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东加速打造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
上周五召开的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广东省装备制造业、汽车产业、钢铁产业、船舶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这标志着广东加快先进制造业的布局,拉开我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大幕。
根据国家十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结合广东实际,我省11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正在密锣紧鼓修订当中,在国家装备、汽车、钢铁、石化、船舶、电子信息、轻工、纺织、有色金属、物流10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基础上,增加了具有广东传统产业优势的建材产业。
广东首批出台的包括装备制造等在内的4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均为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的先进制造业。在新一轮的发展大潮中,广东正在谋求成为先进制造业等高端产业发展的新高地,全力打造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
钢铁业??湛江项目→布局主线,广州项目→做优,韶关项目→改造提高
广东欲打造世界一流钢铁基地
在国家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出台近半年后,《广东省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近日获得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这意味着广东钢铁产业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后有了一个发展的最新指引。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业内最关心的湛江钢铁基地的建设列入有关规划,“从规划来看,广东建设国内钢铁强省、打造世界一流钢铁基地的目标非常明确”。
广东省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冯炳文透露,广东近两年来大刀阔斧淘汰落后钢铁产能,到去年底全省已淘汰落后钢铁产能近800万吨,为湛江钢铁项目的建设打下良好基础,“在金融危机后出台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将为大企业进一步发展腾出更大空间,缓解企业在危机中的经营压力”。
另外据透露,为支持钢铁产业的发展,即将出台的《广东省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有望将成立广东钢铁研究院写入规划。
湛江钢铁基地列入产业规划
世界金融危机之下,钢铁行业成为受冲击最大的行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最新的数据披露,国内钢铁产能严重过剩,钢铁生产总量过高既成事实,这是否会影响湛江钢铁项目的建设?知情人士透露,《广东省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是在国家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基础上制订,湛江钢铁项目的建设已列入国家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也是《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之一,自然也是《广东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布局主线。
冯炳文表示,近年来广东省内钢材年产量约为2000万吨,而钢材表观消费量约达4400万吨,供需缺口在2300多万吨。
另一方面,建设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重点发展现代装备、汽车、船舶制造等产业是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容,未来广东对钢材需求也将适度增长,预计2020年我省钢材消费量将达到7000万吨,年均增长约3%。
“广东省内不存在产能过剩现象,但落后产能仍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继续淘汰落后钢铁产能,实施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是广东打造钢铁强省的重要方向,最终目的是使广东钢铁在品种结构、产品档次方面都达到世界级水平。”冯炳文说。
做优广州基地改造韶关基地
除了湛江钢铁项目外,广州钢铁基地和韶关钢铁基地两个本土老基地也是规划重点部署的对象。据了解,《规划》对于前者定位是“做优”,对于后者是“改造提高”。
在广州基地方面,将打造钢材深加工基地,在广州JFE180万吨冷轧钢板项目、镀锌板项目基础上,在南沙新建一条180万吨冷轧钢板生产线,以及钢材表面处理、深加工生产线等。支持广钢集团金莱带钢公司实施异地搬迁,在黄埔区迁建一条带钢生产线,提升产品档次;支持广钢集团珠江钢铁公司对现有系统进行配套和改造,提高钢水质量及产品档次,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在韶关基地方面,大力支持韶钢实施技术改造,淘汰落后钢铁产能,增配钢水精炼设备,提高钢水质量及产品档次,逐步培育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建筑、机械、汽车等行业用高等级棒线材、结构用板、大型型材的生产基地。
本报记者苏稻香
船舶业??
船舶产业园区建设列入发展重点
作为广东先进制造业的重要部分,《广东省船舶产业调整振兴规划》通过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后出台在即。记者从业内了解到,以中船集团等大型国有船舶企业和有实力的民营骨干船舶企业为依托,构建专业化、集约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船舶工业产业体系,把我省打造成产能千万吨级的世界级造修船基地和具有现代化技术水平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是规划的重要目标。
配套产业建设写入规划
广东造船业内专家指出,广东有关规划的出台对在世界金融危机中受重创的船舶产业无疑是“雪中送炭”,为广东船舶产业未来描画了一个蓝图。
根据有关规划,广东船舶产业园区建设被列入发展重点之一。广东船舶产业配套发展滞后是产业发展的掣肘,业内人士不止一次呼吁:“要发展广东船舶业,配套产业是关键”。在中国船舶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钱新南看来,就造船产业来说,产业配套对产业发展关系到船舶产业效率的提高。
目前,广东船舶配套产业正在加快发展。中船大岗船用柴油机制造与船舶配套产业基地已动工建设,预计2011年下半年正式投产,届时将年产1000万马力船用低速柴油机,成为我国最大的柴油机配套生产基地。广东省经贸委透露,我省在江门也正规划建设一个船舶配套工业园。
造船海洋工程齐头并进
广东是海洋大省,发展船舶产业不仅要发展造船业,还要重视海洋工程,这点也为规划所明确。
打造产能千万吨级的世界级大型修造船基地早已写入国家船舶产业调整振兴纲要和《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今年6月,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建造并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30.8万载重吨超大型原油船“新埔洋”号在广州中船龙穴造船基地出坞。这标志着我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的珠江口造船基地造船生产能力全面形成。
而根据有关规划,具有现代化技术水平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也是并行不悖的内容。中海油也与广东省政府签署协议,将斥巨资在珠海建设海洋工程基地。
本报记者苏稻香
装备制造业??产值总量居全国第一,大而不强成崛起难题
四年内打造两三家超千亿装备企业集团
在日前召开的省政府常务会议上,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包括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在内的四个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其实早在6月底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发展工作现场会就已为装备制造业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基调。业内人士分析,相关规划的出台,目的就是推动广东实现由“装备大省”向“装备强省”的转变。
涵盖汽车船舶航空风电核电等领域
记者昨日从省经贸委了解到,广东省同时还准备出台推动未来三到四年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操作意见。“正在加紧酝酿中,不日将正式出台实施。”
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即将出台的装备制造业发展操作意见将比《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更为细化,范围也将更为宽泛。记者根据部分材料获悉,意见将函盖汽车产业、船舶产业、医疗器械产业、航空领域、风电、核电领域以及大型铸锻件领域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的做法还有,通过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重点支持符合条件的重大技术装备项目,以鼓励和支持企业研发一批装备制造业国内、省内首台(套)产品,从而推进装备制造业创新体系的建设。
“到2013年我省的装备制造业要力争形成2-3家销售收入超过千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装备企业集团。”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完善产业链由大到强
广东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第一大省。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不久前广东省委十届五次全会上的话,让外界更加注意到,一向被认为是轻工业大省的广东“身态”已经“重”起来。
截至2008年,全省装备制造业七大类实现工业增加值6807.3亿元,剔除属消费类的轻工业部分实现工业增加值4403.4亿元,占全省工业的31.2%,约占全国总量的1/6,总量多年居全国第一。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目前,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了通讯设备、计算机及系统、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医疗器械、办公机械制造业、特种船舶及汽车等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领域,涌现了华为、广州数控、科达机电、迈瑞医药等龙头骨干企业,但核心装备及重大装备仍处于相对劣势。
然而,大而不强,成为摆在广东全省装备制造业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建立产业链是广东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当务之急。”接受记者采访的广东省机械研究所的专家则表示,广东虽是全国装备制造业第一大省,但部分行业产业链不完整,亟须配套产业链落地。
对于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些专家也提出,由于当前广东省装备制造产业链中缺乏高端优势企业的支撑和带动,整体产业链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不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袭击中下游企业受冲击严重。
本报记者谢思佳
实习生刘熠
汽车业??
区域重组已现布局南方之势
广东汽车业调整先行后言。日前省府常务会议通过的汽车业振兴规划,明确了兼并重组、电动汽车产业化、自主创新等方向,还提出要清理取消限购汽车的不合理规定。记者发现,今年以来广东汽车业在上述领域均已迈开步伐,随着规划的明确,汽车业调整与振兴将有效加速。
兼并重组四处开花
年初国务院颁布的《汽车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明确提出“鼓励一汽、东风、上汽、长安等大型汽车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兼并重组。支持北汽、广汽、奇瑞、重汽等汽车企业实施区域性兼并重组”。这就是“四大四小”,而广汽目前已经先行一步。
今年5月21日,广汽集团北上重组湖南长丰汽车,这是包括汽车业在内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实施后,第一个战略重组项目,也拉开了车企跨区域重组序幕。7月6日,广汽和意大利菲亚特集团在罗马签定合资协议,新项目将落户长沙,进一步深化了区域整合内涵。目前还传出广汽将和福建东南汽车、浙江民营汽车企业吉奥重组合作的消息。
广东省内另一重要车企比亚迪近日也迈开重组步伐。7月底,比亚迪以6000万元的代价将停产多时的湖南美的客车揽入怀里,并获得进入商用车市场的通行证,再次上演低成本扩张好戏。
新能源产业化锁定电动车
目前比亚迪汽车已经在发展电动汽车方面取得领先。比亚迪在车载电池方面优势明显,已经推出首款双模电动车F3DM,今年可望面向普通消费者销售,并因此成功获得“股神”巴菲特的投资,以及和德国大众汽车结成技术联盟。购入湖南美的客车之后,比亚迪还将发展新能源客车。
广汽集团也在争夺电动汽车主导权。7月中旬,由广汽集团牵头的广东省电动汽车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成立。联盟计划在2至3年内掌握若干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并实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汽车批量生产;3至5年内完成完善的系列电动车型研发及生产平台,搭建成1至2个国内先进水平的电动汽车公共服务平台。而5至10年的长期目标,则形成有特色的自主品牌的电动车产品系列。
除在电动车领域的自主创新之外,广汽集团自主品牌轿车也将于明年正式上市。
明确取消限购汽车不合理规定
“清理取消限购汽车的不合理规定”也首次被明确写入规划之中,这意味着像汽车“限小令”(指限制1.0升以下汽车的上牌使用)这样的规定将不会再出现,目的则直指“营造良好的汽车消费环境”。
在去年实行的汽车消费税新政中,微型汽车重新得到政策扶持。国务院汽车业振兴规划更明确规定,两三年后,“1.5升以下排量乘用车市场份额达到40%以上,其中1.0升以下小排量车市场份额达到15%以上”。这一规划直接宣告“限小令”必然将被废除。广东省汽车规划无疑也契合这一精神。
目前,将汽车排放量和财税挂钩的最新政策正在工信部酝酿中。“限值标准+财税政策”已成为汽车发达国家通行且有效的做法,而我国最终也将制定类似政策。通过市场疏通而不是行政性强制规定的办法,来净化汽车消费环境,正成为一系列政策新思维的核心。
本报记者陈志杰
相关报道
工信部:重点行业上半年数据回暖
昨日,工信部发文,公布钢铁、汽车、船舶、黄金、有色金属等行业在今年上半年的运行情况。工信部表示,今年上半年国家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发挥了重大政策效应,汽车、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回暖态势明显。
汽车:产销创纪录
工信部发文显示,2009年1—6月汽车产销量保持高位增长,连续4个月超百万辆,不断刷新历史纪录,政策性因素成为促进今年汽车产销增长的主要动力,结构性增长是当前汽车工业发展的突出特点。
汽车产销保持快速增长:2009年1—6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97.70万辆和608.81万辆,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5.09%和17.66%。其中,乘用车市场稳步增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如果汽车金融、兼并重组等政策进一步推进,有理由相信下半年汽车产销会延续目前的良好态势。
有色金属:逐渐恢复元气
在中国旺盛需求以及西方乐观数据的支持下,7月份以来有色金属价格快速反弹,并再次创出年内新高。其中,镍和铝分别以17.0%和16.9%的当月涨幅居前,而铜、锌和铅当月涨幅则分别为15.6%、13.4%和11.3%。
而在去年遭受重创的有色金属行业,工信部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正在逐渐恢复元气。
安信证券分析师衡坤表示,“伴随着经济复苏步伐的加快,有色金属价格有望继续上涨。”
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
工信部发文显示,我国钢铁行业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影响最大的产业之一。
“供需矛盾突出: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对钢材需求的拉动主要是以长材为主的建筑用材,而对以高附加值产品为主的工业加工用板材拉动作用相对较弱,板材供大于求的矛盾更加突出。”
据悉,今年上半年生产粗钢26658.29万吨,按照6月份日产钢量计算,年生产水平达到6.01亿吨,超出去年国内市场粗钢消费量近1.5亿吨。
此外,纳入统计的71户大中型钢铁生产企业,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销售收入9550.3亿元,同比下降28.07%,实现利税366.29亿元,同比下降77.74%,实现利润17.25亿元,同比下降98.32%。应该指出的是,5月份钢铁业开始盈利,上半年总体初步实现扭亏为盈。
本报记者胡剑龙郭小戈
实习生徐攀攀 |
-
参与人数 1 | 奖励 +30 |
热心 +2 |
金币 +1 |
时间 |
理由
|
送人听闻
| + 30 |
+ 2 |
+ 1 |
2009-8-6 22:41 |
论坛有你更精彩! |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