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6954|回复: 78

2004年10月22日周五上市公司与经济政策消息专贴,欢迎添加,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0-21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证券史上的旷世丢人奇观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yusong 浏览:6954 回复:78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国证券史上的旷世丢人奇观
原始出处: 和讯网 【原文地址】  b49339c  
  
国债期货327事件当天最后3分钟成交不算数

上海交易所让长虹的转配股的红股突然上市交易,不了了之

湘证基金500016上市失信,高比例扩募,使部分参与者爆仓

在取消T+0后,后来有一次上海的基金进行了T+O的交易

琼民源被中关村重组

死机

东方电机原始股申购失信,60万股民每人100股

深圳当年排队买抽签表一样黑暗

96年初深市粤金曼9元,中率90%,开盘跌2元

申能的上亿股大托盘也算挺壮观的

西藏明珠的申购——一所有的飞机乘客都带现金

四川长虹配股价失信

招商银行发可转债--儿子向老子要钱不用打招呼

最大的丑闻是南航亏损,中信亏损,股民们踊跃申购。难怪管理层发股

02国债(13)券上证所忘记除权

宏智科技5000万募资丢了

96年四季度发N道金牌压不住牛头,被迫再加"社论"压

四川长虹先配后送闹剧

0008恶庄跑后才监管

0558、0682恶意造假

600837、600898、PT南洋巨亏,资金不翼而飞

97.咖啡5点涨跌停板.不够手续费

1995年5.18井喷笫二天突发50亿新股额度.追高者全线被套

红光上市变死光.开做假重组的先河

银广夏迷天大慌!!

94.刘洪儒三大救市政策兑现其一

99的国有股流通试点。朝令夕改,转让价格前后差距甚大

郑百文重组,股东大会居然可以决定个人财产(股票)被无偿划拨

市值配售让满心期望通过中签比奖券风险高N倍的新股,而错失在高位减仓的机会

申银和万国依法变成*万国/国泰和君安依法变成国泰君安

悦达权证价高于悦达正股价

97期交所大减员.目前只余3家

仪征化纤的发行才是经典之作,在不可能见到

天胶现货8000元/吨,期货12000元/吨交割

豆泊期价高于大豆现价

1996年1258的人民日报社论:抑制过度投机。并开始涨跌停板

1999年1700的人民日报社论:恢复性行情

1994年7月31的3大利好:新股上市前要半年辅导期到后来是2年辅导期但可以上市后再辅导

30%的配股限制改为随意增发,有的是相当于10配10股以上

净资产赢利高于8%才能配股成为空文

2001年7月某财政部长说国有股减持是利好

宝延大战,当天全国股民同炒延中股。三千万的盘子一天成交四千多万

93年界龙实业

还有那个666粉哦

2001年7月吴敬琏说国有股减持是为了补充社保不足,2002年6月他又说社保的钱其实够的

2001年许小年说推倒重来,千点论

2003年他说600028中石化很具投资价值。使社保套到现在

20012003中金公司很多著名人士说只有全流通才能解决一股独大的问题

国有股减持问题:01上半年新股10%,减!/01十月暂停,不减/02一月阶段方案,减/02六月停止,不减首席监控层/狂风在战斗

“粮票”复辟,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堕落,社会倒退,有钱不能买,有票才行——新股市值配售

首席监控层对投资者进行风险教育是管理层做的最成功的事

青啤93年发了三亿张认购证,一万张中签六张

再融资需境外审计法规出台后,世界五大会计师事务所相继出事,没有执行过一天

用友软件高价发行,用友上市,揭开股权割裂真象,,王文京高派现空手套白狼

600100清华同方增发46.00元

1994年2月4号,深综指提前10分钟收市

苏三山假收购案

茅台酒一次发行减持国有股%10.收回全部投资

闽东电力以荷兰式招标上市,创国内股市IPO发行圈钱纪录以88倍市盈率发行

东北电96年10月17日当天下午仅用一小时从7.50元涨到17.01元,竟然有76%的换手率

通海高科发行2年后不得已重组成吉林电力000875上市!!!

轻纺城600790首开"跌停板出货"先河

2001年三大证券报瞪眼说瞎话,在上市公司业绩大幅下滑的背景下,刊出“正确认识上市公司业绩”的文章,粉饰业绩

财政部与证监会联合发布国有股10%按市价减持吃人的面目可憎!

兴业房产的巨亏,三无里的一股独大现象,大股东巨额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哈尔滨人民排队卖哈药,上海人民买哈药,然后一路大跌自此冠名哈毒药

聘港人高参修改B股政策,解放港人外国人套牢境内投资者

还有比"保护投资者利益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中"更大的丑闻吗?

上海交易所的新股上市当天纳入指数计算。到现在为止,起码为上正指数虚增了200点

茂练转债(125302)有转债之名无转债之实

机场转债操盘手价格打错,100元打成1元,成交百万元交易所宣布做废

为四川长虹开绿灯,修改除权公式,转配不除权

95年518行情后,5月26日下午晚开市半小时,机构造势拉高出货,当时贴了一个什么协议平仓的公告

中关村非法配股除权,连续跌停洗盘,无耻(忍无可忍)

95年2月北京北旅有一天交易大换手,事后没人去问,那年就有跨国收购的大行情

以前红利得填单去领,而填单那时一次5元的,有时红利没有手续费多

不死的深圳A2权证,延期数次

股交易中午暂停,但开放消息已泄漏

湘证基金500016价格一举冲上十元大关!

99年519行情人民日报社论称恢复性行情,几年过去了,在同样的指数区域,管理层认为“结构性调整”将继续!

当年嘉陵减持1亿国有股,再该公司业绩连年下滑的情况下,以三年的平均每股收益作为减持依据,圈的那叫一个“狠”,现在股价也没那时圈的价高吧。

H股公司高价在A股登陆

市价增发把中小投资者害得倾家荡产

“崇洋媚外,外国的和尚会念经”各地政府一脸奴像地要把国有股低价卖给老外

MBO成为一部分人一夜暴富,榨干股民的新招

官方统计并到处宣扬中国股民有6000万,算不算?

600050这个怪胎通过持有香港联通股份本是基金被伪装成股票上市算不算?

600028中石化H股只有1.2港元,而A股发行价4.22元,社保基金认购3亿股。

过去国有股放弃配股权还要向流通股东收取转让费。0.1——0.2元不等

去年不知谁头脑发热炮制出一个三板市场全流通,结果不了了之

国有股市价减持的方案一出,股市市值缩水6000亿,这一明显的政策失误(后来自己出来纠错)没人负责

新股上市就变脸,增发完了就变脸

20倍市盈率发新股,新股发出来就没有投资价值

高溢价发新股对股民财富的巨大剥夺

2002年深市业绩大幅下滑70%,于世界证券史闻所未闻

的新股发行办法将国企排除在外,大搞双重标准,为证券市场为国企解困之实写下最好注解

去年上海航空资产负债率91%也能上市,今年那么烂的一个宏源证券也获增发

高价配股无人过问

民丰特纸增发市盈率100倍,不知是否也是世界纪录

最让人恶心的中介机构——中金公司

一板乌烟瘴气,现在又要来个二板,还有人提意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真是恨老百姓不死呀

厦海发的权证暴跌奇闻

郑州百文的个人大户袁敬文的超比例持仓

中国证券历史最大的丑闻:成功诈骗6000万股民

证监会宣布富通昭和发行准备不充分,暂缓发行

杨帆怒斥向外商转让国有股方案思宁

2.19B股政策泄密大案纪实思宁

基金泰和违法配售青岛啤酒思宁

天华基金违背扩募说明书关于发起人持有的扩募部分二个月内不流通的承诺思宁

鄂绒B和粤电力增发A股涉嫌违反《公司法》和《证券法》发行思宁

隆平高科及其战略投资者违反“三公”原则思宁

《基金黑幕》发表的《严正声明》思宁

皖维高新1997出优秀中报,投资者追高买入,次日修正中报数据,跌停月色星光

北京天龙、天桥股票,没有公开发行就直接上市。内部职工、关系户买入成本一元至二元,上市价格28元左右进退有度

现在尽管我国股市的印花税比别的国家高,可是1997年我国股市的印花税一度涨成千分之五.创出一个空前绝后的世界股市收税之最进退有度

吃散户,用散户,奸散户,坑散户,骗散户!刘莉

厦海发等几个权证无法转正,证交所允许它们在市场上继续游荡!狂风在战斗

公布业绩时要大比例送股,股民买入后,股东大会再推翻送股方案!狂风在战斗

要股民理性投资,推荐百姓买基金让专家来理财,1。01元买的原始基金现在只有0.600.70元了!狂风在战斗

13年中国股市对中国的贡献:腐败的滋生地,民间财富的掠夺者和挥霍者,培养变态心理的国民训练中心开水泡泡

股民要告状,法院不受理!狂风在战斗

银光厦高台跳水后,很多股民发现自己的钱没了,银光厦的股票在自己手里了!狂风在战斗

96年底人民日报社论,引起大盘和个股连续3个跌停板!狂风在战斗

利用开设创业版消息,搞的股票市场人心惶惶

这十多年来到底是谁是哪一只最大的黑手保护了这些腐败、造假和欺诈行为,最大的丑闻才出来

一元钱的国有股按净资产减持给中国股民,经济学家说是国有资产流失了,却给外国人比净资产还低,搞笑的很哦

中央2台证券栏目专家看市,股民把它作为反向操作指标

基金由1分钱变为1厘钱交易,封闭基金交易量更加清谈,基民解套遥遥无期了

股权割裂越演越烈,国有股、法人股、个人股、B股、H股,同一个公司却不同股、不同价、不同权,流通股发行十几年了,价格高于国有股7、8倍的价格发行。流通股股东捐钱无数

蓝田的缔造者现在在深圳卖草鞋!

1997.5.16,管理层打压股市,东大阿派等6只股票依然上涨,管理层果断临时停牌,立竿见影,次日全部跌停谁敢不听话?

重大利好的国有股减持又被迫停止

519的恢复性行情和目前的不作为,胆好像破了

2003年第九期国债由于金融市场混乱,被迫叫停,破天荒的第一次!

管理层出(说)利好,股民拔脚就溜,对管理层极度不信任

股票家数越来越多,股民人数越来越少!

管理层对证券市场认识误区:不圈钱,要证券市场干吗?中国的股民苦啊!

股市大跃进,10年股票家数超百年历史的美英股票家数!

效益一好就增发

背景最深!后台最硬!公开制造虚假信息操纵股价!清华放言没人敢查st海洋!!!!!

中小板江苏琼花弄虚作假欺瞒上市,上市十天爆出造假丑案!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3 天

发表于 2004-10-21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事例说明:进场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得莫测得风险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1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太好了!我们大家都是聪明人!从明天起我要退出市场一些时间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9-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1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水深 注意

中国股市是一张瘟病床,老百姓千万再不要往上躺了,否则就一辈子喘不过气来,等着断送钱财吧!!!!!!

[ Last edited by CJM123 on 2004-10-21 at 15:29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1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市公司都是中国最优秀的企业,是经过管理层审定的呀,为什么一上市业绩就下滑?业绩年年下滑、下滑、再下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1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年10月22日周五上市公司与经济政策消息专贴,欢迎添加,讨论!

。。。。。。。。。。。。。。。
周四回顾
。。。。





  今日消息面主要有:来自中国证监会的消息,管理层对QFII的审批速度明显加快,并且境外机构排队候场。目前,拥有QFII牌照的境外机构已达27家,总投资额达28.5亿美圆。同时,第一家QFII瑞士银行最初的投资额度早已用完,并已又申请2亿美圆投资额度,尽管如此,瑞银还表示其客户早已有超额几倍的认购率。另外,中国证监会发布通知,允许创新试点证券公司先行开展集合资产管理业务;中信、光大、中金三公司相关方案将于近日上报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业协会也将进一步加强对证券公司办理集合资产管理业务的自律管理和行业指导。同时,基金经理普遍表示1300点有效跌破的可能性不大。纵观今日消息面,仍属偏多,但由于市场近期多次显示出对利好麻木、对利空后怕的特征,所以对市场仍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今日大盘没能复制昨日走势,调整幅度加剧,盘中继续下试1300点支撑。整体来看,市场依然表现出弱势行情,并且打压盘时有出现,市场信心受到较大打击。今日跌幅有所加大,成交量也有一定程度放大,两市均以略带上下影的中阴线报收。早盘大盘略微高开之后不久便向下滑落,10:00左右出现一波较有力度的上拉,由于成交量放大不明显,市场跟风意愿不强,上证综指摸到最高点1340.96点之后出现了一浪盖过一浪的跌势,10:30到11:30完全被空方牢牢掌握,多头毫无还手之力。下午开盘后继续下探,13:30左右有所上翘,14:00再次出现跳水,上证综指探出今日最低点1304.54点。14:30过后多头再次试探向上攻击,试图克隆昨日尾盘的成功反击,但今日空方有备而来,多头无攻而返,大盘最终报收中阴线。
  从盘面热点来看,原油开采类个股今日突然出现整体拔高,中原油气、石油大明、辽河油田极为活跃。港口运输板块表现同样较好,天津港、上港集箱、盐田港、穗恒运等一批个股强者恒强。金融股出现较大分化,银行股出现大幅下挫,仅招商银行一家的跌幅勉强在5%以内;券商股则在陕国投涨停的带领下再次走强。盘面其他表现较突出的亦是业绩优良的二线蓝筹股群,该类个股由于优良的业绩作坚实的后盾,在大盘下跌过程中表现异常稳健。今日做空力量主要来自超低价股的低台跳水,2元、3元类个股大批涌现,集体出现在跌幅榜中,多只个股跌停。这给市场信心造成极大挫伤,也使多头今日两次试图攻击均以失败告终。
  今日上海综合指数开盘1331.22点,最高1340.96点,最低1304.54点,收盘1310.55点,下跌20.04点,跌幅1.51%,成交107.22亿元;深圳成份指数开盘3334.03点,最高3365.30点,最低3275.30点,收盘3291.92点,下跌38.80点,跌幅1.16%,成交69.44亿。
  沪市B股收盘86.82点,下跌0.86点;深证成分B指收盘1731.96点,下跌26.10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3-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1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国企指数跌1.0%;马鞍山钢铁暴跌7.5%
2004年10月21日 - 15:55:34 HKT
Dow Jones Newswires
国企指数跌1.0%至4461.22点,受到钢铁类股疲软的拖累,此前马鞍山钢铁(0323)发布了疲软的04年三季度业绩;马鞍山钢铁跌7.5%至2.775港元,鞍钢新轧(0347)跌4.6%至3.10港元。从马鞍山钢铁和安徽海螺水泥(0914)早些时候发布的疲弱的业绩判断,交易员称,利润率下降很可能是国企股公司面临的共同问题;预计受成本上涨影响,独立电力生产商也将受损。行业领先者华能国际电力股份(0902)跌1.7%至5.75港元。(延迟一个小时发送)-0-



]]>
  
传送本文给朋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1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50位经济学家建言宏观经济政策

选择适当时机提高利率 降低国债发行规模 鼓励消费信贷市场发展

    记者李成刚北京报道 参加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三季度经济学家信心调查的50位国内有代表性、对宏观经济有研究的经济学家,通过问卷对当前经济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作出了判断,并对未来宏观经济政策及缓解资源压力提出了他们的建议。

    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的调查报告分析,自今年4月份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以来,时间已过去半年。本轮宏观调控在控制部分行业投资过热、避免出现通货膨胀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同时也面临能源、运输仍然十分紧张,资金出现体外循环隐患,土地征用解冻后投资是否会快速反弹等矛盾和问题。应对目前的经济形势,下一阶段宏观政策应做哪些调整,参加调查的经济学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是宏观调控应从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市场、经济手段为主,宏观政策应定位在总量关系上,不要干预结构。在今年第四季度或明年年初选择适当时机提高利率,可以通过小幅升息(如升息0.5%)来消除升息预期,或通过与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做一配合操作,使宏观政策松紧度不变,调节微观主体行为。

    二是警惕货币资金体外循环可能带来的危害;进一步放开货币市场,放宽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适度放开人民币汇率的浮动范围;加快利率自由化和完善汇率形成机制的步伐。

    三是降低国债发行规模,减少政府投资,鼓励民间投资;加快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增加中西部地区公共产品的投资,主要是增加对中西部农村教育、公路、医疗的投资,逐步减免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学杂费。

    四是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加强宏观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使宏观政策的落实能真正产生联动效应。

    五是鼓励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降低汽车消费税率,鼓励经济型轿车消费增长;应对粮食涨价,通过政府转移支付的方式对城市低收入家庭给予一定的食品补贴。

    六是降低实际税率,采取措施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率;调整税收结构,提高个人所得税,降低企业所得税;出台燃油税政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资源对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制约日趋显现。就我国目前情况来说,土地、能源(尤其是石油)和水资源的紧缺尤其显著。为缓解资源压力,参与调查的经济学家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关于土地。一是推行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土地市场化和货币化进程,规范土地交易行为,确立土地出让市场竞价原则,培育土地市场公平交易的环境。确保土地征用程序制度化、透明化。二是区分农村和城市土地改革路径,鼓励农村土地使用权的适度集中,建立“土地银行”,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以“信贷”的方式出租,实现土地资本化和土地的集约经营。对于城市化的用地,由“土地银行”按级差地租向土地的最终使用者收取租金,土地使用权的拥有者可以获取土地增值收益。

    第二,关于能源。一是宣传上倡导、政策上支持能源的节约,提高能源的使用效果。如采取开征汽油税,加快公车制度改革等措施。二是放开石油开采准入限制,在国际原油市场价格回落时增加进口和储备原油。三是加快核电站的建设和技术开发,取消私营电厂上网售电的限制,解决电力紧张的局面;逐步减少煤炭开采量,增加天然气的产量;加快氢能的开发和利用。四是加快三峡、西气东送重大工程建设进度,调节我国能源不平衡的状况。

    第三,关于水资源。一是适当提高水价并实行差别定价,促进水资源的节约;打破市场垄断,鼓励对水资源开发和利用领域的私人投资。二是北方多种草,增加绿色植被覆盖率,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并从科技方面解决水的循环使用问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1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油期货基本持平

10月20日纽约商业期货交易所原油期货在亚洲电子交易系统中持平,当天美国将公布重要的一周库存数据。另外,近月原油期约价差继续收窄,因现货月期约即将到期。

    美国11月轻质原油期约持平于10月19日结算价每桶53.29美元,较10月18日创下的纪录高点每桶55.33美元低逾2美元。

    交易员称,即将公布的美国数据有望提振市场走高,但技术指标显示,目前市场似乎已经触顶。

    荷兰银行能源经纪商布莱迪称,油价很有可能已经触及高点。从季节因素考虑,目前通常是市场触顶的时候。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今年油价高达20美元的涨势已开始损及经济增长和消费。受此影响,油价本周已经回落。但北半球冬季来临前取暖油的低库存,令交易商担忧未来数月的供给可能吃紧。

    分析师预期,美国能源资料协会公布的一周库存数据将显示馏分油库存因需求增加,连续第五周下滑。且9月飓风伊万带来的影响挥之不去。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1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经济论坛:中国股市的三条路径选择
    编者按:为了记录中国经济发展变革,就当前热门经济话题提供讨论平台,人民网和《中国经济周刊》联合主办“中国经济论坛”。我们将每周推出一篇经济界专家学者重量级访谈文章;每月在人民网组织一期论坛访谈节目,邀请经济界权威的专家学者、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企业家就当前热门经济话题与网友积极、客观地与展开讨论。

  9月13日,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式公布免去史美伦的中国证监会副主席职务。有人猜测,史的离去可能意味着证监会监管思路的重大转变,即从“先监管再发展”转变为“边发展边监管”。根据当前中国股市实际,中国股市到底应当选择何种发展道路?是“先监管后发展”还是“先发展后监管”,还是“边发展边监管”?

  背景

  火爆的“逼空”行情

  跌!跌!跌!

  连续五个月了,万千股民无奈地面对低迷不振的股市。尽管有不少“有识之士”总想殚精竭虑地寻找“救市”之方,但始终也无法抹去大盘上的那一片惨绿。

  9月13日新华社发布国务院有关国家工作人员任免消息,正式公布免去史美伦的中国证监会副主席职务。史美伦素以“监管严厉”著称,有监管“铁娘子”之誉。很多人认为,以史美伦为代表的海归派所提出的“先监管后发展”思路,事实证明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

  与此同时—9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表讲话,要求抓紧落实“国九条”,切实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促进资本市场稳步健康发展。第二天,沪深股市一下打破了几个月来的阴跌走势,应声而起。从“9·14”开始,仅仅5天,股市连续逼空,一口气竟然狂涨了200点!

  政府救市后的股市是什么状况呢?股民对史美伦离去又持何态度呢?9月19日,记者来到了巨田证券北太平庄营业所。这里,像“秋老虎”一样灼热—深沪两市的大盘一片红通通。据该所营业员介绍:往日这儿的交易大厅里人烟稀少,大户室席位常常空空无人,人气冷清的情景令人寒心!可如今,大厅里的股民看上去个个心花怒放。

  此时,一位中年妇女很高兴地和记者聊了起来:“这几天股市真的很不错!我买的海虹控股涨疯了,几天就涨了72%!”“是嘛!真厉害,这真是在‘飚股’啊!”记者感慨到。

  紧接着,在旁边的大爷发起了高论:“我看,这和‘史美伦下台’有关啊。说也怪,这监管部门一监管,股市像中了邪,一片片地跟跳楼似的垂直往下跌,揪着我的心尖呦,生疼生疼的。”

  快要离开营业所时,记者又和咨询部的段经理攀谈起来。段经理告诉记者:“近几日的股市行情,的确是属于飙升。但今后,两市大盘恐怕还是以震荡上升为主。”当谈到“史美伦下台”时,段经理微微笑了一下,“这是两个毫不相关的事。但不管怎么讲,我们的股市是一定需要监管的,不然这个股市是发展不起来的。但监管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因为一讲监管就忘了发展,也不能因为一抓发展又忘了监管。若这样,我想日后的股市会更加混乱。”

  针对当前并不完善的中国股市,到底该用什么办法让监管与发展平衡起来呢?

  对话

  诊治中国股市从何处着手?

  主持人:濮婕

  嘉宾:

  李志林

  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

  贺强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

  谢百三

  复旦大学教授

  主持人:政府部门的监管与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是不是一对矛盾体?根据我国的国情,我们到底是应该“先监管后发展”,还是“先发展后监管”,还是“边发展边监管”?

  李志林:我赞同“边监管边发展”。从邓小平14年前提出设立股市的时候开始,如果从严格的监管意义上来说,我国当时不具备建立证券市场的条件。但是中国的股市,就是在这种独特的环境下诞生的,所以在监管上,理应有中国化的、民主化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思路。既然中国是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开始的,而不是从监管开始的,所以为了符合国情,我认为也要从“边监管边发展”开始,通过发展逐步实现监管目标。整个市场经济,就像10个茶缸7个盖,它是靠轮流盖的,就像杂技演员耍盘子,哪一个要倒下的时候就得扶一把。靠这样来维持,就是市场经济的一个特点。我们的证券公司、商业银行等机构,如果让它停止发展,任何一家机构都会发生资金的断裂。所以我认为即使要监管,也不能停止发展。

  贺强:监管和发展,具体到中国证券市场,有矛盾的一面,但是总的来讲是统一的。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监管本身也是需要发展的。监管的发展,是越来越需要符合市场的实际,高高在上脱离实际的监管是不行的。另外,监管还需要科学化、法制化、效率化。证券市场应该是市场里效率最高的,因此相应的监管也要有效率。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10多年来,规模已经很大了,现在不让他发展,先监管等管理好了再发展,这是不可能的。即使你认为监管好了,但是一放开、一发展,问题还是会出现的。改革的经验告诉我们,一切问题,包括改革的问题,只有通过发展来解决。

  谢百三:我也主张“边监管边发展”。因为现在国有股不可能“全流通”。国有股“不流通”,就是一个不正常的股市,股票定价高,所以老百姓在二级市场里买的股基本上都是亏钱的,十个股民九个亏嘛。在这种情况下,只监管, 股市本来已经是病态恹恹,你再一整,就更糟了。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发展不仅是指发新股,还应该让国有股、法人股逐步流通,把国家的存量资金变成流量资金。史美伦也没有做错什么事,不过她不太了解中国股市,不了解中国股市的症结,把中国股市当成一个健康股市来监管,于是,不管想出什么政策都会导致错误。比如,让外资企业到A股来上市,这绝对是错误的。因为我们的股市是1/3流通,2/3不流通,股价比美国高2倍,我们怎么可以让外国人来高价圈钱呢?中国股市不是市场化的,要市场化就要搞“全流通”,可是现在只1/3流通。

  主持人:在一个不成熟的证券市场里,政府的监管重点应该放在哪里?为什么管理层的监管措施,往往会成为股市暴跌的“导火索”?

  李志林:我们的监管层,应该把监管的重点放在卖方,也就是上市公司这一头。因为上市公司是市场产品的供应者,市场所有的运作都是围绕着上市公司发展来进行的。即使在国际股市上,也都是把监管的力度放在上市公司上面,而中国这些年来对市场的监管,主要放在了买方—投资人上。前两年,从海外引进的高层监管人员,提出了要在全国证券市场里搞“教育投资者”的活动,这样一个提法,从前后结果看,都是非常荒唐的。投资者首先应该是保护的,要教育的应该是上市公司。中国股市不规范的根源,主要是在上市公司上面,这才是监管的重点。作为监管层,你就像一个裁判,哪边违规你就吹哪边的哨。可现在,“裁判”对上市公司这边比较宽容,违规了最多是一个公开谴责,而对市场一方投资者监管得就比较严。这就导致了本来想保护投资者,可一旦严查违规,庄家和违规机构没抓到,却导致了股市的暴跌,最终损害的反而是投资者。为了治标治本,首先还是规范上市公司,要使投资者感到投资一个上市公司是实实在在的,通过投资所得到的回报是高于银行利息和债券的。这样,市场就不会有那么多投机行为与炒作行为,违规的现象也必然会大幅度地减少。

  贺强:我认为监管层应该把监管的重点放在依法监管上。按道理,监管层不应该管股指高低,但是,中国的市场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市场,在转轨过程中,证券市场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政策的引导,所以政策引导很必要。监管要靠政策,如果政策控制不好,必将阻碍证券市场的发展。

  为什么在过热的时期加强监管容易造成股市暴跌?我认为,股市暴跌不是一个简单的监管问题造成的,而是中国股市整体不完善造成的。我们的股市,一开始的设计就基因不全,先天缺损,建立以后,发展又不完善。比如,我们的证券市场现在只能做多不能做空,所以,如果连续暴涨的话,肯定会导致股市过热,违法违规现象增加,因此必然要加强监管。但是,一旦加强监管,就必然要产生暴跌,这真是两难哪。

  谢百三:管理层的监管措施,成为股市暴跌“导火索”的最主要原因,是中国股市的价格是虚高的。我国股票的市净率价格是净资产价格的3倍左右,而美国的市净率只有1.1~1.5倍左右。另外,我国的股票1/3是流通的,2/3的法人股、国家股是不流通的,于是, 1/3的股票价格就特别高。这时建立监管,这些虚“泡泡”马上就被捅破,一捅破,到时庄家掏空就逃跑。所以,在我们中国股市目前这种情况下,只要国家股、法人股不流通,监管得越严,这些虚价格的“泡泡”就会像泰坦尼克号一样往下沉,导致股市狂跌。

  此外,猛发新股,股价也会暴跌。因为中国股市升跌主要是供求关系决定的,资金进得多股票上得少,股市就会涨;资金进得少股票上得多,股市就会跌。我们今年前几个月,国家发了92个新股,全世界哪有这样发新股的?美国去年的证券交易所,上市111家,退市110家,只增加了一家;而我们不到一年就增加了92家,股价怎能不跌呢?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层还是按照美国、欧洲监管的方式监管,是不行的。因为中国股市已经病得很重,美国的那一套是针对正常健康的股市,而我们的股市一生下来就是不健康的。所以只能因势利导,边发展边监管。

  主持人:监管力度的加强与股指的变化到底有没有直接的联系?中国股市监管难的症结到底在哪里?

  李志林:为什么监管难?有很多是体制问题造成的。我们现在监管是证监会,管理也是证监会,既要监督又要管理,这种并立是不行的。1999年以前,在证监会上方还有一个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可现在,把管理和监管分开了,这样容易使裁判者、管理者、参与者的职责混淆不清。而监管难就难在各个职能部门分管职责不清,利益的一致性往往导致违背“三公”,使得市场的信心严重受挫。

  中国股市监管难的另一个原因,和中国股市的定位有关系。多年来,中国的股市基本倾向于融资者,早期是推进股份制改革,后来搞额度制,再后来提出了为国企三年扭亏服务,随后是大批量的增发,这两年又来了一个整体上市、四大银行上市、“海归”企业上市,使股市超负荷地承担着这些责任,而上市公司又缺乏回报。市场的参与者绝大部分是为了获利而来,当他发现无法获利,于是就出现了庄家违规炒作、券商重仓持股。据我了解,中国股市的1300多个股票,至少有70%以上的股票是庄家大量私藏,超过了5%。这样一个情况,在国际股市人士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从客观原因看,庄家持这么多股,一方面是操作者的违规,另一方面也有被迫的无奈,增发没人要就包销,还有扩容的大跃进,源源不断的新股上市,使庄家炒作的股票越积越多,变成了大量的私藏。

  贺强:中国股市监管难的症结,就在于中国股市在刚开始设计的时候就先天不足,基因缺损,而且发展到现在都非常不完善,市场矛盾很多,导致“不管就乱,一管就死”。现在监管者也处于两难的状态:不用政策调节股市,股市就会跑偏;但是如果用政策调节,股市又会暴跌,越来越低迷。

  在这个时候,“依法监管”的原则不能丢掉。首先,监管股市违法犯罪的现象,股指的高低尽量让它市场化。第二,完善证券市场的机制刻不容缓。比如,我们现在的证券市场只能单向做多,不能做空,这是一个先天不足。我们现在的期货市场已经是双向交易,既可以先买后卖,也可以先卖后买。期货市场都可以这么做,为什么我们的股市就不可以呢?实际上这种“做空”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股市的暴跌。

  评论:以民为本  以本立法  以法治市

  顾纪生我国股市开设十多年来,初期的制度创新优势渐失,内含的深层次矛盾凸显,其市场表现是投资者信心消弭,入市意愿萎缩,市场流动性渐失,市值“蒸发”明显,融资功能骤减等。究其原因固然很多,但始终没有确立科学发展观,恐是主要原因之一。

  我国股市亟待确立科学发展观来为股市“保驾护航”,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坚持“以民为本,以本立法,以法治市”。

  以民为本,是指股市最终的依靠对象现在和将来都应是公众投资者,即“公众市场”应以公众投资者的利益保护作为其本质特征与基本要求。从远处讲,这是由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决定的;从近处讲,公众投资者为股市不仅提供了直接需求,而且为证券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带来了间接需求。不无遗憾的是,管理层对此的认识目前还处于彷徨摇摆状态:当股市处于景气循环高点时,陶醉于“超常规、跨跃式发展机构投资者”的“英明决策”中,甚至“窃喜”于公众投资者市场地位的“边缘化”;而当市场极度低迷、公众投资者无意入市且大量赎回证券基金之时,又祭起“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是重中之重”的大旗,酝酿“类别股东表决制度”、“强行分红制度”等救市措施。行动的飘忽摇摆折射出管理层发展观的间断混沌—究竟应以机构投资者还是公众投资者作为优先发展对象—始终得不出既旗帜鲜明又求真务实的取向。殊不知,正如历史是人民大众而不是“英雄”创造的那样,股市发展离开了公众投资者的支持,必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以本立法,是指涉及股票投资的所有法律法规,必须以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打击任何形式的侵权行为作为立法之本。我国的法制建设是否很好地坚持了这一立法准线呢?且不说《公司法》、《会计法》等辅助性法规存在疏漏,仅从两部基本大法—《证券法》与《基金法》看,在立法“主线”上存在不小的甚至严重的偏差。从整部《证券法》里居然找不到维护投资者权益、打击不法侵权行为的具体章节。去年实施的《基金法》则把较易导致“基民”权益受损的契约型基金组织形式作为惟一形式写入了法律,而对国际流行的能较好保护基民权益的公司型基金只字未提,此种情况又说明了什么?看来“以民为本”不仅应成为证监会的执法理念,同样应成为代表人民权力的相关部门的立法理念!

  以法治市,是指股市政策的制定者、市场运行的执行者和规章制度的监管者,都应不折不扣地遵法守规,即执法施政过程不能带有任何的主观化随意化倾向。事实上,一方面,我国股市的法规体系尚不健全,存在诸多的法律“真空”;另一方面,“以政代法”、“执法不严”甚至“有法不依”状况在股市治理中同样存在,而这对投资信心的打击往往是“致命”的。

  我国股市真要走上长治久安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当务之急是尽快确立“以人为本,以本立法,以法治市”的科学发展观。股市管理层,是到“有为而治”的时候了!(作者单位:江南大学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赵纲)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1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企跌0.6%,投资者假前慎於入市
2004年10月21日 - 16:51:37 HKT
Dow Jones Newswires
国企股午後的沽压略见加重,指数现报4476点,跌0.6%,午盘最低4443点。即月期指稍微高水,交投进一步放缓,成交合约仅3200张。投资者在假前慎於入市,但对弱势的钢铁及航运股的沽售并不放松:马钢(0323)挫6.7%,报2.8港元;中海发展(1138)跌2.9%,报6.7港元;中海集运(2866)跌幅收窄至1.5%,报3.25港元。燕化(0325)则加入下跌行列,失3.3%,报2.975港元。摩根士丹利估计,今年内地经济增长会由原本预测的13%收窄至8%,可出现软著陆;料短期内人民币升值机会不大,且国内及香港股市表现乐观。[道琼斯通讯社/香港记者 伍宗仁](延迟一个小时发送)-0-



]]>
  
传送本文给朋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1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华山一将马钢股份评级由买进下调至持有
2004年10月21日 - 16:49:06 HKT
Dow Jones Newswires
京华山一将马钢股份(0323)评级由买进下调至持有,该公司之前公布的2004年第三季度业绩令人失望。该行补充称,由於第四季度利润前景不佳,投资者在目前阶段不应累积该股。在与公司管理层就运营成本及铁矿石价格上升问题进行讨论之前,维持对该公司2004财政年度的利润预测不变。另外,里昂证券(亚洲)在审核对马钢股份的利润预测及买进评级,可能会下调。(延迟一个小时发送)-0-



]]>
  
传送本文给朋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1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报摘:交通银行可能将IPO价格定为每股人民币2.5元
2004年10月21日 - 16:45:57 HKT
Dow Jones Newswires
中国官方的《中国证券报》援引未透露姓名的人士的话称,中国第五大银行交通银行(Bank of Communications)有可能在市场期待已久的首次公开募股(IPO)中将其股票价格定为每股人民币2.5元,以筹集不超过人民币200亿元的资金。该报导称,此次IPO及挂牌上市的时机有可能为11月15日至圣诞节这一时间段,或2005年1月1日至中国农历春节这一时间段。该报导称,选择后一时间段的可能性更大。中国农历春节是在2005年2月份。由汇丰控股有限公司(HSBC Holdings PLC, 0005.HK, 简称:汇丰控股)部分控股的交通银行的此次IPO已久为人们所期待。该行的股东上月批准了同时在上海A股市场和香港H股市场上市的计划。但该行及其承销商尚未就此次IPO制定出一个正式的时间表及定价。 报社网址: http://www.cs.com.cn -By China Bureau, Dow Jones Newswires; (8621) 6218 3268; djnews.shanghai@dowjones.com -0-



]]>
  
传送本文给朋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1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深滬縱橫-錢鋒》內地股市言底尚早,臨近年底資金不充裕
  
2004/10/21 09:41
  
  《深滬縱橫》至本周三(20日),上證指數以1330點為軸上下震蕩達四個交易日,向
上,多頭似有心無力;向下,空頭也不敢肆意而為,大盤就這樣尷尬地在1300點上方小幅整
理。
  當然這樣的狀態不會維持很長時間,大盤遲早會選擇突破方向。因為這個小幅橫盤整理是在
大跌53點的長陰線之後出現的,我以為最終向下的幾率會大一些。而從以往的歷史走勢上看,
大部分真正的底部都是尖的,這種現象也符合在真正的底部是不會給投資者太多買入機會的道理
。只要是震蕩區間,就基本不是底部,大盤也應是如此。
  近期政策暖風頻頻吹拂,但為什麼吹不起市場的做多激情呢?我以為原因有三:一是目前為
止大多數投資者仍然認為管理層的短期救市行為是為了後市進一步的擴容。那麼多年來,管理層
在制定政策時,可以反復考慮多方的利益,但惟獨忽視了普通投資者的利益,而一些上市公司的
融資態度、手法,又幾乎就是對投資資源的不計後果的掠奪式開發利用。因此,投資者對這種
「圈錢」行為已經到了深惡痛絕的地步。儘管近期,管理層在引導資金入市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有了「開源」,但沒有「節流」,後面有許多超級大盤股都在覬覦著這一池淺水。結果如何同樣
難以預料。
  二是儘管抓緊落實「國九條」的聲音聽到了好幾次,但的確很多方面還沒有落實,如解決股
權分置現實辦法--分類表決遲遲未能出台。三是臨近年底,市場資金也並不充裕,9﹒14反彈
行情儘管連續五陽也沒有吸引更多的資金跟進,而一些遊資也沒有繼續單兵深入的勇氣。
  總之,目前言底尚早,甚至明後日就有可能再次跌破1300點。也即只有跌破1300點
後才會暫時止跌,也許會有一些資金在構築雙底的預期下參與反彈,但能否真正形成雙底,目前
難以判斷。《上海賽德投資諮詢有限公司註冊分析師 錢鋒》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1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局面复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2-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1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的盘面乱烘烘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2-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1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股票名称 收盘价 涨跌幅
南方航空 2.625 -0.94%

海螺水泥 8.6 -4.44%

兖州煤业 10.05 -3.37%

中国电信 2.5 -1.96%

青岛啤酒 7.2 -3.36%

中银香港 13.95 -1.06%

深圳高速 2.725 -0.91%

中国联通 5.75 -3.36%

2004-10-21 数据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1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航空股受原油价格大幅上扬拖累下滑
2004年10月21日 - 17:19:05 HKT
Dow Jones Newswires
航空股受原油价格大幅上扬拖累下滑;国泰航空(0293)仅跌0.4%,至13.10港元,而东方航空 (0670)跌2.1%,至1.42港元,南方航空(1055)跌0.9%,至2.625港元,中航兴业(1110)跌2.5%,至1.56港元。尽管持有中国国际航空公司9.9%的股权从战略上来说对国泰航空利好,但这对其他类股来说也有利好影响。摩根士丹利预计南方航空和东方航空将出现更多的外国策略联盟,而中航兴业旗下的港龙行业也可能会减少国航在北京-香港航线上给自身带来的竞争压力,因国泰航空也持有港龙航空股权。(延迟一个小时发送)-0-



]]>
  
传送本文给朋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1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1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交行上市时间表将延至明年初
昨天,记者了解到,前财政部司级巡视员张冀湘将出任交行董秘,现交行财务部总经理于亚利将担任交行财务总监一职,而独董名单中并没有传闻的梁锦松的名字。交行管理层名单的进一步确定,再次引起了市场对交行上市的关注。

  有消息称,交行已确认将在香港和内地同时同价上市,被称为“A+H”股上市模式。交行准备发行约20%的新股,扣除汇丰认购的4%后,内地及香港公开招股部分分别占新股8%,融资规模达200亿元,价格估计在2.5元左右。

  根据目前的上市方案,交行A股发行主承销商为银河证券,海通证券出任财务顾问。H股发行将由汇丰和高盛联合担任主承销商,中银国际出任财务顾问。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已经开始为其进行全面的财务核算。

  上市时间表定在明年初

  市场盛传交行要赶在年底前完成上市,但据各方信息分析,交行上市将延至明年。

  有接近港交所的消息人士透露,由于交行在香港IPO部分只占扩大后股本8%,远低于上市条例中订明IPO股份须占总股本15%的规例,所以该所计划给予豁免权。

  港交所除了给予豁免权,长远还可能会研究修改法例,放宽IPO股份须达到15%的限制。

  有分析人士表示,内地监管机构近期高调推出放宽认可QFII限制、“A+H”股同步上市等措施。交行作为首家“A+H”股上市的大型企业,两地的监管机构将召开会议商讨有关豁免等政策,互相协调。

  至今新政策还没有出台,交行不可能抢在新政策之前上市。

  在财务制度、风险控制、公司治理方面都完全不与国际接轨的中资银行要海外上市,单案头工作一般就要进行一年半到两年。而且中资银行的“财务重组”往往只完成了坏帐剥离的、表面上的“帐务重组”。“不做上市准备不知道中资银行要解决的问题有多大。”

  不仅如此,摩根大通认为,中资银行的普遍问题不在于资源,而在于“道德风险”问题——财务困难愈严重的借贷者,愈不惜代价游说银行借钱,导致借贷成本高反能吸引质量较差的贷款。

  主承销商确定了两个可能的发行时间:2004年11月15日到圣诞节前,或者2005年元旦到春节之间。综合上述交行上市的内、外部条件的分析,交行更可能于2005年元旦到春节之间上市。

  “其实现在交行还没有向证监会提交材料。”交行人士告诉记者。

  500倍市盈率之说不准确

  证券界人士分析,交行去年年报显示,其每股收益0.0048元,净资产收益率不足0.3%,每股权益2.4元左右。按照2.5元的发行价计算,发行市盈率高达500倍。而按照以前国内A股上市的不成文规定, IPO募集资金不得超过发行前净资产的两倍,并且发行市盈率不高于20倍。

  交行方面认为,上述说法既不准确,也不科学。

  每股收益0.0048元是去年的财务数据,而以今年6月30日为财务重组基准日,交行完成了财务重组的各项工作。财务重组完成后,交行不良贷款率为3.43%;按监管标准提足各项准备,拨备覆盖率为72.77%;按国际会计准则,核心资本充足率为5.89%,资本充足率为8.82%。

  而汇丰银行以17.47亿美元换来交行19.9%的股权,也意味着交行获得了外资银行入股中国内地银行的最大一宗单项投资,交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达到8.43%,资本充足率达到11.62%。

  交行人士称,按照财务重组后的数据,净利润可达60亿元,股票发行摊薄后每股收益为0.13元左右,发行市盈率为19倍左右。

  交行上市的另一大看点是,将通过路演进行香港和国内市场的询价,根据订单最终确定发行价格。目前市场上流传的说法是发行价格为2.5元左右。

  梁锦松未任独董

  外界猜测颇多的交行独董成员也最终尘埃落定。根据交行公布的第四届董事会董事名单,独立董事有夏斌、谢庆健和外籍人士威尔逊(Ian R. Wilson)、曼宁(Thomas J. Manning)。

  四名独立董事均由专家提名,经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尚须经过银监会、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和联交所的批准。

  夏斌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1993年7月至1996年8月间任深交所总经理,1996年至2002年9月为央行政策研究室主持工作的副主任、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司司长,对中国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相当熟稔。

  今年6月刚刚被聘为央行参事的谢庆健是一位高级经济师,曾任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行长、上海分行副行长、南京分行行长等要职。

  而1941年出生于英国的威尔逊在渣打银行供职长达37年,对亚洲市场亦非常熟悉。他曾于1990年至1992年担任渣打香港分行首席执行官,1992年至1994年担任中韩亚地区总经理,1994年至1998年担任渣打银行香港、中国内地和东北亚地区总经理。在香港工作期间,威尔逊曾担任了香港银行间结算有限公司主席、香港银行公会副主席、香港结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等职。

  来自香港的美国人曼宁则是一位咨询业的大腕。早前他曾供职于CSC Index兄弟系统公司和麦肯锡公司,其后曾任安永公司亚太区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目前是Bain咨询公司董事和中国地区董事会成员,公司信息科技业务的全球领导人。

  当初呼声很高的前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不在名单里。

  前财政部司级巡视员张冀湘出任交行董秘。交行财务部总经理于亚利将担任交行财务总监一职。

  国内银行股将重新定价?

  交行近期正在制定2005年到2010年战略发展规划。据悉,其中一个重要目标是,到2010年,交行资产规模达到3万亿元。而2003年交行的总资产只有约9500亿元。可见要达到2010年的目标,对目前的分、支行都将是极高的要求,对存、贷款能力的要求也非同一般。

  “我认为单靠交行目前的各分、支行实现上述目标有相当难度。所以,不排除交行会通过市场并购来达到资产迅速扩张的目的。”一位业内人士分析。

  不仅如此,目前市场普遍担心交行上市将引起国内二级市场银行股的波动。

  目前国内A股市场,浦发银行的价格是7元多,民生银行6元左右,招商银行8元多,华夏银行也有4元多。如果交行以2元多的价格发行,无疑更具价格优势。

  海通证券分析师陈华认为,交行刚刚重组完毕,短期内体制转型还跟不上,内部管理、风险控制、信贷管理等等方面与招行、浦发、民生等上市银行相比,还不够商业化,尽管交行具有规模、政策等方面的优势。所以,两、三年内,交行上市对基本面的影响不大。

  但是,短期内,由于交行上市募集资金规模大,价格在各银行股中最低,所以会对短期资金面造成影响,比如引起基金经理的换仓、调仓等。(中国证券报)

交行上市三大猜想

  受“交行发行定价将接轨H股”的报道影响,深沪两市的5只银行股昨日出现了2.05%至3.51%的下跌。围绕国内第一只“A+H”股票上市的有关问题,已成为影响银行股和大盘后市走势的重要因素。

  发行时间

  交行办公室公共关系处处长宋峰昨日对记者表示,交行上市的许多问题包括具体时间目前还没有确定。
  但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如果交行不能在今年年内上市,这就意味着其不能以今年中报的财务数据为基础进行发行准备工作,而必须要以2004年9月30日甚至12月31日的财务数据为基础。但是今年6月30日刚刚完成的交行财务重组已经进行了全面的清查,财务数据已然清晰,出于控制成本的角度,交行也希望尽快上市。
  据分析,可能的发行区间有两个:2004年11月15日到圣诞节前,或者2005年元旦到春节之间。

  发行价格

  第一证券的唐文胜认为,交行的发行上市虽然将是首次采取A+H模式,但A股和H股的发行时间和价格可能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从募集到更多资金的角度考虑,交行A股和H股的发行可能在同一时间段进行,但不是同一天。比如一个月内,上半月发行H股,下半月发行A股。这样的话,就不是同一次的发行,不必采用统一的价格。
  他分析,还有一种情况是同一天同时发行,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必须采用统一的价格。由于两地市场环境不同,用在内地A股询价的结果到香港发行H股,H股很可能会发不出去。因此,将以H股询价结果来决定A股的发行价。
  唐文胜分析,届时以第一种情况来发行的可能性更大。估计在第一种情况下,A股的发行价在3元左右,H股的发行价在2元多;在第二种情况下,统一的发行价格将在2元多。

  对现有银行股的影响

  唐文胜分析,交行的上市将拖累整个银行股的定位,使其价格中枢下移。后市银行股整体上将以下调为主,临近发行时现有银行股压力会更大。投资者在一定时期内应看淡银行股。(深圳商报)





2004-10-21 10:36:00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30 17:15 , Processed in 0.037061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