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qinjiayu

第一次买进

 关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5-13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看跌:西南证券

只有那个西南证券的傻波,从尚德上市开始就对550评级始终是“强烈卖出”,让我钦佩的是,当550从14涨到28.5的时候,他在上周电力设备公司评级里,依然是“强烈卖出”,我感到好笑的是,从14-28.5,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3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这个帖子要加油啊,不要被我的帖子超过了啊(目前差距不到100页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8-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13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帖子数量没什么好比

让Jgwen (GL&HF!!) 认证会员先如何?

呵呵,我更关心自己的投资,而不是我的帖子到底有多少人看,或者,到底有多少是知音。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3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vidjoin 于 2006-5-13 11:52 发表
天威上周上涨排名是第26位,涨22.11%,成绩也相当不错了。我把仓位各分50%,50%持有天威,另50%持有有色。

涨22.11%没错,26位错。第一涨77.13%,第10,glhj涨59.36%,第20,ggl涨50%,第100,gxs涨28.66%,第193,gtw涨22.1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3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贴,继续持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4-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3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 · 发布:fmw2000  2006-05-11 19:22 】    
  新余产出亚洲最大太阳能多晶硅铸锭
  
  2006-5-4 徐国平 江西日报
  5月2日,从新余市传出振奋人心的消息,目前国内设计产能最大的太阳能光伏产业所需的多晶硅片生产企业在新余市经济开发区正式投产,并生产出第一块亚洲最大的太阳能多晶硅铸锭,重达275公斤,比国际国内240公斤的通常规格多出了35公斤。通过对铸锭的切片,就能生产出价值昂贵的多晶硅片。它的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开始走向自主发展的民族之路,彻底打破了我国多晶硅产品长期依靠进口的“瓶颈”,也将成为我省工业经济新的增长极。
  
  这家名为江西塞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是集太阳能多晶硅铸锭,多晶硅片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光伏企业。2005年7月落户新余市后,一期项目总投资7250万美元,全套引进国际领先的光伏技术、生产和检测设备,今年1月设备到位后,马上进行安装调试,仅用了4个多月的时间,就顺利正式生产。据企业负责人介绍,像同类型项目,在国外企业最快也需4至5年时间,而这一项目落户新余后,从立项到投产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将形成年产100兆瓦多晶硅片的生产能力,建设速度之快堪称世界之最,引起了海内外的高度关注,已有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家的150多位专家前来观摩。据介绍,今年该企业年销售收入达10亿元,到2010年将形成产能1000兆瓦,年销售收入150亿元。目前,公司产品订单已排至2008年,大部分销往国际市场。该公司董事长彭小峰表示,要立志把企业建成世界级光伏企业,在新余构建世界太阳能“硅片之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3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 · 原创:兜兜  2006-05-11 18:24 】    
  G天威(600550)震撼性利好 再掀爆涨神话!
  
  苍茫股海,黑马横行,问谁是这场狂欢盛宴的英雄?!谁将笑到最后?毫无疑问,一个在破千点开始的战神将成为股市中最美丽动人的神话。她就是新能源之王,打造出本轮成长,估值与国际接轨行情的核心人物——600550G天威。她以破千点救世主的姿态出现在大家面前;她以近八倍的震撼性涨幅称雄两市;她以缔造出新能源板块600151的短线疯狂,600674,600220的跟风爆富而成为真正的大姥,成为市场上趋之若骛,各股与之争相攀比的王者!走到今天,G天威已经成为市场上真正的人气风向标,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只个股能够牵动市场各方的每根神经!而这一切,仅仅是个开始!随着江西新余产出亚洲最大硅碇,打破国外硅技术垄断瓶颈的消息传来,随着G天威德国巨额订单的落实,随着QFII,基金等的抢夺白热化。。。。。凡此种种,都预示着一家中国的上市公司,正成为国际化的焦点,正成为A股市场上一个标志性的成长股领头羊! 把握升浪起点 现在机构底部建仓名单
  外汇市场直通车
  
  震撼性利好——新余硅碇打破原料瓶颈
  
  本月2日,从江西新余市传出振奋人心的消息,目前国内设计产能最大的太阳能光伏产业所需的多晶硅片生产企业在新余市经济开发区正式投产,并生产出第一块亚洲最大的太阳能多晶硅铸锭。该消息见报后,并未引起A股市场的充分重视与关注。而我们仔细分析,可以看出它的巨大意义:它的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开始走向自主发展的民族之路,彻底打破了我国多晶硅产品长期依靠进口的“瓶颈”。在为新余喝彩的同时,我们不禁为G天威等一众国内太阳能光伏企业激动,限制太阳能发展,推广,赢利的最大问题——原料多晶硅的生产问题将在不远的将来得以实质解决了。如此背景下,国内的太阳能产业必然迎接来发展的最强劲势头,企业效益也将展现出别样的春天。作为国内市场的领军人物G天威自然成为此次技术突破的最大受益者。而公司控股子公司天威英利本身是国内唯一具备完整产业链结构的光伏企业,此技术突破更可谓是喜上加喜,天威将甩开一切障碍,加速发展成为国际顶尖新能源企业。二级市场上看,关于G天威的合理估值均考虑到了原料的限制问题,而该消息将彻底打破此一谨慎。另人惊讶的是,新能源消息一向为市场的焦点,而此次如此震撼实质性的消息却未为大众所熟知?此中缘由,结合天威近期走势应一目了然了!
  
  2期项目投产+巨额订单 大幅增长的业绩
  
  4月29日,总投资30亿元,竣工后硅片、太阳能电池片、电池组同时达到500兆瓦,年产值可达160亿元的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公司三期项目在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宣告开工建设 把握升浪起点 现在机构底部建仓名单
  外汇市场直通车
  。3期项目也将在后期资金到位后投产,界时,G天威将成为全球顶尖的新能源领导型企业。在此次股东大会上,值得关注的是,天威英利与美国GT SOLAR公司强强联合,投资1亿元共同组建我国第一个太阳电池级晶体硅片工程研究中心。此也说明2期项目并非只扩大生产能力,而是同时建设工程研究中心、光伏系统研中心和人才培训中心,这更体现了天威雄霸天下的气概与远见卓识!项目投产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总经理丁强表示,两个月后公司将细化与德国产商签订到2010年的巨额合同,此为后期的业绩提供了强大的保障。目前,G天威一季度已实现同比增长203%的爆炸性成绩,同时还公告了中期将增长100%以上。而下半年作为公司业绩的主要增长期,我们认为G天威业绩要远高于目前市场的一般预期。
  
  技术图形10年一遇 疯牛随时开始垂直上升!
  
  二级市场上看,G天威人气之高,历史上唯有海虹控股与之能相比。但我们也注意到,后者是纯粹的题材想象炒作。而作为新市场环境下,与国际接轨的第一领军者,600550凭借政策强大支持,市场形象极佳等诸多条件毫不留情的取代并超越了海虹。G天威在去年拉升3.5倍涨幅后,进入震荡箱体运行,期间量能放大,被市场认为主力出货,但到今天,一切已经明了,真正的长线投资买家7家实力QFII疯狂抢入筹码,此为二级市场之最,此也说明了巨大的震荡背后,真正的资本大鳄已开始了其长袖之舞!我们还注意到,从大周期周线形态上看,近5个月的放量震荡与96年的深发展如出一辙!MACD指标高位死叉后再度靠拢之后再金叉向上开始飙升!对比A股其他牛股,我们发现,G天威是唯一一只拥有与深发展当年技术图形相似的个股!技术是不会骗人的,大周期的技术形态,技术指标更不会欺骗,也不可能欺骗!G天威近期的走势已经证明了与深发展96年这一相似性得出的惊人爆涨结论!深发展在主升段收获了近2.5倍的巨大涨幅,而目前,G天威突破展开的长线行情里的一段主升仅仅80%!由此看,其后市仅短中线空间就该让我们激动之余难以平静了!每个市场阶段都需要一个动人的故事来让人回味,此时此刻,我们相信,我们愿意倾听G天威的美丽神话—— 一个建立在天时地利人和背景下的真正神话之旅!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 天

发表于 2006-5-13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看来许多票在近期击败了600550,就看下周了;如果下周它不启动,说明它要歇歇,主力将为下一波主升浪做准备,但这种可能性有多大是个疑问,我看的话,几无可能。下周该涨的还要涨,该调的调,该跌的跌。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5-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3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 · 原创:兜兜  2006-05-11 18:24 】    
  G天威(600550)震撼性利好 再掀爆涨神话!
 震撼性利好——新余硅碇打破原料瓶颈  
  本月2日,从江西新余市传出振奋人心的消息,目前国内设计产能最大的太阳能光伏产业所需的多晶硅片生产企业在新余市经济开发区正式投产,并生产出第一块亚洲最大的太阳能多晶硅铸锭。该消息见报后,并未引起A股市场的充分重视与关注。而我们仔细分析,可以看出它的巨大意义:它的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开始走向自主发展的民族之路,彻底打破了我国多晶硅产品长期依靠进口的“瓶颈”。

呵呵,原来多晶硅那么容易啊。也不知道新余的亚洲最大多晶硅碇是不是在河边刨了多少沙子来铸的碇,看来哪天我到新余去取点经,在俺们村也办个多晶硅厂弄弄,做个比新余更大的碇,不就是放大些尺寸么,俺们村可在大河边,沙子多了去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5-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13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原帖由 multicast 于 2006-5-13 17:44 发表
[/quote

市道一好,养狗的人多了,于是疯狗也多了。

[ 本帖最后由 qinjiayu 于 2006-5-13 18:51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3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大愚若智 于 2006-5-13 17:42 发表
【 · 发布:fmw2000  2006-05-11 19:22 】    
  新余产出亚洲最大太阳能多晶硅铸锭
  
  2006-5-4 徐国平 江西日报
  5月2日,从新余市传出振奋人心的消息,目前国内设计产能最大的太阳能光伏产 ...

除了煸情以外,我看不出有实质性的东西,这种文章跟这个贴实属多余.基本分析没有一点说服数据技术分析嘛在这里是多余.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3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nlygreg 于 2006-5-13 15:21 发表
我想问一下,天威有QQ群俱乐部吗??号码多少,谢谢

好像有一个,不知人满了没:24251808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3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

请教一下,是否有朋友知道做太阳能幕墙,是否用超白玻璃,金晶科技的技术是否有用,多谢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4-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3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硅热的看法

既然大家都很关系这个,不坊多说几句,石英砂不是什么稀缺的矿石,优质的其实在海南,广西梧洲,云南,重庆,四川,辽宁,宁夏,福建,,,都有.我不知道应该怎么说,反正是地球上不缺这个东西,简单加工就是金属硅,不需要很高的技术手段就可以,所以价格很底,但金属到以后的各类硅产品(包括化工类的硅产品),走的无非是不同的半加工,粗加工,深加工的通道,只有IC,PV需要的多晶桂,才是技术壁垒所可以形成的全球性的垄断行业,我们对近期所有以硅的名义说事情的企业,不知道是否是真正的拥有了这个技术,根据我们的了解,绝大数的东西是些规划,招商类的东西,说真的,如果各位能够告诉我那家有明确的技术,我把所以的股票卖了,我10倍净资产去投(当然前提是人家愿意给,就象市场上传的航天拿川投的新光一样),--------------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更多的是对这个行业的愿望.就连洛阳中硅号称300吨项目达产,不过看看现在月产是多少?为什么这么底?技术不过关,那个首富跑到那里估计一定很失望,即使我看好新光,但我从不对新光盲目乐观,必须承认,有一定的技术风险,所以我一直坚定假设新光能够在07年的06月以前解决所有的问题,我就烧高香,根本不奢望02月投产.
太多的人,没有远见,只好把希望寄托在什么第二身上.那是个梦,总会醒来的.去年谁都说太阳能是概念,是南方汇通第二,一年以后,好象现在这样说的人不多了,但现在只要一说太阳能,必提***是***第二,好笑.但就是不肯承认错误,所以QFII才成了赢家.
没有第二,只有第一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0-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13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55168柳文

2006 CNBC/Dow Jones Business Video
BECKY QUICK, CNBC ANCHOR: Meantime as oil prices push back above $60 a barrel, Washington and Wall Street are turning their focus to alternative energy sources. One option, solar power, of course. That takes center stage today at Piper Jaffray`s conference in New York. Joining us right now to tell us what to expect is Jesse Pichel. He is the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at Piper Jaffray.

And taking a look through these numbers today, what should we be expecting, Jesse, from the different -- I guess you have 20 different solar companies that you are going to be hosting today?

JESSE PICHEL,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PIPER JAFFRAY: That`s right, we have assembled 21 of the world`s leading solar companies. And these companies represent the whole solar supply chain. We have companies that make panels that integrate, that make the raw materials, and also make the equipment. So what we are looking for today is we are trying to find out which companies have the best leverage to the growth opportunities in solar.
QUICK: And, Jesse, of the companies that you are looking at today, what do you think are the ones that potentially are the best ones for investors to be checking out?

PICHEL: Well, two companies that we recommend are Evergreen Solar (ESLR), that`s E-S-L-R. They use about 35 percent less polysilicon per watt. Polysilicon is in short supply, so that is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for Evergreen. And also SunPower (SPWR), that`s S-P-W-R. They have roots as a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er and they have very high efficiency solar cells.

QUICK: You know, we are talking a look at some of these charts, Jesse, and obviously some of these stocks have really been on a tear, I know some of them have risen four or five times just over the last couple of years. But I also remember being a kid and being told that solar power was going to be the way of the future, and that by the time I grew up we would all be using solar power. It didn`t quite work out that way. Why do you think it will be different this time?

PICHEL: Well, you know, when you were a kid, the cost of solar was about 4X higher, and the costs of solar are coming down about 10 percent every year. And we think that by 2010, 2011, the cost of solar will be at parity with grid prices and that should spike demand even further.
CARL QUINTANILLA, CNBC ANCHOR: Jesse, it`s Carl Quintanilla. You have been quoted as saying that there are good inventors of technology and then there are good operators. And it is not necessarily so that one company manages to do both very well, isn`t that right?

PICHEL: I would agree with that.

QUINTANILLA: So how are investors supposed to know which companies are going to take the technology they have invented and apply it in a way that`s profitable?

PICHEL: Well, it`s all about cost per watt. I mean, right now the market is heavily subsidized and we really need costs to come out. So we are trying to look for companies that offer the lowest cost per watt in the future. MIKE SANTOLI, SENIOR EDITOR, BARRON`S: You know, Jesse, there was a lot of excitement on the Street, as you know, you talk about the subsidization when California passed some new regulations basically underwriting this industry, is that something the industry is going to need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You mentioned also the silicon shortage. That to me is a nagging concern because of the tremendous price sensitivity of these products.

PICHEL: Well, as far as the subsidies, subsidies are increasing worldwide. We have new subsidies, as you mentioned, in California, in Italy, in Spain, and I think we are going to find other states adopting subsidies as well. As far as the polysilicon supply, it is creating a tight situation over the next two years. However, the companies that have gone public have used some of their financing to prepay for polysilicon. So they will continue to grow. The industry overall, though, may have some problems growing double digits.
QUICK: OK, Jesse, thanks so much for your time today, we appreciate it.

PICHEL: Thank you very much.

QUICK: Jesse Pichel again is the senior research analyst at Piper Jaffray. And we should point out, one of the companies that he mentioned, SunPower, we will be sitting down and speaking with the CEO coming up a little later in the show.

END

[Copy: Content and programming copyright 2006 CNBC/Dow Jones Business Video, a division of CNBC/Dow Jones Desktop Video, LLC. Transcription copyright 2006 Voxant, Inc. (www.voxant.com) No portions of the materials contained herein may be used in any media without attribution to CNBC/Dow Jones Business Video, a division of CNBC/Dow Jones Desktop Video, LLC. This transcript may not be copied or resold in any media.]

看到这篇文章,让我想起SHINE提到的这位PICHEL和里昂的ROGAL的论战。不知现在大家可以从这篇专访中体会些什么意思。有关我感兴趣的内容我用红体字标出。

[ 本帖最后由 qinjiayu 于 2006-5-13 22:28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3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混乱的市道。

新余LDK产业链不如英利(550),硅锭也就是大一些,或者说新余LDK无非是英利的翻版而已,有人居然说解决原料问题了,搞笑;

600151现在连新光的边还没沾上,550可是现实的是新光的二股东。(以前报道文,大家要思考一下,不要见风就是雨:新光硅业透露,G天威、无锡尚德、南京中电电气公司、青海新能源公司等国内公司和日本住友、三菱、德国的ERSOL、SVH、PVC、德固赛公司、美国通用电气、瓦尔德等公司纷纷向新光公司表达了合资合作意向,“新光公司经过认真选择,确定了G天威为合作方”。 ),550就居然不是龙头了,搞笑;

yjg0133老哥说的是对新光乃至“硅”行业的正确认识,如果硅、硅粉、技术等等都不搞明白,就妄谈什么太阳能,遇“鬼”就涨,就是更加搞笑;

此外,550的强势不是一个概念,是一个个真实的人,是一件件真实的事,是一系列真实的产出和产品(技术),做任何企业都不是想做就能做的,靠的是积淀-550有这个积淀。

[ 本帖最后由 卡布里的月光 于 2006-5-13 22:33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0-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3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jg0133 于 2006-5-13 22:12 发表
既然大家都很关系这个,不坊多说几句,石英砂不是什么稀缺的矿石,优质的其实在海南,广西梧洲,云南,重庆,四川,辽宁,宁夏,福建,,,都有.我不知道应该怎么说,反正是地球上不缺这个东西,简单加工就是金属硅,不需要很高的 ...



仔细阅读这个帖子的朋友应该明白这个道理的.

个人以为,将来解决地球人能源问题的,热核(聚变)是终极技术手段, 而太阳能 风能也将成为重要的能源供给并最终(必将)走入千家万户.  以半导体硅为基础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效率已经足够民用化了,尤其它的原料及其丰富和维护简单的特性,决定了它必将成为光伏市场上一个重要的不可被全部替代的解决方案,而各种各样的薄膜光伏方案, 尽管转换效率可能高一点,但其原材料的稀缺决定了将来大规模应用的不现实性.(当然偶也希望能有转换效率高 性能稳定 价格便宜 应用方便的光伏薄膜技术出现,但至少目前看不到)

那个什么G英利特, G有研,搭太阳能的顺风车,简直就是大忽悠.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3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新余的LDK,大家应该祝贺,起码在去年的8月重拳出击硅片环节,就比STP等强了很多(英利是04年11月开始的二期计划),这个企业也是不错的,起码看起来资金是不成问题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0-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3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天威的不确定性集中表现为2点.

1)增发价格.
2)新光的股权之争.

记得2006春节后天威论战时,对于天威控股Yingli 的前景,当时风声确实很紧,最后的结果是所有方案中的最佳:Yingli赴美主板IPO, G天威出让部分股权仍然控股Yingli.充分显示了G天威管理层的睿智和务实.

增发的价格,有人说是40元, 信乎?
新光的股权, 太乱了,静观其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13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这里,不妨侃侃大山.资源问题,也许用不了多久,水问题就显现出来了.你看看澳门是从哪里买水的,香港是从哪里买水的,将来买水的城市会更多.
地球上水是不缺的,特别是海水(金属硅),缺的是淡水(多晶硅).好了,问题的解决看起来很简单,海水淡化(金属硅---多晶硅).但2个问题,成本和技术.所以,海水淡化技术上是新加坡领先,日本,应用上规模是沙特.为什么是这样,你要是明白地缘政治就明白为什么是新加坡,日本领先了.水的价格还没有起来,如果有一天真的和现在的商品一样高涨(一定会的,所以买水务公司一定是未来不错的选择),呵呵,海水淡化产业的I点就出现了,就象太阳能行业从04年出现I点一样(现在看来太阳能的元年应该从06年开始).
十几年前,哈国除了资源,很穷,跑到中国说建立输油管线,成本是12美圆/桶,中方控股,老朱的幕僚认为价格高于产油成本很高,不同意,没有几年到了25美圆/桶,再去找哈国,呵呵,晚了,老朱真的是好人,但他的幕僚就不好说了,起码现在中国的能源问题,绝对是上届政府的问题.电力问题也是.三年没有建立电源,,,你相信吗?
好了,现在看看,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这样没有远见,没有战略,没有地源政治头脑的人,冒充专家发表愚蠢的建议,比如对特高压电网的反对,对太阳能等新能源的漠视和异议,等等.
对一个企业,经济,成本,利润是必须的.
对一个国家来将,资源,市场,势力范围,地缘政治才是必须的.
而在这两个必须之间找到一家好的未来的发展战略的公司,才是我们寻找的目标.

[ 本帖最后由 yjg0133 于 2006-5-13 23:18 编辑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0-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9-22 06:23 , Processed in 0.039218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