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hefeiddd

生命的本质一吸一呼----------交易的本质一买一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这个争论从古到今存在的,尤其在禅宗门下有三种,一说,见道以后,悟后起修。才能修行,一说,另一种说“先修后悟”,所以有前……又是一种说,修跟悟修道跟见道同时并进。这同我们做人学佛的行为一样,自利以后,自度以后再度人,自利以后再利他。但是佛在楞严经也讲过,自未得度,自己还没有得道,先度他人,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自己已经圆满成功,复觉他者,再来度脱法界一切众生,如来应世,这是活的佛。同样的,同这个问题一样,叫他们不必争论了。也没有什么害怕的。








先见道也罢,先修道也罢,真的修行的人不怕说我还没有见道,还计较,这还有计较心,等于到百货店买东西,还想这样占一点,多便宜一点,这样的心理来修行,有屁用。没有用的啊,管他见道也好,修道也好,都不对了。没有计较心,没有争论心,才能可以修道。大菩萨,本人答复你是如此,对与不对我不知道。现在我们开了几堂座,这样我们时间也不多啊,六、七天,今天已经过了,你们做早晚功课,是日什么……我的国语不标准的,是日已过,如少水鱼,斯有何乐,今天去了就没有了,后面剩下来,号称六天,六天后面最后一天,大概关于在算价钱,只剩四、五天啦,一摇头就过了,所以我们要加工,加工。







刚才回转来讲你们的静坐。晚上嘛,我好舍不得,给那位同学赚走了一百块钱,这个多心痛啊。不过他还赚得真好。总算有人答出来了。现在我还要拿奖金来摆到,看我们这次听课以后,假使过一年、半年,我再到这个地方来,看有几个成功的,不过有个条件,我要发奖金,但是还有个附带条件,你成功了,千万要收我做皈依弟子,我要拜你为师的,好带领我一下,不要忘记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我们讲修行的内容,我们的汪曼老,她,我本来不认识。她跟我两个……她看了,大概是那个何菩萨,何泽霖菩萨寄了那个《如何修证佛法》给她看了,她看了《如何修证佛法》。这个因此结上缘。《如何修证佛法》所讲的,我特别强调一个,强调一般人讲修持的数息法门。你们都知道吧。数息这个法门都知道吧?不要客气了,不是说你们都修到了,这个名称都知道,都听过没有?都听过啊。你们有真实去实行过没有?没有。这都是老实话。数息观,是根据智者大师,天台宗真正真实的功夫修出来的,六妙门,六个妙门。六个很巧妙的法门。哪六个妙门?这个一定会有答得出来的。有没有,哪六个妙门?你们同学们哪个答出来?(下面听者答话听不清)请坐。





    
   这六个字,包括六个法门。数息、随息、止息,前面三个。观,不加息字了。还、净,净土的净。这六个字叫六妙门。那么现在一般我们国内,所有的气功啊、武功啊,统统练气功的都走这条路子。你晓得吧。中国的武功、气功、道功,还有一些,很多的秘密的法门。搞了半天,都是走这六妙门的前半节,三个字的法门。再加上了一个秘密的咒语。嗡嘛呢叭弥吽,六字大明咒。四臂观音菩萨,四只手的六字大明咒。不要唸成“唵”(ㄢ)了。第一个字“嗡”,“嗡”头部发音,嘛呢叭弥吽。实际上同气脉有关系的。嗡,这里(头部)。嘛呢叭弥吽。这是四臂观音的六字大明咒,属于密宗部份。你去查查看,一般有特异功能的,修特异功能所谓气功师的,修病治的,除了这几大套之外,没有第二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当年在北方,这几十年没有了,还有个教派,在黄河南北叫“理”门。理教不抽烟、不喝酒,戒律很清严,都是在家人。所以一来,一看。你是在理的啊。不错,我在理,道理那个理,理教。理教也有密宗的,修五个字的咒语,有个咒语只五个字。传给你了以后,你好好去修。刀也砍不进,枪也打不进来,那个神通广大。当年我们年轻的时候都要去摸一下看。这五个字的咒语有那么大的威力,而且不出声的念,要命的时候才出声,威力大得很。结果就去找师父,拜师呀!要供养拿供养,要叩头就叩头。







不光叩头,连叩腿都干啊!连两条腿跪下来。连磕头跪下来,只要你传给我能够得道,结果传了五个字秘密真言。六耳不同传,你两个人和师父,六个耳朵,不传了。只能他嘴唇传到你耳朵里,这个秘密吧。结果传了。五个字,我现在把它公开了,你们好好去修,也有威力无比。哪五个字啊,要不要呀?要不要听呀?你看,好奇的又来了。我们好奇朋友。五个字,秘密得很哦。观世音菩萨。你们不要笑哦。为什么你,我们念起来不灵,就是因为给你这一笑,笑坏了,真的哦。他绝对的诚恳,相信。那个精神合一,它绝对起作用。所以我讲我这些亲自经历的故事给你们听,我比释迦牟尼佛拜的那些旁门左道的那些玩得多了。








还有,在武汉那个阶段。湖南有一派。一杯水,拿来放在手上,都不是出家人,在家人。你生病,念咒子。念完了,拿去喝了,病就好了。真的哦。也是三教合一的。这个很稀奇,结果又去拜门。那很困难了,什么引礼师、引证师、这个师、那个师,已经把你一身都撕破了,然后才找到那个老师。找到了,总算传给你道,他们用得灵,我用不灵,同你们一样的。观世音菩萨,你们嘿嘿一笑当然不灵了。结果他传给我什么东西啊,我以为也是大悲咒,也是密宗,不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我十一岁都背得滾瓜一样的熟了,还听你这一套,可是他们用得灵。所以,灵不灵不在经典不在咒语,还是民间中国文化三个字,诚则灵。所以基督教讲信者得救,不是没有道理啊。就是这个道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讲止观六妙门不要扯开了。可是智者大师的六妙门根据什么来的呢?《达摩禅经》来的,参合了《大毗婆娑论》这些,舍利子、目连尊者等等的著作,修持法门。所以大家呢,日本、中国,很多修道都在数息。数息,打起坐来听自己的呼吸。进来、出去,这个你们都听过的对不对,都学过的,不要浪费我的嘴巴了,是不是,都知道吧,都听过了,学人不开口,诸佛菩萨下不了手。你们都不开口的,那有什么办法。都听过了没有?对了,就可以省下来了,所以我常常讲,你们数息,怎么样叫数息,根本就不懂。








一进一出,数一二,你数个一千息、一万息,或者数倒息,倒转来数,数了半天还在呼吸,呼吸是生灭法,搞些什么东西,《达摩禅经》今天真的给你讲,这个法门是根据什么?《达摩禅经》叫修“安那般那”,安那是出息,般那是入息,梵文的翻译。在中文简称“出入息”。你们听完了,你等一下就可以打起坐来,好好作试验,成道很快,成功也很快。现在,首先一个问题要解决,在所有人学佛的观念,都晓得坐起来修出入息,修了半天一点影子都没有,假定在座有一个人修出入息的,有一点心得,我一望而知就看出来了,对不住,不是小看你们,也许我看错了,该打屁股,没有。不是你们,大家都搞错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我们的呼吸,叫呼吸,呼出去叫出息,入进来吸进来叫入息。安那般那梵文,出、入、息,三样,你注意哦。大家把这个书,佛经读错了,出、入、息,一出一入,呼吸是生灭法,一来一往,你体会一下看,你们先体会,一边写字一边体会,这是关于你们真正修持的,不要听我吹牛。不然你白听了,我也白讲了,没有道理。你自己一边开眼也好,闭眼也好,一边听,一边观察自己呼吸,我们的呼吸出去,进来,中间有一刹那停留的。







出来,出去,进来,进来,出去,这个中间交接的时候,一刹那空档,所以叫你修出入息,尤其像现在的晚上,唉,现在是风平浪静,白天风很大很冷,假使你现在注意出息,不要注意入息。把它一放出去了以后,你心念一停,停那一下,不呼不吸,那一刹那之间,你试试看。你马上感觉到也不冷了,也不同了。你诸位试试看,是不是这样,不是看我脸上,我脸上没有你的出入息。出入息在你那一边,一出一入,不要故意哦,人自然有呼吸,你看当一呼一吸之间,出入息,这个一定住了以后,你当下气好像,很短暂,气也慢慢好像和顺了,定住了,念头、思想、杂念也少了。









大家搞错了,数息,这个一呼一吸,这个停住之间,你开始勉强点,忍一下也可以。你停住一点,这样一来回停住这一下,把它记住,记住不是呼吸啰,那是思想,这是一次了,这叫数。然后再出入,停住,慢慢要停的阶段,这一段不呼不吸越来越长,第二次数,二。所以叫做数息,是数这个。那么一般跟你讲数出息,或者出去的时候记数,或者是入进来的时候记数,你只要记个两、三次,五、六次,只要心念专一了,你就跟到气息停住不要转了,那就是“随息”,很快。这样听懂了没有,诸位大菩萨们听懂了没有?真懂了没有?你们都是我的父母,我讲清楚,爸爸妈妈们,真的,不要浪费了,试试看。真的听懂了恭喜你们。










修智慧福德资粮,智慧资粮,再加行,很快就上路,所以,息者止息。息也就是休息,休息就是念定住了,你看,有好几位,懂了一点点,慢慢如此修去做,就行了。先有点勉强,慢慢就自然,你懂了这个,明天就告诉你修息,而且要想得戒定慧,要想得神通开智慧,非常的快,所以汪曼老看了我那本《如何修证佛法》才提出来。你们看看,释迦牟尼佛教儿子修行的法门是这个,但是,大家看经典,包括这些人看经都乱看。佛怎么说呢?在《阿含经》上说得很多。息长知长,教罗睺罗尊者,罗睺罗尊者是他的儿子,他也把他弄来出家了嘛,罗睺罗尊者佛的儿子到现在还在这世间,他没有死哦。










释迦牟尼佛吩咐四个人,还暂时不死的哦,留形住世。迦叶尊者一个,罗睺罗一个,宾头卢尊者一个,君荼钵叹一个。四位罗汉,还没有死哦。为什么能够就是长生不老。为什么呢?修什么法门你们去研究。佛告诉罗睺罗法门,息长知长,息短知短,或者息冷知冷,息暖知暖。大家一看了这个书,看了这个佛经,认为都看懂了。“息”你们自己下注解,大家都,就是呼吸,呼吸长,就觉得呼吸长,在那里练气功了。







以为是……把简单的文字搞复杂了。息长,一呼一吸,一生灭来去,以后停住了,不呼不吸,这个时间长,知道长了,这个时间,这是一下。一下就过去了,知道短。息长知长,息短知短是这个道理。这一下帮助大家,都懂了吧?你试试看,不能讲多了,讲多了,我的膏药一样都卖完了,明天没得戏唱了。不过在休息以后,修这个安那般那的法门,成就是非常快的,转变身心气质也非常快,再配合止观,配合般若,配合显教、密宗各种修法是非常快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那么在修这个安那般那这个以前,那么在六妙门上也讲到了,假使身体有不舒服,有六个字,你们都晓得了,都晓得吧,六个字,治病的方法,都知道吗?又来了,都知道不知道,记得不记得?呵、呼、你写嘛、写嘛,不要等我来啦。(对写黑板的同学说,好象是李淑君)晓得六个字,嘘、吹、嘻、嘿(呵?),对了嘛。吹、嘻,欢喜的喜,口字旁有个喜。还有个“呬”,这个大家都知道,是不是都知道,都知道。真不知道,你们不是上过这个课吗?没有啊。六妙门没有上过的呀?教务长,下一次把六妙门好好拿出来研究研究吧。有些同学知道吧,呵、呼、嘘,(嘻、吹、呬)这六个字你不要小看了它,如果你真修好,身体非常健康,而且容易得定,有心脏,“呵”字对心脏,心脏不舒服有病,多修这个,这种这几个字呢。









第一,每修一个字的时候,念一个字的时候,不准出声音,意念上有这个声音,嘴巴的形式也有这个声音,但是声音听不见的,这是六个都一样。第二,这六个字啊,最好用客家话念,或者广东语与闽南话念,用国语念都不对了,记住哦。你看,你的嘴也是嘴我的嘴也是嘴,都记一下,嘴形念“呵”字,你们会广东话、闽南话,“呵”字念什么?“呵”字念什么?口字旁一个可,你们有没有广东客家人在这里?哪一位,闽南话这呵字念“哈”,不知道哪位讲话请站起来,广东话“呵”字,这个“呵”字念“哈”吗?不对哦。对,那个是对的(南师手指后面一个出声的同学),“呵”不是“哈”,还是“哈”,这个话是广东发音,就是这个嘴形的发音,不要念可字,脸张开笑,把所有的浊气都吐掉,假使心脏有问题的人经常念这个,然后把这个浊气呼完了,静下来,你不要管进来的气,我们人为什么要呼吸,我们这个生命活着呼吸是什么道理,明天再补充。










这个气进来,是氧气,一到身体内就变成碳气,所以急于要把碳气呼出去,不然就得病,所以有呼有吸。所以呵字管心脏部分的,就要念这个音。“呼”管肠、脾胃、肠胃,你自己体会那个嘴形这个发音不同的,你尽量把气这个浊气呼完了,自然给它停下,不要吸气进来它自然会吸进来,这“呼”。这个“嘘”字呢也不能照国语念了,又要照客家话,客家话念什么音,大声讲,你也会了,嘘,对了,反正照客家话、广东话闽南话对了,照现在国语念不对。现在的国语是当时在北方北京过来的,或者北京靠北一点的过来,是满清三百年来的国语,客家话、广东话是唐朝的国语。闽南话、福建话是宋朝的国语。那么我们这些佛经翻译都是唐宋时代,所以发音不能照现在读,很多搞不对了。这样懂了吧,所以这个“嘘”不念这个虚字,不是照国语“嘘”这是肝脏的。










“吹”就是念“吹”了,嘴巴尖起来念,关于肾脏的。这个“嘻”字呢,不念喜,闽南话念,这个客家话念什么?对了,“嘻”是管三焦的,管三焦哦。这个胸部这个这个淋巴腺,胸上腺,等等……,这是管三焦的,就是你看学弥勒菩萨一样,“嘻”我们笑起来“嘻”,这个“嘻”字这样管三焦。你看,你真痛快地拉开嘛,不要出声音,你自己觉得脑得门这里就放松了嘛,身体松了嘛,三焦的浊气都出来了。试试看,来嘛,我们大家学疯子嘛,不学佛,就是这样“嘻”字。这个“呬”也要照客家音发,这个我就对不起,发不来,你大声点,比我高明,客家音,“呬”字发音照广东话、闽南话嘛,这个“呬”字,还是“呬”差不多,照闽南话、广东话,这六个字非常有效的,所以你上座以前先用这个调好气,然后做安那般那,注意“止息”,这个“息”字这一段,一进一出之间多定住一下,效果就很快了,成就也很快。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出、入、息,这个修法,差不多有所成就的,这些祖师们,多半是带到修这个加行法而得成就的,很重要。那么后来发展成密宗所谓修气修脉,道家的这些修气功的发展,都是这个法门演变出来的,我们知道现在这个生命活到,这个生命只是两样东西组合的,一个是感觉,一个是知觉,感觉状态就是触法,触与受,知觉就是思与想。在佛学里头思想两个字有层次的差别。我们现在脑子里头,心里头,能够想的,这个叫做妄想。“思”不是这个想,想是很粗的,思是很细。譬如我们今天,天气冷了,大家出来忘记了戴帽子,然后坐在这里一边头发冷,一边想家里那个帽子放在什么地方,而这里还在听课,还在记录,还在想呢,那个心念,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那个是“思”。







这几句古词念过的吧,总应该知道吧,你们这些小孩子的时候念古人的词没唸过啊,奇怪啰。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是古词哦,古人的词句、名句、名作,那么全首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鉤,寂寞梧桐庭院锁深秋。”李后主的名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次序是这样。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鉤,无言独上西楼,是第一句,次序(指点写黑板的同学写的次序)。







大家都说李后主的词,那真是好啊。无言独上西楼,如果我常常跟同学们上文学的课,那讲法就不是这样的啊,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鉤,多美啊。文学就是文学,月如鉤,如果拿科学来研究啊,上半有弦,还是下半有弦?上半月的月亮还是一钩,下半月还是一钩,上半月的钩是怎么样,倒钩还是反钩?下半月是哪个钩,我们大家都活了二、三十岁,也看过好多次月亮,上半月的月亮同下半月的月亮,有什么不同?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定没有注意,所以不是艺术家,也不是画家,也不是科学家,只有窝在家里讨一个太太,一个女的站在旁过看一条猪那个家,这个都不知道。我们上文学课讲个笑话,如果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盤。一点味道都没有,那就不是文学境界了。十五的月亮像个盤子一样,那下一句不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盤,红烧的面包吃不完”。









那就不叫文学了,对不对?“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那个味道之好,好得个文学的味道。厦门城外普陀寺,这个味道不大够。好像那个红烧肉啊,发干了的火腿一样,味道不好。“姑苏城外寒山寺,”那就像苏州菜一样,又脆又嫩又温柔。这个文学境界就是那么不同。不是跟你们讲笑话,所以你们写一篇佛学的文章,写一封信不同。像我们这里有一位上海的女青年,写一本书叫做‘禅林漫步’,她的文学境界蛮高的,写得很有味道。我刚才在那里看到她,我说你带几本来没有?她只带了几本。我说多带点来啊。文学的修养,古代的高僧每一个文学都很高的。譬如……,又乱扯,扯到这里,想用功夫……没有关系,反正要睡觉了。









唐代的高僧,这是你们同学啦,贯休禅师,那还得了。唐朝的名画十八罗汉,那个古怪的就是他画的。他是大和尚,诗好、文学好、画好。他在浙江,五代的时候。五代时候,浙江一个人,做盐贩出身,称王的叫钱镠。在杭州称王,所以叫越王。杭州西湖上那个越王庙还在,现在,现在不过变成财神庙了,另外一个东西。贯休禅师那个钱王是在浙江一带称王,这个钱镠父子,在江南称王,可是都很信佛,我们最有名的一位大师,禅净双修,又是禅宗悟道讲净土的,这是哪一位?宋朝,哪一位?都是你们老同学呀,永明寿禅师,就是钱镠的部下、将领,后来出家了就是大师。









钱镠父子都很敬重他,贯休禅师那诗也好、画也好。有一天,钱镠请客,招待“政协委员”、“国大代表”、“立法院”,社会名流都来,把贯休也请来了。酒吃完了,饭吃完了,叫贯休写两句诗,贯休写诗给钱王,他是他护法大老板嘛。有权又有地位,也有钱,当然写啰。两句名诗“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光寒十四州。”那真是好,把当时他的钱王,这个越王的威风也写出来了,“满堂花醉三千客”,孟尝君门下三千翁,讲他的威风。这个威风“一剑光寒十四州”,好啊!大家全体叫好。这个和尚的名句,越王钱镠看了也叫好,不过拿到看,“一剑光寒十四州”,师父呀,可不可以改一下,他有野心哦,他想统一中国啊,只是在浙江称王,不干。









但是不好讲的,看这个和尚师父“一剑光寒十四州”,师父呀,可不可以改一下,贯休禅师的文人的毛病,出家人修道的人毛病来了,习气来了。不改,不能改,你要怎么改。这两个字换一换好不好?怎么换?“一剑光寒四十州”,贯休和尚说“不改”,站起来走了。他想讨这个出家的师父一个口气,“一剑光寒四十州”,可以统一中国了。结果老师父只给他写“一剑光寒十四州”,只能偏向于东南一省了,这贯休禅师就走了,走了就走到四川,年纪也大了,那个时候,五代时代浙江是钱镠称王,四川是王建称王,王建,四川是王建称王。王建一听到唐宋时代一个和尚,一位高僧来了,那真是现在请到世界的权威的大科学家,比那个还要威风哦,不得了。










然后他到了四川见王建,王建一听到贯休大师到了四川来,愿意住在……,也不要他海关报到,也不要办入境证,也不要什么入台证啊,返台证,都没有就赶快请进来,然后,师父呀,您的诗很高,那贯休的名句又来了,“一瓶一缽垂垂老,万水千山的的来。”就是他的名句。你看,这些同学们,这一边同这一边不同,好像文学都很有兴趣啊,一瓶一缽垂垂老,万水千山的的来。”所以贯休有一个外号叫的的和尚,就是这样来的。贯休禅师是个高僧、诗僧,画也好,诗也好,样样好。








悟道没有呢?那就“莫知啊”,就不知道了。有一次,贯休禅师去看一个禅师,他就给这个禅师写了两句诗给他,“禅客相逢唯弹指”,大家都是参禅的人,彼此修道相逢这么一弹指,也不说话。“此心能有几人知”。换句话,明心见性悟道了有几个啊。这是我给他加注解,他的本句“禅客相逢唯弹指,此心能有几人知”。所以文学家的笔下,好像看起来大彻大悟,那个词章之美,文字之好,说的都差不多,其实都不差,差得太远了。文学跟禅分不开,可是差得太远。








这位禅师一看,贯休这个禅师是……他晓得他没有悟道,他一看诗真好,好像大彻大悟了。很好,他说我问你,这个禅师是讲真实见地修持的,不跟他来谈文学。你这两句好得很啊,禅客相逢……此心能有几人知。我问你,这一边贯休老和尚说,“请问”。如何是此心呢?你说此心能有几人知。古文叫如何是此心,怎么叫作这个……这个心呢?贯休就愣住了,答不出来了,就愣在那里半天。这个禅师哈哈一笑,佛法你差得远了,他说你问我,贯休也同样问,如何是此心呢?能有几人知(禅师答)。进去了,还是他的话,到一个禅师手里用法就不同了。








那看起来是悟道的话,此心能有几人知?这个禅师拿到手里就问他,如何是此心呢?他答不出来了。你问我吧,他问他,如何是此心?能有几人知,拂袖进去了。扯了半天,扯到文学上去,不能听啊,文学是魔障,不过希望你们要入魔,把文学搞好了嘛,佛法也就高明了,结果文不能文,武不能武,佛法不能佛,结果学了半天都成了活佛,活佛啊,西藏话叫做“浮图克图”,糊里糊塗,那就糟了。所以要真正学好,文学也重要,佛法也重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现在我们回转来讲这个“安那般那”修持了,这中间都扯闲话扯了,因为本来想溜了,我们古老板硬说还有一个钟头啊,浪费时间在那里扯了,不过你要参,我的话不是空话哦,里头都有东西的,看你们听,这个就是禅的方法,看你懂不懂。再回转来,讲死板的禅话,安那般那,出入息的修法,出息、入息、这一段,刚才大家有一点体会没有,有没有?你也哄哄我吧,我也蛮高兴嘛,你哄哄我,我也骗骗你,不是蛮好的。你也不哄啊,什么都没有,白听了嘛,非常重要。如果这一段没有听懂,真的要问哦,过后,我这人过后就丢了。








你再问我,我讲过的啊,我忘了,真想不起来哦,就懒得去想了。所以你注意啊,你听懂了没有?安那般那。假使你把这个修好了,出入息修好了,八触的反应的作用马上出现了,八触的作用就出现了。身体的变体就很大了,可是你不要给身体拉去,走了,身体上感受都不是,所以叫做数、随,随则作两种解释,一是跟到出入息,知道在进出,出入之间,第二随,就是任运让他去,一呼一吸,可是头脑清清楚楚的。这个呼吸头脑清楚了以后,道家所讲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一步就可以做到了。就是一条路线就可以到达,安那般那有如此的神妙,佛法任何的修持,没有这个法门的神妙。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在安那般那来讲。那么为什么讲到这里?你回转来看,昨天所讲到佛为难陀所说入胎经,这个胎儿在娘胎里头能够成长,就靠这个安那般那的功能,七日一个变化。所以叫大家认住一个息,不要光听啊,这个真要去理解它,要去体会它,听了好像很恭敬,都听进去了,这边听进去了,这边出来了就糟了,那就白听了,要真正好好的体会。安那般那的法门,如果深入体会进去了,什么观音法门,什么各种法门,一大半统统会了解了。至于为什么,安那般那的法门有那么重要,因为我们这个身体感觉上是四大造成。







四大,这个大家一定答得出来,哪四大,地、水、火、风,对了,答得很痛快,地水火风。修安那般那,所以叫你们注意这个息字,不是气哦。因此,我要提出来六妙门叫你注意。风大是风哦,我请问诸位,这个风看得见吗?我问大家,风有声音吗,有没有?风没有声音。声音是碰到东西,自己发出正来的,风的本身没有声音。风有色相吗?没有色相,看不见、摸不著的。风有香臭吗?风也没有香臭。香臭是物质在风的动态中所发散的变化,同风本身没有关系,跟到风而传播过来。所以它无声、无色、无臭,它的体是接近于空的,这是讲风,风大。那么风大的,我们譬如说,两个手拿一张纸,这个地方现在没有风,我们拿一张纸在这里一扇一动就起了风的作用,它的体性是空的,它不动,没有,空的。一动,起了体性作用。









所以息的作用,就是一呼一吸,不动了,这是息的作用。它也是无声、无臭,空的。所以风是风,气是气,叫我们修行用的是出入“息”,并没有叫你出入风哦,更没有叫你修呼吸哦,所以大家自己不要误解了,修了半天,在鼻了那里哼啊哈的,数进来一二三,数了几千下。我常常骂人,你修什么法门?老师,我修的数息观。我说,数了多少了?每次一坐一千、两千、三千。我说,你学会计的吗?你把呼吸数了一千、两千、一万,有屁用,那个一气进来,数第二下,前面的气早没有,空掉了嘛。









你说,我说那等于什么?我们这个老师兄知道,峨嵋山上的猴子偷包谷,包谷就是玉米,猴子偷玉米,你知道,你们都看过吧,猴子偷玉米很好玩的,那个猴子在那里东看西看没有人,摘一个玉米,那个包谷放在这里(腋下),然后,这个一挟,掉去了,我们大家一叫“哦”,他就跑掉了,一个都没有了。他放在这里,掉下去,这个手拿,这样一挟,你一叫,他就跑。一跑都掉了,没有了。我们修数息的法门,你搞不清楚,你就数一千、一万息,有什么用?息者,止息。







所以,止息,所以佛告诉你,息长知长,息短知短,息暖知暖,而且要想注意证道,要想成就得快,注意出息那个时候,住叫做息住。住家那个住哦,不要在入息的时候注意“住”,这是问题啊,出息,在这个时候定,那么你……那变化大啦,慢慢,你智慧也开了,身心都起了变化,今天还是先到这里为止,这个原理明天再下去。明天上午。经过这个法门以后,大家回去嘛,休息了一夜了,不是打坐体会哦,睡在枕头上也可以体会,站在那里也可以修持,随时在这里修持,你不要看到佛经上说,佛在世的时候,有些弟子们七天七夜一用功下来,马上证阿罗汉果,是可能的,不是不可能。所以还要明天上来就入座,入座就是以这个法门入手来试试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 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09龙树菩萨及5部概论






我们常常碰到人问:我要研究佛学(或者学显教,或者学密宗的人),从哪一本书入手最好?我昨天讲过,我答不出来。换句话说,真正的佛学,了解佛法,同大家自己要做功夫修持做参考的,我们用现代化的名称来讲,最好的佛学概论有四本书。哪 四本哪,在印度当时的著作,翻译成中文的,






第一部是龙树菩萨所作的《大智度论》,是第一部的著作的佛学概论。认识佛学,认识人生,认识宇宙,乃至自己身心的修养,怎么达到佛的境界的,这是龙树菩萨的著作——《大智度论》。由一个普通的凡夫,要想到成佛,成菩萨道,成佛之路,是智慧的成就。所以,佛者觉也。成佛是智慧的成就。不是在那里搞稀奇古怪搞迷信,做什么功夫,智慧的成就。第一点先要注意。所谓般若波罗蜜多,智慧成就到达了,那一个方面,那一方面?没有方面的。那么在文字的翻译叫做般若波罗蜜多,智慧到达彼岸,那一岸,那一岸是哪一岸?还是大西洋,太平洋。此岸是没有岸的,最高的成就,无量无边的境界。






龙树菩萨这一部著作,是距离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五百年了。龙树菩萨是中国的佛法,中国文化里头八宗的祖师。所谓禅宗、密宗、戒律的律宗等等,净土宗,他都是祖师,都尊重他的。龙树菩萨写这一部《大智度论》,此人,这位菩萨是真正佛教的非常了不起的,第二位佛。



[ 本帖最后由 hefeiddd 于 2009-1-23 17:37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 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这位菩萨出身很不同,年轻时聪明有为,智慧很高,才能很大。没有出家以前,他一切学问都会,一切外道的魔法的都会,等于你们一样打拳,练气功、画符念咒,说什么会什么,都学会了,最后他学什么呢?学了隐身法,他也练成功了,人到那里你看不见的,就在你旁边站到看不见。他们两、三个师兄弟都会隐身法,那个时候还没有出家,还年轻。世界上没有什么好玩的,去玩什么?到皇帝皇宫里头去玩。三个人隐身到皇宫去玩。







同宫女两个玩,没有事,这三个人一隐身谁也看不见,慢慢这些宫女们肚子都大了,这个皇帝很奇怪,怎么搞的一回事?下命令,全国戒严,皇宫里更戒严搜查,没有人。结果一个大臣给皇帝建议,这个事情一定是会懂邪法的人,一定是隐身法这些人搞的。有一天就大扫除,大搜查。皇帝坐在这儿,下命令,宫内宫外今天一天当中,统统拿出刀枪武器来,虚空里头乱杀乱挥,隐身法看不到啊,经过了大搜查一番,那两个师兄弟被杀了。这到处乱杀的,碰到杀掉了。一杀掉了,隐身法身体就出来。就看见了。这龙树菩萨是绝顶聪明,他躲到哪里啊?皇帝下 的命令,皇帝这个范围一丈以内,是刀剑不准进来的。







他就躲到皇帝的座位下面。呼吸就用了安那般那,停止呼吸,就躲在那里,所以没有杀死。可是,不得了,他的安那般那,停止呼吸到底做功夫很难,他就跪下来发愿了,我的忏悔,错了。这次万一大难不死,我出家了。佛啊,释迦牟尼佛你加被我。结果他没有死,然后出家了。出了家,学佛以后,学了两、三年,把所有的佛经,所有的佛法都修持过了。嗯,佛法很了不起,不过如此。我同释迦牟尼佛一样,都做到了。他要来创教,做宗教革命。自己想释迦牟尼佛过去了,现在我是教主了。他也真了不起。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 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所谓自己认为了不起,在佛学里头叫做“我慢”。人都有一个我,每个人所谓自尊心,很好听的名词,每个人有自尊心,在佛法里就叫做“我慢”、“我见”。世界上人人有我,我总是了不起。最笨的人,最差劲的人,还是“我”了不起。你说你最佩服谁呢?谁都……嘿,这个人很了不起。不过讲了半天,他比我还差一点点,每个人如此。所以我说,大家说问人,这个人漂亮不漂亮,我说你们不要瞎扯,不管男人、女人,世界上的人,最漂亮就是我自己。每个人看镜子,不过比人家差一点,看了半天,还是我最漂亮。这就是我慢。








尤其有了学问,有了一点专长,我慢就更厉害了,叫“增上慢”。有了地位,有了名气,有了钱,或者年纪大了,比如像我们这几位老先生们,南老师,不敢当,偶尔谦虚,南老师你真了不起,我没有起不了啦,那都是假话,还是觉得自己了不起对不对。然后年纪越大了,然后讲讲……增上慢、我慢就来了。你不过三十岁,我都八十岁了,活了几十年,我还有什么不知道啊。这就是增上慢。我慢上面又加一层。出了家,有了学问,你们很谦虚,我说世间法不要,不过我是出家人,人天师表,你拜我应该的,我是佛的弟子。佛的弟子又怎么样?你不是佛耶,所以我常常讲,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是佛耶,不是你耶。









所以增上慢,年纪大了也会增上慢。做了爸爸了,对儿子,你是我的儿子,增上慢。做了爷爷,那更高一层的增上慢,所以龙树菩萨这个时候,他要做第二个佛了,所以在佛教的历史上,感动了龙王,这一看,这个傢伙,所谓龙王,有无此事,有无这个人,再研究了,这个龙王是佛的弟子,所谓天龙八部都是佛的弟子,一看这个龙树菩萨,这个傢伙,那么我慢,龙王来接他,你认为把我们老师释迦牟尼佛的所有的学问都会了吗?对啊。你同我们老师释迦牟尼佛一样吗?一样。他的著作你都看了吗?都看了。








人世间留下来佛的著作千万分的一点,我陪你参观一个地方。他也不说自己是龙王,化身来的,龙树菩萨普通的神通都有,好吧,我同你去吧,龙王把他接到龙宫去,打开龙宫的图书馆,你看吧,龙王给他一匹马,骑到马,跑马看,不然你的寿命,你的时候来不及,龙树菩萨走马,骑在马上看经题,看佛经的题目哦,这一本叫金刚经,这一本叫华严经,这一本叫……,走马看经题三个月才看完,只看了经的题目,内容还没有翻呢,还骑在马上跑过,原来佛法的学问是那么大,这个世间上留下来佛的学问,千万分之一,这一下才把他的傲慢打下去,然后,他就跟龙王要求,我带一部经回去,龙王说,好吧,看你的缘份,









所以他抽了一部经叫《华严经》,《华严经》有十万偈,所以他带回来了,所以华严经是佛的大经典,我们佛法,佛教里头,佛学里头一句话,不读华严不知佛家之富贵,它的内容太伟大了,太充沛了,不读华严经,不晓得佛家的富贵,什么是富贵,他的智慧内容包含的那么多,现在讲华严,我们中国翻译了两次,一次是所谓六十华严,八十华严,不过整套的华严经里头只是一部分翻过来,翻译过来中文,已经八十卷,一卷等于一本书,为什么古代一本书要称卷呢?因为我们古代这个书,用牛皮、用纸一张连到的,很多很多字,然后把它卷起来,这样卷起来叫一卷,在印度呢,是一片一片树叶子,所谓贝叶翻过去,西藏现在也照这个,蒙古学西藏也是这个,我们中国叫一卷,后来宋朝以后才是一本、一本的,所以卷是这样来,









所以我们画关公看兵书,大家有些画起关公,旁边弄个刀,胡子一抹,手里拿著这么一本书来看,完全错了,汉朝,是一卷一卷起来,那么拉开来看的,不是这个样子看的,所以学画画的搞清楚,不然你画出来都是错的。这个《华严经》那么多,这是龙树菩萨,在龙宫取出来,然后,他弘扬佛法,自己又著《中论》,有名的《中论》就是龙树菩萨,《大智度论》就是他的著作了,把佛法集中的精要是概论,精要拿出来,







《大智度论》,龙树菩萨讲经说法的时候,不像我们可怜兮兮的,大家几千万人坐在下面听他讲课的时候,看不到人,只看到位子上一个圆光,这个声音从圆光里头发出来,所以他的本事很大,所以龙树地菩萨是禅宗密宗,尤其是密宗,不管是东密,西藏的密宗,他都是大祖师,可是你要听听,世间一切学问都会,外道、魔道、坏事他都会,好事也全堂,这么一位祖师叫龙树菩萨,这个距离佛过世以后五百年了,真正的佛法在他的前辈马鸣菩萨,同龙树菩萨手里弘扬出来,推广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 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再过了下来,佛过世以后,七、八百年之间,出来两位大菩萨,一位叫无著,一位叫天亲,也叫世亲菩萨,这是中文的翻译,我们不讲梵文,他原来叫什么名字都有的,所以无著、天亲是两弟兄,天亲菩萨就是世亲菩萨,哥哥出家了,无著菩萨是弘扬大乘的佛法,世亲菩萨专门弘扬小乘的佛法,反对大乘,所谓人可以即生就成佛这一点做不到,他是走小乘路线,哥哥无著菩萨是大乘路线,最后,他著作很多,世亲菩萨的著作,等于在生的时候比他的哥哥的著作还多,学问好得很,修养修持也很高,







但是,他反对大乘的路线,后来,譬如我们现在讲《俱舍论》,很多的论著都是天亲世亲菩萨的著作,后来,他受哥哥的影响感化了,回心向大,“嘛哈呀”就是“摩诃衍”,我们念“摩诃”,实际上这个用唐音翻译过来,叫“嘛哈呀”大乘,“嘛哈呀”就是大乘,我们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就是“嘛哈”,在日本照中国唐朝的发音,“般喳”波罗蜜多,大乘,他由小乘变成大乘的时候,忏悔、痛苦的不得了,要自杀了,他说我毁谤了佛法,几十年的著作都不对了,这是骂佛、骂大乘,他说不对了,要自杀,无著菩萨他哥哥说那有什么用,自杀不能解决问题,他说那怎么办,哥哥告诉他,譬如人走路,因地而倒,这个人走路在路上走,怎么跌倒呢,还是地下,地的关系嘛,跌倒地下怎么办呢,因地而起,还是靠土地嘛,你手一撑再爬起来嘛,因地而倒,因地而起,走路走跌倒的,因为有土,假使在虚空中走,永远不会跌倒,永远是空的嘛,因为有地,土地嘛,跌倒了要爬起来,怎么办呢?也靠土地才爬起来,他就懂了。










我回转来弘扬大乘佛法,所以他大小乘显密没有谈,大小乘都通的,著作很多,最有名的现在中国翻译流传,你们在研究,我们这里的教务长好像在研究,听说啊,我不知道,我没有神通,研究俱舍论,当然他不是专门,只是一点啦,他还是神通广大的。那么他的哥哥呢,专门弘扬大乘,弥勒菩萨继承佛的第二位,无著菩萨,他是每天早晨,每一天一天,一辈子弘扬佛法,一辈子为教育,教人世间的社会教育,白天整个的说法,这是讲课弘法,晚上入定,入定到什么,到兜率天,欲界里头的第四天,弥勒菩萨还在那里说法,他晚上听课,记录下来,不晓得用钢笔、毛笔,什么笔,或者用脑子,白天就把这个听课的记录写出来,就是写了一百卷,你们手里这一套,《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所说的,就是佛所说的佛法,无著菩萨所记录的,一百卷,是玄奘法师到印度留学二十年,回来翻译最重要一部经论,《瑜伽师地论》,学显教学密宗,各种不能不参考,不过文字翻译的非常老实,够艰硬的,几乎我们历代的学者,好好研究《瑜伽师地论》的没有几位。










这是两部介绍,所谓学佛的,这是一个佛学概论,真正要了解佛法是这一本,无著菩萨与世亲菩萨两个人约好,两兄弟。无著菩萨告诉弟弟世亲菩萨,他说我会先走,先死,他说,我们人究竟死以后,有没有佛的世界,有没有其他世界,你要回来告诉我,这个故事很有趣了,可见两个人修持那么高,生命的道理,死后是不是有个西方极乐世界,是不是真有个天上人间、地狱,你要回来告诉我,两兄弟约好,无著菩萨先走了,这个世亲菩萨还没有死,等哥哥来见一面,天天等,没有消息,大概自己想,头发留起吧,不要再当和尚,靠不住,以哥哥这样的修持,功力又好,回来见一面,证明有没有这个事,








这个,过了三年,世亲菩萨一下看到无著菩萨来了,他说,哥哥啊,有吗?他说,当然那怎么假。那你现在在哪里?我在兜率天弥勒菩萨前面。他说,你怎么这么久来告诉我有这个事?他说,我到了,这个弥勒菩萨也正在上课,我进了禅堂,他们把门关了,我不过听了一个钟头,我心里急要来告诉你,好好修持啊,他说他们打开门,一个钟头了,我赶紧跑来,这里三年了。啊,这样。这个故事很有趣,这个,现在介绍了这两部了,连带讲故事给你们听过了,我都是佛经里头看来的,你们听了,你看几分钟,我看了好久,好可怜,兜拢来都告诉你,所以你们是我的,等于我的无著菩萨,你们是世亲菩萨,很有福气。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中国的,到了佛法到了中国,两部著作重要,中国的,换句话我们中国三部著作,对了,讲错了。



第一部,摩诃止观,不是现在你们手边有的六妙门止观法门,大止观的,智者大师他的著作。





第二部,五代、宋朝的时候,永明寿禅师的著作《宗镜录》,这个文字都很美,尤其是《宗镜录》,那么永明寿禅师也是在座我们老前辈一样,他是个将军出身,后来出家了,他是禅宗悟道以后,弘扬净土的,在杭州,永明寿禅师,据说是双手合十礼的再化身来的。这两著作是佛学概论。






第三部就是我们青海人到西藏成就的,达赖、班禅的师父,宗喀巴大师,根据阿底峡尊者《菩提道炬论》,《菩提道炬论》可以说根据弥勒菩萨《瑜伽师地论》的著作,所以宗喀巴大师写了,所有的著作嘛,把它累积起来,《菩提道次第论》,实际上根源都是《瑜伽师地论》来的,







我这么几句话很短的浓下来告诉你,我的我慢,增上慢来啦,我摸了几十年,你们年纪轻轻又不好好用功,尤其我看出家的同学们,悠哉加游哉,那个游不晓得羊油还是牛油,油得不得了,没有好好的用功,可是我们都吃了那么多苦头,浓缩下来,简单的告诉你,自己好好去研究,不要听了就完了,所以大家要了解真正的密宗的黄教,我们暂时不讲红教、花教、白教,暂时摆一摆,要想了解黄教宗喀巴大师的这个修持的法统《菩提道次第广论》,了解《瑜伽师地论》。







这个现在给你介绍了整个的东方文化,尤其,其实印度佛教文化,印度没有了,宋朝以后印度已经没有了,印度文化整个的归到中国文化里头来了,我们中国的文化是吸收包含了那么多东西,现在年轻人一点影子都没有摸到,那真担心啊,我常说一句话不大好听的话,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怕亡国,亡国了,有后代起来可以复国的,就怕文化断了,文化一亡了,这个民族国家就没有了,很重要是文化的根基,现在给大家介绍了我们文化内容的这五部大论,就是整个的佛法,随便那一部抽出来就是佛法的概论,








今天我们需要抽译的就是《瑜伽师地论》,怎么叫瑜伽呢,那我们晓得根据梵文翻译,现在外文叫YOGA,这个伽是,所以释迦牟尼佛那个迦是真正,正式的发音释迦(GA)这个瑜伽的伽,中国字,一个走字,这个是人,什么叫瑜伽呢,你们都会,每个同学,我怕花钱不敢发奖金了,舍不得,很小气,瑜伽,你们都晓得,怎么样翻译啊,相应,怎么样相应啊,我跟你两个相应不相应啊,都晓得,你们一考试都会答出来“相应”,所以我刚才讲我们这个老同学古老同学,他姓古,所以我那个老古文化,当年因为这个同学大学毕业了跟到我旁边,我说,我们办个出版社,好啊,取个什么名字啊,我说取个什么,取个好一点,我说你姓古就叫老古,就这样来的,简单得很,他姓古,古里古气的这个人,从大学一年级跟我到现在,现在头发光了,他是和尚,你看头上没有毛的,偏偏弄二根毛还遮起来,当了和尚还要假,这个是古先生。










《瑜伽师地论》,什么叫瑜伽呢,古音,相应,怎么叫相应,交感,互相交感,古文的翻译叫相应,搞了半天相应不相应,不知道,就是交感啦,现代话。我刚才所以讲他,你少讲那些佛学的名词,少讲文章,书读多了没有用,就把白话一讲,你们学了佛的学问越好的,一口那个学问,我一听就烦,我上课很少讲这些东西,我们讲课的人,你最大的学问不是表现你自己,要把那个学问变成白话,给听不懂的人听懂,然后想起我们看了好多古代的老师,当代的老师,满嘴学问,黑板上写了密密麻麻的,记录都来不及,听得完全听不懂,非常尊重他都是学问的话,学问有屁用,听不懂。学问要使人家不懂的人,告诉他这样,懂了,这是真学问,千万注意。










所以瑜伽就是交感 ,什么叫交感,等于我们那个电插头一样,插对了就通电了,这样就是交感,插不对了有屁用,这个电没有用的,瑜伽是什么交感呢?天人交感,我们修养到了,跟这个宇宙生命整个的想通,通电了,就是瑜伽,就是YOGA,瑜伽禅宗这个禅,禅定也就是瑜伽,使我们……所以为什么要打坐,各种方法,修养到最终与天地宇宙万物交通一条线,插头这个插电对了,就是庄子的话,庄子一句话,修道成功,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就对了,庄子说的,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这就是YOGA瑜伽,也就是儒家孟子说的,养我浩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这就是交感了,这就是禅的境界,这也就是禅定的境界,









所以为什么要打坐呢,要把身心收摄,就是庄子的话,澡雪精神,洗个澡的澡,雪,下雪的雪,身心啊,洗了澡同白雪一样清洁发亮的,澡雪这个精神,这就是打坐修定的这个道理了,这个大家都了解了吧,我这样说,还说得清楚了没有,说不清楚,你来打我,打我一个耳光,使我清醒一点重新说话。现在我们手里这一本佛经,叫瑜伽,交感 相应刚才都解释了,瑜伽师,怎么师,大师们,已经佛法到达那个境界,瑜伽师。








地论,什么叫地呢?一步一步,地者地步,一步一步。瑜伽师,你们修道的这些大师们,想到达怎么样是小乘罗汉境界,怎么是菩萨境界,怎么样是观音菩萨境界,怎么是文殊菩萨境界,瑜伽师,这些大师们,你要学的佛法,地,一地一地,一个步、一个步,这一层楼、二层楼、三层楼、四层楼、五层楼,一地一地上去的,论著告诉你,所以这个学名叫《瑜伽师地论》,这样懂了吧,然后你拿《瑜伽师地论》,然后出去好吹牛啦,我是开牛棚的,你们去开牛肉店,再不然去卖牛肉面,大的吹大牛,小的吹小牛,就可以去吹了。弥勒菩萨讲出来、传出来,无著菩萨的记录,《瑜伽师地论》,分成什么呢?由一个凡夫普通人学佛分成十七地,十七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十的十,我怕我的国语不标准,这是一二三四五六七的七,十七地,我们翻开看看,《瑜伽师地论》的目录,学佛第一要学逻辑,佛法是非常讲逻辑的,










所以逻辑没有学好,佛法里头不叫逻辑,逻辑是佛法里头跳出去的,原来叫因明,因明就是逻辑。非常讲逻辑,把它分成十七地,因明就是逻辑,我们中国呢,传统文化叫“名学”,因明就是逻辑,名,名学名气那个名,大名顶顶那个,就是逻辑,逻辑不是,我们自己文化里头还高明得很,可惜大家自己不懂自己。《瑜伽师地论》是逻辑的分类,分成十七地,你看看我们手边都有了,都有了,我们来了。本地分,这就是逻辑,第一个标题,本地,根本的,本地,本地哪里,厦门,本地,本地是厦门,本地就是根本的立足点,下面就分类,本地,五识身相应地,第一要了解,我们这个生命活著身体,有眼睛、有耳朵,眼、耳、鼻、舌、身,身体,这是五识身地,身体同心的关系,这是第一部分。本地分的地,








第二部分呢,你们手边都有书,意地,是第二部分,我们的意识思想怎么来的,所以现在这个意识形态怎么构成的,意识的作用怎么来的,意识同五识身相应地分开的哦,意识作用讲得非常清楚的,意识作用,第二地。第三是有寻有伺等等,包括了三地,第三、第四、第五,这些都,这个慢慢解释,今天就要给你们搞这个。第四呢,三摩,三摩呬多地,三摩呬多地,我们讲,得定对不对,大家说怎么得定,梵文叫三摩地,三摩地,那么中文再简单的称呼,我们的妹妹,三昧,还不是二妹呢,也不是大妹子呢,三昧就是三摩地的翻译的转音,三摩地就是得定的境界,叫三摩呬多地。






第五呢,有心无心地,后面跟到下来,实际上你把五识身相应地到有心地无心地研究完了,这个佛法的基础是修持去,稳当得很,后面的闻思修慧,声闻地、缘觉地到菩萨地,一直到成佛之路整个给你说完了,所以 ,你们手里拿到已经是拿了成佛之路的把柄了,不过四大本耶,揹得动吗?揹不动有个办法,最后是“空”的啦,都没有的,就丢掉了,那就成就了,所以要尊重这个东西。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 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出息入息,一刹那,要不要注意延长时间,刚才讲到逻辑的问题,思想的科学,你这个问题,没有写清楚,你写的是出息入息那一刹那要不要注意延长时间,你问的是出息的时候?入息的时候?或者是不出不入的时候?那个息的境界不是不要延长?所以要学逻辑,问题没有交待清楚。如果我们一般对出息入息,不要故意练它,那变成练气功了那是很粗的,我们人婴儿在娘胎里头没有呼吸,婴儿的呼吸不需要,是靠妈妈的脐带通过到我们肚脐这儿,自然吸收往来,换句话,这个境界就是息的境界,等到婴儿一出娘胎,那个黄医师拿个剪刀,啪啦,把脐带一剪断了,









第一个,护士的动作,把婴儿嘴巴里很脏的那一陀都挖出来,要挖得干净哦,那护士的,接生的护士,一点不干净啊,这个脐带一剪断了以后,婴儿嘴里一挖掉,哇,第一声哭的时候,那点东西就咽下去,才开始鼻子呼吸了,要懂这个,所以真正叫息,不用鼻子呼吸那个自然凝定,那个阶段,恢复到那个境界了,那你要问延长不延长,我莫知羊啦,你们也不知,我那个闽南语也说不好,我不知道。







知道,告诉你,如果你在那个不呼不吸的境界里头,一定,一念万年,万年一念,整个的地球翻了你都还在定中呢,延长不延长你看吧,但是那还不是佛法到家哦,是初步的一点点而已,可是初步一点点大家就做不到了,所以古代一个禅师讲,有一个禅师就问,考验另外一个禅师,他说,出息不随万缘,注意这两句话,出息,呼出来的气,不受外物外界环境的影响,不受物理的影响,出息不随万缘,万缘不是外缘哦,万种,入息不居阴界,气进来了,呼吸自然进来了,不住阴界,阴阳的阴,什么是阴界呢,五蕴皆空嘛,这个阴嘛,阴就是蕴,五蕴哪五蕴?身体,色、受、想、行、识,假使人真得了道,了解了修养,出息不随万缘,入息不居阴界。这是个什么人?这是真空灵而解脱啊,世间一切同他都没有关系,就在世间也不怕,出息不随万缘,入息不居阴界。这位禅师勘验这个,勘验就是考验,另外一个答复怎么说,还有人在不出不吸呢,不出不入呢,那就真息的境界,不出不入,既不出息,又不入息,那才是真正的“息”,这是安那般那真正境界了。









所以我经常讲,你们看一句话,
宋朝有一个小姐 《真是女孩子学佛的楷模!小小年纪就那么大成就-----编者》,曹彬的孙女,赵匡胤那位大元帅的孙女,他的后代的孙女有些做一皇后的,只有个出家了,叫曹文逸,后来得道成就了,不过她归到道家里头去了,可是她佛家、道家什么都通的,曹文逸有一篇著作非常了不起,叫《灵源大道歌》,我们如果不分佛教、道教,不分的话,你看她的成就,那真了不起,《灵源大道歌》,
她第一句话,我为诸君说端的,我对大家说真的一句话,我为诸君说端的,这是宋朝的白话,讲的国语、土话,端的就是说真的。命蒂原来在真息,人生生命的根本,蒂,一个瓜蒂的“蒂”,原来在真息,真正不呼吸那个时候定了。命蒂原来在真息,照体长生空不空,照体就是刚才讲弥勒菩萨,讲本地分,从生命根本照到本体上,长生永远不生不灭,空,你说,空的也好,不空的也好,不空就是有,照体长生空不空。灵鑑涵天,灵魂的灵,鑑,一面镜子,那个金字旁的那个鑑,




灵源大道歌



我为诸君说端的。命蒂从来在真息。照体长生空不空。灵鉴涵天容万物。  

太极布妙人得一,得一善持谨勿失。宫室虚闲神自居,灵府煎熬枯血液。  

一悲一喜一思虑,一纵一劳形蠹弊,朝伤暮损迷不知。丧乱精神无所据。  

细细消磨渐渐衰,耗竭元气神乃去。只道行禅坐亦禅,圣可如斯凡不然。  

萌芽脆嫩须含蓄,根识昏迷易变迁。磋跎不解去荆棘,未闻美稼出荒田,  

九年功满火候足,应物无心神化速。无心心即是真心。动静两忘为离欲。  

神是性兮气是命,神不外驰气自定。本来两物更谁亲,失却将何为本柄。  

混合为一复忘一,可与元化同出没。透金贯石不为难,坐脱立亡犹倏忽。  

此道易知不易行,行忘所行道乃毕。莫将闭息为真务,数息按图俱未是。  

比来放下外尘劳,内有萦心两何异。但看婴儿处胎时,岂解有心潜算计。  

专气致柔神久留,往来真息自悠悠。绵绵迤逦归元命,不汲灵泉常自流。  

三万六千为大功,阴阳节候在其中。蒸融关脉变筋骨,处处光明无不通。  

三彭走出阴尸宅,万国来朝赤帝宫。借问真人何处来,从前元只在灵台。  

昔年云雾深遮蔽,今日相逢道眼开。此非一朝与一夕,是我本真不是术。  

岁寒坚确知金石,战退阴魔加慧力。皆由虚淡复精专。便是华胥清静国。  

初将何事立根基,到无为处无不为。念中境象须除拔,梦里精神牢执持。  

不动不静为大要,不方不圆为至道。元和内炼即成真,呼吸外求终未了。  

元气不住神不安,蠹木无根枝叶干。休论涕唾与精血,达本穷源总一般。  

此物何曾有定位,随时变化因心意。在体感热即为汗,在眼感悲即为泪。  

在肾感念即为精,在鼻感风即为涕。纵横流转润一身,到头不出于神水。  

神水难言识者稀,资生一切由真气。但知恬淡无思虑,斋戒宁心节言语。  

一味醍醐甘露浆,饥渴消除见真素。他时功满自逍遥,初日炼烹实勤苦。  

勤苦之中又不勤,闲闲只要养元神。奈何心使闲不得,到此纵擒全在人。  

我今苦中苦更苦,木食草衣孤又静。心知大道不能行,名迹与身为大病。  

比如闲处用功夫,争似泰然坐大定。形神虽曰两难全,了命未能先了性。  

不去奔名与逐利,绝了人情总无事。决烈在人何住滞,在我更教谁制御。  

掀天声价又如何,倚马文章非足贵。荣华衣食总无心,积玉堆金复何济。  

工巧文章与词赋,多能碍却修行路,恰如薄雾与轻烟,闲傍落花随柳絮。  

缥渺幽闲天地间,到了不能成雨露。名与身分竟孰亲,半生岁月大因循。  

比来修炼赖神气,神气不安空苦辛。可怜一个好基址,金殿玉堂无主人。  

劝得主人长久住,置在虚闭无用处。无中妙有执持难,解养婴儿须藉母。  

缄藏俊辩黜聪明,收卷精神作愚鲁。坚心一志任前程,大道于人终不负。


[ 本帖最后由 hefeiddd 于 2009-1-23 08:49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照体长生空不空,灵鑑涵天,灵魂的灵,鑑,一面镜子,那个金字旁的那个鑑,灵鑑涵天,涵,三点水那个涵,灵鑑涵天,天上的天,容万物,包罗万象生命根本,后面还很多,又是佛家的、又是道家的、又是儒家的、又是我家的,又是你家的、又是他家的,一大篇,历代这几位女的成就,真是了不起,所以,曹文逸的《灵源大道歌》,“我为诸君说端的,命蒂原来在真息,照体长生空不空,灵鑑涵天容万物”,你看看,你这边好像都是女仙姑,你看人家女仙姑、大仙姑当如此也,我们这些公仙公不晓得如何,仙公,这个问题答完了。







回到弥勒菩萨这里《瑜伽师地论》,书先拿到,我们先讨论一个问题,我来不及给你讲这个东西,这个已经一百卷,《瑜伽师地论》,抽出来十三卷,基本最重要的,我现在假使在六、七天给你讲一卷,都讲不完,我只能够捡要点给你说了,首先我们大家学禅也好,学密宗也好,大家学打坐,都想入定,对不对,什么叫做定,这是一个问题了,那么,一般认为定,打起坐来,有些人,他入定了,睡著了,这是昏沉,不算定,对不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大家都看了明朝憨山大师的年谱,憨山大师在五台山打坐,他在五台山打坐,不能入定,在五台山一个人在那里,打坐不能入定,听到那个溪水,山上的水,那个哗啦啦……,吵得他不能入定,等于我们在都市在打坐,你何必要到山里头打坐,现在你要打坐,要跑到那个最吵最闹的火车站去打坐,你看你定不定,你说我山上定得好好的,到了火车站就不定了,那还修个屁,那有什么用,修得光在山上用,山上做猴子用,有什么用,那个清净了,那当然没得想头了嘛。














你跑到最闹的地方,你是永远是宁静的,这才叫做定嘛,对不对?对了,所以闹境下坐,出了家在庙子上,你看我多修行,多高明。我说你高明,当年有一个在台湾的年轻的和尚跑到那个,这个这个广钦法师的那个山顶,那个茅蓬山顶上,一个人孤伶仃,在那里一个人在打坐修定,然后,每个月下来到我家里,揹一袋米回去,我说你去吃吧,结果有一次下来揹米坐在我客厅里,我有客人忙,他坐在客厅里,我看正在看我那里的刊物,我注意一下看什么刊物啊,原来光看电影明星的那个刊物,我说你这位老兄山顶下来的差不多了,米给他揹去了,我说,你最近怎么样修持。嗯,很定。我说,很定,下一个月下来不给你米了,跟我去,我带你到跳舞厅去打坐去,那个时候看你定不定。老师你怎么这样。
















我看你,我看你坐在我客厅里,专门翻那个裸体的电影明星看嘛,我说带你那里脱光的地方看个够,看你定不定,光在山上定,那有屁用,你在地狱,闹市里头最痛苦的地方,甚至在集中营做劳动时候,你心境,照体长生空不空,灵鑑涵天容万物,差不多了。所以你们讲入定,结果憨山大师看到这个溪水这一闹不能定,他一生气拿个蒲团干脆坐到这个桥上来,开始鸣噜……定不了,慢慢一下听不见了,一出定二十一天了,这个憨山大师年谱记载,好不好,好不好,好啊,睡著了,二十一天,什么都不知道,这是一种定,这是什么定,定有百千三昧,佛说的,百千三昧,你看佛经,各种各样的境界的定不同,一百个、一千个三昧,“三昧”刚才解释过梵文“三摩地”,就是定的境界,三昧,可以翻译就是境界,每个境界不同,憨山大师这个二十一天是个境界。譬如虚云老和尚,有时候入定二十一天,七天也不过是一个境界。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当年在台湾的,厦门福建去的广钦老和尚,大家都叫他水果和尚,一辈子不吃饭,光吃水果的,人家都宣传他一入定二十几天,这个几十年前,我一听现在还有这个和尚,哪里来的,福建来的,在哪里,在日月洞那个山顶,我说好,我去看他去,那个朋友告诉我说。那个山好走吗。容易,老师啊。我说,那多高啊,我想山高一点我穿布鞋,爬山嘛。太容易,容易,你不要换鞋子啊,一点点路。







那我说,穿皮鞋去,可以吗?可以。我就跟他去了,我的新皮鞋,爬了半天还没有爬到,已经……脚嘛,起水泡了,我说究竟有多远呢?大家带路的人都说,很快,很快,前面就到了,当然,前面就到了,他说个鬼话,前面一定到了嘛,前面那里不到的呀。爬到了,我就赶快把皮鞋脱了,看到广钦,那时候我也不懂闽南话,他是满口闽南话,一见到,我看那个样子,背是驼起的,很有功夫,很有……,那个时候,他四十多岁了,后来我就跟他谈话了,他的国语不高明,我的闽南话也不明高,两个差不多,都是沟通得了,我说,听说你常常入定七天,五、六天的。对。








我们两个人对话,旁边没有第三者,第三者我就不好这样问他了,我说,依我晓得你那个入定六、七天的时候,刚刚没有吃饭,肚子空的时候对不对?他说,对。而且第二个我问你,一定是三十多岁左右,对不对?对。我说,现在不行。他说,对。我说,为什么不行?弘法事忙,为了弘法徒弟多了。我一听,只好这个样子,自己摸一下嘴巴,了不起,向你顶礼,供养一番,走了。








所以什么叫做定?你以为入定起来,什么都不知道,又好像什么都不知道,一坐七、八天,你一坐一万年,坐在那里,都不知道,请问我供养你这么一个修行人成就了做什么呢?不过成就了一个石头嘛,什么都不知道,那要什么都不知道就是佛法,就是定的话,那何必呢?问那些大医生拿个二十颗安眠药,吃下去就入定了,什么都不知道,那你说那入定要什么都知道,什么都知道何必学佛法呢,你现在什么都知道了嘛,对不对?所以,你学佛法,怎么样叫定?等于我们昨天讲无想定,能够把思想关闭了的定,思想要关闭就关闭,做到做不到?所以释迦牟尼佛学了无想定三年才修到,无想定虽然是外道,你要做到完全没有想,没有思想,这个定境,你还不容易呢,你然后,假使给你做到了无想定的地位有多高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我们天人分三界对不对,欲界有男女关系有饮食关系,分六个天是不是啊?是吧,你们都到过,都去过,当年都买过飞机票你们怎么不去呢?六欲天,六个天,我们学佛的应该知道,这个地球,指地球啊,地球上面是太阳、月亮,过去讲须弥山是喜玛拉雅山,那是小乘说法,错误的,这个太阳、月亮所照,带领这九个地球,地球,九个星球啦,地球在最小的一个啦,太阳、月亮这样照到,这是一个世界,这个太阳、月亮所照的这第一层天,叫四天王天,有方位的,佛法叫四天王天,就是有方位以地球为中心,东南西北,四天王天,这是欲界的第一天,








第一天,什么天,所谓欲界,到了四天王境界的还是有男女关系、有爱情,要做爱的,男女饮食,离不开,都欲界,四天王天,这样还在太阳系统,超过太阳系统的上面,忉利天,忉利天的天主,现在是释迦牟尼佛的母亲,生了释迦牟尼佛以后,他马上圆寂了,上生忉利天的天主,那当然变成男的,是男的、女的不知道,忉利天天主,“忉利天”我们翻译过来中国叫三十三天,为什么忉利天叫三十三天呢,这是民主,联邦组织,三十三个天等于我们中国三十多个省,每一省每一个省一个头子,中央的头子是忉利天的天主,中国翻译叫玉皇大帝,在佛经上叫帝释天主,帝释,释迦牟尼的释,这是忉利天的天主,这一天,也同我们一样,不过生活环境、寿命都比我们高,福报比我们大,这个呢,也是欲界的第二重天,








再高一层的,比忉利天还高的焰摩天,就“Yama”天,夜摩天叫燄摩天,那就比三十三天的境界还高了,再上去一层第四重天,做什么天呢,第四层天的弥勒菩萨现在在那里当天主,做天主,兜率天,兜率天还在欲界呢,弥勒菩萨在那里同我们一样,也是男女饮食,他有多少太太,有多少先生,我们不知道,还闹热得很,也跳舞、也唱歌、也吃面包、也吃牛油,有时也吃一点青菜罗卜加一点牛肉啊,是不是这样,不知道,反正在欲界中,只有弥勒内院,到了他的禅堂以后,都是入定了,所以弥勒菩萨有时候进内院说法的时候,那个形象就变了,就是教主,出了内院以外,他是天人境界,享受一切的男女饮食富贵功名的生活,这是兜率天,这是欲界里头的第四天,









兜率天再高一点是化乐天,兜率天,佛经上讲男女关系是什么呢?兜率天以下的四天王天同我们一样,男女相爱,也是拥抱,也是什么,所谓笑、视、交、抱、触都是一样,所以欲界有男女饮食的关系,看到了我爱你,你爱我,爱的要死,死得要爱,那个笑一下的,你看我,我看你笑、视,又相交合在一起互相拥抱等等,都是一样的,兜率天也是一样,化乐天就不同了,高了,化乐天天人境界,也有男女关系,兜率天是这个交合的关系男女关系啊,不像我们,不像欲界,两个人手一拉住,就达到人世间欲爱的境界,到了化乐天呢,手都不拉了,彼此眼睛一看,所谓相对的一笑,相视一笑,完成了,








再高一层,第六天,他化自在天,就是眼睛瞄一下,就完成了,到了兜率天、化乐天,我们欲界的下一层的,生孩子是从女性的下部出生的,到了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小心哦,你到了修持,你们守戒修持得好的,到了那一天,生孩子男人生的,女人不要生的,男人从哪里生呢,从肩膀上、头顶上出来的,头要剃光一点哦,免得头发,碰到也不好,这个叫做欲界。这个欲界已经超过银河系统了,所以现在讲外星球的作用,你看佛法的科学到这个程度,这还是欲界呢,过了这个欲界,应该说这个银河系统以外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另外银河系统的色界天了,色界都是光,这个宇宙是什么都有生灭,就是光永恒的存在,这是色界天了,色界天多了,三十三天是……,三界天要你们研究清楚啊,一个出家,一个学佛连三界天人都没有搞清楚,一考试你答不出来,那你就是下面两个字,闽南话叫“免讲”了,算了不要讲了,到了无想定,一个人现在修行得道思想关闭了,无想定到无想天是色界天,很高的啊,到了色界是没有男女饮食关系了,所以我常常讲你们男女青年同学们,讲男女关系是三个字,情、爱、欲三层,欲界就是欲,色界就是爱,到无色界,欲爱都没有只有情了,情再一了,才跳出三界外,才成道,跳出三界外,是这个三界,你怎么跳啊,你现在一个欲界,人世间都跳不出来,还跳,那个地方跳,厦门大概有到跳舞厅去跳吧,算不定就跳出来了,为什么带领大家讲到这个地方来,我都讲糊涂了,无想讲起的,









所以说,也不是从无想讲起的,开出一个问题叫大家了解,怎么样叫做入定,定是得到什么都不知道叫做定吗?就是这个问题来的,定是靠心来定的,对不对?现在我们点心,是不是,还没有到,还没有到,等一下,给大家想一想,欲界天,要饮食的,假定我们的意识状态,看看,如果到达了什么都不知道叫做定,我们要翻一翻一个东西了,你就找找我们另外一位教授老师,弥勒菩萨告诉他的副教授,无著菩萨告诉我们的,现在我们要了解,怎么样叫有心,怎么样叫没有心,我们看题目,佛经是非常逻辑的哦,我们学资本论,学黑格尔的逻辑学,好像看到非常困难,那么严密,对不住,还没有原始的老祖师爷,佛学的因明才是真正的又严密又清楚,我们看啊,要头脑清净了,








本地分中,就是根本立足点上这个本体上,“有心”是一点,“无心”这两个部份,两个地位,所以整个的第八、第九的层次,你看到古代是一句话,也没有圈点,不点下来,我们小的时候读书,为什么不用圈点,就不给你点,看你这个脑筋学问成功了,自己会分段,会点的出来,你就有基础了,还靠老师给你点好了,现在的人都靠老师,嘿!这个不科学,要书给他点好,大家才读得懂,越读越没有学问了,所以大家就悠哉加游哉,然后就莫哉,就没有了,古代要你自己点好的。如本地分中,这分,这一部分里头,有心同无心这两地,这个知道了,它下面告诉我们,






你看,弥勒菩萨说法,无著菩萨的记录,人家的科学精神分类,已说非三摩呬多地,上面已经我讲过了,不属于三摩呬多地,就是说,不是真正得定的境界,定是什么境界?没有真得到三昧的,非三摩呬多地我已经讲过了,云何有心地,云何无心地,现在提的问题,提得话头,云何,古文,现代的话怎么样说是有心地,云何,怎么样说是无心地,翻成白话就是这样,我给你翻好了,你赶快拿笔你要注就注下来,不然你们又翻不出来,东翻西翻就乱翻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3 17:25 , Processed in 0.032924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