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2000airex

关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风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8-31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各大银行次贷浮亏可能远超市场预期

【 原创:金越  2007-08-31 20:52  资深小散   浏览/回复:250/0】  
  中行、工行、建行次贷浮亏俩月增百亿
  
  和讯 2007年08月31日15:11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张载
  
  6月底以来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持有的美国MBS账面资产再缩水人民币88亿元、10.8亿元、9.4亿元
  
  中资银行在延续至今的美国次级债危机中的损失将远远超出市场先前预料——从6月底中报截止日到8月28日,中国银行(601988,3988.HK)、工商银行(601398,1398.HK)、建设银行(0939.HK)持有的美国次级住房贷款抵押债券(MBS)损失或将分别增加人民币88亿元、10.8亿元、9.4亿元,合计约100亿元。
  
  Markit公布的次优级债券指数显示,从今年6月30日到8月28日,AAA级、AA级、A级次级债分别下跌了6.8%、30.1%、44%。
  
  据此可以估算,在此期间,中国银行持有的MBS账面资产缩水达11.6亿美元(67.58×6.8%+19.45×30.1%+2.62×44%),约合人民币87.9亿元,远超出其对次级债的计提数额。由于债务抵押债券(CDO)是将多种抵押贷款产品打包成一种(如次级债,个人信用卡债券等),市场对其很难准确估值,但在最近的市场行情下基本上是闻CDO色变,流动性比较差,估计损失将会比较严重。
  
  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没有公布详细的持仓比例,如果以中国银行的持仓比例做参考,则两家持有的美国MBS账面资产缩水或达1.43亿美元、1.24亿美元,分别约合10.8亿元人民币、9.4亿元人民币。
  
  损失或超预期
  
  截至2007年6月末,中国银行投资于MBS的规模为89.65亿美元,其中,投资于AAA级次级债67.58亿美元,占比75.38%;AA级19.45亿美元,占比21.7%;A级2.62亿美元,占比2.92%。中国银行持有的CDO则为6.82亿美元,AAA评级、AA评级分别占比81.8%、18.2%。
  
  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601998,0998.HK)在MBS的投资分别为12.29亿美元、10.6亿美元和300多万美元,评级也都在AA级以上。
  
  中资银行均宣称,自己在美国MBS或CDO的投资损失较少,影响有限。其中,中行称,其持有的MBS、CDO分别占集团证券投资总额的3.51%、0.27%;工行称,其持有的MBS占284亿美元外汇债券资产的4.3%,占总资产的0.0012%。
  
  中国银行对MBS、CDO分别计提了3.88亿元人民币、7.58亿元人民币未实现减值拨备,拨备比率为0.6%和14.6%;建设银行计提了0.18亿美元,拨备比率为1.69%;工商银行则没有计提。
  
  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称,该行对美国MBS或CDO投资计提的未实现减值拨备额度,是该行和会计师们一起将核对每笔MBS和CDO投资之后,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后确定的。 其原因在于,在MBS或CDO资产包中,如果出现20%的违约率,其中有60%的资产不能回收,MBS或CDO资产包的实际损失是12%,而不是20%。
  
  中金公司报告认为,“由于中行未披露有关此类证券的优先级、发放年限等细节,我们难以判断实际损失。”高盛也警告说,“我们不应该因为看到次级债的如AAA或AA之类意味近乎零损失的高评级,就高枕无忧。”
  
  不幸中的幸运
  
  虽然,中国银行等中资银行在次贷危机中蒙受了较大损失,但相对于在危机倒闭的众多对冲基金,中资银行损失仍在可控之中,其主要原因就在中资银行投资次级债除了所投产品评级多为A级以上外,还在于在投资中未使用杠杆。
  
  在美国,金融机构还对MBS或CDO资产采取信用增级,分为AAA、AA+、AA等不同信用档次。在MBS或CDO资产出现违约损失时,持有债券信用等级越高的投资者相应就会得到优先清偿,持有债券信用等级次之,清偿顺序次之。
  
  按照上述事例,在美国MBS或CDO资产出现12%的损失时,持有最高信用等级债券的投资者仍然能够得到全部清偿。
  
  一位深陷次贷危机的美国金融机构人士称,其中的关键原因在于这些对冲基金或共同基金使用了高倍杠杆进行投资,其资金大部分都是拆借而来,杠杆比率往往在10倍甚至更高。
  
  即,在遭受次贷危机损失的对冲基金或共同基金投资金额中,只有10%或者更少的自有资金,有90%或更多的资金是拆借而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投资标的价值上涨1%,基金获得账面收益就在10%或者以上;而如果投资标的价值下跌10%,基金的账面价值就一文不值。而根据瑞银的预计,现在美国次级贷款的损失率已经上升到20%。 损失或将扩大 瑞银还预计,美国楼市下滑和次级房贷违约在2008年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即使高信用级别的次级债未来也存在下跌的风险。
  
  “美国MBS产品总金额有2.6万亿美元,CDO相关金额有2800亿美元,潜在的贷款损失为1520亿美元到2170亿美元,而目前仅有不到四分之一的损失得到了确认。”高盛认为,“原因之一是因为损失估计对市场变化的反应不及时,另一个原因是持续性地对可能的损失水平的披露不足。”
  
  “不应该因为AAA或AA之类的次级债近乎零损失的高评级就高枕无忧。”高盛说,目前评级机构降低对MBS和CDO的评级是基于之前的经济状况和房地产价格做出的,而现状已大幅改变,评级机构很可能调低之前的AAA以及AA级别的MBS和CDO。
  
  上述评级机构人士也称,美国住房按揭贷款往往遵循“2-28”原则,也就是前两年支付固定利息,随后转化为支付浮动利息。美联储2004年6月将基准利率从1%上调到5.25%,大大增加了购房者的成本,“我们监测的结果显示,未来一段时间美国次级房贷违约情况还将更严重。”
  
  而且,美国房价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将直接导致更加严重的负收益率、违约概率增加和损失加重。更需要指出的是,CDO常常包含次级MBS和长期零息贷款来作为本金保护,由于具有非标准化的特点,风险尤其高。
  
  惠誉评级公司在最新的报告中称,“目前,有理由预期这些高评级证券的最终损失可能很低。然而,如果损失率高于预期,惠誉估计损失率每提升10个百分点,能侵蚀中行2007年估测运营利润的7%左右。”
  
  中金公司也在报告中指出,根据敏感性分析显示,若中国银行持有的美国MBS和CDO损失率为40%,将导致中国银行2008年的净利润和股东权益分别下降41%和5%。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20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美联储降息市场喜忧参半

2007年09月20日03:42  来源: 新京报      作者:张明
  9月18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调低50个基点,从5.25%降低到4.75%。这是2003年6月以来美联储首次调低联邦基金利率。根据美联储的声明,本次降息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次级债危机导致的信贷状况收紧进一步加剧房地产市场的下滑走势。(相关报道见B03版)

  降息50个基点出乎意料

  本次美联储降息既在市场意料之中,又出市场意料之外。所谓意料之中,是指此前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会降息以遏制次级债危机升级。所谓意料之外,是指虽然市场预期美联储降息的可能性很大,但是超过三分之二的经济学家和分析师都认为美联储只会调低25个基点。本次高达50个基点的降息政策表明,美联储对次级债危机后续影响的担忧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美联储是否应该降息以救市,在美国国内存在广泛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当前美国经济基本面依然强劲,次级债危机不过是由投机的借款者和掠夺性的贷款者在房地产市场繁荣时期不负责任的借贷行为所导致的,理应受到市场无情惩罚。如果美联储降息,一方面会加剧通胀压力,另一方面将会导致资本市场上道德风险滋生。

  另一种观点认为,房地产市场就是美国经济最重要的基本面,房市的下滑将会拖累整个美国经济。同时,次级债危机已经危及到全球固定收益证券市场的发展,并且引发了投资者对信用评级机构的信任危机。如果美联储还抱残守缺于简单的通胀目标,就很可能错过最好的调控时期,美国经济和全球资本市场可能因此而遭受重创。本次美联储的降息举措表明,至少在美联储内部,第二种观点占据了上风。

  短期可有效遏制次债危机扩展

  美联储降息将在短期内有效遏制次级债危机在源头上的扩展。次级债危机本质上是一种债务危机,是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者不能承受浮动利率抵押贷款合同中不断上调的贷款利率。由于合同贷款利率与联邦基金利率等基准利率是密切相关的,美联储降息将会导致抵押贷款借款人的月度还款压力减轻,从而缓解抵押贷款违约率的进一步上升,从源头上缓解危机。

  当然,由于次级债危机已经扩展到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之外的整个金融市场,并且已经由债务危机演变为信心危机,因此,美联储降息是否能够从整体上成功遏制危机,目前尚不能确定,其中关键因素在于美联储降息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投资者的心理预期。

  此外,美联储降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美国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倒挂的局面,使得原本反转的收益率曲线的陡峭程度降低。目前美国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仅为4.5%左右,低于联邦基金利率水平。长期利率低于短期利率,一方面反映了消费者和投资者对美国经济长期增长前景并不乐观,另一方面表明短期利率的水平可能过高。本次美联储降息使得利率倒挂水平缩小到25个基点以内,使得收益率曲线的扭曲程度有所缓解,这表明降息有助于增强居民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信心。

  然而,降息对美国经济而言,着实是一柄双刃剑。

  其一,降息将会降低收益率与利息正相关的金融产品的吸引力,导致更多的国际短期资本撤离美国市场,从而加剧美元贬值压力。

  其二,降息将会加剧经济系统中的通货膨胀压力,尤其是为目前全球初级产品市场和能源市场的价格上涨推波助澜。由于国际原油是以美元计价的,美联储降息导致的美元贬值将导致国际原油价格的进一步上涨,目前国际原油价格已经超过每桶81美元,超过上世纪70年代的历史最高点也是指日可待。

  其三,美联储连续向金融市场注资的政策与降息政策一起,可能加剧美国经济中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引发美国股市新一轮泡沫。

  中国独立货币政策空间收窄

  美国经济和中国经济目前可谓冰火两重天。美国经济可能因为次级债危机影响而踯躅不前,中国经济却在资产价格膨胀和通胀压力加速的伴随下高歌猛进。

  针对不同经济形势的货币政策应该是不同的,美联储通过降息以抑制次级债危机和刺激经济增长的选择是理性的,中国央行通过加息来抑制通货膨胀和挤压资产价格泡沫的选择也是理性的。但美联储降息就进一步压缩了中国央行实施自主货币政策的空间。

  本次美联储降息已经进一步收窄了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的息差,如果中国进一步加息,那么将会加剧国际短期资本从美国向中国的转移,导致中国外汇储备进一步增加,国内流动性过剩局面恶化,进一步加剧资产价格泡沫的膨胀。由于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弹性仍有待改善,这就导致中国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效果可能事与愿违。

  因此,在美联储降息的大背景下,要通过加息来有效地遏制通货膨胀加速和资产价格膨胀的局面,就必须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

  如果说,针对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困境,加息和人民币汇率升值是最好的药方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进一步判断,人民币升值是加息这种“药剂”是否奏效的“药引”。在资本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民币升值是加息政策发挥效力的基本前提。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96 天

发表于 2008-1-13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重点关注!!!谢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8-5-3 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上去!应该还没有结束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4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起学习,努力提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18 22:20 , Processed in 0.024005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