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内外专家认为中国银行业全能之路仍漫长
■中国证券报
在上周日闭幕的2007年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称,未来五到十年内
, 外资银行在华市场份额达到5%-10%是完全可能的,中国银行业必须加快发展,走全能
银行之路.但包括他在内的与会专家认为,由于国内金融基本制度建设滞后、国内银行
业服务水平较低等综合因素,这条路还很漫长.
未来5年竞争激烈
朱民预计, 由于中国的银行业市场已成为世界银行业的兵家必争之地,在未来5年
时间内,国内银行与外资银行的竞争将非常激烈.
朱民说, 目前银行业市场规模已达5万亿美元,并且每年约有14%-18%的存款增长,
1 5%左右的贷款增长.更重要的是,该市场很缺产品.他介绍,世界前五大银行利息收入
占资产的比重是2 .1%,中国银行业是2.2%;但在非利息产品收入上,前者占资产比重是
1.7%,后者是0.45%,差距很大.
朱民认为, 中国金融业开放以来,中外银行的竞争局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在竞
争主体上,外资行在中国有了分支机构和有实际管理权的银行机构;二是在竞争格局上
,随着外资行当地化以后,其将进行区域兼并和扩张,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
杂格局; 三是在竞争区域上,从东部转向中部和西部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四是在产品
上,外资行是高端和零售并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剑阁认为,尽管竞争激烈,但国内银行也有很大的发
展空间,比如利用传统的纯贷款业务,目前的存贷差达到了20年来的最高点.
亟待夯实基础建设
专家认为,国内银行业的发展不仅面临排队难之类的服务水平差等问题,还面临大
环境下的金融体制建设较慢等问题.
苏格兰皇家银行中国区总经理李权认为, 在中国市场发展面临的难题是:监管成
本高、多头管理、不同地方的监管部门对统一政策的解读有差异.此外,中国资本市场
不够发达,银行产品单一.
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说,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既是大银行要面对国际
竞争, 又是要亟待发展出一大批地方民营中小金融机构.他还认为,中国金融体制建设
还不到位, 如没有真正的私募基金,债券市场不完善;地方政府发债问题、中小企业融
资难问题等都没解决,而这些涉及基础的产权制度和法律制度.
朱民透露,目前中国银行正在江苏、浙江、福建试点中小企业贷款的新模式,并将
投资1 00亿元来改造内部的计算机系统,还计划对所有的11000多家网点进行功能区划
,按产品分类办理业务,解决排队难问题.
美林国际董事长伟凯文认为,全能银行是一个概念,大型金融机构提供所有的服务
、全方位的服务.他说,中国的银行有很多资产,存贷差可带来高额利润,更应提供更多
服务、产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