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均线多头

均线多头---我的价值投资策略学习与实践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12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股潮 于 2007-7-12 13:05 发表
讲到老总的品性,大家还记得前几天中国石化老总出事吧?这类风险你如何防范,又从哪里去进行分析?即使分析了我也对你的正确性表示怀疑。


如果要长期持有,你务必要对公司老总的为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作出一个基本的判断,否则你难以下单。这个判断可能对也可能错,就要在持有过程中去体验,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对了会越持越有信心(万科),错了就在市场抛出。

巴菲特的投资中有一点我们学不会,他和持股公司的老总都是朋友,这是他长期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2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滚石老兄说得很对,问题是我们从何了解?媒体吗,现在的媒体可信度有多大?和老总面对面,先不说没有这个可能性,真做到了你能掏出几句实话。参加股东大会?你看到的全是冠冕堂皇的东西,真实的东西你能了解多少。信息严重不对称,股市里固有的现象。对此问题的解决我基本不抱任何信心。好多老总被人家吹捧成神,一出事了就开始说他是豆腐渣了。中国人走极端的毛病不改,懒得说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2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股潮兄说的是我们都处在的一个弱势地位的心理写照,要了解公司老总的品性确实很难,我也没有好的方法,除了媒体介绍和公司行为,就是个人的体验偏好了

比如天士力集团盖过一个豪华的会议中心,我认为这事反映出集团老总的性情中有浮夸的因子,就不再考虑投资天士力。许多人不以为然,其实浮夸因子会在日后许多工作影响理性的决策

许多企业成功者的成功,靠的是机遇靠的是品性,机遇不会老是眷顾,更多的是靠品性。每一个人的人生也是这样,成攻和失败,都受有品性中的某些因子的制约

中国人的品性中也有不良因子,浮燥是现代最典型的体现。生活中有,企业里有,股市也有,速来速去,速成速亡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2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股潮 于 2007-7-12 11:44 发表
笑书神老兄不要发火,这种现象我经常遇到。很难讲是怎么回事?有些路演是事先安排好的,所以一般很难看到他回答你的问题。有的则是导播把问题归纳了,有些则是问题太多,刷屏后主持人和贵宾看不到。先不急着下结 ...



发火还说不上,其实我对国企的体制和管理人员还是比较了解的,但我对盐湖集团的做法的感受应该说出来,让大家有所了解.

0792本来确实是一只好股,但盐湖集团避而不谈核心问题,连提问都要删掉的做法,实在是心中有鬼,对0792的前途再多三分担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6-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2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滚石玩家 于 2007-7-12 14:37 发表
股潮兄说的是我们都处在的一个弱势地位的心理写照,要了解公司老总的品性确实很难,我也没有好的方法,除了媒体介绍和公司行为,就是个人的体验偏好了

比如天士力集团盖过一个豪华的会议中心,我认为这事反映出集 ...

:*19*: ,老兄你是有层次、进境界的人。佩服!现在最糟糕的就是体现在各个方面的浮躁,这是阻碍我们走向成功的最大“因子”(借用老兄的词汇,呵呵)。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2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谦逊而坚韧:“第5级经理人”的启示

“第5级经理人”是柯林斯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他用一个金字塔型的结构描述了第5级经理人与其他管理者的不同。他认为,这些人不事张扬,默默无闻,“都不爱抛头露面,但同时又表现出不惜一切要使公司走向卓越的坚定意志”。

第5级经理人:将个人的谦逊品质和职业化的坚定意志相结合,建立持续的卓越业绩

第4级经理人:全身心投入、执着追求清晰可见,催人奋发的远景,向更高业绩标准努力

第3级经理人:组织人力和资源,高效地朝既定目标前进

第2级经理人:为实现集体目标贡献个人才智,与团队成员通力合作

第1级经理人:用自己的智慧、知识、技能和良好的工作作风,做出巨大的贡献

柯林斯指出,第5级经理人与第4级经理人的区别在于,他们最关心的是事业、运动、使命和工作,而不是自己。“他们抛开自我的需要,投身到建立卓越公司的宏伟目标中。他们人不是没有自我或自身利益,实际上他们个个都胸怀大志——但是他们的雄心壮志都是将公司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不是首先考虑自己的利益。”

在柯林斯的著作中,他提出了谦逊加意志等于第5级经理人的公式。同时他认为,这些人往往具有双重人格:平和而执着,谦逊而无畏。他用林肯、史密斯、莫克勒等人为例,指出在他们“谦虚、羞涩的个性和笨拙的举止”后面,往往有着钢铁般的坚强的意志力量;在他们温和的外表下往往“隐藏着一种内在的强烈的情感,一种尽可能追求完美的献身精神”。

柯林斯认为,第5级经理人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他们永远会寻找比自己更优秀的人,并且非常乐于看到别人的成功。他们是一群永远愿意为别人铺上红地毯的人。这些体现了他们具有的一项关键品质:“公司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公司的成功高于个人的财富和名誉。他们希望看到公司在下一代经理人的领导下取得更大成功。哪怕大多数人都不会知道,没有他们的努力就没有公司今天的成功,他们也甘之如饴。”

相反,在那些没有从优秀成长为卓越的3/4的对照公司中,柯林斯发现有的经理人为他们的接班人留下了隐患,或选择无能的接班人,或两种情况都有。

柯林斯为什么对谦虚的品质特别看重?因为在他研究的那些毁灭或者持续平庸的公司中,至少有2/3出现过自我意识过于强大的领导。他指出,与对照公司领导人以自我为中心的领导风格相反,实现跨越的公司的领袖从不谈论自己。在采访他们时,他们常常乐于谈论公司和其他经理所做的贡献,但当被要求谈谈他们自己时,他们经常会说:“我不希望让人觉得我是个重要人物。”或者说: “公司里有很多人比我更能胜任这项工作。” 这并不是他们虚伪的谦虚,因为无论是与他们共事的人,还是写文章报道他们的人都不断地使用诸如“安静、谦逊、平和、沉默寡言、羞层、和蔼、温顺、不爱抛头露面、不惹眼、不自以为是”等词来形容他们。

为了形象地说明第5级经理人的谦逊的品质,柯林斯用了“窗口与镜子”的模式来表示。他告诉我们,在一切顺利的时候,第5级经理人向窗外看,把功劳归于自身以外的因素,如果没有特定的人或者事件,他们就把功劳归于运气。同时,如果事情不顺利,他们就会朝镜子里看,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埋怨运气。与谦逊同样重要的品质是永不放弃的意志。柯林斯认为,第5级经理人往往会被创造业绩的渴望所驱动,所感染,他们是一群为理想而愿意献身的人。只要能够使公司走向卓越,“他们会卖掉厂房或者解雇自己的 兄弟”。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2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万科总是让我赚钱"

2004年,我遇到一个许久未见的股友,我问他手里还有什么,他说其它都跑了,就买了万科放着。我感到很奇怪,问他万科有什么好,他说其它股票都输了,买了几次万科都还赢钱,就放在那里算了

当时他的话没引起我的思索,因为他没有房产要涨的所有概念,他信的过的就是这个企业

后来我知道他对了(不知道是否持有至今),他凭的是一种感觉,他感觉公司管理层不错,能促使股票比别的股票跑的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2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均线多头 于 2007-7-10 18:36 发表



这种行业,提价应该是很难的吧,现在连兰州牛肉面涨价都弄的菲菲扬扬的.何况作为中西部地区的陕西,想涨价,应该也是难上加难吧


数字电视实行是趋势
看新闻南京2008年1月1日停播模拟电视
7月份已经关闭了8个模拟频道
而涨价的价格是听证会的结果
应该有一定可信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3-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 天

发表于 2007-7-12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谁曾经跑去过上市公司作过调研的?  能否在后面增加这方面的实质内容。

现在,感觉太多所谓的网络调研报告了, 但是,不知道他们实质上的水分有多少, 比如,600227 , 林园去的时候才知道他是第一个跑到那个公司作调研的,那么,以前所出来的调研都是办公室里“纸上谈兵“ 画出来的。  现在, 不少股票的出货手段之一也是调研报告。 所以, 很难把握。

目前, 今年看来, 上市公司都业绩大增势头是肯定的了。因为交叉持股的缘故, 如下面一段资料:


5月30日至6月4日跌幅超过30%的个股有15家,在20%-30%之间的有30家,在10%-20%之间的有25家,在0%-10%之间的有8家,仅一只个股出现上涨;但是在6月20日至7月5日的第二次调整中,跌幅超过30%的个股多达33家,跌幅在20%-30%之间的也有46家之多。经过7月6日市场强劲反弹之后,6月20日以来跌幅超过30%的个股仍有9只,分别为*ST浪莎(-38.14%)、鲁泰A(-37.47%)、汕电力A(-36.29%)、柳钢股份(-35.08%)、深天地A(-34.44%)、ST松辽(-32.53%)、美的电器(-32.31%)、江西长运(-30.76%)和大杨创世(-30.49%)。
  截至7月6日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这80只被重创的绩优蓝筹股平均市盈率仅为18倍。其中,动态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个股有29只,在20-30倍之间的有31只,在30倍以上的仅20只。动态市盈率在15倍以下的个股分别是*ST浪莎(1.27倍)、岁宝热电(8.29倍)、园城股份(8.91倍)、大连热电(11.43倍)、大杨创世(11.54倍)、浦东建设(11.85倍)、凯诺科技(12.67倍)、广州控股(12.87倍)、沧州大化(13.09倍)和ST松辽(14.67倍)。
  从业绩来看,该80余只被"错杀"的绩优蓝筹股2007年一季度每股收益均超了0.1元。其中,每股收益超0.2元的有17家,每股收益在0.1元至0.2元之间的有64家。其中,超过0.3元的个股分别是*ST浪莎、岁宝热电、吉林敖东、辽宁成大、中工国际、上电股份、园城股份、绵世股份和佛山照明。另外,还有21家发布了中期业绩预告,预增16家、预盈5家,其中预增超过100%的个股分别是吉林敖东、新乡化纤、美的电器、绵世股份、辽通化工、宝新能源和沈阳化工,增幅分别为500%、450%、150%、150%、140%、100%、100%。

单单看数据,居然还有那么多非常低的动态市盈率的个股有,在20倍以下29只 :

可是,能值得介入值得长期持有的能有几个, 过一两年,没有股票卖了, 还不都大多被打回原型 ,   好股,好价,好边际,  目前,极为难以找到,  但是, 也不能说明天股市就垮下来了。 继续上涨是趋势,技术分析是吃香的时候。  

刚刚学习的  我没来得及 赶上好价, 只好继续打新股和偷偷摸摸的小量 做做。  多少, 有点无奈。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2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学习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2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安现在很热,应该是热门股。按照均线多头兄的标准可能有好股但不是好价的嫌疑。以前我对平安也是这个观点:是好股但不是好价。但是上周末仔细算算帐,感觉上周70元的平安还不算贵。平安是非周期的成长股应该没有太大争议,今后10年每年20~25%的成长也不算离谱。关键是07,08年这2年的成长能不能达到每年80%,过去觉得过于乐观,但是从目前的机构报告看,达到这个速度也是存在可能的。如果上述前提都达到了,2年的安全边际在65元左右(按08年50倍的PE),10年的安全边际在90元,10年后PE假设25。
因此70元的平安不算贵,如果你认为08年下半年牛市会结束,在08年上半年可以高抛一部分,回避一下PE降到30倍带来的风险。(对应股价93元)。如果你号称是地道的长期价值投资者不怕电梯,拿着也行,或许真的有黄金10年呢?10年后即使是熊市平安的股价也在500元(假设PE=25)。
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对平安的成长前2年80%,后8年25%的信心的基础上,没有绝对的必然性。但是不论投机还是投资,我们其实都是在交易我们对事务的认知,以及对认知的信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2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保险类的股票估值与其他股票不同,属于精细财务计算。更详细的我稍后贴上来供大家参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2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保险类股票的特殊性在于,市盈率基本不能与股价挂钩。寿险公司由于经营的特别性,其收入和支出难以在时间上直接配比,因此需要通过精算的方法来计算其收益和公司价值。“对于保 险公司而言,由于当期利润实际并不准确,因此,用市盈率衡量保险公司股价不太适合。”专业人士一致认为。保险公司的绝对估值方法主要有内含价值(EV)和评估价值(AV)。

  保险的特点是负债经营。保险保单一般都是20年期、30年期的,每张保单当年盈利可能只是它多年复利的冰山一角。需要把当年新业务价值乘以一个新业务的倍数,才是其真正盈利的情况,但这必须通过若干数据模型和假设来计算。

  判断保险类股票的价值,更多地是看它的新业务价值、新业务价值乘数、评估价值和内含价值(见估值公式)。其中,一年新业务的价值代表了以精算方法估算的、在一年里售出的人寿保险新业务所产生的经济价值。内含价值是基于一组关于未来经验的假设,以精算方法估算的一家保险公司的经济价值,它不包含未来新业务所贡献的价值。

  评估价值是将内含价值加上一年新业务价值与某个乘数的积,这个乘数的作用是把未来无限年限的新业务价值贴现到现在。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这是一种评估新增业务价值的合适方法。

  内含价值和一年新业务价值报告能够从两个方面为投资者提供有用的信息。第一,公司有效业务的价值代表了按照所采用假设,预期未来产生的可分配利润总额的贴现价值;第二,一年新业务价值提供了对于由新业务活动为投资者所创造的价值的一个指标,从而也提供了公司业务潜力的一个指标。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2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的这个我知道,但是这个估值方法究竟有多大准确度呢?几个月前国外一些精算专家纷纷调低平安的估值,现在又纷纷调高。不知道这些专家的行为这算不算精确的错误?牛市PE高些能到70~80,熊市PE低些,低到10~20。我想对于保险股也不会例外太多吧,这是不是模糊的正确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2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钾肥,我来说一句

大家看看它的年报:全公司一共有多少大学毕业的?这样的公司在中国非常非常罕见啊!也就是靠了盐湖......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9-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3 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安近排真是很热,看到证券时报的股评,真是垃圾,市场暴跌,平安一直升,就集体推荐买入,如果现在就买入和炒故事没有分别,我用前面那个excel表计算过,35元-43元之间应该有安全边际。平安现在PE是98.04,增长是全年估是70%,peg>1。70%的年增长率决不能持久。我不是说平安不好,我自己都持有平安,但极少,但觉得现在买入高估了。我觉得我要做的就是等,可能是3年,5年,10年。引用老巴的一句话:1.不要亏损,2.记住第一条。我的理解是:我宁愿不赚平安的钱,我都不要买一个PE是98倍的平安,不买平安我可以再研究其他企业。
只是我个人的小小观点,希望批评指点。

[ 本帖最后由 ambrose 于 2007-7-13 03:07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3 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人自以为是做价值投资,但骨子里实际还是投机。追逐热门故就是一例。短期热门股实际上就是一个价值快速高估的过程,如果再用价值投资的策略参与其中,无疑与价值投资的理念南辕北辙。
参与人数 1奖励 +5 时间 理由
股潮 + 5 2007-7-13 05:45 论坛有你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3 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df953 于 2007-7-12 23:20 发表
大家看看它的年报:全公司一共有多少大学毕业的?这样的公司在中国非常非常罕见啊!也就是靠了盐湖......

哈哈,正好印证了那句话:傻瓜也能管理的企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3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mbrose 于 2007-7-13 02:54 发表
平安近排真是很热,看到证券时报的股评,真是垃圾,市场暴跌,平安一直升,就集体推荐买入,如果现在就买入和炒故事没有分别,我用前面那个excel表计算过,35元-43元之间应该有安全边际。平安现在PE是98.04,增 ...


很愿意同拿数据说话的朋友讨论问题,因为我是学理科出身的,习气就是习惯用数据和逻辑支撑论点。我和你计算平安的安全边际其实用的是同一个表格,区别仅仅在于对平安07,08年的增长率的取值。我的假设前提是着2年平安保持80%的复合增长率,则70元的平安就有安全边际。至于这2年80%的复合增长率是否是合理,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或许是小概率事件,但是绝对不是不可能事件,有的机构报告也看到08年的每股业绩是3.5元,这就是80%的增长率的结果,和不合理?不知道。我想招行中报的100%增长率也是令大多数分析师掉眼镜的事。从哲学角度讲,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精确计算未来的公式,价值投资的估值也是如此,从来不存在绝对必然性,但是它能告诉你大概的合理区间,所以才会有防范风险的打折的安全边际。2年80%或许包含了过于乐观风险,但是如果发生,而且平安以后8年保持25%的成长,3年后30倍PE的平安对应的是90元。40元的平安或许永远也看不到了,对于平安这种股票以及十分希望投资平安的人来说,高估是风险,踏空也是风险。

对那些喜欢把投资、投机挂在嘴上贴标签的朋友说一句:做任何事情都要清楚自己在干什么,知道自己的取舍逻辑,明白自己行为最坏和最好的结果是什么,然后问自己愿不愿意、有没有能力为此结果负责就可以了。这是一条涵盖投资、投机的基本逻辑,也是日常行为取舍的基本逻辑。仅把自己归纳为投资者或者投机者都赚不了钱,只有行为与事物最后的结果符合才能赚钱。所以读熟孙子兵法的极多,但是赵括一类的绝对多过韩信一类,千古名将只有那么几个。
对于能在这个市场上长期稳定盈利的人,不论是投资者还是投机者,我都是长存敬畏之心的,因为成功只属于知行合一的人,这样的人永远是极少数。
??

[ 本帖最后由 无作自成 于 2007-7-13 14:30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3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也曾沉溺于股市,最终大败而归。其后他说了一段极其感慨的话,谁还记得他说了什么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13 01:03 , Processed in 0.047052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