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goodluck333888

中集的研究报告和分析文章(希望大家多多补充)

 关闭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6-5-23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明天开低一点,A股中集我可是都没了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3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消息来自何处?

原帖由 john深蓝 于 2006-5-22 20:51 发表
【焦点公司:中集集团 复牌后20元以下买入】

中集集团(000039)股改通过后将于本周三复牌。分析师郑贤玲认为,公司股价被严重低估,建议20元以下买入,关注公司产品结构的变化,不能用干货箱的唯一标准来评估 ...

能不能把此文的出处标出来?谢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3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usicsunbuffert 于 2006-5-23 11:00 发表

能不能把此文的出处标出来?谢谢


http://www.csc108.com/broker2/ma ... etail.aspx?id=76375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3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核心客户内线调研(4月18日)



————专供证券市场研究者 总第109 期  2006年4月18月  星期二



《核心情报》系列全面免费开放  免费试看请点击



中集集团:连续爆涨的真实原因

【博览资讯消息】据悉,4月14日,中集集团举办05年业绩说明会,管理层对06年经营环境及中长期经营战略作了介绍:

1、 3月下旬起,集装箱行业出现了供不应求局面,客户提箱速度创下历史高位水平,公司预计06年2、3季度将出现严重的缺箱现象。

2、 需求突然回升,导致集装箱制造企业及上游原材料企业猝不及防,出现了钢材、木地板、工人相对短缺,行业现有有效产能不足以满足需求的大幅增长。下游航运公司出现了抢购现象,干货集装箱价格将一路走高。

3、 06公司计划车辆销量将达到8万辆,较05年的5.3万辆增加50%以上,销售收入将由05年的40亿元增至65-70亿元,因为前两年的磨合,车辆业务的盈利能力将有较大提升。公司计划08年车辆销量达到15万辆。

4、 公司战略是“以中国优势为依托、构建全球化产业运营体系”,计划08年实现500亿元营业额。(HP)



中集集团:行业走出低谷,量价回升超预期

【博览资讯报道】4 月14 日中集集团(000039)2005 年度业绩推介会在中集集团研发中心举行,基金、券商等机构投资者参与踊跃,公司高管就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与投资者进行了沟通。根据公司的介绍,随着3、4 月份传统旺季的来临,目前集装箱箱量和箱价均出现明显回升,而且箱价已回升至1850 美元/TEU 左右,明显超出1600-1700 美元的预期。

国信证券点评:根据最新调研及相关分析,调高06 年业绩预期,由原来的每股收益0.8 元调高到1.04 元,投资评级也提高至“推荐”。集装箱销量走出低迷,价格快速回升 受全球集装箱贸易量快速增长、大量新船下水的影响,全球集装箱需求量在06 年初有所回升。

供给方面:目前全球集装箱计划产能有580 万TEU,而实际年需求量只有300 万TEU 左右,表面上看严重供过于求。但上述产能只是一个理论数据,如果考虑没有实际建成的产能项目、产能利用率不足和原材料储备不足等因素,有效产能将远低于此数据。据公司介绍,由于对需求回升准备不足,上半年全行业集装箱实际产能不足120 万TEU,即使考虑下半年释放部分产能,但全年产能仍难以达到300 万TEU 的规模。

钢材和木材占集装箱单位成本近70%,集装箱价格的上涨往往伴随着钢材价格的上涨,由于公司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和很强的市场前瞻性,公司以往经营年度均成功规避了钢价上涨的风险,使集装箱单位价格涨幅超过单位成本涨幅,导致集装箱毛利率稳步提高。由于目前集装箱仍属供不应求,因此目前集装箱的毛利率也将有所回升,由05 年第四季度的11.3%上升到目前的15%左右,预计全年平均水平也可达14%以上。

半挂车是公司近几年努力开拓的一个新产品。05 年实现销量5.3 万辆,销售收入42.48 亿元。06 年公司提出了8 万辆的经营目标,65-71 亿的销售规模,增长50%以上。预计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逐步回升、治理超载措施对行业发展环境的改善以及公司在海外市场布局的完善,公司半挂车经营目标有望实现,公司对此目标也非常有信心。

主要风险:业绩判断、钢价上涨、产能释放和股改由于全球集装箱市场景气度与全球经济、全球航运市场、全球集装箱贸易量关联度较大,而全球经济和全球航运市场变化的加快及预测难度的加大,难以对未来集装箱的需求量和销售价格做出较准确预测。另外,本轮钢材价格反弹幅度也超过市场的普遍预期,难以对其未来走势做出准确判断,如果钢价上涨幅度超过箱价涨幅,可能导致公司毛利率和业绩低于预期,所有上述因素均可能对业绩判断和估值空间发生较大的误差。

公司正值股改期间,目前的股价已超过股改方案10 元的认沽行权价,存在投资者抛空股票而使非流通股行权的可能,从而对股价形成一定的影响。

平安证券点评:世界经济、贸易增长是驱动全球集装箱需求增长的核心因素。根据权威机构预测,06、07年世界经济、贸易增长前景乐观, Morgan Stanley预测06、07年增长率为4.1%、3.8%,德鲁里航运咨询公司预测06年国际集装箱的运输服务有效需求量将增长12%。06年公司冷藏箱、特种箱、罐式箱订单充足,收入将大幅增长,道路车辆业务将以50%以上速度增长。

根据公司计划,预计06年干货集装箱业务比重降至50%以内,08年降至40%以内。而由于集团内资源整合以及车辆业务前两年的磨合,新业务的盈利能力也将大幅提高。因此,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已经形成,干货箱业务比重降低将大幅平滑业绩波动。预测06、07年销售收入为345亿元、376亿元,05年EPS为1.32元,预计 06、07年EPS为1.43元、1.56元。当前股价为10.51元,无论历史市盈率还是动态市盈率都在10倍以下,调升公司投资评级为“推荐”。(WYB)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3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原帖由 john深蓝 于 2006-5-23 12:26 发表
核心客户内线调研(4月18日)



————专供证券市场研究者 总第109 期  2006年4月18月  星期二



《核心情报》系列全面免费开放  免费试看请点击



中集集团:连续爆涨的真实原因

【博览资 ...

谢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3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B股的走势,主力把价格控制在12元以下的决心很大,只能推断主力不愿意让A股开的太高。

难道货还未吃足?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3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中集人 于 2006-5-16 09:56 发表



可以呀  中集B先给你一组阴跌出货。。。。。。。。。。。。 在A股开盘时 不会超过A股股价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3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产量高,工资不高;工作量增加,工资不加;吃不饱,穿不暧,饿不死!这就是中集企业文化。"
----------------------------------------------------------------------------------------------------------
中集人,你是不是有病啊,既然中集文化这么差,你大可不必留在那里呀,干吗死契百列的呆在那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3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留平头 于 2006-5-23 16:43 发表
"产量高,工资不高;工作量增加,工资不加;吃不饱,穿不暧,饿不死!这就是中集企业文化。"
--------------------------------------------------------------------------------------------------- ...


欢迎中集人在这里活跃气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3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留平头 于 2006-5-23 16:43 发表
"产量高,工资不高;工作量增加,工资不加;吃不饱,穿不暧,饿不死!这就是中集企业文化。"
--------------------------------------------------------------------------------------------------- ...


中集人是不是在中集工作的人难以求证,不过这个文化定义倒是在一个中集职工QQ群的公告里。试问世上找得出一家所有职工都没有一点怨言不满的公司吗?呵呵,你大可不必如此恼火加骂人。

唉,真是奇了怪了,别的股票沒事,为何中集就会有人听不得别人说半点不好呢,嘻嘻 :*10*:

[ 本帖最后由 安tares 于 2006-5-23 17:43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3-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行云流水话投资

发表于 2006-5-23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安tares 于 2006-5-23 17:33 发表


中集人是不是在中集工作的人难以求证,不过这个文化定义倒是在一个中集职工QQ群的公告里。试问世上找得出一家所有职工都没有一点怨言不满的公司吗?呵呵,你大可不必如此恼火加骂人。

唉,真是奇了怪了, ...


如果其人是有着良好愿望的散户,  以目前的价位中集的套牢盘极少, 明天开盘以后可能连一股套牢盘也找不到了, 实在是无法解释.
如果说其人是雇佣写手, 那雇佣者也太够呛了, 实在惨不忍睹.

还是留着热闹吧, 这算是一道风景线.

明天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6-5-23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板”袁庚
264期 发布日期 2006-05-22
吴晓波

      在蛇口,袁庚并不忌讳人家叫他“老板”(Boss),这种对资本家的称谓用在他的身上似乎蛮恰当的。在前后15年时间里,他像老板一样地掌控着蛇口的一切,他一手缔造了它,他像父亲一样地塑造它身上的每一个器官,从规章制度到种在坡上的树,他一心想让自己的这个儿子与众不同、前程远大。在某一时刻,他好像还真的成功了。尽管在离开的时候,他没有带走任何东西,但是在灵魂上,他始终是蛇口的主人。
      袁庚是中国企业史上某一群体的标本人物。
      你很难分清楚,他是一个官员还是一个企业家,他的官衔是蛇口开发区管委会书记,是这个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拥有着公共资源的支配权和政策的制订及执行权,特别是在蛇口这样的“试验区”,他几乎向中央讨到了可以下放的所有权柄。而同时,他又是一家国有控股公司的董事长,招商局在1979年只有不到1亿元的资产,而到他离开时已经是一家资产总值超过200亿元的超级公司。这一部分的资产增值,一方面可以被看成是改革和发展的结果,而在另一方面也无疑是垄断前提下的制度性产物——招商局拥有蛇口开发区的土地开发权。你很难用公平或不公平、合理或不合理来解读它,在某种意义上,它俨然就是历史本身。
      老一辈的经济学家宦乡曾经说:“袁庚之所以搞出个蛇口,就是因为他对中国的计划经济一窍不通、一无所知。”此言被传媒和袁庚本人一再引用,颇有“炫耀”之义,但是,在史家看来却未必是事实。蛇口的试验,决非“无知者无畏”式的变革,文化学者余英时在《戊戌政变今读》中说:“80年代出现了两股改革力量:一股是执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党政干部,他们的处境和思路,很像清末自强派,是所谓‘体制内’的改革者;另一股则来自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学生。”袁庚是前一类人的代表。炮兵团长出身的袁庚决非不懂政治的“一介武夫”,他应该是1980年代初期中国内制度变革派的标志人物,从他创建蛇口工业区的第一天起,他就将之当成了社会改革的试验场,一开始,蛇口就无比大胆地进行了干部体制、民主选举、舆论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变革,蛇口之所以被人热切关注,在很大程度上因此而来。1980年3月28日,蛇口在中国第一个正式实行了干部、职员公开自由招聘制,率先打破了新中国31年的干部调配制。1983年2月9 日,蛇口开始试行群众直接选举干部、考评干部。1983年4月24日,蛇口第一届管委会15名干部,经民意推选产生候选人,再经2000多人直接选举产生。从此,调入蛇口的各级干部,其原职务级别只记入档案,在蛇口实际工作待遇上一律无效,能当什么,拿多少工资,全靠民意选举。1986年,蛇口实行民主选举,有15%的人对袁庚投不信任票,有5名董事当场落选。蛇口实行干部一年一聘,每年民意考评不过半数者即要下岗,干部终身制、任命制在蛇口被彻底废除。
      袁庚将蛇口搞成了当时中国最醒目的试验场,他把自己的政治生命全数压上,了无退却之意。
      袁庚很善于以经济的高速成长来博取中央的支持,在这方面他可谓深谙中国为官之道。1982年,他让人做了一块很大的标语板,树在工业区管委会的门口,上面写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标语在一开始引起了广泛的争议,1984年,邓小平视察蛇口,袁庚在陪同汇报时十分“狡猾”地将了邓公一军,他用自问自答的语气说:“不知道这个口号犯不犯忌?我们冒的风险也不知道是否正确?我们不要求小平同志当场表态,只要求允许我们继续实践试验。”据说,袁庚一言至此,邓小平和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此后,这一标语风靡全国,成为当时最著名的改革经典语录。
      美国律法大师罗尔斯曾经说,建立在个人开明基础上的威权体制,如同“沙上之高楼”,一旦那个威权人物退位或影响力消退,它所具备的进步性便自然而然地消失了。袁庚和他的蛇口,正应验了这一论断。1992年,已经75岁高龄的袁庚交出了他管理了15年的蛇口,此后,蛇口迅速地褪去了它的先锋颜色,仅仅三五年后,便变得“无声无息”。进入2000年之后,蛇口已全然沦为一般性的开发区。2004年6月,蛇口开发区被广东省政府正式下文撤销,袁庚苦心设计的所有制度一夜烟飞。
      袁庚在晚年曾经有过一个喟叹。他说,他犯过一个历史性错误,让蛇口错过了另一种也许更有效率的成长模式。他指的“错过”是,1981年,以香港首富李嘉诚、巨贾霍英东为首的13位香港企业家来蛇口参观,他们提出能否入股共同开发这块土地,当时,袁庚不假思索地婉拒了。晚年袁庚的遗憾似乎是,如果当初允许李、霍入股,蛇口将被彻底地资本化,或许会获得更大的经济活力。
      这是一个十分具有寓意性的推演。它似乎表明,在1980年代初期,最具改革精神的中国官员坚信,只要充分放权和锐意改革,自己是完全有能力搞好国有企业和振兴一方经济的。而到90年代末期,他们已经隐约感觉到,这种体制内的突围已经遭遇“极限”,或许惟有借助更为强大和自由的外来资本的“混血”,才可能构成进一步的推动。蛇口生而太早,因而不可能同时肩负两个时代的命题。
      事实上,每一个强大的个人,当他面对顽固的制度性障碍时,依然会表现得那么软弱无力。当袁庚被派遣到蛇口的时候,他的领导者是希望靠他这个“强壮而精明”的武士“杀出一条血路来”,他确实完成了这个任务,而麻烦的是,他居然还想顺便完成另一项更重大的任务:在这个新开拓的土地上构筑与原来全然不同的制度,这显然已经超出了他的“使命”。于是,最后的落寞便已经命中注定。
      袁庚1917年生于深圳(早年叫宝安)。他身材魁梧、方脸大眼,一派军人气象。1949年,当上炮兵团长的他率部解放了贫穷的家乡,30年后,他用自己的方式再一次在经济上“解放”了这块土地。他的晚年一直居住在蛇口的海滨公寓内,窗外一眼可望到香港元朗,他的手边常放一本相册,里面全部是当年与邓小平、胡耀邦、江泽民、朱镕基、万里等人的合影,日暮时分,一一翻过,竟恍如前尘隔世。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3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222222222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4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19*: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4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提供, 明天的权证怎样心里就有底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3-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4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ohn深蓝 于 2006-5-23 12:26 发表
核心客户内线调研(4月18日)



————专供证券市场研究者 总第109 期  2006年4月18月  星期二



《核心情报》系列全面免费开放  免费试看请点击



中集集团:连续爆涨的真实原因

【博览资 ...


:*9*:  辛苦, :*22*::*22*::*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8-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4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中集人 于 2006-5-22 11:01 发表
中集B在无主力操作下,横盘前进。星期三开盘价格,预计14元左右 ,星期四权证1。3元。 铁矿石宝钢被迫接受19%的涨幅


:*9*: 分析得到位!!

[ 本帖最后由 安tares 于 2006-5-24 09:56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3-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4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中集人 于 2006-5-16 09:56 发表



可以呀  中集B先给你一组阴跌出货。。。。。。。。。。。。 在A股开盘时 不会超过A股股价


这个,说得也是对的 :*10*: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3-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4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安tares 于 2006-5-24 09:54 发表


:*9*: 分析得到位!!


预计也是14元左右,前几天主力打压B股,看样子还想吸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4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 郑贤玲

  今年一季度,机械业央企的利润增幅达到16.3倍。该如何理解机械行业“井喷”式的利润增长?我们认为,我国机械行业经历了企业治理结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等方面的深刻变化,正在进入成长的拐点。




   



  解放初期,机械工业作为我国工业经济中最重要的发展战略被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成为计划经济中分工最明晰的行业之一,但在国有企业大锅饭的体制下,我国机械行业经营效率较低,行业总体技术水平和管理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

  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大量引进国外先进装备,机械行业也成为最早对国外企业开放的行业之一,同时,民营资本大量进入机械行业。在进口、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的多重压力下,国有机械行业企业被迫开始体制改革。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我国机械行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过去20年,国有机械行业龙头基本上已经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或公开上市,国有企业在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竞争过程中得到成长,企业治理结构逐渐完善。企业改制后,通过减员增效、精细化管理等手段提升企业经营效率,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企业盈利能力总体上得到改善。部分企业通过整合,市场地位已经确立。

  更重要的是,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我国正在从由一个机械产品进口国成为机械产品出口大国,机械行业出口进入高速增长。原因首先是机械行业既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又是世界制造基地转移中受益最多的行业之一,由于我国拥有大量高素质低成本的劳动力和广大的市场,在制造基地不断向中国转移的同时,为机械行业特别是基础装备也提供了很大的国内市场空间。其二,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机械行业从中外合资中得到启示,参与到机械产品的全球采购体系中,并逐步建立企业全球化的发展理念;现阶段我国机械产品开始从整机进口替代走向零部件国产化,我国机械产品的配套环境将越来越好。其三,由于国内市场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大,我国机械企业开始由过去的被动出口(大部分通过外贸单位出口)转向主动出口(企业自己出口),“九五”———“十五”,我国机械产品出口已经奠定了较好的基础,特别是2004年宏观调控以后,工程机械企业受产能过剩的压力,加大了国外市场的开拓力度,2005年工程机械行业进出口贸易首次出现顺差。

  目前,我国机械行业总体上落后发达国家15年左右,但全球对中低端产品仍有相当大的需求,我国机械产品具有明显的性价比优势,出口空间非常大。且随着国内企业对外业务的成熟和语言障碍的消除,我国将在机械制造领域产生一批跨国企业。

  中集集团和振华港机目前已经成为各自领域中的全球龙头企业之后,全球市场份额超过50%。而且其盈利模式和家电企业有较大的不同,更具有垄断性和持续性。通过老国企改造的机械制造企业和部分民营企业产品正在走向世界,其中比较典型的有船舶制造业、缝纫机行业、机床工具业、工程机械行业等。

  我们说机械行业出现拐点,显然不是局限在中国国内市场,而是基于在全球背景下的成长空间。出口给我国机械行业带来的好处不仅是从一个有限的封闭型市场转向全球市场,而且国外成熟的终端用户和经销商给我国机械工业提供了更大的市场平台,有利于企业不断按照客户需求提升产品质量,且现阶段考虑出口退税,出口产品具有更好的赚钱效应。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17 10:06 , Processed in 0.121781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