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股灾谁负责? [原创 2013-7-2 15:11:44] 钮文新

整个6月份,在货币市场利率不断攀高,并于6月下旬达到极致之时,中国股市上演的暴跌一幕这是不是股灾?几天之间上万亿元的市值蒸发谁该出面负责?如果投资者的损失没人负责,那我怀疑,某个政府机构是不是还担得起“中国人民”这块招牌。我们必须看到,股市的一幕不是天灾,而是**。 今天是周二,中央银行再次停止归拢资金的任何动作,拒绝对冲正回购或央票到期所释放的流动性。其实,央行的这一动作本身已经表明市场流动性并不充足。但许多学者还在出于无知或别有用心的高叫流动性并不短缺。现在,提法又变了。说什么“钱荒是央行的实弹演习”。财经专栏作家雷思海居然提出这样的观点:此次“实弹演习”为以后应对国际上的若干变数做了准备。“有关部门会获得重要数据,从而有针对性地修补中国金融系统的缺陷和漏洞,当然找到最根本的制度缺陷是最好的。不管如何,央行的行动值得赞赏。” 我想,稍微懂一点经济的人都不该给出这样的判断。我想,如果美联储主席敢于如此“实弹演习”,华尔街和美国政府早就请他下课了。利率、汇率、市盈率,这是金融市场上最重要、最敏感的价格信号,去看看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哪国央行敢于如此调控市场——短短20多个交易日,平白无故把利率拉高10个百分点。 这件事要是发生在美国、欧洲,哪怕是香港市场,金融市场的恐慌不知要达到什么程度,股市不知道要跌到什么程度,所有人都会认为“这是金融灾难”。但是,在中国,一个号称要搞市场经济的国度,一个天天把市场化挂在嘴边上的中央银行,居然做出如此荒唐的事情,然后轻描淡写,振振有词。甚至毫无责任感、使命感地置市场投资者的生死于不顾,这难道是一个称职的中央银行? 不错,“国家队”这几天在护盘,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动作,当然与恢复股市信心密切相关。这难道不是央行一念之间的错误酿成的巨大代价吗?仅就金融危机到现在的一轮调控结果看,中国什么便宜都没赚到,但什么倒霉事都摊上了。这是为什么?我们是不是应对此认真反思一下,结束“错误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今天,中国恐怕不仅仅是个简单救市的问题,更该意识到股市乃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最为重要的战略和战术工具,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市场。 外国人当然很高兴。因为,中国经济由此加速滑向深渊,这为他们的捕猎行动平添了巨大的安全感和越来越近的重要时机。所以,它们的舆论开足马力盛赞中国政府的做法,我们的一些学者也不断随声附和。我希望李克强总理冷静,这样的事情我们看得太多了。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前三天,IMF还在发布报告称赞亚洲四小龙、四小虎的政府首脑如何开明,如何推动经济取得辉煌的成就。但后来如何?我们都看到了。 实际上,当我看到那些盛赞“克强经济学”的文章时,我的内心充满惶恐。其字里行间似乎情不自禁地流露着一种“讥讽”气味,就像当年对待叶利钦。我实在不愿意看到中国被人家忽悠了。它们自己做得如饥似渴的事情,却盛赞“中国没有做”,这样的事情正常吗?我由衷希望李总理不要上当。对于总理而言,既不可以认为政府无所不能,也不能认为政府无能为力,关键是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