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均线多头

均线多头---我的价值投资策略学习与实践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28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股市轮回 于 2007-8-28 06:18 发表


老兄,恕我直言:你这可不像价值投资。倒像是疯狂的投机。

我倒不这么认为,我觉得我自己坚决不碰ST的原因是,我一点都不懂,也一点不知道相关公司真实的内幕消息,不会评估相关个股的内在价值,所以我从来不看。
但我觉得,如果有人确切地掌握了某个股的实际价值,在折价很低的情况下,买入此类个股当然是值得钦佩的。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8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兄,怎么样能确切的掌握某个ST股的实际价值?这个实际价值是以什么为标准的?望赐教。
参与人数 1奖励 +5 时间 理由
股潮 + 5 2007-8-30 16:49 论坛有你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8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股市轮回 于 2007-8-28 10:07 发表
老兄,怎么样能确切的掌握某个ST股的实际价值?这个实际价值是以什么为标准的?望赐教。

我也是初学者,不敢指教,先说些自己粗浅的看法,然后再请多头兄指点吧。

比如某个股虽然因为年年亏损成为ST股,但投资者若经过认真研究发现,该公司拥有大量隐藏资产,而这些隐藏资产折算成每股价值时大大低于目前的股价,我认为这样的标的就具有交易性的投资价值。

可能举个例子比较容易理解一点:
某公司拥有一座砂石场开采权,由于经营管理不善,造成年年亏损,进而成为ST股,股价也大幅下跌。但投资者研究发现,该公司拥有的砂石场所能产生的价值远远高于其股票的总市值,比如说其总市值只为砂石场价值的三分之一,那投资者现价买入该公司的股票,不就相对于以三分之一的折扣价买到了相应的砂石场吗?

好像前几天在别处看到有人拿以前的一个开发商实际案例举例的,比如该公司拥有价值1亿元的房产,而股票市值大幅缩水,导致投资者如果买入该公司股票,就相当于在上海买到了900元/平米的店铺,多么诱人的投资机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8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均线多头 于 2007-8-28 04:35 发表
30万元8年赚到近4000万 股市平民英雄基本操作原则

1.价值投资与长线持有,是我最基本的操作原则。
  2.我从来都是满仓操作,银行里没有一分钱;只要能坚持价值投资的理念,就不怕股票会跌,分分秒秒都是投 ...


好公司不在外表而在会省钱

最欣赏这句话,成本控制对一个企业来说太重要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8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行情软件的数据看,今天通过“700030”配售的股份大约是2.39亿股,金额是179.2亿元,说明绝大部分原股东申购踊跃,从这个数据来看,中国人寿股份公司和集团公司应该参与了增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2-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8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408 yeahcao 的帖子

1) 600714 ?
2) ????  LT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8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can sb analyze 601600

均线多头,

new ipo stock 601600 has run crazly. please provide us some analysis as an example?

LT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2 天

结构深研究

发表于 2007-8-28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头兄现在的风格和论坛的老前辈帆歌非常相似。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8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ttletiger101 于 2007-8-28 12:25 发表
1) 600714 ?
2) ????  LT

你想说的是什么?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8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一个帖子里面看来的,我想可以用来作为买卖的基本原则。

转贴:
我从债券的角度考虑市盈率:现在最好的10年期国债票面利率为4.89%,所有债券到期收益率可以选择为5%(大多数情况下要比这个值低)。因此如果一个公司年净利润保持不变的话(在不需要额外的资本指出的情况下),那么如果你想拥有这个公司的话(我指的是完全买下,这样可以不用考虑红利的因素,因为公司赚的钱就是你的),企业的股票市盈率为20(即1/5%)是合适的。如果公司年净利润保持10%的增长的话,20倍的市盈率就很化算了(这相对于买最好的债券来说,每年你还得到了更多的利息)。如果一定要考虑安全边际的话,30%的折扣是合适的(对于对公司并不是非常深入了解的人来说安全边际是必须的),也就是说20*(1-30%)=14.(这种情况是对净利润完全不变的公司来说的,前提是考虑资本指出的问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8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ighterzheng 于 2007-8-28 14:27 发表
论坛一个帖子里面看来的,我想可以用来作为买卖的基本原则。

转贴:
我从债券的角度考虑市盈率:现在最好的10年期国债票面利率为4.89%,所有债券到期收益率可以选择为5%(大多数情况下要比这个值低)。因此如 ...


老兄,我是这个原贴的作者,为了不误导你,我解释一下:

这是我初入市不久的时候想出的方法,但现在和以前有了一些小小的改变,更多信息参见锦绣论坛 “陈力” (我在锦绣的账号)的统计分析。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9-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8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413 lgithz 的帖子

:*18*:

兄弟,相差很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8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顶帖学习!!!:)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7-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8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帖子很热,我也学习到了很多知识。想请教各位一个问题:你投资股票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对于我来说,我投资股票是为了早日实现财务自由!!!(穷爸爸,富爸爸):*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8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一个成功投资者所必须具有的共性

一个成功投资者所必须具有的共性

 
                
                  要有成为投资专家的欲望

                  无论做什么,没有欲望是不可能成功的。缺少欲望,你会在碰到些小困难时就打退堂鼓。股友们或许会说:“我欲望很强烈,我很想在股市发财。”真是这么回事吗?美国在今天有超过3000万的股民,华尔街曾经对一般的股民做过调查,其结果是惊人的:80%的股民入市并非以赚钱为主要目的!炒股是金钱游戏,一个绅士们玩的游戏,股民们入市的主要目的是参加这一游戏。你所有富有的朋友都在炒股,你必须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这样在大家的闲谈中你也成为“成功人士”的一分子。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赌性,股市提供了满足赌性的场所,它给你日常烦闷的生活提供的调济。问问你自己,是否也是因这些原因进入股市的?再问一个问题:为了买家里2000元的那台电视机,你跑了几家商场比价?找了多少材料?问过多少人?做了多少研究?昨天你花20000元买了那只股票,你又做了多少研究,找了多少资料?你买股票下的功夫是买电视机的百分之几?必须指出:欲望必须由努力做基础,否则只是白日梦,白日梦不是欲望是梦。

                  必须具备锲而不舍的精神

                  锲而不舍是句很容易说,但很难做到的话。记得美国前总统柯立芝有句名言:“这个世界充满聪明而失意的人,受过良好教育但成日感叹怀才不遇的人,……他们有个共性,缺少锲而不舍的精神。“

                  什么是锲而不舍的精神?它是在忍无可忍的时候,再忍下去的毅力!如果谁认为他能在股市一炮打响,一飞冲天,他准是在做白日梦。就算他运气好,一进场就捞了一笔,这笔钱来得容易,但它只是股市暂时借给他的,他如果不即刻上岸,股市迟早会向他讨回去。想从股市不断赚到钱,你必须有知识,有经验,你必须成为专家。

                  在我炒股的这么多年中,经过许许多多的不眠之夜。我的最高记录是一天亏掉5万美元。5万美元对有钱人来说是小数目,但那时这是我全部资产的一半,相当于当时我妻子两年的工资,而且其中很多是我在餐馆端盘子洗碟子赚来的血汗钱!我今天还能感到当时痛苦到麻木的感觉,随后两星期连饭都吃不下。最痛苦的不是亏钱的数目,钱亏掉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有无本事再赚回来!我不断问自己:这个行业适合我吗?我知道大学熬四年能毕业,其它行业也有学徒出师的时候,但股票大学的毕业期何在?像这样每天工作十小时,不仅今天没有工资,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报酬的日子到底要熬多久?我有没有毕业的可能?我是穷人家的孩子,过的是现挣现吃、手停口停的生活,多年省吃俭用的储蓄一天天地减少,这日子有熬出头的一天吗?放弃的念头始终围绕着我。就算到餐馆做跑堂,一天也总能挣上几十块钱。读者可以想象我当时的绝望。当然,我如果当时真放弃了,读者也看不到这本书。

                  五年过去了,回首往事,有时自己都为自己的韧性感到骄傲。我要读者们分享希尔行政管理在他的不朽名著《思考致富》中的一句话:“当财富来到的时候,它将来得如此急,如此快,使人奇怪在那艰难的岁月,这些财富都躲到哪里去了?”我的生活经验证明这句话确实无误。这句话和孟夫子的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饿其体肤,劳其筋骨……”有异曲同工之处。

                  成功来得太容易,它通常不会持久。这个世界有太多的地方能让头脑发热的人摔跤,而且你永远猜不到在什么地方摔跤。因为成功若来得太容易,人往往不知福,不惜福,忘了自己是谁!黎明之前总是最黑暗的,你能熬过这段时间,你才能看到光明。请记住:成功的秘诀不外乎是“在忍无可忍的时候,再忍一忍”。

                  要有“与股市斗,其乐无穷”的气派

                  所有成功的投资者对市场及其运作都有极大的兴趣,他们喜欢市场所提供的挑战,有强烈的欲望要战胜这一市场。

                  吸引他们在这一市场搏斗的不是金钱,不是名誉,不是快速致富。金钱只是他们玩股票游戏成功后的奖品。对一般人而言,他们进市场的目的是为了赚钱,这一期望使他们在这行成功的概率变得很低。因为这一期望使他们难以维持冷静的观察力,他们没有耐性等待必然的结果。中国的老话叫“猪油蒙了心”。利物莫曾指出:一位成功的炒手必须如一位成功的商人,正确地预见未来的需求,适时进货,耐心地等待盈利的时刻。

                  要甘于做孤独者

                  几乎所有成功的投资者都是孤独者。他们必须是孤独者!因为他们常要做和大众不同的事。

                  无论是低买高卖还是高买更高卖,他们都必须维持独立的思维,为了与众不同所以作和大众相反的事是极其危险的。他们必须有合理的解释为何大众可能不对,同时预见采用相反思维所将引致的后果。这给他们与众不同时所需的信心。从孩提时代,我们就深知合群从众的重要性。胡思乱想,奇怪的主意,使你失去朋友,受到嘲弄。长期以来我们已习惯于“集体思维”。但炒股需要不同的思维方式。如果股市大多数人都看好某股票,他们都已按自己的能力入场,还有谁来买股使股市继续升得更高?反之如果大多数股民不看好股市,他们都已经脱手出场,那么股市的继续下跌区间也已不大。你如果随大流,则你将常常在高点入市,低点出市,你将成为失败者。

                  当然,何为大多数股民看好大市或大多数股民不看好大市是很难计量的,你主要通过研究“股市”来得到答案。这里强调的是思维的方式。你从小学习的那些讨人喜欢的性格,如听话、合群、不标新立异等等都成为炒股成功的障碍。

                  必须具有耐心和自制力

                  耐心和自制力都是听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很困难的事情。炒股是极期枯燥无味的工作。读者会嘲笑我的说法,说:“我炒过股,我觉得极其刺激好玩。”这是因为你把炒股当成消遣,没有将它当成严肃的工作。我是围棋爱好者,我觉得围棋很好玩。但问问那些下棋为生的人,他们一定会告诉你成日盯谱是多么的枯燥单调。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每天收集资料,判断行情,将其和自己的经验参照定好炒股计划,偶尔做做或许是兴奋有趣的事,但经年累月地重复同样的工作就是“苦工”。你不把“苦工”当成习惯,你在这行成功的机会就不大。

                  因为炒股是如此的单调乏味,新手们就喜欢不顾外在条件地在股市跳进跳出寻刺激。在算帐的时候,你自然明白寻找这一刺激的代价是多么高昂。你必须培养自己的耐心和自制力,否则想在这行成功是很难的。

                  看过狮子是怎样捕猎的吗?它耐心地等待猎物,只有在时机及取胜机会都适合的时候,它才从草丛中跳出来。成功的炒手具有同样的特点,他决不为炒股而炒股,他等待合适的时机,然后采取行动。

                  等待时机也如种植花草。大家都知道春天是播种的时候,无论你多么喜欢花,在冬天把种子播入土的结果将是什么是很清楚的。你不能太早,也不能太迟,在正确的时间和环境做正确的事才有可能得到预想的效果。不幸的是,对业余炒手而言,往往不是没有耐心,也不是不知道危险,他们也知道春天是播种的时机,但问题是他们没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判定何时是春天!

                  这需要漫长且艰难的学习过程,除了熬之外,没有其它的办法。当你经历了足够的升和跌,你的资金随升跌起伏,你的希望和恐惧随升跌而摆动,逐渐地,你的灵感就培养起来了

                  必须有一套适合自己的炒股模式

                  炒股高手只有在股票的外在条件(包括基础分析、技术分析及股票大势)符合自己的作战计划时才采取行动。俗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这里的“罗马”就是累积财富,成为股票游戏的胜利者,而“道路”就是你自己的方法。什么道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条道路必须符合你的个性,你走起来轻松愉快,你有信心能走远路。在这基础上你才会对自己的方法有信心,最终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以取得最高效率。

                  必须具有超前的想像力及对未来的判断

                  这并不是说优秀的投资者具有一般人所不具备的第六感,而是他们有能力自繁杂的信息中理出头绪。大多数人注重于今天发生的一切并假设今天发生的一切会不断延续,但优秀的投资者会看得更远一步,预想在什么情况下今天的情形会停滞甚或产生逆转。他们并不较一般人聪明,但他们独立思考,不拘泥于成见。当他们看到改变的苗头,立即采取行动,绝不拖泥带水。

                  成功的投资者绝不幻想

                  一旦你把资金投入某只股票,按原来的预想,这只股票的运动不对,你会怎么办?一般人常常想像出各种理由把这一不正常的运动“合理化”。这种为避免割肉痛苦的合理化假设是极其致命的,这也是许多有一定经验的炒手最终不得不举手投降的主要原因。一位成功的投资者决不让情感左右自己,有的话程度也很小。无论割肉认错是多么痛苦,他们决不迟疑。他们明白,让这样的情况延续只会带来更大的痛苦和损失。业余炒手很少问自己一个问题:“假如我今天手边有钱,还会买这只股票吗?”就是问了,也会找成堆的理由来安慰自己:“隔壁老王说这只股票的下跌只是暂时的”,“卖出股票要手续费”等等。一句话,业余炒手想方设法不去止损。

                  要有应用知识的毅力

                  怎样才能减肥?答案其实只有四个字:少吃多动。减肥的知识是如此简单,减肥应是轻而易举的事吗?事实正好相反。美国有个统计,一百人参加减肥训练,只有十二人降低了体重,其中只有两人将体重降低持续一年以上,即2%的成功率。减肥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学习减肥多少困难,而是因为大多数人缺少每天应用这些知识的毅力。你很想吃一块蛋糕,但你知道这一块蛋糕下肚子,锻炼一天的效果就泡汤了,你忍得住吗?你定好计划,每天吃什么,锻炼多久,你坚持了多久?

                  炒股也是一样,任何对炒股有一定认识的人,都明白炒股所需的具体知识少的可怜。股票只有两条路可走,不是上就是下,影响股票升落的因素就是这么多,真正重要的因素列出来占不满你的手指,甚至不识字的也可以在股市露一手。股票的引诱力也人所共知,你如果做的好,前景大大的光明。这样的行业,成功率甚至低过减肥!为什么?因为人们常常做不到自己知道该做的事情!

                  人们都知道诚实是取信于人的不二法门,有多少人做到了?我欣赏王安先生的话:“我可能没有把我知道的全部告诉你,但告诉你的,全部是真的。”我们都知道“贪”是受骗的根源,有多少人做到了“不贪”?报纸上天天讲的骗人和被骗的故事都是怎么发生的?我们都知道努力是成功的基石,大家都想成功,有多少人做到了“努力”?或许有人认为每天工作八小时就已很“努力”了,未免太简单了些。我们都知道应该“当天的事情当天做完”,有多少人做到了?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这些都是不难做到的事,需要的不过在行动上应用,但大多数人都失败了。

                  一位成功的投资者,他应十分留意怎样将他的知识应用在炒股中,他不会为应用这些知识的枯燥而忽略细节。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知识通常并不困难,困难在于用毅力应用这些知识。在炒股问题上,我是坚信“知易行难”之说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8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年,和均线老师一样,又是十年

私募大鳄但斌20亿复制30年前的巴菲特

  对于私募基金来说,这个夏日略显燥热。但是,并非每个私募基金经理都烦躁不安,深圳东方港湾投资公司总经理但斌就是其中之一。

  和一些私募投资成绩一般投资人相比,截至8月10日,今年2月28日刚刚成立的平安·东方港湾马拉松集合资金信托在但斌的领导下,净值增长率为73.42%。

  和很多私募基金经理越来越不情愿面对公众不同,但斌经常在个人博客(blog)上畅谈投资之道,吸引了大批忠实读者。到现在为止,网页浏览量已经超过140万。

  不仅撰写博客,但斌还在5月份作为伯克希尔的股东,前往美国小镇奥玛哈,参加全世界价值投资者一年一度的盛会——伯克希尔股东大会,近距离接触了巴菲特。出发前,但斌说自己要“带着一双眼睛看美国”,回国后,但斌将所见所闻发表在博客上,在业内轰动一时。

  “美国之行收获很大,我感受到了巴菲特的人格魅力。”8月20日,但斌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他明年还会去参加股东大会。

  “买一股伯克希尔股票”

  大概在半年前,但斌就开始筹划去参加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为了参加股东大会、近距离“感受”巴菲特,他买了一股伯克希尔股票。

  关于巴菲特,但斌说的第一句话是,“知与行的距离,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很多人都号称推崇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但真正身体力行的又有多少呢?”

  有媒体曾经说但斌是中国“复制巴菲特”中最成功的,但斌并不这样认为,他认为某种意义上巴菲特不能复制,“我们只是复制巴菲特早期的私募投资,至于后来的收购上市公司、并购交易,我们还没有这个能力。”

  在美国那几天,但斌以“超女粉丝”的热度去近距离观察巴菲特的一切。他去看巴菲特的住所,探访巴菲特经常去的牛排馆,询问普通人对巴菲特的印象,给巴菲特家院子里停的车拍照,当面邀请巴菲特来中国……

  “我们去聆听巴菲特的教诲,观察他对全球市场各种问题的看法。更重要的是,我们去感受他的人格。他的朴素让我震撼。”但斌说。

  在但斌看来,这种朴素对做投资或许更有优势,因为投资本身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复制巴菲特理念

  和市面上有些只是在高谈阔论巴菲特和价值投资的人不同,但斌早已在中国资本市场对巴菲特的投资行为和投资理念加以复制。

  但斌曾经开玩笑说,证券经纪商肯定很不欢迎他这样的客户。2003年年底,但斌在茅台、招行、万华、华侨城、招商地产等几只好股票上投入了差不多8000万资金,之后这部分仓位就基本没有变动过。

  良好的投资收益从何而来?但斌认为,“和时间做朋友,和优秀企业做朋友。”而这也正是巴菲特的基本投资策略。不过,坚守信念是困难的事情,而但斌做到了。6月份,当市场大跌时,但斌所在的东方港湾发布了一封《致东方港湾客户的一封信》,信中说“我们认为坚持持有优质的公司,忽视局部的价格波动,不要受到高抛低吸的诱惑(从长期而言,没有人能够做得很好),是正途……这次的调整,会使大量的资本重新回归到这些体现中国经济实质情况(同时也引领和分享经济成就)的公司上。所以目前不是割舍它们而去,而是应该蓄积力量,伺机买入更多股份。”

  显然,这样的操作对刚开始的选股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先选行业,壁垒要足够高,要有广阔的市场;再选企业,要有足够的利润、资产要轻、净资产回报率要高。”根据这些原则,但斌选择了茅台,“茅台酒的成本每吨水加粮食9万块,每吨酒均价差不多80万,企业不需要有很大的投入就可以实现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和好的净资产回报率。”但斌解释说。

  但斌对消费概念股票也非常看好。“你可以去看看你们报社写字楼附近的连锁餐饮店比如味千拉面的生意啊。中国660个城市,在这样的城市规模下,味千拉面会是多大的生意啊。”但斌说。实际上,他在港股中的内地消费股就有很多投资。

  而无论是茅台,还是味千拉面,类似的消费垄断型股票一直以来都是巴菲特的最爱。巴菲特就曾经投资过可口可乐和吉列。

  基本面选股赚钱

  不过,在踏入证券市场的前10年里,作为当今最有名的价值投资者之一的但斌,却一直崇尚技术分析。他的投资也遭遇过几次巨变,不过由于技术分析能力强,虽成绩平平,但也没有亏损。

  “1992年,一个很著名的股评家说买深深房有重大利好,建议我买入。结果我亏了一半。”但斌并不忌讳谈起他的投资经历。

  直到2000年左右,但斌因为看空A股进入港股,情况才发生变化。“我根据基本面分析,选择了同仁堂(39.60,0.20,0.51%)科技、沪杭甬等股票,赚到了很多钱。”这是但斌第一次采用基本面选股的方法。

  2003年1月,中信证券(94.27,0.00,0.00%)和皖通高速(9.09,-0.12,-1.30%)在A股上市,他决定重返A股,并成功投资了皖通高速。“在香港,皖通高速比深高速(12.57,0.58,4.84%)价格高,而A股市场皖通高速发行价才2.2元,深高速接近8元。这么低的价格,我们决定介入。”但斌说。之后,但斌开始投资茅台、招行、万华、华侨城、招商地产(76.19,-1.26,-1.63%),并一直持有到现在。

  如今,但斌可以操控的资金量已经达到20亿元。“操作越多,失误越多。我目前还没有卖出股票的想法。”但斌说。他给出的一个理由是,“招行每年增长50%,现在40多倍市盈率,3年后就变成15倍市盈率。”

  而当记者让他给出一个技术派理由时,他说,“去年1根大阳线覆盖了以前所有的阴线,即使从技术角度看,市场也才是刚刚进入强势。“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8-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7-8-28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eahcao 于 2007-8-28 08:24 发表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现在象你如此谦虚之人不多亦!
不懂ST价值的人基本上不算啥高手,一般的跟巴屁虫而已:)
只有三种人不碰ST:
1、不懂ST。例如XX轮回之流(我当然会估,就不告诉你,就不告诉你,气死你……)
2、不需要ST。同等的非ST和ST总是优先选择非ST
3、代操作。老板不同意玩球了(基金基本上是不能碰的,除非是关系户)
懂而不做,与不懂而不做,有天壤之别……
为什么要选择ST?还是供需关系!
(已经完成两支了,正在琢磨第三支。画外音:你就吹吧!)
:*22*: :*22*: :*22*: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8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股市未来20年的收益率有多高?——基于基本面的分析(转)

过去一年半对中国股市来说是疯狂而难忘的。人们找出了种种理由让这一牛市行情合理化,诸如人民币升值,中国经济健康增长,流动性过剩,以及上市公司业绩普遍提升等等。有人认为中国股市产生了泡沫,另一些人则高唱反调,认为牛市行情仅仅是刚刚开始,或者只走到了半山腰。

事实上,争论一个股市有没有泡沫,是非常主观的。任何一个资本市场都应该提供一定的收益率,这个收益率应该与投资者承担的风险相匹配。作为中国目前风险最高的市场,股市理应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长期收益率。那么,在牛市已经持续一年半,沪深300指数达到约3800点的今天,中国股市还能提供多高的收益率呢?如果投资者们不卖出股票,而是持有股票甚至继续买进,那么在十年到二十年的长期内,他们的预期投资收益率会是多高?我想,把这个问题分析清楚,比争论中国股市有没有泡沫更有意义。

从长期来看,股票投资取得的收益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基于基本面的收益率,它是由上市公司的股息和业绩提升导致的;另一个是基于预期的收益率,它是由上市公司的市盈率提升导致的。假设在一年之内,上市公司的平均业绩提高了100%,市盈率也提升了100%,那么这一年的股票收益率应该接近300%(其中还应该加上股息);如果这一年上市公司的平均业绩提高了100%,市盈率却下降了50%,那么这一年的股票收益率应该接近于0%。所以,我们在预测股市未来收益率的时候,首先要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做出合理预测,其次还应该设定一个合理的市盈率范围,这样得出的预测才是有意义的。

2005年第四季度,沪深300指数只有900多点,到2006年年初才勉强站稳1000点大关。从900多点到3800点,大盘在一年半的时间内上涨超过280%,平均年收益率大约是143%。与此同时,两市的平均市盈率由2005年底的16倍左右,上升到今天的43倍左右,在一年半的时间内上升约170%,平均每年大约上升94%。我们可以看到,支撑大牛市的主要力量是市盈率的上升,而市盈率的上升又是因为对公司业绩上升的美好预期。事实上,2006年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的确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业绩平均增幅接近50%。如果这样的增长可以持续,那么不要说43倍的市盈率,即便100倍的市盈率都是可以接受的。

然而事实情况如何呢?2006年上市公司业绩的暴涨,一大部分可以归功于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另一部分则可以归功于股市和楼市的上涨。尤其对于那些大部分收入来自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公司来说,牛市形成了一种“自我强化的循环”——牛市越是持续,它们的业绩越是攀升,而它们的业绩攀升反过来又刺激了牛市的持续。我们应当注意到,中国政府为“十一五”规划的GDP年增长率不过7.5%;全国各地持续不断的基础设施建设,可能把GDP增长率拉高到10%左右,但是不可能继续拉高太多,否则国家必将出台严厉的宏观调控政策。既然整个国家的GDP增长率只能限制在7.5%-10%左右,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率难道可能维持在30%甚至50%吗?

从理论上讲,上市公司作为一个整体,其业绩增长不可能远远超过GDP增长(否则多余的增长是由谁提供的?)。但是也存在例外。例如,从1969年到1999年,美国上市公司业绩平均每年增长超过7%,大幅度超越了同期GDP增长。那些对中国股市看多的专家们指出,中国的上市公司大多是垄断国企和第一流的民企,它们的竞争力和增长潜力处于整个国家的最前列,所以它们的利润增长肯定会超过GDP。那么,让我们做一个最大胆的预测吧——在未来20年内,中国上市公司业绩的增长率将超过GDP一倍左右,达到每年15%的水平。连续20年以这样高的速度增长,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我想,这个预测已经过于乐观了,“不可能更好了”。

除了业绩提高之外,上市公司能够提供给投资者的股息又是多少呢?很遗憾,目前沪深市场的平均股息率很低,即便是“上证50红利指数”的平均股息率也只有2.5%-3%。所以,我们只能把整个市场的股息率估计为2%,不可能再高了。而且,如果上市公司提供很高的股息,它们就不可能有多余的资金扩大生产、提高业绩,这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附带说一句,大部分中国上市公司都没有高额分红的习惯,你不可能指望它们每年都给你送来一大堆现金。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最乐观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在未来20年可以提供每年15%的业绩增长率和2%的股息率,也就是说,基于基本面的收益率是每年17%。听起来很不错,是吧?可是我们还没有把市盈率因素考虑进去。今天中国股市43倍的市盈率可能是合理的,因为中国是一个新兴市场,有无穷的发展潜力,而且股市是大部分居民唯一的投资渠道。可是20年之后中国还是新兴市场吗?在高速发展20年的情况下,中国的潜力还会如此巨大吗?到那时,国内股市还会是中国居民唯一的投资渠道吗?以上因素都会导致市盈率的下降。我想,或许它会降到发达国家的一般水平。

近年来,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在14-16倍之间,1999年曾经超过30倍,但是很快就被大熊市吞没了。欧洲发达国家的市盈率基本也在10-20倍之间徘徊。在股市不景气的时刻,发达国家市盈率很容易跌破10倍(例如1979年美国平均市盈率只有7.3倍)。当然,中国再发展20年也不可能像美国那样成熟,所以我们可以把市盈率定的稍微高一点——比如20倍。出于谨慎的考虑,不能把长期市盈率定的太高,要知道仅仅600天之前,我们自己的市盈率也只有16倍。在政治稳定、经济环境温和的情况下,中国股市在长期内维持20倍的市盈率是可以接受的。

现在,我们可以得出统一的结论了: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因素可以在未来20年内,给我们提供每年17%的收益率(这个估计是最乐观的,现实几乎不可能比这还高),但同时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会慢慢降低并稳定在20倍左右(这个估计也很乐观)。用一个简单的电子表格我们就可以知道,现在价值1元钱的股票,在20年后将价值10.7元。根据复利计算的法则,我们可以算出中国股市在未来20年能够给我们提供大约12.6%的年收益率。

以上只是最乐观的估计,如果形势发展的不那么好呢?假如上市公司的利润增长率不是15%,而是10%(这个数字仍然比国家规划的GDP增长率高三分之一),那么中国股市在未来20年的年收益率将骤然降低到7.8%。如果上市公司的利润增长率无法超越GDP,而只是和GDP一致(即7.5%左右),那么中国股市的收益率就只剩下5.4%了,只比长期国债高一点点。必须指出,中国在20年内的平均GDP增长率可能无法达到7.5%,因为随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高速增长很难维持,而且能源和资源上的限制也越来越多。如果中国的GDP增长率降低到7%甚至6%,中国股市的长期收益率可能会低于现在的长期国债。要知道,1990年代前期,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度低落到5%以下,这种事情在未来不是不可能发生。

此外,市场的心态是我们永远无法把握的,20倍的市盈率是我们可以预计的比较乐观的估值。如果20年内中国经济遇到严重问题,或者遇到国际政治动荡,20倍的市盈率是不可维持的。在1970年代,中东战争和石油危机曾经使美国股市市盈率徘徊在10倍以下,这种事情同样可能发生在中国身上。具体的计算我就不赘述了,总之,从长期来看,中国股市的市盈率可能落到10-20倍之间的任何为止,但不太可能比20倍还高,因为20倍的市盈率意味着5%的静态收益率,这个数字低于绝大多数债券。

所以,“中国股市有没有泡沫”这个问题的替代问题——“中国股市未来收益率有多高”,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结论。如果你对中国的未来持有完全乐观的态度,那么12.6%的年收益率是比较合理的(至少比长期国债高出2倍左右);但是,如果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如果未来没有我们想像的那样美好,你可能必须接受5%-8%的收益率,甚至更低。考虑到中国股市的巨大波动性,这样是否值得,就要看你自己的选择了。

归根结底,没有人能代替投资者做选择,所以没有人能够教育投资者“究竟有没有泡沫”。同样,没有人能代替投资者承担风险或接受损失,所以投资者必须对自己的投资完全负责。对中国股市来说,结论也是一样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7-8-28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ttletiger101 于 2007-8-28 12:26 发表
均线多头,

new ipo stock 601600 has run crazly. please provide us some analysis as an example?

LT


拿到100再说。
这支没有“穿透”一个重大消息,跑去整601168了,没命啊……
it is not a crazing stock!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2 天

结构深研究

发表于 2007-8-28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ting 于 2007-8-28 16:38 发表
:*18*:

兄弟,相差很大!


呵呵,帆歌从05年开始已经从摸大波转做价值投资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15 05:01 , Processed in 0.268441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