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5-10-10
|
|
我们分析一下局势.应该承认,国家一旦将新能源的定位为战略性的能源(而不是原先的补充,或替补能源).那么在国家战略上必然是以国家队为主导力量,这样在分析几家PV行业的企业.
第一.尚德.基本可以说是一家外资企业,老施严格说是澳洲人士.加上尚德的发展战略出现偏差(强调电池片优势.没有在产业链布局上下手,先天不足---想改变现状的难度非常大).指望尚德获得国家的扶持,难度最大.
第二,天威和英利.现在看好象是10项全能冠军的苗子,其实英利到海外上市,并没有改变是国家队为主体(主要是天威是实际控制人),所以能够发生在天威和英利身上的所有意外利好都不足为奇.
第三.,航天,现在看来必须承认所有的传闻不是空穴来风(本人的信息早就没有完全否定这个可能性),即便是四川转让了新光,即便航天控制了新光,只要天威保证第二大骨董位置.天威还是赢家.但航天在产业链上的不足,可以用小儿科来比喻,和天威比.PV设备制造,硅料.硅片,产业规模,英利在西藏,成都的布局,英利海外上市,其实每一项对航天来讲,难度都很大.至于航天的所谓资金实力,上海的市场启动这样的优势,呵呵,完全是自欺欺人.
第四.目前的LDK,不是很了解,但感觉未来的发展应该比尚德好,至于特变电,早早地把自己和BP捆在一起,本身就已经没有任何优势了,因为这是个新行业,尽管BP本身也在转型,但不可能象对主业那样倾注全力的,这也是我理解英利在海外选择小企业的原因.
其他的企业,我认为过了2008年以后再去研究不迟.无论其规划有多大,技术有多好,都不足以说明什么.因为到了2008年以后,我相信上面的企业不会是睡觉的,起点高了,规模大了,别人更不好介入了,这就是必须在几年内融入行业链的原因.
但无论怎样,天威英利已经不会输给任何一家国内的PV行业企业,对其他企业的好消息,可以改变对自己本身的状况,但改变不了的是天威和英利的先机优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