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近期将有重大事项披露,中关村(000931)截至昨日已停盘4天。记者
获悉,国美“掌门人”黄光裕在资本市场上“好事成双”,继与永乐达成收
购意见后,又夺得中关村第一大股东的“宝座”。
据悉,目前其大股东住总集团、潜在大股东海源控股以及第二大股东鹏
泰投资已经初步达成一致,变更先前签署的股权转让协议。新转让协议实施
后,黄光裕旗下的鹏泰投资将成为第一大股东,而段永基控制的海源控股将
屈居二股东。
中关村曾于4月初公布,国美电器(0493.HK)主席黄光裕的北京鹏泰投资
斥资7855.82万元人民币,向持有中关村40.01%股权的北京住总集团购入该公
司15%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并将逐步以相同的每股作价,向多家大企业再
收购总共3.99%权益。而四通控股(0409.HK)主席段永基控制的海源控股(
段约控80%)也将持有中关村总股本25.01%,成为第一大股东。
其后国美系管理层入主中关村,北京鹏泰投资的王会生、邹晓春及王志
国获提名为中关村的董事候选人。段永基亦于5月中辞去中关村总经理职务,
改当副董事长,由王会生担任总经理。
中关村被外界视为黄光裕用于扩展其地产业务的资本平台。黄光裕及鹏
泰投资此前曾多次表示,同意并承诺在适当时机将其日前购买的北京中关村
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48.25%的股权全部或部分以公允价格注入上市公司,
协助中关村明确主业、建立新利润增长点。中关村19日涨停,报收于4.73元
。
●2006-07-20 国美或将成为中关村大股东 公司今起停牌等待重大事项披露
(中国证券报)
中关村(000931)今日公告,称近期将有重大事项披露,公司股票今起
停牌,直至重大事项公告后复牌。公司股票昨天涨停,似乎预示着重大事项
的发生。记者从接近目前大股东住总集团以及潜在二股东鹏泰投资的数位重
要人士获悉,上述两方以及潜在大股东海源控股已经初步达成一致,变更先
前签署的股权转让协议,新的转让协议实施后,国美系的鹏泰投资将成为第
一大股东,而段永基控制的海源控股将屈居二股东。
“这就意味着,国美将名正言顺地成为重组中关村的主导力量。”消息
人士称。此前,一位接近国美高层的人士透露,原协议签署前后,鹏泰与海
源达成默契,即尽管鹏泰是二股东,但是大股东海源把重组具体业务的主导
权交给鹏泰。签约后几个月,重组已经有实质性进展。但鹏泰方面逐渐发现
海源态度的改变,即正逐渐收回交给鹏泰的“重组主导权”。他说,因此,
鹏泰的态度也在变化,表示如果不能掌握重组主导权,即使股权过户全部顺
利完成,鹏泰也可能选择退出重组,或者仅仅作为财务性投资,等完成股改
后看市场情况,三年内按照规定逐步出售股份。
其间还有报道称,由于段永基曾因违规担保等问题遭到深交所公开谴责
,并被证监会判定负主要责任,很可能属于即将出台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
法中的“禁止收购人”。看来,重组各方围绕收购人资格、股权比例、主导
权分配等重要问题,终于产生了最新的妥协结果。
有业内人士戏称,由于收购永乐与中关村股权谈判同时进行,黄光裕最
近一定是最忙的人。
●2006-07-12 中关村重组 鹏泰投资没放弃(新浪财经)
公司上半年将出现亏损
针对近日有关媒体报道中对中关村重组进程及CDMA担保事宜的报道内容
,中关村今日发布澄清公告称,鹏泰投资没有退出中关村重组计划,同时,
公司将积极解决长期困扰公司的巨额担保问题。
中关村表示,7月6日有媒体刊登了相关报道称,段永基属于新《上市公
司收购管理办法》中禁止的收购人,鹏泰投资作为第二大股东,主导中关村
的业务重组;如失去“重组主导权”,可能退出重组,取得的中关村股权作
为其财务性投资等。
中关村表示,鉴于新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尚未出台,据此判定
段永基先生控股的海源控股是否具备收购人资格具有不确定性。公司经向潜
在股东方———北京鹏泰投资有限公司、海源控股有限公司及大股东———
北京住总集团有限公司征询,证实无论其他收购方是否存在收购障碍、CDMA
担保问题是否能够得到解决,或者是否掌握“重组主导权”,鹏泰投资现均
无解除或放弃已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受让的合计17.07%中关村股份的计划。现
大股东住总集团和潜在股东方海源控股、鹏泰投资正在努力推进中关村的各
项重组工作。鹏泰投资同意并承诺在适当时机将其日前购买的中关村的参股
公司———北京中关村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48.25%股权(中关村目前持有
中关村建设39%股份)全部或部分以公允的价格注入上市公司,协助中关村
明确主业、建立新的利润增长点。
2006年7月11日有媒体刊载了题为《段永基“过堂” 中关村命运叵测》
的文章,指出中关村为CDMA的担保将于2006年7月28日到期,公司存在巨大风
险。
对此,中关村表示,公司的参股公司———北京中关村通信网络发展有
限责任公司作为借款方为CDMA项目申请的31.2亿元专项贷款将于2006年7月2
8日到期,公司为该笔贷款提供了担保,上述贷款未涉诉,故此未计提预计负
债。公司表示,CDMA项目是由国家产业政策变动所致,目前该项目的主要贷
款行广东发展银行已开始引资重组,公司将以此为契机积极解决长期困扰公
司的巨额担保问题。但公司仍提示,CDMA担保的解决方案尚未取得债权人及
重组方的最终确认。
中关村同时表示,公司正在积极推进股改和重组进程,目前生产经营情
况正常,经初步测算预计2006年度上半年业绩将出现亏损。 原帖由 江苏常熟老李 于 2006-7-26 12:18 发表
QUOTE:
原帖由 我酷我酷 于 2006-7-26 12:12 发表
其实也是看了000430的大形态不错,是个上升三角形突破,没有考虑业绩等等因素,反正是短线炒作,也不用考虑的那么多了.不过今天公告业绩,不是好也在大多数人的预料之中,但并不有跌太多,看来庄家还在运做.但不管怎么 ...
看看 先拿着 利空没有恐慌盘出来 我想没事吧
现在都是要小心翼翼为好
昨天早盘进的000430 3.78元 尾盘把600114走路 买入000430 3.72元
刚在000430 3.82元先走路一半 降低成本 手里保持资金要紧 原帖由 江苏常熟老李 于 2006-7-26 13:36 发表
昨天早盘进的000430 3.78元 尾盘把600114走路 买入000430 3.72元
刚在000430 3.82元先走路一半 降低成本 手里保持资金要紧
不错啊.000430今天能收到3.88元之上就比较理想了.
我没有补,主要是不想把成本搞的太接近了,我想股价过3.84我考虑再加仓. 原帖由 我酷我酷 于 2006-7-26 13:49 发表
不错啊.000430今天能收到3.88元之上就比较理想了.
我没有补,主要是不想把成本搞的太接近了,我想股价过3.84我考虑再加仓.
000430 3.69元回吃抛掉的3.82元股数 降低成本 000430该跌却不跌! 060726 税官到湖州去干吗? 原帖由 huacc1955 于 2006-7-26 22:15 发表
税官到湖州去干吗?
出差办案,哈哈,华哥是什么时候知道的? 原帖由 chenyoung 于 2006-7-26 22:37 发表
出差办案,哈哈,华哥是什么时候知道的?
:*10*:了吧.......:) 融券业务可能标的证券一览表
股票代码 股票简称 流通市值(亿元)
600717 G天津港 47.74
600010 G包钢 42.76
000983 G西煤 40.81
000088 G盐田港 34.25
600418 G江汽 32.31
000932 G华菱 31.96
000100 GTCL集团 28.96
600026 G中海 27.41
000800 G轿车 25.2
600188 G兖煤 24.37
000488 G晨鸣 22.52
600808 G马钢 21.63
000581 G威孚 20.43
600428 G中远 20.42
000933 G神火 20.35
600598 G北大荒 19.2
600096 G云天化 19.17
000937 G金牛 19.14
600198 G大唐 17.51
000400 G许继 17.45
600797 G网新 16.45
000822 G海化 16.41
000720 G泰山 16.15
000528 G柳工 16.03
000912 G泸天化 15.65
600012 G皖通 15.54
600886 G华靖 15.23
600663 G陆家嘴 15.17
600160 G巨化 14.13
600824 G益民 13.57
000619 G海型材 12.43
600322 G天房 12.41
600121 G郑煤电 12.13
600591 G上航 12.05
600567 G山鹰 11.19
600266 G城建 10.9
000830 G鲁西 10.83
000511 G银基 10.82
000806 G银河 10.19
选择标准:流通股本大于2亿股;流通市值大于9.5亿元;6个月均换手率大于2.95%;3个月最大振幅小于70%;全部股东人数大于5000人;前10名流通股东持股不超过50%;已完成股改,非ST股,暂未考虑波动率因素
http://bbs.macd.cn/viewthread.php?tid=959407&extra=page%3D1
[ 本帖最后由 chenyoung 于 2006-7-27 02:18 编辑 ] 今天000931表现不错,000430比较弱,明天看情况,随手准备止损。
ZT 杨新宇 长中短线仓位综合调整
长中短线仓位综合调整前段时间我们总结了仓位管理的三条原则。
1、 时要空仓,看不明白时也要空仓。当上涨把握非常非常大时可以满仓,上涨把握不那么大时部分持仓,把握大的时候多点,把握小的时候少点。
2、 判断长、中、短线任何一个级次的走势都要综合各个级次的全部信息。比较合理的办法是先在长线基础上判断中线,在中线基础上判断短线,从而把长中线的信息综合进短线的判断中,这个过程是从长到短。然后考虑短线、中线走势预示着怎样的中长线趋势,据此修正对中长线的判断,这是从短到长。经过几次循环,得到综合判断,再按照原则一决定每个级次上的仓位。
3、 在大盘基础上看个股,最终要根据对个股上涨把握的大小决定仓位。
其中,第二、第三条认真讲不是仓位管理原则,而是行情分析研判原则,即对长中短线信息、大盘个股信息该怎么分析,仓位管理方面只是在应用原则一。在讨论这两条时,直觉上觉得这里面有仓位管理问题,但上面的结果没有很好的把仓位管理问题抽出来,还得再讨论。
先说第二条,它解决了怎么综合分析长中短线信息的问题。如果长中短线分析已经完成,得到一定走势判断,下面又该怎么分配仓位呢?怎样在一个仓位计划中把长中短线的分析判断都加进去?这才是长中短线仓位管理问题。
考虑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如果一个人能看懂中线,但短线基本看不明白,那他应该怎么操作?如果按短线操作,他只好看不明白一直不做,结果明明看懂了一部分中线走势,却不能把它转化成获利,这样显然是不对的。正确的做法是按照中线操作。
再进一步,如果看得懂中线,同时看得懂一小部分短线呢?显然完全按中线做不考虑短线也不对,因为既然短线有时能看明白,就应该想办法把这些判断转化成收益。完全按短线更不合理,还不如完全按中线做,因为短线只能看懂一小部分。应该设法做到以中线为主兼顾短线因素。下面举几个例子讨论。
例1,中线有一定上涨把握,认为可以下50%仓位,短线看不明白,该怎么分配仓位?
方法一(简单相加):中线50%,加上短线0,结果也是50%仓位。
方法二(在中线基础上用短线调整):中线仓位50%,短线看不明白不做,不对中线仓位做调整,结果就是50%仓位。
方法三(在短线基础上用中线调整):短线仓位0,中线把100%仓位调整,50%。
例2,中线看不明白,短线看多50%仓位。
方法一:中线0%+短线50%=50%仓位。
方法二:中线0仓位,短线把100的空仓拿来做多,50%仓位。
方法三:短线50%,中线看不明白不做,50%仓位。
可见,当有一种看不明白时,三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
例3,中线判断认为可以下50%仓位,短线也看多,可以下50%仓位,怎么分配仓位?
方法一:中线50%+短线50%=100%仓位。
方法二:中线50%仓位,短线把中线剩下的50%空仓拿出一半来做多,总仓位是50%+50%×50%=75%。
方法三:短线50%做多,中线进行调整,75%。
例4,中线可以下50%仓位,短线认为有较大风险,应该把部分仓位卖空,-60%比例,该怎么做?
方法一:50%-60%=-10%,由于不能卖空,0仓位。
方法二:中线50%仓位,短线把做多仓位拿出50%来卖空,总仓位50%×(1-60%)=20%。
方法三:考虑可以融券,短线-60%,中线对此进行调整,-30%。
方法三’:不考虑负仓位,短线0仓位,中线在这个基础上做多,50%。
例5,中线看空,-50%。短线看多50%,怎么做?
方法一:-50%+50%=0。空仓。
方法二:考虑可以融券做空的情况,中线50%仓位做空,然后根据短线对做空仓位进行调整,把50%做空仓位的一半做多,结果是-25%的做空。
方法二’:中线看空,仓位为0,拿剩下的资金的50%做多,仓位50%。
方法三:短线50%做多,再用中线调整,卖50%,25%仓位。
方法二和方法三都有考虑融券的问题,按理说不考虑做空是证券市场特殊性加上的限制,还是考虑做空的方法更合理。
考虑融券做空的结果,在例4中,如果按方法三,完全受短线看空影响,中线即使再看多也还是负的,显然不合理。还是从长到短比较稳定,更合理。但在例5中,方法二短线再怎么看多也还是得做空,因为中线看空决定了基本方向,短线只是调整。短线已经明显看多却还要放空,也有问题。这种方法又太受中线影响了,虽然相比之下比太受短线影响要好。
比较的结果,方法一更合理。但方法一也有不满意的地方,在例5中,为什么短线看懂了却不做呢?直觉上似乎应该做,但综合权衡就应该这样。如果做,就是中线的权重低了,这也可以,有人如果偏好做短线,可以给短线权重大些,这样就可以做了。不过,比较中庸的办法还是不加权。
这样得到仓位管理的原则:对长中短线仓位相加就是总仓位。如果对长、中、短线有偏好,可以给一定权重,取加权和。
我前段时间我搞错了一个地方。长线看多,单独考虑中线因素比较明显的看空,但综合了长线看多因素后就得谨慎了,权衡结果也许是看不明白或略微看空。前段时间我以为在做中线判断时已经考虑了长线因素,就没有必要在分配仓位时再考虑长线了,可以完全按中线判断操作,既然综合长线因素后中线是看不明白或略微看空,那就应该空仓。按照今天讨论的结论,则认为应该把长线和中线仓位加起来,长线如果100%看多,中线30%看空,那仓位应该是70%。当时直觉上觉得应该保持一定仓位,但找不到理由。令人困惑的地方在于在做中线判断时要考虑长线因素,在做仓位分配时也要考虑长线因素,长线因素被考虑了两次,而中线因素只考虑一次。这种不对称性使我当时觉得在仓位分配时再考虑长线因素是不合理的。后来对长中短线分析过程深入分析后发现,其实长线判断中也应该综合考虑中线因素,只不过这个作用相对来说比长线对中线的影响小,而被忽略了。
杨博士
2006年7月27日星期四 060727 原帖由 huacc1955 于 2006-7-24 08:47 发表
年复合增长率30%以上
中,长线好股.
我犯错误了
把000006深振业当成了000023深天地了
特此更正并向花无缺先生和诸位致谦! 论共振和行情的启动
所谓共振,就是长、中、短期的交易筹码的集中,在一个相对长的时间内,股价在一个区间内波动,而且波动幅度逐渐缩小,使得短期内的交易集中这个长期区间之内,达到长、中、短期平均交易重心的共振。
判断共振的依据有两条:第一是平均线的共振,长、中、短期平均线(通常120--60--30)互相粘合或相距很近,平均线越长则说明共振的能量越大。第二是形态的共振,与对应的平均线长度的时间内会走出来一个形态,其形态上当产生明显的压力区间和压力线,下挡产生支撑线。
如果市场中大多数股票都同时出现这种共振现象,那么大盘指数也会产生共振。这就是个股与大盘的共振现象,这时预告,市场会产生大级别的行情,,一旦选择突破方向,那么行情展开。
突破和趋势的产生:如果满足了共振的两个条件,那么等待突破方向的选择,通常向上和向下突破各站50%概率。市场会自然选择突破防线。向上突破压力位为上升趋势开始。向下突破支撑线为下降趋势形成。无论哪种突破方向,我们的交易方法都要在突破确认的第一时间内顺应市场趋势,顺势而为积极操作,不可逆势操作。
关于假突破:如果突破后上冲一程后,回落调整,那么在调整到压力线前,就会止跌-上升,沿趋势方向发展。如果跌破压力线,再次回到原形态内甚至跌破共振的平均价区,那么就是确认了是假突破,对于假突破,如果跟进买入了,应该在发现假突破时及时卖出 ,不可恋战!
突破后的上升空间和能量:产生共振后一旦向上突破,趋势是上升的,这时上当已无压力位,必将展开主升浪,行情的发展取决于共振区内产生的能量,未来好消息的利好程度和持续时间。以此推测上升空间,也可以根据行情的情况,滚动操作,不见顶部不清仓。
ZT 杨新宇 再谈长中短线仓位综合调整
再谈长中短线仓位综合调整从期货角度考虑,往往能对仓位管理有启发。在股市里,对一支股票再有把握也只能下100%的仓位,但期货可以下最多10倍仓位,这就给仓位管理提出了新问题。比如,如果对长线上涨非常有把握,认为可以200%仓位,而对中线下跌也非常有把握,认为-100%,那该下多少仓位。如果是简单相加,结论是满仓。这好象有问题。这么强烈的中线看空,在操作上竟然没体现,不太合理,原因何在?似乎原因在于我们可以在计算中借用200%仓位的中间过程,但实际操作中我们不能200%仓位,把一个不可能的操作引入中间计算过程有问题?
如果向上需要考虑不能超过100%仓位的限制,那向下是否也需要考虑不能有负仓位的限制,则长中短线相加得出仓位计划的办法就有问题了。最合理的反倒是开始认为最不可能的办法--从长到短分级计算调整仓位。如上面的例子,200%长多,实际操作中是100%长线满仓。中线有100%卖空的把握,把长线仓都卖掉,于是空仓。
这种方法相当于长中短线都操作,中短线是在长中线提供的条件下做的。而短线的决定性最大,因为如果短线100%看多或看空,不管中长线怎么看,结果都是满仓或空仓,只有短线看不明白时,中长线因素才起作用。这个结果也符合直觉,长中短线不应该是完全平等的,简单相加没有体现出这种区别。
这个综合原则就是:从长到短进行仓位综合,把上一级的仓位作为下一级仓位分配的前提,看多就用上一级最后剩下的空仓做多,看空就用上一级的多仓做空,看不明白就不调整。
这种方法的一个问题是,如果中线看空-50%,短线看多50%,则中线空仓,剩下100%的资金短线调整,所以是50%仓位。而中线看不明白,短线50%看多,结果也是50%仓位,中线的差别完全没有体现,似乎不合理。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短线在仓位决定中比中长线更重要。看着有点怪,但也不是完全没道理。
在期货里不存在0-100%的限制条件,如果有了融资融券业务,股市里也将开放这个条件。这时候又该怎么办呢?比较合理的办法还是要注意到限制条件。期货也有限制范围,不是0-100%,而是-1000%到1000%,任何一个仓位都在这个范围内。比如,不开仓是中间位置,向下有空间,向上也有空间;开了100%的多仓,则向上空间只剩下900%,向下空间有1100%。按这个逻辑思考,就和股市没有差别了。还是从长中短线分析下来,上一级的位置决定了向上向下还有多少空间,下一级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调整,把握越大调整越大。唯一修改的是判断的把握和仓位大小之间的关系,100%的把握对应的是开1000%的仓位,而不是100%仓位了。这个对应关系是需要模糊感觉慢慢培养的。
杨博士
2006年7月28日星期五
ZT 杨新宇 仓位在股票间分配问题
仓位在股票间分配问题前面讨论了长中短线仓位综合分析问题,还有一个个股之间如何分配仓位的问题。原来提出的:在大盘基础上看个股,最终要根据对个股上涨把握的大小决定仓位。这个原则涉及了个股问题,但只试用于单一个股,没有涉及多个股票。而且只是行情分析原则,不是仓位管理问题。真正的仓位管理问题是多个股票之间怎样分配仓位。
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原则上就是选把握最大的股票做,但还有问题。把握最大的股票不止一个,这时候就要选把握性最大的一批股票做。操作上就是要对尽可能多的股票进行分析判断,从中挑选出把握性最大一批来做。在水平一定的条件下,选择范围越大,挑的股票就越多,最后的仓位就越分散。在选择范围一定的条件下,挑选水平越高,分级越细,挑出的把握最大的股票就越少,仓位越集中。原则上应该尽可能扩展挑选范围,乃至不应该局限在股市,可以把期货外汇等金融产品都包括近来。同时应该尽可能提高挑选水平,挑的精准。
当有多个股票把握性都很大的时候,原则上仓位应该在这些股票中平均分配,同时还要考虑互补性。在多个把握性大的股票中选涨跌不同步的股票平均分配仓位,性质太近似,齐涨齐跌的股票可以当做一支股票,只分配一支股票的仓位。介于不同步与太同步之间的一组股票,可以分配多一些仓位,然后组内平均分配。
综合起来说,选把握大的股票做,把握大的股票中选涨跌不同步的股票做。按照这个原则,选股工作要做的主要的就是扩展选择范围,提高选择精度。
杨博士
2006年7月28日星期五 060728 002049
000401
000709
600997
600409
000856 原帖由 chenyoung 于 2006-7-31 02:45 发表
002049
000401
000709
600997
600409
00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