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2-5-11
|
|
谨慎建仓 为明年行情做准备
主持人:周莉莎 特邀嘉宾:张英辉 张晖
张英辉小档案
金融及投资学硕士,现任上投摩根富林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有12年资产管理工作经历,曾分别在香港(INSINGER资产管理公司、CROSBY资产管理公司)、上海(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公司资金运用管理中心任高级专务)、深圳(INVESCO长城基金管理公司任基金经理)工作。
毫无疑问,明年市场肯定会有一定的行情。我们的投资策略依然是精心选择有投资价值的个股,谨慎建仓,为明年的行情做好准备。
------张英辉
张晖小档案
经济学硕士,8年证券从业经验。自2002年10月30日担任汉盛基金经理以来,始终坚持"价值投资"的理念和稳健的投资风格。基金汉盛在他的管理下,2003年业绩大幅上扬,净值增长率23.81%,在同规模的13只基金中排名第三。
投资者应该对股票持仓结构进行调整,增加油价上涨受益的行业,减少油价上涨不利的行业;减少周期性行业的股票,增加防御性的投资品种。
------张晖
进入第四季度,股市在9月下旬触底反弹以来的一波涨势基本结束。对于后市如何看,市场分歧很大,表现在行情上,也是暴涨、暴跌,震荡加剧。但是有一点却是有目共睹的,那就是经过这一轮震荡,9·14以来的成果已经基本丧失殆尽,股指又有重回9·14起点的趋势。后市应该如何操作?今天,我们请来富有海外投资经验、具有国际化投资视野的上投摩根富林明中国优势基金的基金经理张英辉,以及虽然才成立4个月,但却表现出色,回报率最高已达8%之多的富国天益价值基金的基金经理张晖,来共同聊聊对四季度投资策略的一些看法。
不确定性使四季度难有大作为
主持人:通常四季度是股市调整最低点出现的季度,也是投资者在调整中捡便宜筹码为今年底明年春的行情建仓的季节。但是今年股市已经在9月下旬触底反弹,出现了一波升势。那么今冬明春的行情还会有吗?记得最近几年行情有一年比一年早发动的迹象,是不是今年就不再会有行情了?那么,在接下来的一个季度里,应该采取怎样的投资策略?
张英辉:毫无疑问,明年市场肯定会有一定的行情,但我们难以给出具体的时间表。目前,机构投资者无论是对宏观经济还是市场今后的表现都存在高度的分歧,市场的不确定性极大,
这意味着大盘在第四季度难以有大的作为。
我们的投资策略依然是精心选择有投资价值的个股, 谨慎建仓, 为明年做好准备。
张晖:我们认为,第四季度更多地可能表现为阶段性和结构性的投资机会。
前期大盘调整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宏观调控政策出台影响了一些行业的盈利预期,基于盈利预期的变化需要寻找新的估值标准,从而引发股价结构调整;二是证券市场一直以来积累的"股值泡沫"需要挤压。
我们认为,宏观调控措施对短期的经济增长会造成影响,但却不会改变中长期的宏观经济走势。而股市政策面的诸多措施也有利于市场的中长期发展。在这种背景下,股指将更多地表现为箱体整理。
目前最重要的应当是对股票的估值。我们将继续按照国际化的视野和选股标准来投资,寻找公司透明、治理结构优良、能稳定持续增长的公司作中期投资,同时也积极关注那些对宏观调控产生过度反应的行业和公司,从中选择一些估值合理的公司作阶段性重点投资。
询价制度将加剧股价结构调整
主持人:目前市场比较担心四季度扩容大幕将重新开启。你们预计四季度市场的融资压力有多大,市场能经受得住吗?即将实行的新股询价制度会给市场的定价基础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张英辉:从目前市场的形势来看,
第四季度证券市场融资的压力依然不小。除了交行很可能以100亿的规模在A股市场上市外,关于一些H股或红筹国企上市公司"海归"的传闻也始终不断。但我们认为,监管当局在市场信心脆弱的情况下将谨慎从事,
对IPO和再融资的数量和规模会进行一定的限制。短期内的扩容压力将主要来自上市公司的增发配股和可转债等二级市场融资项目。如无其他意外,
相信市场总体上还是能够承受的, 但会有一定的震荡。
对于新股询价制度, 我们始终期待着它的完善和尽快落实。作为基金公司, 我们会要求上市公司在更为合理的基础上进行定价,
这既有利于其融资进程, 也会为二级市场投资者提供一定的机会。
张晖:第四季度我们认为股票发行会重新启动,具体的融资额度我们没办法预计,我个人认为管理层会兼顾市场的承受能力灵活安排。
大规模的融资对市场肯定会带来压力,最关键的问题是股票质地和定价。我们欢迎一些优质的股票发行上市。在新的询价制度推出后,新股发行的启动对我们来说可以增加新的投资品种,但要合理控制发行节奏。新股询价制度,将会使得目前正在进行的股价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剧,因为投资者更会去重视股票的估值。买质优价廉的东西,是大家共同的愿望。
目前市场投资主体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QFII规模的扩大和保险资金入市及券商违规委托资产管理的清理,将使得投资者更重视股票的估值。
主持人:四季度最引人注目的可能是交行将在香港和A股市场同时发行上市。交行两地上市将对A股市场的价格体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张英辉:A股和H股的明显价差是由于人民币的不可兑换和两个资本市场的不同性质决定的。即使交行以同样的价格在两地上市,
在IPO之后仍可能会因市场的不同而在走向上有一定的差异。但其相对的以较低市净率定价的方式不可避免地将对A股市场现行的定价体系造成冲击,对现有银行股将有相当的压力。就长期而言,随着境内市场的趋于理性和QDII的影响,
A股相对于H股的溢价将逐渐回归至一个更为合理的水平。
考虑增持人民币升值受益行业
主持人:在股市政策方面,你们预计四季度还会有哪些进展?市场的一些政策预期,如类别表决机制、强制分红、拓展合规资金入市渠道等能落实多少?落实的话,将会给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
张晖:我们认为这些政策会逐步出台。类别表决机制的征求意见稿已经出台;保险资金入市方面的政策可能会较快地出来,而最近QFII的规模在逐步地扩大。我们认为,这些政策对市场的中长期健康发展非常重要。类别表决和强制分红将会规范上市公司的行为,保护投资者的权益。QFII规模的扩大和保险资金入市将会为市场提供新的资金,同时对价值投资理念的深化有重要的意义。
张英辉:我们无法判断政策的具体走向,但我们相信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会起到规范作用,
其中类别表决机制和强制分红可能在短期内就会有较大的进展。如果这些讨论中的政策大部分能够充分落实,将对中国股市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
主持人:最近有两大热点问题一直比较引人关注。一是人民币会不会升值;二是央行会不会加息。你们对于这两个问题是怎么看的?在做投资时,应该如何采取什么样的应对策略?
张英辉:这两个问题一直是市场关注和讨论的焦点。我们认为,从长远来看,央行对利率的提升和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将是不可避免的。长期回避这两个问题,最终对中国经济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相信金融监管当局可能正在认真思考各种应对的方案,市场有必要耐心地等待和观察。但从时间上看,第四季度采取加息行动的可能性正在减少,而人民币汇率机制的调整则更多的是一个政治决定而非纯粹的金融决策,相信在短时间内还无法定案。
从投资的角度而言,我们应当适时地考虑增持有可能从人民币升值中受益的行业和公司,因为一旦汇率机制发生变化,人民币几乎只有向上的可能性。以出口市场为主的上市公司将会受到一定的冲击,而对房地产、航空、石化和其他原材料主要依赖进口的行业将有积极的影响。
张晖:我个人认为,从中长期的角度来说,人民币升值和加息的压力确实存在。我们在做投资时,针对不同的行业,都有不同的估值方法。在选择股票的时候,我们依据的标准是估值的结果,而估值模型的设定已经考虑了可能出现的相关政策变化的影响。
高油价下持仓结构要调整
主持人:油价疯涨已经开始影响股市中某些行业和板块的走势,而高油价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在油价上涨的背景下,投资者是应该增加还是减少股票资产的配置?哪些行业会受到较大冲击?哪些行业的投资价值会凸现?
张英辉:尽管许多投资者对去年6月以来国际油价的持续上涨一直表现得不够敏感,但我们始终在密切关注着油价的走势和其对境内股市可能的影响。我们认为,以下因素将确保油价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保持在每桶40至60美元,甚至更高:第一,欧佩克成员国尤其是沙特阿拉伯的剩余产能已经非常有限;第二,中东形势仍将持续动荡,伊拉克战争、巴以冲突和伊朗核武器问题均有恶化的可能;第三,美国的巨额赤字和美元继续贬值的可能性;第四,中国和印度对进口石油需求的日益增长。
事实上,我们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面临高油价的压力。众多公司的利润将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这一点将在第四季度和明年有更多的表现。石油开采、油田服务和石油运输等行业将直接受益于高油价带来的收益;以煤炭和天然气为原料的化肥行业则由于国际化肥价格的高涨而供不应求,价格不断提高;航空、汽车和陆地运输则显然将受到重大的负面影响;电子行业也会由于石化原料的涨价而利润下滑。
张晖:高油价对正在进行宏观调控的中国经济来说更增加了不确定性。油价上涨短期会增加股市的波动性。投资者应该对股票持仓结构进行调整,增加油价上涨受益的行业,减少油价上涨不利的行业;减少周期性行业的股票,增加防御性的投资品种。高油价冲击较大的行业主要有航空、汽车、化工下游的一些行业等等;受益的行业主要有煤炭、石油开采及与石油相关的服务行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