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qinjiayu

第一次买进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24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飞翔2008 于 2006-5-24 10:08 发表
别听空头的,继续买,别让别人买走了,往死买,谁不买谁不是英雄好汉



    嗯,这样说确实不好,不过不是英雄好汉(你所谓的)又如何呢,何必在意是是什么,不是什么呢?何必在意买不买的,何况还是别人,何必呢?是不是啊。


       飞吧,飞到2008去看看,回来告诉我吧。(希望不是告诉我“明天”会怎样,)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4-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4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23。38破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4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大家说下对南 玻000012
南  玻搞产业链比550还猛吗?550为何不单个搞多晶硅项目?
南  玻000012  南玻证券部经理周红表示,公司最终建成的5000吨多晶硅项目,是为公司450兆瓦太阳能电池做的配套准备,因为公司太阳能一期项目明年中期就将投产。而按原计划,这个项目的投产期应在明年年底。
南  玻000012

G 南  玻000012
公司动态:南玻 多晶硅“前途”光明否
    南玻(000012)成为又一家斥巨资“砸”向多晶硅的公司。面对一拥而上的多晶硅投资热,部分研究人士表示出了自己的担忧:必须警惕未来两三年后多晶硅产能过剩的可能性。
   南玻(000012)昨日公告,公司拟分期投资建设4500-5000吨多晶硅材料项目,一期工程拟投资1.5亿美元,设计产能为1500吨。
   去年10月,南玻曾披露,拟首期投资固定资产2.02亿元,在东莞绿色能源产业园建设年产能为30兆瓦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线,预计2006年内投产。
   南玻证券部经理周红接受本报电话采访时称,公司决定介入多晶硅生产,主要是为了解决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因为目前全球高纯硅材料已在近两年内出现严重短缺、价格暴涨的情况,而且预计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其短缺状况难以改善。
   据业内专家介绍,由于国内目前只有峨嵋半导厂和洛阳中硅已经能够生产多晶硅,多晶硅方面的技术人才比较缺乏。而周红介绍,公司很早之前就在筹建多晶硅项目,目前技术人才已经陆续到位,“公司内部良好的管理机制是吸引人才加盟的主要原因”。
   由于近两年国际、国内多晶硅严重短缺,产品价格也翻了好几倍,国际上很多多晶硅生产商开始积极扩产。全球最大硅料供应商Hemlock于2005年11月中旬宣布,计划在美国投资4-5亿美元扩充产能,将现有产能扩充50%。项目第一阶段预计在2008年1月完成,可能第二阶段在其后一年完成。而全球第三大硅料生产商Wacker也有近乎翻倍的扩产计划,2007年将其产能从目前的5000吨扩充到9000吨。
   而国内企业也准备“大干快上”,洛阳中硅二期3000吨已经在去年12月开工,亚洲最大的多晶硅项目———云南曲靖爱信硅科技项目也于今年4月举行了开工奠基仪式,一期工程就投资25亿元,设计产能3000吨,并准备在3年内达到10000吨产能。此外,宁夏石嘴山千吨级项目、辽宁凌海千吨级项目正在积极招商中。
   对于目前国内企业蜂拥而上的投资热情,不少研究人士持谨慎态度。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员陈夷华对记者表示,现在投资多晶硅已经多少存在风险,一旦供给超过需求,产品价格就会大幅下降。
   海通证券研究员黄天定更是指出,现在对多晶硅投资的情景,有点像当年对网络的投资,过于疯狂。当技术不再成为问题,供给充分之后,生产企业就沦为了一个纯粹的制造加工企业。“制造业的利润能有多少?”他说。
   事实上,过去三年里,我国电力、焦炭、钢铁等行业,都曾经历过“供给不足-价格上涨-疯狂扩产-产能过剩”的大起大落。
   不过,南玻证券部经理周红表示,公司最终建成的5000吨多晶硅项目,是为公司450兆瓦太阳能电池做的配套准备,因为公司太阳能一期项目明年中期就将投产。而按原计划,这个项目的投产期应在明年年底。
   事实上,根据国家发改委初步完成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再生物质发电将达到2000万千瓦,风电将达到3000万千瓦,而太阳能发电只有200万千瓦。由于在国家能源规划中不占据主要位置,国内的太阳能发电市场前景有限,国内光伏企业基本都把宝压到国际市场的大发展上。
   某券商研究员认为,国际市场上太阳能电池的需求增长很快,但国外企业的产能扩张速度同样很快。一旦国际市场饱和,国内光伏企业又将面临“出口转内销”的尴尬局面。“因此三五年后国内市场的需求,将决定现在这些光伏企业的命运。”(5/24资讯研究部摘自中国证券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4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郁闷,不知道QFI还在不在?I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4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QFII在不在没关系,不见了苍蝇就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4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4.24的缺口真要补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4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 shine20082006-5-16 22:40:47 的发言:
Shine's Eye:天威+英利的优势:有感Yingli Solar在德国的扩展超过想象
与早期Yingli Solar只是在德国卖组件不同,最近据媒体报道,英利在德国作了个世界杯足球场的光伏电源工程,即凯泽斯劳滕足球场。另外还有一个山坡PV电站项目。Yingli Solar在德国市场的运作幅度和成果可以说是超出先前的想象,一个世界杯赛场的PV电源,对企业市场形象的提升是难以估量的!......PV Fans在分析苗说的德国合作伙伴选“小”的问题时,就指出这是Yingli Solar要进入PV电站工程(系统集成)这块肥肉的意图表现,所以选“小”要话语权...


天威英利太阳“走进”德国公园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06-5-23 阅读:42次

5月22日,由天威英利与德国系统商共同建设的德国Hohenberg镇1兆瓦太阳能公园工程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礼。保定市市长于群、天威英利公司董事长丁强、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志恒应邀出席了典礼。

Hohenberg太阳能公园工程总投资530万欧元,总装机容量为1.1兆瓦,由天威英利与德国一家光伏系统商共同承建,所用太阳能电池组件由天威英利公司提供。2005年11月中旬工程开始进行,2006年3月顺利完工。这个巴伐利亚最大的乡镇性太阳能公园为德国其他地区电力资源的开发做出了榜样,也为环境保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此次的Hohenberg镇1兆瓦太阳能公园工程是天威英利继凯撒斯劳腾球场1兆瓦工程之后在德国的又一项大工程,它的顺利竣工,树立天威英利在欧洲地区良好的品牌形象,为天威英利进一步开拓欧洲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Shine2008  2006.5.23
简评:认证,然后是两个成功的范例,对一个有雄心的企业未来的作用是不需要多说的。选“小”,要话语权,强势挤入系统集成工程领域,Yingli Solar的路正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4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hohnsm 于 2006-5-24 10:11 发表
前期不是有QF也买了151的消息吗,从这两天的情况看,这QF有通过打压151来达到550洗筹的味道!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4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好象有人关注陈钟谋那个合资。从他这个专利内容看,电池的核心部件是纳米级光电二极管,但以合资公司的投资额(还要上120MW产能)看,似乎是否同时具备这个核心部件(纳米级光电二极管)的量产能力值得探讨。不能量产这个东东,那还是来料组装厂,成本优势无从谈起。
    转化率超过30%的非晶体硅电池从来就有,无一不是在产业化或诸如环保等问题上败下阵来,我们所要做的只需默默观察即可。而且主流厂家晶体硅电池普遍已达到25年以上寿命,但陈这个东东还没说自己寿命是多少,好象。从最近国外VC抢购国内新能源的热潮看,只要是有亮点的,包括中航汇腾、天合等,都有人去买了,价格不菲。按一般推理,陈钟谋的“众谋成公司”也早该被眼睛雪亮的VC买去了不是,那比现在拿阳光的几千万强多了。另外,阳光的公告居然把什么“传记公司“的头衔放上去,这也未免有点......要知道,国内随便什么学术机构里每年都可以收到一大摞这类函件。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4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shine2008的东西不顶不行!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4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买,我继续看多

继续看多,继续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4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贴友情回贴。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4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shine2008 :   
  陈钟谋 搞的是这个东西吧? 老美还在实验室阶段,大规模生产,太夸张了吧!!!

通用电气公司全球研究中心(GE Global Research)是通用电气公司专门进行科技研究的机构,日前它透露了碳纳米二极管技术的开发,碳纳米二极管技术将用于廉价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开发,目前太阳能电池技术正在开发中。这是去年通用电气公司全球研究中心开发和宣布的新颖碳纳米二极管装置的改进。

  通用电气公司资深纳米技术领导 Margaret Blohm 在一份声明中说:“通用电气公司开发碳纳米二极管装置的成功不仅仅表明通用电气公司是新时代电子技术的先驱,这一新技术的成功潜在的公开了一条太阳能研究的通道。在我们开发的碳纳米管装置中光电效应的发现将导致在太阳能电池领域出现令人激动的突破。人们不仅可以获得太阳能电池更多的效率,在主流电池能量市场,消费者有了进行更多可行的选择余地。”

  通用电气公司全球研究中心表示,不同于传统的二极管,通用电气公司开发的碳纳米二极管能够执行多种功能,一个二极管和二个不同类型的晶体管能够发射和侦查阳光。通过一个P型和一个n型半导体材料的连接构成了二极管。在通用电气公司开发的碳纳米二极管装置中,采用静电掺杂技术构成了二个区域。使用二个分离的栅极连接二个等分的碳纳米管,通过一个阴极偏压和其他使用的阳极电压,碳纳米管的P-n结就可构成。

  通用电气公司的科学家发现一个理想的二极管可以中止碳纳米管中间部分信号再结合的发生。这些试验结果显示出碳纳米管在接触基体时是非常灵敏的。这一发现为任何基于碳纳米管装置的工作原理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通用电气公司全球研究中心指出,在光能量转换成电流的过程中,通过测试碳纳米管的参数、科学家进一步详细阐述了理想二极管的性能,尽管提供的能量比光的波长小1000倍,但由于提高了理想二极管的参数,碳纳米管显示了重要的能量转换效率。

  碳纳米二极管技术的开发是通用电气公司主要开发计划的一部分,通用电气公司保证在未来五年中用于新技术开发的投资水平将超过二倍,达到7亿至15亿美元。作为这一承诺的一部分,通用电气公司全球研究中心将积极安排光电技术的开发,研究阳光产生能量的成本效益和更多的效率。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4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色金属借昨天期货大幅反弹的影响
今天上午急吼吼纷纷表演
带动大盘短期冲高
这么快速的拔高
是短期减仓的最佳时段
而不应该买入追高
接下来有色股会进入分化阶段
个别稀缺性品种后市还会继续上涨
但是前期博傻式的操作已经不再适合

今天上午大盘缩量是最恐怖的信号
没有量就什么也别说
金融和部分地产类个股上午出现骚动
暂时判断为超跌反弹
现在最好的策略就是持币观望
短期IPO开闸在即
大机构申购上限较比以往优惠很多
这种无风险的套利待遇
再一次印证了中国股票市场是利益集团获得暴利的场所
中小散户只有眼巴巴羡慕的份
你那一点资金量去申购
纯属小概率事件
中签的可能性近乎于零

可叹中国股票市场经过了这么多年的血与火的洗礼之后
在发行新股的模式上
再一次回到了起点
过去几年被市场充分印证的糟糕方案
再一次被采用
并且变得变本加厉
一大批新股申购专业户又会再次形成
市场上至少会有3000亿的资金会退出二级市场
专门申购新股
明白了这个趋势
就应该懂得为什么现在机构要套现离场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8-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发表于 2006-5-24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见21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4-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4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和Jgwen一样,子弹打光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4-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4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飞翔2008 于 2006-5-24 12:58 发表
继续看多,继续买

不要叫了,你的钱用不完怎么的,天天买买买的,现在还没到买的时候,4.24的缺口补了才能坚决的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4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买的有点早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8-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4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且看151如何收场

大家看看中国证券报登的这篇文章,拨开云雾见天日,151的戏唱到尾声了,看如何收场吧。
http://resource.stockstar.com/info2006/darticle.asp?id=GA,20060524,00209198&columnid=2493

其中关于天威:
  G天威:新光硅业股权不减少
  由于市场盛传新光硅业股权结构会变动,G天威持有的新光硅业35.66%股权是否会受影响,也为投资者所关注


  在日前召开的G天威股东大会上,G天威有关人士表示,G天威与新光硅业其他几家股东的合作一直比较愉快,如果有公司新进入新光硅业,G天威现在所持新光硅业的股权不会减少。这位人士说:"我们在这方面会争取最好的结果,不会让股东利益受损失。"
  而且,G天威的实际行动也表明,公司退出新光硅业的可能性不大。此次公司股东大会上通过了募资1.1亿元对新光硅业进行增资的议案。而且,由于项目投资时间紧迫,G天威已先期利用银行贷款进行了增资。本次募集资金到位后,其实是归还银行贷款。
  拥硅为王
  随着太阳能的迅猛发展,作为太阳能电池板主要原料的多晶硅价格,从2003年的23美元/公斤暴涨至2005年年底的80美元/公斤。峨嵋半导体材料厂硅片加工分厂厂长丁浩向本报记者介绍,今年5月份最新的价格已经涨到了150美元/公斤。
  而且,即使几年间多晶硅的价格翻了好几倍,国内市场却仍然面临有价无货的困境。其原因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大量生产多晶硅的企业,所用多晶硅几乎全部要靠进口供应,而国际硅片制造商多与多晶硅原料提供商存在产业联盟关系,更多的是满足这些企业的需求。
  中金公司在今年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曾提出,预计未来5年全球光伏产业市场增长率低于25%,主要的根据就是硅原料供给不足,不支持光伏系统出现持续爆发性增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秘书长孟宪淦也认为,多晶硅原料供应紧张在未来2-3年内不会缓解。
  由于技术垄断的原因,目前国际上生产多晶硅的一流技术只掌握在美、日、德这三个国家的7、8家企业手中。据业内专家介绍,国内目前生产多晶硅的技术是从俄罗斯引进的二流技术,目前只有峨嵋半导体材料厂和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已经投产,2005年的产量加起来也不到400吨。
  峨嵋半导体材料厂是1964年从北京搬迁至此的中国第一家从事半导体材料生产、试制和科研相结合的综合性单位,是直属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的重点大型骨干企业。早期是为军工配套的保密单位,80年代后开始面向市场。1999年,峨嵋半导体材料厂建成我国第一条年产100吨多晶硅闭路循环工业试验示范线。



PS:那个飞翔2008,您老要不歇会儿?瞧那几句话颠来倒去说得跟祥林嫂似的,大脑短路了吗?

[ 本帖最后由 大壁虎 于 2006-5-24 13:27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4-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4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gwen 于 2006-5-24 13:18 发表
昨天买的有点早了


短期波动是很难判断的,尤其是像550最近这样抽疯,剧情该翻到下一章了吧?:*10*: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4-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7-18 20:55 , Processed in 0.032563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