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4-12-10
|
|
向战略防御转移
与上证综指波动相对应,2004年A股市场的机构博弈和投资策略也经历三个阶段的演变:价值投资、博弈困境、战略防御。而这种演变与2004年沪深证券市场所面临的背景密切相关。
市场参与主体的投资策略从上半年的"以行业增长为依据的价值投资"逐步过渡到下半年的"以战略调整为导向的防御型投资"。期间在6至8月份,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由于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最初对宏观经济趋势的把握不足,同时因为投资理念和投资策略高度一致,机构投资者在这一阶段遭遇了"囚徒困境",导致市场定价体系一度出现混乱。
尽管目前还不能判断机构投资者投资策略作出这种演变是否合理,但有一点却是肯定的,那就是2004年A股市场投资的最主要依据是"国际化视野下的市场化评估体系",彻底摒弃了沿用多年的"题材、概念、资金优势"等传统炒作手法,价值和成长成为市场唯一的投资依据。现在的问题是以基金为首的机构投资者是否太保守了。
从2004年上证综合指数的走势和投资策略演变过程分析,基金投资策略的变化是市场走势的主要内因。2004年开始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占据了市场绝对定价权,随着基金规模的日益扩大,这一趋势已不可逆转,因此在今后的沪深证券市场中,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对市场的影响力将日益增强。
在国际化视野下,以市场化定价原则作为投资决策依据的机构投资策略,将对2005年的沪深证券市场产生决定性影响,且随着市场和投资者的成熟,以及多层次投资者营造的多元化投资需求,2005年的投资策略将更趋科学性,并将逐步摆脱机构博弈的"囚徒困境"。在指数的运行过程中,一些非理性波动可能会减少,指数震荡幅度过大和单边运行特征有望得到改善。 |
|
|