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govyvy

口水贴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7 天

发表于 2015-8-14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已阅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5-8-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5-8-15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IMF:预计中国GDP放缓至6.5% 重申退出救市措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北京时间8月15日早晨8点发布了对中国的年度第四条款磋商报告(即年度经济评估报告)。IMF重申,相信中国可以而且应当致力于在两三年内实现有效浮动汇率。为此,加大人民币汇率灵活性变得越来越关键。同时,对于中国政府近期救市的政策反应,IMF执董们认为,及时退出这些干预措施将符合中国转向更市场化的金融系统。中国股市本次大跌并不会对实体经济产生显着影响。

加大汇率灵活性越来越关键

人民币汇率近期的调整备受关注。中国央行8月11日宣布,即日起将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中间价将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

对此,IMF报告重申,今年来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显着升值已经让人民币汇率“不再低估”。IMF执董们欢迎中国对开放资本账户采取的措施表示欢迎,并建议要谨慎有序地采取这些改革措施。

在电话会议中,IMF表示欢迎人民币汇率近期的改革。IMF官员表示,人民币中间价新机制应该会允许市场发挥更大作用,但影响还要取决于中国未来如何执行。并重申,IMF相信中国可以而且应当致力于在两三年内实现有效浮动汇率。

这与美国政府官方的态度一致,美国政府对于本周人民币的贬值定义为“向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第一步”,并表示这是美国长久以来希望看到的结果。

IMF在报告中称:“为了实现有效浮动汇率,加大灵活性变得越来越关键。这对于让市场在经济中扮演更有决定性的角色、经济向消费再平衡、资本账户开放后维持独立货币政策都是必要的。”

随着资金流动规模巨大且不断增长,中国将越来越面临“三元悖论”(资本账户开放、独立货币政策和严格管理汇率三者不可同时实现)。因此,IMF称,如果没有灵活的汇率,中国的独立货币政策空间将越来越小,也就无法针对具体的周期性和结构性环境采取相应货币政策。

中国政府应及时退出股市干预措施

报告称,尽管中国经济放缓、企业利润增速下滑,但中国股市在过去一年翻了一番多。新投资者的涌入、保证金融资激增、杠杆和证券公司互相关联度上升都构成了金融稳定风险。这对经济增长的更广泛风险正在上升,但仍然相对较小。

对此,报告提到,IMF执董们注意到中国政府对近期股市修正采取的广泛政策反应。他们认为,及时(inatimelymanner)退出这些干预措施将符合中国转向更市场化的金融系统。应当聚焦于维持系统重要性机构的流动性,强化市场监管、监督和危机管理的框架。在报告发布前对媒体的电话会议中,IMF高级官员表示,中国股市本次大跌不会对实体经济产生显着影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5-8-15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财政部提四方面要求豁免合规创投机构国有股转持义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北京时间8月15日早晨8点发布了对中国的年度第四条款磋商报告(即年度经济评估报告)。IMF重申,相信中国可以而且应当致力于在两三年内实现有效浮动汇率。为此,加大人民币汇率灵活性变得越来越关键。同时,对于中国政府近期救市的政策反应,IMF执董们认为,及时退出这些干预措施将符合中国转向更市场化的金融系统。中国股市本次大跌并不会对实体经济产生显着影响。

加大汇率灵活性越来越关键

人民币汇率近期的调整备受关注。中国央行8月11日宣布,即日起将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中间价将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

对此,IMF报告重申,今年来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显着升值已经让人民币汇率“不再低估”。IMF执董们欢迎中国对开放资本账户采取的措施表示欢迎,并建议要谨慎有序地采取这些改革措施。

在电话会议中,IMF表示欢迎人民币汇率近期的改革。IMF官员表示,人民币中间价新机制应该会允许市场发挥更大作用,但影响还要取决于中国未来如何执行。并重申,IMF相信中国可以而且应当致力于在两三年内实现有效浮动汇率。

这与美国政府官方的态度一致,美国政府对于本周人民币的贬值定义为“向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第一步”,并表示这是美国长久以来希望看到的结果。

IMF在报告中称:“为了实现有效浮动汇率,加大灵活性变得越来越关键。这对于让市场在经济中扮演更有决定性的角色、经济向消费再平衡、资本账户开放后维持独立货币政策都是必要的。”

随着资金流动规模巨大且不断增长,中国将越来越面临“三元悖论”(资本账户开放、独立货币政策和严格管理汇率三者不可同时实现)。因此,IMF称,如果没有灵活的汇率,中国的独立货币政策空间将越来越小,也就无法针对具体的周期性和结构性环境采取相应货币政策。

中国政府应及时退出股市干预措施

报告称,尽管中国经济放缓、企业利润增速下滑,但中国股市在过去一年翻了一番多。新投资者的涌入、保证金融资激增、杠杆和证券公司互相关联度上升都构成了金融稳定风险。这对经济增长的更广泛风险正在上升,但仍然相对较小。

对此,报告提到,IMF执董们注意到中国政府对近期股市修正采取的广泛政策反应。他们认为,及时(inatimelymanner)退出这些干预措施将符合中国转向更市场化的金融系统。应当聚焦于维持系统重要性机构的流动性,强化市场监管、监督和危机管理的框架。在报告发布前对媒体的电话会议中,IMF高级官员表示,中国股市本次大跌不会对实体经济产生显着影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5-8-15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社保基金时隔一年新开46个A股账户QFII7月份新开立29个



截至昨日,在已经披露半年报的上市公司中,至少有169家公司受社保基金青睐。

按兵不动整整一年的社保基金,在新开A股账户方面终于有了动作。《证券日报》记者通过梳理中国结算最新发布的2015年7月份统计月报发现,7月份社保基金新开立了46个A股账户,沪深两市各为23个。这也创下了2008年11月份有相关统计以来的单月开户历史纪录。由此,社保基金开立的A股账户总数达到了310个。


社保基金被誉为“股市风向标”,其一举一动都备受市场关注。上一次社保基金新开立A股账户是2014年7月份,当时新开立了31个账户。

“7月份社保基金大规模新开A股账户,这应该与股市维稳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从6月份开始,A股市场出现了非理性下跌,在此过程中,包括证监会等在内的多个部门集中出台了一些举措,对稳定股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多个部门维护股市稳定的过程中,社保基金虽然没有直接表明态度,但是从其采取的一系列动作来看,显然也是在积极行动的。”一券商分析师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的陆续披露,一些机构持仓动向也逐渐曝光,尤其是有“国家队”之称的社保基金,其持股情况更是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昨日,在已经披露半年报的上市公司中,至少有169家公司受到了社保基金的青睐,其中,有的甚至出现了多个社保基金组合的身影,如省广股份,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二组合持有1799.94万股,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九组合持有1350.00万股,全国社保基金一一二组合持有2507.27万股,全国社保基金一一零组合持有1642.19万股,全国社保基金四零一组合持有880.01万股。

与此同时,《证券日报》记者从2015年7月份统计月报中得知,QFII表现依然积极。数据显示,7月份QFII新开立了29个A股账户,总数达到了926个。这也是QFII连续43个月有新开A股账户。

此外,数据显示,7月份,证券公司新开的A股账户数量为12个,证券公司集合理财为252个,证券投资基金为1571个,基金公司专户理财产品为1797个,企业年金为28个,RQFII为57个,保险为72个,信托为969个。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5-8-15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mm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5-8-15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ZF救市所带来的副作用就是让这个市场多喘几天,当资金无法推动时,只能死路一条。

就像一个垂死的病人,快断气时,给他打一针强心剂,可能当时看着没事,但是病人还是会死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5-8-15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币贬值对期货各品种影响一览



进口铁矿石成本增加

对于矿价来看:大方面,对以人民币计价的铁矿石价格会形成支撑(港口现货),大连铁矿石期货主力联系两日维持在高位震荡。但是对以美元计价的铁矿石价格会形成压力,因为人民币贬值会拖累澳元进一步下跌。从盘面来看,澳元随人民币一起大幅贬值。

对于钢厂成本来说:人民币贬值5%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国内矿山压力减轻,但是钢厂进口采购负担增加,整体核算下来的而成本在20元/吨左右。钢厂对于国产矿的采购积极性将有一定的回复。

从中长期来看:人民币贬值将会影响钢厂对于进口矿石的需求积极性,减少进口矿依存度,利空铁矿石价格。

铜市进出口影响颇大

人民币大幅贬值给铜市带来什么影响呢?根据卓创资讯分析汇率改革最直接的影响体现在铜市进出口方面。

首先就进口方面来分析,汇率改变后人民币贬值,贸易商进口铜的利润空间会大幅收窄甚至出现亏损,在这种状况下,贸易商进口铜的积极性会大幅受挫,未来铜市进口量将呈现明显下滑的态势。

其次就出口来看,政府调整汇率后旨在鼓励出口贸易,铜市亦不例外,尤其是在当下,国内需求持续疲软,而供应持续增加的情况下,部分有条件的企业将会瞄准出口,增加出口量,缓解国内供应过剩的局面。

国际锌价急涨急跌

央行11日对汇率制度进行改革,国际锌市反应较大,LME基本金属市场出现普遍的投机性卖盘,伦锌螺旋式降至约三年最低,LME锌库存大幅增加近7%。隔夜伦锌大跌92美元/吨,报收于1803美元/吨,跌幅4.85%。而沪锌较伦锌抗跌,沪伦比扩大,且国内现货升水,进口转为小幅盈利,贸易商进口积极性有所提升。

人民币贬值有利于中国贸易出口,而相对而言则对以美元计价的产品进口不利。国内锌价之所以相对国际锌价走势分化,主要原因还在于沪锌近月合约临近交割,国内流通现货偏紧,价格短期弱势持稳。

镍价表现外弱内强

人民币贬值对于我们的直接影响在于中国进口商品的价格将更为昂贵,但同时中国商品出口价格也更加具有优势。长远来看,出口增加,必将带动国内金属需求增加,对于企业发展及后期价格的上涨是利好的。上周末中国公布的经济数据令人失望,7月份出口同比下滑8.3%,政府也是想减轻出口企业的压力,进而稳定经济,才有了主动下调汇率的决策。只不过,目前金属价格表现出的下跌行情,主要是对于此事件的过度恐慌,往往货币贬值与经济疲弱息息相关。

表现在镍价上,本身镍价承压于经济下滑、美联储升息预期及欧债危机等种种利空消息,低迷的经济数据引发市场对于政府救市的预期,部分投资者已经在开始建仓做多,押注于下半年经济有所好转。利率下调,引发投机性卖盘增加,镍价大肆下滑,部分之前高位所建的多单爆仓被迫平仓,镍价陷入恶性循环,多单平仓越多,镍价跌幅越深,短短的15分钟后平仓结束,镍价自然迅速回升,重回10350美元/吨之上。同时,人民币汇率下调2%,LME镍价不变的情况下,进口镍价成本上升,而国内镍价又需要保持一致,日内沪镍价格由80050元/吨回升至82840元/吨可以表明这一点。

短期来看,镍价依然承压于此前的众多利空因素,不过在政府稳经济的主基调下,下半年再次降息、降准的可能性较高,加上刚性需求,镍价实质性深跌风险较小,同样有效反弹的行情尚需时间。卓创维持此前观点,短期镍价或处于弱势调整的行情,而且低位反复调整的时间或许比我们预期的要长。

金银变身“红色战斗鸡”

央行调降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引发的金融动荡对贵金属影响颇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人民币史无前例的大幅贬值,引发市场恐慌,特别是国内市场,导致避险资金涌入贵金属品种,包括期货市场和股市。二,人民币贬值被认为是中国对冲即将开启的美联储加息的举措。股市下跌,美债价格飙升,引发市场臆测美联储将延后加息,以评估可能的风险。金银上行压力缓解。三,人民币对美元大幅贬值,导致汇率变化,并引发金属价格内外比值重估也是以金银为代表的金属脱离外盘独自大涨的原因。

不过,央行及官媒纷纷表态,人民币贬值是一次性的,短期性的适应行为,并不是趋势性的下跌,所以市场不应恐慌,更不会引发货币战争。换句话说,是人民币对于长期以来扭曲性强势的一次调整。因此,上述的三个缘由并不能长期维持,特别是第三点。一旦人民币趋势稳定,内外价格会迅速平抑,金银独立于外盘的走势将难以为继。

纺织品出货将一定程度获利

中国是纺织品出口大国,人民币大幅贬值,纺织行业将一定程度上有所获益。近年来纺织行业持续低迷运行,国内纺企运营压力攀升,内外销状况均不理想。据卓创分析,近年来人民币持续升值,纺织品出口持续承压,此次人民币贬值将一定程度上提振国内纺织企业士气;但纺织行业低迷态势延续已久,下游需求不断萎缩,此次贬值恐难以给全行业带来立竿见影的利好效果,望纺企切勿盲目乐观,谨慎操作。

进口米将如何自处?

依照目前情势,进口米发展方向分为两种,或东南亚国内米价下调,或国内进口米价上涨。东南亚国家中对人民币贬值反响比较大的是越南,12日上午越南国家银行宣布越南盾对美元汇率浮动幅度由1%提高到2%,越南盾贬值。因此越南大米进口商米价上调的幅度不大,其他东南亚大米进口商目前多持观望态度,上货谨慎。但考虑到目前国内大米需求的疲软态势和南方新季早稻上市对进口米的冲击,若进口米价上调,国内米厂对进口米需求度会进一步降低。因此卓创预计,近期大米进口量或有所缩水,米价短期看稳。

棕榈油内外盘表现分化

人民币相对于美元贬值,以人民币作为货币标杆的内盘产品价格有上涨需要;而以美元作为货币标杆的外盘产品有跌价需要。因此,对于内强外弱的大宗商品行情,不能按照原有的思维来考虑内外盘联动,不能因外盘价格下跌而盲目尝试做空国内市场。对棕榈油本身来讲,除受人民币贬值提振外,主产国马来出口增加同样利好棕榈油市场,但豆类产品昨日突然跳水,将给棕榈油市场带来一定压力。因此卓创预计,近期棕榈油市场价格有上涨空间,但涨幅有限。

全球农产品格局迎来挑战

受中国农业规模化程度偏低、机械化程度不高、种植成本偏高等影响,中国近几年部分农产品进口量猛增。人民币汇率迈出市场化进程的重要一步,随着人民币贬值浪潮的掀起,不排除全球农产品原有的格局被打破的可能。

巧的是,8月12日美国农业部(USDA)公布8月份月度供需报告,报告内容多数超出市场预期,美国农产品期货价格出现巨幅调整,例如,美棉12月合约上涨4.64%,美豆暴跌6.00%,美玉米暴跌4.58%,众多产品的运行区间被打破,全球流通性极强的农产品价格变动必将牵动中国价格的变动,预计8月13-14日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也会作出相应的修正。

综合分析,中国人民币贬值预期增加,超出UEDA报告消息超预期,最终传导至中国各个农产品市场,后市充满变数。卓创预计短期中国农产品期现货价格会出现明显变动,表现为“内强外弱”,长期来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格局会出现巨大调整,表现为“进少出多”。所以,在全球格局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显得愈加重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5-8-16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见那群实战版神经病,不知道该说什么,是股票炒人,还是人在炒股票,意识在随着股价波动,一点自制力都没有,看见他们就觉得可悲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5-8-21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油难逃无底洞



6月和7月是传统原油需求旺季,但油价在5月见顶后6月勉强维持高位震荡走势,6月底开始进入滚雪球下跌模式,几乎没有修正的机会,势头之猛较去年筑顶以来的跌势有过之而无不及。随着夏季驾驶季结束,原油市场一头是持续不断增加的供应,另一头是本就低迷的需求开始下滑,供需天平极度不平衡,暗示油价下行趋势仍有望延续。

上周中国央行出乎意料地让人民币中间价连续大幅贬值,直接引发了市场对人民币下跌会令中国进口诸如石油等以美元计价的商品变得更加昂贵,可能打压这一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的需求。更深一层来看,中国当局此举也凸显了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极大,也威胁石油需求前景。雪上加霜的是,已经全速运作的美国原油炼厂大面积发生故障,其中位于英国石油公司位于印第安纳州的炼厂是美国中西部最大的一家炼厂,可能至少需要一个月维护期,将往年10月才到来的精炼厂维修高潮提前,进一步降低原油需求,增加市场利空氛围。

好消息可能是原油价格下跌本身可能推动原油需求,但这样的增长可能难以弥合供应端带来的缺口。国际能源署IEA指出,全球石油供应过剩的局面将可能持续整个2016年,OPEC组织表示今年二季度供应过剩达287万桶/日。当前美国原油库存仍处于八十多年来最高水平,而OPEC组织成员国基本无视其在6月达成的3000万桶/日产量上限规定,7月产量攀升至3151万桶/日,其中伊拉克、伊朗和安哥拉原油供应均上升。此外,利比亚石油生产恢复,一旦制裁取消后伊朗潜在的库存以及可能增加的产能都将可能增加已经极度过剩的供应压力。

目前尚不清楚沙特为首的OPEC国家对原油价格下跌的忍受程度,但其压低油价以挤压其它产油国尤其是美国页岩油生产商的生存空间的策略依旧没有改变,这也意味着,在看到非OPEC产油国产量下降前,OPEC国家不会采取行动推高价格。根据美国油服贝克休斯的数据,截止8月14日当周,石油活跃钻井数增加2口至672口,为连续第四周上升,显示在石油开采成本大幅下降的情况下,美国石油生产商能够承受的低价格远超于OPEC的预期。

综上所述,原油市场基本找不到能够支撑油价企稳回升的因素,在供需过剩预期得到改善前,油价难以出现像样的反弹,下跌是唯一的出路。即便因超卖而出现的空头回补,也将是逢高做空的良机,而难以构成对下行走势的威胁。

技术上,美国原油连跌七周,刷新六年多低点,仍没有止跌迹象,下方支持关注2009年低点33.60。日图下行压力沉重,均线系统空头排列良好,随机指标超卖但没有修正迹象,可继续做空,跌破40整数关将有望加速下行。

布伦特原油周图下行动能同样猛烈,逼近今年低点45.17,存在下破的风险,进一步支持关注2009年低点39.35。日图均线系统空头排列良好,随机指标超卖但没有修正迹象,仍可继续做空,若下破45关口将有望加速下行。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5-8-21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债务占GDP比已升至235.7% 杠杆率迅速上升



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的杠杆调整与风险管理

■2014年末,中国经济整体(含金融机构)的债务总额为150.03万亿元,其占GDP 的比重,从2008 年的170%上升到235.7%,6年上升了65.7个百分点。如果剔除金融机构部门,中国实体部门的债务规模为138.33万亿元,其占GDP的比重,从2008 年的157%上升到2014年的217.3%,6年上升了60.3个百分点。无论取何种口径,中国的杠杆率迅速上升都是确定无疑的事实。国际社会认为,2008年之后,全球杠杆率的上升主要归因于发展中国家。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可能成为下一场债务危机的主角。中国作为杠杆率不断提高的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于这一凶险的预言,不可不保持高度警惕。

■从债务率=债务/收入这个公式出发,去杠杆的方略可有“分子对策”和“分母对策”两类。分子对策即对分子(即债务)进行调整,手段包括:偿还债务、债务减计、政府或中央银行承接债务、降低利息支出等;分母对策即对分母进行调整,手段包括结构性改革、扩大真实GDP规模或通过通货膨胀扩大名义GDP规模等。分母对策不会像分子对策那样立刻见效,但却是治本之道。因此,改革,并以此保持一定水平的增长速度,依然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所在。

■当前中国资产负债表的结构风险,主要表现为期限错配、资本结构错配以及货币和资产错配。这些错配既与发展阶段相关,更与体制扭曲有关。因此,解决资产负债表风险,根本上还要依靠调整经济和金融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我们最新编制完成的《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5》,涵盖国家、主权以及部门层面的资产负债表,在此基础上估算了全社会杠杆率,讨论了当前杠杆调整可能产生的问题,并就如何管理资产负债表的结构风险提供了政策建议。

几个主要发现

1、国家资产负债表

从总量上看,2007~2013年,国家总资产从284.7万亿元增加到691.3万亿元,增长406.6万亿元,年均增长67.8万亿元。2007~2013年,国家总负债从118.9万亿元增加到339.1万亿元,增长220.2万亿元,年均增长36.7万亿元。

进一步看,在非金融资产中,2007-2013年间增长比较明显的资产类别分别是企业固定资产,增长65.2万亿元,年均增长10.9万亿元;居民房地产,增长61.1万亿元,年均增长10.2万亿元;政府所拥有的资源性资产(土地),增长30.7万亿元,年均增长5.1万亿元。企业固定资产、居民房地产、政府所拥有的资源性资产(土地)对非金融资产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6.6%,34.3%,17.3%,对总资产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6%、15%、7.6%。

从资产净值角度看,2007~2013年,中国的净资产从165.8万亿元增加到352.2万亿元,增长186.4万亿元,年均增长31.1万亿元;净金融资产从7.4万亿元提高到16万亿元,增长8.6万亿元,年均增长1.4万亿元,其中,2011~2013年保持稳定。

从结构上分析,以2013年为例,就总资产而言,居民部门占比为29.4%,非金融企业部门占比为30.3%,金融机构占比为27.4%,政府部门占比为12.9%;就非金融资产而言,居民部门占比为38.4%,非金融企业部门占比为40.8%,政府部门占比为20.8%;就金融资产而言,居民部门占比为20.7%,非金融企业部门占比为20.2%,金融机构占比为53.9%,政府部门占比为5.2%。

从国家层面的资产负债率的变化趋势看,2007~2013年呈明显的上升态势,从41.8%提高到49%,上升7.2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特别是2009年、2012年和2013年上升较为明显,分别上升2个、3.2个和1.5个百分点。

2、主权资产负债表:宽口径和窄口径

2000~2014年,中国主权资产从35.9万亿元增加到227.3万亿元,增长191.4万亿元,年均增长13.7万亿元。在此14年间,国有企业资产特别是非金融国有企业资产,以及国土资源性资产的增长最为迅速。其中,国有企业资产增长126.4万亿元,年均增长9万亿元(非金融国有企业资产增长100.2万亿元,年均增长7.2万亿元);国土资源性资产增长49.5万亿元,年均增长3.5万亿元。国有企业资产对主权资产增长的贡献率为66%(非金融国有企业资产对主权资产增长的贡献率为52.4%),国土资源性资产对主权资产增长的贡献率为25.9%。

2000~2014年,中国的主权负债从21.4万亿元增加到124万亿元,增长102.6万亿元,年均增长7.3万亿元。在此14年间,国有企业债务,以及地方政府债务增长非常迅速。其中,国有企业债务增长55.2万亿元,年均增长3.9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增长26.4万亿元,年均增长1.9万亿元。国有企业债务和地方政府债务对主权负债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3.8%和25.7%。

2000~2014年,主权资产净值从16.5万亿元增加到103.3万亿元,增长86.8万亿元,年均增长6.2万亿元。

按宽口径匡算,2014年中国主权资产总计227.3万亿元,主权负债124.1万亿元,资产净值为103.2万亿元。

考虑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变现能力有限以及国土资源性资产使用权无法全部转让的情况,以窄口径来统计,即扣除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13.4万亿元,并以2014年的土地出让金(4万亿元)替代当年的国土资源性资产(65.4万亿元),中国的主权资产将由227.3万亿元减少到152.5万亿元。由此,窄口径的主权资产净值为28.4万亿元。

无论何种口径,中国的主权资产净额均为正值,表明中国政府拥有足够的主权资产来覆盖其主权负债。因此,在较长的时期内,中国发生主权债务危机应为小概率事件。

但是,包括养老金缺口以及银行显性和隐性不良资产在内的或有负债风险值得关注。一旦经济增长速度长期持续下滑并致使“或有”负债不断“实有”化,中国的主权净资产的增长动态有可能逆转,对此不可掉以轻心。

3、非金融企业:资产占比和杠杆率变化

新世纪(38.02, -2.09, -5.21%)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和工业企业在整个非金融企业的资产占比持续下降。国有企业总资产占非金融企业总资产的比例从2000年的43.8%下降到2014年的30.2%,工业企业总资产占非金融企业总资产的比例则从2000年的34.5%上升到2004年的38.5%,此后一路下降到2014年的27.4%。国有企业和工业企业资产份额的下降,反映出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中的积极因素: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民营经济强势崛起,产业结构也不断优化升级。国有企业资产份额的下降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新世纪以来,国有企业的绝对数量显著下降(危机以后有所回升)。其次,即使在国有企业户数下降的年份,国有企业总资产也没有出现下降,因此,国有企业总资产份额下降的另一个原因是民营经济和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新世纪初快速增长的几年里,民营和非公经济部门资产总额要比国有经济增加得更快。

2008年之前,我国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一直稳定在100%以内,全球金融危机后,其加杠杆趋势非常明显。2008~2014年间,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反映债务占GDP的比重,与前面负债占GDP的比重略有不同)由98%提升到149.1%,猛增了51%以上。如果不考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杠杆率虽只提高到123.1%,但也上升了25个百分点以上。通过国际比较,我们发现,中国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水平在所比较的国家中是最高的,其隐含的风险值得关注。

4.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

考察期内,中国居民总资产与净资产(总资产减负债)规模扩张继续快于同期名义GDP。其主要原因在于居民收入持续增长、金融市场发展以及住房等资产价格快速上升等因素。

住房资产依然是居民最重要的资产项目,但相对规模有所下降。其在总资产中的占比由2011年的59%降至2014年的54%,在非金融资产中的占比由2011年的92%降至2014年的91%。这一趋势主要由于房屋单价上涨趋缓、城镇人口规模扩张减慢等因素所致。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近年来城镇居民住房价值总额攀升较快,但增幅同城镇居民收入大体持平。

近年来居民总资产负债率(负债/总资产)与金融资产负债率(负债/金融资产)有温和上升的趋势,但根据《中国金融稳定报告》,同期个人消费性与经营性贷款不良率均处于较低水平,且基本稳定。此外,从债务的期限结构看,近年来居民中长期贷款在负债中的比重有所下降,表明居民短期债务压力有所减弱。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延续中国居民部门债务清偿与流动性风险整体较低的判断。

全社会杠杆率迅速上升是确定无疑的事实

2008~2014年,居民部门债务总额占GDP 的比重从18.2%提高到36%,上升了17.8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部门从98%提高到123.1%,上升了25.1个百分点;金融部门从13.3%提高到18.4%,上升了5.1个百分点;政府部门从40.6%提高到58%,上升了17.4个百分点。

加总以上各部门,2014年末,中国经济整体(含金融机构)的债务总额为150.03万亿元,其占GDP 的比重,从2008 年的170%上升到235.7%,6年上升了65.7个百分点。如果剔除金融机构部门,中国实体部门的债务规模为138.33万亿元,其占GDP的比重,从2008 年的157%上升到2014年的217.3%,6年上升了60.3个百分点。

我们的估算与一些国际机构(例如麦肯锡)的估算有所不同。主要差别在于对金融部门负债率的估算上。我们的方法仅计入了金融部门发行的债券余额,而麦肯锡方法则是加总了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和“对其他金融机构债权”两项。我们以为,估算杠杆率的主要目的是评估风险,而金融部门债务中的通货和存款并不构成金融部门的主要风险或风险较小,可以不计。更何况,麦肯锡在进行国际比较时,使用的也是剔除金融部门之后的实体经济部门的杠杆率。所以,为了更清晰地认清中国的风险所在,同时,遵循国际惯例,以增强国际可比性,我们选择了目前的方法。

然而,无论取何种口径,中国的杠杆率迅速上升都是确定无疑的事实。国际社会认为,2008年之前,全球杠杆率的上升主要由发达国家导致,但自那之后,全球杠杆率的上升主要归因于发展中国家。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可能成为下一场债务危机的主角。中国作为杠杆率不断提高的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于这一凶险的预言,不可不保持高度警惕。

改革并以此保持一定增长速度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杠杆率的攀升成为泡沫与资源扭曲配置的重要动因,也为未来的危机埋下了种子。这样,去杠杆自然成为经济调整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从加杠杆到去杠杆,杠杆率本身也在经历着其特有的循环周期,掌握这一循环周期的特点,特别是认识其“自我强化”特点,是应对杠杆率飙升的前提条件。

去杠杆是克服危机、调整经济结构、促使国民经济恢复健康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从债务率=债务/收入这个公式出发,去杠杆的方略可有“分子对策”和“分母对策”两类。分子对策即对分子(即债务)进行调整,手段包括:偿还债务、债务减计、政府或中央银行承接债务、降低利息支出等;分母对策即对分母进行调整,手段包括结构性改革、扩大真实GDP规模或通过通货膨胀扩大名义GDP规模等。

在分子对策方面,偿还债务是去杠杆的基本途径,用出售资产的方式偿债,更是去杠杆的正途。但是,任何减债的方式都有紧缩作用,这是不可忽视的副作用。直接进行债务减计的可行性可以存疑,即便实践上可行,减计造成资产价值的直接损失及对其他市场的溢出作用,也会对经济运行产生负面影响,而且,信用违约可能打压市场参与者的信心,致使全社会信用萎缩。政府或央行[微博]承接债务,等价于债务减计。政府承担,意味着未来的税收负担将会加重;央行承接,需要考虑其中长期影响,因为央行在未来的某一时点上一定会收缩其资产负债表,那时便会有反面作用出现。至于减少利息支出,即便可行,其作用也甚微。

分母对策不会像分子对策那样立刻见效,但却是治本之道。因此,危机以来,多数接受了IMF[微博]等国际组织救援和指导的重债国,大多承诺推行结构性改革以实现中长期实际产出的增长。近期的希腊债务危机,在经历了大范围的迂回之后,不得不走回以改革换救助之路。这告诉我们,改革,并以此保持一定水平的增长速度,依然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所在。

解决杠杆率高悬问题,有一种“杠杆转移”说颇为流行,这指的是在一个主权主体内各组成部门之间进行债务转移,例如,由中央政府接手地方政府债务,或由国有金融机构承担地方政府债务等等。客观地说,目下,政策当局似乎也正沿着这条思路施为。鉴于在中国,各级政府以及国有金融机构事实上属于同一产权主体,我们并不反对这种转移。说到底,这种“杠杆转移”,也正是解决我国地方和企业杠杆率过高问题的现实途径。然而,我们不欣赏那种将企业部门的杠杆向居民部门转移的做法,更不赞同通过推动股价上升,同时借以增发股票或IPO,进一步增加权益,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战略”。2015年6~7月发生股市剧烈波动,可以说为此种思路给出了负面评价。

管理资产负债表的结构风险

当前中国资产负债表的结构风险,主要表现为期限错配、资本结构错配以及货币和资产错配。这些错配既与发展阶段相关,更与体制扭曲有关。因此,解决资产负债表风险,根本上还要依靠调整经济和金融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期限错配问题主要反映在地方资产负债表中。虽然我国地方政府总体上不存在清偿力问题,但是,由于严重存在期限错配,它们资产负债表的流动性风险是极大的。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期限错配,主要归因于地方政府的资产大多期限较长(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投资),而在负债面,却又缺乏可持续的长期资本来源。解决这种期限错配问题,必须综合施策。其中,建立稳定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大力发展长期信用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积极根据收入和支出责任匹配原则来调整中央与地方间财政关系等,均为题中应有之义。

资本结构错配问题主要反映在非金融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其基本表现就是负债率过高。这一状况,与中国的金融结构密切相关。银行间接融资为主,构成中国的金融体系的基本特色。由于银行信用只能以贷款方式提供,依赖银行体系为企业提供资金,自然产生提高企业负债率的结果。治本之道是认真落实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努力“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同时,我们也应当根据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重新审视禁止商业银行从事投资活动的规定。

货币和资产错配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外资产负债表中。其集中表现,就是我国对外资产和对外负债的投资收益差额(中国对外投资与外方在中国投资的收益轧差)长期为负。为扭转此类错配,我们在放松对资本和金融项目管制的过程中,应稳步从货币结构和资产结构两个层面推动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的结构调整。在负债方,通过人民币的国际化,通过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和自贸区建设,增加人民币在我国对外负债中的比重,逐步降低我国的对外负债成本。在资产方,应注重扩大内需,放缓外币定值资产(特别是债权类资产)的积累;在实施“藏汇于民”战略中,大力促进对外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特别是股权投资),增加对投资对象国货币定值的权益类资产的持有,以分享其经济增长的收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5-8-21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上面那篇文章。我笑不出来了,看来中国要走美国那条老路,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彼得林奇自述:炒股的十个最致命错误



彼得林奇在一次经典演讲中,重点谈到了他对股票的认识的几个要点,他表示:“这些要点对我而言关系重大,并且我认为它们对试图在股市中赚钱的人也有重要的作用。”

  其核心观点“股票市场常见的十个最危险的说法”如下,与各位共享:

  危险的说法1:既然股价已经下跌了这么多,它还能跌多少呢?

  “差不多在我刚开始为富达工作的时候,我很喜欢凯泽工业这只股票。当时凯泽的股价从25美元跌至13美元。那时我就使用了危险的说法1这条规则。我们买入了美国证券交易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单一一宗交易。我们要么买入1250万股,要么就买入了1450万股,买入价是11.125美元,比市场价格低1.5美元。我说,我们在这只股票上面做的投资多好啊!它已经下跌至13美元。从25美元跌到这个水平,不可能跌得更低了。现在是11.125美元。”

  “当凯泽的股价跌至9美元的时候,我告诉我母亲,‘赶紧买,既然股价已经下跌了这么多,它不可能跌至更低。’幸运的是,我母亲没有听从我的建议,因为股价在接下来3个月跌至4美元。”

  “凯泽公司没有负债,持有凯泽钢铁50%的股份、凯泽铝业40%的股份、凯泽水泥、凯泽机械以及凯泽广播30%的股份--该公司共计持有19家子公司。在那个时点,由于股价跌至4美元,1亿美元可以把整个公司买下来。”

  “回想那时,一架波音747飞机的售价是2400万美元。如今,我想这么多钱你连波音747的一个厕所都买不了,或许可以买一个引擎。不过那时凯泽工业公司的市值可以买下4架波音747飞机。该公司没有负债。我不担心它会破产。但是我买入得太早了,我们不能买入更多股份,因为我们已经达到了上限。”

  “最终在4年之后,他们清算了他们持有的所有头寸,结果这只股票成为一个极好的投资。最后每股的价值是35美元或40美元。但是,仅仅因为一只股票的价格已经下跌很多而买入不是一个好的投资思路。”

  危险的说法2:股价还能上涨多少?

  “危险的说法2和之前那个刚好相反,这和沃尔玛的故事很像,既然股价已经上涨了这么多了,它怎么可能还会涨得更高?”

  “我举一个公司,你可能认为它不是成长型公司。1950年,菲力普莫利斯公司的股价是75美分。11年后的1961年,股价涨到2.5美元--上涨了3倍。你可能会说,对一个处于衰退行业的公司--该公司的产品很糟糕并且没有前景--而言,这么大的涨幅已经够多了。它还能涨到多高呢?它已经涨到2.5了。因此你可能会在1961年把它卖掉。”

  “11年后的1972年,该公司的股价上升到28美元。从你在1961年赚了3倍卖出之后又上涨了11 倍。1972年你可能会对自己说,既然股价已经上涨了这么高,它还能涨到多高呢?然后你在股价上涨了11倍之后卖出,在上涨了3倍之后又上涨了5倍,你错过了赚7倍利润的机会。”

  “因此我要说的是,不要卷入对股票表现的技术分析。股票评论员会使用所有这些术语、形容词和开场白。如果一只股票的价格上涨,他们不断地添加新的称谓。他们会说股价过于膨胀,然后是太高了,与内在价值严重不符,或者股价超级膨胀。他们掌握了所有描绘股票被过高定价的术语。”

  “如果你喜欢这家公司,这不应该对你造成干扰。你应该对自己说,我喜欢这只售价30美元的股票。不过你永远无法摆脱股票评论员的评论。但是你不得不摆脱这些评论。因为你是正确的,你应该说,我喜欢这只售价30美元的股票。这些评论员是错误的。”

  “不过,当这只股票的价格涨到50美元的时候,评论员的话可能会浮现在你的脑海里。你可能会说,‘等等,在股价为30美元的时候,这些人就很确定股价被高估了。现在股价已经涨到50了,他们肯定是对的。’”

  “因此你真的需要将这些评论屏蔽起来免遭它们的影响。我曾经在斯巴鲁上涨至原来的20倍之后买入。我很幸运,因为买入之后赚了7倍。我也买入过股价从20美元跌至12美元的股票。我买入过很多这种类型的股票。现在,你不能以5美元买入一盒Hershey Bar巧克力了--它们5分钱一块。”

  “因此,股票的历史表现和未来表现无关。公司的绩效才与未来表现有关。”

  危险的说法3:我能赔多少?股价只有3美元

  “第三条危险的说法非常重要,我远都能听到这个说法:‘股价3美元。我能赔多少?股价只有3美元。’”

  “现在我们来做个算术,回到我们基本的数学知识。如果你买入两只股票,一只股价为60美元,另外一只6美元,你在这两只股票上面各投入1万美元,如果他们的股价全都跌至零,你赔的钱完全一样。这很明显。结果就是这样。人们就是不相信这一点。你们回家之后自己算一算就知道了。”

  很多人经常说,‘天啊,这群笨蛋竟然买价格为60美元的股票,我买的股票只有6美元。我这个投资多好啊。’

  但是,注意观察那些通过卖空股票赚钱的人,他们不会在股价达到60或者70美元并且仍然处于上涨通道的时候卖空这只股票。他们选择在股价下降的过程中杀进来,在股价跌至3美元的时候卖空。那么是谁在接盘这些人卖空的股票呢?就是那些说‘股价只有3美元,还能跌到哪去’的人。

  危险的说法4:最终,跌去的全都将反弹回来

  “以RCA公司为例。它曾经是一家非常成功的企业。RCA的股价反弹回1929年的价位用了55年。可以看出,当时它过高定价的程度有多高。所以抱牢一只股票并认为它终将反弹到某个价位的想法完全行不通。Johns Manville公司、移动房屋公司、双排钮针织服装公司、软盘公司--Winchester光盘驱动公司,记住这些公司,它们的股价跌下去之后就永远没有反弹回去。不要等待这些公司的股价反弹。”

  危险的说法5:情况糟糕得不能再糟糕了,我应该买入

  仅仅因为公司的情况很惨淡而买入它的股票。当情况糟糕得不能再糟糕的时候就是买入的时候(是很危险的).

  1979年,美国有96000节铁路货运车厢。截至1981年,该数字减少到45000节。这是17年中的低谷。你对自己说,‘铁路货运车厢已经从96000节下跌至45000节。这是17年中最糟糕的情形,还能变得有多糟呢?’

  如果这是你买入的唯一原因,那么1982年你将发现货运车厢数量从45000节减少到17000节,并且在1983年又进一步减少到5700节。

  仅仅因为某个行业的景气状况正在恶化这一个唯一的原因而在这个行业投入大量资金是很危险的。

  “再举一个石油钻井的例子,1981年美国有4520台在岸石油钻井。1984年这一数量减少了一半至2200台。这时,许多人闯入该行业。人们说是时候买入石油服务行业了,因为钻井数量减少了一半。两年后,钻井数量减少了70%只有686台。现在,该数量仍然在1000台以下。因此仅仅因为某家公司的状况很糟糕而买入是不明智的。”

  我见到过处境不佳的公司,下一次你称它们的情况糟糕得让人难以相信,然后你会用可怕、失望或者惨不忍睹等字眼来形容它们的境况。

  因此我从纺织行业学到的最好的经验是柏林顿工业公司仍然是一家相对比较新的纺织公司,因为它成立于1908年,而纺织工业存在了很长时间。纺织行业经历过惨淡的时期,它们知道那是什么样的。它们见识过衰退时代。

  “纺织公司和成衣展览公司的人不一样。后者是一个相对乐观的群体。如果你问它们展览的效果如何,它们的答案永远是很好、精彩绝伦、太棒了、每个人都很喜欢等这类字眼。它们永远是欢快的,和软件公司的人很像。”

  “但是纺织行业的人比较平静。它们经历过衰退和艰难的市场行情。纺织行业有一句绝妙的谚语:否极泰不来。”

  危险的说法6:当股价反弹到10美元的时候,我就卖出

  “一旦你说这句话,股价永远不会反弹到10美元--永远不会。”

  这种情况发生了多少次?你挑选了一个价格,然后说,‘我不喜欢这只股票,当股价回到10美元的时候,我就卖出。’

  这种态度将让你饱受折磨。股价可能会回到9.625美元,你等一辈子可能都等不到它回到10美元。如果你不喜欢一家公司,不管你当时的买入价是40美元还是4美元,如果公司成功的因素不在了,如果基本面变弱,那么你应该忘记股票以前的价格走势。

  “希望和祈祷股价上涨没有任何用处。我曾经试着这么做过,没用。股票可不知道是你在持有它。”

  危险的说法7:永远不卖长岛照明公司

  “ConEd 的股价在18个月之内下跌了80%,然后上涨至原来的6倍。印第安纳州公共服务公司、湾州市政公司以及长岛照明公司这三家公司每一家都下跌过75%,然后又出现了大幅上涨。德州一些质地良好的银行--我说的这些银行权益对资产的比率都在8%到9%--股价下跌了100%。公司是动态的。他们的发展是由一些力量推动的。你必须清楚这些力量是什么。”

  “人生的一个悲剧是有时候人们会继承股票。他们继承了一只股票,不知道这只股票是什么,但是他们的母亲告诉他们,‘不管你做什么,永远不要出售长岛照明公司的股票。’我说的不是阅读报纸的财经版面。该公司有一个小型工厂叫Shoreham,这座工厂的建设已经逾期七八年了,并且预算超支了50亿到70亿美元,人们不想要它。”

  危险的说法8:因为没有买入而赔的钱

  “第八个危险的说法很可怕:看看我因为没有买入而赔的钱多多啊。”“这个说法一直困扰着我。记住:如果你不持有某只上涨的股票,赶快查你的银行账户,你没有损失一分钱。如果你看到家庭销售网络的股价从6美元涨到60美元,并且你不持有该公司的股票,你并没有赔30万美元。只有当你持有股票并且股价从60美元跌至6美元的时候,你才会赔钱。”

  “为踏空感到烦恼的人多得难以置信,根据我的想象,如果股市一天之内上涨了50点,有人可能会说,‘我刚刚损失了280亿美元。’”

  “所以,记住:如果你没有买入某只股票,然而股价后来涨了上去,你实际上并没有赔钱。在美国,赔钱的唯一方式就是持有了某只股票,然后股价下跌。这种情况我经历了很多次。有一个很常见也很基本的事实是,如果你在一只股票上面投入1000美元,除非你疯了去做保证金交易,不然你的全部损失顶多是1000美元。”

  危险的说法9:这是下一个伟大的公司

  “危险的说法9很重要。不管什么时候,当你听到‘这是下一个……’的时候赶紧试着中断你的思维不要听后面的话,因为后面的话将永远是激动人心的。下一个伟大的公司永远都没有成功过。下一个玩具反斗城没有成功,下一个家德宝没有成功,下一个施乐没有成功--施乐自己做的也不是很好,下一个麦当劳等等都失败了。”

  “任何时候你听到下一个什么什么的时候,不要理它就是了。”

  危险的说法10:股价上涨了,我的看法肯定是对的

  “危险的说法10:股价上涨了,所以我的看法肯定是对的,或者股价下跌了,我的看法肯定是错的。”

  “这些电话永远让我觉得惊奇,有人来电说,‘我不久前刚以10美元的价格买了一只股票,现在它涨到14美元。你应该买这只股票。’他这话是什么意思?他10美元买进的,现在涨到了14美元,我为什么应该买呢,就因为股价从10美元涨到了14美元吗?显然,人们觉得股价上涨的事实意味着他们是对的。”

  “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指点别人。这什么都意味不了。我曾经在粉单市场上买入了一只股票,股价从10美元涨到14美元,然后跌到3美分。我没有开玩笑。我也买入过从10美元跌到6美元的股票,后来涨到60美元。我可能在6.125美元卖出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5-8-23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ovyvy 于 2015-8-23 19:25 编辑

妄想这个东西害人不浅,但归根到底,是对未来的事物不了解造成的,人总是幻想着未来会怎样,却忘记了眼前的现实,或者说不愿意面对现实。

眼前的事情不去关心,又在幻想着未来,总以为未来会按照自己的幻想去运行。

新股民是不管是谁说了都信,就是不相信自己。

当你混了一段时间之后,觉得自己会一点了,就开始盲目自大,开始猜测明天的指数,猜对了信心满满,觉得自己成股神了。猜错了,就开始找各种理由逃避现实。这就是大众,一种普遍心理。

很多人动脑子不是去做分析,而是想着我明天就能发财,明天就能把亏的钱挣回来,

股票的涨跌,其实就是每个投资人心理状态的反应,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指数的涨跌。

心理状态的反应,贪婪和恐惧就是你买卖的动力,钱的流动,反应出价格的变动,集体价格的变动反应出指数的变动。

说道挣钱,其实就是个脑力劳动,扎实的分析加上勤奋,勤能补拙。

但是谁又能看透这些呢?

赔钱的理由很多,能找出上百个理由。挣钱理由很少,就三个,一个是面对现实,一个是勤奋,另一个是管好自己的心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5-8-23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务院批复养老金投资股市 利好大金融等蓝筹股



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经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充分采纳公众建议,进行了修改完善,日前由国务院正式印发,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以下简称养老基金)是广大群众的“养命钱”,也是重要的公共资金。当前,随着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养老基金积累快速增加,现行政策规定的银行存款、购买国债方式已不能适应基金保值增值的需要;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口老龄化挑战愈益严峻,养老基金支付压力逐步加大。对此,要在继续加强基金管理的同时,加快完善基金投资政策,拓宽投资渠道,积极稳妥地开展养老基金的投资运营,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制度的吸引力,调动参保积极性,扩大覆盖面;更有利于拓宽基金来源,增强养老基金的支撑能力,促进制度可持续发展。

  《办法》明确,养老基金实行中央集中运营、市场化投资运作,由省级政府将各地可投资的养老基金归集到省级社会保障专户,统一委托给国务院授权的养老基金管理机构进行投资运营。基金投资运营采取多元化方式,通过组合方案多元配置资产,保持合理投资结构。目前只在境内投资;严格控制投资产品种类,主要是比较成熟的投资品种;合理确定各类投资品种的投资比例,股票等权益类产品合计不得超过资产净值的30%;国家对养老基金投资运营给予专门政策扶持,通过参建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参股国有重点企业改制、上市等方式,保证养老基金投资获取长期稳定的收益。

  《办法》强调,养老基金投资运营,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严格控制风险。明确受托、托管、投资等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投资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加强风险管控,维护公众利益;相关工作人员要遵守职业规范,严禁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和他人谋取利益;投资机构和受托机构分别按管理费的20%和年度投资收益的1%建立风险准备金,专项用于弥补养老基金投资可能发生的亏损。

  《办法》要求,养老基金投资运营必须坚持依规运作,公开透明,接受公众监督,对人民和社会负责。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养老基金投资运营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办法》,加强基金管理、经办、投资、监督等各环节的协作配合,共同防范投资风险,推动基金投资运营顺利实施,实现基金保值增值,更好惠及广大公众。(新华社)

  机构观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实验室主任刘煜辉表示:养老金入市有利于改造当前市场的投资者结构,让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入市,有利于完善中国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能力。

  华泰证券罗毅:总量3.5万亿的养老金,按照30%的比例投资股市,有望带动万亿资金入市;长线资金的入市,从历史时期可以看都表明此位置是市场的阶段性底部;巨量资金的入市,将利好大金融等蓝筹股。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养老金入市利于养老金保值增值,也利于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属于资本市场的重大政策,利于稳定市场预期。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5-8-23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ovyvy 于 2015-8-23 21:22 编辑

养老保险在这个时候入市,怎么看都不像是利好,管理层喝多了,脑子一热就想入市,不给自己留条后路,唉~~~~~


不管这个政策是谁批的,至少证明这个人不了解市场环境,就算你能操控市场,你可以做空或者做多,但是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很多。

把养老金砸向市场,说明这个市场可用的资金已经快耗尽,这是补缺口用的。说明政府能控制的资金越来越少,才会想到去市场融资,但是管理层根本就不了解市场的潜在风险,这是一招险棋。

我对这个ZF,越来越失望,这不是我瞧不起它,是他自己作死,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982 天

发表于 2015-8-24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行让你来管理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5-8-24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tree_yi 发表于 2015-8-24 21:04
不行让你来管理吧~~~

我只是个围观者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982 天

发表于 2015-8-25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DAXIAO:#DAXIAO:#DAXIAO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5-8-27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或将加入全球货币战争



最近人民币的贬值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迫切想要通过汇率贬值来刺激出口的愿望,因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中,人民币已经升值了超过14%,而这终将触发贸易竞争的问题。

  中国将面临即使人民币贬值导致内需疲弱,但是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还将会上升。

人民币贬值也给亚太地区和拉丁美洲带来了影响(特别是巴西,巴西贸易部在人民币贬值后第一时刻表示了对其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此外,另一个受到重大影响的国家就是印度。印度央行行长拉詹试图安抚市场的不安情绪。拉詹指出,印度的外汇储备充足且授权认证率较低,因此人民币贬值不会给印度带来危险。

  以下是路透社对印度的报道,

  印度央行行长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印度在于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中占有一个良好的位置,能够抵挡目前全球市场的波动。

  拉詹指出,相比其他国家,印度的账户斥资更低,财政赤字稳定,通胀率处在合理水平,短期外汇依赖低以及外汇储备充足。一旦有需要,央行将会毫不犹豫使用外汇储备来稳定卢比。

  周一,卢比兑美元跌至66.74,创2013年9月最低。因为市场担心中国将引领全球经济衰退。印度Sensex估值周一下跌5.94%,创2009年1月7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Sensex指数盘中一度跌至25624.72点,刷新2014年8月11日以来最低的盘中位。

  拉詹同时指出印度央行将会继续保持较紧缩货币政策。拉詹表示,印度央行不会下调利率。之前市场一直希望央行降息,但是拉詹直接扑灭了这一可能。

  但是经济现实就是经济现实,货币战争实实在在的存在着。我们猜测,这就是为什么印度政府首席经济顾问Arvind Subramanian表示印度必须还击。

  印度财政部首席经济顾问表示,“如果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持续下去,印度出口将受到伤害。”

  以下是德意志银行的分析:

  印度出口将持续受到压力,7月印度出口同比下滑10.3%。印度出口的疲弱是触目惊心的(出口已经连续8月下滑),不仅仅延续过去的趋势,更是全国范围内的普遍情况。事实上,印度出口的表现一直是该区域最差的。在本财政年度的第一季度(2015年4月-6月),印度出口同比下滑17%,为有记录以来最大跌幅之一。印度出口疲软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石油出口的暴跌,第一财季印度石油出口同比下滑51%,而石油出口占到了印度全部出口的18%。

  另一次导致印度出口疲弱的原因是卢布的过高估值。根据印度卢比兑36个主要贸易伙伴的实际有效汇率显示,卢布当前过高的估值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了印度出口。

货币竞争力是影响出口表现的重要因素,但是在我们看来全球需求更加重要。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前阶段全球需求疲弱,这是制约出口增加的重要阻碍。

因为7月印度通胀率的意外走低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下滑带来了通缩风险,印度央行在9月29日政策会议加息的可能性在上升。但是市场中资产的价格并没有多大的反应。印度1年ND-OIS的价格显示印度央行在9月下调利率25个基点的可能性为80%。

  让我们拭目以待印度是否会反击。虽然印度的决定尚不清晰,但是欧央行表示将不会对人民币贬值做出任何相应对策。据MNI报道,欧央行副行长康斯坦西奥在周二表示,欧央行没有理由进行政策支持。现在判断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所带来的影响和油价暴跌对中长期价格稳定的影响还为时尚早。

  的确,现在理解当下发生的事件所带来的影响还为时尚早。这一观点目前已经得到纠正。市场已经在调整对人民币贬值带来的过度反应。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5-8-27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银跌势凶猛险失14美元大关 继续看空OR抄底?



FX168讯国际现货白银周三(8月26日)曾一度暴跌超过5%,并刷新13.93美元/盎司的逾6年低位,因美国经济数据表现靓丽,且金融市场的不安情绪有所缓和,提振美元指数和美国股市走强。当天现货黄金亦下跌1%,且触及1117美元/盎司。

周四亚市盘中现货白银小幅反弹近1%,但仍交投在14.30及14.50美元等关键价格水平下方。由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可能削弱该国对白银的需求,银价近期相对于黄金表现不佳。

美国商务部(DOC)周三(8月2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7月扣除飞机的非军事设备订单增长2.2%,为2014年6月份以来最大增幅,之前在6月份增长1.4%。这显示企业开支在最近金融市场动荡之前企稳。

周三纽约联储主席杜德利(William Dudley)表示,和几周前相比,如今9月升息前景“迫切性较低”。然而他也对“短期”市场波动过度反应提出警告,且美联储9月16-17日会议升息的大门仍然敞开。

(白银30分钟来源:FX168财经网)

白银出现重大技术破位

IG Markets高级策略师Chris Beauchamp表示,“银价走势看起来非常糟糕。”他认为银价的下跌还未结束。

Beauchamp指出,银价跌破了200个月移动均线,是2004年以来的第一次,这是非常不利的。

Kitco分析师Jim Wyckoff也认为,银价会继续走低,技术面非常糟糕。他认为,银价的下一支撑在13美元/盎司水平。

RJOFutures的高级市场策略师Phillip Streible称,尽管美国经济数据强劲,但要关注的是中国经济。中国经济放缓的担忧会影响白银和铜等金属的需求。

Beauchamp指出,中国对白银市场影响巨大,但同时,美元强劲也是金价承压的原因之一。

当然,白银市场还是一根救命稻草,就是黄金,Wyckoff表示,一旦股市再度出现抛售,避险情绪会推动金价,继而推动银价。

价格下跌抄底还是做空?

本周贵金属市场承压,黄金和白银价格都出现了大幅下跌,不过Adam Mesh Trading Group的Todd Bubba Horwitz认为,黄金目前没有太清晰的方向,而如果未来金价出现回升,则银价的涨幅要更大。

Horwitz表示,“黄金市场尚未有清晰的方向,货币的上下波动对黄金有很大影响。但我认为,金价最终还是会回升,有可能回到1200美元/盎司水平。”

对于白银,Horwitz认为银价的上行潜力要更大得多,可以在目前的银价水平开始积累白银。

此外,尽管期权合约显示,交易员仍预计银价将迎来更大的下跌,但零售买家对银币的兴趣却在持续增加。据世界最大的铸币厂——美国铸币厂(U.S. Mint)今年的银币销量正迈向一个全新的记录。

数据显示,截止8月24日,美国铸币厂今年的银币销量增长约13%。上个月该厂银币库存曾一度因需求过于火爆而售空。

STA Wealth Management首席策略师Lance Roberts表示,“绝大多数硬币买家都是散户,而眼下白银处于极地的价位对他们很有吸引力。这些投资者往往并不注重日内的价格波动。”

美国铸币厂2014年的“鹰牌”银币销量曾触及4400万盎司的历史高位,2013年总销量为4270盎司。

另外,加拿大铸币厂(Canadian Mint)也表示,当前的银币需求也十分强劲。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0 19:54 , Processed in 0.030098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