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hyt
发表于 2014-3-2 22:25
确实属实,光大银行(或者时另外个类似的)已经在执行10%上浮首套,似乎去年底就开始了,年初开始个股份银行已经大幅收紧房贷,有同事去年底交易现在还没放款,这个才是年初房产交易量下跌的主因
andar
发表于 2014-3-2 23:03
平安总经理买特斯拉 特斯拉"旋风"掀起新能源车热上周,601318]中国平安总经理任汇川去了趟北京芳草地的特斯拉中国直营店,然后当场下了订单。四、五个月后,他将驾驶充电车,成为中国第一批特斯拉车车主。任汇川此前开的是一辆油电混合车。在他看来,尽管目前充电还很麻烦,但未来电动车必然成为大众车。特斯拉高调进入中国市场,带来的不仅是一款新能源汽车,更是对传统产业的颠覆和革命。不久之后,一辆不需加油,外形极酷,没有排气管,没有发动机声音的超级车,从你身边呼啸而过。这就是特斯拉,一辆互联网思维做出来的汽车。特斯拉在中国乃至全球刮起的新能源汽车旋风,其领军人物特斯拉公司的创始人兼董事长埃隆·马斯克是个天才人物。马斯克对特斯拉的定位是:特斯拉是一个可以联网的智能终端,而不仅仅是一辆汽车。对于传统汽车产业的超越,不是地面上的紧追不舍,而是三维空间直接从空中实现跨越。资本市场是嗅觉最灵敏的。摩根士丹利将特斯拉目标价由153美元上调至320美元。中国股市围绕着锂电池、充电桩、和特斯拉有可能合作的传统汽车行业等个股展开一波又一波的炒作。从梦想回到现实,特斯拉实实在在带来了什么?本周,特斯拉公司宣布建造全球最大的电池工厂,工厂计划产能达千兆瓦级,特斯拉总裁将其称为“千兆工厂”。工厂2020年投产后,电池产量将达到2013年全球电池产量的总和。特斯拉革命性的创新在于锂离子电池,这一直是电动汽车最贵的部件,也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可以想见,如果工厂建成后大规模生产,将大大降低成本,让电动汽车从高端走进更广阔的中端车市场。而特斯拉电池工厂的影响力并不止于电动车产业。其研发的可再生能源电池可以在非工作时段自行充电,也就是说太阳能电池将在夜里继续工作,风力发电系统也能在平常天气中使用。有分析师大胆地猜测,特斯拉电池席卷能源业的一天也许不远了。除了电池技术和电力设施产业以外,特斯拉还能在自动驾驶汽车市场大展拳脚。特斯拉的想象空间太大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特斯拉的梦想空间刚开始。近来,以002594]比亚迪为代表的电动汽车概念股涨得不错,尤其是在当前的市场调整中,更显得魅力十足。两会召开在即,有专家预期,新能源电动汽车将成为会议的热点话题。在此前各地召开的两会上,已有13个省市的地方政府提出,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以整车、电池和充电站设施作为发展重点。北京25日宣布,今年将首次大规模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年内完成1000个公用快充桩布局,未来将在中心城区打造服务半径平均为5公里的充电圈。国土资源部网站近日公布了合肥市以挂牌方式出让两幅地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公告,其中一条竞买规则引人关注:竞得人须按照《关于印发合肥市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暂行规定的通知》和规划方案要求配建规定数量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对此,业内人士解读为,此举将解决电动车的后顾之忧,不仅可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使用的便捷性,也将向周边省市乃至全国传递明确信号,新能源汽车有望“彻底告别”配套问题。事实上,上海在去年已经就此开始了小范围调查,“标配”政策性的推广文件将在今年二季度出台。有券商人士分析认为,目前美国电动汽车总保有量超过中国十倍,其中缘由也许不仅是美国汽车生产厂商的相应生产技术更成熟,还可能是其充电设施建设远远走在我国之前。由此可见,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2014年我国充电桩行业将迎来布建高峰,行业将进入爆发期。
andar
发表于 2014-3-2 23:07
美俄闹翻脸:奥巴马与普京电话争执90分钟2014-3-2 08:15 有0人参与
摘要: 白宫高级官员说,作为报复,奥巴马及其欧洲伙伴可能拒绝出席定于6月在俄罗斯索契举行的八国集团首脑会议...
北京时间3月1日晚,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批准总统普京在乌克兰使用俄罗斯武装部队的请求。
早前,美国总统奥巴马2月28日首次公开回应乌克兰局势,对乌克兰新当局指认的俄罗斯“军事入侵”“深表关切”,警告俄方将为军事干预付出“代价”。
3月1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当天举行紧急磋商,但无果而终;美国要求安理会立即介入调停,俄罗斯反对强行调停。白宫高级官员说,作为报复,奥巴马及其欧洲伙伴可能拒绝出席定于6月在俄罗斯索契举行的八国集团首脑会议。
之后,奥巴马与普京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的通话,双方争执不下。
点击图片 进入下一页http://www.chn2007.com/data/attachment/portal/201403/02/101046t06i048q89p84kx4.jpg 奥巴马称俄罗斯此项决议侵犯乌克兰主权,违反了国际法,包括联合国宪章,1997俄乌基地租借协议和1994的布达佩斯备忘录。
奥巴马警告,俄罗斯持续破坏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将对其国际地位造成负面影响,为此“美国将暂停参加即将召开的八国集团峰会准备会”。
奥巴马警告普京俄罗斯或将为此面临政治经济孤立,呼吁普京把军队撤回克里米亚基地,跟乌克兰新政府展开对话。
另一方面,奥巴马称美国认识到俄罗斯与乌克兰存在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联系,俄罗斯需要保护乌克兰俄罗斯族和其它少数民族的权利,美国敦促乌克兰政府致力保护全体乌克兰人民的权利,恪守乌克兰对国际社会作出的承诺。
奥巴马对普京表示,如果俄罗斯对乌克兰俄罗斯族和其它少数民族的处境表示关切,妥善的处理方式应该是与乌克兰政府进行直接沟通,并在联合国安理会或者欧安组织框架下派遣国际观察员。
奥巴马敦促普京应在国际社会斡旋下,立即与乌克兰政府启动对话,届时美国将参与对话。
谈及乌克兰,奥巴马重申乌克兰人民有权决定自己的未来,强调他已指示政府继续与盟友及合作伙伴合作,为乌克兰政府提供援助,包括技术、金融等紧急援助。
andar
发表于 2014-3-2 23:08
奥巴马称,今后美国会继续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各方密切磋商,为新一届乌克兰政府提供重要援助,从而保证乌克兰金融稳定,协助乌克兰进行必要改革并成功举行总统大选。
普京则称俄罗斯对保护在乌公民安全事务上决心“坚定”,指责美国和西方国家插手。
对于奥巴马担忧俄对乌动武,普京回应说,基辅现当局支持的极端民族主义者在犯罪和挑衅,对俄公民及乌爱国者构成了威胁。为防暴力蔓延,俄有权保卫自身利益。
点击图片 进入下一页http://www.chn2007.com/data/attachment/portal/201403/02/101046c7dtmf7behwmh87r.jpg 俄罗斯失去乌克兰只能选择同中国结盟
“普京为什么还在沉默?”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各国媒体共同发出的疑问,站在乌克兰局势对立面的双方显然都相信,“对基辅事变袖手旁观显然不符合普京的性格”。 实际上,在“沉默的普京”身前,俄总理梅德韦杰夫和外长拉夫罗夫已多次针对乌克兰局势表态,其中一个共同点就是,俄罗斯不会同“那些带着面罩、手持武器走上基辅街头的人”组成的政府打交道。 虽然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指出,一旦俄罗斯出兵乌克兰,必然铸成大错,但也有人提醒“把俄罗斯逼到墙角绝不会有好结果”。 美国《华盛顿邮报》说,普京已无暇为出错的牌懊悔,他要考虑接下来怎么做。德国《明镜》周刊说,这可能是普京一生最艰难的选择。那么,普京总统对乌克兰局势会做出什么抉择呢?
截止到目前,乌克兰的局势已基本呈两极化,既西部的亲欧洲力量已成功夺权,正在组建政府并尽力扫除俄罗斯的影响。而东部的亲俄力量正成为前总统亚努科维奇的保护伞,并且正在积聚力量反对西乌克兰加入欧盟的计划,且有可能会采取武力保护东乌克兰的相对独立。
andar
发表于 2014-3-2 23:10
美国总统奥巴马28日表示,美方对有关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境内开展军事活动的报道“深感担忧”,并称军事干预乌克兰将会付出“代价”。
奥巴马当天在白宫就乌克兰局势发表声明说,俄乌之间存在包括文化和经济联系在内的历史性关系,而且俄罗斯在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拥有军事设施。然而,任何侵犯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举动都将造成“强烈不稳定”,构成对必须由乌克兰人民决定的事务的“严重干预”,明显违背俄罗斯有关尊重乌克兰独立、主权和边界的承诺。
奥巴马说,“对乌克兰的任何军事干预都将付出代价”。他表示,国际社会在努力实现乌克兰的稳定和统一,俄罗斯能够参与这一过程。美国将在乌克兰问题上继续与欧洲盟国密切合作,同时与俄罗斯政府保持直接沟通。
代行乌克兰总统职责的议长图尔奇诺夫28日在基辅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说,俄罗斯打着演习的幌子已开始对乌克兰进行“露骨的军事入侵”。他说,俄方把军队派入克里米亚,不仅占领克里米亚议会和政府大楼,还试图控制公用设施、封锁克里米亚军人的驻地。
俄罗斯外交部当天表示,俄黑海舰队装甲车辆在克里米亚半岛实施调动,目的是保障该舰队在乌克兰驻扎地安全,这符合俄乌两国就黑海舰队问题签署的基础性协议。
另据凤凰卫视报道,乌克兰局势持续不稳。乌克兰代总统图尔奇诺夫28号解除了军方总参谋长的职务,并指责俄罗斯已开始对乌克兰进行军事入侵。俄方则证实,黑海舰队装甲车辆正在克里米亚半岛实施调动。 而当地两个主要机场继续被不明武装份子封锁。针对据报有上千人的俄罗斯空军与海军陆战队进入乌克兰克里米亚半岛地区,美国总统奥巴马28号在白宫表示,美国对此深感担忧,并且警告,如果俄罗斯军事介入乌克兰的话,将要付出代价。
因应大量军队进入乌克兰克里米亚半岛,奥巴马28号在白宫临时决定召开新闻发布会,证实进入该区域的,就是俄罗斯的军队,他表示美国对此深感担忧,并敦促俄罗斯遵守国际法。
奥巴马:“我们对于俄罗斯在乌克兰境内的军事活动报道深感担忧。任何违反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为,都将大为破坏稳定,这也将不符合乌克兰、俄罗斯与欧洲的利益。”
奥巴马并且警告俄罗斯,军事介入乌克兰,将要付出代价。
奥巴马:“军事介入将导致世界各国的谴责,而千真万确,美国将会与国际社会一道,确定任何军事介入乌克兰的行为,将需付出代价。”
奥巴马表示,美国副总统拜登已为此致电乌克兰新总理亚采纽克,向他保证,在此时刻美国将与乌克兰一道捍卫其主权与领土完整,以及乌克兰未来的民主。奥巴马说,美国除了密切与欧洲盟友合作以外,也将持续与俄罗斯进行直接沟通。
andar
发表于 2014-3-2 23:10
中国不能任凭西方搞颜色革命 将会动荡
乌克兰反对派在暴力赶走总统亚努科维奇之后,迅速组建起“新政府”,并且“迅速”得到了欧盟的承认。而乌克兰的大邻国俄罗斯却坚称新政府不合法,拒绝予以承认。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如何做出“负责任大国”的表态,需要审慎考虑。
首先必须厘清乌克兰剧变的性质。从各项指标看,发生在乌克兰的这场动乱是一次地地道道的“颜色革命”。所谓“颜色革命”有几个突出特征:由西方大国插手策动,以亲西方民主派为主力,以“民主人权”为号召、以街头政治方式进行,以建立亲西方政权为目的。此次动乱完全符合上述特征:西方大国直接插手、联手干预,并且给予动乱者资金、舆论支持。从曝光的美国高官电话录音看,甚至可以说是美国等西方大国直接操纵的。动乱组织者都是知名的亲西方人士,他们打出的旗帜也是推翻“独裁统治、加入欧盟”。他们采用的手段更是街头政治、冲击占领国家机关,即所谓“低烈度暴力”。
既然是一场“颜色革命”,中国政府就不能不考虑新政府的合法性问题,不能不从制止新干涉主义肆虐的国际战略高度确定立场。中国不能任凭西方大国这样搞下去,否则,任何他们看着不顺眼的所谓“专制国家”都难有安宁,中国的周边国家也有陷入动荡的危险。不干涉主权国家内政是国际法基本准则,也是中国处理国际事务一贯坚持的基本原则。对于乌克兰“新政府”,中国如果现在就承认,无异于承认“新干涉主义”的合理性。
其次必须冷静观察乌克兰局势的发展变化。乌克兰是一个陷入民族文化认同、治国道路认同、外交取向认同高度分裂的国家,是一个经济上濒临破产的国家,又处在西方大国与俄罗斯的撕扯之中。究竟乌克兰局势如何发展,一时很难看清楚。国际舆论界都在猜测乌克兰发生内战、分裂的危险性。也就是说,乌克兰新政权将是不稳定的,乌克兰局势的发展将是不确定的。在此情况下,中国政府没有任何必要在承认新政府问题上匆忙行事。
其三,中国政府还有必要加强与国际社会特别是俄罗斯的磋商。中俄是战略协作伙伴,相互承诺在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支持。俄罗斯是乌克兰剧变的利益攸关方,乌克兰事态的发展关系到俄罗斯的核心利益。因此,加强与俄罗斯的磋商,听听俄罗斯伙伴的意见,对于加强战略互信非常必要,同时也是中国政府信守国际承诺的应有之举。这与在欧盟和俄罗斯之间“选边站”完全是两回事。
一言以蔽之,中国政府在承认乌克兰新政府问题上切不可匆忙行事,起码要等到5月25日总统选举之后再做决定。
andar
发表于 2014-3-2 23:15
让龟儿子们去咬吧;TOUXIAO
andar
发表于 2014-3-3 10:03
本帖最后由 andar 于 2014-3-3 10:04 编辑
andar 发表于 2014-3-2 21:33 30004845&ptid=2398902]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再如脆弱五国,近期资本外流导致本币贬值和国内市场利率水平大幅上扬,对五国股市形成沉重压力,股指暴跌 ...
上周公布的去年美国第四季度GDP增速修正值仅为2.4%,比初值3.2%显著回调,让人们有理由怀疑,美国经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的反弹将像2010、2011年前两次一样“昙花一现”的可能性很大。毕竟当前美国的就业规模仅为危机前95%左右,美国家庭的债务/收入比例仍然比危机前30年的正常平均水平高出35个百分点。
故而美元继续走强的基础不在,美元兑欧元、日元、英镑等发达国家货币贬值。
andar
发表于 2014-3-3 10:08
当然,更加脆弱的欧日英等经济复苏基础也决定了它们的经济更承受不了本币的大幅升值。故而,至少上半年美元兑主要发达经济伙伴货币的汇率呈现小幅震荡的格局。
andar
发表于 2014-3-3 10:15
在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经济恢复基础依然脆弱的条件下,人民币大幅度贬值必然引发中国出口大幅增长,中国对发达国家顺差将剧烈上升,这是发达国家经济无法承受的。故而,今年人民币先小幅度贬值然后小区间震荡的可能性应为首选。
andar
发表于 2014-3-3 10:18
2014年 03月 03日 08:34
俄罗斯已控制克里米亚
正文
评论
更多欧洲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
[*]0英文
字体
http://cn.wsj.com/photo/BN-BS879_2ukrai_G_20140302045024.jpgSean Gallup/Getty Images
乌
克兰总理亚采纽克(Arseniy Yatsenyuk)周日表示,乌克兰正处于“灾难边缘”,他还直接指责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将两国带到战争边缘。
相关阅读
http://cn.wsj.com/pictures/format/orange_bullet.gif中国呼吁通过对话解决乌克兰问题
http://cn.wsj.com/pictures/format/orange_bullet.gif俄罗斯已控制克里米亚
http://cn.wsj.com/pictures/format/orange_bullet.gif加拿大暂停G8索契峰会准备工作 召回大使
http://cn.wsj.com/pictures/format/orange_bullet.gif面对乌克兰局势 奥巴马选择不多
http://cn.wsj.com/pictures/format/orange_bullet.gif奥巴马对俄罗斯干预乌局势提出警告
http://cn.wsj.com/pictures/format/orange_bullet.gif美警告俄不要“越线”插手乌克兰事务
奥巴马(Obama)政府的一位高级官员周日称,俄罗斯已派遣超过6,000名空军和海军士兵控制乌克兰克里米亚半岛,并且似乎准备占领该地区。
这位官员在媒体简报会上表示,俄罗斯军队已完全控制克里米亚半岛,该地区有约6,000多名携带大量物资的俄罗斯空军和海军士兵。该官员称,这些士兵显然打算占领克里米亚。
美国已就俄罗斯的上述行动表示谴责,同时官员们表示,俄罗斯武力干涉乌克兰的行为将付出政治和经济代价。
美国官员周日还称,美国国务卿克里(John Kerry)周二将前往基辅,以显示对乌克兰新政府的支持。
亚采纽克在乌克兰议会向记者讲话时呼吁国际社会向普京施压,迫使他从克里米亚半岛撤军。克里米亚半岛的居民大多数是拥有乌克兰护照的俄罗斯族裔。
亚采纽克说,如果普京想成为挑起两个友好邻邦之间的战争的总统,那么他的目标已经几乎达到了。乌克兰正处于灾难边缘。俄罗斯联邦入侵乌克兰是毫无道理的。
过去几天,据信是俄罗斯军人的全副武装部队实际上控制了克里米亚半岛。上周六,俄罗斯议会授权普京在乌克兰动用军事力量,这引发了西方对俄罗斯军队可能进一步入侵乌克兰的担忧。俄罗斯的黑海舰队驻扎在克里米亚半岛。
普京为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干预权辩护,称之所以干预,是因为在乌克兰的俄罗斯公民和很多同胞的生命和健康受到了真正的威胁。
他还在上周六晚间与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时警告称,如果暴力行动进一步蔓延至乌克兰东部地区和克里米亚,俄罗斯将保留捍卫国家利益及保护乌克兰讲俄语人口的权力。
虽然俄罗斯声称本国公民在乌克兰受到暴力威胁,但鲜有报道独立加以证实。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简称:北约)平民事务负责人表示,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威胁到了“欧洲的和平与安全。”
北约(NATO)秘书长拉斯穆森(Anders Fogh Rasmussen)表示,俄罗斯必须停止其军事行动和威胁。
预计亚采纽克将在周日晚些时候与到访乌克兰首都基辅的英国外交大臣黑格(William Hague)举行会谈。黑格正试图与俄罗斯斡旋,以找到一个和平解决冲突的办法。乌克兰外交部长表示,截至上周六,他尚未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Sergei Lavrov)进行过直接沟通。
上周六晚间,乌克兰安全委员会(Security Council)下令军队进入战备状态,并下达了相应转移金融和技术资源的命令。
乌克兰领导人周日再次命令武装部队进入完全战备状态,并宣布设立新的应急指挥委员会,负责制定应对俄罗斯入侵的应急计划。战备措施还包括对乌克兰预备役部队和现役部队进行评估。
乌克兰国防部一位发言人表示,部分预备役部队将接受新的训练,但政府并不打算立即集结预备役部队。
西方外交官们怀疑乌克兰军队是否能与俄罗斯军队抗衡,目前俄罗斯军队已控制了克里米亚的重要基础设施和边防哨所。
乌克兰领导人表示,自之前一周克里米亚半岛局势出现紧张以来,俄罗斯已向克里米亚增派了6,000人的军队。根据乌克兰与俄罗斯签署的军事协议,俄罗斯可以在克里米亚驻军。但乌克兰官员表示,俄罗斯没有就增兵一事告知乌克兰而且在未通知的情况下调遣部队,这违反了两国间的协议。俄罗斯则表示,此举符合两国间的协议。
乌克兰内务部长周日早些时候表示,俄罗斯官员已接触过仍在克里米亚境内的乌克兰军官,宣称可立即给他们俄罗斯国籍。
阿瓦科夫(Arsen Avakov)在他的Facebook上写道:“俄罗斯密使和军官已邀请驻克里米亚各地的乌克兰内务部军人加入俄罗斯国籍、立即获得俄罗斯护照。这一邀请是面向中、高级军官的。”
阿瓦科夫否认乌克兰部队已威胁到这个总体亲俄罗斯的半岛上的俄语语言人口,并就俄罗斯部队在该地区的强硬军事化行动提出批评。
他说,“克里米亚并没有来自乌克兰内务部的军队或常驻军队威胁到当地俄联邦公民或俄语语言人口。也没有来自基辅独立广场的自卫军团到达克里米亚。克里米亚的所有不稳定因素都是来自俄罗斯、由俄罗斯一手制造的。
独立广场是基辅的中心广场,是2月22日推翻亲俄总统亚努科维奇(Viktor Yanukovych)的反政府示威活动的中心。
俄罗斯数百人举行示威,他们游行至莫斯科市中心的国防部总部,抗议俄罗斯采取的军事行动。
参与此次游行活动的一名28岁的莫斯科工程师马夫柳托夫(Ilya Mavlyutov)说,“我正在努力了解现实情况,与电视上的宣传加以比较。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了,我反对任何军事行动。”
示威人群不时喊着“反对战争”的口号,防暴警察立即采取了抓捕行动。这次游行中有数十人被抓捕。
Alexander Kolyandr / Margaret Coker / Lukas I. Alpert
(更新完成)
andar
发表于 2014-3-3 10:23
事实说明了一切,亲西方对乌克兰而言没有奖励,也不是免费的午餐,恰恰相反,乌克兰要亲西方必须承担至少失去克里米亚的损失。乌克兰受得了吗?根本受不了!
这是地缘与历史决定的,非乌克兰一小国可以左右。
andar
发表于 2014-3-3 10:25
2014年 03月 02日 09:14
面对乌克兰局势 奥巴马选择不多
正文
评论
更多美国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
[*]0英文
字体
直
到本周五,面对不断升级的乌克兰危机,美国的应对措施还完全是为了表明,美国并未将该事件视为冷战时期俄美冲突的死灰复燃,而只是将此作为一次与莫斯科携手稳定一个前苏联国家局势的机会。
但周五晚间一切都发生了变化。美国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直言不讳地警告俄罗斯不要干预乌克兰局势。这一强烈的信号表明,两个老对手似乎又将陷入旧日的紧张关系。
相关阅读
http://cn.wsj.com/pictures/format/orange_bullet.gif奥巴马对俄罗斯干预乌局势提出警告
http://cn.wsj.com/pictures/format/orange_bullet.gif美警告俄不要“越线”插手乌克兰事务
奥巴马表示,美国对俄罗斯联邦在乌克兰境内采取的军事行动深表关切。如果在全球运动员到俄罗斯参加冬季奥运会后仅数天时间发生这种情况,将招致全球各国的谴责。
奥巴马是周五晚间在白宫新闻发布会室发表上述声明的。该声明表明,美国政府越来越担心,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可能准备采取激进措施来确保乌克兰不脱离莫斯科阵营。奥巴马的这一声明向普京传达了一个明白无误的信息:不应对于此类措施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抱有幻想。
白宫此前对乌克兰局势的评论都较为谨慎。自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Viktor Yanukovych)一周前被推翻后,美国政府并未将乌克兰的革命称为西方的胜利。
与其他美国高级官员本周的发言一样,奥巴马最新的声明中也未透露出美国会采取什么措施应对俄罗斯的军事介入。不过奥巴马的警告也凸显出美国目前的应对手段有限。
美国官员透露,美国已开始与欧洲盟国协商能采取何种措施应对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行动,其中包括美国及其盟国可能抵制即将在索契召开的八国集团(Group of Eight)会议。
美国也在考虑暂停俄罗斯一直寻求的某些贸易和商业优惠措施。俄罗斯目前正有一个代表团在华盛顿进行旨在加强俄美贸易和商业关系的协商。
2008年俄罗斯坦克群占领亲西方的前苏联共和国格鲁吉亚的领土时,时任美国总统布什( George W. Bush)的政府并未采取措施对俄罗斯进行制裁。
该事件过后,华盛顿增加了对格鲁吉亚的援助,并努力加快了格鲁吉亚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简称:北约)和欧盟(European Union)的进程。
欧洲官员们的处境也差不多。欧洲官员们正希望在乌克兰局势方面与俄罗斯进行合作,尽管他们看上去却在谋求相互矛盾的目的。欧盟表示,欧洲委员会(European Council)主席范龙佩(Herman Van Rompuy)周五下午与普京通了电话,双方讨论了乌克兰的财政和安全局势。
不过,越来越多的美国议员和美国盟友本周表示,奥巴马需要采取更多行动来直接与普京叫板,并承认普京不是美国的合作伙伴。
这些议员和美国盟友称,如果不这么做,可能导致俄罗斯采取更加大胆的举措来试图影响乌克兰的未来,还可能导致俄罗斯继续挑战美国在欧洲、中东和亚洲的利益。
一位参与叙利亚和伊朗外交活动的阿拉伯官员表示,需要有人告诉美国政府:“重新启动”的按钮已经卡住了。即使在正常情况下,也就是不涉及乌克兰、叙利亚、车臣或伊朗问题的情况下,俄罗斯也不愿提供合作。
奥巴马2009年上任时承诺将重启与俄罗斯的关系。在此前的布什政府期间,通过大力支持几个前苏联共和国加入北约和欧盟,美国对俄罗斯予以了正面迎击。
美国政府高级官员近几天来对奥巴马重启与俄罗斯关系的做法进行了辩护。他们提到,奥巴马首届任期内与俄罗斯签署了一项削减核武器的协议;俄罗斯在美军供应物资运送至阿富汗方面提供了合作;同时俄美还在迫使叙利亚总统阿萨德(Bashar al-Assad)消除化学武器方面进行了合作。
不过,许多美国议员和美国盟友都担心,普京更多的是在利用这些外交努力对付美国,而不是控制叙利亚、伊朗或朝鲜--因为这些都是俄罗斯的盟友。
为平息叙利亚内战,美国国务卿克里(John Kerry)与俄罗斯总理拉夫罗夫(Sergei Lavrov)于2012年年中启动了一轮外界斡旋。当时许多西方国家政府都预计阿萨德政权即将倒台。自那以后,在日内瓦举行的国际和平谈判的掩护下,俄罗斯和伊朗大幅增加了对叙利亚政府的军火供应。
此外,在承诺销毁叙利亚化学武器后,俄罗斯还成功地让奥巴马叫停了针对阿萨德政权的空袭计划。美国官员透露,叙利亚化学武器的销毁进程近几周来出现了放缓,而普京这借助此次外交斡旋强化了他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
弗吉尼亚州民主党议员凯恩(Tim Kaine)周四表示,自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可以从俄罗斯的所作所为中看出,该国与这些战争罪行脱不了关系,但俄罗斯也有能力制止这些罪行。凯恩同时呼吁加大对俄罗斯的压力,以便使其切断对叙利亚政权的支持。
目前相关各方正在维也纳展开旨在控制伊朗核计划的国际谈判,美国官员对于俄罗斯对谈判的支持表示了赞赏。但分析人士表示,普京之所以要参与谈判,完全是为了确保俄罗斯的商业利益,并阻止美国对伊朗核设施发动任何军事打击。
Jay Solomon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andar
发表于 2014-3-3 10:28
从叙利亚到中国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从伊朗危机化解再到乌克兰,我们渐渐看清了美国在直面对俄罗斯与中国时的虚弱与力不从心。
andar
发表于 2014-3-3 10:28
动嘴?上腿?
andar
发表于 2014-3-3 10:32
2014年03月03日 07:45 AM
中国4G移动基站建设规模超欧洲
英国《金融时报》 丹尼尔•托马斯 伦敦报道
中国4G移动基站的建设已超过欧洲,该国正在建设数十万座承载超高速4G移动信号的基站。西方移动行业高管警告称,中国今年计划将基站建设扩大一倍以上,其领先优势将进一步扩大。
尽管中国4G服务的普及落后于基站部署(4G商用服务上月才开启),但4G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凸显出中国对未来的雄心。
中国移动(China Mobile)去年12月成为中国首家4G运营商。在推出4G服务前,中国移动建了约20万座基站。汇丰(HSBC)和CCS Insight的分析师表示,这个数量已超过全欧洲现有的基站数量。中国移动的网络覆盖了中国东部沿海主要城市,覆盖人口多达5亿人。
中国电信(China Telecom)和中国联通(China Unicom)也在建设规模较小的4G网络。电信设备制造商们表示,到2014年底,中国可能建成多达100万座4G基站。
在上月的年度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obile World Congress)上,欧洲移动运营商的高管们称,他们担心监管限制和经济增长疲软会抑制欧洲4G网络的建设。
中国国有电信设备制造商中兴通讯(ZTE)的财务总监韦在胜也出席了巴塞罗那的大会。他表示,随着运营商“加快建设速度”,到今年年底,中国4G基站数量可能会由目前的近30万座增至多达100万。他说,中国占新建4G基站市场的约六成,“领先于欧洲”。
三位业内高管表示,他们预计中国移动今年将展开第二轮招标,建设大约50万座基站。设备制造商的高管们预计,中国电信今年订购的基站将多达25万座。
欧盟数字议程专员内莉•克勒斯(Neelie Kroes)也强调需要加快4G的部署,并在最近将关注点转向了开发下一代移动网络,即所谓的“5G”技术。
券商里昂证券(CLSA)的数据显示,只有三分之一的中国家庭有宽带连接。
译者/阑天、倏尘
andar
发表于 2014-3-3 10:33
价格也不便宜啊;TOUXIAO
andar
发表于 2014-3-3 10:47
andar 发表于 2014-3-3 10: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事实说明了一切,亲西方对乌克兰而言没有奖励,也不是免费的午餐,恰恰相反,乌克兰要亲西方必须承担 ...
地缘与历史逻辑决定了:俄罗斯绝对不会对克里米亚和亲西方的乌克兰袖手旁观,直接而坚决的”入侵“干预将是不可避免的。
地缘与历史逻辑也决定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将会对俄罗斯的“入侵”实施包括经济与外交等方面的全面制裁!
我们仿佛回到了十九世纪中叶,英法联合奥斯曼帝国等全面反击俄罗斯南扩图谋,导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
likeredai
发表于 2014-3-3 10:48
andar 发表于 2014-3-3 10: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地缘与历史逻辑决定了:俄罗斯绝对不会对克里米亚和亲西方的乌克兰袖手旁观,直接而坚决的”入侵“ ...
战争可能性小,当下欧美已今非昔比了。。。。
andar
发表于 2014-3-3 10:52
让龟儿子们咬得更狠些吧,我们好好想想,中国如何坐收渔翁之利。
十九世纪中叶克里米亚战争给了中国收复北国的巨大机会,可惜政府昏聩,没有把握。这次,不能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