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5-10-10
|
|
《 天威保变的综述》--------开心
恭敬不如从命,现将开心先生历尽半年的辛苦劳作 《天威保变的综述》一文公布于众;尽管开心先生一再强调,本文写于7月初,已经没有什么现实意义,但当我们把目光拉回到上半年残酷的市场里天威的曲折,和本文先知性的论述,特别是开心先生的勤奋,认真,严谨的态度,独立的研究精神,对天威的Fans来讲,仍然具有现实的鼓励作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对天威,对开心先生来讲,上半年各自承担了压力和委屈,好在市场的力量公平地承认了他们,所以感谢天威,感谢开心;当看到季报里的机构股东,和天威的市场走势,那些拿着40-80万年薪的精英们真的应该汗颜,他们的短视,恐惧,自私和没有宏观观点,在开心先生面前实在应该去卖红薯!!
天威保变的综述
前言
当前我国股市已经进入了股权分置改革的全面推广阶段,根据监管高层发布的相关信息看,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不仅仅是“开弓没有回头箭”,而且可能还希望在较短的时间之内解决。目前股市已经经过了开始阶段的“骚动期”和“寻宝活动”,现在慢慢恢复理性。而解决股权分置对中国股市的影响深远,直观上来看,意味着以后市场潜在供给将成倍增加而且其成本普遍远低于市场流通价格。而中国股市目前看来整体价格还是偏高,在价值投资已经成为主流的投资理念的情况下,股价结构调整一直在显著的进行着,两级分化严重,可以预期一旦全流通开始以后,这个过程只会加速!而且中期而言,中国经济进入调整阶段趋势比较明显,很多基础工业公司股价调整非常明显,行业顶点已经出现或者看得到顶点,这样的情况下,投资品种的选择难度加大。
但是中国经济毕竟是向前发展,经济的总体容量越来越大,必然产生新的行业热点,也就必然产生新的投资机会,在目前整体经济放缓的情况下,就我看来,追求“成长性”公司最少是能够获取稳定安全和比较高额的利润的重要途径之一;再结合中期市场的重点:股权分置。也只有具备长期连续增长潜力且目前估值合理或者中期具备快速成长性的公司具有“无论是什么对价方案都是白送的”的能力。而且其非流通股会自动持仓,即使他们卖出一部分,也会被市场资金完全吸纳。
第一类的公司的典型代表就是“贵州茅台”,它的特点就是具备及其强烈的“特许经营权”特征,在目前的行业,市场需求和公司发展情况下,保持一个长期的稳定增长应该没有问题,而且国有股减持欲望很低,就算它进行减持,由于“茅台”本身具备很高的价值,完全有可能会形成控制权争夺,作个假设:会不会有控制权溢价? 在成熟市场上,要约收购是高于市场现价的。当然这种公司不是本文的讨论重点。
第二类的公司的典型代表就是“天威保变”,它的特点就是由于行业特点和公司基本面的变化,使它具备中期快速乃至“暴利”的增长潜力,下面我就这个问题做一下阐述。
天威保变目前是一个市场“眼球率”很高的公司,相关的研究报告也很多,观点也不尽一致,下面我就自己的研究,作个天威保变的情况综述。
第一部分:天威保变公司的大概情况介绍
天威保变近期已经开始进行一系列的资产置换,资产置换完成以后,大容量高端变压器和新能源将是天威保变的两个支柱产业。(可以查证天威公司近期的公告和相关研究报告)
下面就这两个方面逐一先作个简单介绍
一:变压器部分
概括的说,天威保变的变压器部分已经可以看到行业增长的拐点。这个拐点就在今年底。
首先,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了前两年的电力供应紧张,大量的新增电站投入建设和运营,目前电网变压器容量和电站容量之比达到了只有7:1的危险状态,而安全运行的比例是12:1,前期的美国纽约大停电和近期的莫斯科两次大停电使得世界各国包括中国都明显加大了电网建设的力度,变压器作为电网建设的核心设备,去年开始进入行业增长周期,而近一年来由于变压器重要原料价格取向硅钢片世界范围内的暴涨和严重的供不应求,造成了变压器行业产能释放不足和增产不增收,但是这也延长了行业增长周期。
而现在这些重要的原材料硅钢片,铜铝价格已经相对稳定,板材已经明显下跌,而且全球来看,生产资料价格已经进入了一个下跌周期。而天威保变新的合同项目已经完全考虑了价格上涨因数,由于变压器的生产周期是6个月-9个月,年度合同的签订2月-3月开始,今年底公司利润率开始提升可以预期。在这次股东大会上,公司总经理明确表示,今年底能够恢复到合理的利润率水平。
由于今年新签定的合同已经充分考虑了价格上涨因数,还留有一定的余量,在原材料价格保持稳定的情况下(目前已经开始向下调整),明年的变压器部分完全有可能获得一个相对较高的利润率水平。
其次,变压器行业特别是高端变压器行业还有一个较长的增长周期。在国内,上面已经讲过,由于前期电网投资相对较小,而电站是爆发式增长,去年电网投资只占整个电力投资的三分之一,而发达国家的比例是超过50%,而由于电网运行对安全稳定性的要求,可以预期下一步的重点是电网投资,而且我国的全国性和区域性大容量,特高压电网建设和改造已经开始。在国外,由于纽约和莫斯科的大停电,世界各国对电网的安全的重视程度也明显加强,也将加大电网的投资建设力度,例如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国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电网建设与改造(相关研究报告很多,在此就不具体列举了,可以参考招商证券刘垒的相关研究报告和国家发改委关于电网建设的权威报告)
再次,由于天威已经是世界单厂产量最大的变压器生产厂家,高端变压器部分国内相关企业除了特变电工没有竞争对手,而且是在和SIMENS,ABB等国际巨头的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在国内高端变压器市场已经较长时间保持了一个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而且天威保变的技术能力非常强,虽然和国际一流公司有一定差距,但是至从1985开始生产第一台高等级变压器以来,创造了“20年无故障”的惊人业绩,这个记录其他公司无法企及的,这点在对安全性要求很高的电网企业中,是非常重要的。还有,现在国内经常发生当那些国际巨头的变压器发生故障的时候,事故的评估和维修,用户企业经常指定天威来做。还有中国计划在2020年以前,完成30个核电站的建设,而天威是国内唯一一家具备核电站供电工程总承包资格的厂商。公司的高端变压器已经开始出口美国市场。在这次股东大会上,公司高管对以后的预期也相当乐观,而且明确表示公司现在的问题是产能不够,已经对订单开始进行选择。而公司近期即将置换进来的一个重点项目秦皇岛出海口工程将于今年建成,7月就建成一期工程,这将极大的缓解公司的产能不足,降低公司的制造成本 。
结论:对天威这种行业龙头,特别是国内高端变压器行业龙头企业而言,变压器部分进入一个长期的利润上升周期是可以预期的。
二:新能源部分
公司目前的新能源部分主要集中在太阳能电池方面,也是公司的焦点部分,相关研究报告很多,这个部分具体介绍我就只作一个简单的阐述,具体的分析在后面还会详细论证。
首先,是太阳能电池的总体市场前景,太阳能电池光伏发电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在世界进入21世纪以后,可以说产业前景非常明朗,行业权威专家公认,在2010年以前,市场将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2030年以前,市场将以25%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50年,太阳能发电将占发电总量的50%(目前不到1%)。可以这样说这个市场的情景是“一片光明”。
其次,国际市场情况,由于能源价格飙升,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发达国家的太阳能光伏市场方兴未艾,蓬勃发展。连续的有国家市场进入爆发似增长阶段,去年是德国,而现在西班牙已经有这个征兆,而美国参议院已经通过提案,加快新能源的发展,美国的十几个州立法,对太阳能产业进行政策扶持和税收优惠。按近期(2005年6月)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的“欧洲太阳能学会”透露的信息来看,世界市场的2006的产量已经预定一空。2005年2月《京都协议书》的签订,包括这次即将在苏格兰举行的“8+5峰会”,两大重点议题之一就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的发展方兴未艾。借用世界太阳能龙头厂商之一的台湾茂迪董事长郑福田在茂迪股东大会的原话:“目前太阳能产业前景乐观,至2006年前都不会有反转疑虑。”; 而正在建设中的南京中电光伏的总经理,世界太阳能技术权威专家赵建华博士表示:“世界太阳能电池市场还有3-5年的卖方市场,如果原料保证,中电光伏的合同可以定到2007年”。
最后,天威保变的控股子公司天威英利的二期扩建工程将于2005年9月建成投产,
(股东大会上天威保变董事长丁强明确表示),这次二期扩产,包括:
硅片生产线:增加多晶硅铸锭炉20台,破锭机3台,多线切割机5台,达到年产多晶硅片70兆瓦。
电池生产线:增加一套世界先进的全自动太阳电池生产线,包括大型PECVD设备、扩散炉和丝网印刷机等,产量可达每小时1400片,年产多晶硅电池片60兆瓦。
组件生产线:在现有10台层压机的基础上,增加四条全自动焊接、敷设、层压于一体的组件生产线,提高组件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达到年产太阳能电池组件100兆瓦的能力。
建成的产能扩张情况见下表:
扩建前 扩建后
硅片 6兆瓦 70兆瓦
电池片 25兆瓦 60兆瓦
组件 50兆瓦 100兆瓦
表(1)
建成后,公司总体产能将进入世界前十名。
因为相关研究报告很多,对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天威英利的近况已经挖掘的很清楚了, 我个人认为联合证券的行业研究员杨军关于天威保变和光伏产业的系列报告写的质量很高。
还可以参考相关行业,公司网站:
新材料在线:http://www.materialsone.com/
中国新能源网: http://www.newenergy.org.cn/
国际光伏专业网站:http://www.solarbuzz.com/
世界一流专业大厂,德国的solarworld:http://www.solarworld.de/sw-eng/
台湾茂迪报道:http://tw.stock.yahoo.com/q/bc?s=6244
结论:随着市场需求的显著扩大,天威英利的大幅扩产成功,可以预期做为天威英利的控股51%的控股公司天威保变将充分享受太阳能市场的高增长。
第一部分总结:随着天威保变两大支柱产业已经或即将进入行业增长期,天威保变的业绩增长前景非常明朗。
第二部分: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和个人对天威保变业绩的预测。
在这个部分中我也以变压器和太阳能电池两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变压器方面业绩预测
目前在对变压器方面的研究和预测基本没有太大的争议,由于变压器市场需求扩大,天威保变产能有合变和秦皇岛出海口项目的加入,今年的变压器收入将同比增长30%问题不大。而且由于公司的行业地位,和硅钢片的主要供应商(日本新日铁和川崎重工)已经签订了长期的供应合同,今后几年的原料是有保证的,而且是一个集中供应的价格(在市场现在40000万元/吨左右价格的情况下,公司的拿货价格在28000元/吨)。但由于去年大量的低价位订单,公司今年的利润目标是争取完成去年的利润指标(净利润2200万),变压器今年2000万净利润的可能性比较大。每股利润在0.06左右。
明年由于秦皇岛出海口项目的建成,公司的产能将比2004年翻一翻以上,而且高价位订单开始生产,可以完全恢复到正常乃至高于正常的利润率水平,预测变压器业务净利润比2004翻一翻以上合乎情理,预测净利润 5000万,每股收益0.15元。
因为变压器部分在以后的时间中贡献的利润占比比较小,我也就只做以上粗略的统计。
第二:太阳能部分
目前在天威保变的预测中,对天威保变的变压器部分普遍预期比较一致 ,但是对这两年太阳能收入和净利润率的差异性很大,而今年开始天威英利将贡献天威保变的绝大利润来源,所以理性而客观的分析天威英利太阳能电池今后几年的收入和净利润率变化情况,将对天威保变中长期的走势把握和预测产生决定性的效果。
首先:明确市场几个争议比较大的问题。
1:公司的多晶硅原料供应。
前期市场很担心天威英利的主要原料,太阳能级多晶硅的供给,因为现在太阳能市场真正的瓶颈是在最上游的产品-太阳能级多晶硅,因为去年开始太阳能市场爆发似增长,而基础原料的增产需要两年的建设期,而且投资规模巨大,今明两年没有太多的新增容量投入市场,无论是今年4月召开的德国慕尼黑的“世界硅材料会议”还是6月召开的“欧洲太阳能学会”都透露出这两年多晶硅市场供给将非常紧张的信息。
表面来看,这是个不好的因数,但是任何问题都是两面的,对于进入世界光伏产业供应链的企业而言,也就获取了爆发式增长的机会,而对于未来的新进入者就形成了天然的不可逾越的壁垒。在天威保变的这次股东大会上,这作为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得到大家的重视。无论是天威保变董事长丁强还是天威英利赵付总经理所做的解释都是合乎情理的。他们通过易货贸易方式解决了目前的原料问题,而且这个产业的上游(硅料),中游(电池组件),下游(安装企业)正在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甚至于相互参股,形成稳定的同盟。由于天威英利已经进入了这个产业链,通过这种关系的建立,天威今明两年的原料基本没有问题。
而进入这个产业链带来的好处非常明显,前段时间,德国的solarworld由于签订一份十年的原料供应合同,使得公司以后的产业前景预期明朗,其股价在已经上涨500%的情况下,短时间内急涨50%。
但是天威英利能够进入这个产业链是必然的。
太阳能光伏市场现在的特点是成长性极高而目前的市场整体规模不大,上游硅料厂家只有有数的几家,都有扩产计划,所以寻找下游强势企业作为长期合作伙伴是很正常的,天威英利刚好这个时候扩产成功,进入世界前十名,产品质量达到世界一流厂家水平,而且天威英利扩产的重点是行业中游的最上游:铸锭和硅片,所以作为硅料厂家而言,选择天威英利作为合作伙伴也是合情合理的,明年英利的原料价格据赵副总经理介绍将比市场价格低5-10美元/公斤,而且根据目前原料掌握的情况看,明年的原料是有保证的。
关于今后几年的硅料的供给状况,很多研究报告都有具体的数据,这里就不在具体引用了。
2:行业拐点的问题
因为现在很多企业包括中国的风帆,春兰还有中电光伏计划或者正在大量的投产电池组件的项目,扩大产能,市场担心太阳能电池市场供求关系会很快发生变化。造成市场价格下跌,利润率下降,其实在两年之内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最上游原料供应不足,而这些新增加的产能无法进入产业链。开工率就可以想像,(就像去年天威英利的太阳能组件开工率只有可怜的10%不到,因为它当时的硅片产能很小,人家没有把它当做一个合作对象)
现在的行业状况是,最上游的硅料只有不多的几家厂商,他们对技术相当保密,(天威和他们谈转让技术,合资生产,在中国独资都没有实现),而中游的情况是天威英利这次扩产占据了中游的制高点:铸锭和硅片。目前多晶硅铸锭炉世界只有一个厂商美国gt公司(还有一家法国公司,但是其产品现在不符合市场要求;日本人可以生产铸锭炉,但是它们只是自用不卖),其产能有限,我和他们联系过,他们明确回答:今年订货,今年之内肯定不能交货。
所以在这2—3年太阳能电池的暴利阶段,行业的新进入者无法进入供应链,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不具备改变供求关系的能力.而进入产业链的强势企业会很快的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在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中继续保持强势地位具备先天的优势。
从一个较长的时间来看,太阳能电池价格的下跌是个必然趋势,因为高价格也不利于产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太阳能光伏产业是个新兴的以极高的速度增长的行业,产品价格的下降伴随着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大,也同时伴随着工艺的提高,技术的进步,规模效应和成本的下降,市场由暴利期进入快速增长期,行业中的强势企业利润率下降,但是利润还是快速增长。
而天威英利由于一个好的切入点,打个比方:相当于在一个恰当的时候站在一个恰当的地方。以后成为强势企业的可能性很大。
3:研发能力的问题和替代技术
由于天威英利太阳能电池市场目前是两头在外,原料和市场都在外,生产设备几乎全部进口,而且目前的研发能力很弱。很多人担心它的持续竞争能力。关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法》已经通过,相关实施细则正在加紧制定,可以预计中国的太样能发电市场很快可能就要启动。原料供应方面,天威保变已经是新光硅业的第二大股东,明年底投产,而且正在谋求第一大股东的位置。至于生产设备没有必要完全自己制造,世界分工不同。而研发能力,我相信天威英利管理层的思路,在这几年暴利阶段将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同时也将汇集一批技术人才。英利公司目前采取的措施就是“严密跟踪世界最新动态,一旦发现新的可产业化的替代技术产生,就马上出手,甚至是买入,在研发阶段不做实质性投入”,这使我想起了中兴通讯候为贵的研发思路,这样可以避免研发风险而且效率很高,一样成为了世界性通讯企业。
因为太阳能电池市场的高利润,现在太阳能电池新技术的研发开始加大投入,但是目前实验室还没有形成能够替代硅材料电池的革命性技术,目前可以作为替代的薄膜电池技术由于转换效率和天生的缺陷(衰减率太高),对硅材料太阳能电池形成不了实质性竞争。而且从实验室的新技术到产业化至少需要五年时间,这个阶段天威英利已经完成了资本积累,已经形成了本质的兑变。现在就做一个这么遥远的预测也没有什么现实的意义。
结论:因为这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和一个新兴的企业,产生疑问很正常,但是这些问题已经慢慢明朗,现在要做的事就是结束争论,尽可能准确的判断天威英利的获利能力和发展潜力,充分享受这个行业带来的高增长机会。
其次:今明两年的收入和利润
价值投资离不开估值,但是估值的基础就是对可预见将来的收入和利润的判断。。
在天威这辆年的业绩预测上,大家对收入的预测差别不是很大,也是合乎逻辑的(在下面我首先把这个预测按我的研究和实地调查情况来说明一下);但是在对未来两年利润的预测上,我个人认为他们的预测普遍比较保守。
1:今明两年的收入。
今年的产量和收入。
由于今年有一个二期扩建工程,扩建完成以后,产能将发生显著的变化,见表(1)。
但是目前的国际市场上,硅片无法买到,(去年天威英利电池组件具备50兆瓦的产能而实际生产只有4.5兆瓦左右,就是因为买不到硅片,而今年以来,整个市场的供应链更加紧张),而电池片是可以通过硅片交换过来,所以产能以硅片的产量为标准。现在的天威英利6月初已经到了5台铸锭炉,6月底已经安装调试基本结束。7月初还要到另外五台,因为这个设备的技术很成熟,目前的安装调试时间不是很长,大概在15-20天。而且重要的配套设备:破锭机3台,多线切割机5台已经安装调试成功,总体工程9月将全部完工,假设剩下的10台铸锭炉将于7月底和8月底分期到达,8月底和9月底分期投产。可以分步计算一下天威英利今年的太阳能电池产能。
单位:兆瓦
完工时间 生产时间 全年产能 实际产能
老三台 全年 6 6
第一批 5台 6月底 7-12月 16 8
第二批 5台 7月底 8-12月 16 6.6
第三批 5台 8月底 9-12月 16 5.3
第四批 5台 9月底 10-12月 16 4
总计 23台 70 29.9
表(2)
这样的推理我认为是合理的,计算下来理论产能是接近30兆瓦。去天威英利实地了解的情况是现在工厂运作是三班倒,工作情况很正常,而且世界同类企业台湾茂迪的实际开工率已经接近满载(见http://tw.stock.yahoo.com/xp/20050618/50/8162702379.html),。考虑到大量新人员(英利的工作人员已经从年初的300多人增加到700多人)的培训,可以预测天威英利的实际开工率为80%,再考虑5%的破损率,实际开工率做到75%应该没有问题。
那可以得到结论。天威英利今年的实际产量是 产量=30*0.75=22.5兆瓦
太阳能市场的总体情况我前文已经介绍了,目前是极度的卖方市场,产品价格逐月提升,落实到天威英利,其一季度价格是3.5美元,二季度是3.9美元,三季度计划继续涨价,但是只针对新客户,我们可以假设其今年的价格为3.9美元,而且天威英利的出口订单全部是美元定价,不涉及外汇之间的汇率变化。
太阳能电池收入=3.9*22.5*8.2=7.19亿人民币
再加上少量的破锭,切割收入,还有一部分利润很高的系统收入,完成天威英利今年的生产计划:7个亿以上应该没有问题。
明年的产量和收入
假设明年没有新的扩建工程投产,在原料保证供应的情况下(这点上面已有论述)。由于生产效率和工人熟练程度的提高,开工率提高到85%,破损率依然为5%,实际开工率为80%。
明年的产量=70*0.8=56兆瓦
假设太阳能电池价格维持不变(实际上这是比较保守的估计),人民币汇率依然稳定(这个问题我实在是看不明白)
太阳能电池的收入=56*3.9*8.2=17.9亿人民币
加上切割硅片的的收入,而且天威保变置换进西藏华冠也就是为了扩大产业链条,介入光伏系统工程的建设。(现在的电池市场价格是每瓦32元¥左右,而系统是56¥左右)可以预计完成天威英利自己的收入目标20个亿以上基本没有问题。
结论:因为这两年太阳能电池市场预期很明朗而且天威的扩产已经有了保证,我个人认为天威英利这两年的收入是完全能够达到7亿和20亿的。
2:今明两年的利润
关于这个问题上研究员普遍的结论我认为是比较保守的,他们对业绩的预测是建立在净利率偏低的情况下的。是以天威英利净利率为20%左右为根据的。在这个问题上我感觉是明显偏低的。
在此我先说明一下太阳能电池的整个产业链:
硅料——铸锭,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光伏系统
(1) (2) (3) (4) (5)
行业特点:环节(1)是最基础的原料,环节(5)是最下游方,目前的市场形势是硅料价格已经达到60美元/公斤,下游企业现在市场买原料基本是一个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同质的电池组件价格也基本一致(天威英利目前的产品价格就紧盯世界龙头厂sharp)。
环节(1)和(5)的利润最高,但是和天威没有可比较性。环节(2)其次,环节(3)(4)比较低。
而且环节(3)(4)人工成本比例比较大,德国的龙头企业solarworld天生不具备竞争力,其人均人工2004年达到10万欧元的水平,超过台湾茂迪的十倍,所以其产业链配置也是(2)(3)(4)明显倒金字塔型,和天威英利也没有可比较性。
目前可以与天威英利具备可比较性的只有台湾茂迪和无锡尚德,这三家的产能,产品质量基本一致。
无锡尚得:今年年底产能150兆瓦,实际产量估计50兆瓦。它目前只能从事环节(3) (4),免所得税。去年实际净利润率25%,因为不是上市公司,看不到今年的报表。
台湾茂迪:今年实际产量估计70-80兆瓦,只从事环节(3)。免所得税。现在净利率为27%。
天威英利:今年底产能70兆瓦,实际产量22。5兆瓦,从事环节(2)(3)(4)。所得税率15%,去年净利率7%(去年下半年才投产),一季报净利率24%。
考虑到天威英利2,3季度电池价格上升(世界太阳能电池市场也是涨声一片),二期扩建正在顺利进行,其扩建的重点是利润率较高的环节(2),新设备技术和效率明显提高,即使考虑15%的所得税率,考虑到天威英利的产业链更长,而且占据了利润比较高的环节,其净利率也应该超过台湾茂迪,达到30%的水平。而由于明年太阳能电池市场已经非常明朗,明年的产量现在已经预定一空,我认为能够保持今年的利润率水平也是完全合理的。
如果按照30%的净利润水平,我们来计算天威英利这辆年的利润贡献
2005 2006
收入(亿) 7.19 20
净利润(亿) 2.157 6
51%比例(亿) 1.1 3.06
每股贡献 0.33 0.93
加上变压器的利润,考虑别的收入盈亏相抵
2005 2006
太阳能贡献每股业绩 0.33 0.93
变压器贡献每股业绩 0.05 0.15
合计 0.38 1.08
这个业绩的预测的基础是:比绝大多数人预测的利率润率要高的多!但是我认为这个结论是符合逻辑的,按照天威英利目前的情况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研究的目的就在于尽可能的逼近事实!
台湾茂迪和solarworld目前动态市赢率在20-35倍之间,从去年太阳能电池市场爆发开始。股价涨幅在500%-900%之间
德国光伏生产企业solarworld三年走势图
台湾茂迪周线图
93,94是民国年份,相当于2004,2005
第二部分结论:太阳能电池市场的发展,天威英利恰到好处的进入,使得天威英利不可避免的进入了一个“暴利”阶段。也使得天威保变的股价也将进入一个快速增长阶段。
第三部分:中期可能对天威保变有影响的因数。
一:人民币汇率。
现在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很大,由于天威保变今后的主要利润来源是太阳能电池,而且现在产品90%用于出口,人民币升值对利润有负面影响,但是影响不是那么大,因为有对冲因数。
1:太阳能电池的原料多晶硅硅料全部进口。
2:变压器的重要原材料取向硅钢片90%从日本进口。
3:一些重要的辅件也需要进口,比如铸锭必须用的坩锅,必须使用进口的,而且是一次性的,一个硅锭就要用一个坩锅,坩锅价格7000元。
所以人民币升值肯定有影响,如果升值幅度不大,影响有限。
二:三期扩建工程
现在太阳能电池是严重的卖方市场,是扩大产能的好时机,前期英利收购了旁边的一家破产企业作为仓库和光伏系统的生产车间,现在正在向保定市政府申请120亩地,10月份将召开二期扩建完工大会,有没有可能宣布第三期扩建计划?
三:风能发电项目
目前风能发电成本已经相对比较接近煤电成本,国际市场上风能发电已经规模很大,而且风能也是我国准备大力发展新能源的一个重要方面。
现在天威正在和几个国际风能发电设备公司进行合资谈判。
其实去年已经和一家荷兰公司签署了合资协议,只是由于合资方被收购而搁浅。
四:国内市场
目前国内市场只是萌芽阶段,但是《可再生能源法》明年1月1号实施,现在正在加紧制定实施细则。国家已经成立能源工作领导小组,温家宝总理任组长,快速发展新能源也是其中的一项重点工作。所以中国市场的启动完全可能快于市场预期。(国际太阳能电池龙头日本sharp已经开始预计中国,印度明后年有可能成为市场市场的重要增长点)
五:新光硅业
新光硅业将于2005四季度投产,不仅进一步保证了原料供应,还有可能是一个新的业绩增长点,关于新光硅业目前研究报告比较多,在此不做详细介绍。
六:无锡尚德准备海外上市
据了解,无锡尚德下半年准备海外上市,据说发行价是按明年业绩预测的26倍市赢率。(如果参照天威英利,那将是个非常高的发行价)
7:对价因数
目前天威保变的对价预案已经出来了,10送3.35,估计最终的预案是3.5-4.0,按照天威保变的赢利预期,在目前的价位上,无论用什么估值方法都是严重低估的,所以:“无论是什么对价方案中期来看都是相当于白送”。只是增大天威保变的上升空间。
全文总结:在此我只借用天威英利副总经理在向我们介绍情况的时候说的一句话:
“天威英利已经进入了2-3年的暴利期!”
2005年7月9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