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andar

[大盘交流] 边走边看了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A股能否承受阿里之重?   2014-09-10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胡学文


      
      证券时报记者 胡学文
  阿里巴巴即将登陆美股,市场一片欢腾,各路投资者仿佛迎来一场狂欢,丝毫感觉不到史上最大IPO来袭的压力。
  试想融资金额高达千亿的大鳄在A股上市又当如何?市场一跌或许难免,但相比之下,美股市场一脸“轻松”反值得深思。
  有人将阿里巴巴赴美上市受到市场欢迎的原因归结为上市时机好,因为美股连续走牛多年,眼下大型IPO不是压力反而是兴奋剂。按照这个逻辑,当前A股市场能否承接得起类似阿里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巨额融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A股牛市基础是否筑牢或者已经开始。
  不可否认,市场强势是很重要的外部因素,但还存在着美股、A股两个市场之间诸如制度建设、投资文化、投资者成熟度、企业资质等的差异。
  当前国内正在大力推进创业板改革,吸纳未盈利网企上市是重要议题。首当其冲应该尽快出台具体配套政策,解决一流互联网企业国内上市的落地问题。
  投资文化方面应该引导教育各路市场参与主体尽早转变思路,不再过分纠结于财务数据是否靓丽,应更多地关注数据真实和发展前景。死守历史财务数据的遴选标准,资本市场可能继续错失优质的企业苗子,投资者则可能错失分享互联网盛宴的投资班车。监管层、投资者则要有迎接市场大变革的勇气、决心,要能承受得起各种压力,千万不能一方面希望分享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又一点也不能忍受阿里巴巴、京东商城这类互联网企业巨额融资可能带来的市场波动。
  除此之外,企业资质也十分重要,从美股、港股历史来看,优秀的企业自然会吸引到足够的资金参与,并不会影响市场行情的发展。一流企业的上市最终都会带来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譬如腾讯之于港股、苹果之于美股。因此,A股要想吸纳优秀互联网企业上市,除了解决“入口”问题外,如何真正吸引到一流互联网企业资源十分关键。在解决好上述问题的同时,还应该借助市场和法制的力量,加大劣质企业淘汰力度和处罚力度,谨防市场改革沦为概念炒作的外衣。
  在这个大背景下再来谈论A股能否承接大型互联网公司,牛市基础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因为很有可能,牛市的种子正在优质上市互联网企业中萌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问得好!市场经济的核心在价格,中石油的发行价格定在16.7元,就是利空;如果定在6.7元,就是利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年09月10日 06:25 AM香港不应错失首次普选机会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梁振英  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


香港所有永久性居民,包括外国国籍的永久性居民,将头一次有机会直接选举他们的下一任领导者,即香港行政长官。
1997年以前,有28位英国籍港督在总共155年的时间里治理过香港。他们都是英国政府派来的;英国政府从未就港督人选咨询过香港人的任何意见,说起来,也从未咨询过英国民众的意见。
如今说到英国对香港的法律和道德义务,人们会援引1984年签署的《中英联合声明》为基础。这份文件中并未提及普选。
《中英联合声明》只是这样表述:“行政长官在当地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提到,最终目标是行政长官由普选产生。《基本法》于1990年由中国全国人大会议通过并公布,1997年7月起实施。
自1997年以来,行政长官一直由选举委员会选出。选举委员会的人数一直在稳步增长,从1996年的400人,增加到2012年的1200人。历届香港政府,一直在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朝实现普选的目标努力。
香港民众和我们的立法会议员如今必须考虑的问题在于:我们要不要接受中央提供的这个让民主前进一大步的机会——2017年行政长官普选?还是我们宁愿选择停滞不前、保留选举委员会?我们是愿意前进一步,还是后退两步?
别搞错,如果那些不满于政治改革不及自己预期的立法会议员拒绝政治改革,那将是后退两步。我们不仅将错过在2017年实现一人一票选举行政长官的机会,我们还将错过在2020年通过普选选出立法会的机会,因为立法会选举改革以行政长官选举方式改革为前提。
那么,下一次更改选举办法的机会就是2022年的行政长官选举了,比现在唾手可得的机会晚了5年。立法会选举想要进行任何进一步改革,最早也要到2024年了。
香港和海外的批评者认为,北京方面的框架过于保守,不是“真正的民主”。他们宣称,提名委员会将把来自“泛民主派”阵营的候选人“排除在外”。
但每个人都应注意,《基本法》中有两项基本规定:第一,只能由提名委员会提名候选人;第二,所有成功当选的候选人在就职之前必须得到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这两项规定自1990年《基本法》公布之日就有了。行政长官之所以必须由中央政府任命,是因为香港跟其他地方民主政体不同,它享有的高度自主权,源于中央政府授予的额外权力。提名委员会将参照2012年选出行政长官的选举委员会组成,即,将拥有1200名成员,来自四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界别,大多数由自己的选民选出。
由500万选民选择香港的下一任领导人,将对本市的政治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将赋予下一任行政长官香港历史上任何一任领导人没有享有过的授权,将让行政长官对香港民众负有更大的责任,将是深刻的质变,也是巨大的量变。
一些批评者忽略的另一点是,提名委员会将如何组成,即提名程序如何。
这一点甚至都还没有得到讨论。在选民投票完成以前,没有人能确定这1200名提名委员会委员是谁。
大多数泛民主派立法会议员都是怀着诚意,极力主张他们所青睐的改革方式,我对他们的诚意表示理解和尊重。但我希望他们能接受2017年的这个机会。放弃的赌注太大。是时候向前迈出这一大步了。我相信这正是香港人想要的。
注:本文作者是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译者/何黎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台湾和香港都是中国的政治试验田,香港的政治进程由大陆参与调控,因而对于大陆更具有现实意义。加油,香港!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稻葵称中日关系恶化对日经济影响更大,日高官回应   
        2014年09月10日 10:00
        来源:凤凰财经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4576人参与                                                        571评论       
   
               
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在达沃斯论坛发言
日本内阁府副大臣西村康稔回应李稻葵

凤凰财经讯 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于9月10-12日在天津举办。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在“全球经济最新动态”分论坛上表示,中国、日本,毫无疑问两国之间的政治关系,对于两国的经济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而对于日本经济的不良影响比对于中国的影响更大。
李稻葵称,因为无论如何中国经济仍然保持着增长,中国经济也在减少对于外部市场的依赖性,而对于日本来说,我们不能说同样的话,所以非常让人遗憾的是中日之间的外交关系并不是处在很好的状态。不管你站在哪一边,大家可以互相的责怪。
李稻葵表示,在我看来,日方过于咄咄逼人,并没有做出有益的举措,不愿意承认现实,像这些岛屿争端,实际上承认现实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如果能够面对现实的话,我觉得这点首先要由日方来做到。
对此,日本内阁府副大臣西村康稔则表示,感谢李稻葵先生对于我们的担心。
西村康稔称,谈到岛屿争端,我认为并不存在这样的争端,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没有,这是我们的政策,刚才您讲了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并不是和对日本经济的影响相比对日本经济的负面影响更大,感谢您对于我们的担心。
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在努力增强日本的竞争力,同时我们也要努力的走出通缩,如果不走出通缩的话,我们就不能够带来这种刺激增长的政策的好处。由于价格的下降,抵消了货币供应增加的效果,如果不走出通缩的话,我们的这些产业政策经济政策就不会有效,走出通缩是我们的一个重点,您对于日本经济的担心我们也完全理解。

谈到中国的统计数据,专家可能会有一些质疑,比方说货运量和用电量,以及中期和长期的资本投资,也许李克强总理的表述才是更加权威的,所以人们有可能对于中国增长的前景也会有不同的想法。
特别是中国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随着工资的增长,中国的竞争力有可能会下降,所以中国需要进行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对于国有企业进行结构性改革。能做到吗,这是一个疑问?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铁路局败诉:拒公开火车票调价信息属违法                                        2014-09-10 16:13                                                                                      来源:财经网                                       
                               
                                                                                                                                                         国家铁路局因不公开火车票调价和退票成本信息败诉
法院认为,国家铁路局具有审核火车票退票费的法定职责,其拒绝公开调涨火车票退票费政府定价信息的行为违法,要求其撤销原答复,重新做出答复行为。
因中国铁路总公司上调火车票退票费,北京律师董正伟就有关信息公开事宜发起诉讼,要求国家铁路局公开与调价相关的政府定价信息和退票成本信息。今年8月27日,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宣判国家铁路局败诉。法院认为,国家铁路局具有审核火车票退票费的法定职责,其拒绝公开调涨火车票退票费政府定价信息的行为违法,要求其撤销原答复,重新做出答复行为。
一年前,2013年8月26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布消息称,自当年9月1日起,铁路部门实行新的退票和改签办法,并实施梯次退票方案。根据方案,开车前不足24小时的,退票时收取票价20%的退票费,原规定则是5%。新规公布后,不少旅客认为有变相涨价的嫌疑。对此,铁路部门表示,规定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旅客提前退票,加快车票周转,让二次购票时间更加充裕,方便其他旅客出行。
为了弄清调价的原因、决策过程和法律依据,2013年12月,董正伟向交通运输部申请公开制定调涨火车票退票费的法律依据、法律程序和退票成本等信息。交通运输部以不承担相关工作为由,认为并无相关政府信息产生。
同月,董正伟向国家发改委提交申请,要求公开调涨火车票退票费的相关信息。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答复,中国铁路总公司调价来源于财政部的授权,并以发改委没有调价的职责、未有参与调价为由,认为该信息不属于发改委信息公开范围。
2月8日,董正伟转而向财政部要求公开2012-2013年度财政资金补贴铁路公益性运输金额数据信息及依据和铁路公益性运输亏损数据信息,以及中国铁路总公司调涨火车票退票费的财政部授权文件及其法律依据。5月14日,财政部以正在对铁路公益性运输补贴进行研究为由,称相关信息无法提供;对于财政部授权的问题,财政部公开了一份名为《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国铁路总公司组建方案〉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章程〉的通知》(财建[2013]76号)的文件,其中明确授予国家铁路局“确定运价水平,管理铁路杂费项目和标准”的权限。
董正伟认为,中国铁路总公司擅自调涨退票费至20%,违反《铁路法》《价格法》和《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是垄断经营、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铁总作为国有独资经营企业关系国民经济命脉,无权擅自进行定价。财政部亦不应滥用职权,授权铁路总公司,让其做出价格垄断经营的行为。
今年4月,董正伟向国家铁路局申请公开中国铁路总公司制定调涨火车票退票费过程中的政府定价信息和退票成本信息。4月22日,国家铁路局以不属于公开事项为由,拒绝了董正伟的申请。
4月28日,董正伟就此对国家铁路局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法院确认国家铁路局的答复违法,并判令其公开相关信息。
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认为,国家铁路局具有审核火车票退票费的法定职责,没有理由拒绝董正伟的信息公开的申请。8月27日,法院判决支持董正伟的诉求,要求国家铁路局撤销原答复,重新做出答复行为。(实习生 吴荻)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公民法律水平提高了,政府违法就难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克强打气经济:靠强改革不靠强刺激                                2014年09月10日 02:22  环球网          我有话说(1,294人参与)                [url=]收藏本文[/url]                                                                              
                         
                                                                                                                        
                                                  王子约
  他与夏季达沃斯论坛企业家代表对话时称:中国经济今年可以达标,要保持政策定力
  “对那些需要支持的企业、产业,它口渴了,我们还应该给它点水喝,这也谈不上是刺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昨日,在天津,李克强同出席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企业家代表对话,回答了关于经济运行、改革重点、营商环境等国内外企业界关心的问题。
  他指出,中国去年以来一直实施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没有依靠强刺激来推动经济发展,而是依靠强改革来激发市场活力。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过程中出现短期波动是难以避免的,是预料中事,今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指标是能够完成的。
  经济仍属合理区间
  本周内,PPI(生产者价格指数)、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宏观数据将逐一公布。7月开始,发电量、货运量、贷款供应量等数据纷纷跳水,已公布的多项8月数据虽有回调,但回升迹象仍不明显。这些现象影响了市场预判,引发一片悲观预期之声。
  “我们认为依然在合理区间。”对于近两月的数据,李克强作出了明确的回应。
  他指出,中国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过程中出现短期波动是难以避免的,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家内外经济情况复杂,另一方面是去年下半年基数比较高,同比容易发生波动。
  对于未来的政策走向,总理明确表示:“我们依然要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也就是保持定力,同时也继续有所作为,今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指标是能够完成的。”
  接近高层的政府官员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总理的表态透露出政府更关注长远发展,不会为短期阶段性情况所扰,主要精力将放在把经济控制在合理空间方面。该人士称,现在的政策思路可以概括为:激活力、补短板(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强实体。预计未来政策将保持正常连续性、稳定性,继续以预调、微调为主。
  在昨日的座谈会上,李克强再次强调了中国经济的区间论。他说,我们大家都关心中国经济增长的数据,但是对于中国政府来说,最关注的还是中国的就业情况。
  截止到8月份,今年中国的城镇新增就业已经接近1000万,接近全年的目标。“我们的经济增长目标是7.5%左右,所谓左右就是说高一点、低一点都是可以的,只要是有就业、增收入、没有水分、又有效益、节能环保的发展,都属于在合理区间,都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愿意保持的。”总理强调。
  在强调保持定力的同时,李克强又提出了“有所作为”的要求。“根本上讲是靠改革来激发市场活力,同时增加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并且促进实体经济、新兴产业发展。”
  总理透露,在探索推进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下一步会继续在重点领域进行改革推进。“财税、金融、国企、开放型经济的发展,都需要靠改革来推动。”
  在谈到简政放权的效果时,李克强举例称,政府把简政放权作为“先手棋”,推进商事登记制度等改革。今年1至8月,新注册市场主体超过800万家,带动了上千万人就业。可以说,一个大众创业的形态正在形成。
  反垄断等调查无针对性
  无论在谈到即将在中国举行的APEC会议,还是回应近期涉及多家外企的反垄断调查,李克强多次强调中国正在不断加强开放力度,将在世界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李克强将中国目前在世界上的地位总结为三点:首先,中国是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维护者;第二,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者;第三,中国是世界基本政治经济秩序的维护者和改革治理体系的参与者。
  “中国虽然还是发展中国家,但毕竟是一个主要经济体。”李克强介绍,去年根据测算,我们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近30%。就进口商品来说,达到近2万亿美元,占世界的10%。
  在昨日的座谈会上,李克强直接回应了近期热议的反垄断话题。对于外企的种种疑虑,李克强开诚布公地说:“我希望在华的外资企业遇到什么问题,需要跟中国政府表示的,你们可以直截了当地向我们提出来,我们愿意为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最近两年来,中国掀起了大规模的反垄断调查。部分涉及外资企业的案件被解读为有意打压。对此,李克强表示,我们不仅仅有反垄断调查,我们还加大打击窃取商业秘密、侵犯知识产权、搞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等行为的力度。
  “这些措施绝不是针对某类企业,或者说是有选择性的。据我了解,反垄断调查所涉及到的企业,外国企业只占到10%,这说明并不是针对某个方面企业的。”
  前述政府人士称,中国过去反垄断并不完善,如今逐步完善也是构建市场经济的一个部分。“我们的调查首先是依法、合法的。强调一标准,合法合规,国内国外的企业一视同仁。”该人士表示,反垄断有利于扩大开放,进一步打开国门。
  “中国开放的大门打开了,而且在不断加大开放的力度,只会希望更多的外资和外国产品进入中国。”李克强表示,我们将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包括放宽服务业准入、一般制造业进入等。“当然我们也希望到中国投资贸易的企业能够遵守法律,也遵守商业道德,公平买卖,给消费者合理的价格,使消费者权益得到应有的保护。”
  向污染宣战
  如何找到“发展与绿色”之间的平衡点,让新兴产业跑赢凋谢产业已经成为中国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中最严峻的问题。“向污染宣战,就是我们要用决战决胜的信心、措施来治理污染。”李克强说,环境问题关系到老百姓日常的生活和健康,中国政府必须负起责任,向这几个重要领域的污染进行宣战。
  如何做好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减法、实现发展和生态的平衡,这是全世界都面临的问题,对于用几十年时间“压缩发展”起来的发展中国家尤为如此。“我们必须走一条新路,就是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李克强说,这条路的关键是要淘汰落后产业,发展新兴的节能环保产业,争取让新兴的节能环保产业能够跑过淘汰落后产业的速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刘培林昨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绿色发展的确大有可为,既有利于增速平稳换挡,也有利于降低结构转换的阵痛程度,缩短阵痛的时间,一举两得。

  他同时强调,绿色发展需要市场力量发挥重要作用,也离不开政府政策的引导。“要使得绿色发展具备商业价值,前提条件是政府实施绿色治理,制定并严格实施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和节能减排标准,否则微观主体实现绿色发展的积极性就不足。”
  在政府治理手段方面,他谈到依靠行政性规制手段的同时,必须创新治理政策和工具,引入市场体制,使得生态环境资源可在微观主体之间交易和优化配置。
  “绿色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创造性破坏,会淘汰一些生产活动,也会在一定时间段内提高成本。”他表示,对这些问题,政府还需要通过综合性的政策加以应对,要推动相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同时实施绿色金融等诸多配套的政策体系。
  在昨日座谈会现场,李克强明确未来要完善治理污染的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让违法者付出高昂的成本。他同时也鼓励企业家能够参与中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并指出这是中国未来一个巨大的市场。(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有两个宏观指标可以检验本届政府致力于的经济体制改革究竟取得了多少实质进展:

1,宏观税负到底是多少?可知降了多少
2,市场实际利率究竟几何?可知降了没降

从目前两个宏观指标依然高高在上的实际情况来看,改革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年09月10日 06:25 AMLex专栏:苏独后的“分家账单”英国《金融时报》 Lex专栏  


等我们到了桥边就把桥烧掉吧。这个(适度带些混淆的)比喻,解释了英国如何未能针对苏格兰人投票选择独立的可能性,做好财务分家的准备。即便9月18日的公投中反对票取胜,双方差距也会小得足以令每个人都感到“后怕”。
尽管如此,还是振作一点吧,英国政府金边债券(gilt)的持有人。你们是迄今几乎毫无准备的受益者。几个月前,英国财政部证实,不管出现什么情况,都会承认英国发行的所有主权债券。无论如何,这反映了法律现实。
剥离苏格兰之后的英国,将作为联合王国的继承国而负担债务。这也避免了苏格兰成为某些金边债券(份额有待确定)的交易对手方而出现的复杂情形。相反,苏格兰将向联合王国欠下自己所需承担的那部分债务。
这就是拥有安全资产的意义所在。它们不需要费太多脑筋。苏格兰占英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不到十分之一。去掉这部分,联合王国的信用陀螺也能继续旋转下去。
政府总债务与GDP的比率将上升至接近100%,相比目前仅为89%。在这个以2.2%利率向意大利(其债务与GDP之比超过130%)贷款的世界,人们对英国的这一比率不会眨眼。
想一想英国和苏格兰将不得不分割的资产和负债,问题就变得比较复杂一下。苏格兰分担的债务对英国来说将成为资产。何不将其打包,将风险重新出售给市场?这听起来有点怪,但其实未必如此。过去10年里,德国就把俄罗斯欠巴黎俱乐部的债务证券化了。投资者或许会争抢苏格兰信贷敞口——如果新的主权国家在头几年没有什么其它债务要发售的话。
政治方面,最棘手的将是跨境银行的命运。首先,苏格兰皇家银行(RBS)的股份是英国的资产,而苏格兰每一份存单都由英国央行担保。一旦公投赞成独立,谁来担保它们?这要由英国议会的议员们去辩论。其中59个苏格兰议员可能得耐着性子解决这个问题之后才能走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dar 于 2014-9-10 23:40 编辑

评论:

祸到临头LEX还嘴硬,FT真不愧是天下硬嘴!
尽管苏格兰GDP仅占不列颠的10%,人口仅占8.6%,但国土面积却占了近三分之一,石油天然气产量更占了九成以上啊,再说了,苏格兰还有核潜艇基地哪。你看,运气来了,门板也挡不住啊,英国人终于有机会体验一下苏联解体时俄罗斯人的感受了!

9•18是中国人心碎的日子,9•18注定了也将是英国人心碎、梦碎的日子。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9-11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民调: 过半中国民众认为中日必有一战
                                       
                                                                                                                                                                                                                                                                                                                               
                                                2014年09月11日
                                       
                                       
                                                                                                                                                                                                                                                                                                                                                                                                                                                                                                                                                        (北京综合电)中国与日本因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争端陷入外交低谷已两年,一项民调显示,逾半数中国民众认为中日未来必有一战。
据法新社报道,日本非政府组织Genron与中国日报社于今年7至8月间,在日本与中国北京、上海、成都、沈阳、西安进行舆论调查,访问了1000名18岁以上日本人和1539名相同年龄层的中国民众。
调查发现,53.4%中国受访者认为,中日未来将会爆发冲突,五分之一受访者更直言冲突将在“几年内 ”发生。相比之下,只有29%受访日本民众认为,双方将会出现军事对抗。
调查结果昨天公布,而在两年前的9月11日,日本政府宣布将钓鱼岛“国有化”,引起中国谴责,此事件也成为中日两国关系急剧恶化的导火索。据报道,四艘中国海警船昨天驶入钓鱼岛海域,宣示主权。
此外,日本人对中国“印象不佳”的比率达到93%,高于去年的90.1%,也创下了2005年开始这项调查以来的最高纪录。中国公众对日本“印象不佳”的比率则为86.8%,与去年的92.8%相比,有所改善。
Genron与中国日报社的联合声明指出,日本人对于中国印象不佳的最大理由是“经常采取一些不符合国际规则的行动”(55.1%),而中国人对于日本没有好感的主要理由是“钓鱼岛主权”(64%)以及“没有反省历史和谢罪”(59.6%)。
《中国日报》发表评论称,调查结果“令人担忧”,应当引起中日两国领导人关注。
评论指出,两国领导人须通过会面扭转持续恶化的关系,但“球在日本那边”,日本首相安倍应通过实际行动向中国领导人证明他改善两国关系的诚意。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9-11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dar 于 2014-9-11 09:15 编辑

评论

中日间如此交恶,即是两国长期持续丑化与仇视对方宣传---种瓜得瓜---的结果,也是美俄欧印等域外世界其它势力最乐见的结果。

问题的关键是,中日两国蠢猪般的精英们还嫌这种丑化和仇视远远不够,依然在损害东亚地区整体利益的歪道上玩命裸奔。

结论:中日两国交恶,受益的永远是域外势力,受损的永远是中日和东亚地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594 天

飞飞浪王波浪研究家园大盘不是我家开的艾略特波浪看盘结构深研究

发表于 2014-9-11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andar 发表于 2014-9-11 09:12
评论

中日间如此交恶,即是两国长期持续丑化与仇视对方宣传的结果,也是美俄欧印等域外世界其它势力最乐 ...

楼主为国为民,精神可嘉,不知道对近期市场有什么看法?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1-3-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9-11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dar 于 2014-9-11 20:48 编辑

首选;支持月光大师的观点。只不过,技术上andar以为,3478以来调整的正统底或本轮行情的启动点在2014年6月20日的2010.53。

备选:3478以来的调整尚需最后一次下探(注意可能失败,不创新低噢),才能画上最后句号,如果院子里的人依旧不紧不慢,而严重破坏了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的话。

好在,7月份经济运行的骤冷数据给院子里的人披头浇了一大场冷雨,透心凉,及时雨啊!不出意外,今天开始国家统计局陆续发布的8月份中国经济运行数据也将会相当难看的。形势比人强!尽管院子里的人依旧嘴硬---什么强改革不强刺激等等,但也无奈被逼显著加快加大了基础设施项目的审批与投资力度,以迅速迎战中国经济的突然失速。只不过宣传上要给点面子,实际情形则是外松内紧哪。
顺便提一下,有没有注意到上半年几个增长速度排名最靠后的封疆大员们遭到约谈哪:到底能不能干啊?不能干的话,一大堆人还在候着哪!

预期短中期中国经济运行有惊无险的可能性最大。故而首选同意月光大师的观点。

本来嘛:
      1,搞好宏观经济稳定并非难事,税负、利率过高了,就大幅降下来嘛,并辅以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即可;
      2,搞好宏观经济稳定与加快改革并不矛盾,何必弄得非此即彼哪?相反,维持好宏观经济稳定会助力改革;
      3,目前中国正处于由中等收入向较低高收入国家转型的关键期,只要维持好宏观经济稳定,中国的服务业在规模扩大、产品创新、品质提升等上存在巨大空间,完全可以满足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期的中长期需求,机会大大多多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594 天

飞飞浪王波浪研究家园大盘不是我家开的艾略特波浪看盘结构深研究

发表于 2014-9-11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月光都全面看空了呀,这个是为了做所谓的第二只脚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1-3-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9-11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吗?月光大师很早就一直认为,上攻2270后只是一个正常调整啊,还要继续上攻哪!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9-11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dar 于 2014-9-11 10:11 编辑

月光大师变没变不重要了。

以上的首选、备选是我的观点。这次,没有次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9-11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28098839 发表于 2014-9-11 10:01
月光都全面看空了呀,这个是为了做所谓的第二只脚吗?

你是否说得是,月光大师认为过2270后短期会有一个正常调整啊?如是,那就对了。你可以看出,我谈的是中长期,并不矛盾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9-11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28098839 发表于 2014-9-11 10:01
月光都全面看空了呀,这个是为了做所谓的第二只脚吗?

一定要弄清楚月光大师是短空?中空?还是长空?

月关大师搞得比较精细,还费心给大家短期解盘。

andar老了,是不愿短线进出给券商卖命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6 00:58 , Processed in 0.176574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