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lcm_z

2004年10月21日周四上市公司与经济政策消息专贴,欢迎添加,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0-20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州仪器第三季赢利5.63亿美元

最新消息,受高端手机芯片和大屏幕电视数字光处理系统(DLP)强劲需求的拉动,德州仪器(TI)第三财季赢利实现了1.16亿美元的同比增长。

    全球近半数手机的芯片均来自德州仪器,公司周一发布的财报显示,7月-9月的第三财季实现了赢利5.63亿美元,摊每股32美分;而去同期赢利为4.47亿美元,合每股25美分。

    ThomsonFirstCall分析人士此前的预期是每股赢利27美分。德州仪器8月份重新修订的预期把每股赢利定位在27-29美分之间。

    本财季营收为32.5亿美元,去年同期为25.3亿美元,同比增长28个百分点,创造了公司的新高。德州仪器总裁RichTempleton表示,无线及DLP产品的强劲需求抵消了半导体产品的滞销状况。德州仪器表示,在北美大屏幕电视市场上其DLP(数码光处理器)的销售超过了等离子电视。

    公司还表示,鉴于半导体产品客户及分销商增速放缓,因此公司重新调整并减少了产量。

    公司预期第四财了营收为29.6亿美元,每股赢利在24-28美分之间。

    就在财报公布前夕,TI每股下跌13美分,以21.09美元每股报收。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0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围逼人民币升值 美欧日三家"算盘"三打法

中国多次表态

    ●9月2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美国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普林斯和美国前财长鲁宾时指示,中国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中国将进一步推进改革,形成更加适应市场供求变化、更为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10月4日,应西方七大工业国(G7)邀请,中国首次参加了中国与西方七国财长和央行行长非正式对话。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会上表示,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减少汇率波动给全球经济带来的不确定性。汇率改革要综合考虑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社会发展和国际收支状况,考虑银行系统和其他有关方面改革的进程,还要考虑周边国家和地区以及世界经济、金融的因素。

    ●10月12日,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表示,近日社会上出现的人民币汇率即将调整升值的传言缺乏根据,是对中国现行汇率政策的误解。中国不可能采取一次性重估人民币汇率的不明智做法,单边豪赌人民币升值是一种不明智的投机冒险行为。发言人认为,自1994年起实行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符合中国国情。从长远来讲,增加汇率弹性后人民币汇率既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不可能只是单向变化。

    海外频频施压

    ●据道琼斯9月22日报道,美国财政部长斯诺认为,固定汇率制度对全球经济构成诸多风险,发扬灵活的汇率制度应继续成为在国际议事日程中的重点。目前全球经济较前几年稳定得多,原因之一就是灵活的汇率制度在全球经济中扮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斯诺说,美国政府将继续敦促中国实施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托在纽约海外关系委员会上发表讲话称,中国的货币政策官员应当积极采用更为灵活的汇率机制,作为帮助其化解不同风险的工具。拉托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亚洲国家应当放松对资本项目的控制,原因是这些国家的金融业较为疲弱。拉托称,在中国政府努力清理银行系统坏账的同时,鉴于经济在强劲增长,因此目前也应考虑逐步采用更灵活的汇率体系。

    ●《纽约时报》认为,人民币价值的低估使得中国政府为经济降温的举措难以发挥正常作用。中国应该在经济仍然强劲的时候逐渐采取步骤,调整人民币的价值,并且让人民币实现有限制的浮动。中国该怎样走出困境呢?美国华盛顿的国际经济研究所的NicholasR.Lardy认为,让人民币升值15%,然后再让它在一定的区间内波动将很可能对投机产生降温作用,并且让人民币接近于市场汇率。突然采取这样大的动作是不大可能的,但是中国至少应该在经济仍然强劲的时候逐渐采取步骤,向那个方向努力。那样,任何阵痛都将可以承受。

    最近,关于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话题再度升温。这已是“人民币升值话题”在今年第二度热炒。据舆论分析,事件与10月1日在华盛顿召开的西方七国会议(G7)关系密切。

    此次中国应邀参加G7会议,中国受到来自各方要求升高人民币汇率的压力。虽然承诺将采用“更有弹性”的汇率体制,却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间表,以至各国媒体纷纷评述“G7欲挟人民币汇率以令中国,却无果而终”。

    美国人一直认为国内制造业和就业的低迷是中国操纵货币的结果,因此屡屡要求人民币升值,此次美国再度借助G7会议挑头向中国施压

    翻阅海外大量报道就不难发现,其实主要是美国而不是G7在对人民币汇率发难。

    尽管中国的资本项目开放幅度逐渐增大,并且从去年开始的中国副部长级对话均有助于部分减少汇率压力,但是据美国《纽约时报》9月9日称,美国最大的工会组织劳联-产联组织联合26家纺织、钢铁、农业公司组成“中国货币联盟”,向美国政府提出一份长达200页的文件,要求美国政府根据美国国内贸易法301条款对中国是否操控货币进行调查,并实施制裁。

    尽管劳联-产联组织提出的调查遭布什否决,但是美国人一直认为国内制造业和就业的低迷是中国操纵货币的结果。美国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因为中国一直维持现有汇率机制,使人民币被严重低估,人为降低了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从而给美国的制造业带来了冲击,夺去了美国人的工作岗位;如果人民币升值,将使中国出口商品价格升高,有助于美国缩减不断飙升的对华贸易赤字。对于这次在G7会议上与中国的对话,美国高级官员对改变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讨论依然显得直白,试图通过主导的G7会议向中国施压,推动人民币升值,以减轻美国的贸易逆差。

    对人民币汇率问题,欧洲认为中国需要更加“灵活”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从长远的中欧经贸关系出发,欧盟对人民币问题不会有过硬表态。

    对人民币汇率问题,欧洲更多认为中国需要更加"灵活"的人民币汇率机制,而不同于美国人"要升值"的强硬提法

    BBC中国报道节目认为,中国长时间以来因为人民币的汇价问题面临压力,其中,施加最大压力的是美国。英国报纸援引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格拉汉的观点说,人民币汇率问题也许对英国和加拿大并不重要,但对于同处于欧元区的法意德三国而言,欧元已经对美元升值了,因此人民币的相对贬值对于欧洲国家的对华出口来说相当不利,同时也使中国的商品进入欧洲市场比进入美国更容易。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对人民币汇率问题会倾向于和美国持相同的立场,与美国结成同盟。

    但需要指出的是,欧洲本来对人民币升值问题相对低调,而希拉克访华又会加速欧洲投资中国市场,也会使欧洲对中国客气有加。欧盟驻华副代表杰森曾预测,到2005年,欧盟将取代美国,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而欧盟对与中国近500亿欧元的贸易逆差也表现得相当克制。由此看来,因为关系到长远的中欧经贸关系,欧盟对人民币问题不会有过硬表态。

    日本一反2003年G7会议针对中国的态度,从急"先锋"退居"二线"

    作为七大工业国中惟一的亚洲国家———日本,是最早提出人民币升值问题的国家。2003年初的G7(七大工业国)会议上,日本财务大臣盐川正十郎就抛出了人民币应该升值的论调,提议将人民币汇率问题作为一项议题,逼迫人民币升值。他认为,世界多数国家之所以会出现通货紧缩,是因为中国为增强其出口竞争力,人为将人民币维持在一个“弱势水平”所致。他认为,任何旨在有秩序、有效地刺激世界经济增长并扭转全球通货紧缩的政策都必须包括人民币汇率调整这一环节。

    《日本经济新闻》评论说,日本向来担心中国加入G7,害怕中国加入后削弱日本在该组织内的影响力。但是以中国目前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若没有中国的参与,所谓的国际联合就会失去效应。但由于日本经济复苏近年来得益于中国市场,在经历了10年多的衰退之后,日本2003年出现了难得持续的经济高增长,日本官员及许多经济分析文章都将此归益于受中国经济高增长和北京为主办2008年奥运的基础建设所带动影响。

    事实上,在2003年日本的对外贸易中,出口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对亚洲、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对中国出口成为日本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这种情况下,与去年相比,日本不再高调谈论人民币升值问题,而是对中国缓慢推进汇率改革表示支持。日本财务省官员也表示,中国在放弃盯住美元的汇率机制前,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面对多方压力,中国仍然坚持保持汇率稳定。西方工业化国家的领导已表示短期内不会再向中国施加压力要求人民币升值了。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争论将暂时告一段落

    由此看来,在G7会议中真正向中国施压的是美国而非欧洲和日本。在面对以美国为主的国际金融界对人民币汇率政策要求升值的声音,中国政府官员始终神色镇定地宣称保持稳定汇率。1985年日本广场协议使日元的升值收缩了美日贸易的逆差,美元贬值减轻了美国的债务负担,却使日本为里根政府的赤字财政埋单。而广场协议促使日元升值,引发日本“泡沫经济”,从1991年开始,日本的泡沫经济崩溃,从此陷入持续低迷状态。前车之鉴更使中国绝不屈从于外部压力,陷自己于不利。对于中国的汇率问题,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社论说:“人民币汇率的争论将仍然持续,中国受到国际社会的压力也可能不会改变,但是现在,这个问题的主动权已经掌握在中国政府的手中了。”

    据10月4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预期人民币升值将会对国际外汇市场产生影响看来是要落空了,在日前结束的七国集团华盛顿会议上,西方工业化国家的领导已表示短期内不会再向中国施加压力要求人民币升值了。看来,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争论将暂告一段落。对于咬住这一问题不放的美国想要真正解决制造业和就业问题,就不应拿中国汇率问题开刀,而应从其自身寻找问题。中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完全有权也有能力保证自己的基本经济权利———汇率权不受干涉,自主决策。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0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领涨板块热点逐渐明朗  
2004年10月20日 16:55:55 中财网


  深沪大盘经过上周的急跌之后,上证指数基本回落到1310-1350点一带区域来回拉锯;昨天在利好消息的刺激之下呈现冲高回落的态势,由于缺乏明显的领涨热点,最终没能延续反弹;承接昨日的走势,周三深沪大盘惯性下跌寻求支撑,沪指最低跌至1311.88点之后在科技股和能源股等活跃的带动下止跌回升,总体上仍然表现为震荡蓄势的格局,最终两市股指双双收出带较长下影线的日K线,说明作为政策底的1300点整数关口上方对股指构成有力支撑。笔者认为,从近期盘面的特征来看,主力资金很有可能通过科技板块和能源板块来发动新一轮的反弹行情。
  近期盘面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科技股板块表现相当稳健,其中涵盖了网络游戏、数字电视、电子元器件、网络传媒等相关个股,其中以下个股的表现值得投资者的重点关注:东方明珠、超声电子、海信电器、安彩高科、海虹控股、中视传媒、海信电器、广电电子、广电信息等。笔者注意到,在最近大盘持续调整的过程的当中,上述个股总体表现稳健。比如今天尾市的回稳,很大程度上就依赖于象东方明珠、超声电子等这些科技股的活跃表现,而且,前述的科技股大多维持较高的成交量水平。因此可以大胆地作出判断,科技板块是近期主力资金重点关照的一大主流品种,既然市场主力资金运作其中,那么后市大盘一旦企稳,那么科技股板块必然会有良好的表现,也必将会成为推动股指上涨的中坚力量。
  近期盘面的另外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能源板块逐渐趋于活跃,比如煤炭、电力等相关个股持续走好。其中上海能源、湘电股份、开滦股份、盘江股份、金牛能源、煤气化、恒源煤电、京能热电、西山煤电、安源股份等在最近大盘调整行情当中也有良好的表现。分析近期科技、能源板块的走势,投资者也应该可以了解到近期主力资金运作的一些蛛丝马迹。对于后市行情走向的判断,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上述两大热点的动向。当然,笔者始终认为,后市行情完全可以采取谨慎乐观的态度对待。一方面,1300点作为政策底基本得到市场各方的认同;另一方面,主力资金没有大规模杀入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处于季报集中披露阶段,心态相对谨慎;再者,领涨板块热点的形成和确立需要市场的逐步认可,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吸引增量资金的介入。
  综合市场的表现来看,主力资金发起新一轮反弹行情的时机基本具备。首先是消息面偏暖,“国九条”的各项措施逐步落实;其次就是板块热点逐渐明朗;再次就是市场做空动能有限,大盘拒绝下跌。种种迹象表明,短期大盘有望在1300点整数关口上方止跌并重拾升势。
□ 凌学文   芙浪特投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7-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0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银行基金:银行资金流向股市的闸门要打开了

--------------------------------------------------------------------------------

中国金融网 http://www.zgjrw.com
2004年10月20日 16点29分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页面功能  【推荐】 【我要“揪”错】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收藏】 【关闭】

  日前,央行召集国有商业银行负责人,讨论商业银行发展基金业务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问题,该消息引起市场高度关注。银行资金流向股市的闸门终于要打开了,这对证券市场、银行业以及现有基金将会产生哪些重大影响呢? 最新国内·国际金融焦点和专家分析请查阅中国金融网《行长经理内参》

  近年来,由于大力发展证券投资基金,银行储蓄分流明显。银行自己设立基金公司则可以把客户留住,增加收入。世纪证券李文博士认为,国内银行现在收入太单一,主要靠存贷差,发展基金业务将改变银行收入结构,银行可以留住客户资源。 查阅最全面的金融信息和最有价值的金融资源请登陆中国金融资源总库


  浦发银行证券事务代表杨国平表示,银行几年来通过开办基金托管和销售业务,在人员培训、风险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银行设立基金公司是方向,浦发银行也在为此做准备。目前具体规则还没出台,估计距真正实施还有一段时间。该政策的实施可以适当弥补客户分流带来的存款损失,增加银行非利息收入,逐步减少和国际银行间的差距。

  业内人士称,银行作为基金销售主渠道,自己设立基金公司后销售基金更有动力。但如果证券市场持续低迷,基金公司也不一定盈利。而由于银行发起的基金,其客户主要来自内部,难以再吸收外部资金,银行将在存款是用于放贷还是充实基金之间做选择。

  银行筹建基金公司,必将对现有的证券投资基金,特别是一开始会对债券型基金产生较大的冲击,基金市场格局将面临深刻的改变,收购兼并战将由此展开。分析人员认为,一旦银行撇开其他基金自己单干,凭借其强大的网络优势和客户资源,银行有望在短期内对现有基金公司形成压力。

  世纪证券李文博士认为,银行自设基金对基金业是件好事。首先,银行基金的加入会促使基金业进步,因为如果银行基金业绩不行,投资者便不会认同,储蓄还会分流;而同业竞争加剧,结果是整个行业的提高。同时银行不会完全放弃其他基金的代销业务。其次,随着银行基金的加入,基金蛋糕被进一步做大,有利于现有基金的发展。

  银行设立基金公司将使进入资本市场的资金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可间接缓解股市资金紧张状况。当前银行主要侧重于债券型基金,表明今后除了股市外,还将通过债券市场扩大直接融资,减少股市扩容压力,这也符合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精神。

  市场人士称,银行发展基金业表明机构资金又多了,对股市有积极影响,将吸引更多资金入市。央行率先抓紧落实“国九条”这一举措,预示着其他部门的动作也在加快,其他后续措施的逐一落实将重振证券市场信心。也有人认为,当前阶段主要应侧重于债券型基金,表明了银行的谨慎,或者他们认为当前股市风险较大。


来源:中国金融网/作者:中国税务报 曹西京 编辑:津源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0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务院五条铁律防守千三关口

“9·14”行情就此结束了吗?

    10月19日,上证指数开盘一举放量冲上1350点,一改近期颓势。在千三要紧关口的多空博弈下,政策一路绿灯。

    10月18日晚七点,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推出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业务,同日晚八点,中国证监会公布修订证券公司发债条款。

    据权威人士认为,政府高层已把“落实国务院九条意见,拯救证券市场”提到从未有过的革命性高度,千三关口逐渐被夯实为近期股市铁底。

    该人士进一步透露,日前,在北京召开的有国务院高层参加的内部会议上,政府高层针对目前资本市场出现的种种问题,提出了五大对策——

    一、尽快制定证券市场十年发展大纲,解决市场扩融与保护投资者利益之间的问题,基本原则是“市场在先,扩融在后”;

    二、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不等于全流通;

    三、大型国有企业上市可以采取多渠道、分步走的方式,在股市低迷与企业改制不达标的情况下,不设上市时间;

    四、降低交易成本;

    五、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对市场敏感问题,任何部门在该问题未明确解决之前,不得公开发表倾向性意见。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五大对策是对资本市场发展的重新定义,以政府名义统一了目前市场中来自各种利益集团的不同声音与思潮,的确是稳定市场的重大利好。

    而10月17日,在中南海召开的中国证监会国际顾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言辞慷慨,用了“至关重要”与“非常重视”来表示资本市场对国民经济的作用。黄菊还进一步要求,此前为落实“国九条”而成立的六个跨部委工作小组要尽快出成果。知情人士透露,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这几个工作小组已经有部分方案上报了国务院。

    重提白皮书

    该人士介绍,继今年2月推出国九条之后,国务院再次把要求有关部门尽早制定证券市场十年规划,即业内俗称的“白皮书”推向议事日程。

    他透露,2003年初中国证监会曾召开务虚会,就中国证券市场规范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形成了若干共识?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准备制定中国证券市场的中长期规划?即以《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白皮书》的形式将市场发展的大政方针确定下来,以提高证券市场发展的稳定性。

    早在去年8月券商峰会之前,业界就传出颁布“证券市场白皮书”、券商发债等消息。

    但在券商峰会当日,白皮书并未推出。

    业界分析,原本中国证监会安排规划委主任李青原牵头制定《证券市场发展白皮书》,试图拿出一个有关证券市场发展的中长期规划。

    但苦于证券市场深层次的问题非证监会一个部门所能解决,如果没有政府高层的一个态度,《白皮书》即使很快推出也很可能仅成为监管部门的一家之言。

    于是,在2003年10月14日,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资本和其他要素市场,积极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后,首先建立原则性、纲领性文件——国九条的想法在监管层内部应运而生。

    随后,中国证监会开始顺理成章地起草《国九条》。

    “可以说,《国九条》的出台是为《白皮书》的出台奠定了基础,也为证券市场深层次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申万研究所人士称。

    但国九条是一份原则性、纲领性文件,其中有许多内容需要进一步扩充与详实。

    “目前正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十字路口,不仅矛盾集中突现,而且思潮汹涌,因此,理顺市场各部门、各利益主体的矛盾关系,保护广大投资者权益,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上述人士表示,这急需一部市场中长期发展规划来指明道路。

    因此,在某些敏感问题未明确解决之前,政府希望各部门不要从自身利益出发公开发表倾向性意见。

    市场在先,扩容在后

    “这次政府是动真格的,为稳定市场防止市场再次击破千三,宁可牺牲大型国企的发行时机。”某业内专家指出。

    业界把自9月24日以来的一路下跌归结为市场大规模扩容忧虑压迫市场,特别是关于大型公司上市融资的预期阴云难散。

    市场不仅盛传中石油将在年内“海归”,而且交通银行预期在年底发行上市,此外,宝钢股份增发新股获得股东会议通过,而华夏银行增发方案又不期而至,

    近日市场又风传中小企业板块将加快上市步伐。

    而在今年2月24日召开的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国资委主任李荣融的表态是:“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要加快重组上市步伐,集团一级能上市的要积极上市。必须在两年时间内,使中央企业成为各行业的排头兵,达不到的自找出路。”

    于是,在国资委鼓励央企上市的坚决态度下,几乎所有央企包括上汽集团、神华集团、中国电信集团、华源集团等,无论是否条件成熟,均提出三年整体上市计划。

    一时间,不仅短期,而且中长期扩容大浪压顶。

    日前,上交所高层对市场“恐大风”的宣传,又被市场误认为将为一批大盘蓝筹股上市做舆论准备,暗示新股恢复发行为期不远。

    市场闻风下跌,短短数天几乎把1259点以来的胜利果实抹净。

    面对被各种杂乱的扩容消息充斥的市场,投资者需要政府的声音。

    此次国务院五大对策中的第三条“大型国有企业上市可以多渠道、分步骤的上市”明确了国企可以在不同的市场、逐步地融资,并非一步到位;其次,明确国企上市要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当股市过分低迷时,国企融资必须让步;而在国企改制没有完成之前,国企不得随意对外宣称上市的时间。

    “这是值得拍手称快的消息,”申银万国人士说,“以往,各地国企上市的数量是评价与考核证监会或地方政府政绩的重要指标之一。”

    消息人士透露,日前,中国证监会正在抓紧制订《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这份经过重大变革的、包含IPO、增发、配股、可转债与定向发行的管理办法主要宗旨是严控发行人滥募集资金、损害投资者利益。该办法将在近期出台。

    该办法第七条规定“发行人最近一期财务报告显示的货币资金投资于有价证券的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委托理财合计不超过本次募集资金的40%,金融类上市公司除外”,这意味着,监管层不鼓励发行人利用闲置资金去做风险较高的委托理财,发行人必须专注于主业才能再融资。第十一条要求“上市公司最近三年未有现金分红,且不能做出合理解释的公司不能融资”,第二十三条规定“上市公司配股,老股东认购不足发行股份上限的50%,那么上市公司要在规定时间内将认购金额返还给股票”等一系列条款,均站在保护投资者立场上严控发行规模。

    解决股权分置不等于全流通

    全流通恐慌症在平寂了一段时间后,又被市场上一则传言挑起。10月14日,前证监会主席刘鸿儒通过媒体建议中小板可试点全流通,这也是他一个月内两次提到全流通。

    刘鸿儒话音刚落,有消息称,深交所策划国际部总监隆武华透露,深交所计划“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推出另一个上市要求较低的板块,这样多层的结构将类似于纳斯达克的全国市场和小型股市场,此后还可能会建立场外交易公告牌市场。隆武华预计,到明年5月,深交所的中小板将有200~300家上市公司,到2007年7月将增至500家。

    当天,在深交所中小企业板挂牌的38家股票共计有29家跌停,深圳综合指数随之下跌4.99%,比创下两年来跌幅纪录的上证指数还要多跌1.11%。

    投资者面对不少专家或学者随时随地在证券市场放置“全流通消息”的地雷,甚感恐慌与担忧。

    “国家有必要对解决全流通问题进行重新阐释与明确。”权威人士认为。

    他认为,“解决股权分置不等于全流通”的含义是非流通股东可以含权持有股票,且在较长时间内不出售股票,这样不仅可以稳定市场,而且避免投资者在非流通股东抛出股票的过程中遭受损失。

    此前,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已表达过“A股含权”的观点。

    2004年9月9日下午,国资委主任李荣融邀请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到国资委讲课。尚福林说:“股权分置问题,对价格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长期存在不仅不利于流通股股东,对非流通股股东也不利,会是一个双输的结局。实现多赢,就要通过解决股权分置问题,让A股变成‘含权股’。”

    尽管这一阐述未说明解决股权分置的具体办法,但国家将想尽办法在解决问题时不损害投资者利益的立意一览无余。

    “实际上,目前的股价还是相对较高,如果要股价趋向合理,老百姓会遭到损失,引起社会不安,”中国证券业协会分析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长虹指出,“目前摆在国家面前的根本难题是既要股价回归,又保持投资者不遭损失。”

    而限制企业扩融的政策并不能消灭圈钱的动力,降低交易成本也是治表措施。“最好的解决方式是既要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同时使投资者受益。途径是让上市公司既得利益者——大股东让度部分资产向流通股股东换取流通权利,并承诺锁定流通时间。”张长虹最后指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0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场中庄家的类型  
2004年10月20日 16:59:52 中财网


  证券市场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参与的成分也是繁芜复杂,庄家的性质更是形形色色,要想精确的去描绘它们难度很大,我们只有从某些特定的角度来概述。
  从时间上。一,长线庄。运作周期至少在一年以上,有的甚至二、三年或更长的时间。股价的上涨幅度很大,一般至少在一倍以上。有时在较大的行情中,有的大牛股甚至会出现十几倍、几十倍的惊人涨幅。长线庄的控盘程度也很高,常常达到60%-80%。个股走势特征有明显的坐庄阶段。长线庄家在包括资金方面的综合实力非常雄厚,并且在宏观面、政策面、个股的基本面都能较好的把握。
  二,中线庄。运作的周期一般为半年到一年左右,控制流通筹码约50%,建仓时间约一、二个月,个股上涨的的幅度则要视大盘的情况而定,最小也应该在40%以上。往往是借助于大势的中级行情,或者是一些利好、或者是个股公司基本面的重大变化拉高,或通过板块的联动节约成本,较短时期内完成派发。
  三,短线庄。运作周期仅仅几周或几月。在操作过程中重势不重价,持仓量不太确定或比较少。多见于抢反弹的走势中,在股票价格相当低的位置介入,随后快速拉升,并且在拉升的过程中进行较大的换手,一旦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中小散户跟风介入的数量较多时,便会迅速、及时出局。还有一种情况是借助于目标股的基本面重大变化,炒作题材。多半在消息披露之前就开始进场,然后借助利好乘机拉高出货。
  以上几条基本上概括了主要的庄家类型。当然,还可以根据进场的时间分为新庄和老庄。新庄多见于刚上市的新股;老庄一般是指一波行情结束后,庄家还留有一定的底仓,等到经过较长时间的沉寂之后,一旦认为机会将要来临,又开始重新运作该股。还可以根据坐庄的形式来分为联庄和单庄。联庄是指多个机构主力一起联手运作同一个个股,多见于超级大盘股。还可以根据个股的走势特点分为强庄和弱庄。强庄表现为在某一个阶段走势坚挺,涨的时候敢于大涨、连涨,大盘调整时又具有相当的抗跌性。这种强庄股虽然不是很多,但只要用心,发现它们并不是很难。一般中小散户跟住了强庄的话,赚钱的概率就比较大,也较为轻松。如果介入的是弱庄,获利的难度就非常大了。
□ 胡幸民   国盛证券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7-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0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鬼才做期货?解析期货交易的两个怪圈  
2004年10月20日 14:41:55 中财网


  无论是做期货,还是做股票,人们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两个怪圈:一个是无形中被市场情绪控制的怪圈;一个是在不知不觉中被技术分析所迷离的怪圈。
  期货或股票的价格走势,无不在牵动着交易者的 思想、行动,直至灵魂深处,最终导致交易者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的东西——或者在期市、股市的人性漩涡里苦苦挣扎,直到把自己的力量消耗殆尽;或者一头扎进技术分析的海洋里,云山雾水地背上沉重的技术分析的包袱而难以自拔。
  十年的期货做单生涯正是我对这两个怪圈不断认知的过程,也是与这两个怪圈不断进行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过程,但是真正领悟和破解却好像是一个永无休止的宿命,成功与失败常常看起来只是一念之差。
  怪圈之一:无形中被市场情绪控制的怪圈
  有效摆脱市场情绪的控制,是一个优秀的期货交易者成功的先决条件,舍此无他。一个人只有真正认识自己,洞察期货市场,才能不被市场所左右,才能独具慧眼,才不会人云亦云。正如《孙子兵法》所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一、把握自我——打破期货笼罩在你心灵深处神秘而又恐惧的面纱
  一谈期货,许多人首先被期货的神秘所桎梏:“期货风险很大”,“期货能造就亿万富翁”,“期货是老虎的屁股摸不得”,“如果你爱他,就让他做期货;如果你恨他,也让他做期货”……赔钱者惊心于市场的诡异;赚钱者无限夸大期货的神奇。
  用《易经》做期货,你可听说过?2000—2002年我在大连做大豆期货时,就碰到过这种拿《易经》当期货“圣经”的人。此人在苹果生意场上简直被尊为神话,人称“苹果大王”。就是这样一个在苹果市场大有作为的人,被期货逼得如同一个没头的苍蝇:信看相的,赔钱;捣鼓技术分析,赔钱;听说消息能赚钱,便立刻抛弃技术分析,变成一个腿勤嘴勤的老小伙,四处打探消息……结果仍使他大失所望。怪就怪在他始终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却又请来所谓的《易经》高手当“救命草”。
  “苹果大王”在做苹果生意和做期货时的心态可谓天壤之别。做苹果生意之所以能赚钱,就在于他熟知苹果市场,这个市场在他心里没有神秘感,没有恐惧感,所以敢于自信,勇于自主,因而也就能根据苹果市场的各种信息把握好行情,做出正确的判断;做期货之所以赔钱,也在于他不了解期货,期货在他心目中很神秘,由神秘产生恐惧,丧失自我,失去自信,心态变形并被无形的市场情绪所控制。
  二、期货最忌走两个极端
  期价的大幅波动往往会影响到交易者的情绪,许多人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冲动,并做出盲目的操作,让价格牵着鼻子走,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价格的波动带动着市场情绪的波动,无形中把期货交易者束缚在这个怪圈里难以自拔。好像期货在告诉我们:我就这一招,但你们招架不住;如果不让你们旧病复发,知道我的厉害,我还能叫期货?
  “我的单子刚下进去,价格怎么就不动了呢……”老张头自言自语地嘟囔着。
  我感觉有异,忙转过头看,吓得我急忙喊人。
  “掐人中,快掐他的人中。”有懂得急救的在边上喊。
  为什么老张头的单子刚刚下进去,还不知是赚是赔,他就紧张得晕了过去呢?事情还得从之前说起。
  之前我们曾做过一波绿豆,并且是即将进入交割月的合约月份,我和老张头的空单都被套了几十个点。由于快进入交割月了,我不免有些担心:既然我是来投机的,何必在交割月上较劲,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风险。于是,我就以少量的亏损把空单平了出来,同时劝老张头也平仓出局。然而,刚做期货不久,又多少尝到了甜头的他却不肯认输。就在进入交割月的前一天,惟独该合约猛然飙升,并且一口气涨停。进入交割月后,该合约更是一天一个涨停板。不用说,老张头这次赔得惨不忍睹。处理完这笔单子后,老张头很长一段时间没到营业部。后来他来了,却总是犹犹豫豫不敢做单,今天刚刚把单子做进去,就……
  三、了解自己,平衡你的心理
  你了解自己吗?你是一个急性子还是一个慢性子?你是带着赌徒的心理来做期货还是把期货当作事业来做?
  老实说,一个人要想真正认识自己,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况还要把握未来?
  做期货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不再做单而置身事外时,思路格外清晰,一切疑问和困惑都显得微不足道,可一旦做起单来却又变成了另外一回事。利益相关,有时使人一叶障目,有时又使人如同瞎子摸象。我们身边不少人做模拟单很成功,实战却往往赔钱。这的确是一个很微妙的心理问题。
  在期货市场中,最忌使性子,或以赌徒心理操作。正如《里奥·梅拉梅德谈期货投资艺术》中所言:成功的职业期货投资者不是赌徒,这是一条规则;期货价格遵循经济规律,而成功的赌博是概率规则的结果,二者天地悬殊;生活中频频得手的打赌式做法,可能在期货市场意味着最糟糕的交易;成功的期货投资者不会像赌徒那样,根据侥幸和直觉去交易……
  四、独具“鬼眼”,把握期货的内涵和外延
  虽则期货价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但期货交易毕竟不同于一般的商品贸易。在极端的情况下,期货价格会出现极端走势,让你很难琢磨和把握。10年的期货交易经历时时让我感到,做期货需要独具“鬼眼”,通过透析目前的期货价格,寻求在未来的时间里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下面这个小故事或许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国外早期的一个铝材期货市场上,曾被一个家族利用自己强大的财力牢牢地控制着,令价格按照他们的意愿波动。为了打破这种垄断,其他财团痛下决心,组织了一个庞大的装满铝材的船队,决心把铝材期市砸个稀巴烂,彻底打垮那个家族的垄断。可船队行驶在半途中,接到商业间谍发来的消息:那个家族的当家的死了!这个消息虽然立即让他们振奋起来,但却是有喜有忧——喜的是那个家族将失去铝材期市的垄断权;忧的是这么多的铝材运往哪里?哪里能用掉这样多铝材?
  如果故事到此为止的话,那么期货也就无所谓它的风险性和神秘性了……于是几家财团决定解散船队,各回各国。可转念又一合计,如果是那家财团的当家的故意制造出一个假死的现象来蒙蔽他们,等到他们把船队解散再醒来,那样他们可就亏大了。况且这样一支船队一旦解散,要想再组织起来,比登天还难!因此,他们又派人查看虚实。确确实实是死了,尸体就停放在那家财团的大厅里,供人瞻仰、吊唁。他们放心了,立即解散了船队。但没过多久,他们就得到一条比让他们比死还难受的消息:那家财团的当家的,又从棺材里蹦了出来……
  天才做股票,鬼才做期货。
  怪圈之二:在不知不觉中被技术分析所迷离的怪圈
  “无形中被市场情绪控制的怪圈”同样在影响期货交易者的技术分析。即便你能透析被市场情绪控制的怪圈,也应该警惕“在不知不觉中被技术分析所迷惑的怪圈”。
  一、避免陷入技术分析的泥潭,抛弃沉重的技术分析包袱
  总结我的期货交易历程和我对技术分析的认识,从根本上说就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再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在我近10年的期货交易中,应当说在技术分析方面没有少花费力气。从一开始对技术分析简单模糊的认识,到后来博览众多的技术分析资料,使用复杂的技术分析工具,但最终还是令人非常尴尬、迷惑不堪。有人说:“当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完美的统一的时候,就是最准确判断出期货价格去向的时候。”乍一听这好像很在理,但事实上笔者却不敢苟同。
  在众多的技术分析工具中,要想达到形式上的完美统一,谈何容易!每种技术工具的诞生,都是在不同的市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这些技术工具虽万变不离其宗,但总有其差异。
  最初搞技术分析的,一般都使用支撑、阻挡一些简单的技术分析工具。由于自身经验的不足,对期货价格判断的失误,促使他们进入更广泛的技术分析领域,寻求更多的技术分析工具,以帮助他们对期货价格的涨跌做出准确判断。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众多的技术分析工具令他们眼花缭乱,矛盾重重。因每种技术分析工具自身的原因,时对时错的交易指令,让他们内心充满了矛盾,产生困惑和焦躁不安。但又由于技术分析的实用性,让他们无论困惑也罢,迷茫也好,不厌其烦地陷在技术分析的泥潭里,把简单的概念捣鼓得更复杂,把复杂的弄得更神秘,在不知不觉中,在技术分析的迷离怪圈里,背上沉重的包袱且难以逾越。
  事实上,“在不知不觉中被技术分析所迷离的怪圈”和“无形中被市场情绪控制的怪圈”,应属于同样的事物的简单与复杂的辩证关系。即由简单到复杂,再由复杂上升为简单的过程。
  许多涉猎期货市场的人,由于头脑中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当然就很难弄清楚自己身处何种“境地”,他们或者在市场情绪控制的怪圈里苦苦挣扎,或者在技术分析迷离的怪圈里迷茫求索;最可怜的莫过于被两个怪圈深度“套牢”却还不知为什么,在期货市场中困顿求生。拨开迷雾,你只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喜好,寻找出一种更适于你使用的作战工具,也许你就能走上通向成功之路。
  二、正确把握技术分析的尺度,善于发现,敢于探索
  什么叫正确把握技术分析的尺度?简单而言,就是正确利用好技术分析工具,及时准确地判断出期货价格在未来时期里的走向。但是,我发现许多搞技术分析的(包括我)总会犯两个错误:其一,当价格处于横向整理,即无趋势可寻时,总会找些理由,实际上就是主观臆断地断定价格的涨跌,在这个时候技术交易型就要吃亏;其二,有时候技术分析工具已给我们发出买进或卖出的交易指令,但过多的技术工具产生的不同的交易信号成为我们的羁绊,从而使我们犹豫不决,错过良好的交易时机。
  既然我们不能超前和滞后于技术分析,为什么还要说“善于发现,敢于探索”呢?因为市场是一个“动态”市场,有“动”便会有“新”。江恩说:“在过去的四十年里,我年年研究和改进我的理论;我还在不断学习,但愿自己在未来有更大的发现。”
  1994年我进入期货市场时,虽然对技术分析概念不清,但还是坚持把当天的交易情况记录下来,画成图表,留心观察和揣摩。正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我把当日交易的平均价(即结算价)也画在了我的图上。这一无意识的行为,使我获益匪浅。我发现,所谓的结算价,实际上是当天多空双方争夺的焦点,其含义既深远又显而易见,最能客观反映多空双方主力大户的交易心态;如果再从收市价上分析,分析其是在结算价之上还是在结算价之下,相信一定会悟出其中的道理。可直到今天,我发现很少有人用结算价来分析市场。
  所以说,对于不断变化的事物,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在此基础上,还要善于发现,敢于探索。
  三、技术分析的关键在于选择入市点
  在期货市场的交易中,看错方向赔钱固然糟糕,但更糟糕的是大方向没有错却依然损兵折将,这才是期货交易中最令人沮丧和胆寒的地方。笔者认为,失败原因在于投资者入市点的选择问题上。而这种情况在期货市场却屡见不鲜,因为期货市场保证金的杠杆作用注定了时机的抉择问题是交易成败的关键。
  交易时机的抉择看似简单,实则是期货交易的核心。在正确判断大势的前提下,怎样做才能看准、抓住入市机会呢?如果说判断大势可以不利用技术分析手段,那么在选择入市价位时,你就必须得用技术工具了,诸如支撑和阻挡,价格的回调百分比等等。依据笔者的经验,还可以根据价格走势的相对陡峭程度,来估算出它回撤的程度及它的时间跨度。当然,一个市场因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品种不同,很可能出现与其他市场不一样的特性,倘若在研究市场时能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会更令投资者有胜算把握。  
□ 王天印   期货日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7-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0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证券市场2004年10月20日公开信息
2004-10-21 06:43     

--------------------------------------------------------------------------------


日涨幅超过7%的前五只证券:

金宇车城 (代码:000803)  达涨幅限制价位   成交数量:2万股   成交金额: 26万元
营业部名称                              交易金额(元)
华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淮北孟山路证券营业部                149628.00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汕头梅溪东路证券营业部               82055.00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长沙五一东路证券营业部             49212.30
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五羊新城证券营业部             38876.00
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厦禾路证券营业部              25475.00

超声电子 (代码:000823)  涨幅:  8.48%  成交数量:724万股   成交金额: 4776万元
营业部名称                              交易金额(元)
金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文晖路证券营业部               3387169.90
渤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彰武路证券营业部               1729626.40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振华路证券营业部               1585265.12
华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合肥蒙城路证券营业部               1514461.53
华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阜阳人民西路证券营业部              1304376.00

日跌幅超过7%的前五只证券:

丹东化纤 (代码:000498)  达跌幅限制价位   成交数量:403万股   成交金额: 1922万元
营业部名称                              交易金额(元)
南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南通青年西路证券营业部         1818564.12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泉路营业部                 1503050.92
北方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张杨路证券营业部                897448.73
天和证券经纪有限公司上海襄阳南路证券营业部               717400.00
广发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福州下藤路证券营业部              652352.88

深天地A (代码:000023)  达跌幅限制价位   成交数量:131万股   成交金额: 772万元
营业部名称                              交易金额(元)
大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华侨城证券营业部               2174668.81
金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金华文化路证券营业部               1169298.00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振华路证券营业部                327969.00
和兴证券经纪有限责任公司德阳凉山路证券营业部              309950.00
金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嘉兴吉杨路证券营业部                304386.00

鄂武商A (代码:000501)  达跌幅限制价位   成交数量:228万股   成交金额: 723万元
营业部名称                              交易金额(元)
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乌鲁木齐人民路证券营业部              380598.00
中关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汕头长平路第一证券营业部             301044.00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振华路证券营业部                273555.00
国信证券有限公司深圳红岭中路证券营业部                 260658.00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中北路证券营业部             232867.64

天 然 碱 (代码:000683)  达跌幅限制价位   成交数量:134万股   成交金额: 374万元
营业部名称                              交易金额(元)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太原新建路证券营业部                245284.61
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包头乌兰道证券营业部              226314.00
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迎宾南路证券营业部             166800.00
大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天钥桥路证券营业部               157220.00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玉林北街证券营业部               136220.00

西北化工 (代码:000791)  跌幅: -9.84%  成交数量:98万股   成交金额: 395万元
营业部名称                              交易金额(元)
方正证券一席                             1253057.15
汉唐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裕民路证券营业部                621405.92
方正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杭州保叔路证券营业部                204353.00
大通证券一席                              134327.01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扬州汶河南路证券营业部               124548.00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7-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0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证券市场中小企业板2004年10月20日公开信息
2004-10-21 06:32     

--------------------------------------------------------------------------------


日涨幅偏离值达7%的前三只股票:

鑫富股份 (代码:002019)  涨幅偏离值: 8.04%  成交数量:143万股   成交金额: 3046万元

营业部名称                        买入金额(元)  卖出金额(元)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振华路证券营业部           64326.00   1252207.80
蔚深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机构专用席位)            760180.00      0.00
国信证券有限公司深圳红岭中路证券营业部           338810.02    377059.00
兴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深圳深南中路证券营业部            0.00    654690.76
长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成都万和路证券营业部          167036.00    460590.00

--------------------------------------------------------------------------------------------------------

日跌幅偏离值达7%的前三只股票:无

--------------------------------------------------------------------------------------------------------

日振幅值达15%的前三只股票:无

--------------------------------------------------------------------------------------------------------

日换手率达20%的前三只股票:无

--------------------------------------------------------------------------------------------------------

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涨幅偏离值累计达20%的股票:无

--------------------------------------------------------------------------------------------------------

连续三个交易日内,跌幅偏离值累计达20%的股票:无

--------------------------------------------------------------------------------------------------------

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涨幅偏离值累计达15%的ST股票:无

--------------------------------------------------------------------------------------------------------

连续三个交易日内,跌幅偏离值累计达15%的ST股票:无

--------------------------------------------------------------------------------------------------------

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日均换手率与前五个交易日的日均换手率的比值达到30倍,且换手率累计达20%的股票:无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7-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0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保险资金有望月内入市 相关管理办法很快出台


www.XINHUANET.com  2004年10月20日 16:04:10  来源:东方早报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稿】 【读后感言】 【进入论坛】 【推荐    】
【关闭】

    中国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袁力昨天在上海接受东方早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保险资金有望在本月内开闸入(股)市,一个关于保险资金投资资本市场的综合管理办法正在抓紧论证,将很快出台。保监会对中外资保险的入市问题将“一碗水端平”。

    袁力昨天在面对“保险资金今年是否如期入市”问题时肯定地表示:“不会要那么长时间。”当面对“本月是否可能入市”的追问时,他回答“会很快”,并表示不否认这个提法。

    袁力透露,目前保监会正在加紧论证相关管理办法,他说,“这是一个综合的管理办法,将对资金如何运作、如何防范风险作出具体明确规定, 这个办法目前正在抓紧研究,但还需要研究论证。”

    根据保监会有关官员透露的信息,截至2004年9月,保险业总资产达到11308亿元,而根据保险公司有关人士透露,早前保监会有关保险资金5%的入市比例已经确立,按照这个比例,一旦保险资金开闸,可入市资金规模将达550亿元人民币。(记者 肖莉)


(责任编辑:景宏)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0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背水一战 基金重仓股将掀起秋季大反攻?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  者:      时间:2004-10-20 00:10     
  
  
  自“9?14”行情以来,基金在第一波攻击性行情中并未占得先机。然而随着第二浪调整行情的开始以及季报大幕的徐徐拉开, 基金重仓股大有后来居上之势。比如中集集团 、上海机场 、海油工程 、兖州煤业、贵州茅台 、五粮液 、光明乳业 等股票均在大盘调整之时创出新高。其中尤其是以五粮液、光明乳业等品种为代表的消费升级概念的相关品种,其做多欲望显得更为突出。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基金重仓股在即将展开的季报行情中的走势预期。
     整体规避宏观调控风险
     浙江利捷的余凯认为:从业绩预测来看,截止到目前,二季度基金重仓的前50只股票中有22只股票业绩预增,这个比例可以说非常之大,这说明基金倚重业绩、倚重投资价值方面做得还是比较成功的,估计这与机构侧重公司调研方面的工作是分不开的。
     从行业分布来看,基金在港口运输行业投资最多,达10只。这10只股票中有5只业绩预增;另外在矿产资源类,基金投资了4只股票有3只预增。随着季报脚步的日益加快,投资者有必要加强对这两个行业的关注度,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因处于垄断地位港口运输业中的港口和海运类业绩增长比较突出,而航空和陆路运输则因油价成本上升、竞争比较激烈而稍为逊色。
     在汽车及配件行业中,基金虽然退出力度比较大,但前50名股票中依然还有4只股票,而这4只股票没有一只业绩预增,这说明汽车整体衰败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另外几个老牌蓝筹板块如钢铁、石化、金融、水泥则明显强过汽车行业,因为在预增股票中还不时显现出这几个行业的身影,这说明虽然受宏观调控、油价上涨的影响,基金还是相应地回避了风险。
     而值得关注的是,基金在适应国家宏观政策方面做了比较大的调整,比如说钢铁、金融、汽车等行业中进入前50名重仓的股票已经减少很多,与此同时基金不断加大消费升级领域的投资力度。从消费升级的角度看,基金增仓的纺织、医药、商业、电子等行业业绩预期还是比较理想的。
     老牌蓝筹上涨空间不大
     自9月14日至10月15日上证指数总体涨幅为6%,如果以跑赢指数与否来评价基金重仓股的表现的话,基金二季度持仓前50名股票在这期间的整体表现应该分为两类:一类是老牌蓝筹即俗称的“五朵金花”,它们总体来说落后于大盘。特别是汽车、金融、电力股票整体表现落后于大盘。但这五个行业中基金在二季度在金融、钢铁、汽车行业减持力度比较大,比如说金融股中硕果仅存的只有招商银行 ,钢铁股中硕果仅存的只有宝钢股份 和武钢股份 。这五个行业中基金二季度在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小的石化、电力行业的减持力度不大,因此,在对待这五朵金花的取舍态度上,基金过多地顺应了国家宏观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在减持力度较小的石化行业中,只有中国石化 整体表现落后于大盘,但这主要是因为突发事件??中石油将要上市的不利传闻影响;另外今年国家拉闸限电比较严重,而电力板块似乎整体表现欠佳,估计这是因煤炭、石油成本上升所导致的。虽然这些老牌蓝筹业绩预增的比例依然不小(15只股票中有6只预增),但无论如何,这些早期涨幅巨大的老牌蓝筹品种在本轮行情中的走势衰微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五个行业中的15只股票只有齐鲁石化 、扬子石化 、武钢股份、国投电力 4只跑赢大盘),因此我们不排除,基金在本轮涨升行情中趁机进一步减持老牌蓝筹品种的可能。
     虽然从市值角度来看,老牌蓝筹股还占据着最重的仓位,但基金毕竟顺应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有了一定规模的减持,与此同时,基金加大了在消费升级领域的持仓比例。
     二季度基金重仓的前50名股票中共有35只股票均属于消费升级概念,它们自“9.14”行情以来的平均涨幅为21%,远高于同期上证指数13%的涨幅。这些消费升级股票中,低于平均涨幅21%的股票总共有万科、南方航空 、北京巴士 、华联超市 、小商品城 、友谊股份 、燕京啤酒 、青岛啤酒 、中国联通 、法拉电子 、士兰微 、海正药业 、晨鸣纸业 、福耀玻璃 、中联重科 等15只股票,从后市来看这其中相信会有部分存在着一定的补涨要求。
     可以说基金在本轮行情中并不像某些观点认为的那样一无是处,事实上它们在二季度重点增持的消费升级领域相关品种的表现应该说是颇为出色,只不过它们的这种光芒被一些仓位略显沉重的老牌蓝筹品种中国石化、招商银行等掩盖。
     二线蓝筹将领涨
     从以上分析来看,基金在二季度减仓的汽车、银行等老牌蓝筹品种整体表现不佳,而在二季度增仓趋势较为明显的商业、食品饮料、港口海运等行业涨势喜人,因此不排除基金在本轮行情依然沿着二季度的增减趋势,进一步进行仓位方面的调整???减持老牌蓝筹股、增持消费升级领域相关品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0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凌钢股份(600231)反思宏观调控
  
信息来源:昆仑证券    作  者:      时间:2004-10-19 00:10     
  
  
凌钢股份(600231)公布2004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净利润31957万元,同比增长2.97%,每股收益0.61元,净资产收益率15.25%。
    评析:凌钢股份在半年报里曾沮丧的指出:随着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的相继出台,二季度钢材需求下降,价格快速深幅回落,另外成本升高,盈利水平下降;故虽然销量大幅,但净利润却背道而驰,下降10%。但在第三季度,钢铁价格在短暂的暴跌后发动了凌厉的反攻,部分地区甚至创出年内新高,因此凌钢股份的经营状况比二季度有明显改善,当期净利润也同比增长20%多,也使得凌钢成为周一钢铁股的领头羊。从凌钢股份的季报基本上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钢铁股第三季度业绩有比较明显的好转。但是,钢铁行业作为宏观调控的首当其冲的行业,其价格在大跌大涨后又回到高位,让我们担心宏观调控能否顺利软着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0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港股市收盘下跌,受获利回吐影响;H股领跌-2
2004年10月20日 - 17:51:19 HKT
Dow Jones Newswires



辉立证券(Philips Securities)的研究主任黄玮杰(Louis Wong)表示,投资者担心,随著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来自中国的需求将出现下降。中国的需求一直在推动全球商品价格上涨。中国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数据将在周五公布。据预计,在中国政府实施各种对经济降温的措施後,中国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可能已经放缓。33只蓝筹股中除两只股票外,全部收低。中海石油(CNOOC)位於跌幅榜前列,该股收盘下跌3.61%,至4.0港元。中国移动(China Mobile)收盘下跌1.92%,至22.95港元,该股将在收盘後公布第三财政季度的业绩。 中国联通(China Unicom)收盘下跌3.36%,至5.75港元 地产股全面下挫,主要是市场担心在本月早些时候政府土地拍卖价格创新高後,购房活动增长已放慢。新鸿基地产(Sun Hung Kai Properties)收盘跌1.7%,至72.25港元,□基地产(Henderson Land)跌1.85%,至37.1港元。- -


]]>
  
传送本文给朋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0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字财富]从数字看人民币,加息真的势在必行

--------------------------------------------------------------------------------

中国金融网 http://www.zgjrw.com
2004年10月20日 9点38分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页面功能  【推荐】 【我要“揪”错】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收藏】 【关闭】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了5.3%,低于预期的5.4%,与7月份的增幅持平。这一涨幅仍维持在1997年2月以来的高点,而当时CPI的涨幅为5.6%。同时,又有数据表明,8月的广义货币供应量、贷款余额和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增长了13.6%、14.1%和26.3%,均低于7月份的15.3%、15.9%和32%,特别是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幅远低于年初17%的调控目标。就此政府方面表示,目前资金的主要用途是地方政府和民企,而它们对利率并不敏感,因此,加息形势已经缓和。但就坊间来说,加息会成为媒体讨论的热点。最新国内·国际金融焦点和专家分析请查阅中国金融网《行长经理内参》

  现在我要问的是,国内利率的变动,参考的标准是什么?它真的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形势吗?国内的利率水平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如何?如果国内利率水平反映了国内经济发展的形势,那么国内的CPI指数又表明了什么?CPI为多少才是利率调整的标准?国内CPI的变化真正表明了国内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吗?特别是,已经几十年过去了,而CPI指标依然如故,那么它与国内民众的消费品价格有多少关联性呢?如果关联性不大,那么国内的真实通货膨胀率应该是多少?还有,作为一种金融市场的价格机制,利率的每次调整都是一次社会利益的大分配。那么,目前这种管制下的利率体制对谁最有利?最受损害的又是谁?只要把这些问题一一梳理清楚,便水清见鱼了。查阅最全面的金融信息和最有价值的金融资源请登陆中国金融资源总库

  首先,我们来看看市场利率的功能是什么?一般来说,利率应该是分配金融稀缺资本的标准,通过市场的利率机制能够把稀缺的资本分配到经济效率更高的地方去。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资本的稀缺一直是整个经济发展最大的瓶颈。如何让这十分稀缺的资本能够得到有效的使用?通常认为,这必须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来决定资本利率的高低,从而让有效的投资得到所需要的资金,让无效的投资在竞争中淘汰。但是,在中国为什么出现了一轮又一轮的投资过热以及一批又一批的重复建设?最为关键的问题就在于政府对利率的管制,在于利率机制根本失效。早在年初宏观调控时,我就指出,如果不充分发挥金融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只要政府的宏观调控一停止,过热的行业一定又会重新热起来。
  利率的另一个功能就是诱导民众的剩余资金进入贷款市场作投资之用,即促使民众的储蓄增加。但是,从国家统计局最近发布的报告来看,今年前7个月国内居民储蓄存款平均增幅同比连续下降了4%,增幅已连续4个月回落。有人说这是中国高储蓄的一个拐点,它表明了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加速时期,表明了中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但是,在我看来,情况并非如此。这一现象主要是由目前利率调节机制失效所导致的,是低利率及负利率的结果。在低利率甚至于负利率的情况下,民众的大量储蓄一定会流入收益更高的债券、基金、房地产等市场。只要利率水平一提高,这种储蓄减少的情况很快就会逆转,在一定的时期内,国内民众的高储蓄这种大趋势不会有多少改变。
  既然金融市场的许多问题都是由利率机制缺乏所导致的,那么,国内现行的利率水平是否合理呢?它能够反映国内经济增长的形势吗?可以说,近几年来,国内经济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内经济发展也保持在一个持续高速增长的水平上。但是,经济环境变化了,政府对利率的管制并没有变,由于政府对利率的完全管制,国内利率水平完全僵固在一个不变的水平上。央行上次调整人民币存贷款利率是在2002年2月,当时将1年期人民币存款利率下调至1.98%(含利息税),1年期人民币贷款利率下调至5.31%。中国自1995年7月以来已经有9年没有上调过贷款利率了,而自1993年11月以来近11年都没有上调过存款利率。但国内的经济保持了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也就是说,国内利率水平与经济增长严重背离。
  一般来说,央行对基准利率进行调整,将会影响到短期借贷市场和长期借贷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然后通过一系列的传导机制影响到最终产出。美国(通过调整联储基准利率)和日本(通过调整银行贴现率)基准利率的调整与借贷市场利率的变动几乎一致。但国内有研究表明,中国的基准利率变动和借贷市场利率变动并不一致,存在一种非对称关系,如从1996年到2003年,央行对利率进行了9次调整,但效果并不明显。也就是说,国内的利率政策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十分有限,特别是对通货膨胀和实际产出的影响不显著。
  而一般来说,一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利率水平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大致是相吻合的,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如此,其利率水平或者围绕经济增长率上下波动,或者持续地高于经济增长率。然而我国近十年来的情况表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利率水平与经济增长率是严重背离的。从1996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持续保持了7%以上的较高水平,而利率水平却是持续回落。为什么呢?我认为这就是中国金融市场利率机制失效的典型表现。
  也就是说,在利率完全管制的情况下,在利率变化的问题上,希望利率下降时与希望利率上升时的标准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利率下降时,有关部门通常以国内的利率机制不完善和中国的特殊情况,以及与国际惯例接轨(早几年国际处于利率下降期)为依据,把国内存款利率下降到十分低的水平上。而当人们希望利率上升时,有关部门又要观察国内宏观经济数据。这种标准的双重性无非是希望通过管制利率这只有形的手无形地把金融资源按照政府的意图来分配。试想这样的利率机制怎么能够有效地让稀缺的资本流向有效率的地方呢?
  而关于CPI的问题,目前的5.3%真正地反映了国内通货膨胀的水平吗?在什么情况下它才能成为利率调整的重要参数呢?最近,燃油价格、水电费迅速上涨,与原材料有关的能源、金属、粮食等价格也迅速上涨,这早已通过多重传导机制传导到民众消费品的价格上,只不过,近几年民众可支配收入增加了,有一定涨价承受力,加上生产品的丰富,才没有出现上个世纪80年代抢购挤兑的现象。但我们是否想过,今年上半年民众住房消费信贷一下子增长了近6000亿元,商品房价格上升速率达到了两位数,上海及浙江等地的价格甚至上升了20%以上!住房既是消费品也是投资品,作为消费品,住房的价格上涨,CPI将它包括了吗?可以说,只要把商品房的价格因素考虑进去,国内的通货膨胀早已达到两位数以上了。
  还有,CPI基数仍然是20多年前制定的。这二十年来不仅消费品丰富了许多,许多过去根本就没有的消费品已经随处可见,而且民众的消费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目前国内变化最为迅速的汽车、旅游、房屋装修、电话通讯等产品和服务,根本就没有被纳入CPI指数中。因此,用一个十分过时的CPI指标来测量目前国内的通货膨胀率到底有多高,是十分令人质疑的,况且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会把利率调整定在占CPI的5%这个水平上。一般来说,只要预期将出现经济过热,监管机构就会通过利率价格机制来缓解过热。
  既然国内宏观经济指标与实际利率水平不相关联,既然CPI不能真实地反映国内的实际通货膨胀率,那么,目前不加息的理由有多少是成立的呢?我认为,加息的原因主要在于居民储蓄的负利率,导致了几个月来个人储蓄增幅的下降。实际上,从2003年12月开始,中国实际利率已连续9个月为负,正因为国内居民储蓄存款的负利率,上半年以来国内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增幅持续下降。截至今年6月末,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月末余额为62195亿元,增长了6.2%,增幅比上年底低5.4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储蓄存款累计增加3487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加2317亿元。居民的剩余资金大量地分流到基金、债券、购买住房等支出中去了。
  居民储蓄分流,本来是政府扩大内需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近几个月来城乡居民储蓄的分流,并非是扩大内需的结果,而是因为国内居民储蓄利率的长期偏低大大打击了居民的储蓄意愿,从而使得居民的储蓄分流到一些收益高的地方去了。尤其是从国内居民的储蓄存款结构来看,活期的比重为什么会高达50%以上,就是因为国内居民随时准备把储蓄存款流向收入较高的地方。还有,居民手中大量的钱开始流向房地产,这不仅抬高了商品房价格,也吹大了房地产业的泡沫。日本与中国香港的经验表明,房地产泡沫的吹大对宏观调控带来的不利影响决不可小视。
  可以说,如果居民储蓄存款的利率过低,甚至于出现负利率,不仅仅打击了居民储蓄存款的意愿,更为重要的是,可能迫使银行信贷收缩(由于银行存款缺乏而使得银行信贷资金不足),从而出现实际所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逐渐下降的现象,整个社会经济增长放缓。同时,居民一旦预期负利率水平会进一步扩大,就很有可能出现存款人到银行挤兑并抢购消费品,从而爆发银行危机。历史上不少国家银行危机的爆发,基本上都是银行挤兑的结果。因此,鉴于物价水平高涨、个人储蓄存款出现负利率,如果不调整利率,后患无穷。
  有的文章指出,国内银行个人储蓄存款利率的上升,就是一次社会财富的分配,就是一种“劫贫济富”,其理由是对整个居民人口来说,居民的收益以工资性收益而非资本性收益为主,由于国内居民储蓄大多数集中在少数富人手中,如果银行加息,得益的只能是拥有国内大多数财富的富人。国内有多少富人,他们手中掌握了多少财富,这是一个很难计算清楚的问题,但有一点十分明确:即银行储蓄存款是国内居民拥有财富最为普遍、最为便利的方式。上海的一项调查统计表明,上海有90%以上的民众希望加息,特别是在目前国内好的投资渠道十分缺乏的情况下,个人银行储蓄仍然是最好的投资方式。利率的变化直接涉及到广大民众,而有关部门希望通过对利率的管制来把金融资源分配到它所希望发展的地方,这样的做法不仅破坏了市场的价格机制,而且通过无形的财富转移损害了广大民众的利益。受到损害最大的是国内广大的中下层民众,因为,利率上升的最大受益者应该是广大的银行储户,是家家户户的普通民众。
  总之,就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加息早已是势在必行的事情了。越早变化,越能把握住有利时机。可以说,一旦金融市场的利率能够随经济形势而变化,金融市场的价格机制就能形成,这样宏观调控的一切问题也就将迎刃而解。


来源:中国金融网/《数字财富》杂志 编辑:小溪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0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港股市收盘下跌,受获利回吐影响;H股领跌-3
2004年10月20日 - 18:29:25 HKT
Dow Jones Newswires



H股全线下跌,基础材料供应商类股表现最为糟糕。鞍钢新轧钢(Angang Newsteel)收盘大跌5.8%至3.25港元,江西铜业(Jiangxi Copper)跌5.5%至4.275港元,中国铝业(Chalco)跌4.4%至4.4港元。亨达国际(Hantec Investment)联席董事黄敏硕(Michael Wong)称,投资者正在迅速获利回吐,有关人民币将升值的猜测也烟消云散。有关中国将在明年年初让人民币升值的传言此前有助於推动H股走高。周三,H股分类指数收盘下跌109.36点,至4504.68点,跌幅2.37%,是自9月16日以来的最低收盘水平。澳门相关类股继续引人注目,投资者们寻求投资同这一蓬勃发展的城市有关联的公司。澳门赌场大亨何鸿□(Stanley Ho)之子控制的新濠国际(Melco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猛涨8.8%,至8.7港元。嘉华建材(K Wah Construction)涨8.9%,至2.45港元,尽管该公司近来澄清,其主席并不打算将自己在澳门的赌场业务注入这家建□材料供应商。辉立证券的黄玮杰称,香港股市在短期内不可能达到较13,000点高很多的水平。他说,钗h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在总统大选後的不确定性感到担心;13,000点水平将存在巨大阻力。-By Chan Ka Sing, Dow Jones Newswires; 852-2802-7002; ks.chan@dowjones.com -0-


]]>
  
传送本文给朋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0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移动今年1至9月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10%至人民币289亿元
2004年10月20日 - 19:02:52 HKT
Dow Jones Newswires
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China Mobile (Hong Kong) Ltd., CHL, 简称:中国移动)周三公布,今年1至9月,该公司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10%,主要原因在於该公司今年4月份从其母公司处收购了10个省份的蜂窝式无线网络。 截至9月30日的今年前9个月,这家中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的上市子公司的净利润达人民币289亿元(合34.9亿美元),该公司上年同期净利润为人民币262亿元。该公司的营运收入达到人民币1,377.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9%。这一期间该公司的利息、税项、折旧、摊销前收益(EBITDA)上升了13.1%,达人民币780.4亿元;EBITDA率则为56.6%,低於上年同期的59%。净利润率则由22.4%下跌至21%。今年4月,中国移动宣布以36.5亿美元的价格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手中购买10个省份的无线网络。由於该交易已於今年7月份正式完成,该10个网络首次被计入该公司的收益结果中。该交易是中国移动自1997年上市以来第五次收购网络,也标志著该公司通过向母公司收购网络来扩大用户群的计划已进入最後阶段。- -



]]>
  
传送本文给朋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0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行上市在即 境外投资者寄望国家信用  
2004年10月20日 17:55:27 中财网


  只要“兜底”的“父爱”心态不死,国有银行为国家信用“挖陷坑”的游戏就玩不停
  按照拟定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三步走”步骤,9月21日,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建行股改进入了第二个战略步骤——“引进内外资股东,实现股权多元化,并完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国家电网、上海宝钢、长江电力三家国资大企业以股东身份共同投资80亿元,占有建行4.11%股权。
  但英国《金融时报》认为,这三家国企的“战略投资者”身份,在缺失境外资本和内地其他所有制企业投资的前提下,其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市场意义。为了引进更符合国际规则的投资者,更多的热闹希望中国政府能做出承诺:一旦中国建设银行在海外上市后坏账激增,政府将出手相助。
  这家国际报章指出,有如此希望的主要是投资者、建行官员及其上市顾问花旗银行和摩根士丹利。这些原本属于博弈对手的两方谈判者最后达成了相同的利益诉求:中国政府做出财政支持承诺绝对必要,这样可以减轻基金经理人对建行上市的担心。一位内情人士甚至表示:“中国政府必须站出来向投资者做出承诺,说明它不会坐视不管。”
  据称这其中的依据是,在中国的银行系统中,计划于明年海外上市融资50亿至100亿美元的建行将是第一家在国际上招股上市的银行,为了保证一举成功,“政府应该做出一个有约束力的承诺,即若建行的不良贷款水平超过了上限,政府将从建行回购不良贷款”。
  这一要求国家信用为建行上市担保的呼吁,在9月21日建行分立挂牌当天就遭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的拒绝。他指出,为降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负担,中国政府在过去10年中提供了巨大的财务支持,“中国央行不会再提供任何额外的金融援助,以帮助国有商业银行减轻坏帐负担”。这位国有四大银行股改主要操作者认为,中国各银行目前的息差收入已经足以有效弥补银行的不良贷款损失。
  事实上,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股改的每一个步骤都倾注了政策设计者的努力——企图割断政府与银行间多年来形成的信用“脐带”。但具有悲剧色彩的事实是,每一步改革措施生长的土壤仍然是政企难分的旧体制。
  中欧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许小年给出了一个解释,中国的监管机构在具体运行中仍然是政府实现其社会经济目标的工具,其中社会稳定自然是其首要任务。当所有最基本的监管任务都让位于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目标时,就会制造接连不断的道德风险。
  “出了坏账没有关系,央行买单,因此我们1998年2700亿特别国债充实银行资本金,2002年再剥离12000亿元坏帐,2004年动用450亿外汇。”许小年分析说,“只注资不问责,结果银行的坏账风险非但没有控制,反而因为注资,道德风险越来越坏。”
  这位前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指出,由于中国长期以来依靠国家信用担保。造成中国的金融机构“不怕出事,就怕出事出得不大”——“出大事国家一定管,出小事国家未必管。窟窿越来越大,补的金额越来越多,买单的人级越来越高。刚开始是股东级买单,地方政府买单,地方政府买不了了,由央行买单。结果道德风险将金融风险放大成‘无底洞’。”这就是新疆德隆曾经参悟透的“too big to fail”(大到死不了)。
  道德风险在中国经常被误导为道德败坏。实际上,它是由于社会中风险制度行为的扭曲所造成的风险——只要有国家信用“包打天下”的行为环境,任何一家金融企业都有追求国家信用无限担保的理由。
  按照许小年等一批人的思路,要打破这一宿命,就需要政府全面退出金融市场,国有金融机构实现股权多元化和民营化,使中国金融市场主要由预算硬约束下的民营机构组成,建立独立的和以法治为基础的金融监管,监管机构和央行对人大负责,提高监管过程的透明度,养成依法监管的制度。但许教授指引的这条民营化加透明监管的道路,是否真能治本不说,至少在眼下超出了央行和证监会的选择能力。
  目前,中国金融改革已将原该承担金融债务的最后责任人由财政部改变成了中国人民银行。其旗下的中国汇金公司拿着4000多亿外汇继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改的“兜底”工作。令人担忧的是,央行的政策目标是《人民银行法》规定的维护币值的稳定,而非救助金融机构。如果这一责任由资金成本为零、只能印票子的央行执行进未来的货币政策中,对中国金融改革乃至整个经济改革来说,危害难以想象。
  现在,无论如何,市场并没有因为周小川的公开拒绝而放弃对国家信用担保建行上市的想象。对此,花旗环球金融一位高级分析师提出了2003年中国人寿海外上市的案例,“中国人寿35亿美元的首次公开上市,招股说明书中包含一项政府承诺,内容是如果该公司出现210亿美元的保单亏损而无法融资弥补亏空,政府将施以援手。”她相信,“中国政府此番可能还得破例。”(记者 宁南)
  《商务周刊》杂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0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的消息!

 中国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袁力在上海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保险资金有望在本月内开闸入(股)市,一个关于保险资金投资资本市场的综合管理办法正在抓紧论证,将很快出台。 入市资金规模将达550亿元人民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0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大券商第四季度看好的行业

招商证券:

  平衡配置投资品、消费品和服务业  

  在四季度我们继续按照2004年以来一贯的行业选择方法,重点考虑净利润增长率,以一年为主要时间参数,同时考虑两年的增长率,这样我们选择的行业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2004年净利润增长率高于2003年,而2005年仍能正增长的行业;二是抗周期能力强,2004、2005年能保持稳定增长的行业。在配置策略上建议以平衡配置的原则应对盈利预测可能出现的偏差。在投资品行业建议谨慎持有资源类行业、煤炭、有色金属,它们属于净利润增长率在2004年高于2003年,2005年仍能正增长的行业;另外推荐景气周期较长,能稳定快速增长的电力设备行业。在消费品行业,建议持有非周期性行业的龙头公司,对周期消费行业采取耐心等待,注意捕捉汽车、地产、电子元器件具有行业特点的投资机会的策略。在服务产业,部分瓶颈行业具有抵御周期性的特性,对投资者有明显的吸引力,推荐交通运输类的港口、航运、公路、航空业(机场、航空),同时关注电力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所带来的投资机会。四季度我们继续坚持在投资品、消费品和服务业三大类中的重点行业平衡配置的基本原则。原因:一是在四季度2004年的业绩因素仍在起作用,部分2005年增长率下降的行业,由于2004年业绩不俗仍存在机会;二是对2005年的预测仍存在不确定性,在个别行业投入过多力量风险较大;三是目前行业间的收益率分化程度并不大。对于行业内个股的配置策略,我们仍然认为由于每个行业的特性不同,其行业内个股的分化程度也明显不同,三季度大部分行业内个股分化程度减弱,但仍高于两年的平均水平,从较长趋势看,个股的分化程度在加大。

西南证券:

  关注东北与金融创新的板块机会  

  市场利好政策频出,但再融资压力不可小视;资金面较上月活跃,目前依然还存在反弹空间;顶部区域预计在1687-1750点之间。在10月份,由于长假因素使得第三季度季报披露较为密集,市场将会因消化公司的基本面信息而进行修整,在11月中旬以后有望上演年报行情直至2005年第一季度。看好石油与天然气开采业、医药、商贸和煤炭,东北板块和金融创新板块有比较多的机会。振兴东北的意义不仅在于东北经济本身,东北的改革经验,将为整个国企改革闯出一条新路,所以东北板块的带动,有望重新激发市场对于并购重组的热情。因此,在今后的市场中,行业的特点将不会太突出。可选择指数型开放式基金以及封闭式基金作为10月份的投资品种,适当降低在债券型基金上的投资比重;绩优B股价值已经凸显。
中信证券:

  坚持短缺性蓝筹观点  

  我们仍然坚持蓝筹,尤其是短缺性蓝筹的投资结构。首先,估值水平合理是众所周知的原因。其次,按照目前的盈利预测,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估值,蓝筹股总体上还处于相对低估的状态,按照中信证券研究咨询部从下而上的测算,以中标50代表的蓝筹股指数估计还有10%的价格上升空间。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认为目前的市场普遍低估了中国未来宏观经济的前景,从而在此基础上的盈利预测并不能真正反映蓝筹公司的业绩增长。因此,未来一旦市场对中国宏观经济的看法趋于良性的一致,由盈利预测改进引发的蓝筹上市公司的估值上调,将产生较为坚实的行情。因此,水、电、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价格管制的短缺行业,钢铁、房地产等数量管制的短缺行业,仍然是机构投资者的首选品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4-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0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30 17:00 , Processed in 0.038235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