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为美国ABF制造的1700t浮吊进行吊卸
http://cn.zpmc.com/uploadimages/2009/06/06/37974013.jpg4月15日,“振华18”轮装载美国新海湾大桥临时桁架靠泊奥克兰港,由我公司为美国ABF制造的1700t浮吊进行吊卸,这也是1700t浮吊的首次作业。整个吊装过程安全、高效,比原计划提前4天完成,获得了ABF用户的肯定与赞扬。
公司副总裁戴文凯带队参展第四十届美国国际石油、天然气展览会
http://cn.zpmc.com/uploadimages/2009/06/06/38327006.jpg 5月4日至7日,第四十届美国国际石油、天然气展览会在美国休斯敦市隆重召开。公司副总裁戴文凯带队参展,展示了ZPMC积极开拓全球海上重工制造领域的成绩与实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2009-6-9上海证券报
广大投资者,下午好!
今天非常荣幸,借《上海证券报》的“中国证券网”这个平台来和大家进行一些交流。交流的主题主要是谈一下我们振华由港机改名为重工,今后叫做“振华重工”。为什么要改名或者今后有什么打算,当然我们也希望利用这次交流机会能够和广大的投资者一块探讨你们关心的其他的问题。
企业的发展需要有很多条件,其中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得到投资者的支持,同时我们也要给投资者提供好的回报。因为互相交流、互相理解、互相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今天这个交流时间不会长,但是我们希望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谢谢大家!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总裁 管彤贤先生致答谢辞
非常高兴和广大的投资者共渡了约两个小时的时光,感谢你们提出的一些宝贵的问题,很多是指教性的意见,我们一定按照你们的期望把这个企业做得更加兴旺。
我们此次改名具有长远意义,这是我们通过听取多方意见,经过各个层面的讨论后,才决定把“振华港机”更名为“振华重工”。这将使企业踏上一个新的平台,也是一个腾飞的开始。今年尽管国际上经济不景气,但振华重工的年产值仍将保持约25%的增长势头,我们去年产值40亿美元,今年产值目标50亿美元,明年的增长比例将在第4季度向大家报告。
最近特别是广大股民很关心我们的大订单,但是一个大合同的洽谈不是一两个月的事情,会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我们在努力促进这样的项目落实,有好消息了,我们会按规定及时公告披露。其他方面在路演中都跟大家做了一些扼要的回答,如果有不当的地方请大家指出来,我们继续研讨。
最后感谢《上海证券报》提供了这样一个好的平台,我们今后还要利用这个平台把一些企业的重大事情、重要的需要发布的新闻、值得与大家研讨的事情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同我们的40万股民还有众多的投资者沟通交流。目的是让你们真正做为振华重工的主人而及时了解我们的实际情况,因为我们要对你们负责,要对每一个投资者负责,我们希望大家今后能有更好的密切联系,我们共同努力把振华重工办得更好。
谢谢大家!
“更名目的”篇
问: 请问公司更名主要基于什么考虑?有什么计划和安排?
管彤贤答:本次更名两个目的:第一个是名副其实,因为我们现在的主营业务已经由港口机械逐步走向新的领域。港机所占公司每年产值的比重在一年年变小,从绝对值来说并没有减少,一年总有十几、二十亿美元,去年我们总产值是40亿美元,今年目标做50亿美元,所以港机在我们产值中的比重越来越少,名不副其实了,所以我们要更名;第二点是为了发展,显然今天装备制造业都不是在一个领域内活动,我们目前新开发的新市场有大型钢构钢梁,还有海上工程装备,未来还要开发以钢构为主体的许多新市场,但是它们都不是做小型的钢构产品,都是大型的,所以叫做重工更确切。
问:公司名称变更后,目前定位方向海洋重工,未来会向陆地重工方向发展吗?
管彤贤答:现在我们没有这个考虑,陆上重工门类很多,但是都有很强势的厂走在我们前面,所以我们不准备把陆上重工作为我们的发展重点,但不排斥做某些特殊的需要我们做的产品。比如:风力发电大型高技术减速箱。
问:你们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候网上交流,有什么暗示和目的吗?还是因为一次例行公事而已?
管彤贤答:我们应该经常有这样的交流活动,过去做得不够,这次就利用了公司更名的重大事项与大家交流。今后我们会定期或者利用我们公司网站的总裁信箱、或者利用网上路演、或者以投资者交流会的形式同大家交流。
“新兴产业”篇
问:有研究表明,全球海工业务受金融海啸影响较大,发展处于低潮,振华重工怎么在低潮期逆流而上呢?
管彤贤答:开辟市场不可能在高潮期,高潮之后就会衰落,开辟市场必须在低潮进入。要知道低潮后就是高潮。当今的海工市场并不是在低潮期,这几年每年都有将近3000亿美元的设备采购额,最近油价直线上升,突破了70美元大关,这会使更多的投资者向海工市场聚集,采购大量他们所需的设备。
问:贵公司计划以海工产品做为公司发展的另一突破口,海工产品种类繁多,公司具体选择哪种海工产品做为主打产品,进行差异化竞争而稳操胜券?所选择的海工产品的前景是否真的那么光明?最近国家发布了《船舶工业调整与振兴实施细则》,公司在海工产品的发展上有什么具体措施,争取国家政策的支持?
严云福答:我们第一个突破口海上浮吊已获得成功,接下来的突破口是铺管船、半潜式(FPSO)船体、挖泥船。这些产品正在制造中,不久将交付使用。以上这些都属于《船舶工业调整与振兴实施细则》鼓励产品目录,将争取国家财政支持。因为这个市场很大,所以潜力很大。当然了,我们要完成关键技术突破,比如说动力定位、大拉力锚绞机、平地造船、多驱动齿条升降机构等,目前进展良好。
问:近期上海规划有上风电的项目,贵公司曾得到英国的风电大单,据说还是高于竞争对手的报价,请问公司在这方面有何技术优势么?
严云福答:首先我们不是低价竞争,英国风电项目给了我们很好的锻炼,不是谁想做就能做的。这种钢结构项目本身也是细分市场,分高中低档,我们瞄准的是高中档。经过我们的工艺工装的改进,今后的质量和效率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我们掌握了大厚板的制作技术,竞争力也由此得到提高。
问:振华在没有订单的情况下生产部分海工产品是否太激进,会有非常大的风险?
严云福答:振华重工绝大部分产品都是根据订单进行生产,仅部分铺管船先开工后销售。铺管船目前已与多家潜在客户在谈。由于海工产品的建造周期长,客户需求往往比较急迫,振华重工正是基于海工产品的特点、市场需求等因素,经过认真的市场调研在多方面考虑后,才敢于提前生产通用型的海工产品。
问:海工研究院是否已经开始进入实质性课题阶段?还是仍然在筹备期?伊朗订单是否真有,还是外界传闻?
管彤贤答:公司内设的海工设计研究院是一个实体,现在已经有近80名成员,都是业务骨干,我们还准备扩大招收。要知道我企业有2000名从事机电液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他们都随时可以转到海工来承担海工的设计,现在已经有部分人员进入这个领域了,比如刚才谈到的动力定位、提升机构、铺管张紧器等等都是由这些转入到这个领域的人员承担的。
大订单肯定要做几个,但目前都还未进展到可以对外公开披露信息的阶段,无可奉告。
问:管总,我们海洋重工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我们有能力把它搞到主营业务的50%吗?
管彤贤答:海洋重工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不能用简单的比例说明,这几年陆续有3000亿美元的投资,我们相信3、5年以后海洋重工等新产品可能会占到公司产值的80%以上。
问:我是一名振华的长期小股东,我想请教管总三个问题:1,到现在为止,振华今年的订单和去年同比下降幅度有多大?2,振华在海工方面是否有了新的突破?3,振华能否加强和投资者之间的沟通交流?网站的信息能否及时更新?让投资者增强对振华的信心。谢谢您,祝振华发展的更好!
管彤贤答:第一个问题振华去年产值是40亿美元,今年产值目标是50亿美元,比去年同比增长25%,这些订单基本都落实,但是还要做一些调整。
第二个问题我们认为在四个方面可以突破:第一,在大型的浮吊进入深海方面,我们准备进入3000米深海,要知道这就需要30万米60毫米直径的钢丝绳,重8000吨。如何在这个深度下保持10000吨的提升能力?这就是高技术。第二,我们准备做高承载能力的减速箱,全部的人字齿,特别是内齿用人字齿,这又是高技术。第三,就是要用高强钢,我们现已用70公斤的高强钢,我们准备提高到75公斤到80公斤的高强钢。第四,我们冷切齿条有别于目前全世界普遍采用的热割(氧炔焰切割技术)。以上等等都是我们的新突破。
第三个问题您提得很好,我们将通过公司网站总裁信箱、网上路演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强和投资者的联系。
问:管总,首先感谢您给投资者提供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我持有贵公司股票已两年有余了,最近网上盛传贵公司的大订单,想问一下真实性如何?另外,未来在海工领域,与海油工程等公司存在竞争关系吗?如果有的话,有何竞争优势以保证后起而胜?
管彤贤答:订单问题前面已经说过了,我们每年都要抓一些大订单,目前还不到披露阶段。我们不是勘探采油,而是给采油提供装备,中海油是我们的客户,他们用的大型的浮吊、铺管船都是我们提供的,目前市场太大,所以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以及国内的很多石油企业他们也在自己生产海工设备。
但我们做的海工设备和它们不同,第一是高技术,技术含量高;第二运用我们现有的核心竞争力,比如我们有整机运输船运到世界各地,要知道中海油等主要是为自己需求做设备生产的,它们当前的目标不是世界市场。比如我们在发展海上动力定位、齿条提升机构、铺管用的张紧器以及其他等等都是它们尚未涉及的高科技领域。当然,我们有些也是共同的,但市场定位是不同的,我们的目标是世界市场。
“独特优势”篇
问:公司进入海工装备产业的核心优势究竟在哪里?
王珏答:我们至少有十大竞争优势,其中有的是业内独有的优势,为当今世界同行难以企及。我可以随意举上几例,如在上海长江口的长兴岛上建造了长达5.4公里的临水岸线码头和约100万平方米的临水作业场地,可以实现大件组装、整机出运、岸边舾装等诸多陆地不便实施的作业。又如,在临水岸线码头范围内建造有近2公里长的承重码头,其中最大承重量可达2万吨,能够实施重型桥梁的分段和重大件的拼装。再如,自建有6艘浮式起重机,可以比陆上机械更快的速度吊装重型部件,保证了平均1.5天装运一台超巴拿马集装箱起重机的世界之最。还有,自备有一支数量达26艘6万吨级以上的整机运输船队,能够将最高约20层重达2000吨的集装箱起重机,以整机状态直运世界任一港口。
当然,还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有了一支拥有各路领军人物的3000多名设计研发人员组成的白领队伍,以及包含有7500多名熟练焊工组成共达4万余人的蓝领大军,他们可以不断地追踪和开发市场最需要和最新的产品,制造出工艺稳定质量可靠的成型产品。总而言之,我们公司海工研究院由国内海工权威原708所所长胡安康担任,我们有高级专门人才优势;足够深度的长岸线优势;大场地优势;有大型浮吊作吊装设备的工艺优势等。
问:请问管总振华如何能长期保持不断创新勇于突破的精神和企业文化?
管彤贤答:这个涉及到几个方面:第一个振华必须牢牢抓住好的市场,不断开发新市场;第二点振华必须坚持创新,用新产品、新技术、新管理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第三个振华必须要保持好的士气,这涉及到好的收入分配,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要坚持高管不拿高工资,要坚持让职工能够分享改革开放和振华蓬勃发展的成果,特别是要坚持反腐倡廉,要抵制腐败。这就是振华持续发展的关键。
问:正在建设金融中心的上海,对于贵公司产业发展可以提供怎样一种独到的资本支撑?
严云福答:金融中心建设实际上是国家和上海市整体兴隆的象征,会惠及众多企业,振华重工是其中的一份子。
问:管总,请问对于您的接班人您是否有所考虑,您是如何考虑此事的?
管彤贤答:现代企业制度不存在接班人的问题,过去这个名词的出现是政治上的术语,谁也没接班成,除了家族制的政治集团。经济组织应该是尽凡人之力,也就是由董事会聘请经理进行,按照公司法规定办。
“传统产业”篇
问:港口机械是振华起家的传统产品,你们今后将如何对待这一产业?
严云福答:港口机械是我们目前的主要产品,自然不会放松。我们还在研发港机的新产品和现有产品的升级换代。我们的目标是保持港口机械世界领先地位。
问:据说贵公司今后两三年的港机产品订单将大为减少,这一降幅有多大?你们怎么办?
管彤贤答:从绝对值来讲我们港机等传统产品每年在10亿到20亿美元是有的,但是在我们总产值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一天天缩小的,这就是我们要改名的原因,也是我们四、五年前就拓展新市场的原因,五年前并没有金融危机,为了做大做强我们就开辟新市场。
问:港机产品已多年第一,应该是垄断地位了,应该有溢价效应,为什么毛率利不高?
王珏答:我们的港机产品多年来都保持世界市场份额的70%以上,其中岸桥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有绝对的竞争优势,但其它港机产品在成本上优势不明显,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可能会少赚钱或不赚钱也要去做,所以总体上来讲港机产品的毛利率提升空间不大。
问:公司去年采购的钢材库存何时消化完?明年钢材采购情况如何?
管彤贤答:钢材的问题我们在公司网站的总裁信箱做过讨论,我们每年要消耗将近150万吨钢,我们必须要有经常的储备,有4到5个月、至少50万吨钢的储备才能维持生产,我们现在手上包括钢坯在内接近100万吨,还有几个月消化就会到我们的目标。但是如果未来钢材要高涨怎么办?我们会根据市场情况慎重地处理。根据目前市场情况疲软我们暂时不准备过多的储备。
问:管总,我在遥远寒冷的墨尔本向你问好。我的一点忧虑是全球各国都在拚命印钞票,通缩过后可能是大通胀,振华明年钢材是否也有锁定一个价格备货?
管彤贤答:钞票和通胀的问题需要经济学家来回答,就看我们能承受的钞票量,M2这个值,这个问题我们不权威。但是关于钢材成本占了我们产值的20%左右,这确实是我们共同关心的,也是值得关心的,从目前市场情况看我们不准备多储存钢材,我们也预备跟钢厂谈期货,但是帐算来算对待通货膨胀谁都没有好办法。您在澳洲,您看到力拓、必和必拓联合起来抬高矿石价格,是值得忧虑的,所以我们在决定产品价格的时候要留一定的安全预度,这是必要的,但这样做价格又容易失去市场竞争力。所以,经营是一种艺术,是要表演的,而不是纸上谈的。
问:自动化码头到目前还没有任何定单,请问严副总裁全自动化码头系统会有市场吗?
严云福答:自动化码头的推出是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进展比预期的晚,但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技术进步,对业主有好处,现在有有识之士与我们有共识,都想趁低潮的时候把它建起来,最近的项目谈得比较接近,相信会有市场的。
问:请您介绍一下自动化码头的推介情况,最近是否有目标客户购买意向?
严云福答:码头全自动化系统具有革命性意义,主要是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这在人力资源紧缺的欧美等发达国家最为实用,所以,原本有多家欧美的码头客户在同我们洽谈,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一谈判进程可能会更长些,但是我们双方再做出些努力,就有可能在年内获得进展。最近美国西海岸的一个码头与我们谈得非常接近。可以说,欧美客户走出运用全自动化码头系统这一步是早晚的事。
“发展前景”篇
问:贵公司在港口机械发展的前期明确喊出了“凡是有港口的地方,就要有ZPMC”口号,十多年的发展足迹也证明了你们进入了世界五大洲的各大主要港口。请问,你们在海洋重工和钢结构市场上有什么样明确的目标?
管彤贤答:在海洋重工上我们准备三五年后和同类企业并驾齐驱,然后再进一步居于世界最前列。
问:ZPMC的品牌今后要继续用下去,还是另起炉灶?
管彤贤答:ZPMC的商标不变,它已经成为世界知名企业的标志!
问:振华重工未来五年的发展战略是什么?对于公司目前的三大类产业今后的发展格局有什么规划?
严云福答:海工大型钢构钢桥和集装箱机械比翼双飞,成为我们的主打产品,而且海工产品规模和利润将超过集装箱机械,与集装箱机械一样成为业内的领先企业。
问:为了使得振华重工不断地做大做强,今后还要在哪些硬件方面充实壮大?
严云福答:我们在硬实力和加工能力方面有足够大的发展空间,下一步主要是从事设计研发人员和管理干部,把我们的软实力做强。把我们的工艺技术提升一步。
问:管总,希望振华能顺利完成今年定下的产值目标,不知明年及后年的订单及发展前景如何?还会继续保持增长吗?
管彤贤答:您这个祝愿非常好,这是给我们最大的鼓励和鞭策。振华从不说空话,成立17年来始终都在增长,但是由于现在产值基数过大,增长比例可能会有所下降,明年可能要增长,但要到今年4季度的时候才能披露。
问:我想问管总的是:1,如果增发是否可以考虑定向增发呢?我们希望公司以定向增发方式进行;2,最近关于公司签订各种合同传问很多,我们希望公司告诉我们这方面进展情况。
管彤贤答:增发是上市公司要经常进行的一种行为,向资本市场募集资金,最近我们管理层有考虑可能会增发,公开增发还没有考虑,因为程序太复杂。当然事先都要经过董事会、股东会的授权讨论后再予以实施。
关于合同的传闻,我们今年产值做50亿美金,明年也不会少,甚至还可能增加,所以我们在狠狠地抓市场。在洽谈很多合同,有结果我们会及时公告。
问:管总我是在2007年以29.08元买的50000股,当时你没有讲29.08估值高,这价格也是你们定的,可现实是我们被深套。你们再次增发价格如果低于29.08元,这是对2007年参与增发的股民最大的伤害。你如果真正对股民负责,就应该将宣布再次增发的价格不低于29.08元。
管彤贤答:不管怎样,先要说的是,让您这样积极参与本公司融资而暂时蒙受损失的投资者,我们表示由衷的同情与精神上的慰问。但是,首先要说明的是,振华重工按照规矩从来不参与任何二级市场上公司股价的炒作,而且增发时候大盘在6000点位,现在只有2700点,大盘本身的估值水平就不一样,所以对于股价受到大市走势影响而出现或上或下的波动,我们的确无能为力。影响股市的因素很多,股价不能完全反映振华的实际经营情况。可以向股民报告的是我们始终是积极努力为股民创造好的回报,公司建立以来A股的业绩就可以看到,我们每年的每股收益都是增长的。
我们的责任是,把公司各项业务抓好,把经营业绩搞好,靠实力给投资者带来持续地回报。这就是我们要做的和能够做的事情,也只有这样,请相信一句老话“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如果您对振华重工抱有长期信心的话,相信最终是不会吃亏的,因为振华重工是一个实打实的的企业,一个具有真正内在投资价值的企业。
问:什么时间分红?为什么总是滞后?
管彤贤答:分配方案已于2008年5月8日经股东大会通过,因为振华重工属外商投资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必须做完外汇年检才能进行分配,具体分配时间会按规定预先公告,但7月8日前肯定会执行完毕。
振华重工:向海洋工业转型 在手订单仍有40多亿美元
2009年06月22日07:04 来源:http://img.hexun.com/2007-08-14/100219901.jpg 近期,大型机械行业备受市场关注,而总部位于上海的振华重工(600320.SH)则是其中的热点。超赢数据显示,6月1日至6月18日,该股共计净流入资金3.8亿元,仅次于5家银行和武钢股份。股价也随着资金的注入而缓慢上升,自6月1日以来,振华重工报收13.90元,上涨18.7%。
国泰君安认为,振华重工“具有估值优势和业务转型刺激”。
其中,业务转型和重组预期是该股票近期受市场关注的重点因素。6月10日,振华重工总裁管彤贤表示,振华重工从港口走向深海的步伐正在加快,3年内打算投150亿扩产海洋工程。借助海洋重工、大型钢桥钢构等新产业,确保公司今年完成350亿元年产值目标。
他提出要在2-3年内,海工市场占总产值50%以上,绝对值在30亿-40亿美元。而振华重工为此已经规划了2010年底前加大基建投入确保产能增长的规划,拟在包括长兴基地、南通基地等十一大项目**投入151.3亿元。
6月18日,市场又传言,振华重工将与伊朗即将签订20亿美元海工大单。
振华重工的发展前景和它在2008年进行的一场兼并密不可分。2008年,振华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兼并了已有近百年历史的上海港机。上海港机此前已拥有长兴岛、张家港、康桥、南汇等四个基地,具备年产150台大型港口装备及15万吨钢结构的能力。振华港机2008年产值从原定的250亿元增长至280亿元。除此之外,还确立了向海洋工程转型的发展方向。
稳健一直是该公司的最大特点。尽管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开工减少,但是该公司目前在手订单仍有40多亿美元。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大合同公告
6 月23 日,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振华重工”)与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市分行签订了《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国开行上海市分行自2009 年至2014 年期间,为振华重工提供融资额度100 亿美元。合作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走出去”项目、中长期授信、流动资金贷款、票据贴现、保理融资、搭桥贷款、中长期授信项下的周转性短期贷款、保函、信用证、银行承兑汇票、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存款、财务顾问、短期融资券及中期票据等的承销、结算等。本次协议的签订,标志着双方建立了长期、全面、稳定和深度的战略伙伴关系,也为双方进一步合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业务平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
等法律规则的相关条款,公司按规定对上述重大事项进行信息披露。
特此公告!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 振华股东乐开怀,伊朗兄弟不差钱:) 哈哈,酣睡兄太幽默了! 哈哈哈,这次的合同无异于交易的润滑剂,可以让许多缺少外汇的国家有可能用易货贸易形式购买振华的产品.应该是一个极大的好消息.
振华重工转向“海工” 新市场将大100倍
时间: 2009-06-23 12:33:42 | 文章来源: 腾讯财经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振华重工(原振华重工,600320.SH)都是一家值得关注的企业。创立17年来,他们逐一击败了日本三菱重工、三井、韩国三星、现代等国际巨头,并创造出20多项世界领先的核心产品,拿下78%的市场份额,成为毋庸置疑的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起重机生产企业。
6月15日,有消息称,振华重工今年的大订单,已经初步确定,50亿美元的年度任务已接近完成。但振华重工董秘王珏对《投资者报》表示,因为订单还没有最终落实,暂时还不能对外披露具体内容。
新市场大100倍
根据2008年年报披露,振华重工营业收入274.43亿元,同比上涨14.45%;净利润25.51亿元,同比增长22%。但也不得不看到一个背景,公司2008年实现公允价值变动收益7.32亿元,同比增长472%。若扣除这一“非经常性损益”,则其净利润仅为14.59亿元,同比下降24%。
振华重工总裁管彤贤表示,集装箱起重机市场容量有限,每年全世界只有30亿~40亿美元的投入,并且由于金融危机影响,这个额度还有所下滑,可能会保持在20亿~30亿美元。
王珏表示,“虽然我们仍能保证拿下全球集装箱起重机业务70%以上的份额,但需求总量下降了,也连带着我们的营业收入也会随之下降。”从2005、2006年,管彤贤就看到了这个趋势,他提前做了准备。
海洋工程市场则一年有3000亿~4000亿美元的投入,是集装箱起重机市场的100倍,利润率高达30%以上。管彤贤认为,“我们必须要进入海洋工程”。为此,振华准备了三四年。
管彤贤称,选择做海洋重工,是因为金融风暴对我们有影响,但是没有致命伤害。振华重工的总产值今年比去年增长25%,达到350亿元人民币,就是因为振华重工的市场多元化。
振华重工是这样的一个企业,从成立以来就在增长。虽然保持同样的增速很难,但是始终都在增长。然而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让他们连续17年一直保有的企业发展增速,面临挑战。
正因为这样,76岁的管彤贤,重新挑起企业创业转型的担子。在1600余家上市公司中,管彤贤显得很特别,他是老一代知识分子,却有着和年轻人一样的活跃思想。
管彤贤在同事们的眼里,是个标准的工作狂,每天早上7点到晚上11点的工作时间,甚至让年轻人都吃不消。但他年近花甲后的17年,就是这样度过的。
“管总是典型的老一辈知识分子,事业心很强,他家在北京,为了工作,常常没空回家,他绝大部分时间,是和员工们一起度过的。”王珏说,就是他带着刚刚换了名字的振华重工准备再创一回业。
从港机老大到海工新手
对于更名的原因,管彤贤是这样解释。更名有两个目的:第一个是名副其实,“因为我们现在的主营业务已经由港口机械逐步走向新的领域”;第二个是为了发展。我们目前新开发的新市场有大型钢构钢梁,还有海上工程装备,都是大型的,所以叫做重工更确切。
王珏表示,未来港机业务在振华重工产值中的比例会越来越低,再加上振华重工生产的港机在全球市场上拥有绝对优势地位,接近八成的占有率,再加上很多区域有贸易保护的原因,这意味着未来振华重工生产的港机几乎没有上升空间了。
然而对于还是“海工新手”的振华重工来说,突破口会在那里?振华重工副总裁兼总工程师严云福表示,振华重工的第一个突破口——海上浮吊已经获得成功,接下来的突破口是铺管船、半潜式(FPSO)船体、挖泥船。这些产品正在制造中,不久将交付使用。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这些产品均属于《船舶工业调整与振兴实施细则》鼓励产品目录,将很可能会争取到国家财政支持。
目前,振华重工绝大部分产品都是根据订单进行生产,仅部分铺管船先开工后销售。除此之外,振华重工在上海长江口的长兴岛上建造了长达5.4公里的临水岸线码头,在码头范围内建造有近2公里长的承重码头,能够实施重型桥梁的分段和重大件的拼装;振华重工自建6艘浮式起重机,可以比陆上机械更快的速度吊装重型部件;另外,振华重工还自备了一支数量达26艘6万吨级以上的整机运输船队,能够将最高约20层重达2000吨的集装箱起重机,以整机状态直运世界任一港口。
而这就算国际同行也不能小视。
未来海工中心
由于海工市场的进入门槛远高于港口机械,但在管彤贤眼里,这些反而会成为振华重工发挥自己优势的地方。目前,振华重工拥有3000多名设计研发人员组成的白领队伍,以及包含7500多名熟练焊工组成共达4万余人的工人,还成立了公司内部的海工研究院。因此,王珏在谈到振华重工优势的时候说:“我们有高级专门人才优势;足够深度的长岸线优势;大场地优势;有大型浮吊作吊装设备的工艺优势等。”
另外,公司所在地上海,也拥有发展海工的三大优势:整体大环境好,可以留得住人才;天气几乎全年都可以户外作业;再加上拥有完备的配套,世界知名船检、认证机关全在上海有办事机构或总部。虽然上海才把建设航运中心提上日程,但多年来造船等工业的发展,也为振华重工发展海工打好了基础。并且因为航运中心的发展,不久的将来,专业生产厂(如水下机器人、钻井机器等)也会齐聚上海。
虽然如此,但也要看到振华重工面临的竞争压力。因为除了必须面对美、欧、日、韩等竞争对手,更为重要的是,海洋工程的大项目,大多控于欧美之手。
但管彤贤再次看到了属于振华重工的发展机遇。过去的30年来,中东部分国家的采油设备都较为落后,虽然手里有油田,却苦于缺少外汇而不能购买采油装备。如果有国家的信贷支持,这是振华重工最适合进入的市场。因此,在进军海工的策略上,振华重工将“先进军中东地区,再图世界市场”。
也正因为如此,管彤贤有底气准备,在海工方面三五年后和同类企业并驾齐驱,然后再进一步居于世界最前列。严云福则认为,未来海工产品和集装箱机械比翼双飞,成为振华重工的主打产品,而且海工产品规模和利润将超过集装箱机械,与集装箱机械一样成为业内的领先企业。
**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视察我公司
2009年6月1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和中宣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等领导,在**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副市长艾宝俊的陪同下视察我公司长兴基地。李长春等领导一行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我公司自主研发的环保型全自动化码头示范区和美国新海湾大桥制作现场等。公司总裁管彤贤现场介绍了公司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的情况,及企业文化建设情况等。
李长春高度肯定了公司取得的成绩,并特别赞扬了公司的自主创新和企业文化建设好,指出要大力选取像振华这样的企业作为弘扬自主创新精神和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典型。
http://cn.zpmc.com/uploadimages/2009/06/24/38374038.jpg图:**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副市长艾宝俊等领导的陪同下参观我公司长兴基地。
[ 本帖最后由 酣睡者 于 2009-6-25 23:14 编辑 ]
**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到我公司调研
2009年6月21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同志在**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国务委员、公安部长孟建柱、上海市市长韩正、上海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吴志明、上海市市长助理、公安局局长张学兵等领导的陪同下到我公司长兴基地调研。周永康等领导一行饶有兴致地视察了我公司自主研发的环保型全自动化码头示范区,该型全自动化码头属世界首创,环保、节能、高效。周永康又参观了美国新海湾大桥制作现场,该桥是世界造桥界认为难度极高的钢桥,采用单塔自锚等新技术,可以抗8级地震。
周永康对我公司学习科学发展观所取得的进步给予了肯定。
http://cn.zpmc.com/uploadimages/2009/06/24/49039094.jpg
图:**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等领导一行到我公司长兴基地调研。
关于在阿曼设立分公司的议案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
于2009 年7 月1 日召开。会议应到董事13 人,实到董事13 人,其中
独立董事5 人。本次会议的召开及程序符合《公司法》、《公司章程》等
相关规定,经过充分讨论,各位董事审议并一致通过以下议案:
1、关于李振辞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职务的议案。
因工作调动,李振先生(原任公司财务办副主任)向公司董事会请
辞离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职务。
2、关于在阿曼设立分公司的议案。
因业务发展及相关项目需要,公司拟在阿曼设立分公司,董事会授
权公司经营层办理相关设立登记手续等相关具体事宜。
特此公告。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2009年7月2日
中国海军护航编队首次靠泊阿曼塞拉莱港休整
新华网阿曼塞拉莱港7月1日电(新华社记者黄书波、人民日报记者苏银成)6月21日至7月1日,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微山湖”舰、“深圳”舰、“黄山”舰轮流停靠阿曼塞拉莱港休整。这是2008年12月26日中国海军护航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以来,首次成建制组织官兵上岸休整。繁忙的塞拉莱港
阿曼苏丹国
阿曼苏丹国(The Sultanate of Oman),简称阿曼。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东南部,它扼守着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输出通道——波斯湾的霍尔木兹海陕。东南临阿拉伯海,依山傍海,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波斯湾沿岸各产油国所输出的石油,占世界市场的60%,其中大部分经过这条海陕输出。阿曼全国面积30.7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1600公里。阿曼一词意为“宁静的土地”。阿曼全国人口765万,居民几乎都是阿拉伯人。他们还保留着氏族部落关系的残余。在国内有100多个部落,每个部落由谢赫(长老)掌握宗教与世俗权力。外国人占居民总数的10%。其中有俾路支人、伊朗人、印度人、孟加拉和巴基斯坦人等。大部分外国人居住在马斯咯特等城市和港口。绝大多数(约占99%)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中90%以上属伊巴德教派。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阿曼人大都会讲英语。首都马斯喀绔(Muscat),扼守印度洋通往波斯湾的门户,在1970年以前,城市街道狭窄,房屋简陋,现已建设成为海湾地区引人注目的一座现代化城市。是古代中国和阿曼贸易的重要港口。
17世纪中,推翻葡萄牙统治建立王朝,18世纪末,英国侵入成为阿曼的实际统治者。1920年,阿曼分为马斯喀特苏丹国和阿曼伊斯兰教长国两部分。1955年马斯喀特苏丹国攻陷阿曼伊斯兰教长国。1970年8月改国名为阿曼苏丹国。现政府为君主专制,由世袭之苏丹统治。无宪法、无政党。设有国民参政会。1951年与英国签订友好通商条约,结束英国的控制。1982年与南也门签订关系正常化协定。阿曼不课征所得税、食品税,主要财源依赖石油收入。1978年5月25日与我国建交。我国和阿曼自古就有交往。公元8世纪,阿曼航海家艾布·阿比达曾远航到我国广州,明朝郑和曾率船队,两度访问阿曼。
阿曼地图
工信部发布海工装备领域投资方向
编辑:国际船舶网点击:43发布时间:2009-7-2 8:17:57 投稿 转发工信部近日发布2009-2011年船舶工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方向,其中海洋工程装备领域涉及六大内容。
按工信部计划,以下几项内容将成为未来几年我国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科研开发的重点。
1、主流海洋移动钻井平台(船舶):120米及以上水深自升式钻井平台、3000米水深钻井船、3000米水深半潜式钻井平台自主研发。
2、主流浮式生产系统:深水浮式生产储卸装置(FPSO)关键设计技术、深水半潜式生产平台关键设计技术研究。
3、主流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万马力级深水三用工作船、3000米水深大型起重铺管船、高性能物探船、5万载重吨及以上半潜运输船、3000米水深工程勘察船自主研发。
4、新型海洋工程装备:浮式LNG生产储卸装置(LNG-FPSO)关键设计技术、多功能自升式平台关键设计技术、边际油田型浮式生产储油装置(FPSO)关键设计技术、立柱式生产平台(SPAR)关键设计技术研究。
5、基础共性技术:深水浮式结构物运动耦合及外载荷分析、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建造技术、海洋工程装备项目管理技术研究。
6、关键配套设备和系统:大型海洋工程装备深水定位系泊系统、FPSO单点系泊系统研究及关键装置、动力定位系统、海洋工程船舶综合信息集成管理系统、大型海洋平台电站集成技术研究及关键设备、自升式钻井平台升降系统研制。
另外,工信部还发布了海洋工程装备领域今后几年内技术改造重点领域和主要内容。包括海洋工程装备配套设备海洋工程甲板机械、单点系泊系统、深海锚泊系统、电站、电力系统及装置、动力定位系统、主动力及传动系统、应急动力系统、天然气排放系统、油污水处理及海水淡化系统,以及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和生产平台、立柱式平台等的专业化配套设施等。 本报讯(记者钱滢瓅)在应届毕业生中招聘两个“学士后”班,企业掏钱让学生带薪学习一年,成绩排名前80%的同学可搭上“就业直通车”。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海事大学在校企联合促就业、共创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上大胆尝试,首次推出装备制造业“学士后”,该项目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今天举行。
金融危机对今年大学生就业造成较大影响,在很多企业减招或者不招聘应届大学生的情况下,振华重工和海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学士后”的形式储备人才。此次,振华重工在已面试招聘了上海海事大学物流工程学院42名应届毕业生的基础上,再度招聘毕业生组成一“机”一“电”两个“学士后”班。“学士后”班学制一年,由振华重工出资、选定企业所需的课程,学员带薪再学习,重点学习专业基础课,一年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当然,“学士后”也并非“高枕无忧”,记者获悉,两个班均引入淘汰机制,保留20%的淘汰率,课程结束后,学习成绩排名前80%的同学方能进入振华重工工作。
目前,振华重工已经对所有感兴趣的学生进行了面试,上海海事大学、振华重工和学生三方的协议已经签署完毕。校企双方正在就培养目标、培训计划和大纲进行细致探讨,学校专门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引进了一位“海洋装备制造业”博士后,专职从事此次培训教学工作,并为“学士后”学员配备专职的思想政治辅导员。“学士后”班将于今年9月在上海海事大学临港校区正式开班。 国内首艘自主设计铺管船交付 2009-07-06 03:57来源:文汇报作者:张晓鸣 王逾婷进入论坛共 0 条评论
全球最大的港口机械企业―――振华港机在更名为“振华重工”后,继续加快向海洋工程领域进军的步伐。昨日,在振华长兴岛生产基地,国内首艘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大型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2号”正式交付。它是海上石油开采工程中不可缺的辅助设备,能够把石油管道铺设到300米的水下。
据介绍,“海洋石油202号”由上海振华重工负责承建,并完成1200吨全旋转起重机和大型定位锚绞车的设计、制造工作。该船主要用于浅海海域海底管线铺设和起重作业,采用驳型,非自航,适拖于无限航区,能保持60天自持作业能力。
船东方中海油海洋工程公司负责人表示,“海洋石油202号”是海洋工程十一五期间重大的投资项目之一,该船的建成投产对于中国海油2010年实现油气产量5000万方的目标有着重要意义。它的研发成功提高了我国海洋工程作业能力,不但能为国家节约大量外汇,也为研制后续国产系列关键产品奠定基础。该船交船后,将首战渤海湾,与三个国家的铺管船同台竞技。
据了解,“海洋石油202号”也是振华继交付“华天龙号”、“蓝鲸号”海上大型起重船之后,又一次拓展海洋工程新的领域。振华重工总裁管彤贤表示,振华手握4条铺管船订单,正在全力开拓这一全新的市场。同时,振华也开始研发钻井平台和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轮,从而使海洋工程领域尽早进入世界领先行列。 “海洋石油202”风采照片(取自阿土龙博客)
http://img6.blog.eastmoney.com/wi/wihero/200907/2009070517030838.jpg
http://img6.blog.eastmoney.com/wi/wihero/200907/20090705170349553.jpg
http://img6.blog.eastmoney.com/wi/wihero/200907/20090705170409788.jpg
http://img6.blog.eastmoney.com/wi/wihero/200907/20090705170441678.jpg
http://img6.blog.eastmoney.com/wi/wihero/200907/20090705170511913.jpg
http://img6.blog.eastmoney.com/wi/wihero/200907/20090705170531897.jpg
振华重工:向海工转型迈出重要一步
昨天,正在向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转型的振华重工,向中海油旗下海油工程)交付了国内首艘完全自主建造的大型铺管船。公司总裁管彤贤表示,振华重工的海工装备短期目标是,2-3年内的海工市场产品占公司总产值50%以上,相应板块的营业收入突破40亿美元。此次成功交付,也标志着振华重工向海工转型迈出重要一步。根据介绍,铺管船是海上石油开采工程中不可缺少的海工铺管设备。昨天交付的1200吨浅水铺管船主要用于浅海海域海底管线铺设和起重作业。振华重工表示,该船填补了我国铺管工程船舶完全自主研制的空白,除为国家节约购买进口海油生产装备巨资外,为研制更大型的起重铺管船系列,并形成海洋铺管设备、浮式起重设备等国产系列关键产品奠定了基础。
目前振华重工正在建造的还有四条铺管船,已与海外船东签订了订单框架协议。振华重工总裁管彤贤表示,公司现已明确发展的三大类海工项目包括:海洋工程船、采油或勘探平台和高技术海工配件。其中,铺管船明年将实现批量化产销;采油平台年内着手开工试产1台,明年进入小批量生产;高技术海工配件则在加速研制中,尽快实现批量供货。
海油工程的执行副总裁张松甫表示,该船是公司十一五期间重大的投资项目之一,对中海油5000万方目标的实现以及整个海上作业船队的更换具有重要意义。
张松甫同时介绍,中海油2010年实现5000万方油气产量的目标为海油工程提供了机遇。目前,渤海油气产量为1600万方,今明两年要实现3000万方,总体达到5000万方的规模,因此海油工程有着饱满的工程量。2009年,公司的海上安装将主要集中在渤海海域,全年计划28个项目先后投入运行。该公司的另一艘铺管船由江苏熔盛重工集团建造,预计于2010年上半年交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