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均线多头

均线多头---我的价值投资策略学习与实践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10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通货膨胀的问题。在网上搜索到的文章。学习。

巴菲特如何面对通货膨胀(1)
来源:梦想成为百万富翁的财客 2006-07-16 01:38:21


   如果不在股市里短线买进买出,钱基本上是放在银行。目前我对住宅的投资也基本看空,当然如果你有实际需要,你可以继续自己买房子住,只是现在并不是最好的时机。那么,现在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如何去应对通货膨胀?


   钱放在口袋贬值的现实已经不需要多讲了,在关于利率即将上升的博客文章中,我也提到,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物价越来越高,住的价格不用说了,高房价成了一道坎。蔬菜、糖、白酒、汽油、电费、水等等生活消费必需品的价格都在悄悄攀升,每个大城市的居民都能感受到。不断上升的物价减少了我们投资人资金的购买力,每年5%的通货膨胀率持续15年,就会使得1000美元的价值贬低到480美元。目前我们的通货膨胀率还没有这么高,但是这种苗头已经显现出来,面对这个风险,难道普通投资者只有任人宰割吗?对于通货膨胀,投资大师巴菲特是怎么看的呢?


很明显,作为长期价值投资的实践者,巴菲特最为重视的是如何应对通货膨胀。巴菲特表示,他跟芒格“总是怀疑通货膨胀有能力重拾过往的气势”。他们总觉得通货膨胀“在蜇伏当中”,而不是全然消失。至于有关通货紧缩的讨论“完全是一派胡言”。这些讨论会让你以为,当前的贸易环境(庞大的经常账赤字加上疲弱的美元)会加剧通货膨胀的程度。举例来说,美国油价上涨的程度,一直比欧洲或是澳洲要高。


1)巴菲特认为,律师这个职业的经营模式可以很好的应付通货膨胀。一般可以这么认为,律师在承接项目以前,一些成本是相对固定的(当然要成为知名律师需要更高的成本),那么只要承接了业务,每做一个成本都在客户身上,律师可以拿自己固定的高收入回报。


巴菲特表示,通货膨胀对各个企业的影响并不相同。最好的企业有能力维持实质美元的盈余创造力,而且无需为了创造名目成长率而必须进行相对金额的投资。最糟糕的企业是,你必须投入越来越多“投资”才能维持一家“烂公司”。像律师这类专业人士能够维持自己的实质美元盈余创造力,而他们所接受的训练,是以过去的金钱所支付的固定沉没成本(sunk fixed cost),他们是能够打败通货膨胀的理想营运模式的典范。


2)巴菲特收购企业的时候,考虑的是长期稳定,能创造稳定的现金流,同时经营成本相对较低的传统行业。


巴菲特表示,当伯克夏评估要收购哪家企业的时候,通货膨胀总是一项考虑因素,虽然不是唯一的一项因素。喜斯糖果(See’s Candies)在通货膨胀的时候表现得很出色,因为它不需要现时美元的庞大资本支出。相形之下,公共事业公司目前需要维持的现金部位比三十年前要高。投资人一定会期望,“政府官员”允许的报酬率“会随通货膨胀率的高低而有所增减”。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0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菲特如何面对通货膨胀(2)

喜斯糖果的案例分析


巴菲特是1972年买下喜斯糖果的。70年代美国发生很多事,首先是越战的延续和终于结束,这场战引起了社会的动荡。与此同时,嬉皮文化也达到高峰,年轻人游手好闲,追求享乐,大麻和海洛因等毒品泛滥。最后是石油危机导致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如果用美国股市来作为一个综合经济指标,那么70年代的美国经济是停滞的。 70年代初——7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衰退,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70年代中期——70年代末:美国经济发展缓慢,出现停滞现象通货膨胀。在这样的背景下,喜斯糖果这样一个稳定的产生现金流的企业,恰恰是抵消通货膨胀的最好选择。


在巴菲特给股东的信中,几乎每年都会提到喜斯糖果,让我们来看看关于这个喜斯糖果的一些评论。


喜斯糖果的经营表现依旧亮丽,它拥有可贵而稳固的客户基础与管理阶层,近年来喜斯遇到两个重大的难题,所幸其中至少有一个已找到解决的方法,这问题与成本有关,不过不是指原料成本,虽然我们跟竞争同业比原料成本较高,而若这种情况相反的会我们反而会不高兴,事实上原料成本是我们较无法控制的,因为不管价格如何变化,我们所使用皆属最上等的的原料,我们视产品品质为最重要的一点。但在其它成本却是我们所可以控制的,不过问题却出在这身上,我们的成本(以每磅为基本单位,但不包括原料成本)增加的速度远高于一般物价水准,若要扭转现在的竞争劣势与获利危机,降低成本绝对有其必要性,所幸最近几个月,成本已受到有效控制,相信1984年的成本增加率将会低于通货膨胀,这自信源自于我们与Chuck多年来共事的经验,打从我们买下喜斯以来便由他负责,而他的表现就如同下表有目共睹:(1983年给巴菲特给股东的信)


喜斯糖果
下表是该公司自从被Blue Chips买下后,对其表现的一段回顾:
     Sales('000) Profit('000) Pounds('000) Stores
1984 135,946 13,380 24,759 214
1983 (53weeks) 133,531 13,699 24,651 207
1982 123,662 11,875 24,216 202
1981 112,578 10,779 24,052 199
1980 97,715 7,547 24,065 191
1979 87,314 6,330 23,985 188
1978 73,653 6,178 22,407 182
1977 62,886 6,154 20,921 179
1976 (53weeks) 56,333 5,569 20,553 173
1975 50,492 5,132 19,134 172
1974 41,248 3,021 17,883 170
1973 35,050 1,940 17,813 169
1972 31,337 2,083 16,954 167
  看得出其表现并非处于持续成长的状态,事实上盒装巧克力这行业的获利情况并不一定,有的品牌赔钱,但有的却颇有赚头,就我们所知只有一家竞争对手维持高获利,而喜斯的成功要归功于优秀的产品与杰出的经营人才-Chuck Huggins.尽管在1984年我们产品价格的涨幅不若以往,大约1.4%,不过还好我们在过去几年一直困扰我们的成本控制问题上大有进展,除了我们无法控制原料成本外,其它费用仅较去年增加2.2%。过去我们由于单店销售数量(指重量,而非金额)略微下滑,整体销量只能靠增加门市来扩张,当然使得销售成本恶化,1984年单店销量减少1.1%,但整体销量因扩点的关系成长0.6%(两者皆已将1983年53周的因素列入考量)
      喜斯糖果的销售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圣诞节到来的前四周,其业绩与获利分别占全年的四成与七成五,此外复活节与情人节期间的业绩也特别好,至于平时的生意表现便平平,不过也因为如此使得管理部门与员工在忙季特别辛苦,须要特别的耐性来处理大量的订单。而即使如此服务态度与产品品质却一点也没有打折扣,至于其它同业我就不管保证,事实上有的为了降低成本增加保存期限而添加防腐剂或将成品加以冷冻,我们宁愿大家辛苦一点而拒绝这样的作法。此外我们的店在非假日期间遭遇到一些新式食物与零食店的竞争,所幸在1984年我们推出六种新式糖果棒加以反击,其效果颇佳广为消费者所接受,目前我们正在研发新产品预计在不久的未来推出上市。展望明年我们期望把成本增加幅度压得比通货膨胀率低,当然这比必须要增加单店的销量来加以配合,预估平均售价将调涨6-7%,获利将稳定成长。(1984年巴菲特给股东的信)


  Chuck Huggins持续为喜斯糖果缔造新猷,自从十六年前我们买下这家公司,并请他主掌这项事业时,便一直是如此,在1987年糖果销售量创下近二千五百万英镑的新高,同时连续第二年单店平均营业额维持不坠,你可能会觉得没什么了不起,事实上这已是相当大的改善,因为过去连续六年数字都呈现下滑的趋势。虽然1986年的圣诞节特别旺,但1987年的记录比86年还要好,使得季节因素对喜斯糖果来说越来越重要,经统计去年一整年约有85%的获利是在十二月单月所创造的。


糖果店是个很好玩的地方,但对大部分的老板来说就不那么有趣了,就我们所知,这几年来除了喜斯赚大钱之外,其它糖果店的经营皆相当惨淡,所以很明显的喜斯搭的并不是顺风车,它的表现是扎扎实实的。这项成就当然需要优秀的产品,这个倒不是问题,因为我们确实拥有,但除此之外它还需要对客户衷心的服务,Chuck可以说是百分之百地为客户设想,而他的态度更直接感染到公司上下所有的员工。


(1987年巴菲特给股东的信)


 为什么巴菲特对喜斯糖果这么一个看上去很普通的企业情有独衷,就是因为这家企业可以创造稳定的现金流,而且这个现金流的回报率远远大于通货膨胀的比例,给公司带来的是真正的盈余。在最有价值的资产是什么?这篇博客文章中,我曾经提出对类似喜斯糖果这样的传统连锁企业模式非常看好,看来在今天的中国,有很多这样的企业,值得我们去挖掘。


    当然,巴菲特的信也说明了,到底是谁在经营这家喜斯糖果以及如何经营,也非常重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0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均线多头 于 2007-8-10 14:53 发表


如果你能感觉到有矛盾,说明你有了很大进步,为什么呢 ?因为好股好价同时具备的时机好多年才能来一回。巴非特说,好机会象哈雷彗星一样稀有,就是对机会的描述。如果你能深刻理解,你就会要么不买,买了轻 ...

恩,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做好准备工作,收集资料耐心等待机会.对于好公司的把握确实需要不停的跟踪观察搜集资料,而股市永恒的真理:永续,成长!就是对好公司最好的把握.对于此,我想说说我对长江电力的理解,作为一个大型水利发电公司,相对火电巨大的成本优势导致的稳定的现金收益,它的永续应该比较明确,但是成长可能就比较难,主要取决于机组的收购和新增水电项目以及电价的提高和历年留存现金的使用.我认为可以作为长期持股的品种,但是它的成长性却是使它很难有大的发展,正是这种矛盾使我有点犹豫是否应该拿住不放.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1 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均线多头 于 2007-8-10 14:47 发表



对这样的股票永远没兴趣---不要轻易相信乌鸦能变成凤凰



现在的市场就像是海涨潮,买什么都会升,垃圾企业背后都挂着好业绩的牌子,退潮后就知道谁没有穿裤子,露出JJ。呵呵。现在做的就是研究好的企业,等潮退后就买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1 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mbrose 于 2007-8-11 04:07 发表



现在的市场就像是海涨潮,买什么都会升,垃圾企业背后都挂着好业绩的牌子,退潮后就知道谁没有穿裤子,露出JJ。呵呵。现在做的就是研究好的企业,等潮退后就买入。

潮退后就买入?错,循环是有周期的。潮退后就买入你必须付出时间的代价。
参与人数 1奖励 +5 时间 理由
股潮 + 5 2007-8-12 12:17 论坛有你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1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涨不狂,跌不悲,理性投资;
相扶持,互宽慰,快乐生活。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1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是好企业的朋友,第一句话,
市场永远是错误的,第二句话。
参与人数 1奖励 +5 时间 理由
股潮 + 5 2007-8-12 12:17 论坛有你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1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读LZ的帖感觉是站的更高拉!
感谢推荐的票!!!!赶快一个个好好看看,美女太多了还得找个自己合适的。

问题是:1 以往很在意的安全边际目前的行情下应怎样看?
            2 市盈率和动态市盈率 应怎样用?
(如900942 黄山B 我买的持有后很高兴,可是后来当看到它的动态市盈飞涨到
几千(同花顺上的),心里就开始不安。。。。后来市场一震就把我震出来了。
。。。难道是买时看好以后就再也不用管市盈率?)


感谢!

[ 本帖最后由 liza012 于 2007-8-11 11:56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 天

发表于 2007-8-11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均线多头 于 2007-8-10 15:00 发表


永恒的真理:价值投资就是坚持“真善美”
真善美转换为股市,就是坚持好公司长期来看就会有好价格。比如我认为最美的机械板块女人就是户东重机,那么无论如何我都认为200元会成为她的一个新的底部。那么什 ...



引自但斌博客《好看得久远 我们就永远不会倦怠》访谈有如下对话,


张志雄:你们在什么情况下卖出一只股票?

但斌:真正的好企业是非卖品。但通常企业都有生命周期,在其经营开始转坏或者股价已经极度高估的情况下,需要卖出股票。注意我说的是极度高估时,我们才会卖出股票。如果股价稍微有些溢价,我们不会卖出,因为用便宜的价格再买一家逊色的公司对我们而言没有吸引力。

张志雄:巴菲特在上世纪60年代末解散自己的基金离开市场,因为他判断股市总体已经绝对高估。假设A股在2008年或者2010年处于绝对高估,你们如何操作?

但斌: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们绝对是卖出股票。不过内地股市泡沫来得没有那么快,至少十年后才会出现这种情况。看内地大多数企业,比如万科,其总市值目前才300多亿元人民币,而香港一些大型地产公司市值都在数千亿港元。就中国如此庞大的市场以及十五年左右的经济快速成长期而言,万科市值最终达到三、五千亿人民币是很正常的。2008年和2010年万科还达不到这个规模,需要十到十五年的时间。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 天

发表于 2007-8-11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均线多头 于 2007-8-10 15:00 发表


永恒的真理:价值投资就是坚持“真善美”
真善美转换为股市,就是坚持好公司长期来看就会有好价格。比如我认为最美的机械板块女人就是户东重机,那么无论如何我都认为200元会成为她的一个新的底部。那么什 ...


引用但斌博客中的一篇新文章,

    “目前A股市场PE已经在高位了,关于“留”还是“出”这个矛盾不可遏制地困扰每一个股民,甚至许多所谓的“价值投资“者。其实这个问题这样来看,巴老素来以长期持股进行获利,难道在他长期持有的股票期间就没出现过市场益价过高的情况,如果一旦溢价过高巴老就出股票,我看巴老的价值投资估计也就不可取得今天如此辉煌的业绩了。

巴老曾经说过“利润有时候来自对朋友的愚忠”,如果没有一定的忠诚度和耐心,怎么会有人陪同万科从一个一亿
市值都不到的小公司成长到2000多亿市值的巨无霸呢?此外,我理解在巴老看来,市场其实除了提供便宜的股票的
功能外,别无大用。也就是说,其实在他眼中,市场价格在他买入之后,并不存在。在他眼中,所购买的股票的收
益是这个公司以净利润和成长性、以及预期持有的年限合理测算出来的合理估值的增长,市场带来的超额利润就像
一个情绪的符号并无实际意义,只要这个企业每年的复合增长率能达到他预期的速度它老人家就大致会继续持有,
而不去管这个公司的股票价格价格在天上还是在地下(他老人家有保险公司源源不断地为他提供弹药,如果股票价格
在地下,他老人家只会乐得合不拢嘴地大笔买入)。

因此,虽然目前市场确实给很多长期持有者一个大大的溢价红包,在这个引诱面前,我们更应该清楚地知道,我们要挣的不是溢价所带来的超额100%或者500%的回报,我们要挣的是伴随一个伟大的企业成长所带来的10倍、100倍甚至是1000倍的利润,因此,我们需要坚定地持有下去(当然,购入时价格过高,缺乏安全边际的投资者可能在初期会承受很大的下跌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其实假设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当你以12元的合理价位买入招商银行后,其跌到8元,这时难道你就应该卖出吗?我想答案也是否定的。(这个折价罚款单也只是一个情绪的符号,当你接受这个符号而卖出时也就使这个折价罚单成为了现实)。一句话说白了,找一个好企业不容易,既然确信自己找到了,就好好地拿着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 天

发表于 2007-8-11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律·价值投资
沪深风雨起苍黄,亿万雄师进股市。
牛现熊遁今胜昔,天翻地覆收而益。
宜将剩勇追龙头,不可急功求近利。
天若有情天亦老,投资正道是价值。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2-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1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

市盈率10,每年利润增长20%的股票和市盈率50每年利润增长100%的股票哪个更好,请均线老师赐教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1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里我想问问各位价值投资的大大,有哪些比较好的价值投资经典值得看,作为一个入门者我觉得自己当前最需要的就是学习吸收,所以请各位不吝赐教,这里先谢了。我看过《炒股的智慧》《证券分析》《巴菲特如何选择超级明星股》《怎样选择成长股》《如何阅读三张表》《格雷厄姆论价值投资》《成功投资One Up On Wall Street》《聪明的投资人》和一些技术分析的书,其中感觉触动感悟比较大的是《炒股的智慧》》《成功投资One Up On Wall Street》《聪明的投资人》,而对于《证券分析》《怎样选择成长股》前面觉得看的太吃力了,有点啃不动的感觉,后面总觉得不是适合自己,看了也没什么感觉。老巴的东西感觉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1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价值发现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1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不是旧时行履处 于 2007-8-11 20:42 发表
市盈率10,每年利润增长20%的股票和市盈率50每年利润增长100%的股票哪个更好,请均线老师赐教

我认为前者更好,首先100%的利润增长很难维持而再提升的难度相应也更大,所以确定性上就打了折扣。而市盈率10本身就给了一定的安全边际,加上成长的确定性和可上升空间,所以我会选择前者。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11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为了“知己”,我自以为对自己做了很多很深的认知,也看到了自己的缺陷和优势。可是我想,对于不断发展的社会,只停留在固有的认知上是不够的,如果找到一些载体,想来是能够获得更好的弥补和更多的认知的。
  
  对于股市,在“知己”同时必须“知彼”,或者每个人的理解各不相同,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为自己所用。我把股市的认知划为两块:第一是对公司的认知,第二是对参与者的认知。
  
  对于公司的认知,我就借费雪对风险类型的分类把公司分为三类:
  一类:根基稳固的大型公司;
  二类:有机构可以弥补其能力不足的高风险成长型公司;
  三类:经营成功,获利很可观,但经营失败将损失惨重的小公司。
  
  对于参与者的认知,那是来自于一些自以为是的理解,我分为四类:
  一类:市场总是错的:虽然这是索罗斯之语,但我觉得和格雷厄姆的市场先生如出一辙。这类人坚定地认为:价格不等于价值。他们是利用市场的错误获利,或者说他们是用价值来评估人性。
  二类:市场有效理论:市场总是对的,价格就等于价值。他们是用人性评估价值,利用消息获利。
  三、纯技术派:价格和价值对他们都没有实质意义,他们乐此不疲的用“系统”去捕捉人性的波动周期,用人性评估人性,利用人性的善变获利。
  四类:盲目的跟风大众
  
  仔细想来,似乎一类和三类都是在利用人性获利,可是在过程中,对人性的评估,他们应用的尺度和标准却截然不同,前者是用价值,后者用的则是人性。
  
  价值,在一定时期里相对稳定;而人性,却有着与生俱来的善变。由此,也就注定了一类人价值投资的稳健,同样,三类人也无法摆脱操作中躁动和频繁交易的宿命。
  
  当我带着这样的思想对自己的投资做分析和决策的时候,我就多了一份淡定从容,少了一份浮躁张狂。
  
工具箱  

【 · 原创:采灵  2007-08-01 11:53 】    
  “假如有一天西格尔的读者被广泛地模仿,那么这种谨慎的哲学什么时候会自我毁灭?”
  ——西格尔的老师保罗.萨缪尔森之语
  
  真是一语中的,这就是我对学习大师的恐惧、不安、疑惑和迷茫。对于价值投资大师们的投资理念、策略、方法广为流传的时代,像我这样的小散户都在潜心学习,当我们“学业有成”的时候,真正意义上又还有多少应用价值呢? “物以稀为贵”,人人都在应用的赚钱方式何何贵之有?想以人人都在应用的赚钱方式也就是常规的赚钱方式获取超常利润就是等于不可能。如此,我们付出巨大的学习、研究还有什么意义?还不要说像我这样多疑的、叛逆的人,如果我方法不当更是迷失在那样的学习中呢?那对我自个的人生损失可是不可估量啊!如此,还不如就做指数基金投资来的简单直接。
  
  可是,那颗“不安分的心”依然蠢蠢欲动,小散户不能跑赢大盘的宿命我能改写吗?“为自我的证明”,在结局尚无定论之初,临阵脱逃在我身上怎么可能?就算将来鼻青脸肿、头破血流,我也在所不惜。
  
  当然,投资不是靠热血而是理性,我早已不再是那个热血沸腾的女孩,沸腾的热血早已在生活的狱炼中化作理性。忽然间我想到小时候练字时看到的一句格言:先于古人合,再与古人离。我就再做一回庸人,鹦鹉学舌的把这个格言化作我的价值投资学习格言吧——
  
  先于大师合,再与大师离。
  
  想到这里,我的心里顿时亮堂了起来:困惑我多年的又一个疑虑终于云消雾散了。


采灵君好:
  
  你将对股市的认知划为两块:第一是对公司的认知,第二是对参与者的认知。
  我的观点与你有点区别,我也将对股市的认知划为两块:
  
  1、对自我的认知:在这方面我承认自己有些唯心主义的东西,公司也好市场也罢都不是一个客观的存在、而是在自我认知基础上的一种主观存在,没有统一的标准只有个体的标准及个体标准的集合。我们的所思所想只要一半来源于所谓的事实而另一半来源于我们过去的认知。对自我的认知是需要学习、反思、升华等等过程来强化并变异的,这也是我们学习的目的之所在;
  
  2、对公司的认知:其实上面已提到,这里的公司是广义概念它包括独立公司、行业、公司总体及参与者等等的总合,“对公司的认知”只不过是“对自我的认知”在公司层面的反应而已。
  
  成功投资的根源在“对自我的认知”而不在所谓的卓越公司
  所以对可口可乐的投资巴菲特赚了大钱但有更多的人只赚了小钱甚至亏钱,同样的公司对不同的投资者命运是完全不同的,巴菲特的成功可以归结于有良好的自我认知。
  
  我们花很多时间学习,花很多时间泡在网络上争论探讨,就我而言这是提升自我认知的手段。

我觉得后者比较适合自己的一种认识,转过来给大家参考讨论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7-8-12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深有同感。
我现在应用的是:价值投资+趋势操作。正在实践中。愿与兄台探讨。
价值投资:以基本面来选出投资标的。
趋势操作:在其处于上升周期的强上升趋势中买入持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5-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7-8-12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当论坛上大量翻抄老外的“航空行业”不能碰的时候,罗杰斯来了,中国航空股上天了……
大多数人只围着现象打转,自以为找到了规律,不知不觉中远离了本质……
一类:市场总是错的

这话本就不对,不是因为说的人错了,而是听的人错了。正确的理解是:市场总有“犯错”的时候,而且还要带引号。
注意stonertm把这话归入了“参与者”一条,所以这个市场实际上代表着大多数的参与者,而不是字面上的市场。
用航空股来举例,就是:大多数股民跟着老外们学航空股不能碰时,市场就开始犯错了:*22*:
7月买入600591上海航空,持股中……
股价是多方合力的结果,任何绝对、割裂、否定的思维都是危险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7-8-12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博搏 GG 开始意识到财务报表分析的一些问题了。
我说过,价值分析远比技术分析难的多,不是什么简单的买入和持股。再次引用:
策略很重要,成本更重要,公司最重要。

对公司挖深后,“信息对称性”就体现出来了(XXXX在诺贝尔经济学奖论文中提到过)。
巴菲特真的就只靠市面上公开的信息吗?那只不过是知道一般的股民做不到这一点,才这么说地。
技术分析可以弥补一些信息对称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跟庄”,如此而已。
一条内幕消息远比财务分析重要的多,但如果大家都知道了,内幕就失效了。

同样的道理,大家都知道的财务分析方法同样在时间轴上失效,包括21世纪最新的、最流行的分析方法。
市场永远是对的,市场永远跑在前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8-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2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公司是稀缺的----成功的企业是用来分享的
美国一万多只股票,巴非特只要靠持有7只,获利百亿.林圆主要靠深发展,长红,矛台,五粮液,招行获利10亿.那么为什么他们能坚定的持有这些好股票,尤其当可乐从80倍回落到20倍的时候,老巴没有减仓,因为在他眼里,就没有80-20倍的差价这么简单.在他眼里,好企业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卖的,因为只要给它点时间,他就会源源不断的给你创造无穷财富.中国股市14000多只股票,我们给个百里挑一的概率,那就是只有14只值得你常年研究,跟踪.
好公司常常站在金字塔的顶端,他本身就是身体素质最好的哪个,巴费特用皇冠上的明珠来形容好公司---我们在选择好公司之前,你和其他公司作了简单的对比了吗,他是不是明珠
为什么5.30后,很多人没有能跑赢大盘,那就是因为没有买入好公司
投资要求100%的正确,大量买入很少的公司股票,本身你就是靠近了100%正确的这个真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13 18:55 , Processed in 0.042203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