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2月21日 08:18 AM经济复苏难掩各国央行分歧英国《金融时报》 社评
[img=285,0]http://i.ftimg.net/picture/2/000042(行情 消息 资金)422_piclink.jpg[/img]全球20个主要国家的最高经济官员本周末在悉尼开会时,他们将一扫前几次20国集团(G20)会议弥漫的危机感。全球经济在稳健增长,得到中国以及出现初步复苏的部分富裕国家(尤其是英国、美国和日本)的带动。欧元区的风暴已经消退,其外围成员国的债券收益率终于跌回至接近危机前的水平。即使是今年早些时候困扰投资者的笼罩新兴市场的不安,似乎也已经暂时平静下来。 从某种程度上说,经济状况的改善反映了全球治理状态。保护主义仍是一个遥远的威胁,而去年12月在巴厘岛达成的协定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注入新的生命力。全球经济失衡(尤其是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失衡)也减轻了。尽管这不是各国政府协调行动的后果,但局面的好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关系。
然而,在我们这个时代一个决定性的经济问题上——如何把握向较高利率世界的过渡——各国央行之间的关系仍然冷若冰霜。印度央行行长拉古拉姆•拉詹(Raghuram Rajan)呼吁美联储(Fed)的同行在缩减每月850亿美元的资产购买时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困难。然而,美联储女主席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上周在国会作证时,对拉詹的恳求根本不予理会,反而直白说明美国的货币政策将仅仅取决于美国的经济状况。可是,这个问题还远远没有解决,它很可能会主导悉尼会议上的对话。
很难责怪耶伦的想法。美联储的使命是瞄准美国(而不是印度或其他地方)的通胀和失业率目标。如果耶伦在听证会上的说法与此抵触,她将受到国会议员的抨击,而且对方将有很好的理由。如果拉詹选择服务于美国或欧洲(而不是印度)的利益。他将受到同样的批评。
今年袭击新兴市场的风暴也不纯粹是美联储行动的后果。相关国家的政府和央行也有过错,他们未能向投资者提供宏观经济稳定——而这种稳定是基金经理保持投资所需的。市场正日趋对不同发展中国家区别对待。这就是为什么经常账户赤字庞大的土耳其遭受重创,而推行改革的墨西哥躲过了风暴。
要求美联储为了世界整体利益而中断其收紧周期是不现实的。但耶伦可以采取其他一些措施来应对海外同行的失望。首先,她应该继续提供美联储启动“前瞻性指引”以来的那种透明度。这将让其他货币当局准备好迎接未来货币冲击的后果。
耶伦还应当明确表示,未来如果有需要,美联储随时准备与新兴市场的央行开启互换额度。这项措施将确保其他货币当局有足够的美元贷给他们的银行体系,它曾在危机最严重时期帮助市场恢复平静。在动荡再现时再度采取这一措施,将是表明美联储明白其作为世界储备货币保管人的最佳方式。
译者/和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