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ddjun

☆☆☆☆☆ 2005年11月1日实战看盘交流专帖 ☆☆☆☆☆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31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kkkkkkkkkkkkkkkk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4-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31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ddddddddd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85 天

发表于 2005-10-31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yudai22 at 2005-10-31 19:25
明天看看今天抢错了没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31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8-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8 天

股指家园结构深研究缠学道亦有道特训营

发表于 2005-10-31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消息确认!
中石油60亿收购旗下三上市公司流通股!

李小宁     上海证券报     2005-10-31 6:58:08

  今日,中石油旗下三公司辽河油田(000817)、锦州石化(000763)、吉林化工(SZ:000618、HK:0368、NY:JCC)发布公告,中石油将出资61.5亿元回购上述公司的流通A股、H股和美国存托凭证。

  辽河油田公告称,中石油将以每股8.8元的价格全面要约收购辽河油田的所有流通股2亿股,收购资金总额为17.60亿元。锦州石化公告称,中石油将以每股4.25元的价格收购锦州石化1.5亿股的流通股,收购资金总额为6.375亿元。

  相比较,在深交所、香港联交所、纽约证券交易所三地上市的吉林化工的回购方案最为复杂。对于深交所流通A股的回购,吉林化工公告显示,每股回购价格5.25元,回购流通A股2亿股,收购资金总额为10.5亿元;H股的回购价格为每股2.8港元,H股美国存托股份每份回购价格为280港元,中石油回购吉林化工全部境外上市外资普通股股本需要资金27.01亿港元。

  中石油称,本次要约收购以终止这三家公司的上市地位为目的,旨在解决中石油与旗下三家公司之间的同业竞争问题,减少和进一步规范中石油与三家控股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0。
参与人数 1 +8 时间 理由
飞天 + 8 2005-10-31 23:03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31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yudai22 at 2005-10-31 19:25
明天看看今天抢错了没有!


恭喜,肯定抢到了难得的机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8 天

股指家园结构深研究缠学道亦有道特训营

发表于 2005-10-31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皮海洲:退市制度应重视对投资者的保护

皮海洲     搜狐证券     2005-10-31 17:50:55
  近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对《证券法》修订草案三审稿进行了分组审议。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建议,法律草案应强调退市制度,让劣质上市公司退出股市。成思危指出:“一定要让股市中的上市公司有进有退,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这是股市的治本之策,也是真正保护公众投资者的利益最重要的一点。”

  不可否认,大量劣质公司的存在确实严重地影响了上市公司整体质量的提高;而且这些劣质公司的大量存在也给投资者带来了极大的投资风险。因此,让这些劣质公司退市应是大势所趋。

  但是,这里涉及到一个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问题应该引起决策层的特别重视。因为从目前的情况看,对于那些退市公司,管理层基本上都是让其一退了之,什么对投资者的保护都没有,所有的退市风险都推给了投资者来扛。可以说,就目前的退市制度来看,每一家企业的退市都是对投资者利益的一次损害;如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退市的力度,其结果只能是对更多投资者的利益进行损害。

  或者,在管理层看来,退市公司退市之后,让其股票进入三板交易,或设立场外交易,使公众投资者手中的股票可以变现,这就是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了。笔者以为,这种看法是非常片面的。不错,让投资者手中的股票能够变现,这确实是对投资者利益的一种保护,但是,这种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是非常不够的。毕竟,股票退市后,其股票的价格早就面目全非了,投资者能套现的资金是非常有限的,相反,投资者不得不承担巨额的投资损失。因此,我们绝对不能把投资者手中的股票可以变现等同于对投资者利益保护的全部。实际上,要在退市过程中重视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还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之一,在退市的途径选择上,应少用摘牌退市的方法,而多用并购退市或换股上市的办法。摘牌退市不仅是让股票退市了,实际上就是那些持有退市公司股票的投资者也被一起退市了。这种退市使股票的市值大幅贬值,它给投资者利益所带来的损害也最大,因此应尽可能地少用。退市应尽可能多地使用并购退市的办法,采用“琼民源模式”,用新的上市公司来取代应退市公司股票来上市。在此一退一进之间,上市公司的质量就会明显地得到改善。

  之二,采取回购退市的,其回购价格的确定应有利于保护公众投资者的利益,其回购价格应不低于回购公司股票的发行价,或新股发行价、增发价、配股价的综合成本价。如果回购退市公司,其股票发行价是高价,而回购价却是低价,在这一高一低之中,公众投资者的利益明显受到了损害。

  之三,应建立赔付制度,给公众投资者以合理的补偿。企业退市,必须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特别是对于那些掏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不仅要追究其掏空上市公司的责任,而且还应由其承担起对公众投资者的赔付责任,全额赔偿投资者所蒙受的投资损失。对于那些缺少赔偿能力的大股东,则应由地方国资部门或财政部门或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来承担赔偿责任。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31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涨到1200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8 天

股指家园结构深研究缠学道亦有道特训营

发表于 2005-10-31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向郎咸平和皮海洲致敬!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5-10-31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指导!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9 天

发表于 2005-10-31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来做个反弹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31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缩量反弹,好景不长。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31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正是噪音交易者的天空,呵呵
下跌空间不会太大,介入强势股和超跌问题不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0-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31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指明方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0-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31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的分析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31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D版 但是 这次是不是小阶段的反弹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31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算的真准呐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31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护盘资金重出江湖能否再度成功而退

对市场的前瞻性判断和分析是本栏的最大特点,9月中旬首次在市场中提示大盘调整风险,建议投资者降低仓位减少操作,10月份始终指出只要量能不放大,那么指数将继续向下探底寻求支撑,上周明确指出半年线危在旦夕,沪指将试探千一整数关口,指出千一反弹迫在眉睫,并且指出航母股、指标股将成为市场的中流砥柱,前瞻性对市场走势和热点切的准确分析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完美体现。

  护盘资金启动,在人心恐慌快速蔓延之际,投资者所期盼的神秘资金再度出现,但能否从根本上扭转弱势还需继续跟踪。今天深沪两市走势正如本栏的预料双双大幅上扬反弹,但性质上属于大幅快速下跌之后的纯粹的技术性反弹,沪指最高冲至1096.15点,尾市有所回落,最终以一根中阳线报收,而成交量却大幅萎缩,单个沪市金额还不到70亿元,两市相加不到110亿元,成为近期的地量水平,充分证明了今天的上扬根本没有场外增量资金的进场,而只是存量资金的运作,而缩量反弹的空间将被极大的限制,今天沪指反弹的最高点还没有触及短期的5日均线,表明上行的阻力依然沉重,对于后市我们认为,短期内沪指继续大幅下跌的机率很小,将出现止跌企稳的走势,仍会出现一定的反复,1070点附近的支撑相当强劲,但1100点上方尤其是1120点上方的压力则相当沉重,因此,投资者可利用本次技术上的企稳调整自己的持仓结构以及仓位。

  焦点一:神秘资金护盘能否成功?

  本栏在上周连续两次指出在市场极度疲弱之际,投资者要重点关注指标股、蓝筹股的动向,并且指出指标股必将成为市场的中流砥柱,今天中国石化中国联通长江电力三大航母股全线启动上扬,其中中国石化最大涨幅超过4%,长江电力已经是第五天收出阳线,他们的启动成为稳定人心,推动指数上扬的最直接动力,而我们知道,起始于6月份的本轮股改行情,也就是千点绝地反击战的发起者就是这部分个股,这部分个股承担着市场最艰巨的重任—护盘,而当时确实有背景雄厚的神秘资金大举进场,有效地完成了任务,那么,今天这部分个股再度上扬,盘中明显有有资金在进行有目的的运作,我们认为,在上周连续的快速下跌之后,护盘资金再度进场,我们认为,今天指标股上扬的根本目的是挽救市场的极度弱势以及恐慌气氛的蔓延,与上次护盘的作用不可同日而语,也就是说,今天的指标股护盘不会产生太大的市场反应,而只是延缓本轮调整下跌的速率,这是因为从时间上看,本轮调整只有一个月,至今短短的25个交易日,而上次却超过了半年之久,接近170个交易日,再者当时在千点,大部分个股都蕴含了极强的超跌反弹的动力,当护盘资金撬起了杠杆的一头,那么整个市场就会群体反应,但经过前期的上扬,大部分个股已经处于超买态势,向下调整的动力远远大于向上的反弹动力,也就是说,护盘资金现在处于一种曲高和寡的境地。最后,由于整个经济形势有所转变,从已经公布完毕的三季度报告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利润、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等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由于这样的原因,场内的机构资金明显出现分歧,减仓力度明显增大,所以,作为护盘资金来说,它们也不会不考虑到这一实际情况。

  焦点二:技术性反弹过程中怎样操作?

  从今天的盘面上看,由于指数的反弹,部分个股的活跃程度开始明显增加,受到中国石油斥资61亿元收购3家上市公司消息的影响,石化板块全线启动,齐鲁石化扬子石化石炼化等明显有资金介入,而3G板块中的部分个股则继续走强,如大唐电信南京熊猫等,尤其是部分个股出现了快速的拉升,如武汉塑料南天信息湖北金环等都达到了涨停价位,明显比上周个股行情活跃,可以认为,由于大盘短线跌势暂缓,场内部分超跌个股盘中主力也趁机展开了自救行情。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在目前的点位,场内的资金正在寻求反弹的突破点,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人气出现了快速的恢复,个股开始活跃,指数也出现了快速的反弹走势。但是,在具体操作中,由于我们将今天的反弹看作是纯粹的技术超跌反弹,所以总体上采取谨慎策略仍不失为最好的方法,逢高降低仓位,以及调整自己的持仓结构,回避个股的非系统性风险。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31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yanbo_yuan at 2005-10-31 17:45
晕,沪市的成交量应该是67.3亿元吧,没有上周五的量大

我的看盘系统有问题吗?今天显示的成交量是不是不对啊!
未标题-1.pn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31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学家齐聚北大把脉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热点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每季度举行的“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越来越受到经济界和媒体的关注。10月29日下午,北大万众楼礼堂座无虚席,走廊上也站满了听众。在第三季度经济数据出来之后举行的报告会上,林毅夫、宋国青、卢锋等教授及高盛(亚洲)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梁红、天则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张曙光就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热点问题阐述了各自的观点。

  从长期看人民币将升值

  中心主任林毅夫指出,从长期看,人民币汇率会升值。至于人民币将如何升值,林毅夫认为,采取有管理的浮动,小幅度的波动是最优选择。

  卢锋教授分析,从过去几年的情况来看,我们实行的是盯住美元汇率制,宏观上我们采取了调控手段,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没有充分释放,形成目前的升值压力。

  是否通货紧缩意见不一

  宋国青教授分析,从三季度的M2增长情况看,通货紧缩阴云慢慢消散了。他表示,中国根本不存在出现持续较长通货紧缩并无法改变或很难改变的原因。

  林毅夫是国内比较早认为在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会出现通货紧缩的专家,他指出,短期时间内生产能力普遍过剩,通缩压力仍然有。而且从严格的经济学定义来讲实际在9月份已经进入通货紧缩,比原来预期还早一点。林毅夫认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数据已经充分显示出来。造成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是生产能力全面过剩。如何解决通货紧缩?林毅夫的“药方”是:把存量消化掉。

  拉动内需成为共识

  内外经济失衡一直是经济学家关注的问题。不少经济学家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尽快拉动内需。

  宋国青认为,税收的调整对于刺激消费需求有一定作用,但是相对于调整内外失衡所需要增加的内需而言远远不够,因而增加投资是必然。

  林毅夫指出,应该激发存量消费需求,改革开放之后惟一没有真正启动的是农村消费,如今“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建设新农村非常好。他建议,通过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来启动农村的需求。林毅夫判断,很可能我们从明年开始将加大财政支出来启动这个需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7-8 01:56 , Processed in 0.042316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