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goodluck333888

中集的研究报告和分析文章(希望大家多多补充)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25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香港人对大陆人似乎有一种所谓的优越感。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7-26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勝獅貨櫃企業 (0716)-- 60分鐘延遲 2005-07-25 16:06

現價 5.000   升跌 0.025   買價4.975  最高價5.05  開市價4.975  成交量1.81百萬
       百分比升跌 0.503%   賣價5.000  最低價4.925  前收市價4.975  成交金額9.01百萬
52週波幅3.625 - 7.800 每手股數2,000 市盈率 (倍)8.73 市值30.41 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7-26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勝獅貨櫃企業 (0716)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6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禁止各种传播媒介对上市公司的单支股票进行评价、推介

中国证券报首页 > 今日报纸 > 第一版  

证券法修订草案有望下月二审,三审年内完成 公司法有关证券条文将移入证券法  
(2005-07-26 07:47:27)  

  ○二审稿主要的变化是,更加充分考虑与《公司法》的协调、衔接。《公司法》有关证券方面的条文将移入《证券法》
      ○将进一步明确证券衍生品种发行和交易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依照《证券法》原则制定
      ○将增加“禁止各种传播媒介对上市公司的单支股票进行评价、推介”的规定
  □记者  钟正 北京报道

++++++++++++++++++++++++++++++

“○将增加“禁止各种传播媒介对上市公司的单支股票进行评价、推介”的规定”

在股权分置改革的紧要关头,面对媒体对中集集团这样的优质公司(管理层6.8行情主打品种)集中发难,管理层已经发怒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6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本观察) 后股权分置时代催生全新思维

中国证券报首页 > 今日报纸 > 第二版  
  
(2005-07-26 07:51:40)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蒋国云
  从股权分置到解决股权分置,再到后股权分置时代,乃至全面的全流通,市场将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将贯穿一条主线:不同的理念和思维方式不断交织和冲突,在交织和冲突中不断创造各类机遇,也产生不同风险,共同构成资本市场后股权分置时代的主题。
  面对当前迈向后股权分置时代的阵痛,如果能够着眼于新市场的建立,所有市场参与者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和思维分析当前市场,以一种不求眼前利益、注重长期收效的大局观来形成市场共同理念的话,中国资本市场就能真正恢复本来面目,迎来崭新的明天。
  不过,在迈向真正的全流通时代之前,我们必须对一些观念上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
  首先,全流通并不意味着抛售股票。优质公司往往从求得长远发展的角度来寻求股权分置的解决,全流通反而为产生真正的百年老店解决了激励制度上的难题。如果将全流通视为洪水猛兽,就会导致我们过于贱卖优质上市公司的股票,失去与中国股市和中国经济共同成长的机会。
  其次,以原罪的思维方式将对价看得过重,是条行不通的死路。证券市场的参与者都是机会的博弈者,如果着眼于未来发展而不是眼前的蝇头小利,就不会有目前这种过于短期的博弈行为和思维方式。
  再次,总是希望股市能够全面上涨,总是希望参与股市就能获利,这种不切实际的期望将带来更大的失望。全流通的股票市场将真正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成为市场发挥作用的最有效手段,优质上市公司更能获得发展壮大的外部条件,公司业绩进一步两极分化的结果必然导致股票价格大幅度结构性调整的继续,而真正的优质公司业绩将依然坚挺。
  暂时的迷雾不能长久,恢复资本市场的本来面目不可避免,全流通带来的将是理念与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
  其一,上市公司的融资理念将出现根本性变化,股市融资热在理性中可能退潮,而企业债券市场可能异军突起。在全流通之后,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无节制的股权融资行为将大幅减少,多层次资本市场有望加速建立。
  其二,价值投资理念将被真正深化,而不是现在简单地做PE、PB比较,相对投资价值将逐渐走向绝对投资价值,实业投资与股票投资会不断走向融合,并可能打通实业投资与股票投资之间的渠道。中国资本市场将出现不同的投资者结构,因此必然对应不同的投资理念,投资理念必将多元化,市场可能会重现几年前的股市风景线,只不过一切都将围绕价值投资展开。
  其三,公司治理理念将改变流通股利益与非流通股利益对立的局面。在全流通之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将趋于优化,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对立的局面将消失,被叫停的管理层MBO、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有可能被解禁,管理层与股东利益将更加趋于一致。
  其四,股票定价理念发生根本性变化,定价将以市净率为标准,发行价与每股净资产相当接近。好的公司,其发行价会比发行前每股净资产略高,新股定价不再是高高在上。预计正常情况下,新股首发的市盈率不会再轻易超过20倍。
  其五,市场将形成真正的创新思维和理念。全流通环境,为上市公司的收购兼并、资产重组提供了创新的条件,市场将产生真正的换股收购等收购方式,那种只有现金才能收购的思维将不再延续,对上市公司的收购会从融资性收购转为产业链整合收购,公司并购将会涌现,带来整个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上市公司将能创造真正的股票期权激励,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将能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市场主体将能充分发挥出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资本市场金融工具将真正层出不穷。
  其六,券商的经营模式将发生革命性变化,券商将真正恢复为市场提供服务和产品的本来面目。这里具有重大意义的是,券商经纪业务的思维方式必须发生革命性变化,由争夺现有客户转向争夺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东。目前所有的国有股和法人股是托管在中国登记结算公司,而没有像流通股一样二级托管在券商。在全流通的过程中,这些公司的非流通股必将托管在券商,券商经纪业务格局不可避免将发生深刻变化,成为上市公司全流通后股票交易的开户单位,率先分享到经纪业务佣金收入。如果未来经纪业务仍然以托管市值和交易总量来衡量市场地位的话,一旦某家券商能托管类似中国石化这样的公司(市值超过3000亿元),无疑能迅速改变自身的市场地位。
  后股权分置时代不是困境,而是机遇,至少是在酝酿着历史性的机遇,我们必须具有战略的眼光、全球化的视野,以全新的理念和思维方式才可能赢得全流通时代。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6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报告的故事系列之二 流水作业与个性化相结合

中国证券报首页 > 今日报纸 > 第三版  
  
(2005-07-26 07:54:37)
  
  □记者  吴平  吴杰
  在证券研究服务日益市场化的背景下,目前我国本土就有70多家证券机构每日都在撰写研究报告。那么,一份能够带来价值的研究报告是如何出炉的呢?
  “在研究报告的浩瀚海洋中,一份研究报告能否吸引眼球,最重要的就是报告所要论证的观点能否契合投资者的投资心理。研究报告是服务于客户的一个重要载体”,国泰君安研究所副所长谢建军博士说。
  他表示,国泰君安大部分研究报告的选题都是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定的。客户服务人员会定期将通过客户调查得到的需求信息及时反馈给研究员,同时还会持续地跟踪市场的变化,研究客户的投资心理,把握客户的潜在需求;其次,我们会对客户进行更详细的定位和分类。由于不同类别的客户会有不同的需求,比如基金公司、保险公司、财务公司等机构客户的需求就会有所差别。针对这种客户需求的差异性,我们会对研究报告进行分类管理。
  在谈及国泰君安研究报告的特色时,谢强调,我们在报告制作上的特色就是“完全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让研究报告的水平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来得到检验。我们对研究报告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具体的要求。作为一家证券研究机构,不同于纯粹的学术机构,理论化研究只是我们研究工作的基础,将严谨的推理过程、通俗易懂的结论用很清晰、吸引人的方式展示给客户,是我们撰写研究报告的目的。
  事实上,目前证券研究的市场也正朝“寡头垄断”的阶段发展,包括基金在内的诸多机构客户需求正向几家大的研究机构集中。由于客户需求的增多,对研究报告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手信息无疑是成就一个好的报告的关键。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每个行业公司研究员每年的调研量都在10家次以上,一年合计达到三四百家次,分析师对行业的了解和准备之充分,令许多上市公司高管惊讶。此外,数据的分析和行业景气周期的判断,对上市公司研究报告也是相当重要的。个别研究机构(比如申万研究所)自身在数据资料采购方面,一年的投入就超过百万元。
  目前,了解研究的重要性,理解报告价值的机构多起来了。但真正做到管理规范、流程完善的还不多。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多年来,一直注重内部报告撰写、审核流程的规范和人员培训、激励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并在2004年底率先在国内推出“五要素”报告撰写格式,以最简练有效的格式和清晰严密的逻辑,向报告阅读者展示核心投资内容。其一直以善于创新、专业严谨的服务理念,引导研究向前发展。
  在国际化浪潮中,在全球视野下,在机构博弈时代,研究报告成为不可或缺之物。提前挖掘机会,行业周期风险事先预警,都可通过研究报告传递到市场的主流投资者手中,以专业化服务创造超前价值。
  根据有关规定,基金管理公司必须给为其提供研究、交易服务的券商定期评估,把交易分仓和研究服务排名挂钩,体现规范、公平的商业原则,也防止因股权关联等关系形成内幕操纵和利益交换。虽然近年来,股权关系和开放式基金代销成为基金交易量分配的主要考量要素,但公认研究水平一流的申银万国、国泰君安多年来一直保持基金服务市场份额排名最前列。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研究报告的价值直接体现商业利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6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今年外贸有望创新高

(北京综合讯)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表示,今年中国外贸规模有望再创新高,高新技术产品贸易规模也将达到4000亿美元(6600亿新元)。

  他说,这象征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已经进入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的新阶段。但他也坦承,中国的贸易水平还很低,质量和效益也不高,必须鼓励和扶持高科技自主品牌产品出口。

  魏建国在全国商务系统科技工作会议上讲话时指出,中国在贸易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扩大出口高新技术产品,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自主品牌的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才能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只有拥有自主品牌,才能“走出去”,才能“站得住”。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低

  他说,目前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不足10%;大部分企业从事加工贸易,进行贴牌出口,主要在加工制造环节参与国际分工,以自主品牌为标志的研发和营销等高增值环节基本上还未掌握;部分企业开始出口自主品牌的高新技术产品,但由于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品牌附加值较低,缺少过得硬、叫得响的国际品牌。

人民币升值

得兼顾外贸进出口

  另据中新社报道,中国商务部官员表示:人民币升值2%可得兼顾中国外贸进出口。

  中国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副司长霍建国昨天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与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给出了这一说法,他认为,2%的升值幅度对中国外贸进出口影响不大,可以最好兼顾到进口和出口。

  霍建国表示,虽然目前国际市场需求较旺,出口动力较强,但中国出口产品成本上升亦很快,同样面临一些压力。因此,人民币汇率调整必须要兼顾中国外贸的进口和出口。

  此次中国货币当局宣布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霍建国认为,这个幅度可最好兼顾到进口和出口。他表示,若升值幅度超过这个数字很可能对出口产生严重影响,进而对整个宏观经济产生连带反应。

  霍建国表示,人民币升值2%对进口有利,对上亿合同的出口企业则可能造成一些影响,但总体来说影响不大,可以被消化掉。

  这位官员在提交此次论坛的书面发言中提到,下半年中国出口增幅将略有回落,预计全年出口增长仍将在25%以上。下半年进口增长略有回升,但仍难达到去年水平,预计全年进出口增长将维持在20%左右,进出口顺差在800亿美元以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6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机构普遍上调宏观经济预期

中国证券报首页 > 今日报纸 > 第四版  
   
(2005-07-26 07:56:35)



  □记者  熊永红
  GDP增长9.5%、CPI上涨2.3%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总体运行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受好于市场预期的经济数据影响,中、外投资银行的宏观经济分析师普遍向上修正了对中国2005年经济增长的预期。
  GDP全年增长将在9.2%以上
  上半年经济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尚处于正在进入软着陆通道过程之中,只要世界经济不出现急剧下滑,中国经济在短期内难以快速回落。分析师普遍表示,投资重新加速以及出口强劲是推动上半年GDP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但这两个因素在下半年都可能放慢增速。
  中金公司指出,当前中国经济仍然快速运行,经济远未着陆;但经济增长的动力发生显著变化,净出口对经济的拉动明显加强,其次是投资与消费增长。他们预计,下半年经济将随着投资与出口增长的放缓而减速,消费增长则保持稳定,经济增速将回落至9%左右,全年经济增速仍将达到9.2%。
  高盛也上调对中国2005年经济增长率预期至9.2%。他们表示,尽管过去两年出现了许多增长恐慌和悲观预测,但中国的实际经济状况已显示出较大的弹性,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达到9.2%,高于此前预期的8.8%的增幅。
  国泰君安秦军也表示,就目前情况来看,之前做出的今年GDP年增长8.8%的预测是一个略显保守的估计。光大证券莫倩则预计今年全年GDP增长可能在9.3%左右,经济增长在年内各季度之间可能出现前高后低的局面。
  渣打银行经济师许长泰指出,倘若经济真的在未来6-12个月放慢增长或甚至走上下降通道,那也会是有序下降,因为政府在密切关注经济形势,不会令其放慢太多。东方证券冯玉明也表示,下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出口和经济增长速度仍会回落,但是回落的步伐可能会比原来预期的慢一些。
  长江证券陈文招相对更为乐观,他指出,从先行指标看,上半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了24.3%,在建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28.4%,因此,下半年投资增速仍有可能平稳走高。国信证券薛华也指出,当前美国良好的经济数据显示未来仍可望保持较高的增长,我国的外部需求仍会保持较好增长。
  CPI涨幅有限,通胀压力趋缓
  上半年消费物价指数(C P I )保持温和增长,同比涨幅有所下降。其中,6月份CPI、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分别同比上涨1.6%、5.2%和9.0%,环比增长0.14%、0.21%和0.31%,折合年率分别为1.6%、2.5%和3.8%,较5月份均有明显下降。
  薛华表示,通胀压力正在趋缓。招商证券张乐认为,未来通货膨胀应能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中金公司也预计,2005年CPI全年涨幅大概为2%-2.5%。高盛则维持全年CPI涨幅2.6%的预测。
  尽管物价涨幅总体上与其他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基本是协调的,但物价的结构性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从物价涨幅分类来看,结构性的矛盾比较突出,以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为例,有四大类价格是上涨的,而其余四类是下跌的。陈文招指出,一方面,食品价格涨幅出现明显回落,CPI上涨压力出现了缓解,且夏粮丰收,下半年粮食价格上涨的可能性不大。虽然公共产品价格和居住类价格仍有可能保持较快上涨,但由于它们在CPI中的比重较小,不足以拉动CPI转向恶化;另一方面,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购进价格却维持高位,上下游物价的差距较大。
  分析师称,6月份CPI升幅回落,央行因此无需实施进一步紧缩货币政策。他们认为,“宽货币,紧信贷”的局面难有实质性改变,央行可能会通过窗口指导鼓励流动资金贷款的发放,同时继续抑制中、长期贷款的过快增长,防止投资反弹。
  企业利润下滑,市场担心犹存
  考虑到上游产品价格、房地产价格、服务价格等指数还是比较高,目前认为中国存在通缩压力还为时尚早。不过,中下游企业利润增长似乎不容乐观。
  尽管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4%(其中6月份增长16.8%),产品销售率97.54%,但是工业企业利润增幅明显回落,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5.8%,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27.9个百分点。陈文招预计,上下游价格差距仍可能保持较大,而价格传导尚未能有效发挥,部分中下游企业盈利面临压力,利润增长情况可能仍不容乐观。
  中金公司指出,造成利润增长与GDP、企业销售收入出现背离的原因包括:投资过度扩张带来的过剩产能、国家对能源等要素价格的管制限制了要素生产行业利润的增长、价格增幅的下降等。
  还有分析师表示,就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而言,目前超预期的高增长未必一定是好事。冯玉明指出,因为目前超出预期的增长特别是投资的增长,意味着将来产能会更多的过剩、经济调整时间的延长和企业利润增幅的更大幅度下降,这对市场的长远发展并不是有利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6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余永定表示 关注可能出现的通缩压力

中国证券报首页 > 今日报纸 > 第五版  

(2005-07-25 07:49:42)

  □记者  付宁 北京报道
  中国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余永定日前表示,我国拥有资本管制等有效工具,汇率升值和进一步升值的预期对经济的冲击将能够被降低到最小限度。
  不过他提醒,对人民币如果进一步升值可能造成的通缩压力应予以关注,并随时准备出台相应政策如财政政策,以抵消升值可能造成的影响。
  余永定还表示,央行“参考一篮子不等于盯住一篮子货币”的说明似乎表明,为避免在升值预期作用下,人民币汇率不断连续小幅升值,作为市场参与者央行将在汇率形成过程中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余永定说,中国所决定实行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基本上是国际上所说的“BBC”型(“篮子、区间和爬行”型)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种制度将能抑制投机、减少汇率的过度波动。在人民币兑美元升值2%之后,国际金融市场必然预期人民币还将会进一步升值。在短期内,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可能非但不会减少反而会进一步加强。汇率制度的改变和人民币的小幅升值,并不能解决当前经济中的矛盾和不平衡。但是,小幅、渐进、可控的升值可以给我们的经济争取到宝贵的调整时间。

++++++++++++++++++++++++++
少听郎咸平的,多听管理层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6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注册会计师分析称中集是亏损股 价值被严重高估

www.cnfol.com  2005年07月26日 08:32  证券导报  陈鸿原
  中集集团作为中国股市第一绩优股,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万众注目的焦点。从中集发展历程来看,以2004年为分水岭,之前属于稳定快速增长时期,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之后则因为利润的“爆炸式”增长等原因,引起外界对其经营业绩真实性的怀疑。

  笔者认为,中集集团2004年及2005年一季度的财务数据出现了异常波动,突出表现在:一是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出现超常规增长;二是应收帐款、存货和固定资产增长过快;三是缺乏相应的现金流入。

  为何只有利润不见现金流入?

  2002年至2005年3月,中集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1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16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08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只有4.45亿元。而同期,中集累计实现净利润44.51亿元,增发A股融资17.51亿元,派发现金红利仅4.1亿元,从理论上讲中集应当拥有丰沛的现金流,但是,实际情况如何呢?

  一、现金流量结构分析

  2004年(2005年1-3月),中集集团现金流入量为400.27(107.82)亿元,现金流出量为392.50(114.29)亿元,现金净流量为7.77(-6.47)亿元。在全部现金流入量中,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占69.15%(62.53%),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占0.22%(0),筹资活动所得现金占30.47%(37.47%)。筹资活动所得现金占比偏大,这意味着筹资活动对维持公司运行及资金周转、支撑公司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而这种依赖程度在2005年一季度明显增强,这无疑是企业财务状况走向恶化的一个征兆。在现金流出量中,经营活动所付现金占66.83%(72.19%),投资活动所付现金占3.58%(4.28%),筹资活动所付现金占29.58%(23.53%)。将此与现金流入量分析相结合,可以发现中集的现金流入与流出主要来自于经营活动和筹资活动所得,且筹资活动所占比率偏大。公司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支付投资者股利及赊销等现金需要主要来源于外部筹资,尤其是银行借款。从总体上看,中集集团已出现现金流短缺的问题,因举债筹资扩大投资所带来的财务风险增大,偿还能力转弱。

  二、获现能力分析

  1、销售现金比率:2004年,中集销售现金比率为0.0545,即公司每实现100元销售,会产生5.45元的经营性现金净流入;2005年1-3月销售现金比率为-0.185,即公司每实现100元销售,产生了18.5元的经营性现金净流出。说明实现销售越多,经营性现金流出就越大。

  2、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 2004年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为1.44元,同期每股收益(摊薄)为2.37元;2005年1-3月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为-0.75元,同期每股收益为0.45元。说明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均远低于同期每股收益。

  3、总资产现金报酬率:2004年总资产现金报酬率为0.1080,平均每100元资产创造了10.8元的经营性现金流入,资产的利用效果不佳;而2005年1-3月总资产现金报酬率为负数,资产的利用效果更加恶化。

  三、盈利质量分析

  1、净利润经营现金比率:2004年,中集净利润经营现金比率为0.61,比率小于1,说明本期净利中有相当一部分并未收到现金;2005年1-3月急剧下降到-1.65,即每实现1元净利润,就导致1.65元的经营现金净流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企业实现帐面盈利,也不能缓解现金短缺的问题,支付能力进一步下降,盈利质量堪称极低。

  2.现金再投资比率:2004年,中集现金再投资比率为0.77,这说明公司经营现金净流量不足以支付资本性支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长期资产和股权投资)所需要的现金;2005年1-3月中集经营现金净流量为负数,说明公司资本性支出所需现金,完全靠外部筹资所得,公司扩大生产规模、创造未来现金流量或利润的能力越来越低。

  四、偿付能力分析

  2004年,现金流动负债比为0.19,低于通常意义上的标准值,说明中集偿还当年到期债务能力较弱;现金债务总额比为0.15,比率偏低,说明中集偿还长期债务的保证程度较小。这两个指标比率偏低,也说明了中集经营活动创造现金支付的能力较差,偿付到期债务的能力较低。2005年1-3月,上述三个指标全部为负数,说明中集到期债务本息全部靠外部筹资偿还的,也就是完全依赖借新债还旧债。从静态分析指标来看,2003年底到2005年3月末,资产负债率由47%上升至58%,流动比率由1.85下降到1.50,速动比率由1.44下降到0.88,也反映了资产的变现能力对偿还债务的保证程度较低,两种方法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

  结论:从以上分析可知,中集集团虽然近三年来公布的业绩高速增长,利润屡创新高,但是,从现金流角度分析,这充其量只能算是帐面盈利,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像炒股票一样,股票没卖出、现金没落袋就不算是真正实现盈利。中集的获现能力、筹资与支付能力较低,现金流日益短缺,可能出现资金周转困难、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的危险。

  中集在6月份的公告是预计2005年上半年净利润将比去年同期增长100%,过了一个月又变成了业绩增长100%-150%,这好象是在玩财务数字游戏。而且按照会计核算制度,中集集团半年度的会计报表至今日应该已经编制出来了,这相差50%的比例跨度是不是太大了?笔者认为一家处于传统制造行业的公司能连续取得如此高的增长,仿佛是天方夜谭。

  按照目前中集公布的利润计算,市盈率不到8倍,似乎很有投资价值,但从现金流量折现法综合分析,笔者认为中集是一家亏损股,价值被严重高估。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自由现金流量,那么,中集的繁荣将不会持续太久。“路遥知马力”,未来半年中集集团的现金流如何,我们正拭目以待(当然,笔者无法获取公司原始的财务资料,而只能在公开披露的资料基础上进行归纳分析,无法对公司可能存在的重大会计错报形成实质性结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9-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6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注册会计师分析称中集是亏损股 价值被严重高估

www.cnfol.com  2005年07月26日 08:32  证券导报  陈鸿原
  中集集团作为中国股市第一绩优股,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万众注目的焦点。从中集发展历程来看,以2004年为分水岭,之前属于稳定快速增长时期,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之后则因为利润的“爆炸式”增长等原因,引起外界对其经营业绩真实性的怀疑。

  笔者认为,中集集团2004年及2005年一季度的财务数据出现了异常波动,突出表现在:一是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出现超常规增长;二是应收帐款、存货和固定资产增长过快;三是缺乏相应的现金流入。

  为何只有利润不见现金流入?

  2002年至2005年3月,中集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1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16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08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只有4.45亿元。而同期,中集累计实现净利润44.51亿元,增发A股融资17.51亿元,派发现金红利仅4.1亿元,从理论上讲中集应当拥有丰沛的现金流,但是,实际情况如何呢?

  一、现金流量结构分析

  2004年(2005年1-3月),中集集团现金流入量为400.27(107.82)亿元,现金流出量为392.50(114.29)亿元,现金净流量为7.77(-6.47)亿元。在全部现金流入量中,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占69.15%(62.53%),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占0.22%(0),筹资活动所得现金占30.47%(37.47%)。筹资活动所得现金占比偏大,这意味着筹资活动对维持公司运行及资金周转、支撑公司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而这种依赖程度在2005年一季度明显增强,这无疑是企业财务状况走向恶化的一个征兆。在现金流出量中,经营活动所付现金占66.83%(72.19%),投资活动所付现金占3.58%(4.28%),筹资活动所付现金占29.58%(23.53%)。将此与现金流入量分析相结合,可以发现中集的现金流入与流出主要来自于经营活动和筹资活动所得,且筹资活动所占比率偏大。公司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支付投资者股利及赊销等现金需要主要来源于外部筹资,尤其是银行借款。从总体上看,中集集团已出现现金流短缺的问题,因举债筹资扩大投资所带来的财务风险增大,偿还能力转弱。

  二、获现能力分析

  1、销售现金比率:2004年,中集销售现金比率为0.0545,即公司每实现100元销售,会产生5.45元的经营性现金净流入;2005年1-3月销售现金比率为-0.185,即公司每实现100元销售,产生了18.5元的经营性现金净流出。说明实现销售越多,经营性现金流出就越大。

  2、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 2004年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为1.44元,同期每股收益(摊薄)为2.37元;2005年1-3月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为-0.75元,同期每股收益为0.45元。说明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均远低于同期每股收益。

  3、总资产现金报酬率:2004年总资产现金报酬率为0.1080,平均每100元资产创造了10.8元的经营性现金流入,资产的利用效果不佳;而2005年1-3月总资产现金报酬率为负数,资产的利用效果更加恶化。

  三、盈利质量分析

  1、净利润经营现金比率:2004年,中集净利润经营现金比率为0.61,比率小于1,说明本期净利中有相当一部分并未收到现金;2005年1-3月急剧下降到-1.65,即每实现1元净利润,就导致1.65元的经营现金净流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企业实现帐面盈利,也不能缓解现金短缺的问题,支付能力进一步下降,盈利质量堪称极低。

  2.现金再投资比率:2004年,中集现金再投资比率为0.77,这说明公司经营现金净流量不足以支付资本性支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长期资产和股权投资)所需要的现金;2005年1-3月中集经营现金净流量为负数,说明公司资本性支出所需现金,完全靠外部筹资所得,公司扩大生产规模、创造未来现金流量或利润的能力越来越低。

  四、偿付能力分析

  2004年,现金流动负债比为0.19,低于通常意义上的标准值,说明中集偿还当年到期债务能力较弱;现金债务总额比为0.15,比率偏低,说明中集偿还长期债务的保证程度较小。这两个指标比率偏低,也说明了中集经营活动创造现金支付的能力较差,偿付到期债务的能力较低。2005年1-3月,上述三个指标全部为负数,说明中集到期债务本息全部靠外部筹资偿还的,也就是完全依赖借新债还旧债。从静态分析指标来看,2003年底到2005年3月末,资产负债率由47%上升至58%,流动比率由1.85下降到1.50,速动比率由1.44下降到0.88,也反映了资产的变现能力对偿还债务的保证程度较低,两种方法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

  结论:从以上分析可知,中集集团虽然近三年来公布的业绩高速增长,利润屡创新高,但是,从现金流角度分析,这充其量只能算是帐面盈利,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像炒股票一样,股票没卖出、现金没落袋就不算是真正实现盈利。中集的获现能力、筹资与支付能力较低,现金流日益短缺,可能出现资金周转困难、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的危险。

  中集在6月份的公告是预计2005年上半年净利润将比去年同期增长100%,过了一个月又变成了业绩增长100%-150%,这好象是在玩财务数字游戏。而且按照会计核算制度,中集集团半年度的会计报表至今日应该已经编制出来了,这相差50%的比例跨度是不是太大了?笔者认为一家处于传统制造行业的公司能连续取得如此高的增长,仿佛是天方夜谭。

  按照目前中集公布的利润计算,市盈率不到8倍,似乎很有投资价值,但从现金流量折现法综合分析,笔者认为中集是一家亏损股,价值被严重高估。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自由现金流量,那么,中集的繁荣将不会持续太久。“路遥知马力”,未来半年中集集团的现金流如何,我们正拭目以待(当然,笔者无法获取公司原始的财务资料,而只能在公开披露的资料基础上进行归纳分析,无法对公司可能存在的重大会计错报形成实质性结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9-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6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机械业:出口收入下降效应影响不明显

〖上海证券报 渤海证券 高晓春〗  2005-07-26 03:18



               


                机械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装备产业,较早地参与了国际市场竞争。人民币升值对机械行业来说,总的影响是消极的,但程度有限。

                收入成本效应

               
            从机械行业销售产值的分布来看,我国机械行业的发展主要靠内需拉动。虽然近几年出口增速较快,但由于基数太小,出口份额几乎没有增长。2005年前4个月份,机械行业出口交货值1917.77亿元,占全行业销售产值的16.79%,比例甚至比2004年底有所下降。因此,人民币升值引起的出口收入下降效应对机械行业影响不是很明显。但由于机械各子行业出口比例不同,影响各异。


               
            从各子行业出口交货值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来看,2005年前4个月文化办公设备、集装箱和船舶制造业出口比例最高,受到的负面影响最大;农业机械、内燃机和工程机械出口比例较小,在10%以下,受升值的负面影响较小;其他行业基本处于行业平均水平。


               
            从成本效应来看,升值可以部分抵减预期收入降低的负面影响。我国目前装备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不是很高,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关键零部件(如船用曲轴、电控设备)还需要进口。因此,升值会导致进口成本降低,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出口收入降低的负面影响。


                资产负债效应

               
            由于此次升值是即时的,收入成本效应是将来的影响。对于现在来说,外币资产和负债带来的重估效应是即时的。因此,对于那些产品出口比例较大、拥有较多外汇债权资产的行业来说,升值使资产重估减值,产生部分汇兑损益;而对于零部件需要大比例进口、拥有较多外汇债务负债的行业来说,升值使负债重估减值,产生部分汇兑收益。


                竞争力效应

               
            从长远来看,人民币升值会提高我国出口机械产品的成本和售价,从而降低我国机械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特别是我国大多数机械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依靠的就是成本优势。人民币升值将会减少这方面的优势。同时,升值会使进口同样产品的价格下降,促进进口增加。从2005年前4个月各子行业进口和出口金额的比例来看,机床、内燃机和工程机械行业比值较高,这些行业由于升值将面临进口的压力较大;农业机械、船舶和集装箱业比值较小,面临进口冲击的压力较小。

                重点公司影响不一

               
            振华港机主营集装箱起重机,占全球50%至55%的市场份额,70%以上产品出口。但同时,柴油机和电控设备等外购部件占产品成本的30%,可以抵消一部分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公司的外汇应收账款都进行了套期保值,因此外汇资产重估减值对振华影响较小。在升值2%的情况,预计振华港机2005年和2006年每股收益分别减少0.013元和0.01元。

               
            中集集团主营集装箱和道路运输机械,其中集装箱占主营业务的近90%,而集装箱绝大部分是用于出口,因此升值对中集的业绩影响较为明显。在升值2%的情况下,预计2005年和2006年公司每股收益分别减少0.07元和0.08元。

               
            沪东重机是我国最大的船用柴油机生产商,国内市场份额65%左右。虽然公司产品以美元计价,但柴油机一般不直接出口而是随船出口,因此产品与国内船东以人民币结算,所以升值对公司产品收入没有什么影响。同时占公司产品成本20%的曲轴依靠进口,升值会减少用汇从而降低成本。在升值2%的情况下,预计公司盈利有小幅增长,2005年和2006年每股收益分别增长0.019元和0.021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6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lymanqun at 2005-7-26 08:51
www.cnfol.com  2005年07月26日 08:32  证券导报  陈鸿原
  中集集团作为中国股市第一绩优股,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万众 ...

提个建议:希望以后发贴之前看看是否是已经发过的重复信息?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6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lymanqun at 2005-7-26 08:51
www.cnfol.com  2005年07月26日 08:32  证券导报  陈鸿原
  中集集团作为中国股市第一绩优股,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万众 ...


删掉一个吧?发重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6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各行业普遍认为人民币升值影响不大

中国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调2.1%的举动将对从石油、酿酒到汽车、飞机等众多行业产生影响。但行业管理人士和分析师表示,就目前而言,这种影响还相对很小,而且可能是有利的。

对许多全球性企业来说,人民币走强可能有利有弊。一些企业在采购中国商品时会多支付一些美元,但其他企业会看到他们的产品在中国市场上以及在与中方企业竞争时竞争力有所加强。行业人士说,中国此举的间接影响最终可能取决于某种具体的中国产品在美国是否涨价。

比如,美国汽车巨头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 Corp.)就对中国人民币升值表示欢迎(虽然人民币升值后其在中国采购的零部件价格会上升),原因是人民币升值会带动日圆升值,从而有可能会抑制通用主要竞争对手丰田汽车(Toyota Motor Corp.)未来的发展势头,而丰田目前正在挑战通用作为世界头号汽车商的霸主地位。

此外,近来有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中国计划放弃使人民币与美元挂钩的做法,这也给企业界提供了做出相应调整的时间。沃尔玛公司(Wal-Mart Stores Inc.)的发言人贝丝·凯克(Beth Keck) 说,该公司对中国重估人民币汇率并不感到吃惊,该公司的供货商一直在为此作准备。沃尔玛2004年从中国采购了价值180亿美元的商品,占其商品采购支出的8%。

对全球企业来说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人民币汇率的不断上扬是否将减缓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步伐,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有可能打击中国人对消费品和石油等大宗商品的需求。另一个问题是,其他货币,特别是美元,在人民币汇率重估后将出现何种走势。

日本官员一贯坚持说,如果人民币汇率重估导致日圆兑美元汇率大幅、急速上扬,这是不合理的。日本财务大臣谷垣祯一(Sadakazu Tanigaki)虽然对中国重估人民币的决定表示欢迎,但也表示:“我们不得不仔细观察其影响,因为我们认为人民币灵活的汇率制度不仅对中国有利,也对日本和全球经济有利。”

中国此举对石油市场的影响也将受到各方的密切关注。行业分析师预计,受人民币此次升值以及中国政府上周宣布将成品油价格上调6%的双重影响,短期内中国的石油需求有可能增长。如果中国继续上调人民币汇率而其出口业产值下降,那么中国对石油的需求也有可能下降。中国飙升的石油使用量是导致油价在过去两年中增长了一倍的重要因素。

但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驻纽约分析师(Adam Sieminski)预计,就目前而言,情况恰恰相反。他说,此举将在短期内增加中国的石油供应量,因为中国的炼油厂现在获得了增加油品产量的动力。由于进口原油价格的上涨和中国对油品销售价格的控制,中国炼油厂的利润率不断下滑。

对于希望向中国销售产品的企业而言,从中国出口零部件和产品的公司而言,人民币小幅升值基本不会威胁其销售或长期战略。

全球最大的玩具制造商美泰公司(Mattel Inc.)在中国拥有大量业务,该公司的芭比娃娃(Barbie Dolls)、Hot Wheels轿车及其他玩具中,约有70%都是在中国制造,其中包括在中国的全资工厂。美泰公司的发言人称,人民币升值意味著明年同其他工厂磋商合约时,原材料成本可能会提高。她说,在自己的工厂中,影响主要同劳动力有关,而不是原材料,但这种影响不会很大。

美国最大的出口商波音公司(Boeing Co.)表示,由于该公司的商业飞机都是以美元销售,人民币重新估值不会产生很大影响。公司发言人称:“我们从中国采购的零部件不多,因此影响微不足道。”

中国航空公司在过去1年里从空中客车公司(Airbus)和波音订购或宣布购买计划的飞机数量超过100架,使中国成为其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正在放缓航空公司购买新飞机的审批程序,以防止国内航空市场过热。因此,现有的大量未交付订单和监管机构试图放缓飞机购买进程的举措意味著人民币升值在短期内不会对中国飞机订单产生很大影响。

电脑及科技公司对人民币升值反应不一。Sun电子计算机公司(Sun Microsystems Inc., 又名:升阳微电脑)表示,人民币升值有助于降低其产品的价格。该公司一直在与微软公司(Microsoft Corp.)争夺中国客户。Sun电子计算机公司副总裁辛格(Larry Singer)称:“如果中国放开汇率,就像我们目前开放技术一样,这将会对我们有利。”

世界最大的电脑晶片制造商英特尔(Intel Corp.)在全球都严格使用美元开展业务。英特尔发言人马洛伊(Chuck Mulloy)因此表示,人民币升值近期内对公司没有影响。

几家公司的管理人员对中国上调人民币汇率表示欢迎,认为这是中国关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一个信号。强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 JNJ)副董事长兼首席财务长达雷塔(Robert Darretta)说:“对我们来说,最大的问题是经济的稳定。我认为,他们正在采取的措施将带来稳定的增长,并将突变的可能性降至最低。”这家医疗保健产品巨头在中国销售药品、医疗设备和消费产品。

与此同时,汽车制造商预计将从中国供应商那里购买更多低成本的零部件,并扩大著眼于出口的汽车组装业务。

本田汽车(Honda Motor Co. Ltd.)是首家从中国出口轿车的汽车制造商。这家日本公司最近开始从位于广州的生产厂向欧洲出口Jazz微型车。该公司总裁福井威夫(Takeo Fukui)曾在中国宣布人民币升值前一天向记者表示,人民币重估不会对其出口业务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公司已经消化了人民币升值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中国的举措可能会使欧洲汽车制造商受益,使他们能够降低在中国的产品价格,因此吸引更多中国买家,抵消欧洲市场低迷的需求。欧洲销量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Volkswagen AG)在中国拥有两家合资企业,并将中国作为其德国之外的第二大市场。但由于竞争激烈,该公司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已经从2001年的50%左右下滑至25%。

美国的钢铁公司对中国调整人民币汇率反应冷淡。但他们也表示,希望这仅是进一步升值的开端,他们认为幅度应该为25%-40%,而不是目前的2.1%。北美制造商是美国钢铁公司的主要客户,近年来一直受到中国产品的竞争压力,人民币大幅升值会使其产品更具竞争力。

卡特彼勒公司(Caterpillar Inc.)首席执行长欧文斯(Jim Owens)表示,他对中国的此举表示欢迎,预计这将缓解对中国的政治压力。对中国汇率政策的紧张情绪已经使美国产生了保护主义浪潮,这可能最终会损害卡特彼勒等公司。该公司主要生产商用车辆和卡车,预计今年对华出口将达到10亿美元。

在法国,波尔多葡萄酒分销公司Gineste的首席执行长德尔铂什(Christian Delpeuch)表示:“2%的升值幅度不足以产生很大的影响,但这是朝著正确的方向前进。任何这样的举措都对我们有利。”

德尔铂什称,波尔多葡萄酒对中国出口不断增长的趋势已经形成,过去12个月里,波尔多葡萄酒的对华出口量增长了94%,出口额增长了109%。

香港时间2005年07月26日06:38更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6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扬百万从几千元一两年就挣到一百万时,
有人就说:"怎么来的,肯定是投机倒把,走私贩毒来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7-26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三大证券报标题新闻

2005年07月26日 08:02  港澳资讯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下半年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今年10月将召开十六届五中全会,研究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
  
  ●证券法修订草案有望下月二审,三审年内完成
  
  二审稿主要的变化是,更加充分考虑与《公司法》的协调、衔接。《公司法》有关证券方面的条文将移入《证券法》;
  
  将进一步明确证券衍生品种发行和交易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依照《证券法》原则制定;
  
  将增加“禁止各种传播媒介对上市公司的单支股票进行评价、推介”的规定。
  
  ●上半年全国工业实现利润增长19.1%
  
  ●周小川表示,大力发展外汇市场及金融产品
  
  ●上证所理事长耿亮表示,上证所力争年内推上证50ETF权证,8月中旬将推出上证180ETF
  
  ●紫江企业股改方案终于获商务部批准,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承诺增持,公司股票今日复牌
  
  郑州煤电新和成提高对价支付水平
  
  吉林敖东股改方案顺利通过
  
  ●17种纺织品出口关税8月1日起停止征收
  
  ●国家四部门联合叫停32个违规电站项目
  
  ●长债带动交易所债市创新高
  
  ●昨日汇市人民币略有升值,1美元兑人民币8.1097元,上一交易日为8.1111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6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申银万国-中集集团(000039)点评报告0722

兼听则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6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股市的水太深,里面全是阴谋,小心上当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6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留平头 at 2005-7-26 09:47
中国股市的水太深,里面全是阴谋,小心上当

正确的说是39的水很深..........许多貌似冠冕堂皇的理由,背后暗藏着祸心!!!!!!!!!

[ Last edited by queenie000039 on 2005-7-26 at 09:58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9 19:45 , Processed in 0.049998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