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证券黎焜谈机器人的发展前景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清修
浏览:5528
回复:18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近期,有部分媒体对富士康招工急刹车,业内人士称机器人或顶岗的新闻公开发布。现在国内制造业因劳动力成本的上涨驱动企业由招工难逐渐走向停招工,自动化生产线,特别是机器人自动化成套生产线成为企业替代人工的首选。新松机器人产品线与国内供应商相比,产品线最全。同时,与进口品牌相比,价格优势明显,进口替代可期。
在此背景下,邀请了 东北证券机械行业研究员 黎焜 与大家交流。
背景资料:
新松机器人公司作为智能化装备龙头,成长来自三个维度。下游产业在产品质量、数量、种类方面分别对公司的产品释放需求,到 2015 年我国智能化装备产业销售收入超过一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 25%,到 2020 年产业销售收入超过三万亿元。业内预计到 2014 年工业机器人年装机量将超过日本,达到近 3.2 万台,将占到世界总量的 20%。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将受益明显。
国内未来成机器人及其成套设备应用大国,市场才刚刚起步。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的制造业中心,但低端产能过剩,制造业工艺升级成为当务之急,转型进入产业链高利润环节。机器人及其成套设备改变制造业加工工艺,使生产走向研发、设计领域。到 2014 年工业机器人年装机量将超过日本,达到近 3.2 万台,将占到世界总量的 20%。对比美国丹纳赫集团和日本安川的成长性,公司成长前景更加值得关注。安川的成长见证了机器替代人的道路,而丹纳赫集团的成长则见证了产品线及解决方案不断开拓对企业成长的正面影响。我们预计,近年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公司依然依靠自身研发,融资并购需求短期不明显,后劲较强。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 12 年-14 年的 EPS 为 0.73、1.02、1.35 元,未来三年的业绩增速预计将保持在 30%左右。机器人产业将长期受益于机器替代人工与产业升级的发展趋势,公司是国内机器人行业的领先企业。
风险因素: 汽车、电子等下游产业需求低于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