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7-1-8
|
|
电子封志标准即将出现
在机械封志标准化方面的进展没有完全受到限定,因为电子方面或“智能”方面的对手也想从中获利。
电子封志的发展受到独立运营早期建立的WG8的ISO104WG18185的争议,在它的下一次会议,计划今年晚些时候,成员将会投票决定是否接受广受争议的适用于RFID(无线射频)通信的“双标准”。
这两个射频分别是434MHZ和2.4GHZ,它们即将获准在全球范围内用于集装箱电子封志读取/传输,这将为电子集装箱标签技术的更广泛应用和商业为导向开辟道路。
开始运转
一些顶尖的安全封志供应商,包括EJ Brooks和Oneseal,已经准备将使用434MHz频率的一站式设计投入商业。其他的,包括GE安全和WhereNet(于EJ Brooks合作),已经开发了更加精密的可重复使用的系统,以2.4GHz运营。
使用434MHz的最大提倡者是Lockheed Martin的子公司—Savi Technology技术公司,它在基于RFID的只能“供应链”集装箱运输安全中投入相当之大。它提供了最复杂的数据传感器/标签,适用于独立使用或者并入一个标准的机械封志,并且继续建造它的支持网络基础设施。
由Savi Networks, Savi和Hutchison的合资企业,运做的Savitrak实时信息网络,在过去的半年里已经取得在港口/终端使用的执照,更加扩展了已经深受印象的使用者。最新的接受者包括Flexstowe, Charleston, Hamption Roads/VPA, Busan, Rotterdam HongKong/MTL。
这个系统在泰国也首次部署使用,SN与西部数据和皇家泰国海关一起合作。
在2006年晚期,Savi产品/技术在中国被中国无线管理委员会批准使用,同意在国内进出船只上使用该公司的标签和读写器。434MHZ网络在欧洲,美国,澳大利亚,韩国,香港,台湾和新加坡已经允许使用。
ALA(高级亚洲物流)是最近由Savi发动的新项目—此次是与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公司和RFID技术的首要提倡者Metro Group合作。
ALA是跟踪/监视亚洲和欧洲之间使用Savi基础设施的门对门运输的试点项目。早期的实验包括在集装箱上安装“活性”电池供电的RFID标签,这些集装箱经过香港前往鹿特丹然后去杜伊斯堡,最后到达德国Unna的地铁分配中心。项目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整个运输过程中,港口在可见度,管理和安全方面的进展,并且回顾来自减少了的运输次数和更好的客户服务的潜在经济利益。
正在进行的争执
尽管取得了这个进展,然而电子封志的设计还严格的审查中,争论的关键是其构造。尽管Savi的设计外型推动了电池主导,其他潜在的供应商/终端使用者也受益于“被动的”(非电池)替代品,尤其是对于主流的一站式使用,不仅仅从成本和环境方面考虑。被动的电子标志对于大规模生产来说更便宜,并且处理时不浪费,对环保也更好。
尽管活性电子封志比被动的提供了更多的操作可能性,但只是在得到内部读写器的指令下才起作用,一些有兴趣的人认为用电池的好处不足以弥补额外的开销,而且复杂,不方便。
其他人建议最简单的一次性电子封志应该是,事实上,拥有最少的电子信息和最多的智能,而不是装入读写器用于支持网络,降低内部电量供应的需求。
这个观点支持另外一个评论,固定数据(比如集装箱识别和其他特点)储存在电子登记盘里,附着在某个门上,等待命令。任何这样的举动都会减少电子封志要求的信息携带,尽管这要求集装箱所有者更多的费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