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04-11-18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场崛起"新零售"板块
12月11日,中国零售行业就将全面开放。对于众多的外资零售商而言,是一个充满了希望的日子。而对于中国零售行业来说,国内零售企业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二级市场表现看,零售业板块的表现却成为近期市场的亮点。对此,我们试图从国内零售业的发展状况和零售业上市公司的基本数据中进行剖析。
据联合证券行业研究员分析,近5年来,连锁零售业态规模以年均超过30%的增长率高速扩张,其中的专业零售业态---如家电连锁、建材连锁等,更是以50%以上的增速迅速成长,大大超过整个零售行业的增长速度。从百货、超市等不同业态和不同规模之间的比较来看,零售业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性增长特征。从上市公司的情况分析:到目前为止主营业务仍然是零售的有48家公司,其中绝大部分是百货业态的公司。在中国零售业向外资全面放开的日期日益临近之际,11月16日,第一百货、华联商厦发布公告,中国证监会已经核准一百华联吸收合并方案,并且更名为“百联股份”,11月26日将在上证所上市。目前,上海对商业整合已经进入第二阶段,第一阶段整合,以拯救时装股份等公司为特征的重组到目前,以百联集团为标志的第二阶段整合已经开始。由四大商业集团合并而成的百联集团不仅成为了中国零售业的翘楚,也同时成为各地零售业重组和整合的典范。区域性重组在降低成本,加强对市场控制力,降低区域市场竞争程度和优势互补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实际上,在上海商业重组如火如荼的同时,各地的政府和强势零售商都在谋划对本地区零售商业的全面整合。南京从2002年就出台了以新百和中商为两大平台的“划块”整合方案,广州市也欲以广百集团和广州友谊集团为龙头整合广州市的零售业。在国内几个传统商业中心城市,零售业区域性的重组已成星火燎原之势。武汉的零售业公司,在南京、长春和沈阳等地,都存在同样的潜在机会和价值。对于百联于本月上市之后的股价表现,我们认为,由于在停牌之前,市场给予了过多的期望,并且对其也有太多不切实际的预期,因此复盘之后未必会有持续的上涨表现。但是,作为该行业的龙头公司,流通盘又相对偏大,基本面也较为透明,对于基金来说仍然具有吸引力。
我们对上市公司每股净资产做了加权平均统计发现,零售业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水平处于上升过程中。因此可以认为,从产业投资的角度看,许多公司已经具有价值。
另外,从统计中还可以发现,2004年第三季度零售行业的市净率为:2.05。近半数零售业公司市净率低于2,其中13家公司低于1.5。也就是说,在零售业上市公司股价和净资产不断接近的过程中,净资产收益率的上升使得其投资价值会不断显现出来。从零售业上市公司历年来平均主营利润率变化中,也体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随着国内零售行业的结构性调整,以及伴随着零售行业的利润率不断提高,具有并购概念的上市公司将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联合证券 王蕴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