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技术分析方法的发展与创新
论技术分析方法的发展与创新技术分析方法的本质是一种经验模型,它解释行情变化原因的依据是经验模型内部建立起来的逻辑关系。从这一理念出发,笔者认为,技术分析方法发展与创新有三种途径:一是从现有技术分析方法着手,进行发展,总结出新的逻辑关系,去解释绝大多数行情的变化;二是将现有技术分析方法与具体商品结合起来,建立适合于特定商品的逻辑关系;三是发现新的经验模型,创造新的技术分析方法。
一、价格变化的原因与模式
1?原因
期货价格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商品供需平衡状况及其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心理等各种影响因素。
2?模式
价格波动的分类有许多种,按照时间可划分为长、中、短期波动;按照波动的原因,可划分为基本理论型模式、心理行为型模式和积极反应型模式。根据研究的需要,我们按照波动的外部原因对期货价格模式进行划分,并详细讨论各种模式的特征。
(1)基本理论型模式。
市场是将商品、股票、债券、外汇中任何一种实际经济中的需求与供给集约性进行对证的场所,此时的价格将成为行情。所以,假如行情中含有波动模式,而且如果在实际经济中谋求生计的人们的行动也随宏观经济模式而发生变化,那么带进市场中的需求与供给也将相应地发生变化。如果需求与供给的平衡有所变化,作为它的反映,价格就会波动。例如,如果你观察一下3—4年经济周期的景气循环就会发现,随着它的每个变化,利率有升有降,股价有降有升,这种循环性波动自然而然地在行情中出现。所以反映基本理论波动的模式也反映在市场之中。
(2)行为特征型模式。这是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市场中的一些人是靠在市场上赚取差价为生的,他们就是常被人们称作投机商的人。他们瞅准外部环境的变化,然后乘机瞄准买卖差价收益。所以,假如在他们的行动中存在着某种行为模式,那么它就有在市场波动中被反映的可能性。如果将刚才论述过的根据基本理论这种外部环境的市场波动称作“他律性波动”,市场自身随意波动部分便可称作“自律性波动”。这样区分开来观察较容易想像。
(3)积极反应型模式。
这种模式与“自律性波动”有着密切关系。图表在今天非常普及,图表所显示的买卖信号又被更多的行情参与者共同拥有。由于看着图表行动的人不断增多,就出现了行情是其自身实实在在运作的现象。图表发出买进信号时,大家一哄而上,行情自然上扬,出现由图表向现实行情方面波动的反应。
价格波动具有上述三种模式,技术分析所研究的经验模型均是从这些模式中提取的。技术分析的任务就是从波动模式中提炼出价格行情波动的经验模型。
二、研究价格变化的途径与方法
在期货价格预测研究中,我们可以根据某种原因与价格的关系,判断价格变化,即当基本原因变化时,我们总是可以从科学理论的角度,给予合理的解释,这是基本分析的任务。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价格变化模式角度来预测期货价格变化。一种模式的背后往往是某几类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各类因素的名称及其对价格作用的大小均不得而知,也就是说,当我们利用模式来研究行情的变化时,本身是利用一揽子因素来解释价格的变化。只是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我们往往分离不出模式形成时间段内对价格产生影响的具体因素,也不能确定各类因素对价格变化的作用。这就是我们利用价格模式预测价格时,说不出具体供需平衡及其外部因素的原因。利用价格模式研究价格变化,是技术分析的任务。
三、技术分析方法的本质
1?技术分析的涵义
技术分析法是通过对市场行为本身的分析来预测市场价格的变化方向,即主要是将期货市场往日有关价、量、时、空的日常交易资料,按照时间序列绘制成图形或图表,然后针对这些图形或图表进行分析研究,预测期货价格走势。
2?技术分析的本质
技术分析本质上是一种应用经验模型研究市场价格的方法。当我们按时间的顺序将价格进行排列时会发现某种相对比较稳定的模式。例如,图形型态分析中,上升三角形完成后,一般会向上突破,而且这种模式在许多商品期货价格运动中频频出现。于是,技术分析者就会判断这种模式今后也许还会继续出现,当它们再度出现时,就会根据已总结的模式去判断未来价格的变化趋势。不仅价格本身具有经验模型,而且我们可以通过成交量、时间、空间分析,亦可以发现许多经验模型,并加以应用。
进行技术分析时,我们一般将经验模型内部的逻辑关系作为推理的基础,从价、量、时、空、气角度寻找行情波动的理由,从而赋予其因果规律。由此看来,技术分析探讨价格走势的原因及其结果的过程,都是在市场内部完成的。技术分析本身是有因果关系根据的,其探究的原因是从市场内部展开的,而不是从市场外部展开的。其探讨原因的依据是经验模型内部的逻辑关系,而不是外部的基本性原因。
从外部探讨价格运动方向的原因,则是基本分析的任务。基本分析是一种科学模型,能直接说明促进价格变化的各种因素与价格的关系,是科学研究的结晶。
虽然我们进行技术分析时,涉及基本性原因较少,但任何一种经验模型背后的基本性原因依然存在,它是价格变化的根本动力。利用技术分析时,要时刻关注基本面的变化。当一种趋势完成后,要从反方向进行技术分析。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基本分析,是无法利用技术分析的。只有在利用基本分析判断出价格的主体方向后,利用技术分析才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
3?否定“技术分析是没有原因的”说法
技术分析其实质是一种经验模型,是从各种价格变化模式中提取的。技术分析是利用一揽子基本因素对价格进行分析,这时,我们要分析出经验模型背后的各种具体基本因素,从说明价格变化根本原因的角度解释价格,就十分困难。因此,我们是利用经验模型内部所建立起来的各种逻辑关系来解释行情的变化。建立经验模型,主要是从价、量、时、空等几个要素着手。我们有时说“技术分析是没有理由的”是不十分确切的。严格来说,技术分析是有原因的,既有基本面的(但一种经验模型背后的基本面原因难以分离,我们常常说不清);又有技术面的(经验模型内部的逻辑关系,我们常常利用它来解释行情变化)。说“技术分析是没有理由的”,应该是指“一种经验模型背后的基本性原因说不清”这种状况。
四、发展与创新
在讨论了技术分析的本质及经验模型的来源后,我们在技术分析方法的发展与创新中,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既然技术分析方法是一种经验模型,那么我们在进行技术分析时,可以不拘泥于现有的各种技术分析方法的已有结论,可以从更为广泛的角度去总结新的经验模型,并加以利用。技术分析方法的发展与创新有三种途径:从现有的技术方法着手,进行发展,总结出新的逻辑关系,去解释绝大多数期货价格的变化;将现有的技术分析方法与具体商品结合起来,建立适合于特定商品的逻辑关系;发现新的经验模型,创造新的技术分析方法。
1?发展现有技术分析方法
(1)型态分析。
型态分析中,无论线势型态或图势型态,我们都可以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大量观察,总结出新的型态,并用于实践。只要是大概率出现的型态,都是一种经验模式,都可以进行利用,而不要拘泥于现有方法是否论及。
型态本身就是型态,是多种市场力量较量的结果,本身是没有向一定方向突破的理由,它是一个中性的东西。人为地将价格型态分为持续型态和反转型态是不适当的,因为我们常常可以发现,同一线势型态或图势型态,既可向上突破,又可向下突破。对于型态,我们必须结合基本分析确定方向,如果简单地将其分为持续型态和反转型态,容易造成误区。建议利用型态分析时,坚持型态是一种中性的产物,从基本分析中把握其突破方向,既要考虑向上的可能性,又要考虑向下的可能性,而不宜简单地认为某种型态应该是沿原方向向上或向下,而称之为持续型态或反转型态。
(2)循环周期。
循环周期有许多种,目前期货价格预测中谈及较多的有价格循环周期、经济循环周期和季节周期。这里主要谈谈期货价格循环周期的开发利用问题。
关于期货价格循环周期的利用问题,主要有伯恩斯坦的观点。从实际观察中发现价格波动的一个时间周期后,则我们应用其判断价格时,常常只能利用时间周期两端的两个低谷对价格后市进行研判,而价格循环周期内部的大量信息并没有开发利用。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研究:研究相邻、相间循环周期的关系;研究循环周期内部的对应关系;研究高点形成的循环周期的应用。
(3)比率理论。
利用比率理论研判行情时,我们常常谈及反弹或回调幅度是下降或上升的1/8、2/8、3/8……倍。实际上,我们可以将这个概念扩展到1+1/8、1+2/8、1+3/8……倍;2+1/8、2+2/8、2+3/8……倍等范围,这样可以解释更多的行情变化。
2?将现有技术分析方法与具体商品结合起来
同一种技术分析方法应用于不同商品价格分析中后,由于各个商品本身基本面变化特征所引起的各种型态并不相同,这时,有必要分析同种方法应用到不同商品中去的特征,并加以扩展应用。
利用经济循环周期、季节循环周期对不同商品价格进行分析时,可以发现,同一经济循环周期、季节循环周期中,不同商品价格的变化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均可用于价格的预测。
3?发现新的经验模型,创造新的技术分析方法
(1)结构理论。
波浪理论是一种型态分析,它研究了图势型态、上升行情和下降行情的相互关系,但对于上升行情和下降行情及图势型态内部上升段和下降段行情的研究,目前尚不充分。K线理论研究,涉及了上升行情和下降行情中整理和反转过程中的型态分析,即线势型态分析,但对于上升行情和下降行情内部的快速上升或下降的行情变化并未涉及。如果总结出上升行情和下降行情内部快速上升或下降的行情变化,将有助于提高研判能力。
(2)时态论。
关于型态分析,现有研究较为充分,但对于价格的时态分析,尚有待开发。所谓时态论,是对于一个时间段价格的变化研究,不是着眼于其内部上升或下降幅度的特征,而是着眼于其内部各个上升或下降段所花费的时间而进行研究。如果某段行情内部上升段或下降段所花费的时间与另一段行情内部相对应的上升段或下降段所花费的时间相等或成比例,则我们认为这两段行情变化是同一时态的。
(3)吸收市场预测中的方法。
期货价格分析其实是市场预测中的一个部分,预测学中市场预测的方法,可以应用到期货价格分析中来。当然,市场预测中有许多方法是基本性方法,但亦有许多技术性方法。
五、技术分析方法发展与创新研究的意义
从理论上推断提出了目前技术分析方法研究中某些尚未涉及的领域,有利于开拓视野,开拓新的研究方向,使技术分析方法更加全面、完善,有利于业界共同向这个方向努力;提出了现有技术分析方法的应用思路,有利于我们更加充分地利用现有技术分析方法,更好地为行情研判服务;揭示了技术分析方法的本质,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处理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的相互关系,从而将二者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
技术分析方法的本质是一种经验模型,它解释行情变化原因的依据是经验模型内部建立起来的逻辑关系。从这一理念出发,笔者认为,技术分析方法发展与创新有三种途径:一是从现有技术分析方法着手,进行发展,总结出新的逻辑关系,去解释绝大多数行情的变化;二是将现有技术分析方法与具体商品结合起来,建立适合于特定商品的逻辑关系;三是发现新的经验模型,创造新的技术分析方法。
一、价格变化的原因与模式
1?原因
期货价格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商品供需平衡状况及其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心理等各种影响因素。
2?模式
价格波动的分类有许多种,按照时间可划分为长、中、短期波动;按照波动的原因,可划分为基本理论型模式、心理行为型模式和积极反应型模式。根据研究的需要,我们按照波动的外部原因对期货价格模式进行划分,并详细讨论各种模式的特征。
(1)基本理论型模式。
市场是将商品、股票、债券、外汇中任何一种实际经济中的需求与供给集约性进行对证的场所,此时的价格将成为行情。所以,假如行情中含有波动模式,而且如果在实际经济中谋求生计的人们的行动也随宏观经济模式而发生变化,那么带进市场中的需求与供给也将相应地发生变化。如果需求与供给的平衡有所变化,作为它的反映,价格就会波动。例如,如果你观察一下3—4年经济周期的景气循环就会发现,随着它的每个变化,利率有升有降,股价有降有升,这种循环性波动自然而然地在行情中出现。所以反映基本理论波动的模式也反映在市场之中。
(2)行为特征型模式。这是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市场中的一些人是靠在市场上赚取差价为生的,他们就是常被人们称作投机商的人。他们瞅准外部环境的变化,然后乘机瞄准买卖差价收益。所以,假如在他们的行动中存在着某种行为模式,那么它就有在市场波动中被反映的可能性。如果将刚才论述过的根据基本理论这种外部环境的市场波动称作“他律性波动”,市场自身随意波动部分便可称作“自律性波动”。这样区分开来观察较容易想像。
(3)积极反应型模式。
这种模式与“自律性波动”有着密切关系。图表在今天非常普及,图表所显示的买卖信号又被更多的行情参与者共同拥有。由于看着图表行动的人不断增多,就出现了行情是其自身实实在在运作的现象。图表发出买进信号时,大家一哄而上,行情自然上扬,出现由图表向现实行情方面波动的反应。
价格波动具有上述三种模式,技术分析所研究的经验模型均是从这些模式中提取的。技术分析的任务就是从波动模式中提炼出价格行情波动的经验模型。
二、研究价格变化的途径与方法
在期货价格预测研究中,我们可以根据某种原因与价格的关系,判断价格变化,即当基本原因变化时,我们总是可以从科学理论的角度,给予合理的解释,这是基本分析的任务。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价格变化模式角度来预测期货价格变化。一种模式的背后往往是某几类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各类因素的名称及其对价格作用的大小均不得而知,也就是说,当我们利用模式来研究行情的变化时,本身是利用一揽子因素来解释价格的变化。只是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我们往往分离不出模式形成时间段内对价格产生影响的具体因素,也不能确定各类因素对价格变化的作用。这就是我们利用价格模式预测价格时,说不出具体供需平衡及其外部因素的原因。利用价格模式研究价格变化,是技术分析的任务。
三、技术分析方法的本质
1?技术分析的涵义
技术分析法是通过对市场行为本身的分析来预测市场价格的变化方向,即主要是将期货市场往日有关价、量、时、空的日常交易资料,按照时间序列绘制成图形或图表,然后针对这些图形或图表进行分析研究,预测期货价格走势。
2?技术分析的本质
技术分析本质上是一种应用经验模型研究市场价格的方法。当我们按时间的顺序将价格进行排列时会发现某种相对比较稳定的模式。例如,图形型态分析中,上升三角形完成后,一般会向上突破,而且这种模式在许多商品期货价格运动中频频出现。于是,技术分析者就会判断这种模式今后也许还会继续出现,当它们再度出现时,就会根据已总结的模式去判断未来价格的变化趋势。不仅价格本身具有经验模型,而且我们可以通过成交量、时间、空间分析,亦可以发现许多经验模型,并加以应用。
进行技术分析时,我们一般将经验模型内部的逻辑关系作为推理的基础,从价、量、时、空、气角度寻找行情波动的理由,从而赋予其因果规律。由此看来,技术分析探讨价格走势的原因及其结果的过程,都是在市场内部完成的。技术分析本身是有因果关系根据的,其探究的原因是从市场内部展开的,而不是从市场外部展开的。其探讨原因的依据是经验模型内部的逻辑关系,而不是外部的基本性原因。
从外部探讨价格运动方向的原因,则是基本分析的任务。基本分析是一种科学模型,能直接说明促进价格变化的各种因素与价格的关系,是科学研究的结晶。
虽然我们进行技术分析时,涉及基本性原因较少,但任何一种经验模型背后的基本性原因依然存在,它是价格变化的根本动力。利用技术分析时,要时刻关注基本面的变化。当一种趋势完成后,要从反方向进行技术分析。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基本分析,是无法利用技术分析的。只有在利用基本分析判断出价格的主体方向后,利用技术分析才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
3?否定“技术分析是没有原因的”说法
技术分析其实质是一种经验模型,是从各种价格变化模式中提取的。技术分析是利用一揽子基本因素对价格进行分析,这时,我们要分析出经验模型背后的各种具体基本因素,从说明价格变化根本原因的角度解释价格,就十分困难。因此,我们是利用经验模型内部所建立起来的各种逻辑关系来解释行情的变化。建立经验模型,主要是从价、量、时、空等几个要素着手。我们有时说“技术分析是没有理由的”是不十分确切的。严格来说,技术分析是有原因的,既有基本面的(但一种经验模型背后的基本面原因难以分离,我们常常说不清);又有技术面的(经验模型内部的逻辑关系,我们常常利用它来解释行情变化)。说“技术分析是没有理由的”,应该是指“一种经验模型背后的基本性原因说不清”这种状况。
四、发展与创新
在讨论了技术分析的本质及经验模型的来源后,我们在技术分析方法的发展与创新中,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既然技术分析方法是一种经验模型,那么我们在进行技术分析时,可以不拘泥于现有的各种技术分析方法的已有结论,可以从更为广泛的角度去总结新的经验模型,并加以利用。技术分析方法的发展与创新有三种途径:从现有的技术方法着手,进行发展,总结出新的逻辑关系,去解释绝大多数期货价格的变化;将现有的技术分析方法与具体商品结合起来,建立适合于特定商品的逻辑关系;发现新的经验模型,创造新的技术分析方法。
1?发展现有技术分析方法
(1)型态分析。
型态分析中,无论线势型态或图势型态,我们都可以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大量观察,总结出新的型态,并用于实践。只要是大概率出现的型态,都是一种经验模式,都可以进行利用,而不要拘泥于现有方法是否论及。
型态本身就是型态,是多种市场力量较量的结果,本身是没有向一定方向突破的理由,它是一个中性的东西。人为地将价格型态分为持续型态和反转型态是不适当的,因为我们常常可以发现,同一线势型态或图势型态,既可向上突破,又可向下突破。对于型态,我们必须结合基本分析确定方向,如果简单地将其分为持续型态和反转型态,容易造成误区。建议利用型态分析时,坚持型态是一种中性的产物,从基本分析中把握其突破方向,既要考虑向上的可能性,又要考虑向下的可能性,而不宜简单地认为某种型态应该是沿原方向向上或向下,而称之为持续型态或反转型态。
(2)循环周期。
循环周期有许多种,目前期货价格预测中谈及较多的有价格循环周期、经济循环周期和季节周期。这里主要谈谈期货价格循环周期的开发利用问题。
关于期货价格循环周期的利用问题,主要有伯恩斯坦的观点。从实际观察中发现价格波动的一个时间周期后,则我们应用其判断价格时,常常只能利用时间周期两端的两个低谷对价格后市进行研判,而价格循环周期内部的大量信息并没有开发利用。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研究:研究相邻、相间循环周期的关系;研究循环周期内部的对应关系;研究高点形成的循环周期的应用。
(3)比率理论。
利用比率理论研判行情时,我们常常谈及反弹或回调幅度是下降或上升的1/8、2/8、3/8……倍。实际上,我们可以将这个概念扩展到1+1/8、1+2/8、1+3/8……倍;2+1/8、2+2/8、2+3/8……倍等范围,这样可以解释更多的行情变化。
2?将现有技术分析方法与具体商品结合起来
同一种技术分析方法应用于不同商品价格分析中后,由于各个商品本身基本面变化特征所引起的各种型态并不相同,这时,有必要分析同种方法应用到不同商品中去的特征,并加以扩展应用。
利用经济循环周期、季节循环周期对不同商品价格进行分析时,可以发现,同一经济循环周期、季节循环周期中,不同商品价格的变化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均可用于价格的预测。
3?发现新的经验模型,创造新的技术分析方法
(1)结构理论。
波浪理论是一种型态分析,它研究了图势型态、上升行情和下降行情的相互关系,但对于上升行情和下降行情及图势型态内部上升段和下降段行情的研究,目前尚不充分。K线理论研究,涉及了上升行情和下降行情中整理和反转过程中的型态分析,即线势型态分析,但对于上升行情和下降行情内部的快速上升或下降的行情变化并未涉及。如果总结出上升行情和下降行情内部快速上升或下降的行情变化,将有助于提高研判能力。
(2)时态论。
关于型态分析,现有研究较为充分,但对于价格的时态分析,尚有待开发。所谓时态论,是对于一个时间段价格的变化研究,不是着眼于其内部上升或下降幅度的特征,而是着眼于其内部各个上升或下降段所花费的时间而进行研究。如果某段行情内部上升段或下降段所花费的时间与另一段行情内部相对应的上升段或下降段所花费的时间相等或成比例,则我们认为这两段行情变化是同一时态的。
(3)吸收市场预测中的方法。
期货价格分析其实是市场预测中的一个部分,预测学中市场预测的方法,可以应用到期货价格分析中来。当然,市场预测中有许多方法是基本性方法,但亦有许多技术性方法。
五、技术分析方法发展与创新研究的意义
从理论上推断提出了目前技术分析方法研究中某些尚未涉及的领域,有利于开拓视野,开拓新的研究方向,使技术分析方法更加全面、完善,有利于业界共同向这个方向努力;提出了现有技术分析方法的应用思路,有利于我们更加充分地利用现有技术分析方法,更好地为行情研判服务;揭示了技术分析方法的本质,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处理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的相互关系,从而将二者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
王宏友
一步一步系统性的确认买点
一步一步系统性的确认买点博搏
在我的系统中,买点分为:低吸买点和突破买点。
低吸买点又分为下跌浪明显趋于结束的低吸买点、形态量度跌幅达到或超过后的低吸买点、指标严重超跌后的低吸买点,2B法则买点。
突破买点:形态突破后的买点,波浪买点,长牛股的中继买点等。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6/leson1234,20060517113649.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6/leson1234,20060517113732.gif
突破买点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6/leson1234,20060517113751.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6/leson1234,20060517115754.gif
买点确认时要结合大盘,大盘趋好,买点更可靠。
然后确定资金使用策略,我一般是在一买点买1/5,二买点1/5,三买点可加大比例重仓买。
2B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6/leson1234,20060517115915.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6/leson1234,20060517115954.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2511.gif
长牛股的中继买点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2529.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21718.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21729.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21749.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2183.gif
时机不好的买点如何让我失去机会,请看000617石油济柴的分析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21822.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21846.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21858.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21914.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21927.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21947.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2200.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22018.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22032.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22054.gif
股市K线战法
股市K线战法博搏
K线是大家最常见的股市分析方法了。
我学习K线是从丘一平的K线系列书籍入手的。后来陆续又学习了尼森的<日本蜡烛图技术>和<K线战法>,以及另一个外国佬的<K线从入门到精通>,还有一本有印象的是<周K线测市>。这些书籍基本都是从K线的单根形态以及具体组合来细说的。其实,在实战中记住这些组合并涉身处地的灵活应用是十分困难的。一是组合多,二是和实际形态总会有出入,三是不同环境不同位置不同主力下的K线所隐含的心理意义差异很大,较难把握。所以,必须总结出能够付诸于行动的较易应用的心得。
我的总结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分析关键位置上的关键K线表现
什么叫关键位置?支撑位、压力位、成交密集区,有意义的整数区,绝对高位、相对高位、绝对低位、相对低位等,这些都可以叫做关键位置。
至于关键K线,涨跌幅大于3%的都应该关注,尤其大于5%的,因为现在涨跌幅限制为10%,而5%大于等于50%,当然是关键K线。另外要关注放量的K线。
在关键位置出现这样的K线当然更应该引起重视。这可以称做核心关键K线了。
还有重要的一点,分析K线不能光看阴线还是阳线,要看一系列或数日的K线重心走向。平时我们说重心,一般会以K线的中分位为重心,实际上严谨的说来并不完全正确。我的理解是∑(某分钟中心位价格 * 本分钟成交量) / 当天总成交量,这应该是比较接近正确的重心,把这个重心的均线做出来应该是有借鉴意义的。当然,直接以日中心位为重心也是可以的,误差有,应该不大,具体哪一天偏差过于大,也可以具体分析。
在这里我将会连载有关K线的战法。为了使其系统化,就按教科书上的顺序来,但我会加上自己的理解,并从我国股市中找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成功的例子以及不成功的例子.
十字:十字有见顶的十字和中继的十字,要注意区分
心理意义:十字的出现表明原有趋势已经进入一种不确定的状态,其后趋势需要后续K线来确认。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24640.gif
看涨吞没形态:
形态特征:两个颜色相反的K线,后K线包住前K线
确认原则:
1、第二天的实体必须完全包住前一天的K线实体
2、上涨或下跌已经形成趋势,即使趋势是短暂的
3、颜色相反,例外的情况是被吞没的实体是一个十字信号或实体非常小。
意义解析:
1、前一天的K线小于今天的已经表明趋势在转弱,而随后的包住它的K线,说明新的走势力量很强
2、在发生吞没当天,如果量放大明显,会增加新趋势继续的可能性
3、如果大实体能够吞没好几天的实体,表明反转的力量会很强。
4、如果实体能够将前一天的阴影也包住的话,反转的可能性会更大
5、第二天的开盘价离前一天越远,强反转的可能就越大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24653.gif
锤头和吊颈
形态特征:实体较短,下影较长,在低位是锤头,在高位是吊颈
确认原则:
1、下影线要远远长于实体,两倍左右
2、上影线无或极小
3、随后的K线形态重心相反移动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2479.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24723.gif
斩回线:
形态特征:是组合,处于下跌趋势中,前一根K线为下跌,后一根低开,但收盘价高于前一天K线的中分位,且接近全天的最高价。
确认原则 :
1、下跌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指标处于低位
2、开盘价低于前一天的最低价,收盘价在前一天K线的中分位以上
3、随后一天的K线应为重心上移的K线
解析:
1、两根K线实体越长,反转越显著。
2、第二天开盘价越低,反转力量越强
3、阳K收盘价越高,反转力量越强
4、放量最好
心理意义:一个下跌趋势持续了很长时间,顺势低开后,多头开始发力,如果第二天表现为更多的买入,则证实无误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24734.gif
乌云盖顶:
形态特征:上升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由两根K线构成,第一根为阳K,后一根开盘高于前一根最高价,基本为本天最高价,收盘价位于前一天K线中分位以下。
解析:
1、阳K和阴K实体越长,反转力量越大
2、第二天的开盘价越高,反转力量越大
3、收盘价越低,反转力量越大
4、两根K的成交量越大越有效
确认:后续K线重心不断下移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24746.gif
母子线:
形态特征:两根K线颜色相反,在此之前,趋势单边运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第二根K线实体完全在前一根K线之内。
解析:
1、阳K和阴K越长,信号越真实
2、阳K相对于阴K,其收盘价越高反转越显著。
3、需要后续重心改变方向的K线来确认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2484.gif
三只乌鸦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24817.gif
晨星和幕星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24833.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24847.gif
反击线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2493.gif
执带形态、三星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2443.gif
三星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2457.gif
两只乌鸦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24548.gif
射击之星骗线、失败的捉腰带线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24610.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24624.gif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读书笔记和理解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读书笔记和理解博博
此书出版时间极早,但在今天还一直被奉为精典。
第一章 交易及投资的技术分析方法
股票市场对正确理解的读者,其回报是巨大的;而对那些粗心的、麻痹的或者不幸的投资者,其惩罚也是灾难性。
技术分析是记录(通常用图形方式)某一股票或指数的实际交易过程,并从中推判出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的科学。
价格以一定的趋势演进,而这一趋势将一直延续下去,直到发生新的事情从而改变了供求平衡,并且这一改变通常由市场行为本身体现出来。
第二章 图表
图表是技术分析师的工作工具。图表可以是月图、周图、日图、小时图和即时交易图、点数图等。当然,在作者那个时代,图大多需要自己绘制,而现在,计算机可以帮我们轻松实现这些图表,只要需要。
关于比例类型。作者着重推荐了半对数坐标图。
对其效果在华尔街有句话,“图表并没有任何错---问题是图表分析者”。这从另一侧表明了事情的本质,重要的不是图表本身,而是对图表的领会。
第三章 道氏理论
道氏理论被尊为技术研究的鼻祖。
基本要点:
1、平均指数包容消化一切,因为它反映了无数投资者的综合市场行为,包括那些有远见力的以及消息最灵通人士。
2、三种趋势--“市场”一词意味着股票价格在总体上以趋势演进,而最重要的是主要趋势,即基本趋势。它们大规模的上下运动,通常持续一年或更多时间,并导致股价增会下或贬值20%以上。基本趋势在其演进过程中穿插着与其方向相反的次等趋势--当基本趋势暂时推进过头时所发生的回撤或调整(次等趋势与被间断的基本趋势一同被划为中等趋势--这是在接下来的讨论中用到的一个很有用的术语)。最后,次等趋势由小趋势或者每日的波动组成 ,而这并不是十分重要的。
3、基本趋势。大规模的、总体上的上下运动 ,通常持续一年或可能数年之久。只要每一个后续价位弹升比前一个弹升达到更高的水平,而每一个次等回撤的低点均比上一个回撤高,这一基本趋势就是上升趋势,称为牛市。相反,每一个中等下跌都将价格压到逐渐低的水平,这一基本趋势则是下降趋势,并可称之为熊市。
正常情况下,基本趋势是三种趋势中真正长线投资者所关注的唯一趋势。
4、次等趋势。这是价格在其沿着基本趋势方向演进中产生的重要回撤。它们可以是在一个牛市中发生的中等规模的下跌或回调,也可以是在一个熊市中发生的中等规模的上涨或反弹。正常情况下,它们持续三周到数月不等,但很少再长。在一般情况下,价格回撤或反弹到基本趋势方向推进幅度的1/3到2/3。
从而,我们有两个标准用以识别次等趋势。任何与基本趋势方向相反、持续至少三个星期并且回撤上一个沿基本趋势方向上价格推进净距离(从上一个次等趋势的末端到本次开始,略去小幅波动部分)至少1/3幅度的价格运动,即可认为是中等规模的次等趋势。尽管这样,次等趋势经常令人捉摸不透。
5、小趋势。它们非常简短,很少持续三周,一般小于6天。从道氏理论的角度看,它们本身并无多大意义,但它们合起来构成中等趋势。
我们用大海的运动与股市的运动进行对比。主要趋势就像浪潮。我们可以把牛市比喻为一个涌来的浪潮,它将水面一步步在向海岸推动,直到最后达到一个水位高点并开始反转。接下来的则是落潮或退潮,可以比作熊市。但是,无论是涨潮还是退潮的时候,波浪都一直在涌动,不断冲击海岸并撤退。在涨潮过程中,每个连续的波浪都较其前浪达到更高的水平,而其回撤时,都不比其前次回撤低。在落潮过程中,每一个连续的波浪上涨时均比其前浪达到的水位低一点,而在其回撤时均比其前浪离开海岸更远一点。这些波浪就是中等趋势--基本的或次要的则取决于其运动与海潮的方向相同还是相反。而同时,海面一直不断被小波浪、涟漪及和风冲击着,它们有的与波浪趋势相同,有的相反,有的则横向穿行--这好比市场中的小趋势,每日都在进行着的无关重要的小趋势。
基本趋势的几个阶段
7、牛市--基本上升趋势。通常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建仓阶段,第二阶段是一轮稳定的上涨;第三阶段价格惊人的上涨。
8、熊市--基本下跌趋势。通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出货;第二阶段,恐慌阶段;第三阶段,好股票往往成为领跌主角。
相互验证的原则:
9、两种指数必须相互验证--任何仔细研究过市场记录的人都不会忽视这一原则。
10、直线可以代替次级趋势。在这一期间,直线越长,价格波动范围越小,则最后突破的重要性也越大。(这个我理解,就是横盘)
11、仅使用收市价。收市价最重要。道和汉密尔顿把收市价上任何的突破,哪怕是0.01的突破都当作有效标志。
12、只有当反转信号明确地显示出来,才意味着一轮趋势的结束。
这一要点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趋势中的一个反转在这一轮趋势被确认后随时可能发生。
交易量跟随趋势--上涨时,交易活动随之活跃,下跌时,交易清淡。
第四章 道氏理论的实际运用
作者以1941年后半年到1947年前期为例,来对道氏理论进行说明和分析。
第五章 道氏理论的缺陷
信号在迟。因为确认方法是必须等反转信号明确显示出来。
道氏理论对中期交易帮助甚少。
指数无法买卖。
第六章 重要的反转形态
(本书对形态的描述极为详细,值得好好学习和体会。)
多数情况下,当一个价格走势处于反转过程中,不论是由涨至跌还是由跌至涨,图表上都会显现一个典型的“区域”或“形态”,这就称为反转形态。反转区域越大,其所具有的意义也越大,价格波动范围越大、形成周期越长,这一阶段交易量也就越多,笼统而言,一个大的反转形态会带来一轮幅度较大的运动,而一个小的反转形态就伴随一轮小的运动。
技术分析者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研究重要的反转形态,从而从交易时机角度对其预示意义作出判断。
在一个交易日内出现并完成的明确的反转形态,我们称之为“一日反转形态”。
在一轮典型的行情中,形成一个顶点区域,是需要时间和交易量这两种因素的。
1、头肩顶形态
(下图是我从中国股市中找到的图,有的不一定准确,作者对形态的论述都写在图上了,这样更好理解,有的加了自己的理解,以后类同)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31738.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31813.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31722.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3245.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3346.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31922.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31931.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3523.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3644.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31943.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3198.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3930.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31652.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3176.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31633.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31542.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31139.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3123.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32036.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32011.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31621.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31851.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3757.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31214.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31256.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31954.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3946.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31838.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3160.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31323.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31442.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31514.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31346.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3151.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31417.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31531.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32047.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32059.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32116.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32131.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32151.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3228.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32223.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32240.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17/7/leson1234,20060517132251.gif
大阳线与大阴线
在一个下降趋势中,如果出现了一支大阳线,那么就可以考虑关注,并寻找适当的时机介入。在一个下降趋势中,如果出现了一支大阴线,那么,说明下降趋势在加速发展
在大阳线或大阴线的周期内,价格运动通常不会做幅度比较大的回调或反弹
大阳线表示:
1、 有新资金进场做多,或者空方部分资金出场,短期的市场平衡或趋势被打破或打乱;
2、 多头的力量占据主动和优势,以至于空头没有力量和意愿与之抗衡;
3、 多头在整个交易周期内-----从开始到结束,都占有主动性和优势,而不是某一时刻或时段;这个周期可能是一周,也可能是一天,甚至是一小时、五分钟,总之,是你的交易的时间结构内的趋势;
4、 空头在整个交易过程中,不仅不能或没有组织起有效的反扑,而且几乎不能和多头抗衡,自始至终处于被动地位;
5、 下跌趋势中的大阳线,未必能够改变整个下跌趋势,但是通常造成下跌趋势的停顿;如果连续地出现大阳线或其他上升形态,那么这个下跌趋势就可能被改变;
6、 上升趋势中的大阳线,通常能够加速这个上升趋势的发展,而且,通常是突破了某个压力区,然后一路高歌猛进;
大阴线的性质刚好相反。
通过这些简单的思考,我们能够轻松的得出第三条交易原则:尽量不要在大阳线后面做空,也不要在大阴线后面做多
如果一个趋势发生反转,其间一定有一个过程------不论这个过程多么短暂。越大的趋势,反转的过程就越慢,而且,不论趋势反转与否,它经常会经过一些盘整区域。正是在这些盘整区域,我们的交易会出现错误---我们 不知道究竟应该继续持有,还是放弃头寸。
具有突破性质的大阳线和大阴线,为我们指示了价格发展的方向。
具有加速趋势发展性质的大阳线或大阴线,直观地说,是一种趋势的中续形态,整体趋势将进一步、加速地向纵深发展。
除了具有突破性质和加速性质的大阳线和大阴线以外,接下来就是那些与趋势不协调的大K线。比如,下跌趋势中,出现一支突发性的大阳线,或者上升趋势中,出现一支突发性的大阴线。这样的大阳线和大阴线,通常只意味着一轮回调或反弹,并不能立即扭转当前的趋势,但是,很可能有力地阻挡的趋势的发展,如果不断地出现这样的大K线,或者混合着其他上升形态,那么,趋势就可能出现了反转的征兆。
这类的大K线,严格地说,并非完全符合我们定义的大阳线-----它们仅仅具备一部分条件,即:开盘等于或几乎等于最低价并且收盘价几乎等于最高价的大阳线,或者开盘价等于或几乎等于最高价并且收盘价等于或几乎等于最低价的大阴线,而没有我们特别指出的:价格运动幅度必须大于近几个交易的幅度。准确地称它们为“比较大的阳线和比较大的阴线”,可能更加合适一些。
前面我们说过:趋势反转是有过程的,无论这个过程多么快。大的趋势反转需要的较长的时间过程,而小的趋势反转需要较短的时间过程。在一些大的趋势反转过程中,通常夹杂着一些大阳线或大阴线,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具有底部征兆的大阳线和具有顶部征兆的大阴线。
在价格运动的趋势中,回调和反弹是经常性出现的,但是对于实际交易而言,我们却不能确定,就是说,第一,我们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出现反弹或回调;第二,我们不知道反弹或回调将在哪里结束。
而当在一个上升趋势中出现一支大阴线,或者在一个下跌趋势中出现一支大阳线,我们则可以试探着做一些动作,起码,我们开始去思考到整体趋势的质量是否出现了异常的变化。
当市场出现一般意义的大K线的时候,通常,我们不能得到什么相对明确的交易依据,更多的时候,这些K线告诉我们暂时不要做什么:即使是在一支一般意义的大阳线以后,也不要冒然去做空头;即使是在一支一般意义的大阴线以后,也不要冒然去做多头-----投机需要耐心,不是任何时候都有交易机会。
交易原则一:在一个下降趋势中,如果出现了一支大阳线,那么就可以考虑关注,并寻找适当的时机介入。
交易原则二:在一个下降趋势中,如果出现了一支大阴线,那么,说明下降趋势在加速发展,在期货市场,应该继续持有空头头寸,在股票市场,应该继续保持空仓。
交易原则三:尽量不要在大阳线后面做空,也不要在大阴线后面做多。
这三条交易原则中,第三条是一条告诫性的原则,不具有可操作性。而第一、二条原则则引出了一个基本问题:在哪里交易?具体地说就是:
交易原则一:在一个下降趋势中,如果出现了一支大阳线,那么就可以考虑关注,并寻找适当的时机介入。什么叫做恰当的时机?
交易原则二:在一个下降趋势中,如果出现了一支大阴线,那么,说明下降趋势在加速发展,在期货市场,应该继续持有空头头寸,在股票市场,应该继续保持空仓。在期货市场中,如果我当时没有空头头寸,应该如何处理?很显然,我应该进场做空,但是,在哪里做空?
对于同样的形态或位置,不同的交易者使用不同的交易系统,在大多数情况下,交易的位置都不一样。这里所介绍的,是“杠杆操作法”中所使用的交易方法,未必每一次都非常出色,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会使交易者处于市场的有利位置。
关于交易原则一:在一个下降趋势中,如果出现了一支大阳线,那么就可以考虑关注,并在这支大阳线的中点附近,如果:
A:在小的时间结构中或同时间结构中出现价格运动停顿;
B:价格停顿以后有抬头迹象;
就是所谓“恰当的时机”。
基础知识小贴士:什么是小时间结构?
小时间结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你使用日K线图作为交易依据,那么小时图或15分钟图就是小时间结构图;如果你使用5分钟K线图作为交易依据,那 么只有TICK图(即时图)是小时间结构图。通常,时间结构是这样划分的:年线 图-月线图-周线图-日线图-小时图-15分钟图-5分钟图,除了年线图-月线图以 外,其他相邻的图,从时间角度看,大约相差3-5倍。
我们用一个简单的模式来阐述这个“恰当的时机”。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25/11/leson1234,20060525214022.gif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所谓的“中点附近”,指的是一个区域,通常是上三分点与下三分点之间,即中央区,而不是指某一个精确的点。
基础知识小贴士:什么是上下三分点和中央区?
把一支K线的最高价和最低价之间的距离平均分为三份,便出现三个区域,从上到下分别为:上三分区,中央区,下三分区,分离它们的点称为三分点,上面的一个叫做上三分点,下面的一个叫做下三分点。
如果把一支K线的最高价与最低价平均分为两份,那么那个分离的点叫做中点,两个区域分别叫做上半区和下半区。
这些简单的概念通常能够帮助我们辨别当时的市场倾向,在技术分析中会经常使用。
关于交易原则二:在一个下降趋势中,如果出现了一支大阴线,那么,说明下降趋势在加速发展,在期货市场,应该继续持有空头头寸,在股票市场,应该继续保持空仓。
我们的建议是这样的:
如果你关注一个处于下跌趋势中的(期货)品种,当这个品种出现小幅度横盘的时候,你就要开始计算这个幅度的大致数字,比如是50点。某日,当市场一开盘,价格便开始以45度角向下运动,盘中出现明显的空头优势的时候,如果A:价格向下运动超过70点;B:当日的小时间结构中,空头持续保持优势;C:大约在中午时分(时间相对充裕);那么你便进场做空头,止损放在当日市场出现明显的、强劲的反弹的时候,或者当日的最高价的稍上方,如果没有被止损,以后按照“杠杆操作法”的进攻性止损设置。
再用一个简单的模式来说明。。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25/11/leson1234,20060525214134.gif
上升趋势中的大阴线和大阳线,交易原则同理。请读者自行思考。
看几个实例,如何运用上面的交易原则。
实例1,下跌趋势中的大阳线。
深深房2003年7月初到11月中旬的走势图,图中有两支大K线(阴阳各一),我们分别说明。
先出现的A线,是一支下跌趋势中的大阳线,前面我们说过,这样的大阳线通常可能引起一轮反弹。这支大阳线出现在8月4日,最高价为6.82元,最低价为6.36元,所以,两个三分点分别为
上三分点:6.82-(6.82-6.36)/3=6.67元
下三分点:6.36+(6.82-6.36)/3=6.51元
中央区为6.51元�6.67元,就是说,当价格回落到这个区域的时候,我们可以考虑做多。事实上,次日的B点和稍后几日的C点给了我们这个机会。很显然,在B点和C点,都出现了小时间结构内的价格停顿和抬头向上。要说明的是,通常我们不能交易到6.64元的最低价格,也许是6.69元,甚至是6.83元,但是这并不重要-----交易最低或最高价,并不是我们的追求,我们的追求是长期稳定的在投机市场获利。
后面出现的B线,是下跌趋势中的大阴线,由于股票市场目前不允许空偷交易,因此我们不对此线做说明,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将此股票视为期货,考虑它的交易方式。我在图中特别标注了时间和主要价格和可交易位置。。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25/11/leson1234,20060525214047.gif
黄豆04年5月合约在03年春夏之季的走势图。当时价格以一个跳空的形式,向上突破2400---2600点的停顿区域,稍做整理后,再次以一个跳空维持上升趋势,然后,在9月15日,出现了一支大阳线。
假设我们以前并没有空头或多头头寸,那么,这里应该如何交易呢?
当然,做多是必然的。问题是什么位置最好?
最简单的方法是立即买入,并把这支大阳线的最低价作为止损-----虽然止损幅度有些大,但仍然是追随趋势的好方法;
其次是等待价格回落到这支大阳线的中央区的时候买入。这支大阳线的OHLC分别为:开盘O=2688,最高H=2735,最低L=2685,收盘C=2731,因此,它的中央区在:2685+(2735-2685)/3=2702到2735-(2735-2685)/3=2718之间,如果在这个区间,5分钟或15分钟图中,出现可交易形态,便是最好的交易位置;最理想的状态是中点------2685+(2735-2685)/2=2710点出现可交易形态。
究竟使用何种方法交易,应该根据交易者的个性来决定------原则上是:你喜欢使用哪种方法就使用哪种方法,不要拘泥于任何说教。。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25/11/leson1234,20060525214059.gif
基础知识小贴士:什么是可交易形态?
在形态技术中,形态被分为反转形态、持续形态和普通形态三类。反转形态 包括大阳(阴)线,单跳反转,双跳反转、反转十字,三十,楼梯,阴阳脸,黑红三兵等形态;持续形态包括大阳(阴)线,跳空,次高位横盘,三步曲,逃逸等形态;反转形态和持续形态都是可交易形态。
可交易形态通常表示了某种比较强烈的市场倾向性,对于实际交易而言,有 比较小的止损空间和比较大的赢利空间。
实例3,回调中的大阳线。
在经过了不到50%----大约1100点的连续上升之后,价格回调,11月底,回调到3150一线----大约是上升趋势的上三分点附近,出现了一个“锤子”形态,这是一个著名的反转形态。价格整理了两个交易日,幅度大约为30—40点左右,然后出现了一支大阳线,我们现在要讨论在这里的交易。
还是那两个简单的方法:一、立刻买进;二、等价格回落到大阳线的中央区,出现小时间结构的时候买进,这支大阳线的OHLC分别为:开盘价O=3196,最高价H=3289,最低价L=3191,收盘价C=3288,所以,中央区为:3191+(3289-3191)/3=3224到3289-(3289-3191)/3=3256之间,我们可以在次日的交易区间内轻松的找到最佳的交易位置。。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25/11/leson1234,20060525213950.gif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25/11/leson1234,20060525214125.gif
这次还要介绍更专业的方法:前提是你必须是一个全职的交易者,并且有丰富的交易经验。
当出现“锤子”形态后,价格整理了两个交易日,我们应该能够意识到价格可能会出现上升----不管叫做持续上升趋势,还是叫做下跌趋势的反转-----应该把思路转为“做多”。我们需要的是:找到价格上升,并且能够交易的依据,和最好的交易位置,设定风险最小的止损。
在11月26、27两个交易日,价格波动区间都在30--40点之间,28日,开盘后多头便占据了明显的优势,这一点,可以在当时的5分钟图上清楚的看到。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25/11/leson1234,20060525214115.gif
在开盘早期,出现一支比较大的阳线,图中标识的是“启动的阳线”,这支阳线突破了前日的高点,拉开了当日上升的序幕。最敏感的交易员,在这里开始入场。
稍后,价格在3220附近略微整理后向上突破,这之前,价格的当日运动幅度已经达到了30点左右----近日的运动幅度。从交易的角度讲,这里是一个危险区域-----既可能继续向上,也可能反转向下。因此,向上突破是一个交易依据,激进的交易者会在这里入场,希望获得一个大区间利益。(关于价格运动的大小区间问题,请见《杠杆操作法》相关内容)
大约在中午时分,出现了一支加速上升的大阳线,这支大阳线,将当日价格运动幅度完全打开,这时的幅度大约为50点。即使是稳健的交易者,也应该考虑在这里入场了。
最后再次出现的“突破的大阳线”是最终确定当日大阳线的标志,长线的交易者开始关注市场,寻找交易机会。
在这个实例中,如果你没有在3240之下买入,结果未必比在次日介入更好,可是,如果是其他的交易,那么:
1、 对于那些在次日,3250入场的交易者来说,你可能已经做完一轮了;
2、 次日未必一定有回调,可能回失去一次非常好的交易机会。
我们看看后来的发展。。
http://images.blogcn.com/2006/5/25/11/leson1234,20060525214013.gif
混沌中的数学
混沌中的数学--庄周工作室猪骨皮
财经论坛 (2002-12-20 11:37:52)
混沌中的数学
马克思曾经说过,一门学科,只有当它能够成功运用数学的时候,才有可能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的确,数学总是以其简洁性,明确性走在所有科学的前列,任何学科都把能否能够成功运用数学作为自身是否成熟的标志。
然而,混沌的世界却不象以往的数学那么单纯。
在混沌的世界中,今天并不能预测明天,如果我们以简单的线性模式去理解世界,最终一定会被碰得头破血流。
股票市场充斥着无数的交易者,他们是各行各业的精英,整体上看,无论是处世能力,专业学历,还是智商情商,都显然要高于任何其他行业。但是,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市场,却天天在上演着悲剧:每十个交易者当中,有九个处于亏损状态。
我想,交易者中一定有亏损累累的数学博士。
作为职业的交易员,除了算数比较快以外,我并不精通数学,甚至不懂高等数学(当年在大学学的内容,已经基本上还给老师了),但是这些并不妨碍我交易获利,保持良好的交易成绩。
混沌理论告诉我们:思维的方式要远比计算的方式重要。
本文主要阐述的是混沌理论中的数学部分,不需要高深的数学知识,或者说,我希望交易者能够理解的并不是数学公式,而是公式本身带给我们的启发。
本文同时是《混沌的启示》和《混沌理论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应用》的姐妹篇。我试图通过这三篇文章,系统地解释混沌理论和混沌理论在中国证券市场的运用。
鉴于我对混沌理论的粗浅认识和理解,有不当之处,尚请读者多加批评指正。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共同促进混沌理论在中国证券市场的推广和应用。
一:迭代
在中学课本中我们学过,一个一元函数,通常可以表示为:
Y=f(x)
这里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例如:
Y=3X+1,
如果X=1,那么Y=4;如果X=4,那么Y=13;总之,如果X被确定,那么相应的Y也被确定。
我们用一个抽象的符号F,来表示Y遵循X变化的因果关系。废话连篇的解释是:数字Y随数字X的变化而变化,Y由X来决定,决定的依据是“关系”F。
如果我们利用某个关系函数,比如Y=F(X),代入一个X算出一个Y,又将Y作为新的X再次计算下一个Y………如此不断,这种方法在数学上称为迭代,具体的表达式是:
Xn =F(X n-1 ),n=1,2,3……..
通常,数学家们只研究区间到区间-------不仅Xn-1在区间,而且Xn也在区间-------的迭代,因为任何区间到区间的迭代,都可以通过“变量转换”-------将X’=(x-a)/(b-a)看成是迭代变量------转换成区间到区间的迭代。
区间之所以受到非常重视,是因为区间的每一个数字都具有“占
有多少的份额”的直观意义,比如0.3,就是30%。
看一个具体的迭代例子:Xn=Axn-1(1-Xn-1),其中A是常数。这是一个生态学的有关公式,表达的是某个物种的规模变化规律。
如果我们假设A=1.5,X是一个小于1的数字,比如0.1,那末数次迭代的数据是:
迭代次数 Xn-1 Xn
1 0.1 0.135
2 0.135 0.175
3 0.175 0.217
4 0.217 0.225
5 0.225 0.285
6 0.285 0.305
7 0.305 0.318
8 0.318 0.325
…………………………….
……………………………..
20 0.333 0.333
可以看到,大约经过20次迭代以后,Xn稳定在1/3左右。
在证券市场,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费波那齐数列(Fibonacci Series),其实这也是一个经过迭代而产生的数列,不过稍微有些复杂,其表达式是:
Xn+2=Xn+Xn+1 ,n=2,3;
整个数列是:2,3,5,8,13,21,34,55,89,144…………..即每一个数字为前面两个数字的和。
费波那齐数列有一个特性,那就是:如果我们把费波那齐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字和随后的数字相比,就会得到一系列越来越接近无理数0.618………….的数字。比如:
2/3=0.66666…..
3/5=0.6
5/8=0.625
8/13=0.6154
…………….
55/89=0.61798
89/144=0.61805
……………….
因此,我们也可以称费波那齐数列为一个等比数列,这个等比数列的公比q无限趋近于无理数0.618………….数学上称公比q向0.618……收敛--------当费波那齐数列中相比的数字逐步增大的时候,公比q一大一小地,向0.618………无限接近。
0.618…..,又称为黄金数字。据说,任何物体形状如何符合这个数字比例,会给人以美感和舒适感。这个数字还有其他一些特点,比如:1/0.618=1.618;0.618*0.618=0.382=1-0.618等等;在《混沌理论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应用》一文中,我们会再次提到它。
在数学上,一个迭代的公式被看做是一个动力系统,点由于迭代而产生的变化和发展情况是动力系统研究的对象。同样,股票价格运动也是一个动力系统,其动力源泉是交易行为,或者说成交量,因此我们说,趋势(价格运动)是由一系列的交易迭代而形成的------在不同价格上的不同的成交量,就是数学中迭代的点,而价格运动本身就是迭代的结果。
事实上,在股票市场中,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数学迭代,或者说,没有数学意义上那么公式化的迭代,但是毫无疑问,今天所有的交易,都会被计算到以前所有的交易中,推动今后的价格的发展变化-------也就是说,被迭代了,只是在某一个周期,趋势可能符合某一个迭代公式,而在其他周期时,则符合其他的迭代公式。
作为非理论研究者,或许我们没有必要去寻找所谓的证券迭代通项公式,但是知道其数学原理却是应该的。
在《混沌的启示》中我们说过,证券市场是一个混沌的市场,想找出证券市场的迭代通项公式,绝非一件易事,如果有幸能够找到其中一个、两个,已经是非常难得了,何况,也许这个所谓的通项公式根本就不存在呢!
二:周期
把一个X放到F(X)中迭代,得到一个新的X’=F(X),一般地说,X和X’是不会相同的。但是有时候会有这样的情况,一个X迭代以后,得到的X’,和原来的X是相等的,就是说,X经过迭代以后,并没有变化,新的X’=X,还在原来的位置,这样的X叫做迭代函数F(X)的不动点。
随便想一想就知道:有些迭代函数有不动点,而有些则没有。
但是,区间到区间的迭代一定有不动点(这一点可以通过微积分中的介值定理证明,由于不动点并非本节重点,因此这里不做证明过程)。
如果从X0开始按照公式Xn=F(Xn-1)迭代,迭代K次以后就回到原来的地方X0,但是迭代次数小于K时都不能回到X0,那么,X0就叫做函数F(X)的周期点,K就是函数F(X)的周期。
我们以周期3为例做详细解释。
Xn=F(Xn-1)是区间到区间的迭代。假如X0是这个迭代的3周期点,那么,X1=F(X0)≠X0,X2=F(X1)≠X1≠X0,而X3=F(X2)=X0,把这些点画在图中,可以看到:
X0经过一次迭代到X1,X1经过一次迭代到X2,X2经过一次迭代又回到X0,就是说,X0经过三次迭代,又回到原来的地方。
就是因为X0经过三次迭代回到原位,所以X0叫3周期点。
很显然,我们还能够注意到,X1也是3周期点,因为X1同样可以经过三次迭代后回来,同样,X2也是3周期点。所以,周期3的函数,至少有3个3周期点。
现在你明白了,所谓的不动点,实际上就是1周期点。
如果你是一名证券交易参与者,我不知道上面的文章会给你什么启示,对于我来说,产生了如下的感想:
既然价格趋势由迭代产生,那么必然会产生周期,尽管周期可能非常难以琢磨和寻找,但是它的确是存在的,这一点,从那些运用周期理论的交易专家身上或许会得到更多的启发-------他们根本不关注价格变化而是仅仅关注价格周期和时间周期,并因此而取得令人敬佩的交易成绩。
当然,我相信不是每一个使用周期的交易者都是专家,也不是每一个周期交易专家都懂得其中的数学原理-------证券市场的一个特点是:理论不能说明什么,获利才是硬道理。但是有些人号称能够将周期理论做改进,捕捉到市场每天的高低点,每天获利N%,就真的有些哗众取宠,胡说八道了。
可能很多交易者仅仅听说过时间周期,没有听说过价格周期,其实很简单,既然有横向的时间周期,那么就必然有纵向的价格周期,从某个角度讲,价格周期可以理解为在某一时间段内价格的运动范围,但是并不完全相同。
由于周期本身相当虚幻和深奥,这里不做深入探讨,我们会在《杠杆操作法中级------稳定获利》中继续讨论。
三:沙可夫斯基定理和周期倍增分叉现象
苏联数学家沙可夫斯基将所有的自然数按照如下的次序做了排列:
3,5,7,9,11,13,15,17,……………..;
3x2,5x2,7x2,9x2,11x2…………….;
3x22,5x22,7x22,9x22,11x22…………..;
3x23,5x23,7x23,9x23,11x23…………….;
…………………………………
………….26,25,24,23,22,21,20。
这个次序现在被称为沙可夫斯基次序。
对于连续的区间迭代,沙可夫斯基证明了:假设M在沙可夫斯基次序中,排在N的前面,那么,如果有M周期点的话,就一定有N周期点。
这就是沙可夫斯基定理。
根据沙可夫斯基定理我们可以知道,如果一个函数有3周期,由于3在沙可夫斯基次序中处于最前面,那么这个函数就会有任意自然数的周期。
周期倍增分叉现象:
在函数Xn=AXn-1(1-Xn-1),n=1,2,3………….
当中,随着参数A的增大,先是只有周期1的稳定解;当A增大到A1时,周期1的稳定解分叉为2个周期2的稳定解;当A增大到A2时,2个周期2的稳定解又分叉为4个周期4的稳定解…………当A增大到Am时,周期2m-1的稳定解又分叉为2m个周期2m的稳定解…………如此继续。
沙可夫斯基定理和周期倍增分叉现象,在实际的证券交易中也许并没有什么意义,这里着墨,主要是为了介绍“数学对混沌的定义”和菲根鲍姆普适常数。
四:数学对混沌的定义
1975年,华裔数学家李天岩和他的导师在《美国数学月刊》中发表了一篇论文,题目是《Period Three Implies Chaos》-------《周期3意味着混沌》,用数学的方法解释了“混沌(Chaos)”,并且第一次使用了Chaos这个词。
李天岩在论文《Period Three Implies Chaos》中,不仅再次证明了沙可夫斯基定理中“有周期3,就有任意自然数周期”的特例(在此之前,李天岩或许并不知道沙可夫斯基定理,因为沙可夫斯基本人并没有什么名气,也许可以这么说,沙可夫斯基反而是因为李天岩才名扬四海的),而且明确地刻画了“混沌(Chaos)”的数学含义:
设函数F(X)是区间到区间的连续迭代函数。如果F(X)有如 下性质,就说它有混沌现象:
(1) F(X)的周期无上限;
(2) 在区间中有一个不可数的子集S,使得:
① 对于S中任意不同的两点X0和Y0,考虑迭代序列Xn=F(Xn-1)和 Yn=F(Yn-1),n=1,2,3………,当n趋于无穷大的时候,它们之间的距离|Xn-Yn|的上极限大于0,下极限等于0;
② 对于X0是S中的一个任意点而Y0是迭代的任意一个周期点,考虑迭代序列Xn=F(Xn)和Yn=F(Yn),n=1,2,3………,当n趋于无穷大时,它们之间的距离|Xn-Yn|的上极限大于0。
对于非数学专业的交易者来说,恐怕会被混沌的数学定义搞得晕头转向,说实话,我也是稀里糊涂的。向前数大约1200字,是我请了9个搞数学的朋友,喝了7次茶才写出来的,不过,这7茶可没有白喝,我虽然没有明白数学对混沌定义的深刻含义,但是我明白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那就是:
周期3导致了混沌。
如果你想使用一种工具,或者建立一个系统,那么,首先就是要了解这种工具或系统的原理和特性,这是必须的一步。这一步没有坚实的基础,以后所有的都是空中楼阁。
我们在《混沌的启示》一文中,初步介绍了证券市场的结构------分形------一个由五支K线组成的形态,表示市场趋势受到了压力或支持。一个分形实际上,在形成以后,最重要的是3支K线,即后面的3支K线。以向上分形为例,在趋势向上的过程的高点以后,如果仅出现一支K线没有新高,并不能说明什么,市场可能是停顿,也可能是继续前进,但是一旦连续两个周期没有出现新高点,和有高点的那一周期,就形成了一个3周期的结构。这个3周期所形成的结构,就可以理解为周期3-------一个导致混沌的数字。
当然,周期3未必就一定导致混沌,因此,我们也把分形分成各种不同类型,比如坚定的分形、犹豫的分形和等待的分形。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是:没有分形同样是一种结构------趋势运动有秩序的结构------这个结构简单流畅,是导致我们获利结构,是我们喜欢的结构。
事实证明,无论在中国市场,还是外国市场,分形,或者说周期3,都一种有效的结构、一个有与其他数字有本质区别的数字,至少表现在:
1、 周期3导致混沌;
2、 周期3是第一个可能导致混沌的周期;
3、 有周期3,就有任意周期;
4、 分形涵盖了所有的市场趋势反转;
5、 在没有出现分形的时候,市场趋势不可能反转,只可能延续;
6、 两个逆向分形所形成的杠杆,和分形的周期3有“自我相似”,以最简洁的方式体现出价格趋势的自组织系统及其运动方式;
7、 周期3最具有实战价值。
这些将在《混沌理论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应用》、《杠杆操作法初级:告别亏
损》中做详细的介绍。
按照拉瑞-威廉的“环形”概念,同样可以得出周期3的结论,但是我认为,环形的变化过于复杂,而且没有分形稳定:在大多数时候,会导致交易者过量交易(Over Trade)。
目前国内证券市场的波动相对安稳,并不剧烈,而且交易费用也不理想,频繁交易不是一种好的选择。
五:菲根鲍姆普适常数
在混沌理论中,菲根鲍姆常数也是一个重要内容。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物理学家菲根鲍姆(Feigenbaum),发现了被誉为“本世纪最伟大”的发现--------在周期倍增分叉现象中更深层次的规律-----从而揭示出系统从有秩序转向混沌的秘密。
菲根鲍姆发现:在周期倍增分叉过程中,随着分叉次数M的增加,相邻的两个分叉点λm和λm+1的间距Δm=λm+1-λm组成一个渐进的等比数列,分叉宽度ξm也组成一个渐进的等比数列,并且这两个等比数列都有极限。菲根鲍姆测出了这两个等比数列的公比,它们的倒数分别叫做菲根鲍姆常数δ和菲根鲍姆常数α,它们分别是:δ=4.669201……..,α=2.50290…………。
据菲根鲍姆自己说,周期倍增分叉现象和规律的发现,大大地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一个系统是否稳定,对我们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问题。
简单的说,如果现在的情况差别不大,随着系统的运行,将来的差别也不大,那么就说系统是稳定的,否则就是不稳定的。但是,稳定和不稳定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菲根鲍姆告诉我们,通向混沌之路,并非是混沌的,而且,这些路是可能探索的。
前面我们说过,在证券市场中,每一个趋势都是一个自组织系统,理解成复杂的数学迭代也未尝不可。作为理论研究者,也许会去试图寻找其中的“菲根鲍姆常数”,但是作为交易者,则需要的是对理论的深刻理解,然后用来指导实践,并以此获利。
混沌理论中的数学,内容要远比我写的多得多。这里做的基础介绍,对于数学专业的交易者来说太浅,对于非数学专业的交易者,可能又太深,不过我能说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在证券市场,对于交易者来说,我觉得重要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对知识的思考、理解和应用。
市场上有许多“高手”, 狭隘地执着于技术分析或基础分析,更有甚者,执着于狂妄的幻想,可以在某些时刻,甚至是某些时间,在市场中获利。可是,这并非是长久之计。
唐能通(幻想形)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当市场处于强大的牛市的时候,无论怎么买都是对的:涨可以追涨,跌可以摊低成本。于是当熊市来临的时候,他失踪了。
作为中国股民,在一个仅仅十年的市场中,我们经历了太多的沧桑(或许美国人也同样如此):我们还需要学习很多,我们还需要理解很多,我们还需要辨别很多。
愿真理与我们同在。
全文完
量价三十六法则
量价三十六法则第一篇:底部篇
1、三竭量超
在下跌过程中,随着跌幅加大,量不断放大,三次阳线放量,一次比一次大,虽然暂时失败,但强烈反攻一触即发。
2、蜻蜓点水
在底部构造过程中,出现小幅上涨,然后做一次试探性的放量(换手过5%),试盘后回落洗筹,量快速萎缩到前期水平而价格坚固,量线回靠时就是最佳进场点,强烈上攻一触即发。
3、三上三下
在底部构造尾声,出现脱离底部的标志性上涨3%换手中阳(涨停最好),然后快速放量5%以上,做尝试进攻,再回落时用三天时间回到启动量1/3左右,就是标准的量价组合三上三下,是底部的经典量价结构。
4、双凹洞量
在底部构造过程中,5日均量线上穿40日均量线,成为凹洞量也叫成交量圆底。股价恢复上涨后,再次缩量回落,当再次出现凹洞量时,就是双凹洞量为底部结束标志。凹洞的水池越深,上涨力量越大。另如中信证券。
5、临界温度
在漫漫阴跌过程中,放出3%左右的苏醒量,并出现中阳越过长期下跌趋势线。突破后回落趋势线附近,就是最佳介入点。最强的是平移代替回落,这种带量过趋势线,意味着会出现波段反攻行情。另如天一科技。
6、穿越量减孤星
在下跌过程中,出现先缩量的跳空星线,然后再伴随向下跳空的孤岛形态。而孤岛出现的同时放出穿越40均量线的星线。然后并不远离而出现减量的星线连续缩量的形态,表明抛压已经接近尾声,是反涨前兆,是经典底部量价结构。
第二篇:反弹篇
7、价二量一
在下跌过程中,出现量线提前金叉动作,然后股价以放量中阳确立底部。放量后会有回落检测阳线有效性的缩量动作。通常价回试标志性阳线的2/3,量回落到大量的1/3时,是最好的量价配合。
8、开门见三
在下跌过程中,出现低位放量中阳(最好是涨停)当天换手超过3%,但不过5%。之后的两天连续有3%以上的换手,不过8%,就构成底部反弹的经典组合开门见三,一旦回落马上介入,通常有15%左右的空间。
9、急量双三
在下跌过程中,低位以放量涨停脱离底部,起动当天换手超过5%,如果第二天继续大阳线伴随急量10%左右换手,就代表该股将进入强烈的反涨阶段,第三天可马上介入,在换手再倍量附近卖出。
10、烛底三平量
在反弹初期,低位小幅放量脱离底部,然后会有量线缩量清洗动作,出现连续的低位小阳,而成交量出现连续的三根平量在1%左右,就是调整结束,再次上攻的信号。
11、三平量
三平量之一:起跑三平量
在反弹初期,低位小幅放量用小阳线脱离底部,阳线实体不大,在大均线之上有大段空白区,起动的三阳,成交量基本是平量,且换手在3%以下,一旦换手过3%临界点,就会马上急涨。
三平量之二:冲刺三平量
在反弹初期,低位小幅放量用小阳线脱离底部,阳线实体不大逐渐逼进大均线,攻击的三阳成交量基本是平量,且换手在3%附近,一旦换手过5%的临界点,就会用大阳线冲过年线,出现反转急涨走势。
12、窗口对称临界点
在反弹初期,低位小幅放量,用红三兵小阳脱离底部。小幅提升放量开出跳空窗口,三天不补窗口,将阳线实体越拉越大,一旦跃过5%换手临界点,为加速急涨的前兆,也是底部股加速的经典动作。
13、倍量汇集切割线
在反弹初期,低位用小幅放量中阳切过所有的短期均线后放量上攻,在长期均线附近,用倍量中阳完成对大均线的穿越。这种汇集成本的量价结构又叫双升切割线,在均线的共振下,是底部加速的重要标志。
第三篇:中继篇
14、KISS线法则
⑴、基本工具:
量——5、40日均量线、日换手。价——十字线、破线阴、平底上影、射击阳、下影小蝌蚪线。
⑵、KISS核心:
所有的价格都是在量能的基础上变化,运行模式是放量初涨,缩量平衡,再放量上涨。初期放量的规模将决定回落后上涨的级别。初期的量能越大,拉起的越猛,下跌速度和量能萎缩的越快,起动的暴发力就越强。另一层意思是初起有多猛,再起就有多猛。通过该内容要注意跟踪起涨猛的股票,寻找打回的机会,这样就可能赚到三浪的钱。
⑶、回吻KISS线
基本工具:5、40日均量线,先出现低量的凹洞量洗中线盘,再金叉回吻,做最后急涨前的洗短线盘工作。
⑷、翻转KISS线
基本工具:5、40日均量线,在回落过程中出现死叉,但马上金叉,以过临界3%换手中阳攻击。(以前的KISS线是在阴压回时介入,但这次是在强烈的换手中阳时,如天房发展)
⑸、阳托夹线KISS线
基本工具:5、40日均量线刚出现死叉,股价以阳托穿越均线,来平衡成本,使5、40日均量线快速粘合夹线,做再次起动的准备。另如方正科技。
⑹、浅吻KISS线
基本工具:5、40日均量线有腾空位置,低换手小于3%(代表动能没有完全施放),中阳切割线,如深南光。
⑺、KISS线的经典组合
A、KISS线+十字线,如宏源证券。
B、KISS线+破线阴,如吉林制药、物贸中心、南京化纤。
C、KISS线+下影缩量小蝌蚪线,如上海梅林。
D、KISS线+切割线,如深南光。
第四篇:攻击篇
15、长阳重炮+旭日东升
在连续缩量调整后,出现缩量的长阴线,然后依托均线,用长阳将阴线一举吞并,且伴随巨大的成交量(超过5%换手),是强烈的反转走势,有短线连涨能力。
16、高浪中阳+悬壁量
个股放量小幅上涨,冲过中期均线(60日均线)在放出大换手后,快速缩量调整(量缩的越快越好)回落确认突破的有效性,然后出现经典高浪线,为真正的主升行情。
17、切入中阳阴+迫击阴量
个股放量初涨,缩量整理后,在KISS线的助力下,放量以中长阳攻击(最好涨停),在冲击前期高点的时候,不涨反而小幅回落,以超过5%的大换手来完成筹码交换。这往往是再度攻击前的换档,再度放量是最好的介入机会。
18、破低锤子线+KISS线
个股经过一轮放量上涨后(力度越大越好),出现连续缩量回调,一直回调到起动的标志性大阳附近。先向下诱空,然后拉回以锤子线报收,量线出现回吻的KISS线,往往是短线报复性反攻的前兆,是二次买进机会。
19、倍量吞并线
个股经过放量上涨后,出现三天的缩量回调(不能超过三天),然后放出比第三天调整阴量大一倍的阳量将阴线吃掉,以吞并线收盘,是结束调整再次上涨的信号,如果股价紧靠均线,上涨力度更大。
20、反揉搓线+芝麻量
个股经过一轮放量上涨后,出现连续的缩量回调(量越小越好),然后在低位收出上影的高浪线,再收出长下影的倒T形线,形成标准的反揉搓线,是调整到位,起动行情的重要标志。
21、巨量阴顶天立地
个股经过小幅上涨后,无明显的放量准备动作,无连续的快速拉升,在紧靠均线位置大幅高开,放出均量10倍以上的巨量,(12%以上换手),以长上影阴线收盘。是标准的借大盘回落,强行收集震仓动作,如能保持量能,随后会快速拉升。
22、点量上天入地
个股经过连续的缩量整理后加速下跌,第一天以长下影小幅放量锤子线收盘,第二天收出长上影的高浪线(两次上下影线越长越好)第三日再收出下影的锤子线,量缩的越小越好,就成为塔线的双锤子线,是见底的明显信号,一旦放量会迅速脱离底部。
23、折返窗口临界量超
个股在低位跳空上涨(大缺口最好),经过连续的上涨后缩量回落(量缩不明显,缩量过快,行情不会马上开始),以中阴打回缺口时,出现低开平脚的高浪线,且量能比调整阴量放大明显,过临界3%换手,是经典的再次上涨的量价结构。(附加:急涨股票量能,不能萎缩过快,因为量萎缩过快,换手需要很长时间,这样就不会出现连续上拉。)
24、反母子十字+双吻KISS线
个股低位跳空上涨(缺口不要太大,太大离心力强),小幅放量收出跳空十字线,关键是第二天,以长上下影实体中阳收盘(不补缺口则很强)为经典反抱母子十字线,如果量线配合用KISS线金叉,则发动强攻的可能性很大。25、堆量低开并阳
个股低位缓步上攻,成交量逐步放大,在攻击60日均线时,以中阳突破,第二日做确认时,以低开平脚(下影决不能长)中阳收出包容线(放量过临界点最好)。用这种量价结构来确认60日均线的突破,是加速上涨的前兆。
26、地量孕阳线
个股连续下跌后,出现长下影的标准锤子线,然后小幅回攻,在冲击长阴顶部时回落。先在低位收出长下影的纺锤线,关键是第二日,以小实体地量的孕阳线收盘(成交量越小越好)表明股价已跌无可跌,即将进入反攻。
第五篇:量价十法
27、对应地量头肩洗盘(用来捕捉整理后的个股)
个股连续上涨后(涨势越猛越好)出现回靠10日线的缩量动作(KISS线),发动新的攻势,然后再次缩量回落打破30日均线,构筑头肩顶的时候,出现上次的对应地量(关键在于缩量的绝对值不能小于2%换手)就是利用头肩形态洗盘,而对应的地量就会成为发动新攻势的最佳时机。
28、低量摇橹线(用来捕捉严重超跌股)
个股连续下跌(通常会出现大乖离),在长阴线(放量出现恐慌盘最好)后,出现下影的缩量纺锤线,关键是再次回落时出现下影更长,上影也长,实体反抱的纺锤线,就构成了著名的底部低量摇橹线组合,是底部强烈反弹的前兆。
29、巨量阳空中突破
个股连续上涨后(最好是中期均线60日均线向多头发散),在大均线上方腾空位置,做强势头肩洗盘(距离均线越远,突破越有力),在整理的尾声(不能过分缩量),以加速换手(5%以上)用中长阳做突破前高的动作,是强烈的加速前兆,短线爆发力很强。
30、增量长阳夜星十字
个股低位上涨后(最好在中期均线附近),在大均线附近,用放量中阳向上突破,第二天放量收出长上影的夜星十字,如果在中期均线附近的话,并不是短线见顶的信号,反而是为多头的攻击指明了方向,也叫仙人指路。(高端长上影十字是转折,低端上影十字,尤其在均线附近,是上涨的信号,指到哪打到哪。)
31、十字高开阴约会线
个股低位小幅上涨后,在收出缩量上影十字线的第二天,出现大幅高开平顶回落的阴线。高开阴线的收盘和昨天的十字线收盘基本相同,且成交量只是小幅放大,则是利用消息强力洗筹的动作,后市一旦高开,很容易出现短线急涨。(阴线量不能太大,如果太大,说明有主力在出场。)
32、缩量临界白领线
个股在低位反复震荡构筑大型的整理形态,而成交量呈现明显的凹洞量洗盘的特点,在上攻形态上顶边时,出现明显量缩,波动幅度非常小的白服+白领线的量价结构,是多头放量突破形态的最后准备动作,是明显的波段入场点。(开出十字线或小阴时叫黑鞋,在黑鞋后出现中阳线,叫白服线。通常白服线是有上影的,在上影线部分,出现量缩小实体阳线,这根阳线叫白领线,它是强势上攻的整理形态,随之而来的是再度拉起。)
33、放量加速兵线
个股低位小幅放量上攻,在放量中阳的第二天,以长下影的十字缩量收盘,在第三日本应调整,但是不调反而以放量的上下影阳线(影线和实体都创出新高)强行突破,就构成了放量加速三兵线,是短线爆发的前兆!
34、中阴KISS线
个股经过一轮猛烈上攻后,缩量回落,在用长阳做假突破后,用连续的阴线回打,特别是用中阴回落到突破长阳的根部时,5,40日均量线出现了第一次初吻KISS线,不但不是卖出的机会,反而是买进良机。
35、高价母子十字放量
个股经过一轮连续下跌后,在低位不断出现连续的小阳线筑底,然后小幅上涨,遇到中期均线的反压后出现回落,然后以高开的高价母子十字放量收盘,表明股价已经拒绝下跌,是底部爆发的经典量价组合。
36、阳加跳空十字缩量
个股经过长期下跌后,在低位企稳,然后出现底部的低换手大阳。在大阳后进入整理阶段,在连续的整理缩量后,出现跳空阳站稳,在第二天以跳空缩量十字开出,就是整理结束进入主升浪的标志,通常是底部三浪的起动点。
十字线,阴线,KISS线有关内容
1、舍线并阳+小阴靠线
长阳过60日均线,然后出现回落阴线,关键是第四根跳空舍线(舍线即长阴打完后,第二天跳空在长阴的中部以上,如果强烈会把整个阴线跳空,具有强烈的见底信号,它会让阴线全部卖出的人做错,没有机会再买回),在中位收出舍线阳,然后收出并列的舍线阳,如果第二根再高开,会直接上攻,此情况较少见,最后出现拉回的缩量小阴,如果这时有均线在附近配合,就成为上涨的前兆。如中通客车。
2、前进红三兵十字线
前两条K线基本等长,第一根进攻,第二根继续进攻,第三根进入决战,关键是第三根一定要长,说明多头占据上风,第四天收出标准的缩量十字线,此时是攻击成攻后的间歇。如北京城建。
3、待入白鞋十字塔底
蜡烛线理论:白鞋十字代表原趋势动量的衰竭和发生运转的机会,第二天高开就可以得到确认。
4、神奇的十字线
蜡烛线理论:高价母子十字代表原有趋势动能的衰竭和发生强烈逆转的机会。如振华科技。
5、长脚十字KISS线
个股经过一轮上涨后,出现缩量回靠大均线动作,这时出现了5,40日量线第一次KISS线,表明股价的平衡出现,如果K线同时配合长脚十字,表明是对平衡做强烈的确认,是调整到位的信号。
6、长脚母子十字KISS线
个股经过一轮小幅放量上涨后,出现缩量回靠大均线动作,这时出现5,40日均量线的初吻KISS线,表明股价的内在平衡出现,如果配合长脚母子十字出现,表明股价拒绝调整,是急涨的先兆。如新华医疗。
7、回转锤子十字线
个股经过小幅沿趋势线上涨后,用长阳做试探性进攻,冲高回趋势线附近的时候,先出现企稳的小阳线,第二天出现先向下破低,然后回转向上的锤子十字线,就发出了底部探明即将反涨的信号。(十字线单纯出现意义不大,但它和阴阳线、均线、趋势线的配合,就会出现不同的意义,十字线最多的是对前K线的确认)
大盘面临转折,不在讲十字线,阴线,KISS线,而改讲强势攻击组合。
8、放量跳空阴缩量阳
个股经过小幅上涨后,用高开放量长阴,做进攻前的最后洗盘,留下窗口不补,第二天用缩量的小阳线启稳,同样不关闭窗口,表明股价突破有效,如果在大均线附近出现,向上的爆发力更强,一放量就会出现短线机会。如安信信托。
9、临界量冲刺兵线
个股在低位经过畜势后,逐渐放量连收小阳,在靠近大均线时,连冲三阳,在第四天,以放量5%的换手,冲出中长阳,表明多头已全面占据上方,短线的急涨走势一触即发。(第一天阳线是试盘,第二天是攻击,第三天是决战,第四天是投降,通常第五根阳线势不可挡。)如兰州黄河。
10、压线攻击三兵线
个股经过深幅回调后,逐渐放量攻过30日均线,通常会出现两次回压30日均线的动作,来使30均线由下降转为平走上翘,而在再次回压做确认时,量缩连续收出红三兵小阳线时,就是再次上涨的前兆。如华东医药。
11、阴孕锤子线
个股经过缩量筑底后,反弹缓攻到30日均线附近时,走出特定的K线组合,威力往往较大,在靠线阳线指导下,出现中阴回落走势,在第三天用长下影的锤子线收出阴孕线,就表明股价有依托均线,发动攻势的可能性。如历史上海南海利。
12、暂无
13、长阳倒卷
个股经过缩量筑底后,突破上攻,在拉出跳空大阳线后,开始振荡回落,在将第一次长阳实体2/3以上完全履盖而股价又处在10日均线时,就是标准的“长阳倒卷”,是发动反攻的最佳介入点。如精密股份。
14、回靠双舍线、
个股在震荡筑底过程中,围绕均线做震荡,在出现第一次舍线阳后,突破上攻,通常还会有一次回靠检测舍线支持力度的走势,在回落到窗口时再出一次舍线上涨,然后如果出现收敛走势的再次回靠舍线,就成为底部构架的组合“回靠双舍线”是很札实的底部形态。长源电力。
15、旭日东升
个股在震荡筑底完成后,在均线结合点开始连续性放量拉出中阳,如果连续超过临界换手3%的中阳超过了3日交易日,则在堆量的带动下,会形成强大的趋势惯性,形成短线的急涨,在第四根阳线收出时,是短线追买趋势的介入点。如近期凌刚股份。
16故地重游
个股在某一价位开始出现连续性的放量上涨(有窗口舍线最好),在上涨放量之后,短期开始缩量回落回启动的价位附近,而同时量均线的KISS线出现,就表明在这一价位有强大的成本支持,最容易在成本共振下出现再次上涨的走势。如多佳股份。
17、转强破线
个股在经过一轮急跌后,开始在低位准备反攻,在第一次攻到大均线附近时,会出现反压再次回落,如果这次反压的回落不深,就表明股价已经基本到位,而出现一根中阳做密集均线的穿越,就表明已经转强后,会有股价再次缩量破掉已穿越的密集均线时候,就是最好的介入时机。海螺水泥。
18、铁锁横江
个股用中长阳冲过年线后,有一轮中线上涨走势,量缩后开始回落调整,在调整到年线和半年线汇合处,同时又在启动中阳的价位附近(启动中阳多为中多的保护成本)的时候,往往具有强大的成本共振的支持意义,很多时会出现对称的中长阳。
19、弧力无穷
个股在经过连续性的下跌和缩量后,开始有资金入场吸筹,随着买力的加强,会出现圆弧底的走势,在弧的颈线再次回落,如果又形成圆弧的形态,就表明中多的买力越来越强,通常在脱离底部前,会在弧底的颈线位置,盘整到KISS线出现,这就是起动的最佳介入点,圆弧底是所有底部形态中最有力的一种。如江铃汽车。
KISS法则:
转折篇
1、刺入线+反吻KISS线
底部构造尾声,在均线密集情况下,先出现一根中阴线向下破线的动作,(没有下影最好)然后在第二个交易日出现刺入(不是刺破,刺破是过阴线的50%)斩回线,而金线上穿银线后,出现回吻KISS线的入线点,就是标准的反吻入线,是底部转折点信号,往往会带来连续的上涨。
2、入线阴+浅吻KISS线
底部构造过程中,先出现强有力的反弹后,开始横向振荡整理,使30日均线呈现园弧形的上行,这时在整理的尾声出现中阴入线的K线,而金线有一点空间接近银线,形成浅吻KISS线,是启动前的最后一振信号。如宏源证券。
3、捉腰带线+KISS线
底部构造过程中,先出现强有力的反弹使5,10日均线金叉后,再用中阴线回打,随后出现平底的看涨捉腰带线,而金线和银线在初次金叉后合拢成KISS线,就是底部完成正式起动的标志。如历史上青鸟华光02年1月份。
4、摇撸线+平移KISS线
底部构造过程中,先出现连续的小幅反弹走势(缓慢建仓),然后缩量洗盘(短线盘),在震荡下落的尾声出现“摇撸线”的K线组合,而量线的金线回靠银线时,出现靠而不吻的平移KISS线,则再次爆发的力量很强,是标准的起动买点。如历史大地基础。一般摇撸线,母子线,墓碑十字,十字线,入线阴是标准的转折K线。
5、锤子线+长吻KISS线
底部构造中,先出现有力的连续小幅反弹走势(量不能太大,有一根标志性中阳)然后缩量连续回落洗盘,在震荡下落的尾声出现“锤子线”(孕锤子线最好)组合,而量线的金线回吻银线时,出现吻而不断的长吻KISS线(超过5天威力无比),就会发动脱离底部的连续上攻,通常有极强暴发力。历史燕化高新2000-1-16。附加5日均量线叫金线,40日均量线叫银线。
6、暂 无
7、摄子线+长吻KISS线
底部构造中,先出现有力的连续反弹(量过3%换手到5%左右回落,也说明3买5不追),然后缩量向下震荡洗盘,在回落的尾声出现“摄子线”(三长脚最好)组合,而量线的金线回吻银线时,出现连续性长吻KISS线(吻住时间越长越好,如3-5天),就会发动新的急涨。如2000-1-16中关村。
8、开步青云+深吻KISS线
底部构造中,先出现缓步小幅反弹,然后缩量围绕形态径线做反复的震荡洗盘,震荡结束再次上涨的重要标起,是量线的金线开始回吻银线入线,(绝对不能超过两天),而K线配合出现脱离盘局的平步青云的中阳,就表明脱离底部突破有效。如02-2-15深科技。
9、寒梅飘尽+倍量点吻KISS线
阶段性底部构造中,先出现缓步的小幅盘上的走势,然后缩量回落清洗浮筹,到量线的金线回吻银线(只一天)第二天以前日的倍量吻别出现而且K线的形态出现扭刺入的寒梅飘尽,就是最好的切入买进点,随之而来的往往是大幅上涨走势。如2000-1-16综艺股份。
龙头战法
一、龙头股具备五个条件
1、龙头股必须从涨停板开始,涨停板是多空双方最准确的攻击信号,不能涨停的个股,不可能做龙头,
2、龙头股必须是低价股,只有低价股才能得到股民追捧,一般不超过10元,因为高价股不具备炒作空间,
3、龙头股流通市要适中,适合大资金运作和散户追涨杀跌,大市值股票和小盘股都不可能充当龙头。
4、龙头股必须同时满足日KDJ,周KDJ,月KDJ同时低价金叉。如上海梅林,中海发展,深深房,海虹控股,青鸟华光等
5、龙头股通常在大盘下跌末期端,市场恐慌时,逆市涨停,提前见底,或者先于大盘启动,并且经受大盘一轮下跌考验。
二、怎样识别龙头股
1、热点切换中识别:龙头会在大盘下跌末端逆市涨停,并切换出新的热点,提前大盘见底。如双飞,双浪的转换。
2、放量性质识别:放量有攻击性和补仓性两种类型,龙头一般出现三日以上的攻击性放量,单日放量不可能充当龙头。
3、量价配合,换手率,均线良好是识别龙头股的关键。
4、龙头有两种:一是热点切换出来的新龙头,二是老龙头调整到位后,二次上涨。
三、龙头股买卖条件及要点
㈠、实盘中,要学会只做龙头,只做热点,只做涨停,买入条件:
1、周KDJ在20以下低位金叉,日SAR第一次发出买入信号
2、底部第一次放量,同时第一次涨停。
㈡、买入要点:
1、龙头股涨停在开闸放水时买入,如青鸟华光,望春花,太原刚玉,海虹控股等。
2、没有开闸放水时,未开板的个股,第二天若高开,在1.5-3.5%之间买入。
3、龙头股回到第一个涨停板的启涨点,就构成了回调买点,将梅开二度,比第一个买点更稳,更准,更狠。
4、操作上两种选择
⑴、直接追涨:适合于强势初期,用分时图直接追涨停板有四种形态。
①、高开缺口不补,10:30前封板。
②、震荡盘上,上午封板,如天山纺织。①②说明主力强悍,不理会大盘。
③、停盘一小时,开盘后30分钟封涨停。如南方摩托。
④、标准突破图形,2点左右封涨停,量比放大换手率高,如历史上新宇软件。③④说明主力有备而来。
⑤、开盘涨停和尾盘涨停这两种较难操作,最容易操作的是开闸放水、开肠破肚。
⑥、追涨停板第一次下单可在3-5%涨幅试探性买入,不要在7-8%追涨,第二次下单可在涨停过后开闸放水介入,如该股是热点、龙头,涨停又放量封住,以涨停板为止损点,一路中线持有。
⑵、回调买入:适合于强势整理或回调时使用。
如果个股是放量上涨或涨停,可耐心等待股价回落到保护线或启涨点附近买入。
⑶、直接追涨和回调买入,主要是通过K线形态位置,量能变化来区别。
5、K线形态捕捉涨停板。
⑴、底部放量第一个涨停,安全性高,最好第一次放量。
⑵、涨停上穿前期平台,第一个板安全性高。
⑶、主升浪个股,长期均线完好,巨量突破涨停。如友好集团、长百集团。
6、操作要点
⑴、只做第一个涨停板。
⑵、只做第一次放量的涨停板。
⑶、相对股价并不高,流通市值并不大,处于循环的低点。
⑷、指标从低位上穿,短线日KDJ从低位金叉,如果周KDJ同时从低位金叉就更好更安全。
㈢、卖出条件及要点:
1、连续涨停的龙头股,要耐心持股,一直到不再涨停,收盘前10分钟卖出。
2、不连续涨停的龙头股,用日SAR指标判断,SAR是中线指标,直到SAR第一次转为卖出信号。
四、龙头股风险控制
㈠、龙头股操作纪律:
1、实战操作要求客观化、定量化、保护化,绝对不允许模棱两可的操作出现,市场信号是实战操作的唯一,也是最高原则。
2、给出精确的止损点,誓死执行,什么股票都敢做,因为风险已被锁定,这是操盘手的最高圣经。
㈡、龙头股风险控制
1、选择个股要有准确无误的市场信号。(99%)。
2、设定精确的止损点,誓死执行,用止损来控制作的方向(1%)。
猎豹战法
1、核心思想:
象猎豹一样,稳、准、狠,只有涨停或涨停过后才是我们追击的目标。
2、目标个股选定条件
⑴、市场热点。
⑵、领涨股和强势股。
⑶、涨幅和量比第一。
3、操作上两种选择
⑴、直接追涨:适合于强势初期,用分时图直接追涨停板有四种形态。
①、高开缺口不补,10:30前封板。
②、震荡盘上,上午封板,如天山纺织。①②说明主力强悍,不理会大盘。
③、停盘一小时,开盘后30分钟封涨停。如南方摩托。
④、标准突破图形,2点左右封涨停,量比放大换手率高,如历史上新宇软件。③④说明主力有备而来。
⑤、开盘涨停和尾盘涨停这两种较难操作,最容易操作的是开闸放水、开膛破肚。
⑥、追涨停板第一次下单可在3-5%涨幅试探性买入,不要在7-8%追涨,第二次下单可在涨停过后开闸放水介入,如该股是热点、龙头,涨停又放量封住,以涨停板为止损点,一路中线持有。
⑵、回调买入:适合于强势整理或回调时使用。
如果个股是放量上涨或涨停,可耐心等待股价回落到保护线或启涨点附近买入。
5、K线形态捕捉涨停板。
⑴、底部放量第一个涨停,安全性高,最好第一次放量。
⑵、涨停上穿前期平台,第一个板安全性高。
⑶、主升浪个股,长期均线完好,巨量突破涨停。如友好集团、长百集团。
6、操作要点
⑴、只做第一个涨停板。
⑵、只做第一次放量的涨停板。
⑶、相对股价并不高,流通市值并不大,处于循环的低点。
⑷、指标从低位上穿,短线日KDJ从低位金叉,如果周KDJ同时从低位金叉就更好更安全。
7、操作纪律
实盘中,龙头股止损点设立,强势市场以该股的第一个涨停板为止损点,弱势市场以3%为止损点,绝对不允许个股跌幅超10%,如果跌幅超过10%,不应找任何理由,不要做主观幻想,立即止损,破止损的个股,不要补仓,补仓是操作中最蠢的。
追涨十法
一、长阳重炮
在低位温和放量后,出现了一根带量长阳(或涨停),同时成交量为上叉阳量托,马上追涨。如百花村,福建南纸。
二、吞并反转
第一个交易日长阴(或跌停),第二个交易日涨停,包容第一个交易日长阴,可以在第二个交易日涨停的刹那追涨买进。如海鸟发展。林海股份,利嘉股份。
三、攻击迫线
第一天涨停,第二天先上后下,收长上影(7%以上,涨停最好)十字线(阴阳均可),成交量放大,往往第三天会用长阳吃掉第二天的上影线,可以在第二天形态确立后追涨买进,必有厚报。如凌钢股份,海虹控股。
四、牛熊不败
个股依托底部形态(V型,W型,圆弧底)向上冲击大均线,即年线,若涨停突破,直接在涨停板追涨买入,牛熊不败,是必胜的K线形态。如中视传媒,上海梅林,太原刚玉,天威保变。
五、三外有三
一轮中级以上行情,通常会有连续三个涨停板个股,成为龙头,可在三个涨停板附近追涨买入,后势还有15%以上升幅,是短线高手必胜的招数。可在第三天涨停时买入或第四天开盘时追涨买入。如中海发展,天山股份,天山纺织,望春花,海虹控股,青鸟华光,林海股份
六、喜鹊闹梅
在涨停板指导下,连续三日收出小阴或小阳强势整理形态,好似树上喜鹊闹梅,暗示冬天过去春天来临,在形态确认后买进,后市会快速上涨。
七、切割线
在平台整理的末端,股价先向下猛的一沉,并有击破10日均线的动作,之后用中阳穿越平台,投资者可以直接追涨。如创智科技
八、故地重游
个股经过一轮上涨后,随大盘逐波调整至前期起涨点,如涨停向上突破,可直接追涨,这叫故地重游。如安泰集团。
九、开闸放水
市场经过一轮下跌后,会切换出新的热点或龙头,通常龙头个股第一个涨停板会开闸放水,是短线高手追涨买入的最好时机。(真正的龙头股第一个涨停板都有开闸放水的机会,开闸放水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把散户筹码作最后的振仓,二是吸此短线资金参与)
十、进二退一
在低位出现一根涨停阳线之后,第二根阳线涨幅超过6%,第三天回调时在昨日均价附近追进,再根据成交量级别决定持股时间。
低吸十法
第 一 节 神 仙 指 路
主力在拉升个股前,先打一个长长的上影线,经过短短整理之后,用实体长阳冲过去。这个长影线称为神仙指路,投资者可以在整理时低吸买进。
第二节 上升三法
个股先拉上一根带量中阳(5%以上),然后回落调整3个交易日以上,至中阳起涨点,再用一根中阳吃掉调整阴线,称为上升三法,投资者可在起涨点低吸买进。
第三节 回师之军
个股第一波快速拉起,五日均线上穿10日均线,短期均线乖离加大,实盘中不能追涨,应该等5日均线回落至10日均线附近低吸买进,如果个股再次放量上攻,就形成回师之军,上攻更猛更狠。
第四节 星星相映
个股调整尾声,一般伴随了3根以上的小阳或小阴线,几乎平行排列,交相辉映,称之为“星星相映”,一旦放量上攻必有长阳出现,投资者可在三星之后低吸买进。
第五节 双龙出海
个股在低位连续出现2根并列带量的中阳,称为双龙出海,投资者可在“双龙出海”形态出现后逢低介入,后势有中短线机会。
第六节 落地开花
大盘或个股经过一段连续下跌后,做一个“落地开花”的K线形态,上影很多的十字线或星线,投资者可以在形态确立后低吸买进,必有长阳反击。
第七节 双针探海
是指股价经过连续调整后率先收出一根长下影的小阳线,接着开始小幅反弹遇到短期均线阻挡,缩量回落到上次长下影的位置附近,再次收出长下影小阳线。经过二次带量的下影探底,股价再次回到短期均线上方,往往是转入急攻行情的先兆。发生在60日、130日等大均线附近的双针探海反转的威力更大。
第八节 物极必反
根据K线理论,价格走势出现几乎连续的8根至10根创新高(或新低)线形,代表先前的趋势已经到达强弩之末。根据K线理论,如果连创8到10根新高或新低线,目前趋势逆转的几率升高。
第九节 AB底部
个股和大盘经过长期下跌,急跌出第一个低点,称为A底,引发强烈反弹,一般经过3~5个交易日,再次下跌,出现第二个低点,称为B底,然后引发更强烈的反弹,投资者可在B底附近低吸。
第十节 以退为进
指的是股价或指数经过长期缩量下跌之后,出现连续的放量(量比5以上)的中阳突破下降压力线,就像红旗飘扬,之后缩量回打标志性阳线的2/3处时,是最佳的中短线低吸点,往往会有更长的阳线向上突破。
黑马操作方法
一、选股方法
选择两低一高的股票,两低是指低市盈率低市净率,一高是指行业和上市公司高成长性。如山东铝业。
二、选股的步骤
1、技术面
形态:帮助直观的选择个股,包括K线形态和组合,也包括调整形态和反转形态。
波浪:实战应用最重要,帮助看清大盘或个股趋势,其中1浪要追涨,3浪要持股,不允许做短线。
量价:俗话说新手看价,老手看量,股价上涨一定要有量的配合,也就是量在前,价在后。
均线:均线比K线反应慢,但它能反应平均持仓成本,起助涨助跌作用,实战中要在均线附近买进。
指标:作最后印证,因为指标是过去数字的计算,因此不要太依赖指标。
老师荐股大部分按以上步骤。
2、基本面:
经济政策
行业
上市公司
三、选股模型
1、中长线偏重于基本面选股
⑴、成长型
A、产业特征。B、营收成长。C、获利成长。
⑵、价值型
A、高获利。B、低价位。C、低市盈率。
以上两种类型在多头时,重成长型股票,在空头时,重价值型股票。
2、中短线偏重于技术面选股
⑴、周线选股日线操作。
⑵、日线选股,小时K线操作。
以上两种具体操作
A、线型,K线组合,突破时机。
B、波浪,主升浪,末升浪,延长浪。
C、成交量趋势,量急增买点。
D、指标参数,成本汇集,扩散,收缩,背离,超买超卖。
E、后市级别大小综合评估。
如何判断股价的有效突破?
广义技术分析技术分析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其有效性是以概率的形式出现,技术分析必须与基本分析相结合有效性才能得到提高。
约翰.墨非
技术分析在众多投资者眼中一直被视为制胜的法宝,其有效性在实际操作中也一再被证实有效。然而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今天所使用的技术指标都是成功经验的总结,根据统计数据表明技术分析有效性是以概率形式出现的,不同技术指标适用范围在不同条件下也是不同的。将各种指标生搬硬套牵强使用或者闭门造车自编自演的做法在技术分析中都是大忌。
韩国著名的技术派投资大师艾康老在谈及其辉煌的投资生涯时,对技术分析是这样评价的,“我是技术派,我把视为我投资成败的利剑,但前提是我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合理的支配资金,娴熟的投资技巧,没有这些条件我的技术分析就是99次成功,最后1一次失败也会轻易把我击倒。”
可见即使靠技术分析发家技术分析大使对技术分析也是非常谨慎,大师对其制胜法宝尚且如此低调,我们对技术分析深入研究就更显得重要。
技术分析,究其本源是相对于基本分析而言的。基本分析法着重于分析基本经济指标的分析和判断,以此来研究走势运行方向和空间,衡量定价的高低,而技术分析则是透过对图形技术形态指标的记录,研究市场过去和现在的市场反应,推断未来价格的走向,与基本分析相比技术分析更侧重于研究对象的市场自身特点,而不考虑市场外部比如经济环境、政策背景等。依据的技术指标的主要内容是由价格、成交量或涨跌指数等数据计算而得的。
技术分析原何如此重要
基本分析尽管有其把握市场比较全面,而且比较客观的优点,但其也有“尴尬”的一面。
首先、基础分析的结论必须具备科学性,分析材料与结论必须因果关系明确,结论是唯一确定的。把市场某一定时期所有有关的信息综合起来,通过供求规律的作用,最终推算出该时期该市场的内在价值,要作好这方面分析,不仅要对财务、会计、统计有很好的掌握,而且必须具备很高的分析能力来区分各种因素的影响力度和深度,真正能把握政治、经济、社会脉搏的恐怕是经济学家的专长,普通投资者显然不具备这种能力。
其次、基础分析要求拥有完备的即时材料,要求有足够的信息量。但现实中投资者要想收集市场中所有有用的信息几乎是不可能的。“信息不对称”是永远存在的问题。
技术分析与基础分析之辨
技术分析与基本分析各有长处。技术分析主要研究市场行为,基础分析则集中考察导致价格涨、落或持平的供求关系。基础分析者为了确定某商品的内在价值,需要考虑影响价格的所有相关因素。所谓内在价值就是根据供求规律确定的某商品的实际价值,它是基础分析派的基本概念。如果某商品内在价值小于市场价格,称为价格偏高,就应该卖出这种商品;如果市价小于内在价值,叫做价格偏低,就应买入。
两派都试图解决同样的问题,即预测价格变化的方向,只不过着眼点不同。基础派追究市场运动的前因,而技术派则是研究其后果。
一、基本分析判断长期趋势准确性较高
由于经济周期、政策调整等对市场的影响时间跨度相对较长,一旦形成趋势后,方向比较明显。基本分析这种根据对影响供需关系种种因素的分析来预测价格走势比较客观。所以尽管存在上述缺陷,但只要抓住关键因素往往后市预测还是比较可靠的,所以可以用基本分析来把握大的方向。
二、技术分析判断短期走势
技术指标由于其设计上更贴近市场,对价格变化的短期波动比较敏感,所以对短期投资的指导意义比较大。投资者将技术指标应用于长期分析时,其结果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难达成统一意见。对一种图形可以有多种解释,所以技术分析对中短线投资的指导意义比较大,对长线投资指导意义不大。
两者结合,用基本分析确定方向,用技术分析确定买卖点,其准确率才能有效提高。
技术分析精髓何在
技术分析有很多种方法,但总体来说只是形式上的变化。如果我们研究技术分析的整个历史,会发现其数量和种类就像一棵大树,不断的开花结果,变的越来越枝繁叶茂。若用这些复杂化的分析方法去研究本就复杂的股票、期货交易,其胜算可想而知。
“智者以静制动”。溯其本源,技术分析可概括为三方面的内容:
1、市场包容一切
“市场行为包容一切”构成了整个技术分析的基础。纯粹的技术派认为,影响价格的所有因素,经济、政治、社会因素??实际上通过价格得到体现。不需要去研究原因只需要关注价格变动。能够影响价格的任何因素??基础的、政治的、心理的等等因素??实际上都反映在其价格中。其实质含义就是价格变化反映供求关系;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变化。既然影响市场价格的所有因素最终必定通过市场价格反映,那么研究价格就足够了。这也就是那句“市场永远是对的”本质含义。
2、价格沿着趋势移动
“趋势”理念是技术分析的核心。随便打开一张走势图,我们都会发现,无论是期货、债券,其价格的变动大部分时间都是运行在趋势之中,出现最高点和最低点只是瞬间的事情。研究价格图表的全部意义,就是要在一个趋势的发生发展的早期,及时准备的揭示,从而达到顺着趋势交易的目的。
3、历史会重演
技术分析和市场行为学与人类心理学有着关系价格形态通过特定的图表表示了人们对某市场看好或看淡的心理。过去有效,未来同样有效。“上涨??下跌??再上涨??再下跌”,周而复始成为价格走势的特点。波浪理论、道氏理论之所以能流传,就是因为不仅过去证明过去是有效的,将来还会有效。
技术分析还得悠着用
进行技术分析孤陋寡闻必不可取,博学虽是好事但杂而不精也就未必合适。任何技术分析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其成功率都是以概率形式出现的。而且每种技术分析方法都有假设条件,使用场合和时机以及对反映的市场状况都有所不同。“观其大略精于一技,取众家之长补一己只短处”,此为古人治学之道,对技术分析照样有效,万事都有相通之处。波浪理论有效性在周线图最高,分时图中就差的多,我们就多研究周线图;移动平均线对价格的反应往往比较滞后,预测短期价格走势有效性极差,我们就截取其对价格的助长助跌的特性;KDJ、RSI指标在波动不大时,有效性比较高,但如果出现连续性上涨或下跌,指标将出现钝化,预测效果就比较差,我们就截取其中间部分进行预测。
选择几种擅长的技术指标,宁缺毋滥。技术指标多了反而无益,选择几种重要指标仔细研究,掌握规律,多种指标综合研判。每种指标都有优缺点,扬长避短结合判断,会极大的提高准确率。
技术分析再好也是客观事物,其主宰者还是人,正如艾康老先生所说不懂心理控制、资金管理、投资技巧的人,单存依靠技术分析只能是一条腿走路。技术分析是预测科学,我们不应将它万能化,也不应否定它的作用,这也是对待任何预测科学的态度。我们中只有极少数可以成为投资大师。即使你将巴非特的投资诀窍背得滚瓜烂熟,也未必能成为巴非特。面对技术操作系统,最好是保持健康怀疑的态度。在剧烈波动的证券投资市场中,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克服盲目投资的毛病,获取正常利润就是成功,并非一定要成为什么大师。在投资过程中,保持正确的投资理念和良好的操作心态往往比技术分析更为重要。
关于某些技术分析问题的回复
关于某些技术分析问题的回复原创者:茅台03
前段时间有位闽发的王姓承德网友给我来信,谈到了他对一些技术规律的总结与体会,我当时应允其写贴回复,今日终于得闲,就谈谈我的一些看法,言错之处还请大家指正。
目前比较常见的技术分析理论主要有酒田法、趋势法、形态法、指标法和神秘规则法几种,主要是介绍一些简单的鉴别方法和概念性内容,就我个人的体会来说,这些都非常重要,像定式一样,属于非学不可的内容,只是在实践中我不建议去执著于它们的判断和结论,而应该去理解其中代表的信息及背后的所以然,以免陷入一些简单的线性思维中去。我想许多朋友都应该见过在反转K线和背离信息不断出现的情况下股价仍屡屡攀高的例子,这里其实不仅是技术适用的概率问题、也不完全是综合处理的问题,而是在不同情境下的信息理解和情理走势问题。
让我们举例来讲,像趋势后出现的孕线、十星之类,虽然都是有停顿迟疑和思考之义,但在具体的情势下亦可有不同的解读。如果是紧临重大作战关口的,我们可以把其认定为怯步和反思;如果距关口尚有数步之遥的,我们可以认为其在休养或蓄力;如果是已冲克阻力的,我们倒可以判断为巩固和中继。在这三种情况下虽然出现了同样的K线组合,但其未来的发展却可能会完全不同,而其中的关键就是判明何为异常、何为情理之中。还有像压力线突破的问题,如果在长期盘整后突破重要颈线位而不远方尚有其它如长期均线或密集成交等情况,我们就不好轻易确认其强势,因为连续作战需要持续的动因支持,冒进的多头易于自我瓦解。另外还有许多其他例子,比如说指标背离,如果这种情况是发生对立面薄弱位置或时期,如绝对新高等,那么背离所体现出的气力不足就不会遭到有效的对立面反击,这种背离就完全可以不用理会,因为它可能会一直持续下去。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情势!技术方法的结论虽然是大数现象的总结,可以非常大地提高胜率,但因此丧失的小数在幅度上却恰恰是最巨大的,因为小数法则往往是在对立面最易失衡的情况下产生的。比如说反转线,一般是代表对立面力量加大,但亦可解释为对立面已被战胜下的主导方短时休养、分化、回潮。背离也是一样,虽然是代表了主导方结构失衡的气力不足,但如果已是无人之境的话,内乱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抛开股票,我们在历史中也可以看到相同的道理,有的内争不断却能中兴荣国,有的仅犯小误就被强敌窥隙而入。设想我们的文革如果是发生在划江之期结果将会怎样?所以任何事物的分析都必须到大情境中去体会。强未必强、弱也未必为弱。而这个大情境可以是图表上的,也可以有图表之外的,包罗甚伟。
另外,多空实际上是一种动态的、结构性的、不断转化调整的复杂力量,在不同的区位及时间会有不同的多空分布及构成演变,它们自身的加强过程中往往还会孕育出相反的内容,因此,对它们进行拟人化的阶层分类和动机想象能够帮助我们对局面进行理解。一般来说空头的成分构成是:套牢盘、兑利盘、搏差盘、和认为价值高估的投资卖单及内线消息人士;多头也是如此,具体为:投资性买单、内线单、补仓摊本盘、搏差回补盘、追市跟风盘和技术投机盘等几种,它们之间的进出力度和大致区间以及各种特征也是不尽相同的,在具体情况中我们可以通过技术理论对多空局面有个大概的认识,找出基本的节奏和强弱体会,然后通过各阶级的不同表现形式揣摩出是哪个或哪几个阶层造成的局面及信息。同样的无量,可以是无人卖、也可以是无人买;同样的射击之星,可以是遭伏遇险亦可以是处乱理变的短期中继,这就需要运用到多空内部的阶层分析及其前后动向的逻辑性揣测了。当然,作为操作来说,你的对立方构成越单一、力量越弱,你判断的难度也就越低,这就是为什么新高且有比较巨大涨幅后再突破创高的股票如此受人重视的原因,因为在没有对立阶层的情况下,哪怕主导力量再弱那也是强的。
以上想说明的是,兵无常形,简单地对技术特征总结的方法不可取,从大局到细部多方研判、理解并感受运行之机远比结论和规律更重要。
趋势线在股票操作技术分析中的应用体会
趋势线在股票操作技术分析中的应用体会第一节趋势线基本原理及其绘制方法简介
在股票技术分析基础理论中,有一种极其重要的方法,或者说是一种流派,那就是趋势分析法。而趋势分析法中最重要的工具就 是线形分析。几乎所有的股市投次人都知道在K线图上利用画线的方法对股价的未来走势进行分析这件事,而不管他是精通此道还是初学入门,下面我们就对趋势分析方法展开讨论。
初学画线的投资人在观察K线图时,很可能他首先发现的就是:几乎所有的次级和大部分的中级趋势线都呈现出直线状态。起初,人们可能还会认为这仅仅是个巧合,但再深入地进行了解你就会发现:不仅仅局限于较小的波动,你就是把连续几年,甚至更长的原始趋势线在K线图上连接起来,也和用一把直尺绘制在K线图上一样地精确!而且时间越长,它的趋势线就越接近于直线。如果我们把一条棉线拉直放在若干个股价趋势图上,我们会惊奇地看到:在股价处于上升趋势时,其最低点的连线几乎就是一条直线。股价回落的最低点几乎无一例外地落在这条线上而反弹上涨,而在股价处于下跌趋势时其最高点的连线也几乎就是一条直线,股价反弹时的最高点几乎无一例外地触到这条线而回落下跌。换句话说:股票市场的上升波动是由一连串的波纹 所组成,这些波纹的底部形成了一条向上倾斜的直线,而股票市场的下跌波动同样也是由一连串的波纹组成,不过这些波纹的顶部形成的是一条向下倾斜的直线而已。这两条线-----连接连续性上升波纹底部所形成的上倾的线与连接连续性下跌波纹顶部所形成的下倾的线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股票操作技术分析的基本趋势线”。
为什么要把连接连续性上升波纹底部所形成的上倾的线与连接连续性下跌波纹顶部所形成的下倾的线称之为“股票操作技术分析的基本趋势线”呢?这还要从“线形分析”这个概念说起。
线形分析,简单地说就是所谓的“切线分析”它是运用图形画线的方法来预测股票的未来走势的一种方法。每一种线型都是建立在相关的技术分析理论之上的,都是对技术分析理论的线形表达。线形分析包含了极其丰富的技术内涵,它表达了股票走势中的时间和空间、角度和距离、平衡和反转等等重要的概念。在线形分析的方法中,包含了趋势线、江恩角度线、黄金分割线、波段线、任意角度线、扇型线、百分比线、线形回归线、回归通道线、周期线、音阶线、抛物线、正弦线、螺旋历法线、匀加速线、折线、费波南茨数字线等等,形形色色,名目繁多的线形。而其中最原始、最基础、最简便、最重要、最常用的就是趋势线,它是线形分析中最核心的分析方法。在股市中最常用的谚语“顺势而为”、“逆大势者必败”等等都是强调趋势分析在交易决策中的重要性的。股价上涨或者下跌,如果已经确认是一段涨势或者是一段跌势,其股价波动必将朝原有的方向进行。在上升行情里,虽然有时也会出现下跌,却不影响随后的涨势,且不时有新高的出现:在下跌行情中,即使是有较大的反弹出现,也不能再创出新高。相反地,新的低点却屡屡产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如果剔除其他的因素,只从市场投资人的人性和市场各方博弈的角度来分析,那就是:在股价上升时,投资大众一片看好,都在回落时加码买进,股票的期望植被人为地提高。当股票回落到前一个低点附近之前,早有对该股看好的投资者提前挂单买进,从而阻止了股价的进一步下跌而上涨。相反下跌时,投资大众一致看坏,都在反弹时积极卖出,股票的期望值被人为地下降,在股票上涨到前一个高点之前,早有对该股看坏的投资者提前挂单卖出,大量的抛售筹码在排队等候兑现,从而促使了股价的进一步下跌而一再创出新低。这就是趋势线虽然简单,但却非常实用的机理所在。说白了,股票市场其实就是一个利用投资大众心理活动来进行博弈角逐的场所。
股票的价格波动遵循趋势而移动。这种趋势可能是上升、下跌,或者横向发展(水平移动)。根据它们朝某一方向移动的时间长短,趋势线还可以简单地分为:主要(原始)移动(短期趋势)、中级移动(中期趋势)以及次级移动(长期趋势)。几次同方向移动的短期趋势可以形成中级趋势,再由几次同方向移动的中级趋势组成长期趋势。当长期趋势走到尽头,股价无法再朝同方向发展时,就会发生逆转,朝相反的方向转变而再形成另外的一种长期趋势。市场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循环推进的,充分体现出了大自然“螺旋式上升,周期性演变”的永恒规律。
也就是说:趋势迟早会改变,虽然可能会由上升趋势掉头而成为下跌趋势,或者由下跌趋势转变成为上升趋势。也有可能只改变趋势的方向(角度)而不产生反转(比如从上长或者下跌趋势进入横盘形态),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横盘选择方向的过程,再改变为上升或者下跌的趋势。
举例,在上证指数股指近十几年以来的运行轨迹中,如果把历史上最重要的三个点位:1994年7月底的325点,1996年元月的512点以及2002年1月6日的1311点做一个跨年度的连线,我们可以看到该支撑线已经成为中国股市有史以来的长期生命线(。这条支撑线就是中国股市的次级称动线(长期趋势线),而这条次级移动线(长期趋势线)就是中国股市经过十几年以来,由许许多多同方向移动的短期趋势所形成的中级趋势,再由许多次同方向移动的中级趋势所组成的长期趋势线,在这里我想句题外的话:“如果单单从纯技术分析的角度来看,大盘一旦跌破这条长期支撑线的话,必将引发更多的长线买家止损盘的出现,并且该生命线一旦被有效地向下突破,换句话说:即1285点被有效地向下击穿的话,中国股市的后果在技术分析上将是不堪设想的!”
那么趋势线的画法是怎样来确定的呢?按照数学定理:两点之间可以决定一条直线,而且是一条唯一的直线。而股价的线路图是由长累月的交易记录所形成的。因此,我们在画趋势线时,必须要选择两个最具有决定性的点(最具有意义的两个高点或者最低点),,开始回升,随后出现下跌,但没有再跌破前一个低点,然后再度迅速上升。连接这两个低点的直线,就是上升趋势线。决定下跌趋势也需要两个以上的反转顶点,也就是上升到某个顶点,开始下跌,随后出现反弹,但没有再突破前一个高点,然后再度迅速下跌。连接这两个顶点的直线,就是下降趋势线。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地概括为:原始上升趋势线包括几段上升行情,可以明显地看出每段中级行情的低点都比前几段行情的低点有所抬高。因此,连接这两个最先形成的中级行情的低点,或者说最具有意义的两个中级行情低点的边线,就形成了上升行情的原始趋势线。同样地,中级行情也包括几小行情,将最先发生两段小行情的低点连接起来便形成了中级趋势线。
原始趋势线最初的低也就是下跌行情转为上升行情所出现的第一个底部形成点,在短期内至少在一年以内此价位肌有再出现。原始趋势线之最高点就是由上升行情转为下跌行情所出现的第一个头部的形成点,短期内(至少十个月)没有再出现比这个位更高的价位。
趋势线我们还可以按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形态再大致划分为:上升趋势线、下降趋势线、横向趋势线和修正趋势线。上升趋势线是将各谷底相连接的一条直线,其中峰顶和谷底都是依次递升的。
下降趋势线是将各峰顶相连接的一条直线,其中各峰顶和谷底都是依次递降的。
横向趋势线是将各谷底相连接的一条直线,其中各谷底几乎都是在一个水平线上的。
而修正趋势线由于股价的走势千变万化,原来的趋势随时会发生逆转,要根据趋势的变化对原有的趋势线做出相应的修正和调整。其修正的方法是:将最新的峰顶或者谷底与原来的趋势线的起始点相连接,这样就形成了被修正的新的趋势线。
例如:沪市代码为600871的仪征化纤在2003年4月25日见底4. 57元后开始反弹,形成了上涨趋势,2003年5月22日再次触击到上升趋势线下轨后开始上涨,2003年6月5日由于股价冲出上长通道上轨幅度较多而冲高回落,2003年6月19日该股有效跌穿了上升趋势线,从而卖点出现。此后多日一直受到下降趋势线压力长达50多个交易日之久,直到2003年8月29日止跌启稳,在横向趋势线上获得支撑。横盘26个交易日后,10月10日放量突破中期下降趋势线而上涨,而放量突破中期下降趋势线就是新行情的开始,买点也随之出现。到了2003年10月13日股价又重新回到了前期高点(2003年4月和2003年6月的高点)5.2 元附近,股价再次受到横向趋势线的压制而陷入盘整状态(见图三)。一般而言,判断一个中期以上的上升趋势线的权威性及准确性应注意以下同点:
1、趋势线被触及的次数:次数越多,该趋势线的可靠性就越大。也就是说:如果股价回到趋势线上,就再度上升(或者下降)。这样的次数越多则趋势线的有效性就越能得到确认。
2、趋势线的长度和持续时间:如果一轮涨势或者跌势越过趋势线的时间越久,大势反转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趋势线延伸越长,同时两个靠近的次级底部的连线不能太平或者太陡,否则其参考意义不大。相反两个次级底部的距离相当远,则可靠性就会大大地增强。
3、趋势线的角度或者说斜率:趋势线的角度(斜率)越大,表明股价的上升或者下降的速度越快。因此,其以后的抵抗力也就越弱。对于上升趋势而言,通常斜率为45%度角的斜率是最具有研判意义的。
4、趋势线被突破时的价差大小:股价在突破趋势线是必须有3%以上的价差帮可以确认突破的有效性。
5、股价在趋势线附近的反应大小:股价在趋势线附近的反应越大,则其确认突破的有效性越强。例如:沪市代码为600871的仪征化纤在2003年10月10日突破中期下降趋势线时,伴随着8. 98%的高换手而以涨停价报收,这个突破确认是明显有效的。
6、趋势线发生改变时其成交量的变化:在上升反转,上升趋势初始确认时,一般情况必须随着成交量的大同增加;而在下跌反转,下跌趋势初始确认时,则无须成交量的确认。如笔者就清楚地记得:在1999年6月25日,大盘曾经放出870亿的巨大成交而下跌,而此时股评还在一个劲地鼓吹:股指要上3000点!结果在四天后的1999年6月30日见顶后大跌!
第二节 趋势线的应用法则
趋势线的应用法则之一:在上升行情中,股价回落到上升趋势线附近获得支撑,股价可能反转向上;而在下跌行情中,股价反弹到下跌趋势线附近将受到阻力,股价可能再次回落。也就是说:在上升趋势线的触点附近将形成支撑位,而在下跌趋势线的触点附近将形成阻力位。
例如:沪市代码为600893的*ST吉发在2002年10月9日触底形成V型反转,直到2002年10月18日才确认了长期的下降趋势线突破有效,该股当日放量换手4. 93%,涨幅4. 96%,然后扶摇直上,展开了一轮上涨行情。在此期间虽然也有回调出现,但四次的低点都明显受到了上升趋势线的有效支撑,直到2003年2月19日在累计涨幅高达60%以后,见顶8.67元后回落。2003年3月7日下破上升趋势线,从此宣告了一轮上涨行情的结束。2003年3月20日开始反弹。但在2003年4月10日上碰下降趋势线和修正的下降趋势线的压制而突破未果。2003年7月12日和2003年7月16日虽然两次冲过修正的下降趋势线试图突破,但在原始的下降趋势线压制下再度无功而返。从而宣告了此次突破是假突破。然后开始了一轮惨烈的下跌。
从600893*ST吉发的趋势线分析图中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的经验:趋势线的应用法则之一在实战应用中要特别注意的是:当股价与趋势线形成触点时,投资人应该采用谨慎操作的策略,以回避难以把握的股价的未来走向。
趋势线的应用法则之二:如果下跌趋势线维持时间较长,而且股价的跌幅较大时,股价放理突破趋势线,是下跌趋势开始反转的信号。该法则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
1、下跌趋势线维持的时间较长;2、股价的跌幅较大;3、股价向上突破下跌趋势线时一般都呈现出放量的状态。
例如:2002年的大牛股深市代码为000029的深深房,自从2000年6月15日形成大型顶部以来,一直在一个长期的下降趋势中运行,时间长达18个月之久!从2000年6月15日的最高点16. 5元算起,直到2002年1月23日的最低点4.04元为止,跌幅竟然高达-400%还多!该股在2002年1月23日止跌启稳后,形成V型反转之势,但该日的成效量明显不足,换手率仅仅为0.63%,这根K线虽然突破了长期下降趋势线的压制,但随后几日却缩量横盘。因此,作为稳健的投资人此时还不可以确认2002年2月26日的突破为有效突破。一直到了2002年的3月1日,该股又重新开始放量,换手率放大到了3.09%,该日涨幅高达6.07%!而且次日的2002年3月4日还是连续放量,换手率稳定在了3.06%,该日涨幅为3.31%,此时的股价已经高于长期下降趋势线4%左右。根据法则二的有关条件,该股的突破属于有效突破,反转之势行到确认。此后该股果然涨幅十分惊人,竟然在短期内达到了100%还多,成为2002年的熊市中少有的翻番大牛股。
趋势线的应用法则之二在实战应用中要注意的是:所确认的反转突破点与下跌趋势线的幅度不能过大。一般不能超过5%。否则,这个突破的高度和可靠性是要大打折扣的。
趋势线的应用法则之三:股价突破趋势线时,如果将原来的趋势线将成为支撑或者阴力,股价经常会反弹或者回落。该法则也有以下三鼐主要特征需要我们注意:
1、只适用于上升或者下跌趋势;对于横向趋势没有指导意义;
2、原来的趋势线被确认有效突破时,该法则才可以适用;
3、与原来的趋势线作用性质将成为反向对应,即:支撑变阻力,阻力变支撑。
例如:我们还是以深市代码为000029的深深房为例来说明应用法则之三:该股于2002年1月23日V型反转以来,一路摧枯拉朽,势如破竹。一直狂拉到2002年3月18日见高点10.6元才开始出现疲态,并于2002年4月19日开始下跌,后又于2002年6月5日在7.03元止跌回升,6月25日见顶部12.2元后开始了幅度较大的调整。我们可以连接2002年3月1日放量突破的确认点和2002年6月5日的止跌点做一条支撑线。该支撑线在2002年9月18日股价下跌到8.34元时获得支撑后上升。因此,可以认为该支撑趋势线是有效的,该股在2002年11月21日放量向下击穿了该支撑线,且此状态维持时间较长,说明向下突破是有效的。该股横盘数月后,在2003年的4月23日试图上冲该支撑线时终于受阻回落!原来的支撑线变成了压力线,从此该股展开了一轮猛烈的下跌行情。这是一个典型的“原来的趋势线作用性质反向对应,即:支撑变阻力,阻力变支撑”的案例。
我们再举一个与000029深深房“支撑变压力”案例相反的“压力变支撑”的案例来说明趋势线的应用法则之三:沪市代码为600685的广船国际是一只含有H的A股,也是2003年下半年的牛股之一。该股于2002年6月25日见顶7.8元以来,形成近十个多月的大型下降通道。该股分别于2002年8月29日和2003年1月14日见局部高点6.97元和5.64元后回落,从图中的三个回落点可以看出:该股受这条件下降趋势线的压制十分明显,且每次反弹的高点都在逐次下移。然而,这只股票从2003年3月10日开始到2003年3月27日为止的13个交易日中,股价的最低点从未击穿过该下降趋势线,说明此时的股价在该趋势线上初步受到支撑。但由于成交量一直未能有效放大,其支撑的有效性还不能就此肯定。但是在2003年5月13日,该股再次下碰趋势线后,立即被拉回到趋势线上方,从而确认了该趋势线的支撑有效。随即形成强烈的反转形态而不断上涨。这是一个长期下降趋势线“化压力变支撑”的实际案例。需要强调的是:诸如此类“压力变支撑”的例子在牛市中和熊市开始及其中途以及马市行情中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地把这种形态简单地定性为反转。因为,在那样的市场中,每一次上涨都是逢反弹减磅的好机会,其上涨的高度的力度都不可能太大,很难与“反转”二字联系起来。在这种“鸡肋”行情中,非专业高手很难获利。因此,稳健的投资人参与的价值也就不大了。
趋势线的应用法则之四:在上升行情初期,趋势线的斜率往往较大,回落跌破原趋势线时,通常会再沿着较缓和的趋势线上升,原趋势线将形成阻力,当股价跌破第二条修正趋势线时,行情将反转。该法则也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
1、股价总是沿着新的趋势线运行;
2、原有的趋势线将形成阻力;
3、第二条修正趋势线被有效击穿时行情将反转。
我们仍然以深市代码为000029的深深房为例来说明应用法则四,该股于2002年1月3日形成V型反转上攻态态势以来,由于连续的大幅上涨,因此形成的上升趋势线极其陡峭,几乎呈现出近乎70度角的上升斜率!经过回调整理后,于2002年6月5日在第一条修正的趋势线上获得支撑而再续升势,形成了第一条修正的趋势线而在2002年9月19日在8.35元启稳止跌,形成了第二条修正的趋势线,然后 该股在该趋势线的支撑下重新上扬。然而,在2002年11月21日,该股有效下破第二条修正的趋势线,开始了新的下跌。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应该看到的是:股价如果有效跌破第二条修正的趋势线就是最后的止损机会。
第三节其他类型趋势线的应用
在趋势线中还有一些另外的“变种”,我们下面简单介绍两种。
一、抵抗线:在股市的技术分析理论中,也有把这样一类趋势线的变种称之为“抵抗线”的。抵抗线实际上就是在股价的涨跌过程中起着阻拦或者支撑作用的防御线。与通常意义上的趋势线一样,抵抗线在股价回落或者上升到抵抗线附近时将受到支撑或者阻力。如果将其细分,又可以将它划分为支撑线和阻力线两种。
支撑线是每一个谷底的横向切线,而阻力线是每一个峰顶的横向切线。和上趋势线不同的是:抵抗线并不像趋势线一样需要技术分析人士去刻意地寻找那些决定性的两点来画线,大致上一眼就可以分辨出抵抗线的价格和位置。其基本的要点是:抵抗线所在的位置一般就是过去股价盘旋的区域,或者是上段行情的最高点或者最低点的位置。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抵抗线相对来说是静态的,这是和趋势线的不同之处之一。
抵抗线对于股票走势的影响主要受制于以下三个因素:
1、股价在抵抗线区域停留的时间长短;
2、股价在抵抗线区域成交量的大小;
3、前期抵抗线与当前抵抗线的距离。
抵抗线的实战法则之一是这样的:股价上升至阻力线附近将受到阻力而回落,股价下降至支撑线附近将获得支撑而反弹。
我们运用抵抗线时需要注意的是:
1、前期的支撑点和阻力点延长后都可能成为重要的支撑位或者阻力位;
2、在支撑位或者阻力位附近一定要密切关注成交量的变化;
3、可充分利用支撑位或者阻力位来做高抛低吸的积极操作,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例如:沪市代码为600350的山东基建,该股经过一段时间的下跌后在前期的低点形成第一条抵抗线。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到:该股分别在2003年3月17日、2003年8月29日、2003年9月30日三次在该抵抗线获得支撑。从时间的跨度和支撑的次数都可以确认该支撑线的有效性。其原理也可以认为是由于支撑点1的延长线有效,因此在该线获得支撑而反弹。而第二条抵抗线是前期横盘区域的所在之处,因此在箭头所示处构成支撑。而该抵抗线在2002年8月8日被有效击穿后,就成为新的阻力线。在2003年8月19日到2003年10月30日近两个多月的期间里,多次受阻于该抵抗线的压制而遇阻回落。因为,这个地方曾经是前期股价横盘的区域,堆积了大量的套牢筹码需要进行充分的消化,同时这个地方也是前期几个放量顶点出现的所在,事实上,在600350山东基建这个股村上,利用该股的抵抗线来进行高抛低吸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的。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资金的利用效率。
抵抗线的实战应用法则之二:当支撑线被突破,股价再度反弹到原来的支撑线上时,原来的支撑线将变成阻力线;而当阻力线被突破,股价再度回落到原来的阻力位上时,原阻力位将变成支撑位。
抵抗线的实战应用法则之二的主要特征是:1、抵抗线性质能够互相转化;2、需要确认抵抗线被突破的有效性。3、股价在某个支撑或者阻力区域逗留的时间越长,该区域就越将显的重要。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还伴随着较大的成交量,那么这个区域的支撑或者阻力就更强。对于该区域的突破必须有更大的成交量的配合才是有效的。
例如:深市代码为000956的中原油气从2002年8月16日一直到2002年9月10日期间,围绕在图中的阻力线上下徘徊多日,曾经试图突破该线而未能奏效。2002年9月11日终于宣告冲关失败,开始了长达三个多月的下跌。2002年11月27日,探底8.4元以后启稳反弹。2003年1月22日终于放量第二次冲击该阻力线,然而再次无功而返。2003年2月11日该股股价跌破该阻力线,开始了新的下跌。2003年4月9日见底9.09元后,第三次上攻该阻力线。不幸地在2003年4月17日第三次兵败于该阻力线之下。2003年5月13日,该股创出8.89元的新低后第四次组织上攻该线。2003年5月30日第四次受于该线。在2003 年5月30日之后的第8个交易日-----2003年6月11日,该股终于放出巨量,大涨5.77%后冲上该线!从第三个交易日开始,该股开始进行“关于整理”。在随后的九个交易日里股价一直围绕该阻力线做上下波动,成交量也明显地缩小,但始终未能有效跌破该线。2003年7月2日再次放量上攻,涨幅达2.29%,随后展开了一轮上扬行情,由此确认了自从2002年8月以来形成的阻力线在2003年6月11日的突破是有效的,也确认了该条阻力线经过突破后的九个交易日的横盘震荡的考验,该线由阻力变成了支撑。
抵抗线的实战应用法则之三:股价经过较长时间的横向整理,整理期间的每一条抵抗线越接近,其支撑和阻碍的意义也就越大。当股价回落到支撑线上时将出现反弹,当股价放量突破阻力线时,这就是一轮上升行情启动的信号弹。
抵抗线的实战应用法则之三的主要特征是:1、长期横盘的股票其抵抗线的距离越接近,它的支撑力和阻力就越强;2、当股价放量突破抵抗线被确认后,将展开一轮较大的上涨行情。
例如:深市代码为000987的桂林旅游自2002年11月中旬到2003年8月中旬长达10个月的窄幅横盘中,其股价上下的振幅仅仅还不到10%。从图中可以看到四条线。其中最上面的两条是阻力线,最下面的两条是支撑线。每一条线的垂直距离几乎相差无几。这些近距离的抵抗线表明了该股正处于一个窄幅横盘整理的状态之中。各条阻力线的性能相一致,从而使得这些抵抗线的共性增强了。从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在阻力线上,股价多次受阻。而在支撑线上,股价又多次得到支撑。当股价放量突破阻力线时,意味着对长期横盘区域的整体突破。这种突破将变得更具有爆发性的意味。事实上,该股从2003年8月21日突破以来气势如虹,势如破竹,主力一路上狂拉不已。在14个交易日中连续上涨了20%还多!成为“横有多长,竖有多高”的典型案例。该股还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指南针软件理论中“横盘洗不掉的是主力筹码”这个市场事实。罽我们从图中的鼠标线所在的2003年8月21日的换手率数据可以看到,该股当日的换手率仅仅为1.29%。但它的突破证明了的确是有效的。因为,在长达10个月的窄幅横盘的过程中,只有主力才会有这样的耐心和毅力。而散户是没有这样的“好心态”的。当然,这些都是和本文“不太相关”的“题外话”。
二、回归通道线:回归通道线在一般的股票软件中不常被设置和保留。因此,使用回归通道线的技术分析人士不多,精通的当然也就更少了。但它的确是一个极具特色的线形分析工具,具有较强的实战价值。在这里我们可以做较为详细的介绍,以便使更多的投资人了解和掌握这个非常有效的线形分析工具。
我们知道:股价的上涨和下跌总是以一种震荡的方式来运行的。在形成上涨或者下跌趋势的同时,也就形成了相应的上涨或者下跌通道。股票的运行通道里包含着较为丰富的技术内涵,它对趋势的分析和行情反转点的研判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回归通道由五个部分所构成:中间的这条线叫“回归线”,也是通道的主轴线。回归线是通过对股价做线形回归统计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线型的趋势线。最接近于股价趋势的真实内涵。
回归线上方的平行线被称为“通道上轨线”;
回归线下方的平行线被称之为“通道下轨线”;
通道的实线部分被称之为“回归确认带”,也就是回归确认的长度,也是进行回归分析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距离。
通道的虚线部分被称之为“回归预测带”,也就是回归通道所预测的股票未来走势区间。股票的未来走势将在回归预测带中形成技术判断。
回归通道的实战原理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通道的上轨线是通道的压力线,对股价起着阻力的作用,股价在这个地方经常会遇到阻力而回落;
2、通道的下轨线是通道的支撑线,对股价起着支撑的作用,股价在这个地方经常会遇到支撑而反弹;
3、回归确认带是整个回归通道线的灵魂,对其长度的确定是准确运用回归通道线的关键所在,具有较高的技巧性。关于这一点一定要提请各位学习和运用回归通道的技术分析人士引起高度的注意。
回归通道的技术原理是:
1、用趋势线原理确定回归线;
2、用主要趋势形成的时间跨度来确定回归确认带的长度。关于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做出来的回归通道线很可能是错的;
3、回归确认带的长度一旦确认不可以随便轻易地改变;
4、当趋势线明显改变进应该及时修正回归线,并用重新确定的回归线重新确定回归带的长度;
5、股价回落到回归线时将获得支撑而反弹;
6、股价突破回归通道线上轨时将冲高而回落;
7、股价跌破回归线时是卖出信号;
8、股价跌破通道下轨时是止损信号男;
9、回归通道对于上升第二浪有着更为显著的预测作用。
例如:我们可以用回归通道线的实战原理来分析一下2002年的大牛股,深市代码为000416的健特生物:该股在2001年11月主力建仓完毕,以于2001年11月26日触底6.22元后开始反弹,直到2001年12月25日该股的升势已经确立。我们可以将上涨趋势开始确立的2001年12月25日作为回归通道的起点,来确定回归通道。把接触到回归通道的下轨而反弹的2002年2月1日作为终点来确定回归确认带的长度。记住:以上这两个步骤是必不可少和非常重要的。否则,使用回归通道线来进行技术分析也就无从谈起。该股经过一番上涨后于2002年2月1日碰触到回归通道的下轨而反弹。2002年2月7日再度接触到回归线中轨而回落。2002年2月20日再次接触到回归通道的上轨而下跌。但2002年4月15日在受到回归线中轨的支撑横盘多日后上涨。2002年4月27日在上轨附近再次遇阻回落。经过一番短暂的调整,于2002年6月27日再次在回归线中轨处受到支撑,从而展开一轮激烈壮观的飙升行情!2002年7月11日,股价因冲出回归通道上轨幅度较大而回落。2002年10月8日该股首次跌破回归通道下轨,然后在回归通道下轨附近盘桓多日,几次试图回到回归通道中而未能如愿。2002年10月22日,健特生物终于确认有效跌破回归通道下轨,从此展开一轮幅度较大的下跌。
本文的小结和留在最后说的话
以上简单地介绍了趋势线以它的两个变种:抵抗线和回归通道线的基本用法。从表面上来看,这些方法似乎极其简单,其实不然。它需要使用者对个股和大盘做出较为详尽全面,深入细致的综合分析和判断。那么趋势线、抵抗线、回归通道线这三种线形分析方法来说,没有“孰优孰劣”和“哪个更准确”这样的结论。对于一些股票来说也许用趋势线来分析较为切合实际,对于另一些股票来说又可能是用抵抗线来分析相对准确,还有某些股票用回归通道线来分析可能又更贴切些。比如上面提到的600350的山东基建和000978的桂林旅游,它们的走向用抵抗线来分析就比用趋势线来分析更符合它们的实际情况,000416的健特生物的走势却更吻合于回归通道线的规律000029的深深房以及600871的仪征化纤,600893的*吉发等股票似乎用趋势线来分析又更具有说服力。另外,在同一个股票或者大盘上的这个阶段可以用晕个线形分析的方法来分析,而在另外一个阶段又可以用另外的线形分析方法来分析。同理,在同一个股票或者大盘上的某个阶段,既可以用单一的线形分析方法来进行分析,也可以用综合的线形分析方法来研判……这些道理在这里就不一一说明和列举了。一言以概之:只有灵活巧妙地运用不同的线形分析方法来找出最切全股票未来发展方向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趋势线、抵抗线以及回归通道线等等都是属于经典技术分析中现线分析的一种。它既有别于用周易理论、江恩理论以及时间周期循环理论等神秘文化理论来预测股价未来走势的“时间窗口派”技术分析人士。虽然他们的流派不同,但都是采用了股票和大盘以往的走势为样本,以此来对股票未来的走势来进行研究和分析的。由于股市的变化莫测,更由于这些理论正越来越被投资大众日益所熟悉。因此,被主力用来进行反向操作的可能性也是非常之大的。正如指南针软件理论中的三大定律就赫然写着这样的警句:“股市中没有简单的规律。如果你发现了一个股市的规律,那么你就首先应该想想:这个规律是不是太简单了?以至于市场上的多数人都可以想得到,看得到的,如果是那样的话,那您就要小心了。”
“一旦这种方法被证明是灵验的,就要转换思路,因为这个灵验的法门也会同时成为多数人的思路。获利的方法在短期内不会重复出现。所以使用自己或者别人的前期成功经验是危险的”。
话虽然是这样说的,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看到:“技术分析手段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技术分析手段却是万万不能的”这一无可辩驳的事实。如果想要在股市上获得成功,获取较大的,超出常人的利益。你就必须熟练掌握和全面吸收前人所总结出的成功经验。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再提练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真东西。这样才可以在风险和机遇并存的股市中所向披靡,游刃有余。因为,指南针软件理论中有关<<股市三大定律>>的阐述中的最后一名话说的是最好不过了:“股市中成功的障碍不是来自于股市,而是来自于投资者自己”。
我们就用这句至理名言作为本文的结尾吧!
正确识别量价齐升
正确识别量价齐升经常看盘的人都有这一经验:看某只股票突然放巨量上扬,价升量增,特别是当许多技术指标都开始发出买入信号时,你生怕一会儿封住涨停后无法买到,于是赶紧冲进去,然而收盘后的结果总是让你非常失望——你追进去后股价只略为上涨,然后就在附近震荡,到尾市收盘价往往和你追进去的价位差不多。
第二天,如果是遇上良庄,或许会一个高开让你有几分钟微利或平本出局的机会;若你遇上是恶庄,低开低走套你没商量,让你割也不是,守也不是,恰似鸡肋在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左右为难。
见放量上涨就跟进或许每个股民都曾有过此经历,在历经数次被套之后不得不反复深思庄家的行为:是正常洗盘?还是昨日的放量已经是在对敲出货?然而庄在暗处,跟庄的散户在明处,盘面的真真假假确实不是普通散户能够看出和分析清楚的。
买入过后最终的结果不是在上涨前夕被清理出门户,就是在大跌初期还死死抱住,不懂得止损出局,最后被牢牢套在高位。更要命的是一般股民眼见放量长阳(特别是在逆市时),就像西班牙斗牛见到红布一样,总控制不了自己那该死的手痒,一错再错!
如何识别真正的量价齐升,从我多年的看盘经验来看,多数的放量长阳庄家都有对敲作量吸引跟风的行为,首先你在选择介入的股票跟进之前要先做个分析,回避以下这两类股票:
首先是大幅炒作过在高位缩量横盘有一段时间,突然放量启动的股票。这类股票通常来说是最危险,常常作假突破。
其二是经过高比例的股本扩张在除权后横盘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股票,如果突然在底部对敲作量制造换庄或底部回补等假象,特别是在盘面上有大手笔买单出现时更不能轻易介入。
从我反复总结经验得出的结论是放量长阳有80%左右不能跟进,那么剩下那20%是什么情况呢?
第一种是底部放量上扬的情况,注意要在月线、周线图上观察的底部而不是日线图上的假底部;
第二种是大型突破上扬的情况,也要注意是在月线、周线图上观察到的突破,而不是日线上的假突破。
即使遇到以上两种情况也只能分两至三次介入,因为量大肯定会吸引许多短线跟风盘,而庄家肯定不会让这些跟风者轻易获利,所以我们可以在放量拉阳当天买入部分筹码,如果出现真正走强后等缩量回调到支撑位后再分批介入。
第三种是在高位横盘较长时间后突破的情况,(但这种情况也常有假象,乃庄家引诱短线客的诱饵)通常这类股票都会运行在一个较窄的箱体当中,跟进这类股票应尽量选择一些流通盘在8000万以下、相对价位不高且想象空间较大,在拉升前周K线阴阳相结,量能略有放大且股价涨幅较小的品种。对于这类放量长阳相对而言跟进的获利机会最大。
成交量研究专集[精品]
成交量研究专集[精品]关于成交量
一、关于量?
量之要,其一在势也。高位之量大,育下落之能;低位之量大,藏上涨之力;
二、成交量的五种形态
因为市场就是各方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虽然说成交量比较容易做假,控盘主力常常利用广大散户对技术分析的一知半解而在各种指标上做文章,但是成交量仍是最客观的要素之一。 ??
1.市场分歧促成成交。所谓成交,当然是有买有卖才会达成,光有买或光有卖绝对达不成成交。成交必然是一部分人看空后市,另外一部分人看多后市,造成巨大的分歧,又各取所需,才会成交。 ??
2.缩量。缩量是指市场成交极为清淡,大部分人对市场后期走势十分认同,意见十分一致。这里面又分两种情况:一是市场人士都十分看淡后市,造成只有人卖,却没有人买,所以急剧缩量;二是,市场人士都对后市十分看好,只有人买,却没有人卖,所以又急剧缩量。 缩量一般发生在趋势的中期,大家都对后市走势十分认同,下跌缩量,碰到这种情况,就应坚决出局,等量缩到一定程度,开始放量上攻时再买入。同样,上涨缩量,碰到这种情况,就应坚决买进,坐等获利,等股价上冲乏力,有巨量放出的时候再卖出。 ??
3.放量。放量一般发生在市场趋势发生转折的转折点处,市场各方力量对后市分歧逐渐加大,在一部分人坚决看空后市时,另一部分人却对后市坚决看好,一些人纷纷把家底甩出,另一部分人却在大手笔吸纳。 放量相对于缩量来说,有很大的虚假成份,控盘主力利用手中的筹码大手笔对敲放出天量,是非常简单的事。只要分析透了主力的用意,也就可以将计就计。 ??
4.堆量。当主力意欲拉升时,常把成交量做得非常漂亮,几日或几周以来,成交量缓慢放大,股价慢慢推高,成交量在近期的K线图上,形成了一个状似土堆的形态,堆得越漂亮,就越可能产生大行情。相反,在高位的堆量表明主力已不想玩了,在大举出货。 ??
5.量不规则性放大缩小。这种情况一般是没有突发利好或大盘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妖庄所为,风平浪静时突然放出历史巨量,随后又没了后音,一般是实力不强的庄家在吸引市场关注,以便出货。
三、市场成交量与价格的关系
1. 确认当前价格运行趋势:市场上行或下探,其趋势可以用较大的成交量或日益增加的成交量进行确认。逆趋势而行可以用成交量日益缩减或清淡成交量进行确认。
2. 趋势呈现弱势的警告:如果市场成交量一直保持锐减,则警告目前趋势正开始弱化。尤其是市场在清淡成交量情况下创新高或新低,以上判断的准确性更高。在清淡成交量情况下创新高或新低应该值得怀疑。
3. 区间突破的确认方法:市场失去运行趋势时即处于区间波动,创新高或新低即实现对区间的突破将伴随成交量的急剧增加。价格得到突破但缺乏成交量的配合预示市场尚未真正改变当前运行区间,所以应多加谨慎
4、成交量催化股价涨跌 一只股票成交量的大小,反映的是该股票对市场的吸引程度。当更多的人或更多的资金对股票未来看好时,他们就会投入资金;当更多的人或资金不看好股票未来时,他们就会卖出手中的股票,从而引起价格下跌。但是无论如何,这是一个相对的过程,也就是说,不会所有的人对股票“一致地”看好或看坏。
这是一个比较单纯的看法,更深层的意义在于:股票处于不同的价格区域,看好的人和看淡的人数量会产生变化。比如市场上现在有100个人参与交易,某股价格在10元时可能有80个人看好,认为以后会出现更高的价格,而当这80个人都买进后,果真引起价格上升;股价到了30元时,起先买入的人中可能有30个人认为价格不会继续上升,因此会卖出股票,而最初看跌的20个人可能改变了观点,认为价格还会上升,这时,价格产生了瞬间不平衡,卖出的有30人,买入的只有20人,则价格下跌。看好、看淡的人数会重新组合并决定下一步走势。?
大多数人都有一个错误的看法:股票成交量越大,价格就越涨。要知道,对于任何一个买入者,必然有一个相对应的卖出者,无论在任何价格,都是如此。在一个价格区域,如果成交量出乎意料地放大,只能说明在这个区域人们有非常大的分歧,比如50个人看涨,50个人看跌;如果成交量非常清淡,则说明有分歧的人很少或者人们对该股票毫不关心,比如5个人看涨,5个人看跌,90个人无动于衷或在观望。?
可以从成交量变化分析某股票对市场的吸引程度。成交量越大,说明越有吸引力,以后的价格波动幅度可能会越大。
可以从成交量变化分析某股票的价格压力和支撑区域。在一个价格区域,如果成交量很大,说明该区域有很大的压力或支撑,趋势将在这里产生停顿或反转。
可以观察价格走出成交密集区域的方向。当价格走出成交密集区,说明多空分歧得到了暂时的统一,如果是向上走,那价格倾向于上升;若向下走,则价格倾向于下跌。
可以观察成交量在不同价格区域的相对值大小,来判断趋势的健康性或持续性。随着某股票价格的上升,成交量应呈现阶梯性减弱,一般来说,股票相应的价格越高,感兴趣或敢于参与的人就相应越少。不过这一点,从成交额的角度来看,会更加简单扼要。?
仅仅根据成交量,并不能判断价格趋势的变化,至少还要有价格来确认。成交量是价格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一个可能引起本质变动的因素,但是在大多数时候,只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市场上有这样一种认识,认为个股或股指的上涨,必须要有量能的配合,如果是价升量增,则表示上涨动能充足,预示个股或股指将继续上涨;反之,如果缩量上涨,则视为无量空涨,量价配合不理想,预示个股或股指不会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或难以持续上行。
个股或大盘在大幅放量之后缩量阴跌,显然是坏事,显然预示着一轮跌势的展开。例如2001年5月18日和5月21日,沪市成交放大至200亿和217亿,之后量能再也无法放大,开始横向整理,至6月14日大盘见顶后,大盘明显缩量,6月27日开始放量下跌,7月23日加速下跌,至10月22日,跌至1514点,始于6月27日的此轮跌势共跌去700余点,持续时间长达4个月,是典型的放量之后缩量导致的下跌。但千万不能忘记,下跌初始阶段的股指是处于长期牛市之后的高位2200点之上!
与此完全相反的实例是,2002年3月8日和3月9日,沪市成交放大至238亿和213亿,经缩量回落整理后,终于爆发了6·24行情。不可否认,6·24行情的爆发,消息面的利好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6月21日,沪市成交就大幅放大,预示着新一轮涨升即将开始,只不过停止国有股减持的重大利好大大加强了涨升的爆发力,但也大大缩短了行情的持续时间,急剧放大的成交量和场外资金的蜂拥而入使得资金面难以为继,结果导致了行情的夭折。短短的5个交易日,沪市成交1650多亿,然后大盘缩量下跌,至2003年1月6日,股指创出自1999年下半年以来的新低1311点,此轮跌势共跌去400余点,持续时间超过半年。这又是一个典型的放量之后缩量导致的下跌,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下跌初始阶段股指是在创出2002年年内新高1748点之后,当时股指处于阶段性的高点,下跌也就不可避免了。
而2003年1月14日和1月15日成交量放大至235亿和217亿,共计452亿,表明多头开始大举入市,之后大盘开始缩量,但是股指不跌反涨,是典型的缩量上涨,这表示1月14日和1月15日入市抢筹的投资者并未出逃,筹码锁定良好,上档抛压较轻,所以缩量仍能上涨。与缩量阴跌一样,缩量上涨一般能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缩量阴跌表示市场处于弱势,极小的成交量就能打低股指,阴跌之后必然有放量大跌,这对于多方是极为不利的。反之,缩量上涨表示市场处于强势,较小的成交量就能推动股指上扬,之后必然会放量大涨,大盘如此,个股更是如此。别忘了,现今股指仍处于1500点“政策底”附近,时间才2月,象自然界一样,尚处于含苞待放之时,尚未到春暖花开之际,希望大着呢!ST中燕自2003年1月13日开始缩量(或基本无量)上涨已经告诉我们,缩量不但能上涨,而且能大涨特涨!
--------------------------------------------------------------------------------
成交量告诉拐点线索
成交量在魔山理论中的地位,从来就是辅助性的,它不能作为直接决策的依据,很多人认为我们有意冷落成交量指标,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魔山理论追求的是投机的效率,如果成交量的指标可以提高我们的投机效率,我们为什么不把它放在我们的工具箱里呢?相反如果它不能给我们带来效率我们又何必应用它呢? ?
请看,这是成交量的表现,价格在跌到1311点时的表现,在它的前一日,成交和价格创出了新的低点,次日价格继续创新低的时候,成交却有所回升,在这个时候我们是否可以根据它来判断大盘出现了转折呢?如果这个特征代表了大盘的一个主要转折特征,那么请看图二却给了一个完全相反的表述,这里价格创了新低成交并没有回升。相反当价格继续向上的时候成交却进一步萎缩,直到价格穿越了传统形态W底的颈线,成交才出现快速放大。 ??
成交量具有先天的滞后性,不要相信量在价先的聒噪。必须明确一点,成交量是价格的“衍生物”,市场资金是对价格的追捧——竞买或者竞卖形成了价格的波动,而不是对成交量的追捧,因此,成交量首要的功效在于甄别市场的容量,和市场的流动性。除此以外,它对一些拐点的有效性的验证存在一些功效,但是这种功效到底有多大,我们还不能从根本上加以确定。 ?
尽管如此,我们依然欣喜地看到了一些事实,这些事实带给了我们一些线索,但是乐观前面要加上谨慎二字。 ?
在一个拐点出现的时候,那么这个拐点的基准日,倾向于成交量萎缩。我们通过对10年来一些重要的大盘的转折点的研究,发现这种情况屡屡出现,其概率在80%以上。 ??
这种情况说明当拐点降临的时候,市场人气是极端低迷的,市场中大多数的人心怀绞痛,他们在这个时刻对市场形成了一致性的看法,这种悲观情绪在肆意的蔓延,在不断地打击着每一个参与者,而这些参与者在市场中的表现就是被动性“拒绝交易”,这就是成交低迷的原因。但是一旦市场出现了转机,人们的眼球就会立刻被吸引过来。没有准备的人会吃惊,会关注,会等等看。经验丰富的人,会立刻介入,而职业交易人则会全仓而动。这样价格便会持续上升,直到观望的人介入全仓者退出,而留在图表上的则是放大的成交量和远离拐点的价格。
--------------------------------------------------------------------------------
如何观察成交量
股市中有句老话:“技术指标千变万化,成交量才是实打实的买卖。”可以说,成交量的大小,直接表明了市场上多空双方对市场某一时刻的技术形态最终的认同程度。下面,笔者就两种比较典型的情况作一些分析。
1、温和放量。这是指一只个股的成交量在前期持续低迷之后,突然出现一个类似“山形”一样的连续温和放量形态。这种放量形态,称作“量堆”。个股出现底部的“量堆”现象,一般就可以证明有实力资金在介入。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资者就可以马上介入,一般个股在底部出现温和放量之后,股价会随量上升,量缩时股价会适量调整。此类调整没有固定的时间模式,少则十几天多则几个月,所以此时投资者一定要分批逢低买入,并在支持买进的理由没有被证明是错误的时候,有足够的耐心用来等待。需要注意的是,当股价温和放量上扬之后,其调整幅度不宜低于放量前期的低点,因为调整如果低过了主力建仓的成本区,至少说明市场的抛压还很大,后市调整的可能性较大。
2、突放巨量。对此种走势的研判,应该分作几种不同的情况来对待。一般来说,上涨过程中放巨量通常表明多方的力量使用殆尽,后市继续上涨将很困难。而下跌过程中的巨量一般多为空方力量的最后一次集中释放,后市继续深跌的可能性很小,短线的反弹可能就在眼前了。另一种情况是逆势放量,在市场一片喊空声之时放量上攻,造成了十分醒目的效果。这类个股往往只有一两天的行情,随后反而加速下跌,使许多在放量上攻那天跟进的投资者被套牢。
--------------------------------------------------------------------------------
区分成交量形态
技术分析可以说就是对价格、成交量、时间三大要素进行的分析,而成交量分析则具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虽然说成交量比较容易做假,但仍是最客观、最直接的市场要素之一。
1、缩量。缩量是指市场成交极为清淡,大部分人对市场后期走势十分认同。这里面又分两种情况:一是看淡后市,造成只有人卖,没有人买;二是看好后市,只有人买,没有人卖。缩量一般发生在趋势的中期,碰到下跌缩量应坚决出局,等量缩到一定程度,开始放量上攻时再买入。碰到上涨缩量则可坚决买进,等股价上冲乏力,有巨量放出的时候再卖出。
2、放量。放量一般发生在市场趋势发生转折的转折点处,市场各方力量对后市分歧逐渐加大,一些人纷纷把家底甩出,另一部分人却在大手笔吸纳。相对于缩量来说,放量有很大的虚假成分,控盘主力利用手中的筹码大手笔对敲放出天量是非常简单的事,但我们也没有必要因噎废食,只要分析透了主力的用意,也就可以将计就计“咬他一大口”。
3、堆量。主力意欲拉升时,常把成交量做得非常漂亮,几日或几周以来,成交量缓慢放大,股价慢慢推高,成交量在近期的K线图上形成一个状似土堆的形态,堆得越漂亮,就越可能产生大行情。相反,在高位的堆量表明主力已不想玩了,在大举出货,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坚决退出,不要幻想再有巨利获取了。
4、量不规则性放大缩小。这种情况一般是没有突发利好或大盘基本稳定的前提下的妖庄所为,风平浪静时突然放出历史巨量,随后又复归平静,一般是实力不强的庄家在吸引市场关注,以便出货。
无论怎样,成交量只是影响市场的几大要素之一。市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决不可把它分开来看,综合分析、综合判断,结果才会最准确。
--------------------------------------------------------------------------------
均线 成交量结合看趋势
在技术分析领域里,移动平均线以它简洁明了的特点深受投资者的青睐。人们利用不同时期的移动平均线来指导操作,特别利用不同时期的移动平均线的排列来判断是多头市场还是空头市场(在西方国家一般认为股价线在200日移动平均线以上为牛市。反之,股价线在200日移动平均线以下时为熊市),以便调整投资者的市场思维,实施不同的投资策略。而在选择买卖点时则运用“葛南维八法”。移动平均线的优缺点
一、优点:运用移动平均线理论,在买卖交易时,可以界定风险程度,将亏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在行情趋势发动时,买卖交易的利润相当可观;移动平均线的组合可以判断行情的真正趋势。
二、缺陷:当行情牛皮盘整时,买卖信号过于频繁,投资者无所适从;移动平均线的最佳日数与组合,确定起来十分困难;仅靠移动平均线的买卖信号,无法给予投资者充足的信心,必须依靠其他技术指标的辅助。成交量、股价、均线共同作用
为了投资者在运用移动平均线时能够扬长避短,从而发现成交量、股价、均线三者的共同作用,总结出:股价突破、支撑和压力的有效性与均线的角度和成交量有关。根据这一理论,投资者可以较为有效地实施正确的买卖策略。突破:股价突破移动平均线时,成交量必须放大,特别是向上突破移动平均线时。如果移动平均线的运行角度与股价的运行角度互反时,突破后的股价会有回抽的要求,当日成交量过大(当日成交量比前一日成交量放大3倍以上时),若当日收盘为中线特别是光头K线出现时,这种反抽会发生在次日或者第三日。例如,2001年10月23日沪深两市在暂停国有股减持消息的作用下,放量突破相反运行的5日均线,并当天收出光头中阳线,从而在次日才出现回抽,如果在突破移动平均线时成交量减少或者持平(特别是股价无量突破相反运行的移动平均线时),这种突破往往是假的。
支撑:移动平均线能否对股价构成有效支撑,不仅要看移动平均线的运行角度,同时也要注意成交量的多寡。例如,移动平均线是向上运行而股价回落,这种移动平均线的支撑力度就大于走平或者回落的移动平均线,如果股价回落至移动平均线,发生支撑反弹时,必须有成交量的配合,否则投资者可视这种支撑为无效支撑。例如:深成指在10月26日出现止跌走红,但是成交量则比前一日减少,说明这种支撑的可信度不高,投资者可不按传统的移动平均线的买卖技巧来进行。
压力:股指或者股价在下跌过程中出现的反弹,往往会遇上移动平均线的压力。这一压力的大小不仅与移动平均线的期数有关,同时还与移动平均线的角度及成交量有密切关系。在反弹行情中移动平均线的运行角度与股价或者股价运行角度越大,相反的压力就越大,特别是无量上攻移动平均线,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
以上移动平均线对不同时期都有指导意义,只不过不同时期的均线的支压力不同而已。
--------------------------------------------------------------------------------
千金难买“散兵坑”
实战中通常是很难区别主力在洗盘还是出货,抛早了走了一条大鱼,抛晚了又后悔莫及,恰恰是因为有此区别,才有了种种看盘技巧。当然能够及时发现主力在洗盘是最好的,不过退一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不错,因为在刻意制造的空头陷阱构筑之后往往也容易成为个股介入的好时机,这就是千金难买价散兵坑。
当过兵的人都知道散兵坑是非常安全的,因为炮弹不太可能再次炸在同一个弹坑内,前次炸出的弹坑往往成为老兵们的最佳躲藏之地。在量价研判中有成交量的散兵坑,这是指在筑底成功时成交量往往形成一个大坑,在弱如游丝的低迷后呈现出有序的放大。千金难买价散兵坑是指股价处于小幅震荡上行的慢牛趋势初期或中期,成交量有所放大、换手率也小幅增加,突然股价出现快速下挫,但这种下挫不会维持很久,在一至两天或一周左右的时间,股价便又重拾升势,再一次回到跳水前原有的上升趋势中,在图形上形成股价散兵坑形状,就如被炸弹炸出一般,而散兵坑出现之际将是十分难得的、千金也难买的买入时机。
这个在上升趋势途中出现的大坑,实质上就是主力在拉升之前凶悍的洗盘,此招一出,把坐在轿子里的大部分浮多都震下来。这是个非常有效而实用的空头陷阱,实战中也确实很难把它识别出来,因此这里不研究如何识别是否为空头陷阱,而是充分利用之成为个股的介入机会。其中有两个买点,一是在价散兵坑之内,但这是先知先觉与不知不觉,因为在股价刚刚有所企稳转强之际,任何风吹草动往往都会使人失去理智;二是在价散兵坑出现并已重返上升趋势中之际,这虽也失去了最低价买入的时机,但这却是最有效的,因为股价重返上升趋势使空头陷阱已被确认,"不买地价,不卖天价",甘蔗的中间段是最甜的,看到趋势的重新确立才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是顺势操作的真谛。
实战中的注意事项:1、股价要处于慢牛趋势初期或中期时,最好已有10%以上的涨幅,说明了上涨趋势已初步确立;2、股价突然间无量下挫,止跌位置相对于股价的绝对涨幅不能超过50%,最好在0.382黄金分割回吐位之内,如比例过高,向上的爆发力往往会减弱;3、在短时间内又有能力恢复到原有的上升趋势中,最好在1周内完成,否则时间过长,价散兵坑的爆发力往往会减弱;4、在股价回升时候,成交量应该有所放大,快速的回升往往预示着爆发力强大;5、重返上升趋势之际,就是介入的绝佳时机。
--------------------------------------------------------------------------------
成交量温和放大的技术含义
成交量温和放大的直观特征就是量柱顶点的连线呈现平滑的反抛物线形上升,线路无剧烈的拐点。定量的水平应该在3%至5%换手左右方为可靠、温和放大的原因是随着吸筹的延续,外部筹码日益稀少,从而使股票价格逐步上升,但因为是主力有意识的吸纳?所以在其刻意调控之下,股价和成交量都被限制在一个温和变化的水平,以防止引起市场的关注。对“温和放量”的理解要注意三点:
一是不同位置的温和放量有着完全不同的技术意义,其中在相对低位和长期地量后出现的温和放量才是最有技术意义的。
二是温和放量有可能是长线主力的试探性建仓行为,所以虽然也许会在之后会出现一波上涨行情,但一般还是会走出回调洗盘的走势;也有可能是长线主力的试盘动作,会根据大盘运行的战略方向确定下一步是反手做空打压股价以在更低位置吸筹,或者在强烈的大盘做多背景下就此展开一轮拉高吸货的攻势。因此最好把温和放量作为寻找“黑马”的一个参考指标,寻低位介入。
三是温和放量的时间一般不会太长,否则持续吸筹不容易控制股价也会引起市场注意。在不同时期参与市场的散户群体和散户心理也会有很大变化,所以一个实力主力介入个股的前期为了获取筹码,会采用多种操作手法,但温和放量无疑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手法。这样,在一个长线庄股的走势中出现反复的温和放量也就不足为奇了。
--------------------------------------------------------------------------------
巧用成交量的变化寻黑马
根据成交量的变化寻找黑马,是投资者首先注意到的。如果主力吸筹较为坚决,则涨时大幅放量、跌时急剧缩量将成为建仓阶段成交量变化的主旋律。尽管很多情况下,主力吸筹的动作会比较隐蔽,成交量变化的规律性并不明显,但也不是无踪可觅。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观察成交量均线。如果成交量在均线附近频繁震动,股价上涨时成交量超出均线较多,而股价下跌时成交量低于均线较多,则该股就应成为密切关注的对象。因为,这表明筹码正在连续不断地集中到主力手中。
需要注意的是,投资者从成交量的变化寻找“黑马”时,必须结合股价的变化进行分析。因为绝大部分股票中都有一些大户,他们的短线进出,同样会导致成交量出现波动,关键是要把这种随机买卖所造成的波动与主力有意吸纳造成的波动区分开来。我们知道,随机性波动不存在刻意打压股价的问题,成交量放出时股价容易出现跳跃式上升,而主力吸筹必然要压低买价,因此股价和成交量的上升有一定的连续性。依据这一原理,可以在成交量变化和股价涨跌之间建立某种联系,通过技术手段过滤掉那些股价跳跃式的成交量放大,了解真实的筹码集中情况。
成交量堆积是另一个重要的观察对象,它对于判断主力的建仓成本有着重要作用。除了刚上市的新股外,大部分股票都有一个密集成交区域,股价要突破该区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它也就成为主力重要的建仓区域,往往可以在此处以相对较低的成本收集到大量筹码。所以,那些刚刚突破历史上重要套牢区,并且在以下区域内累积成交量创出历史新高的个股,就非常值得关注,因为它表明新介入主力的实力远胜于以往,其建仓成本亦较高,如果后市没有较大空间的话,大资金是不会轻易为场内资金解套的。
但如果累积成交量并不大,即所谓“轻松过顶”,则需要提高警惕,因为这往往是原有主力所为,由于筹码已有大量积累,使得拉抬较为轻松。尽管这并不一定意味着股价不能创出新高,但无疑主力的成本比表面看到的要低一些,因此,操作时需要更加重视风险控制,股市整体走势趋弱时尤其需要谨慎。
需要指出的是,在主力开始建仓后,某一区域的成交量越密集,则主力的建仓成本就越靠近这一区域,因为无论是真实买入还是主力对敲,均需耗费成本,密集成交区也就是主力最重要的成本区,累积成交量和换手率越高,则主力的筹码积累就越充分,而且往往实力也较强,此类股票一旦时机成熟,往往有可能一鸣惊人,成为一匹“超级大黑马”。
--------------------------------------------------------------------------------
怎样研判成交量的变化
股市中有句老话:“技术指标千变万化,成交量才是实打实的买卖。”可以说,成交量的大小,直接表明了市场上多空双方对市场某一时刻的技术形态最终的认同程度。下面,笔者就两种比较典型的情况作一些分析。
1、温和放量。这是指一只个股的成交量在前期持续低迷之后,突然出现一个类似“山形”一样的连续温和放量形态,这种放量形态,还称作是“量堆”。个股出现底部的“量堆”现象,一般就可以证明有实力资金在介入。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资者就可以马上介入,一般股价在底部出现温和放量之后,股价会随量上升,量缩时股价会适量调整。此类调整没有固定的时间模式,少则十几天多则几个月,所以此时投资者一定要分批逢低买入,并在支持买进的理由没有被证明是错误的时候,有足够的耐心用来等待。需要注意的是,当股价温和放量上扬之后,其调整幅度不宜低于放量前期的低点,因为调整如果低过了主力建仓的成本区,至少说明市场的抛压还很大,后市调整的可能性较大。
2、突放巨量。对此种走势的研判,应该分作几种不同的情况来对待。一般来说,上涨过程中放巨量通常表明多方的力量使用殆尽,后市继续上涨将很困难。而下跌过程中的巨量一般多为空方力量的最后一次集中释放,后市继续深跌的可能性很小,短线的反弹可能就在眼前了。另一种情况是逆市放量,在市场一片喊空声之时放量上攻,造成了十分醒目的效果。这类个股往往只有一两天的行情,随后反而加速下跌,使许多在放量上攻那天跟进的投资者被套牢。
还有一点大家要注意,主力资金在吸筹的时候,成交量并不一定要有多大,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在底部多盘整一段时间就行。而主力要出货的时候,由于手中筹码太多,总得想方设法,设置各种各样的陷阱。因此应该全面考察该股长时间的运行轨迹,了解它所处的价位、量能水平和它的基本面之间的关系,摸清主力的活动规律及个股的后市潜力,通过综合分析来确定我们介入或出货的时机。
虽然技术分析的指标多达上百种,但归根到底,最基本的无非就是价格与成交量,其他指标无非就是这两个指标的变异或延伸。大家知道量价关系的基本原理是“量是因,价是果;量在先,价在后”,也就是说成交量是股价变动的内在动力,由此人们导出了多种量价关系的规则,用于指民具体的投资。但在实际中,人们会发现根据量价关系来进行具体买卖股票时,常常会出现失误,尤其是在根据成交量判断主力出货与洗盘方面,失误率更高,不是错把洗盘当出货,过早卖出,从而痛失获利良机,就是误将出货当洗盘,该出不出,结果是痛失出货良机。那么,在实际投资中如何根据成交量的变化,正确判断出主力的进出方向,或者说,如何根据成交量的变化,准确判断出主力是在出货还是洗盘呢?
一般说来,当主力尚未准备拉抬股价时,股价的表现往往很沉闷,成交量的变化也很小,此时研究成交量没有实际意义,也不好断定主力的意图。但是,一旦主力放量拉升股价时,主力的行踪就会暴露,我们把这样的股票称为强庄股,此时研究成交量的变化就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此时,如果能够准确地捕捉到主力的洗盘迹象,并果断介入,往往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非常理想的收益。实践证明,根据成交量变化的以下特征,可以对强庄股的主力是不是在洗盘作出一个较为准确的判断:
首先,由于主力的积极介入,原本沉闷的股票在成交量的明显放大推动下变得活跃起来,出现了价升量增的态势。然后,主力为了给以后的大幅拉升扫平障碍,不得不将短线获利盘强行洗去,这一洗盘行为在K线图上表现为阴阳相间的横盘震荡,同时,由于主力的目的是要一般投资者出局,因此,股价的K线形态往往成明显的“头部形态”。
其次,在主力洗盘阶段,K线组合往往是大阴不断,并且收阴的次数多,且每次收阴时都伴有巨大的成交量,好象主力正在大肆出货,其实不然,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当出现以上巨量大阴时,股价很少跌破10日移动平均线,短期移动平均线对股价构成强大支撑,主力低位回补的迹象一目了然,这就是技术人士所说的“巨量长阴价不跌,主力洗盘必有涨”。
再次,在主力洗盘时,作为研判成交量变化的主要指标OBV、均量线也会出现一些明显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当出现以上大阴巨量时,股价的5日、10日均量线始终保持向上运行,说明主力一直在增仓,股票交投活跃,后市看好。另外,成交量的量化指标OBV在股价高位震荡期间,始终保持向上,即使瞬间回落,也会迅速拉起,并能够创出近期的新高,这说明单从量能的角度看,股价已具备大幅上涨的条件
--------------------------------------------------------------------------------
成交量变化八规律
许多股民投资者对于成交量变化的规律认识不清,K线分析只有与成交量的分析相结合,才能真正地读懂市场的语言,洞悉股价变化的奥妙。成交量是价格变化的原动力,其在实战技术分析中的地位不言自明。在这里为大家介绍成交量变化的根本规律——八阶律。
将一个圆形的圆周八等份,依次直线连接圆周上的八个点,将最下面的一根线段标记1,然后再逆时针依次将线段标记2至8,加上横坐标“成交量”纵坐标“股价”,这样我们就得到一个完整的成交量变化,八个阶段的规律图。现在有些股票软件,也带有动态的成交量“逆时针曲线图”指标,原理即是这个“八阶律”。如果依股价运行变化轨迹“几”字地四阶段来看,第一阶段皆相同为吸货筑底阶段;股价运行轨迹第二阶段为拉升阶段,相当于成交量变化八阶段中的2增量拉升,3等量拉升和4锁筹缩量拉升段;股价运行轨迹第三阶段为高位筑头阶段,相当于成交量变化八阶段中的5;股价运行轨迹第四阶段为打压出货阶段,相当于成交量变化八阶段中的6缩量阴跌,7等量下跌,8放量暴跌阶段。
现将成交量变化八个阶段的“八阶律”详述如下:1)量增价平,转阳信号:股价经过持续下跌的低位区,出现成交量增加股价企稳现象,此时一般成交量的阳柱线明显多于阴柱,凸凹量差比较明显,说明底部在积聚上涨动力,有主力在进货为中线转阳信号,可以适量买进持股待涨。有时也会在上升趋势中途也出现“量增价平”,则说明股价上行暂时受挫,只要上升趋势未破,一般整理后仍会有行情。
2)量增价升,买入信号:成交量持续增加,股价趋势也转为上升,这是短中线最佳的买入信号。“量增价升”是最常见的多头主动进攻模式,应积极进场买入与庄共舞。
3)量平价升,持续买入:成交量保持等量水平,股价持续上升,可以在期间适时适量地参与。
4)量减价升,继续持有:成交量减少,股价仍在继续上升,适宜继续持股,即使如果锁筹现象较好,也只能是小资金短线参与,因为股价已经有了相当的涨幅,接近上涨末期了。有时在上涨初期也会出现“量减价升”,则可能是昙花一现,但经过补量后仍有上行空间。
5)量减价平,警戒信号:成交量显著减少,股价经过长期大幅上涨之后,进行横向整理不在上升,此为警戒出货的信号。此阶段如果突发巨量天量拉出大阳大阴线,无论有无利好利空消息,均应果断派发。
6)量减价跌,卖出信号:成交量继续减少,股价趋势开始转为下降,为卖出信号。此为无量阴跌,底部遥遥无期,所谓多头不死跌势不止,一直跌到多头彻底丧失信心斩仓认赔,爆出大的成交量(见阶段8),跌势才会停止,所以在操作上,只要趋势逆转,应及时止损出局。
7)量平价跌,继续卖出:成交量停止减少,股价急速滑落,此阶段应继续坚持及早卖出的方针,不要买入当心“飞刀断手”。
8)量增价跌,弃卖观望:股价经过长期大幅下跌之后,出现成交量增加,即使股价仍在下落,也要慎重对待极度恐慌的“杀跌”,所以此阶段的操作原则是放弃卖出空仓观望。低价区的增量说明有资金接盘,说明后期有望形成底部或反弹的产生,适宜关注。有时若在趋势逆转跌势的初期出现“量增价跌”,那么更应果断地清仓出局
--------------------------------------------------------------------------------
研判成交量寻找强势股
成交量是技术分析的重要指标,虽然庄家在打压吸筹和拉高出货时可能会产生虚假的成交量,但投资者可根据股价的位置判断庄家意图。
当成交量逐渐放大时,投资者可依以下几种情形对股票的行情加以判断:
1、成交量增加,表示买方需求增加,换手积极,股价看涨。
2、成交量增加,表现游资涌进证券市场,交易自然活跃,行情将随之高升。成交量增加,表示股票的流通性顺畅,证券市场繁荣,股价必然高涨。成交量增加,投机气氛浓厚,行情基础不稳固,股价随时有下滑的可能。
3、成交量过分膨胀,股价自然跟随急涨,市场主力及大户出货相当容易,中小投资者无法判断主力的真实意图,继续拉高或寿终正寝的可能性都很大。当成交量减少时,浮动筹码必然增加,卖压随即表面化,股价也随之滑落,投资人兴趣大减,资金很快从证券市场抽走,来不及撤退的被动套牢,要等证券市场重新活跃才有重生机会。成交量增加从正面看是表示证券市场繁荣,股价上升的好现象,但相对的高利润必有高风险相伴随,投资者在获取收益时,千万别忘了风险的存在。
在技术分析时,成交量的警示作用也是明显的,最明显的情形是,股价高涨,成交量激增,成交总额与股票指数不断创出新高;但假若只是成交量增加,而股价与股价指数没有明显的涨升,这表示股价已达高峰,回档的可能性极大,也是投资者应该有所警惕的时候了。连日上涨的股票,突然高开低走而且以低价收盘时,投资者就应特别注意了。这种情况表明股价已有回档的征兆,正是乌云密布的时候,最好还是暂时避开为妙;交易量日渐萎缩,股价也逐渐推动往日的雄风,表示该股已逐渐趋近高价,投资者可以考虑获利了结。
总之,特殊的证券市场信号,其背后一定隐藏着另一新的开始,与其冒着风雨前进,不如先休息一下
--------------------------------------------------------------------------------
强庄股洗盘——成交量揭底
虽然技术分析的指标多达上百种,但归根到底,最基本的无非就是价格与成交量,其他指标无非就是这两个指标的变异或延伸。大家知道量价关系的基本原理是“量是因,价是果;量在先,价在后”,也就是说成交量是股价变动的内在动力,由此人们导出了多种量价关系的规则,用于指民具体的投资。但在实际中,人们会发现根据量价关系来进行具体买卖股票时,常常会出现失误,尤其是在根据成交量判断主力出货与洗盘方面,失误率更高,不是错把洗盘当出货,过早卖出,从而痛失获利良机,就是误将出货当洗盘,该出不出,结果是痛失出货良机。那么,在实际投资中如何根据成交量的变化,正确判断出主力的进出方向,或者说,如何根据成交量的变化,准确判断出主力是在出货还是洗盘呢?
一般说来,当主力尚未准备拉抬股价时,股价的表现往往很沉闷,成交量的变化也很小,此时研究成交量没有实际意义,也不好断定主力的意图。但是,一旦主力放量拉升股价时,主力的行踪就会暴露,我们把这样的股票称为强庄股,此时研究成交量的变化就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此时,如果能够准确地捕捉到主力的洗盘迹象,并果断介入,往往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非常理想的收益。实践证明,根据成交量变化的以下特征,可以对强庄股的主力是不是在洗盘作出一个较为准确的判断:
首先,由于主力的积极介入,原本沉闷的股票在成交量的明显放大推动下变得活跃起来,出现了价升量增的态势。然后,主力为了给以后的大幅拉升扫平障碍,不得不将短线获利盘强行洗去,这一洗盘行为在K线图上表现为阴阳相间的横盘震荡,同时,由于主力的目的是要一般投资者出局,因此,股价的K线形态往往成明显的“头部形态”。
其次,在主力洗盘阶段,K线组合往往是大阴不断,并且收阴的次数多,且每次收阴时都伴有巨大的成交量,好象主力正在大肆出货,其实不然,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当出现以上巨量大阴时,股价很少跌破10日移动平均线,短期移动平均线对股价构成强大支撑,主力低位回补的迹象一目了然,这就是技术人士所说的“巨量长阴价不跌,主力洗盘必有涨”。
再次,在主力洗盘时,作为研判成交量变化的主要指标OBV、均量线也会出现一些明显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当出现以上大阴巨量时,股价的5日、10日均量线始终保持向上运行,说明主力一直在增仓,股票交投活跃,后市看好。另外,成交量的量化指标OBV在股价高位震荡期间,始终保持向上,即使瞬间回落,也会迅速拉起,并能够创出近期的新高,这说明单从量能的角度看,股价已具备大幅上涨的条件。
如果一只股票在经过一波上涨之后,它的成交量变化出现以上特征,那就说明该股主力洗盘的可能极大,后市看好。深市的0564(行情预警,查看该股运行轨迹)西安民生,在1999年的6月14-18日,其成交量变化出现了上述特征,主力洗盘迹象非常明显,是一个非常好的介入机会,随后,该股从6月18日的6.96元,一直涨到13.57元,升幅高达95%。沪市的ST熊猫600775,在今年的1月25-2月18日间,其成交量的变化符合了以上特征,主力洗盘后一气将股价从12.15元拉抬到19.04元,短期获利相当丰厚。类似的还有大众科创600635、第一铅笔600612,也分别在今年2月15-22日、2月29-3月7日符合了以上特征,其后股价也都出现了较好的涨幅。
--------------------------------------------------------------------------------
化被动为主动——均量线
研判主力的成本,才有可能了解他的动机,才能在扑朔迷离的走势中适者生存。这样,不少市场的高手把焦点聚集在均量线中,越来越对它的波动敏感。由于主行为是波段式操作,故中、小投资者因不察或不清,屡屡处于被动的局面而不主动的出击往往需借助该“突破辅助讯号”。这样,有必要增加其透明度。
(一)均量线是一种反映一定时期内市场成交情况,即交投趋势的技术性指标
将一定时期内的成交量相加后平均,成交量的柱形图中形成的较为平滑的曲线,即均量线。一般以10作为采样天数。股价越往上走(下行),可以加高(缩短),采样天数有利于嗅出变量的“异味”。其要诀如下:
1.在上涨行情初期,均量线随股价不断创新高,显示市场人气的聚集过程;行情进入尾声时,尽管股价再创新高,滚量线如已疲软,表明市场追高跟进意愿发生变化;股指不断跌出新低,而均量线也已雯平,还有上升迹象,表明股价已经到底,伺机买入。
2.5日均量线在10日均量线下方持续告跌,且无拐头走势,提出警戒讯号:跌势仍将继续。5日均量线在日均量线上方上升,显示仍将反复上涨。
1993年第一季度的“二纺机”即是典型93.1.18该股的5日均量线和10日均量线开始同步向上发散,股价虽有反复,但由于5日均量线和10日均量线都创出新高,表明该股人气已聚,正进入主升段,但到了30元区域,5日均量线明显疲软,“93.2.22”股价仍勉强创出32.48元的新高,但此时的5日均量线已在10日均量线以下运行,表明市场追高意愿不足,股价处于相对高位区域(这个价位也是目前为止的天价)。
(二)一些强势股之所以能一涨再涨,和其主力收集筹码的成本有重要关系,而这些均逃不过均量线的扫描,因为它能反映出成本的高低和持仓量的大小。如其成本较高且持仓量大增,则不易出局,认识到这一点,在其成本价的1.1倍亦能适量“乘船”,如均量线和股价明显不匹配就要时刻防备主力的低成本而随时可能出现的兑付现象。
实证分析:1996年末及1997年初,为什么有些股反弹强劲,而大多数股“默默无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前者在1996年年终启动时的均量体现出主力的理论成本及持仓比例。例如深市“苏三山”,96.10.4均量线随股价创出新高,同时由于10日均量线的加速上扬,表明主力在4元持仓量较大。96.12.25股价跌至4.20元后止跌,并随后出现了三个涨停板。
均量线反映的是市场交投的主要趋向,是市场的本质属性,当不少人夸夸其谈时,事实教育我们:只有打主动仗,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推崇内在气质——均量线的真正内涵。
--------------------------------------------------------------------------------
投资要学会通过成交量来进行实战
市场往往认为成交量是不会骗人的,成交量的大小与股价的涨跌成正比关系,这种量价配合的观点有时是正确的,但在许多情况下是片面的,甚至完全是错误的。事实上成交量也会骗人,往往是主力设置陷阱的最佳办法,它对那些多少了解一些量价分析,但又似懂非懂的人一骗就上钩,许多人往往深受其害。在实战中笔者总结出以下经验:
1、成交量的变化关键在于趋势。趋势是金,所谓的“天量天价,地量地价”,只是相对某一段时期而言的,具体的内容则需要看其当时的盘面状态、以及所处的位置,才能够真正确定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在股价走势中,量的变化有许多情况,最难判断的是一个界限,多少算放量,多少算缩量,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可以遵循的规律,也没有“放之四海皆真理”的绝对数据。很多时候只是一个“势”,即放量的趋势和缩量的趋势,这种趋势的把握来自于对前期走势的整体判断以及当时的市场变化状态,还有很难说明白的市场心理变化。在用成交手数作为成交量研判的主要依据时,也可辅助使用成交金额与换手率进行研判,从而更好地把握量的“势”。这里重点谈谈温和放量与突放巨量的运用。
温和放量,指成交量在持续低迷之后,突然出现一个类似“山形”一样的连续温和放量形态,也称作“量堆”。个股出现底部的“量堆”现象,一般就可以证明有实力资金在介入,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资者就可以马上介入,一般个股在底部出现温和放量之后,股价会随之上升,缩量时股价会适量调整。此类调整没有固定的时间模式,少则十几天多则几个月,所以此时投资者一定要分批逢低买入,并在支持买进的理由没有被证明是错误的时候,有足够的耐心用来等待。四砂(600783)在2003年5月13日见底6.05元之后,构筑了以15度角为上攻斜率的小上升通道,每一次连续几根小阳上攻时都留下“量堆”,之后的缩量回调皆为逢低吸纳的好机会。
突放巨量,一般来说在上涨过程中突放巨量通常表明多方的力量使用殆尽,后市继续上涨将十分困难,即“先见天量,后见天价”;而下跌过程中的巨量一般多为空方力量的最后一次集中释放,股价继续深跌的可能性很小,短线反弹的可能就在眼前了,即“市场在恐惧中见底”。
2、上升途中缩量上攻天天涨,下跌途中缩量阴跌天天跌。
市场上有这样一种认识,认为股价的上涨必须要有量能的配合,如果是价涨量增,则表示上涨动能充足,预示股价将继续上涨;反之,如果缩量上涨,则视为无量空涨,量价配合不理想,预示股价不会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或难以持续上行。实际情况其实不然,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典型的现象是上涨初期需要价量配合,上涨一段后则不同了,主力控盘个股的股价往往越是上涨成交量反而萎缩了,直到再次放量上涨或高位放量滞胀时反而预示着要出货了。上涨过程不放量表明没有人卖股票,而盘面又能保持和谐的走势,说明持有者一致看好后市走势,股价的上涨根本没有抛盘,因为大部分筹码已被主力锁定了,在没有抛压的情况下,股价的上涨并不需要成交量的支持。东风汽车(600006)在2000年1月下旬见底4.5元后开始上涨,周K线图上可清楚看到,刚开始上攻时成交量很大,之后价越涨量越缩,到了15.2元高价时已形成了流畅的上涨图形,这种近乎完美、天马行空的走势吸引了市场的关注,在高位缩量整理后,2003年4月中旬该股开始在高位放量震荡,这种高位滞胀的异常现象,说明主力可能已在派发筹码,之后股价果真出现破位下行。
股价在下跌过程中不放量是正常现象,一是没有接盘因此抛不出去,二是惜售情节较高没有人肯割肉。因此缩量下跌的股票,要看速率,快速缩量才好,否则可能会绵绵阴跌无止期。实战中往往出现无量阴跌天天跌的现象,只有在出现恐慌性抛盘之后,再次放量才会有所企稳。其实放量下跌说明抛盘大的同时接盘也大,反而是好事,尤其是在下跌的末期,显示出有人开始抢反弹。今年大盘自1649点阴跌以来,就出现这种无量阴跌天天跌的现象,显示出多头根本没有进场抢反弹的意愿。由于弱势反弹主要靠市场的惜售心理所支撑的,止跌反弹的初期往往会出现在恐惧中单针见底,因此需要放量,但之后的上攻反而会呈现缩量反弹天天涨的现象,这时不必理会某些市场人士喋喋不休的放量论调,因为弱势反弹中一旦再度放量,就说明筹码已松动了,预示着新一轮下跌的开始。
成交量分析是技术分析重要组成部分
分析方法简介
成交量的分析在股票技术分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果把股票比做人,成交量则是血液,是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因此成交量分析是技术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投资及投机者的买卖影响很大,这种影响既有对股价的实际影响,又有对投资及投机者的心理影响,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定的规律。当然,这些规律,并不一定在所有场合均适用,但其参考性极高,我将这些规律叙述于下,以供投资者参考
1.价涨量增顺势推动:即为指数涨升之时,当天的成交量需有“配和性”的增加。既称配合性的增加,就是指数小涨时的成交量需比昨日小量略增,或维持原状少有增减;指数中红或大涨时,则成交量必需有明显的增加。此为市场人气聚集的表现,也即技术性理论上所谓“行进换手”的调节。上述增加情形需要具有理性的幅度,不可于长红线之余的成交量即告骤然大增,如此反而会引起持股者的心慌,而认为是拉高出货的现象。
2.价增量减呈现背离:该现象与上述原则相反,即一般所谓的“曲高和寡乏人跟进”。该种现象大多产生于反弹行情之中,是多为套牢或中短线的有心人介入维持,或为短空回补所致,不宜冲高跟进;但若第二天仍续上涨,而成交量已经增加时,则量减的当天可视为浮额已少的现象。
3.价跌量增有待观察:该现象即为指数下跌之时,当天的成交量未见配合减少反而增加,这种背离的情形或有下述几种情况。
(1)指数原先涨升已多,刚从高档滑落之时的成交值大增,此时不论下跌当天是否有着很长的上影线,均可视为主力大量出货所致,次日不管行情是否再度穿逾高点涨升,均宜趁机先行卖出了结;而若次日开盘后,股价即一路滑低时,也不可等待反弹抱股不放,因为在此种情况下,通常股价多愈抱愈低,终致弄得亏损累累老本无归。
(2)指数虽已上涨许多,但在涨后回跌的过程中,成交量小幅增加时,此虽为人气渐弱,追价买进意愿不足的现象,但却不能骤然认为行情即将转呈回跌。概此时虽或指数将续回档,但往后走势或仍将作涨升也难预料,故不可贸然认为未来走势如何,才不致有所失误。
(3)指数原已下跌很多,此时的跌幅已经日渐减少,而成交量却突然大幅增加时,不论当天有下影线与否,均可视为已经有主力介入买进的现象,近日内指数将可望止跌回稳,至于该回稳现象是否仅呈反弹,或是已为做底回升仍难预料,也需配合其他资料多作观察。另外此种成交量的增加,若是仅为少数资金链断裂的庄股在连续跌停无人承接对倒放量而非出自于市场自然买卖的话,则不能以上述观点视之,此点自需多加注意。
(4)与(3)点的情形略有所异,即指数原已下跌甚多,此时的跌幅尚未见减少,而成交量却突然大增,当天并留下较长的上影线收盘时,此为多方虽振作将行情拉上,但却反为空方所乘将行情压低成功;拉作不成的结果,往往反而多套牢一批浮额筹码,除非近日内指数能够迅速拉过该点压力,否则该点将成为日后续跌的原动力,而行情每在此情况下,会继续进一步的滑低。
4.价跌量减情况互异:该现象即为指数下跌之时,当天的成交量也比昨日减少,此种情形通常有下述几点情况。
(1)指数原先下跌已多,目前虽仍下跌,但成交量也随同减少,这是大势仍弱买气不前的表现,后市仍难乐观看好。在指数长期下跌之后,其近期的跌幅已见减少,而成交量也已萎缩至低点水准时,虽然仍为买意不前,但持股多头已有惜售的现象,行情或可望于近期中获得反弹或为做底回升向上。
(2)指数原先上升已多,目前刚从高档滑落,但成交量也随同减少时,这种情形大部分可暂以回档视之,但细分起来,又可分为几项:1)刚从高档滑落,但成交量仅为小量减少,这是有主力出货的现象,假若近日内股价能够迅速再往上涨升创新的话,则后市仍可看好;但若近日内股价仍继续盘软的话,持股多头则应谨慎以对。2)刚从高档滑落,但成交量也与指数配合减少时,可暂以回档视之。3)刚从高档滑落,但成交量迅速减少甚多,而在数日内的成交量也未见增加时,此为市场资金不足,或为主力出货撤退的现象,后市可能转入盘局或回软,做多应该多加注意。
(3)指数原先下跌甚多,近期业已止跌回稳并酌有弹升幅度,但来日却于涨升之余在作下跌,而成交值同指数的下跌为减少之时,其情况可参考(2)点的三项分析视之。
(4)指数不论原先涨升已多或下跌已久,如果指数再行下跌之日,其成交量已为减少,并留有上下影线时,可能有两种情况。1)上影线较下影线为长时,如果上影线非为不实利空影响跳空所致,则近期行情仍难乐观看好。2)如果下跌之日的下影线比上影线超出甚多,次日股价也能超逾本日上影线的最高点的话,其势将可望于近期中转跌为升。
量在价先 教你利用成交量组合快进快出的实战方法
本文所选成交量日期参数,适用于短线操作,投资者据此入市操作,快速进出为宜。
定义及使用注意事项
1、五日成交量均线在上,十日成交量均线在下,五日成交量均线自上向下搭,与十日成交量均线趋近交叉,五日成交均量与十日成交均量趋于一致,大致持平。
2、五日成交量均线与十日成交量均线趋近交叉当日,K线为阳线,与此相对应当日成交量为阳量。
3、五日成交量均线与十日成交量均线趋近交叉次日,K线为阴线,与此相对应当日成交量为阴量。
4、五日成交量均线与十日成交量均线趋近交叉前一日,K线为阴线,与此相对应当日成交量为阴量。
5、出现在小幅上涨末期或横盘整理末期,有时出现在短暂强势整理末期。
6、五日成交均量与十日成交均量趋于一致时,允许有百分之十以内的正负误差,二者越接近越好。
7、符合葛南维移动平均线四个买入法则之一。
8、成交量组合出现同时或出现后一、二个交易日内,如有K线组合出现相配合,则该只股票股价上涨概率更大。
9、按此方法买入股票且股价上涨一段后,葛南维移动平均线八大法则中四个卖出法则之一出现,应卖出股票。
投资者宜在成交量组合出现后的次日,逢低买入或逢高卖出。
举例说明
桐君阁(000591)1997年12月12日、12月15日与12月16日三个交易日的成交量,组成一个“搭下阳后阴”的基本图形。从1997年12月17日起,股价脱离小幅盘升状态,强劲向上挺升,连拉9根阳线,狂涨不止,中间几乎未做象样的调整。至1998年1月7日止,14个交易日内,股价从9.04元一路大涨至12.40元,涨幅达37%。
成交量组合出现背景
股价在从底部向上爬起初段,由于投资者刚从被套的惊悸中缓过劲来,因此解套盘抛压不断,阻滞了股价的上行速度。另外,庄家为了能在日后的大幅拉升中减少抛压,从而降低拉升成本,往往也有意无意地压制股价的上行速度,使得意志薄弱的持仓盘在低位换手。尤其是当股价缓慢爬升至前期高点时,庄家更是要在此强制洗盘,使得成交量逐步减少,造成M头的假象出现。随着某日成交量的突然增加,导致五日成交均量与十日成交均量趋于一致,庄家最终完成了前一顶部区域的洗盘,作好了向上大幅拉升的准备。在大幅拉升之前,庄家还不忘最后打压一下,于是“搭下阳后阴”成交量组合出现了。
每笔成交量的运用
1、当股价呈现底部状态时,若"每笔成交"出现大幅跳升,则表明该股开始有大资金关注,若"每笔成交"连续数日在一较高水平波动而股价并未出现较明显的上升,更说明大资金正在默默吸纳该股。在这段时间里成交量倒未必出现大幅增加的现象。当我们发现了这种在价位底部的"每笔成交"和股价及成交量出现明显"背驰"的个股时,应予以特别的关注。一般而言,当个股"每笔成交"超过大市平均水平50%以上时,我们可以认为该股已有庄家入驻。
2、机构庄家入庄某股后,不获利一般是不会出局的。入庄后,无论股价是继续横盘还是呈现"慢牛"式的爬升,其间该股的"每笔成交"较庄家吸纳时是有所减少还是持平,也无论成交量有所增加还是萎缩,只要股价未见大幅放量拉升,都说明庄家仍在盘中。特别是在淡静市道中,庄家为引起散户注意,还往往用"对敲"来制造一定的成交假象,甚至有时还不惜用"对敲"来打压震仓,若如此,"每笔成交"应仍维持在一相对较高的水平。此时用其来判断庄家是否还在场内,十分灵验。
3、若股价放量大阳拉升,但"每笔成交"并未创新高时,应特别提高警惕,因为这说明庄家可能要派发离场了。而当股价及成交量创下新高但"每笔成交"出现明显萎缩,也就是出现"背驰"时,跟庄者切不可恋战,要坚决清仓离场,哪怕股价再升一程。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当"每笔成交"与其他价量指标出现明显"背驰"时,应特别引起我们的注意。同时,我们应注意"每笔成交金额"(股价×每笔成交量)。因为10元/股的每笔成交显然比5元/股的庄家实力强劲。
波段操作目前存在的三大技术缺陷
波段操作目前存在的三大技术缺陷提要:波段炒作有三大缺陷:一年一波大行情之外是什么行情;逃顶技术严重缺失;对大调整无法预见其底部。对股市造顶过程特点、规律研究的空白,使绝大部分投资者、不小大机构都无法逃顶。解决方法……
目前比较为市场认同的操作方法,对于大机构而言,是成长型,价值型的投资方法。对于一般的投资者而言,则较佳的就是波段炒作。
波段炒作,主要是针对中国股市每年都有一波大行情而设计的,以捕捉每年的大行情为主要投资机会的,炒作方法。这种方法最早于96,97年提出来,在熊市中,由于做庄的方法招致重大亏损,市场更加认同波段炒作的操作意义。
然而尽管它已经提出来十多年了,尽管不少人声称已经实现波段炒作,但实际上并未有人能够真正运用这种方法、技术,在股市上牟取到暴利的。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种很有希望的操作方法仍然存在三大技术缺陷:一年一波大行情之外是什么行情;逃顶技术存在严重缺陷;对大调整无法预见其底部。——这三大技术难题未解决,使波段操作实际上仅停留在口头上、理论上。
一、对一年一度的大调整缺乏认识。
波段炒作提出一年只炒一波的概念,因为中国股市每年都有一波大调整。但除此之外,一年其他时间的行情是什么呢?这段时间里我们如何操作呢?广州万隆理财网大牛市指路专栏深入研究之后发现:中国股市每年除了一波大行情之外,就是一波大调整。完整地讲,中国股市一年的运行规律是:一波大行情和一波大调整组成一个运动周期。
大调整的特点是:持续时间相当长。熊市可能长大半年,牛市也有三四个月。跌幅比较大。熊市可以把年初大行情的升幅全部吞掉。像02、03年的大调整就把年初的大行情全部淹没。在大牛市中也往往要回调2、3成,像96年就回调了四成。
所以,波段操作的核心思想,除了已有的全力以赴捕捉大行情之外,还应该有另外一半:千方百计地回避大调整。这样波段操作就,既研究如何赚钱,又研究如何回避风险、回避跌市。比原来仅仅是解决大市上升时如何赚钱,要全面、完整得多。,
二、对造顶过程缺乏研究,导致绝大多数投资者、包括不小大机构都无法逃顶。
逃顶,是波段炒作的核心技术之一。如果在高位没有离场:
其一、前面的炒作利润可能全部消失,甚至引发亏损。
其二,低位没有资金买入。
其实不单波段操作,即使其他技术模式,逃顶都是十分重要的。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证券业对顶部的研究十分薄弱,对造顶的认识很肤浅。
其实在一年一波大行情之后,到大调整之间,往往有一个造顶过程。我们估计这个过程,就是大市从大升转为大跌的量变过程,也是主力完成阶段性派发的过程。我们见过洋洋数万字的价值分析,如何抄底、选股技巧,但却极少看到对大市顶部的研究,对中国股市造顶过程的一般规律、特点的深入研究。正是由于证券业对顶部规律研究的空白,使绝大部分投资者、包括不小大机构,都无法逃顶。
可见,波段操作要实现胜利大逃亡,就必须深入研究中国股市造顶过程,总结探讨其发展运动规律。
三、对每一轮大调整跌幅的预测都严重失误。
每一轮大调整的跌幅都超出市场的预测,甚至是远远出乎市场的意料。这种情况清楚地表明,证券市场对大调整下跌幅度的预测水平很低,甚至是经常性犯严重错误。
然而,要实现波段炒作,要把千辛万苦逃顶出来的资金一直保留到底部,要确保有资金抄底,就必须事先对大调整的底部有一个相对准确的预测。
所以,在大调整刚刚开始的时候,就要对大调整的底部有一个相对准确的预测,也是波段操作必须解决的问题。
《技术分析的本质》
《技术分析的本质》作者:鬼仆
1.对新手来说
记得鬼仆旅游曾经到过澳门葡京赌场从来没有玩过轮盘、21点的我竟然赢了不少港币,同时也赢来了不少朋友的羡慕,越发大胆一次又一次的下了大筹码,当然结果只有一个输,几千元买了一杯本应该免费送的鲜果汁。作为一个进入股市的新手来说,股市一切都是那么神秘,糊里糊涂的赚钱,以为自己就是股市杀手,掩饰不住的兴奋无比。越发大胆的进行买卖。新手们都是在股市疯狂阶段响应赚钱效应进入股市,岂不知这时候买入傻子都能赚钱,当然只是账面上的。当还沉浸在喜悦当中亏损慢慢的向你逼近。
所以技术分析对于新手来说,只是一个亡羊补牢的过程,不断的在股市中,在前人的失败中汲取营养,总结教训。同时注意主力每次发动行情都在不断变换操作手法,技术分析也应该随时跟进,这个时候虽然失误偏多,但是你要知道这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就像政治经济学中所论任何社会性质都避免不了市场经济这一环节。
2.对有一定分析基础的朋友来说
对有一定分析基础的朋友来说,技术分析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寻找规律,发现规律,运用规律的过程。虽然主力操作手法频繁变换,但是万变不离其踪,都是需要低买高卖,这是这个浅显的规律让主力无法逾越。处在这个时段的多朋友都把目标盯在个股涨跌规律的搜寻,希望通过技术方法寻找各股的顶和底。处在这个位置的朋友也是各种股票软件公式最大的购买力。掌握此种规律操作时赢面将大大提升。
3.对于技术分析高手来说
对于技术分析高手来说,作股票就是一个等待的过程,按照趋势进行操作,因为大势代表着整个市场买卖综合体现。按照趋势操作是锻炼人们心态的最佳手段。下跌趋势当中任你千变万化我自草堂春睡,上涨当中任你凄风苦雨我自岿然不动。盈利对于这些人来说变得十分轻松。虽然盈利不能向很多广告那么夸张,什么年翻几倍。但是也足够让你达到让股市中的芸芸众生惊讶的程度。
4.无招胜有招
这个阶段是最让人向往,这个阶段的投资者,对股市敏感程度高的惊人,他们已经将趋势操作进行了细分,大趋势中看到中期趋势,中期趋势中分类各种小趋势,从不放过任何一个获利的机会,买卖凭的是对股市的感悟和理解。不以小而不为,不以大而疯狂真正做到无招的境界。
作者评语:不要以为自己不行,不要以为自己很愚笨。股市当中本身存在了风险和机遇,相信自己的能力,多多汲取别人失败的教训。而不是成功的光环,只有失败的教训才能让你成长。成功的光环会让你自卑。论坛上很多朋友都有个习惯就是把自己的股票拿出来让大家评论。这是一个不好的习惯,首先你对自己选股不是很自信,那你何必买它。其次这会让你操作的时候受到不必要的干扰,正如本文中所述每个人的所处的阶段不同,对于一个事物理解程度也不相同。你鉴别不出来那个朋友什么水平,但是落入你眼中的只是2种答案,买、不买,到最后还是你自己选择。前几天看了一位朋友所写的文章名字记得不太清楚好像是什么我丢了心爱的人,大家看是追还是不追,很有意思。其实这位朋友看到了大盘不是很稳定,不敢追。这其实是对的。既然知道了为什么还询问别人追还是不追。看来这位朋友处于晋级阶段难免有些不稳定。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判断..........
K线力学是技术分析的精髓
K线力学是技术分析的精髓股市中我们生存的法宝是1、止损。2、资金管理。3、建立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
股价--成交价
股市里最流行,使用最多的语言就是成交价。买卖双方对话的结果--成交价决定着一切!成交价的位置和幅度又取决于国内外经济,政治,社会因素及买卖双方的心理因素。这些相关的影响交织在一起所形成的合力作用使股票的成交价依时间序列的前移就形成了价格上涨,下跌的走势。在现今股市里对价格的走势因引用的资料不同,而产生四大类预测的方法:基本面分析法,技术分析法,学术分析流法、心理分析法。(本文只讨论技术分析法)
一般来说,股民们面对同样的资料和数据,会有不同的选择重点和显著的倾向性,得出的结论自然也会有性质上的差异,买入的股票的时机和价位有别。他们在作出决策前,对判断依据的侧重点也是极为不同的。大多在于理解过去的成交价与未来成交价的关系,希望站在现在穿越历史从而看到未来,其决策的目标在于对未来成交价走势的预测或未来成交价的预测。因此,技术分析者的判断依据侧重于对过去成交价格与未来成交价格的关系研究。其关注的焦点是市场的实际价格趋势,力图寻找何时为买入(或卖出)股票的最佳时期。
过去的成交价与未来成交价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性。具有较长实践经历的操作者很容易发现,即便“历史重演了”,其“重演”时的价格规模、时间规模、成交量(持仓)规模等能全面描述价格特征的参量,与那一历史的参照对象在绝大多数情形下是极为不同的。因此,要在过去与未来价格本不直接的关系上找出有投资价值的关系,是颇为艰难的。股民们在这个时候往往很容易不自觉地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对未来价格走势或未来价位的预测带上浓厚的主观色彩,期望买入的股票走势与以往的牛股重演。
二。股价的性质
1.股票成交价的流动性和波动性
股票从其价格运行的表面现象来看,有两个显著的特征(当然还有其他特征),一是流动性,二是波动性。市场流动性是指在每一特定时间及相应价格上成交的难易程度,高度流动性即是指在市场流动力低谷区间仍然不存在流通障碍的变现能力,成交非常便捷容易。成交意味着什么?成交意味着买卖双方形成了完全相反的价值判断。因此成交越容易越密集,则流动性越高,买卖双方完全相反的价值判断的对立程度也就越高,因而价值判断越难。市场波动性是指在每一特定时间价格所具有的动荡跳跃特征。
2.成交价的高度随机性
多年来,大量精密的数学,统计手段反复检测了股票价格的波动特点,以无可辩驳的证据证明价格波动具有高度的随机性特征。高度随机性并非完全随机性,在价格波动高度随机性的表面下面,仍然隐藏着不少的规律性特点,只不过要辩识出在较长时段内都具有稳定的操作价值的规律性特点是非常困难的。
价格波动的随机性和规律性,既是一个关乎具体操作绩效的交易实践层面上的问题,又是一个与交易策略、交易哲理相关联的理论层面上的问题。现代证券投资理论派、实战派及各种分析流派对价格波动存在随机性这一认识是一致的,区别在于对随机性程度的不同理解,在于对随机性和规律性相互之间关系的认识不同而已。
由于股民们对证券市场的认识能力在不断提高,对价格波动规律的甄别、提取能力与早期的市场已不可同日而语,市场为了维护自身的生存,价格波动的随机性程度也在与日俱增,所以现代证券期货市场越来越呈现出高度的随机性特征。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市场“骗线”,“骗量”现象的发生,即是图表陷阱时有发生。
对于随机性与规律性相互之间的关系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分析家和投资人倾向于认为,随机性与规律性之间是断裂的,相互之间没有依存关系。只要剔除了价格的随机现象,剩下的就是价格的波动规律。如传统技术分析中的均线理论就是这一认识的代表作。
现代分析科学揭示出:价格是在表象无规则运动下的决定性无序,是表象随机性、无规律中内含有序,无序中产生组织,产生规律。价格波动高度随机性是价格波动规律性成立和存在的前提基础,价格通过大量的高度随机性的游荡和无序波动自动地产生出组织,产生出有序,从而呈现出规律。一个层次上的价格波动规律在更高的层次上观察又是一种无序的、并不恒定的有序,规律的体现方式是随机的,通过这种方式,又在更高的层次上产生出新的有序、新的规律。这种规律性很容易使人想象正弦波那样的有序运动,在波峰和波谷,价格的未来方向被明确地指了出来--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上述现代分析科学揭示出的随机性与规律性的关系,主要是指:规律性方面只部分地含有价格未来走势方向上的信息,规律性中的大部分揭示的却是价格波动的结构性特征。
既然价格波动具有高度的随机性特征,那么这种高度随机性对股民究竟意味着什么?价格的高度随机性不仅意味着任何人从局部而言从短期而言都有可能获利,但更重要的是意味着任何人从全局而言从长期而言获胜的概率非常之低。因此,股民们若希望在证券市场中能长期稳定地获胜,必须成功地解决如何在高度随机性的价格波动中寻找到非随机性,也即规律性部分,及其适用层次的问题。同时还必须解决价格波动不同层次的随机性部分对买入决策的负面影响的问题。也就是本文要谈的重点:股价异动。
3。券市场的投资交易,是一个“首负博弈”的过程,即投资交易的亏损方不但要输给盈利一方,而且双方都要交纳交易过程的各种费用。所以不但在证券本业中赢家的从业人员是靠证券输家来养活的,同时证券服务业的从业人员,从根本上也要由输家来供养。如果亏损方要养活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证券从业人员,那么输家不但从数量上还是资金量上都要远远超过赢家,才能维持证券市场自身的延续和生存。由此可以推论,市场的主要运动方向,一定是大多数投资人心理上最难以承受的方向,也一定是最出乎大多数投资人意料的方向。市场一定会用一切方法来证明大多数投资者和大多数资金投向在大多数时候都是错误的,市场自身生存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大多数投资决策的错误。这个“一切方法”就是西方经济理论中所谓的“看不见的手”,就是中国证券市场中所谓的“超级主力”。
三。股价的趋势
道氏理论将价格波动分三个级别:主要(原始)趋势、次级(逆向、反复)趋势、日常(短期)波动:主要趋势是证券市场参与者获利的主要基础,次级趋势和日常波动则是证券市场存在及正常运转的基础 。次级趋势的主要市场功能是隐蔽主要趋势,使市场走向的真正意图不被大多数人所觉察,并使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被次级趋势所误导,从而作出错误的决策。日常波动的主要市场功能是使操作盈利看起来很容易,以诱使一批又一批的股民不断为市场注入资金,从而保证市场的延续和长盛不衰。次级移动和日常波动具体来说,就是以大量的市场假象的方式使投资人错误地进场,同时在投资人正确进场后使投资人错误地离场。次级趋势隐蔽主要趋势及日常波动诱资入市的市场功能,从根本上保证了只有少数人成为赢家,最终使以“风险”为特征的证券市场游戏规则得以维系。
四。股价波动规律的理念
股价波动有时有规律,而有时又没有规律,股价波动存在随机性与非随机性双重特征。所谓随机性,是指数据的无记忆性,即过去的数据不构成对未来数据的预测基础。股价波动具有高度的随机性特征这一现象早已被投资理论界所证实。正是因为股价波动中隐含的随机性成份使得股票市场的诱惑力经久不衰。我们随便调查一下任一投资者的交易情况,会发现几乎所有的投资人有过赢利的经历,而且对某一小部分投资者而言,这种赢利的代价除了承担其资本损失的风险外,没有任何付出,这种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人们的不劳而获的心理。
相反,与随机性相对立的一面是,股价波动还存在非随机性特征。非随机性是指规律而言的,即市场具有线性性质,原因与结果之间存在必然关系;根据原因的力量与方向,可预测其结果。也就是说,投资人可以根据对过去市场价格波动模式的分析得出对未来市场价格运动模式的具有统计可靠性的预期。股价波动的非随机性特征的存在,也已被投资理论界证实。只是非随机性特征往往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即当众多投资人发现某一非随机性特征存在时,该特征一般趋于随时间的加长而消失。我们在二级市场上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某只股票脱离长期底部后,其股价沿着一条长期上升趋势线缓慢地、有规律地向上攀升,最后出现加速上扬,但这种加速上扬的趋势不会持续多久,很快股价就会调头向下或者在高位横盘震荡;某一段时期,大盘指数很有规律地按照某一固定周期在运行,如低点与低点的时间周期常出现为19个月左右。但随着时间的加长,我们会发现这一周期数已发生偏移,大盘指数又会按照另一个多数人不知道的新周期运行。股价波动中隐含的非随机成份是股票市场存在诱惑力的另一根源。由于这种非随机性的存在,使得众多理性投资人认为买股票不同于摸彩票或者赌博,所以,他们投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诸如对经典投资分析技术理论的学习和应用,对潜在投资分析技术的挖掘和开发等,以试图把握股价波动的规律所在。
总之,股价波动有随机性成份,同时也有非随机性成份,其中,随机性特征是股价波动的本质特征。这种随机性与非随机性两者之间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伴随于股价波动的整个过程中。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两者之间仅有一个处于主导地位,这种主导地位经常变换,于是就造成股价波动的有时有序、有时无序;有时可测,有时不可测
我们多数股民普遍存在这么一种感受,你愈试图变得更 聪明,愈难以在市场上获利;你本想打算做短线投机,却因被套无奈做长线投资。不论你如何制定最佳的交易计划,到头来,市场总会偏离你的预期,甚至与你的预期相反。总之,市场似乎总在维护一个原则--“大多数投资人在大部分时间是错的”这一原则。那么,多数人出错与股价波动的随机性特征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呢?股价波动存在随机性特征是市场大多数人出错的主要原因。由于股价波动存在随机性特征,因此,股票二级市场上的“连赢”事件不具有“必然性”,它只能是“小概率”事件。“小概率”决定了市场的最终赢家只能是少数人。而这些少数赢家多数集中在专业投资者群体中,因为他们能够尽量规避股价波动中的随机性成份,并设法去捕捉非随机部分,从而能够在概率统计的基础上做出具有“大概率”事件的判断和决策。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专家就能够长胜不败,往往在市场的重要转折关头,专家也会同样因市场心理极端化倾向,最终成为多数人而出错。我国去年年初的网络科技股行情,由于受当时市场极端化情绪的感染,基金对网络科技股大举快速建仓,短时间造成这些股票价格高企,泡沫成份过大,由于股价在高位时散户跟风盘稀少,基金重仓股票在高位不能顺利兑现,从而最终使某些机构投资者变为市场的“多数人”,就是庄家被套。
由此看出,股价波动的随机性缘于市场参与者的心理波动。也就是说,人的心理因素决定随机性的存在。很显然,市场本身就是所有交易者的综合体,而股价波动也是由投资人的心理波动的合力而引发的。
由于任何投资盈利都来源于价格沿投资方向正向的移动,任何投资亏损都产生于价格沿投资方向反向的移动,所以投资人很自然地就会对价格移动方向最为关注,研判价格趋势也就天然地成了投资人进行分析活动的首要功课。目前大多数投资技巧类书籍阐述的主要是以趋势研判为重点的各种分析方法,也在相当程度上强化了投资人的“方向”意识、“趋势”意识。由于参与市场的人数、资金、方法等的大多数代表了错误投向的市场内在要求,以方向或趋势确认为研判重点的大多数人的习惯行为必然是低效的。因此:
A:市场会用一切方法证明流行的观点是错误的。
B:市场会用一切方法证明流行的操作方法是错误的。
C:供求关系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的传统经济理论发展起来
短线高手必修课——常用指标研判技巧
短线高手必修课——常用指标研判技巧一、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MACD
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类似于移动平均线指标,所不同的是对指数要进行平滑运算处理。 MACD在应用上应先行计算出快速(12日)的移动平均数值与慢速(26日)移动平均数值,以此两个数值,作为测量两者(快速与慢速线)间的「差离值」依据。所谓「差离值」(DIF) 即12日EMA数值减去26EMA数值。因此,在持续的涨势中,12日EMA在26日EMA之上。其间的正差离值(+DIF)会愈来愈大。反之在跌势中,差离值可能变负(-DIF)也愈来愈大。至于行情开始回转,正或负差离值要缩小到怎样的程度,才真正是行情反转的讯号,MACD的反转讯号界定为「差离值」的9日移动平均值(9日 EMA)。在MACD的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计算法则,都分别加重最近一日的份量权数。
12日 EMA 的计算:EMA12 =(前一日EMA12×11/13+今日收盘价×2/13)。
26日 EMA 的计算:EMA26 =(前一日EMA26×25/27+今日收盘×2/27)。
差离值(DIF) 的计算:DIF =EMA12-EMA26
然后再根据差离值计算其9日的平滑异动移动平均差离值MACD。MACD=前一日MACD×8/10+今日DIF×2/10。计算出的DIF与MACD均为正或负值,因而形成在0轴上下移动的两条快速与慢速线,为了方便判断,亦可用DIF减去MACD用以绘制柱图。至于计算移动周期,不同的商品仍有不同的日数。在外汇市场上有人使用25日与50日EMA来计算其间的差离值。
研判技巧:
1. DIF值与MACD值均在X轴线上、向上移动,市场为牛市,反之为熊市。
2. 在X轴之上,当DIF值向上穿过MACD值时为买入信号。 在X轴之下发生这种交叉仅适合空头者平仓。
3. 在X轴之下,当DIF值向下穿过MACD值时为卖出信号。 在X轴之上发生这种交叉仅适合多头者平仓。
4. 背离信号。当指数曲线的走势向上,而 DIF、MACD曲线走势与之背道而弛,则发生大势即将转跌的信号。当DMI中的ADX指示行情处于盘整或者行情幅度太小时,避免采用 MACD 交易。
二、趋向指标DMI
趋向指标(Directional Movement Index)的基本原理在于探求价格在上升及下降过程中的「均衡点」,亦即供求关系由紧张状况,通过价格的变化而达致“和谐”,然后再因价格供求的互为影响下,再导致紧张的循环不息过程。DMI可以产生指标交叉的买卖讯号,可以辨别行情是否发动。市场上为数众多的技术指标,都必须搭配DMI使用。 不是凭藉主观与直觉来判断买方卖方的两种力量,而是加以科学化。
1、先求得±DM(趋向变动值)
+ -项仅代表上升下降不代表正负值,一日中的趋向变动值,只能在两者之间取其最大的数值,而不能并取。
+DM = 今日最高价 - 昨日最高价(取正值,否则为0)
-DM = 今日最低价 - 昨日最低价(取正值,否则为0)
2、TR,真正波幅,取最大的变动值(三选一)
1. H-L 当日最高价减去当日最低价
2. H-PC 当日最高价 - 昨日收盘价的差距
3. L-PC 当日最低价 - 昨日收盘价的差距
3、方向线(DI)为探测价格上涨或下跌的指标,以+DI表示上升方向线,-DI表示下跌方向线
DI DIF = 上升方向线与下跌方向线的差
DI SUM = 上升方向线与下跌方向线的和
由于趋向值的变动性大,因此以十四天平滑运算,即得到所要的趋向平均值 (ADX)「ADXR」是 「ADX」的评估数值,它的计算方法是将当天的「ADX」 与十四天前的「ADXR」相加除以2 得出。
DMI的研判技巧:
1. 当(+DI)向上穿越(-DI),便是买入讯号,若 ADX 止跌回升,则涨势更强。若 ADX 升到某一水平,掉头回落,则显示往后纵使上升,升势亦会放缓,且维持的时间不会太久,便会转为下跌,直到ADX 再掉头转升为止。
2. 当(━DI)向上穿越(+DI),或(+DI)跌破(━DI),便是卖出讯号,若 ADX 向上攀升,便会出现较急跌势,直至ADX 见顶回落,才确认底部的出现,往后的跌势亦较缓,并且出现反弹回升的现象。
3. 当股价见顶时,ADX 会随后见顶,此时ADX 在70左右,故 ADX 的功用在辅助判别涨势或跌势的反转讯号。
4. 当(+DI)和(━DI)相交叉,出现了买卖的讯号,随后 ADX 与ADXR
相交,便是最后一个买卖的机会。
5. ADX 脱离20-30 之间往上爬升时,不论当时的价格正往上涨或者往下跌,都可以认定,将产生一段有相当幅度的行情。
6. ADX位于+DI和-DI的下方,特别在20以下时,代表股价已经陷入泥沼,处于沉闷的整理期,此时,应退出市场观望。
7. ADX一旦高于50以上,忽然转弯向下反折,此时,不论当时的价格正往上涨或者往下跌,都代表行情即将反转。
三、差离移动平均DMA
DMA(Divergence of Moving Average),又称 MAOSC(MovingAverage OSCillator),是短线进出非常有用的指标,谷底向上表示买进,峰顶下滑表示要卖出。
可参考MACD指标。
四、指数平均数EXPMA
指数平均数(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可以随股价的快速移动,立即调整方向,有效地解决了讯号落后的问题。
研判技巧:
1. 当快速EXPMA线由下往上穿越慢速EXPMA线时,将对股价造成推升力道。
2. 当快速EXPMA线由上往下穿越慢速EXPMA线时,将对股价造成推降力道。
3. 股价由下往上碰触EXPMA时,很容易遭遇大压力回挡。
4. 股价由上往下碰触EXPMA时,很容易遭遇大支撑反弹。
5. 判断瞬间行情将大幅波动时,放弃使用EXPMA指标,改为CCI搭配ROC使用。
五、三重指数平滑移动平均TRIX
三重指数平滑移动平均(Triple Exponentially Smoothed MovingAverage),长线操作时采用本指标的讯号,可以过滤掉一些短线波动的干扰,避免交易次数过于频繁,造成部分无利润的买卖,及手续费的损失。本指标是一项超长周期的指标,长时间按照本指标讯号交易,获利百分比大于损失百分比,利润相当可观。
研判技巧:
1. 打算进行长期控盘或投资时,趋向类指标中以TRIX最适合。
2. TRIX由下向上交叉TMA时,买进。
3. TRIX由上向下交叉TMA时,卖出。
六、ARBR能量指标
(一)AR指标又称为买卖气势指标,系以当日之开盘价为基础与当天之最高、最低价进行比较,再予以统计运算出来的强弱指标。股价自每天开盘价开始,经过各种波动之后,才以收盘价结束,而我们以当天的开盘价为基准,分别计算当天开盘价与最高价及最低价之间的差额,并予以累积比较,如果买卖气势高过开盘价的话,则可判断目前系为强势,宜买进持有。反之,若买卖气势低于开盘价的话,则可判断目前系为弱势,以卖出或观望较佳。
程序:
1.将当日最高价减去开盘价之余额列为正数,而最低价减去开盘价的余额为负数,每天将该正负数余额分别累积。
2.若当天的开盘价即是最高价或最低价时,则该天的正数值或负数值为零。
3.当天从开盘到收盘仅有一个价格成交或是当天并未成交时,则该天的正负数均为零。
4.除权或除息的成交价格不需加以权值修正,只要照平常的方法计算即可。
5.按上述的方法,分别求出其廿六天(或N 日)的累积数,再以正数的总和为分子。
研判技巧:
1. 通常AR的走势与股价是同向的,即 AR 下跌,则大势也跌。
2. 在头部或底部即将形成时,AR 往往具有领先的能力。
3. AR 指标,介于 80~120 之间较为正常。
4. 在50以下可考虑买入股票,150以上应注意股价回档或下跌。
5. AR 由60-80-120-150上升至180以上时,必须时刻注意股价反转下跌的机会相当大。
6. AR 由100-80-60-40逐步下降时,代表能量已经累积至一定成熟程度。
(二)BR指标又称为买卖意愿指标,系以昨日的收盘价为基础与今日的
最高、最低价比较,加以统计出来的强弱指标。系由于股价变化刺激投资人买卖意愿,于是我们以前一天的收盘价为基准,用数字把当天行情的波动情形表示出来,用来做为预测股价未来动向的方法。
程序:
1.将昨天的收盘价减去今天的最低价,其余额列于负方,再将今天的最高价减去昨天的收盘价,其余额列于正方,逐日统计。
2.若行情跳空下跌,今天的最高较昨天的收盘价为低时,此时正方动能遭到压制,亦即当天的正方变成负数,同样的亦列于正方栏内。
3.若行情跳空上升,今天的最低价比昨天的收盘价为高时,此为负方动能遭到压制,亦即当天的负方变成负数,同样的亦须将该负数余额列于负方栏内。
4.当天若只有一个正方为正数,负方则为同额的负数;相反的,若该成交价格比昨天收盘价为低时,则正方为负数,负方则为同额的正数。
5.当天若为不涨不跌,并且只有一个成交价格时,则该天的正方及负方均为零。
6.当天均未成交时,则该天的正负亦均为零;而隔天若有成交时,则仍以前一成交日的收盘价为准。
7.除权或除息时,应把前一天的收盘价扣去权值或股息,亦即以其除权或除息的申报价来计算其正负方数。
研判技巧:
1. 通常BR>300为超买区、BR<50为超卖区。
2. 其正常区间在70~150之间,从正常区外围至超买、超卖区间可视为警戒区。
3. BR最好配合AR使用,才能发挥它的效果。
4. 当AR,BR均急速下降时表示股价高峰已近,持股应获利了结, BR比 AR 低时,可逢低买进,反之BR急速升,而 AR盘整或小回时,逢高出货。
5. BR在超过300以上,很容易引发获利回吐的卖压。
6. BR由80-60-40下降至低水平位置,并且持续一段较长时间时,股价正在酝酿底部的可能性相当大。
7. BR先在100附近的均衡状态徘徊,而后开始上升,则由此均衡状态内的低点起算,BR上涨一倍时为获利卖出的好机会。
8. BR由高档下降一半,此时选择股价回挡买进,成功率可以高达95%
9. 当BR超过 300、400却仍无向下转弯的迹象时,应立刻放弃使用BR指标,改用CR指标。
七、带状能量线CR
CR指标的计算公式和BR相同,只是把公式中昨天的收盘价改成昨天的中间价。CR能够测量人气的热度,能够测量价格动量的潜能;CR能够显示压力带和支撑带,功能作用上,可以辅助BRAR的不足。
程序:
1. 将昨天的中间价减去今天的最低价,其余额列于负方,再将今天的最高价减去昨天的中间价,其余额列于正方,逐日统计。
2. 若行情跳空下跌,今天的最高较昨天的中间价为低时,此时正方动能遭到压制,亦即当天的正方变成负数,同样的亦列于正方栏内。
3. 若行情跳空上升,今天的最低价比昨天的中间价为高时,此为负方动能遭到压制,亦即当天的负方变成负数,同样的亦须将该负数余额列于负方栏内。
4. 当天若只有一个正方为正数,负方则为同额的负数;相反的,若该成交价格比昨天中间价为低时,则正方为负数,负方则为同额的正数。
5. 当天若为不涨不跌,并且只有一个成交价格时,则该天的正方及负方均为零。
6. 当天均未成交时,则该天的正负亦均为零;而隔天若有成交时,则仍以前一成交日的中间价为准。
7. 除权或除息时,应把前一天的中间价扣去权值或股息,亦即以其除权或除息的申报价来计算其正负方数。
研判技巧:
1. 当CR由下往上欲穿越A、B两线所夹成的区域时,股价相对将遭遇次级压力干扰;当CR欲由上往下贯穿该区域时,股价相对将遭遇次级支撑干扰。
2. 当CR由下往上欲穿越C、D两线所夹成的区域时,股价相对将遭遇强大压力干扰;当CR欲由上往下贯穿该区域时,股价相对将遭遇强大支撑干扰。
3. CR相对股价也会产生背离现象,特别是在股价的高价区。
4. CR跌至A、B、C、D四条线的下方,再度由低点向上爬升160%时,为短线获利卖出时机。
5. CR下跌至40以下时,股价形成底部的机会相当高。
6. CR高于300-400之间时,股价很容易向下反转。
7. 当A、B、C、D四条线在CR前方若干天的地方,几乎同时交叉在一点时,那一点的时间位置,是一个股价起涨点或者起跌点。这个讯号一旦出现,则其相对成功几率非常高。
八、成交量变易率VR
基于量是价的先行指标,量与价同步、同向的理论为基础所架构的量分析系统,以量打底和量做头确认低价和高价,来决定买卖时机。
股价上涨日的成交量总数+1/2股价不变日的成交量总数
成交量比率 = ━━━━━━━━━━━━━━━━━━━━━━━━
股价下跌日的成交量总数+1/2股价不变日的成交量总数
一般采用二十六日为天数的基准。
研判技巧:
1. 容量比率在100%时股价上涨的成交值与股价下跌的成交值是相等的,从经验来看,股价上升日的成交值较下跌日的成交值为大,所以 VR值分布在150%为常态,因此在超越450%或低于 70% 时,需注意后市的反转或反弹。
2. VR下降突破60%至40%的界线时,很容易探底而反弹,而上升至 160%
至180%后,成交量会进入衰退期,而股价碰到顶点将会反转而下。
3. 必须注意,VR 线在低价区时可信度较高,在高价区时,股市的数值不确定,需要多参考其它指标。
4. VR配合PSY心理线高档,能够对高价区产生更可靠的讯号。
5. VR 处于 40 以下的反弹讯号较适宜应用在指数方面,并且配合ADR、OBOS等指标使用效果非常好。
6. VR 初期缓升,却快速跃过250的这类形态,常发展出大行情,因此,除了以 VR 的高档讯号为判断依据,应配合CR、TRIX、DMI综合研判,比较能够得到客观的答案。
九、人气线OBV
原理:
从力学的观点解释,把成交量看做股价涨跌的能量,外加上动者恒动,静者恒静的惯性法则;上升的物体迟早会下跌的重力原理,否则只有不断供给更多的能量,才能维持原方向。
优点: 为股价之先行指标,可预知高价或底价的来临。
缺点: 本身为一量的指标,具警示作用,需参考其它指标作买卖点。
研判技巧:
1.OBV 线下降,而股价会上升时,为卖出信号。
2.OBV 线上升,而股价下降时,为买进信号。
3.OBV 线呈缓慢上升时,为买进信号,反之亦然。
4.OBV 线呈急剧上升,表示成交量增加太快,应作卖出的准备。
5.OBV 线从正转为负时,为下跌趋势,应卖出持股,反之,OBV 线由负转为正时,为买进信号。
6.可能形成天价的M头,如果第二顶,OBV线无力上扬,成交量反而萎缩,此时易于形成M 头而股价下跌,背离现象之一。
7.反之,可能形成低价的W底,如果第二底,OBV线领先上扬,成交量扩大,此时易于形成W 底而股价上涨,背离现象之二。
8.最后一个上升潮中的跌潮,如果跌破其前一次跌潮的低点,可以作为认定反转的依据。
9.最后一个下跌潮中的升潮,如果突破其前一次升潮的高点,可以作为认定反转的依据。
10.当 OBV 出现超过一个月以上, 大致上接近水平的横向移动时,代表市场正处于一段漫长的盘整期。此时大行情随时都可能发生。
十、振动升降指标ASI
振动升降指标(Accumulation Swing Index),是以开盘、最高、最低、收盘价组合成一条曲线,代替真正的走势,形成最能表现当前市况的真实市场线。ASI 指出股价短期的趋向,可以提早一步确定股价的走势。
ASI公式:
先计算出当天最高价与前一天收盘价的绝对差 A、当天最低价与前一天收盘价的绝对差B、当天最高价与前一天最低价的绝对差C、前一天收盘价与前一天开盘价的绝对差D,比较A、B、C三者之间的最大值,若A最大,则R=A+1/2×B+1/4×D;若B最大,则R=B+1/2×A+1/4×D;若 C最大,则R=C+1/4×D。E=当天收盘价-前一天收盘价, F=当天收盘价-当天开盘价,G=前一天收盘价-前一天开盘价,X=E+1/2×F+G。K=A、
B 之间的最大值,L=3,SI=50×X/R×K/L,ASI=累计每日之SI值。
研判技巧:
1. ASI走势几乎和股价同步,若ASI领先股价,提早突破前次ASI高点或低点,则次一日之后股价必然能突破前次高点或低点。
2. 向上爬升的 ASI,一旦向下跌破前一次显着的N型转折点,一律可视为停损卖出的讯号。
3. 股价走势一波比一波高,而ASI却未相对创新高点形成“牛背离”时,应卖出。
4. 股价走势一波比一波低,而ASI却未相对创新低点形成“熊背离”时,应买进。
5. ASI大部分时机都是和股价走势同步的,投资人仅能从众多股票中,寻找少数产生领先突破的个股。
6. 投资人根据ASI早一步买入股票,随后股价顺利突破压力,一旦产生利润时,不可想象往后还有多少涨幅,应立即脱手卖出获利。
7. ASI和OBV同样维持“N”字型的波动,并且也以突破或跌破“N”型高、低点,为观察ASI的主要方法。
十一、波动难易指标EMV
波动难易指标(Ease of Movement Value),是测量股价波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它是用相对成交量除以相对振幅,作为衡量股价中间价波动百分比的基数,来得到股价中间价的相对波动范围。
研判技巧:
1. 当EMV由下往上穿越0轴时,买进。
2. 当EMV由上往下穿越0轴时,卖出。
3. 用EMV指标的平均线跨越0轴为讯号,所产生的交易成果将更令人满意。
4. 当DMI中的ADX或ADXR出现“指标失效”讯号时,应立即停止使用EMV指标。
十二、威廉变异离散量WVAD
威廉变异离散量(William's Variable Accumulation Distribution)是一种将成交量加权的量价指标。先计算出一天中开盘到收盘之间的价位,占当天总波动的百分比,然后用此百分比来加权当天的成交量,并进行移动平均。
研判技巧:
1. 当WVAD由负值变成正值的一刹那,视为长期的买入点。
2. 当WVAD由正值变成负值的一刹那,视为长期的获利点。
十三、相对强弱指标RSI
注意:一般RSI 计算方法,当6日RSI指标高于85以上时,或低于20以下时,是严重的超买,超卖讯号。而利用上述方法计算,当RIS 指标高于90以上或15以下时,才是严重的超买及超卖讯号。
研判技巧:
RSI 目前已为市场普遍使用,是主要技术指标之一,其主要特点是计算某一段时间内买卖双方力量,作为超买、超卖的参考与K线图及其它技术指标(三至五种)一起使用,以免过早卖及买进,造成少赚多赔的损失。
1. 以六日RSI 值为例,九十以上为超买,十五以下为超卖,在强势涨升时可在九十附近成M头时卖出,在急跌下降时在十五附近成W底时买进。
2. 在股价创新高点,同时RSI 也创新高点时,表示后市仍强,若未创新高点为卖出讯号。
3. 在股价创新低点,RSI 也创新低点,则后市仍弱,若RSI 未创新低点,则为买进讯号。
4. 盘整期中,一底比一底高,为多头势强,后势可能再涨一段,是买进时机,反之一底比一底低是卖出时机。
5. 图形上一般都有长、短两条不同周期的RSI。
6. 短天期的RSI在20以下的水平,由下往上交叉长天期的RSI时,为买进讯号。
7. 短天期的RSI在80以上的水平,由上往下交叉长天期的RSI时,为卖出讯号。
8. 股价一波比一波低,相反的,RSI却一波比一波高时,股价很容易反转上涨。
9. 股价一波比一波高,相反的,RSI却一波比一波低时,股价很容易反转下跌。
10. RSI高于80以上进入超买区,股价容易形成短期回挡。
11. RSI低于20以下进入超卖区,股价容易形成短期反弹。
12. RSI原本处于50中界线以下的弱势区,然后向上扭转突破50分界,代表股价已转强。
13. RSI原本处于50中界线以上的强势区,然后向下扭转跌破50分界,代表股价已转弱。
14. 连接RSI连续的两个底部,画出一条由左向右上方倾斜的切线,当RSI向下跌破这条切线时,是一个很好的卖出讯号。
15. 连接RSI连续的两个峰顶,画出一条由左向右下方倾斜的切线,当RSI向上突破这条切线时,是一个很好的买进讯号。
16. RSI可依头肩顶,头肩底,三角形等形态作买卖点的讯号。
17. 多头市场的RSI: 3日 > 5日 > 10日 > 20日 > 60日,空头市场的RSI: 3日 < 5日 < 10日 < 20日 < 60日
十四、威廉指标W%R
威廉指标(Williams Overbought/Oversold Index)WMS,又称%R(Percent R),指示现价与N日中的最高价的接近程度,计算方法与KD指标( Stochastic indicator)非常相近,只是用最高价减去收盘价取代计算KD的RSV的分子部份。
座标值反向从100━0,W%R的Y轴坐标和RSI、KDJ的Y轴坐标是颠倒的
原理:运用摆动点来量度股市的超买超卖现象,可以量度循环期内的高点或低点,提出有效率的投资讯号。
研判技巧:
1. W%R上升至20以上水平后,再度跌破20超买线时,为卖出讯号。
2. W%R下跌至80以下水平后,再度突破80超卖线时,为买进讯号。
3. W%R向上碰触顶部0%四次,则第四次碰触时,是一个相当良好的卖点。
4. W%R向下碰触底部100%四次,则第四次碰触时,是一个相当良好的买点。
5. RSI穿越50分界线时,如果W%R也同样穿越50,则相对可靠。
6. W%R进入超买或超卖区时,应以MACD的讯号为反转讯号。
十五、停损点转向操作系统SAR
停损点转向操作系统(Stop And Reverse),又称抛物线转向系统(Parabolic Time Price system)PTP,属于价格与时间并重的分析工具。
原理:
SAR 是利用抛物线的方式,随时调整停损点位置的系统工具。
优点: 1. 操作简单,平仓点明确。
2. 大多头或大空头,作长线可避免提早卖出失去后段的利润。
缺点:
1. 盘局时,行情上下洗盘,失误率高。
2. 计算与绘图烦杂。
3. 在“无趋势市道”中,SAR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导致信号追随者亏损。
研判技巧:
1. SAR无疑是所有指标中买卖点最明确,最易配合操作策略的指标。
2. SAR 可以免除投资者的疑虑,讯号一出即可行动。
3. 股价曲线在 SAR 曲线之上时,为多头市场。
4. 股价曲线在 SAR 曲线之下时,为空头市场。
5. 股价曲线由上往下跌破 SAR 曲线时,为卖出讯号。
6. 股价曲线由下往上穿破 SAR 曲线时,为买进讯号。
7. 长期使用SAR 指标,只可能小输大赚,绝不可能一次就惨遭套牢。
十六、随机指标 KDJ
随机指标线(Stochastics)是乔治·蓝恩博士所发明的,是欧美期货市场常用的一套技术分析工具,由于期货货风险性波动大,需要较短期、敏感的指标工具,因此中短期投资的技术分析也较为适用,随机指标综合了动量观念、强弱指标与移动平均线的优点。KD线的随机观念,在实用上远比移动平均线进步很多。在技术分析的领域上,事实上可分为图形分析与移动平均线理论两个范围。移动平均线在习惯上,都是以收盘价来做计算依据,因而无法表现出一段行情的真正波幅。也就是说,当日或最近数日的最高或最低价,无法表现在移动平均线的数据上,有些专家体认到这些缺点,而另外开创出一些更进步的技术理论,将移动平均线的应用,加以发挥。KD线即是其中一个代表性的杰作。未成熟随机值随着九日中高低价、收盘价的变动而有所不同。如果行情是一个明显的涨势,会带动K 线(快速平均值)与D线(慢速平均值)向上升。如涨势开始迟缓,则会反应到K值与D 值,使K 值跌破D值,此时中短期跌势确立。KD线本质上是一个随机波动的观念,对于掌握中短期的行情走势非常正确。因此可说是非常实用的利器。
研判技巧:
1. K值在20左右水平,从D值右方向上交叉D值时,为短期买进讯号。
2. K值在80左右水平,从D值右方向下交叉D值时,为短期卖出讯号。
3. 背离现象:价格创新高或新低,而KD未有此现象,亦为反转的重要前兆。
4. K值形成一底比一底高的现象,并且在50以下的低水平,由下往上连续两次交叉D值时,股价涨幅会较大。
5. K值形成一顶比一顶低的现象,并且在50以上的高水平,由上往下连续两次交叉D值时,股价跌幅会较大。
6. K值高于80超买区时,短期股价容易向下回档。
7. K值低于20超卖区时,短期股价容易向上反弹。
8. J值>100时,股价会形成头部。
9. J值<0时,股价会形成底部。
十七、顺势指标CCI
顺势指标(Commodity Channdel Index),是用来表达周期特性的指标,专门测量股价是否已超出常态分布范围。
研判技巧:
1. CCI 从+100 ━ -100的常态区,由下往上突破 +100天线时,为抢进时机。
2. CCI从+100天线之上,由上往下跌破天线时,为加速逃逸时机。
3. CCI从+100 ━ -100的常态区,由上往下跌破-100地线时,为放空时机。在中国股市无法做空,可以把它当成卖出讯号而抛出持股。
4. CCI从-100下方,由下往上突破-100地线时,空头应立即回补。在中国股市无法做空,可以把它当成短线买进讯号。
十八、变动率指标ROC
变动率指标(Rate Of Change)用来测量市场变化的速率:
本日收盘价 - 十二日前收盘价
变动率指标=━━━━━━━━━━━━━━━
十二日前收盘价
原理:根据价格和供需量的关系,股价的涨幅随着时日其涨幅必然日渐缩小,此时速度力量慢慢减缓时,行情可能反转。同理,下跌亦然。
优点:股价抵达高峰或低点之前,变动率指标会先提出警告。
缺点:应考虑大势,上涨时只能在低点买进。在高档的动量值反转时卖出不作新空单。
研判技巧:
1. 当ROC由上往下跌破0时为卖出时机,另ROC由下往上穿破0时为买进讯号。
2. 当股价创新高点,而 ROC未配合上升,意谓上涨动力减弱,此背离现象,应慎防股价反转而下。
3. 当股价创新低点,而 ROC未配合下降,意谓下跌动力减弱,此背离现象,应逢低承接。
4. 若股价与 ROC在低水平同步上升,显示短期趋向正常或短期会有股价反弹现象。
5. 若股价与 ROC在高水平同步下降,显示短期趋向正常或短期会有股价回落现象。
6. ROC 波动于“常态范围”内,而上升至第一条超买线时,应卖出股票。
7. ROC 波动于“常态范围”内,而下降至第一条超卖线时,应买进股票。
8. ROC 向上突破第一条超买线后,指标继续朝第二条超买线涨升的可能性很大,指标碰触第二条超买线时,涨势多半将结束。
9. ROC 向下突破第一条超卖线后,指标继续朝第二条超卖线下跌的可能性很大,指标碰触第二条超卖线时,跌势多半将停止。
10. ROC 向上穿越第三条超买线时,属于疯狂性多头行情,应尽量不轻易卖出持股。
11. ROC 向下穿越第三条超卖线时,属于崩溃性空头行情,应克制不轻易买进股票。
12. 当ROC指标穿越第三条超买超卖线时,将股票交给SAR管理,成果相当令人满意。
十九、支撑压力指标MIKE
支撑压力指标(Mike),是一种随股价波动幅度大小而变动的指标。 公式:
中价 = (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3
初级压力 = 中价+(中价-12日最低价)
初级支撑 = 中价-(中价-12日最低价)
中级压力 = 中价+(12日最高价-12日最低价)
中级支撑 = 中价-(12日最高价-12日最低价)
强力压力 = 2×12日最高价-12日最低价
强力支撑 = 2×12日最低价-12日最高价
研判技巧:
1. 当股价脱离盘整,朝上涨的趋势前进时,股价上方三条“上限”为其压力参考价。
2. 当股价脱离盘整,朝下跌的趋势前进时,股价下方三条“下限”为其支撑参考价。
3. 盘整时,股价若高于其中界线,则选择“上限”价位为参考依据;股价若低于其中界线,则选择“下限”价位为参考依据。
二十、布林线BOLL
布尔线(BOLLinger)是由四条线构成的支撑压力线。先计算股价的标准方差,再求取股价的信赖区间可得。
研判技巧:
1. 股价向上穿越最外面的压力线时,将形成短期回档,为短线的卖出时机。
2. 股价向下穿越最外面的支撑线时,将形成短期反弹,为短线的买进时机。
3. 带状区处于水平方向移动,而股价连续穿越“上限”,代表股价大致维持在平均线上方的强势,暗示未来将朝上涨的方向前进。
4. 带状区处于水平方向移动,而股价连续穿越“下限”,代表股价大致维持在平均线下方的弱势,暗示未来将朝下跌的方向前进。
5. 股价的波动越来越小,促使布尔线的“上限”和“下限”越来越靠近,越来越狭窄,预示着将有大的行情。
二十一、心理线PSY
心理线(PSYchological line)又称大众指标MJR(MaJority Rule),是研究某段期间内投资人趋向于买方或卖方的心理,来做为买卖股票的依据,本公司推荐以十三天为样本。
十三日内的上涨天数
心理线 = ━━━━━━━━━━ ×100%
13
从心理线来看,当一段上升行情展开时,通常超卖现象的最低点会出现两次,所以在心理线上升变动而再度向下滑落时,就是买进的机会。反之一段下跌行情展开前,超买现象的最高点也会出现两次,故分析心理线,认为超买情形严重,短期内高于此点的机会极小,当心理线向下变动,再回升此点时,就是卖出机会。心理线的常态分布在25%~75%,但是心理线的超买或超卖应看是多头市场还是空头市场,因股市筹码少,而一些小型股常为做手炒作,心理线超越75% 的机会极多,如卖出太早,常会失掉一段行情;股市下跌,卖压沉重,心理线低于 25% 的机会极多,如贸然抢反弹,易遭套牢。如在10%以下,成功机会才会相对提高,如和其它技术性指标配合使用,获利的机率必然大增。
优点:可作为超卖、超买的警告信号。
缺点:此指标敏感度大,相对骗线多。
研判技巧:
以0 做上限,100 做下限画出%R的走势判断:
1. %R进入80%至100%之间进入超卖状态。
2. %R进入20%至0%之间进入超买状态。
3. %R当50%称为中轴线,冲上50%以上,股价开始转强可以买入。同理由超买区跌破中轴线,股价便开始转弱,应该卖出。
二十二、CDP/逆势操作系统
为短线进出的技术指标,利用昨日的行情预测今日的股价走势,供当天低买高卖或高卖低买的抢帽子。
以前一天的行情波动来求出五个数值将当天,及未来行情做一个划分。再以当日的开盘价决定如何操作。
如开盘价在近高价与近低价之间,则表示今日行情可能呈小幅震荡,不妨在近低值的价位买进,在近高值附近卖,出或于近高值附近卖,出近低值附近买进,以当日轧平为原则。
二十三、瀑布线PBX
1. 瀑布线的顺势操作
买点:瀑布线在低价区由粘合汇聚开始向上发散,是明确的买入信号,且如有成交量的配合,则准确率更高,它告诉投资有股价将有一段时间的涨升和一定幅度的涨升。
卖点:瀑布线在高价区由粘合汇聚开始向下发散,是明确的卖出信号,该信号的确立无需成交量的配合,此时投资人不但不能买入股票,而且要坚决卖出股票。
瀑布线所发出的买点比卖点更具准确可靠性,也列具实战价值。
2. 瀑布线的逆势操作
当瀑布线极度发散时,可根据个股有股性、题材不同,结合趋势通道、乖离率指标做相应的滚动操作。
3. 瀑布线的分析周期选择
做长线一般要用周的瀑布线来分析,做中线波段行情,通常以日K线所对应的瀑布线系统为主,而分时瀑布线系统则是短线进出的好工具。
4. 巧用瀑布线十六安决
瀑布线上考虑买入,瀑布线下坚决卖出。
5. 适用范围:
瀑布线适用二有趋势行情,在趋势明朗的上涨或下跌趋势中,能给出明确的买卖点和持仓信号,是把握波段行情的利器,但它不适用于平衡市的操作。
6. 特点
可直观地看到大盘和个股的趋势
7. 瀑布线具有涨性和助跌性
二十四、宝塔线指标 TWR
1. 指标说明
宝塔线是以白黑(虚体,实体)的实体棒线来划分股价的涨跌,及研判其涨跌趋势的一种线路,也是将多空之间拼杀的过程与力量的转变表现在图中,并且显示适当的买进时机,与卖出时机。
它的特征与点状图类似,亦即并非记载每天或每周的股价变动过程,而乃系当股价续创新高价(或创新低价),抑或反转上升或下跌时,再予以记录,绘制。
2. 运用原则
宝塔线翻白(红)之后,股价后市总要延伸一段上升行情。
宝塔线翻黑之后,股价后市总要延伸一段下降行情。
盘局时宝塔线的小翻白,小翻黑,可依设定损失点或利润点之大小而决定是否进出。
盘局或高档时宝塔线长黑而下,应即获利了结,将手中持股卖出;反之,翻白而上,则是介入时机。
宝塔线分析若能再与K线,移动平均线等共同运用,效果更佳。
宝塔线翻黑下跌一段后,突然翻白,须防范为假突破之现象,不可马上抢进,须察3天。最好配合K线与成交量观察再作决定。
二十五、点数图OX
1. 指标说明
OX图是一种最简单的图示方法,但它又是最难理解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它缺乏时间尺度,并忽视价格的微小变化,只是通过预先确定的点数将股票价格的变动方向记录在图表上,以此观察市场的情况和新的运动方向。必须注意的是,在制图中并不计时间和数量。因此,变动很小的价格可能会仍然保留在非常狭小的价格范围之内,这对制图来说,工作量就很小了。对不同的股票来说,由图来描述的纵向价格波幅是大不相同的,横轴表示的时期,对每一股票来说也是不同的,有的股票可能在一天之内发生了数次的价格波动,有的则可能稳定不动。因此,它只表示了普通股票价格在时间上的变化方向。
技术分析者可用OX图来寻找股票价格主要变化方向的趋势和轨迹,如果不考虑时间因素,就能够确定供求的力量,并且能通过OX图来判断支持股价的力量何在,威胁股价的股票供给之源出自何处。这两种力量通常被解释为阻止及支持水平。
在绘画OX图时,如何设定每一方格的代表值十分重要,它直接支配着整张OX图在将来是否能发挥其测市功能。因此要适当地设定“每格代表值”及多少格升跌才开始“转行”。“格值”增大即代表波幅较小的环节不予理会。因为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价格频繁,反复上落是市场的规律,要剔除它对市场价格动向的干扰,可将“格值”提高。
OX图有二大功能:
表现多空强弱的情况与变化,很容易指出其突破点。许多在K线图上的表现不很明显的,均可在OX图上明显表现。
可以观察中长期大势与个别股票价格变动方向。
① 在OX图中出现买卖信号时,有时可暂缓进场,待其回档到45度角切线时,或回至其支撑,阻力时,再进场交易;
② 当走势在持续上涨或持续下跌时,不要去找寻其高,低价区,而以回档第四格再出场为宜,如果回档后再度破其新高点或新低点,再行进场;
③ 最漂亮的图形是三线齐顶后第四次突破,标准升势;
④ 任何图形由于大众交易人士的预期心理,所以市场会有过度反应的现象出现,故在决定停止损失与决定进出场时机时,应以长期趋势和价位区域作为参考标准。
OX图可令你在股市中保持冷静,而不被突变的市况所因扰;同时OX图由于忽略了成交量与时间因素,因此大打折扣。由此可见通过OX图可从众多股票价格波动形态中寻求最佳的型态组合,以预测后市的转向.
2. 绘制方法
OX图不是坐标表现价格的变化,而是通过小方格来表现价格的变化,其主要内容如下:
X=价格上升,O=价格下降。方格中的数字表示月份,图左边的数字表示单位价格。
当每次股票价格上升时,用“×”来表示,价格每上升一个单位,使用一个小来表示。比如在第一列,每股的价格从7元上升到8元,就在8-9之间的小方格里打上一个“×”。例如一次上升多个单位。比如说,在第三例价格从5元上升到7元时,便可一次打两个“×”,假如价格在一个单位内变动,就用不着打任何记号,比如价格从7.3元涨到7.5元时,由于没有达到一个新的单位价,就用不着打“×”,同样,如果价格在一个单位价格内下降,也用不着打下降的记号。
每次价格的下降,用“O”来表示,价格每下降一个单位,便在相应的小方格中填上一个“O”,下降多少个单位须填上多少“O”。
当价格运动结束一个方向,朝相反的方向变化时,则另起一列,在第一列中,价格上升到8-9元之间时,开始下降,于是在第二列用“O”表示下降一个单位价格。图中第二列所表示的意义是:当价格上涨到8元时,开始下降,并一直降到5元以下。
小方格里的阿拉伯数字表示月份,即价格变化到了哪一个月,第二列的“3”字,一方面表示价格下降到5-6之间,另一方面又表示价格变化到这一点时,进入了3月份。同样,第10列的“4”表示价格变化进入了4月份。从小方格中的“3”,到小方格中的“4”,我们可以看到3月份的股价涨落情况。
二十六、.动力指标MTM
动力指标是测量涨跌速度的技术工具,属于短线指标。其理论基础是价格和供需量的关系,在一个具有自由机制的市场,需求大于供应则使价格上涨,但是价格上涨又可能使供应者增加生产或使需求者寻求代用品,如此又迫使价格下跌。股价的涨跌随着时间必然日渐缩小,变化的速度及动力慢慢减缓,行情则有望反转。动力指标周期日数一般以8至20日之间较为恰当,常用10日周期.
运用法则
1. MTM由下向上突破基日线时为买进信号,相反,MTM 由上向下突破基日线 时为卖出 信号.
2. 在设定10日移动平均值的情况下,当MTM由下向上突破10日移动平均值为 卖出讯号.
3. 股价在上涨行情中创新高,而MTM未能配合上升,出现背离现象,意味上涨动力减弱, 谨防股价反转下跌.
4. 股价在下跌行情中创新低,而MTM未能配合下降,出现背离现象,意味下跌动力减弱, 此时可注意逢低吸纳.
5. 如股价与MTM在低位同步上升,现实短期将有反弹行情;如股价与MTM在高位同步 下降,现实短期可能出现回落走势。
二十七、乖离率
1.乖离率是移动平均原理派生的一项技术指标,它的功能在于测算股价在波动过程中与移动平均线出现的偏离程度,从而得出股价在剧烈波动时因偏离移动平均趋势而造成可能的回档与反弹。乖离率分为正值和负值,当股价在移动平均线之上时,为正值;当股价在移动平均线之下时,为负值;当股价与移动平均线一致时,为零。
2.乖离率的基本研判原理是:如果股价离移动平均线太远,都不会持续太长时间,而会很快再次趋近平均线:
(1)一般说来,在弱势市场5日乖离率>6为超买现象,是卖出时机。当其达到-6以下时为超卖现象,是买入时机。
(2)在强势市场,5日乖离率>8时为超买现象,当其到达-3时为超卖现象,是买入时机。
(3)在大势上升时,会出现多次高价,可于先前高价的正乖离点出现时抛出。在大势下跌时,也会出现多次低价,可 于前次低价的负乖离点买进。
(4)盘局中正负乖离不易判断,应和其它技术指标综合分析研判。
(5)大势上升时如遇负乖离率,可以趁跌势买进。
(6)大势下跌时如遇正乖离率,可以趁回升高价抛出。
二十八、慢速KD指标 SLOWKD
1. 指标说明
Slowed KD是在KD的基础上,对D再进行一次平滑,这次选择的平滑工具是移动平均,而不是指数平滑。 Slowed KD中的K就是KD中的D,Slowed KD中的D是KD中的D的值的 移动平均。我们知道,经过平滑的比未经过平滑的慢,所以Slowed KD同KD的本质没有什么不同。
2. 运用原则
从K的取值方面
KD的取值范围都是0~100%,将其划分为几个区域,超买区,徘徊区。按现行的划分法,80%以上为超买区,20%以下为超买区,其余为徘徊区。根 据这种划分,KD超过80%就应该考虑卖出了,低于20%就应该考虑买入了。 这种操作是很简单的,同时又很容易出错,完全按这种方法进行操作很容易招致损失。大多数对KD指标了解不深入的人,以为KD指标的操作就限于此,故而对KD指标的作用产生误解。应该说的是上述对于0~100%的划分只是一个应用KD的初步过程,仅仅是信号。真正做出买卖的决定还必须
从另外几个方面考虑。
从KD指标曲线的形态方面
当KD指标在较高或较低的位置形成了头肩和多重顶底时,是采取行动的信号。注意,这些形态一定要在较高位置或较低位置出现,位置越高或越低,结论越可靠,越正确。操作时可按形态学方面的原则进行。对于KD的曲线我们也可以画趋势线, 以明确KD的趋势。在KD的曲线图中仍然可以引进支撑和压力概念。某一条支撑线和压力线的被突破,也是采取行动的信号。
从KD指标的交叉方面
K与D的关系就如同股价与MA的关系一样,也有死亡交叉和黄金交叉的问题,不过这里的交叉的应用是很复杂的,还附带有很多的条件。下面以K从下向上与D交叉为例对这个交叉问题进行介绍。K上穿D是金叉,为买入信号,这是正确的。但是出现了金叉是否就应该买入,还要看别的条件。第一个条件是金叉的位置应该比较低,是在超卖区的位置,越低越好。第二个条件是与D相交的次数。有时在低位,K与D要来回交叉好几次。交叉的次数以二次为最少,越多越好。第三个条件是交叉点相对于KD线的低点的位置,这就是常说的“右侧相交”原则。K是在D已经抬头向上时才同D相交比D还在下降时与之相交要可靠得多。换句话说,右侧相交比左侧相交好。满足了上述条件,买入就放心一些。少满足一条,买入的风险就多些。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如果要求每个条件都满足,尽管比较安全,但也会损失和错过很多机会。对于K从上向下突破D的死叉,也有类似的结果。
从KD指标的背离方面
简单地说,背离就是走势的不一致。在KD处在高位或低位,如果出现与股价走向的背离,则是采取行动的信号。当KD处在高位,并形成两个依次向下的峰,而此时股价还在一个劲地上涨,这叫顶背离,是卖出信号。与之相反,KD处在低位,并形成一底比一底高,而股从还在继续下跌,这构成底背离,是买入的信号。除了上述KD的操作法之外,还加几条予以补充。第一,K>D时,不卖; K 第二,当KD值达到了极高或极低,比如说,92%或5%时,可以不考虑别的因素而单方面采取行动。应该说明的是,各个股票的这个极高和极低是不相同的,需要自己从中寻找。
二十九、压力支持线 SSL
应用法则
1、累加计算每日交易的个股价位的成交手数,以紫色的横柱线显示,用以推算目前股价的压力和支撑。紫线越长,提示该价区堆积的成交量越大,压力或支撑也越大。
2、上涨过程中,遇到较长的紫线(大成交关卡),应先卖出,待回档支撑关卡时再回补。
3、下跌过程中,遇到较长的紫线(大成交关卡),会有支撑,可逢低介
4、上升突破长紫线(大的压力价区),回落不再跌破,提示该股已由空方主动转为多方主动,压力已转为支撑,可加仓买入。
三十、常用画线指标使用技巧
1、趋势线的画法
当我们想在图表上,利用一条切线来观察趋势时,很显然的,这条切线在行情刚刚反转的初期,根本画不出来,必须等待行情稍微明显后,才依照其上升或下跌的角度画出趋势线。但是,怎么判断行情已经明显了呢?在空转多的循环里,我们把空头最后一段下跌地点当成A点,然后,行情会展开复苏初升段,当初升段完成后,行情开始进行回档修正,而这个修正波的低点,我们把它当成B点。现在,我们选择画线工具"两点直线",只要定位A点与B点这两点,就可以画出"上升趋势线"。相反的,在多转空的循环里,我们也可以将上述的画法颠倒过来,画出一条"下降趋势线"。
一般技术投资者利用图表来判断行情前,通常会先顺着股价的走势画出一条趋势线,然后,观察该趋势线是否被跌破?以作为停损卖出的参考。这种判断法,在股民实际买卖股票时,的确是简单又有效的办法,不过,却也经常让股民忽略了趋势线的其他内涵。趋势线代表股价前进的方向,就好像一辆车行驶在公路上,很难让它沿直线行驶,难免要有时偏左、有时偏右。股价的原理也是这样,正常的情况下,股价应该持续顺着趋势的轨迹前进,然而,事实上,股价也会忽而朝趋势线的左方偏离,忽而朝右方偏离,这就是所谓的股价"乖离"。我们可以同时参考"乖离率(BIAS)"和"36乖离率(BIAS36)"两个指标。趋势线具有"密度"集中的意思,而且,在这密度聚集区,它更具有一种奇妙的"吸引力"。"吸引力"和"乖离"是一种同时并存,又互相对立的股价现象,他们存在于密度聚集区周围,因此,趋势线周围,便不断会出现这种聚散循环。由于"聚散"力量的关系,股价若距离趋势线超过一定的距离时,便会被"吸引力"牵制,而逐渐向趋势线靠拢,反之,当股价接近趋势线后,又会逐渐偏离趋势线而产生"乖离"。
"吸引力"和"乖离"现象,只是股价行为的一个"果",真正造成这种现象的"因",主要是因为股价行进的"角度"和"速度"。当股价上涨或下跌的幅度大幅增加时,一方面表示其行进速度正在加快中,一方面也表示其K线走势的角度会渐趋陡峭,一旦K线角度变陡,则自然会偏离趋势线,而促使其间的"乖离"加大。然而,不同个股的特性,拥有不同的"乖离空间",因此,当其"乖离空间"达到一定的限度时,股价便会因为吸引力的牵制,重新向趋势线靠近。
"吸引力"这个名词在股票分析中又称为"修正",而修正又分为"反向修正"与"横向修正"两种。多头上涨行情中的"反向修正"又称作"回挡",空头下跌行情中的"反向修正"又称作"反弹",横向修正则是"横向盘整"的意思。股价原理中的修正,主要是修正股价行进的"角度"和"速度",当股价行进角度过于陡峭,致使股价与趋势线之间的"乖离",超出一定的限度时,股价便会因为受到趋势线的"吸引力"的影响,放慢其行进的"速度",并且向趋势线靠拢,此时,股价可能会以"反向"或"横向"的方式,修正其与趋势线之间的"乖离"与"角度"。倘若我们想测量股价与趋势线间的"乖离",是否已达到某阶段的极限时,此时,你可以参考其"乖离率"指标的历史表现,借以判断股价是否即将进行修正。
上涨行情中为了调整股价与趋势线之间的"乖离"与"角度",股价会以回挡的方式,修正其与趋势线之间的"角度",一般情形下,股价回挡的幅度,通常为其前一次上涨幅度的1/3或2/3。反之,下跌行情时会以反弹的方式对应。然而,极强势或极弱势的行情,通常都以横向的方式修正角度,这种修正法称为"以时间换取空间"。也就是说,股价不需要以回挡或反弹的方式修正角度,在原有股价的水平下,让时间自然将股价推移至趋势线附近,完成吸引与修正的作用。
因此,横向盘整虽然很令股民厌恶,但是,它不一定不好,反之,它可能正在酝酿下一波的攻势。
2、上下甘氏线的画法:
甘氏线分上升和下降甘氏线两种,它是由William D.Gann创立的一套独特的理论。Gann有时被翻译成江恩,他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股票技术分析大师。甘氏线就是他将百分比原理与几何角度原理结合起来的产物。甘氏线是从一个点出发,依一定的角度,向后画出的多条射线,所以,甘氏线包含了角度线的内容。甘氏线分为上升甘氏线下降甘氏线两类。每条直线都有一定的角度,这些角度的得到都与百分比线中的那些数字有关。每个角度的正切或余切分别等于百分比数中的某个分数(或者说是百分数)。每条直线都有支撑和压力的功能,但这里面最重要的是1×1、2×1和1×2。其余的角度虽然在价格的波动中也能起一些支撑和压力作用,但重要性都不大,都很容易被突破。
具体画甘氏线的方法是首先找到一个点,然后以此点为中心按照不同的角度向上或向下画出数条射线。被选择的点同大多数别的选点方法一样,一定是显著的高点和低点,如果刚被选中的点马上被创新的高点和低点取代,则甘氏线的选择也随之变更。如果被选到的点是高点,则应画下降甘氏线。这些线将在未来起支撑和压力作用。如果被选到的点是低点,则应画上升甘氏线。这些线将在未来起压力和支撑作用。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甘氏线是比较早期的技术分析工具。在使用的时候会遇到2个问题。
第一,受到技术图表使用的刻度的影响,选择不同的刻度将影响甘氏线的作用。只要不断地调整刻度,永远可以使甘氏线达到“准确预报”的效果。第二,甘氏线提供的不是一条或几条线,而是一个扇形区域,在实际应用中有相当的难度。对那些不是专业研究江恩理论的投资者,最好不要使用甘氏线。
3、速阻线的画法:
速阻线,又称速度阻挡线,是由埃德森·古尔德创立的一种分析工具。当价格上升或下跌的第一波型态完成后,利用第一波的展开幅度可推测出后市发展的几条速度线,可作为支撑和阻力位置。
研判方法:
速度阻挡线的原理与甘氏线较相似,也是试图通过一些特殊的角度来界定价格的变化方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注两点:
(1)在速阻线的不同波段选取中如果有速度线出现重叠的现象,这条线在未来的趋势判断中会有很强的作用。
(2)在速阻线的不同波段选取中如果有速度线出现相交的现象,该交点将有时间预示作用,可以在该处做变盘操作。
4、黄金分割线的画法:
黄金分割是一个古老的数学方法。它的各种神奇的作用和魔力,屡屡在实际中发挥我们意想不到的作用。在实际中还被广泛用于“优选法”中。在技术分析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分析方法——波浪理论——要用到黄金分割的内容。
在这里,我们仅仅说明如何得到黄金分割线,并根据它的指导进行下一步的买卖实际的操作。
画黄金分割线的第一步是记住若干个特殊的数字:
0.191 0.382 0.618 0.809
1.191 1.382 1.618 1.809 2.00 2.618 4.236 6.854
这些数字中0.382,0.618,1.382,1.618最为重要,价格极为容易在由这四个数产生的黄金分割线处产生支撑和压力。
第二步是找到一个点。这个点是上升行情结束,调头向下的最高点,或者是下降行情结束,调头向上的最低点。当然,我们知道这里的高点和低点都是指一定的范围,是局部的。只要我们能够确认一个趋势(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已经结束或暂时结束,则这个趋势的转折点就可以作为进行黄金分割的起点,这个点一经选定,我们就可以画出黄金分割线了。
5、百分比线的画法:
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人们的心理因素和一些整数的分界点。
当价格持续向上,涨到一定程度,肯定会遇到压力,遇到压力后,就要向下回撤,回撤的位置很重要。黄金分割提供了几个价位,也提供了几个价位。
以这次上涨开始的最低点和开始向下回撤的最高点两者之间的差,分别乘上几个特别的百分比数,就可以得到未来支撑位可能出现的位置。?
设低点是10元,高点是22元。这些百分比数一共9个,它们是:
1/8、1/4、3/8、1/2、5/8、3/4、7/8、1/3、2/3
按上面所述方法我们将得到如下9个价位。
这里的百分比线中,1/2、1/3、2/3这三条线最为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回撤到1/2、1/3、2/3是人们的一种心理倾向。如果没有回落到1/2、1/3、2/3以下,就好像没有回落够似的;如果已经回落了1/2、1/3、2/3,人们自然会认为回落的深度已经够了。
上面所列的9个特殊的数字都可以用百分比表示。之所以用上面的分数表示,是为了突出整数的习惯。这9个数字中有些很接近,如1/3和3/8,2/3和5/8。在应用时,以1/3和2/3为主。
1/8=12.5% 1/4=25% 3/8=37.5% 1/2=50%?
5/8=62.5% 3/4=75% 7/8=87.5% 1/3=33.33% 2/3=66.67%?
对于下降行情中的向上反弹,百分比线同样也适用。其方法与上升情况完全相同。
如果百分比数字取为61.8%、50%和38.2%,就得到另一种黄金分割线——两个点黄金分割线。在实际中两个点黄金分割线被使用得很频繁,差不多已经取代了百分比线,但它只是百分比线的一种特殊情况。
6、费波拉契线画法:
将鼠标从一个相对低点拖曳到一个相对高点即得到费波拉契线。
用法:
费波拉契数列是一串神奇的数字:1,2,3,5,8,13,21,34,55,89,144,233,377,610,987,1597……直至无限。构成费波拉契神奇数字系列的基础非常简单,由1,2,3开始,产生无限数字系列,而3,实际上为1与2之和,以后出现的一系列数字,全部依照上述简单的原则,两个连续出现的相邻数字相加,等于一个后面的数字。例如3加5等于8,5加8等于13,8加13等于21,……直至无限。表面看来,此一数字系列很简单,但背后却隐藏着无穷的奥妙。在使用上述神奇数字比率时,投资者和分析者若与波浪形态配合,再加上动力系统指标的协助,能较好地预估股价见顶见底的讯号。
7、线性回归通道画法:
回归通道是一个极具特色的线型分析工具,有较强的实战价值。
股票的上涨或下跌总是以一种震荡的方式运行的,在形成上涨或下跌趋势的同时,也形成了相应的上涨或下跌通道。股票的运行通道里包含着较丰富的技术内涵,它对趋势的研判和行情反转点的研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道构成:
回归通道由五个部分构成
中间的这条线叫回归线,也是通道的主轴线。回归线是通过对股价作线性回归分析统计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线型的趋势线,最接近于股价趋势的真实内涵。
回归线上方的平行线叫通道上轨线。
回归线下方的平行线叫通道下轨线。
通道的实线部分叫回归确认带,即是回归确认的长度,也是进行回归分析起点终点的距离。
通道的虚线部分叫回归预测带,就是回归通道所预测股票未来走势区间。股票的未来走势将在回归预测带中形成技术判断。
技法原理主要包括:
1.用趋势线原理确定回归线;
2.用主要趋势形成的时间跨度确定回归确定带的长度;
3.回归确认带的长度一经确定不可轻易改变;
4.当趋势线明显改变是修正回归线,并用重新确定的回归线重新确定回归确认带的长度;
5.股价突破通道上轨时将冲高回落;
6.股价回落至回归线时将获得支撑而反弹;
7.股价跌破回归线时是卖出信号;
8.股价跌破通道下轨时是止损信号;
9.回归通道对上升第二浪有更强的预测作用。
Keltner Channel(肯特纳通道)
The Keltner Channel is based on the Average True Range and is sensitive to volatility. It may be used in place of standard deviation (Bollinger) bands or percentage envelopes.Overview
The Keltner Channel is made up of two bands plotted around an 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 (EMA), usually the 20-day EMA.
Prices breaking through the bands often produce buy and sell signals. The indicator was originally developed by Chester Keltner and later modified by Linda Raschke to use an average true range (ATR) calculated over 10 periods.
http://images.blogcn.com/2006/7/11/10/leson1234,20060711184451.gif
Interpretation
As with all envelope or band systems, the probability is that price will remain within the envelope. When price breaks though the envelope, it can be taken as a signal to either buy or sell.
When prices close above the top band, this often means a breakout in upward volatility to be followed by higher prices. When prices close below the bottom band, prices are expected to move lower.
In a rising market the middle line, or 20 period EMA, should provide support. Conversely, in a falling market it tends to provide resistance.
As with all trend following systems, the Keltner Channel works well in up trends or down trends, but doesn't work well in a sideways channel. As a trend following system it is not meant to catch tops or bottoms.
Keltner channels should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indicators, such as RSI or MACD, to provide confirmation of the strength of a market. An exit strategy utilizing trendlines and other indicators can b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s can be seen from the example above. Waiting for the price to close below the lower band often erodes much of the potential profits from a good move.
The calculation for Keltner Channel, based on ATR, is as follows:
For the top or Plus Band, the ATR is calculated over 10 periods, doubled and added to a 20 period 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
For the bottom or Minus Band, the ATR is calculated over 10 periods, doubles and subtracted from a 20 period 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
Signals
When prices close above the plus band, it is a signal of strength and rising prices
When prices close below the negative band, a signal that prices will drop is indicated
Signals stay in effect until the prices close across the opposite band. This should often be tempered, however, with the use of other indicators to provide better exit opportunities.
Further information
Also see the overview on Envelopes & Bands; as well as Bollinger Bands, the Price Channel indicator, and Average True Range.
大交易时代原创翻译
Keltner Channel
肯特纳通道(Keltner Channel):肯特纳通道是基于平均真实波幅原理而形成的指标,对价格波动反应灵敏,它可以取代布林线(Standard Deviation)或百分比通道(Percentage Envelopes)作为判市的新工具.
http://images.blogcn.com/2006/7/11/10/leson1234,20060711184451.gif
概况:
肯特纳通道是由两根围绕线性加权移动平均线波动的环带组成的,其中线性加权均线的参数通道是20。
价格突破带状的上轨和下轨时,通常会产生做多或做空的交易信号,指标的发明人是Chester Keltner,后来这一指标由Linda Raschke再度优化改进,她采用10单位的线性加权均线来计算平均真实波段(ATR).
解释:
类同于所有的包络线或环带状系统,价格倾向于在环带内运动,当价格突破环带时,通常意味着会产生做多或做空的机会。
当价格报收在顶部环带之上时,通常意味着向上动能的突破,其后价格会继续走高。当价格报收在底部环带之下时,则预期价格会走低。
在一个上升的市道里,中线或20单位线性加权均线,对价格能够产生支撑作用,相反,下降的市道里,中线会压制价格上行。
和所有的跟随趋势系统一样,肯特纳通道在上升和下降趋势里表现出色,在盘整市内则有所逊色,原因很简单,跟随趋势系统不会致力于寻底猜头。
肯特纳通道应当和其他指标混合应用,比如说RSI和MACD,这样可以对市场的强度进行确认。与趋势线和其他指标配合的出场策略十分重要,从上图的案例中,我们会明白这一点,等待价格收在底部环带之下,意味着一个良好趋势中的许多利润会被侵蚀掉。
基于平均真实波幅的肯特纳通道运算公式如下:
对于顶部环带来讲,在10单位周期基础上计算出平均真实波幅,乘以双倍,然后把这个数值与20单位周期的线性加均线数值相加,就会得出新的顶部环带数值。对于底部环带来讲,在10单位周期基础上计算出平均真实波幅,乘以双倍,把这个数值从20单位周期线性加权均线数值扣除,就会得出新的底部环带数值。
信号:
当价格报收在顶部环带之上时,意味着价格呈强势,后市看涨。
当价格报收在底部环带之下时,意味着价格呈弱势,后市看跌。
肯特纳通道发出的信号会一直有效,直到价格报收于另一侧波带之外,不过,与其他指标配合之后,经过调和优化的肯特纳通道交易法能够给出更好的出场机会。
延伸阅读:
包络线与环带,布林线和价格通道,平均真实波幅概况。
不要忽视RSI指标的缺憾
不要忽视RSI指标的缺憾由于RSI指标实用性很强,因而被多数投资者所喜爱。虽然RSI指标有可以领先其它技术指标提前发出买入或卖出信号等诸多优势,但投资者应当注意,RSI同样也会发出误导的信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该指标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盲区。在目前的市场中还没有出现一个十全十美的技术分析工具,RSI也是如此。指标不能决定股价涨跌,股价的变化是决定指标运行的根本因素。RSI指标最重要的作用是能够显示当前市场的基本态势,指明市场是处于强势还是弱势,或者牛皮盘整之中,同时还能大致预测顶和底是否来临。但RSI指标只能是从某一个角度观察市场后给出的一个信号,所能给投资者提供的只是一个辅助的参考,并不意味着市场趋势就一定向RSI指标预示的方向发展。尤其在市场剧烈震荡时,还应参考其它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不能简单地依赖RSI的信号来作出买卖决定。
首先,应该看到RSI指标的时间参数不同,其给出的结果就会不同。
不同的投资者对时间周期的设定有不同的个人偏好,从理论上讲,较短周期的RSI指标虽然比较敏感,但快速震荡的次数较多,可靠性较差;较长周期的RSI指标尽管信号可靠,但指标的敏感性不够,反应迟缓,因而经常出现错过买卖良机的现象。
此外,由于RSI是通过收盘价计算的,如果当天行情的波幅很大,上下影线较长时,RSI就不可能较为准确反映此时行情的变化。
第二,超买、超卖出现后导致的指标钝化现象容易发出错误的操作信号。
在"牛市"和"熊市"的中间阶段,RSI值升至90以上或降到10以下的情况时有发生,此时指标钝化后会出现模糊的误导信息,若依照该指标操作可能会出现失误,错过盈利机会或较早进入市场而被套牢。
第三,RSI指标与股价的"背离"走势常常会发生滞后现象。
一方面,市场行情已经出现反转,但是该指标的"背离"信号却可能滞后出现;另一方面,在各种随机因素的影响下,有时"背离"现象出现数次后行情才真正开始反转,同时在研判指标"背离"现象时,真正反转所对应的"背离"出现次数并无定论,一次、两次或三次背离都有出现趋势变化的可能,在实际操作中较难确认。
第四,当RSI值在50附近波动时该指标往往失去参考价值。
一般而言,RSI值在40到60之间研判的作用并不大。按照RSI的应用原则,当RSI从50以下向上突破50分界线时代表股价已转强;RSI从50以上向下跌破50分界线则代表股价已转弱。但实际情况经常是让投资者一头雾水,股价由强转弱后却不跌,由弱转强后却不涨的现象相当普遍。这是因为在常态下,RSI会在大盘或个股方向不明朗而盘整时,率先整理完毕并出现走强或走弱的现象。
在实际运用中若要克服这个缺点,可以在价格变动幅度较大且涨跌变动较频繁时,将RSI参数设定的小一点;在价格变动幅度较小且涨跌变动不频繁时,将RSI参数设定大一点即可。
市场的技术分析几方面
市场的技术分析几方面1:市场的基本面把握,也就这拨行情的背景和内在的动力,或者说一拨板块行情的背景和动力。国家的政策导向,当然这些作为参考,但不可不知道。
2:整个市场的趋势所在,市场属于熊市还是牛市,市场属于反弹还是反抽,是下降趋势还是上升趋势。其实这点只要不过于刻意预测还是比较好把握的。这牵扯你的胜算问题,所以有人说牛市中傻子都能赚钱,熊市中高手也栽跟头,就是这个道理。
3:目前的板块分析和热点分析。目前那些板块强于大盘,那些板块有着建仓动作。那些板块和个股是热点和龙头。板块是如何轮动的。等等。这牵扯选股和选操作时机。这些都是经验和对市场的熟悉才能造就,没有办法,只能去了解这个市场。
4:技术分析。目前有形态分析,趋势分析,波浪理论,江恩理论,能量分析等等。这些决定你对一个个股的评价,和选择操作买卖点等。但这是个无底洞,也是很多人都钻进了牛角尖的地方,认为这要穷其一生来实现的。但个人认为你不是要赚整个市场的钱,你可以选择赚自己把握的钱。那么你需要的技术就简单了,甚至说要刻意的去简化自己的技术。负责意味着矛盾,最好是买点卖点趋势,这样就好了。
若说我进入这个市场,说实话时间不长,总共从开户也就2年把。其中很长时间有事情没有操作。
说起来分为几个阶段
1:03年10月份认识这个市场,当时是航天概念,好像是卫星发射巴。中国卫星让我见识了东西上天,股价落地这一壮举。
当时懵懂无知,了解了一些技术,当时开始是唐能通的什么多方炮阿,老丫头拉等等纯粹骗人的玩意,但从历史趋势看,真是让人欢欣鼓舞,真他妈的牛B 阿。好终于找到了葵花宝典了。其实股票市场就是这点最骗人,因为你从历史走势看傻子都能赚钱,但你一操作的时候,自己就成了傻子了。
结果幸好小割出局,没有被套。知道了概念这玩意大家都知道了也就危险了。就像前一段的新能源和航天股。大家都预测10.1前应没有问题,主力开始出货了,而目前这两个板块的反弹,10.1估计蹦跶蹦跶也就差不多了,虽然还要反复,但估计快了。特别是天威,大家都知道是龙头,,主力也真是凶猛。但你去看看真正的长牛股,没有生猛的巴,反而像老太太似的特别磨人。
2:被卫星砸了以后,开始继续寻找葵花宝典之路。看着浩如烟海的技术分析资料,偶茫然了。
若技术分析就像大海,那俺一进去就淹死了,太他妈的多了,并且每个人都把自己当成神-
-其实是他妈的神棍。就动了偷懒的念头,因为看到很多高人的分析真的很准(当时不知道,其实
想达到哄骗劳苦大众的水平真的很简单,因为人有欲望的)。所以就加入了一个资料网站会员。幸好
这个网站只是把各种会员资料汇总一下,不会让你买这卖哪,而庆幸的是正好到了1307开始的大牛市。
记得当时跟着神光会员资料作了两个个股,模塑科技和三星石化,其他的小参与,这两个因为当时价位不高,感觉安全参与仓位重了点(散户心理,涨上去的全部敢买,买也等跌下来,呵呵)。过年赚了一部分后,在过完年后因为有事情要做,不能分心,所以就不再作了。但当时赚了点钱真是自信心狂涨,开始像小丸子一样有了妄想症:一个星期多少百分比,一个月多少百分比,一年多少百分比,10年多少百分比,靠,眼球都变成$了,整个一精神病,也导致后来被市场修理的挺惨,所以市场根本不怕你赚钱,因为你赚了点钱,你的欲望会无限方法,你会还回去更多,特别是散户,在一个股上赚了钱简直要爱上这个股,要是这个股票有性别,相信嫁给它的不少,呵呵。
3:当我的不能分心的事情忙完已经4月中旬了,股市在在4.9号一根大阴线的洗礼下在逐渐降温。俺在忙完了事情终于可以腾出手来施展股神秘籍赚银子了。嗯,还是选600764中电广通把也就是以前的三星石化,没见人家都改名字了,成了高科技企业,石化价格7/8毛正常,高科技还不得15元,好就它了。俺也不知道中电广通科技牛B,神光资料说的,外面论坛看的,那时候它可算一颗新星(庄家造势可真牛B)。好,半仓拉。恩跌了,到7元多了,一个犹豫没有止损,哦,算了,这种长线潜力股先拿着,低位补仓。哦,你说大盘危险啊,没阿,回档,都说要上1800,甚至2000不止阿。国家19条不知道,靠,谁退后龙头闸扎死谁。主力不做多如何赚钱是巴,呵呵,放着这么好题材,这么好概念,只有涨才赚钱,跌是为了更好的涨。低位满上。你看涨回来了巴。放心,肯定上的,哦又下来了,难不成要深调............后来在大盘势如破竹的下跌下,幸好没有抱着,咨询下别人,然后出局了(利润吐出一部分,还剩一点,所以自信心没有消灭)。
散户心理是什么,这里很清楚,相信庄家根驴子似的,直性子,只有拉可以赚钱,跌都是回调,相信概念,相信题材,相信舆论,整天站在大多数人身边,而股市中80%甚至99%的人是错的,特别是关键时候。
4 :在漫长的下跌过程中,终于作为旁观者见识了下跌中,主力们都被杀的溃不成军。慢慢看些技术分析,但总是感觉阻力支撑什么好象带有有用又好象都没用。在 9.14那次行情,也猜测出来了,但作为散户,总是在固执的等待着最低的买点,原本预测第二天下跌回升买进。结果开盘就向上逐渐加速,而自己的盯着的股也涨了一部分。总是盼着回调买,而大盘不回调一路上扬,所以那次行情基本没有做成,等到到了顶部能买了也就来回一下没有什么赚头,幸亏走的早。
散户心理:总是非常固执,总是去预测庄家该怎么走,不那么走就不知所措。什么回调买入,这要讲什么时候,行情确立直接买就行了,趋势向上,可能会在你的成本区震荡,但只要趋势向上还是会上去的。所以任何时候都要争取主动地位,上升趋势持股而不是等待回调买入。
5:后来在大盘在1300区间震荡,做过几次,但因为没有自己的技术,也就是瞎蒙,幸好震荡市场,没有做电梯。
当时疯狂看各种技术,看各种高人的言论,但总是效果一般,有不少高人意见是不错,但也有着自己的局限性,而你跟着人家操作必然晚了一拍,也就是至少一天,而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所以我不认同跟着谁操作这种事情;即使这人真的很牛。
在后来,感觉要想在这个市场生存,必须有着自己的买卖点,而现在自己不行,所以只好别的资金都不动,就拿出1/10仓开始边学习边操作,检验技术,总结错误。这样效果的确好多了,妄想症减少了,理性多了。而不会头脑发热了,各种技术有时候有效,而不有效的时候能果断出局了。
但还是没有形成一个系统。
在7月份前,还是处于那种状态,感觉技术好用,但分时候。看别人有道理,自己操作也对,但总是没有底气,小仓位惯了,反而不像以前傻不楞登有勇气了。
上面一看各种压力,下面一看各种支撑,这样你操作就会犹犹豫豫。而你是买哪个点,低了怕更低,高了怕回调。埃,这不叫炒股,较折腾自己。整个一震荡指标。
当中学习了波浪理论,江恩理论,经典技术分析比如形态分析,量能分析,各种指标分析等等。但总是感觉各种技术割裂,没有实战只是理论。
后来看了些帖子,看到其实不少高手的技术也就很单一的,但总是能始终如一。
后来看看亚当理论,以及其他关于心态和思路的资料,看来看去,高手之所以为高手,四个字:顺势而为。
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为什么?因为这个势很难理解,别人说的跟你说的不一样,你也么有什么定性,所以自己整天势来势去,评论来评论去,整个一股评人士,实战根本不行。
所以偶开始好好研究大盘和个股的历史走势,希望能从中找出自己的势来。
因为正好有一格整段时间,所以我把荐股王的每日评论,古亦通的每日评论,时间卡位的每日评论等等都整理好,然后按照每种理论把大盘和一些个股历史走势复盘一遍,时间周期从我熟悉的03年10月开始到现在。用截图软件截到图形,然后再图形上直接文字分析,这样有一个连续性,持续时间接近一个月,而图形更是整了几百兆。这样在这个磨练中,慢慢把各种理论验证整合;和整理思路。
我要庆幸有这么一段努力,经过这么一段努力,偶终于有点信心能在这个市场上活下去了。技术分析西还是有点用的;并且能模模糊糊找到各种技术分析的根本和那些时候有用了。也断绝了以前的一些妄想,比如波浪理论和江恩理论,这两种理论可能是我才智有限,实在是不能在大盘和个股趋势没有走出来前能做出准确的预测的。
我发现寻找当前趋势的判断还是比较容易的,而要是想提前市场则是经常吃苦头的。
在经过我的各种验证,我决定放过一些机会,抓住自己能把握得机会。
这个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多了就成了路,那么我要找一条能走得路,虽然这条路不是阳关大道,但至少要走得通。
在这个市场上,要承认机会是无穷无尽的,正因为如此,所以人会面临很多诱惑,而我们能把握得则很少很少,要在这个市场上生存,必然要和自己的欲望和恐惧斗争,而武器则是我们的经验和纪律。
在我感觉,要在这个市场上生存,最重要的是理念,心态,经验,技术则是细枝末节,虽然必不可少,但只是提供了我们作决策的一些参考意见罢了。而技术分析千万别走火入魔,要相信它是一种概率上的东西,人心理共振的东西,而不是规律。股市没有规律,只有概我知道自己必然属于那些平庸的人士一个,不可能成为大师,不可能成为绝顶高手。我要选择一条自己有能力走好的路。
大家都知道上升趋势大家都赚钱,而下降趋势很难赚钱,而大盘是上升趋势,个股也是上升趋势,不赚也难。所以我在看过了江恩,波浪最重不得门而入的情况下,希望能找到自己的趋势判断。
为了保险,也为了能提高胜率,我制定了下面的操作规则:
我的操作区间:(注意,这里说的趋势是我自己交易系统的判断结果的理解,而不是大家认为的,但殊途同归,所以还是要找自己的趋势)
对于大盘:
1:周线上趋势止跌,开始关注,趋势转势开始进入上升则周线进入科操作段
2:日线趋势中,在周线止跌时候注意日线趋势的震荡蓄势和什么时候转势进入上升趋势。认为是蓄势时候可以尝试性介入提前止跌的并且蓄势完美的个股,当然仓位少量,重要为了更好的感觉这个市场,因为空仓和你仅有1/10仓的感觉都不会相同,但这时候绝对不会重仓,会影响判断,在日线级别启动阳线处介入。这个启动阳线大家当时都能判断出来,只不过人们在下跌过程中养成了不追高的习惯,当时心理上的最小阻力是等等看,看能否真正转势。而第二天则很大可能性还是在观看中错过。人是有惰性和惯性的。日线趋势决定了操作的波段。
3:小时线趋势找买卖点。在日线,趋势向好的情况下,找小时线趋势的买卖点。因为分析日线趋势,容易造成晚一拍得错误,这在实战中非常恐怖。所以小时线趋势一定要研究的,小时线的买卖点能在当天作决定,这点是必须的,事后诸葛亮和事中诸葛亮的差别在这里,但事后诸葛亮没有风险,事中诸葛亮需要有风险还要提前作准备。
对于大盘,就像上面所说,而针对个股的操作也类似上面大盘的可操作区间。
在周线趋势向上进入可选股,日线趋势决定波段,小时线趋势决定买卖点。注意,这里少了一个前提,就是选择股票的问题,这牵扯板块分析,热点分析,个股蓄势和能量历史走势分析。这里先不说了。
我的操作思路是,既然大盘向好的时候比较好赚钱,而大盘不好的时候赚钱比较难,那么我的目标是要抓住大盘每次100点以上的中级向上趋势的行情,而要放过任何一个下降趋势中的反抽,小反弹。而在大盘进入可操作区间的情况下,按照个股的趋势分析来操作个股。
关于趋势的调整和反转买卖点问题,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周线趋势向上,日线趋势向上,则完全可操作,小时线趋势调整到位的时候日线趋势没有破坏则是买点,日线趋势形态良好,小时线趋势结束则是卖点。
而日线趋势向下调整,周线趋势向好,则等待日下线趋势调整到位看周线趋势是否完好,完好则是日线级别的波段性介入点。依次类推。但目标是首先大盘在波段向上趋势内安全,再操作个股。这是前提。
其实,这个三个周期共振性分析,是我从时间卡位兄那里领悟过来的,只不过它研究的是rsi这样的震荡指标共振,我把它用到了周期分析上来。
很多人对指标无比热爱,很多人对指标无比痛恨。
热爱的人认为他神奇无比痛恨的人认为他骗人,故作玄虚。
其实都是对的,至少都对了一部分人,也都是错的。
从指标的来源说起,从数学上讲,假设考虑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输入变量当然是我们最基本的close,open,high,low,换手率,量,时间。扣除作为索引的时间,仅有6个自由度,也就是6个变量,而输出是我们的后面走势判断,说白了,也就是涨还是跌,这是一维变量。
而rsi,macd,均线,boll等这些指标都是从价格上引出来的,只不过方式不同,所以很多人说骗人者也是真的。
因为他们包好的变量是一样的,只不过影射函数不同,也就是影射的投影空间不一样(这里从数学上说,要不然说大不大明白)。他简单的几个指标投影到另一个高维空间中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虽然可能结论不近向通,但总归你的出发自由度一样,所以殊途同归,效果类似的。不信你把均线,rsi,macd等价格出发的指标的参数设成一样,放到同一图下看,他们的趋势真的是完美的分形。
所以靠指标帮你做趋势分析,买卖点,这种机械的活,那么从根本上不可行。所以指标神化论破灭。
增长的轨迹
增长的轨迹在技术分析中,大家都很清楚的知道黄金分割率的重要性;也能举出大量的例子来证明其神奇的功能。其实,黄金分割只是菲波那奇数列的一个极限值,因此只是反映了菲波那奇数列神奇性的一小方面。下面,就从菲波那奇数列入手,讨论在技术走势中波动变化的自然增长趋势。
一、 从黄金分割到菲波那奇
黄金分割:
早在古希腊时,人们就对黄金分割有着很深的认识,这构成了西方理性化思维的一条主线。从古希腊的建筑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黄金分割的应用随处可见,充分体现了西方人对其神奇性的理解。这些资料散布于多种介绍的文章之中,这里不作详细介绍。
菲波那奇数列:
菲波那奇在1202年出版了名为《关于算盘的书》。书中,他用一个简单的数学题提出了菲波那奇数列的概念。问题是这样的:
“假定每对家兔每月可繁殖两只小兔,并且每只家兔到两个月以后就可以繁殖后代。那么若开始时有一对家兔,经过一年的时间将繁殖出多少只家兔?”
问题的答案是233对后代。但每月低的家兔对数将作如下变化:1、2、3、5、8、13、21、34、55、89、144、233。序列中每个数字均是前两个数字之和。
如将上列数字进行推广,就可得出菲波那奇数列。将每相邻两数的前者除以后者其极限结果就是“黄金分割率”0.618。
二、从菲波那奇到普遍性的增长和衰竭
由于菲波那奇数列在各种领域中都有不出的表现,因此对它的描述不一而足。下面,就从技术分析中的角度来看看数列增长的根源。
1、 普遍性的增长数列
1、1的基点形成了基本菲波那奇数列的基础。但在现实世界中,基点1、1是一种很特殊的现象,因此如果将基点加以变化,就能构造更加普遍的适用性数列。如:以4和7为基点进行推倒的增长数列将是不同于菲波那奇数列的新数列,但最终其极限值仍旧是0.618。只是基点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表达方式。以下为增长数列的数学表达:
x、y、x+y、x+2y、2x+3y、3x+5y、5x+8y、8x+13y、……
这一点在技术分析中很重要,用这种一般性的数列可以说明在技术分析中每一个图形比例的特殊性。但对于在下面的分析,还是以最常用的菲波那奇数列来方便说明。
2、成长与衰竭
菲波那奇数列中,如果将正向推导至无限的数列称为成长数列;那么就将逆向推导至起始点的数列称为衰竭数列。如下:
成长数列:1、1、2、3、5、8、13、21、……
衰竭数列:……、21、13、8、5、3、2、1、1
而这两个数列体现了价格走势是如何生长与见顶的过程。
对于成长数列一般书介绍的较多,下面就从衰竭数列来探讨其产生原因。
一般说来,价格波动是由于受多种周期性的因素影响的。因此,在价格逐步上升见顶的过程中,长期、中期、短期周期的不段交织使上升的动力逐步衰竭,当三个周期达到同时达到顶点时,价格就处于最高点。而在上升中周期的交织是形成上升上升幅度逐步衰竭的基本原因。同理反之,则可以说明成长数列中趋势变化的原因。
三、增长数列的表达
以上两种方法只是将菲波那奇数列的变化性加以说明,而下面就来谈谈菲波那奇在实际中的应用。
1、 初始比例和极限比例
菲波那奇数列(1、1、2、3、5、8、13、……)
初始比例:1、0.5
极限比例:0.618
在菲波那奇数列中,初始比例和极限比例的重要性是相同的。有时,初始比例会更加重要。这在技术分析中是显而易见的。
对于普遍性的增长数列来说,初始比例与起始基点密切相关。因此,会形成特殊的变化。但不管什么数列,由于其极限比例是相同的,因此,仍有其共性存在。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技术分析中极限比例0.618更容易产生影响作用的原因。
江恩理论曾经对回调的概率进行过全面的描述(这里不作介绍)。给出结果的是对总体比例出现情况的总结。由于不同增长走势的比例应有不同的回调概率出现。因此,在具体操作中也要有不同的把握。
2、三生万物
菲波那奇数列主要来源于成长。因此,对于第一个数与第二个数之和的第三个数字的出现是成长的关键所在。是增长中的重要环节。
在哲学中:一是本元;二是本之反(存在本体和对立形成世界的两极);三是本之变(三生万物)。同样在技术分析中,三对于确定分析结果也有着特殊的意义。
四、补充
这种增长数列适用于分析之中,但在实际的应用中应甚之又甚。
对于每个初次应用0.618、0.382来交易的人都会有着痛苦的经历。不是不用心,而是太当真,其结果是为违背了交易买卖的第一原则“顺势而为”,而遭到损失。由此而见,对于这种更加适合于分析的法则来说,应用起来如无其他辅助工具的帮助,应该慎重考虑。在实际操作中,如有方法对交易方式加以改进,才可更好地应用于实际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