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津中集现场直击:部分业务八月份已经停产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7日 07:44 证券日报
□ 本报记者 许 洁
距离中集集团(6.91,0.27,4.07%,吧)被曝大面积停产消息已经过去10天,但是投资者关注的热情度依然不减。
近日,又有知情人士致电《证券日报》,直斥中集集团信息披露非常不完整,并透露天津中集集装箱公司早在2008年8月底就已停工,并且作为中集集团重点发展业务的天津中集道路运输车辆业务也已停工。
而中集集团在12月8的公告却表示,除干货箱制造业务以外,公司其他主要业务进入四季度后经营状况均处于正常状态。
是爆料者说谎,还是中集集团管理层有意隐瞒?12月12日,《证券日报》奔赴天津塘沽开发区一窥究竟。
天津中集车辆业务早已停工
出租车在天津塘沽开发区内一路疾驰,沿途有不少知名企业的工厂,家家灯火通明。过了20多分钟,车子终于开到了天津塘沽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厦门路的天津中集专用车有限公司。
据公开资料显示,天津中集专用车有限公司占地80,000平方米,是中集车辆集团专业改装各类厢式载重汽车的生产基地,主要产品包括适配各种汽车底盘的钢制波纹厢车、彩钢板厢车、铝制铆接厢车、复合板厢车、侧开帘式厢车、侧卷帘式厢车、翼开式厢车、冷藏厢车和保温厢车等各种规格、形式的厢式车。
记者疑惑,此时应该是机器隆隆作响,一派繁忙的景象。但远看,公司的铁门紧闭,只有门口的保卫室有着微弱的灯光。透过锈迹斑斓的栏杆,记者看到众多车辆静静地停放在厂里的空地上,这里的气氛安静地让人窒息。
保卫室的保安告诉记者:“我们这边基本没有什么人工作了。”记者问到大概有多久没有开工了,保安肯定地表示:“有2、3个月了吧。”记者试图进入厂房进一步了解详情,但遭到了保安阻拦。
显然,中集集团在天津的车辆业务已经陷入了困境,这与其在12月8日公告中所说的处于正常状态是大相径庭。
早前中集集团证券代表王心九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干箱业务只是公司的一部分,公司还有其他业务的支撑,所以公司并不担心什么。”
对于天津出现的车辆业务停工的情况,中集集团又该如何应答?
“中集集团业务在全国有很多分布,天津只是一部分,不能代表全部啊。”董秘办公室一名女士轻描淡写地说道。
但根据天津中集专用车公司网站上的资料,天津中集专用车已成为中集车辆集团专用车重要的生产基地。如果重要基地都停工了,很难想象其他地区会是什么样子。
记者一再联系中集集团的证券代表王心九,但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
集装箱业务基本停滞
据公开资料显示,中集集团在天津有两个集装箱公司,分别为:天津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和天津中集北洋集装箱有限公司。
记者又去实地查看了天津中集集装箱公司的情况。同样的,这里也是一片沉寂。只有职员办公区透着些许光亮。
门口的保安向记者表示:“公司一共有2000多人,我们从8月底就停工了,大家都回家去了,只有一些办公室的职员还在工作。公司以前一般是10月不怎么忙,但也不是像今年这么惨的。哎!”而在记者驻足的半个小时内都未见有员工出入。
而众多集装箱就那样摆放在外面,在月色的照耀下显得异常凝重。“现在员工也少了,集装箱也没有人清洗,看管也挺难的。所以公司才请了很多的保安。”该保安继续说道。“12月初的时候还有一小部分人回来工作过,然后又走了,反正是一阵一阵的。”
而天津中集北洋集装箱有限公司情况也不佳,据记者了解,公司因为是合资企业,有其他方面的支撑,虽然没有像天津中集集装箱公司那样完全停工,但其业务量已经非常之少,估计也很难维持。
这样看来,中集集团(6.91,0.27,4.07%,吧)集装箱业务停产不假,可是其在12月8日的公告中并没有披露其车辆业务也停工了。对此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胡晓珂对记者说:“从信息披露规定来看,中集集团的信息披露是不完整或者说是不规范的。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就应该对广大投资者负责!”
停产员工
不满只拿300元的基本工资
记者又辗转找到了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员工,他向记者诉苦:“集装箱业务8月26日就停工了,并且公司开始裁员了。已经有208人被公司解除合同,他们只有4、5千块钱的补偿金。其余员工则带薪在家放假,每个月就300元的基本工资。”
记者问道:“证券代表不是说10月至2月是淡季吗?”该员工否定了这一说法,“我们公司以前一直都很忙的,一直会忙到2月份。去年也就只有10月份稍差一些。”
“听说公司老总都要被调走了,据说还要再裁员。我现在每个月只有300元的基本工资。这停产得停到什么时候呀?搞不好中集天津这边的公司都要被撤掉了。”他怔怔地望着远方喃喃自语。
一名在天津中集集装箱公司工作了很多年的员工无奈地向记者表示:“从8月底就拿着300元的工资,根本就不够用。”
而据其他媒体报道,在深圳,员工在工厂停产期间每月会有810元的基本工资。为什么到了天津就只有区区300元?这也是很多员工疑惑的地方。
记者致电天津中集集装箱公司生产部一位崔经理,他态度恶劣地表示:“我不知道员工基本工资是多少,讨论这个事情有什么意义呢?”当记者问到关于停产的事情时,他立马就挂断了电话。而天津中集集装箱公司最高负责人高强也以开会为由不接受记者的采访。
“高层却照样开好车上班,拿着高薪。这实在是不公平。”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员工忿忿不平地向记者表示。
而公司只给停产员工开300元的工资,这是否是合理的呢?
“公司要么就清退员工,要么就按照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发放工资,只发300元实在有点过分。按照天津的标准,应该是600元至700元的样子。”中国政法大学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所长郑尚元颇为义愤地表示:“在国家呼吁关注民生的时候,中集集团却用这样的姿态对待自己的员工,实在让听者汗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