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hefeiddd

生命的本质一吸一呼----------交易的本质一买一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一、初禅定,从离生“有寻有伺”静虑,就是离。古代的翻译,鸠摩罗什法师那个时候的翻译,离生喜乐。简单明了,清清楚楚。玄奘法师的翻译,也简单明了,清清楚楚,又加了一点注解。初禅从离生,没有用喜乐两个字了,有寻有伺,初禅就是说你静坐在那里,还在寻找呢。有没有达到定的境界,那么有寻有伺这个寻找,我用现代话比方,等于你拿一个电线的插头。插头在哪里呀,试一试,不对,没有插上……这里,这里(插插头的动作)“有寻有伺”,咚,一下插上了,这个伺,有寻有伺。那么从真实的翻译,我们大家尤其青年同学们,你们读佛学院都听过了,离生喜乐,初禅都会讲了。








我们现在恳切的,真实的,很踏实的讨论一下,不管你念佛也好,打坐也好,或有没有打坐都没有关系。你初步的修养,到达了离生喜乐的境界,有没有?假使没有,我们也学道学佛,或者进入佛门,换句话,你没有得到佛法的享受耶。所以自己的,凡夫的思想、情绪,身心都改变不了,只要达到初禅的境界之一,身心,身体,整个的肉体,包括里头的气脉,包括精神思想,乃至个性作风都会改变,自然会改变。初禅境界,你注意“离”,为什么加一个离生喜乐?脱离原来旧有的习惯,同时由精神跟肉体的作用,慢慢修养到最高处,有脱离之感,有解脱之感。换句话说,精神、身体有升华的境界,就升华了。那么有离,有脱离之感,而生出来什么呢?喜乐。








不要随便看喜乐,你一看就懂了,多用脑筋想想。“喜”心理的状况,心理每一天最苦的环境,最脏的地方,最不如意的事,嘿……自然会喜欢的,没有事,弥勒菩萨这个相一样,每天咧个嘴都在笑的。打你一个耳光,嘿……你手痛了没有?对不起啊,不要把你手痛了。骂你一声,也嘿嘿,对不起啊,对不起啊,不要生气。就会这样。这是比方,有脱离之感。生出来生理、心理,都在转化。离生,喜,心境都在喜悦境界里头。“乐”,生理感觉的状态。







你看我们一个人,活著每一天,自己也很健康的人,你觉得自己有快乐吗?不见得,不是里头难过,就是那里眼睛不对,再不是牙齿痛,就是两个腿盘久了,腿又麻,又酸。说打坐禅定很乐,盘腿我的妈妈,好苦哦,一点乐都没有,离生喜乐,我只有今生受苦啊,也得也初禅的一部分了。两个腿盘著,叫我坐在那里半天不动,没有得离生喜乐,得个现生受罪,对不对?这一定都得了的,就没有达到初禅,有脱离之感。喜乐,乐的状态,我告诉你,所以修密宗讲气脉通了,什么道家叫奇经八脉通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真正气脉通了,奇经八脉通了,为了什么?为了达到初禅的离生喜乐的“乐”。“乐”是什么,得一个非常快感的境界,这个快感的境界一来,什么男人想女人,女人想男人,对不住,离。一点事都没有,不相干,不需要了,因为他的本身发起的乐感,超越了这个,这个情形,所以弥勒菩萨后面还有瑜伽师叫菩萨内触妙乐,你生命内部,触到、碰到,插头对了,发生一个奇妙的一种快感,超越了现实世界,现实生命,内触妙乐,这叫离生“喜”,心理的状况,“乐”,生理的状况。那么在这个过程里头,就是密宗,所以我们大家看到西藏密宗一个最了不起的,讲气脉啦,奇经八脉,中国的把这个身体,“奇经”你们都知道吧,都晓得吧?不要客气,在这个地方也不要谦虚了,在别的地方不要傲慢了,奇经八脉,大家修道家的,最喜欢搞这一套了。








    
   督脉从背上起到头顶,对不对?你们都知道,我随便讲一点,任脉从舌头起,到头顶转到这个地方眉间,这个地方是督脉范围,舌头内部接上来到下一步,转过来跟督脉汇合海底,这是任脉。腰里头一圈横到是带脉。由丹田起一直通到喉咙通上面,叫做冲脉。密宗叫中脉。有人注……特别论辩,冲脉不是中脉,中脉比冲脉高,随便怎么论辩。两个手的左右内外阴维,阳维,合起来叫奇经八脉(南师讲时,边说边比划,仅看文字不知能否清楚)。这奇经八脉,不在医学的十二脉以内的,当然在身体内部,在医学的范围里头,特别所建立,这个生命有没有这个东西,中国这个医学道家配合,的确有这个东西,有这个作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如果你们打坐,坐得好了,奇经八脉自然会通。通了以后,大家就有特异功能了,有气功了,给人家治病了,那个没有真通的啦。真通了,连你老了的骨节都软化,同婴儿一样。奇经八脉通了,十二经脉一定通了,所有的内部的情况整个的转变,不能说百病不生,至少啊,就是生了一点小病小苦,很快就没有了,这是奇经八脉。这个西藏的密宗呢?不讲这个奇经八脉,他讲三脉四轮,四个部位,实际上是三脉七轮,这个身体的范围。








这都是科学哦。不是你们诸位大医生、大博士们,神经解剖。在血管脉管里头找不到的,可是,真有这个东西。这个是现代西医,医学要好好的虚心去探讨,去追寻了,那么三脉四轮是怎么样三脉呢?由头顶百会穴,我们中医讲叫,中国道家叫百会。什么地方百会?我们婴儿生下来,那个头顶还在碰碰碰跳的,婴儿还不会说话的,那个地方,百会穴。等到这个婴儿,那个头顶盖这个碰碰碰跳的,长到实在了,就开始会说话了。







由这个穴道一直通到男女这个海底是共同的,一条线,这个叫中脉。那么你修持用功,奇经八脉还没有什么稀奇,真打通中脉,就非常难了,打通中脉,随时在定境,每天在蓝天的境界里。所以密宗有些图案画得蓝的、黑的,这个五色就代表,在某一种境界里头的色境界,有色相的境界。





   这是心理跟物理,心物一元所结合的真实的境界,你吹死了都没有用。



   你说学禅宗的,我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你见鬼不是鬼,你活见鬼了。那个还是外形的境界,你内在的境界,真实来的,它是个科学的,心物一元的功力就在这里,所以中脉打通是这样,中脉很难通。所以,印度的Yoga瑜伽,瑜伽把它比成一条灵蛇,灵蛇,这个中脉的根根,一条灵蛇一样,灵魂活动一条蛇,每个人生命都带著有。这个灵蛇,中国道家把它比成什么灵龟,北方玄武大帝脚下踏的一个乌龟。它这个头都缩进来了。就是说这个生命,父母所生胎儿,带来就有这个功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14般舟三昧与气脉





这个禅堂的因缘,是妙老的法布施,李传洪的财布施,他们两个财法二施等无差别,这是佛法的成语,但是我的理想中以为蛮大的,因为我这个头脑不行,结果来看小小的禅堂,还不行,我们总希望中国人自己有一天把自己的文化,变成一个非常伟大的禅堂,免得戴思博那些外国同学们笑我们,戴思博不会笑,日本人都在笑我们,你们中国人自己讲禅宗宗主国,一个禅也没有,一个禅堂的样子都没有,看我们非常看不起,也真是的,值得他们看不起的地方。








假定我们还有机会再来,不一定是北普陀、南普陀、东普陀、西普陀都可以,看你们诸位的发愿吧。为什么有个禅堂,共产主义,集体共修持,集体共同进修,一个场合,就是昨天提到出家人的六和敬的精神在实习,真做到了,生活衣食住行都在一起,一个大禅堂,所有人也睡在这里,住在这里,打坐在这里,活动在这儿,那就是大同世界的社会,共产主义理想的场合,社会主义真发展到只有资本主义有钱才做得到,还是我那四句话,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主义的福利,资本主义的管理方法,中国文化的精神。如果我还活著,希望有一天你们做到,我看一眼,然后一笑,再见。那也很高兴。那中国人有自己的文化地方,现在全国没有。






    
   禅堂,答案是为什么,是我们中国的佛教大师所创立的集体共修的地方,像庙子、丛林,也是我们中国文化所创立,在佛的传统里头,出家人每个人单身各自在外面化缘,不修庙子共住,到了中国来改,在佛教的规矩出家人不可以种地,也不可以做生意,也不可以谋生,到中国的祖师,马祖、百丈两位老师跟徒弟,师父跟徒弟改了,变成丛林,当时给人家骂得不得了,佛教界骂他两个人破戒比丘,犯法的。他就改了集体共修的丛林,集体共修的生产,可以种地,自谋生活,不靠社会,是这样的,这个不多讲了,讲下去很多啦。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禅堂里用功打坐,以后起来就是……,真的修定啊,四个字嘛,坐是打坐,行走路,也要定,行、住站在那里,住就是站在那里不动也要定,坐,睡在那里也在作功夫,生活的四大威仪四大规范里头都在修行,一分钟都不能松,这是禅堂,一秒钟都不能松,所以我的理想中想改良的禅堂,每个人就是你们坐禅这个长凳子,还要宽一点,长一点,多个一排两边有一个一半的范围,前面是打坐的,要睡觉通到后面,统统在这儿,那这个地方算什么,屁股都转不动,







所以,我原来想想,老和尚给我的命令,我最怕他,这个老和尚,我就要来了,我想大概你们这里听说一、两百人,凑个几十人,外面再加一点,我还不敢说,一说了,我的风声一放出去,大概台湾可以来很多很多,各地各国,你看戴教授从法国巴黎都赶来,从美国赶来的,那……太多啦,那受不了,这个禅堂要挤破了,我敢说,人家问我,我说我大概要出门,到哪里不知道,到大陆去,算不定经过厦门,都是这样骗人,罪过,罪过,犯了戒,我自己犯了妄语戒,说假话,真的,现在给大家提出来,我坦白,有罪,不要给我戴帽子就好了,这是向那些没有到他,我骗了们的同学们道歉。禅堂所以这样,本来不是……








   坐了一堂,起来就走,叫做经行,佛学里面叫经行,经行就是走路,不是散步哦,有规矩的走路。经行很重要,佛法里头有一种修法,修行的方法,叫做般舟三昧,我们有位师父现在在那里,(从智)首愚法师,现在在下面讲堂里,要他在那里坐镇在那里,他经常玩这个,搞这个事情,玩,我讲话又是犯了戒,什么戒,好好的佛法,我偏要讲个玩,这叫绮语戒,好像是幽默,说得不正经,这个就犯戒了,所以戒律很难,像我啊,不敢谈戒律,我一天到晚犯戒,随时守戒,随时犯戒,靠不住。






般舟三昧有一种修法,像这个禅堂里,上面吊的都是绳子,一条一条绳子吊下来,没有凳子、没有椅子,没有床铺,什么都没有,光的,一天到晚在走,慢慢在走,走到累了的时候,要睡觉了,拉到绳子挂在上面,不准躺下,不准坐到睡的,智者大师能够开悟,得道成功,修这个法门,有时候,七七四十九天都在走哦,不能坐、不能站,充其量累了挂到绳子上面拉著休息一下,走到一、二十天,两个腿呀,腫得水桶一样,胀起来,拖不动了,路都走不动了,不要走,慢慢……下去,再以后,慢慢腿胀,又缩小,又恢复了,然后这个……,在禅堂里面好像飞鸟的飞翔一样在走,百病都去掉了,都到腿部去,智者大师,你看他的全集,修这个般舟三昧,念念在念佛中,到了最后,到了时间了,满期了,休息下来,躺一下,枕头还没有靠到枕头,大彻大悟,成佛了,就是修这个法。








所以经行,经行的方法很多,转圈子,修般舟三昧在大殿禅堂是这样转,还有密宗的经行呢,密宗在山里头,有些专修的人,譬如我们这个禅堂中间这个走廊,两边一个柱子,那边柱子两条绳子,绳子上面套了一个竹子的筒子,竹子空心,一个筒子。密宗经行筒子,那这要表演了,还是这样,等于在打坐入定,假称啦,冒充入定,这个手抓著绳子,这个手抓到了,怕自己入定忘记了在走,忘记了方向跌倒,转过来,抓这一手,转过去抓这个,走直的。







后来有些禅堂走的,过去有些禅堂我看过,禅堂又小,旧的建筑,打七的时候,一天吃七顿,大家吃素的肚子饿了,看到点心好啊,拼命的吃,吃下去打起坐来,上在,呃……,下面,扑……,那个空气又不流通,那个味道,好受哇,五香俱全,受不了,加上不洗脚,两个腿一盘,那个脚趾鸭的香港脚的臭味臭出来,那真是啊,香花供养呀,那个味道,然后走起路来是这样,然后一百多人就一喊,起哦……,那我们这里一叫,政府当然听到,怎么这一群人在这里造反,练兵啊,那不得了,这些老规矩后来都搞坏了,不对的,这个人这样久了以后,所以过去那些老和尚出来都是这样的,他觉得守规矩,违反的,都不对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5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佛的戒律走,就是比丘的威仪,出来,目不斜视,前面看正的,不能左顾右盼,眼睛开的,只看前面两、三步路,动都不动,肩膀是甩开的,这个肩膀,气脉都活动了,大步、端容、整肃,你看我常常在路上走路,看人走,我常常有些同学跟著我,你看前面那个人有心脏病。老师你怎么知道。你看他走路,有心脏病这个手,这个手只甩了一半,这个手甩得很厉害,心脏问题。有些人腰部有问题,这个手不大动的,这个手甩得很快,腰有问题。








所以很严肃地,平正、端正、慢慢,心境还在打坐中间呢,四面不管。你看你们有些身体,尤其我在香港常常讲的,香港街上,不像北京啊,北京人喜欢或成都,悠哉游哉,慢慢地,我们这些老朋友们,官又大,步又大,最后这样,下了汽车,唱京戏的出来,咚,哈,是这样。其它的都市,我急急忙要去赚钱,香港,所以,每个女孩子男孩子背上都弯的,背个包包挂在那里,下班的时候,穿个高跟鞋,每一个都是病,好可怜,这个世界上。你看有一个人,很端容正走的,很少,健康。所以这里呢,本来打坐以后,要起来经行,我到这里一看,不敢,电话里已经听到了,所以骂他们,派来的这几位同学怎么搞的。








老师,没有办法,改了又改,改了又改,好痛苦,人多啊。他们跟我惯了的就排成这样,不能转动,只好走“之”字形。我说,那些年纪大的,要转变的时候,还装冒充,一碰到凳子,就不得了啊,不能动,到这里一看,我说这个怎么经行,这个禅堂走一圈,你看一个人这一脚踏到这里还要手甩开,占了多少面积啊,不能,所以我就改变办法了,只好拿嘴巴来吃苦啰,多讲一点给大家听,少一点实行啦,刚才看他们走走,蛮舒服的,等一下试试看。







    
   然后讲禅堂里有时候叫“起”,叫错了的,“起”是个咒语,这是禅宗套了密宗时头搬过来的,“起”这你们学华严字母,就晓得“欠”,大日如来是密宗的毗卢遮那佛的修法,五字经的咒语,嗡、尾、啰、吽、欠,这个大咒子,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的基本咒子。那个欠,就是空,万法皆空,不要写了,不要写,那个秘密就是露一下就不能再搞了,再搞了还不叫秘密,我没得戏唱,要留一点的。所以这个“起”,禅堂就是念“起”,“欠”字就是空,念头空,身心空掉了,这是梵文过来的,不是喊起来的“起”,起来干什么,造反,“起”你躺在那里多好,起个屁,这样,我们等一下走一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5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还有禅堂里过去有监香香板,我不是给你们讲过,传到日本以后住了禅堂,跪在师父前面,师父啊,你给我消点业,拿到这个香板就打下去了,打他的背,打他的膀子,有些人拼命要香板,请师父你打一下,好像打一下就消了业,那个业,心不能了,打得消吗?打死你也没有用,那个业,枪毙了你,你人是死了,那个业还是带走的啊,因果报应那个业力,做了坏事,你死了身体没有用啊,不是给你们讲过佛的四句话,怎么说啊,纵使经百劫,下一句怎么样,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那是真的,没有错啊。









所以香板不是打人的,香板上面过去写的两个字是“警策”,警告你的鞭子。那么后世有些禅堂,有些人做班首的,拿到香板很多,背在上面,有时候真的看你一昏沉,有些呢,脾气不好的,没有修养的,这个年轻的和尚坐禅堂正在头低一下,昏沉了,他“咚”就下来,那还不如去做刑警队,随便抓一个人来打一下就对了嘛,不是这一回事。香板的故事也给你讲过怎么来源,不过我现在为什么讲到香板,我们的香板,过去禅堂是这样顿地下,我不是哦,就打到地下来的哦,这个记号就是正在走的时候,一香板,一下,通通原地站住,







不是叫你站住哦,正在你走的时候,你心里头或者是禅堂参话头、念佛、念咒子的,一香板一下,身体不准动,念头也空掉,一下你就算不定一香板就把你打出来悟道了,这是香板的作用,这些整个都要改良,这些香板啊、行香,经行也叫做行香,这些规矩历代,但是我们所改良的这个方法,你们青年出家同学们也不要随便学去用,一个条件,照我的方法你可以用,你自己认为修持经验都有心得了,看某一个人已到了什么程度,一看已经懂了,没有他心通至少要通个他心嘛,那么可以玩这个,不然的话,规规矩矩老实坐在那里修行算了,这些给你讲一下。







    现在,我们试验一下。 (大众行香) 抬起头来,眼睛正视,心中无事,在静坐一样,肩膀甩开,慢慢的走。


   这个经行行香的事,因为场地的关系,不可能,可是我们这些有这个,原来跟过我打过禅七的好几位同学,到现在心还不死,还要我试,我说试不了的,你们要试,晚上的时候你们做个示范给他们看试试,但是注意,当年我拿了香板是站在中间的,每一双眼睛每一个人连肚子里头都要把它看通了,盯在那里,你现在要我站在哪里啊?我只有站在墙壁上去,没有办法了解每一个人的生理状况、心境,这个场地展不开了。





   现在我们还是继续上我们的课堂吧,把禅堂改成课堂,刚才这个记录邵康节这首诗,不是讲文学哦,这同大家修养用功尤其讲安那般那,出入息,禅定的功夫,进入、出来,讲身体气脉状况,生命的道理有密切的关系,这首诗拿出来,刚才记录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5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邵康节,宋代的大学者,讲到研究易经的,能知过去未来的,谁也逃不开他的范围,不过他讲修道的原理做功夫都对,可是他本人,可惜了,本人并没有真做到这个程度,所以他活到六十多岁就走了,快到六十多一点点,可是他的身体,因为脑筋智慧太高了,可以说,以我看法,身体用脑过度了,身体是衰弱的不得了,夏天出门坐在车子里头把窗子都要封掉,一点风都不能吹,但是康节先生,邵先生一出门是不得了,老百姓,这是邵先生过来那个车子,受人的恭敬,那是自动自发的,









所以今天研究易经的象数能知过去未来之学,乃至于算命看风水等等,算命看风水是个科学,风水叫勘舆,原来叫勘舆之学是讲地……,地文物理解释给你们听,地文的物理,天文、地文,所谓风水、风水,避开那个风,避开那个水,得一个最安详温凉的一个地质,所以原名叫勘舆之学,土名叫风水。算命也是个科学,所以很多人说,迷信,我说你少吹了,我们当年都学过,不过现在根本不管,懒的动了。父母几时怀胎,怀了以后,你几时成长生下来,那个时辰同这个物理的、世界的气运有密切的相关,他也是一个科学,不过一般人搞成迷信了,同宗教一样,给大家搞成迷信了,不是他本身学问的毛病,是一般人的智慧不够的毛病,








现在讲风水、算命、卜卦,一切等等,上到天文,下到地理,离不开《易经》,我们老祖宗,这个真正的传统文化《易经》,这个原理,所以我们讲中国文化第一本经典的经典,经典里头的经典,什么书呀,《易经》,是经典里头的经典,书本里面的书本,哲学里面的哲学,中国科学里面的真正的高作。邵康节是通这个易学的,因此他讲修持的这个原理都对的,你看这首诗说,耳聪目明男子身,自己的感叹,天生下我来,变成一个人,当然他是个男人,女人、男人一样的这是平等,耳目聪明,耳聪,耳朵好,声音听得清楚叫聪 ,








所以中国的聪字从耳朵旁,学问都是耳朵听进来的,所以叫聪,明,从目字,两个眼睛好,所以叫耳聪目明。男子身,一个完整的身体,佛也那么讲,佛说什么人才能学佛,第一条,暇满之身难得,暇就是闲,空闲的闲,闲暇。为生活奔走忙,为事业、为做官忙,功名富贵忙,或者是很多为爱情而忙,没有时间修行,闲暇之身难得,所以像我们这些老朋友们,功成名遂退下来了,闲暇之身难得,第一个福报。







睱就是闲暇,有空余的时间了,有自由的时间了,“满”身体还健康,眼睛看得见,耳朵听得见,没有病、没有苦,圆满,暇就是闲暇,满就是圆满,身心都还是健康,暇满之身难得,很不容易得到,佛说的,所以有暇满,像你们年纪轻轻万事不管,头发剃得光光的,父母也不管了,然后自己是志向高超出家了,那两个老头子,老太太,在家里天天担心,不晓得他对不起你,你对不起他,不知道啰,暇满之身难得,这是有福报。你们既然出来,有闲暇的时间,结果闲暇的时间自己在浪费,圆满的身体,精神,自己不向正途用,对不起自己哦,浪费一生是糟糕的,所以暇满之身难得。所以邵康节第一句诗也就是这个话,耳目聪明男子身。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5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洪钧,我们道家写《封神榜》就把它变成一个上帝了,叫洪钧老祖,实际上这是后面写小说乱编的,“洪钧”这两个中国文字代表宇宙,就是现在讲宇宙,这个大宇宙,“洪”就是洪大,这个“洪”是代表大同那个宝盖,宏忍法师那宏一样,代表伟大,“洪”所以讲洪……,讲皇帝,洪福齐天,这个大的福报就是这个洪,洪福齐天是这个洪,不要擦掉了,擦掉了不洪,洪。







钧,钧是什么意思啊,“钧”等于一个天平的拿到中心的这个叫“钧”,所以从金字旁,一个天平的秤这个中心摆在那里,平等,就是宇宙的中枢,一个政府的中枢,一个机器的中心,把这两个字兜拢来,洪钧就代表天地代表宇宙,在基督教代表了主、神、上帝,在佛教代表如来,代表……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一言以蔽之,洪钧代表了一个伟大的生命的来源,这个主宰,一个代号,






所以写《封神榜》的人把它变成了叫做“洪钧老祖”了,等于把老子变成太上老君了,这就是人的聪明,乱变的,由他去变吧。他第二句话说,洪钧赋予,赋,你看到的是这个赋,赋的意思就是给你,这个中国字,赋就是给你,北方人,北京人叫“给”,拿个东西给你,就是我送给你了“给”,你就拿到就是了,他给你了,赋予也就是给他的意思,他说我们生来一个人身已暇满之身,难得而得到了,上天给我们。







洪钧赋予不贫贫,太富有了,不算穷,自己这一生的生命,要好好珍惜去用呀、去做,就是这个话,变成文学境界,洪钧赋怨天怨地,有这么一个健康的身体,有这么一个还聪明的头脑,不错啊,富有得很,本身的财予不贫贫,不要怨恨,不要富很够了。还有第三句麻烦啦,他用《易经》的道理,因探月窟方知物,怎么叫“月窟”,这个解释,坎卦,这个坎卦代表月亮,图案也代表水,这个坎卦,离卦两个卦都要画,坎卦,离卦,代表水,代表月亮,坎卦。离卦,离中虚,坎中满,离中虚,坎中满。(指点写黑板的同学画坎,反复说之)。







离卦代表日,太阳代表火,这是……所谓八卦,八卦,不是迷信,为什么我们祖宗叫做卦呢,你读古书研究《易经》要命的,我们翻开《易经》,老师啊,怎么叫做卦,卦者,挂也,解释完了,卦字,加个提手旁,卦就是挂在那里。天上挂一个太阳,挂了一个月亮,天上还有风还有雨都挂出来给你看的,所以叫做,卦者,挂也。自然界的现象很明白摆在那里,就叫做卦,就挂在那里给你看,很明显,没有秘密,所以古书什么卦,什么叫八卦,卦者,挂也。我们当年小的时候问老师,老师,什么叫卦,卦者,挂也。卦跟挂什么关系,那时候我们也不懂,卦……就算了,其实就是这个意思,卦者,挂也。








你懂了,知道古文的解释就对了,现在不需要那么多。因探月窟方知物,这个坎卦是代表月亮,坎卦,水,你这个月字没有写。这个坎卦这个图案,离中虚,太阳里头你看中间,是空的有个洞这个图案,离卦代表太阳,太阳怎么中间有个洞呢,这是代表这个太阳,我们古代老祖宗,这个圆圈,这个圆球中间太阳里头有个黑子,所以阳中有阴,就是离卦的现象,外面两个代表阳,中间这一笔代表阴,就是这样一个卦,阳中有阴。








坎卦呢,相反的,这个坎卦,外面是阴的,月亮,里头有真阳之气,所以叫坎,这个了解了。他说我们现在变成人以后,这个生命的功能,现在在我们这个人体上面在哪里呢,因探月窟方知物,我们现在变成身体长大了,身体也变成,虚了,阴的了,但是阴中有一点真阳之气,生命的功能在你身上,在你哪里呢,在你的,刚才介绍的在海底,在我们的生命的根根那个地方,就是刚才介绍的灵蛇,什么拙火,那个地方,







所谓,因探月窟方知物,始知道,才知道修道这一条路线是怎么来的,把身体想修到健康不老甚至不死是怎么来的,未蹑,这个路脚踏上去、爬上去,要爬到天上,看这个宇宙生命,未蹑,上天这个宇宙的根根在哪里啊,未蹑天根豈识人,上面这个乾卦代表天,天的根根在下面第一笔,第一笔阳中有阴,一动了以后,阳中有阴,一动,阳中有阴,一动乾卦,阳中有阴,乾卦,下面一爻,乾卦的下面一爻(此段中南师不断指点写黑板的同学,文字显得不连贯),擦掉,对了,就是巽卦,上面是乾,是天,下一卦一爻,你请闫先生写了,这是巽卦,巽卦代表风,宇宙间的气,未蹑天根豈识人,








你的气的根源,不在呼吸两个鼻子那里,在生命的下面,发动的生命能,天的根,你才知道自己这个人,这个肉体的生命怎么存在的,所以讲安那般那呼吸的并不是完全只注意鼻子啊,全身十万八千个毛孔都在呼吸往来,每一个细胞的本身,每一个它自然都有呼吸啊,这是,未蹑天根豈识人,他说那你做功夫怎么办呢,乾遇巽,乾代表这个整个的完全的生命,天体,乾遇巽时,风一动,气一来,所以一阳初动处,参考邵康节还有两句话呢,一阳初动处,阳气一发动,万物未生时,就是你修定修证到一念不生,完全清净,念头没有动,又浊睡觉,又不是散乱,一念清净,这个是一阳初动处,这个是生命的根本,万物未生时,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









所以讲,你看道家、儒家、佛家都一样,代表方法讲得不同,乾遇巽时观月窟,第四句话,地逢雷处见天根,这个地是坤卦,坤卦代表地,下面打雷了,地底心一个阳能发动了,下一卦第一爻连起来,就变成震卦,地逢雷处,震为雷,阳能在下面发动上来,地逢雷处见天根,你才晓得生命的根源从下部发动上来,你只要把握住,是真把握住了,地逢雷处见天根。所以你真做呼吸往来的话,刚才提到庄子的话,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上面顶也开了,







密宗讲开顶,上面百会,百会穴也打开了,百会穴,打开了,不是头盖骨裂开,自己晓得气脉的路通了,天线接上了,下面呢,海底同地线也接上了,这个雷达都修好了,本身就是个雷达,地逢雷处见天根,宇宙是个圆的,天地线都接上了,就通了,所以讲,天根月窟,顶与地,闲来往,你身体生命整个的健康,三十六宫都是春,都是温暖的,都是安详的春天,三十六宫,不是说做皇帝的后面三十六个太太,三十六宫、七十二苑,皇帝也套用了这个话,自己把它偷来用。三十六宫,在气候的物理上讲,一年二十四个气节,十二个月份,一个周天叫一年,一年是十二个月份,包括二十四个气节,三十六,这一天到晚,这一年代表了这一生,你的身心永远都在快活中,所以离生喜乐,定生喜乐的境界中,这首邵康节的名诗名句就说到这里。









我们为什么引用到这里呢,因为讲到离生喜乐,禅定修行,得到静坐的那个境界之后,得乐的境界就是这样,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真正的安那般那就是这个气脉,并不是在鼻子里头的出入之气哦,所以人家讲得定,气住脉停,呼吸的气,不呼也不吸宁静了,脉停嘛,慢慢的,要深一步,心脏一切等等脉,血液的流行慢慢,非常温和、非常缓慢了,既不会血压高,又不会血压低,很均衡的,那才是三十六宫都是春,然后,你的身体内部,五脏六腑都换过来,这样初禅要达到这个境界,就叫离生喜乐,离,有出离之感,喜乐,喜是心理的状况,乐,是身体的状况,这个我们已经讲过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5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那么如果到了初禅的境界,甚至要达到二禅境界,在佛法的显教、密宗四禅八定,不参考,说定是共法,你不参考中国道家,正统的道家,我这里有个声明,旁门左道乱七八糟都说有道的太多了,正统的道家,这个真正的安那般那做好了,自己生命功能气机充满了,整个的身体会变换,但是真正得定,与身体的变换,这个要九年到十二年的专修才能做到,九年到十二年的专修,这个才可以,






所以你们大家都讲修行要专修,专修,是找一个地方,万事不管,专门修持,你以为闭关一百天,闭关三年、五年就做到了,不可能啊,以道家来讲,你看道家的话,我们算算帐看,百日筑基,道家来讲,一百天里头打基础,百日筑基,一百天只有三个多月,十月怀胎,等于男女生一个孩子一样,十个月怀胎,三年哺乳,九年面壁,然后嘛,就修得成功是神仙,不过神仙有分五等,鬼仙,神仙分五等,鬼仙、地仙、鬼仙、人仙,人中之仙,仙鬼仙在上,鬼,鬼仙、人、地仙、天仙、大罗金仙,分五个阶级。








修道没有成功,学佛没有成功,但是心还能专一,死了以后,不是普通的鬼,是叫鬼仙,进入鬼道了,所以世界上有些人有特异功能的,或者听到什么有些人未卜先知啊,都靠另外一个力量的影响,那都是鬼魂、鬼仙给他俩通电,附在他的脑子里,他那个脑神经如果叫朱医师来检查一下,他的脑神经里头是不是多了一条线路,少了一条线路,才有这个特异功能,所谓有特异功能的脑神经这个脉道的线路,一定在某一点上有一点问题,不过检查,很难就是了,这是鬼仙。







人中之仙,是活到的人,健康不老,不一定是不死,所谓……,神仙有标准的,身轻如叶,身体轻的像树叶子在空中飘一样,身轻如叶。夜睡无梦,行如奔马,随便怎么跑步走路跟马那个一样快,轻灵,而且可以辟谷了,可以辟谷了,就不吃人间烟火了,不吃人间烟火,这个不过是人中之仙而已。再进一步呢,地仙就不同了,《楞严经》上提到,地行仙寿命可以活到一万、十万岁,佛也承认的哦,你翻开《楞严经》十种仙,这十种仙,佛说他没有成佛,就差了一点没有大彻大悟,他的境界是很高的,地仙。








到天仙就不同了,那当然不要买飞机票啰,到太空去也不要买票了,一阵风就过了,风也没有,一阵风,这是天仙的境界。到了大罗金仙就是佛的境界了。这是道家的仙分五类。刚才讲十月怀胎,百日筑基,你想一个人修道不管你修到神仙,那么你们算算看,专修多少年,照道家说法,十月怀胎加百日筑基一年,一年多一点,是不是,我不会算帐的,十月怀胎到百日筑基一年吧,然后所谓怀胎,这个是借用的名词,《楞严经》,借用佛经的名词,《楞严经》佛说一句话,长养圣胎,你得了道的境界,随时在定中成长、培养,自己变成,一个凡人变成圣人境界,叫做长养圣胎。道家后来借用佛经这一句话叫十月怀胎,这要十个月都在定中。









百日筑基,十月……,那么这只有一年多,就是讲专修真做到,没有做到,你闭关三年、十年也没有用啊,真做到了得定境界,十月怀胎,然后等于这个婴儿给他长大生出来,三年哺乳,还要喂,把自己的定力功夫修养增大,三年,然后增大了变成,比方,像一个人生出了孩子变成婴儿了,然后在那里九年面壁,学达摩祖师九年都在定中,这样说,就变成超越世间的圣人境界,就叫做神仙,就是佛的境界,我们算算帐多少年?十三年,我们生一个孩子,六岁起给他读书,读到大学毕业也要十三年,大学毕业出来赚个,我们中国的赚法大概六百块钱一个月,或者还赚不到,三、四百块钱一个月,那么把十三年修道修成神仙了,到太空去不要买票,那不是很划得来嘛,这个帐一算,所以怪不你们会算帐赶快出家了,出家了,修个十三年就成功了,








不过你们诸位到太空时不要忘记了我啊,我拉到你的衣服角跟上去,做得到吗?可是道家这个话完全讲专修,一个人福报够了,智慧够了,万缘放下,当然儿女眷属都摆脱了,一个人专修十三年,那么佛承认不承认呢,承认。佛在《楞严经》上十种仙里头,那么佛跟道俩承认了什么呢?我告诉你,这就是中国文化特别的地方,承认一个人的生命自己可以有主张,使他永恒的存在,这个是其他民族文化里头不敢这样说的事,所以我叫它生命的科学,你查遍了全世界的文化里头,敢说人的生命自己有办法把它永恒的存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5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15韩愈李翱张商英





所以禅宗是个大密宗,我都把它揭穿了告诉你们,你们去参,怎么参得懂啊!自己也没有打坐也没有用功,学禅学呀,学禅学有屁用,禅学是真东西,药山禅师的名气很大,这个时候有个名人,韩愈,你们都晓得,韩愈,大家说他反对佛教,他不是反对佛教啊,他上书反对当时唐宪宗迎佛骨,请舍利子。







现在在山西大同的那个什么庙子?一下子想不起来了,帮个忙,你们都知道,我老了不行了,记忆力差了,现在就在那里(西安法门寺),当时唐宪宗把那个佛骨,佛骨就是舍利,舍利不是舍利子哦,小小的叫舍利子。就是佛的遗骨一块,那个叫舍利。他要请回皇宫里头供养,所以韩愈借这个机会上报告反对。皇帝信佛可以,你请这个舍利子,全国的力量,花了那么多经费,请回宫廷来供养,国家的财政花多少!老百姓的血汗。而且他看到皇帝信佛出家的太多了,一出家了以后,社会的生产力量就不够了。








学佛可以,为什么那么多啊!他是反对这个,可是他老兄文章写得好道理讲不清。所以皇帝一拍,气了,把他贬到潮洲广东,这是韩愈。可是韩愈有个侄子,就是八仙里头的韩湘子。哥哥死了有个侄子,这个侄子跟他那个思想两样。韩愈讲儒家的也孟之道,韩湘子要学道的。可是呢,父亲没有,跟着韩愈长大,可是他跟他两个学术路线走的两样,韩愈。







韩湘子就溜了,跑出去出家修道去了,学道学了好几年。有一次韩愈,你看韩愈的文章你们读过没有,《祭十二郞文》读过没有,韩愈《祭十二郞文》,还有个侄子第十二死掉了,韩愈写一篇文章祭他,很痛苦的,他说,我啊,现在老了,还没有孩子,“发苍苍,视茫茫”。老了头发也白了,视茫茫眼睛也老花了,看不清楚了,你以为他多老,才不过四十岁。以前的人,养生之道没有,医药也不发达,到了三、四十岁,头发也白了,发苍苍,视茫茫。我后来到了四十岁的,那个牙齿,十几岁就不好,我说我还要加一句,齿摇摇,牙齿都摇动了都完蛋了。







有一天,他在这个伤心的时候,这个侄子死了,另外韩湘子又跑掉了,作寿了他生日,那个时候他官也不小,名气大,韩愈是名气很大,对于中国文化说,文起八代之衰,人家恭维他文章。实际上怎么叫文起八代之衰,韩愈提倡古文,你们都晓得,读历史要懂,现在给你们上历史课,怎么叫文起八代之衰,南北朝的文章,都是四六体的骈体文,对峙,美极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5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你们读过《滕王阁序》没有啊,也没有,我的妈妈,我的老祖母,怎么办啊,你们这一代,后代的教育。《滕王阁序》是王勃作的,比韩愈早,十二、三岁作这篇文章,名留万古,只有十二、三岁,那真美啊,我中间背二句给你们听听,我们都是十一、二岁就背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多美啊,描写那个风景,在江西南昌滕王阁,落霞与孤鹜齐飞,鹜晓得吧,不是那个雾,鸟,鹜是下面一个鸟,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好多漂亮得……美丽的不得了的句子,这二句比较更美丽一点。








又插上来了,我们说笑话,说文人把自己的文章爱的漂亮,等于一个女孩子爱自己的漂亮女色,死了都不放,据说王勃很年轻就死了,就在滕王阁上变鬼了,变鬼啊,夜里就念……就听到鬼念了,他自己灵魂,出声音的,落霞与孤……不是这样念,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我们以前读书是这样读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写文章,写白话也一样,你要念一下,写白话这个字敲起来,不能够变成音韵唱出来,这篇文章不好,不管文言、白话都不对了。的你妈呀我的妈妈的,也要唱得出来,我的妈妈的小脚,或者我的妈妈的大辫子,都要念得好。所以王勃死了,在滕王阁变鬼,就念自己这两句得意文章,大家都没有办法嚇死。有一个读书人说,这样,我去把他收了这个鬼魂,这个读书人就到了滕王阁,夜里住到半夜,王勃的这个鬼魂又出来了,声音出来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正念着,这个读书人,王勃,什么狗屁的文章,那么得意,念个屁啊,没有了,没有声音了。






半天,王勃这个声音又出来了,落霞与孤鹜齐飞……叫你不要念就不要念,你以为你文章写得好,你这个文章写得不好,你知道吗,多余的,中间多了二个字,你知道吗?落霞孤鹜齐飞,自然有个“与”字在里头,秋水长天一色。自然有个“共”字在里头,你“与”跟“共”两个多余的,你还得意,现在还在这里嚇人,滚你的,从此这个鬼不念了,这句文章就是太肥了,要減肥,減了两个字,刚刚好处就不胖了,他说,落霞与孤鹜齐飞,落霞孤鹜齐飞,用不着“与”嘛,秋水长天一色。就用不着“共”字嘛,这个共字放在里头,就是肚子大了太胖了嘛。这些文章的故事很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5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所以有一个读书人,功名考不取,同你们年轻同学,这一边佛学院这几位年轻同学调皮捣蛋,你们没有本事,人家有本事,有个年轻的读书不好,他就将自己去挂一个牌子,诗医。你们觉得诗、文不好,都要拿……我是医生,都要拿来给我医医,人家问他,你少吹嘛,他说,真的嘛,古人的诗,你有些什么,有些诗太肥了,有些诗要胖一点,要补药太瘦了,你以为古人的都对啊。人家说,那怎么说呢,他说你们读的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我们小的时候,这些都是课外读物,叫千家诗,很多名诗都在上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南师按老的念书方法再次唱念,别有味道)。我们当年是读书这样读,这样摇头摆尾读,读起来摇起来读,读到脑读到肠子,读到大肠里头去了,永远忘不掉的,那两个什么字不知道,你只要一问这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就出来了,你们现在读书是记靠硬记,靠笔记本记,记了半天只有笔记本上有,脑子同大肠里头没有,所以永远是空的。这首诗我们小时候读的。








它太肥了你知道吗,什么?时节雨纷纷就对了,不一定清明嘛,你看那我们这两天雨纷纷,还没有到清明啊,太胖了嘛,“行人欲断魂”就对了嘛,“行人”当然在路上嘛,何必加个“路上”呢,“酒家何处有”一定是问人的嘛,就有“借问”嘛,“遥指杏花村”不一定是“牧童”嘛,问到一个和尚,那个酒家在哪里,和尚这个师父讲就在那一边。都太肥了,嘿!讲得蛮有道理。这个话我当年写文章,也给一个老师骂过,这个老师是举人,我问他,我的文章自己认为很得意。








不错,不过你犯一个大毛病,什么毛病,捨不得,什么叫捨不得,你有很多好句子,可是就是这一段,这一篇文章来,同这个句子不相合,你觉得自己句子太美了,硬要把它插进来,他说你就完了。当时听了很有道理,可是真捨不得啊。每一回自己的好句啊,硬要把它……就像每一个人一样,有一点长处拼命要表演。等于一个女孩子,有了一个金刚钻啊,抽支香烟啊,指头特别动两下,就显一显给你看一看,就是这个毛病。所以文章要捨得,这也是我受的教育,传给你们。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5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现在讲回来,韩愈做寿了,插过来啊,插过来解释一路一路的,我讲话常常乱七八糟叉开了,可是你们把它记录下来逗起来,这一段就矮一点是注解嘛。原来的主题是讲韩愈这个还没有完,韩愈上面还有个主题是讲药山禅师,这就叫逻辑科学,这个思想路线你不要把我搞错了,你不要以为我是乱七八糟讲,我讲的你看,我脑子清清楚楚。讲药山禅师引证到韩愈还没有来,因为韩愈提到文章,因为文章讲到滕王阁,因为滕王阁讲到这个医诗,倒回来找那个主题。







韩愈,第二部,韩愈的侄子不是去修道,韩湘子八仙里头,韩愈在怀念两个……一个侄子死掉,又怀念这个侄子出家当道士气死了,有一天做寿,他回来了。韩愈一看,那天是大喜日子,也不好骂他,看他穿一个道士这个样子,邋里邋遢的回来了,又喜欢又不高兴,结果就问问他,来给他叔叔拜寿总不错,你做什么不读书不考功名,在外面去学这个干什么当道士,有些什么本事啊,没有啦,叔叔,今天你生日大喜的日子,我给你变个花样,给你高兴高兴好不好,我在外面学来的。叔叔说,好吧!他东一搞西一搞,手画的,一口气,一盆很好的牡丹花,摆在前面,那个季节是不可能有牡丹花。








他一看奇怪了,然后仔细看看牡丹花上,他写了两句诗,韩湘子在牡丹花上面二句诗,你记住啊。你这个擦掉,这两句先写在那里中间(南师对写黑板的同学说),两句诗写什么呢?“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蓝”是蓝顔色的蓝,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一看,这个牡丹花上面,这个侄子变出来,尤其那二句诗很好,没有什么了不相关嘛,不过好句子他记得了,就这么一个玩意。祝寿那一天完了,生日完了,一早这个侄子呢,又走掉了。这一下有这个故事,所以韩愈为了反对唐宪宗把这个佛骨请回宫廷里头,上了一个奏摺,这个古文里头都有,韩愈奏迎佛骨的表。









对皇帝不是……以前的报告给皇帝叫表文。他就送,皇帝一生气,胡闹,反对我的意见,把他贬了,就下放了,下放到潮州来,反地方官去了,就现在讲下放。这一下放他惨了,韩愈,那么大的名气下放了。带一个家人,那个时候交通工具骑一匹马,冬天就被下放了天很冷,由长安到广东的潮州,那个时候没有飞机,没有火车、也没有公路,很可怜的,骑一匹,又很穷,他是个清官骑一匹瘦马,冬天下雪天刚好到了陕西秦岭,非常凄凉,他一下想起来了这个侄子韩湘子。这个孩子怪了,三年以前来给我做寿,为什么写这二句诗,现在就到了这个境界。他下放,“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就到了。侄子就告诉他说过,不要认为功名富贵,没有了不起啊!你的灾难来啦!这是韩湘子的故事。









八仙里头。他这样想到韩湘子啊,哭了,这个侄子大概得道了,早就警告我,因此韩愈把侄子这二句写成一首诗,怎么写呢,“一封朝奏九重天”,一封,朝奏,奏本,九重天,九重天是皇帝前面。“夕别朝阳路八千”,夕别朝阳,朝阳就潮州,路八千,就是那么远下放,“欲为圣明除弊政”,欲为圣明,皇帝圣明,除掉毛病,弊有作弊的弊,作弊的弊、政治的政,欲为圣明除弊政,“肯将衰朽惜残年”,肯将衰朽,朽木不可雕的朽,惜,可惜的惜,残年这句话讲我老了,准备忠心报国,皇帝要杀我都可以,我该讲的话讲,敢将衰朽,老了的这副骨头交给国家了不怕了,惜残年没有什么了不起。









云横秦岭是家何在啊!雪拥……这不要擦掉嘛,所以叫你中间写着等嘛,(南师在背诵的时候,不断的指点写黑板的同学,并加以讲解,所以诗句不连续)云横秦岭,把侄子成仙了那两句句子湊起来了,这个时候果然找遍了,“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他写到这里的时候,他一边流泪,好像那个韩湘子就站在他前面,他就叫他,韩湘子又隐了,不给他看见。就是说叔叔,你那么念我,你不要难过了,有这个灾难,这个神仙就来一下,等叔叔真要找他,他又不给他看见了。









他下面二句怎么说呢,因为有这样下面两句,“知汝远来应有意”,他说我懂了,你修成功了,你在“知汝”知道你,“知汝远来”很远的来,很远的地方,知汝远来应有意,我懂了,我懂了。他说,你为什么现身给我看一下呢,“好收吾骨瘴江边”,“好收”收起来收拾的收,我的骨头,反正我会死在广东了,好收我骨瘴……山岚瘴气的瘴,“瘴”我讲错了,好收我骨瘴,病,病字里头,病壳,一个病字,一个文章的章“瘴”,“江”第二个是江字,下面一个江字,瘴江,三点水的江,旁边的边,南方多瘴气,到了广东,气候不对,容易生病的,瘴江边,他讲韩湘子,你来给我看一下,我懂了,我懂了,你真成了道了,先就警告我,现在你又跟我见一面,又赶快走了,不让我叫你,他说你…大概我这一次下放到广东会死在广东,你给我看一面,你就告诉我放心,万一我死在广东将来给我棺木搬回来。









其实韩湘子故意现身给他看一下,他没有懂,就是叫他,你放心,你还会下放几年会回朝的,后来果然回朝了,这些你看八仙的故事就看到了,这个正史历史上没有的,那么讲到韩愈,为什么讲药山禅师到韩愈?韩愈当时影响那个朝代的整个文化的革命,所以他反对那些历代的那个文章写得那么美,那个公文政府办出来文章写得很好老百姓看不懂啊,他是提倡白话、提倡简化,因此说提倡古文不要什么“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说的什么东西啊!所以他讲的古文就是当时的白话,我们佛经翻的,你现在看的是古文是当时的白话,所以叫文起八代之衰,不然你们我不那么跟你们讲,照国文系那些老师们是不是讲得通,我不知道,我这样一讲你们都懂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5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那么韩愈有个学生,跟他两个齐名,很有名气的叫李翱,不是现代的李敖,李翱,翱人的翱,飞翔那个翱,李翱,这是很有名的,这个人是韩愈的学生,文章跟韩愈一样的好,都是提倡就是文学革命的中坚份子,这个人放到江西来做省长,李翱,那个时候太守,太守等于是帀长以上的省长,很有名,唐代的官不是现在的官,现在的官不值钱的,出来也没有意思,这些官来了有什么意思,同我们差不多。








以前的官出来,那个样子很像样唱戏那个样子,李翱到了江西做太守,听说药山禅师名气那么大,李翱,噢!有道……他跟韩愈俩都主张儒家的,佛家学佛的真有东西吗?他要来摸一下底子了,不是来调查,他想称量他一下,这位大禅师究竟有没有道,有没有学问啊。他一个人到山上来,找这个药山禅师,药山禅师早就知道了他会来,那一天李翱上来,地方官,一路诸候当地的首长,还是省里头的首长,等于省长过来,那个省长比现在省长威风大了,当然他穿便衣而去,穿便衣来,







药山禅师坐在那里,拿一本经也来遮眼睛,其实他没有看书装样子的,这个李翱这个省长,来了,看到这位老和尚瘦瘦的,高高的,好像也没有什么道,两个……都是瘦骨头一把,吃素吃得营养不够不良的样子,他就站在他后面看经,看了半天他也没有叫他,老和尚也不回头看,始终不回头看他一眼,旁边的小和尚,师父啊,太守来看你,“噢”,老和尚“噢”,好像没有听见又好像听见了,“噢”头都不回,碰到这个李翱脾气又大,天下闻名第一,是韩愈的大学生,看老和尚头都没有回,小和尚告诉他太守在这来看你,噢,一声,好像那个猪吃了那个……吃饭了,睡著,噢,一声完了,头都不回,李翱一气“哼”就走,一边走一边讲,闻名不如见面,又听到名气那么大,药山禅师,我还特别来看他,结果是这么一个老家伙,闻名不如见面,这是禅宗,









药山禅师等他走几步,太守,就叫他,省长,你何必贵耳而贱目呢,你怎么把你耳朵看得那么重要,把眼睛看得那么坏啊。他说闻名不如见面,闻名是靠耳朵听进来的,你现在本人来看我,是眼睛看我的,他说你把……你把耳朵看的那么重要,把眼睛看的那么坏,这个就是禅宗叫“棒喝”一棒就打过来了,笨人呢,绝对不懂,这些人都第一流智慧,李翱一听就震动了,赶快回身,师父,对不起。笨人不会的,你给他的问问题那些笨人问死了,答复他一句话,老师,我还要请问,这个样子还要怎么样子,怎么样子这个样子,这个样子是怎么样子,怎么样子是这个样子,永远搞不清的,所以禅宗六祖说,接引上上根器的人,上上智的人,不是普通人能够学的,这个叫机锋,一句话、一个字一点,他脑子就灵光了。









闻名不如见面,不是太守我讲错了,唐朝不叫太守,“剌史”,汉朝叫太守,唐代这个叫剌史。省长,他是剌史,对。剌史,你何必贵耳而贱目,他一听,哎呀!这个严重,赶快回转了,师父,然后就留下来,一谈,他就佩服了,李翱就请问了,叫师父你传给我道怎么样修?佛法怎么样证明,药山禅师,你要学佛,这是禅宗,看到没有,不讲话的,一个手指头上面一指、下面一指,你要我传道给你就是这样,这下你们想一定,如果我是我们两个表演,我的手这样一动,你一定在我头发上看看,然后看看我的下面,鞋子穿的什么就糟了,李翱一看,这就是禅宗哦,是不要文字、语言,不懂,师父啊,弟子愚笨不懂,请你明示吧,用道理讲给我听,








他就讲了,“云在青天水在瓶”,其实呢,当时他嘛,点一下上面,并不是一定是这个句子,因为他不懂,所以他告诉李翱。他说师父啊,弟子太愚笨了,不懂,请你明示,他就说,云在青天水在瓶,这一下李翱跪下来,我懂了,师父,正式拜他为师。他真懂了没有,谁知道,文字他懂了,不过李翱真懂了,所以回来他是捧佛法,写了一篇很有名,中国文化文学史上,文学书史上大革命的一篇文章,叫《复性书》,所以讲儒家孔孟之学能够谈到明心见性,就靠他这一手来的,这一篇文章,比韩愈的威力还大叫《复性书》,








一个人的生命本性怎么样明心见性,恢复到本来面目,他用儒家的观点写的,因此产生了宋代的理学家朱熹、二程夫子、陆象山,都是根据这篇《复性书》来的,这个学术历史给你们讲起来,要讲三年课也讲不完,现代中国人,所以我要说,真的回到了自己的祖国我注重的是文化教育啊,我们的教育已经断层了,下面接不上去,我所担心的是这个啊,谁搞你什么铁路不路啊,这条路才重要呢,可是我也做不到,无可奈何,李翱后来写了《复性书》就是的,然后他对药山禅师的恭敬写了……就把师父讲的这一句话,他就写了一首诗,赞叹自己的师父,药师啊,云在青天水在瓶,不是哟,千株松下……第一句话,








“炼得”修得身形似鹤形,炼得身形似鹤形,第一句诗你看到药山禅师一定很瘦、很高、很长,他说他修到了炼得身形,走路一定大步大步走像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千株,木头一个朱,千株松下两函经,两函经,我来问道是无余话,他说我来向师父求道没有多的一句话,只告诉我一句,云在青天水在瓶。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话,云在青天水在瓶。他是恭维他师父药山禅师。还有一首你们翻翻《指月录》上,药山李翱这一段,我一下记不得了,那更好,他讲什么









   ……讲他的师父,有时独上知峰顶,有时候爬到山顶上一个人站一下,月下披云啸一声。在月亮下面四面都是云包围住,月下披云啸一声,哈……这样一叫,实际上就是我们教你的,呵 哈 呼 嘻,可是他发出声音一叫,历史上记载,药山禅师站在峰顶上一叫,这个声音在地平面上夜里一叫,二十里路的人都听到他的声音,你看他的气功到了什么程度,这个就是气功了,不是假的。有时独上知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这也是李翱写他的师父药山,为什么讲这一段呢,刚才给你们……叫你们眼睛定好对不对,所以牵到这一段。这个李翱在历史上,这是对于中国文化教育历史一个非常重要公案啊,一个故事你们不知道,都划一个时代的,这些大和尚们。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5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到了宋朝有个人,这个故事要吃了饭再形容,我看,我不过先说啊,宋朝有个人做过宰相,这位先生穷书生出身的,穷书生出身,有个富家的小姐,学问也很好,看得起他,嫁给他了,后来考功名做了状元当过宰相,张商英居士,在佛教里是个大居士,宋朝一个宰相,他出身很穷,讨了一个有学问、有钱的小姐,后来考取功名中进士,还没有当进士以前他当什么官呢,这个时候做的官很大,宋朝的转运使,转运使管财经,管交通、经济的,管外贸,现在的外贸、交通、商业、经济、海关都在他手上管,转运使很大,那个时候权力很大,他是个儒家之徒,读孔孟之书,反对宗教、反对佛法的。








这个太太呢,学问很好,他也很怕太太,不是怕,尊敬她,最穷的愿意嫁……富有的嫁给他,一路读书是他娘家培养他,功名考取今天,而且这个太太学识修养都很高,太太信佛,天天看佛经,他理都不理,但是他也不反对太太,现在来讲信仰个人自由嘛,不过他心里也不同意太太信什么迷信、宗教,信个什么佛耶,他不好讲,他就告诉太太,我想写一篇文章。他说,你想写什么。《无佛论》。







无佛论,没有佛,骗人的,无佛论,这是公开反对啦,太太信佛天天看佛经,他也不反对,不过他是公开反对啦,给太太说,我想写一篇文章。太太说,你想写什么。想写无佛论。这个太太怎么讲,既然无佛,是何必论它呢。既然你认为没有佛了,还写什么狗屁的文章,论什么。张商英一听,完了,愣住了。这一棒给太太头打昏啦,他要写一篇无佛论,太太说,既然无佛,相公,你何必论它呢。这就是禅宗,简单明了一句话,他就不写了。有一天他进太太房间一看,太太的书桌上摆一本书,好漂亮,缎子的封面古书,线装的,这个角上还用绸子包起来,他看那么漂亮的书,过去一看什么,《维摩诘经》,《维摩经》。








《维摩诘经》是很有名的,鸠摩罗会法师译的,维摩居士说法的经,很恭敬,他一看那么好的书,跑来一看,拿起一看,那么漂亮,问太太,这是什么书,那么漂亮。太太说,你看嘛。他一看,书名《维摩诘经》,他说真奇怪,我们圣人的书,孔子、孟子、四书五经都没有那么讲究,一个印度来的外国的和尚的书怎么那么讲究,又是反感,不过他翻了一下,一翻啊,眼睛被经典抓住了,这个文章句子之美啊,他捨不得了,看去,越看越捨不得,拿到手上不放了。







太太抓住机会了,禅宗的棒喝,这一棒子要打,相公,拿去看一看,看完了好写无佛论。所以你们女居士们,要结婚的要晓得修禅宗,管理丈夫,“妻管严”,要这样管的,哪里瞪起眼睛,不准去看,不准去碰,那多讨厌啊,他就很温柔的。相公,既然这样你去看,看完了好写无佛论。






这一下《维摩经》看完了,他信佛了,他信得比太太还厉害,所以你们也学会教化人,不要随便啊,信佛好,像我在台北,过去国民党有一位非常大的了不起的名人,文章也好,太太文章比他更好,同学,他自己天天跑来跟我俩个学佛打坐,太太理都不理,他就跟我讲,怎么样把我太太也感化过来,我说你的太太我怎么感化,有什么办法,大家就打他的棒子,他说你总要想个……大慈大悲,我说你这个笨蛋,怎么叫我想办法呢,你想办法。







他说怎么想啊。我说,她的学问比你好,对啊,我说你把《六祖坛经》,好的,你说摆在桌上,不要收起来,自己摆得好好的不准她看,这样你太太就好奇,你出来了她会拿去看,他说……,后来就照我这样办,太太信佛得比他还厉害,你越叫人家信越不信。你要信,我还不给你,这样,就好度人,所以学佛要度众生,要懂得方便般若波罗蜜,方便者要懂,教育要有方法的嘛,没有方法你怎么教啊,方便波罗蜜就要懂得了。








这个张商英后来学佛以后,自己认为大彻大悟了,得道了,看各方面的这些禅宗大师,看不上眼,自己官又大、名气又大,大居士大权威的官位,又是佛法又高,那时候佛法一高那得了啊,在学术上大家不敢碰。有一个禅师叫云峰悦,云峰是山名,云峰悦大禅师,有一天也在江西,这个……张商英准备到山上看看,听说云峰悦的名气很大,究竟这个禅、道高到什么程度他要来看看。结果云峰悦夜里,早晨起来就告诉徒弟,他说,我昨天做了一个梦,看到太阳在我身上转过去,真的假的不知道,我断这张商英要来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5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16张商英开悟与安那般那科学与宗教等





究竟这个禅、道高到什么程度他要来看看,结果云峰悦夜里,早晨起来就告诉徒弟,他说,我昨天做了一个梦,看到太阳在我身上转过去,真的假的不知道,我断这张商英要来了。这个徒弟说,师父这是什么意思,直的太阳转运至上这个现象嘛,张商英现在是做全国的转运使,当然他要来,他很傲慢我非揍他不可,打他一棒,结果张商英下午晚间果然到了,一到了,他很傲慢,云峰悦大禅师出来见,客堂里两个一谈,他就东问西问,你南普陀有几个房间啊,多少,佛学院几个学生啊,每一年开支多少啊,都问这些事,从来不跟云峰悦谈佛法,云峰悦晓得因为他傲慢嘛,没有,不在乎你,云峰悦禅师也就是普通跟他应酬,他突然想起了,他说,法师、禅师,听人家说你的诗做得非常好,问出家人道高不高嘛,这讲到文学了。









听人家说你的诗做得非常好。相公,客气话。哪里……人家说我诗做得好,等于别人讲你的禅学得好是一样的,站起来走了。他以为禅是自己佛法最高了,所以他对和尚看不上不谈,所以故意不谈道就故意说,听人家说和尚你的诗做得很好。和尚做诗不是本行嘛,结果做得好也没有了不起,道高不高才是真的嘛,所以他马上借这个机会一棒子打过去,他说,人家说我诗做得好那是假话,等于人家讲你的佛学得很好一样的,你们会说话学会了吧,骂人要这样骂的嘛,这就叫机锋,打棒子。









这个张商英这一句很受不了,而且他站起来就进去,张商英回头问他的秘书副官,几点钟?准备下山啦,那秘书副官说,相公,来不及下山了,天黑了。他想想没办法,只好在这里睡觉啦,这一睡,在这里睡觉,云峰悦禅师又陪他吃晚饭,吃了以后,两个人就谈佛法、禅宗,讲了半天,云峰悦禅师那个脸色就很不客气、很严肃,他问他这……这个佛法在这个阶段这个功夫怎样,他有许多答不出来,云峰悦禅师把筷子一放,碗饭一拔,这样你人家都讲你得了道,你凭这样还够吗?站起来走了。









这一下我的妈妈,他真是消化不良啊,晚上下不了山,不过云峰悦真打到他心里头去了,这些问题你没有解决嘛,你功夫没有达到嘛,你见地没有够嘛,只好在那儿睡觉了。这夜里一睡觉啊,好了,那个设备就没有厦大的房子好,也没有你们住的什么什么旅馆,像班首寮现在很讲究,那个时候很差的啦,我们中国人你晓得,屙尿都是大便有个桶的,夜里有个夜壶,他夜里就给和尚骂得睡不著了,正在参话头想怎么样办,这个道理在哪里,然后尿涨了,又没有打火机,出去屙尿,马桶在那里不知道,一脚一踩,踏到马桶倒翻了,把他身上倒得都是大便小便的,哦!这一下开悟了,大彻大悟,所以张商英踢倒了马桶开悟的,然后大彻大悟了,







他感谢云峰悦,真是他师父,就不管尿也不屙了,高兴的就跑到方丈寮,跑到妙湛老和尚的房间就敲门,师父啊,你开门,师父啊,你开门。云峰悦说,干什么。师父,你叫我抓的那个贼啊,我已经抓到了,这个老和尚躺在床上,小事一件回去睡觉吧,明天再说。这就是大禅师。从此大彻大悟,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5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然后我的重点还不在这里,讲到……刚才上午给你们讲观世音菩萨眼睛怎么定,然后他做了一首偈子批评唐朝的李翱,这首诗,云在青天水在瓶。他说李翱以为自己见道,他师父悟道了,他说那是理,理念学问上的悟,功夫上没有到,这个意思。我跟你们讲的,不然你们看不出来,你们看书看懂了,那我的没得戏唱了,就是你们不懂的,我才来唱戏嘛,对不对,对,你好像开悟了的。






这个他批评李翱这首诗怎么做呀,云在青天水在瓶,还是用他原来这一句,眼光随指落深坑,溪花不耐风霜苦,说甚深深海底行。溪花不耐风霜苦,说甚深深海底行。这一点要给你们补充了,他张商英后来悟道了当宰相,不过历史上有一些奇怪事,宋朝三年不下雨,京城洛阳,不没有三年,什么……几个月……一年不下雨,发表他当宰相当天是全国大雨,所以人家说他了不起,不过他在历史上,政治上并不太高明,讲句老实话,不过他当了宰相是真的。那么他批评啊,李翱没有悟,真的功夫没有到,云在青天,药山禅师不是这样吗,这样吗,然后他问师父是什么,师父说不懂,师父告诉他云在青天水在瓶,李翱后来做了一首诗赞叹师父嘛,他把这个历史的故事翻开,他认为他只是理念上、知识到达,功夫没有到的。








云在青天水在瓶,你师父这样一指一指你眼睛跟到他走了,眼光随指落深坑,这个注意哦,你看我们一个人老了,要死啦,这个眼珠子抬不起来了,都向下面沉啦,下面沉是下坠下地狱了,眼睛是向上望是傲慢,翻了白眼也糟了,低下去也完啦,低下去下沉,所以我看到你们很多眼睛都不能平正,都是下沉,眼光随指落深坑,不行啰,堕落下去。第三句话更厉害,因为当时李翱问道药山禅师,悟了道就是这样吗?药山禅师说,不然,给他吩咐他,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吩咐他两句话。








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得道学佛的人,心境境界很高,但是光是境界很高,你打坐有定都没有什么了不起,佛的精神,菩萨道在行为要救世、救人,要布施、要利众生,不是度众生,你拿什么度?利众生,你怎么去帮忙社会帮忙众生,所以说,高高山顶立,你个人修养境界可以,行为上是深深海底行。那么修密宗的人就说海底啊,就是像昨天讲的气脉海底轮要打通,那个乱扯啦,禅宗当年不讲这个,不过有关系,也有关系。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而且吩咐李翱,闺阁中物,闺阁里头的东西如果舍不得,永为渗漏。








渗透了,闺阁中物,闺阁是太太、小姐的房间里头的东西,他说你舍得,不清净的话,终为渗漏,你始终还是不……功夫定力不会到家的,闺阁里头的东西是什么?就是男人要女人,女人要丈夫,就是这个事,古文很美,我不给你说穿,你永远看不懂,闺阁中物,他说这个你丢不掉,舍不得,终为渗漏。你永远不会圆满,不会成功的。等于你们讲漏丹,手淫、遗精,这些等等都还没有搞好,就是厦门话闽南话,免讲啦,免谈、不要讲了,终为渗漏。所以吩咐他行为上,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所以药……现在要下来,张商英批评李翱,他说你理论上懂,功夫上没有到,云在青天水在瓶,眼光随指落深坑,他说根据你的一辈子的传记行为,溪花不耐风霜苦,你得意做官的时候,你学到心境很宽阔很了不起,你失意不做官的时候,等于那个花一样,下雪刮风你就撑不住了,不像松树、不像柏树,随便你什么环境,自己还是依然本色,他说溪花……那他说你这个都没有做到,行为修行没有到,你还讲什么,师父吩咐你深深海底行,你一点都没有做到啊,学佛尽管学,做人做事的布施行为你一点都没有做到,这样批评的。你看禅宗里头都是诗、词,要不然,哗……一声,要打你一棒,叫做棒喝。
    (南师绕场为众纠正坐姿)


















他们三位同学,老同学,同你们这里的那位新同学,不死心,硬要行香,走一趟,好吧!(大众绕禅堂行香)现在我们不是部队出操啊,不是在练兵,在行香,因此,走路的脚步,不是在那里顿脚,玩把戏啊。真的会走路,行香的人,等于练武功的道理是一样。走路是两句话的原则,举步,腿抬起来,如灵猫捕鼠。那个猫抓老鼠一样,一点声音都没有。落脚踏到地上,如泰山压顶,实在的,很轻灵的。不是在那里穿个皮鞋,背个枪,在那里练顿脚,踢呀,踏呀那一套。举步如灵猫捕鼠,下脚如泰山压顶。很轻灵的,身体放开,没有身体的观念,很自然的,这个就是经行的道理。眼睛不要低视,平视,看前面,照相机一样,看前面那个人的头颈领子那里一样,这个视线的程度。不要妄想,抬起头来,不要妄想。行若无事,自己不晓得在走、不走啊。眼睛不要上望,也不对,平视。(南师香板击地,大众止步。……)






所谓观世音菩萨,普通叫做观音。为什么叫观音,本来翻译是观世音,到了唐朝有个人做皇帝,避讳,他的名字叫李世民。所以观音菩萨,也退位一点,客气一点,把中间世字拿掉,所以叫观音。就是观世音菩萨。每一个菩萨的名号,同修行做功夫的经验有关系的,观察世间,自然界一切音声而悟道而成道的。所以他的报告在《楞严经》上很重要一段,观世音菩萨为什么修到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他的报告第一句话: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这是佛要他起来报告的,释迦牟尼佛要他起来报告,他就报告,最后的第二十五位,他是第二十五位作报告的,二十五位文殊菩萨做结论的。他说我的修行法门,用耳朵听声音,从“闻”耳朵会听,也不是参话头,也不是念佛,从耳根进入。这个世界有个耳根,一切声音都听到了。所以你看,观世音菩萨在普陀山,尤其听那个海潮音,潮水来或者在溪水旁边,听那个流水滴滴答答,潮水轰隆轰隆。一阵一阵的浪潮,叫海潮的音声。吵人的不得了,就在吵人里头修。耳朵会听见声音,







这个声音一进入,进来以后,自己用智慧去参究了。“思”,思考,就是参究,禅宗讲参,也包括了思考。耳朵是个空的啊,声音进来里头耳膜就反应,听见了。听过了,声音到那里去了,这是一个声音,声音的性,本空。你说空吗?有,当下就空。从闻一切音声,或者听自己内心的,血液的流动,思想的音声,一声一声,观世音菩萨正讲到他要听了,刚刚好下了一点雨,现在他也不给我们听了。不然下雨,滴滴答答,从闻思修,声音方面的,从声音这个上面进入。入三摩地,到达入定的境界。他利用耳根起修,到达入定境界。那么,他用功的过程,简单明了的把原则给我们报告,所以你们现在坐在这里,如果眼睛不看,耳朵听我讲话,放狗屁的一样的声音,这是音声修了,这是观音法门。从初于闻中,





第一步,耳朵听到声音,旁边的人呼吸声音也听到,什么都听到,在闹市里头汽车吵的呀,都听到。你说声音好烦人,烦是你意识烦,第六意识烦,声音根本无所谓烦不烦。如果你练习惯了,像我们有时候经过那个机器间,或者是飞机要起飞了,在飞机下面站著,两个耳朵轰……好像快要聋了,你马上把耳根听的功能一空,什么都不起作用了。耳朵为什么震聋了?是你因为声音进入耳膜,你意识心配上了,意识一著急,神经一紧张,耳膜震破了。如果意识不著急,神经不去紧张,你整个放松了,没有事啊。同样道理,他说所以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开始听,听一切声音,每一个声音都听到,慢慢地也不是用心去听,自然听到,自己老是在那里静,这个声音来了,就听到,声音跑掉就走了。入流亡所,慢慢听啊……“入流”到什么流,不是流水,证入了自性的法性的功能之流了。于闻思修,初于闻中入流,证入法性之流。亡所,慢慢就忘掉了所听的是什么,狗叫同我讲话的声音是一样,不起分别了,入流,进入法性之流之性,忘记了所以然,所听的声音了,第一步,他说。






第二步呢,所入既寂,所听的声音进来都没有妨碍了,自己内心非常清净,寂灭,到达这个境界的时候,怎么样?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进入菩萨的大定的境界,得无生法忍。动相,是听到声音。没有声音的时候,有没有现状呢,有境界没有,有啊,什么都听不见,也在听,那个是静相。有声音是动相,刚才我们在走一样,大家都在走是动相,一个香板,啪,一拍定住了,定住了这一刹那,什么声音都没有,这是静相。两个现象,并不一定说动相不对,静相就是道,不是这个意思哦。动也是相,静也是相,正反的,等于这个手心也是手,手背也是手。动也是相,静也是相。真的道在那里,能动能静的那个本能那个自性。动静二相,了然,都清楚,动来了声音来了知道声音声音去了知道没有声音,动静了然不生,一个杂念妄想都不动了,第二步功夫。观世音菩萨都给你讲了,修持经验都有,是你们自己看经学经,一边学,差不多观世音菩萨还要跟我们学呢,自己没有用心。






第三步,如是渐增。这个样子的境界,如是,就是这样。渐,慢慢……不要急,只要你功夫到了,渐渐地增加这个境界。闻所闻尽,听到声音,能听声音的动相的,能知道静相的,这个能闻之性,闻,所闻的境界都空,都没有了,闻所闻尽,都没有了。那我们讲什么都空了,他没有讲空了。“闻”,听到的。能闻之性,所闻的。都空了,能所都空了,慢慢的都亡了。尽闻不住,你觉得,什么都听不见了,什么都空了,这个境界认为自己了不起了,不要,还要放下,不理,没有关系,尽闻不住。那么这个时候,第四步,你会觉得自己能够知道,能够灵灵觉觉的自性,觉所觉空,能够知觉一切的,以及自己本身能觉的作用,能觉所觉都空了,真正达到空灵的境界。





然后,空觉极圆,空所空灭,在空的境界慢慢修持,久了以后,能空的与所空的都没有,不是没有,达到圆满境界,圆满,不能说他空,也不能说他有,也不能说他非空,也不能说他非有,空有都不分了,空觉极圆,空所空灭。连空也没有,连空也空掉了。有个空,已经不空了嘛!最后呢,连空也不空。生灭既灭,能生能动能静生灭法,这个都寂灭了。寂灭现前,自己的本性本来面目就现出来了,就是这个样子。他说他报告佛,观世音菩萨,我为什么修成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音就是靠音声入道的,他到了寂灭现前。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就在这时候跳出了世间,超越了。不但跳出世间,也跳出了出世间。等于说这个时候出了家,这个时候又入了家,无家可出也无家可入,无境界可出,无境界可入。然后他的一切,因为他的愿力大慈大悲,所以,普遍地在苦海茫茫中间度众生,而且观世音菩萨随时化身是女身,尤其是他同情女性的境界,实际上他无男女相。观音菩萨各种各样的化身都有的,因为他的慈悲愿力的关系。我们为什么行香?以讲观世音,讲到他,他又下起雨来,一想他他就雨来了,现在他又不下了。哦!对了,这里是南普陀,他的分殿,是要来看看才对。所以我常跟大家基督教、天主教那些神父、牧师讲笑话,你们啊,做生意做不过佛教的。





怎么呢?你们只有一个天堂,在别的世界开了一个观光饭店,而且教人家不要怕死,早死更好,到我们那个观光饭店,免费招待就上天堂。你们每一个宗教,都在另外一个世界开了一个招待所、观光饭店,当然佛教也开。佛教开的是西方极乐世界,老板是双手合十礼,总经理是观世音菩萨,也还有个副经理大势至菩萨,都在那里帮忙。所以你们每个宗教都讲自己,我那里观光饭店免费招待,周到才好呢!大家都进来,都争取快死,死了跑我那里来,这个是宗教。但是你也做不过佛教,佛教说死了,我那个西方极乐世界一切平等,而且不花钱的,思衣得衣,你想穿什么身上就穿上了。思食得食,要想吃什么,前面就有了。想什么有什么,而且不收费。








而且那个地方,也没有男女的麻烦,所有人到了极乐世界无男女相。你说他是女人吗?不是,女人那么漂亮。你说他是男人吗?不是,也是女人那么温柔。所以没有爱情的纠纷。没有什么都没有。没有功名富贵,没有政治斗争,都没有。极乐世界这样好。我说你做不过祂。你们只有一个天堂,那个观光饭店是三级的,佛教开的那个,五星级的。双手合十礼。你说我去不了西文,万一下了地狱,没有关系,我们有分号在那里,地藏王菩萨在那里等你。没有关系,没有关系。地狱去找地藏王。你说我也不想天堂,不到西文、不下地狱,我在世间受苦。




没有关系,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他的生意啊,三路分店都给你做完了。你看有个北普陀还来个南普陀,这个佛教,这个很厉害。这就是我们观世音菩萨修行的经验报告。不要看我啊,我这里没有观音。你回转来看你心中,像话讲完了就没有声音,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你就进入观音菩萨那个境界,他又来了,下雨,帮助你,你听听这个雨声,听到是音声,一滴一滴的雨声都告诉你空的,听过了就没有,而且越听越宁静,不要故意去听,你自然,就很宁静了。除了雨声,乃至隔壁人的动作声,一切声都知道,此心没有动过。这就是观音菩萨的境界。观世音。你看这个境界多宁静啊,所以我们这个老师兄,我在峨嵋闭关时,他看到我直笑,现在看我笑,歪个头盯著我笑,







峨嵋山,尤其峨嵋山上,尤其到了冬天,那个时候不要说人看不到,鬼也没有一个,空山寂静。那个雨滴滴答答,那个境界,世界上,寂灭现前。不要用心,不要用耳朵意识,不要去注意它,这个意就把它拿掉了,自己意不注意,这个声音,声声入耳。入耳,完全不住,刚才观世音菩萨第一,报告的第一句话,入流亡所。听这个雨声,进入那个法性之流,慢慢慢慢忘记了这个所听的是什么了,心中特别宁静起来,入流亡所。






奇怪,南普陀真是观音菩萨道场,你看这一堂,诸位都特别有境界,特别好宁静,真是观世音菩萨的功德加持你们,全堂都非常……境界非常好。你看他在这个时候,就是你们佛法经常写的——法雨弘施。他拿雨滴来给你说法。每一声每一滴的雨,都好像把你身心内在的妄想、业障、业力,洗得干干净净,每一个都好,真是感谢观音菩萨。在这个时候你把自己身体观念一丢掉,把身体的感受一拿开,丢掉,自己觉得跟虚空合一了,每一滴雨、每一个声音,都使你很空灵,洗刷你非常干净,自然身心与虚空合一。






承蒙观世音菩萨的加庇诸位,在这一堂的你们的体会,定境上,几乎每一个都有所心得,我不能害你了,我讲话就害了你,你看在我没有讲话以前,那个境界好,你不晓得腿的难过了,我一讲,又来了,妄念又起来了,真是我舍不得讲话,也舍不得打引磬声音,把你们从良好的安定的境界里头把你破坏,罪过,罪过。可是,你真懂得了,就是再杂乱的声音插进来,了然不生。都知道,都同你没有关系,自己还在定中,还在清净中,这就对了。我不打放参的引磬,





你们诸位觉得境界好多定一下,多练习一下,以后就不会掉了,自然会找到了,找到这条路走了。如果腿实在太受不了,放松腿,没有关系,不放松这个境界。我最高兴的,连我的老朋友杨老都进入这个境界,而且很深入。后面许老嘛,差不多,两个老和尚来了。清净的境界不是你用心去找,你不去找他,就在这里。你一听雨声,这个声音过了,声音并不妨碍人,声音本空。音声的,





以科学的道理也这样,音声的本质空的,不空就没有音声了。譬如我们这个中间有个东西实在,在中间发不出音声,因为空才有音声,因为音声,自然空。所以观音的法门,跟一切众生结缘,所以观音法门,他的威力就是如此,威力就是包含了他的大慈大悲。一讲观音法门,观音法门法雨一下来,你们全堂百分之九十五都进去了,多厉害啊!(南师敲引磬三声)想下座的下座,不想下座的你尽管坐下去吧。





讲到观音菩萨的法门,从音声而入道的声音,所以叫观世音。要你身心内在的体会观察,世界一切声音可以帮你,使你入道而悟道。所以大家拼命找一个咒子,学密宗的念咒子,或者念经念佛号,拼命在追求。你放下来清净了,不要追求,自己来了。你说音声、咒子,譬如观世音菩萨的大悲咒,包括普庵咒,很多的咒语的秘密你不知道,稀里稀里,哗啦哗啦,什么声音啊,现在都给你研究。





所以真正的密宗,毗盧遮那佛大日如来,翻成大日如来的经典告诉你,一切音声皆是陀罗尼,一切声音都是咒语。你要注意,一切的声音,一切音声皆是陀罗尼,陀罗尼是梵文的翻音,就是总持总纲的法门,这就是观音菩萨的道理。音声,佛经上如鼓响,本性空的。可是一切众生,因某人讲了一句话,那句话本空过去了,在意识里头打了一个结,永远不忘,恨死了一辈子。或者说我爱你呀,这一个声音听过了,不晓得爱到哪里去了,什么都没有了,这一辈子就是为了这一句话就死掉了,奇怪!音声。所以一切音声皆是陀罗尼。毗盧遮那佛的大日如来,大日如来经,一切密宗的最高的最中心的根本。





日本人看到这个经典翻译叫大日如来,就是我们日本,当年我们年轻在杭州读书的,日本领事馆在杭州西湖上,里西湖那里一块大岩石,他就叫人写了好几个大字,大日如来。那个时候还不懂佛法,看了就生气,真的生气,现在想想他真厉害,也生气,他的日本要来了,大日如来,他就用那个。实际上大日如来是翻意义,大日如来梵文名称就叫毗盧遮那佛,中央佛,毗盧遮那佛,所以很多咒语你不要问理由,不可以解释,从音声入道的道理就是那么玄妙,就有那么大的威力。但是音声本身是空的。
修行学佛的……所以菩萨学五明之学是内明,


[ 本帖最后由 hefeiddd 于 2009-1-25 16:43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5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所以很多咒语你不要问理由,不可以解释。从音声入道的道理就那么玄妙,就有那么大的威力,但是音声本身是空的。




修行学佛是……所以菩萨还五明之学是内明,反转来内在的,这个是我叫他是生命科学。自然的科学在物质上,用自己的思想,利用物质向外面去……物理世界去追求真理求证它,这是自然科学家。学佛这个生命的科学呢?它同自然科学不同,它是不用外面的物理世界的东西,反转来回来用自己本身的官能,器官、五官功能,换句话,最大的功能,脑子。回来,脑子回来,研究自己的脑子,心回转来找自己的心。





不要怕记不住,黑板上给你留下,等一下张开眼睛再抄,可以。所以骂你们的道理就在这一刹那,学会了这一点,记住这一下一骂,一辈子用不完的,这一声骂你,所以有些老同学们,好多年不见面了,我看得很高兴笑,他就很难过。走的时候告诉同学,老师没有骂我了,他晓得我的作风,我还骂你看你看得起你,等到看不起你,准备打消了,天天看你笑,恭维你一顿。恭维人是埋人,把你活埋了,拿高帽子把你活埋了,最好了。





刚才讲了……生命的科学要反回来求自己内心的,譬如道家,南宗的一个祖师张紫阳真人,道也通,佛也通,禅宗更高明,后来雍正选历代的有成就的语录,佛家、道家,雍正语录就选了张紫阳。所以一般历史学者搞不清楚没有学过这个,说雍正想学长生不老啊!也修道都没有弄懂的。张紫阳真人关于参禅的经验静坐,他有一首偈子、诗非常好,“心内观心觅本心”,就是刚才讲,回转找自己的心,内在观察自己的心。






我们思想感觉作用,这个是心,心的作用。“心”不是心脏,这是个代名词,现在所谓讲脑、感觉、知觉,拢总的归纳起来叫“心”。这个本来功能在父母没有生我们以前,没有成胎以前,这个心究竟有没有,是找这个。不是西洋哲学的讲的心,西洋哲学讲心,就是佛学讲第六意识这个作用,已经有了脑筋,脑子里思想的那个是第六意识,不是心的全体。所以讲这个心,是代表全体心。心内观心觅本心,本来那个心在哪里,就是原始的原始,没有我这个脑子,没有我这个身体,此心究竟存在哪里。







第二句话,现在打坐不是看黑板,年轻人,告诉过你,又不听话了,就是这一点,太聪明,你知道吧,用聪明没有用。第二句话,“心心俱绝见真心”,内在一切思想一切感觉,一切作用都休息了,都清净下来了,慢慢俱绝,统统绝对的清净了。绝对,像我们几千年用,现在根据西洋文化来翻译作,肯定的。以前我们不太喜欢讲这个话,肯定、否定,西文逻辑的话。






我们中国的逻辑是,绝对,否定,反对,这都根据《易经》来的,没有关系怎么用都可以,心心俱绝,绝对的、肯定的,每个妄心都停止了,感觉、知觉,都休息了。见真心,就可以见到自己那个真正根源那个本心的功能。“真心明彻通三界”,如果你找到本心本性那个根本,明白了,悟了,真的证道了,不是理论上到,要身心投进去求证到了,就超越这个物理世界,超越三界之外,“真心明彻通三界,外道邪魔不敢侵”。鬼也好、魔也好、神也好,都不敢碰你。张紫阳非常有名的,他佛、道两家都通的,一位成就的,所谓南宗道家南宗的祖师之一。“心内观心觅本心,心心俱绝见真心”,都是这个心啊心……好几个堆起来,“真明彻通三界,外道邪魔不敢侵”。








由昨天晚上起,用观音法门,现在随时……这里是南普陀,还是体会他老人家所告诉我们的,他的方法经验。从音声而入道,是观音法门。你看“碰”外面,“碰”一声,我们自己这里厨房,哗啦,吵得很。每个音声你都听到,你看看都很清净。如果你心里不清净,听不见了。因为心里空就听见了,而听见了也是空的。假使你心里有个烦恼有个痛苦,有个东西挡住了,什么都听不见。







“反闻闻自性”,观音法门,观音菩萨自己讲,第一句,第二句怎么讲,“性成无上道”,反闻闻自性,本性的性,就是道在哪里,道就在你那里。不是在佛那里,不在菩萨那里,是你本心本性上面,性成无上之道。这一念,把外面音声这个现象不管,能闻之性本在这里。能闻之性无声、无臭、无相,本来如此嘛。念念清净了,这个念念清净,一路定下去,慢慢成功了就成了道。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尤其你们诸位年轻的师父们,如果参加了这一次,你觉得是上当也好,诚恳也好,好好体会几天,不要在这几天当中,你们生活太散慢,把社会上原来太散慢的习气,带到这一边来,带到禅堂里来,那是很不应该,那对不起,你就不要在这里应酬我,你爱去玩,赶快出去玩。这个位子,要想修行的,想进来不可能的在外面的很多。





真到达了反闻闻自性,能闻之性,不要用心,本来在这里,这个时候你体会一下,前天所讲,安那般那一呼一吸,根本不管,也在不呼不吸上一念清净了。真的一念清净了,自然是不呼不吸了,所以叫“住息”。因此告诉你们,出入息,出入是两个现象生灭法,重点是不出不入,那一念清净,呼吸,彷佛一息停止了,自然的,这个才是息的境界。这个“息”的境界到达了,也就是念休息。







你们大家,我们这一代都很崇拜虚云老和尚,禅宗。你看虚老的年谱,他原来在禅堂,高旻寺禅堂参禅。不过你注意,虚老也好,来果老和尚也好,年轻都是学道家入手的。后来虚老在禅堂参禅,那个时候他是参话头的,后世的禅宗,怎么开悟的?后来喝茶,茶杯打破,为什么茶杯打破了开悟啦?观音法门。杯子“啪”一声,喔…原来是这个啊,就是,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不是话头使他开悟的。虚老,抗战时候在重庆做法会,我们都常在一起的,老师父,活了一百二十多岁过世,在江西云居山,我在台湾。他还给我留下话来,这是讲笑话。这些,重点不是管这些,是告诉你观音法门的重要。(引磬声)







佛法,《楞严经》也讲心跟目,眼睛的作用。我们脑神经也好、心也好,一动念,第一个最厉害的,拿军队来讲,尖兵,前锋的部队,尖兵最厉害就是眼睛动了。不动,像你们的眼睛打坐起来,开眼也好、闭眼也好,都很低视向下面看的,眼珠子,不对。下沉一片无明中,而且心思更乱。






换句话说这个姿态,闭到眼睛,眼睛好像向下面看的那样,就是后脑的视觉神经跟著向下拉,影响了大脑,反是不得安详、不得清净。所以你开眼也好、闭眼也好,眼睛眼珠子平视,闭著眼皮没有关系,你眼珠子也是平视。平平的不向上的,也不低下来,然后眼皮闭到,眼珠子摆正,不低下来,不向下,你自己体会一下,不向上,平正的。然后也忘记了眼睛,不看了,眼皮也关起来了。这个,脑子也好了,心也清净了。如果眼珠子摆不好,低沉,向下看,不对,向上看也不对。摆正了,也不斜,左右不看,然后摆正眼皮子一关,闭拢来,眼珠子还是向前面看,然后不看了。嘿嘿,你们说不看了,都看了,看什么,眼皮子看了。








眼皮子盖到是看不到外面的现象,但是看到眼皮里面模模糊糊的光影。你以为眼皮闭著,自己清醒的时候没有看,看啊,看前面一片模模糊糊的光影。这个就不是眼球的作用啰,这是后脑视觉神经的反映。好,你就利用前面,所以大家眼镜,戴眼镜的最好是拿掉,拿掉了以后,你懂得这个法门,慢慢眼睛将来会好起来。






我再讲一道,眼皮闭著,眼珠子摆正,不低视,也不上望,就平平的,眼珠子摆正眼皮闭著了,定住。这个“定”不是打坐的定,就是把眼球眼珠子定住,正的,然后不看了,当然没有看,眼皮一直关起来。但是你不看嘛,真的看到前面白茫茫的,或者夜里是黑洞洞的,你在看啊,不过大家不晓得看这个,这个你们学佛的注意,就是…尤其你佛学院的这些,教务长啊,了法、诚信,信不信,了不了,都不知道的名字好听,这个就是十六特胜里头,内观色。反转来看自己,内视。不是眼球反过来,意识看到了,前面白茫茫一片,还不是在看。(十六特胜在小止观以及袁了凡的《静坐要诀》中有,大家可以参考,不知我说的对不对。录者注)








所以《楞严经》上佛问阿难,瞎子有没有看啊,阿难说,瞎子当然不会看了,怎么知道,佛说,你错了怎么不会看,瞎子看不到外面的色相,但是能看之性,是看到里面黑洞洞的模糊的一片,这个就是生理内在的有相的光明,你定在这个光明上,就是内观色。在道家呢,这样修,就是炼神,神光就定住了。所以有位温州居士叫薛国尧写信问我,他大概学过密宗,密宗有个法门“看光”,两个名称,一个是托噶,看外色光。一个是彻切,看内色的光。在密宗是不得了,无上大法。我们当年不晓得磕了多少头,拿了多少红包,供养哈达一大堆,认为还…东选西选,了不起才传一个法,等传给我了以后,我觉得…哎!不过如此我早知道了。







什么密宗密法都在显教上,显密是不分的,都是理。理到了,事情就到,功夫就到。因为你智慧低,越弄得神秘,越稀奇,你越信仰,越信爷越可以带领进入,智慧高的人,什么是秘密?最秘密就是自己不了解自己,这个才是大秘密呢。父母没有生我以前,我在哪里,死了究竟有没有东西,我的心究竟是什么东西?是脑吗,是心脏吗,是肾脏吗,搞不清楚,这个才是秘密。所以托噶、彻切、看光,以中文翻译来讲,不是眼睛去看。刚才我告诉你,眼睛一闭,你看你们看到了没有?没有看到,看到了,里面模糊一片光中,然后你眼珠子不动,就在自己内在的迷迷糊糊一片光中上,安然入定不是很舒服吗,这就是内观。佛法没有来,密宗还没有来,中国古代有没有呢?我们自己固有文化,几千年以前就有了,大家忘了本不知道,中国文化叫什么,内视,内在的内,看东西视线的视,内视。









所以道家“内视”之术这个法门,可以长生不老,炼神。但是,懂了这些还是方法,用这个方法,著手入门好极了。拿佛法来讲呢,在我们的大菩萨这位如来家里讲话,我要负责的,不然他要打耳光,我还吃不住。观世音菩萨,昨天晚上用音声下雨帮帮忙,现在我讲的也是他的本事。他还有个名字,叫观自在菩萨,就是他。你用眼睛这样看光,一定住了还是观,自己的,自己就在这里。这个眼识神光一回转来,一返照一内视,看得很清楚,什么都没有空空洞洞,你就在这个上面定下去。这就是观自在的入门的方法。







当然不是究竟。究竟的观自在,观什么呢?由这个道理再看,找到那个能观的,原始的明心见性,最初那一点功能找到了,就是他的法门了,观自在菩萨。慢慢你这个眼睛定住,回来内视返照,“照见五蕴皆空”,身心内外一切是空的,“度一切苦厄”,你们不是会念吗,心经。所以观自在菩萨“行深”,行,就是做功夫。你这样深行去做,深了,功夫深了,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智慧开发了,自己内观返照,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就得度了。那么他怕舍利子不相信,又讲了,舍利子,我告诉你,是诸法空相。







你这样一返照了以后,你就晓得了,一切法,你内观以后一切皆空,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減,就在这个本位上,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为什么讲,是故,古文。现在讲所以,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你看,他告诉舍利子你这样一空,一定了以后,下面,无…无…都是空,一路空到底,你们所学的佛法,十二、六根的六根六尘十八界,苦集灭道,一扫把统统扫得干干净净,无智亦无得,什么叫智慧?空的,亦无得,得道得个什么道,空,无智。你看他都告诉你了,这是他老人家自己说的,无智亦无得。不过他又来了,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你达到了以无所得,空这个境界,才是菩萨境界,菩提萨埵。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他说舍利子,你不要轻视了这个东西,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昨天有个女同学上来,还问心里有恐怖,你这样一了,有个什么恐怖,恐怖是你自己,自己捣鬼嘛。









依般若波罗密多故,智慧的观察清楚了,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把妄想都丢掉,就究竟涅槃了,他就告诉说,三世诸佛,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都要靠这个观自在这个法门,智慧成就,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才能成佛,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你们学什么咒语,密宗啊,以为有什么稀奇,没有稀奇的。然后,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显教的好像唸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揭谛菩提萨婆诃。差不多,爱怎么唸就怎么唸,可是你要懂得观自在,返观。与其看人家的面孔,还不如看自己的面孔。









心经就不要写了,要你们去影印谁都会,不然小本子拿一本子,给不会的朋友们就行了,二百六十个字《心经》所有佛法都给你了。你们打坐修定,这样下去,配合安那般那,出入息,我们都耽误了,昨天把《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很仔细告诉你的,只起了一个头,然后就跑到观音菩萨家里去了,昨天晚上跑到观音菩萨家里去了,现在还在他家里,还没有回到弥勒菩萨这里来。这个如果懂了,下坐行香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依然不变,然后七天完了,你们自己今后的修持,行住坐卧,都照这几天这个样子,假装也好嘛,也像一个样子,慢慢就变真的了,弄假就成真了。






(南师敲引磬三声)行香!


行云流水自然地走去,肩膀两手甩动,肩膀甩动不是手,肩膀一甩动,你内脏的五脏六腑跟著就气血流通了,不是身体摇动,肩膀甩动,肩膀跟身体两个机器。讲肩膀甩动,你把身体在摇,可见你这个肩膀这里,机能已经不灵活了,自己把它练习灵活起来。目光端正不要低视,两个肩膀甩动,行云流水,不要左右无人不管了,四个也好,三个也好,一个也好,就是我,心中无事,不要低头,如科学来讲低著头,把后脑神经拉得紧紧的,你也容易身体容易衰老,脑神经紧张,消耗体能又多,就不得啦。头一正后脑摆正了,脑神经不要紧张,就松懈了,就健康啦。讲科学都听得进,讲佛法就听不进,要命的。然后在我们这一次的禅堂勉强而行之,可是不勉强哦,你自己行得好,然后眼睛半开半闭的,左右四顾无人,左右有人不管了,还是心的作用。此心摆下,四顾无人,悠哉游哉行去。可是身心要端正,
(啪,南师以香板击地,大众止步静立,南师四顾无语)







药山禅师(大众边吃点心边听南师讲,反正我看是大家在把东西放进嘴里)非常了不起,药山禅师在江西,药山也在江西。所以我们现在讲人跑江湖,这句话就是那个时候来,那个时候这些大师不住在湖南,就住在江西,这些求佛求道的人,不跑湖南就跑江西,不跑江西就跑湖南,跑来跑去,所以跑江湖这样来的。药山禅师非常名气大,大师禅宗的了不起祖师,祖师者后人叫的。






他的教育的门庭,就是他的家风,所谓家风,等于南普陀、北普陀各有各的作风。他的作风教育作风不同,跟人家不同各有一套,药山禅师教人家专门用功夫,参悟自己的自性,走禅宗的,南宗六祖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法门,不准徒弟们看经典,不需要看了,你只要明心见性,你自己就会懂得佛经了,还要看个什么,不准人家看经。可是这位老和尚有一天,自己在山门外山上坐到,在看书,在看经,旁边有个徒弟就问了,师父啊!抓到师父的辫子了,光头也有辫子。






他说,您平常都不准我们看经,您老人家自己在这里看经。药山禅师说,你们看经呀,把牛皮都看得穿了,注意这个话,你们看经呀,把牛皮都看得穿了,我看经遮遮眼睛的呀。这就是禅宗。所以你们现在的教育,书看多了学问又没有,把书本都看穿了,就看出了一个近视眼,眼睛也看坏了。所以我七十多岁了,你看我翻开这个本子看还不喜欢戴眼镜,虽然模糊一点,照样看得清楚,读了一辈子书比你们多,你们读个几本书算什么,老几啊,我武侠小说看了十万多册,就讲武侠小说,还不要说别的,大藏经看,翻了又看,看了又翻,眼睛怎么没有看坏,就是老和尚说,你们看书啊,把牛皮都看穿了,那个眼睛盯著,头低下来,然后摆…不戴眼镜才怪了,







我一辈子看书,教人家,没有躺下来看过,我的看过多少次的书,你拿出来检查干干净净,不要乱画的,我看书以前一定用帕子,手要洗干净,看书是端正看,从来没有这样看,躺倒了看不干的,所以精装本我很讨厌的,因为拿著很吃力。不会拿到这样,也不会是这样看,一辈子没有这样过,更不会书拿到厕所看,也不会躺下来看书绝不干,要看书就坐起来,端正这样看,要睡觉就书叠好,叠好怕把书搞坏了,还条子夹在里头,恭敬书是恭敬自己,不是对书本。






所以有时候看书,我也…看电影,也看电视,他们同学们笑我,老师一拿到电视,我们那些老朋友,有些电视我叫…北京、上海,赶快听说那个电视好,给我买来啊,老朋友们就想办法给我买来,唐明皇也好什么也好,我就坐下来一看,七个钟头、八个钟头,一起把它看完,我懒得牵挂了,看完哈哈一笑,这样还编的不错,看小说一样,我常常坐在那里看小说,夜里一坐到天亮,然后天亮还在看,反正一部看完了拉倒,怎么眼睛没有看坏呢,我看电影也好,看小说也好,我要叫电影跑过来,我不要,那两个眼睛跑到电影里头去,你不是坏了吗,叫电影过来,叫书本摆在眼里,叫书过来,把神回收看东西,不是把这个精神外散,跑出去了,







这个道理也就是我十七、八九岁在杭州,那个时候啊,我也同你们一样,练武功,要学成飞檐走壁,剑仙,练气功练到一把剑,我现在身上都有,今天没有带来,三寸长练成一把剑,白光一道,千里之外要你的头就是头,手就手,拿回来,要学成飞剑,结果搞了半天,也没有这个人,听说城隍山上有个道士,杭州城隍山,有个道士,你们现在去看那个庙子,不晓得…这个道士,满清的皇族出家的,会飞剑,谁告诉我,一个和尚告诉我,


[ 本帖最后由 hefeiddd 于 2009-1-25 16:49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5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听说城隍山上有个道士,杭州城隍山,有个道士,你们现在去看那个庙子,不晓得…这个道士,满清的皇族出家的,会飞剑。谁告诉我,一个和尚告诉我,我的好朋友。我说怎么去拜师,他说我也在找,我们俩一起去。去了这个城隍山庙子,找这个道士,要见这个道士好困难,一关一关的挡驾,不在,不在,好几趟。有一趟总算受了我的感动,在了,见到了。






这位老道士一出来,坐在客厅一看,肃然起敬,那真风范很好。道士穿的衣服干净而朴素,云鞋,鞋子布的,白袜子,风度肃然起敬,一起来,到底是真的满清皇族出家还不是,很有礼节,然后坐下,请喝茶,然后就贵姓啊,府上那里啊。不像你们现在搞了半天,连个名字都搞不清楚,常常有些,对老师非常恭敬写信给我,南怀瑾那个瑾字,不是写成言字旁,就是怀没有把我写成南坏蛋,还不错呢,不然南怀瑾就变成南坏蛋了。







有个瑾字,你们很多同学写信来瑾字都写错了,里面是非常恭敬,名字都搞不清楚。古代我们问贵姓,台甫那两个字,现在问你们就知道了,就砸锅了。台湾的台,杜公甫杜甫的甫,台甫就是你的大名。然后我们一听,不敢,台甫,不敢,贱名什么,小氏什么。有名,还有号。府上那里,府上,我们答复是舍下。现在人,我一问他府上那里,我的府上福建,我都要了命了,我的妈,一听就赶快转话了,你家里那里。如果问你的儿子几位,令郞几位,什么令郞啊,你的小狗几条嘛。你现在这个文化礼貌什么都没有,所以我在外面…这个儿子有一次,从小教他们,在台湾时候。







我的那个儿子读小学回来告诉我,爸爸,你的那一套不行的。我说,怎么不行。我到同学家里去,人家问我…这个,我舍下浙江。他说,他那个仰爸爸就愣住,听不懂舍下,我就晓得他不对,我就说,我的家里是浙江人,不过我也没有到过,这样一说就通了。你那一套没有用的,我说有道理,这个时代变了。所以那个道士然后就问我,你先生啊……那个时候,我还不到二十,他年纪……那真是像一个神仙化身,他说,听说你先生好几次要想找我做什么?我就站起来,要给他跪拜,他说不必。








马上站起来,不要多礼,请坐,那么我也不勉强,我说我啊,听说您是一位剑仙,我也要学剑。不要迷信,没有这回事,那还有这回事,神仙,我出家修道家,没有看到过神仙,不要迷信。然后讲练剑,他说听说你学了武功,很好啊。我说,那里……就是找不到明师,所以特别找您,他就眼睛看看旁边侍者小道士,这个小道士就有数了,一声都不响,不像我们古国治,大家……叫了半天,老师啊,干什么?那些小道士、小和尚聪明得很,师父一看他马上去拿一把剑来站在旁边。他说,你要学剑,你会练剑。我说,会一点,江湖玩意。







可以,把剑拿来,请你比几下我看看。我拿了剑,只动不了几下。好,够了谢谢,把剑再交给他套起来。这个没有用,练武术练剑,我,他说,没有学好,当年练剑怎么练,站在那里,一把剑,叉手手要直,剑要拿好,就是这样劈剑,手腕在动,最后是什么呢?房间,一个黑的房间插一枝香,点一枝香,这个剑这样劈,劈这个香头,劈下去把香劈成两半,香头上火光没有熄掉,初步可以说你懂得用剑了,我这听听,我一身冷汗都听出来了。







他说第二步,你手里抓一把绿豆,马步蹲好,这个剑丢一颗绿豆,碰,分成两半了,那苍蝇过来,一剑就两边了,然后才可以开始练剑,我的妈妈。现在这些没有用了啦,没有用,你武功再好飞得起来,那个一枪,碰,一颗子弹下来了。然后告诉我,我看你先生,前途无量,不要学这些小东西,武功什么……对你没有多大,你的前途。我说我想拜您做师父,他说,你另有明师,我不够做你老师,不过我吩咐你,两件事,你既然那么诚恳找我,我要贡献你一点东西,







第一,看世界上任何的东西,要轻松不要严重,尤其眼睛要会看东西,他一般人都要看花,看风景,把那个神,眼神看到好的花,都盯到花的上面去,错了。像杭州风景那么美,你出去看风景啊,叫风景跑到你眼睛里头来,看花要把花的精神收到我的眼神里头来,看山水要把山水的精神收到我的眼神里头来,不要把自己的精神放到山水上,放到花上,它没有用处,你也没有好处。这个话我一辈子记住,所以我现在眼睛也很好,可是进一步还不只眼睛,他就是一个道法告诉你,精神内敛。我们一听肃然起敬,师父,谢谢。







第二点呢,我们的心脏只有拳头那么大,将来你出去会做很多很多的事,你先生,我看你前途很辛苦,责任很大,这个心只有这样大,什么事情不要装进来,痛苦也好,烦恼也好,得意……不要向里头装。我们心脏,拳头那么大,装不了多少东西的,什么东西,痛苦、烦恼、得意,统统丢出去,都丢出去,都丢,什么不准装进来,统统丢掉,你就前途无量,后福无穷。真感谢。







然后看看徒弟,徒弟就把茶拿过来,请喝茶,这老规矩,端茶送客。徒弟把茶拿过来,他接过来叫,请喝茶,我就赶快站起来,告辞了,这叫端茶送客了。等于现代人,谈几名句话,看看表,对不起啊,我还要开会,就赶快走了。你要开会,我还只有……再谈一分钟,只要再给我一分钟。笨字加个蛋字,就是笨蛋了嘛。人家已经看表了,已经讨厌死了,看两次了,你还尽坐在那里,拿起茶来喝,我还有一个意见要告诉你,还有一个问题要请教,笨的透顶了。所以他茶……徒弟端过来,请喝茶,我晓得了小说看多了,老人家已经端茶送客了,等一下如果再不走,叫徒弟,开门,送客,再见,走了,你怎么办。








现在人没规矩的,乱七八糟到处……你看刚才跟你们讲眼睛,我是当年亲自经历过来的,所以现在这个眼睛,幸而我非常感谢我这对眼睛,看了几十年的书,看了年纪那么大,总算还没有坏,但是……到了中年,有一段用功到了某个,所以汪曼之,汪老,这位菩萨,他八十八岁了今年,前两天一到,眼睛难过得很,他两个学生很着急,认为……他自己知道气到了眼睛。







我说你对了,明天就会走通了。可是有时候修行气到了,我眼睛有一度几乎模糊了,中年,可是我就不用眼睛写字,为什么,准备瞎了怎么办,瞎了你也要写字,夜里不开灯不用眼睛,闭起拿一张纸笔写,第二天再看看,一行还写得蛮整齐的,眼睛是假的心是真的。你没有眼睛心里头有个眼睛,这是……摸一摸有这样大的纸,我写的第一笔写这里,第二个写这里,一路下来,一行一行。瞎了怎么办?一定靠眼睛做人吗?同样的死了怎么办?一定靠身体走路吗?






所以禅宗是个大密宗,我都把它揭穿了告诉你们,你们去参,怎么参得懂啊!自己也没有打坐也没有用功,学禅学呀,学禅学有屁用,禅学是真东西,药山禅师的名气很大,这个时候有个名人,韩愈,你们都晓得,韩愈,大家说他反对佛教,他不是反对佛教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3 21:01 , Processed in 0.044128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