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ke668
发表于 2008-3-26 19:28
呵呵,楼主在啊,我还没有很好的学习价值投资,今天是来捧场的,以后有了思考再来发言.
bh201
发表于 2008-3-26 20:17
这是很好的三个问题,能引导我们去发现一些新的东西。
AngelaHua
发表于 2008-3-26 20:39
原帖由 <i>vIL6</i> 于 2008-3-15 22:09 发表:“结合自己的情况,这些思维有十分重大的实战意义。去年一段时间重仓中铁二局,从盈利50%到最后亏损15%,其间一直相信中国中铁将吸收或重组中铁二局,我们有足够的时间问自己,相信的东西对吗?有盲点吗?但没有问。因为这个失误使我们的收益率(97%)与市场打成平手,不能战胜市场。”
个人觉得您在中铁二局上的问题有2个:违反了一致性原则(这也是我认为巴菲特在20世纪末网络股泡沫时不投资的原因,也是对网络上“巴菲特抛早了中石油少赚60多亿”之类的文章嗤之以鼻的原因);与没有顺着趋势交易这是技术分析者的大忌,当时还是牛市思维以为是次级调整?看到lz一直说自己侧重技术分析偶倒是觉得您的基本分析已经盖过了技术方面。
另外想请教下lz(主要是英文不是顶好也得不到资料)盼告知:美股近10年的市值vsGDP的比例、总体市盈率趋势、平均收益增长率、ROE等资料,中国股市这方面资料感觉很假,主要是想对比下。
散打冠军
发表于 2008-3-26 23:25
原帖由 hyc0913 于 2008-3-26 15:42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要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东西好像太难了。:*22*: :*22*: :*22*:
是啊,
首先你是你,不是别人,那么你怎么知道别人知道什么,又怎么知道你知道的东西别人不知道?
思路是好的,实践是艰难的
月亮月亮森林
发表于 2008-3-27 01:14
不错,是要吸收众家之长,只不过最后读的这些东西还得在市场上去验证才行.
en999yxl
发表于 2008-3-27 02:43
比较玄,不过说得有一定的道理。
yuner1979
发表于 2008-3-27 09:02
不理会.但从中看出一点来.炒股真的是在做人。炒的是股,煎的是心啊。:*19*:
浪子老猫
发表于 2008-3-27 09:04
不理会.但从中看出一点来.炒股真的是在做人。炒的是股,煎的是心啊。
vIL6
发表于 2008-3-27 18:46
原帖由 AngelaHua 于 2008-3-26 20:39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个人觉得您在中铁二局上的问题有2个:违反了一致性原则(这也是我认为巴菲特在20世纪末网络股泡沫时不投资的原因,也是对网络上“巴菲特抛早了中石油少赚60多亿”之类的文章嗤之以鼻的原因);与没有顺着 ...
对于中铁二局的操作,我们有很深刻的反思。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心魔--overconfidence。不能自我反复论证持有理由的充分性,没有想好如果我错了怎么办。这是我看了本书后发这个帖子的动力所在,这本书在这个方面很有帮助。我们理所当然认为对的东西可能是错的。
中铁二局的教训对我们还是有莫大的帮助的,变得非常小心,逃过了5500到现在的大跌,5500之前则做对了000663也将中铁二局的损失补了回来。我们现在的市值大约在6000点时候的水平。有得有失。
关于美国股市的一些数据,好像我的另一个帖子里提到过,我要查一查再回复你,抱歉。
8jie
发表于 2008-3-27 23:30
心思不同收益不同 比的是道行福报业缘喜用神大运流年因果时空波浪
chenyoung
发表于 2008-3-28 16:23
原帖由 gtlb 于 2008-3-28 15:44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把楼主的帖子整理了一下
富有传奇色彩
http://www.chcj.net/thread-937501-14-1.html
感谢两位!:*19*:
vIL6
发表于 2008-3-29 09:02
原帖由 chenyoung 于 2008-3-28 16:23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感谢两位!:*19*:
谢谢!
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我的另一个贴子:http://bbs.macd.cn/thread-1052204-1-1.html
普通的股民,普通的股票,不普通的2006和2007。请多指教!
lewinzheng
发表于 2008-3-29 17:22
楼主辛苦,谢谢!
vIL6
发表于 2008-3-29 22:46
普通的股民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严肃认真地思考过这样的一些基本问题:1. 在市场中我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2. 我扮演的角色在市场中应该预期的合理回报是多少?3.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市场策略?有的朋友可能马上对我有意见了,太小儿科了吧,太低估大家的智商了!且慢,先停下来再仔细想一遍,不会有什么坏处。
有没有因为看了几本有关巴菲特的书就觉得自己已经超过大多数投资人?有没有因为懂了一些技术分析就觉得自己是西门吹雪,每次都是一剑封喉?在网络上、现实中我们经常能碰到这样的天才。
让我们这样看问题,1. 从市场参与者组成来看,以资金权重,主体是社保、保险、QF II、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的管理人等机构投资者,他们的金融理论知识、实践经验都比我强。2. 从资金角度看,我们是大海的一滴水。3. 从信息获取上看,不要说是内幕消息和公司调研,就是公开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也大大落后,基金经理后面可是有研发团队的。每个方面都没有优势,先把自己看成一个普通股民,丝毫都没有贬低自己。你说你很聪明,但其他人更聪明,我可以保证全中国最聪明的人就在这个市场里。你说你很努力,我可以保证这个市场里有成千上万的人比你还努力。
作为一个普通的股民,你不能确定比其他人知道更多的东西,要想获得超额利润是一个不合理的目标。合理的期望是获得市场平均利润。一个好的指数其实反映了市场所有参与者的平均收益,上证指数从1990年到2007年涨幅为5378%,即使到今天(2008年3月28日)还有36倍,不知道这一回报率能不能让你满意。从美国股票市场看,显然指数总体上反映了100多年社会的进步、社会财富的增长情况。从1982年开始福布斯每年公布美国400富人板,最后50人,变动最大,身价最接近,平均值7500万美元,到2005年身价是9亿美元。如果想呆在这个名单中,必须要保持11.5%以上年税后收益率,这与S&P500平均年增长率相仿。但是,1982年的列表中只有10% 的人2005年仍然还在其中,有些是因为期间去世而落选,但大多数都是仅仅因为没有取得足够的收益率而落选。因此,即使是获得市场平均收益也并非轻而易举,绝大多数专业人士也不例外。
作为一个普通股民,选取一个指数作为自己炒股绩效的参照,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一个参照指数也是走向胜利的长征线路图。承认自己是一个普通股民,设定自己目标是等于或高于参照指数的收益率,那么一个最合理的策略是选定一个合适的参照指数,分析指数的成分组成,再严格按照指数成份建立自己的投资组合,例如,指数中石油占10%,你的投资组合中的石油类股票也占10%。除非你知道其他人不知道的、独特的东西,才进行高配或低配等调整,否则就被动地适应参考指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参照指数将把你带到你希望去的地方。
奥菲罗克
发表于 2008-3-29 23:02
思考中,还为突破!
maozh
发表于 2008-4-1 10:28
原帖由 vIL6 于 2008-3-29 22:46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普通的股民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严肃认真地思考过这样的一些基本问题:1. 在市场中我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2. 我扮演的角色在市场中应该预期的合理回报是多少?3.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市场策略?有 ...
说的很好,向楼主好好学习.
beatzonecj
发表于 2008-4-1 11:26
很多东西还是要考自己去操作去体会
学别人很难学的会的
vIL6
发表于 2008-4-2 04:33
读书心得之二:股市迷思
书中Myth这个单词用中文翻译起来有些难,中文字典中多译为“神话”,另一个意思是“没有事实根据的观点或理论,但被人们所广泛接受”,比较符合上下文原意。一个比较贴切的词组是“迷信”,又似乎过于贬义。网上看到台湾人将myth翻译为“迷思”,觉得很贴切。股市中充满了迷思,大家或多或少都相信一些迷思,一些看起来很有道理、事实上却是错误的东西。
为什么许多人相信错误的东西?为什么这些迷思能象是事实和真理一样长期流传?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们很少对自己相信的东西进行仔细审视和调查研究,特别是当这些信条、格言、理论直觉上看很有道理的时候,当周围的人也认同这些东西的时候,会强化了这种信念。我们这个社会鼓励人们挑战其他人的观点,但没有训练人们挑战自己的观点。同时,人们还自然地倾向于接受古人或更聪明的人传下来的智慧,而不加以详细审视,因为都觉得挑战某些东西(特别市是看起来像真理的东西)不是它们所能做得到的。
从真理中将迷思分辨出来并非轻而易举,否则不会有那么多的错误的“真理”存在。当人们试图去分辨他们的时候,马上就会遇到困难,因为谁都不喜欢怀疑自己相信的东西。事实上,大多数人憎恶自我怀疑,喜欢花时间设法让自己和别人相信自己是正确的。
人们可能将自己持有的、没有充分证据证明的一些信条、理念与同事(投资者)共享。这些信条、理念流传下来,被写入了文献之中,混入人们刚开始投资时所学习的知识中,同时也被周围的大人物们所接受,人们几乎不可能对它们提出疑问和挑战?
让我们看一下这一股市迷思:高PE证券市场比低PE市场更危险。部分投资者相信当股票市场PE处于高水平时比处于低水平时具有更大的风险,向上涨的可能性更低。高PE意味着相对于收入而言股票价格很高。超出范围太远,价格过高,可能要开始下跌。这个信条被如此多的人所接受,看上去逻辑性那么强,如此长的时间内被作为投资的基本原则,以至于当你向朋友们指出这个信条是错的时候,马上会受到拒绝和嘲笑,还可能被认为精神有点问题。
对美国100多年股市进行统计分析表明PE本身并没有预测未来的回报和风险的功能。即使不说统计,而从原理上深入分析,PE也不应该与未来的风险和回报有关。但是,当你告诉人们这些的时候,他们都认为你发疯了。
股市中,有许许多多错误的迷思被那些最好用的、最聪明的脑子所广泛接受,通过各种各样的媒体传播到投资大众。我们对它们有信心,没人对它们有疑问,没人提供详细的分析。如果你有,你就是个异教徒。于是迷思继续流传。
一个重要的投资原则是“第一,不亏损”。要做到不亏损,首先要对自己的投资信条好好审查,问一问这些信条是不是对的,依据是不是充分。对自己的每一个信条、观点和理念都要提出疑问,尽管有些疯狂。如能这么做,那么就给你自己建立了一些优势,因为人们讨厌这样做。这就是第一个问题,你是否相信了错误的东西?
只有你自己对自己诚实,问第一个问题才有帮助。许多人,特别在投资界,没有承认错误的勇气,总告诉你他做得很好,其实却不是,也从来不会把自己建立在可靠、独立的分析之上。必须承认自己以及股市专家、专业人员在一些基本信条上是错的或可能是错的。谁都可能。
练习第一个问题可以扫描媒体上你相信的东西,列一个清单,可以是有关单个股票、整个市场、货币或任何其他东西。看着一个股票,无论是持有的还是没有持有的,试着问一问自己,“什么会让我买入或卖出这个股票?什么信息会成为变化的推动力?”把影响你做出决定的所有东西列一个清单。将那些基于普通投资教条做出的决定标记出来,再问一问有没有自己亲自得到的证据来支持这些决定?多数人是没有的。
股海孤独客
发表于 2008-4-2 20:33
就这几句,还是不太明白。不过谢了。:*19*:
vIL6
发表于 2008-4-3 02:06
原帖由 股海孤独客 于 2008-4-2 20:33 发表
就这几句,还是不太明白。不过谢了。
你指的是???
完成得很匆忙,不明白之处请指出。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