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个两眼昏花,看到跳水。。。。
苦闷人生
是啊,酷到是清闲,游荡泡妹妹。 今天的教训是,技术抵挡不住趋势。 还看到一个现象,特别抗跌的品种马上开始补跌。
小心了。。。。。 ........................ 今天的教训是,技术抵挡不住趋势。---------------
趋势分析本身就属于技术分析的范畴 原帖由 gtlb 于 2006-8-4 19:19 发表
今天的教训是,技术抵挡不住趋势。---------------
趋势分析本身就属于技术分析的范畴
谢谢,是的!
错在什么地方呢?
哈哈,7月14日又去关心权证,没再留意600303。
Sample Text 060804 原帖由 chenyoung 于 2006-8-3 20:59 发表
飞鹰好~
来了,总要带点什么回去。
这是简单的,却是最有效的操作。
郑重推荐!
http://bbs.macd.cn/viewthread.php?tid=977813&extra=page%3D4
就算是看过,但经典值得一看再看。
谢谢,很不错的东西,这个周末仔细学习.:) 这是7.13日涨幅榜前列的股票 处于拉升期的股票有600379.600071.600128.600712.600605.600376
其余的股票除了7.13日的强势表现,以后的日子并不好过
600303在7.13日的拉升本人分析属于紧急应对措施,并不是事先计划好的
。
但同时也暴露出庄稼的控盘能力很强,敢于承接场外抛盘 原帖由 gtlb 于 2006-8-4 21:18 发表
处于拉升期的股票有600379.600071.600128.600712.600605.600376
其余的股票除了7.13日的强势表现,以后的日子并不好过
600303在7.13日的拉升本人分析属于紧急应对措施,并不是事先计划好的
。
但同时也暴 ...
谢谢,俺的视野太狭隘,只是看到近几天的几根K线。。。。。
[ 本帖最后由 chenyoung 于 2006-8-7 03:22 编辑 ]
卖为什么那么难?
买:情绪感染、利好、赢利、能力、美好生活卖:情绪感染、利空、亏损、止赢、失败、一个美好时代的结束
空:方向感迷失、平衡、疲倦
买:简单、直接、坚决
卖:复杂、反复、焦虑
空:忐忑
卖的动作比买困难一百倍
卖意味着止损,割自己的肉谁都很难下手。卖意味着止赢,一次愉悦体验的结束
卖,失败后的落荒而逃,卖,一次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卖,我真得要好好想想了。
卖是买保险
卖是。。。。。 060807 今天立秋 X
[ 本帖最后由 chenyoung 于 2006-8-7 21:57 编辑 ] 原帖由 chenyoung 于 2006-8-7 20:42 发表
X
搞什么飞机? 贴的图最好写一下个股代号 名称 谢谢 不要使他人去猜 李大哥好,是这样。
最近这两天,这两只票都是在最后半小时杀跌,我不知道是不是个别现象,所以留图观察一下。
两只股票是000530、600375
G东创:券商、法人股资产大重估
持有创新类券商国元证券1.4亿股的G模塑股价近日飙升,据同样持有国元证券1亿股的G皖维披露,原来国元证券2006年一季度已获净利润9000多万元,与中信证券的9426万元净利润相当,中信证券股价超过16元,国元证券的价值即使只有中信证券的一半,G模塑和G皖维也能获得7倍的惊人回报。牛市来了,一天达到5万名新股民开户,深沪两市成交金额动辄五、六百亿元,一天赚10万元手续费的证券营业部也未必能排上“先进”,券商这段时间可谓财源滚滚,难怪近期参股广发证券的G成大、G敖东、G华茂,参股中信证券的雅戈尔、两面针,参股长江证券的G海欣、G华工等连续涨停,宏源证券更是天天涨停不知疲倦,市场认为参股券商的上市公司要“价值重估”,那么持有大量券商、银行和法人股资产的G东创(600278)如果也来“价值重估”,那公司重估后的价值必然飙升,G东创出资9500万元参股华安证券,出资5194万元参股海通证券,还有交通银行、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以及即将流通的G原水、G锦投、豫园商城、G龙头、上电股份、G百联、爱建股份等7家上市公司法人股,增值幅度惊人。G东创现被国内最大券商银河证券的自营盘重仓持有829万股,银河证券在国内率先开创价值投资理念,当年其重仓的东风汽车、太钢不锈表现出众,让广大投资者领略到价值投资的魅力,现在介入G东创,意味着G东创潜力非常之大。
除参股券商和投资法人股将为G东创带来巨大潜在收益外,G东创作为浦东之子,在上海浦东拥有庞大的厂房土地资源和仓储物流基地,旗下东方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上海经贸国际货运实业有限公司、上海佳达国际货运有限公司组成一个国际物流企业集团,成为浦东的物流中枢。物流业最值钱的就是那块地,国内中心城市的物流地皮近几年增值幅度都在2倍以上,G创业在上海浦东的仓库物流基地升值幅度更远高于此数。G创业今年还投资上海洋山深水港现代物流基地项目,在洋山港物流园区自营物流区内购入第一期土地120亩,建造仓库和堆场等物流基础设施,未来发展前景广阔。G东创目前每股净资产高达3.12元,每股公积金高达1.71元,流通股才1亿股,单国内最大券商银河证券就重仓持有829万股,银河证券在当前牛市来临之际,将要全力“解放”被套的重仓股,G东创将受益不浅,后市可望展开突破,值得重点关注。
东方创业(600278)将向海通证券增资560万元。
华银电力(600744)日前决定,将2001年海通证券应分公司的红利(尚未办理分红,2001年预计分红额约为500万元到800万元)作为对海通证券的再投资。
股市回暖,监管层支持,光大证券、长江证券、广发证券、国泰君安欲走上市捷径
随着证券市场的逐步回暖,再加上证监会的公开支持,不少券商又动起了借壳上市的心思。继长江证券借壳东湖高新无果后,延边公路及其大股东G敖东也因广发证券借壳而异动。与此同时,光大证券正在与轻纺城进行亲密接触,而国泰君安增持G沪大众也引发了不少猜想。据知情人士透露,8月份将会有券商公布具体的借壳上市方案。
光大证券宣布IPO转借壳
证监会机构部负责人曾在今年4月公开表示,鼓励优秀券商着手IPO、借壳上市的工作。证券业协会副会长黄湘平也表示,券商上市必须提速。监管层的支持使不少券商对上市跃跃欲试,截至目前,已有中金、光大、东方、招商、海通、长江、华泰、国元和金元等多家券商在公开披露信息中透露了上市计划。有分析师估算,持有17家创新类券商主要股权的上市公司共计31家,券商一旦上市将给这31家股东带来不菲的收益。
7月21日,光大控股发布公告声称,子公司光大证券决定通过收购国内A股上市公司控制权的方式来取得国内上市地位。这意味着原本计划采取IPO形式实现上市目的的光大证券,正式转变了上市策略。
“其实公司早在2003年就提出了上市计划。”光大证券一位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当时的计划是在2004年之前完成股份制改造后再提出上市申请,但增资股改的重组工作进展不顺利,给上市拖了后腿。“目前,上市计划主要由副总裁徐浩明负责,现在公司确实在谈借壳上市的事情,但不便透露具体的谈判对象。”他说,光大证券接触过的上市公司有好几家,其中宁波富达的接触时间最长,也得到了相关方面的支持,但至今尚未最终确定借壳的目标。
他还透露:“公司原本希望通过IPO实现上市的愿望,但从今年开始,监管部门对券商借壳上市非常支持,公司考虑到IPO要花费的时间太长,所以启动了借壳的计划。”
长江证券做两手准备
今年长江证券通过二级市场借壳上市的消息曾先后使东湖高新、ST幸福、武汉塑料等个股股价一路攀升。近日,绩差股美尔雅又出现两个交易日连续涨停的现象。市场分析,这也与长江证券可能借壳美尔雅的消息有关。
长江证券日前对外公开表示,还在与其他的谈判对象进行接触。长江证券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胡刚表示,券商借壳上市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失败的概率更大,因此,投资者不能听风就是雨,盲目参与炒作。胡刚说,长江证券其实早就做好IPO和借壳的两手准备,“尽管公司截至目前与不下15家公司有过接触,但与此同时公司也在按照有关要求在做资产剥离和改制工作。”
国泰君安欲借壳G沪大众?
近日,G沪大众的股东持股变动公告引起了业内的关注。国泰君安在二级市场购入G沪大众流通股,加上其控股的国联安基金旗下三只基金对G沪大众的持有股数,持股比例达到19.5%,和第一大股东G大众20.76%的比例相差无几。
近期市场上一直有传言称,国泰君安有意通过二级市场收购成为G沪大众的第一大股东。西南证券分析师李明认为,国泰君安不排除借壳上市的可能性,因为这两家公司同为上海公司,国泰君安本身也一直是G沪大众的法人股东,如果真有借壳意向,双方沟通的成本会相对较低。另外,两家公司净资产规模具有一定的匹配性。国泰君安净资本为27.87亿元,G沪大众一季度公布的股东权益为26.42亿元。此外,G沪大众和其母公司上海大众公用事业(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都是上市公司,如果公司从整合资源的角度出发,整体上市也会成为一种可能性。
广发借壳模式证监会不认可?
由于市场上一直传言“广发证券可能借壳延边公路”,使得延边公路的股价一路飙升。上周,有媒体报道称,由于证监会并不认可广发证券借壳延边公路的模式,广发借壳事件极有可能不了了之。随后,深交所向广发证券正式发函,调查所有在广发证券客户中持有延边公路的账户资料事件,似乎从侧面印证了这一信息。
但是,证监会市场监管部某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广发证券借壳延边公路的模式,证监会从未公开表示不认可,具体的意见会及时公告。广发证券办公室工作人员也表示,公司目前尚未收到证监会针对借壳一事的文件。
据一位券商人士透露,证监会可能不太认可广发借壳上市的做法,所以广发目前也在准备直接上市,这是证监会之前曾向广发证券承诺过的。
一位业内人士说,若广发借壳模式被证监会否定的话,对券商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因为不少券商为借壳上市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分析
借壳比IPO更复杂
股市回暖和监管层的支持正使券商上市冲动迅速升温。但是到目前为止,通过IPO上市的券商只有中信证券一家。即便现在政策鼓励券商上市,但证券行业已连续4年亏损,多数创新类证券公司的持续盈利水平难以达到IPO的要求。即使能够达到要求,但因为股本规模庞大,凭借2005年的盈利水平也难以获得理想的发行价格。因此,借壳成为越来越多券商选择进入资本市场的一条捷径。
国泰君安投资银行部一位人士表示,对于券商而言,借壳上市也并非一帆风顺。就技术难度而言,借壳上市其实比IPO更复杂。壳资源的选择以及重组过程的不确定性使得借壳上市更为复杂。此外,壳资源隐性负债、对外担保和关联交易等问题也往往在重组时不易被发现。
该人士认为,率先上市的应当是行业中盈利能力强、资产质量高和风险控制体系完备的龙头公司。因此,成为创新类券商将可能是借壳上市的必要条件。
赵侠
■资料
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国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国元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国泰君安股份有限公司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华泰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东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长江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国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家创新类券商
[ 本帖最后由 chenyoung 于 2006-8-12 03:40 编辑 ] 原帖由 chenyoung 于 2006-8-8 08:11 发表
李大哥好,是这样。
最近这两天,这两只票都是在最后半小时杀跌,我不知道是不是个别现象,所以留图观察一下。
两只股票是000530、600375 挨批评了不是?。。。。大盘不好,涨幅高的个股就会下,怎么涨的就怎么下来,前2年的汽车和钢铁。。。http://bbs.macd.cn/viewthread.php?tid=809215&extra=&highlight=3%3F%3F%3F&page=1
[ 本帖最后由 我酷我酷 于 2006-8-15 13:27 编辑 ] 心如止水,百忍成金
你的冷酷让我赞叹不已,完全不同于你对花的呵护。:*9*:
[ 本帖最后由 chenyoung 于 2006-8-8 09:18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