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年收益7.39%的债券你要不要
专栏--蓝虎
此文原先题为“债券型股票”,本来在一个月前就有了想法,文章也初见雏形。但扫兴的是,宝钢遭受市场的无情抛压,股价不断绵绵下跌,我不由得怀疑自己的想法是否有误。前几天和一个在美国的朋友聊了一会,他虽然比我还年轻,在投资方面的心态却远好于我,丝毫不在意短期的波动,是他坚定了我写下此文的决心。
年收益率7.39%的债券有没有,有。只要你有良好的心态能耐住寂寞,能承受市场短期下跌所带来的压力。
国债作为无风险又有着稳定收益的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报纸上也经常报道人们凌晨甚至彻夜排队抢购国债的盛况,不少银行支行还因为国债销售对大客户倾斜而受到人们的指责。
近期因为资金异常充沛,相对而言债券的供应量小,远远供不应求,就造成了交易所债券价格不断上涨而实际收益率大幅下跌。新发行的国债以及其他债券利率也比前几年下降了不少,最新的一年期央行票据利率只有1.36%,5年期的国债收益率也只有3%左右。作为企业债的利率虽然稍高一些,但一年期的企业债也只有2.5%左右。
在今年5月份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中,某些上市公司为了提高投资者信心,对以后几年分红作出了一些承诺,使得投资者可以取得相对固定的分红收益。我们不妨根据上市公司的承诺来测算一下收益率,相信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作为第二批试点的宝钢,在股权分置中的方案也都提出了后续几年承诺最低分红比例和分红金额(见表1)。宝钢承诺“未来3年如果公司每股收益低于0.8元,股东仍将获得0.32元的分红,即高于40%; 若高于0.8元,则仍按40%分红”。
大家可以简单计算一下,宝钢11月1日的收盘价是3.90元,最低股息率(税后)是0.32×0.9/3.90=7.39%。
7.39%的年收益,债券市场上有这么好的债券吗?若有的话,麻烦你悄悄地告诉我,我可不想被别人抢了先。
有人说,由于近期钢铁价格不断下滑,宝钢的收益必定会受到很大影响,股价必将持续下跌。没错,随着钢铁价格的下滑以及铁矿石价格的上涨,宝钢的收益的确会比以前减少。不过前几年钢铁价格持续低位的时候,宝钢出现过亏损的记录吗?没有。虽然前几年宝钢的收益不是很高,但是自从上市以来就没有过亏损的记录,也没有过低于承诺分红0.32元的每股收益记录。
钢铁价格会持续几年保持在低位徘徊吗?钢铁行业作为周期性行业,行业景气情况随着经济大环境潮起潮落,随着国内经济大环境的逐渐好转,钢铁行业也将重现勃勃的生机。
我的一个朋友前几年参观过宝钢的部分信息系统,感到其在国内还是非常先进的,不仅体现在技术上,更体现在实际应用和人员素质上。据说,一个车间的技术人员都能用一些复杂的系统来分析生产中各种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加以解决。另外,前几年通过资产置换上市的宝钢下属的宝信软件,在钢铁行业信息化方面在国内是相当领先的,去年又通过了CMM3级认证。他们的技术和项目管理能力在国内都是比较领先的。
宝钢在高端产品方面属国内领先,比较国外一些大钢铁企业而言,高端产品继续发展的空间还很大。对于国家而言,也是非常支持宝钢继续开发各种高端钢铁产品的。7月份公布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中第一章第二条指出: 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到2010年,我国钢铁产品优良品率可望大幅提高,多数产品可基本满足建筑、机械、化工、汽车、家电、船舶、交通、铁路、军工以及新兴产业等国民经济大部分行业发展的需要。参与过“十一五”规划前期制订工作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展与科技环保部副主任迟京东透露: “汽车钢板是钢铁行业发展的重点,不仅是一两年之内的重点,而是今后持续发展的重点之一。这一点毋庸置疑。” 另据发改委冶金处相关人员透露,国家已经批准的几个钢铁产业的大项目在《规划》中提及“其中,生产冷轧钢板的几个大工程里也包括汽车钢板的内容。”
汽车用钢一直是国内短缺的高端钢产品之一,既然汽车产业作为国内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配套的汽车用高端钢材的国产化程度相信将会在“十一五”期间不断得到提高。宝钢作为国内领先技术上比较领先并且已经在汽车用钢上有了一定基础的钢铁企业,在“十一五”期间,宝钢的汽车用高端钢材产销量必将不断增长。看过“十一五”规划和《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你是不是和我一样对宝钢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宝钢领导层的领导能力也是比较让人放心的,宝钢这几年上市后的发展速度大家都有目共睹,并没有曝出如其他一些公司领导层那样的各种不良新闻,形象还是非常“绿色”的。
有着如此先进的信息基础和强有力的领导层,你还会担心宝钢想做什么做不到的吗?会担心宝钢的长期发展吗?
有人说按照国际标准,宝钢所在的钢铁行业正常的市盈率应该在5倍左右,以目前宝钢的股价来看还有点偏高,还有下跌的空间。我一直都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都认为钢铁行业应该是5倍市盈率,而高科技的公司可以是数十倍的市盈率,虽然某些高科技公司历年来的收益连宝钢的一个零头都不到。或许宝钢不会像高科技公司一样出现火箭般的成长速度,但宝钢绝不是夕阳产业,它有着稳定的步伐和光明的前景,又有着稳定的分红。按其目前的价格,至少比上海的楼市更具有投资价值。难道说成熟市场的标准我们必然要遵守?他们的标准也会一成不变?难道从入市以来一直都在吸纳宝钢的QFII(见图2)不是来自成熟市场?来自比我们更落后的国家和地区?
宝钢的地位和收益实实在在地摆在我们面前,若你喜欢去买那数十倍甚至上百倍市盈率的科技股,悉听尊便。我还是喜欢能给我实实在在收益的宝钢,即使你可能获得比我更高的收益。
表1:宝钢股份历年实际每股收益和分红情况(单位:元)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5(预测) 2006(预测) 2007(预测)
每股净资产 2.02 2.45 2.83 3.35 4.12
每股收益 0.2000 0.3400 0.5600 0.7500 0.6000 0.83 0.81 0.80
分红 税前 0.0500 0.1250 0.2000 0.2500 0.3200
税后 0.0450 0.1000 0.1600 0.2000 0.2880
注:其中2005年为3季报数据,其余年份为年报数据
表2:QFII宝钢历期持股数量(单位:万股)
报告期 2003-12-31 2004-06-30 2004-12-31 2005-06-30 2005-09-30
流通股本 187,700.00 187,700.00 187,700.00 353,484.37 472,994.00
QFII持仓 持股 8,751.45 3,023.84 6,722.35 13,546.57 27,760.33
占比 4.66% 1.61% 3.58% 3.83% 5.87%
表3:2005年3季报前10大流通股东 QFII持股情况(单位:万股)
排名 股东名称 持股数量 增减情况
1 瑞士银行有限公司(UBS LIMITED) 12,203.73 4,477.55
3 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 & CO.) 8,947.75 新进
4 摩根士丹利国际有限公司 6,608.85 788.46
(MORGAN STANLEY & CO. INTERNATIONA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