的足迹
不信吗?
技术理论的优势是什么?
技术理论的优势是 体系比较完善 买卖点明确 对未来可以假设 易于散户把握
全息争斗的结果会最终体现在图表上 虽然是滞后的 但它提供了一种交易买卖最基本的参照基准
所以华盖经常说技术分析它只是一个基准 一个说服自己买卖的一个理由 他不一定是准确的但他是明确的
使用技术分析会成功吗??
华盖认为《会》 这要看你的欲望与目标
分析中外案例技术理论技术指标发明人都有成功过的经历 投机市场上他们阶段性的创造过辉煌
他们最后失败大多数是不知道节制 或者失败在人性上
那么我们能不能认真的反省这些技术理论创造者阶段性的成功与失败呢
那么我们能不能学会总结并克服这些人性上的弊端呢? 你思考过吗?
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大多数散户与家庭如果叫他赚50万-500万 他会很满足
如果目标是这样的 我们就有用技术分析阶段性的战胜市场全身而退的参照案例与可能性
人们试图用各种工具和理论妄想永恒的战胜市场
这就是极大的误区
其实只要记住一句话
战胜市场的不是工具也不是理论
而是心态
这个心态包含了太多、太多
有几个人能明白呢??
心态是个体战胜市场的一个突破口
股金中外的交易大师们许多由辉煌走向失败的不是技术上原因
而是心态 性格 所导致
技术不要求多么高深多么玄妙
掌握基本就可以
把握你能把握的 节制你所不能为
影响价格波动的因素有很多{消息 政策 经济 突发事件 人为操纵 等}
技术理论是随着投机市场的产生总结出的经验的产物 着眼于历史会重演 ,历史真的会重演吗? 不一定 所以技术分析的答案是不确定的
图表上的价格或者形态与趋势是各种因素权衡争斗后的结果 ,所以图表技术是有其滞后性的,要承认. 不要过于相信图表表面化 所以纠错是技术分析使用者重中之重 单纯的技术分析使用者要承认我们拿的不是什么超前武器
政策与消息解读能力与信息不对称正是小散户的致命弱项
技术分析对资金量有非常明显的局限性 资金量足够大的话也会影响标的品种的供求关系 所以大资金很少用技术分析
大额主导性资金层面对政策与消息 行业潜力 与金融背景的认知、把握与创造综合能力是它们每次战役成功的基础
所以散户在没有资源优势的情况下只能退而求其次用技术分析来指导自己的买卖操作 没办法的办法
技术分析更多的本质是一种心理分析与大众行为分析 每一个形态都都是大众行为与心态的体现 ,所以说技术分析不融入大众心理与大众行为分析那是很浅薄的掌握
华盖经常说技术分析它只是一个基准 一个说服自己买卖的一个理由 他不一定是准确的但他是明确的
洗面革新--技术分析者应端正的态度
洗面革新--技术分析者应端正的态度蔚蓝
作为我们,信息不对称的受害者,立身一个全无规律的市场,一个没有虔诚的投资者、不具备投资价值的大环境下,投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在赌博,承认这一点,因为我们要利用这个前提,不再做操纵行为单纯的受害者,如果这触动你正直的心,让你恶心,请你离开,如果不,那么我们该如何入手呢?
首先,我们知道很多的概念术语,比如支撑、压力,突破与假突破等等,在分析以往的证券走势时,我们可以轻松的发现它们的存在,但是当我们真的面对未知的明天进行“看图说话”时却往往茫然不知所措。另外的情形是,许多的人会在那些经典的描述之后,建立一种偏颇之见——走势图出现头肩底即意味着股价的上涨,KD线出现金叉就会有股价上扬如此种种……这样于是在市场中吃尽苦头,实际上,作为整理形态本身并不能预示未来,它是纯而又纯的客观事物,关键在转市突破的那一点。那一点的判断决定投资成败,头肩底整理失败完全可能借势而下演变成一个下跌中继的头肩顶形态(值得重视的是:这种情况并不一定是“操纵与骗线”所致,而是当时大势所趋!)接下来的跌势既凶又猛。这时,我建议你反省自己的态度与思想方法,因为这已经不是投资技术的问题。一个市场行为背后,自有他自己独特的诠释语言,为什么同样是双头有的左肩比右肩稍高有的却稍低?这里的原由是什么?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双头成交量都自左至右呈递减为什么潜伏底突破之后的涨幅惊人又为什么圆顶总是出现在高价绩优股的历史走势上?这就是我们所要说的技术分析的关键——技术对质,哲学所谓的否定之否定,一种不惑的理性。
其次,你可曾注意自己的内心,无论你标榜自己的风险意识多么的强,潜意识里你对多头牛市都有一种朝思暮想的潜流涌动,股市的特殊性容易在全体参与者产生偏多的思维,而这一点会在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之中影响投资行为。
一种理论,一旦在公众心中建立,说明过往时间已经检验了他的正确性,所谓存在即是真理,但是他的作用我们权当做映射历史,因为我们对“变化产生的变化”一无所知,毫无把握,而那确是事物情势的归宿。
美国十年牛市对国家经济的反提升作用,令一些人倾心不已,实际上,抛开国情的不同,民族思维的差异,即便大洋彼岸,正在走向盛极,股票的价格维持上扬是要用实实在在的码洋堆砌的,单纯的假定筹码的所定性良好,假定人们永远做股市的守财奴,把赚的钱依旧投入,从不会有意外事件出现扰乱市场的运行轨迹……这一连串的假设不能有一处出现断裂,表面的强势造就表面的外强中干,要知道仅凭一个期权评价公式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正是维持多年的强势上升造成的, 股市这个地方,不同于期货、外汇等其它金融投资市场可以由市场力量的均衡/利益的各向异性来自我平衡,相反,政府、券商、法人、个人投资者、评价机构、媒体的共同利益容易导致人们主观上的“偏多”心理倾向,各方既有利益都有赖股市的长期上扬,这时要做出理智公正客观的评价就非常的困难,人心思涨,所谓的客观分析不知不觉演化为刻意的求证,仿佛政府,投资人士比市场更了解市场。
经济体制在变革,实业投资的低效导致投资市场的投入产出比凸现,中国的某些地区积聚的大量游资与热钱急切的盼望增值与保值的机会,证券市场的暴利效应、良好的流通性,为之提供良好的机会,于是涨涨跌跌完全成了按耐不住的情绪使然。
于是就成就了我们今天年年难过年年过,年年过的还不错的市况,构成我们的今天的证券A股市场。对于沪深两市历次中级及以上行情,除了1996年上半年以外都是在极端狂热的快速拉升中完成,其原因就在于我们的上市公司在大多数时候几乎全部不具备投资价值,也就是说,只有靠让大家相信今天的买进,到明天就有财富进帐的情形下才能达到目的,而不是所谓的物有所值。(1996年初深科技只有2-3元,深发展7元,大多数股票逼近其净资产值,我们不妨寻找到那时的中国证券报看看行情报价,只是现在这些大声疾呼“理性投资”的人士当时在做什么实在是不可考,因为当时的媒体上没有他们的消息。)
所以我们必须端正我们的认识,这是我们取得全新开始的必要条件之一。
也摸大波,谈MACD的用法
也摸大波,谈MACD的用法缩水基金
MACD在中线使用是一种比较好的指标,在实际使用中相当有价值!
首先,MACD是由移动平均线所发展出来的工具,其吸取了移动平均线本身的精华,又同时利用两条不同速率的平均移动线来计算二者之间的差离状况,从而更全面地研判中期趋势。通常采用12日平均移动线EMA和26日平均移动线EMB,并以此两者的差为DIF,即DIF=同日12EMA—同日26EMB,从而推算出DEM9,即DEM9(第九天的MACD)=9日DIF之和/9。
(一)操作要诀
1、当DEM9和DIF在0线之上,说明近12天的股价移动平均线比近26天股价移动平均线大,即近期买入股票平均成本要大于稍远期的股价平均成本。显然,市场正处于涨势中,而且涨势越足,DEM9越大,并将延续一段时间,反之,亦成立。这个论点虽然在盘局中有失误,但对研判市场是处于中期多头市场还是中期空头市场极有贡献。
2、股价创出新高,DEM9未明显放大,表明多头能量不足;股价平势整理,DEM9反而逐步缩小,表明部分多头离场,这个论点对热点是否退潮有权威性分析。
3、实战中为了增加其敏感度,也用EMA5、EMA10。短线炒手亦通常运用它抢反弹。但实践反复证明,大资金运作仍应使用EMA12、EMA26,因为其代表了周期性的策略。
4、它有一个缺点:即无法预知阶段性头部或底部,但如能结合中期乖离率,则可以明判。
(二)强势股的DEM9领先于大盘,大盘如处于盘局,不少强势股的DEM9逐步呈红色放大,表明大盘已进入多头持股波段;反之,亦成立。
“96.6.4”,“申能股份”的DEM9出现明显放大现状,伴随成交量的温和放大,预示主力有所动作。“96.6.5”该股DEM9迅速放大,DIF也呈放大状,表明多头全线介入,这一局面一直维持了两周。“96.6.14”其股价继续创出新高,而DEM9并未放大,则显示多头追涨意愿不足,然而由于DIF仍呈缓步放大状,则多头控制局面仍将继续。“96.6.28”股价还在往上涨,而DIF和DEM9都已显示多头能量退潮,虽然此后该股仍维持了较长时间的涨势,但中期回拉已势在必行。对于做波段者来说,正好介入该股的6—9元阶段,放弃9元以上阶段。
大盘盘面的W底或者M头此起彼伏,但在MACD眼中,其只是短线的技术要求,也就是说,MACD包含了趋势概念,这就是MACD的与众不同处。
总结之:
1、MACD位于0轴以下不宜重仓,这时只有股票后市将有一大段涨势时才有很大的参与价值,因此,此时如果判断后市较好时可以试盘介入。
2、MACD位于0轴以上可以大胆介入,设好止损位,专摸大波。
3、炒股切忌如换衣服,如果资金量不大,不宜炒几只个股,当然可以分成几仓做不同的策略操作,最好是一种风格。这由个人时间多少而定。其依据是通常大波来自于大盘,而大盘与多数个股是相关的,所以如果挑不到好的股票就次一点也是可以得到一段鱼身,而一换股恐怕也还是鱼尾巴,浪费时间浪费成本。不值得,呵呵。
RSI用法
RSI用法要透彻地理解和运用一技术指标(rsi),无疑要从指标公式基本表达及所描述的数理模型这个方面入手。前面的网友在综合前人经验的同时,结合自己的理念作了精彩的论述,但大多仅局限于对RSI的技法探讨或进行有限度的改良上,但只要不脱开RSI指标的本质,这种努力的收获是不会太大的,故我们不能老停留在指标原公式的‘内涵’上。指标RSI的公式表达明确地描述了:在一设定的价格变动时间周期内,价格的上涨幅度(或下跌幅度)的百分比,即上涨居多还是下跌居多。从这点说,RSI显然应归属于短线指标类。我们知道,凡短线指标其使用都有一定的条件和适用范围,即不可随意地用于较强的趋势行情,而在一般常态行情中使用的效果较好。我们在用RSI作选股或交易系统时,无论如何试图去附加一些条件,皆因未摆脱指标公式的基本‘内涵’,更没有设定有效识别或区分行情性质的程序表达,欲提高成功率当然是困难的。要改变RSI指标的现状,就必须在指标的‘外延’上下功夫,寻找新的属性。
在一轮总的上涨趋势行情中,通常会看到庄家底部拉高建仓,震荡或打压,洗筹调整等所引起价格短期的波动。RSI指标对这种短期的价格变动反映较敏感,大多能予以较满意的讯号指示,但对行情的‘总趋势’却无能为力!这正是RSI指标的缺陷和人们的困惑所在。于是,指标RSI‘外延’属性的要点便转到“如何判定与跟踪趋势行情”中来了。其实,这也不难。一些传统的指标经改良就能满足,如MACD,BOLL,BBI%,W%R等。*******如图例中‘雪飞判势XFPS’指标,就是笔者为此尝试的结果:指标将短期变动与总趋势性进行统一组合后,即可作短线买卖,又能把握住行情的主要趋势,实战中的可操作性增强。故对指标的优化或改良,我们不应仅限于‘修修补补’,而应当在增强技术理念与提高市场认知上。这样,才会有新的发现与突破。
定义:要点是通过某个时期内股价升跌的统计结果,反推出买卖双方力量的对比,依此对大势或个股走势作出判断,RSI的取值范围在0-100之间,数值越大表明买方力量越强,反之数值越小则表明卖方力量越强。
实战运用:RSI属于领先指标,可以率先洞察出行情的变化,较早地发现底部或顶部的出现以及趋势的突破。最常见的使用方法是通过发现“顶背离”或“底背离”来确认股价的头部区域或底部区域。“顶背离”是指在经过一段涨升后RSI达到80以上的高位,此时股价继续上行创出新高,而RSI值却未能同步创出新高,与股价发生“背道而驰”的走势;反之“底背离”是指在底部区域RSI未能跟随股价创出新低。一般来说,顶背离意味着后市看跌,应当卖出,反之底背离的出现为买进信号。但有时,极强烈的上升或下跌行情可能突破RSI的顶背离或底背离,当RSI的顶背离或底背离被有效突破后,必定会有一段不小的继续原有趋势的行情,该法则被称为“RSI必胜术”。例如:今年春节后2月14日至3月13日,上证指数日K线的RSI出现顶背离,表现为股指为上行趋势,RSI却一路走低。这时将RSI的高点连成一条直线,构成RSI顶背离的压力线。但到了3月20日前后,该压力线被有效突破,随后上证指数果然强势上行。个股出现这种RSI顶背离被突破更是屡见不鲜。如一些前期强势股粤华电(0532)、深南波(0012)、鲁石化(0554)、蜀都(0584)等等,都在出现了RSI顶背离被突破后继续强势上行。
特别注释:当前上证指数日K线又一次出现了明显的RSI顶背离。如果后市如果能放量突破RSI顶背离形成的压力线,则涨势仍然可期。
强弱指标RSI是广大投资者最常用的指标之一,然而真正能善于运用的人还不多,全面了解其特性是能否运用成功的一个关键。以下是笔者对其特性的一些探索。 数值性。超强势股在80以上运行,强势股在50--80之间,弱势股在50--20之间,超弱势股低于20,这是众所周知的,而RSI在50左右摆动时是股价盘整区。结合形态理论和切线理论,它有预测盘局后突破方向的作用,这样理解的人还不多。如明天科技(600091于9月9日、20日的RSI在50线附 近摆动形成M头,期间是股价盘整区,且股价仍处高位,向下突破信号已发出;厦门国贸(600755)7月1日至7月19日股价横盘,但RSI在50线附近形成多重底,波段底部信号已现。 形态性。K线中的头肩顶(底)、双顶(底)、多重顶(底)、尖顶(底)、变形M头或变形W底均是在正确运用RSI指标时必须掌握的重要形态,应对该类图形敏感。能区分股价所处历史的高(底)价区时,则顶(底)部图形远比K线的同类形态更为提前和可靠,这是因为利用了其顶(底)的背离性,从而使RSI具有了超前反映股价的特性。 背离性。股价创新高(或新低)而RSI指标不能创新高(或新低)时为顶(底)背离;顶背离(一般强势股)或多次顶背离(超强势股)时为波段顶部,底背离(一般弱势股)或多次底背离(超弱势股)时为波段底部。在运用时出现背离信号决不能等闲视之!如广电股份10月28日、11月2日在80线附近形成变形M头,加上其股价面临近期箱顶,限制了它和沪市大盘的反弹高度,应有短线回落的心理准备;近日深市成指如不能连续上攻,则有形成RSI指标的M头之嫌,而市场灵魂股如深科技(0021)股价横盘,其RSI近日形成头肩 顶。天大天财(0836)则形成M头,这些都将表明大盘实在是芨芨可危,因 为这类市场灵魂个股的股价一旦破位,则随时可能引发大盘重新探底。 趋势性。底背离中各低点依次连结形成上升趋势线,每次回落至该线时均可买入,跌破则必须停损卖出,如深惠中(0036),9月17日RSI已跌破由前期各低点形成的上升趋势线时应及时停损;顶背离中各高点依次连结形成下降趋势线,每次反弹至该线时均应卖出,如中关村(0931),9月22日 、27日,由于RSI顶背形成下降压力线,10月12日、28日反弹至该线,均是出货点。而带量突破该线时应及时停损回补。另外,在波段底部时应充分重视股价突破因顶背形成的下降压力线和因底背形成的上升趋势线两者交叉线的双重支撑作用,波段顶部时两交叉线的双重压力作用。 参数性。在设定参数时虽然也许有比RSI(5、10)等更好的组合,但不宜苛求。 共振性。这是结合了KDJ等其它指标而言,如多次底(顶)背离形成底(顶)部形态时,同时慢速KDJ在低(高)位金叉或二次上交叉,则股价共振向上(下)。与其它指标如MACD等的共振性可自已摸索。 周期性。日线的RSI为短线指标,周线的RSI为中线指标,如两者同处底部,则中短线资金共同进场引起股价共振向上;两者同处高位,则中短线资金共同离场引起股价共振向下;两者相反时,周线RSI将决定股价运行的中线趋势。 强弱性。主力吸洗拉的个股形成中线强势股,在80以上的顶背离可形成波段顶部,多次背离须出,而由于主力洗盘回挡至50左右形成底部形态或多次底背离时为波段底仍可再次介入,条件是主力还没有出货的意图,而在历史低价区,如果基本面隐含重大利好,主力才可以钝化RSI指标或反指标规律建仓;主力出货的个股形成的中线弱势股,在50左右的顶部形态或顶背信号可形成反弹高点,须出局;在20以下形成底部形态或底背信号时才可补仓做短差。择强汰弱,不参与主力近期正在出货的个股,这是铁的纪律。 以上还仅是笔者初步了解到的有关RSI的基本特性,其中的任何一条信息均值得高度重视!在运用时还需结合成交量、大势等因素来综合判断才能提高胜算
相对强弱指数(RSI)是通过比较单位时间内的平均升幅和跌幅来测量多空双方的力量对比,其超买超卖、背驰等原则,运用相当复杂,运用上存在不少误区,如超买不跌、超卖不涨,背弛信号特别是顶背弛的运用可靠性不高。已有不少高手从参数的选择和RSI的新用法上进行了探讨,本文意在抛砖引玉,仅从以下几方面对该指标的优化提供一个思路,错误不足之处请指正。
一、结合成交量进行优化。量价结合是我们常用的方法。
LC:=REF(CLOSE,1);
RSI:SMA(MAX(CLOSE-LC,0)*(1+V/CAPITAL),N,1)/SMA(ABS(CLOSE-LC)*(1+V/CAPITAL),N,1)*100;
二、运用成本函数进行优化。将价格的运动理解为获利盘的变动,其实也是考虑了成交量的因素。缺点是只能在日线上使用。
TD:=WINNER(C)*100;
LC :=WINNER(REF(C,1))*100;{如用REF(WINNER(C),1),因WINNER函数的范围是0-1可能会有影响}
RSI(N):=SMA(MAX(TD-LC,0),N,1)/SMA(ABS(TD-LC),N,1)*100;
三、加入大盘因素,将个股置于深沪股市这个参照系中,化股价的绝对运动为相对运动,可能对个股的强弱有提前的指示作用。
LC :=REF(CLOSE,1);
LC1:=REF(INDEXC,1);
ZF:=(C-LC)/LC;
ZF1:=(INDEXC-LC1)/LC1;
XD:=ZF-ZF1;
RSI(N):SMA(MAX(XD,0),N,1)/SMA(ABS(XD),N,1)*100;
四、加入时间因素。如RSI(12)可表示如下:
LC := REF(CLOSE,1);
RSI1:=SMA(MAX(CLOSE-LC,0),4,1)/SMA(ABS(CLOSE-LC),4,1)*100;
RSI2:=SMA(MAX(CLOSE-LC,0),8,1)/SMA(ABS(CLOSE-LC),8,1)*100;
RSI3:=SMA(MAX(CLOSE-LC,0),12,1)/SMA(ABS(CLOSE-LC),12,1)*100;
RSI(12):=(RSI1+RSI2+RSI3)/3;
五、其它。已有引用人气指标AR或BR来计算RSI的,此不详述。
由于此公式选出的股票涨幅不是很大,所以目标利润定为5%首先从分析家自带的RSI开始,当股价从低位开始上涨时6日RSI 会上穿24日RSI,初始公式为:cross(rsi1,rsi3),此时此公式所发出的指示有一部分出现在高位,甚至顶部,通 过观察,可以发现在低位发出的指示有一些共同点,即12日RSI 小于40,6日RSI小于50,并且最近5天内RSI曾低于20,所以在 公式中加入以下限制:
rsi2<40 and count(rsi1<20,5)>=1 and rsi1<50
经过测试(99.1.1-00.7.7),发现此公式的失败指示主要发出在 99年9-12月,此时大盘不景气,于是加入以下限制:
c/ref(c,1) 以下测试条件均为20日5%(请注意目标利润为5%)
-------------------------------------------------------
99.1.1-00.7.7
测试股票数:984
共发出指示:250 成功指示:202 失败指示:48 未完成指示:0
平均成功率:80.80%, 成功率达到50%的股票有:18.8%
利润1总平均:15.30% 利润1最大值:88.51% 利润1最小值:0.00%
利润2总平均:11.19% 利润2最大值:88.51% 利润2最小值:-13.41%
-------------------------------------------------------
97.1.1-00.7.7
测试股票数:984
共发出指示:443 成功指示:345 失败指示:98 未完成指示:0
平均成功率:77.88%, 成功率达到50%的股票有:29.3%
利润1总平均:13.94% 利润1最大值:88.51% 利润1最小值:0.00%
利润2总平均:9.64% 利润2最大值:88.51% 利润2最小值:-27.26%
-------------------------------------------------------
如果要用此公式选股,只需在条件选股窗口中选中此公式,并 把条件设定为HPRSI大于P1(P1为0)。
si的公式是:
rsi=100-(100/(1+rs))
rs=x天内上涨收市价的平均值/x天内下跌收市价的平均值
x=人工设定的时间跨度即周期天数
经换算就是:
rsi=x天内上涨的幅度/(x天内上涨的幅度+x天内下跌的幅度)*100
rsi>70即超买 意味着:价格周期内上涨的幅度超过其周期内涨,跌幅总和的70%就是超买
rsi<30即超卖 意味着:价格周期内上涨的幅度不到其周期内涨,跌幅总和的30%就是超卖
换一种说法,一段时期内,涨得多,跌得少,就是超买,跌得多,涨得少,就是超卖这样rsi的是非成败就唯一的决定于一点---时间周期的天数。只有碰巧选对了周期天数,与现实的趋势的时间长度相符,rsi的说法才能成立如果你知道 了趋势的时间长度,还要rsi干吗?如果你不知道趋势的时间长度,rsi就没有用。做个假设:有一个箱形整理,假定其每天的涨跌幅都相等,而且最高和最低有相当大的空间你可以自己画一个,其中有1,3,5三个峰,有2,4两个谷。让我们来算一下这5个点的rsi值,假设箱形走势中波浪的两个峰(或谷)之间的时间长度为n天,我们就选n天为周期天数,你将 一眼看出,1,2,3,4,5每个点的rsi都是50!!!
LC := REF(CLOSE,1);
RSI:=SMA(MAX(CLOSE-LC,0),N1,1)/SMA(ABS(CLOSE-LC),N1,1)*100;{ N1=6}
CROSS(RSI,LL){ LL=20}
该公式由97.1.1到2000.6.1的测试结果如下:
测试股票数:969
共发出指示:10911 成功指示:4547 失败指示:6364 未完成指示:0
平均成功率:41.67%, 成功率达到50%的股票有:34.5%
利润1总平均:10.59% 利润1最大值:63.10% 利润1最小值:0.00%
利润2总平均:5.12% 利润2最大值:63.10% 利润2最小值:-8.87%
结果显示成功率较低。加上条件如下:
LC := REF(CLOSE,1);
RSI:=SMA(MAX(CLOSE-LC,0),N1,1)/SMA(ABS(CLOSE-LC),N1,1)*100; {N1=6}
A:=CROSS(RSI,20)
A1:=COUNT(RSI<20,5)>3;
TJ:=A AND A1;
TJ AND COUNT(TJ,20)=1
由97.1.1到2000.6.1的测试结果如下:
测试股票数:969
共发出指示:1427 成功指示:734 失败指示:693 未完成指示:0
平均成功率:51.44%, 成功率达到50%的股票有:48.6%
利润1总平均:12.55% 利润1最大值:82.94% 利润1最小值:0.00%
利润2总平均:7.29% 利润2最大值:82.94% 利润2最小值:-30.36%
结果基本满意,而且由2000.1.1到2000.6.1的成功率达到86.67%。为了提高成功率,经过观察,发现98与99年下半年的失败指示教多,而此时的大盘较为低迷,于是再一步改进如下:
LC := REF(CLOSE,1);
RSI:=SMA(MAX(CLOSE-LC,0),6,1)/SMA(ABS(CLOSE-LC),6,1)*100;
A:=CROSS(RSI,20);
A1:=COUNT(RSI<20,5)>3;
A2:=INDEXC/REF(INDEXC,1)>=1.03;
TJ:=A AND A1 AND A2;
TJ AND COUNT(TJ,20)=1
97.1.1到2000.6.1的测试结果如下:
测试股票数:969
共发出指示:298 成功指示:242 失败指示:56 未完成指示:0
平均成功率:81.21%, 成功率达到50%的股票有:23.1%
利润1总平均:18.96% 利润1最大值:88.41% 利润1最小值:0.00%
利润2总平均:15.68% 利润2最大值:88.41% 利润2最小值:-20.34%
结果显示成功率得到了提高,但分布较为集中,信号量较少,希望大家指教。由于我数据可能有误,以上测试不一定准确,如有错误,敬请谅解。受《编制指标(四)》启发,编制了一个小公式,名:“RSI雷达”,公式如下:
LC := REF(CLOSE,1);
RSI:=SMA(MAX(CLOSE-LC,0),20,1)/SMA(ABS(CLOSE-LC),20,1)*10000;
MRSI:=(MA(RSI,20)+1000)*N;{ N=1.2}
TJ:=CROSS(RSI,MRSI) ;
TJ AND COUNT(TJ,20)=1
其中N=1.1时,97.1.1-2000.6.1 20天10%为53%左右。信号量较多。
其中N=1.2时,97.1.1-2000.6.1 20天10%为64%左右。信号量较少。
我觉得追涨的公式比较难编,一般胜率较低,不知大家有什么经验,希望能交流,或者能写文章专门论述,希望通过您的影响力和网络的优势,能使更多的人进一步掌握和深入技术分析。虽然我的水平有限,但我也愿意尽一分绵力。
该指标由三条计算周期不同的指标线组成,编写出其一,其他的依次类推。
涨幅的表达用“今日收盘-前日收盘”,即“CLOSE-REF(CLOSE,1)”表示;
ABS(X)表示求得绝对值;
MAX(CLOSE-LC,0),表示如果本周期上涨即得上涨值,否则取0,很多时候我们利用MAX函数使变量和0进行比较,然后求得变量中的正值或者非正值;
SMA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函数参考。
以下我们拆分一条指标线来演示编写过程, RSI1
昨日收盘:LC:=REF(CLOSE,1);
上涨幅度:AA:=MAX(CLOSE-LC,0);
收盘价振动幅度:AB:=ABS(CLOSE-LC,0);
NI日的上涨幅度的指数移动平均:AC:=SMA(AA,N1,1);
NI日的涨幅的指数移动平均:AD:=SMA(AB,N1,1);
参数名 最小值 最大值 缺省值
参数1 N1 1 100 6
参数2 N2 1 100 12
参数3 N3 1 100 24
参数4
RSI:AC/AD*100
将上面各个表达式综合起来就可以得到以下的RSI的指标公式:
LC := REF(CLOSE,1);
1RSI1:SMA(MAX(CLOSE-LC,0),N1,1)/SMA(ABS(CLOSE-LC),N1,1)*100;
RSI2:SMA(MAX(CLOSE-LC,0),N2,1)/SMA(ABS(CLOSE-LC),N2,1)*100;
RSI3:SMA(MAX(CLOSE-LC,0),N3,1)/SMA(ABS(CLOSE-LC),N3,1)*100;
通过多年经验,发现RSI有如下功能:
1、通常RSI在30-70间上下来回跳动,当股价急剧波动时,RSI短期内脱离常轨,但终究会回归至30-70的常态变动区域内。
2、股价变动在日K线上反映为各种图形,而反映股价变动上下趋向的强弱指标,随着股价变动情况,其波动曲线也呈现峰与底的形状。如双重项、头肩顶、双重底、头肩底等,当强弱指标跌破颈线时,表现强弱指标值转弱,投资者应尽早离场;当强弱指标向上突破劲线位时,表明投资品种正趋活跃,投资者可持股待涨或择机介入。以中信国安(0839)为例,该股于1999年3月30日、4月21日两度在20以下,双底形态明显,自4月22日RSI为37.25,突破颈线31.93后曾回探至28.42,随后展开上攻,股价也由12.55元上攻至17.15元,累计升幅达到36.65%。
3、我们在观察K线时,常会运用趋势线原理来判断股价上行的阻力或下档的支撑,强弱指标亦可如此。将其显现的同一波动级别的低点与低点连接起来,或将同一级次循环的高点与高点边疆起来,作出的线即为上升趋势线和下跌趋势线。趋势线不能太陡,最好15至30底之间。更值蜊投资人庆幸的是它比K线图更能预先显示何处有支撑,何处有阻力。
4、股价进入整理期时,强弱指标也随之窄幅整理,此时RSI出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成为抵抗线的上界线与下界线,突破上界线则强者更强,反之弱者更弱。
5、股价进行箱型震荡,强弱指标出现的最大值怀最小值可视为后期股价即将出现高点或低点的警报。
6、对于RSI指标,特别要注意盘中充分利用5分钟、15分钟、30分钟、60分钟各个强弱指标背离态势来研判走势,以便在行情出现反转的第一时间及时采取措施。在分时走势图中,5分钟走势是前沿哨兵,最能反映短期内的市场趋势,观察5分钟的背离及后期支撑位是否获得支撑对行情演变至关重要。如当5分钟RSI在80以上出现背离,这表明已完成一个上升的小周期,将考验15分钟的支撑,而后引发至30分钟、60分钟的支撑,当然由于周期的转换及浮筹的消化沉淀需要一个过程,通常会在30分钟或60分钟惯性上行,构筑双头,但日RSI线却有勾头迹象
RSI的实战意义
RSI的实战意义RSI究竟有何实战意义呢?
我们不妨来给RSI的数值打个比方:RSI的数值是在0至100之间.这个数值可以代表参与其中的多空双方的实力.比如RSI=50时,表明多空双方实力相等,假设为双方均为50人.当RSI=80时,表明多方的人数为80人,空方的人数为20人.显然,当RSI=100时,就表明所有人都是多方的人了.这个股市也就沸腾了.同样可以得RSI=20和0时的意义.
下面我们通过分析这个人数对比实例来解释RSI的实战意义.
首先我们从极限的RSI=100说起:RSI=100表明所有人都是多方的人.在股市的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如果所有的人都是多方,也就是全是买股票的人.那么谁来买出股票呢?没人卖出出股票,那还成什么股市呢?所以必须得有人卖出股票.谁会卖出股票呢?卖出股票的人,一定是认为当前的价格是比较高的,而且有可能下跌或者有了足够的利润,现在不卖,以后不一定能卖出这个价格.大家可能对上面的分析产生了一个矛盾的观点.既然RSI=100表示所有的人都看好.那么这个股票肯定会涨.既然看好这个股票会继续上涨,那么,为什么要卖出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用数据来解释就清楚了.
假如一只股票,现在的价格是10元,当看好的人多于看坏的人,也就是愿意买得人比愿意卖的人多时,这个股票就会涨起来.接着,这只股票就涨到了11元.结果,还是看好的人多于看坏的人.这只股票还在涨.比如涨到了12元,13元,14元....20元.这时候,通过股评的推荐,朋友的介绍,看好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这只股票就一直往上涨.30元,40元,50元......100元,亿安科技就曾涨到了126.31元.各位朋友不妨想想,这个股票是不是会一直涨呢?显然不会.无论它多么好,它总会有停止上涨的时候.
比如说某个股票从10元涨到了50元,RSI也接近于100了.也就是所有的人都看好的时候,正值此时,就会有人开始想卖了.为什么呢?因为手中持有很多筹码的人,他会想:如果不在人气足的时候开始出货,要是开始下跌,手中这么多的筹码,就无法派发出去.因此,即使所有的人都认为这个股票还会上涨,在这些认为上涨的人当中,也有人开始卖出股票了.尽管他知道这个股票还会上涨,但是,为了使手中大量的股票的盈利能够兑现,他必须在还没涨到顶之前就开始卖出.否则他的盈利就成泡沫,化为乌有.于是,很多预计这个股票会涨到50元人,特别是手中有太多的筹码的人,他可能在45元或更低的价位,就开始卖出这个股票了.从这个角度讲,肯定有好多人都在仍然看好时,准备出货或已经出货了.
所以,当RSI=100表示所有的人都看好这个股票.更多地潜伏着出货的具大危机.就象气球,吃到最大时,爆破的危机也就随之产生.一旦开始下跌,这个所有人都看好的股票,就会产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景观.因为无数次的经验已经使股市的绝大数人都了解了这个道理,即使不懂这个道理的股民,多少会吃过来不及卖出的苦头.因此,当某个股票在高位回调时,已经盈利的人会赶紧卖出,使得盈利落袋为安.高位追进去没有盈利的人,只要头脑活络些,也会赶紧割肉退出,先走为快.
再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当所有人都看好一只股票,也就是RSI接近于100时,这个股票的价格往往会远远超过这只股票的实际价值.这样的情况,就是我们平常所说超买的现象.所谓超买的情况,就是买进的人买进了不该买进的股票.所以,在超买的情况下,一旦下跌,由于这个股票,本来就不值这个价位,下跌也就不足为奇了.
说明了RSI=100的情况,再来说说RSI=80或接近于80的高位的情况,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前面说到,当RSI=100时,有人在此之前就开始出货了.那么这个之前是什么时候呢?如果单从RSI的角度讲,作为一个股民,既然知道RSI=100时会来不及卖出,我何不在RSI=95时就开始卖出呢?这个当然可以.但是,如果大部分的都总结出这个经验,都在RSI=95时,那么,谁会买进呢?买进的人少的话,你能保证你的股票在RSI=95时就能卖出呢?所以,有人就在RSI=90时就开始卖出了.以此类似,人们会越来越提前开始卖出.这就是一般书上常说的RSI=80时就准备卖出的道理.相反的道理,RSI=20时,也是准备买进的好时机.
说了以上的道理,再回过头来,说明RSI的实战意义,就容易掌握RSI在不同的股票中的不同数值了.
有二种股票的处别是很大的.就大盘股和小盘股.运用RSI买卖股票,就不能采用相同的数值.对于大盘股,卖出时,RSI=80就应当出货,大家可马钢这个超级大盘中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原因是盘子太大,很难达到让80%的人都看好.而且持股的人数多,人心不齐,再加上庄家的筹码多,出货难,必须提前出货.这就是大盘股的RSI一般不会出现很高的情况.相反,小盘股就不同,一般在RSI=80时,正是进货的好时机.说明庄家已经收集了足够的筹码.盘子越少,RSI的值会越高,主要是筹码被控制,下跌的压力,很难阻止庄家的行为.比如象海虹控股,连结二十多天的上涨,RSI最高达到99.98%.这就是庄家全盘控股了.
总而言之,RSI可以明确地告诉你当时看好和看坏的人数对比.至于这个比例,则对于每个股票和不同盘面的情况下,其意义又是不同的.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具体的使用,就随机应变了.
--------------------------------------------------------------------------------
RSI在实战中的作用
RSI作为股市分析的技术方法,一定有它的实用价值.对于RSI的用户来说,需要知道是如何运用RSI来使自己在股市中赚钱,那才是最实惠和最令人敬佩的.对此,让我们对RSI作进一步的分析,以让RSI能为你在股市的实战中得到有效的使用.
RSI的作用其实很简单,用一句话就可以说清:RSI的数值告诉你当前在某个股票中多空双方的人气对比.至于怎样通过RSI来买卖股票,其实不是RSI所要做的事.RSI就象温度计,它只能告诉你气温是几度.至于你应当穿什么衣服,那就不是温度计的事了.
如果没有温度计,你就不知道现在是几度,特别是室外的温度计或者广播电台中的天气预报.如果广播中说今天一定要穿多少衣服,那么这将是个很大的错误.有老人,有小孩,有年轻的MM和GG,有做各种各样工作的人们,这穿衣就各不相同了.因此,如果你想让RSI告诉你,作怎样的买卖,那你的想法是绝对错误的.
说到这里,你大概会想,这么说来,RSI岂非没有用场了呢?那倒不是.就象温度计不告诉你穿什么衣服一样,温度计有温度计的作用,RSI有RSI的作用.根本的问题是你如何运用RSI来为你服务.
下面我们来针对不同的使用家:专家=懂技术的,庄家=有资金实力的,炒家=头脑活络的,管家=有耐心和保守的,评家=专门评论的.RSI有着不同的作用.
专家:根据历史资料计算出RSI,并按照历史会重演的原则,作出买卖决定的.要是历史不重演的话,他必定会吃亏.如某股票,前几次都是在RSI=20起动,RSI=80回调.那么专家就会根据这一历史规律来买进或卖出股票.要是这次这个股票RSI不降到20就起动,比如RSI=25就起动.这时专家就买不到股票.也就是踏空了.如果专家看到走势很好,一定要介入,那他的建仓成本就高了.再说要是这个股票不按往常的RSI=80掉头,而是在RSI=75就掉头,那么专家就不能在高位卖点卖出股票,如果这个股票一路走坏的话,专家只好割肉了.
庄家:既然能在一个股票上坐庄,显然对这个股票的历史非常了解的,而且还了这个股票的内外情况,同时必须明白的是,庄家是与股市作对的人.只要当买的人多时,庄家才能出货,否则,手中筹码就来不及放出.相反,当收集筹码时,只能在大多数认为该卖出的时候,只有卖出的人多,才能收集足够的筹码.有运用RSI时,就是当历史上的RSI=80是历史高点时,那么庄家就利用这个位置来做文章.由于RSI=80是历史高点,象专家一样的股民这时候就会卖出股票.这时庄家,如要建仓,就使RSI继续上行,因为根据专家及书上的介绍RSI越高,下跌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卖出的人就越多,庄家就能收集到更多的筹码.要是这时庄家想买出,那么在RSI还没有到达高点时,就出货,因为根据专家的计算和书上介绍,RSI还没有到达超买,股价还会上涨,这样就有许多人还还在卖进,手中有股的人则继续持股等待RSI的高点卖出,庄家就利用RSI达到了有利的买卖时机.
炒家:根据RSI超过50并继续上行,股票的买卖相当活跃后才进场炒作,因为炒家讲究资金的利用率,并相信自己是聪明的人,进得快,出得快,看得准,套不住.具有虎口拔牙的胆略.一般选择RSI大于70,也就是股票已经走强之后,这时RSI会很快地达到80以上,也就是专家及书上说的股票处于超买状态,既是超买状态,当然股价会随时下跌.可是对于炒家来说:我是炒家我怕谁.不怕套,套不怕,怕不套,谁知道套住的是绳子还是项链!凭借这种思想,炒家一般选择RSI走高后进场.
管家:根据RSI处于低位,股票处于超卖时进场捡便宜.既然是超卖的股票,一般是股价低于实际的价值.买进后只要放着等待,迟早会赚钱的.因为管家比较保守,只有物有所值才买进.根据专家的研究RSI低于30股票的人处于弱势,卖出的人多于买进的人.尤其是当RSI=20以下时,这个股票处于严重的超卖状态,即有很多人,以低于实际价值的价格开始卖出股票.这正是管家逐步建仓的好时机.只是这时收集的股票需要保管很长时间,而这正是管家的优势,他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来保管股票,即所谓长线甚至超长线保管.他会一直等RSI处于高位时才卖出.
评家:由于职业的原因,他们把专家的知识介绍给庄家炒家和管家,在RSI处于不同的位置建议不同的人买进和卖出股票,比如RSI低位时,对管家说,现在RSI显示超卖,正是长线吸纳的好时机.另一面又对炒家说,该股处于弱势,应当止损退出.这样,炒家周转出资金和管家捡到了便宜货,皆大欢喜,当然都对评家感激涕零了.再如RSI处于高位,评家就对炒家该股处于强势,并有可能继续走强,建议回调时逢低介入.另一方面对管家说,RSI处于高位,建议保卫胜利成果,逢高派发,落袋为安.结果炒家和管家一个愿买一个愿买,二相情愿,皆大欢喜.这显然是评家的功劳.至于评家与庄家的关系,就更奇妙了.庄家利用评家不断提醒炒家和管家注意RSI,并不断地给评家做出玄妙的RSI线.而评家则充分利用庄家做出的RSI线,可以说得头头是道.至于效果如何呢?早就声明了:股票风险莫测,敬请谨慎入市.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负.
对于上述分析,各位朋友可针对自己的情况,来理解RSI在各个股票和各个点位的不同情况,然后对RSI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作用进行操作.
实战与指标
实战与指标(一) (转自股海精灵)本文只是在使用FXJ指标时的一点个人的心得和使用方法,并不一定正确,只是想给大家一个把指标用到实战上的参考。
1 确定你的平时操作的习惯,我个人把它分为追涨型,抢反弹型,抄底波段型。这是因为现在世面上的指标实在太多,我个人统计了一下各类指标已超过千个以上,有实战价值的最多不过5%(也有水份)。大部份的公式往往都是作者本人都不用了或有更好的了,才发出来的,据我所知大多数的公式名人免费发出来的公式都是这样,反而是些新学编制指标的新人所制的指标价值高些,比有些大名鼎鼎的高手在网上有流传的东东要好得多,之所以要确定你的习惯是为了找到并组合一套你自己的实战指标,不用太多,20个公式足够。
2我用我自己所用的最新的一套抄底波段型实战指标(绝无虚假水份)为大家举个例。首先先确定你的主打指标。可以是一个到二个,要求是能在70%的股票的大底中底都有指示的,不管是金叉也好,发散也好,只要有指示,不要求成功率,成功能有30%-50%就是绝佳的好指标了,但信号一定要大,20天10%年成功信号大于1000次以上。我自己用的是二个副图指标,一个是实战高手JAUN的一个实战指标优化版。另一个是关于量能的,是我优化了雪飞的一个量能指标。有能力的朋友可自制或优化成品,一般对公式不熟的可考虑用雪飞原指标或X指标系列的能量指标(X就是公式名,不是代号),都还不错。最好是有CN的能量指标。
找到你自己的主打指标后就是把它们做成选股,可在最后面加上XXXX AND (REF(BARSLAST(XXXX),1)>3 OR BARSSINCE(XXXX )=0)语句,XXXX就是你的条件名,>3的意思就是3日内不连发,改成20就是标准的测试20天10%的写法,就是20日内不连发。我自己用的是3日内不连发,这样是为了不致于太频繁的出现信号又不会漏了信号。做完选股后可测试一下,达到我上面所说的标准就行(这个应该没难度)在看一下条件选股指示,如果近年来一些出了名的大黑马在启动时都有指示,那么恭喜你,相对来说最难的你已经做好了。
3,找到附合你需要的滤除型指标。顾名思义,滤除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大量的过滤错误信号。一般为二到三个一般的错误信号有长期或短期下降通道未走完,和股价长期盘整。排除下降通道的指标较多,经典的有雪飞布林,雪飞通道,X系列,各类瀑布线,天地通道等主副图指标。我个人较喜欢X系列和天地通道。优化后能滤除75%以上的下降通道。当然也有更好的。长期盘整的问题较难解决,用成本分析类指标的效果好些,如易股大明的势能线,008的筹码分析(有一别名叫X剑式,可能是盗了008的版)等。我自用的是我刚完成优化大明兄的势能线,P300以下机慎用大明势能,运算量很大。可考虑用大明的简版势能,也有很好的效果。008的筹码分析没有这个问题。效果也还算好,但以上二个公式未优化前都有信号滞后的问题。还有可参考的好指标是008的一飞冲天DLL版,CWCW的公共汽车,流浪歌手的东山再起,和渔猎兄的主力控盘。世面上还有的就是最近很火的扬氏系列,但我不做推荐的原因是我看不懂他的指标,爱系列的第一式长达几十行语句,恕我没耐心去研究作者的思路了。所以我不明白的东西也不能胡乱说,上面所提的公式作者大多是我的好友,他们的东西我比较了解,就大胆推荐了,没有的朋友可去找他们要。
4,辅助指标,辅助你做出决策,这一类的指标最多,有古墓的四大名捕系列,X系列,雪飞系列,指南针系列,周氏系列等。我用的是九个指标,主图是CWCW的马鸣均线,副图是渔猎的异动测度,自制的风舞九天,六脉神剑,超强买卖,变型CCI,,雪飞KD,古墓的铁手,TRIX,KDJ(三种不同参数),CYQ等。
马鸣的用处是在买入后的做波段,风舞九天是为了判段趋势,异动测度的作用大家都知的,超强买卖是作为短期股价的高低位指示,CYQ的作用是判断筹码动向。其余指标起的都是短线买卖的参考作用,这里就不详述了。
5,大波段卖出指示指标,这个我较喜欢MACD,大参数的KDJ,CYS也不错,以优化的渔猎主力控盘为最佳,但这个指标流传很少,一般得不到。(JUAN这方面有好东东,我也没有,大家找他去要没错的)。
6,严格的操作纪律,建议大家写下来贴到电脑旁,买卖时可看看有违反没有.
7,如能做到以上所说的,那一套实战指标就建成了,上面我所说的除了二三个指标难搞到之外,一般都有的。
8,有能力的朋友如能找到JUAN的实战指标,渔猎的选股公式,008的周氏系列指标等,组合进入,盈利会大大提高。
9,做完一套指标后可把全部指标的买点提示组合起来做个选股试一下,一般有年信号五百以上,成功在50-70%以上,一般黑马抓得住的就OK了。(结合你自己平时的看盘经验,我想应该不会输钱了)。
10,废话连篇,其实是给找公式的朋友一点提示,有流传的好指标大多都在上面了,给高手们添麻烦了,找你们要公式的人一定好多,呵呵呵(目的达到)!!
指标与实战(二)
很久没写关于指标方面的贴了,不是不想写,是因为没有好的心得体会,这几天放了自己几天的假,就说说我在这几月中在使用分析家时的学到的一些东西。
我发现我曾经走过这样几步路。(或许有很多人和我一样过)
一,学习编制。
二,研究网上的公式。
三,自己做公式。
四,迷信公式,老是想找高成功大信号的公式,遇上哪位公式大腕今天心情好,给了几个他自己早不用的公式就开心不已。
五,懂了点皮毛后开始自大,好贴图,贴的都是自己自以为得意的公式图。(一个不留神就被人破了)
六,把自制或网友的公式化入实战(跌跟头吧,图好看不一定有用,大多数的贴出来的图都是精选的,而且把公式都照图优化过,实战上根本没用)
七,栽了跟头后开始找原因,,抄底我喜欢,怎么一买就套啊,哦,我的选股信号是连发的,开始的信号都亏本,后面的才全成功,啊呀,这个公式在追涨停时出的信号,我排队没买到,第二天高开没敢追,等回调吧,没等到,得,进去吧,看看公式信号已显示成功了,我怎么连手续费都还没跑出来。唉,抓突破吧,85的成功率,总不会这么到霉吧,盘中有了信号,买进,收盘了一看不对,信号怎么没了,可刚才有信号的啊,唉,盘中预警就是这样,只要价格到了就有信号,电脑可不管你收盘时还到不到刚才那个价。
八,吃过苦头了,还是迷信公式,想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做出点实战上有用的东西,成功率有80以上的公式左看右看不顺眼,前几天那匹大黑马就没选到,这种大黑都选不出,这个公式有个屁用,等做出选得到这股的公式后一测试,我晕, 50%的成功都还不到。
九,公式神话彻底破灭,心灰意冷,世界末日到了,我做的公式大都没有用,我靠。
十,从头开始,学习指标原理,怎么样KDJ才会交叉,明天收哪个价是死叉,哪个价会金叉,为何会交叉,交叉代 表什么。
十一,广读经典理论,找到适合自己的操作习惯和资金的思路,编制为自己的思路而编制的公式,再也没有成功率。
十二,靠实战来优化自己的思路和公式,成败得失皆知原因。(我用的是测算主力成本的思路,靠盘后翻票后连续实盘观察,以分时指标决定买卖点,很烦的思路,但实战效果还行)。
十三,这是我现在想要做的,借句名言,就是看指标如用K线,成交量。以指标当坐标,以无招胜有招!!!
实战与指标(三)
最近心态极差,所以很少上网,只在读一些技术书籍,希望靠充实自己 从低谷走出来。这几天放假了,就随便说点最近自己想到的东西。
指标我玩了很久,公式高手的朋友也不少。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在当今不管是网上还是网下,在排除个人经验后能让你赚钱的指标绝没有,看似很好的指标却无实战价值,指标发出的信号永远只是可能,可能见底,可能会涨,可能会跌。胜率只能是50%,用各种条件限制后是能做出80%以上胜率的公式,但是这没有用,我有个在97-2001年前胜率100%的公式,但今年出错率很高,可见建立在历史上的胜率统计完全无意义,ZNZ就是个很好的列子,大家都知道今年的鬼的错率有多高我就不多说了。
我看到论坛上现在还是很多公式万能的声音,真的有点困惑,我去下载过一位前辈的公式,想向前辈学习一下,刚点击就发现公式很大,有几MB,就立刻取消了,我知是带DLL接口的公式,我不知公式是否真的就需要DLL,DLL最大的用处现今我想只能是起个加密的作用,我不知这些公式是否有用,就算有用,我不知算法,也不敢用。希望以后发布这类公式能公开基本的算法,否则不发也罢。(一点意见,并无其它)。按我自己走过的这么长时间的公式路,我只能说,公式害人,公式误人,朋友们醒醒吧,只有按你自己操作习惯制作的公式才能配合你平时的操作,给你提供方便,天上不会掉馅饼,不劳而获是不可能的,想靠公式赚钱只能是个梦,而且这个梦会花掉你的时间,你的金钱,把你找公式的劲头放到学编你自己的公式,把你买公式的钱去买几本好书,这样你的梦才会变成现实。
有些朋友对网上成千上万的公式感到迷罔,这其实很好解决,分析家自带的指标你敢说你都吃透了吗,你知道KDJ,CCI的基本算法和每个值的市场含义吗?你对各种的技术型态都了如指掌了吗?2001年4月11日,YDMD给我上了一课,他买进了600899,很难发现的一个票,只能从型态上去解释,当时我没注意,后来才发现。这次操作从公式角度看是没办法做到的,即是有,也是很轻微的,不会让你注意,只能在4月12日追涨,事后我对着600899的图看了好几天,学到了不少,看来每只票都是一本书,看你怎么去读了,公式玩得再好也没有什么用的,实战好才是真的。我曾经看过一个贴,贴上说大多数的公式高手实战都一踏糊涂,话说的有点过,但有他的道理,公式高手一般都是聪明人,都想走捷径,想靠公式打天下,孰不知忽略了很多基本的东西,而公式万能梦一天不醒,永不能成为实战高手,
我自己就是个列子,公式梦是醒了,回头开始学基本技术了,但是心态又出问题了,最近所操作资金暴增,发现自己的心态还是以前的老样子。一下子就崩溃了,患得患失,操作上不再冷静从容,错误频频发生,无奈只好放自己的假,开始调整自己的操作心理状态,至今效果平平,有这方面经验的网友如有所教我,不胜感激!本文只是随意说说自己的想法,谈不上什么精品之类的,想看精品的朋友只能等YD,渔猎的了,我这篇小文只能算交了功课,呵呵!
实战与指标(四)
这几天坛子上好贴很多,但对有些贴子所述之理论不敢苟同,就随便说点我的看法。
技术分析本身从定义到法则都带有相当浓厚的经验总结色彩,所以使用者必须有一定的市场经验才能正确理解并使用技术分析。我相信在MACD里的大多数公式爱好者都是这样的人,所以才会不满足于现有的技术分析理论而去编制属于自己的经验类和统计类指标。以前者居多,后者则很少有人编制,因为后者没有如前者般明确的买卖点提示和交易法则。
现今我个人使用的公式以后者居多,可能我觉得经验类的东西消化后就已经无需再看了,而统计却是必不可少的实盘操作工具,如成交金额,均价等。MA指标也可以说成是统计了N天的平均价格,我把MA当统计类来使用,并不在意各条均线是否交叉,股价是否突破,只从当前价格与前N天的对比来看当前价格所在的位置,用均线型态和股价型态相对比。看下型态的健康与否,是否是当前的主流型态,还有就是是否有一种美感,这个我也是刚刚在向好友YD学习,还处在一知半解的状态下,如朋友你有同好,不妨指点在下一二,感激感激。
我个人认为再好的经验型指标在没有使用心法的前提下也无用,所以我认为现在在网上发布的公式在看不到源码时绝不能使用,如能看到源码最好也是在读懂每条算法后择优试用,最好是理解消化后就不再用,等到积累了一段时间后选择一些适合自己操作风格的经验公式,编成自己的经验型公式,然后再消化,再不用。(这时你用不用这个公式该无所谓了,只需看看K线和所需的几种数值统计了,说是这样说,但我自己也不是太做得到)。这时可把这个经验的必须数值用简单限制做成预警或初选,用来节约时间。然后从选出的股中用你的经验或说成是各种数值判断买进的回报和风险比。
我个人在完成了上述工作后往往参考基本面,尽可能的了解下基本面,我觉得有利无害,不过是以服从技术为前提,参考一下基本面还是较可行的方法,我曾经在整理行情中试过用基本面同比选股,用流通盘6000万左右为前题,选出同比低价,再从技术上进行判断,当时选出0667,感觉还好,吃了它一点补涨行情。
最后要做的大概就是实盘买点了,我一般用60分钟K线,选突破型态为买点,用前一个突破型态止损或止赢。效果中等,在没有更好选择的情况下我一般都用它。超短线的买卖点选择的时间周期可更短些,可考虑30分钟K线和15分种K线的型态来决定。(不推荐做超短,风险大而利小,操作难度也大)。我个人极少补仓,因为这是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再修正,而我喜欢判断错了就认赔,补仓应视为一次新的操作,必须有和第一次买进时相等的做多理由来支持,不能只是为了摊薄成本而进行,一错再错而死不认错是最容易输大钱的事,是我多年前用银子买来的教训,至今时刻谨记。
最后送大家一个好公式,打开公式编辑器,输入一个 C ,关闭。副图察看各种周期,这是学型态之必不可少的好工具,对锻炼分时盘面感觉也很有好处,没试过的不妨一试。
实战与指标(五)
此文是我对指标的理解和个人在使用的指标简介,因很长时间来网友欲与我交流公式,我的回答都是我现很少用公式,其实不是不用,而是我明白他想要的我已没有。此文详细说明了这点,也算是给众多指标公式迷一个参考性文章,不过可能我的想法和爱好与很多人不同,我也不知我现在走的路对不对,但我已再走了,也不想再回头了,如你觉得看法与我不同,那就一笑置之,我不想因我的文章影响到任何人已在走的路,刚在学公式编制的朋友更可以当我没说,走你自己想走的路即可。指标的使用和编制是没有定式的,得心应手就好。
玩了很久公式,从不懂到懂,再到不懂,至今半梦半醒,分析家里的自编指标也同样经历了几次从成百计到十余的历程,前日偶然一次翻阅自己保留的公式,发现大多为统计类指标,如SUMVOL,
SUMHSL,SUMAMOUNT,SUM成交均价等。我把公式分成二类,一类是统计市场原始信息(价,成交量),公式里不含有任何主观愿望和再修饰,完全是市场信息的真实表达,特征为一般都是一条曲线,曲线的数值只代表一个统计结果,公式本身对数值无使用定义,我称之为市场统计类。第二类公式包含了作者的经验,对市场的理解,曲线一般在二条以上,往往以金叉死叉做为卖卖参考,以曲线的高低型状判断市场。其特点是其数值意义在于公式本身的使用定义,如数值到N以上超买,M以下超卖等。就是把这些数值乘除N时,该公式仍然可用,且并不影响使用效果,只需修改公式数值定义即可。或者是脉冲型表达,脉冲出现表示作者根据经验得出的市场条件已满足,而脉冲的高度一般是由某个指标的数值来决定。我称之为经验总结类。
我很不情愿的放弃了我的最爱,看起来效果极好的主图公式,只保留了二个不同周期组合的MA。用它和K线组合型态来作图表分析和主力手法分析(尚在摸索中),不再在意MA的死叉和金叉,因它实在没什么用,它同样只是表达了一种型态,而这种型态未来的变化并没有能持续赢利的规律可寻,在分析公式上基本放弃了以前用过的COST,WINNER函数,因我实在是信不过它的算法,更加不明它所给我的信息市场的意义和价值,只保留了一个让我在今年初赚过一票的成本市值排序工具公式以作纪念,(我记得放到过我的实战回顾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翻一下),新增了横向统计算法公式(这是我一直以来想要的东西,终于在本周和好友合作完成了这个函数,测试效果中上,但我喜欢它的真实)。真实,这就是我喜欢统计类指标的原因,因为市场是在不断变化中的,大多数的指标都会有实效性,而统计类指标却没有这个缺点,因为信息本身绝不会失效。(分析家为我们提拱了各种统计方法,用模糊统计和精确统计在于你的需要)。
值得一提的,我还有三种不同周期的KDJ指标,它所能提拱的远不止教科书上写到的那些,用来识别主力手法和计算价格空间相当的不错,细心品味,你会发现很多。(教科书上写的我基本当它不存在,除了它的计算方法)。我还有我的初选预警系统,效果很好,能让我在千白只股票中选出我可能会买的那些,为我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很简单的,就是当前走势和量比强于大盘,股价上攻角度大于50度。大多数可能成为黑马的股票只会是因为我不能正确的判断而离我而去,但不会没选出过,我认为这已足够。还有些分析公式,如大盘对比,上攻角度,CYS等。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统计类指标不易使用,因它不能告诉你现在应该做什么,它只是在忠实的采集你需要的数据,然后给你一个数值,这个数值是很真实的,就像你在屏幕上看到的最新价一样,只是简单直接的一个市场信息,而不是为你作出买卖判断,做出买卖判断的是你自己。
对于我来说,我把统计类指标比成一个缅腆的少女,她只会默默的站在那里,她的美,她的内在,她的温柔,她的一切都只会等有心的你去发掘,她绝不会对你说该去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你的成功与失败始终由你自己掌握。
而很多别的指标则完全不同,像个成熟的荡妇,对着你张开双手,对你说,她要你,她给你需要的买卖信号,她会给你她的判断,她会对你说,你该如何去作,她对你敞开一切,表面看起来一切都明明白白的,你只需照做即可,但是你不要忘记,这时的你已被她所控制,你已失去了自我。
成熟的荡妇会不断的引诱你,引诱你进入她美丽的圈套,她吸引你的地方在于你根本不需思考,你只需根据她的判断来进行判断,但你不要忘了,她的判断不一定正确,如你的判断是在建立在她不一定正确的判断上,那你成功的机率只能是建立在她的判断上,她对了你才会对,她不对则你永不会对。她给你最简单最直接的,你甚至可以不需要分析,照做即可,省时省心。长此下去,你的分析基础就会建立在她的身上,一旦她失去时效,就像近期的行情一样,很多指标都失效了,你只能从头再来,还得再找一个能勾引你的她,周而复始,你可能会赚钱,但你的技术水平永远不会有大的提高,就像一个武林中人靠一把神兵利刃成为高手,一旦失去了,只能再找一把,如找不到,那就再也不是高手了,而真正的高手应像很多书里写的那样,飞花摘叶,亦可伤人。(何况先不说神兵利刃是否有,就是有,你敢保证你一定能再三得到?)我觉得是很难抗拒这种诱惑,不想付出努力就想得到收获的人更是如此,我本人更是几度被她吸引,进入了她的误区,但是最后我终于明白,我想要的不是她。我想要的是永恒的东西,也就是建立在我自己身上的个人投机炒作技术,而不是建立在某个或几个指标上的,到最后,我想最好用的经验类指标该是我对市场的直觉,对个股盘面的感觉而已。
有很多时侯,我觉得我的买卖判断与推理断案没什么不同,同样是先找到线索,然后根据得到的线索进行推理,得出结论,再进行侦破。所以,线索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我不需要指标告诉我不知对错的结果,我只要线索,对于市场来说,我就要我所需的信息,真实的,没有任何修饰的信息。这些信息里包含了能让我战胜市场的一切。
强调说明一下,我并不认为经验总结类公式毫无价值,相反我认为如一个实战高手把他对市场的理解和实战经验化为公式,对他本人来说,可用性极强,有很高的使用价值,但对于别的使用者来说,思路想法或可被告知,操作规则也可能被指导,但是有一点不要忘了,作者根据他本人对市场的理解和实战经验而做出的公式,你能够保证你对市场的理解和作者相同?实战的经历也相同?同样的指标,在不同的人手里,作出的卖卖判断完全有可能背道而弛。就算经过努力,最终你的操作和作者能达成一致,但等到那时侯,因市场的不断变化,说不定该公式作者早就没有在使用这个公式了,而不使用的原因就是该实战经验定式已被市场淘汰。这类公式,对于非作者的使用者来说,择其精华思之足矣,如按其同法操作,十有九败!
每个人对市场的理解和判断都不相同,做出来的指标也各有各的特点,以我个人的编制使用经验来说,指标编制首戒贪玩,花里胡哨的东西可免则免,必竟是炒股,不是搞艺术,色彩斑兰,型状古怪的指标看久了会眼花的,看得清楚就好了。
二戒贪得,贪多嚼不烂,不适合个人习惯的指标不要去花大心思。你的性格明明爱抄底不爱追涨,那追涨的东西对你来说就无用,不必把时间浪费在这个上面。好好去翻翻各种票的底部是如何型成的,型态都有哪些特怔,和当时大盘的对比变化,远胜于去测试研究几百个追涨公式。
三戒崇名,很多高手发的指标加了密,看不到原码,这样的指标在得不到原码时,不必再去多花时间看,更不能使用,你连指标在告诉你什么都不知的时侯就用,那也太对不起你的钱了,就像你要坐公车总得先知道它是几路车去哪儿吧。不知其所云则弃之是最好的办法,管它作者是哪庙的和尚。
四戒盲目,很多人每天的时间大多化在找公式换公式上,还时不时的闹点纠纷,坦白的说,这没有必要,网上的公式大多数来自作者本人在不断进步中的淘汰品,我在以前发表的也是如此,回收再利用的价值很低,能靠它帮你赚钱的不会找到,且因技术分析的本身就是有很多缺陷的,指标就更不用说了,最好的指标往往在作者的心里,是些不能公式化的东西,而绝不会是在网上。
建议找公式的朋友找些相对早期的公式,后期公式的参考意义不大,包括很多标价出售的,我见过很多个,大多为再加工的垃圾,有的根本就连算法都还没搞清,只知道再平滑,再修饰,加上些自以为是的参数,套用些没用的算法,胡乱的写一通就完事了,就这样做出来的东西,有时真能找出点漂亮案例,千万不要信这个,你就用几条整数价格线也能找出不少,大猩猩选股不是也有50%的胜率嘛。去花时间寻找和研究这些公式,有害无益,远不如去多看点书。
喜欢写长贴的原因是我在写贴的过程中常常能够悟到很多平时没想到的东西,虽然很累,但每当我写完一贴时,我都会有收获,这也成了我的习惯,且还会有很多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朋友对我进行指点教导,给我很多的启发,真的很好,多谢了。
写了很多,很累了,如果我的朋友你对指标公式并不是太了解,那我写的对你来说应是无用的,甚至是有害的,也请有同感的朋友告诉我,你的看法,我想知道是不是还有人和我再走同样的路,我感到有点沉闷,有时不禁问自己,我在走的路是否正确!
底部与底部指标
这几天在论坛上有许多关与底部指标的广告,那就说点我的看法吧。按我的理解底部是一个区域,是股价经过一段日子的下跌后,股价趋势中速或快速转向向上前的N个周期,这N个周期可能是一天,也可能是一月,半年,或者更长。能指示当前是底部区域的指标有很多,个人也有个人的判断习惯。本人曾经也致力过制作这样的指标,不外乎筹码全线套牢,高位下跌后的长期地量横盘,中长短均线低位粘合,股价低与某个成本算法或均线的N%等等。但是这些只能是指出了一个可能的底部区域,指标出信号后这个票明天可能会涨,也可能它要1月,1年后再涨,更惨的是还有可能再度破位下跌,这都是可能的,这是底部指标的通病,有人可能会说我的指标出了信号后马上上涨的概率极大,或者说是肯定马上涨,那我恭喜你了,你不需再来MACD了,中国股王诞生了,当然前提是你得有足够的可操作信号,足够的上涨概率,还得有好运气,你的信号里不会有一次就能输光你前期所有利润的失败信号,当然,你可以止损,但你还须止赢,要不你赢钱和输钱的概率一样是50%。假设某指标的信号极大,成功概率极高,但是不能忘了,当信号失败的原因是在股价不涨,也不跌到你止损位时,你怎么办,你只能选择离场,离场后的N日它涨了,从你的图上看这是一次抄了大底的信号,可你有赢钱吗?你也可以说我不到止损位我就是不卖,呵呵,不好意思,
你有N个成功信号已离你而去,而你,还在等待你的大底信号,你还是有可能得割肉,毕竟你买的票还没涨,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这些情况对与股王的你不是不能解决,你可以设买点,分时上攻型态完美是你的买点,均线向上发散是你的买点,放量上攻是你的买点,成本突破也是你的买点,你可以为你的底部公式设N个规则。齐活了,你可以靠这个公式赚钱了,当然,最保险的是到论坛上去卖,毫无风险,只赚不赔,而且可以亮出你的公式最完美的信号图,还能在你的客户问你为何老是不赚钱时,可以推出原因是他没有按你的规则去买票的理由,而且,规则是你定的,你可以随时增加修改的,赔钱的客户只好一次次的到市场上用钱去买规则,当他输光了他所有的钱,但还是没买到能让他赚钱的规则。
这是为什么呢,很简单,当定了这些规则后,他已不是在抄底了,他是在用抄底的心态去追涨,可追涨的公式还没有买过哦!(追涨的指标也一样,也会有N条抄底时的规则,呵呵)美曰其名就是心法,独门心法!买一送一,指标送心法,毛巾送牙刷,今天不买明天涨,一月涨到一万八。股王的你不是没有办法赚钱的,可想赚钱真的好难,你得先学习技术理论,学习资金管理,学习如何保持你的心态,进入实战后又会发现以前学的技术只能让你赔钱,赔得差不多时你才会有经验,有了经验还不够,你还得有不差的运气,胜与常人的直觉,如这样你还不能赚钱的话,那只能学编公式了,然后想个好点的名字去卖钱吧,收钱总没问题的。
我想卖指标,可惜的是我没发现我有哪个指标一定能帮人赚钱的,只有是可能赚钱。我怕买指标的人也给我来个可能付钱,呵呵,轻松赚钱的事我现在还干不了,还是老老实实的翻我的K线图吧。我并否完全否定指标,我所认为的指标就是一种采集数据后的一种统计的方法,如VOL,均价等,好的采集方法确实能对操作提拱极大的参考价值,是可以卖钱,就是有这种指标的人不会去卖而已,他知道方法公开后就没用的道理,所以公开的方法他自己是绝不会在意的,他才会去发布,去卖钱,傻子才会把能成股王的机会几百几千就给卖了。(他知道的,他是靠这个方法没钱赚才会去发表或卖钱的,他不傻的,他知道会有比他傻的人去买)
如你想卖指标,不必和我争论你的指标是否值钱,是否有用,你需要做的是让买你指标的人知道你这个指标的BUG,让他知道缺陷所在,不要告诉他这个指标能帮他赚钱,你该告诉他的是这个指标的思路,让他明白你的编制原理,怎么样才会俱有参考性,如何用它去赚钱是他自己该做的事,你做不到的,也不要告诉别人你能做到,你可以把你的研究成果等价出售,但不要欺骗,不要误导,不要给人买了你的指标就能赚钱的希望,赚不赚钱他还是只能靠自己,靠他的悟性,靠他身边帮助他在股海中成长的朋友,而不是你和你的指标!
卖指标吧,但不要奉送你的良心!
实战与指标 六
朋友们好,先说点题外话,很久没有爬格子了,一直有朋友问为何不再写点什么,我都推说没有好的思路,其实是因本人水平实在有限,实战与指标系列写到五也实在是写不下去了,近日空仓后得闲,想起曾答应YD兄给他的坛子写点东西,就写点东东交帐,算是表达我对YD兄一直以来对我在技术上的帮助的谢意,多谢YD兄。
大家喜欢分析家的原因很大一部份是因为它的平台比较开放,开放的平台能为我们平时的操盘提供方便,此文就说说利用分析家平台建立简单的指标系统来识破主力骗线一些思路。
大多数的人看盘都用钱龙,营业部里大多按装的也是钱龙,就算不是,其指标系统也类似于钱龙。这是因为钱龙集成了大多数经典指标,依此推理,主力常用的骗线手法大多建立在钱龙指标系统上,最常用的是K线,MA均线,变种均线MAC D和EMA,随机指标KDJ,RSI,量能VOL和AMOUNT这几种,量能指标在一般系统上只是采集了当日的成交信息,从成交信息上判断判断骗线有很大的难度且不易操作,以下只是简单介绍一下。
成交信息骗线只能是通过对倒,判断对倒骗线的难度很大,在盘后很难判断当日是否有对倒可能,只能靠经验和当日股价所处的位置来进行推理主力是否有对倒的可能或必要,盘中常盯的话会好一些。最近的0510是很好的例子,说换庄的也有,说对倒出货的也有,个人顷向于后者,因该股所处位置出货的可能性大些,新庄要进的话它并不是很好的选择,当然因幕后交易而去当解放军的可能性也存在,但可能性小于出货。我个人对这类出货可能性》=50%的股是从来只是欣赏而决不会去碰的。(本不想举这个例的,有点马后炮的感觉,但我实在是懒得去翻票举例了,只好凭印像写了)。
有人喜欢LHB,参靠交易席位成交等,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当然如你不能直联交易所主机取数据,又没有内外盘的完整数据,那直接参考价值等与0。(当然去参考交易席位中一些高手操盘的话还是可行的)
随机指标破骗线,个人较喜欢KDJ,KDJ因用的人最多,无论是科班的还是实战出来的盘手也经常喜欢用,本人对此研究了很久,介绍大家一个思路吧。新建二个KDJ指标,把缺省参数9改成50和90,加上自带的一个就共有3个KDJ指标了,意义在与短中长周期分析,骗线一般都是短期行为,表现在短周期内较多,所以短期指标的反应和中长期指标的联动反应可为我们做出较有价值的参考。把分析家画面组合调到4图,可把3个KDJ一齐显示出来,通过日线,分时线的联动判断较为有效。以前我有个实战回顾的贴是说2001年3月14的600173的,是一个经典的案例,有兴趣的朋友可看一下。原贴上有图,这贴我不知传不传上,如传不上,那就只好说抱歉了。
原贴,有删节。 实战回顾 路灯
买进理由,此股可在低市值筹码集中度上排序初选,可用公式市值:=CAPITAL*c/1000000; 集中度:=(((cost(95)-cost(5)))/cost(95))*100; 排序:市值*集中度; 进行排序,效果还算佳,我一般一二周就会排一次进行价值低估类选股放到自选股里观察.这是我观察了很久差点忘了的一个票。 3月13日大盘调整,此股收出放量长上影,进入我的视线范围,收盘后细看KDJ,发现有骗线的可能,但不很确定,中长线能量已足够,趋势向好。定计划为明日不破5日线,开盘后不放量震荡就买进。当天开盘后该股二次在 5分钟线120周期得到支撑,5分钟120线趋势向上未改。且并没有碰到5日线,判断昨日为主力洗盘,目的是给前期二次头部套牢盘微利解套出局。再推理主力解放前期套牢盘的目的,判断主力意在长远,拉升在即。于3月14日10.45 分后抢盘介入,成交均价11.42元。定计划为买入后破当日10.25分之低点11.3,此判断错误,杀跌出局。20余天后在股价有效击穿20日线后出局。
通过4图不同周期进行直观观察可以看出很多股中短期KDJ联动的必然性,一旦联动反向破裂,而股价又在关键位时,可起到较好的参考作用,分时周期用6 0和30较好些。分时的联动和日线的联动往往可互相验证,如何有效的结合我也在不断的学习中,也希望与有兴趣的朋友探讨。
--------------------------------------------------------------------------------
(2)、指标的使用
技术指标本身并没有太多好与不好的因素,主要还是看你怎么样运用。但我觉得,选股与交易指示类的指标在当前软件中虽然可以简化分析量,但最好只作为辅助的指标,线性化的技术指标应该作为重点,因为这样可以发挥人脑的优势。而在指标的分类上,你最好有中长短不同周期分别适用的指标,也应有强市或弱市不同市况下分别适用的指标,还应该分出成交量或价格不同因素的分别指标。当然,也许到一定程度后,你可以用尽量少甚至无须再做指标,也能很好的作出正确判断。
(3)、公式与条件
《分析家》为所有用户开放了公式源码--分析家公式函数表,并且十分出色的提供了公式开发平台--公式
编辑器,使众多高手争相竞技,通过这个工作母床制造出成千上万的公式来,使《分析家》被装扮得千姿百态,但这种再创作却让《分析家》与用户更为贴近,并使其具有了极强的生命力!
我们编写公式指标是为了对股票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并且想准确的反映和捕捉其规律及共性的,并且力图使股票下一步的运行趋势具有可预测性。要达到此目的,可想而知,这对公式编写者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我觉得在编写公式时要十分重视条件的定义。因为条件是编写公式的基础和依据,公式是条件的反映和体现;如果条件没有设定好,那么编出来的公式也就牛头不对马嘴的!而我们有的朋友就并未意识这一点,甚至
好象以为公式能创造出条件来,如此的概念倒置实不应该。
我在“共商疑难”栏目里曾经提出过一个公式的条件:
{昨天跌幅大于4.8%并且换手率小于4.8%,今收盘涨幅在2%以下}
这是三个市场现象组成了一个公式的条件,此条件的组合我是想反映一个止跌反弹信号!那么它是否符合
我的想象呢?或者说是否反映止跌反弹信号呢?首先让我们来对这三个市场现象分析一下:
1.昨天跌幅大于4.8% -->很大的跌幅 -->上涨的空间是跌出来的!
2.换手率小于4.8% -->越小越好!跌幅很大换手率却很小,说明在此价位不愿割肉或是有人故意打压。
3.今收盘涨幅在2%以下 -->如果定义的涨幅很大,你买进去就难保还有没有空间!
那么用这个条件写的公式可行吗?下面的测试图说明基本上是符合要求的。我并不是说止跌反弹信号就非此条件不可,也不是为了证明这一个公式就100%的捉住了所有的止跌反弹信号,我仅仅是想说明条件是编写公式的依据!应当十分重视条件的选取和定义!并且要尽可能准确抓住市场现象的规律和共性来作公式的条件,这样的公式才能准确反映和预测股票的运行趋势!
(4)、一般不要用移动平均或成本均线
平均线是个统计学术语,用平均线最大的遗憾是指标滞后,虽然它能够看到市场的成本区,但是忽视了股市其实是由人的行为构成的,一旦人们丧失信心,可以不计成本,另一方面,庄家也不是百战百胜,因此观察庄家成本毫无意义,君不见去年有几个庄家盈利!
传统技术分析基本秉承于平均计算,如滑动平均、加权平均、移动平均,最多再加上一个布林线方差,这些统计既不能分析出来当前股市是正态分布或是t分布,而且即使分析出来了统计分布也是毫无意义,因为那毕竟是概率,而股市只要一次失败,就可以把多次的盈利丧失殆尽!
正确的分析方法是应用现代市场经济原理,分析股市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分析股市的振动规律(蛛网规律)采用理性预期的方法预测,就某只个股而研究要分析该个股所面临的市场结构,是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还是完全垄断,在此基础上研究市场的均衡点。这才是科学的。
而不是非理性的应用所谓天体周期、艾略特波浪、道琼斯趋势、甚至所谓的菲波朗切数列、黄金分割。
一些人寄给我的公式中居然出现了经验数据如:Var1:=MA(CLOSE,3);
Var2:=REF(CLOSE,2)*0.865;
Var3:=REF(CLOSE,13)*0.772;
Var4:=MIN(Var2,Var3);
Var5:=100*VOL/CAPITAL;
Var6:=MA(CLOSE,13);
Var7:=CLOSE>0.894*REF(CLOSE,1) AND CLOSE<0.901*REF(CLOSE,1);
买点CLOSE-Var4)/CLOSE<2/100 AND sum(var5,5)<4.1 AND NOT(Var7);
等这是不准确的
(5)、0AMV的思路
去年夏天,我按装了指南针,即开始了对指南针的研究。令我对指南针感兴趣,也是指南针最突出的长处就是:“0号指数.活筹指数OAMV.死筹指数.流通盘指数.平均股价指数”等主图指标以及“筹码峰度CYQPL.立体K线”等。其它大部分指标我都已经仿制到分析家里了。但最重要的这几个指标,我却难已实现。我尝试了很多办法,最终都还是不得要领。我想这原因主要有两个:(1)软件本身的缺欠;(2)本人学识的不足与思路的狭窄。
请看我去年在分析家中编制的指标:郑氏活筹指数OAMV。公式如下:
ZSOAMV.郑氏活筹指数(郑氏自创,2001,10,03)
Var1:=SMA(("1a0002$AMOUNT"+"399107$AMOUNT")/1.3,10,1)/10000000;
Var2:=REF(Var1,1);
AA:STICKLINE(Var1>Var2,Var1,Var2,8,1),COLORRED;
BB:STICKLINE(Var1 M5:MA(Var1,5);
M10:MA(Var1,10);
M20:MA(Var1,20);
M30:MA(Var1,30);
M60:MA(Var1,60);
M120:MA(Var1,120);
M240:MA(Var1,240);
思路也许是对的,但不足之处有三点:
(1)图形和指南针大体相似,但总体上还是不如指南针;
(2)指南针是K线形态,有上下影线与跳空缺口,但我的活筹指数没有;
(3)高低点位置相差很大。
而张大嘴先生发表的活筹指数OAMV相差的就更大了。
股海猎人(ZSY)写于2002年3月30日夜
有必要一模一样吗?指南针教材也提出宝塔线比k线更好用.并且k线也好模仿
var0:=c*AMOUNT/10000000;
ah:=sma((h)*AMOUNT/10000000,n,1);
al:=sma((l)*AMOUNT/10000000,n,1);
ao:=sma((o)*AMOUNT/10000000,n,1);
Var1:sMA(var0,n,1),pointdot,colorred;
Var2:=REF(Var1,1),pointdot,colorgreen;
STICKLINE(Var1>ao,ao,var1,6,0),COLORRED;
STICKLINE(var1>ao,al,ah,0.1,0),colorred;
STICKLINE(Var1STICKLINE(var1
var0:=c*AMOUNT/10000000;
ah:=sma((h)*AMOUNT/10000000,n,1);
al:=sma((l)*AMOUNT/10000000,n,1);
ao:=sma((o)*AMOUNT/10000000,n,1);
这样的写法大有问题,因为amount中已经包含了价格因素怎么又再乘一次,我已对活筹做了优化,大盘和个股都可以用,而且去掉了(("1a0002$AMOUNT"+"399107$AMOUNT")和类似的东西。这里想说的是:活筹的关键在sma函数;只是做出K线的模样能有什么用呢,至于大盘活筹和个股活筹数值相差悬殊的问题也已经完美解决,决不是简单除以1000000的事情
(6)、对公式的一点理解
1成功率问题,有人说高好也有人说60%就行,举例来说:kdj金叉大家都知道,有人也许测试过它的日线成功率不高,可如果我们把它放到周线测试可能就能提高不少,其实即使在日线当不同的时间段测试成功率也会差别很大,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公式就是公式,用不用的好还的看人,在说明白点就是看经验,经验是需要长期的训练大脑产生的直接反映。不要梦想用一个公式就能怎么怎么样,能在股市了长期获利的不是靠公式,而是靠有经验的人。
2不要为了做公式而做公式。这样你会和我一样走不少弯路的,一个真正的为你所用的公式是能真实体现一定市场含义的东西,它不一定告诉你现在该买该卖,但它能告诉你现在怎么了。如:v》ref(v,1)*2
3要说的太多,不懂的太多,要学的也太多。
(7)、
公式好坏体现在能准确表达市场事实,这样的公式无论过多久,颜色再单调形式在简单也是有价值的。
------------------------------------------------------------------------------------
--------------------------------------------------------------------------------
(8)、公式破解
分析家软件特色之一就是开放了公式管理,用户可以自由的修改和创建公式。有些高手创作的公式在与朋友交流时,作了时间限制。并在公式输出时作了完全加密或定向加密;完全加密表示输出公式时不将公式内容输出,该公式输出后不可能再被编辑,解密几乎变得不可能;定向加密表示该输出的公式只能被指定序列号的用户使用。
用目前流传的万能公式浏览器可以解除4.0以下版本输出的公式加密保护,将公式的代码还原出来。但分析家4.0以上版本的代码改了,用目前流传的公式浏览器读4.0以上版本输出的公式是乱码。
但是分析家4.05专业版提供了3.0 和 4.0两种格式的公式输出方法。所以解决输出公式受密码限制的问题后,“高进低出”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所以我保留了一个分析家4.05.0006专业版(4.05专业版最高版本),放在同一个目录下就行了。
去除的密码加密和定向加密的方法:用WinHex打开公式找00000020的A-F和00000030的0-1把值改为0就可以了。
------------------------------------------------------------------------------------
--------------------------------------------------------------------------------
(9)、
远程解剖了数千流行的分析家公式,整整花掉了一年多的时间,发现很多公式一直追求成功率,但忘记了一个事实,就是被套的概率!比如一条公式,20天做多头赚10%的成功率测试是85%,看来很成功!
首先、做空头测试一看,20天赚10%的成功率也有35%!有的高达47%!两者相比不到2.5:1。这说明股票已经进入最后疯狂阶段了,大幅震荡出货!也就是每月赚10%的梦想被失败的机会冲掉一个很重的比例!除非您是炒股高手,否则您被套的机会相当高!炒股高手当然不需要公式了。
第二、让我们看看这些公式的买入点,这得改写成交易系统,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公式的买入点几乎都出现在最高点!之后就一路下跌!如果您读过《短线是银》这本书,傻瓜也知道是买出点,公式偏偏叫您买入!显然,如果您赚10%后跑得不快,很少的几次失败会让您永远不得翻身!
第三、再看其中一部分公式,20天做多头赚10%的成功率测试是42%,但做空头测试一看,20天赚10%的成功率只有3.5%!两者相比高达12:1。显然这是一条很好的公式。再改写成交易系统公式看看,他们失败的信号不是信号发错了,而是发早了!在不久的将来又重复发出买入信号!散户拿到这条公式,可以说得心应手!输掉时间总比输掉金钱好吧!
我们不是在说别人的公式不成,他们其中有很多很好的公式。但我们强调考察一条公式的价值应该从多方面去看。
第一、远程认为是多空成功比率,就是多头测试成功率除以空头测试成功率。具体数值只有比较才能下结论,有长短线之分。
第二、远程认为是多空利润比率,就是多头测试平均利润率除以空头测试平均利润率。具体数值只有比较才能下结论,有长短线之分。止赚点和止损点也由这里设定的。
第三、远程认为分析买入信号,就是改写成交易系统,观察历史的失败买入点和成功买入点分布情况。只有这样才能让散户对买入股票后心中有数,炒股水平慢慢提高。不至于匆匆砍仓出局,也不至于高位套牢。
给大家一个公式看看:
var0:=capital/1+1;{var0不应该为零,所以加一}
准备买入理由:MA(COST(50)/(VOL/var0),8)/(C+0.01);{除数不应该为零}
理由充足程度:= MA(COST(100)/(VOL/var0),8)/(C+0.01);{除数不应该为零}
参考:MA(准备买入理由,150)*1.414;
红色警戒:if(count(理由充足程度>1.5*参考,120)>10,max(理由充足程度,参考),参考);
最佳买入点hhv(红色警戒,20)>(2*ma(参考,80)) and cross(参考,准备买入理由))*参考*2;
参考;
(10)、指标编写《成本分布的秘密〉
分析家从3.0起,增加了移动成本分布,受到了很多投资者的青睐。
我个人把分析技术分成三代:第一代是价格分析,从西方传入,原五大技术流派大都属于此代,中国股市早期发挥重大作用,后由于常被庄家用来骗线而大大贬值;第二代是成交量分析,诸如“价虚量实”、“量先于价”、“量大非头但尽头,……”等理念,成交量分析使散户能洞察先机,加大了庄家伪装的难度;而掌握了第三代分析方法——成本分析之后,呵呵,庄家的踪迹就一目了然了。
但成本分析的算法没有公开,也不能用它进行选股(价格昂贵的指南针除外),就让很多朋友觉得神秘和疑惑。它是怎么递减历史筹码的?能自编公式用来选股吗?下面就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研讨。
比如说,1000万的盘子,前天均价为10元,成交量为200万,也就是20%换手率;昨天以均价11元又成交300万,也就是30%换手率;那前天的200万成交量怎么样了呢?成本分析假定,前天的200万在昨天也以11元被30%换手了,那么,前天以10元成交的成交量还剩了200*(1-30%)=140万;若今天以均价12元又成交了400万,同理可算,现在的筹码分布是:10元筹码为200*(1-30%)*(1-40%)=84万,11元的筹码为300*(1-40%)=180万,12元的筹码是400万。
但一条日K线不是一个价格,而是4个价格。成本分析假定,当天的成交量是从最低价到最高价均匀分布的。按此假定,均价=(H + L)/2,而这与真正的均价=Amount/Vol常常不符。这是造成成本分析不精确的另一个原因。
怎样自编公式用来选股呢?按常规方法进行成本分析要用到迭代,但我们知道,分析家现有公式系统不支持迭代,怎么办呢?用API?太专业而且麻烦。呵呵,胡呵有一小技巧,愿与大家分享:请对此感兴趣的朋友认真把 DMA 函数吃透,用他可解决一些迭代问题,详见“自编公式中迭代问题的解决办法”一贴。
现把我去年编的“成本价”拿来献丑,望能抛砖引玉!沿此思路,其它的成本分布指标应可轻松编出。
Cost:DMA(AMOUNT/VOL/100, VOL/CAPITAL)
-------------------------------------------------------
自编公式实现Winner函数
CC := DYNAINFO(7); { 今日收盘 }
ww := IF(L>CC, 0, IF(HWinner: DMA(ww, VOL/CAPITAL)*100; { 获利盘 }
------------------------------------------------------
感谢胡呵的WINNER算法(作者:girlkiller)
感谢胡呵提供WINNER算法,对照分析家WINNER和胡呵的WINNER(简称HUWIN)有以下微小区别;
1,HUWIN中的价格加减幅度对20元以下的股票设置为0.05时与WINNER实际值接近,按0.01HUWIN的数据一般2,由于参考动态价格,使得HUWIN无法对历史的HUWIN保留当时的真实数据,具体可对照600608等股票,只能保持当天的HUWIN.因此,选股测试是用WINNER较好,因为WINNER对历史保留.
但HUWIN能在分时线中表达,WINNER则不能,这是HUWIN的优点.
另外,从HUWIN可见筹码移动的基本算法,指南针用户如盲目相信筹码分布,谨防在筹码分布变粉色是庄家出逃(据说粉色是底部的征兆),因此,HUWIN给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算法....
WINNER提供的是参考数,即在特定算法下的筹码表达式,并不是真实的筹码变动,但此种方法的确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我作过实验,将股本CAPITAL定在2亿,每日的VOL/CAPITAL恒定不便,在恒生指数和NASDAQ等市场居然一样有效.
(11)、我用分析家公式
很久以来,我幻想着用一种什么软件或公式亦或招数之类.在证券市场上捞他一大笔天上掉下来的横财!
可事实给了我一个响亮的耳光......
自从我用了分析家,似乎是我看到点亮光.分析家软件就其本身来讲,给了大家一个有很大自由的好工具----仅仅是工具而已!!!工具是什么?是提高效率的东西;是本身功能,能力等等的延伸.而非克敌制胜的法宝.分析家公式也不可能也不应该是印钱的机器!(我在这里并不是散布"公式无用论",问题恰恰相反).这就自然使我们想到"用"的问题.
首先最重要的前提应是(公式)有没有用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就是战争与武器的关系问题,大家可能都非常清楚了,用不着我废话了.我今天想谈一谈人与武器的问题即"用"的问题,这里有网友说了,你给我一个100%的公式,我肯定赚钱.我说不但赚不上,还可能赔!!!本人这些天来五战五捷,获利30%强.就不完全凭公式,当然也绝对离不开公式,应公式可自动预警;可帮我快速选股;可帮我快速界定条件进行决策......
想必大家都看过青木先生的<<战胜庄家>>吧?!在那本书的结尾讲的"手指与明月"的典故.表面看应该是个距离问题吧!进一步是否可理解为思想方法问题呢?由于本人打字速度的原因,没看过的朋友到书摊找一找吧.我一直是很崇拜这套书的,可不是看到那300万呀?!
最赞成的就是曾先生黑马摇篮的广告词50%公式+50%智慧=100%财富,对我来说我想改一下将"智慧"改成看盘经验,看盘功夫等等笨招,因为我很笨,不是聪明人谈不到智慧二字-----大实话
谈一谈近几日用公式"快速赚钱"的经验:
买股之前目标的客观公正的条件(因夹杂着贪婪和恐惧的买股票感觉是不可靠的)要靠公式去寻找(最大限度的发挥公式的优势;工具的优势!这时分析家公式发挥了前所未有的功能)
这里给大家一个公式.仅供参考,赚钱与否,与本人,本站,曾先生无关等等等......
c/L>=1.099 (太简单了吧!记得fxj008先生说过:凶狠的能一招治敌的招数能有能有多少套路呢?)
在应用时坚决遵循:
1.不求赚钱,但决不能赔钱;(要求找好买入点,力争当日收盘赚1.5%以上)
2.见利就走,决不恋战; (强度不够,靠感觉即经验)
3.发现强庄,一跟到底; (不赚白不赚!白赚谁不赚!)
说心里话,看了1.2.3.总觉得还没说清,有一种到不出来的感觉?! 在操作上尤其在短线上操盘策略和盘中捕捉法应是大有讲究的,可能就是曾先生指的智慧吧?!
有关本公式的详细使用方法请不要来信询问,在此仅想举例说明我怎么"用"分析家公式的问题!在此仅想抛砖引玉,告诉网友们友好公式是赚钱的前提,
(12)、正确判断涨跌停的公式写法
“如何找出自最近一次涨停以出现过跌停的股票呢?”
首先必须指出:用C*1.0和C*0.9计算涨跌停价是错误的,没有考虑到四舍五入的因素,因此按此思路写出的公式也是错误的。如果正确判断一只股票是否涨停或跌停,是许多朋友不会写的,因此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下面是判断涨停和跌停的正确写法:
=======================================
WS:=MOD(REF(C,1)*100,10)/100; { 昨收价的分数位 }
FD:=REF(C,1)/10-IF(WS<0.05,WS,WS-0.10)/10; { 涨停或跌停的幅度 }
涨停: C=REF(C,1)+FD; { 是否涨停 }
跌停: C=REF(C,1)-FD; { 是否跌停 }
{ 注: 不适用ST,PT,和以0.001元为最小计价单位的上海B股}
=======================================
要找出自最近一次涨停以出现过跌停的股票,只要加入下面的句子就行了。
=======================================
BARSLAST(涨停)>BARSLAST(跌停) { 自上次涨停以来有无跌停 }
(13)、由macd指标想到了公式的客观性
大家请看:
DIFF := EMA(CLOSE,12) - EMA(CLOSE,26);
DEA := EMA(DIFF,9);
MACD := 2*(DIFF-DEA);
m1:=macd>ref(macd,1) and diff m1 and count(m1,10)=1 and c>ma(c,55) {and abs(macd)>0.2 }and count(macd<0,5)>=5
稍懂点分析家公式的朋友们一看便知,是macd绿色柱状线,由最长刚变短而给出买点的公式......
事情是这样的:近几天我的一个朋友经过对某只股票进行了所谓"认真观察""反复研究"得出结论:一只股票的macd指标的绿色柱状线一但最长(这有点说不清,因为长了还可以再长,是相对的,这里大家注意到了公式中加了abs(macd)>0.2可我遗憾的告诉您,不加还好,有了这条成功率不升反降!)变短就准有一波行情.打进了****股,就等着赚钱哪!
有兴趣的朋友可对以上公式进行测试,会发现结果一般,不应具有一般意义上的操作价值,可为什么我的那个朋友却把这一所谓"规律"当成金科玉律了哪?我觉得深究其原因,应该是人的潜意识中那个"贪"字吧.这就需要在这个市场中进行艰苦的磨练了,估计也练成了,手里的钱也练没了!但这不等于说我们就束手无策了吗?
回头看一下开头的公式,对!分析家----虽然它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编个公式简单验证一下,一个客观的,明确的尺子量完的结果就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固执与灵活,主观与客观.用分析家公式完美的统一了.机器会在瞬间找出不合格的股票的,骨子里的"贪心"能不受一点震动吗?一场面红耳赤的争论不复存在了......
(14)、我编分析家公式-可用的未来数据
朋友们一看文题,就得问:"含未来数据的公式还能应用?"回答是肯定的.能!请大家看一下的测试结果:
1997年1月1日-2001年4月7日 5天5% 中价计算:默认即(高+低+收)/3
测试股票数:1097 共发出指示:807 成功指示:802 失败指示:5 未完成指示:0 平均成功率:99.38%, 成功率达到50%的股票有:43.2% 利润1总平均:13.93% 利润1最大值:41.84% 利润1最小值:4.55% 利润2总平均:10.12% 利润2最大值:41.84% 利润2最小值:-14.16%
1997年1月1日-2001年4月7日 5天5% 中价计算:收
测试股票数:1097 共发出指示:807 成功指示:620 失败指示:187 未完成指示:0 平均成功率:76.83%, 成功率达到50%的股票有:35.5% 利润1总平均:10.47% 利润1最大值:37.23% 利润1最小值:0.57% 利润2总平均:6.20% 利润2最大值:37.23% 利润2最小值:-16.85%
一旦你知道这是由于未来数据造成的就会很失望吧.不过我读了一下公式的内容发现,是可以变通使用的,而且没有未来数据了,实践效果也较好.
请看公式内容:
CLOSE/OPEN>=1.099 AND BACKSET(L>REF(H,1),2)
现在要变通了......假如,所选的股票5日内没有5%的涨幅,而且今日的最低价在<第一天>收盘价附近,依公式测试结果在至少<第四天>,至多<第五天>就应赚5%,也就是说本公式仅在两日内就赚5%!!!但这里有三个小问题需要考虑:1.分析家软件的测试方法;2.买点;3.卖点.
首先,分析家的测试方法是依<中价计算>,在测试中中价计算应该为依<收盘价>.
其次,买价就可选在C/O>=1.099这一天的收盘了,但要在第三天用这个买价买(如果能买到的话,不防提高个1%-1.5%----少赚点吗,别太贪心了!).
最后,卖出价请到测试结果中去找5日内最高价有几次没赚5%,即最高利润小于5%的股票有几家?重算一下成功率:
86家最高价(利润1)小于5% 共发指示807 (807-86)/807=89.34% 成功率高达89.34% 就把这个条件定为"美好未来1" 吧.
现在就简单的设想一下几个结果可能不全面,还得请网友们共同研究)
一种可能,在买价买入股票,只要在明后天的两日内把卖单埋在买价加5%的位置,就去守株待兔吧,精确点说2天赚2%(扣除印花税和佣金1.5%+买入时多给的1.5%);
二种可能,其实对这种强势股来说,买入的当天收盘就有很大可能已经涨很高了
这样的例子很多,不一一列举了,请大家用我给的公式(美好未来1)好好研究一下,有心得别忘了我;
三种可能,买入的当天,这支股票打一长上影线7-8%,两天内随不一定不上影,但上影线的一半的地方的利润也不只2%吧;
第四种可能......止损!!!!!!
这样一来公式转变成(美好未来1):
BARSLAST(ref(c,1)/ref(o,1)>=1.099 and l>ref(h,1))=1
结论:用"原始公式"搞测试;"美好未来1"实际操作.好了,汽车上太颠簸,就写这些吧.
(15)、短线RSI选股指标设计
站长按:HP朋友设计的这个指标,从短线角度胜率不俗,且分布十分均匀,有很好的实战意义!
由于此公式选出的股票涨幅不是很大,所以目标利润定为5%
首先从分析家自带的RSI开始,当股价从低位开始上涨时6日RSI
会上穿24日RSI,初始公式为:
cross(rsi1,rsi3)
此时此公式所发出的指示有一部分出现在高位,甚至顶部,通
过观察,可以发现在低位发出的指示有一些共同点,即12日RSI
小于40,6日RSI小于50,并且最近5天内RSI曾低于20,所以在
公式中加入以下限制:
rsi2<40 and count(rsi1<20,5)>=1 and rsi1<50
经过测试(99.1.1-00.7.7),发现此公式的失败指示主要发出在
99年9-12月,此时大盘不景气,于是加入以下限制:
c/ref(c,1)以下测试条件均为20日5%(请注意目标利润为5%)
-------------------------------------------------------
99.1.1-00.7.7
测试股票数:984
共发出指示:250 成功指示:202 失败指示:48 未完成指示:0
平均成功率:80.80%, 成功率达到50%的股票有:18.8%
利润1总平均:15.30% 利润1最大值:88.51% 利润1最小值:0.00%
利润2总平均:11.19% 利润2最大值:88.51% 利润2最小值:-13.41%
-------------------------------------------------------
97.1.1-00.7.7
测试股票数:984
共发出指示:443 成功指示:345 失败指示:98 未完成指示:0
平均成功率:77.88%, 成功率达到50%的股票有:29.3%
利润1总平均:13.94% 利润1最大值:88.51% 利润1最小值:0.00%
利润2总平均:9.64% 利润2最大值:88.51% 利润2最小值:-27.26%
-------------------------------------------------------
如果要用此公式选股,只需在条件选股窗口中选中此公式,并
把条件设定为HPRSI大于P1(P1为0)。
(16)、编程接口全攻略
为什么使用编程接口
由于分析家的自编公式缺乏循序、选择及循环三大基本结构中的循环结构,因而不能编制某些公式,作为补救措施,汇天奇公司推出编程接口。编程接口的优点是能实现任意算法,运算效率高,保密性强;缺点是需要额外的知识,调试困难,善未完善。所以,笔者建议尽量避免使用它。
使用编程接口需要什么基础知识及软件
原始的编程接口是以 C 语言提供,以 Win32 动态连接库的形式实现的,所以任何一个可以生成 Win32
动态连接库的开发工具,都可以用于编写扩展函数,如 Delphi、BCB、VC、VB 等。
由于分析家软件是用 VC 编写的,故汇天奇公司推荐使用 VC 作为开发工具。有鉴于此,笔者编写了 VC 6.0 下的
Custom AppWizard ,可自动生成程序框架,并作一些必要的设置,可节省不少时间。如果使用 VC ,只需学习 C
语言,不必懂得 C++ 知识,更不必掌握 MFC ,要求可说是相当低了。
本文以 VC 为例,讲述扩展函数的编制。
扩展函数的命名及引用
扩展函数的命名有以下规定:
1.函数名称须符合 C 语言的规定,并需全部大写.
2.函数必须以下述A,B两种形式之一声明,请用实际函数名称替代xxxxxxxx。
__declspec(dllexport) int xxxxxxxx(CALCINFO* pData);
---------- A
__declspec(dllexport) int xxxxxxxxVAR(CALCINDO* pData);
---------- B
3.上述形式A用于声明不带参数或全部参数为常数的函数;
形式B用于声明参数1为序列数的函数;两种函数的区别在于后者以VAR结尾.
4.函数名称长度不能超过 15 字节,动态连接库文件名不能超过 9 字节(不包括扩展名),动态库名称不能叫
SYSTEM,EXPLORER ;
扩展函数的引用分两个步骤:
1、将生成的动态连接库拷贝到分析家目录下;
2、编写一个公式,引用动态连接库中的扩展函数,格式如下:
"动态库名称@函数名称"(参数表)
例如,您编了一个扩展函数叫 FUNCTION() ,有两个常数参数,生成的动态连接库叫 FORMula.dll ,引用为
"FORMula@Fuction"(16,8) ,注意一对半角双引号的位置,库名及函数名不区分大小写。
数据结构
编程接口的一大任务是数据的传递,包括将原始数据传递给扩展函数及将运算结果传递回分析家。这是通过函数的参数 CALCINFO*
pData 实现的,结构 CALCINFO 的定义在头文件FxjFunc.h或Analyst.h中,简介如下:
typedef struct tagCALCINFO
{
const DWORD m_dwSize; //本结构的大小,可用于分配内存
const DWORD m_dwVersion; //调用软件版本(V2.10 : 0x210)
const DWORD m_dwSerial; //调用软件序列号
const char* m_strStkLabel; //股票代码
const BOOL m_bIndex; //大盘
//数据数量(pData,pDataEx,pResultBuf 指向的数组大小)
const int m_nNumData;
//常规数据数组指针,注意:当m_nNumData==0时可能为 NULL
const STKDATA* m_pData;
//扩展数据数组指针,用于描述分笔成交买卖盘,注意:可能为 NULL
const STKDATAEx* m_pDataEx;
const int m_nParam1Start; //参数1有效位置,详见注4、5
const float* m_pfParam1; //调用参数1
const float* m_pfParam2; //调用参数2
const float* m_pfParam3; //调用参数3
const float* m_pfParam4; //调用参数3
float* m_pResultBuf; //结果缓冲区
const DATA_TYPE m_dataType; //数据类型
const float* m_pfFinData; //财务数据
} CALCINFO;
注:
1.函数调用参数由m_pfParam1--m_pfParam4带入,若为NULL则表示该参数无效.
2.当一个参数无效时,则其后的所有参数均无效.
如:m_pfParam2为NULL,则m_pfParam3,m_pfParam4一定为NULL.
3.参数1可以是常数参数或序列数参数,其余参数只能为常数参数.
4.若m_nParam1Start<0, 则参数1为常数参数,参数等于*m_pfParam1;
5.若m_nParam1Start>=0,则参数1为序列数参数,m_pfParam1指向一个浮点型数组,
数组大小为m_nNumData,数据有效范围为m_nParam1Start--m_nNumData.
在时间上m_pData 与 m_pfParam1是一致的
结构 CALCINFO 中用到的其它数据结构定义可在同一头文件中找到,读者如有疑问可自行查阅。
使用 Custom AppWizard 编程
由于 Custom AppWizard
已完成了所有例行的工作,我们只需要读出原始数据,对其进行处理后,写入结果缓冲区就行了。具体可参阅网友 Normal 的大作,此处不再赘
述。有几点补充如下:
1、函数返回 -1 表示错误或全部数据无效,否则返回第一个有效值位置,即:
m_pResultBuf[返回值] -- m_pResultBuf间为有效值。
2、Custom AppWizard 只适用于 VC 6.0 ,不能用于 VC 5.0 。
不使用 Custom AppWizard 编程
手工编程的话,要注意以下几点:
1、函数参数传递顺序必须按照 C 规则,如果文件扩展名用 .cpp ,则函数声明必须包含在 extern "C" {}
的括号中;
2、Project -> Settings... -> C/C++ -> Category: General
-> Preprocessor definitions 中加入 FXJFUNC_EXPORTS ;
3、编译时选择1字节对齐,即
Project -> Settings... -> C/C++ -> Category: Code Generation
-> Struct member alignment: 选 1 Byte;
使用其它编程工具的,可参考以上设置。
不足及期望
编程接口虽然大大增强了公式编制的能力及灵活性,但也存在不足之处。比如,只能被动获取原始数据,不能主动取得其它个股的指定数据;还有,不能同时取得不同周期的数据;另外,不提供基本的函数库,连移动平均也得自己动手。由上可见,编程接口也有其局限性,并非万能。我们期望汇天奇对其作进一步的完善。
(17)、自编公式中迭代问题的解决办法
迭代,利用上次计算结果重复计算,和递归概念相近,不同是递归是从后往前推,而迭代是从头到尾计算,从前往后推,很多定义是用递归定义的,但递归占用资源较多,效率较低,所以常常用迭代或回溯实现。
如阶乘的定义:P(n)=P(n-1)*n;
实现时则可用迭代:for(P=i=1; i<=n; i++){ P = P*i; }
在分析家公式系统中,既不支持递归,又不支持迭代(循环),难道很多递归定义的公式不能实现吗?
有一些可以实现!有两种方法我们可以尝试:
1。利用统计函数
如OBV指标,它的算法是:从上市第一天起,逐日累计股票总成交量,若当日收盘价高于昨收,则前OBV加当日成交量为当日OBV,否则减当日成交量为当日OBV。从算法上看,它是个典型的需要迭代计算的例子,但让我们看看分析家是怎样实现的:
SUM(IF(CLOSE>REF(CLOSE,1),VOL,IF(CLOSE 它用一个统计函数SUM就解决了迭代的问题。这种方法能解决每天权重相同的情况(也就是每一天同等对待,特点是用只用加减运算)。那对于每天不同权重的公式怎么办呢?
2。利用引用函数
分析家公式系统中有一组引用函数,特别是EMA、DMA、SMA。EMA既是函数,又是指标,先看看EMA的定义:
EMA(X,N),求X的N日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算法:若Y=EMA(X,N)则Y=/(N+1),其中Y'表示上一周期Y值。定义中用了乘除,每天的权重按指数规律变化。这种公式可以用DMA函数实现。如我去年编的 成本价指标:
Cost:DMA(AMOUNT/VOL/100, VOL/CAPITAL)
这是成本分析中最简单的公式,成本分析的原理详见“成本分布的秘密”一帖,基此思路,应可以轻松编出其它成本分布的公式。
胡呵胡言乱语,贻笑大方
(18)、如何编制高成功率的实战公式
一.引子
1.公式是我们为了用电脑这个设备把依据自己投资理念(衡量我们投资理念正确与否,公式的成功率是重要的评判标准之一)想要选出的股票而编制的一种程序
2.公式的最终定型是为了实战,不允许使用任何可能导致未来数据的函数和超越单一日线的数据,如果不是这样,我们连飞机都可以制造但那是飞不上天的。
3.公式的编制属于预测范畴,由于市场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不可能达到100%。
二.思路(大盘背景以后再说)
1.首先我们要考虑的就是成交量。
成交量vol在使用中有一些弊病,它只能反映当天的成交多少,我们把它改为换手率使用比较科学(换手率=vol/capital*100)当日成交与流通盘所占的百分比.
换手率在公式中的应用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A:股价在即将启动的时候换手率所表现的形式。
B:同样的形式与股价循环周期高低位的关系。
C:换手率在区域时间内的有效性。
D:阶段调整结束的标志。
2.价格变化在公式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价格的变化不只是涨跌幅的概念,只关注当日价格的变化那将蒙住你智慧的双眼,仅以一天的价格波动来判断未来的趋势是远远不够的。
A:短期内价格波动的规律性,盘口语言。
B:同样的规律和盘口语言在高低位的不同性质。
C:价格循环周期规律。
D:价格在向下量度调整的结束性标志。
3.趋势因素
在量能和价格的复杂变化过程中,将逐渐演变出一种我们在K线上能用肉眼大至看清的走势,即使这样仍需你有一双慧眼,这种走势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
A:个股趋势和大盘背景的关系——同步。
B:个股走势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异步。
C:均线系统和K线走势的关系。
D:正偏离和负偏离。
E:主流资金的短期和中期获利造成的抛售压力。
三.小结
综上所述,一个具有价值的公式需要艰苦的创作过程,它需要你必须有正确的投资理念,强烈的风险意识,对股市深刻的理解。高涨幅、抄底、多指标过滤可靠吗?更不用说虚假的未来数据了。
19 、未来数据
未来数据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使用ZIG类(之字转向函数)
ZIG类(之字转向函数)有:
ZIG(K,N)
之字转向,当价格变化量超过N%时转向。
PEAK(K,N,M)
向前数第M个ZIG转向波峰值,表示之字转向ZIG(K,N)的前M个波峰的数值。
PEAKBARS(K,N,M)
向前数第M个ZIG转向波峰到本周期的距离,表示之字转向ZIG(K,N)的前M个波峰到本周期的周期数。
TROUGH(K,N,M)
向前数第M个ZIG转向波谷值,表示之字转向ZIG(K,N)的前M个波谷的数值。
TROUGHBARS(K,N,M)
向如数第M个ZIG转向波谷到当前距离,表示之字转向ZIG(K,N)的前M个波谷到当前的周期数。
这些函数对于辅助形态判断是有帮助的,可是确实都可能引用未来数据,这是大家要小心的。
2、指定买入卖出日期。
有的公式没有ZIG,可是指定1999.05.18买入,指定1999.06.30卖出,这样自然胜率很高,可是没有意义了。
3、指定买入、卖出价格
一般多发生在交易系统里,比如指定买入价在当日最低价、卖出在当日最高价,可实际上最低、最高是每日交易结束后才可以知道的,所以没有用,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股票尾市最后一刻突然拉涨停或突然打跌停的情况,除了主力等相关人员,谁事先知道?
4、跨周期或在长周期编制公式。
这是一种比较隐秘的引用未来数据的方法,不容易引起注意,可是危害更大,比如在月线里编制追高类公式,那么如果事后测试,系统将“聪明”地只选取那些还月收阳线的股票,其实当时有的股票先上涨,达到公式要求,于是发出信号,可是马上又大跌,于是信号消失,这样事后是测试不出来的,显得胜率很高,可是没有用。
还有跨周期,比如用KDJ的周线,周初上涨,条件符合,随后下跌,条件不成立,于是信号先发出后消失。
图解经典指标MACD
图解经典指标MACD组合性振荡指标
MACD指标,全称为均线集中分叉,是最为简单同时又最为可靠的指标之一。MACD使用滞后性的均线指标,来显示趋势特征。当用长均线减去短均线后,这些滞后指标就成为了一个动力振荡指标。其结果是它构造了一根在零点线上下摆动的振荡线,并且没有上下幅度限制。
MACD公式
最常用的标准MACD是26日和12日指数均线的差。这是为很多技术分析程序所采用的。Appel和其它一些人也尝试采用其它的设置去适应快一些或慢一些的价格变化。比如,用相对短的均线可以产生更快速灵敏的指标;而使用长均线可以产生一个较为迟钝的指标,对短距离的上下波动不容易反应。在本文中,我们将使用12/26MACD做解释。
在二根构成MACD的均线中,12日EMA是快线,26日EMA是慢线,二根均线均使用收盘价计算。经常性的是,我们会使用一根9日EMA覆盖于MACD作为触发线。当MACD交错过9日EMA并居于其上方时,这是牛市信号;相反,MACD交错后在9日EMA线之下,是熊市信号。在下面的美林公司的股票图表中,绿色线是12日EMA,蓝色线是26日EMA,它们覆盖于价格图之上。MACD显示于价格图下方的图表中,为粗黑线;同时拌有9日EMA线,为细蓝色线。柱状图代表MACD和9日EMA的差别。当MACD高于9日EMA,则柱状线为正数,反之为负数。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26/2/leson1234,2006082622633.gif
MACD可以做什么?
MACD测量二根均线的差。正数范围内的MACD表示12日EMA在26日EMA之上,负数MACD表示相反情况。如果MACD是正数并上升,那么12日EMA和26日EMA的距离在扩大,表明快线的变化速率大于慢线的变化速率,正性动力增加,市场为牛市状态。如果MACD是在负数区域并下降,那么快线和慢线的负性差别加大,下降动力增大,市场为熊市。当快线和慢线交叉时,MACD交叉中心线。
在下面的图表中,黑粗线为MACD线,蓝线为9日EMA。尽管均线是滞后指标,注意到MACD移动比均线快速。MACD提供了很好的交易信号。
1、A点,在形成价格高峰前,MACD向下走,构成一个负性分离。
2、J点,MACD开始加速,形成新低点,二根均线也开始形成新低点。
3、O点,在10月,MACD构成一个正性分叉,而同时二根均线产生新的最低点。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26/2/leson1234,200608262270.gif
MACD牛市信号
MACD从三个地方产生买入信号:
1、正性分叉
2、牛市均线交错
3、牛市中心线交错
正性分叉
正性分叉发生于,当MACD开始上升而股票价格继续下降,并形成一个新的反应性低点。在同时,MACD可以形成一系列高的低点或一个比前个低点高的第二低点。正性分叉是三种信号中最不常见的,但通常是最为可靠的,并引向大的价格移动。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26/2/leson1234,200608262272.gif
牛市均线交错
牛市均线交错发生于当MACD移动超出9日EMA或触发线。这是最为常见的信号,但同时在3种信号中,也是最不可靠的。如果不同其它技术指标结合使用,这些信号可以产生很多假信号。均线交错有时被用来确认一个正性分叉。如果在正性分叉的第二个低点有均线交错,那么这个正性分叉可以被认为是有效的。
谨慎地使用均线交错的办法是使用价格过滤,以确认这个交错能够持续。举例而言,当MACD超出9日EMA并维持3天以上,那么买入信号则产生,该买入信号起始于第三天的结束时。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26/2/leson1234,2006082622718.gif
牛市中心线交错
牛市中心线交错发生于当MACD移动超出零位线,并进入正数区域。这是一个明确的指标动力由负性转变为正性,或者说由熊市变为牛市。在一个正性分叉和牛市均线交错后,中心线交错可以作为一个确认信号。在所有三个信号中,中心线交错是第二常见的信号。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26/2/leson1234,2006082622725.gif
使用组合信号
尽管有些交易者只使用上述三种信号中的一种,但是使用信号组合可以产生出更为强有力的信号。在下面的图表中,所有的三个信号都出现,股票还继续前进了另外的20%。在2月底,股票形成了一个新低,但MACD则是回应一个高的低点,这样产生了正性分叉。MACD然后构成一个牛市均线交错。最后,中心线交错产生。在中心线交错产生时,股票价格为32.25,然后立即升至40。8月份时,股票价格超过50。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26/2/leson1234,2006082622747.gif
破西方的经典股市理论,立中国人的零风险股市理论
破西方的经典股市理论,立中国人的零风险股市理论
周佛郎、张立红
我在12年前进入股票市场,为了能正确指导自已投资,在进入股市之前先进行学习。当时购买了几乎所有有影响力的图书,以为学习了他们就会找到在股市赢利的方法。但是我在应用这些理论时,我却一次次失败,使我一次次失望。是我不聪明吗?是我的智商低吗?是我不会读书吗?最后我终于发现:现行的波浪理论、江恩理论,K线理论和流行的技术指标都不能正确指导投资者投资,它们的理论基础是错的。
为什么?因为这些理论都忽略了股票价格是一个随机函数,是不可以预测的数学特征。所以这些理论推导的投资方法不可能指导投资者正确投资。不能保证大家在股市上赢利。
我并不想彻底否定这些理论,但这些理论确实误人子弟,从股市诞生以来,不知让多少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研究这些理论。事实证明:这些理论不仅不能给投资者带来赢利,有时往往还会给投资者产生巨大的投资损失。
我本人就是这样一个例子,我花了近8年的时间来学这些理论。总想通过自已的苦读,掌握股市这些经典理论,能在市场上帮助我赚钱。
实际结果是什么呢?
我陷入一个怪圈。当你花的时间愈多,愈想证明这些理论的正确性,愈想在市场上找出一套正确的投资方法,你在市场上就输得愈惨。市场上的输赢不是和你掌握的股市理论成正比的,有时是成反比的。在股市上,好象真的是知识越多越反动!
一些大学教授,一些高级知识份子和一些在自然科学领域很有成就的人,当他们转到这个市场上来,期望根据自身的经历,通过自已对股市理论的研究来赢利,而事实恰恰相反,这些人在市场上输的更惨。在股市上就流传这样的笑话,教授无用论,教授不如看自行车的老太太。
股市上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会这样的结果,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观察,最后怀疑到这些理论的正确性,得出的结论是:
这些经典理论仅仅是过去行情的记录,不能预测股市的未来,不能给投资者一个确定的意见,用这些方法投资,投资者输赢的概率仍是50%,与随机进入股市没有很大的区别。这些经典理论在理论基础上有很大缺陷,不能用数学推理来证明它的正确性,在市场的实践中也无法证明它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
一、理论缺陷
这些经典理论违反了股票价格的数学特征和股市的基本原理,设法在一个不确定的事件去找出一个确定的方法,而这些方法又是永远找不到的。当行情走完了,确定的方法才能找出。而那时已毫无用处,因为新的行情并不这样走,仍然无法预测。
1、股票价格的数学特征和股市的基本原理
(1)、股票价格是不可预测的,股票价格是一个随机函数,股票价格的升和跌的概率是50%,
股市有交易是因为市场总有二个方向,有二种对立的观点存在,有人认为股价涨才会买进股票,有人认为股价跌才会卖出股票。在这个市场上没有一个人和一种理论能预测股价和股价的走向,如有这样的理论出现,这个市场就没有交易。经典股市的理论家和专家一定不同意我的看法,特别是技术指标派会坚决反对,一些炒股软件发展商更是不同意,他们会说,每一个技术指标发出金叉就是买入信号,我的软件就能帮你找到买入点。
为了说明股价不可预测,没有一个人和技术手段给出一个确定的买入和卖出信号。我们做了一个试验:
随机取出10张股价走势图,用纸盖住一部分。我分别找了很多波浪理论专家,江恩理论专家,技术指标专家,K线理论专家,希望用他们的理论对这些股价走势图进行研判。
我分别问了他们二个问题,并给我二个答案。
A) 纸盖住一部分的第一天是卖出股票还是买进股票;
B) 纸盖住一部分的股价是上升趋势还是下跌趋势。
所有参加测试的人,对它们的答案和实际走势作一次对比。他们给出的答案基本上是50%是对的,符合实际走势的。但有50%是不对的,不符合实际走势的。
我又用同样的问题问那些非经典炒股理论专家,测试和统计结果和庄家的答案基本也是50%的正确率。
这二组测试充分说明市场时时刻刻有看空的也有看多的。同样一个理论指导投资者投资,都得到二种完全相反的结果。不论你用什么样的理论和技术手段,都不能正确预测出股价的升和跌,上升趋势还是下跌趋势。。
令人不可思议的事,这些图在经过一周后,再来做一次测试,同一张图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答案。一周前是卖出,一周后就是买进。庄家的正确率只有44%,小于50%,而非庄家的随机进入的正确率是53%,还多于50%。这是什么原因呢?其中有一张图,我安排了一个图形陷阱,这是股市上庄家常用的方法,当所有人知道的技术指标,刚好提供给庄家操纵股价的一个技术手段。
这些测试充分说明了经典的波浪理论、江恩理论,K线理论和技术指标仅仅是历史走势的记录,对未来的投资,并不能给我们投资者一个准确的投资建议。它们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沙滩上的。
2)股票价格运行的期间也是不可预测
有些理论说,价袼不可以预测,但价格的期间是可以预测的,这也是不对的。这是因为价格在任何时间和任何点位都有二个方向,市场才有交易。当你说这个价格是最低点,一定有人看到更低点。当你说这个价格是最高点,一定有人看更高点。如果在市场上存在一种技术,能预测股价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市场也没有交易。
二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美国华尔街股市上投资的失败案例充分说明了股价的期间是不可预测的。
《营救华尔街:一群投机天才的崛起与陨落》的章章句句,引出种种感慨与沉思。
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默顿和斯科尔斯为重要合伙人、聚积一大批最优秀套利投机天才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如耀眼的流星,在华尔街迅速崛起且迅速陨落留给我们的是对金融投资实践的种种警示。
支撑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对冲套利投资理念的是默顿的无风险套利假设和时间连续性金融理论。他们认为,金融市场价格的变化,如同其他任何的随机事件──掷硬币、掷骰子一样,符合“对数常态分布”,即常态钟形曲线,其价格波动幅度的绝大部分落在钟形曲线的平均数附近,而越偏离平均数出现的概率就越小。
因此,如果证券价格波动幅度是可知的,那么任何金融资产在某一时间段内可能出现的价格上升或下跌的幅度是可以推算出来的。同时,这种金融资产交易的价格有“时间连续性”,而不会出现跳跃性。因此,通过对金融产品现货和期权价格的对冲交易,可以实现在完全毫无风险的状态下进行套利。
从逻辑学角度看,理论是完全正确,至少十分接近真理。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数学天才们利用该理论在1994~1997的四年间实现了28~59%的年收益率和总计185%的回报率,在华尔街连续创造神话,两位合伙人默顿和斯尔斯在1997年获得诺贝尔奖更令华尔街对该理论的推崇达到极至,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也成为华尔街最耀眼的明星。其时其势,谁与争锋?
但万象轮回,泰极而否。正当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如中天之际,厄运也很快降临。1998年的8月21日,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亏掉了5.53亿美元,紧接着的1个月内,长期资本管理公司输掉整整45亿美元,将自己打入了万劫不复,并且几乎将华尔街整个拖入深渊,原因何在?(以上来源:易文网)
作者引用上面一段话,借这段话来分析他们的理论本身存在缺陷
A) 理论上的第一个缺陷是他们的理论违反了股价和股价的趋势是不可以预测的基本原理。他们认为“任何金融资产在某一时间段内可能出现的价格上升或下跌的幅度是可以推算出来的”。如果市场上有一种技术和方法能预测股价和股价的趋势,市场将没有交易。默顿和斯科尔斯二人领导的投资公司没有把最坏的情况考虑进去。这些小概率事件成了公司的杀手。
B) 论上的第二个缺陷是没有认识到股市和期货市场上的价格是人为控制的,谁的资金大谁就是赢家。在市场上没有不可能发生的事,只有你想不到的事。今年的期货铜从每吨3万多元涨到8万多元,谁又能预测到呢?
由于理论上发生了错误,在实际操作中又过于相信自已理论的正确性,在操作中就产生了灭顶之错误。
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投资方法其实非常简单,当发现证券现货与期货价格的偏离,并且根据未来的变动趋势发现对冲套利机会,然后运用财务杠杆放大套利。在大概率事件上下重注,并无限制地运用财务杠杆放大。当发生小概率事件时就会产生巨大的风险,将造成巨大的金钱损失。
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自有资本是40亿左右,而其资产总额却达到1400~1500亿元的规模,财务杠杆比例高达30倍甚至更多,应该说这是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破产的直接原因。实际上他们并没有考虑在最坏的情况下的小概率事件,在发生小概率事件时,还有资金接单。
3、股票市场是一个资金博弈市场。
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是一个资金博弈市场,千百万投资者在一个大平台互相博弈,谁都想在最短的时间内赢起对方的钱。在这个市场上谁的资金大谁就是赢家。
股票的价格波动是人为操纵而产生的,股市只有二种力量在斗争,庄家是股价的制造者,庄家通过制造价格的波动而赢散户投资者的钱。散户是价格的平抑者。
经典的波浪理论、江恩理论,K线理论和技术指标并没有揭示和反映这个规律。相反庄家可以利用这些散户掌握的理论来制造投资陷阱。
这就是说当你按这些传统理论去投资时,它的准确度愈高,在市场上用的人群愈多,损失就愈大。
这就是资金博弈市场的其本原理。西方的经典股市理论是违反这些基本原理的。
二、传统的经典理论在数学推理上不成立
由于股票和期货的价格是一个随机函数,股价是不可预测的,股价的升和跌的概率是50%,研究随机函数的数学理论是概率理论。只有用这个数学理论推导的投资方法在数学推理上才成立。
传统的经典股市理论脱离概率理论的数学分析方法,设法用历史的统计数据来为投资者推导一个股价最低入市点和股价最高出市点。按概率理论数学推理,这是不存在的,也是找不到的。
波浪理论和江恩理论就是用一个历史的统计数据来分析和给出未来的走势,没有任何数学分析。
所有技术分析手段和经线理论基础都是用一根短期快速均线从下上穿长期慢速均线而形成金义买入信号。一根短期快速均线从上下穿长期慢速均线而形成死义卖出信号。这些信号都是在行情走完了的静态记录。看这些记录是对的,给人一个很大的错觉,这是目前世界最多的人去发现去探索它,其结果都是徒劳无功。因为所有技术指标股价的动态走势,仍是不确定的,二种可能性都存在。
K线理论的最大贡献就是股价历史走势的科学记录。但用K线组合来指导投资没有数学根据、,也不可能给投资者一个正确的和肯定的买卖信号。
三、经典股市理论在市场的实践中被证明是不可行的
1)经典股市理论使市场买卖操作复杂化
现在经典股市理论推导的方法是愈来愈多,股市投资被人们搞得愈来愈复杂,各种投资理论、各种投资软件和各种投资咨询机构充斥市场。
他们都在做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人类固有的贪和一夜暴富的思想在促使大家去找一种快速在股市和期货市场上致富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永远找不到的。
2)市场证明经典理论只是市场历史的记录,并不能指导投资者投资。
经典股市理论已发展了几百年的历史,到现在为止我都没有看到用这些理论推导的投资方法让投资者赢钱。有些人会说,我用这些理论赢到钱了。我要问是什么方法,能公开吗,能复制吗,能推广吗。如果不能,说明这个方法是一时的,不是一世,是碰运气赢利,是没有任何指导意义的。
大包大揽,左右逢缘,人见人爱的-【MACD】的另类运用
大包大揽,左右逢缘,人见人爱的-【MACD】的另类运用MACD指标是最普及最常用的指标工具,在各论坛俺看到很多谈它的文章,但讲在运用上如何创新,能与时俱进的不多(大言不惭):*3*:,今天俺来谈谈个人的一点经验,欢迎各位专家拍砖。为简化行文和防止新手盲目照搬影响他个人的操作,把阅读权限设为100。目的只是交流,因为俺也在探索中——MACD的另类运用。
MACD指标的原始坐标单位是元,首先需要把它改为百分比坐标,这样就有了横比和纵比的功能。
MACD的新的运用主要有7个方面。
注意,指标不是万能的,他只是技术分析的助手,运用前提是在对板块和股票有基本面预研判的基础上。
1)测市场强弱,顶底,统计功能。
2)测个股波动强度,区别龙头跟风。
3)快线慢线0轴与股价20天线60天线的相互关系
4)左右侧交易区的确定
5)判断实力主力的建仓,洗盘,拉升。
6)在分时图上的运用
7)在日线主图上的运用
【一】
用经典指标MACD的DIFF对两市个股排序,统计股票价格处在左右侧的比例并与历史对比。DIFF大于0,定义为股票价处在右侧,反之为左侧。下表百分比分别表示两市处于右侧多头排列的股票占总数的比例,及在重要点位占比情况。
沪市 深市
2005.6.3. 五 创998点前一天(历史大底)
0.048%------------------------------------ 0.05%
2005.7.22.五 7月启动第一天(波谷)
15% -------------------------------------14.5%
2005.8.12.五 8.18大阴前4天(波顶)
96% -------------------------------------94%
2005.9.16 五 1223点前2天(波顶)
97% -------------------------------------97%
2005.10.28 五 见1067调整低点(箱底)
27% -------------------------------------31%
2005. 12.2五箱底诱空前1天(箱底)
22% -------------------------------------26%
2005.12.16 五上60天线半年线(突破)
27% -------------------------------------29%
2005.12.23 五中途
42% -------------------------------------40%
2006.1.6 五中途
82% -------------------------------------78%
2006.1.13五峰值
95% -------------------------------------92%
2006.1.25五开始下降
90% ------------ 86%
2006.2.10五
90% ------------85%
2006.2.17五 (???)
88% ------------84%
此值表示深市有88% 此值表示深市有84%
的PP处在右侧交易 的PP处在右侧交易
补充2003年2004年行情统计数据,相信对大家有启发。
2003.1.6 见1311(大底)
11.7% -------------------------------------16%
2003.2.28 见1529顶前2天 (波顶)
92% -------------------------------------92%
2003.4.6 见1649(非典大顶)
66% -------------------------------------59%
2003.11.14 见1307后一天 (大底)
15.4% -------------------------------------14.7%
2004.1.2 中途
42% --------------------------------------37%
2004.2.20见1730前1天(波顶)
97% --------------------------------------96.8%
2004.4.2 见1783前3天 (历史大顶)
86% --------------------------------------90%
【二】
把MACD的坐标改为百分比后,再加上+2%和-2%线。
从经验看,+2%是个股波动强弱的分界线,无主力活动的股票通常在+2%以下波动,有主力活动的股票波动通常要超过+2%。此方法能简单的区分出强势,弱势股。我看盘时就经常用DIFF排序,能第一时间了解市场中趋势强弱情况。
在行情初期,对热点板块中的龙头股与跟风股的区别,方法时看谁先启动超2%线,并保持,象此轮行情中600008与600432,同是水务资源板块,有人买的是600432,而不是600008,谁是龙头主力,比较同期的坐标值亦能知道。
1)有一类股票,长时间DIFF波动小于2%,但在某段指数行情中超过2%,当他回荡重新突破2%线时,往往会是未来黑马。特点:
主力建仓时,即第一浪,股价波动一般稍稍超过+2%,但不会很多。
主力拉升时,即第三浪,股价波动肯定超过+2%很多。
龙头股狂升后DIFF通常在5%——20%之间。
2)有一类股票,连续几个波段的DIFF大于2%,他们往往是主力波段炒作,色合高抛低吸,难以成黑马,因为能量已被被大量消耗
统计个股低速高速---600008.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28/10/leson1234,20060828185949.gif
统计个股低速高速---600432.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28/10/leson1234,2006082819124.gif
【三】
快线跌破慢线,一般表示股价也跌破20天线
快线下穿0线,一般表示股价也跌破60天线
反之,同理。
此方法可用于市场个股排序,看看多少个股股价在MA20或MA60之上之下。
从MACD知股价与均线的关系--600497.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28/10/leson1234,200608281908.gif
【四】
MACD指标其实就是周期为12和26的指数平滑移动均线的开口程度。
我们也可直接把这两条线放到主图上看,原汁原味。
确定左右侧交易区--000001.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28/10/leson1234,200608281939.gif
确定左右侧交易区--600811.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28/10/leson1234,2006082819319.gif
【五】
内容可参见2楼文字,另补充:
在指数地位和上涨初期,用周期为12,26,120,250的EMA均线排列关系建立动态板块,分析归纳主流板块和股票。
1)EMA12>EMA26>EMA120>EMA250 定义为右侧
2) EMA12>EMA26>EMA250>EMA120 定义为左侧
鉴定主力活动情况---600489.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28/10/leson1234,2006082819253.gif
鉴定主力活动情况---0046.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28/10/leson1234,2006082819236.gif
【六】
以前看过专讲分时图的书,才发现分时图里确实隐藏了有价值的信息。把握好了,对操作成败有一定影响。但如何总结归纳运用呢?经过实践,俺把分时图中的即时线,均价线,昨日收盘线分别看着为MACD指标的快线,慢线,0轴线。运用MACD的八法则来理解分时图,很有价值。对目标股的进出操作有指导意义。特别时大盘分时图。
2005.9.27大盘分时图.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28/10/leson1234,2006082819056.gif
2005.12.9大盘分时图.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28/10/leson1234,200608281902.gif
【七】
把原始两条线放到主图后,可当为平常的操盘线,普通的移动均线看中长趋势较好,但在上升中如何逢低靠线买进,是5天线,10天线,还是20天线,较难把握。
但如果用MACD的原始两条线观察,实战中个人使用效果不错。
主图快慢线进出点--000527.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28/10/leson1234,200608281921.gif
主图快慢线进出点--600015.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8/28/10/leson1234,2006082819217.gif
新MACD公式,FXJ用。
x1:2,colorgreen,pointdot;
x2:-2,colorgreen,pointdot;
DIFF : ((EMA(CLOSE,12)-EMA(CLOSE,26))/ema(c,26))*100,coloryellow;
DEA: EMA(DIFF,9),linethick2,colormagenta;
MACD : (DIFF-DEA), COLORSTICK;
<一目均衡表>的一般介绍和应用分析
<一目均衡表>的一般介绍和应用分析only-see
要想在投资/投机市场上稳定获利,就要对其进行研究:包括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良好的心态
基本面分析决定市场的方向,由于市场炒作的焦点在不同时期会发生变化,一般投资者很难把握;技术分析则是一种有效的判断大市的走向和走向的波动的工具,确定入场点
技术分析的方法很多,最基本的还是K线,移动平均线,形态,支撑和阻力,趋势线。其他的方法都是在此基础上演变而来。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并且严格执行交易纪律,才能在这个市场长期生存
本期就技术分析的一种方法——《一目均衡表》作一简单介绍,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目的,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买卖系统
第一讲:《一目均衡表》的一般介绍
一. 《一目均衡表》的组成:
1.一目均衡表的简单用法
2.时间论(一般时间之窗,对等时间之窗)
3.波动论(Ⅰ,V,N,S波)
4.价格量升幅度(对应波动论)
5.酒田五法(组合K线)
1.《一目均衡表》由一目山人(本名:细田吾一)将艾略特波动理论和江恩理论结合起来,经过20年的研究,在1969年开始相继发表7部作品完成(1982)的
2. 优缺点
优点: 单边市效果非常好
缺点:平衡市比较难判断方向,需要各人仔细研究和体会
3. 一目均衡表与波动理论
共同点:两者都是古典的分析方法,学问深奥,不乏有許多信仰者。一目均衡表和艾略特波动理论都研究时间和价格的关系,其规律来源于自然界,少不了「悟性」。
不同点:一目均衡表基于市场过去的价格制作图表,将过去、现在、将来结合在一起通过想象来推测价格的波动;适合中长期分析。
艾略特波动理论从价格图表推测形成的波,并从波形中主观推定波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来检验其正确性,且要不断地修正所推定的位置;适合中短期分析
4. 其他
学习网站: http://www.mars.dti.ne.jp/~usr/ichi/toha.html
一目均衡表名称:Ichimoku Kinko Hyo
软件:MT
MT的官方网站是 http://www.metaquotes.net/
二. 一目均衡表(5条线)简单说明:
1. 转换线(Tenkan-sen)(红线)
转换值=(包含今天的9日的最高价+9日的最低价)/2
2. 基准线 (Kijun-sen) (蓝线)
基准值=(包含今天的26日的最高价+26日最低价)/2
3. 先行上限1 (Span A) (转化值+基准值)/2
4. 先行上限2 (Span B)
(52天的最高值+52天的最低值)/2
云层由Span A和Span B组成
5. 延迟线 (Chinkou Span ) ( 绿线)
当天的收盘价作为26天前的延迟线
至于参数:9,26,52的来源:一年52周,每月26个工作日
参数是可以改变的
三. 一目均衡表(5条线)的简单用法:
1 基准线(最重要)
基准线的方向表示汇价的方向,基准线的上升是汇价的上升的必要条件;
汇价在基准线的上方为强势,此时基准线作为支撑;
汇价在基准线的下方为弱势,此时基准线作为阻力
2 转换线
转换线的方向表示汇价的短线方向,同基准线的用法一样,作为短期的支撑或阻力;
转换线从下向上穿越基准线,汇价转好;
转换线从上向下穿越基准线,汇价转弱
3 云层
汇价在云层的上方为强势,云层作为支撑;
汇价在云层的下方为弱势,云层作为阻力;
云层最弱的地方容易变盘
4. 延迟线
延迟线的方向表示汇价的方向;
延迟线在汇价的上方为强势;延迟线在汇价的下方为弱势
http://images.blogcn.com/2006/9/2/9/leson1234,2006090217291.jpg
第二讲:波动论
最有名的波动理论为艾略特波动理论;日本有三段高下论。
这里就《一目均衡表》的波动理论做一介绍
1. 波动理论的形式
最基本的波动为Ⅰ、Ⅴ、Ν波,集中可以用Ν波(1-2-3)表示;
Ρ、Y波分别为缩小波、扩大波,基本上是中间波动
S波同艾略特的推动5波相同
http://images.blogcn.com/2006/9/2/9/leson1234,2006090217301.jpg
http://images.blogcn.com/2006/9/2/9/leson1234,20060902173041.jpg
现以CHF的周线图加以说明:
A~B,C~D等为Ⅰ波;
A~B ~C,I~J~k等为Ⅴ波;
A~B ~C~D,C~D~E~F等为Ν波
N~O~P~Q为P波
http://images.blogcn.com/2006/9/2/9/leson1234,20060902173112.jpg
2. 波动论的量升目标
实际应用中NT的目标较少;
V的目标,N的目标,E的目标应用较多
V的目标,E的目标同徘徊区突破的目标相同
本人看法:应用徘徊区突破的目标:徘徊区的幅度或前期的高点/低点
也很好
http://images.blogcn.com/2006/12/10/12/leson1234,2006121023737.jpg
应用实例:见CHF的周线图(上图)
C(1.8228)~D(1.5668)~E(1.7237)~F(1.4351)
V的目标=D—(E—D)=1.5668—(1.7237—1.5668)=1.5668
N的目标=E—(C—D)=1.7237—(1.8228—1.5668)=1.4677
E的目标=D—(C—D)=1.5668—(1.8228—1.5668)=1.3108
NT的目标=E—(C—E)=1.7237—(1.8228—1.7237)=1.6246
CHF日线
汇价在基准线,转化线之;且转化线方向向上,而基准线向上后横盘
这说明USDCHF已反转,但要走单边市,需要突破前期高点和云层上限的压制
由上判断,下周有两种运行方法
1. 回头测试基准线(1.155一带),然后运行一段时间后,突破云层上限,目标1.22-1.24(周图的云层下限)
2.向上测试云层上限(1.1993),甚至更高,然后小幅回调
目前是平衡市,比较难判断,需要个人体会
我的推测:第1种可能性很大
近期在云层上下限运行的可能性机会较大,等待突破方向,向上的可能性很大
EUR走势同CHF相似
http://images.blogcn.com/2006/12/10/12/leson1234,20061210231129.gif
瑞朗
要看行情的发展进行判断,USDCHF能否突破长期趋势线和云层压制,才能决定
从周图来看,需要横盘几个月后才能决定是否突破云层压制.目前看不出美圆周线的反转(长期反转)
第三讲:时间论
一.一般介绍
1. 时间周期(之窗)
有费波那奇(Fibonacci)和江恩(Gann)的时间周期,目前大家对费波那奇时间序列很清楚,而江恩的时间周期比较复杂;《一目均衡表》将两者结合起来,通过市场统计,创建出自己的时间周期的看法
2. 时间之窗的含义
有三种——趋势反转日(可能性高);趋势加速日;趋势延续日
时间之窗有可能会相差1-2天
二. 时间论
《一目均衡表》将时间之窗分成两部分:基本数值和相等数值
1. 基本数值
9(一节),17(二节),26(三节为一期)是简单基本数值
33,42,65,76,129,172等为复合基本数值
在这些基本数值前后发生反转变化的可能性很高,可能有一定的误差
http://images.blogcn.com/2006/9/2/9/leson1234,20060902173310.jpg
应用实例:CHF周图
A—B运行10周 ,相差1周
B—C 运行26周
C—D 运行11周,相差2周
D—E运行19周,相差2周
E—F 运行24周,相差2周
F—G 运行9周 等
其他自己分析
http://images.blogcn.com/2006/12/10/12/leson1234,2006121023162.jpg
2相等数值
从作为基准的高点/低点开始,算出到过去的高点/低点的日数
有三种基本计算日数的形式
1)一波动(上升):高点到前期低点的日数
一波动(下跌):低点点到前期高点的日数
2)二波动(上升+下跌):低点到前期低点的日数
二波动(下跌+上升):高点到前期高点的日数
3)三波动(上升+下跌+上升):高点到前前期低点的日数
三波动(下跌+上升+下跌):低点到前前期高点的日数
http://images.blogcn.com/2006/9/2/9/leson1234,20060902173324.jpg
http://images.blogcn.com/2006/9/2/9/leson1234,20060902173357.jpg
http://images.blogcn.com/2006/9/2/9/leson1234,20060902173417.jpg
基本波动有Ⅰ、Ⅴ、Ν波。相等数值的组合如下:
Ⅰ(一波动)=Ⅰ(一波动);Ⅰ(一波动)=Ⅴ(二波动);Ⅰ(一波动)=Ν(三波动)
Ⅴ(二波动)=Ⅰ(一波动);Ⅴ(二波动)=Ⅴ(二波动);Ⅴ(二波动)=Ν(三波动)
Ν(三波动)=Ⅰ(一波动);Ν(三波动)=Ⅴ(二波动);Ν(三波动)=Ν(三波动)
我这里美元对瑞郎的周图云层下限是1.26附近。而天图上,美元对瑞郎已经冲破了云层上限(1.1720附近)的阻力。天图基准线则是在1.1588。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差距?
没有差别.我说的周图云层下限目前确实是1.26附近(1.2689),我推测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达到1.24;
云层上限目前是1.1993,可能是MT3.83增加了几天,导致的结果不同;如果你设置的参数(9,26,52)发生变化,
结果也会发生变化;
天图基准线确实在1.1588.我是综合考虑基准线和云层下限(1.1561)的支撑,说1.155一带的.
对于云层的支撑(阻力)的强度应该如何判断。列如棒日,周图上在以2根阳线冲破云层阻力之后,我以为会走得更远一些。但是,实际上棒日只是在又拉了2根阳线之后,便以连续的4根阴线又跌破了云层。我想问的是:当汇价再次跌进云层之中时,该依据什么来判断汇价是会在云层下限得到支撑之后继续上行,还是会就此跌破云层而继续下跌?
周图看:棒日是平衡市,关于云层的支撑(阻力)的强度要结合当时情况来决定;另外周图操作意义不大
建议通过日图来操作更好,综合考虑5条线更好,尤其是基准线,转化线,还有延迟线来判断云层的层的支撑(阻力)的强度
效果更好
首先延迟线需要稳定,基准线横盘,才能决定获得初步支撑或阻力
买卖点的应用:
买点
http://images.blogcn.com/2006/12/10/12/leson1234,20061210232040.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9/2/9/leson1234,20060902173431.jpg
卖点:
http://images.blogcn.com/2006/9/2/9/leson1234,20060902173521.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9/2/9/leson1234,20060902173652.jpg
平衡后再次买卖点
http://images.blogcn.com/2006/9/2/9/leson1234,20060902173725.jpg
http://images.blogcn.com/2006/12/10/12/leson1234,20061210232229.jpg
第四讲:酒田五法(形态)
一目均衡表分析的同时,考虑形态,效果更好
1 阳线:
连续5连阳
连续5连阳是上升的形态。特别是26日以上下跌出现后,意味着极其强烈的买入势力出现。另外,5天的幅度越小,上升的力量越强
其次是连续7连阳,再其次是连续9连阳,都是上升形态。
一阴介入五阳:也是上升形态,强烈的买入力量出现,次于连续5连阳
二阴介入九阳:也是上升形态
不顺5连阳:5连阳指实体和高低点都一致;不顺5连阳指不是连续的高低点,是不一致的形态。
2阴线:
连续5连阴
连续5连阴是下跌的形态。特别是26日以上上升出现后,意味着极其强烈的卖出势力出现。另外,5天的幅度越小,下跌的力量越强
其次是连续7连阴,再其次是连续9连阴,都是下跌形态。
一阳介入五阴:也是下跌形态,强烈的卖出力量出现,次于连续5连阴
二阳介入九阴:也是下跌形态
不顺5连阴:5连阴指实体和高低点都一致;不顺5连阳指不是连续的高低点,是不一致的形态。
酒田五法
三山
http://images.blogcn.com/2006/9/2/9/leson1234,20060902173751.jpg
http://images.blogcn.com/2006/9/2/9/leson1234,20060902173814.jpg
三川
http://images.blogcn.com/2006/9/2/9/leson1234,20060902173833.jpg
三空
http://images.blogcn.com/2006/9/2/9/leson1234,20060902173849.jpg
三兵
http://images.blogcn.com/2006/9/2/9/leson1234,2006090217397.jpg
三法
暂且叫它:下放三法---急速上升后,大幅跳空低走;策略:休息--观望
上放三法----急速下跌后,大幅跳空高走;策略:休息--观望
http://images.blogcn.com/2006/9/2/9/leson1234,20060902173953.jpg
一目均衡圖 介绍
起源
一目均衡圖是日本投資界于60年發明的圖表技術工具,主要是提供市場的走勢趨向,及作出入市出市的建議。四十年代技術分析仍處於萌芽期,而且當時也沒有電腦等高新技術支援,因此一目均衡圖是當時獨立運作的技術分析工具。
Ichimoku一目譯作簡單,而Kinko則爲平衡之意,Hyo則是日文圖表之意。Ichimoku Kinko Hyo可以譯爲利用圖表來透視平衡點,從而捕捉走勢及入市時機。
計算方法
一目均衡圖由五組參數合成,與現在常用的移動平均線吻合。參數基於各個長短周期的高低點,提供一明確簡單的走勢圖。
五個參數如下:
1.短軸快線
以9日爲一短線周期 (周期長短可任意更改)
9日內最高 + 9日內最低
2
2.中軸慢線
以26日爲一中線周期 (周期長短可任意調教)
26日內最高 + 26日內最低
2
3.後移指標
將是日收市價後移至一中線周期
4.前移指標A
短軸快線 + 中軸慢線
2
前移至一中線周期
5.前移指標B
以52日爲一長線周期 (長線周期可任意調教)
52日內最高 + 52日內最低
2
前移至一長線周期
雲帶
前移指標A及前移指標B的空間
闡釋
一目均衡圖與現今技術分析的移動平均線黃金交叉十分相似。
買入訊號發出是依據短軸快線上穿中軸慢線,賣出訊號則相反。
一目均衡表最大的優點是能將買入、賣出訊號量化。若黃金交叉發生在雲帶上(下),則爲強勢訊號,以三個箭咀代表;若交叉發生在雲帶中,則爲中性訊號,以兩個箭咀代表;若發生在雲帶相反方向,則爲一弱勢訊號,以單一箭咀代表。
一目均衡圖的雲帶可作支援及阻力點。若市況在雲帶上徘徊,則市況偏好;反之,則偏淡。
後移指標更能量化買入、賣出訊號。若交叉買點發生在後移指標之上,則主強勢;反之,則主弱勢。
參數
周期主要以三個時段區分:
短 = 9日 (1/2周)
中 = 26日 (1月)
長 = 52日 (2月)
四十年代,日本人每周工作六天,所以有上述周期的設立。
現如今每周只工作五天,所以相關周期是否應該改爲8, 22, 44呢? 留待用家考證。
乾坤一目均衡圖
一目均衡圖是以高、低及收市價爲基礎。
乾坤燭的參數,聚焦點便是針對市場高、低及收市價的缺點,與所有傳統技術分析工具相容。若以乾坤燭的參數代入一目均衡圖內,投資者便可以從另一層面看這一技術圖表。
乾坤燭圖表更可讓用家自行擬定周期,應用于不同的金融品種去做測試,使這一日本百年前的發明更能溶入現代的金融品種。
一目均衡图 公式原码(源码有几种,个人认为MT的做的比较好)
{一目均衡图 }
input:n1(8,2,100),n2(22,2,100),n3(44,2,100);
DRAWGBK(1, COLORRGB(100,50,0), COLORRGB(100,100,0),0);
{阴柱}
STICKLINE(OPEN>=CLOSE ,HIGH ,LOW,0.2,0 ),COLORFFCC00;
STICKLINE(OPEN>=CLOSE ,CLOSE ,OPEN,8,0 ),ColorFF9F68;
STICKLINE(OPEN>=CLOSE ,CLOSE ,OPEN,7,0 ),COLORff9900;
STICKLINE(OPEN>=CLOSE ,CLOSE ,OPEN,6,0 ),COLORffaa11;
STICKLINE(OPEN>=CLOSE ,CLOSE ,OPEN,5,0 ),COLORffbb11;
STICKLINE(OPEN>=CLOSE ,CLOSE ,OPEN,4,0 ),COLORffcc22;
STICKLINE(OPEN>=CLOSE ,CLOSE ,OPEN,3,0 ),COLORffdd22;
STICKLINE(OPEN>=CLOSE ,CLOSE ,OPEN,2,0 ),COLORffee33;
STICKLINE(OPEN>=CLOSE ,CLOSE ,OPEN,1,0 ),COLORffff33;
{红柱}
STICKLINE(CLOSE>OPEN,HIGH,LOW,0.2,0) ,COLOR0000FF;
STICKLINE(CLOSE>OPEN,CLOSE,OPEN,8,0) ,COLOR0000CC;
STICKLINE(CLOSE>OPEN,CLOSE,OPEN,7,0) ,COLOR3300CC;
STICKLINE(CLOSE>OPEN,CLOSE,OPEN,6,0) ,COLOR0033CC;
STICKLINE(CLOSE>OPEN,CLOSE,OPEN,5,0) ,COLOR6633CC;
STICKLINE(CLOSE>OPEN,CLOSE,OPEN,4,0) ,COLOR3333FF;
STICKLINE(CLOSE>OPEN,CLOSE,OPEN,3,0) ,COLOR6633FF;
STICKLINE(CLOSE>OPEN,CLOSE,OPEN,2,0) ,COLOR3366FF;
STICKLINE(CLOSE>OPEN,CLOSE,OPEN,1,0) ,COLOR6666FF;
AA:=(HHV(HIGH,120)-LLV(LOW,120))/30,LINETHICK;
Var1:=(2*CLOSE+HIGH+LOW)/4;
转换线HHV(HIGH,n1)+LLV(LOW,n1))/2,PRECISION2,COLORMAGENTA,LINETHICK;
基准线HHV(HIGH,n2)+LLV(LOW,n2))/2,PRECISION2,COLORGREEN,LINETHICK;
延迟线:REFX(CLOSE,n2),PRECISION2,ColorA3D8DB;//(未来涵数,仅供参考)可用来作止赢参考
云带A:=REF((转换线+基准线)/2,n2);
云带B:=REF((HHV(HIGH,n3)+LLV(LOW,n3))/2,n2),PRECISION2,color909090;
STICKLINE(云带A<云带B,云带A,云带B,0.1,0),COLOR339933;
STICKLINE(云带A>=云带B,云带A,云带B,0.1,0),COLOR0033CC;
POLYLINE(1,云带A),COLORGRAY;
POLYLINE(1,云带B),COLORGRAY;
POLYLINE(1,基准线),COLORGREEN;
POLYLINE(1,转换线),COLORMAGENTA;
DRAWTEXT(CROSS(转换线,基准线) AND Var1<MIN(云带A,云带B),MIN(基准线,LOW)*0.995,'▲'),COLORRED,ALIGN0;
DRAWTEXT(CROSS(转换线,基准线) AND RANGE(Var1,MIN(云带A,云带B),MAX(云带A,云带B)),LOW*0.995,'▲\n▲'),COLORRED,ALIGN0;
DRAWTEXT(CROSS(转换线,基准线) AND Var1>MAX(云带A,云带B),LOW-AA*0.5,'▲\n▲\n▲'),COLORRED,ALIGN0;
DRAWTEXT(CROSS(基准线,转换线) AND Var1<MIN(云带A,云带B),MAX(基准线,HIGH)+AA*2,'▼\N▼\N▼'),COLORFF9966,ALIGN0;
DRAWTEXT(CROSS(基准线,转换线) AND RANGE(Var1,MIN(云带A,云带B),MAX(云带A,云带B)),MAX(基准线,HIGH)+AA,'▼\n▼'),COLORFF9966,ALIGN0;
DRAWTEXT(CROSS(基准线,转换线) AND Var1>MAX(云带A,云带B),MAX(基准线,HIGH)+AA,'▼'),COLORFF9966,ALIGN0;
http://images.blogcn.com/2006/9/2/9/leson1234,20060902174143.gif
一目均衡表是日本的一目山人(真名:细田悟一)发明的市场走势分析方法。在日本的专业投资者中,就像20年前的K线一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西方也好,中国的投资者也好,对一目均衡表的认识还处于朦胧阶段。想完整地理解一目均衡表,就像理解易经一样,不投身进去,难以理解精髓。我对一目均衡表的理解也是一知半解,现仅就其表面的东西作一介绍。
一目均衡表实际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图表本身,解读市场的信号;第二部分,是通过计算,预测市场的方向和位置。特别是第二部分,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简化解读了周期理论、江恩理论和波浪理论的核心部分,有很强的适用性。因准备不是很充分,加之本人水平有限,本期仅介绍第一部分。
一目均衡表由每日的K线(一目均衡表中称日日线),5条线及一个抵抗带(俗称云图)构成。通过几者间关系的解读,可了解市场的强弱,并可得出买卖信号。因“运用此表,市场的趋势一目了然”,故称一目均衡表。
一目均衡表可分为“眼睛看得见的部分”和“眼睛看不见的部分”:“眼睛看得见的部分”的重点是转换线与基准线的关系、价格与迟行线的关系及价格与云的关系。“眼睛看不见的部分”主要有时间论、波动论和值幅观测论。
构成要素
1、转换线
表示较短时间内的市场动向。另外也可以作为大势形成时的跌买高抛之目标值。
计算方法:
最近9日(包括当天)的高值和低值的平均值=(Hm+Lm)*2(记在当天的数值上)
Hm:过去9天的最高值
Lm:过去9天的最低值
2、基准线
一目均衡表中作为基准的线。也有市场中的基准的意思。基准线的方向就是市场的方向的可能性很高。
计算方法:
最近26日(包括当天)的高值和低值的平均值=(Hn+Ln)*2(记在当天的数值上)
Hn:过去26天的最高值
Ln:过去26天的最低值
3、先行线1(期间线1)
提前26天(包括当天)计算。基准线和转换线的平均值=(基准线+转换线)*2(记入26天前)
4、先行线2(期间线2)
提前26天(包括当天)计算。过去52天的高值和低值的平均值=(Hx+Lx)*2(记入26天前)
Hx:过去52天的最高值
Lx:过去52天的最低值
5、迟行线
是一目山人重视的线。用现在的价格和26日前的价格相比,由它的高低来确认市场走势的指标。
计算方法:当天的收盘价,左移记入26天前(含当天)。
6、云层(抵抗带):由先行线1(期间线1)与先行线2(期间线2)之间形成的区域
由先行线1(期间线1)和先行线2(期间线2)两根线组成。由这两根线的交叉和它们所形成的领域,来判断市场的动态。另外,还可以由这两根线形成的领域的大小来判断市场的强弱。这个领域通常被称为云层或抵抗带。
使用方法
利用一目均衡表区分强弱市(买卖信号):
升势(买入信号):
1、日日线位于云的上方;
2、日日线在基准线之上推移(基准线成为下降阻力);
3、转换线在基准线的上方推移(超强势的情况下,日日线在转换线上方推移);
4、迟行线在日日线的上方(迟行线=日日线,如何在上方?)。
降势(卖出信号):
1、日日线在云的下方;
2、日日线在基准线的下方推移(反弹只到转换线的位置,难以反弹到基准线);
3、转换线在基准线的下方推移(降势明显的情况下,日日线在转换线的下方推移);
4、迟行线在日日线的下方(迟行线=日日线,如何在下方?)。
调整期一目均衡表的特征
1、由上升转为下降的调整阶段,一目均衡表的表现:
①日日线开始由上方进入云层;
②日日线下穿基准线;
③转换线在基准线之下停留;
④迟行线开始下穿日日线。
2、由下降转为上升的调整阶段,一目均衡表的表现:
①日日线开始站在基准线的上方;
②转换线上穿基准线;
③迟行线上穿日日线;
④日日线由下方进入云层,最终上穿云层;
⑤迟行线由云的上方穿出。
一目均衡表的其它特征
1、市场呈强势之时,通常难以触及云的边线;
2、市场呈强势之时,通常不会穿透转换线,在穿透转换线时,一般意味着进入调整;
3、始终未穿透基准线的市势,当开始穿透基准线时,可能意味着较大调整的开始;
4、价位触及云的上边线后,未能上穿基准线,云层较易被穿透;
5、迟行线穿透日日线和云层的时候,容易出现暴跌;
6、在下降市中,通常难以触及基准线。
转换线与基准线的关系
·基准线,市场方向的基准。 类似平均移动线,价格如果突破了,就有可能转势;但如果碰了一下就反转的话,可以判断走势还没有变。
·基准线作为支持线、阻力线。基本上可以判断:价格在基准线底下时,为弱势;上面时,为强势。基准线是判定转势的依据,价格从低下穿越基准线时,走势将转为上升走势,反之为下降走势。
·基准线体现过去26天买卖力量的平衡,与移动平均线有所不同。基准线指示的方向是重要的趋势信号。
·利用一目均衡表判断市势的强弱,转换线在基准线的上方还是下方是重要的判断依据。升势时,转换线在基准线上方是必要条件;降势时,转换线在基准线下方是必要条件。
·上升市时,通常收市价维持在基准线之上。超强市时,转换线也可能成为支撑。基准线是上升趋势时反弹的支撑位,转换线是下降趋势时反弹的阻力位。
·在价位始终维持在基准线之上的市势时,如果出现下穿基准线的情况,是出现调整的征兆。最终的判断标准是转换线是否下穿基准线。
·在强势的情况下,价位不会下穿转换线。大幅上升后,价位下穿基准线时,对于买方来说,是最危险的情况。
·转换线,作为短期支持线、阻力线;确定走势已形成时的低买高卖价位;判断走势强度。
·转换线和基准线相比,是较短时间的买卖平均值。也就是说,转换线是从大趋势中捕捉小的波浪,设定低进高抛的目标值。比基准线多出许多的动荡。机会多的反面,也多出很多陷阱。
·在看转换线的同时,一定要参考基准线。如果在价格只是破掉转换线时,就判断转势的话,有可能造成很大的损失,在这个时候,不是去出货或反手的时候,而应是看作补仓的机会。
·还有一种考虑方法:原本在价格接近或破掉转换线的时候,是该低买高卖的,但如果价格在转换线附近走动,如无法继续其走势的时候,就可以判断:走势的余力已开始减少,已开始接近转势了。
·利用一目均衡表难以判断时,要借助其它判断手段。
云的解读方法
·云是解读市场气氛的重要依据,走势方向的基准。作为支持带、抵抗带。云层的厚度可以理解为市场买单的数量。
·价格在云层上面,云层是支持带;价格在云层下面,云层是抵抗带;价格在云层中间走动时,云的上弦为抵抗线,下弦为支持线。
·中长期上升趋势时,价位上穿云层是必须条件;下降趋势时,价位下穿云层是必须条件。从中可以体现出市场气氛。
·在下降趋势时,当价位自下穿入云层时,表示市场气氛由卖转变为买。反之亦然。
·价位穿透云层,但迟行线仍未穿出云层,最终仍未形成升势的例子很多,要引起注意。
·日日线和迟行线未穿出云层,就难以证明转势。
·先行线1与先行线2之间交叉的地方应引起注意。云层是由两条线形成的:先行线1和先行线2。这两条线相交叉的地方,叫“交叉点”,这是云层的又一个参考点。当价格在经过此点的时候,一般来说,市场都会有较大的波动。
·云层变薄的地方,说明买卖力量趋于均衡,市场易出现剧烈波动。
·抓住走势波动的大致最终价位。价格在云层的上面推移,就是上升走势;反之,则是下降走势。当然,破掉支持带,抵抗带,那就是说,走势要转向了。还有一点一定要重视的就是云的厚度,云层宽的话,抵抗带和支持带是比较难破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先行期间线的上下限会交叉,云层会变薄。如果是上升市,在交叉之前必须保持上升势头,否则的话,在交叉的位置容易出现暴跌。
·日日线下穿云层时,容易出现急剧下跌。下穿云层后,云的下限成为上升的阻力,可考虑沽出。
·基准线是攻防易手的第一信号,云层是最后的信号。当日日线进入云层时,攻防彻底转变的可能增大,应引起充分的注意。
·一目均衡表本来是不考虑月图的。以日图为中心,兼顾周图。但在实际分析时一目均衡表分析应按月、周、日的顺序进行才会取得好的效果。
迟行线的解读方法
·一目均衡表的发明人--一目山人将迟行线称为一目均衡表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般的概念,在运用迟行线进行判断时,迟行线上穿日日线是买入信号,迟行线下穿日日线是卖出信号(这与移动平均线的用法相似)。
·迟行线应运用在长期趋势的判断上。
·和过去的价格相比,迟行线在价位的上方移动时为买方市场;迟行线在价位的下方移动时为卖方市场。
·现在的价格和26天前相比较,高于的话,即迟行线在价格的上面移动,那就是上升走势;反之,就是下降走势。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和价位交叉的时候,预示着走势的转换。如果迟行线只是轻微的碰到价格,或稍一交叉,又走回来的时候,那就说明走势并没有转换,还在继续。而且,这种时候,还常常预示着会发生更强的走势。
下降市时迟行线的作用
·在日日线下穿基准线和云层的同时,迟行线下穿云层,是最好的卖出点。
·在下降市中,迟行线反弹至日日线位置是极佳的卖点。
·迟行线在日日线下方时,尽量避免作买单和不持有买单是合理的操作方式。
市势由降转升时迟行线的作用
·市势是否见底,要通过其它方式判别。一般来说,转换线上穿基准线,迟行线上穿日日线和日日线上穿云层称为“三点转强”,是较明显的转强信号。
上升市时迟行线的作用
·在强劲的上升市时,迟行线与日日线平行上升。如果迟行线与日日线开始接近,则表示市势转弱,进入调整期的可能较大,应引起注意。
·若市势保持上升势头,迟行线不下穿基准线是必要的条件。
一目均衡表的第一部分到这里就全部介绍完了。这一部分相对比较直观、易于理解,但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何正确解读,还需要在实践中逐步摸索。第二部分,即时间论、波动论和值幅观测论由于涉及到比较复杂的计算,在不同的币种之间应用效果也不同,在此暂不介绍。
一目均衡表公式(主图):
基准线:(HHV(H,26)+LLV(l,26))/2,LINETHICK2,COLORRED;
转换线:(HHV(H,9)+LLV(L,9))/2,LINETHICK2,COLORGREEN;
Var1:=(转换线+基准线)/2;
Var2:=(HHV(H,52)+LLV(L,52))/2;
先行上限:REF(Var1,26);
先行下限:REF(Var2,26);
迟行线:REFX(CLOSE,26);
一目均衡图 (转自乾坤教室)
起源
一目均衡图是日本投资界于30年代发明的图表技术工具,主要是提供市场的走势趋向,及作出入市出市的建议。四十年代技术分析仍处于萌芽期,而且当时更未有计算器等科技支持,故此一目均衡图是独立运作的技术工具。
Ichimoku一目译作简单,而Kinko则为平衡之意,Hyo则是日文图表之谓。Ichimoku Kinko Hyo可以译为利用图表来透视平衡点,从而捕捉走势及入市时机。
计算方法
一目均衡图由五组参数合成,与现在常用的移动平均线吻合。参数建基于各个长短周期的高低点,提供一明确简单的走势图。五个参数如下:
1、短轴快线 = 转换线 = (9日内最高 + 9日内最低) / 2,以9日为一短线周期 (周期长短可任意更改)
2、中轴慢线 = 基准线 = (26日内最高 + 26日内最低) / 2,以26日为一中线周期 (周期长短可任意调校)
3、后移指针 = 迟行带 = 将是日收市价后移至一中线周期
4、前移指针A = 先行带A = (短轴快线 + 中轴慢线) / 2,前移至一中线周期
5、前移指针B = 先行带B = (52日内最高 + 52日内最低) / 2,前移至一中线周期
云带 = 前移指针A及前移指针B的空间
阐释
一目均衡图与现今技术分析的移动平均线黄金交叉十分相似。买入讯号发出,当短轴快线上跨中轴慢线,卖出讯号则相反。
一目均衡图最大的优点是能将买入、卖出讯号量化。若黄金交叉出现而价格发生在云带上(下),则为强势讯号,以三个箭咀代表;若黄金交叉出现而价格发生在云带中,则为中性讯号,以两个箭咀代表;若黄金交叉出现而价格发生在云带相反方向,则为一弱势讯号,以单一箭咀代表。
一目均衡图的云带可作支持及阻力点。若市况在云带上徘徊,则市况偏好;反之,则偏淡。
后移指针更能量化买入、卖出讯号。若交叉买点发生在后移指针之上,则主强势;反之,则主弱势。
参数
周期主要以三个时段区分:
短 = 9日 (1周半)
中 = 26日 (1月)
长 = 52日 (2月)
三十年代,日本人每周工作六天,故有上述周期的设立。现代每周只工作五天,故相关周期应否改为7,22,44呢? 留待用家考证。
乾坤一目均衡图
一目均衡图是以高、低及收市价为基础。乾坤烛的参数,聚焦点便是针对市场高、低及收市价的缺点,与所有传统技术分析工具兼容。若以乾坤烛的参数代入一目均衡图内,投资者便可以从另一层面看这一技术图表。
乾坤烛图表更可让用家自行拟定周期,应用于不同的财经工具,作一测试,使这一日本百年前的发明更能溶入现代的财经产品。
点评:
·其实,这一理论是将江恩理论和波浪理论结合起来形成的,包括时间,形态,量价目标,酒井战法(组合K线),而图表上只看到3条线和云层(为最基本部分)。适合中长线,而小时图可用于短线。在平衡市较难把握。
·用K线,均线,BOLL和一目均衡表结合起来判断,可以克服各自的缺陷,准确率达到90%,且买卖能接近高低点。
仿一目均衡公式
念佛人
所谓均衡者,自是求一中位,原作者一目山人在创作此公式时,距今可能已有十几年了,否则,也不会用此公式连续八年夺得冠军。十几年前的股市,股一旦涨起来,可能半年的时间都在疯涨。因此可以说,单纯的用一均线系统,也照样可以斩获很大的利润。
原作者在公式中,巧妙的用到了迟行线,就这一点想法,可以说,山人的构思已相当的精辟。公式中的迟行线,也就是行情中的收盘价线。只不过向前放在二十六天之前而已,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与二十六天前股价做一比较。来推测明日行情的发展。妙极妙极!
原作者,又巧妙的把五十二天前的最高,最低的平均当作了未来,利用飞狐函数SHIFT()与当前的收盘做一比较,来推论压力与支承。光这一想法在十几年前,的的确确是一大超前呀。此公式,包含了过去,现在,未来,虽是求一均衡,合乎佛道思想。孰不知,佛家真正的思想在内求,外求者,当是一无所获也。
偶在读了此公式后,只是感叹山人的思想与精华,并为之深深的折服,一目君,当是一神人也。于是,偶在公式中,只是简简单单的用十一日作为过去和未来,直接与现在的收盘作一比较,发现竟有相似之处,而且如果不断的变化,又能生出很多新的东西。只用十一日,足够了。
山人的公式与偶的公式作用在股价上并未有奇特之处,只是这种思想,让人的心生起了美好了暇想。
仿一目公式:
阻力线:llv(llv(hhv(h,11),11),11),COLORGREEN,LINETHICK5;
重要转折线:hhv(hhv(llv(l,11),11),11),COLORBLUE,LINETHICK3;
十日高:hhv(high,10)*(1-5/100),COLORBLUE,linethick2;
重要支承:llv(low,10)*(1+5/100),,COLOR1199ff,linethick3;
llv(llv(hhv(h,11),11),11),COLORgreen,LINETHICK2;
llv(low,10)*(1+5/100),COLORGREEN,linethick1;
hhv(hhv(llv(l,11),11),11),COLORgreen,LINETHICK5;
hhv(hhv(llv(l,11),11),11),COLORf00ff0,LINETHICK4;
hhv(hhv(llv(l,11),11),11),COLORf00ff0,LINETHICK3;
hhv(hhv(llv(l,11),11),11),COLORgreen,LINETHICK2;
hhv(hhv(llv(l,11),11),11),COLORRED,LINETHICK1;
一目小布尔:
llv(hhv(llv(l,11),11),5),COLORred,LINETHICK3;
hhv(llv(hhv(l,11),11),5),COLORyellow,LINETHICK3;
(llv(hhv(llv(l,11),11),5)+hhv(llv(hhv(l,11),11),5))/2,COLORwhite,LINETHICK3;
mt上的:
http://images.blogcn.com/2006/9/2/9/leson1234,2006090217285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