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思迷思

交易系统的学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4-25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10676 at 2005-4-24 18:49
慢慢地走自己的路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 天

发表于 2005-4-25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对头。。路是越走越宽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2-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4-26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交易系统(10)

最著名的趋势跟踪系统是:移动平均线系统。
实际上被广泛使用的交易系统是趋势跟随系统。
趋势跟随系统是设计来:捕捉市场转折点和价格运动中主要价格方向变动的发展部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4-26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交易系统(11)

先有思路,后有系统;
用交易系统控制心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4-26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交易系统(12)

交易系统建立的全过程:
---交易方案的设计:设计交易策略;
--交易方案公式化:将交易策略转化为程序或公式
--交易系统的质量评价:用历史数据检验盈利能力;
--交易系统的优化:调整策略及参数;
--实战检验:实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4-26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交易系统(13)

建立交易系统的依据:
  在股市博弈总体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下,发现和分离出股份运动的确定性因素是建立交易系统的依据。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6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节自己摸索,然后守口如瓶,除非市场证明它已经失效,否则绝不对任何人说。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6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好文.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4-26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交易系统(14)

投资哲学,投资策略,洞察力,创造力,应变能力
都是在交易系统之上的东西,但在交易时,交易系统的权力最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5-4-26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交易系统有何意义?建立交易系统要看资金量的.例5万.50万.200万.1000万.操作的理念是决然不同的.5万圆到10万圆.两个指标.加3条均线加f10.足矣.用分形进行右侧交易.以前一根k线的最低价为止损位.资金1分为2.近可攻退可守.不已乐乎!!最高境界就是人的大脑就是交易系统.就是软件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5-17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系统交易

资金管理――波涛书中的软肋
波涛在书中指出:“正确分析只是成功投资的第一步。成功的投资不但需要正确的市场分析。而且需要正确的风险管理,正确的心理控制。
这三者之间心理控制是最重要的,其次是风险管理,再其次才是分析技能。这三者也有人称之为3M系统(Mind,Money,Market)。但是对99%以上的投资人来说,他们以为分析是最重要的.而根本不认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更不如道心理控制的极端重要性。”-P15
正因为如此,作为一本系统交易方法的专著,波涛先生没有把足够的笔墨花在系统交易如何进行风险控制和资金管理方面,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国外学者对过去几十年间的交易成功人士大量的跟踪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他们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或不同的交易思路,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都有一套完善的低风险的资金管理方法,并且能够始终如一地在交易中贯彻执行。V K. THARP先生在其书中把它称作“头寸调整”。他们都认为,低风险的资金管理和心理控制,在成功交易的构成中占了极大的比重。
作为一套完善的交易系统,不但要解决买什么,卖什么;何时买,何时卖的问题,更应该回答买多少,卖多少的问题。毫无疑问,风险控制参数的确定和头寸调整模型是交易系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尤其对于有着高资金杠杆作用的期货市场来说,这一部分的含金量很高,其参数的设置和调整将直接影响整个交易系统的总体绩效,这都可以通过系统检验和评估最终体现出来。
也许波涛先生打算在“以后管理的专题下”再详细论述上述内容,但就本书来说,无形之中就与国外相关主题的书籍拉开了差距。不仅如此,书中有几处地方(P21,P76)在提及风险控制的时候,似乎倾向于等价鞅策略(Martingale strategy)的资金管理,这就有必要在此讨论一番。

“最大连续盈利次数与最大连续亏损次数对有经验的系统操作者是极重要的信息资源。它为系统操作者进行风险控制提供了极重要的依据。例如.如果在系统样本值足够大的情况下,最大连续盈利次数为5次.最大连续亏损次数为4次。则系统操作者在连续盈利达到4—5次之时,便应采取积极的防御态势,比如开始减轻每次交易投入的资金额度.使投资额度回复到第一次盈利的水平甚至低于该水平。同样,当系统连续亏损3—4次时,甚至5—6次时,投资人不但不应对所使用的交易系统丧失信心而放弃继续使用该系统,相反,投资人应当更有信心,应当采取更积极的进攻态势,如开始逐步增大每次交易的资金投入量,甚至开始使用加倍技术。”(P76)

我不知道波涛先生是否在实战中长期采用这一类“连续赢时减码,连续输时加码”的等价鞅策略。不过我认为这种策略用在实战中是很危险的。
这一点也是最让我感到疑惑的。以波涛先生长期的实战经验,以及对市场波动的本质特征(偏向性,随机性,周期性,跳跃性,心理性)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决不应该推崇如此的风险控制理念。其中的道理其实波涛先生自己也已阐述。正是由于价格波动中随机性部分的强度远远大于非随机性部分,而且无论随机性部分或非随机性部分的统计特征都存在相当程度的不稳定性 。如前所述,这种随机性和不稳定性也已经为非线性科学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所证实。因此,无论你的系统样本值是否足够大,都无法保证“使用加倍技术”的后果一定是盈利。反之,如果加码的结果导致了更大的亏损,你是停下来,还是应该继续加码?波涛先生没有说。但这无论从风险的角度还是心理的角度都已经是一场灾难。
这种灾难甚至可能从根本上摧毁你对这套系统的信心。而实际上这套系统的失败仅仅是由于采用了不合适的风险控制和头寸调整策略而已。这非常类似于某些股评家向股民推荐的在所谓历史低位进行摊平操作的方法。不幸的是统计学上的历史低位并非牢不可破。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顺便说一点,波涛在书中推荐的N>=30是统计学理论上的最小样本数,实际的系统检验比较适合于日线信号为基础的交易系统,以我个人而言,对于小时信号以此为基础相应放大,取N>60,15分钟信号则取N>120,以此类推。
与等价鞅策略不同的是反等价鞅策略,即盈利加码,亏损减码。这种头寸调整策略在老范的书中有较多的介绍。它对于高资金杠杆的市场尤为适用。采用这种头寸调整模型,可以做到在系统连续盈利时扩大头寸,在系统连续亏损时减少头寸,故而为我所用。与波涛非常关注系统的“最大连续盈利次数与最大连续亏损次数”不同,我关注的是系统的“最大净资产回撤比率”以及“年度回报与最大净资产回撤的比率”。尤其是前者是我在交易心理上能够安然接受的界限,也是系统是否正常运行的重要监控指标。相信对系统交易有较多理解的朋友应能看出这种区别的内在涵义。在此不再作重复的解释。

不算之前的股票交易,从我01年底学习波涛先生的《系统交易方法》到02年初开始再次涉足期货市场的交易,至今已三年有余。三年中尤其是前一两年,我多次精读波涛先生的书并且反复思考付诸实践。其经历的痛苦和心理振荡过程远远超过前十年。对于我个人来说,没有波涛先生的指引,我不太可能有后来对国外相关书籍的进一步学习,也就更不可能在系统交易方面有所领悟。我感谢波涛先生,我真诚地希望波涛先生能完成后续的著作,尤其是在交易系统的资金管理和心理控制方面的著作。同时也希望海洋论坛的朋友更多地介绍这两方面尤其是国外有关心理控制方面的好书好文。
一般说来,对于有交易研究能力的人来说,市场分析和资金管理方面的问题都比较好解决,实在没有太多的“机密”可言。倒是心理控制的问题不可小视。随着资金的扩大,盈亏绝对值的大幅增加会不断搅动人性中一些深层次的东西。它们还会时不时地和一些其他问题夹杂在一起,使你的心态发生变化。这些问题的解决,要求你在实战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正如老范在那本书中所强调的那样,成功的过程是一个在内心真正找到盈亏平衡位置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最重要!无论你曾经获得过多么巨大的利润,也无论这些利润是否能够支持你富足地过完今生。只要你还在交易,这个过程就不算完结。从这个意义上说,通向金融王国的自由之路,是一条永远走不完的心理修炼之路。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5-17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

波涛的“薄利多销”和“暴利”原则的分野

上文指出,系统成功的要素之一不在于高的胜率而在于是否有正的期望值。
“尽量追求盈利的幅度,以个别交易的巨大盈利来补偿多次小额亏损交易的损失。”波涛称之为“暴利”原则;“尽量追求盈利的频率,以盈利次数的压倒多数来保证补偿亏损交易的损失。”波涛称之为“薄利多销”的原则。
关注高胜率还是关注期望值这正是波涛在书中所说的“薄利多销”和“暴利”原则在战略思路上的根本区别。

波涛倡导“薄利多销”并排斥“暴利”原则,其理由如下:
1.“世界上最顶尖的跨国企业”采用的是“薄利多销”的原则;(P80-81)
2. “…系统的稳定性越高,系统在实际使用中的可靠性越高。系统的稳定性可由系统仿真的统计分布参数来确定。系统仿真结果的标准离差越小,则系统的稳定性越高。…从单纯统计学的观点来看,后—派投资理念所指导的交易方法(指“薄利多销”)一般具有更高的统汁稳定性。 ”(P70)

了解一点跨国企业的发展史就会发现他们大多经历过“暴利”时代,在此阶段产品利润丰厚,销量大增从而使企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而后来大多采用“薄利多销”的营销策略,是因为市场环境的改变,竞争的加剧和政府法规政策约束的结果,如反垄断法的出台等等。毫无疑问,这是一种顺应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如若市场环境许可,跨国资本决不会排斥“暴利”的策略,更不会放弃“暴利”的机会。就拿汽车来说,看一看近几年美国通用在上海“别克”车型上所获得的暴利,一辆车何止是几百美元!因此,只看见跨国公司采用的是“薄利多销”的原则,而不去挖掘这一营销策略背后所隐含的适应竞争环境和消费心理的市场哲学,是远远不够的。正因为如此,波涛的交易思路与其是“形似”而非“实是”。――“尽量追求盈利的频率,即以盈利次数的压倒多数来保证补偿亏损交易的损失。”从频率而不是从期望值来考虑,这就是波涛交易思路上的根本局限。个人的实践证明,“多一只眼睛看世界”――站在期望值的高度去建立我们的系统交易策略,即从盈利的频率和盈利的效率两方面来考虑会更好一些。成功的道路会更宽一些。
对所谓“暴利”原则的描述,“尽量追求盈利的幅度,以个别交易的巨大盈利来补偿多次小额亏损交易的损失。”我本人并不完全同意书中的定义。我个人认为比较经典的表述应该是“截短亏损,让利润滚动起来”(“…CUT YOUR LOSSES SHORT AND LET YOUR PROFITS RUN”――<TRADE YOUR WAY TO FINANCIAL FREEDOM>---Pxvii,P39,41,83,234,314)。鲍健儿先生译作“止损获利”( 中文版P49)是不够确切的。这是华尔街的一句古老的格言,V K. THARP在书中多次引用,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读,深刻理解这一点相信对你会有帮助。

下面是一位网上朋友对波涛实战范例的研究和评述:

“…我才把波涛书中列举的·波涛SP500指数期货2号短线交易系统·的实际操作记录标在S&P500该期的图上。
可以看到,基本上都是些当日冲销的操作,而且于盘整期操作最为频繁。当遇到96年一月底二月初的一段强劲的单边上升行情时,波涛的系统在此时无法发出买入信号,并且连续两次做空,错过了很多机会。也就是说,他的系统基本上是反趋势为主的,也是存在无法追踪趋势和适应波动幅度突然发生巨大变化的问题的,正如他所说,是薄利多销,而非捕捉难得的市场机会。但他最大的一次操作亏损来自做多次日的反向跳水低开,具有相当大的破坏力,其实并非市场意外事件,该次下挫的幅度远远小于前期单边行情的上升幅度,而且类似的大阴线在整个测试期间出现过3次。因此如果系统在单边上升的时候不能捕捉到类似幅度的盈利,那么系统对这样潜在危险的抵抗能力就值得怀疑。”

非常抱歉,当时觉得有价值就随手摘录了,未能留下网友的网名等完整的资料。以上评述仅供有心的朋友参考,如手头有S&P500的历史数据,也可对照观摩。我也作了对照,我觉得网友的评述基本符合事实。

个人以为,站在期望值的高度,“听天命,尽人事”――如有利润不必急于落袋为安,而应任凭市场波动,放手一博。这一单最后能有多大的利润由市场决定,这是“听天命”;如有亏损则一定把他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风险必须是由自己控制,决不能听凭市场摆布。这是“尽人事”。以上就是我对交易系统设计思路的理解。(尽管在实战中要做到这一点要求交易者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这一点以后再谈。)

按照对市场波动特征(随机性,偏向性,周期性等等)的理解,波涛的“薄利多销”的方案具有更高的统汁稳定性的论点也并没有可靠的依据。传统的金融理论在有效市场假设的基础上,假定市场的收益率变化服从正态分布。这一假定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并不切合实际。“事实上,市场收益率分布明显偏离正态分布而呈现一种“‘胖尾’特征。”(吴恒煜,林祥:<金融市场的非线性:混沌与分形>)根据现代非线性科学的混沌理论和分形理论,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的学者对国际汇率期货市场,黄金白银市场,欧洲股票市场和上证综指,深证指数等等的一系列研究表明(资料索引同上,略),市场价格所构成的时间序列均呈现非线性且有低维混沌特征。根据吴文对金融市场的非线性特征研究最新进展的评述结论:“金融市场经常会出现异常波动,传统的正态分布的标准差标度性质已经不能应用于分析市场风险,必须用分形维数,H/S分析,李雅普诺夫指数,Komogorov熵度量分形市场。”
因此“从单纯统计学的观点”得出的结论并不能让人信服。关注金融市场的非线性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也许是我们在实战中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市场价格波动特征的一条好线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5-17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

波涛书中的几点局限

波涛先生的《系统交易方法》等三本书和V . K SHARP 先生的《通向金融王国的自由之路》都是好书,我从波涛先生的《系统交易方法》等书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在当时国内相关书籍相对罕见的环境下,书中所表达的系统交易方面的许多理念,原则和概念使人耳目一新,直到今天我还在向初涉系统交易的朋友推荐。但我们读书的目的是交易,一本书对你是否有帮助关键是你能不能取其精华为己所用,突破其局限免受误导。在投机市场上每个人都是按照自己的信念做交易。没有绝对正确的理念,更没有唯一正确的方法。关键在于是否适合于你。你,才是关键。这绝不是车轱辘话,而是有其深刻的内涵 。只有当你真正理解并把握作为交易者的自己之后,你才真正在朝着成功的道路上前进。
在此结合我的一点经历也谈一谈波涛书中的几点局限。在开发交易系统的过程中我曾经走过一段弯路,概括起来有几大误区。先谈其中一点那就是:
片面追求正确率
波涛先生在《系统交易方法》中写道:“有人倡导‘以一次巨大赢利补偿九次小额亏损 ’。这种投资理念是相当危险的,. . . —个稳定的交易系统,至少应当使盈利次数比率大于50%,即”盈多亏少”。. . . 当盈率小于50%时,系统在市场分析上已不占优势,而是依靠风险控制技术取胜。”-P 81
在我刚刚开始研究交易系统时,波涛的这段话很对我的胃口。我曾经把65%的正确率作为自己开发交易系统的最低取舍标准。我想波涛的系统能够有83%的正确率,我最低也该有65%吧。为了让我的系统在数个市场的五六个品种的交易检验中能够达到标准。我花费了极大的精力苦心求索,甚至按照书中的思路研制出自己的“浮动波长的周期分析”技术,我按捺不住兴奋以为成功在望。哪知在检测中该系统表现较好但在实战中并不达标。正像波涛在书中说的:“由于价格波动中随机性部分的强度远远大于非随机性部分、使得交易系统的研制成为一种非常困难的工作。同时,价格波动中无论随机性部分或非随机性部分的统计特征都存在相当程度的不稳定性,使得交易系统的维护成为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 . . 一方面,投资家必须有对按照交易系统发生的局部的甚至是连续的失败保持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投资家又必须有能力修正旧的交易系统以至开发出新的交易系统。”――P6
想想波涛先生说得真对。为了在实战中维持较高的正确率,我需要不断的去维护系统,以至开发新的系统。. . .我陷入了怪圈,我在市场的随机性和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方面腹背受敌 ,我苦不堪言。一段时间下来,总体亏损 。好在是实战测试,仓位很小,未伤皮毛。
正当我一筹莫展时,我读到了V . K SHARP 先生的《通向金融王国的自由之路》。在此之后才认识到:片面追求高正确率是投资人的一种心理偏向,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堵塞了你我这样的普通人走向成功的道路。书中写道:“我们的投资中存在着一种非常强烈的想要正确的心理偏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种偏向极端无视其方法的总体目标是想要获得利润。它阻碍了我们达到真正的潜在利润。大多数人有压倒一切的想要控制市场的欲望,而最后是以市场控制他而告终。”
是啊,我们的总体目标是想要获得利润,高的正确率并不是我们获得利润的必要条件,换句话说,较多的失败和止损是我们面对市场的随机性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是做生意必须付出的成本。“在市场分析上不占优势”无关紧要,而正的期望收益和适当的头寸调整才是成功系统的要素。而这两者在波涛先生的书中虽有提及但却没有强调,更没有加以详细的阐述。好在老范的书中这些都有详细而全面的论述和解释,甚至还有很多具体的参考方案。任由你个性选择,识不识货就看你自己了。相比之下波涛先生的书原则,概念一类的东西多,与国内一些书比好出很多,但很多东西没有详细解释,更没有注明出处。怕泄露商业秘密?不得而知。
我当时想,自己能力不够,还开发不出高正确率的系统,那就退而求其次,按老范的方案尝试一下低正确率(50%以下)的系统。于是我重新捡起曾经由于正确率较低而被我枪毙的另外两个方案。
后来的结果出乎意料,在放弃了对高正确率方案的追求后,很快就找到了具有较高的正的期望收益的交易方案,加上合适的头寸调整模型后,其总体收益和最大资金回撤均令我满意。最重要的是,由于方案建立在对市场波动特征(这一点得益于波涛书中反复的提及,但请不要指望书中会有直接的答案)的深刻把握上,其稳定性和多市场的适应性比较好,系统的核心部分几乎不需要修正和维护。这一点从根本上扭转了我过去两面受敌的局面,不再把主要精力放在修正和维护系统上面,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对市场机理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上,放在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的心理素质上面。我感觉自己的力气用到了实处,感觉向着成功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
以年为单位,该系统正确率在40-55%之间,最大资金回撤率在20%。年回报率与最大资金回撤率的比在3/1—5/1。前三年三个市场五个品种的数据测试通过后,去年的实战测试实实在在地获了利。
这样的系统,若按照波涛先生的理念是断然不可接受的,至少波涛先生决不会推荐这样的方案,但确是象我这样能力的人容易上手的方案。请注意,不是说波涛先生倡导的理念有错误,而是说有一定的局限。因此,因人制宜,换一种思路是明智的。
进一步的阅读表明:类似的系统(指低正确率,高风报比率的系统),在国外长期获利的市场高手看来是很正常的。去年我读了MICHAEL COVEL的新书《TREND FOLLOWING》。在那些举世公认的市场高手中几乎人人都按自己的系统操作(完全机械的或非完全机械的),但却没有人声称其成功在于拥有高正确率的系统,相反强调正确率不重要或声称其正确率在50%以下的大有人在。而在国内的投资论坛上,但凡持有这一类观点的言论都不会受到众人的认可。那些明星般的“高手”动不动就是百发百中,一剑封喉。对他们来说甚至连止损都是多余的。而老范的经典之作如若提起也经常受到众人的冷落以至于遭到“高手们”的痛斥。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5-17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

选股公式赏析(二)--附选股策略和交易策略运用和公式一个



系统交易分高成功率和低成功率两派,后者主要靠搭配资金管理和交易策略,当然前者也需要,这两派都有杰出的代表,这里就不加赘言了!

这是我做选股公式的一点心得,我是1993年开始做股票的,2003年开始做期货。从2001年买了正版的分析家专业版4.0开始,我就有了把我的实战经验化为电脑选股的设想,几乎就是无时无刻不在研究,耗费了我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一边在实战中检验,一边不断学习和完善,在2003年下半年,整个系统总算有了雏形,经过这几年的熊市的考验,我充满了继续进行系统交易的信心。今天在这里写出来的都是我的实战思想的结晶,欢迎大家讨论,也欢迎拍砖,帮我找出漏洞。

这次给大家看的是外侧日,俗称阳包阴的K线组合的选股效果。外侧日也是国内外证券期货交易员常用的交易策略。
最基本的源码就是:   ref(c,1)<ref(o,1) {昨天的收盘价低于昨天的开盘价}
                         o<=ref(c,1)  and c>ref(o,1){今天的开盘价低于昨天的收盘价并且今天的收盘价高于昨天的开盘价}

然后根据你的辅助条件加以优化。

这是我的外侧日选股公式成功率和信号分布率,有的人对6天3.5%不以为然,但你注意一下这个选股策略中在目标周期内还有57%概率获取7%利润的可能,比如你有80%的机会获取3.5%利润,当你达到或超过这个目标时,可以采取减仓50%(同时也是锁定利润,减低持仓成本),用剩下的50%仓位去博取7%以上的利润,这样你就立于不败之地了。这只是一种常见的交易策略。而当你拥有更多的选股策略和交易策略,而彼此之间的相关性又非常小,这时你同时持有用不同的选股策略和交易策略买入的股票,那么你失败的概率就更小了,再搭配资金管理策略,想不赢也难!
衡量选股策略的好坏我通常有几方面的标准:
1、成功率和信号分布好坏
2.信号发生后介入的难度(包括进出仓位的难易)
3.持有目标周期内低于介入价位的可能性不能低于50%,这可能是大多数人所忽略的。
4。连续获利笔数必需大于连续失败笔数。
5。最大单笔亏损必需小于最大单笔盈利。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5-17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选股公式赏析



爱好系统交易和公式的往往为高成功率和信号分布两者之间的矛盾而苦恼不易,那么我这里给大家看我作的选股公式中一个信号最少的选股公式的成功率和信号分布率。(我的其他公式信号至少在1500次以上,多的信号有1万多次[1996-2005.4])

这是一个K线组合公式,信号少只有441个,成功率却不低,而且不是追涨公式,信号分布率很均匀[1996-2005.4],根据我的实践经验,一般成功率达到75%再配上资金管理和交易策略,赢面就可达9成以上!所以对选股公式有偏见的应该换一种眼光,喜欢选股公式的也大可不必灰心,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你肯钻研,总有一天你会拥有自己的秘密武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17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17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讲礼貌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17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再看看范.凯撤的书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4-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17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nan nan nan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18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楼主继续,这个话题非常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10-29 14:07 , Processed in 0.034324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