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ar 发表于 2014-3-1 23:01

表4 全球及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新订单和出口新订单指数
新订单指数出口新订单指数
一季度平均二季度平均三季度平均四季度平均10月11月12月一季度平均二季度平均三季度平均四季度平均10月11月12月
全球51.851.252.554.353.354.854.750.049.750.552.251.952.652.2
  美国56.152.754.855.052.756.256.150.649.351.251.451.351.451.4
  欧元区46.747.952.152.851.952.354.150.049.252.753.653.154.053.8
  日本49.153.854.257.456.758.457.248.552.351.255.353.157.255.7
  英国49.353.359.761.760.963.960.448.752.253.955.256.854.754.0
  加拿大50.252.753.857.258.558.055.050.052.952.751.852.652.050.9
 新兴市场52.950.449.752.151.752.352.351.049.049.050.751.150.950.1
  巴西54.050.748.750.049.949.350.751.049.248.849.748.850.150.1
  俄罗斯55.052.950.651.854.750.849.849.850.050.246.445.246.647.4
  印度55.050.848.950.748.951.951.352.753.249.551.552.350.651.6
  南非54.452.953.551.350.651.651.8-------
  中国台湾51.949.049.755.954.455.258.251.348.749.054.553.252.857.5
  韩国51.051.447.253.250.750.158.752.150.847.252.153.751.950.7
  印度尼西亚51.452.048.951.851.352.252.049.750.647.648.446.349.149.9
  墨西哥55.852.750.753.051.353.454.350.348.849.051.150.351.851.2
  越南50.248.650.051.553.148.852.548.650.250.049.952.548.149.1
  数据来源:Markit公司。



andar 发表于 2014-3-1 23:02

  二、2013年世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世界经济格局悄然发生变化。一是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首超发达国家。IMF最新估计,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2013年发展中国家GDP占全球的50.4%(汇率法为39.4%),历史上首次超过发达国家,预计2018年将提高到53.9%。二是发展中国家对于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下降。2012年下半年高达91.9%,2013年上半年降至82.4%,预计2013年下半年降至74.6%。   (二)主要经济体形势继续分化。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的分化主要表现为新兴经济体和美国强、欧日弱;2013年则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内部以及发展中国家内部分化扩大:发达国家内部继续分化,美国继续温和复苏、进入持续复苏轨道,量化宽松政策(QE)迎来转折点;日本货币和财政刺激“猛药”起效,经济复苏加快;欧元区艰难摆脱衰退,但全年仍为负增长;东亚和东南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而脆弱五国(印度、印尼、巴西、土耳其、南非)受制于内、外经济失衡,加上资本外流的冲击,经济发展较为困难。   (三)贸易保护加剧。2013年,不仅诸如保障、双反、进口关税等传统贸易保护措施以及政府采购、自动配额等新型贸易保护措施有增无减,主要经济体还竞相组织排它性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并力争主导权成为贸易保护的新手段。从2008年以来,美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TPP(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谈判为代表的“东线”,以TTIP(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谈判为代表的“西线”和以TISA(Trade in Services Agreement,服务贸易协定)谈判为代表的“中枢”。从截至目前的进展情况来看,TPP有望于2014年上半年率先达成,TTIP和TISA谈判也在积极进行中,美国主导的新型贸易规则的影响力已经初步形成。以GDP占全球份额衡量,TPP、TTIP和TISA分别高达40%、50%和65%,其对于全球贸易的影响巨大。   (四)发达国家去杠杆化取得进展,发展中国家进展迟缓。“过度的杠杆化”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发达国家家庭、企业、金融业、政府部门“去杠杆化”均取得不程度的进展。其中,美国企业和家庭部门债务负担已降至长期水平之下,政府财政赤字已从2009财年10.1%的二战后峰值降至2013财年的4.1%。欧盟通过严厉的财政紧缩措施遏止了财政赤字上升势头,通过财政联盟、银行业联盟以及欧洲稳定机制等措施打破了主权债务危机-银行业危机的传播链条。欧元区15国财政赤字占GDP比重从2009年的6.4%降至2013年的2.9%。发展中国家在经历了前几年的杠杆刺激后,正在逐步转变宏观策略,朝着去杠杆化的方向发展,但相对发达国家来说才刚起步。   (五)发达国家政策调整是导致世界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一是美国政策调整牵动国际金融市场。2013年初,美国政府面临“财政悬崖”,2013财年后7个月850亿美元的“预算自动削减措施”于3月1日正式生效。2013年5月下旬美联储释放可能提前削减购债规模(即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信号,由此至8月份,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逐步退出QE的预期导致发达国家长期利率上升,促使国际投资者对于资产重新估价并调整资产组合,国际资本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脆弱五国流出。由于美国国会参众两院未能在9月30日的最后期限前就政府预算方案达成妥协,陷入国债上限僵局,美国联邦政府被迫在10月1日-16日关门16天,这是17年以来的首次停摆。10月17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提高债务上限、为政府拨款”的议案,该协议将美国举债能力延长到今年2月7日,并为政府机构提供资金到今年1月15日。12月17日,美联储决定从2014年1月起,将月度购债规模从850亿美元减少到750亿美元。二是日本激进措施和欧元区稳定经济措施起效。“安倍经济学”政策已经实施一年,其内容包括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三支箭,其中前两支箭效果显著,推动日元快速贬值(以带动出口增长)、价格稳定上涨进而提振民众信心。欧元区实施稳定经济的各项措施,包括放宽对部分成员国财政紧缩的要求,于5月3日和11月7日将主要政策利率(再融资利率)分别下调25个基点至目前的0.25%,7月5日欧洲央行承诺在较长期内维持超低政策利率的前瞻性指导;年末欧元区推出将银行业纳入统一监管的计划。三是美国政策动向对发展中国家外溢效应巨大。美联储提前削减QE的预期已使国际资本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脆弱五国”撤出,造成相关国家本币大幅贬值、输入型通胀压力上升,五国央行在经济疲弱的情况下被迫连续升息来加以应对。其中,巴西在5月30日起的半年内5次升息,累计升息250个基点;印度在9、10月份两次升息,累计升息50个基点。   三、对2014年世界经济的初步判断   目前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经济增长动力略有增强。预计2014年世界经济发展将有所加快。   (一)经济增速将略高于上年。按照汇率法计算,世界银行1月份预测2014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2%,比上年加快0.8个百分点;英国共识公司2月份预测2014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1%,比上年加快0.6个百分点。按照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月份预测2014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7%,比上年加快0.7个百分点。   (二)全球贸易增长将有所加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月份预测,2014年世界贸易量将增长4.5%,比上年加快1.8个百分点;世界银行1月份预测,2014年全球贸易量将增长4.6%,比上年加快1.5个百分点。   (三)全球通货膨胀水平略有上升,但初级产品价格低位徘徊。英国共识公司2月份预测,2014年全球消费价格将上涨3.0%,比上年扩大0.2个百分点;世界银行1月份预测,2014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将下降0.6%,非能源价格将下跌2.6%。   (四)美国和日本失业问题将继续缓解。英国共识公司2月份预测,2014年,美国失业率为6.5%,比上年降低0.9个百分点;日本为3.8%,降低0.2个百分点;欧元区为12.1%,与上年持平。

andar 发表于 2014-3-2 10:28

andar 发表于 2014-3-1 23: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二、2013年世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世界经济格局悄然发生变化。一是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发展 ...

就被认可国家统计局2014世界经济预测,除了美国失业率过于乐观以外。

andar 发表于 2014-3-2 20:53

学交易的牛陀螺 发表于 2014-2-28 21: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A师傅-讲讲人民币贬值对股市的影响!!

问题有些复杂,很难一概而论,尝试着分层讨论下。

首先,考虑人民币小幅贬值的情形。
      由于出口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著,人民币小幅贬值将刺激出口,抑制进口,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家庭、企业收入增长。如果上市公司样本与国民经济总体样本一致,那么人民币小幅贬值将通过提高上市公司收益及其预期来提高股市的估值水平,推动股市上扬。
      但是具体而言,情况复杂,影响又各不相同。如人民币小幅贬值对出口企业利多,对进口企业则是利空。对美元欧元净资产(为正)的企业利多,对美元欧元净负债(为正)的企业则是利空,后者如国内大量租借飞机形成大量美元、欧元竟负债的航空公司,等等。必须具体公司具体分析。

其次,考虑人民币大幅贬值的情形。
人民币大幅贬值必将大幅度提高国内通胀水平及其预期,从而大幅提高国内市场利率水平及其预期,必将导致官方严厉的货币政策出台,那样的话,对股市将形成中长期重大利空。

andar 发表于 2014-3-2 21:30

andar 发表于 2014-3-2 20: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问题有些复杂,很难一概而论,尝试着分层讨论下。

首先,考虑人民币小幅贬值的情形。


情况很复杂,条件不同,结果迥异。例如日本,近一年来主动采取日元大幅度贬值的政策,显著推动了经济增长、企业与家庭收入及其预期,而且显著抑制了通缩,并未导致恶性通货膨胀,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日本股市的估值水平及其预期,导致日本股市大幅上扬。

andar 发表于 2014-3-2 21:33

andar 发表于 2014-3-2 21:30 30004837&ptid=2398902]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情况很复杂,条件不同,结果迥异。例如日本,近一年来主动采取日元大幅度贬值的政策,显著推动了经济增长 ...
再如脆弱五国,近期资本外流导致本币贬值和国内市场利率水平大幅上扬,对五国股市形成沉重压力,股指暴跌就是自然的了。
故而,若考虑到资本流动的因素,情况就更复杂了。

andar 发表于 2014-3-2 21:58

首套房贷利率上浮至基准1.05倍 需购买理财产品2014-03-02 09:01 来源:人民网字号:1214

春节前,在一家网络公司工作的小王,在北京朝阳区东四环外的一个小区选好了一套小户型的房子,经过反复“砍价”后,房东将房价由245万降到了240万。春节放假,小王将小两口积蓄和双方父母的“养老钱”拼凑在一起好歹凑了140万,剩下的100万他打算向银行贷款。然而,2月底中介的一个电话,让小王的买房梦几乎成为“泡影”。小王告诉人民财经,“中介说有些银行上调了首套房贷款利率,再想拿到8.5折贷款优惠已经不可能了。”人民财经从小王的房产中介获悉,春节前后银行悉数上调首套房贷款利率,以工农中建为首的国有商业银行均上调首套房贷款利率至基准利率,春节前的8.5折贷款优惠基本绝迹。而601818]光大银行和601328]交通银行首b套房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再上浮5%。为了帮助小王尽快地了解房贷利率,人民财经拨打了几家银行的热线电话。经过几番周折后,从光大银行某零售部了解到,光大银行目前执行首套房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再上浮5%,二套房贷利率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再上浮10%。“首套85折的优惠在去年年底就取消了,从今年2月中旬起,利率就提到了基准利率的1.05倍了。”该零售部的一位工作人员说。以30年期的贷款基准利率6.55%为例,光大银行的首套房贷款利率已升至6.8775%。小王给自己算了一本帐:以100万元30年期贷款计算,在利率打8.5折的情况下,月供为5720元,30年总利息为105.9万元;而当利率上浮到1.05倍时,月供为6571元,30年总利息将达到136.55万元。然而,虽然交通银行首套房贷利率较基准利率同样上浮5%,但比“光大银行”却多了一个附加条件。“贷款100万以下,首套房贷利率较基准利率上浮5%;100万以上,按基准利率计算,但需要‘带条件’购买本行的理财产品。”交通银行东三环支行个贷部的一位经理告诉人民财经,“带条件”购买的理财产品至少要价值5万元。随后,人民财经分别致电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得到的回复大多都是,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执行基准利率,但不排除个别支行有小幅优惠。601988]中国银行朝阳支行营业部的一位信贷员在接受人民财经采访时说,首套房贷在符合“工作满三年、硕士学位、无信用问题”的条件下可以执行9折或是95折优惠。虽然多出了30万的成本,甚至是要购买5万元的理财产品让小王很郁闷,但让他更难接受的是,年后各银行住房按揭贷款额度都很紧张,没有银行可以保证贷款批下来的时间期限。“现在办理房贷要等很长时间,能不能办下来还不确定。”小王说。在采访过程中,多位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人民财经,目前银行的资金额度不是太高,个贷业务的放款期限可能很比较长。“我已经睡不着觉了。”电话里的小王显得很疲惫。他说,如果再跟银行协调不好,房东就要收回房子,自己的买房梦就要破灭了。

andar 发表于 2014-3-2 22:01

本帖最后由 andar 于 2014-3-2 22:39 编辑

andar 发表于 2014-3-2 21:58 30004904&ptid=2398902]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首套房贷利率上浮至基准1.05倍 需购买理财产品2014-03-02 09:01 来源:人民网字号:1214

春节前 ...
评论

如果属实,那将是在短期与中长期市场利率倒挂条件下,银行欲求抬高中长期利率的一次重要尝试与努力。对于银行在中长期利率方面的动作,必须予以密切跟踪。

andar 发表于 2014-3-2 22:01

有些意思了;TOUXIAO

drhyt 发表于 2014-3-2 22:25

确实属实,光大银行(或者时另外个类似的)已经在执行10%上浮首套,似乎去年底就开始了,年初开始个股份银行已经大幅收紧房贷,有同事去年底交易现在还没放款,这个才是年初房产交易量下跌的主因

andar 发表于 2014-3-2 23:03

平安总经理买特斯拉 特斯拉"旋风"掀起新能源车热上周,601318]中国平安总经理任汇川去了趟北京芳草地的特斯拉中国直营店,然后当场下了订单。四、五个月后,他将驾驶充电车,成为中国第一批特斯拉车车主。任汇川此前开的是一辆油电混合车。在他看来,尽管目前充电还很麻烦,但未来电动车必然成为大众车。特斯拉高调进入中国市场,带来的不仅是一款新能源汽车,更是对传统产业的颠覆和革命。不久之后,一辆不需加油,外形极酷,没有排气管,没有发动机声音的超级车,从你身边呼啸而过。这就是特斯拉,一辆互联网思维做出来的汽车。特斯拉在中国乃至全球刮起的新能源汽车旋风,其领军人物特斯拉公司的创始人兼董事长埃隆·马斯克是个天才人物。马斯克对特斯拉的定位是:特斯拉是一个可以联网的智能终端,而不仅仅是一辆汽车。对于传统汽车产业的超越,不是地面上的紧追不舍,而是三维空间直接从空中实现跨越。资本市场是嗅觉最灵敏的。摩根士丹利将特斯拉目标价由153美元上调至320美元。中国股市围绕着锂电池、充电桩、和特斯拉有可能合作的传统汽车行业等个股展开一波又一波的炒作。从梦想回到现实,特斯拉实实在在带来了什么?本周,特斯拉公司宣布建造全球最大的电池工厂,工厂计划产能达千兆瓦级,特斯拉总裁将其称为“千兆工厂”。工厂2020年投产后,电池产量将达到2013年全球电池产量的总和。特斯拉革命性的创新在于锂离子电池,这一直是电动汽车最贵的部件,也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可以想见,如果工厂建成后大规模生产,将大大降低成本,让电动汽车从高端走进更广阔的中端车市场。而特斯拉电池工厂的影响力并不止于电动车产业。其研发的可再生能源电池可以在非工作时段自行充电,也就是说太阳能电池将在夜里继续工作,风力发电系统也能在平常天气中使用。有分析师大胆地猜测,特斯拉电池席卷能源业的一天也许不远了。除了电池技术和电力设施产业以外,特斯拉还能在自动驾驶汽车市场大展拳脚。特斯拉的想象空间太大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特斯拉的梦想空间刚开始。近来,以002594]比亚迪为代表的电动汽车概念股涨得不错,尤其是在当前的市场调整中,更显得魅力十足。两会召开在即,有专家预期,新能源电动汽车将成为会议的热点话题。在此前各地召开的两会上,已有13个省市的地方政府提出,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以整车、电池和充电站设施作为发展重点。北京25日宣布,今年将首次大规模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年内完成1000个公用快充桩布局,未来将在中心城区打造服务半径平均为5公里的充电圈。国土资源部网站近日公布了合肥市以挂牌方式出让两幅地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公告,其中一条竞买规则引人关注:竞得人须按照《关于印发合肥市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暂行规定的通知》和规划方案要求配建规定数量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对此,业内人士解读为,此举将解决电动车的后顾之忧,不仅可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使用的便捷性,也将向周边省市乃至全国传递明确信号,新能源汽车有望“彻底告别”配套问题。事实上,上海在去年已经就此开始了小范围调查,“标配”政策性的推广文件将在今年二季度出台。有券商人士分析认为,目前美国电动汽车总保有量超过中国十倍,其中缘由也许不仅是美国汽车生产厂商的相应生产技术更成熟,还可能是其充电设施建设远远走在我国之前。由此可见,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2014年我国充电桩行业将迎来布建高峰,行业将进入爆发期。

andar 发表于 2014-3-2 23:07

美俄闹翻脸:奥巴马与普京电话争执90分钟2014-3-2 08:15 有0人参与




摘要: 白宫高级官员说,作为报复,奥巴马及其欧洲伙伴可能拒绝出席定于6月在俄罗斯索契举行的八国集团首脑会议...





  北京时间3月1日晚,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批准总统普京在乌克兰使用俄罗斯武装部队的请求。
  
  早前,美国总统奥巴马2月28日首次公开回应乌克兰局势,对乌克兰新当局指认的俄罗斯“军事入侵”“深表关切”,警告俄方将为军事干预付出“代价”。
  
  3月1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当天举行紧急磋商,但无果而终;美国要求安理会立即介入调停,俄罗斯反对强行调停。白宫高级官员说,作为报复,奥巴马及其欧洲伙伴可能拒绝出席定于6月在俄罗斯索契举行的八国集团首脑会议。
  
  之后,奥巴马与普京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的通话,双方争执不下。
点击图片 进入下一页http://www.chn2007.com/data/attachment/portal/201403/02/101046t06i048q89p84kx4.jpg  奥巴马称俄罗斯此项决议侵犯乌克兰主权,违反了国际法,包括联合国宪章,1997俄乌基地租借协议和1994的布达佩斯备忘录。
  
  奥巴马警告,俄罗斯持续破坏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将对其国际地位造成负面影响,为此“美国将暂停参加即将召开的八国集团峰会准备会”。
  
  奥巴马警告普京俄罗斯或将为此面临政治经济孤立,呼吁普京把军队撤回克里米亚基地,跟乌克兰新政府展开对话。
  
  另一方面,奥巴马称美国认识到俄罗斯与乌克兰存在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联系,俄罗斯需要保护乌克兰俄罗斯族和其它少数民族的权利,美国敦促乌克兰政府致力保护全体乌克兰人民的权利,恪守乌克兰对国际社会作出的承诺。
  
  奥巴马对普京表示,如果俄罗斯对乌克兰俄罗斯族和其它少数民族的处境表示关切,妥善的处理方式应该是与乌克兰政府进行直接沟通,并在联合国安理会或者欧安组织框架下派遣国际观察员。
  
  奥巴马敦促普京应在国际社会斡旋下,立即与乌克兰政府启动对话,届时美国将参与对话。
  
  谈及乌克兰,奥巴马重申乌克兰人民有权决定自己的未来,强调他已指示政府继续与盟友及合作伙伴合作,为乌克兰政府提供援助,包括技术、金融等紧急援助。

andar 发表于 2014-3-2 23:08


  奥巴马称,今后美国会继续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各方密切磋商,为新一届乌克兰政府提供重要援助,从而保证乌克兰金融稳定,协助乌克兰进行必要改革并成功举行总统大选。

  普京则称俄罗斯对保护在乌公民安全事务上决心“坚定”,指责美国和西方国家插手。
  
  对于奥巴马担忧俄对乌动武,普京回应说,基辅现当局支持的极端民族主义者在犯罪和挑衅,对俄公民及乌爱国者构成了威胁。为防暴力蔓延,俄有权保卫自身利益。
点击图片 进入下一页http://www.chn2007.com/data/attachment/portal/201403/02/101046c7dtmf7behwmh87r.jpg    俄罗斯失去乌克兰只能选择同中国结盟
  “普京为什么还在沉默?”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各国媒体共同发出的疑问,站在乌克兰局势对立面的双方显然都相信,“对基辅事变袖手旁观显然不符合普京的性格”。       实际上,在“沉默的普京”身前,俄总理梅德韦杰夫和外长拉夫罗夫已多次针对乌克兰局势表态,其中一个共同点就是,俄罗斯不会同“那些带着面罩、手持武器走上基辅街头的人”组成的政府打交道。       虽然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指出,一旦俄罗斯出兵乌克兰,必然铸成大错,但也有人提醒“把俄罗斯逼到墙角绝不会有好结果”。      美国《华盛顿邮报》说,普京已无暇为出错的牌懊悔,他要考虑接下来怎么做。德国《明镜》周刊说,这可能是普京一生最艰难的选择。那么,普京总统对乌克兰局势会做出什么抉择呢?
  
  截止到目前,乌克兰的局势已基本呈两极化,既西部的亲欧洲力量已成功夺权,正在组建政府并尽力扫除俄罗斯的影响。而东部的亲俄力量正成为前总统亚努科维奇的保护伞,并且正在积聚力量反对西乌克兰加入欧盟的计划,且有可能会采取武力保护东乌克兰的相对独立。

andar 发表于 2014-3-2 23:08

尤其让俄罗斯反感的是,在夺权后上台的西乌克兰,得到西方支持的新政府已经出现了严重排俄现象。据报道新成立的乌克兰议会通过一项法律,取消《国家语言政策基本原则法》,俄语因而丧失在乌克兰近半数行政区域内的地区官方语言地位。
       对此,俄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主席马特维延科说,取消该法是一个严重错误,这将损害乌克兰几百万俄语居民的合法利益,削弱乌克兰的国家完整。另据报道,新的一起野蛮反俄事件24日发生在乌克兰利沃夫州,新政府在当地拆毁了库图佐夫胸像,同时也拆除了几十座列宁雕像。       为此,俄罗斯外交部25日发表声明,对乌克兰持续发生的拆毁纪念像事件表示气愤,要求乌方制止这种“无法无天行为”。种种迹象显示,俄罗斯对于新的乌克兰政府已经忍无可忍。
点击图片 进入下一页http://www.chn2007.com/data/attachment/portal/201403/02/101144hqyqcyqeqn2ceyg2.jpg  同时,在东乌克兰,已经出现与西乌克兰正好相反的事件。大批亲俄人士追打支持新政府的示威者,而在市政厅则有民众企图拉倒乌克兰国旗,他们不满基辅政局变天,称克里米亚地区以及整个东部乌克兰应该脱离基辅,宣告独立。更有甚者,已有部分示威者正式打出了俄罗斯的旗帜,并公开呼吁俄罗斯对乌克兰局势进行干预。同时,这一地区正盛传俄军正在积极部署调动,不久将正式进入乌克兰进行干预。
  
  对于俄罗斯的态度,俄外长拉夫罗夫25日在会见卢森堡外交大臣时,已经用严厉的话语说出“(乌克兰)要么和我们在一起,要么就是我们的敌人”。同时,有关俄罗斯可能动武的猜测在俄国内和西方都大量出现。       乌克兰“自由党”领导人佳格尼博克24日警告说,他有证据表明俄军正在塞瓦斯托波尔(黑海舰队所在地)集结,搭载200名军人和10辆装甲车的“尼古拉·菲科琴科夫”号大型登陆舰正开往那里。       俄《独立报》称,出于对极端势力意图将黑海舰队赶出克里米亚的担心,俄驻当地部队已提升战备等级。在2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突然下令检查中西部军备。这次突击检查动用的包括俄国中西部军区的15万名官兵、90架战机、880辆坦克和80艘军舰。路透社说,在索契冬奥的两周内,普京尽最大努力向世界展现俄罗斯柔软的一面,现在冬奥会结束了,西方担心普京要摘下手套,收起笑容了。
  

andar 发表于 2014-3-2 23:09

有分析认为,克里米亚对俄罗斯来说是一块肥肉,如果克里米亚当地议会请求俄罗斯出兵,俄罗斯将不会袖手旁观,也会获得合理的出兵借口。而克里米亚是俄抵御西方的最后一块缓冲区,普京绝不愿舍弃它。
      如果对乌克兰坐视不理,俄罗斯将彻底失去其在独联体内最大的盟友,也有可能会彻底失去其在地中海的最佳天然良港,并且被北约将其南翼彻底堵死。作为雄心勃勃的俄罗斯复兴的英雄,作为曾对俄罗斯人民夸下海口的俄罗斯总统,这不符合普京的性格。      因此,普京总统可能在等待时机,按现在的局势发展下去,或许俄罗斯干涉乌克兰的机会正在到来。不过,一旦俄罗斯坐失干预乌克兰的最佳机会,等西方帮助乌新政府坐稳了江山,那时,俄罗斯可就真的被北约逼到家门口了。或许,那个时候,俄罗斯将不得不被迫同中国结成正式的军事同盟,也唯有如此,俄罗斯才会有安全感!   
点击图片 进入下一页http://www.chn2007.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403/02/081251aapp334mgag4ufsc.jpg  俄上院授权普京对乌克兰动武
  
  外电称,俄罗斯议会上院3月1日批准总统普京提出的在乌克兰领土部署俄罗斯武装力量的提议。
  
  路透社3月1日报道称,俄联邦委员会以压倒性多数票支持关于“在乌克兰领土上动用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直至该国社会政治局势恢复正常”的提议。俄联邦委员会说,该决定即刻生效。
  
  据报道,俄联邦委员会主席马特维延科还要求其下属的外交委员会向普京提议,召回俄罗斯驻美大使。
  
  法新社3月1日援引克里姆林宫的消息说,普京1日向议会上院提出批准在乌克兰动用俄罗斯军队的书面请求。
  
  克里姆林宫援引普京在这份文件中的话说:“鉴于乌克兰局势出现异常,俄罗斯公民面临生命威胁……我向联邦委员会提议在乌克兰领土上动用俄联邦武装力量,直至该国社会政治局势恢复正常。”
  
  普京说,俄方还需要“按照国际条约”保护黑海舰队官兵。报道称,这项提议是按照俄罗斯宪法中关于在境外动用军队的相关条款做出的。
  
  法新社3月1日援引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的话说,杜马当天要求普京采取措施稳定乌克兰克里米亚地区的局势,并尝试“所有可行的办法”保护当地民众。
  
  俄国家杜马主席谢尔盖·纳雷什金在电视上发表声明说:“以国家杜马众议员的名义,国家杜马委员会已要求总统采取措施稳定克里米亚的局势,并尝试所有可行的办法保护克里米亚民众免受不法行为和暴力行为的侵害。”

andar 发表于 2014-3-2 23:10

美国总统奥巴马28日表示,美方对有关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境内开展军事活动的报道“深感担忧”,并称军事干预乌克兰将会付出“代价”。
  
  奥巴马当天在白宫就乌克兰局势发表声明说,俄乌之间存在包括文化和经济联系在内的历史性关系,而且俄罗斯在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拥有军事设施。然而,任何侵犯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举动都将造成“强烈不稳定”,构成对必须由乌克兰人民决定的事务的“严重干预”,明显违背俄罗斯有关尊重乌克兰独立、主权和边界的承诺。
  
  奥巴马说,“对乌克兰的任何军事干预都将付出代价”。他表示,国际社会在努力实现乌克兰的稳定和统一,俄罗斯能够参与这一过程。美国将在乌克兰问题上继续与欧洲盟国密切合作,同时与俄罗斯政府保持直接沟通。
  
  代行乌克兰总统职责的议长图尔奇诺夫28日在基辅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说,俄罗斯打着演习的幌子已开始对乌克兰进行“露骨的军事入侵”。他说,俄方把军队派入克里米亚,不仅占领克里米亚议会和政府大楼,还试图控制公用设施、封锁克里米亚军人的驻地。
  
  俄罗斯外交部当天表示,俄黑海舰队装甲车辆在克里米亚半岛实施调动,目的是保障该舰队在乌克兰驻扎地安全,这符合俄乌两国就黑海舰队问题签署的基础性协议。

  另据凤凰卫视报道,乌克兰局势持续不稳。乌克兰代总统图尔奇诺夫28号解除了军方总参谋长的职务,并指责俄罗斯已开始对乌克兰进行军事入侵。俄方则证实,黑海舰队装甲车辆正在克里米亚半岛实施调动。       而当地两个主要机场继续被不明武装份子封锁。针对据报有上千人的俄罗斯空军与海军陆战队进入乌克兰克里米亚半岛地区,美国总统奥巴马28号在白宫表示,美国对此深感担忧,并且警告,如果俄罗斯军事介入乌克兰的话,将要付出代价。
  
  因应大量军队进入乌克兰克里米亚半岛,奥巴马28号在白宫临时决定召开新闻发布会,证实进入该区域的,就是俄罗斯的军队,他表示美国对此深感担忧,并敦促俄罗斯遵守国际法。
  
  奥巴马:“我们对于俄罗斯在乌克兰境内的军事活动报道深感担忧。任何违反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为,都将大为破坏稳定,这也将不符合乌克兰、俄罗斯与欧洲的利益。”
  
  奥巴马并且警告俄罗斯,军事介入乌克兰,将要付出代价。
  
  奥巴马:“军事介入将导致世界各国的谴责,而千真万确,美国将会与国际社会一道,确定任何军事介入乌克兰的行为,将需付出代价。”
  
  奥巴马表示,美国副总统拜登已为此致电乌克兰新总理亚采纽克,向他保证,在此时刻美国将与乌克兰一道捍卫其主权与领土完整,以及乌克兰未来的民主。奥巴马说,美国除了密切与欧洲盟友合作以外,也将持续与俄罗斯进行直接沟通。

andar 发表于 2014-3-2 23:10

中国不能任凭西方搞颜色革命 将会动荡
  
  乌克兰反对派在暴力赶走总统亚努科维奇之后,迅速组建起“新政府”,并且“迅速”得到了欧盟的承认。而乌克兰的大邻国俄罗斯却坚称新政府不合法,拒绝予以承认。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如何做出“负责任大国”的表态,需要审慎考虑。
  
  首先必须厘清乌克兰剧变的性质。从各项指标看,发生在乌克兰的这场动乱是一次地地道道的“颜色革命”。所谓“颜色革命”有几个突出特征:由西方大国插手策动,以亲西方民主派为主力,以“民主人权”为号召、以街头政治方式进行,以建立亲西方政权为目的。此次动乱完全符合上述特征:西方大国直接插手、联手干预,并且给予动乱者资金、舆论支持。从曝光的美国高官电话录音看,甚至可以说是美国等西方大国直接操纵的。动乱组织者都是知名的亲西方人士,他们打出的旗帜也是推翻“独裁统治、加入欧盟”。他们采用的手段更是街头政治、冲击占领国家机关,即所谓“低烈度暴力”。
  
  既然是一场“颜色革命”,中国政府就不能不考虑新政府的合法性问题,不能不从制止新干涉主义肆虐的国际战略高度确定立场。中国不能任凭西方大国这样搞下去,否则,任何他们看着不顺眼的所谓“专制国家”都难有安宁,中国的周边国家也有陷入动荡的危险。不干涉主权国家内政是国际法基本准则,也是中国处理国际事务一贯坚持的基本原则。对于乌克兰“新政府”,中国如果现在就承认,无异于承认“新干涉主义”的合理性。
  
  其次必须冷静观察乌克兰局势的发展变化。乌克兰是一个陷入民族文化认同、治国道路认同、外交取向认同高度分裂的国家,是一个经济上濒临破产的国家,又处在西方大国与俄罗斯的撕扯之中。究竟乌克兰局势如何发展,一时很难看清楚。国际舆论界都在猜测乌克兰发生内战、分裂的危险性。也就是说,乌克兰新政权将是不稳定的,乌克兰局势的发展将是不确定的。在此情况下,中国政府没有任何必要在承认新政府问题上匆忙行事。
  
  其三,中国政府还有必要加强与国际社会特别是俄罗斯的磋商。中俄是战略协作伙伴,相互承诺在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支持。俄罗斯是乌克兰剧变的利益攸关方,乌克兰事态的发展关系到俄罗斯的核心利益。因此,加强与俄罗斯的磋商,听听俄罗斯伙伴的意见,对于加强战略互信非常必要,同时也是中国政府信守国际承诺的应有之举。这与在欧盟和俄罗斯之间“选边站”完全是两回事。
  
  一言以蔽之,中国政府在承认乌克兰新政府问题上切不可匆忙行事,起码要等到5月25日总统选举之后再做决定。



andar 发表于 2014-3-2 23:15

让龟儿子们去咬吧;TOUXIAO

andar 发表于 2014-3-3 10:03

本帖最后由 andar 于 2014-3-3 10:04 编辑

andar 发表于 2014-3-2 21:33 30004845&ptid=2398902]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再如脆弱五国,近期资本外流导致本币贬值和国内市场利率水平大幅上扬,对五国股市形成沉重压力,股指暴跌 ...
      上周公布的去年美国第四季度GDP增速修正值仅为2.4%,比初值3.2%显著回调,让人们有理由怀疑,美国经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的反弹将像2010、2011年前两次一样“昙花一现”的可能性很大。毕竟当前美国的就业规模仅为危机前95%左右,美国家庭的债务/收入比例仍然比危机前30年的正常平均水平高出35个百分点。
      故而美元继续走强的基础不在,美元兑欧元、日元、英镑等发达国家货币贬值。

andar 发表于 2014-3-3 10:08

      当然,更加脆弱的欧日英等经济复苏基础也决定了它们的经济更承受不了本币的大幅升值。故而,至少上半年美元兑主要发达经济伙伴货币的汇率呈现小幅震荡的格局。
页: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查看完整版本: 边走边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