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股市潜规则

中集集团(000039、200039)——相关资料 长期跟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2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购对象的控股公司股价都没什么变动

2007/08/02 16:01 賣出 買入 最新價 升跌 最高 最低 成交量 成交額($) 詳細報價
新奧燃氣 10.580 10.540 10.540 -0.020 10.620 10.500 181.40 萬 1,913.74 萬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03 hoping1982 的帖子

来得好,肉烂在一个锅里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没有公告阿,是不是要周末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3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集吧里转来的:

“中集集团目前以每股5.92港元的价格,申报购入1.9亿股安瑞科,相当于已发行总股本的42%,涉及资金超过11亿港元。安瑞科的停牌价为8.15港元,收购价较停牌价折让了27%。如果完成这项收购,中集集团将会成为安瑞科的第一大股东。

哈蛤,要是真的成功了,中集在账面上就立刻可以赚40亿了,真不愧是中集啊,无论那次收购都不吃亏啊.

说什么收购不行的人,了解中集吗?以为中集和TCL一个档次啊.多去看看中集过去的收购案吧,绝对是教科书式的经典.

中集收购就是凭借自己的行业地位,管理优势.你不卖我,我也一样可以做的比你更好.

你卖我,我能拿大笔的现金给你,并且把你的业务、事业继续做大做强.合则二利.

原来的管理层也可以继续发挥专业优势.

去看看中集过去做的收购案吧,中集有做巴菲特公司第二的趋势,而且其更有管理和行业整合的优势。”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12-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3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集或收购安瑞科40%以上股权
发布时间: 2007-08-03 08:09 字体:     







  □本报实习记者 陆洲            
  消息人士透露,自7月31日起停牌的中集集团(000039)或将从新奥国际(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手中收购安瑞科(3899.HK)40%以上的股权,以实现对其的控股。

  位于石家庄的安瑞科能源装备控股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压力容器、压缩机等高端燃气装备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天然气输配系统的集成业务,控股股东新奥国际持有其52.59%的股权。2006年,安瑞科实现净利润9650.4万元。

  收购实现扩张

  有研究员认为,目前,安瑞科已经成为中国燃气装备行业具有领先地位的集成业务服务商与关键设备制造商。

  作为CNG及LNG物流设备新锐企业,安瑞科得益于国内快速提升的市场需求,在2007年-2009年的天然气储运设备及加气站集成工程等业务均将继续保持快速成长,估计至2009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约35%的水平。

  如果并购完成后,安瑞科将能有效利用中集强大的采购及销售系统,其收入增速及毛利率均可看高一线。

  通过收购实现扩张已成为中集集团的“拿手好戏”。今年6月28日,中集集团曾公告称,公司已经间接收购了荷兰博格工业有限公司80%的权益。中集与博格的受益股东Mr.Peter van der Burg合资成立一家新公司Newco,而Newco以1.08亿欧元价格收购博格100%股权,使中集获得Newco80%的权益并成为其控股股东。Newco通过注入资本及相应的融资安排来支付整体收购价款,从而使博格的道路运输车辆和静态储罐资产及经营业务转入Newco。

  博格是欧洲主流的道路运输车辆和专用静态储罐的领先供应商之一。中集认为,该交易将罐式产品业务扩大到储罐业务、道路罐式设备和罐箱领域,公司将获益于博格在欧洲市场的地位优势及分布于欧洲的售后维修堆场设施和服务。

  6月15日,中集集团又公告称,拟在泰国设立中集三友车辆基地,拓展东南亚的专用车市场。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泰国拥有发达的汽车工业基础,是东南亚国家中最大的专用车市场。公司规划产能为3600台/年,将主要经营集平车、罐式车、厢式车及各类特种车的组装和销售业务,是中集立足泰国国内市场、主攻东南亚市场的重要专用车生产基地。

  完善产业布局

  联合证券分析师吴昱村认为,未来外延式增长将继续成为中集实现业绩稳定提升的主要路径之一。此前,对HPA Monon等公司的收购已使公司具备了良好的跨国并购经验,并已初具全球、跨行业的并购能力。

  集装箱等现有业务提供的充沛现金流与公司适度偏低的资产负债率确保公司并购资金筹措得力。另外,安瑞科对中集的业绩可能增厚不多,但从产业整合角度来看,公司目前的重点是通过外延扩张来做大产业,而安瑞科恰恰符合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

  也有研究员认为,收购安瑞科表明中集开始涉足除集装箱和专用车以外的第三块业务。当前,中集的集装箱已雄霸国内市场;专用车则成为集团的重要支柱产业,自2004年起一直保持国内同行业的领先地位;而在后续能源供应中,天然气的输配供应比重会增加,中集在这方面应当有所作为。中集目前的主打产品半挂车中也有一些罐车,开展部分储运业务,这将是公司的后续发展方向。(中证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3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集集团或受让安瑞科股权

2007年08月03日 05:17
  证券时报
   
  目标公司控股股东新奥集团证实有转让意向
  证券时报记者刘昆明
  对于近日有消息称中集集团(000039)拟收购H股公司———安瑞科能源装备控股有限公司一事,安瑞科控股股东新奥集团董事局相关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公司确实有意向中集集团出让所持安瑞科的股权。
  不过,该人士并未透露关于该项股权交易的具体细节,只是表示公司将在最近几日向投资者公布相关信息。事实上,在7月31日安瑞科发布的停牌公告中,安瑞科已经表示该公司的控股权可能被出售,只是未具体指明可能的股权受让方。资料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新奥集团持有安瑞科的股份为2.34亿股,占比52.59%。
  从安瑞科2006年发布的年报数据来看,该公司截至去年底的总资产为9.0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为7.69亿元,资产负债率为33.2%,产品毛利率在28%左右。相对于中集集团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的数额,安瑞科显然是一家资产规模很小的公司。按照安瑞科停牌前的收盘价8.15港元/股来计算,新奥集团所持股权的价值超过19亿港币,虽然尚不知交易双方会以什么样的价格成交,但分析人士认为,安瑞科2006年6月底才转入香港主板市场,新奥集团就肯把控股权出售,说明中集的开价应该不低。
  而引起投资者关注的除了股权收购本身外,还有作为世界最大的集装箱生产商为何要并购一家地处河北的能源装备类公司。
  招商证券分析师刘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从业务上来看,安瑞科与中集集团的罐式集装箱业务有很大的关系,因为罐式集装箱是石油、化工及食品行业等各种气体、液态货品的主要储运工具之一,安瑞科是能源装备类公司,目前是国内做能源装备最好的企业之一,是CNG及LNG物流设备的新锐企业,在这方面很有优势。此外,安瑞科还是一家民营企业,这也为股权收购者提供了很多的便利。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3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集集团11亿港元欲购安瑞科

2007年08月03日04:34  来源: 东方早报      作者:王恒利 叶琳

刚动用巨资吞下荷兰博格工业公司80%的股权后,中集集团(000039)再次动用11亿港元的巨资,拟收购一家内地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安瑞科能源装备控股有限公司(安瑞科,3899.HK),目前这一跨市场兼并案正交由港交所审核。

  中集集团证券事务代表王心九昨天对早报记者表示,“暂时对这一兼并案不作任何评价,要等到交易所审核通过后才能向外公布。”但业内人士表示,中集集团7月27日与安瑞科的控股股东新奥集团达成初步并购协议。

  7月31日,中集集团发布临时公告表示:因中集集团有重大事项将要刊登,申请停牌,待公司刊登相关公告后复牌。而安瑞科也在当天暂停买卖,称“待公司发出有关可能出售公司控股权益事宜的公告。”分析人士指出,收购详情近期会予公布。

  联交所昨晚公布的数据显示,中集集团目前以每股5.92港元的价格,申报购入1.9亿股安瑞科,相当于已发行总股本的42%,涉及资金超过11亿港元。安瑞科的停牌价为8.15港元,收购价较停牌价折让了27%。如果完成这项收购,中集集团将会成为安瑞科的第一大股东。

  安瑞科是燃气能源业的集成服务供应商,也是中国专用燃气装备制造商之一,2005年10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2006年7月转入主板。安瑞科2006年年报显示,当年该公司共实现业务收入7.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0.1%,净利润9650万元同比增长40.5%,2006年每股收益为0.217元。联合证券机械行业分析师吴昱村向早报记者表示,“安瑞科的很多业务和中集集团有重合之处,比如压缩机、CNG及LNG、天然气储运设备、加气站集成工程等,收购这些业务后有利于中集集团的产业整合。”

  业内人士推测,安瑞科控股股本4.452亿股,以7月30日收盘价8.15港元计算,总市值约36.3亿港元。其中控股股东新奥集团持有52.6%股权,如果中集集团全部收购新奥集团的股权,需要动用20亿港元。截至7月31日停牌时,中集集团的股价为29.20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3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联交所昨晚公布的数据显示,中集集团目前以每股5.92港元的价格,申报购入1.9亿股安瑞科,相当于已发行总股本的42%,涉及资金超过11亿港元。安瑞科的停牌价为8.15港元,收购价较停牌价折让了27%。如果完成这项收购,中集集团将会成为安瑞科的第一大股东。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3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集在账面上就立刻可以赚40亿了(计算有误啊)

价格                  股数                   总价
8.15         190,000,000.00         1,548,500,000.00
5.92         190,000,000.00         1,124,800,000.00
               
        两者相差数额           423,700,000.00

如果按这个价格,帐面浮动盈利:4亿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3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招商证券“基金宝二期”认购火爆

2007年08月03日 05:17
  证券时报
   
  本报讯  昨日,招商证券“基金宝二期”首日认购火爆,认购总额近10亿,有望提前完成销售任务。“基金宝二期”为招商证券第三只获批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推广时间为8月2日至9月1日,面值1元,先到先得,售完即止。昨天首日发行呈现排队认购的火爆场面,销售近10亿,有5家营业部销售逾3000万元。 总销售规模为35亿,根据首日认购的情况,招商证券认为有可能提前结束推广期。(邬 敏)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3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制造业7月份增速放缓

2007年08月03日 05:17
  证券时报
   
  据新华社华电  美国著名研究机构供应管理协会日前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截至今年7月份,美国制造业连续6个月增长,但7月份增长速度是今年3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
  报告显示,7月份美国制造业活动指数为53.8。至此,美国制造业活动指数已连续6个月高于50。该指数等于或高于50表明制造业处于升势,低于50则表明制造业处于降势。
  不过,报告同时显示,7月份美国制造业活动指数低于5月份的56.0,是3月份以来的最低点。这表明美国制造业的增长速度正在放慢。
  从构成制造业活动指数的细项看,7月份新订货指数为57.5,低于6月份的60.3;生产指数为55.6,低于6月份的62.9;就业指数为50.2,低于6月份的51.1;价格指数为65.0,也低于6月份的68.0。
  供应管理协会负责制造业活动指数报告编制工作的诺伯特·奥尔说,7月份制造业增速有所减缓,但由于新订货和生产增长势头依然强劲,因此,今年第三季度美国制造业的表现应该比较好。
  制造业活动指数是供应管理协会在对全美400多家工业企业的采购和供应主管人员进行调查后编制的,是反映美国制造业和整体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3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中集如果要实现五年内主营收入过1000亿,那么现在的资本支出是必须的.现在的隐忧:一是07年如此大规模的资本支出.对利润波动影响到底多大?二是这种横向的并购对中集的整合能力提出了新考验.目前的中集是否有足够的人力,财力等储备来支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3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美经济学家抵制对华贸易保护主义

2007年08月03日 05:17
  证券时报
   
  1028名美国经济学家联合签名反对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新华社记者刘洪
  美国国内日益上升的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引起了美国经济学界的普遍关注和强烈反对。在一封即将送至美国国会的请愿信中,多达1028名美国经济学家联合签名,强烈要求美国国会议员遵循自由贸易精神,抵制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根据记者得到的这份名单,签名者分别来自美国的50个州,都是在经济学领域有影响的专家。其中包括芬恩·基德兰德、爱德华·普雷斯科特、托马斯·谢林和弗农·史密斯等4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此外,还有多名前国会议员和前政府高级经济官员。
  在这封联名请愿信中,经济学家们写道:“作为经济学家,我们理解自由贸易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关键和有益的角色。我们也认为,对自由贸易设置壁垒,从长期来看会破坏繁荣并损害所有人的利益。正是基于这些基本经济原则,我们在这封信上签名。”
  请愿信列举了中美贸易带来的种种好处,并指出中美贸易高速增长对两国来说,“都意味着更多可支付得起的商品、更高的生产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生活水平”。
  他们警告说,对中国实施惩罚性关税等于“对我们自己实行征税惩罚”,而且这可能会引发双边贸易战,美国消费者和商界将为这种“无谓的战争”付出沉重的代价。这代价就是:他们将不得不承担更高的物价、更少的就业岗位以及减慢的经济增长速度。
  发起此次经济学家联合签名的经济增长俱乐部总裁帕特·图米表示,经济学家在自由贸易问题上立场高度一致,因此对这封联名信纷纷响应。
  图米还介绍说,早在1930年5月4日,1028名经济学家也曾在《纽约时报》上刊登请愿信,要求美国国会和时任美国总统的胡佛拒绝一项贸易保护主义法案,但国会和总统没有接受经济学家的意见,结果引发股市暴跌,进一步加剧了当时美国经济的大萧条。他表示,现在美国一些国会议员的主张很不幸地显示出“国会患上了糟糕的健忘症”,而经济学家必须对这股回潮的贸易保护主义逆流大声说“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3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amtian 于 2007-8-3 10:08 发表
现在的中集如果要实现五年内主营收入过1000亿,那么现在的资本支出是必须的.现在的隐忧:一是07年如此大规模的资本支出.对利润波动影响到底多大?二是这种横向的并购对中集的整合能力提出了新考验.目前的中集是否有 ...


横向并购对中集的人力影响不大,建设全新的工厂对人力、物力的消耗都比较大。

横向并购中控制住了新公司的财务,在新进公司企业文化的改变方面需要时间慢慢来消化,不会有大的压力的。

横向并购的资金是一个消耗比较大的问题,对于目前收购的这些对象来看,和中集不在一个数量级上,我们的中集也已经成长为大企业了,我对这些操作还是很有信心的,如果没有这些操作,我们倒是要问一下自己,中集是不是变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3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商务部:诋毁“中国制造”实质是贸易保护主义

2007年08月03日 05:17
  证券时报
   
  据新华社电 商务部副部长、国际贸易谈判代表高虎城昨日说,国外有些媒体对中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以偏概全,甚至无中生有、恶意炒作。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企图通过构筑各种壁垒阻止中国产品的做法,其实质是贸易保护主义的翻版。
  高虎城表示,中国出口商品质量安全是有保障的。前不久,日本厚生省公布了2006年日本进口食品合格率,其中自中国进口的食品合格率为99.42%,而美国是98.69%,欧盟是99.38%。日本是中国食品的最大出口市场。
  他说,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将推动以提高检验检疫技术、完善出口产质量立法以提高执法水平等为目标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将建立政府间配合调查、共同澄清等方面的应急磋商机制,探讨突发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3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参议院批准汇率提案施压人民币升值

2007年08月0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美参议院批准汇率提案施压人民币升值
  美国参议院又一个委员会周三批准关于赋予财政部新的手段来敦促中国人民币升值的法案,美国参议院财务委员会已于上周四以压倒多数通过一项法案,用于敦促中国等国家采取更加市场化的汇率政策。

  天相投顾:

  美国参议院金融委员会的这项议案将缩窄美国政府对汇率操纵的定义,断绝了布什政府避免给中国贴上“汇率操纵者”标签的最后一点希望。此项法案如果实施将意味着任何国家若被美国正式点名为维持“与基本面偏离”的汇率水准,则美国企业可寻求对来自该国的产品征收反倾销关税。人民币可能会面临进一步升值压力,而我国在美国市场占比较大的一些产品遭受反倾销关税的可能性也在增加。根据统计,我国出口产品当中鞋类、家具及办公机械、通讯产品以及纺织服装类产品均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因此需要关注上述产品今后可能面临的外部风险。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3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 科技信息部 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 2007-8-1 8:51:51 访问次数: 125
    2007年7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CFLP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3.3%,比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从2005年1月起,PMI指数一直保持在50%以上。CFLP中国制造业PMI指数的建立得到了香港利丰集团大力支持,该集团负责英文版PMI的编制。
    制造业PMI是一个综合指数,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由5个主要扩散指数加权而成。通常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反映经济衰退。
    本月中国制造业PMI指数体系中,只有积压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低于50%,其余各指数均高于50%,其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购进价格指数较高,达到55%以上。从变化趋势来看,同上月相比,除产成品库存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有所上升以外,其余各指数均呈现回落,生产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回落态势较为明显,幅度达到4个百分点左右。
    特约分析师张立群认为: “7月份PMI指数继续回落,与上半年经济走势呈现明显反差,主要原因估计有两个:第一,PMI指数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上个月已经指出,年初以来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其效果会较早为企业采购经理所预见,从而反映到PMI指数的变化上;第二,去年以来市场供求关系已经发生变化,供不应求的产品越来越少,竞争越来越激烈,从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角度看,供求关系的变化意味着经济增长走势的变化,上半年没有出现相应改变,主要是出口的强劲增长所推动,在严格控制有关产品出口增长的背景下,预计未来出口增长将逐步回落。市场的变化,一般也会较早为企业感觉到,从而反映到PMI指数的变化上。综合来看,PMI指数的变化预示着未来经济增长将小幅回落。从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和市场变化角度看,也存在这种可能,对此需要密切观察。”
    制造业需求增速继续减缓。本月新订单指数继前两个月持续回落以后,又比上月回落1.4个百分点。由于连续三个月回落,目前该指数已是最近12个月以来的最低点。新订单指数回落的原因主要是新出口订单指数下滑。新出口订单指数继5月回落4.6个百分点、6月回落2.7个百分点以后,本月再次回落1.5个百分点。由于需求增速减缓,积压订单指数下降、产成品库存指数上升。积压订单指数已是连续4个月下降,本月比上月又下滑1.5个百分点。该指数最近5个月以来,首次回落到50%临界点以内;产成品库存指数继上月上升2.8个百分点以后,本月又略有上升。
    企业生产扩张继续放慢。生产指数继5月回落4.6个百分点、6月回落1.2个百分点以后,本月再次回落4个百分点。由于连续3个月回落,该指数目前已是最近5个月以来的最低点。同生产环节密切相关的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均有所下降。采购量指数连续3个月回落,该指数目前已是最近12个月以来的最低点。进口指数本月比上月回落3.2个百分点。该指数目前稍高于50%,是最近11个月以来的最低点。从业人员指数比上月略微回落0.2个百分点。
    近期PMI指数出现了以下变化,值得关注:
    一是最近3个月以来,PMI指数体系中主要指数持续回落。回落态势较为明显的主要是新出口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购进价格指数,这些指数今年以来曾一度保持较高水平,均达到60%以上,最近几个月持续回落,目前已回落到阶段性低点,这种趋势可能预示着下半年制造业扩张速度将适度放慢。
    二是购进价格指数连续2个月下滑,最近4个月以来首次回落到60%以下,可能预示着下半年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将有所缓解。但从当前来看,这种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从企业反馈意见来看,在反映问题的企业中,反映原材料价格上涨的企业比重为34%,比上月上升了1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20个行业中,只有金属制品业低于50%,其余19个行业全部高于50%,其中以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医药制造业为首的9个行业高达60%以上,部分行业甚至达到70%以上。有些行业该指数持续多月高位徘徊。例如,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已连续10个月保持在60%以上。
    三是从企业反映的问题来看,本月反映问题的企业比重为23.7%,比上月略降0.4个百分点。在提出问题的企业中,反映资金紧张、运输紧张的企业增多。本月反映资金紧张的企业占19.8%,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反映运输紧张的企业占9.3%,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据企业反映,造成流动资金紧张的原因主要是国家信贷政策收紧,连续多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及提高存贷款利率;造成近期运输紧张加剧的主要原因是南方一些地区连降暴雨、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


    2007
    7月制造业PMI指标  %
    指标
    调整后指数
    比上月
    PMI
    53.3
    下降
    生产指数
    55.7
    下降
    新订单指数
    56.0
    下降
    新出口订单指数
    53.5
    下降
    积压订单指数
    48.8
    下降
    产成品库存指数
    47.5
    上升
    采购量指数
    54.1
    下降
    进口指数
    50.4
    下降
    购进价格指数
    58.9
    下降
    原材料库存指数
    50.4
    上升
    从业人员指数
    51.1
    下降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
    51.2
    下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3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看法:
人力的要求是指具备跨国经营的管理人才,如博格的并购.中集内部有多少人具备了?如果没有从外部聘请,成本,时间将大不一样.
再则财务的融合也不可小视,没有半年以上的调整肯定不行,因为目前国内的会计标准,处理方法与国外的大相径庭.还有两者财务体系的不一致.

拿着显微镜看中集可以看到隐忧,当然,瑕不掩玉.A股市场中做到中集的这种程度的公司不会超过二十家,只要股价不过份高估,在当五年股东是肯定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3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34 股市潜规则 的帖子

同意,况且并购来的公司都是行业中的优秀者,本身甚具生命力和战斗力。若没有这些好处,中集也不会买的。优秀的团队的磨合省时省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3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amtian 于 2007-8-3 12:17 发表
个人看法:
人力的要求是指具备跨国经营的管理人才,如博格的并购.中集内部有多少人具备了?如果没有从外部聘请,成本,时间将大不一样.
再则财务的融合也不可小视,没有半年以上的调整肯定不行,因为目前国内的会计 ...


过虑了,这样会睡不着觉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7-14 01:13 , Processed in 0.046008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