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qinjiayu

第一次买进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12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雨下走好路 于 2006-4-12 14:41 发表

呵呵,也许我说错了!顺便说一句,我可不小啊.

但大的观点基本不变,大盘现在是警惕的时候,如过现在调,有利于后市的发展,如过继续强作,上升的空间应不会太大,同意top的550会创新高,但短期看不出它能大涨的动力,还的等季报后观察,个人意见和看法啊!千万别扣大帽子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2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老兄好健忘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9-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2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hohnsm 于 2006-4-12 14:54 发表

不是说错了的问题,是你犯了与趋势作对的错误,大盘明明是向上走,我何必去猜顶在那里呢?依我看大盘5分钟的K线出现10个点的阴线后大盘才会有调水可能!

呵呵个人的环境作法不同.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6-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2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卖了还关注中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2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使大盘有调整,也是有些股票怎么兑现赢利,有些股票,考虑如何控制成本介入,
我看单边大幅普跌,也是介入的好时机--------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看今年的行情。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0-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2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現在大量的週邊資金搶著追進來搶籌,市場中的人都等著人抬莊呢,怎麼會去拋
所以看到市場就是跌不下來

但是,一旦隨著新晉資金搶籌完畢,就真的要有個“痛苦教育“課要給新來的上一上了

不要忘了,市場中贏錢的絕對是少數

當“今天”每個人都說賺到了的時候,“明天”也許看到的就是一張張“菜瓜臉“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2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定尊重老革命干部,姜---还是老的辣;
一定尊重老YJG0133,姜---还是老的辣,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0-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2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原帖由 the_top 于 2006-4-12 15:08 发表
現在大量的週邊資金搶著追進來搶籌,市場中的人都等著人抬莊呢,怎麼會去拋
所以看到市場就是跌不下來

但是,一旦隨著新晉資金搶籌完畢,就真的要有個“痛苦教育“課要給新來的上一上了


现在好象就是这么一回事!
“痛苦教育“課要給新來的上一上了,呵呵!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2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無辦法,一倍收益,天下無免費午餐,比拒折磨一下好值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2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550的一季报看什么?

许多人关心它的利润,我觉得那没啥看头,也就是0.10元左右吧。

一季报最大的看点是十大流通股东,如果清一色的都是QFII,那就有的玩了。到时候看国内的主流基金抓瞎去吧。哈哈

雨中走好路朋友,拍砖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1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12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援军将至粮草无忧 中金公司吹响进攻冲锋号!(zt)

中金公司近期发布了二季度投资策略报告,明确提出股市渐入佳境,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超过债券和房地产。
  中金提出,大盘前期上涨中的250点来自股改预期,大市因为宏观及公司基本面盈利改善仅仅上涨50点。3月底,上证指数的1300点仅相当于1050点。金属、房地产等很多公司的涨幅远远超过对价收益带来的股价上涨,股市未来表现取决于上市公司的盈利变化。中金预计今明两年上市公司盈利将有明显恢复,加之海外股市普遍乐观,这将直接增加国内股市的吸引力。

  中金在报告中透露,近期有规模不小的新增资金入市,已经部分消化未来再融资和新股开闸对股市的影响,如果未来蓝筹公司盈利持续改善,投资者对再融资的态度可能有180度的大转弯,从惧怕到期待。

  在行业方面,中金认为,金融、房地产、设备制造、大型原材料将明显受惠于强劲的经济增长。消费行业将保持长期稳定增长,投资以个股选择为主。交通基础设施的长期投资价值则不容低估。

  中金看好的股票历来备受市场关注,G沪机场、G深机场、深圳高速、星新材料等股票新入选投资组合,深赤湾、金融街、恒瑞医药、G上港等则被淘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12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思考的新闻(一)

3月顺差反弹一倍 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

据中国海关初步统计,3月当月,进出口顺差以令人乍舌的98.5%的高速向上攀升,达到111.9亿美元。今年前三个月,进出口顺差累计达到233.1亿美元,增长了41.4%。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认为,贸易顺差反弹的具体原因,一方面是因为3月份节日因素已经全部消除,外贸出口加工企业陆续恢复生产,产能开始大规模释放。另一方面,美国、欧盟等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经济形势复苏,进口也必然随之增长。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则表示,贸易顺差大幅攀升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产业竞争能力的上升速度快于美欧发达国家。

    而且,这样规模的顺差还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

    "111.9亿美元的顺差平淡无奇,尽管3月份的顺差相比前两个月有较大的增长,但月度数据的参考意义相当有限,从稍长的一段时间来看,每月100亿的贸易顺差对于我国来说属于正常现象。"钟伟说。

    梅新育也认为,尽管中国高速增长的贸易顺差引起了整个世界的震动,中国政府也越来越注重扩大内需,但从现实情况看,在一两年内,还是有必要充分发挥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不过,外贸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当规模顺差的局面,"中国与日本外汇储备余额的差距也将越拉越大。"钟伟说。

    另有一些专家表示,外贸顺差的反弹,将加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2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雨下走好路 于 2006-4-12 14:09 发表

见笑了,我总觉的天威这种走势不像短期内会大涨!

就你那水平,啥时候看对过。。
翻翻前面的帖子,丢人不丢人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12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思考的新闻(二)

4家获批QFII资格2家已开户 共38家QFII虎视A股

中国证监会昨天宣布,安保资本投资有限公司等4家机构已获证监会批准,取得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资格。同时,国家外汇管理局昨日宣布,该局已批准日本第一生命保险相互会社以及高盛国际资产管理公司分别在中国银行、汇丰银行上海分行开设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人民币特殊账户。  
  证监会表示,经商国家外汇管理局,该会日前批准了安保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加拿大丰业银行、比联金融产品英国有限公司和法国爱德蒙得洛希尔银行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资格。至此,获得QFII资格的机构总数已达38家。

  安保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是 澳大利亚最大的保险 资产管理公司,加拿大丰业银行是北美银行业领先的银行机构之一,比联金融产品英国有限公司是比利时联合银行旗下公司,法国爱德蒙得洛希尔银行隶属欧洲最古老的爱德蒙德洛希尔家族银行集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7-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2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光伏产业一山二虎 无锡尚德天威英利上游之争正酣
2006年04月11日 来源:新华网  

  天威英利找钱,无锡尚德找矿--硅产业一山二虎
  四川、宁夏、河南、辽宁。从去年开始,施正荣寻找硅的步伐横跨整个中国,一刻也没有停止。
  与此同时,国内光伏产业蜂拥而起,其火热程度不亚于当年大炼钢铁之势。然而,拥有千吨级多晶硅资源的只有四个地方———四川新光硅业、河南洛阳中硅、辽宁凌海金华、宁夏石嘴山。
  这四个资源落在谁的手中,谁就拥有光伏产业的绝对话语权。目前已知的是,G天威已成为位于四川乐山的新光硅业二股东,洛阳中硅已与无锡尚德达成合作关系。目前,可活动的空间只有凌海金华和宁夏石嘴山。
  “到国外买一条生产线就能造太阳能电池。”一家新兴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表示,不考虑转换率,至少在太阳能电池片和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上,技术并不构成进入这个行业的壁垒。
  而先于业界意识到这一点的施正荣,实际上在无锡尚德纽交所上市之前,就迈出了寻找上游多晶硅资源的步伐———他必须做好准备以应对即将到来的下游生产企业之间腥风血雨的“大战”。
  但是在上游资源层面,施遭遇了强劲的对手:G天威(600550)旗下的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尤令无锡尚德方面感到担忧的是,这个对手手中已握住国内唯一成熟的千吨级多晶硅生产线。另外,天威英利太阳能电池的产能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呈几何级数增长。
  2005年与天威英利在四川乐山的“西南战役”落败后,施正荣转战中原,在河南洛阳布下了棋子,随后宁夏石嘴山项目也进入了施的目光。硅路龙虎之斗,或将在不久的将来升级。
  即将出海的天威英利
  如果天威英利只是目前的规模,尚德大概也不会有如此的危机感。令竞争对手担忧的是,海外上市后的天威英利将变得过于壮大。
  天威英利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天威英利登陆纽交所只是时间的问题。由于G天威分拆天威英利上市的计划不久前已获得了国内审批部门及纽交所的认可,天威英利上市只是在走必要的程序。而德意志银行极有可能作为天威英利赴美上市的主承销商,与天威英利展开一系列合作,为天威英利发行20%的股份,募集到大约3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
  募集资金将被投入到天威英利太阳能三期工程中去,打造500MW/年生产规模的从硅片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线。加上天威英利太阳能一、二期工程的总体产能硅片70MW、电池片60MW、电池组件100MW,最终三期工程完成后,天威英利的生产能力达到硅片570MW、电池片560MW、电池组件600MW。
  这是一个宏伟的扩产计划,与之相对应的是尚德2005年12月招股时披露的产能及扩产计划。尚德2005年9月已达到120MW的电池组件生产能力,并计划到2006年末达到240MW的产能。
  成为中国光伏产业的龙头是天威英利和无锡尚德共同的目标,但显然皇冠只能有一个。并且,竞争本身的关键并不在于谁的太阳能电池组生产规模更大一些。
  西南第一役
  关键在于,谁拿到了最多、最便宜的多晶硅。
  四川新光硅业、河南洛阳中硅、辽宁凌海金华、宁夏石嘴山。这是国内目前拿到千吨级多晶硅生产线建设“牌照”的4个地方。
  都有着做大做强的目标,天威英利和无锡尚德在上游的“撞车”成为必然。很快,在2005年初,四川新光硅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因项目进度过慢,决定引进新的投资方之际,天威英利和无锡尚德第一次在上游战场上遭遇。
  新光硅业成立于2001年,其多晶硅生产线建设依赖的是四川峨嵋半导体厂的技术,而峨嵋半导体厂的“改良西门子法”则是由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设计。因为技术垄断,直到2000年我国才得以从俄罗斯引进“改良西门子法”,峨嵋半导体厂和洛阳中硅高科技公司的技术均由此派生。
  新光硅业规划的多晶硅产能为1260吨/年,尽管在2005年初,全国号称打造千吨级多晶硅项目的有好几个地方,但业界的心底都很清楚,因为技术、发展时间和能否获批等原因,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能够形成有效产能的,唯有新光硅业。新光硅业是一个快要成熟的果子,而其它项目,都还过于生涩,有的甚至连生涩都谈不上。
  因此,新光硅业引入投资方的消息甫一发出,天威英利和无锡尚德即闻风而至,另外一同来到乐山的还有南玻(000012)。
  “对方不愿意往下谈。”南玻高层某人士对记者表示,参与新光硅业增资扩股竞争一事,当时他们只是去“看了一下”,并没有真正介入的意向。至于天威英利能够最终进入,南玻的人士称,“大概是天威方面在硅产业里做得比较早的缘故”。对当时也去了乐山的无锡尚德,南玻方面称知道尚德与新光硅业进行了接触,但具体的情况他们并不了解。
  而G天威在硅产业里的另一个竞争者G航天(600151)则一直被外界认为当时也参与了新光硅业的竞争。不过,G航天证券事务代表王慧莉否认了这一说法,她表示,G航天也曾考虑过自己涉足多晶硅原料的生产,不过并未考虑参与到新光硅业中去。而G航天目前用的硅原料均是外购。
  在乐山竞争的最终结果是G天威胜出,以1.1亿元进入新光硅业成为第二大股东,持有新光硅业35.7%的股权。
  “恐怕并不是钱的原因。”对于施正荣的落败,了解新光硅业增资扩股一事的人士透露,两个主要竞争企业G天威和无锡尚德的背景、未来发展的规划都成为考虑的因素。新光硅业带有强烈的政府背景,其建立、项目发展的整个过程,都得到了四川省政府方面的有力支持。在股东背景上,即使是G天威入股后,新光硅业第一大股东四川省投资集团及第三大股东四川省启明星控股有限公司仍合计持有新光硅业62.24%的股权,牢牢把持着新光硅业的控制权。因此在2005年初增资扩股时,新光硅业选择“国”字头的G天威也在情理之中。
  实际上,施正荣也并未在四川完全的失意,他随后投资参与了峨嵋半导体厂的一个年产200吨多晶硅项目,并将获得少量的多晶硅供应。
  转战中原战场
  在控制和加强采购上游资源的思路下,施正荣离开四川后转战河南洛阳成为必然的选择。因为眼下全国拥有“改良西门子法”生产工艺的除了新光硅业外,也只有洛阳中硅。但洛阳中硅的生产线及生产规模都远不及新光硅业。
  洛阳中硅成立于2003年,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是其建设方之一,也是其技术的来源。现在洛阳中硅已形成年产300吨多晶硅的规模,并在2006年初开始了二期年产700吨多晶硅项目的建设,二期项目预计在2007-2008年完成。在“十一五”的规划中,洛阳中硅还计划利用外资与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建设年产2000吨多晶硅的项目。
  洛阳中硅总经理汤玉安此前曾透露,该公司有向硅产业链下游延伸的计划。而无锡尚德则把自己的生产线以最快的方式直接安置在了洛阳,旗下的洛阳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紧邻洛阳中硅的生产工厂,以获得充足的原料供应。据悉,尚德在洛阳的30MW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和一条30MW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线,按照计划将于近期正式投入运行。
  但是与G天威直接涉足上游原料产业不一样的是,尚德虽然布子洛阳,却并未真正染指多晶硅的生产。个中原因,恐怕正象尚德此前对外的表态:“收购硅原料企业的难度太大。”据接近尚德的人士透露,尚德在洛阳也在计划入股一家硅片生产企业,但是又遇到了一个强大的境外资金的激烈竞争,最后的结果目前还不得而知。
  发展与短缺之惑
  天威割据西南,尚德布子东都,两者在国内都有了自己的落脚点。但按照自身的发展规划,恐怕仅有一个战略基地还不够。
  按照天威英利三期项目最终达到570MW硅片生产能力的说法,以及目前国内生产1MW硅片需13吨多晶硅的情况计算,在天威英利三期项目完成后,天威英利每年大致需要7410吨多晶硅。那么即使是新光硅业的产品全部供应天威英利,也是远不能支持天威英利发展规划的。
  据记者了解,新光硅业的设备安装进展顺利,其前端的动力、制氢以及净化设备已在进行安装,后端废气处理设备也在进行安装。整个项目的关键设备———还原炉按照计划将在今年下半年进行安装调试。如果一切正常,新光硅业也要到2007年初进行点火试生产。
  “谁出的价钱高,产品就给谁。”G天威董事会秘书张继承对扩产后的天威英利原料供应问题的看法是,在现在的条件下,新光硅业将来投产后的产品是按照市场价格进行出售的,即使G天威是新光硅业的二股东,也只能在购买时按市场价格获得一些优先权。
  这意味着,新光硅业对天威英利的原料供应,能够让天威英利不至于产生无米下锅的担忧,但并不能保证供应价格低于市场价格。
  无锡尚德的规模现已扩大至年产120MW,按照去年上市时的招股计划,尚德的太阳能电池产能在2006年末预计扩大至240MW。仅以扩产至240MW计算,尚德需要的多晶硅每年将达到3120吨。但现实的情况是,尚德能够控制的上游资源相当有限,绝大部分原料都须外购。
  去哪里找那么多的多晶硅原料?天威英利和无锡尚德都必须为自身的发展囤积足够多的“粮草”。
  两个还在纸上的项目
  在对多晶硅巨量需求的背景下,天威英利和无锡尚德在国内都没有太多的选择,触角只能伸向宁夏石嘴山和辽宁凌海。但据记者的最新了解,这两个地方的项目都还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
  宁夏石嘴山项目尽管已在外界传得沸沸扬扬,但项目还处于规划阶段,具体怎么实施还是个未知数。
  “毕竟是几十个亿的事情。”G东方钽(000962)董事会秘书叶照贯向记者表示,多晶硅项目还只是政府方面在规划,哪些企业参与、以什么样的形式参与,目前都还没敲定。即使是在G东方钽的层面,究竟是G东方钽自己参与实施还是控股股东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参与实施,也都还未能确定。目前能够预计的是,石嘴山项目进展顺利的话将在5-6年后形成有效产能。
  不过,石嘴山多晶硅项目的技术瓶颈至少已经突破。由于俄罗斯国家稀有金属工业研究设计院已与石嘴山政府方面签订了技术合作框架协议,改良西门子法的引入已不成问题。相关消息显示,石嘴山市政府计划将多晶硅项目放置在该市的河滨工业园区实施。
  与石嘴山政府签订了合作意向协议的无锡尚德也可望成为项目的参与方之一,但某了解石嘴山多晶硅项目的人士认为,无锡尚德不太可能在多晶硅项目上处于控股地位。尚德方面能够提供的只是资金,而在目前的石嘴山项目规划格局中,资金是并不短缺的东西。
  辽宁凌海的千吨级多晶硅项目也只是提出了一个蓝图,目前锦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等正在为项目进行招商引资工作。记者在锦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的一份多晶硅项目文件中看到,凌海的千吨级多晶硅项目由凌海市金华冶炼有限公司负责实施,项目拟选厂址为凌海市闫家镇闫家工业区,所需用地面积达7万平方米。
  凌海项目的总投资目前规划为1亿美元左右,但按照以往的建设经验,千吨级多晶硅项目所需资金投入可能会超过1亿美元的规划。与其他地方相比,凌海项目的优势在于“地利”:所选厂址毗邻102国道,距锦州港仅50公里,离锦州机场48公里。无锡尚德投资者关系管理部的张先生则表示,凌海项目他们在前期有过一些接触,但并没有持续性的接触,只停留在浅层的了解和沟通上。至于会不会介入凌海项目,形成一定的合作,张先生称还无法透露。凌海市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局的李玉平局长则表示,无锡尚德确实已经与金华冶炼有限公司有了一定的接触,但两个企业有没有达成一些合作的协议,他还不了解。
  下游:未来之战
  除了在上游资源“无声的竞争”之外,天威英利与无锡尚德之间目前还存在着一定的合作,但这种合作关系或许不久就会被打破,因为随着格局的变化,双方的利益也会出现相应的调整。
  根据尚德的招股说明书,天威英利在2006年还供应20MW的多晶硅原材料给尚德。据记者向无锡尚德内部人士了解,现在这个供应协议还在正常履行,从2006年1月份至3月份,天威英利方面都有货源供应。
  不过论及2006年的供应合同履行完毕后,天威英利是否还会保持供货,尚德的人士有些迟疑:“他们(天威英利)也在做下游的东西,情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未来,更为激烈的竞争或将体现在天威英利与无锡尚德的电池组件产品上。由于国内市场极其狭小,在国内市场未获得大规模拓展前,国际市场成为中国光伏企业主要的“跑马场”。但这个“跑马场”还能容得下多少中国企业在里面自由驰骋,已引起了业界的怀疑。
  “国外光伏产品的需求受政策影响相当显著。”有分析人士认为,即使是德国受政策影响而出现了太阳能电池需求猛增的情况,德国国内的光伏企业产能也不会因为中国光伏企业的增长而放慢发展步伐,如果几年以后德国自己的企业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这对中国光伏企业将是一个打击。
  受到德国市场需求爆发的刺激,除了无锡尚德、天威英利,还有众多的中国企业正在或准备积极介入光伏产业的下游,这直接导致国际市场上多晶硅价格的暴涨。但近期的一些市场情况说明,德国市场的需求增长有限,国内光伏企业已将目光投到新兴的韩国、意大利、西班牙、奥地利市场上。
  尽管现在不愁订单的国内光伏企业还犯不着“跑马圈地”,但整体产能的急速跃升将极有可能导致未来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届时,产品质量、品牌、成本等都可能是各方竞争的层面。
  不过,下游的竞争尽管存在可能,但还比较遥远。天威英利在今年3月份已和德国方面签订了总量达305MW的供货合同,供货时间持续到2010年,基本满足其一、二期项目在这些年间需求的订单。而无锡尚德获得的订单也足以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应对国内硅产业链的“变局”,国内企业的精力更多的还是集中在上游。
  下游之战,也只有在国内光伏企业产能集中爆发之后,才会展开。上游之争,现在正酣。
  天威英利出海在即 提升高管个人财富
  无锡尚德登陆纽交所,成就了施正荣中国首富的地位。即将上市的天威英利,同样会造就新的亿万富豪。如果不出意外,持有天威英利股权,同时担任G天威和天威英利高管的丁强、边海青、杨明进的身家都会大幅增长。
  丁强担任G天威董事长、天威英利董事长;边海青担任G天威副董事长、天威英利董事;杨明进为G天威总经理、天威英利董事。2006年3月17日,G天威董事会同意上述3人以增资方式进入天威英利,持有天威英利部分股权。其中,丁强拟持有天威英利1.5%的股权、边海青和杨明进拟分别持有天威英利1%的股权,3人合计持有3.5%的股权。
  但据了解,目前高管层对天威英利增资事宜尚未实施,增资的价格将有待天威英利经评估后的净资产值为基础确定。对于高管在天威英利上市之前进行增资,G天威董事会方面表示主要是为了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以实现天威英利核心人员与股东利益之间的一致。
  实际上,此次对天威英利的增资是G天威、英利集团与天威英利核心人员的集体行为。天威英利增资扩股后注册资本由7500万元增加为10000万元人民币。天威保变、英利集团及天威英利核心人员合计认缴天威英利2500万元的注册资本。其中G天威、天威英利核心人员分别认缴注册资本增加额中的765万元、1000万元。增资完成后,G天威持有天威英利45.9%的股权。天威英利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天威英利的核心人员将在增资完成后合计持有天威英利10%的股权,其中即包括丁强等3人合计持有的3.5%的股权。
  无锡尚德于美国东部时间2005年12月14日在纽交所挂牌上市,代码为STP,首日收盘价为21.2美元,较15美元的招股价上涨了41.33%。根据相关的材料,尚德发行的新股,招股价从最初所定的每股11-13美元上调至13-15美元,最后定为15美元,总共募集资金约3亿美元。施正荣的身家也因为IPO价格的调高和发行后股票价格的上涨而迅速增长。
  但天威英利上市的发行价格、其高管所持股权究竟价值几何,现在还无法估量。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对天威英利股权进行估值都难符合实际,因为无论IPO的价格还是国外市场对光伏企业的估值都还处于变动当中,是个未知数。即使以无锡尚德的市盈率和天威英利的盈收状况进行比较和推断,也不是很科学,因为无锡尚德上市后的股票价格上涨了很多,且无锡尚德IPO毕竟已是2005年的事情,过去了这么长时间,市场也发生了一定变化。
  不过,按照现在流传的天威英利赴美发行20%的股份以募集30亿元人民币的说法,天威英利的核心人员也将因公司的上市而财富陡增,因为他们合计持有的10%天威英利股权。
  谁是未来的NO.1
  如果你是美国一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并且你看好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那么,天威英利上市后,在天威英利和无锡尚德之间,你更偏好把钱投向谁?是投给技术现在略为领先的尚德,还是投给2005年利润增长近900%的天威英利?这是一个难题。
  无锡尚德成立于2001年,主要生产太阳能电池片及电池组件,由于进入行业的时间较早,目前尚德的太阳能电池产能达到120MW/年,这一产能水平约占国内总产能的60%。该公司扩产至240MW的计划现在正在积极实施。目前无锡尚德已跻身全球光伏企业排行榜前十强。在技术水平上,无锡尚德较为领先,其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率达到17.5%,而目前国内厂家的普遍水平还徘徊在15%。
  天威英利成立于1998年。在1999年,天威英利就承担了国家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应用系统生产项目,并引进了国际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天威英利拥有硅片、电池片和电池组件三条生产线,是具备硅片、电池片和电池组件及应用系统完整产业链生产企业。经过二期项目建设,天威英利产能达到硅片70MW、电池片60MW、电池组件100MW,是G天威利润增长的主要来源。天威英利的远期规划是三期项目增加500MW的产能。天威英利产品的光电转换率目前据说为略高于15%。天威英利的市场份额目前较无锡尚德要小,但如果500MW扩产计划实施,将一举超过无锡尚德。(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2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600550之天威英利在06年业绩能保证(2.5~3.2亿),07~10年同样可以到4.0~5.5亿,如此?????????????天威它的"主业"应有所增长,600550可以放心的持有,06年底之前天威应有不小的升幅(决不会还在现在这个价位),06~7年应是600550的股价变化最宽的阶段,06(~7)年应有可能达到50(~100)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2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未来若干年太阳能电池市场集中在以德国为主的欧洲市场的状况不会发生太大改变,天威英利此次在德国市场取得扩张具有实际意义,对G天威形成重大利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2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4/3我做美股时候,STP一天从37块跌到32块,就很奇怪,那个时候,机构就知道了STP
在德国市场受到了天威英利的影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2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双主业、双支撑”的发展格局已经初步形成:05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76.36%,净利润增长98.49%,公司高端变压器设备处于行业龙头地位。
  
   公司输变电设备保持较好毛利率:05年公司主营业务中输变电设备取得44%左右的增长,其中变压器的增长幅度为34.66%,毛利率16.36%较上年有0.68%的降低。但从财务报表看,前三季度,变压器产品毛利率维持在14.3-14.85%之间,而在第四季度,毛利率达到22.38%。说明公司有能力转嫁因为原材料涨价而带来的额外成本。
  公司控股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公司迅速崛起:05年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太阳能电池产量13兆瓦,比上年增长167%;产值5.37亿元,比上年增长325%;利润8.48千万元,比上年增长897%。G天威占有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51%股份,目前该公司硅片年产能70兆瓦、电池60兆瓦、组件100兆瓦。如果06年能保证硅原料的充分供应,在不考虑其电池生产增加的状况下,预计2006年产值将达到28亿元,利润超过4.5亿元,单此一项收入就能给G天威带来约0.71元EPS。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0-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2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雨下走好路 于 2006-4-12 14:09 发表

见笑了,我总觉的天威这种走势不像短期内会大涨!

:这个人总在点评走势,看来他还不了解这里,不能融入其中!浮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8-8 04:43 , Processed in 0.040370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