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斯同学很生气 IPO.
重启IPO的关键在于实质性改革(2013-04-12 17:46:11)
http://blog.eastmoney.com/lizhiling/blog_140850467.html
自肖刚新主席于3月17日2278点时上任以来,股指又跌了100点。究其原因,与其说是是受禽流感,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的冲击,不如说是市场对IPO提前重启的恐惧。肖刚主席至今沉默不语,新华社连发五文为IPO提前重启造势,更加重了市场对1949点以来行情灰飞烟灭的极度担忧。1.最不可思议的应是什么吗?某媒体为IPO造势的文章称:“在世界各国股市中,融资功能长时期丧失,是不可思议的事。”言下之意,中国股市IPO暂停几个月这是休克疗法,是不可思议的,必须尽快重启。 但是,他们却闭口不谈中国股市的投资功能已经丧失了十二三年!从来没有对此说过一句“不可思议”。2000年底股指2073点,2012年12月跌到了1949点,12年涨幅为负;2001年6月股指是2245点,但2013年4月,仍跌到2180点,又是12年涨幅为负。 而这12年中,中国GDP从8.9万亿——52万亿,增加了4.84倍;人民币发行量(M2)从13.24万亿——103.6万亿,增加了6.8倍;银行资产从02年23.7万亿——2012年131.27万亿,增加了4.54倍;房价和物价都跟上了M2和GDP的速度。唯独股市不涨反跌。请问全世界股市中,能找出第二个象中国这样的12年投资功能为“零”的股市吗?与停发新股几个月相比,到底哪一个更不可思议? 2.中国股市的扩容大跃进正常吗?在媒体上,人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话:“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中国的GDP比平均9.6%的增长速度,名列世界第一,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的优越性。”原证监会领导也多次宣称:“中国股市只用了20年,就走完了世界股市200多年的道路,规模跃居世界第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值得自豪”,“中国股市规模没有理由不世界第一。”言下之意,只要GDP总量居世界前茅,扩容大跃进就理所当然。然而管理层能够恰恰犯了一个致命的集体错误:中国人均收入仅居世界101位,股市规模居世界第二是左倾、冒进行为,是股市长期熊市的症结所在。这就把扩容大跃进的理论根据击的粉碎。 管理层只热衷于和其他国家比GDP速度,比股市扩容速度,唯独不敢比股市表现,甘愿年年跌幅第一,自取其辱。且看:全球金融危机的发源地、经济增长率仅不到2%的美国股市,从09年3月6470——本周四14865点,涨幅高达129.7%,一再创出历史新高。欧债危机重重的欧洲主要国家股市,也都创出了08年以来的新高。陷入经济和金融危机泥潭20多年的日本股市,从去年6月8278点——本周四的13549点,涨幅高达63.7%,安倍上台后涨幅超50%,今年以来涨幅超过30%。 如果说他们的股市之所以“牛”是因为货币宽松,那么中国的货币则更为宽松,从07年的40万亿,至今5年间,又增加了63.6万亿,超过了2012年美国货币发行总量9万亿美元,即56.7万亿人民币。按此逻辑,中国股市涨到3000——4000点都不过分,而现在连2200点都保不住,这难道不是扩容大跃进造成供严重大于求、资金缺失所惹得祸吗?暂停IPO有错吗?让股市修养生息1——3年不该吗? 3.暂停IPO后股市照样下跌的原因是什么?那些喋喋不休地称“IPO与股市下跌无关”的人,最近又找到了一个新的理由:停发新股四五个月,股市不照样也在跌吗?所以干脆就恢复发行吧。其实谬也! 首先是因为,管理层一面用“重启”一词,同时又对10月25日以来新股“暂停”4个半月,至今采取不承认主义,只认为是放缓。 其次是因为,在此期间,媒体上关于IPO重启的谣言不断。先是说春节后重启,随后说“两会”后重启,接着说“清明”后重启,现在又说5月份重启,市场始终处在IPO可以随时重启的恐惧之中,资金不断地撤退。 再次是因为,管理层始终没有向市场“讲真话,交实底”,给市场IPO重启时间的明确预期。如果在去年10月就象美联储宣布零利率政策时间表那样,向市场宣布重启IPO的时间在2013年下半年,那么,我敢断言,3——4月份的股市,早就涨到了2600——2700点了。一旦形成了上涨趋势,就会有大量新增资金进场,如今也就不那么容易这么快就重新靠近去年暂停IPO的2102点位置。 4.市场期待什么样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改革进入深水区,要敢于涉险滩,敢于打破固化利益格局”,以及李克强总理“改革是最大的红利”,“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的指示精神,市场各方强烈寄望肖刚新主席推行的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是: 第一,在新股发行中推行优先股制度。此举一是为了改革企业治理结构,打破国企民企家族的“一股独大”。二是,为了避免产生没完没了、数额巨大的大小非产生。三是,从制度上促使大股东长期投资,提高经营水平。故建议:数百家排队企业中,凡通过审核,那一家率先实行优先股制度,就优先准予上市。并且,增发的新股也变成优先股。这是将重启IPO的利空变为利好的最得人心的举措。 第二,引进集体诉讼制度。对造假上市公司及中介机构,不仅通过法律手段加以严惩,而且冻结所有资产和现金,赔偿给投资者,将造假者罚得倾家荡产,从制度上确保上市公司真实可信。 第三,对新股发行价进行限价。可参照北京市政府作出的“新楼盘开盘价不得超过周边同类楼盘的成交价,否则不发销售证”的规定,同时参照证监会以往关于“增发价不得超过该股20天内均价的90%”的做法,在新股询价时也加以限制:“最高价不得超过二级市场同类同质个股20天内平均市盈率的90%”。此举可有效杜绝新股询价中少数机构与上市公司进行权钱交易、暗箱操作、操纵股价、牟取暴利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改变长期以来新股发行价远远高于二级市场同类股价的不正常情况,根治新股发行中的“三高”现象。 第四,新股上市首日也以发行价为基准,实行涨跌停板制度。此举便于管理层对账户的实施监管,可有效遏制市场屡禁不绝的恶炒新股的现象。 第五,对新股上市后业绩就变脸加强内部监督。若发现业绩变脸是因为上市前有弄虚作假行为,那么,该股的PE、大小限、大小非就推迟解禁,直至经审计后恢复到正常水平,才予以解禁。 第六,周期性产业新股原则上不再准予上市。这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加快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政策方针,有利于更多的新兴产业的中小企业上市融资。 第七,在IPO重启后的初期,拟严格控制新股上市数量。例如,今年下半年,拟上50家,按季度分两次集中发行、集中上市,以减少对市场的冲击,逐步恢复投资者的信心。 我相信,如果新股发行改革能包括上述内容,那么,市场非但不会恐惧IPO,反而会吸引更多的存量和增量资金会欢迎IPO,形成一二级市场平衡发展,共同繁荣的局面。 5.调整已接近尾声。若排除禽流感、朝鲜半岛出现极端的情况,排除新股无实质性改革下的提前重启情况,我认为,2444点以来的调整已接近尾声。562亿地量,已接近1949点时的水平,这是底部区域的首要标志。2180——2150点,是1949点行情启动后第二个整理平台,是机构的平均持股成本区,不容轻易打破。日K线、周K线均已接近底部,5周均线下降较快,有利于重新收复。股指离新股暂停的2102点相距不远,提前重启IPO的无异于“自杀”。市场热点逐渐明确,节能环保、医药、电子信息、物联网、军工、新城镇化重组等板块此起彼伏,地产、银行板块利空基本消化,第一权重股中石油比1949点价格仅高2%。鉴此,往下拉开距离,分三点买入,应该能抄到一个较大的底部。 但愿肖刚新主席能成为贯彻新一届政府“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九字方针的模范,总揽大局,顺应民意,锐意改革,扭转危局,将中国股市带入能成为经济晴雨表,能跟上全球股市大牛市潮流、稳中有涨的健康发展轨道。新股提前重启万万不可。 我深信:一心要实现“中国梦”的“习李”新体制,是绝不会容忍中国股市长期万劫不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