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5-5-27
|
|
出口未必减速 经济将超预期
〖上海证券报 乐嘉春 博士〗 2005-07-23 01:42
人民币终于从盯住美元走向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汇率改革后,今年中国的出口和中国经济会发生什么变化?上周举行的最近一轮中美贸易磋商并没有在最敏感的纺织品贸易争端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随着汇改的进行,今后这一类贸易摩擦是否能得到逐步解决?由于此次汇率体制改革只是使人民币升了2%,幅度很小,今后是否会继续上升,还有待观察,因此此次汇率改革对于出口和经济的影响目前来看还是比较轻微的。而要回答上述的问题,我们就不能不先分析一下今年以来中国外贸的进出口情况。
不久前,国家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了6450.3亿美元(同比增长23.2%)。其中,出口3423.4亿美元(同比增长32.7%),进口3026.9亿美元(同比增长14%),上半年贸易顺差为396.5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至5月份,作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的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约为720亿美元。正是由于中国对美国的双边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才使得美国在纺织品贸易争端问题上表现出比欧盟更为强硬的态度。这是中美双方在纺织品贸易争端问题上之所以会产生分歧的部分原因。
确实,今年以来中国的贸易顺差呈现逐月增加的势头。今年6月份单月贸易顺差96.8亿美元,上半年贸易顺差396.5亿美元,已超过2004年全年319.8亿美元的水平。贸易顺差大幅增加的现象,折射出中国的出口增速要大大快于进口增速。
例如,今年6月份出口增长30.6%,进口增长仍为15.1%,两者相差15个百分点。中国的出口增长较快,特别是中国纺织品对欧美市场的出口增长较快,引发了中国与欧美之间以纺织品为主的贸易争端,这也是上周举行中美商贸联委会会议的一个重要市场背景。
人民币汇率体制的改革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欧美国家与我国的贸易摩擦,但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又会削弱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使出口受到一定的抑制。
目前,从中国的工业生产指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及新近颁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等经济指标看,包括制造业在内的中国出口部门依然会维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有可能对出口增长产生抑制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纺织品贸易争端是否会进一步升级或扩大。在我们看来,由于目前加工贸易所占出口总值超过了50%比重,表明中国的出口增长是有稳定基础的,目前的贸易争端并不会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同时,由于涉及到纺织品等大宗出口商品仅占到中国全部出口总值的17.26%,因此即便下半年纺织品等大宗出口商品增速受到限制,其对中国出口增长的影响或许也没有市场所预期的那么大,当然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中国的贸易顺差数额。
另一方面,目前看,由纺织品贸易纠纷引起的贸易争端还不一定会升级。为什么这样说呢?一方面,刚才已经说过,人民币汇改的进行,将缓解贸易摩擦;另一方面,中国与欧盟就解决纺织品贸易问题已达成协议。尽管上周中美对纺织品贸易问题的磋商并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进展,但美方表示将慎重使用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中美双方还都承诺,愿以积极负责的态度,尽快就纺织品问题进行实质性磋商。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并且,中国在本次磋商结果上满足了美国在农产品贸易方面的部分要求及知识产权方面的要求,中国的承诺有助于美国扩大对中国市场的出口。由此可见,中美双方的经贸利益决定了双方纺织品贸易争端不太可能会进一步升级,而更可能会通过"讨价还价"的磋商机制来加以解决,尽可能避免将这一贸易争端波及到纺织品以外的其他贸易领域。
总的来说,中美之间的纺织品贸易纠纷未必会对未来中国出口增长放缓产生显著的影响,也未必会对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再加上汇率改革的推进,从有管制的浮动汇率体制看,人民币也不会一下子急遽升值,因此,可以预期,在短期内,中国仍然会倚重于外需来拉动经济增长。而由中国外贸进出口依然会保持较快增长的趋势推测,今年中国GDP仍将维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并会显著超出市场的预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