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hefeiddd

生命的本质一吸一呼----------交易的本质一买一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昨天讲到张商英居士,那个做宰相的,原来反对佛后来开悟,张商英就诵……,张宰相临死的时候,清清楚楚吩咐学生家里的人,告诉你们,《法华经》上,佛所说的,佛在说法,地下突然冒出了一个宝塔,塔里头坐了一个佛,叫“多宝如来”,突然塔的门打开了,叫释迦牟尼佛进来,然后叫……,多宝如来给释迦牟尼佛分半座,怎么叫分半座,叫释迦牟尼佛进来这个塔里头,自己退一半你坐,我们两个一起坐,所以多宝如来与释迦如来,分半座,










在《法华经》里头的,那么一般人看了这些神话,稀奇,当然信仰,有宗教信仰只有信,不敢想像,如果不走宗教信仰,完全是幻想的神话,对不对,是不是这样,张商英居士临走了,吩咐家里人,告诉你们,佛法没有骗人的,他说《法华经》上说多宝如来与释迦分半座,是真实的事哦,不是随便讲的,只讲了这一句话,然后说我要走了,腿子一盘,枕头一甩,自己拿起枕头一丢,那个枕头碰到窗子,房间里的窗子,“碰”一声,打了一个炸雷一样,走了,他是个居士喔,又做宰相、又是大居士、又是大禅师,所以很多宋代的大和尚死了以后,什么东西都请他写喔,要他给你留下来几个字就是不得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所以宋朝有个了不起的大禅宗祖师是圆悟勤,现在我们成都昭觉寺,清定法师在那里做方丈的,现在是密宗道场,那个昭觉寺,圆悟勤禅师的大道场,圆悟勤禅师影响宋朝一代文化还得了,他的大弟子得法弟子大慧杲,大慧杲禅师,那提倡参话头从那里开始的,就是南宋末年末期了,快要到元朝了,






大慧杲禅师,跟谁俩个关系有关系很好,跟岳飞两个,大慧杲禅师名气太大了,后来岳飞被杀,大慧杲禅师当然很不高兴,秦桧就怕这个大慧杲,这位大法师不同意,不得了,所以秦桧想办法一边杀岳飞,一边把大慧杲禅师下放了,把他的文凭拿掉了不准,和尚的戒牒把他收了,无罪给他有罪,等于“人帮”一样,批斗他,把他加上手铐,披上枷子,逼到下放到哪里啊,他在杭州,下放到广东,大慧杲禅师为了岳飞这一案子,所以你看,大慧杲的禅语录,那个讲得痛快啊,







他说你们认为我出家人,出家人爱国家、民族是应该的,那个语录,大慧杲禅师,那是了不起的一代宗师,然后自己被绑起来,下放就下放,那个时候要走路喔,是个罪人喔,又从浙江杭州出发,下放到广东来,下放到海南岛多荒凉啊,他就走了,结果……,当然有警察公安人员在旁边把他押解一起走了,他是个犯人,穿著犯人的衣服,和尚的文凭已经没有了,这是秦桧老兄对他的,







秦桧你们认识吧,我们以前的同学嘛,对不对,秦桧大慧杲起解,这一下把秦桧嚇住了,出家、在家的皈依弟子,他的弟子们跟他十万人,师父走,我们也跟著走,一路送,这一路像我这样七天,你看办这个点心饮食已经是很忙了,一、二十个人,你们同学都在忙,还有这里万石莲寺的同学,你看几十个天天做包子,那个大慧杲一路这个犯人,还有那么多人跟他,一路上走那个吃怎么办呢,谁招呼啊,奇怪了,来个大肚子和尚,大家都有吃的,他不晓得哪里来,所以大慧杲下放在广东没有几年,后来秦桧,岳飞这个案子一平反了,他又回到杭州,为什么讲这一段呢,








大慧杲的得法的师父是圆悟勤,就是现在昭觉寺的那个大师,禅宗,圆悟勤死了以后,大慧杲还很年轻喔,已经开悟了,是圆悟勤得法弟子,他自己跑去找张商英,年轻的和尚来看张商英,张商英退休的宰相,地位很高在家里,他来看,张商英出来接见,问他做什么,他说,我师父过世了,张商英当然知道这个,圆悟勤他们都很好,熟的,你师父走了,所以我来恳求相公,给我师父写一篇传记,一定要你写,你们所以提问题,将来要求作事学学人家,








这些大禅师们年轻的作风,张商英看到他笑一笑,好啊,你要我替你师父写哪篇,我问你,你师父是了不起,大彻大悟的人,成就了的人,他有一只眼睛在哪里,你知道吗?他说,我知道啊,在哪里啊?在相公的笔头下面,在相公这支笔的笔尖上,张商英一听笑了,好,你真好,当然我立刻写了,就是这样,这个人天眼目就在相公的笔下了,就看你这篇文章怎么写了,一句话,没有那么多啰啰嗦嗦,也就是……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30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所以我们把这些故事插进来,一边说故事,一边讲修证的道理,把这几天的大概的累积,都知道了,刚才是讲到二禅,一个字之差,初禅是离生,身心有分离之感,有出离之感了,修到这个时候,那么因为讲到这个身心分离之感,所以引出来天皇悟这个禅师的公案,对不对,刚才我们这个逻辑是不是这样,次序是不是这样,为什么我那么问,那么啰嗦呢,培训,现在叫培训,我们当年叫训练,再过去一点叫教育,教育你们思考的头脑,那么有次序合逻辑,不要听乱了,这懂了没有,我这样讲对了没有,我的次序有没有乱,没有,







回转来了,二禅为什么叫定生喜乐呢,所以初禅叫离生喜乐,到了二禅才是定生喜乐,才讲定的境界,这是真正的“定”,所以真正得定的时候,身体的障碍,气脉通了等等感觉,身体不觉障碍,只有乐的境界,心境的更喜,才够得上定生喜乐,这关键要注意的,这是历代历来不管经典上,或者后人注解上,没有这样详细给你分析清楚的,告诉你道理的,这个经验是如此,定生喜乐这一步,才谈得到定生喜乐,你不要看到打起坐来,一念清净了,空啊,这一点算定,这一点也算定,这一点练初禅以前的准备,但是也可以说,大彻大悟以前,同这一点也差不多,









这个里头差别在智慧与定力的差别,太细、太细了,要这样了解它,到了二禅,定生喜乐,我们初禅到二禅阶段,以什么为标准呢,如果拿小乘与大乘之间的这个学理,学理就是实际功夫经验记录下来的,以两个大目标,见思惑减除了多少为标准,见思惑你们都学过,都背得来,考试都考出来的,对不对,我请问诸位,什么是见惑?见惑有几个,不要翻本子,嘴巴就答出来同我一样,就乱吹吹出来,见惑有几个啊,见惑,







你不要根据《俱舍论》,普通讲见惑有几个,五个,哪五个?对对……邪见、身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见惑。思惑呢,几个?五个,贪、嗔、痴、慢、疑,都很简单,这都是佛学最起码根本的,但是也是修行最根本要知道的东西,你才可以打坐了。我请问你,为什么叫做见惑,这个是什么意思,请你用现在最普通的话来讲,什么叫见惑,秘书长,执著。可以打个六十分啦,只打六十分,执著,什么叫见惑,我叫你用普通话来讲,秘书长答的完全对,







但是,我还要叫他用最通俗的话,就是什么叫见惑?烦恼,你还是五十九,五十九分,比秘书长还少一分,我告诉你很简单,你们出去说法,什么,见解的错误,差不多,这个差不多,六十一分,好一点点,什么叫见惑,我告诉你啊,我的不一定对,跟你讲了你就清楚了,见,佛学上所讲见,在这个地方讲见,楞严经上的,见又不同啊,因为中国文字很简单,你看我们的中文,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







如果一个人,真正认识中国字,两千到三千个,学问大的不得了,不像外国文那么困难,因为中国字有一个字,譬如说,我们中文一个“电”字,人都晓得电就这么一回事,发亮的叫电灯,听到声音的叫电耳朵,广播器叫电广播器,可以坐的叫电椅,可以睡的叫电床,外文就不行了,每一个每一个都不同的名字,所以中文呢,有好处也有坏处,这个见代表什么,同楞严经的见,就是我们普通讲。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30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22见思惑、见取见、戒禁取见





你不要固执你的主观成见好不好,就是这个意思,自己那个意见,就是意见的“见”,有了意见了,主观成见,所以我叫你普通是这个意思,并不是说你们诸位,什么六十分、五十九、六十一,那是跟你开玩笑的,你们都答对了,不过你们太有学问了,讲给有学问的人听得懂,讲给普通的人,还距离很远,要我这样讲,我喜欢把最高深的拉到最平凡,教育的目的是使不懂的人懂,不是讲给那个懂的人好听,这样意思了解吧。所以见惑,就是主观的成见,很难拿掉,就是他讲的执著,没有错。






   所以我们打起坐来, 你看看, 初禅,那初禅境界, 这个见思惑怎么去,坐在这里半天,先不讲邪见,这个邪字你不要看错了,就是斜字,太阳西斜,斜,那个斜,在古音这个“邪”同那个斜,都是同音的,那个斜,歪的,歪过去了,夕阳西斜,这个邪也是对的,邪就是歪,就是偏见,并不是一听,这个傢伙好邪喔,我们说,大概神经病,有点什么了,不是,他有偏,这个路线不正,偏了一点就叫做邪,不是那么严重,当然很严重,偏一点,偏一点为什么那么严重,你晓得两句古文,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譬如我坐在这里,这个,这样是正的,我这里只要偏一点,这一边你拉一条线看,我这里只偏了一分,你拉一条线到那一边就不得了了,十万八千里了,所以叫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偏差一点都有问题,太大了,邪见,我们姑且不谈,《瑜伽师地论》,第七、第八卷都给你讲邪见,各种见解,什么唯物论的、唯心论,什么都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30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第二个字我们看看,我们打起坐来坐在这里入定,纵使你定得很好,身见忘得掉吗?总觉得有我这个身体在这里,对不对,这就是身见。所以说你为什么用功不能得定呢?身见去不掉,身见怎么样去得掉呢,安那般那到达了,所以密宗、道家,讲气脉拼命又偏到……,又是邪见,道家、密宗,偏到这一面去了,但是偏的对不对,邪中有正,正中有邪,也对,只要把气脉修通,身见坐在这里,只有得乐的境界,身体的只有舒服,忘记了……,






舒服到最高程度,没有身体的感觉了,才去掉身见,可是身体还在不在呢,还在,那么如果坐在这里气脉通了,没有身体的感觉,而且没有那里腰酸背痛,气脉不通,喉咙哽到,两腿发麻都没有了,这个身见去掉了,就在你的座位上,已经到达天人境界了,对不对,是身见。






    
   身见去掉了以后,还有边见呢,什么边见呢,有些人,我常常几十年碰到有些同学用功用得很好,我一看,你这几天不错啊,老师,这几天我敢来见您,真不错,怎么样,清净,空,我说,对,看你样子很不错,空得很好嘛,好,我说,你知道空吗?当然,我说,那早不空了,你还知道有个空,那还叫空吗?而且我知道你那个境界,空到多大呢,这样大,不过这样大而已,你没有办法同虚空合一,理念上有,思想上有,境界上没有,这要境界的,所以有边见,






你那个“空”,空到那么大,你再进步一点,不过空到禅堂那么大,再把禅堂打破了,也不过厦门那么大,小小的没有什么,再把厦门那么大打破了,也不过福建那么大,况且都做不到呀,所以都有……,所谓“边”不只是这个比方,或者认为空的境界就到了,这个时候我一片光中很舒服,执著了这个,抓住,落在这个上面,就落在边见上去了,你们要记住,小乘也好,大乘也好,念佛也好,参禅也好,修密宗也好,三个字一定要记住,尽管般若给你讲无相,硬要记住,有相,境、行、果,修行离不开这三个字,一定有它的境界,






所谓“空”,空,有空的境界,有,也有有的境界,行就是行为做到,行就是做到那个功夫,才得那个成果效应。境、行、果。不管哪个方面一定做到,所以边见是如此,所以边见落边,或者落在断见,或者落在常见,这都属于边见,你晓得我们学佛,经常最难办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30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还是下面两个更难弄的,你看到容易,你们答案学佛学,考试都考了,见取见,好啦,我又来了,请问怎么叫见取见,秘书长,怎么叫见取见,现在我告诉你,我们不要逗到玩了,上一个“见”字,就是刚才讲的,边见的见,什么叫见惑的“见”,主观成见,见取见,





譬如你学了佛,我学了唯识的,或者我学了俱舍的,我学密宗的,我学净土的,我学禅的,这个见解,把自己认为只有净土才对,只有禅宗才对,只有密宗才对,这个见解,“取”抓得牢牢的,主观成见形成了,然后,哼!他们干什么,南普陀禅堂在打七参禅,喂,对不起,我不去,为什么,我学净土的。不行,我是学密宗的。或者你们听到密宗的,那不去,那是男女双修的。






见取见,那个成见抓得牢牢的,“取”就抓得很牢,这个见解很难破掉,所以你们打起坐来有时候,你以为初果初禅定到二禅定那么难啊?其实有时候任何一个人,初学的,越初学越容易,刚刚学会盘腿上座,那个境界已经到达了,可是呢,不会,如果我们说你已经到了,哎呀,不会的,那么容易,学佛那么容易,你乱讲,他被“见取见”困住了,所以学了唯识的,学了那个法门,通通……不能潇洒,不能……学佛一切等等修行,不能,入乎其内是出乎其外,要跳得进去,要跳得出来,“见取见”是这个,所以你想看我们打坐,随时功夫不能进步,就是随时犯了,这个“犯了”都是心理思想行为的范围。






    
   还有第五个是什么,戒禁取见,是什么呢,这个不对的,戒禁取见,哎啊,这个不对的,譬如,我们讲普通的行为来讲,过午不食,这一条戒很严生啰,你翻开佛教的历史看看,《佛祖历代能载》上面,历史上都有,梁武帝,非常信佛是皇帝,有一天,梁武帝发心打千僧斋,请一千个和尚吃饭,他来请吃饭,皇帝请吃饭,这一千个和尚不管名僧、高僧、矮僧、胖僧都来了,一千个僧都来了,等到吃午饭,因为过午不食嘛,过了十二点多了,皇帝没有到,大家不敢动,皇帝一到一点多了,过午了,要守戒,怎么办,






一位大师出来讲话了,皇帝是天子代表天,皇帝刚到就是太阳刚当顶,吃饭,就破了,戒禁取见了,对不对,等于我每天都施食,我的施食有时候忙的时候,上午也施食了,人家说老师啊,施食不是布施饿鬼吃吗,要夜里啊,我说那一边是半夜,你要法界众生都吃到你的,美国那一边还是半夜呢,欧洲还是下半夜,一定说这里亮的,你还只施给我吃啊!这里亮那边正是夜里,时间那有定的?法无定法,所以戒禁取见,你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30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这五见破除,所谓见是什么,你的思想里头,这些教理受进来的见解,怎么把它……道理懂了以后,道理佛法变成自己的营养品,营养吃进来,在胃时头要消化,消化了变成你自己的营养,你们结果把这道、佛一大堆学问,学进放在脑子、胃里统统消化不良啊,因此打起坐来,上面打嗝,下面放屁了,消化不良了,所以定就得不到了。






刚才讲到见思惑,这个见解上的把自己惑,迷惑的惑,我们再把它白话又白话,想一想,闻、思、修、慧,什么叫“迷惑”,把自己困住啦,把自己绑住了,思想,这就懂了嘛,我们教务长不晓得怎么教你的,惑呀惑的,不过教务长也是受害者,他也当年听得惑呀惑的,惑了半天,历代都那么教的,不是他一个人,没有错,他尽心尽力了,




碰到我这个人不守规矩的,惑呀惑的,惑了半天,自己搞不通,惑个什么东西呀,这个惑怎么去把它惑掉,“惑”者,你看中国字怎么写的,“或”者,那个“或”字有这个心思,你就懂了嘛,或者有这个心思,我把“或”字拿掉就不要这个心思就对了,这不是简单明了,这样叫调皮还是叫聪明呢?不要学佛学得笨字上面加个蛋,那多痛苦呀,蛋还好,变成臭皮蛋了更糟糕了。




    
   所以戒禁取见,在印度很多,有些非这样才能成道,这个是犯戒的,这样不可以的,所以台湾有一度有个教,新创的教派叫“鸭蛋教”,鸡蛋不能吃,犯戒的,鸭蛋可以吃,所以叫“鸭蛋教”,这样吗,所以,戒禁取见,你看大宗教,伊斯兰教,回教就不能吃牛肉(?)的,我们知道,





所以我当年也吃了七年素啊,吃了七年素啊,你现在问我吃荤还吃素,吃荤,真的吃荤吗?我比你们吃素还吃素,不吃,这个吃素吧,你们以为吃素不杀生,那个呼吸,鼻子来去都在杀生,空气里头多少生命呀,到你鼻子就死掉了,你不杀生,真的做到不杀生,气住脉停当然不杀生,戒禁取见,





你看伊斯兰教,像我们当年吃素的时候,跑到街上,没有地方吃了,没有素馆了怎么办,跑回教馆子吃素,回教馆子,除了牛肉,不吃以外,那个素菜真素菜,一进来到回教馆子有规矩的哦,你不要说,你这里不卖猪肉吗?他就杀掉你,一进来,素的啊!对,我们素的,牛肉他是认为素的,你等于到了西藏一样,吃荤,小鱼不能吃,吃小鱼,大家讨厌死你,这个傢伙不信佛的,因为一筷子夹来好几条命,几十条命都到你嘴里去了,大鱼他吃,一条大鱼,大家对不起他,欠他的命,来生度他,我们大家都有份,这些都戒禁取见。所以你到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30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碰到回教的朋友,我的各宗教朋友都有,回教的“阿訇”,回教的法师叫阿訇,他们跟我俩很好,非常感谢我,伊斯兰教教义很好啊,我帮你印出来,他们没有这个书了到台湾,我交给他们印了,各有各的好处嘛,众生有个方向,有些人要时跳舞厅,有些人要进赌场,有些人要上庙子,有些人要到教堂,有什么关系呢,你到台北有一条街叫什么华西街,这边是教堂,这边是妓女馆,两个对门的,你管他呢,一个要到这边,一个到那边,随便他去嘛,我讲的就是那么土,那么难听,就是要你心理解脱,不要被见思惑困住。





    
   回转来讲我们修行静坐,你坐在那里,不要给见……见惑容易去,所以见惑什么时候断呢?见道就断,几时见道呢,知道了,格老子不听这一套,就见道了,思惑就难去了,入胎的时候,前生就带来的,思想里头那个成份,很牢固在里头的,这五个难办了,修道才能断,怎么叫修道才能断呢。你把两条腿盘起来,天天在磨,检查自己心里头这一点,贪、瞋、痴、慢、疑。





贪名贪利这是欲界的贪,贪字太多了,譬如抽烟、喝茶,我有了这个瘾,放不掉解脱不开,被贪字困住,等于有些同学,老师呀,我名利都不要。你要什么,要清高也是贪。细起来就那么细。这个心理状态,所以贪、瞋、痴、慢、疑,譬如有些人走路,动作,喜欢这样,喜欢那样,身体上从娘胎来,前生带来的种性,他就有这个习气,这个习气怎么样能够解脱,贪非常难,抓得很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30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瞋,有脾气,瞋的,你们现在有没有瞋心,有恨谁没有,你都没有,大瞋心没有,小瞋心有,随时有,我很讨厌,正在这里打坐,这傢伙,咳嗽妨碍我的清净,虽然不发脾气,心里头……心里头等于,昨天有个小孩七岁,在这里跟我说话给我听,我坐在那里听他说话,说达摩祖师,讲得真好,他尤其那个讲到那个达摩祖师跟土匪俩打斗的,他个发音真好,他……妈……的,你说他那个孩子讲这句话心里有瞋心没有,没有,





可是我们坐在这里,有一个人打坐,坐得最好的时候,正好定得很好,旁边一个人伤风了,(学咳嗽声),我们虽然没有他妈的,至少有妈的他了,这一点就是瞋心,习气之难去也,或者我们自己有个见解,有一件事情,对某一个人要做,告诉他你能够帮个忙,那个人说我不帮忙,我们对他很不舒服,也是瞋心。




    
   不过瞋心好办,贪难了,贪、瞋、痴,痴就难办了,跟瞋、贪两个一样,头脑,上海话,头脑不灵光了,这个……见解随时不清楚,这就是痴,怎么跟你讲也不懂,这就是痴。智慧不够,脑筋不通,就是痴。“慢”更厉害了,





你们看过鲁迅写的一部小说没有,叫阿Q,看过没有,你看那么……像我们当年在乡下出生,就是有这些人随时看到的,白痴,那个白痴一点用都没有,或者又残废,你看鲁迅,给人家,人家都欺负他,因为看不起他,白痴,半个白痴一样,然后打他一下,当然他难过哦,心里还是有瞋心,但是,他又打不过人家,自己摸摸,他妈的,不要紧儿子打老子,自己还是老子,他不过是儿子,可是挨了揍了,也还不了手,他妈的走开了,儿子打老子很安慰,你以为这个心理是。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30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我慢,人总有个我慢,你看天下人,搞了半天,所有的错误,格老子他错了的不是我。走路碰到人家,他错了的不是我,怎么搞的,实际上我碰到他了,对不对,这就是我慢,我慢是随时有,但是我说,人家说那个漂亮不漂亮,世界上最漂亮是什么人,你晓得吗?自己。再长得什么……镜子里越看自己越漂亮,并不是别人,我慢。






所以我常常说,我是爱吃的,做菜这些同学,每个同学,东南西北菜都吃了,我吃遍了天下菜,我说哪个人菜做得最好,我的妈妈的菜最好,为什么,我从小吃惯了,你管他做得好不好嘛,对不对,所以哪个人菜做得最好,妈妈的菜一定最好,习气养成的,慢慢的,“我慢”之难去,我大概举一个例子,你检查自己的心理,这个就是修行,人人有我慢,所以你说那个人很骄傲,看不起人,







所以我昨天跟你讲,每一个皇帝,依我看来历史上所有皇帝,都犯一个自卑感的毛病,每个领袖都犯这个毛病,有自卑感,只有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一个领袖,自卑感比较少的是唐太宗,因为他的出身不同,而且他样样高明,他就不太自卑了,所以他的政治那么好,他的行为是乱七八糟的啦,你讲李世民的那个行为,男女关系,什么关系,都是乱七八糟,但是历史上,因为他的功劳太大了,这些坏处都不提了,都提他的好处,他真的好处比一般皇帝好得多了,






你看唐朝,我们讲中国文化唐朝,诗、词、歌、赋、文章、政治样样好,就是他老兄好,你讲诗,唐朝的诗最发达,由他手里开始,他的诗作的最好,你说写字嘛,你看我们讲写字的书法家、名家,颜、柳、欧、苏都出在唐代,唐代真正写字写得好的,唐太宗啊,可惜,现在他的字一个字找不到,由下面,上有好者,下几甚焉,所以领导一个时代,要转轮圣王,那个上樑不下正就下樑歪了,越歪越厉害,这个道理,所以我慢。





    
   这个疑字更多了,你们修行、打坐其实你们年轻人一上路很快呀,经常有碰到呀,为什么不能得定,为什么不能成道呢,因为自己没有那么容易的啦,念佛吧,南无双手合十礼,南无双手合十礼,要念得一心不乱,明明一心不乱了,自己还在怀疑,这个不是吧,对不对,所以这个疑呀,决不相信自己了,




人很可怜有时候连自己一点信心都没有,不但怀疑别人,怀疑自己,怀疑一切,常常你看到有些事,普通的事,你就懂得佛法的道理,自己吃饭,吃饱了没有,自己对自己,吃饱了,我还不知道,好像饱了,这句话,他已经在怀疑自己了,是不是,对不对,不要怀疑我呀,我问你对不对,所以贪瞋痴慢疑是多生多世习气上带来,这个惑业要修所断,见惑是……见断,见道就容易断。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30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所以到初禅、二禅境界,你功夫做得再好,你在功夫,这个……功夫就是境界了,刚才三个字,境、行、果,功夫是境界了,你那个境界来了以后啊,你不要刻意去检查,自己自然会检查,你静极了自己看得清楚,把心理这些状况拿掉了,初禅,证一个初果罗汉有什么了不起,随便买一个苹果吃吃也可以证果嘛,对不对,吃了一个苹果,我就证果了嘛,加强自己的信心,把这佛法的见解搞清楚,





所以第一个我们上座,不管,为什么,把身见赶快拿掉,至于坐定起来不能够,几个东西习气把你困住,除了佛法所说的这几个以外,我现在讲科学修行给你听,我们坐起来为什么不能得定,为什么?在科学的世界里头,几个东西很难去掉,你见道也难断,是修道也难断,时间观念。




    
   一个空间观念,这一坐起来,我这个位子不好,还有些修道的人,一定早晨向东方,是生气方,五行六气,一定东方,哪里不可以打坐啊,我以前在四川,在遂宁有个和尚,有道,有神通叫疯师爷,疯子,人家都说他是神经病的,他在那里打坐,他的禅堂就在厕所上面,不是现在的厕所,下面好多众生啊,那些厕所啊,蛆虫啊,臭得不得了,他在……我们拜他,是跑厕所上,给他磕头的,所以我们不要给空间观念,一定选一个清净地方啦,一定对一个方位好的打坐,坐在那里已经被这个习气……





    
   第二个时间观念,好像已经三十分了,然后两个腿搞惯了,你坐了三十分一个钟头的人,要多一分都不可能,都给时间观念困住了,生理上习气,已经给时……时、空两个观念,已经把你困住了,困得很厉害,这一个“困住”就是身见了,身体的观念感觉状态,所以你坐在这里觉得……所以你要懂得佛法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30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小乘的经典上,《阿含经》上面教你,我们念头有个念,修行的法门有十念法,十个大原则、方法,大原则基本的,哪十个呢,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布施、念天、然后念安那般那,念出入息,念身、念休息、念死,随便你修那一个法门,都可以成道,这十念法门,包括了一切,包括了禅宗、密宗,等等……知道吗?






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施就是布施,布施是什么布施呀,打起坐来念什么布施呀,一切放下,连身体都丢开了,就是达到内布施嘛,这就懂了嘛,那么我们修白骨观的人,假使上座修白骨观,觉得自己这个身体,这个胖胖的身体,我的肉,我的肠子,什么都拿掉给你这些众生饿鬼来吃吧,我死掉了,给你吃吧,统统供养你们,你们吃饱了就好,我们来生再结缘,这就是修白骨观的,修不净观的修法,这就是施啊,念施。







念安那般那念出入息也是这个方法,念身,身是什么,三十七菩提道品怎么说,念身什么呢,念身不净,这是小乘法门,那么我们说修气脉,那不是念身不净了,念身是净的,都是念身法门,念休息,什么是休息啊,就是禅宗所讲“放下”,一切放下了大休息嘛,所以密宗有个大法门,叫做“大休息”禅定,你真放下了完全休息,你管他昏沉也好,散乱也好,格老子坐在这里休息了,你能够盘脚坐在那里休息三天三夜,我就看到你顶礼膜拜了,念休息。







最后一个念死,随时做到的,所以我们上座我说呀,佛说的十念法,你们为什么打坐修行不能得定啊,因为你照佛法办,两腿一盘一上座,第一个倒转来,念死,我现在死掉了,算了,妈妈父母给我生下来这个身体,我就丢在这里不管了,心念就空了,这一陀几十斤肉,不过是妈妈屙的一个大便一样,这一陀大便就摆在这里不管了,哪里痛,哪里……这个受阴,色、受、想、行、识,这个感觉状态,我就随时来就拿开了,那不是很好嘛,如此去做,初禅、二禅,禅定的境界不难,容易做到,






我这些讲法,你查密宗、显教经典上找不到的哦,但是我每一句话都有根据,所以啊,禅宗祖师有几句话,讲话不根据经典,你以为禅宗祖师乱讲的,语语不离经典,有所根据的,不是乱讲的,乱讲就是魔说了,语不离经啊,不过我在经典所根据,告诉你,变了……贡献供养给你们诸位,这样的透彻的经验的道理告诉你了,你就修持容易上路了,就是这个道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30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各人自己打坐啊,不要我一开口讲话,两个眼睛瞪开,看著我,好像看电视上的广播员讲话一样,你心统统散乱了,我这样做,也同时就是给你们练习,真的一个修行、修定的人,任何环境都做到不受干扰。那么我现在为什么这样做呢?我是赶时间啊,不够用,所以喉咙不舒服也不管,什么都不管,学佛者当如是也,这个身体属于大家的,要用完了就拉倒,这就是捨,慈悲喜捨的捨,布施出去,供养出去,以身供养,把自己身体每个肉,每一个细胞都布施掉,以这样的精神才能说是修行,我还做不到,不过那么吹而已,现在我这里堆了很多条子问问题。





    
   我们过去的禅堂打七,人有多,有少,大部份那个时候,我像这样主持一个场面,我已经十几年不干,不愿意搞这个事,因为每一次七天搞下来,有多少人,我要每一个眼睛,每一个心理,都要灌注到每一个人的一切,所以七天一搞下来,我一定是大病一场,现在年纪大了,怕了,不干了。




    
   这一次来是偶然玩玩,重玩玩,所以有些老同学,老师啊,你愿意去啊,行吗?他们担心得不得了,所以这一班老同学在旁边一下要同我吃这样,一下要喝那样,就怕我这里就涅一个槃就走了,叫做涅槃,那不得了,所以他们很担心,你们不知道,我自己也不担心,管他呢,捏盤也好捏碟子也好,捏杯子也好,不管了,上了法场还怕杀头,那有什么办法,谁叫你学这个东西啊。




    
   所以以前人少一点,差不多有时候一百把人,像我们每天晚上我上了座,两腿一盘,小参听报告,每个人,自己报告一天的心得,他讲的佛经也好,放的狗屁也好,我都每一句,每一个字要听完,听完了要答复,这个叫小参,解决问题,小,大小的小,参究的参,这次我不敢了,为什么不敢,人又多,诸位程度又参差不齐啊,所以我决心不答问题了,只讲给大家听。
   你自己解答问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30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可是呢,
   我手头还是有许多条子问问题,又捨不得,所谓捨不得啊,扔了,现在我趁这个时间答,不过你们写条子不是这样写法,我还接到几个条子,就是很……看了很生气,瞋心就来了,没有受过教育,名字都不写,好像下一个条子,老子下给儿子一样,我是你儿子啊,写给儿子嘛,下面还要写一个父字,爸爸写给你的,没有受过教育,没有文化程度,所以撕掉了,这也是个教育,就给你撕掉了,送给另外一个先生去答复你,那个先生姓字的,叫字纸篓,还有,你们问问题,这是打七了,







不要……要晓得主题嘛!你问现在讲得是什么嘛,你学的听的是什么,在这个里头问问题,超过其它的,你等我在别的地方讲别的课的时候,你再问嘛,我是学得观音菩萨,那个千只手,千只眼,一个手里头有一个眼睛,乱七八糟的东西多了,讲别的,你问别的嘛,讲佛法问佛法嘛,结果问佛法,你问我怎么做小偷的,那怎么……唉来不及了,不是这个本题啊。现在趁这个时候,我看看有些可以答复的答复,有些也许我不知道的,无法答复。





    
   有一位同学写个条子问我问题,他说你讲的法门是不是道家,仙家所讲的性命双修的金丹道,问题问得很好,问得非常不好,不晓得你是学佛还是学什么的,有书本都摆在这里,我讲的什么东西还有录音呢,还有录像呢,都摆在这里,这几天每一点动作都摆著,说的什么内容自己都没有搞清楚,你讲的法是不是仙家的性命双修啊,你说我刚刚给你拿的是什么书啊,是不是仙家的性命双修呢,你不晓得听到哪里去啰。






你看过性命双修的书没有,我告诉你,性命双修是道家的,是宋朝以后,元、明之间所提出来的问题,也对,性命双修,道家的术语,批评我们佛家的人,学佛的人,也批评一般修道的人,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道家的话,你们要记就记嘛,心里又想记,这不是矛盾,最好吧,用意识去记,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但修祖性,祖宗的那个祖,不修丹,万劫英灵难入圣,这是道这宋元以后,提倡性命双修的讲法,他批评一般学佛的人,禅宗也好,净土也好,是只修性功,只讲心理方面的,明心见性心理方面,






但修祖性不修丹,不炼丹,所为丹,就把身体炼健康,身体修得长生不死,就是丹道,但修祖性不修丹,万劫英灵难入圣。充其量,死后,中阴身的这个阴神不散,没有办法达到真正的成佛成仙的境界,没有达到圣人境界,这是批评佛家的。一方面他又自己批评道家的,只修命,只晓得把身体用气功,修气脉,吃药、炼金丹修得长生不死,只修命不修性,对于佛家的心性之学没有搞清楚,此上修行第一病,还是不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30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因此呢,主张性命双修,那故事多了,假使你们这里今天是道观,是白云观也好,张天师的道府也好,我今天来给你主持讲的道家修仙炼丹之学,就不同啰,就另外讲法,那就不讲佛家了,因为你道家不懂佛家了,我是每一家都做过他的干儿子,随便那一家的家里事,我大概都知道,可以乱讲,你不行啊。我现在给你讲的气脉什么,用佛家密宗,也引用道家是为了你学佛真正的修定,不但修好了法身清净,也修好了报身圆满,这个法门,那么根据的是什么呢,






拿来佛说的入胎经,再加上这两天讲的《瑜伽师地论》,给你提纲要,《瑜伽师地论》,我的妈妈,一百卷啊,你看四厚本,我还特别为了你们,叫台湾赶出来,一个电话到台湾,给一个老同学留守台湾办事处的,《瑜伽师地论》立刻印,我到厦门要用。噢,是,印多少本。我说大概几百本啦,印了以后这位同学很快办事,立刻印好,就赶快装运送到厦门,你看人家都是菩萨发心,然后打个电话,老师!都印好送厦门。我说多少钱啊。四万多。







我说你怎么不告诉我,我叫你影印一下,一点点嘛,你何必全部印呢。反正既然印了,做功德给人家全部啦。我一听这一棒打我也打得蛮好,好好……双手合十礼,功德无量啊!这一部书一百卷啊,也是唯识法相学的大宗啊。杨仁山居士,欧阳竟无居士,包括太虚法师,太虚法师也是杨仁山居士的学生,欧阳竟无大师也是杨仁山的学生,后来的熊十力是欧阳竟无的学生,当然我没有见过杨仁山,那是前辈啊!欧阳竟无我们熟的,熊十力是欧阳竟无的学生,王恩洋也是欧阳竟无的学生,这些都是唯识学的大师哦,那个太虚法师要去跟欧阳竟无,两个人还是同学师兄弟,要讨论“法相”,那个欧阳竟无先生脾气非常大,太虚,他有资格跟我来谈这个,就拒绝了,我们都笑他,怎么那么“我慢”呢。






讲这些,所以现在给你们《瑜伽师地论》,没有讲什么性命双修,讲金丹大道,你不晓得听到哪去了,叫牛头不以马嘴,不过如果,你看到性命双修,你想做参考,你有这个本事,不要走错了路线,你们可以做参考,那你应该看过道家一本书,比较靠得住谈性命双修,接近于佛法相同的叫《性命圭旨》。









《性命圭旨》简介

   《性命圭旨》4集,著者不详。题为尹真人弟子撰。前有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1615)新安震初子余永宁书《刻《性命圭旨》缘起》,其曰:"里有吴思鸣氏,得《性命圭旨》于新安唐太史家,盖尹真人高第弟子所述也。"
1、《性命圭旨》之卷目
    全书分为元、亨、利、贞4集,每集前有目录。元集包括图、说或图说,共34题。分别为《三圣图》、《伏道说》、《性命说》、《死生说》 《邪正说》、《普照图》、《反照图》、《时照图》、《内照图》、《太极图》、《发挥》、《中心图》、《火龙水虎图说》、《日乌月兔图说》、《大小鼎炉图说》、《内外二药图说》、《顺逆三关图说》、《尽性了命图说》《真土图》、《真土根心说》、《魂魄图说》、《蟾光图说》、《降龙图说》、《伏虎图说》、《三家相见图说》、《和合四象图说》、《取坎填离图说》、《观音密咒图》、《念观音咒说》、《九鼎炼心图说》、《八识归元图说》、《正气朝元图说》、《待沼图说》《飞升图说》等。
   亨集为《涵养本源图》,第一节口诀《涵养本源救护命宝》《内附退藏沐浴、玉液炼形二法》,第二节口诀《安神祖窍翕聚先天》,第三节口诀《蛰藏炁穴众妙归根》。
   利集为《采药归壶图》,第四节口诀《天人合发采药归壶》,第五节口诀《乾坤交媾去矿留金》,第六节口诀《灵丹入鼎长养圣胎》。
   贞集为《婴儿现形图》,第七节口诀《婴儿现形出离苦海》,第八节口诀《移神内院端拱冥心》,第九节口诀《本体虚空超出三界》。
2、《性命圭旨》内容大要
   自全真道流行以来,三教合一之说盛行,故是书首标《三圣图》,以诗赞老子、释边、孔子右三圣。该书认为道即是杰,太阳尽则死,心性为人之本体,人生虚幻,三教皆主张明心见性,劝人性命双修,修炼金丹。并言只有金丹一途乃修行之正路。
   书中总结了各种有关内丹原理及方法,阐述了各种内丹功法的术语和基本思想。并且详细讲述了内丹法"筑基炼己,炼精化杰,炼杰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的整个过程,功法共分九段,图文并茂,附有口诀。此书竭力要把内丹功法通俗化,使一般人都能接受,并言便"后之有志于道者,再不为丹经所感也。"
3、《性命圭旨》评
   陈撄宁先生对于《性命主旨》十分重视,并且给予高度评价。他说:"《性命主旨》一书,最为适用。……自始至终,有条不紊,凡圣贤仙佛,一切大道,一切口诀,无不包罗在内。呵并对其芦读法与内容之优劣加以客观分析说:“《性命主旨》的特长,在他每篇的理论,颇有透辟精湛之处,至于书中所附种种图示,皆是由各处采集而来,无足轻重。那些行气导引小法子,利少害多,毋须研究。密诀应当于普通读《性命圭旨》之人所最易忽略处求之。”①又说:《性命圭旨》内容法门极宽广,包罗也宏富,于每节下所引各家诗偈歌诀等,对于性命玄机,确亦宣阐尽致。虽尚有许多小法子,不免瑕疵,贻讥大雅,然善读书者,则不妨去芜存菁。”②
   《性命圭旨》绘图精美,为历来道书所不及,故《道藏精华录一百种提要》盛称之,收入《道藏精华录》第九册。台湾萧天石《道家养生学概要》将具书列为内丹中派。
①《道家养生秘库》
②《道家养生秘库》
③《道家养生秘库》



[ 本帖最后由 hefeiddd 于 2009-1-30 10:35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30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23禅定和结使与修行方法,三四禅境界等





在上午我们介绍了见思惑,这个小乘法门的最基本。现在我们需要了解,见思惑是佛法修证最根本的道理,这十个思惑是根本烦恼,基本无明所在之处,见惑,也就是无明的现状。如果我们拿现在学术观念的分类,完全属于心理的、精神的,这五个见惑同思惑连在一起,是见解上的根本困扰,同有生命以来,根本的困扰,两个合在一起,就是十个结使,所谓“结使”,我们古代两种翻译的,就是十个“结”,打在那里的结,很难解脱所以修行,







学佛就是解脱这个结,又怎么叫“使”呢,就是说我们生命在轮回中,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转到每一个部份去,所谓六道轮回,它的根本的动力,就是这十个东西,十个作用,在使我们向团圆的路上旋转,所以合起来就叫做“结使”,我们修持解脱是解脱这个东西。在佛学里,配合三界天人,其实不止配合三界天人,就是上自这个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这个层次,下至十八层地狱这个层次,那么总合起来,就是九十八个结使,一层一层的配合。所谓普通讲八十八结使,因为这十个是根本的,以这个来计算,道理在哪里?






    
   我们做一个比方,等于一个人生下来这个脾气,我们现在讲这个人的脾气,这个人的个性,他从娘胎出来,由婴儿变成幼童,由童子变成成人变大人,他的脾气个性,天生的,所以我们现在在教育上特别注重孩子的性向问题,孩子有这个天才,有这个个性,他有画画的天才,结果呢,你硬想他学物理,或者学电子、工程,这就要了命,不行的。






如果这个孩子生下来有文学的天才,你硬要他学运动,学科学,违反他的性向,他的本身……这个现在教育非常注重这个,所谓性向教育,这完全是准确的。我常常说世界上一般人做家长的,一个教育,文化教育,基本在家庭教育。自己做父母的,对于孩子基本的教育,没有弄好,要求学校,这是不可能的。




学校教的是知识,基本的教育在父母。由一个婴儿到幼童,到十几岁的一个孩子,父母两个人的一举一动的生活就是教育。假使父母两个人天天吵架,这个孩子受的教育,已经非常高明了,甚至孩子对父母是反感,下意识里头已经种下了种子。


[ 本帖最后由 hefeiddd 于 2009-1-30 10:40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31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所以我说今天我们的国家最严重,我所担心,忧心忡忡是下一代。一家生一个孩子,然后两家配来宠爱他。等于一个婴儿生下来两方面,五六个人在爱他,宠爱得比皇帝比太子还厉害,下一代不晓得怎么办,我所忧心的是这个,而我们做家长的人呢,做父母的,老实讲,自己的教育还成了问题,如何把这个模式教给下面。






同时做父母的还有个错误呢,自己一辈子没有做到的希望,都寄托在后代身上。因为自己读书笨,希望儿子读书啊,要读书啊,实际上你都不会读呢,读个屁,就是要严厉的管他读,因为自己做不到,要他来做,下意识的,他不是有意的。自己想发财,做不到,叫孩子赶快啊,拼命发财呀,做不到的。性向问题,我们现在不谈教育,谈的太多了。




    
   就是说我们根根上带来,这个小孩的性向、个性、脾气,这是基本了,如果这个孩子将来到了中年,长大了,成人了,或者他发了财,做个大老板的,非常伟大的公司的董事长,或者他到了政府机关做了伟大的首长,身份不同,形象不同,你说他那个个性、脾气一样不一样?一样,不过稍稍两样一点,那个两样一点,是外形的改变,脾气大的一样大,脾气好的一样好,甚至于说他到了六十多岁退休了,回来做老太爷了,那个脾气、个性还是一样,教育对他有没有改变?没有改变。






我一辈子各种教育,都做过学生,军事教育、普通的教育,甚至大学里到大学研究所教育,在我手里毕业的硕士、博士也一大堆,我始终的感叹,我的结论,教育对人一点办法都没有,改变不了他,只是增加他的知识,他的个性。所谓改变不了,他原始是个什么本质,就是什么本质。这个佛学呢,在《楞严经》来讲根性,就是根性,根根来的,本性,几乎是改变不了。





所谓教育读到由小学到硕士、博士了,甚至在外面很多经验了,他那个本质是这个东西就是这个东西,教育等于在这个本质上加了油漆层,你把它油成什么顔色,就是,他本质还是这个。现在了解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了解了自己从生命带来的,这个个性、性向,对了,进一步就了解佛学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31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那么一个人的生下来的个性,性向,他又怎么来的,依我们佛学来讲呢,三世因果来的。一个精虫、一个卵藏,配上我们那个中阴身,拿普通话,灵魂,三个东西结合来变成一个人投胎来。





这个,所以每个孩子带来的个性,十分之三是父母个性的遗传,母亲同父亲,甚至他的相貌也是两边遗传作用,这个遗传是因缘里头的,增上缘,是加工的,不是根本,根本这个个性是前生的业力带来。所以你们学了唯识晓得了,佛学里头,种子生现行,现行,前生带来的种性,变成这一生的,所有的现象,行为,





所以我们生出来你看,同一个母亲生七、八个孩子,每一个孩子相貌,相同中间又有不同,不同里头相同,而每一个孩子的个性是绝对不同,不是完全遗传的。它的种子生现行生出来,现在这一生的行为,这一生的行为,做好做坏,这个习惯,又是新的肥料加进去了,现行呢?累积起来,做来生的种子,所以,种子生现行,现行生种子。




    
   所以,以佛法来讲,一般人经常问我,老师啊,你告诉我,老师啊,慈悲一点,不要给人家听到嘛,没有关系,你告诉我,我前生什么变的?我说,我也不知道谁什么变的。佛法有四句话,欲知前生事,你想知道自己前生是个什么人,今生受者是,你这一辈子的,生出来,父母、家庭、社会、时代,乃至所遭遇的、所经过的就是你前生的,业力果报的一个反影,种子生现行。





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来生事,你问,自己这一辈子修行来生会怎样,今生作者是,看你这一生所作所为,行为做到什么程度了,这就说明了业力结使的关系,所以三界天人,我们修持,佛法的修持就是了这个业力的结使,不是了,你把它转化过来,已经是非常大的功德了,这个东西都没有动摇,打坐,坐得好就是佛啦,所以昨天,讲到禅宗方面,南岳怀让禅师接引马祖的话,你在这干什么?打坐呀。





老和尚你干什么?他说,我磨砖啊,我做镜,没有镜子啊,把砖头磨好了做个镜子照。马祖不是讲他,磨砖豈能作镜吗,那个砖头能够做镜子啊,不行的啊。他说,那你干什么?我打坐啊,打坐干什么?要成佛啊。那么磨砖豈能做镜,打坐焉能成佛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31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打坐是修定法,身心修养的一个境界,即使你定得很好,就在定中转化前生、今生,甚至来生的习气转变,这个就是佛法的中心,搞清楚。所以初禅是离生喜乐,什么叫禅呢,这个禅定的禅,禅者,拿中国的字,严格的讲起,就是静态到极点的静,静,动静这个静。也可以讲三点水净土这个“净”(繁体净是三点水边,我以为如此),等于把我们一杯水一个东西摆在那里,把他冷却、晾干、洗干净这个作用,所以叫做静,静字下面叫禅,古代翻译讲的。







在这个境界里头,你检查自己心理习气的状态,慢慢……转化,这个是佛法,不然呢,初禅离生喜乐,二禅定生喜乐,不是你学佛的人才有哦,再三给大家……这不是我说的噢,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这是定,是共法,甚至于其他的外道什么都会呀,这个关键要弄清楚,这个关键弄不清楚,以为这个就是佛法,太差远了,要了解这个道理,至于八十八结使,九十八个结使与三界天人的,这个关系,我没有时间给大家多讲了,






我们这里闽南佛学院的这几位老师,都是会的,不需要我多讲,而且我也没有时间,我讲的比他们不会高明,一样的,大家去留意,自己去研究,我来不及,所以把禅定的道理这样交代清楚了,不过我也不知道我交代清楚没有,这个关键应该是了解了,所以上午也告诉过你们,定境,四禅八定非修不可,是佛法同一切外道的共法,反过来讲,外道都会,你佛法更应该会。





    
   第二点要了解,没有禅定,你想转化习气是非常困难。不可能,因为身心的宁定下来,等于说把无始以来这个习气,慢慢慢……把它软化了,慢慢的修,这叫做修行。你譬如说,我的老朋友,这一次因为我到了这儿,我在国内的老朋友五十年不见的,都特别赶来看我了,大家又碰面,八十岁的那么多,对不住,老朋友们不要见怪,我看来他们都是,我当年我一、二十岁跟他们是朋友,那个毛病啊,一点都没有改变,但没有改变,还加四个字,变本加厉,他生来世不晓得如何得了噢,这是真话。





老朋友们来看我,不能说假话,一定送他一个真话。好话是难听的,假话是好听的。这是世界上的大原则。这是讲到习气的问题,修行就在这里。这个先要交代。我们继续下去讲三禅。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31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七日-生命的微笑


















三,弥勒菩萨《瑜伽师地论》里讲,三、离喜静虑,浓缩了只变四个字,离喜静虑。离喜静虑,实际上我们一般的人讲,初禅,离生喜乐。二禅,定生喜乐。三禅是离喜得乐。还是古代翻的更清楚一点,玄奘法师翻得很仔细,没有他的……怎么叫离喜得乐,我们已经交代过,喜悦是心理上的境界,乐,生理上的境界,所谓乐感是触受上面的境界,触受、乐感,触与受。





喜是心理上的境界,它所以进一步到第三禅的时候呢,心理上平静了,离喜,只有生理上的快感,触受的境界非常快感,心理上平静了,如果一个,不管他学佛不学佛,到了三禅这个境界,这个身体的障碍呀,没有现在我们这个障碍了,这里腰酸、那里背痛,这里头昏、那里牙齿难过,两个腿发麻又发胀,没有了,变成什么呢,全身都在快感中,那个快感,舒服无比哦,是真的哦,不骗你,那不是别的,不是菩萨给你,你本身……那所谓密宗、道家,什么性命双修、气脉通了,那是小儿科的话,小儿科,那已经不算数了,舒服得很。








这是佛法同外道同样到达这个境界,换句话我们人体的生命的功能自然,你真的修养到这一步,就会这样,所以佛在这个大乘戒律上在这里有一条严重的戒,注意哦,戒律,菩萨耽著禅定,犯戒了,犯菩萨戒了。你定力那么高,或者是心……盘腿很好,像我们年轻菩萨注意,想清净,现在我也不教书了,什么都不管,我要修行了,菩萨耽著禅定,贪恋清净,自私到极点,不能利世利人,对社会没有贡献,对众生不作贡献,犯大菩萨戒。







你们讲戒律,戒律不要拿来嚇唬人,你可是不要嚇唬我,嚇唬不住的,我要嚇唬嚇唬你啦,菩萨不能耽著禅乐,这个地方严重的,如来的板子就下了,就打你了,菩萨耽著禅乐不可以,我个叫做“外道”了,心外求法,当然,你们诸位听尽管听,你现在不要干事,来耽著禅乐,给我坐在那里,十天、八天不下来,我们还少一点米消耗,也不需要请你吃东西,绝对不犯戒,我还赞成呢,这个不是禅定啊。贪著禅定之乐,是菩萨内触妙乐,内触妙乐,已经写过的,那……捨不得的,那个比鸦片的瘾呀,比喝酒上瘾的还严重,所以三禅的境界是离喜得乐这样。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3 20:56 , Processed in 0.035997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