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ar
发表于 2014-3-13 10:13
乌克兰防长:乌军仅6千人可作战 不敌克里米亚民团2014年03月13日 06:36
来源:凤凰卫视http://h2.ifengimg.com/0f56ee67a4c375c2/2013/1106/indeccode.png
2550人参与 19评论
http://y1.ifengimg.com/f04c9b92453d105f/2014/0313/xes_46931d9313a30ea148c9a9e43f970a6f.jpg
http://y0.ifengimg.com/news/detail/enable_left.png1234…78910http://y0.ifengimg.com/news/detail/nable_right.png
高清图集
当地时间2014年3月9日,乌克兰派沃迈斯克,乌克兰军队向克里米亚交界地区增兵并设立检查站。图为乌克兰军队的装甲车在公路上行驶。…[详细]
乌克兰国防部长周四在基辅表示,乌克兰政府23年没有拨款购置新装备,目前可投入作战的只有6000多人,装甲坦克部队缺件少油,还不敌克里米亚地区的民团。据悉,乌克兰驻克里米亚陆海空军所有部队已倒戈,这些部队已效忠地方政府,掉转枪口对准基辅。目前乌克兰军队驻克里米亚部队含三个防空军团,45架各类作战飞机,舰艇辅助船17艘,陆军一千余人,空军两千余人,海军一千余人,边防警卫部队1500余人,紧急情况部队900余人,其余为后勤军校人员,估计总人数为八千余人。 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已经表示,截止3月12日,大约有1200余人武装力量(含特种内卫部队)巳宣誓效忠地方政府,正等候改编。 克里米亚地区准备3月16日全民公决,决定是否并入俄罗斯联邦。据悉,占人口总数85%的俄罗斯民族赞同回归俄罗斯。 目前,克里米亚地区最高议会已同俄议会接触,一旦公决有结果,并获得俄罗斯上下议会表决同意,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以塞瓦斯托布尔市为命名,耍求享受与俄罗斯莫斯科、圣彼得堡直辖市地位,或区分出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地位。 周三,以俄罗斯著名哈雷摩托车队队长、“夜狼”骑手俱乐部老板已经带领人道主义车队进入塞瓦斯托波尔市
andar
发表于 2014-3-13 10:18
曾几何时,苏联解体初期,乌克兰是仅次于美俄的拥有核武器数量第三多的核大国。可当时领导人没有远见和主心骨,经不住美欧俄的诱骗和胁迫,最终弃核,彻底沦落为不入流的国家。这一致命错误注定了乌克兰的彻底衰落,将永世难以翻身!
andar
发表于 2014-3-13 10:21
andar期待周日克里米亚公投!
andar支持克里米亚公投!
克里米亚公投对美欧俄大大不利!
克里米亚公投对中国有利;TOUXIAO
andar
发表于 2014-3-13 10:25
解读中央深改组:绝不会成为下一个发改委
在即将闭幕的今年全国两会上,“改革”成为了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把改革作为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提出向深化改革要动力,强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 引人关注的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作为这一轮改革的领导机构,目前其机构设置和人员构成的轮廓已经日渐清晰。在改革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识的基础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点在哪里?最大障碍是什么?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将在改革进程中扮演什么角色? 深度观察
深改组办公室为何设在中央政策研究室 在中央决定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之后,其办事机构如何设置一度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此前,外界曾就此有过多种猜测,例如成立一个新的机构作为中央深改组的办公室,也有人曾提出把中央深改组的办公室设在国家发改委或中央财经领导小组。 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施芝鸿对北京青年报记者表示,目前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办公室已经确定设在中央政策研究室。 施芝鸿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全面深化改革,概括起来是“5+1+1”。“5”就是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五个方面,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这五个方面的改革,加上党的建设制度方面的改革,再加上军队和国防改革。这次全面深化改革,实际上指的就是上述领域的改革,中央政策研究室的内部机构设置,正好和这七大改革领域的全面深化完全对应。 “在这样的机构设置基础上存量优化,即再添加一两个直接服务于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内设机构,就能成为中央深改组一个很得力的办事机构、咨询机构和信息汇总机构,所以中央这次把深改组的办公室放在了中央政策研究室的决定是很正确的。”施芝鸿表示,中央政研室长期以来为中央高层的决策提供咨询服务,而且参与中央重要会议和文件的起草,对改革的全局情况非常熟悉。从这件事情上也可以看出,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严格控制机关编制、简政放权方面,在设置改革办公机构的时候也体现出来了。 人员罕见高规格 构成逐渐清晰 根据此前已经公布的信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由***担任组长,三位副组长分别为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四名正副组长均为中央政治局常委,这样的高规格人员配置被认为体现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权威性以及改革的力度。 在此前央视公布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的报道和电视画面中,除了上述四位正副组长外,参加会议并在里圈就座的官员还包括(注:按央视摄像机拍摄顺序排列):马凯、刘延东、许其亮、汪洋、赵乐际、杜青林、王晨、周强、张庆黎、王正伟、王沪宁、刘奇葆、李建国、孟建柱、栗战书、赵洪祝、郭声琨、曹建明、周小川等领导同志。 根据报道,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任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两名副主任分别是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穆虹和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潘盛洲。 官方媒体近日发布的消息显示,3月6日下午,陕西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主任兼省委改革办主任岳亮在北京拜会了中央改革办专职副主任穆虹,这是穆虹首次以中央改革办专职副主任身份在媒体上亮相。资料显示,穆虹长期在国家计委、发改委工作,分管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稽查。潘盛洲则是农村政策学者出身,主要研究非公经济、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教育等问题。 此外,深改组成员还包括来自中央直属部门、国务院各部委以及中纪委、最高检、最高法、全国人大及全国政协的领导,分别构成6个专项小组。 除了中央层面的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外,全国各省份也已经相继成立深改组,除个别省份外,绝大多数省份已公布了组长、副组长名单,且组长均由各地党委“一把手”担任。此外,证监会、环保部、保监会、国资委、银监会等部委也已成立深改组并公布了领导名单。 336项改革举措已分解到专项小组 在内设机构和人员组成的轮廓已经日渐清晰之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工作事实上也早已经在陆续推进。 根据公开报告梳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已经分别于1月22日和2月28日开过两次会议。***总书记作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主持召开了这两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在2月28日下午召开的第二次会议上,***强调,全面完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任务还有7年时间,起跑决定后程。2014年工作抓得怎么样,对起好步、开好局意义重大。要把抓落实作为推进改革工作的重点,真抓实干,蹄疾步稳,务求实效。 据施芝鸿介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已经把十八届三中全会列出的336项改革举措全部分解到位,明确了各项改革举措的牵头单位、参加单位和成员单位。下一步将在集中各方面智慧的基础上,尽快确定这一轮改革的突破口。 权威声音
全面深化改革很快就要进入“施工期”
施芝鸿,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
好像指挥三大战役的前敌委员会 北青报:改革领导小组的功能,将来会承担更多类似于智囊机构的功能,还是会有更实际的权力来推进改革? 施芝鸿: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有四个方面的功能,而不仅仅只是智囊的功能。中央成立深改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总体设计包括顶层设计和分层对接设计,统筹协调就是上述“5+1+1”等各个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要有一个办公室来协调,还有推动和落实的问题。所以它不只是智囊机构。打个比方,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是整个改革的前沿指挥部,而设在中央政研室的办公室则好比是前沿指挥部的一个参谋机构,就像毛主席当年指挥打三大战役时的前敌委员会。 这个机构没有自己特殊的部门利益 北青报:有人担心,深改组办公室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发改委? 施芝鸿:绝对不会,中央的深改组本身是一个超脱于现有的各个部委办和各个地区的机构设置之上的,高层的、权威的改革领导机构,这个机构没有自己特殊的部门利益,也就是没有自己的既得利益,它完全是站在全党、全国、全民族利益的高度,履行上述四个方面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功能。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办公室所在的中央政策研究室,也是清水衙门中的清水衙门,不批权也不批物,没有权力寻租的空间,没有权钱交易的可能,能够站在党和人民利益的高度,来协助设计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思路、分层对接思路,并针对改革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及时向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提出意见和建议,来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打赢这场改革攻坚战。 短时间内分解336项改革举措 北青报:深改组现在是不是已经开始具体运作了? 施芝鸿: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已开了两次全体会议,习总书记作为组长,在两次会议上都作了重要讲话。经过这一段时间紧锣密鼓的工作,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六个专门小组,以及设在中央政研室的办公室,已经把十八届三中全会列出的336项改革举措全部分解到位,而且梳理后,正在明确每个领域的改革重点,很快就要进入“施工期”。 我可以告诉大家的是,这个办公室的工作是紧张的、高效的、尽职的。在春节期间,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六个专门小组的好多领导和工作人员都没有休息,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分解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列出的336项改革举措的牵头单位、参加单位和成员单位。 深改突破口或在“法治国家建设” 北青报:改革千头万绪,那么深改组推进改革的突破口会在哪里呢? 施芝鸿:关于这个问题,我举个例子。我们全国政协社科界的刘树成委员是社科院经济所的研究人员,在**同志来听取我们联组讨论的时候有个发言。他在发言中认为,这次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就是加强法治国家建设,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归根结底最重要的是法治化,他建议中央把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他讲到这里的时候,**同志插了一句话,“刘委员,你的意思是说把法治建设作为突破口吗?”刘树成委员说“对”,**同志颔首表示肯定。我当时注意到这个细节。 现在究竟怎么来选择改革突破口?我想下一步深改组包括下设的六个专门小组,以及设在中央政研室的办公室,会及时汇总梳理各方面的意见,还有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成立的各地的深改组,他们也会梳理出来意见,最后还会有一个更完整的汇总,最终找出真正的突破口在哪里。我认为,改革的突破口应该是“牵一发而动全局”的领域,像当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经济特区,都成为了“牵一发而动全局”的改革举措。这次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会怎么选择?刘树成委员提出的这个思路不无道理,如果法治是突破口之一,那法治领域更具体的突破口落在哪一个措施上?这还要寻找。 我相信,在集中各方面智慧的基础上,这个突破口会尽快明确的。 要突破思想观念和利益固化藩篱 北青报:这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障碍在哪里? 施芝鸿:障碍有两个,一是思想观念的障碍,一是利益固化的藩篱。小平同志南巡解决的是“社会主义可不可以搞市场经济”的问题,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的全面深化改革是要解决“怎样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有效率的,也是公平的,既是能够激发活力的,也是能够便于治理的,能够形成一个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打破目前市场秩序失序、市场规范失范所导致的种种不公平竞争,以及大家反映强烈的各个方面的利益差距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在这一轮改革中搞好了,我们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更加发展,也使我们国家治理体系更加现代化。 委员建议 迟福林:地方深改组不能流于形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深化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利益调整,每一项改革背后都是利益关系。建立深改组的最大目的就是在协调利益关系上发挥重大作用。 而对于如何协调,迟福林认为,有些部门的改革方案不能“自己改自己”,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包括部门立法等都需要征得深改小组同意,需要协调和上报;此外,改革有了方案后需要推动,深改小组起到重要作用。 对于各地成立的深改组,迟福林认为不能流于形式,也不能成为一个秘书班子,应该成为强有力的专门的工作协调机构,此外还要和社会各方面结合,吸取多方面意见和建议,才能推动改革。 迟福林强调:“没有强有力推动的改革很难,今天的改革应该靠强有力的推动,但这种强有力的推动不该等同于集权。” 王长江:不能有绕难题走的惯性 3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王长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改革路径是先易后难,从最能形成共识的方面渐进改革。但当前已进入全局式改革阶段,不能再有绕着难题走的思维惯性。 王长江认为,深改组将改革权收回中央,是打破现有权力格局,进行重新配置。同时,三中全会也提出要将顶层设计与地方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里面既包含权力集中,也包含给地方积极性,意在科学分配权力。 王长江还曾提出建议,顶层设计机构应该由退休老同志、中立的学者智囊和民主党派人士构成,这些人熟悉经济、政治、社会工作,但又不具体执行、没有实权,能够比较超脱独立地进行设计。 本版文/本报记者 孙昌銮
andar
发表于 2014-3-13 10:25
我看难哪;TOUXIAO
andar
发表于 2014-3-13 10:29
下午一点半有重要经济数据公布啊;TOUXIAO
jiangshw
发表于 2014-3-13 10:34
andar
发表于 2014-3-13 11:05
2014年03月13日 07:45 AM沃尔沃与吉利步入合作蜜月期英国《金融时报》 亨利•福伊 伦敦报道
http://i.ftimg.net/picture/2/000042862_piclink.jpg去年11月,沃尔沃(Volvo)董事长李书福在比利时一下飞机,等待他的那辆配备了司机的轿车就让他大吃了一惊。3位知晓事件大概情况的人士告诉英国《金融时报》,尽管别人向李书福保证,这个富裕小国的治安非常好,但他仍然要求下次他来比利时时,有一辆防弹轿车在等待他。文化冲突在跨境商业交易中并不罕见,而合作双方像沃尔沃和吉利(Geely)这样差异巨大的却是寥寥无几。沃尔沃是一家有着87年历史的瑞典汽车制造商,以低调的北欧设计风格和值得信赖的产品质量闻名于世;而沃尔沃的中国东家吉利,旗下旗舰产品的售价仅为1万英镑左右。在被吉利收购之后,沃尔沃头几年经营不太顺利,销量不断下降,瑞典方面高管与中国东家之间也摩擦不断。不过有官员对英国《金融时报》表示,如今沃尔沃已回到正轨,原因在于哥特堡方面和杭州方面做出了妥协,一份在中国签署的战略协议也得到了瑞典方面的接受。沃尔沃首席执行官霍坎•萨穆埃尔松(Håkan Samuelsson)表示:“在不违反战略协议的前提下,我们有充分自主权。当然,我们在财务和战略方面受到一些限制……我们有必须遵循的明确战略。不过,除此以外,我们在运营层面不会受到任何干涉。”萨穆埃尔松是汽车业的老将,2012年10月,斯特凡•雅各比(Stefan Jacoby)被免职后,他被董事会空降至沃尔沃掌门人的位置。之前雅各比与吉利高层在战略上存在分歧。沃尔沃汽车董事长办公室主任、李书福在瑞典的代言人袁小林表示:“李书福董事长非常明确地表示过,我们的策略是一方面确保在欧美地位稳固的这个传统品牌地位依然不变,同时还要利用在中国等新兴市场的机遇。关于这一战略、以及沃尔沃与吉利的合作方式,我认为没有任何含混之处。我的意思不是说今后在战略和产品方面双方不会继续讨论……而是说在战略方向上绝不存在任何分歧。”对于中国市场,吉利方面的高管想要的是华丽而吸引眼球的车型,而沃尔沃则强调该品牌低调的传统。在萨穆埃尔松上任仅几个月时,双方的紧张气氛就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当时萨穆埃尔松强调沃尔沃保持传统的重要性,而李书福则在几天后反驳说,他觉得该品牌“太过北欧化”。沃尔沃有一项规模为110亿美元、为期五年的投资计划,该计划目前差不多已进行到一半。该公司和吉利集团都希望这项计划能让沃尔沃变得更精干、更全球化,在保持该品牌北欧魅力的同时,能够利用中国的低成本采购和制造技术。萨穆埃尔松表示,由于节省了近2.5亿美元开支,2013年,这家汽车制造商在2012年实现收支平衡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实现了“可观的”营业利润。该公司将于本月晚些时候公布具体情况。沃尔沃将与吉利共同设计一个新的汽车系列,主要是体积偏小、档次偏低的车型,能够与吉利的高端产品共享零配件和设计,这对沃尔沃的未来将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这一新系列也将填补吉利和沃尔沃之间品牌档次差距的鸿沟。萨穆埃尔松表示:“档次被拉低对沃尔沃而言将是致命的。缩小差距主要靠吉利提升品牌档次……吉利有追赶沃尔沃的雄心壮志……(共享产品的)规模将是有限的。”袁小林表示:“我们肯定不会让顾客花沃尔沃的价钱,买来一辆吉利。这样做是非常愚蠢的。”沃尔沃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要看它在中国和美国的经营情况。美国一度是沃尔沃的第一大市场,但由于沃尔沃缺乏适合该国市场的产品,去年美国的地位几乎被中国超过。两位知悉该集团战略的人士表示,在欧美,沃尔沃将主要通过独家设计的产品取得销量增长,而其在华销量的增长则将由沃尔沃和吉利共同生产的产品推动。李书福曾被沃尔沃董事会一名董事誉为“极具企业家精神,愿意承担风险”。2010年他从福特(Ford)手中收购了沃尔沃,这一举动让全世界都知道了吉利。两年后,他又收购了伦敦出租车公司(London Taxi Company),该公司是伦敦标志性黑色哈克尼(Hackney)出租车的生产商。今年,随着XC90运动型多用途车(SUV)的推出,人们将首次见识李书福对沃尔沃品牌的影响。该款产品是沃尔沃被中国收购后开发的第一款车型。至于沃尔沃与吉利共同开发的车型,大约会在2017年推出。萨穆埃尔松把沃尔沃与吉利之间的这种关系,与大众汽车集团(Volkswagen Group)旗下奥迪(Audi)与斯柯达(Skoda)分享设计的情况相提并论。他说:“如果你在设计成型前很早就开展相关讨论,你就能在关键部件上节省25%到30%的成本。对我们而言,这是设计出一款极具竞争力车型的好办法。”沃尔沃预计,它将在两年内将某些车型的中国零配件使用率提升至75%,并将探索把中国作为东南亚市场生产基地的可能性。译者/何黎
jiangshw
发表于 2014-3-13 11:07
andar
发表于 2014-3-13 11:16
中国经济的唯一的终极意义上的希望在个人与私人企业身上!
国有企业作为历史性的脑残的痕迹,终究是过渡性的。
国有企业终结的越早,中国经济的不经济肿瘤就会越早被切除!
andar
发表于 2014-3-13 11:21
从政府普遍干预经济、政府官员寻租行为普遍和国有企业规模巨大的三个现实角度看,中国经济被抑制的活力及其巨大,简直巨大的足以令中国的敌人胆寒!
展望中国未来二十年发展,人口红利消失的同时,尚有放开人口生育对应,也有人口素质红利增加的补偿,更有改革红利的巨大空间!只要政府坚持透明化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导向的改革,中国经济就有希望,有大希望。
未来二十年,在中国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促进公平竞争、激发创新活力的努力依然是一条主线。
andar
发表于 2014-3-13 11:32
于泽远:孟学农变身“孟大炮”
于泽远2014年03月13日
[*]| http://www.zaobao.com/sites/all/themes/ZB2013/img/article_print.png
[*]更多
[*]http://www.zaobao.com/sites/default/files/styles/large/public/images/201403/20140313/ZB_13_03_2014_CJ_21_24460925_24460881_zhangxz_x6s_gekM.jpg
临近退休的孟学农在今年“两会”上懒得再藏着掖着,说真话,抨击时弊。 (互联网)
中国两会2014中国早点蓟燕春秋当北京市长因沙斯(SARS)辞职,当山西省长因溃坝下台,孟学农被认为是中国运气最差的正部级高官。如今,年届65岁的孟学农索性放下官场的包袱,一吐压抑多年的心里话,痛痛快快地当了一回“大炮”。孟学农现在是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这可能是他人生中最后一个官职。2003年初,孟学农攀上仕途的顶峰,当时他以黑马姿态出任北京市长,准备在自己的老上级、新任中共总书记胡锦涛的领导下干出一番事业。不料仅仅三个月后,横空杀出的沙斯让他壮志未酬先辞职。11年后的今天,参加“两会”(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年会)的孟学农向凤凰卫视透露,当年辞任北京市长是自己的主动选择:“当时我觉得光把卫生部部长拿下来,不足以引起全国人民的重视,也不容易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而我离开北京市,可以石破天惊,大伙看到一个刚当三个月的北京市长都下来了,就会很重视非典(沙斯)这个问题,最后非典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从某一方面讲,我对人民、对这项工作做出了贡献。中央表扬我,说我为中央担担子。”因辞职受到中央表扬的孟学农2007年又被任命为山西省长。尽管这个职务不如北京市长那么显赫,但毕竟也算实权在握的封疆大吏,干好了一样可以扬名立万。哪知祸不单行,一年后山西突发襄汾溃坝事故,孟学农被迫再度辞职。一名正部级大员两次因意外而辞职,孟学农可谓创下了当代中国官场的一个纪录。此后孟学农担任过中央直属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去年3月成为全国政协常委。孟学农显然知道,辞任山西省长意味着自己政治生涯的衰落,打理后来的闲差也让他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写作和身体锻炼。但两次不明不白的辞职毕竟是孟学农心中的痛,曾经的政治抱负也未必就如烟消散。适逢一年一度的“两会”政治盛筵,临近退休的孟学农懒得再藏着掖着,他要说些抨击时弊的真话,履行一个政协委员的职责。孟学农先将炮口对准了自己也是其中一员的官员队伍。他用尖锐言辞反对官员出书,指官员出书描述自己如何“过五关、斩六将”是浪费纸张;他反对给官员大幅涨工资,认为官员工资不能高出社会平均线太多,“如果公务员觉得工资太低,你可以‘下海’(经商)畅游去。”。孟学农还将矛头指向温家宝担任总理的上届政府,批评“政府的主要领导一会儿顾及这种舆论,一会儿又顾及那种舆论,一会儿又顾及金融危机等等”,导致公务员工资没有按照法律规定增长。对于那些一抓一大把的“博士”官员,孟学农更是嗤之以鼻。他说:“有些人读什么博士?图虚名,招实祸。真想建议中组部把这些博士招来考一下。好几个贪官都是博士。我抨击不学无术、注水的博士。”孟学农所言不虚。经过前些年的“官员学历大跃进”,中国厅局级以上官员已基本实现了“高学历化”。用句形象的话说,每逢官员开大会,那真是“博士一箩筐,硕士一操场”,场面煞是壮观。据统计,中共十八大以来落马的60名厅局级以上官员中,博士有12名,占五分之一;而落马的20多名副部级以上高官中,博士更高达5名,超过四分之一。不过,这些官员的学历虽高,有没有相应的学术水平就难说了。因为他们的学历大多是“在职获得”,即一边当官,一边拿学历。以上周落马的云南省副省长沈培平为例,这个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毕业的专科生,在担任普洱市市长时,居然获得了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自然地理学的“理学博士”,堪称奇迹。事实上,对于官员和他们“就读”的大学来说,这可是个“双赢”的结果:官员不用怎么读书就拿到学校慷慨颁发的学历,学校则得到官员用权力带来的实惠。《新京报》昨天报道,早在六年前,中国的博士授予数量已经超过美国,攀升至世界第一,但含金量却始终遭质疑。而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政府在职公务员,有的身居要职。中组部的一个抽样调查曾显示,九成以上的各级官员参加过各类研究生班等“学位速取”教育培训。
对公众来说,“官员学历大跃进”往往意味着弄虚作假,甚至意味着权学交易的腐败。身在体制内的孟学农敢于炮轰这种腐败,当然会引发舆论共鸣。无论是从提升政协参政议政水平,还是发挥个人政治余热的角度,孟学农变身“孟大炮”都是一件好事。
andar
发表于 2014-3-13 11:34
“孟大炮”加把劲,迫击炮、加农炮速射;TOUXIAO
andar
发表于 2014-3-13 11:44
andar 发表于 2014-3-11 15: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从前年开始,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快速放大,去年下半年“宝宝”们更加激发了存款银行之存款利率的市场化。预计 ...
让银行把庞大的利润吐出来一大块,反哺企业和家庭,对总体经济有利,对包括券商、保险等非银行类金融企业有利,对非金融企业有利,对家庭有利!是件大大的好事!
但是,由于上市公司样本中银行的市值占比远超总体样本,故而这一变化短期对股指不利!但考虑到,银行板块超低估值,早已透支性消化了该项利空,故而,银行板块乃至股指的压力并不特别突出。
最可能的结局是,利空出尽变利多。
andar
发表于 2014-3-13 12:19
路透社:菲律宾向仁爱礁驻军空投食物和水(1)小大打印
2014-03-13 10:21:01 新华网参与评论(126)条
上一张http://images2.china.com/mili/zh_cn/important/11132797/20140313/18391461_2014031310201020153600.jpg
下一张
菲律宾为坐沉中国南海仁爱礁登陆舰空投补给
外电称,菲律宾海军一名高级官员12日表示,菲向驻扎在有争议的仁爱礁一搁浅军舰上的士兵空投了补给,此前中国曾阻止菲律宾船只接近这些士兵。 据路透社3月12日报道,在仁爱礁周边海域巡逻的中国船只9日要求装载施工材料的菲律宾船只离开该地区。 北京称,1999年菲律宾让一艘老旧的军舰在争议海礁上搁浅,并在船上驻扎了士兵,现在马尼拉又试图在该海礁上施工。马尼拉声称这处海礁是“菲律宾大陆架”的一部分。 菲律宾海军一名官员说:“我们只是打算改善那里的条件,我们没打算扩张或修建永久性建筑。”这名官员拒绝公开姓名,因为他并未获准向媒体发言。 这名官员还说:“周一,我们派出了海军的一架飞机去空投食物和水,但只能维持几天。我们真的不得不让民船回去。从去年开始,为了避免发生冲突,我们一直用民船为我们的部队提供补给,这是中国第一次阻止它们。” 报道称,马尼拉11日召见了中国使馆官员,递交了措辞强硬的抗议书,称封锁行动使“菲律宾的权益面临明确、紧急的威胁”。
andar
发表于 2014-3-13 12:22
没啥说的,一个岛礁一个岛礁地困死菲律宾,菲律宾有线有胆不怕渴死饿死你就熬着吧,熬不住的话,对不起,中国要一个接一个岛礁地夺回!
andar
发表于 2014-3-13 12:26
幼儿园给孩子喂处方药:相关园承认类似做法2014年03月13日02:39新京报 我有话说(33,091人参与)
自动播放幼儿园给孩子喂药(来源:新浪拍客)
http://p.v.iask.com/257/341/128151011_1.jpgplay幼儿园给孩子喂药
http://p.v.iask.com/339/853/128200425_1.jpgplay幼儿园园长被控制
http://p.v.iask.com/341/863/128167264_1.jpgplay幼儿园或为赚钱
http://i2.sinaimg.cn/dy/c/2014-03-13/1394649688_eRbuIe.jpg3月11日,陕西省宋庆龄基金会西安莲湖区枫韵幼儿园内一名情绪失控的幼儿家长。图/CFP
西安市一家幼儿园在未告知家长的情况下,长期给园内幼儿集体服用处方药品“病毒灵”,有多名家长反映孩子出现头晕、腿疼、肚疼等相同症状。目前西安市已开始调查,幼儿园园长及相关人员已被警方控制,涉事药品被封存送检。 相关部门已组织专家对药物对人体的可能影响进行分析评估,并对有不适症状的幼儿提供免费检查。 【事发】
家长意外发现孩子服处方药 陕西省宋庆龄基金会下属枫韵幼儿园,位于西安市枫韵蓝湾小区内,共有690名幼儿,为2007年开办的民办幼儿园,生源主要来自周边小区。 自3月初,陆续有家长发现自己孩子在幼儿园服用了不明药物。有家长发现孩子带回家的所服白色药片上面写着“ABOB”字样,这是一种俗称“病毒灵”的广谱抗病毒处方药,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流感等。 3月10日,有家长发微博反映情况。次日,数十名家长聚集在幼儿园讨说法。 一位家长说,正在上大班的孩子告诉她,从小班开始老师就给他们吃这种药,每星期两到三天吃药,一天吃两次,一次一片。孩子常出现头晕、腿疼等症状。另一家长说,自己女儿已在这所幼儿园入学第四年,她常回家后说自己头晕、腿疼、肚子疼。他还发现孩子长期有便秘、盗汗、下体分泌物较多症状。 【调查】
有孩子说已吃了3年病毒灵 目前家长的主要疑问为:幼儿园从何时开始给孩子集体服药?给孩子服药出于什么目的?服用这种药物会带来什么副作用?西安有关部门昨日称,这些问题暂没有更详细的调查结论。 一位家长张女士说,自己孩子说,“园长妈妈”说这个药吃了对身体好,是好药,所以就吃了而且回家没有说。孩子还说自己从托班就开始吃药,现已吃了3年了。 据《华商报》称,枫韵幼儿园法人孙雪红表示,2012年禽流感高发期给幼儿吃过病毒灵,但在次年她提出禁止继续使用病毒灵,但“今年保健医生再次给孩子用了这个药”。 一些家长称,按枫韵幼儿园的收费办法,如幼儿缺勤幼儿园就要给家长退费。如超过十天缺勤,就要退一半的托费。园方为确保孩子不生病,保证幼儿出勤率,才给孩子服药。据《新民周刊》报道,园长承认,只是跟园里的保健医生简单商议后便给幼儿服药,目的是为预防病毒感冒,保证出勤率。 相关幼儿园承认类似做法 昨日中午,同为陕西省宋庆龄基金会下属的鸿基新城幼儿园也发生了家长堵路讨说法事件。许多家长说,也发现自己孩子在这家幼儿园服用病毒灵。 马先生的女儿今年5岁,在鸿基新城幼儿园就读一年多。由于两家幼儿园的法人为同一人,他立刻将此事与之前他已发现的女儿身体不适症状联系起来。据介绍,孩子有尿道长期红肿、无故腹痛、便秘乃至肛裂等症状。 昨日,马先生带女儿体检发现,孩子的心脏、肝功等指标明显偏高。他说,经与其他家长沟通,“孩子们的不适症状很相似。” 家长们一起找到鸿基新城幼儿园,“他们承认了一部分事实,但不给任何说法。”他介绍,该幼儿园在校生有近1300名。 新京报记者 黄颖 ■ 专家说法
病毒灵预防效果不明显 西安市卫生局已组织药剂科、神经内科等专家,对枫韵蓝湾幼儿园给在园儿童服用药品的适应症、禁忌症、疗效、毒副作用等进行讨论。 专家讨论认为: 一是涉事药物为国药准字号药物,在有效期内,有儿童服用计量说明,为处方用药; 二是预防性用药效果不明显; 三是不良反应可引起出汗、食欲不振及低血糖等反应; 四是单次剂量仅小班孩子略微超量,未长时间服用,引起蓄积毒副作用的可能性较小。 但昨日,许多家长提出该结论过于草率,药物对孩子身体是否造成长期性损害不能轻易下结论。一些家长还提出在政府出资的情况下自行带孩子进行独立检查。 据《新民周刊》报道,涉事病毒灵为太原市振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西安市多家医院反馈,这种药因出厂时没有做儿童临床试验,所以不推荐孩子使用。 因担心副作用,西安儿童医院早就不进这种药。 本组稿件(除署名外)/综合新华社(原标题:瞒家长喂娃吃药 幼儿园长被控制)(编辑:SN035)
andar
发表于 2014-3-13 12:28
市场失灵的案例:道德失灵,幼儿园给幼儿喂“吗啉胍”
andar
发表于 2014-3-13 12:33
缺乏监管,看看鳖孙们如何胡为!
俺看,既然婴儿奶粉实施药品监管制度,幼儿园、学校饮食管理也要实施同等监管制度!
没办法,不良商家太多!
查查看,给幼儿喂食“吗啉胍”是否是幼儿园行业的潜规则?希望不是!
andar
发表于 2014-3-13 12:45
陕西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发祥地,而如今,一会儿妇幼医院医生卖孩子,一会儿幼儿园为牟利给幼儿们吃“吗啉胍”,堕落至此,令人发指!但冷静下来想想,这其实是中国良知日益堕落的一个生动写照!
人们不禁要问:这究竟是怎么了?!
冰凉的现实是,WEN革以来,这里人们的道德底线就早已被彻底摧毁,全面瓦解,现在仍然在堕落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