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meng-h

中集集团(000039、200039)——相关资料 长期跟踪(第三波)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13-5-30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加仓中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13-6-16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11。2进了部分,10。8没买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13-6-16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响应“十二五”规划中关于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的国家发展战略要求,推广绿色、节能、环保的建筑理念,深圳中集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通过竞争性谈判(公开征集供应商)的方式成功中标深圳前海临时办公区项目集装箱租赁采购项目,该项目总建筑面积为8144平方米,计划建筑工期为80天。本项目符合国家和深圳市推进循环经济、鼓励发展建筑节能的政策方针,此项目将成为深圳前海的又一张亮丽的名片。
  本项目采用循环利用既有集装箱改造房屋技术进行建设,中集模块化绿色建筑是以集装箱为基本模块,采用制造模式,在工厂内以流水线制造完成各模块的结构建造和内部装修后,再运输到工程现场,按不同的用途与功能快速组合成风格各异的房屋建筑。与传统建造方式相比,模块化建筑成本更低、更省时、更环保,具有传统建筑无法比拟的灵活性和移动性。
  该项目建成后将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增强中集模块化绿色建筑在国内乃至全球范围的影响,将大力推动该建筑模式在国内建筑领域的快速发展。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23 天

发表于 2013-6-23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过来冒个泡。

谢谢楼主这么多年的坚持和分享。

灰常感谢。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13-7-3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DAXIAO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4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航运界:【上海中集冷箱罢工】7月26日,上海中集冷藏箱有限公司上千工人罢工,要求公司提高待遇,部分工人将厂外交通阻断。微博称,“工会和公司勾结,不为工人谋福利,每日上班时间长达12小时,车间温度高达45度,工资才3000多,公司管理员又随意罚款,最终引发工人群起罢工”现场视频:http://my.tv.sohu.com/user/detail/88229547.shtml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4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集2013半年度业绩发布交流会的视频直播回放
http://webcasting.todayir.com/1656/2/1/
或者
http://www.todayir.com/webcasting/cimc_13ir/index.php

麦总讲话内容概要:

集装箱:
一 (半年报业绩最不好的是集装箱),集装箱是周期性行业,跟航运密切相关,因为经济危机船东赢利不好,尽量少买箱,正常15年要换箱,但已经有大量箱超过15年甚至20年未更换。
二 行业大环境不好中集无能为力,但在产能适应性方面能够有所作为。集装箱行业的产能过剩比较好调节,目前这个行业全球最高产能是500万出头,但今年的需求只有200万,500万产能是通过每天工作24小时每周工作六天半来实现的,所以调节产能比较简单,把每周工作六天半改成5天,每天工作24小时改成8小时,产能就下来了。这也是在严重供过于求背景下,集装箱行业还能保持赢利状态的原因。
三 集装箱这个周期性行业已经压抑6年,上一个高峰是2007年,中集认为目前世界经济形势在好转,美国复苏确认,欧洲最艰难时候已过去,中国虽未向好但至少已企稳,全球有3300万集装箱在使用,平均每年应正常淘汰200万箱,但过去的几年每年都只换120-150万箱,经济不好船东都在延长使用期,集装箱需求其实已经压抑了好多年,未来需求反弹产能释放会很厉害。
四 不同箱种情况不同,冷藏箱、特种箱都比去年略差一点,干货箱表现最差,罐式箱今年不错。
五 目前行业结构比较稳定,虽周期性较强,但只要配合好需求波动,好的年份抓得住赢利(赚百分之百),差的时候能够调节得好(赚百分之十几),业绩就有保证。

中集战略调整关键点:
一 过去讲制造,但现在制造业开始抓服务,包括金融服务。
二 物流装备重点抓能源装备,两者各自也会抓服务。
三 各行业开始往总包方向,往整体解决方案方向转型。已经在东莞建产业园区与当地政府合作进行尝试,比如集合集团的总体优势,提供全方位服务,帮助中小型企业去成长去发展,如帮助开拓市场,提供融资,解决供应链管理,提供写字楼、住宅等等,这是一个全新的正在尝试的模式,做好了有可能变成第十个板块。

海工:
一 先让市场认可,能够造得出来,质量信得过,用得好,目前已建成的六座半潜表现都非常好,评价都很高(三座北海 两座巴西 一座从古巴到西非)。中集的2+4半潜,其中2的某平台6亿美元一部,七代平台,双井架,D90,3500米作业,钻深15000米,在全球最深海域工作,叫“超深水半潜平台”,目前全世界只有中集在做,中集未来要在超深水领域占据行业主导地位。
二 证明给客户看,中集可以按计划、按时间、按预算进行有效的控制,将产品交付给客户,对此客户目前是认可的,比如,全球一流的客户原来是不见中集的,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和中集接触,今年开始来谈生意了,只是目前还没有下订单。
三 海工和海工还是不一样的,(虽然目前国内很多企业进军海工,造自升式平台,但)中集的海工单价都是5亿美元以上的,中集要在高端海洋工程领域建立自己的地位,不想往中低端走,这也是中集的策略,中低端以前做,但现在慢慢是不做了,中国目前的半潜一共只做了八座,其中六座是中集做的,其它的两座是怎么回事大家都知道,就不说了。这个行业门槛比较高,几亿几十亿的东西要把它造出来,质量要好,还得保证安全,并不容易,但未来这个行业肯定是蓬勃发展的一个行业,将来一定是赚大钱的领域。
四 如果要看财务数据,我们自己把现在当做投资的时期,不是收益的时期,过几年才可以进入一个正常的财务年度。而且海工行业对中集并不只有财务价值,还有战略价值。
五 目前要求海工赚大钱,不是中集的主策略,中集目前只要保持不亏并有赢利即可,目的是要得到客户的认可,要得到客户持续的订单,去推进海工主战略,去跟新加坡竞争,跟韩国竞争,谋求实现海工产业转移到中国来,如果谋求很高的价格,那就转移不了。将来有了更好的基础,我们的赢利才会高起来,现在的主要策略是打好基础,不是赚大钱。
六 我们承认,(在海工方面)我们目前的能力不够,我们不能覆盖那么广的产品线,资源不能分散,所以中集要先把半潜做到世界第一,将来再推广其它产品的时候,即有基础也有实力,客户对中集也有信心,就会容易一点。
七 结论:目前中集的海工应该是走出来的,只是今年还没有赢利。

安瑞科:
天然气提价是必然的,但会和汽油和柴油保持一定的差价以保持竞争力,所以天然气的快速发展仍然是长期的。

前海:
一 中集在前海既不卖地也不做房地产,前海项目上中集要做为主导的一方去开发,去实现自己的想法,会和政府方面一起合作做一个项目,详细情况目前不能透露,但肯定不是做房地产这么简单,因为前海的三大定位一是“特区中的特区”,先行先试,是深化改革开放的窗口;二是“粤港合作区”,与香港结合,谋求创造超越新加坡等地的新模式;三是“高端服务业发展模式探索区”,中集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前海项目也对上述三个目标有价值贡献,(所以这个项目内涵可能很深刻)。
二 中集的前海工作组已经成立,和政府前海工作组的互动机制已经建立,目前正在制定前海开发的落地方案,很可能明年一季度能够完成,只要得到深圳和国家的认可就将进入一个新的开发阶段,目前草案已经得到有关方面认同,开始草拟。
三 对前海项目,一方面我相信前海项目一定会成功,另一方面我相信前海项目在中集的发展历史上是会贡献价值的。

中集天达:
一 目前地位是行业一梯队排尾或二梯队排头。
二 中集未来谋求对机场地面设备全覆盖,目前还没有实现,所以收购德国企业以实现对行李系统的覆盖。

物流:
一 今年收购了天津振华物流,目前已控股。
二 中集早已有标准化物流,包括物流装备和服务,还有全国的网络。
三 因为并购,整个物流板块正在重新做一个规划,年底前能完成。
四 物流板块可能是中集未来有机会第五个过百亿人民币的板块(中集过百亿的板块:集装箱、车辆已过百亿、能源装备今年过百亿,海工最迟明年过百亿)。
五 中集发展物流的战略思路是:在能够发挥中集综合优势的细分市场做物流并做到一流,同时往总包方向,往物流整体解决方案方向转型。

船舶金融租赁:
一 几方面的机遇(如与船东、与金融机构、与造船厂的密切关系)使中集今年做成了20多条船的租赁业务,这是一项金融类产品。
二 此项业务中集基本上是没有投资的,给船厂的预付款基本上客户的预付款。
三 船造好后会和金融机构合作。
四 最后应该不会长期持有这项资产,随时都会进行买卖。

轨道车辆:
一 正在研究,不排除退出这个行业的可能性。
二 已经过了进入这个行业最合适的时间,现在南北车已经非常强大,已经客观上形成了相对垄断的地位。
三 即使退出也不会亏,目前只在大连有一个工厂,本身比较小,也没有做实际太大的投入,只是一种探索,也一直没有拿到铁道部的准入证,另外买这块地(价格)也是不错的。
四 如果下决心拿下来做成有竞争力的板块,也是可以做的,但觉得这样不太合适,这是一道选择题,现在对中集来说有很多机会,不如把有限资源更多地放在有发展价值能够更容易取得成效的地方,中集的其它几个产业我们认为都是非常不错的。
五 所以目前还是九个板块,不是十个。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12-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13-9-2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好帖一定要顶!#*d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3 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集来福士工期缩短 预计两年内扭亏
2013年11月01日 23:07  经济观察报  严凯

  在经历了连续多年的亏损后,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集集团”;000039.SZ)旗下海工业务或将迎来转机。

  10月下旬,中集集团旗下的海工业务平台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下称“中集来福士”)总裁于亚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中集来福士最快明年,最迟2015年能够实现扭亏。过去,由于无法按期交付订单,中集来福士不得不按照合同赔偿船东损失,这是导致中集来福士持续亏损的重要原因。“这种状况已经得到改善。9月底中集来福士给中海油服(行情 消息 资金)欧洲公司建造的一条名为‘兴旺号’半潜式钻井平台就按期完成大合拢,比前一条同类型的船节省了一半时间。”中集来福士市场部市场经理潘细录说。

“扭亏”目标

  中集来福士是国内最大的半潜式钻井平台制造商,占据国内8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其母公司中集集团则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制造企业。

  9月底,中集来福士为中海油服(行情 消息 资金)挪威公司建造的第三艘半潜式钻井平台“兴旺号”成功按期实现了大合拢。

  所谓大合拢,就是在建造钻井平台的时候,会先按照上船体和下船体两部分建造,然后再通过大吊将这上下船体两部分一次性组合在一起进行焊接。

  此次“兴旺号”从开工到实现大合拢仅用了14个月时间,比前一个平台“进取号”缩短了12个月的时间。

  中集来福士项目管理部助理总监邵永强称,根据项目推进和调试工作准备状况,兴旺号还将需要约12个月时间,预计于2014年第三季度实现交付。“国际上同类型的钻井平台从设计到交付的时间大概在35个月左右。此次兴旺号仅用了33个月,这意味着中集来福士已经能够做到按期交付。”于亚说。

  目前,中集来福士已经交付了6艘半潜式钻井平台,但由于交期延误问题,导致该公司此前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2010年1月,中集集团成为中集来福士的控股股东;今年3月,中集集团实现对后者的100%股权收购,后者也成为中集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这三年中,中集来福士均处于亏损状态。财报显示,2010年—2012年,中集集团的海工板块分别亏损11.09亿元、11.16亿元、5.27亿元。

  导致中集来福士持续亏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无法保证按期交付。中集来福士项目管理部项目经理吴龙军称:“公司目前很难拿到一类船东的订单,主要原因就是他们担心不能按期交货”。

  中集集团董事长麦伯良在2011年的一次内部会议上曾告诫中集来福士,订单的延期问题,或将断送中集海工难得的发展机遇。

  “如今,由于看到了我们在‘兴旺号’上的表现,一些大客户已经开始敲中集来福士的门了。”于亚说,“中集来福士预计明后年能够实现扭亏为盈。”

“半潜”战略

  尽管中集来福士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半潜式钻井平台制造商,但与韩国三星[微博]重工、现代重工,新加坡的吉宝、胜科海事相比,依旧有着行业发展的差距。

  一般而言,海洋钻井平台大致分为“半潜式钻井平台”和“自升式钻井平台”。前者主要应用于中深水、超深水海域作业;后者主要在浅水海域作业。

  相比而言,自升式钻井平台的技术比较成熟,国内外的竞争也比较激烈;而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建造70%的订单主要集中在韩国和新加坡。

  如今,中集来福士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中集来福士已占据着全球半潜式钻井平台25%左右的市场份额。

  业内人士称,相比半潜平台,自升平台由于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使得国内一批造船企业纷纷进入此行业,导致海工领域出现产能过剩。

  但另一方面,国际原油价格持续在100美元/桶的高位运行,促使全球范围内的深海钻探业务兴起,相应的也对能够在深水,甚至超深水作业的平台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高端产能依旧是稀缺资源。”中集来福士市场部经理潘细录说。

  在这个趋势的带动下,中集来福士确定了走向深海的“半潜”战略——着力将半潜式钻井平台走批量化和标准化建造。

  潘细录称,中集来福士未来的产品战略将继续按照半潜模式来打造,目标是成为半潜平台的首选供应商。

  为此,中集来福士在今年年初时,不得不放弃一些自升式钻井平台的订单。今年上半年,中集来福士仅接收了2个自升式钻井平台新订单。“另外一个原因是,从全国范围内看,自升式平台订单多数为投机订单,即船东多数是金融租赁下单,目的是为了变卖。但一旦市场出现波动,未能变卖,就可能出现毁单的情况。”潘细录说。

“豪赌”海工

  中集来福士的前身为烟台造船厂。1994年新加坡人章立人收购烟台造船厂,创立烟台莱佛士船厂。

  由于曾经在海工领域浸淫多年,因而章立人收购来福士的初衷便是将莱佛士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

  2000年左右,中集集团也开始关注海工领域。在中集集团看来,集装箱业务已成为全球第一,市场已经饱和,未来大幅增长有限。“公司必须找到新的增长点。后来经过甄选,于是将注意力放在了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于亚说。

  当中集集团正在为发展海工做前期准备时,章立人则凭借着自身在行业里的影响力与人脉关系频获海工订单。这其中包括了从挪威船东Awilco定制两艘应用于北海作业的半潜式钻井平台。

  Awilco于2008年8月被中海油收购,成为中海油服(行情 消息 资金)旗下一家子公司。在被中海油收购后,该公司于2010年决定再下一个半潜平台订单,这便是刚刚完成大合拢的COSL的第四条平台“兴旺号”。

  凭借着章立人的人脉关系,来福士成功拿下了数个大单,但在2008年恰逢经济危机,来福士的运营开始陷入困境。

  此时,中集集团借机在2008年底宣布入股烟台来福士,开始布局海洋工程领域。

  之后,中集集团分次增持股份,并于2010年1月完成对中集来福士的控股;2011年中集集团将“莱佛士”更名为“来福士”,2013年3月完成100%控股。

  在控股中集来福士之后,中集集团开始有目的的将集团的资源转向海工领域。中集集团董事长麦伯良曾表示,未来会让中集集团的资源有效的注入到海工,目标是做成世界第一。

  但中集集团依旧面临着不少难题。
  于亚称,中国高端海工装备制造必须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船东会拿着极其苛刻的条件,把订单尝试性交给制造企业;第二个阶段将订单交给制造企业,但同时会保留足够的风险成本;第三个阶段则是享受跟其他国际海工巨头一样的待遇,恢复到正常情况。“目前中集来福士才走到第二阶段刚开始,要走完这个阶段还需要三五年。”于亚说。

  业内人士称,未来的三五年海工领域,尤其是深水、超深水钻井平台的需求或许会迎来井喷,这种需求来自,船东进入新的领海,需要打造适合目标海域海况的更高技术新平台。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海工行业的规模已经连续三年超过600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全球在上游勘探开采的投入额将增长到6000亿美元。

  此外,中国工信部于2012年3月发布《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15年,国内海工装备领域年销售收入将达到2000亿元以上,而到2020年,年销售收入将达到4000亿元以上。“另外一个增长点在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建造了大量的钻井平台,目前都已经到了退役的时间,这些老旧平台需要新平台去替代。”潘细录说。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12-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3 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制造、技术、融资租赁为一体:解剖中集海工三重驱动
21世纪经济报道 梁钟荣 深圳报道 2013-11-02

核心提示: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成立的目的,即摆脱原来船厂单纯为制造工厂、没有学术背景的现状,不再简单地只接受来样加工,而是介入基础设计、扩展设计和详细设计的每一个阶段。
在山东烟台,中集来福士所处的芝罘岛形同一朵蘑菇,又如一把雨伞,挡住船厂之外的风雨和巨浪。

代表中集集团出任来福士总裁的于亚,对这个地形非常满意:“来福士船坞下面的水深有十八米,属于深水不冻船坞,在国内非常难得。”

2013年前三季度数字显示,中国海上石油装备接单量已经超过100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20%——三年前这个数字尚不足10%。同时,中国在订单量和订单总金额上超越新加坡,仅次于第一名的韩国。

以2008年参股新加坡莱佛士(后更名为中集来福士)作为起点,中集来福士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半潜式钻井平台制造商,占据国内8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海工装备订单主要集中在移动钻井装备(半潜式钻井平台、自升式钻井平台)、浮式生产装备、海洋工程船。其中,中集来福士占据国内半潜式钻井平台(注:一个平台造价约5-6亿美元)订单量的67%,其自升式钻井平台的接单率也位列国内三甲。

据记者了解,目前中集来福士构建的海工整体版图如图:

于亚认为,中国的海工装备企业往往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韩国和新加坡不接的订单,船东拿出苛刻的条件、降低造价让中国船企接单;第二个阶段为企业完成首批石油钻井平台工程后,船东会开始拿更多的订单给船企,造价合适,但有较严格的风险条款内容附加;第三个阶段则是获得船东的充分信任,给予和韩、新两国船企相同的商务合同,“中集目前处于第二阶段”。

从集装箱到高端海工

·“泰山吊”是中集来福士吸引船东下单的一个重要因素,工期的节省,在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制造过程当中直接就意味着效益。钻井平台的制造过程每节省一天,就意味着船东公司可以早一天把平台租给采油公司。业内行规,船东公司给船厂提前完工的奖励是,一天20万美元。

中集来福士的前身是烟台船厂,1995年引入新加坡船业资深从业者、华人章立人控股,船厂改名为新加坡莱佛士。

1998年起,章立人发现油价已从谷底开始攀升,海上采油的需求面临爆发节点,遂开始助推莱佛士从拖轮生产向海工装备转型。自2000年莱佛士进入海上采油领域,全球石油价格从每桶10美元左右的价格一路上升到现在的100美元/桶,剌激各种资本进入海上石油开采领域,带动了石油钻井平台需求的大幅上升。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由于多个船东资金吃紧,莱佛士也出现了资金链问题,章立人将莱佛士船厂股份转让给了手握资金的中集集团。由此,原莱佛士船厂的核心“海工”业务,正式成为中集旗下重要的上升产业板块。

中集派出了集团副总裁于亚来领导海工这个业务板块。在海工板块业务不景气、给集团带来亏损的背景下,中集仍然坚持投资海工,在烟台投资建立了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把来福士船厂内原来只有六七十人的技术队伍,扩展到了近千人的技术体系。

中集来福士项目管理部助理总监邵永强对记者承认,当初进入莱佛士的原因,除却完善的工程条件,另一个因素是看中其投资2.6亿元的“泰山吊”(2万吨的吊点桥式起重机)。“原先36个月左右的半潜式钻井平台建造周期,现在已缩至26个月左右。”

2008年8月,中海油服(行情 消息 资金)务公司以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挪威船东公司Awilco,获得进入海上采油最为成熟的区域——北海海上采油区域的机会,并宣布它将建立一支海上采油船队进军国际市场。其背后的合作伙伴,就是中集旗下于亚领导的中集来福士。

五年来,来福士船厂已经为中海油服(行情 消息 资金)完成了四条海上钻井平台的订单。从这些船的名字上,清楚看到两个合作伙伴对于市场的期许,这四条船的名字分别叫“先锋”、“开拓”、“进取”和“兴旺”。今年9月27日,“兴旺”号已经完成了上下船体的大合拢工作。

于亚解释,挪威北海是全球作业环境最恶劣的海域之一,因而对于进入的海工装备要求最高。中集来福士已有3个平台在运作,甚至有的平台获得挪威船级社最高评价。

双轮驱动:海工院和融资租赁

·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成立的目的,即摆脱原来船厂单纯为制造工厂、没有学术背景的现状,不再简单地只接受来样加工,而是介入基础设计、扩展设计和详细设计的每一个阶段。意欲打造专业的海上采油船只制造企业。

·于亚认为,融资租赁是一个在设计和制造的基础上,叠加的商业服务模式。“一开始是挪威的订单,参照的是产融结合模式”。多项模式做下来,中集的融资租赁就了解挪威大型海工怎么运作的。

传统上,海上采油的船东公司较为倾向韩国船厂。因为韩国产品稳定性较好,尤其是交船期相当牢靠,具有较高的市场信誉。而“中国制造”在行业内并不受船东公司的信任。

在于亚看来,韩国、新加坡从业时间长,经验富足,配套能力强大。“人家说建造周期是30个月就30个月,个别的时候多两天。而我们做计划的前提是自己编制的,并不是多少经验堆积,所以到时候会有问题,船东也不信任”。

“海工制造变化的东西特别多,系

列性不强,可以说每个船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客户在建造的过程中会根据它的油公司等客户不断提要求。所以整个海工项目的交期对每个船厂都是特别头疼的事。” 邵永强说。

与章立人主导下的莱佛士船厂不同的是,中集进入之后,不但有生产条件的逐步改善,更注重技术领域的扩展。在过去技术部的基础上,中集来福士将技术部独立出来,2009年成立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

中集海工院副总经理滕瑶对记者表示,2004年初的时候,中集来福士整个技术中心大概在60多个人,目前整个海工院人数在700人左右。“我们团队做高端平台的数量在中国应该是排第一的,像半潜式平台是国内最前沿的海工产品,国内现在总共是8艘半潜式钻井平台,我们设计了其中6艘”。

“以前经常是被别人牵着走,但是我们现在知道如何做。”邵永强说,设计推动的整体技术实力提高,减少了建造过程中的修改,“我们现在有一个数据,目前生产的修改工时还不到2%,以前的修改工时则是超过10%到30%”。这也能保证如期完成。

作为海工驱动的另一只重要轮子,中集集团于2007年成立融资租赁公司。其客户不局限于中集自身产品,比如,为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的船舶企业提供了船舶“设计+制造+融资租赁”的整体解决方案。

不过于亚承认,相较于挪威三四十年的成功模式,中国企业还需要经验探索。

集体进军海工热潮

·钻井平台订单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大量建造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旧平台已开始淘汰;二是市场新增需求持续活跃,主要涉及高端深水自升式钻井平台如工作水深在400英尺(122米)左右或可在北海地区恶劣海况下作业的平台;三是墨西哥加快了海上油气资源开发的步伐,带来了大量自升式钻井平台需求;四是市场投机成分加大。

研究机构Religare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中国船厂所获自升式钻井船订单已占到全球订单总量的45%,而按合同金额计算,中国所获订单金额已占到全球订单总金额的32%。

在价格回暖及造船价格跌幅较大的前提下,国内船企纷纷转型海工装备,尤其是进入自升式钻井平台领域。于亚对记者坦言,积极来看,这使得海工的整个供应链会渐渐加快向中国转移,“但它也有很多隐患”。

海工的门槛非常高,每个船厂最少要有3-5年的学习期,学习期一过,可能这个高峰就没了。于亚说,一个国家顶多就是3-5家企业,现在韩国3家,新加坡2家,日本基本上退出,“中国船企进入,从客观上加速了海工出口转移的步伐,但可能在3-5年之后,又会退出一大批”。

中国船舶(行情 消息 资金)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王锦连认为,在过去几年中,中国一些骨干船企抓住机遇兼并国外的公司,壮大了他们海工方面的设计科技人员,“但是总体上我们这个产业里的高端人才,包括设计、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甚至于包括有关法律方面的人才都相当缺乏。”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12-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3 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本聚焦融资租赁业投资助推商业模式革新
2013年11月01日 01:50  第一财经日报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31101/015017186298.shtml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12-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14-1-3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瞧瞧,帮顶!!!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3-12-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11 19:31 , Processed in 0.041269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