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18-7-6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寰盈国际首席策略官赵璞
2018年7月4日,人民币汇率迎来近期最为动荡的一天。上午,离岸人民币一度跌破6.73关口,最低6.7323。在央行发话后,随即强劲反弹,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报6.6871,深V反弹近500点,抹平日内跌幅,接连收复6.73、6.72、6.71、6.7、6.69五大关口。在岸人民币汇率一度触及6.72,当天跌幅超过700个基点,创下2017年8月份新低。随即收复6.67关口,较日内低点涨400点。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贬值0.95%,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累计贬值1.76%,而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贬值的幅度更大,超过了1.8%。自6月14日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下跌速度明显加快,且调整速度和幅度超过市场预期,累计贬值超过3.5%。
1530806682396452.jpg
观点:人民币汇率短期多头反击远期维持大区间内双向波动
寰盈国际策略团队认为,随着央行的表态,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短期内呈现多头行情,人民币连续收复失地。技术层面来看,人民币汇率在6.75是重要关口,此次多头反击即从此位置开始。技术上来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6.8附近的表现,可能会对市场情绪产生一定影响。
近期美国新一期非农数据即将公布,而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升温,利差收窄,经济数据强弱互见,货币政策背离等因素仍在,货币分化局面已成,三季度美元指数大概率继续走强,人民币汇率将进一步承压。
但另一方面人民币对应的宏观经济基本面稳定,中国央行的政策和外汇储备非常丰富,对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能力,会在重要节点对市场进行干预。因此,我们认为,人民币不会出现对美元的汇率单边下行局面,而是继续维持双向波动,但是波动区间下限会不断扩大,年初6.2-6.4的窄幅波动区间不再,新的波动区间下限可能会在6.8甚至更低位置。
整体来看,监管层对这一轮人民币汇率的下调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相应的政策准备,不会导致经济和货币政策的骤然变化。
为强势美元“补跌”
截至2018年5月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年增长8%,同期美元指数从88.15的低位一路上涨到95.51,全球其他主要货币对美元汇率持续下调,唯有人民币依然保持了数月的强势。在美元指数从89.5最高反弹至95.5的同时,欧元兑美元大跌近6%,英镑兑美元大跌近8%,澳元兑美元也下跌逾5%。而同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幅仅1.7%。因此人民币汇率本轮下跌,具有“补跌”的因素在内。
同时,2018年前5个月,新兴市场国家货币遭遇重挫,导致资金流向人民币。具体而言,国际资金将部分资产配置到人民币债券,以此对冲新型资产的风险。这可以从“债券通”得成交数据中得到证明。
2018年一季度“债券通”下的债券交易有67.5%为买入操作,机构估计一季度通过“债券通”增持的债券规模为569亿元,在一季度整体增持规模中占比达到36%,而4月日均交易量更是达到31.1亿元。到2018年5月下旬,外资持有在岸人民币国债的占比从此前的不到2%~3%飙升至近6.3%。
随着全球贸易冲突升级,国际资金在新兴市场得风险资产需要大举撤离,并且为了平抑新兴市场国家得资产损失,不得不卖出盈利中得人民币头寸,来应对预期更加激烈的赎回压力,客观上造成了对人民币的“砸盘”效应,无形扩大了人民币跌幅,并引发市场的连锁反应。
经济韧性支撑货币宽松预期
6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降准0.5个百分点,这是年内第三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国内货币政策向中性偏宽松回归。而美联储年内已加息25个基点,市场预期年底之前还会加息两次。中美经济基本面的差异,令双方的货币政策背离的状况持续,人民币汇率远期仍将面临贬值压力。
2018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基本面走弱,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社会融资增速均在走低,经济下行风险增大。
从图表中可看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创出2017年以来新低,显示出固投的乏力,很大原因可能是在资金出现明显的紧张。2018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趋势性下滑,弱于去年。如果剔除价格因素,实际投资增速下滑更明显。
同时2018年5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只有8.5%,不仅远远低于预期,而且创下自2003年5月以来的15年最低。
2018年上半年,社会融资增速大幅下降,债务违约风险上升,债券融资规模放缓,5 月新增社融总量 7608 亿,创近 22 个月以来新低,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继续降至 10.3%。
众所周知,2018年美联储3次加息已经板上钉钉,4次加息亦在预期之内。而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几项因素叠加,促使央行选择不跟随美联储加息,而是执行独立的货币政策,并在美联储加息后,宣布进行年内第三次定向降准。可以预见的是,2018年下半年,央行将继续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或将进行1-3次定向降准,缓解债务危机,帮助经济动力恢复。
最新公布的数据来看,中国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增速分别为10.2%、16.5%,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6.8%,经济的韧性好于预期;根据工银国际的测算,截至今年5月,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有效汇率较均衡汇率仅向上偏离1.10%,偏离度的绝对值远低于006-2017年历史均值3.89%,人民币汇率依然有较强的承受能力。
2016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接近7.0,从这个角度来看,过去一年半人民币汇率升值超过10%,为汇率提供了充分的调整空间,未来远期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压力依然存在,但在市场和监管层的接受能力依然很强。
人民币金融衍生品交易活跃
随着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在海外市场,人民币衍生品的交易量大大增加。寰盈国际建议投资者在资产配置中,一方面可以考虑适当增加美元等其他货币资产,另一方面通过合理的配置人民币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进行风险对冲,管理汇率风险。
目前人民币金融衍生品交易主要集中在三大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SGX)、香港交易所(HEX)和芝加哥交易所(CME),5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快速下行,作为对冲风险的重要工具,人民币期货产品交易量激增,三大交易所美元兑人民币期货的平均每日成交的名义价值超过18亿美元,其中绝大多数交易发生在亚洲的两大交易所——新交所和港交所。
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港交所美元兑人民币(香港)期货总成交544000张合约(名义价值为54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3%。截至6月底,香港交易所美元兑人民币(香港)期货的平均每日成交量为7,503张合约(名义价值为7.5亿美元),为历来最高的月份成交,比去年全年增长153% 。
1530806732143314.jpg
数据来源:寰盈国际
其中,6月27日,美元兑人民币(香港)期货单日成交量达17,711张合约(名义价值17.7亿美元),为历史第三高记录。香港交易所美元兑人民币(香港)期权的单日成交量也于6月25日创自去年3月推出以来新高,达7,400万美元。
5月以来,新交所美元/离岸人民币交易同样活跃度大增,连续22天高额交易为历史最长,2018年以来已经累计有12天的交易额超过此前单日最高交易记录。近期新交所人民币期货的换手率高达96.4%,远超历史平均的89.9%。
1530806763789637.jpg
数据来源:寰盈国际
从具体数据来看,我们可以进一步观察到香港和新加坡两大交易所美元兑人民币期货的合约的持仓分布。从图上看出,两大交易所的近月(7月)美元兑人民币期货合约持仓数量对比显著,新交所近月合约持仓占比约为港交所近月合约持仓占比的四倍,同时,港交所一季度以上的远月合约持仓占比超过90%。
这一持仓分布充分说明了两大交易所的投资者特性,新交所高占比的近月合约持仓说明以投机为目的的交易较多,而以投资或实体套期保值为目的的投资者多集中在香港交易所。
1530806793366312.jpg
1530806817649990.jpg
汇率管理策略思考
2018年下半年,随美联储加息进程的推进,美元和美债收益率都可能进一步走高,导致全球国际资本流动形势出现恶化,人民币汇率风险进一步提升,导致外向型企业和投资者的汇率风险管理需求更加强烈。
传统而言,进出口企业和持有海外资产,尤其是以美元等货币结算的资产的投资者应用人民币期货进行汇率风险管理的需求最为强烈。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于进出口企业来讲,最直接的风险是汇兑损失。
对于具有一定汇率风险管理经验的企业和投资者来说,可以尝试通过不同产品进行期货/期权组合,来管理汇率风险,节省财务费用。例如,2018年下半年人民币汇率依然有下行风险,但如果美元指数走弱,则人民币下跌幅度会收窄。
在这种情况下,假设判断下半年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在6.4-6.8(仅供举例说明,不作为实际判断)之间,可以买入行权价格6.6的美元看涨期权,同时卖出行权价格为6.8的美元看涨期权,进行期权组合。这种情况下,如果期权到期,人民币兑美元低于6.6,可放弃行权,仅损失期权费;如果人民币兑美元区间在6.6-6.8,海可通过行权价格6.6的美元看涨期权来控制风险;如果人民币兑美元超过6.8,则通过行权可以获取小幅收益。
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加大,避险和对冲型投资比重将显著增加。在这一前提下,我们建议在资产配置中,增加人民币产品的比重,通过合理的配置期货、期权等衍生品进行风险对冲,管理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工具对比分析
目前国内企业和投资者进行汇率风险管理的主要途径,一是通过银行远期结售汇交易进行,二是通过新交所、港交所和芝交所的汇率产品进行。
传统而言,银行远期结售汇市场主体是机构投资者,没有从银行取得信用额度的个人投资者和中小企业极难有机会参与远期外汇交易,保证金大小视银行对客户的授信额度而定,一般有10%—20%,越是长期合约保证金越高,并且远期结售汇交易是场外交易,必须到交割日交割,如果提前选择违约还需要交纳一笔不菲的违约金,交易非常不灵活。
因此对于难以获得银行授信额度,不想负担高额保证金或者不接受场外交易的强制交割的企业和投资者来说,利用人民币汇率产品,例如美元兑人民币(香港)期货等进行套期保值显得十分方便,并且可以利用期货上的损益来抵消现货市场上的盈亏。
1530806850479414.jpg
数据来源:香港交易所
对于套期保值的客户来说,由于持仓时间较长,并且以对冲风险为主要目的,美元兑人民币(香港)期货的买卖差价并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但是买卖差价间接反映了交易所的成交活跃度,成交约活跃,流动性越好,相应的买卖差价也越低。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在香港交易所交易的美元兑人民币期货的买卖差价和其他交易所相比有较为明显的优势,这说明投机的投资者也较多,从而为套期保值的客户提供了很好的流动性。
总体而言,港交所人民币期货产品适用于不同的人民币市场情况,包括看涨,看跌,区间震荡或波动市场。以最切合投资者的投资手法,按股资者喜好实施不同的策略。市场亦不时有突发的事情发生,例如隔夜拆息突然抽高,央行调低存款准备金等,投资者可以适时利用人民币货币期货产品作风险或投资管理。
关于寰盈:
寰盈国际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中国香港,在全球主要金融中心设立分支机构,致力于为投资者建立安全、高效、便捷的全球化资产配置平台,提供先进的互联网交易技术支持及值得信赖的客户服务。
寰盈国际业务范围覆盖美股、港股、A股证券、指数、CFD交易服务;实时行情、行业报告等资讯服务;新股申购、期货期权、投资顾问、量化交易、ESOP管理、财务顾问等金融服务;跟单社区、投资理财、资产管理,以及多品种跨市场投资配置、海外置业、海外保险、投资移民咨询等高端服务。
寰盈国际现已获得险峰长青、君联资本、红杉资本、华兴资本等著名投资机构累计超过上亿美元的投资,核心团队来自摩根斯坦利、中银国际、中泰证券、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网易、新浪等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拥有丰富的金融市场及互联网经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