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零年小结---知行合一的起点
(一)概要
一、 学习。主要途径:读书。
二、 认知。有两条。1〉认知自己。回顾自己在证券市场中的历程,参照前辈们的心得,重塑自己的投资理念。2〉认知市场。主要途径:在消化、吸收新知识的同时结合上证指数走势图及当前经济状况给出对市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观看法。
三、 构建(属于我自己的)交易系统。主要途径:“依葫芦画瓢”借鉴前辈们成功的方法并结合自身的特点不断充实完善它。
四、 明年计划。(略)
(二)简要回顾小结
一、学习方面:今年主要看了三本书。复读了台湾张龄松、罗俊编著的《股票操作学》第二版。目的是“温故而知新”和“培元固本”;复读了普莱切特、弗罗斯特编著陈鑫编译的《市场行为的关键》---二十周年纪念版。这本书我看过好多遍了而且把它当做工具书一般的经常翻阅,这次系统的复读源自一位我非常尊敬的前辈的要求,就当是她给我布置的“作业”吧,当然这份“作业”或许要好多年才能完成-----因为我理解她说的“多读几遍”这个词意味着什么!阅读了Victo Speraandeo的著作《专业投机原理》上卷。这本书教诲我构建(属于我自己的)交易系统,很好的书,我打算看完这本书下卷后再阅读那本我向往已久“通向金融王国的自由之路”。
二、认知方面:1〉认知自己: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命运!一直认为“在股市里混,技术分析是制胜的法宝。之所以有这样或那样的操作上的不如意,均源自于技艺不精”。故而,对基本面嗤之以鼻;对操作策略不求甚解。“不就是高抛低吸吗,假如技艺精湛怎能不知高低?”在这种想法的驱动下,我看了不少技术分析方面的书。。。。。。可是,到如今也还是不能有效地把握高低点。或许,这,就是“技术至上”者永远的轮回!
在阅读《专业投机原理》之前,从未主动去认识买卖股票和自己的价值观、信念、习性等等要素之间的关系;一门心思地幻想着“掌握一种或多种技术分析方法以把握股票走势”,而从未想过如何了解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通过学习和在市场中实践,渐渐明白了“投资理念”才是“纲”,技术和基本面分析以及交易策略和交易规则都是“目”。现在,很多事情变得清晰了。我开始梳理这些年在证券市场里的体会,把过去视为神明的技术分析还归它客观的位置,尝试着树立健全的投资理念和构建与自身相适应交易系统,加强了基本面相关知识的学习。
2〉认知市场:长久以来都没有认真思考过股票市场是个啥东西。意念中,市场就是一幅幅图表,一幅幅不断向右侧不断展开的图表。认知市场就是研判过去、揣测即将展开右侧图形。毫无疑问,以前自己是一个埋头于图表中的寻觅者。就像迷途在数据的森林中寻找出路一般,不得不努力地变着法子辨别方向。看过“道氏理论”、聆听过江恩的教诲、探究过“波浪理论”。。。当然还有K线、指标等基础知识。我试图用这些知识认知市场。直到有一天读书时我看到了这样一段话“。。。。。。市场走势是基本经济力量运作的结果。。。。。。它反映人类行为与经济成长(或衰退)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使我联想到以前忽略了的一些已知的概念,比如:“股市是经济社会运行状况的晴雨表”等,认识到基本分析对于研判市场的(中)长期走势非常重要。故而,今后在认知市场的过程中我将采用“基本面分析”与“技术分析”并重的方法,指导自己对(中)长期市场走向的看法。三、构建(属于我自己的)交易系统。
实际上,我在“认知”方面的总结大体上可看作是“我构建(属于自己的)交易系统”的部分理念。我的“交易系统”使用的技术分析是建立在均线和参考指标上,比较“土”,况且测试的时间也不长,我也弄不清它是不是“交易系统”。我想,如果我能在2011年末阅读完“通向金融王国的自由之路”这部书的话,或许对“交易系统”了解程度会更深一些。现在,我只是开始尝试着使自己在市场中变得更加“可控”。下面这张流程图是我对技术分析在“交易”中的作用的一些体会,和应对时间策略的一些看法。
以上就是我2010年的小结,看起来更像是一篇读书体会。权作小结吧。因为这是我在2010年最深的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