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lsh 发表于 2007-4-18 16:58

招商银行-精彩才刚开始

edward00000 发表于 2007-4-18 17:44

香港 (XFN-ASIA) - 摩根大通發表報告, 指招商銀行(3968.HK)去年業優於該行預期, 決定調高H股07年及08年盈利預測10%及11%, 重申「增持」投資評級, 目標價調高3%至22.3港元。 摩通表示, 招行去年業績理想, 主要是去年下半年淨息差擴大及效能率提升所致, 淨利息差全年上升3點子至2.72%, 而去年下半年更升31點子, 而信用卡亦帶來理想收益擴展。 該行預期, 招行今年首季將有非常強勁增長, 包括預料信貸增長逾20%, 手續費收入料幾近倍增、信貸成本及有效稅率減低等。 據Thomson First Call綜合18家證券商預測, 招行今年純利預料為84.88億人民幣。 twl/ec AFN

edward00000 发表于 2007-4-18 18:02

【大行言論】BNP調高招行目標價至26.5元,美林籲調整才低吸
  2007/04/18 16:38
  財華社香港新聞中心。
  招商銀行(3968-HK)剛公布去年淨利潤升81%較市場預期為佳,多家投行紛紛上調其目標價及盈利預測。
  其中,BNP對其最為看好,目標價升至26.5元;該行認為,其零售銀行業務強勁增長趨勢將可持續,故上調其07年盈利預測23%。
  花旗指出,其現價反映招行的預測08年市盈率為20.4倍,市賬率4.3倍,屬合理水平,因預測其06-09年淨利潤年複合增長率達到31%,其零售銀行業務優勢將可支持該股維持長線增長;花旗並預測招行07年及08年淨利潤分別上升55%及27%,當中不包括減稅因素。
  美林認為招行為中資銀行股的首選,因其盈利能力正改善,加上其出的零售銀行及信用卡業務,不過,美林認為招行過去7個交易日已升24%,短期有調整壓力,故建議投資者待該股調整時才趁低吸納,作長線持有。
  
  以下為各家投行對招商銀行的新(舊)目標價/評級/盈利預測調整。
  花旗/目標價22.6元(19.65元)/買入/調高07年及08年盈利預測33%及14%。
  大摩/目標價20.29元(17.92元)/持有/分別調高07年及08年每股盈利預測6%及7%。
  BNP/目標價26.5元(22元)/買入/--。
  美林/目標價23.8元(19.19元)/買入/07-09年盈利預測調升7-8%。
  瑞銀/目標價23.2元(20.2元)/買入/07年盈利料增59%。
  摩通/目標價22.3元(升3%)/增持/07-08年每股盈利預測調升最多11%。
  

数字研究 发表于 2007-4-18 18:16

不错.既然大家都看好.我们再次缓慢调整头寸.建仓招商银行!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4-18 22:45

转帖

招商银行的价值谁来发现!

1,基金积极减持招商银行,是他们做对了吗?

2,央行可能在近期加息,对银行股是利空吗?

3,年报和季报的大幅增长只是借利好出货吗?

4,招商银行07年会一直默默的忍受这孤独吗?

5,中国的高速增长和本币升值会影响招行吗?

6,我们是在炒招行的股价还是理性的投资呢?

1,基金是否做对了,让我们看看这些所谓专家的理财本领:5年熊市,我们不要说战胜市场,能够获得和市场一样跌幅的基金有几只?

屈指可数。在欧美的股市中90%的基金不能获得超过市场的收益,9%的指数基金获得了和大盘一样的收益,1%的基金今年是明星,明年就无人问津。难道我们的基金经理就是天才?答案是否定的。从概率论上来说,所有参加马拉松的选手都能赢得冠军,但是结果却是唯一的一人而已。因此,50年来跑赢道指的就只有巴菲特一人。所以,那些拿着股民的钱号称专家的理财“高手”,也只是参加马拉松的一人而已,你无从得知谁会最后获胜。结果是基金每天的买进卖出只是再浪费股民的钱。

2,大家都在担心央行调控对银行的利空,我们来看下面的一些情况,在说说结论。一个国家是否加息与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息息相关怎样情况下才会加息呢?有如下几点前提:1,CPI的增长超出央行的预期目标,或是比一年期存款利息高。2,由于流动性的泛滥导致相关资产的升值,使得国家重置成本高企。3,固定资产投资速度过快,使得GDP增速过热。所有这些因素都可能采取加息,但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里的深层次原因。一个国家的崛起,一个国家经济的增长通常跟随着的就是加息,而且结果就是越加息,股市越上升。这是因为股票反应的事公司的质量,当公司的经营状况随着国家高速成长是,股市是不会理睬加息的。加息只能说明经济的高速发展,增强投资者的信心。纵观全球股市,所有的加息对应的就是股市上升,而减息则是股市下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中国历次减息并没有使股市走牛,而美国的历次加息也没有使股市走熊,就算有911股市依旧上涨。所以那些加息是利空的言论对理性的投资者而言更多的应该是利好。大家可以看到去年的两次加息,3次提高存款准备金利率反而使得招行的存贷差进一步扩大,利润大大增加,所以面对加息,我们甚至可以高呼,让加息来的更多些吧。

3,招行的靓丽年报和季度预告并没有促其上涨,而是促其下跌,我们怎样看呢?其一,招行的增长的可持续的,07年更是强劲的。其二,短期的涨涨跌跌可以改变招行的业绩增长吗?当然不能。面对中国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局面,作为百业之母的银行怎么可能落下呢?相对于招行07年可以达到的业绩,目前的股价都是低估的。本--给雷厄姆说过股市短期看是投票机,长期看是称重机。因此作为一个投资者,只要公司的增长是确定的,那么自己的持股心态也该是确定的。

4,记得在06年,招行默默无闻的大半年,没有什么人关注它,提起他,但是自从它在香港上市,国外的机构却对它青睐有加,股价节节攀升,国内的机构恍然大悟似的大力买进,招行终于开始发力。这是为什么,难道没有境外机构我们就不能发现它的价值吗?很遗憾从目前看,是的。原因就是,那些境外机构知道一个国家崛起时,它的银行是最有魅力的。知道美国运通和花旗集团的投资者知道它们成功的原因吗?运通是全美最大信用卡发卡行,个人业务占据公司盈利的75%;而花旗则是通过混业经营和中间业务取得了高速成长招行目前的状况更像美国运通的少年时期,是中国的运通。当年巴菲特在运通公司总经理陷入原油买卖危机是果断买入,成就了他的辉煌。因为他发现,由于丑闻而陷入低迷的美国运通公司股价并没有影响美国人使用它的决心,大家还是用它来旅游,购物,打的,付费,等等,难道这样的公司股价会一直默默无闻吗?不会!!事实证明老巴的眼光。今天当你拥有了一家占据中国信用卡三分江山的招行时,你会为了它一时的涨涨跌跌而难过吗,你该庆幸自己已经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笔巨额的财富。

5,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和本币升值的过程中,巨大的全球流动资金汇聚中国,它们不但要分享中国的经济还要分享资本的利差所得为缓解流动性而无奈的加息只能吸引更多的全球资金通过各种途径流入中国。如果掌管着这些上百亿美元的资金既能获得每年5%的稳定利差收益+3%的利息收入(还在加高),或者投入中国的股市分享牛市的成果,都是它们所盼望的。对于它们而言,一个稳定持续增长的招行,一个可以方便买入卖出的流通盘,绝对是人参果阿。

6,那些希望每天涨停的人,或是希望在招行上获得短期暴利的人,无疑是在参与赌博,谁也不知道明天的股价是涨还是跌,但是,当你理性的看待招行,理性的看待投资的时候,那你离成功已经不远了。

仅以此帖献给那些真正理解投资理解招行的投资者们。

azure1102 发表于 2007-4-18 23:13

楼上的帖子不无道理!

jwmei0039 发表于 2007-4-18 23:16

报到。

gllsh 发表于 2007-4-19 07:59

招商银行:高速成长 长期投资价值显现

2007年04月18日中财网

  伴随着上市银行业绩的逐步公布,受益于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银行股的业绩都有了大幅的增长,盈利能力也不断提高,我们认为银行股作为一种战略稀缺性资源,其具备了长期的投资价值。后市可关注个股
  招商银行(600036)作为银行中的龙头,公司坚持"效益、质量、规模协调发展"的发展战略,在保持资产规模适度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公司近日06年年报显示,每股收益0.4834元,净利润同比增长87.69%,显示出良好的成长性。二级市场上,该股缩量强势整理,后市成交量若予以配合,有望再次进入拉升阶段,密切关注。
  银行龙头 盈利能力急速增长
  截止2006年末,公司人民币存款总额占市场份额12.75%,在13家股份制银行中排名第二位;人民币储蓄存款总额占市场份额22.48%,排名第二位;人民币贷款总额占市场份额13.49%,排名第二位;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总额占市场份额18.65%,排名第一位。公司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日渐重要。06年公司零售银行非利息总收入20.97亿元,比上年增加91.07%。其中POS业务收入5.48亿元,比上年增加56.1%;代理证券交易收入2.27亿元,比上年增加383.7%,代理基金收入2.1亿元,比上年增加442%,代理保险收入0.6亿元,比上年增加115%;信用卡非利息业务收入7.4亿元,比上年增加80.7%。
  迈出战略转型新一步
  07年3月初,公司个人贷款余额突破1000亿元,仅次于工、农、中、建四大商业银行,这标志着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迈出了新的一步。个人贷款业务是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的主要收益来源,也是国内商业银行向零售银行战略转型的重点。在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业务中,个人贷款在贷款总额中的份额通常都在50%以上。招商银行个人贷款业务自1999年开始,在2004年末达到500亿元后,仅用2年时间就突破了1000亿元大关。个人贷款的年均增长速度为全国平均速度的2倍。去年的增长尤其快,个贷的增量占了全国增量的12%。在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业务中,个人贷款在贷款总额中的份额通常都在50%以上。
  中间业务领先 再次拉升可期
  公司坚持"效益、质量、规模协调发展"的发展战略,在保持资产规模适度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公司近日06年年报显示,每股收益0.4834元,主营收入同比增长32.52%,净利润同比增长87.69%,显示出良好的成长性。二级市场上,该股缩量强势整理,机构洗盘迹象明显,后市成交量若予以配合,有望再次进入拉升阶段,密切关注。

gllsh 发表于 2007-4-19 08:00

招商银行:“百元”招行 指日可待

2007年04月18日中财网

  周三沪深两市大盘出现了窄幅整理的走势,盘中股指的波动幅度不过1%多一点,显示出多空双方在此点位采取了谨慎的策略,短线多空力量的对比处于胶着和拉锯状态。从沪综指来看,在高位已经连续收出两个十字星,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市场需要有一呼百应的权重品种来打破这种平衡。我们认为,能够率领大盘继续攻城夺地的品种最有可能落在银行股的身上。从已经公布2006年年度业绩报告或者预告的银行股来看,银行业继续保持了较快速度的增长,上市公司的业绩也出现同步的快速增长,如兴业银行06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0%以上、招商银行2006年净利润增长更是高达87.69%。同时,银行股在沪深300指数中占据的权重也是相当大的,对指数有较大影响。因此,我们认为银行股是后市引领大盘步入疯狂阶段的最佳领涨板块,建议投资者朋友们重点关注其中的龙头品种:招商银行(600036)。
  首先,成长蓝筹、"百元"招行不是梦。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大背景下,上市银行面临人民币稳步长期升值、企业盈利能力提升等外部利好环境因素,贷款增长、投资收益提高、成本降低、不良贷款降低等方面因素将推动上市银行盈利水平持续提高。因此,我们认为未来上市银行的持续增长是值得期待的。这其中可以重点关注招商银行(600036),公司作为股份制银行中的领头羊,具有业务领先、营收增长稳健、营运效率优良,在吸引并维持零售客户上表现突出等竞争优势。招商银行是中小商业银行龙头,也是行业内普遍认可管理最规范的银行。招商银行净资产收益率一直在上升,已跻身世界银行150强,被英国《银行家》杂志评为中国最有竞争力的银行。截止今年3月7日,招商银行个人贷款余额突破1000亿元,仅次于工、农、中、建四大商业银行。我们知道,个人贷款业务是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的主要收益来源。而招商银行个人贷款业务自1999年开始,在2004年末达到500亿元后,仅用2年时间就突破了1000亿元大关。这有利于促进公司未来业绩的进一步增长。同时,公司在中国拥有优秀并不断高速发展的信用卡业务,到2006年12月25日,招行已实现信用卡累计发卡1000万张,已超过中国内地国际标准信用卡总份额的三分之一。同时其双币种信用卡在深圳地区的发卡量突破100万张大关,成为深圳唯一的信用卡发卡量超百万的银行。目前,该行信用卡占据了深圳地区5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一成就再一次显示了招行信用卡的领导品牌地位。根据公司已经公布的06年度业绩显示,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达到87.69%,充分显示了其高成长的蓝筹风范。展望2007及2008年,预期招商银行贷款增速持续高于行业平均,有望分别达20%和19.2%。而且,招行的个人银行及公司中间业务正成为重要的收入增长点,预期招行的非利息收入增长快于净利息收入增长,未来3年非利息收入复合增长率将达40%。考虑新所得税税率的实施,预计公司2007年和2008年每股收益有望达到0.75元和1.22元。按照目前其20元左右的股价看,后市具备较大的上涨空间。
  其次,受益两税合一、业绩高速增长的强力驱动轮。"两税合一"政策将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依据以前的税收规定,内外资银行的所得税税率相差较大。外资银行所得税税率15%,再加上其它一些税收优惠,外资银行的实际所得税率要低于15%。而内资银行的所得税税率为33%,再加上其他一些因素,实际所得税税率远远高于33%。两税合并的初衷就是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新法案的实施将大大降低金融企业的实际所得税率。另外,银行营业税的降低直至取消也会是未来银行税制改革的重点。根据测算,银行营业税税率每降低1个百分点,上市商业银行的净利润将提高3-5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国有商业银行在改制过程中已经享受过一些税收优惠,因此所得税改革给股份制商业银行带来的有利影响要大于给国有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新的"两税合一政策"将对金融股,尤其是银行股带来实实在在的利好。而招商银行正是实实在在受益该项法案的企业之一。目前,内资银行所得税率基本在33%左右,营业税为5%,还有附加一些杂税。现高税负状况有望重大改革,"两税合一"已启动(初定调整至25%)。另外,草案还将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收入等规定为"免税收入",取消内资企业实行的计税工资制度,对企业真实合理工资支出实行据实扣除。预计未来所得税仍将进一步减少,相应地成为公司的增长业绩。实际上在公司2006年度的业绩中,已经体现了减税带来的业绩增长贡献。招商银行于2007年4月9日收到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有关通知文件,公司2006年计税工资税前扣除事项得到批准,为此公司可少交所得税约9.05亿元。由此可见,未来新的税收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业绩。
  二级市场上,该股作为蓝筹品种一直是基金重仓持有的对象,股价也在本轮牛市中创出了复权价的历史新高。从短期走势看,该股经过连续两个交易日的回落,较好地修正了超买的技术指标。目前股价受到5日均线的支撑,后市有望展开新一轮拉升行情,建议投资者中线重点招商银行(600036)这样一家价值型蓝筹股。

gllsh 发表于 2007-4-19 08:02

招商银行:最具有投资价值的金融龙头

2007年04月18日中财网

  今日大盘走势怪异,惊魂一跳已经成为常态,市场再以天量显示出承接的有力,单日反转已司空见惯。上证指数两度下跌,又两度被拉升起来,最后以上涨0.53点收盘。深圳成分指数走势稍强,运行趋势与上证指数类似。指数方面,上证综指开盘3614.68点,最高3623.87点,最低3564.23点,报收3611.87点,上涨0.53点,成交约1686亿;深成指开盘10329.20点,最高10445.53点,最低10152.42点,收盘10401.62点,上涨112.62点,成交1006亿,近八成个股上涨。
  整体来看,个股呈现普涨格局,市场热点全面开花,盘面表现较强的板块是电力、环保、军工概念、煤炭、钢铁等,跌幅居前的是金融板块、船舶制造、感光材料等。有色金属中,吉恩镍业、锌业股份、锡业股份涨幅居前;金融行业中各银行股仍然全线下跌,其中招商银行跌2.2%,不过其下跌动能已经不足;地产股票中深达声、成都建投、浙江东日等涨停。
  消息面上,相对平静,今日银轮股份(002126)、新民科技(002127)、露天煤业(002128)于4月18日在中小企业板上市。之前央行已连续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同时还采取了利率手段来控制金融体系的流动性,不过对目前的资本市场都没有造成实质性影响。我们仍然认为,即使此次仍采取加息等宏观调控政策,依旧不会对以A股为代表的资本市场带来实质性影响。因为紧缩流动性或造成市场短期调整,但是居民资产重新配置是央行无法控制的。因此每一次加息或提高准备金率,导致的大盘调整都可能成为累积风险的释放,有利于股市的健康运行,该调控手段短期内对以招商银行为代表的银行股为不会造成太大冲击。
  虽然昨日蓝筹股群体的调整一度影响了大盘运行,但由于市场资金仍非常充裕,市场整体活跃趋势没有改变。蓝筹股的集体调整反而给各种概念股、低价股留出了表现空间,即使是在指数快速下跌的过程中,市场中上涨的个股家数也要略多于下跌个股。收盘时沪深两市涨停个股更是超过60家,在市场巨大的赚钱效应支持下,活跃的交投也使得市场成交不断攀升,昨日深圳市场首次突破了1000亿的成交水平。目前市场处于强势格局,短线回调给场外资金提供了介入机会。第一季度经济增长数据将定于本周四公布,在宏观数据披露前的敏感时期,由于担心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宏观紧缩政策可能出台,这给市场中机构投资者持股心态带来较大压力。另外,伴随着股指快速上涨至3600点,在宏观紧缩政策、市场恐高效应等的积累下,前期涨幅较大的个股获利回吐导致盘中的宽幅震荡。预计这两种效应作用下,本周市场的上涨速度可能减缓,只是难以改变上涨趋势。目前加息与提升存款准备金率警告效用大于实际。因此宏观数据公布后,市场积累风险经过有效释放反而有利于市场的稳步上行。从业绩增长预期来看,目前包括一批二线蓝筹及中小板部分高成长品种在内的个股,中长期投资价值依然非常巨大,投资者应该重点关注,坚持以价值眼光判断个股,看准长期趋势,持有才能获得较高收益。
  我们分析认为,盘面看,经过昨日震荡之后市场心态较为敏感,特别是巨量之后,这种情绪性的宣泄,依然可能通过盘中震荡来进行消化,股指短期有压力,中线向好趋势不变,只要收盘指数不低于五日均线,可继续持股,短线不必追涨。我们策略是,以价值投资的思路,从基本面出发选择股票,买入并持有到目标位。从后市看,技术上目前存在超买的迹象,股指需要一定的震荡进行修复,投资者在后市的操作中可关注有业绩支撑的个股。个股选择方面,我们认为大公司仍将是投资的主流,主要是由于大公司收益比较稳健。操作上,投资者应逢低买入业绩优秀的个股,成长性好的一二线蓝筹股以持股为主,可以考虑热点板块。行业方面可以是金融等回调比较充分的股票。
  推荐个股
  招商银行(600036):中国最好的零售银行
  招商银行近日公布2006年年报,年报显示公司06年总资产规模达到9341.02亿元,同比增长27.16%,公司存款余额7737.57亿元,同比增长21.97%,贷款余额5657.02亿元,同比增长19.81%。公司实现净利润71.07亿元,同比增长87.69%,全面摊薄每股收益0.48元,每股净资产3.75元。公司每10股派1.2元人民币(含税)。同时,公司公布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07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约87%。
  公司净利息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公司2006年净利息收入为215.08亿元,同比增长29.25%,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净手续费和佣金收入高速增长,同比增长60.42%,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也上升至10.02%。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成本收入比大幅度下降,由2005年41.17%下降至2006年的37.94%。从而导致公司营业利润增幅高达39.05%。零售银行业务发展迅速,公司净息差扩大从公司2006年各项资产构成情况来看,公司贷款占总资产比重比2005年略有下降,公司在中央银行存放款项和证券投资比重都有所上升。但公司贷款结构继续优化。2006年,公司零售贷款占客户贷款总额比重达到18.03%,比2005年提高2.35个百分点。零售存款占客户存款比重40.32%,比2005年提高2.54个百分点。贷款结构的优化和2005年两次加息的影响,公司2006年净息差上升至2.89%。
  费用控制导致净利润大幅增长。2006年,公司在H股上市之后,员工工资税前扣除的优惠政策导致有效税率大幅降低,从2005年41.74%下降到2006年的31.64%。同时,公司资产损失准备的计提力度减弱,同比仅增长1.51%。
  拨备覆盖率继续提高,不良贷款率下降。公司06年底的拨备覆盖率为135.61%,比上年提高24.57个百分点。公司不良贷款率继续下降到2.12%,公司正常类贷款所占比重上升,而次级和可疑类所占比重均有下降,公司资产质量继续改善。
  H股发行提高公司资本充足率。在2006年9月公司发行22亿股H股,实际募集资金净额203亿元港币,全部用于补充资本金,公司资本充足率得以大幅提高。因此,公司07年贷款增速依然能够保持在25%左右,业绩增长将具有充分保证。
  公司一季度业绩预增主要受到员工工资税前扣除的影响,同比增幅较大。公司目前的股价为20.21,按照07年的净资产和EPS计算,公司的市盈率和市净率分别为32倍和4.6倍。维持推荐评级。
  对此,我们对于招商银行继续维持买入评级,并提高目标价到25元,预计年底目标价30元。

gllsh 发表于 2007-4-19 11:54

招商银行厘清税务优惠政策
2007-04-19    香港文汇报

  【本报讯】招商银行[行情、资料、新闻、论坛](3968)去年受惠於税务优惠而盈利大增81.22%。日前有媒体报道指,招行董事长秦晓表示,该行员工计税工资今年仍可享受税前抵扣优惠,而08年有关优惠将因「两税合并」而取消。
  对此,招行董事会秘书兰奇指出,有关报道对秦晓的话理解并不确切。他接受本报访问时表示,招行已获有关部门批准,於2007年仍可继续该税前抵扣优惠;而2008年,因实行「两税合并」後,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开始实施,根据新税法,企业工资性支出可以实据列支,无需进行所得税纳税调整。因此,2008年以後并非取消有关优惠,而是在新税制下,企业无需经过特别申请和批准,即可沿用2006年的计税方法,预计届时招行所得税有效税率将进一步下降。

edward00000 发表于 2007-4-19 12:04

这个帖子里基本都是利好,多些不同意见就更全面了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4-19 12:41

招行年报美艳 分析师集体转向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9日 10:03 21世纪经济报道


  深圳报道 本报记者 王小明 实习记者 李薇

  4月17日,招商银行( 19.13,-0.39,-2.00%)(600036.SZ,3968.HK)发布2006年年度业绩,此时市场还在为银行板块估值是否过高产生分歧。

  然而,面对招商银行同比增长高达87.6%、共计71亿元的净利润总额,分析师们的态度又一致起来。在记者收到的13份报告中,他们几乎全部给出了"买入"或"强烈推荐"的评级。尽管在一季度整体银行板块疲软的背景下,招商银行至今仍有两成涨幅。

  年报显示,招商银行2006年每股收益0.48元;而在同期公布的今年一季度报告中,招行的利润也由去年同期的13亿元猛增到25亿元。

  "受惠于政府批出的税务优惠,令招行的有效税率由2005年的42%,降至去年的32.6%。"招商银行董事长秦晓在香港业绩会上表示,他预期有关税务优惠当中的抵税额政策在今年可以持续。

  按照年报,计税工资税前抵扣这一做法为该行所得税费用节约了9.05亿元。

  税务优惠之外,出乎更多市场人士预料的是,2006年招商银行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60%,其中占非息收入70%的个人零售业务非息收入增长率更是高达91%。而与此同时,耕耘数年之后,招商银行的储蓄存款占比已提高到40%,仅次于四大行,成为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的翘楚。

  在信用卡领域,该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仲跻伟在业绩记者会表示,该行信用卡业务在2006年首获盈利,并带来新客户效益。

  对此,行长马蔚华称,虽然未来外资银行亦加入内地信用卡市场,令竞争加剧,但招行早在五年前已开展内地信用卡业务,具有市场先发优势。

  来自同业的贡献也为招行利润上扬带来动力。年报显示,在该行的净利息收入增长中,有免税效应的同业净利息增长尤其迅猛,达495%。

  而在成本控制方面,2006年招商银行在保持30.79%营业净收入增长的同时,业务及管理费支出只增加了20.53%。中信证券( 47.90,-1.57,-3.17%)的分析认为,这显示了零售及中间业务对利润的贡献度提升速度加快,批发业务继续保持高质量,同业业务效益迅速提高。

  伴随着净利润的快速增长,招行高管的收入也提高不少。年报显示,招行行长马蔚华在公司领取的税后薪酬总额为446.18万元,较2005年的267.83万上升66.6%。而与此同时,陈伟、李浩等四位副行长的2006年税后薪酬也都在220-250万元之间,较去年同期有约八成的增长。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4-19 12:44

金融股业绩点兵 八大A股上市银行年报PK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9日 07:49 证券日报
  □ 本报记者 张歆

  截至目前,已经上市的八大银行全部披露了2006年年报,八家银行的06年业绩较2005年整体增长了逾四成。年报显示,2006年八家银行的平均每股收益为0.49元,较上年同期的0.39元增长40%;平均实现净利润1393269.8万元,较上年同期的平均976508.62万元增长42.68%;合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8577727.61万元,较2005年的47326071.06万元增长了44.9%

  资产与市值:工行挂帅

  2006年10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 5.37,-0.06,-1.10%)首开先河,A+H同步发行上市成功,创下了全球资本市场有史以来发行规模最大等多项纪录,被国际媒体和金融业誉为“IPO第一股”。截至2006年末,工商银行资本净额达到5,308.05亿元,核心资本净额达到4,620.19亿元,总市值超过2500亿美元,不仅成为A股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而且跻身于亚洲最大、全球排名前三位的上市银行。

  业绩增长:深发展拔头筹

  2005年和2006年年报显示,八家银行的每股收益分别是:工商银行0.15元、0.15元;中国银行( 5.60,-0.07,-1.23%)0.15元、0.17元;招商银行( 19.13,-0.39,-2.00%)0.38元、0.48;浦发银行( 27.68,-1.13,-3.92%)0.635元、0.77元;华夏银行( 11.10,-0.03,-0.27%)0.31元、0.35元;民生银行( 12.20,-0.32,-2.56%)0.37元、0.38元;兴业银行( 30.32,-0.99,-3.16%):061元、0.94元;S深发展A( 21.88,-1.11,-4.83%)0.18元、0.67元。

  从每股收益指标来看,截至06年年底最高的是浦发银行(0.77元/每股),但是增长最迅速的是外资相对控股的S深发展(同比增长272%)。

  资本充足率:工行第一

  由于2006年刚刚两地上市,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显得很“富裕”:截至2006年末,工商银行资本净额达到5308.05亿元,核心资本净额达到4620.19亿元,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达到14.05%和12.23%;中国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3.59%,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1.44%。

  其它银行2006年年底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S深发展3.71%/3.68%;华夏银行8.28%/4.82%;浦东发展银行9.27%/5.44%;兴业银行8.70%/4.80%;民生银行8.12%/4.36%。

  也就是说,除了S深发展的资本充足率大大低于规定的8%,其他银行都已经达标。而目前S深发展的难题在于,由于未股改,该公司目前基本丧失了在证券市场再融资的资格,因此何时完成股改是决定公司达标的关键。

  资产质量:兴业最优

  2006年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净形成率都维持在了较低水平,从而使资产质量继续提高,减值贷款率(不良贷款率)相比2005年都有所降低,其中兴业、工行的资产质量明显好于预期。而且,除浦发、民生与交行外,其他银行减值贷款余额同比下降。上市银行准备金覆盖率相比2005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兴业、华夏、工行、交行、中行等加大了拨备力度,信用风险成本有所增加。目前,招行、浦发、兴业和民生的准备金覆盖率都超过了100%,为未来几年利润的快速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间业务收入:招行发力

  2006年上市银行净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主要来源包括:银行卡特别是商家回佣收入的快速增长;基金、保险和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以短期融资券承销为代表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结算与贸易融资相关业务。

  中型银行在较低基数上实现了净手续费收入的快速增长,其中民生银行高达176%的增速与收入计帐科目的调整也有关系。而招商银行信用卡数量突破一千万张,该项业务不仅实现了盈利,而且成功打响了品牌。

  大型银行在较高基数上的较快增长和较高的净手续收入占比,也表明了其在发展中间业务上的优势。

gllsh 发表于 2007-4-19 14:39

原帖由 edward00000 于 2007-4-19 12:04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帖子里基本都是利好,多些不同意见就更全面了
对招商银行的利空的确太少了,只是估值稍有些而已!!!

数字研究 发表于 2007-4-19 14:48

这就是好股大跌中看不出来好在哪里

gllsh 发表于 2007-4-19 14:49

原帖由 edward00000 于 2007-4-19 12:04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帖子里基本都是利好,多些不同意见就更全面了
对招商银行的利空的确太少了,只是估值稍高些而已!!!

gllsh 发表于 2007-4-19 16:22

招商银行:受惠净息差扩阔!花旗大调目标价
同花顺Level-2看热门个股,找主力动向!
2007-04-19   来源: 花旗美邦 

 花旗表示, 招商银行[行情、资料、新闻、论坛](3968.HK)去年业绩强劲, 调高今明两年纯利预测分别33%及14%, 至105亿及133.7亿人民币, 该股目标价亦调高15%至22.60港元。

  花旗指, 受惠于净息差扩阔, 招行去年纯利增长81%至67.9亿人民币, 下半年净息差较上半年扩阔32点子至2.88%, 成本对收入比率由上年47.4%, 下降至44.6%。

  花旗表示, 相信银行业季绩强劲, 以及未来在加息环境下净息差进一步改善, 将为该类股份提供强力刺激。

gllsh 发表于 2007-4-19 16:27

多美的图!!!

数字研究 发表于 2007-4-19 16:37

呵呵
一相情愿!
页: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查看完整版本: 招商银行——长期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