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黄巾贼

[大盘交流] 浅谈房地产走向“崩塌式狂泻,近在咫尺”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1 天

发表于 2007-10-7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黄:*19*: ,我支持你!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7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一些观点,我还是比较认可目前问题是流动性过强这一观点,本身流动性并不过剩,而且我认为中国目前需要适度的通货膨胀,途径就是给老百姓多发点钱,刺激下正常内虚,这样经济才能从恶性循环中走出来.

中国的老百姓是太穷了,消费不起,实质上前5年中国都是通货紧缩的,提高公用设施开支也是目前的途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9-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7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假设我们现在讨论的这些逐步变为现实,既便是不跟进股市、房市,泡沫的破裂必然导致货币的贬值,普通人依然很惨。
现在泡沫已经不小了,作为老百姓的大多数普通人,怎么应对这个泡沫呢,如果泡沫要破裂,老百姓现在做些什么能够保护自己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7-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7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难道zf真的能有什么有力有效的措施?
怀疑!
房市是虚拟经济还是实体经济?我认为是实体经济,所以zf的调控十分困难。
股市现在的繁荣已经把泡泡吹得很大了,中国目前股市如果泡沫破裂,相比房市对我国的经济影响相对比较弱。
zf需要将流通、热钱引入股市,而不是房市,然后让股市很长时间停留在4000到6000点(中国的股市是政策市),也许zf选择的是控制,而不是打压的措施。也就是泡沫不能破!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7-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7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黄巾贼 于 2007-10-7 20:01 发表


在较大的资产泡沫破裂面前,普通老百姓的自身保护能力很有限。有点头脑的人可以囤结点粮、油等日常生活必须品,(因为在泡沫破裂之初肯定会引发全面的通涨高潮,之后才会进入沉闷的通缩。换言之,全面的通涨 ...




楼主说得好听"有点头脑的人可以囤结点粮、油等日常生活必须品"有用吗?:*22*: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7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empledb 于 2007-10-7 19:21 发表
难道zf真的能有什么有力有效的措施?
怀疑!
房市是虚拟经济还是实体经济?我认为是实体经济,所以zf的调控十分困难。
股市现在的繁荣已经把泡泡吹得很大了,中国目前股市如果泡沫破裂,相比房市对我国的经济 ...


政府措施是有的,甚至可以说是易如反掌,只不过是否想用而已!

房市本来应该是实体经济,严格的说,建造民用住宅不应该算是一种经济结构,可悲的是受到资本主义管理模式的熏陶,把房子也例人了可赢利的经济范围,现在更是愈演愈烈。所谓虚拟经济是超过它的原有价值的经济波动形式,把真实存在的实物价值变为了不真实的虚无缥缈的经济形式,那么,现在的房市还不是是虚拟经济?

打压的措施也是一种控制的表现形式,只是有时措辞不一样而已。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7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学习了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7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joldlee 于 2007-10-7 17:28 发表
老黄:*19*: ,我支持你!

谢谢:*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7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见一牛人,记号。但愿这次政府是下决心解决房地产问题,如今的房地产好比占山为王的强盗,谁过来都要打劫一番。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7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个记号,现实不买房谁和你结婚呢?:*27*: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3-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8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8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quan2000 于 2007-10-7 22:43 发表
做个记号,现实不买房谁和你结婚呢?:*27*:


“现实不买房谁和你结婚呢?”——  这个问题确实有点尖锐,在现实面前再怎么说都显得很苍白无力,要回答好这个问题牵涉面很广,且不一定让人接受。

说一则真实的小故事:今年年初的时候,我的一位堂兄要买房子向我借钱,我跟他讲述了现在的房价高度是怎样的可怕,买房是长年之机,几年之后你回过头来看是要后悔的等等。结果,当我听他说是他儿子的对象如果不买房就不答应结婚时,确实让我无言以对了,我想再跟这位老兄说什么也毫无意义了。后来我直接找他的儿子(我侄子)谈了一次,我跟他谈到自己的人生经历、婚姻的基础、衡量一个女人的内在气质等等,总之谈了很多,最后我对他说:“如果是我面对一个就因为现在暂时没有新买的房子(其实他家的老房子还是蛮大的)而不开心的女人,我就会好不在乎的与她分手。你不要以为我这样说话,就认为我很草率不重视感情,恰恰相反,我很注重感情的真实性,原因很简单,两个的结合组建家庭是要过一辈子的,又不是找个情人非要显示一下身价不可,在以后的日子里会碰到无数的意想不到的坎坷和磨难,一个房子的小事就已经撑不住了,这样的女人还要他干吗呢?”。 结果,我这位侄子后来的话更加让我为之一震,他说:“叔叔,你老了,现在都这样啦,没办法”。我无话可说了。

我想,也许我真的老了,但就我短暂的四十几年的人生经历当中,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变故。房子算什么,经我和妻子亲手就建造了两次,后来又买了几次,到头来房子能给人带来什么呢,没有什么好处,只是暂时赢得了一些羡慕的眼光和几声叫好,仅此而已,随着时光的流逝什么都不是。但付出的却是大半辈子的辛勤和汗水。

房子的功能应该是供人居住,人只要有个窝就行,要那么多房子干吗。我不相信现在大多数人没房子住,而是都在赶时髦,觉得与父母长辈住在一起感觉挤或者叫赶不上潮流,你赶潮流不错,但你得有这个能力,是不影响家人生活质量的能力。你为了住的舒服,为了赶这个时髦,而让一家人同时为你受罪,这简直是变态,也可以说是犯罪!(虽然法律上没有明文规定,但道德上可以这么说)。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8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usan_susu 于 2007-10-8 22:17 发表
同意LZ的观点。:*19*: :*19*:
尤其是关于最近的房产政策的理解上:)
但是LZ的意思,似乎是希望国家狠打楼市与股市,但是这种举措未必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目前国内的确是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已经危及了实体经 ...


你好,谢谢你的认同。:*19*:

“至于如何解决自住问题,大力推广经济适用房,甚至恢复福利分房或者单位自建房,也是很有必要的。”———— 哈哈,这就是解决矛盾的焦点所在啊,但同时也会引发楼市蹦盘的契机。不要说其他了,就一个 “大力推广经济适用房”  就足够了。但这么个民心所向的大好事情就为什么迟迟不能实现呢?凡是两全是不能够其美的。

我到并不是希望ZF狠打楼市与股市,我只是希望不要再搞一些让老百姓云里雾里的东西了。至于股市我更加希望ZF呵护它,因为我还指望让我靠它生存下去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9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老黄先生在319楼发表的看法, 不敢完全赞同, 下文不是对楼主的反驳, 而是自己的观点.

1. 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在中央的政策中已经充分表达, 那就是扩大内需, 也就是扩大广大人民群众对各种商业产品的购买和需求能力, 这是一个人提高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也就是国民素质提高的过程, 我相信, 国民素质的提高才是国家真正提高了抵御风险的能力.  

2. 我估计扩大内需需要活跃的资本市场提供资金并最有效地配置资金, 所以股市的发展将会等到充分的利用, 而房价的高企是对扩大内需不利的, 买不起房子, 也就不会买家具等等, 所有的钱都会投到有利可图的地方去, 这是经济方面, 更严重的是: 没有大部分人的安居乐业, 也就没有社会的文明和发展(我一直鄙视香港的一些地产富豪们, 用昂贵的土地捆绑了香港人的未来, 而现在大陆的部分人也要学习这种垄断, 是必然会失败的, 看看香港特首和中央政府交谈时的情景就知道了, 我们要学习香港, 日本等等, 但绝不是照搬)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2-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9 天

发表于 2007-10-9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坚决支持楼主!
不过结婚确实要买房啊!什么时候年轻人思想改变,愿意租房房价跌个80%也是完全可能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0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房贷危机来了?“断供一族”开始出现
  
  南都周刊
  
  利率上升、房价波动以及贷款人偿还能力下降等因素都是诱发房贷违约主要因素,而现实的情况是,这些因素都在若隐若现地朝我们走来。
  看法·封面话题 编辑 林斌 美编 何卓英
  
  房贷危机来了?
  
  近期,部分银行开始提高房贷门槛,第二套房的首付已经增至四成。更有消息显示,第二套房的房贷利率水平将大幅上浮,建行董事长郭树清也坦承房贷目前有风险。
  而在另一方面,房奴们的还贷压力一直没有缓解,如今又赶上不断加息,供房压力增加不少,个别人群已经出现断供情况。同时,一旦房价不能持续上涨,购房投资将会出现亏损,那么房贷危机也就不可避免。
  总体而言,利率上升、房价波动以及贷款人偿还能力下降等因素都是诱发房贷违约主要因素,而现实的情况是,这些因素都在若隐若现地朝我们走来。
  
  策划:林斌 执行:田申 插图:李峰
  
  “断供一族”开始出现
  
  “我并不是不想还贷款,但是,去年小孩出生,老婆辞职在家带孩子,单单花在孩子身上的钱每个月都超过1000,上有老下有小,我一个月2000多的收入,根本没有能力支付贷款了。”谈到自己因房贷违约被告上法庭,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成都的郑先生语气十分无奈。
  
  当初按揭的时候,由于是夫妻两人共同供楼,郑先生的负担还不算特别大。在妻子怀孕辞职之后,供楼压力就越来越大了。今年1月份小孩因病住院花了2万多的治疗费,将已经紧巴巴的郑先生彻底推向了“断供族”。“3月份起,就开始还不起贷款了。”
  
  房奴的现状和心声
  
  9月初,成都锦江法院公布了今年1-7月的房产贷款纠纷案件调查数据。数据显示,目前已受理审结银行起诉个人的房屋按揭贷款纠纷案件35 件,占同期审结的一般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的76.09%。此外,尚有不少案件还在审理之中。成都全市有10多个区级法院,以一个区级法院一年受理80件贷款纠纷案计,保守估计,整个成都市今年将有近千起这样的案例。
  
  锦江法院的工作人员更是指出,随着明年按揭利率的提升,“断供房”引起的纠纷案件将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与此相印证,成都某拍卖行2006年全年共拍卖了24套断供房,而截至今年8月份,该行已经拍卖了超过30套的断供房。
  
  仅仅发生在成都,在另一个近期受关注的房地产热点城市——武汉,来自《长江商报》的消息称,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一个月要受理近20起因还不起房贷而发生的纠纷案子,相比去年同期增幅明显。
  
  不但二线城市出现了房屋按揭贷款纠纷案件加速上升的趋势,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房贷不良贷款的上升势头也让人担忧。据上海银监局的房贷数据显示,2006年初,上海房贷不良贷款余额15.5亿元,不良率0.58%;当年6月,房贷不良贷款余额增至16.6亿元,不良率上升到0.67%;9月末,这一水平增至0.86%。到今年3月末,中资银行个人住房不良贷款余额已达23.67亿元,不良贷款率0.95%,接近业内公认的1%这一“警戒线”。
  
  在深圳打工近十年的向先生夫妇,2004年在南山靠近工业区的某小区供了套房子,每月按揭费用超过2500元。向先生在一家工厂做车工,每个月有近4000元的工资,其爱人在家带正在读小学的女儿。向先生每个月的工资,大头用来还贷,剩下1000多要安排一家人的生活,这样艰难的日子过了两年多,“空调都没有舍得买,夏天那个热啊。”向先生夫妇感觉实在快顶不住了。最近,向先生的爱人想自己开个小商店,两人一合计,决定将房子卖掉。
  
  不仅仅是较低收入阶层面临的房贷压力巨大,就是城市中那些中等收入者,同样也要面对房贷带来的生活的改变。
  
  毕业4年多,在广州某广告公司做业务的鲁先生,平均月收入6000多。“没有买房前,感觉手上还真不缺钱。上班都是打车,午餐很多时候都是吃小炒,隔三岔五还去酒吧HAPPY一下。今年初买了房子,一个月要还3000多的贷款,还要给家里慢慢添置家具,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了,能挤公交就尽量挤公交,能吃6块的盒饭就尽量吃盒饭,去酒吧已经是奢侈行为了。”
  
  尽管现在断供现象还不普遍,但更多的人都是在节衣缩食咬牙还房贷,从他们颇为无奈的心声中,可以感受到房贷危机的前兆。
  
  “据我了解,近期广州某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个别支行开始出现了小型的‘断供潮’,断供个案增幅较大,由于银行的房贷不良贷款率问题比较敏感,一般不对外公布。”招商银行广州分行房贷部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加息后的月供要比2004年10月29日之前增加819元,即使使用优惠利率也要增加463元。
  
  加息,在雪上加点霜
  
  楼价的不断上涨,是造成按揭风险不断提升的最大因素。一套价值20万的房子对购房者带来的还贷压力,要远远小于房价涨到50万所带来的压力。不过,对于已经购房的人来说,购房时的房价,已经决定了其每月需要还贷的金额。对于这相对不变的还贷额,购房者已经有了心理预期。但是,这几年以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央行不断出台的加息措施,让不少购房者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感觉到雪上加霜的难受滋味。
  
  8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今年第4次加息,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3.33%提高到3.60%;与加息相对应,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由现行的6.84%提高到7.02%;5年期以上贷款利率由现行的7.38%上升到7.56%。
  
  贷款利率的上调,但对于广大靠“花明天的钱”住“今天的房”的房贷一族而言,“叠加效应”开始显现(注:银行的贷款利息是一年一调的,今年的4次加息带来的贷款利率的提升,要到明年1月1日才计入按揭之中)。对2006年底之前购房的人所带来的还贷成本增加额,广州满堂红中介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给我们算一笔账如下。
  
  以50万元20年的房贷为例,去年底以前申请住房贷款的老用户,房贷利率为6.48%,优惠利率为5.508%,现在每月实际还贷额为 3441.70元,利息总额326007.07元;到明年1月份,而按照调整后的7.83%计算,每月还款额4129.46元,按照优惠利率 6.6555%计算,每月实际还款额为3773.78元,实际还款每月增加了332元左右。
  
  去年底在碧桂园买房的鲁先生表示,在物价不断上涨开支剧增的情况下,一个月增加300元左右的还贷费,对于大多数中低收入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很多人都说,对加息已经麻木了,nnd,真的能麻木吗?”
  
  银行开始自保
  
  购房者还贷压力的增大,是硬币的一面。而硬币的另一面,则意味着银行的按揭贷款产生坏帐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最近美国次贷风波的不断扩大,已经超过了房地产行业的范畴,引发了全球金融动荡。次贷风波和近年不断上升的不良房贷率,也让国内的银行界认识到,由于存在虚假按揭及把关不严,使得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得到贷款,在此前看来属于银行贷款业务“优质资产”的个人购房贷款,有着较大的风险。因此,进入8月份以来,各大银行纷纷加强房地产贷款管理,一方面提高首付额度,一方面加大对客户的资信审查,从而防范金融风险。
  
  光大银行深圳分行自8月初开始,就对包括个人房贷在内的综合消费贷款加强了控制,个人房贷按揭成数为七成,年数最多10年。同一业主每增加一套按揭房,首付须提高5%,即第二套按揭房首付为三成五,第三套房首付为四成,依此类推。
  
  华夏银行深圳分行8月初已经提高了房贷(无论是一手房还是二手房)首付标准至四成,购置两套房产以上的,每增加一套增一成,购置五套以上的不给贷款。深圳其他商业银行也出台了类似的慎贷措施。
  
  从9月21日起,对于按揭第二套住房的客户,建行广东分行已开始实施首付由三成提高到四成的政策。此次建行提高第二套房贷款首付,主要是按总行统一部署进行的,目的是打击投机炒房行为,抑制房地产市场过热。联想到此前建行公布的房贷风险报告,建行此举无疑是理所当然。
  
  尽管其他三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尚没有正式的文件出台,但建行提高首付比例必将带来示范效应,各家银行跟进的可能性极大。
  
  房贷风险,或者已经不仅仅是“狼来了”式的耸人听闻。国家会计学院金融研究中心近日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指出,对照香港20年来的经验,利率上升、房价波动以及贷款人偿还能力下降等三大因素诱发的房贷违约率可能超过18%,房贷违约的危险信号令人关注。
  
  数据
  
  房贷增长幅度
  年,个人住房贷款比年初仅增加2444 亿元;2006年继续维持在2000亿左右。
  
  不良贷款率
  2006年初,上海房贷不良贷款余额15.5亿元,不良率0.58%;当年6月,房贷不良贷款余额增至16.6亿元,不良率上涨到 0.67%;9月末,这一水平增至0.86%。到今年3月末,中资银行个人住房不良贷款余额已达23.67亿元,比年初增加4.02亿元;不良贷款率 0.95%,接近业内公认的1%的警戒线。
  
  南都周刊稿件,转载请注明,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0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0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9-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0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活王八哄抬房价         

哈哈,有意思。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0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不起,您填写的内容(如签名、帖子、短消息等)包含不良内容而无法提交,请返回修改。

这个论坛这么回事,转一篇网上公开的新闻类贴子都发不上来,管理的也忒严格点儿了吧,这将严重影响正常的交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9-19 00:18 , Processed in 0.03541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