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andar

[大盘交流] 边走边看了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北与内地陆地、海洋和空中交通畅通无阻,成本低廉,大烟海底隧道项目纯属败家子工程!我认为,该项目甚少商业价值,成本却空前绝后,根本无法做到还本付息!且一起战端,敌人毁灭这个代价昂贵的项目也就是一枚导弹分分钟钟的事!

尽管毕业于大连,热爱大连,但也坚决反对大烟隧道项目上马。并建议国家冻结该项目研究一百年,以免劳民伤财,并节约国家与地方宝贵的研究力量去干些有实际意义的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andar 发表于 2014-9-1 10:34
政府也在变,尽管中央慢,地方更慢。

好在,变的方向或理想或中国梦也明确了:那就是阳光之下尽量透明, ...

54运动时,《新青年》创刊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
毛泽东和黄炎培在延安窑洞对中,主席说:

“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

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

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

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民主自由和公正是我国的核心价值观。


我感觉有一种使命感,要在全球传播 博爱、公正、自由、民主。
我们为什么而读书?
我想我找到了答案-------那便是为了民主和自由。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3-12-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发表于 2014-9-1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蓝晶晶 发表于 2014-9-1 12:35
54运动时,《新青年》创刊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
毛泽东和黄炎培在延安窑洞对中,主席说:

只有毛能带领中国跳,可是他没有,他成了太祖,继续中国式循环。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1-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蓝晶晶 发表于 2014-9-1 12:35
54运动时,《新青年》创刊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
毛泽东和黄炎培在延安窑洞对中,主席说:

直到现在,有人一想起当年的杰作还在哈哈大笑哪。
这帮傻帽,没有脑子没有骨头的蠢货,我说啥他们还就真信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规划失当,我们十年内或将失去在朝鲜半岛                         2014-8-31 10:15


         
        
                        摘要: 没有中国,朝鲜还是活得好好的,唯一的效果是正在逐步把朝鲜推向敌人的怀抱,中朝双方的裂痕有明显扩大倾向,不尽快修补,中国外交会损失很大,前期的成本也是白费了,会搞得费了力不讨好.....朝鲜半岛包括韩国和朝鲜,都是中国的重要邻居,中国若单纯规划与某个国家的关系就不可能取得远期的成功,必须对朝鲜半岛有一个整体外交规划。从事实看,中国现在做得并不理想,并且有越走越离谱的危险性。


  
  有关朝鲜半岛的话题,近两年,我大概写了三篇文章,始终认为中国官方外交不应朝秦暮楚,更不要随美起舞。从中国的实际外交动作变化看,官方至少受到以下几个网络观点的误导:
  
  一是朝鲜包袱论,认为朝鲜是中国的大包袱,必须想办法扔掉;二是朝鲜危害论,说朝鲜会反咬中国;三是打压论,认为打压朝鲜才能让他听话;四是援助回报论,说中国长期援助朝鲜,没有回报,不能再继续下去;五是朝鲜崩溃论,都认为只要中国停止援助,朝鲜会很快崩溃。
  
  大的战略,小民暂且不论,针对网络观点可以简谈一下。朝鲜是不是包袱?现在不好说。但必须告诉大家一观点:大国有时想背个包袱都背不上,包袱就是影响力,就是大国资本。你让印度掺和进来,看它能掺和得进来不?它想背包袱都没资格背。

  美国、日本、韩国为啥那么在乎朝鲜?

  明的都在打,实际都想拉。网络人总是说:朝鲜有什么用,扔了更好。中国已经被现有周边的剌头搞得焦头烂额,如果朝鲜半岛整体成剌头了,如果美军就驻扎在鸭绿江边了,看***人感觉是个什么味道?到时候,就看看那个包袱有多重。
  
  说朝鲜会反咬中国,这个可能性是有的,邻国之间不可能永远和平,父子有不和的,兄弟有打架的,亲戚有翻脸的。但是,我们必须想想,朝鲜为什么要反咬中国?它反咬中国的理由、资本和硬实力是什么?逞一时之勇?它难道认为自己可以灭了中国?如果做不到,它干吗要咬中国?

  朋友反目成仇从来都不是无缘无故的,你硬要把一个穷朋友当成敌人看,人家反咬也是正常的。大国与小国的关系,历来靠大国用心经营,而不是靠小国,小国历来都是靠依附大国生存,你不信这一点是不行的,中国若经营朝鲜半岛失误,终将会很被动的。
  
  打压朝鲜是不是就能让朝鲜听话呢?做不到。朝鲜民族本就是心怀激情又满含悲情的民族,对邻边大国怀有历史性的复杂感,单纯打压它不会有什么作用。美国一旦决心帮助哪个国家,它是不会实质性打压的,哪怕它预见到会被反咬一口,

  以色列怎么乱来,美国都装傻玩滑头,美国为了打击一个敌人,有可能愿意临时培养一个可能反咬自己的敌人。中国要想通过打压朝鲜实现外交目的是不可能的,最终会反打自己。
  
  “援助回报论”更不靠谱,别说国家之间,就是人与人之间也一样,如果帮助他人刻意图回报,双方很大可能性会变成仇人,索求回报的援助还不如不援助。美国官方和民间机构每年对外无偿援助至少达到280亿美元,大概是中国的五倍以上,这就是大国成本,不想付出成本又想当大国是不可能的,没这么便宜的好事。
  
  中国的网络经常说:只要中国停止援助,朝鲜立马崩溃。崩溃了吗?中国大面积停止援助已经快一年了,有没有达到政治目的呢?

  没有,朝鲜还是活得好好的,唯一的效果是正在逐步把朝鲜推向敌人的怀抱,中朝双方的裂痕有明显扩大倾向,不尽快修补,中国外交会损失很大,前期的成本也是白费了,会搞得费了力不讨好。
  
  从近期以来中国一系列外交动作看,官方满足网络呼声的外交思想很清晰,这是很不理智的行为,中国试图以韩制朝、以朝制韩、以西方制朝,这些招法对朝鲜基本会失效。

  朝、韩两国是同宗、同祖、同源的亲兄弟关系,从长远的历史看,他们之间的关系肯定要胜过同中国的关系,他们之间必然会在适当的时候牵手更紧,韩国怎么可能跟中国一条心?

  与其说中国想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实现制衡,不如说他们现在都是在利用中国,一旦中朝走向对立,在解决朝鲜半岛的关键问题上,中国必将被边缘化,中国对朝韩双方都不具有利用价值。

  美、日、欧等国一旦与朝鲜实现正常化,朝鲜半岛的局势将发生根本性改变,中国不要认为它们永远是敌人,没有永远不变的规则,也没有永远不变的敌人。
  
  中国与朝鲜一天天远离的时候,就是其它国家一天天与朝鲜靠近的时候,如果中国不及时调整外交手法,不规划好长远性的朝鲜半岛战略,一味偏重于实用主义手法,中国必将在十年内失去对朝鲜半岛的主动权,也将失去对朝鲜半岛的首要影响力,很可能迎来巨大的风险挑战。(我在《热战时代》一书中也阐述了类似观点,不再重述)
  
  中国人应该明白:不要给自己制造敌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9-4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如此教授,竟然鼓励学生翘课

附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It's fine to skip class for Occupy Central, says Chinese University lecturer
  
   
                                    It's better than getting drunk, says professor. He plans to film classes to help absentees keep up

      

  
   
                PUBLISHED : Thursday, 04 September, 2014, 3:51am
UPDATED : Thursday, 04 September, 2014, 8:13am
  
   
                                    Jeffie Lam jeffie.lam@scmp.com

      

  
   
                  

   
   

   
                                                  
  •          
   
  
        Gordon Mathews says he "might not penalise" students who miss classes to protest. Photo: Edward Wong

  
  
   
                                    Occupy Central is a legitimate reason to skip classes, says a department head at Chinese University who will provide filmed lectures to help students who join class boycotts in protest at Beijing's restrictive framework for the city's political reform.
"Students miss classes from time to time. This is better than going to Lan Kwai Fong and getting drunk, after all," Professor Gordon Mathews, head of the anthropology department at the university, told th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I would want people to be in tutorials … but if someone were to miss some tutorials because they were occupying Central, I think that will be a legitimate reason and I might not penalise students for that," he said.
Mathews' remarks came as the city's first chief executive, Tung Chee-hwa, opposed the school strikes initiated by 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Students and student-led group Scholarism which could take place in mid-September.
Mathews said that putting filmed classes online would be a way to help the student activists.
"That means if students were to miss a few classes, it would not be a great deal," the anthropologist said, adding that it would be up to individual teachers to decide how to deal with the issue.
Other academics expressed similar views.
Professor Timothy O'Leary, head of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s school of humanities, told the Post the school had issued guidelines advising teachers to be "as flexible as they can be" during the boycott to minimise the impact on students' learning.
That included rescheduling compulsory tutorials and avoiding deadlines for papers during the period. "We would not condemn students as we understand what they are doing."
In contrast, Baptist University - which did not encourage students to join class boycotts - said students absent without approval for more than 15 per cent of scheduled classes of a subject would be banned from exams.
Mathews, who has lived in Hong Kong since 1994, also pointed out the dilemma expatriates faced amid the political tension.
Deeply disappointed by the national legislature's Sunday decision that effectively ruled out pan-democrats running for chief executive in 2017, Mathews said he feared his participation in Occupy Central would bring harm to the movement.
"Hong Kong is my home … I would never want to be a coward here," he said. "But I would hate to be used by China."
This could happen through Beijing saying his attendance showed American interference in the democracy movement.


      

  
   
                This article appeared in th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rint edition as It's fine to skip class for Occupy Central: lecturer
  
   

      
                                  Related topics                              Occupy Central
      

  
   
            More on this story                                                   
  
            ‘We won’t halt Occupy Central’: Benny Tai says era of civil disobedience is here to stay  
            3 Sep 2014 - 12:42pm  
  
   
            
  
   
            Related articles                                                    Hong Kong — now what?  
            4 Sep 2014 - 8:55am  
  
                  Occupy Central campaign should be called off  
            4 Sep 2014 - 5:00am  
  
                  ‘We won’t halt Occupy Central’: Benny Tai says era of civil disobedience is here to stay  
            3 Sep 2014 - 12:42pm  
  
                  Are some Hong Kong pan-democrats stepping away from the brink?  
            3 Sep 2014 - 5:06am  
  
                  Scholarism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take part in one-day classroom boycott  
            3 Sep 2014 - 3:41am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9-4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dar 于 2014-9-4 11:40 编辑

国人封建愚昧太久,当家做主的独立人格自由精神丧失殆尽。故而上天惠顾,给大陆开了两个自由民主的课外补习班:一个在台湾,一个在香港。
大陆好好学习啊,看看究竟何为真的自由民主,何为假的自由民主!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9-4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大势,浩浩汤汤,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若以无道伐有道,螳臂当车罢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9-4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andar 发表于 2014-9-1 10:57
烟大海底隧道将上报国务院 投资高达2600亿                         2014-8-31 11:06

改革开放快四十年了,政治改革裹足不前,有些方面还在倒退。社会监督继续形同虚设,自身监督制度宛若妓女的腰带,还是一如既往:太松了。
改革开放快四十年了,市场或商业约束明显增强,但也有例外,大烟海底隧道项目就是一例。

看官们清楚得很,那些鼓噪大干快上的,基本上都是利益攸关方!坚决不能让这些只顾自己利益,不管项目还本付息的家伙们主导决策。

国家要置身商业项目开发之外,一定要置身于竞争领域之外,才是根本。允许政府一边监督市场,一边直接参与竞争赚钱的制度,恰恰是要加以摒弃的改革的根本之一。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9-5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同学老师们都疯了!
同学老师们,请问香港人民的动物层面的生存、温饱问题解决了吗?还没解决的话,就继续解决吧,人类层面的问题先留给阿富汗、蒙古、缅甸和印度人得啦。你们这样可不好啊,让正在拼命解决温饱问题的大陆人情何以堪哪?

Professors pledge support for Hong Kong students determined to strike
  
   
                PUBLISHED : Friday, 05 September, 2014, 3:55am
UPDATED : Friday, 05 September, 2014, 4:10am
  
   
                                    Jeffie Lam and Samuel Chan

      

  
   
                              Most Popular                     
  



  
   
                       
   




   

   
                                                  
  •          
   
  
                      About 300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gathered last night to discuss a one-week boycott of classes beginning September 22 as their first step of protest. Photo: Edward Wong
         
  
  
   
                                    As two university student unions yesterday reiterated their determination to skip classes for a week in protest against Beijing's framework on Hong Kong's political reform, teachers have promised to offer public lectures for students skipping classes in the name of democracy.
Student unions at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nd Chinese University have issued separate declarations, a day after the city's first chief executive, Tung Chee-hwa, made a rare appearance, appealing to students to call off the strike, which is planned for next month.
"The student strike is our last warning to the regime. If they continue to act against the public will, we will step up to stronger disobedience action," the HKU student union's declaration read.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said they would have defeated the goal of their studies if they focused only on academics and turned a blind eye to injustice. "We … hope to reflect our disappointment towards the political reform via a temporary break from usual learning, and to focus on the problems in society," its student union's statement read.
About 300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gathered last night to discuss a one-week boycott of classes beginning September 22 as their first step of protest.
The student union said it was optimistic and expected about 8,000 students to join the boycot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tical scientist Professor Dixon Sing Ming said almost 20 lecturers who supported the strike had promised to offer seminars to students who take part.
By yesterday, almost 200 scholars had signed a petition to express disappointment at Beijing's election framework.


      

  
   
                This article appeared in th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rint edition as Professors pledge support for student strike

        We recommend                                                                   
                News
05 Sep 2014
                   
    Some senior Chinese cadres oppose universal suffrage for Hong Kong…
            
        
                                   
                News
03 Sep 2014
                   
    Beheaded US journalist Steven Sotloff fearless in his coverage of…
            
        
                                   
                News
04 Sep 2014
                   
    Zhang says some people could be 'brainwashed' on political reform
            
        
                                   
                News
05 Sep 2014
                   
    Prove to Beijing that we're rational, Bernard Chan tells Hongkongers
            
        
                                   
                Comment
26 Aug 2014
                   
    Now that Taiwanese can petition Beijing, why not Hongkongers?
            
        
                                   
                Lifestyle
25 Aug 2014
                   
    Top tips to turbocharge your metabolism
            
        
                                   
                Business
03 Sep 2014
                   
    Delay some more, to get it right
            
        
                                   
                Business
01 Sep 2014
                   
    Doctor consultation app seeks to disrupt China's health care market
            
        
                                   
                Lifestyle
17 Aug 2014
                   
    New generation of 'muscle suits' make light work of heavy lifting
            
        
                                   
                Comment
03 Sep 2014
                   
    Is it time to leave beloved Hong Kong?
            
        
                                   
                Lifestyle
07 Aug 2014
                   
    STYLE CHECK: Where is the so-called 'art' in Indian 'gang rape' photo…
            
        
                                   
                Comment
06 Aug 2014
                   
    China's real problem: leftover men
            
        
                                   
                Lifestyle
17 Aug 2014
                   
    Robin Williams had the traits of a person likely to commit suicide
            
        
                                   
                Sport
24 Aug 2014
                   
    Stunning try provides self-belief for Hong Kong women
            
        
                                   
                Sport
15 Aug 2014
                   
    French athlete loses gold medal for removing his shirt before…
            
        
            
       
                                                Recommended by
                          Promotions                                                   
  
            Win FREE tickets to watch Begin Again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9-5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个宋朝小贩的别样人生   2014-09-05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晋东南
      
      【南腔晋调】
  杨志这样的好汉卖刀都要被流氓地痞欺负,更何况安分守己的小商小贩呢?

      我有个作家朋友曹永胜在四川内江,写了一部纪实文学《舌尖上的毒》,聚焦当今的食品安全问题,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与之相比,在施耐庵笔下,宋朝的饮食行业存在的问题就比较单一和集中。从销售终端来看,卖人肉包子的有好几家,对客人下蒙汗药的也不稀缺;从货源来看,最大的问题是垄断,比如垄断渔业资源的张顺,没他发话,纵是宋江也只得吃腌鱼而吃不到鲜鱼。垄断梁山泊水产的王伦一伙,连阮氏三雄也无可奈何。
      饮食业虽是强人出没,但只要伶俐勤快些,那些小商小贩也有见缝插针的余地,勉强糊口也不难。在宋江、武松、石秀、杨雄等英雄们大刀阔斧表演的时候,施老先生不厌其烦穿插了五个小贩的悲情人生,他们或出现在好汉们的杀人现场,或为了好汉而受苦,描述的精彩和深刻程度丝毫不亚于那些个好汉。
      武大郎是卖炊饼的小贩,先是被强制配亲娶了如花似玉的大户人家使女潘金莲,一班浮浪子弟兴风作浪,导致武大在清河县安身不牢被迫迁居阳谷县。在阳谷碰上胞弟武松荣升都头,没成想在他办县令的私活儿期间又被毒杀身亡。一个卖炊饼的小贩,赁房居住,每日早出晚归挑卖炊饼,本可以粗茶淡饭安身立命,谁知摊上了两件看似好事的富贵,一个是大美人,一个是大英雄,结果却送掉了自己的性命。
      唐牛儿是郓城县卖糟腌的小贩,却讲些义气,颇能为宋江办些事情。宋江杀了阎婆惜之后,天色尚早,未明。唐牛儿虽然好赌钱,做生意却也勤快,也早早起来托一盘子洗净的糟姜赶早市。看到宋江被阎婆缠住,一巴掌打将过去,宋江脱身,自己却被知县故意当做了真凶,最后以“故纵凶身在逃”为名挨了二十大棍,刺配五百里外。
      早起是小贩的必修课,卖汤药的王公五更(按现在时间是凌晨三点到五点的时候)就起来赶早市,碰上气呼呼从阎婆惜家里出来的宋江,送上一碗醒酒的二陈汤。这王公是个好老头儿,本小利薄,还经常不收宋江的钱。宋江旧时许了王公一副棺材钱,又因身陷囹圄而搁浅。后来有没有送,施老先生也没有交代,宋江其后命运波折,上了梁山之后更是公务缠身,忘记的可能性是比较高的,王公养老送终的指望恐怕还在一碗碗的汤药里。
      阳谷县有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叫郓哥(本姓乔),卖时新果品的,是个机灵鬼。他和王公不同,懂得和有钱人打交道,时常搞些小批发,比如卖一篮子雪梨给西门庆,得个好价钱,相当于现在的定向营销吧。郓哥颇得西门庆周济,在大是大非上却并不糊涂,做了两件有章法的事情,一是帮武大郎主持公道,二是帮武松作证。武松被发配时,安排了十多两银子给郓哥的老爹,郓哥算是运气比较好的一个小贩。
      蓟州有个卖糕粥的王公,辛苦和其他人并无二致,也是五更天就要起床,打着灯笼去卖糕粥,稍微不同的是他的买卖稍微大一点,还有个小伙计跟着。因为起得早,第一个发现了石秀五更杀人留下的现场。最后虽然被无罪释放,可也被押上公堂,饱受惊吓不说,之前还搭上了一担糕粥被泼翻在地,一天的营业额搞没了。
      这五个小贩,有老有少,都很勤快,虽然有些贪利,但在关键事情上都有过硬的人品。与现在相比,官府对他们的经营没有干扰,如郓哥、王公还或多或少都得到了体制内的宋江和体制得利者西门庆的周济。但是一有事情,他们的权益却没有丝毫的保障,如唐牛儿被诬陷;经常要担惊受怕,比如卖糕粥的王公。总之,生存在一个没有安全感的社会里。
      也是,杨志这样的好汉卖刀都要被流氓地痞欺负,更何况安分守己的小商小贩呢?
(作者系深圳文化学者)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9-5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开阿里巴巴回归中国资本市场的大门   2014-09-05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温天纳


      
      【温酒闲谈】
  在失去阿里巴巴这个超级客户后,港交所不希望再受制于同股同权的枷锁。

  阿里巴巴即将在美国上市,在失去阿里巴巴这个重要的客户后,港交所看似痛极思变,开始反思自己对“同股不同权”的取态是否太没弹性?
  经历数月的思想磨合后,港交所在上周正式开始就“同股不同权”的可能性,进行公开市场咨询,为未来修订股权架构进行铺垫的工作。
  在失去阿里巴巴这个超级客户后,港交所不希望再受制于“同股同权”的枷锁,而再错失其他新股来香港上市的商机。笔者估计,港交所今次主动征求市场意见,主要是希望吸引目前大部分因股权限制而转到美国上市的内地企业,希望它们能重新考虑香港的融资平台。
  去年开始,阿里巴巴表达了赴港上市的意愿,其后投资市场对同股不同权的概念曾作出不少讨论,但市场意见出现两极化的情况,而且更倾向反对。若香港交易所能正式收集市场意见,估计日后能较容易理顺正反两端的意见,再作评估。
  由于投资市场对有关议题的意见极为分化,这次港交所的咨询方式较为特别,乃透过以往较少运用的“概念文件”形式,就同股不同投票权架构事宜,进行讨论。当中,更涉及不同司法权区的比较、以及不同形式的股权架构等等章节。
  参考公开文件,笔者整理重点内容如下:
  1、无论如何,港交所是否均不应准许企业采用不同投票权的架构?2、港交所应否容许包括已上市公司、新上市公司或个别行业采用不同投票权的架构?3、如采用不同投票权的架构,港交所应否规定企业实施与美国类似的限制或以其他限制来作替代?4、应否容许其他形式的不同投票权架构?5、香港若要容许企业采用不同投票权架构、是否不需要修改其企业管治及监管架构?6、对采纳不同投票架构的企业,是否允许其在创业板或专业板等其他板块上市?对于海外企业申请以不同投票权架构在港交所,作首次上市或来香港作主要或第二上市,可能性如何?7、对于不同投票权的架构,有没有任何其他意见?
  港交所以“概念文件”形式取代“咨询文件”,估计市场反应将较为积极,彼此探讨问题所在,让港交所能直接了解市场的观点,方便日后正式进入修订上市条例的流程。有趣的是,港交所强调这次进行咨询,与个别企业并无任何关系。的确,市场中有不少企业及业界人士极为关注相关的股权问题,而目前的上市规则相关部分乃在25年前订立,目前进行咨询,不足为奇。
  笔者估计,在明年2月前,港交所应该有足够时间整理及编制初步咨询的结果,届时若市场反应正面,存在支持接纳同股不同权的强力理据时,港交所将会展开第二阶段的正式咨询程序。如果一切顺利,在最快及最乐观的情况下,不排除明年底或后年初,上市条例有可能将作修订,正式采纳相关弹性股权架构的安排。
  早一阵子,阿里巴巴赴港上市掀起市场无数激辩,正反意见对立。不过,这也缔造了市场改革的契机,若然企业治理架构能同步提升,小股东的利益能受全面保障的话,笔者对相关同股不同权的改革持支持态度。
  在未来修订上市条例后,香港迎來的第一家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代表性,阿里巴巴赴港作双重上市大有可为,倘如此,它作为香港股市的权重股之一,自然也将被纳入沪港通的投资范畴。争议纷扰已多时,阿里巴巴回归中国资本市场是时候了。
  (作者系香港投资银行家)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发表于 2014-9-6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andar 发表于 2014-9-5 10:31
评论:同学老师们都疯了!
同学老师们,请问香港人民的动物层面的生存、温饱问题解决了吗 ...

一个中国人偷渡到美国,被警察逮到,问道为什么偷渡来美国~中国人眼含泪光抖动的嘴唇“为了民主!为了自由!”啪啪啪~三个耳光子抽过去“印度也有民主也有自由,你**的则怎么不偷渡去印度!”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1-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 天

发表于 2014-9-6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私有化就能救企业,资本主义民主就能救国家,这种言论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而传播这些言论的更是人云亦云救企业救国家,可不是一个口号一个转变一个模式就能搞定的:#DAXIAO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1-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9-6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dar 于 2014-9-6 10:22 编辑
rbb288 发表于 2014-9-6 08:57
一个中国人偷渡到美国,被警察逮到,问道为什么偷渡来美国~中国人眼含泪光抖动的嘴唇“为了民主!为了自由 ...

讲个故事,上来就是三个耳光,中国人的暴力倾向很重啊,已经病入膏肓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9-6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dar 于 2014-9-6 11:10 编辑
rbb288 发表于 2014-9-6 09:00
说私有化就能救企业,资本主义民主就能救国家,这种言论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而传播这些言论的更是人云亦云;T ...

1949至改革开放前,搞了几十年国有与社会主义,把中国经济和中国人基本上搞崩溃了,这才激发邓大人痛定思痛彻底反思,下定决心排除干扰义无反顾实施改革开放宏图大略。
列位看官,改革开放绝不是引进国有与社会主义,而是大举引入私有经济与资本主义!
难道邓大人改革开放错了?多此一举?还是有人伤疤刚好就忘了疼哪?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9-6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dar 于 2014-9-6 11:08 编辑

好了伤疤忘了疼,喝着邓大人改革开放大举引进私有经济和资本主义高效率生产出来的鲜奶,而大肆诅咒私有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在中国已经很少了,但也并未绝迹,很正常。
自由的社会理性而自信,允许各种学说存在。如果你的学说逻辑上自洽,又有充足的事实依据,接受你的学说的受众就多,否则孤家寡人罢了,也很公平。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9-6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学生不上课,老师还声援,港将不港了。要以理服人,以德服人。不还政与港人,港人就活不下去了?你们还年轻,为啥这样子啊?太较真可不好啊,这让正在拼命致富奔小康的大陆人民情何以堪哪?!

港两大学学生会发罢课宣言 18学者愿授课支援



香港大学学生会今天发表罢课宣言,呼吁全港大专院校学生走上街头,反抗腐败政权。


  
              2014年09月04日 下午4:10


      打印        电邮  



   
        相关话题:
香港普选之路


  
  香港中文大学的民主女神像。 (摄影记者:Sam Tsang)




(南早中文网讯)今天(9月4日),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会都发表罢课宣言,批评人大常委就香港政改的决定侮辱港人智慧,呼吁全港大专院校学生走上街头,恳请各院校提供支持。香港中文大学学生会成立罢课工作小组。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副教授成名表示,已经有18名学者表示将以授课方式,支援罢课学生。
目前,发起大专院校学生罢课的香港学联尚未公布罢课启动时间。但此前,香港大学学生会会长梁丽帼曾经提议,在9月22日开始罢课,为期一周左右。学联称,已经有11家大专院校表示会参与行动。
香港大学学生会今天发表罢课宣言,批评全国人大常委决定提名委员会维持1200人、四大界别比例不变,是旧瓶新酒,侮辱港人智慧,促请立法会否决不符合国际标准的普选方案。
宣言呼吁全港大专院校学生走上街头,反抗腐败政权,同时恳请各大专院校向学生提供支持,包括不处分罢课学生,以及学者参与公民授课等。
香港中文大学学生会今天也发表罢课宣言,表示对人大常委政改决定极度失望,决定联同各大专院校学生会发动罢课,而且已经成立罢课工作小组。
学生会认为,人大常委否决公民提名,罔顾广大市民对公民提名的强烈诉求,不民主的提名委员会必然沦为四大界别的小圈子游戏。
牵头支援大专院校学生罢课的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副教授成名表示,他已经向40多名学者发出邀请电邮,暂时已经有18人支持,同意以授课的方式,支援学生罢课,预计加入支援的学者人数会不断增加。
成名表示,不少教授和学者对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感到痛心和失望,希望通过支援大专学生罢课,反映争取真普选的决心。
成名称,部分教授打算将上课的情况录下来,再播放给罢课的学生看,也有学者计划给罢课的学生上民主教育课。
有关学者也正在联络一些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工作学者,向大众讲解罢课行动的目的。
香港8所大学就罢课都表示,尊重和维护学生与教职员的言论和集会自由,罢课期间,校内教学和运作如常。
大学也希望,学生参与社会运动时,以和平理性的方式表达意见,如果因为参与“占领中环”行动而被捕,大学会尽力按学生需要提供协助。
如果师生因参加社会运动而缺课,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教育学院都表示,可以按照正常程序申请事假。
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此前曾表示,学生有自由参加罢课,教师如果要参加,要先向系主任请假,让校方安排代课,师生不会因为参加这些活动而被纪律处分。
香港城市大学和岭南大学则表示,不论任何原因,都希望教师及早与学生商议,并另作授课安排。
香港浸会大学表示,如收到报告,同学未经批准而缺席某一学科课堂超过15%,则该同学将不能参加该科考试;至于教学人员,缺课须事先向系主任申请和获得批准,并作出适当安排。
香港树仁大学助理行政副校长张国平则表示,如学生要缺席课堂,需要解释缺课原因,并要得老师接纳,否则会视作旷课。根据校规,旷课6节将不能参与期末考试。不论教职员因何缺席,都要申明原因,也需通知学生,并安排补课。
如果学生因参加社运被捕,张国平表示,如果家长在保释学生时有困难,校方愿意提供协助,包括为学生保释。




[size=1.2em]版权声明:《南华早报中文网》所有文章版权由香港《南华早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9-6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英国人要看咱们的笑话,决不能他们得逞

    英方就香港政改表态 未提联合声明义务


英国发表声明称,认同并无完美的选举模式,但重要的是香港市民拥有真正的选择,有能力影响选举结果。


  
              2014年09月05日 下午3:02



香港普选之路


  
  末代港督彭定康认为英国政府应敢于对中国直斥其非,随后英国外交部发布声明,就香港政改问题表态。





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周四发表声明称,欢迎中国政府保证让香港通过普选产生特首,但并没提到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有关英方须履行的义务。
声明称,英方的一贯立场,是政改方案细节应由中国及香港政府与香港市民共同依据《基本法》制定。
声明指出,虽然英方认同并无完美的选举模式,但重要的是香港市民拥有真正的选择,有能力影响选举结果。英方认为,全国人大为2017年选举设限,将令要求提名程序更开放的人士失望。
声明说,希望下一阶段的政改咨询,可以产生真正推动香港民主进程的安排,英方鼓励各方开展建设性对话,以达到这一目标。
不过,声明并未提到1984年签署的《中英联合声明》。联合声明规定,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后,将按照“一国两制”原则享有广泛自治权。
末代港督彭定康本周二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文章,称英国政府应敢于对中国直斥其非,因为英国作为联合声明的签署方之一,对香港负有“道义和责任”。
建制派人士范徐丽泰批评彭定康从回归前的角度看待香港问题。周四,特首办公室也驳斥了彭定康的言论。
周日(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香港可以在2017年通过普选选出特首,但特首候选人将由一个1200人组成的提名委员会选出,名额限在两至三人,且须获得提名委员会全体委员过半数支持。
泛民担心只有建制派才能获提名为候选人,认为这一决定不可接受,因为2012年香港特首选举时,候选人只须获得1200人组成的选举委员会八分之一提名。
(翻译/Jean Zhou;编审/Nelson Chen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2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4-9-6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日(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香港可以在2017年通过普选选出特首,但特首候选人将由一个1200人组成的提名委员会选出,名额限在两至三人,且候选人须获得提名委员会全体委员过半数支持。
泛民担心只有建制派才能获提名为候选人,认为这一决定不可接受,因为2012年香港特首选举时,候选人只须获得1200人组成的选举委员会八分之一提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3 04:57 , Processed in 0.035729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